CN118075900A -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075900A CN118075900A CN202211486085.XA CN202211486085A CN118075900A CN 118075900 A CN118075900 A CN 118075900A CN 202211486085 A CN202211486085 A CN 202211486085A CN 118075900 A CN118075900 A CN 1180759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ource
- target
- domain
- signal
- interv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6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9849 deactiv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9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108010076504 Protein Sorting Signal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9827 uniform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183 spectrum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40049705 immune stimulating antibody conjugate Drug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CLOMYZFHNHFSIQ-UHFFFAOYSA-N clonixi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l)C=CC=C1NC1=NC=CC=C1C(O)=O CLOMYZFHNHFSI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23 data manag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592 echocardi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50096310 SIB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23 ank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27 cohe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9 initi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6—Transport layer protocols, e.g. TCP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over wirel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50—Service provisioning or reconfigu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参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满足以下特征:包括至少两个资源分块,每个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目标资源单元为分配给第一信号的资源单元;至少一个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一个资源间隔;至少一个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至少两个资源间隔;在目标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时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在频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例如B5G系统或6G系统除了具备通信能力外,还将具备感知能力。感知能力,即具备感知能力的一个或多个设备,能够通过无线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来感知目标物体的方位、距离、速度等信息,或者对目标物体、事件或环境等进行检测、跟踪、识别、成像等。在通感一体化场景中,采用传统的均匀分布的感知信号资源配置存在以下问题:为了满足感知需求(如分辨率或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需要较大的感知信号的资源开销。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能够解决通感一体化场景中,为了满足感知需求,需要较大的感知信号的资源开销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接收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号为通感一体化信号或者为感知信号,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满足第一特征,所述第一特征为:
包括至少两个资源分块,每个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资源单元,所述目标资源单元为分配给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单元;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一个资源间隔;且,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至少两个资源间隔;
其中,所述资源间隔为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相邻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所述在目标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时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在频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
其中,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和频域中的至少一项。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号为通感一体化信号或者为感知信号,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满足第一特征,所述第一特征为:
包括至少两个资源分块,每个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资源单元,所述目标资源单元为分配给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单元;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一个资源间隔;且,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至少两个资源间隔;
其中,所述资源间隔为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相邻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所述在目标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时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在频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
其中,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和频域中的至少一项。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一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号为通感一体化信号或者为感知信号,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满足第一特征,所述第一特征为:
包括至少两个资源分块,每个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资源单元,所述目标资源单元为分配给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单元;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一个资源间隔;且,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至少两个资源间隔;
其中,所述资源间隔为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相邻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所述在目标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时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在频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
其中,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和频域中的至少一项。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二设备,包括:
第一收发模块,用于发送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号为通感一体化信号或者为感知信号,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满足第一特征,所述第一特征为:
包括至少两个资源分块,每个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资源单元,所述目标资源单元为分配给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单元;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一个资源间隔;且,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至少两个资源间隔;
其中,所述资源间隔为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相邻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所述在目标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时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在频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
其中,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和频域中的至少一项。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第一设备),该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第一设备),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号为通感一体化信号或者为感知信号,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满足第一特征,所述第一特征为:
包括至少两个资源分块,每个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资源单元,所述目标资源单元为分配给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单元;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一个资源间隔;且,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至少两个资源间隔;
其中,所述资源间隔为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相邻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所述在目标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时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在频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
其中,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和频域中的至少一项。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该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或发送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号为通感一体化信号或者为感知信号,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满足第一特征,所述第一特征为:
包括至少两个资源分块,每个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资源单元,所述目标资源单元为分配给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单元;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一个资源间隔;且,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至少两个资源间隔;
其中,所述资源间隔为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相邻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所述在目标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时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在频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
其中,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和频域中的至少一项。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系统,包括:终端(第一设备)及网络侧设备(第二设备),所述终端可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所述网络侧设备可用于执行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接收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号为通感一体化信号或者为感知信号,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满足以下特征:包括至少两个资源分块,每个资源分块内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资源单元;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一个资源间隔;且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至少两个资源间隔。在通感一体化场景中,可根据感知需求设置其中部分资源分块对应的资源间隔,如感知需求中对应的感知测量量要求在目标域上较小的资源间隔,而其他资源分块在目标域的资源间隔可以设置为较大的资源间隔或将其他资源分块中某一部分相邻目标资源单元在目标域上的间隔设置为较小的资源间隔,另一部分相邻目标资源单元在目标域上的间隔设置为较大的资源间隔,进而无需将所有资源分块中的所有相邻目标资源单元在目标域上的间隔设置成满足对应的感知测量量的分辨率要求的较小的资源间隔,在满足感知需求(分辨率要求和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要求)的前提下,降低了资源开销。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图2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3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的资源示意图之一;
图4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的资源示意图之二;
图5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的资源示意图之三;
图6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资源分块与资源集的映射关系示意图之一;
图7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资源分块与资源集的映射关系示意图之二;
图8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资源分块与资源集的映射关系示意图之三;
图9表示采用本申请的分块混合信号和现有的等效的均匀分布信号的资源开销对比示意图;
图10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的资源示意图之四;
图11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的资源示意图之五;
图12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的资源示意图之六;
图13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端口的第一信号的资源示意图之一;
图14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端口的第一信号的资源示意图之二;
图15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端口的第一信号的资源示意图之三;
图16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的资源示意图之七;
图17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的资源示意图之八;
图18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的资源示意图之九;
图19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的资源示意图之十;
图20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21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
图22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信号传输装置的模块示意图之一;
图23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信号传输装置的模块示意图之二;
图24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25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26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框图之一;
图27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框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所区别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值得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不限于长期演进型(Long TermEvolution,LTE)/LTE的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还可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诸如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和其他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所描述的技术既可用于以上提及的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也可用于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以下描述出于示例目的描述了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并且在以下大部分描述中使用NR术语,但是这些技术也可应用于NR系统应用以外的应用,如第6代(6th Generation,6G)通信系统。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终端11和网络侧设备12。其中,终端11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或称为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掌上电脑、上网本、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computer,UMPC)、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机器人、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Device)、车载设备(VUE)、行人终端(PUE)、智能家居(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家居设备,如冰箱、电视、洗衣机或者家具等)、游戏机、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终端侧设备,可穿戴式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耳机、智能眼镜、智能首饰(智能手镯、智能手链、智能戒指、智能项链、智能脚镯、智能脚链等)、智能腕带、智能服装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终端11的具体类型。网络侧设备12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其中,接入网设备12也可以称为无线接入网设备、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接入网功能或无线接入网单元。接入网设备12可以包括基站、WLAN接入点或WiFi节点等,基站可被称为节点B、演进节点B(eNB)、接入点、基收发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基本服务集(BasicService Set,BSS)、扩展服务集(Extended Service Set,ESS)、家用B节点、家用演进型B节点、发送接收点(Transmitting Receiving Point,TRP)或所述领域中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只要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所述基站不限于特定技术词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NR系统中的基站为例进行介绍,并不限定基站的具体类型。核心网设备可以包含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项:核心网节点、核心网功能、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Entity,MME)、接入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用户平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单元(Policy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边缘应用服务发现功能(Edge ApplicationServer Discovery Function,EASDF)、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统一数据仓储(Unified Data Repository,UDR)、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Server,HSS)、集中式网络配置(Centralized network configuration,CNC)、网络存储功能(Network Repository Function,NRF),网络开放功能(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NEF)、本地NEF(Local NEF,或L-NEF)、绑定支持功能(Binding Support Function,BSF)、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NR系统中的核心网设备为例进行介绍,并不限定核心网设备的具体类型。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先进行如下说明。
一、通信感知一体化或通感一体化。
未来B5G和6G无线通信系统有望提供各种高精度的传感服务,如机器人导航的室内定位、智能家居的Wi-Fi传感和自动驾驶汽车的雷达传感。传感和通信系统通常是单独设计的,并占用不同的频段。然后,由于毫米波和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的广泛部署,未来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信号往往在时域和角度域都具有高分辨率,这使得利用通信信号实现高精度传感成为可能。因此,最好是联合设计传感和通信系统,使它们能够共享同一频段和硬件,以提高频率效率并降低硬件成本。这促使了对通信和感知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的研究。ISAC将成为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以支持许多重要的应用场景。例如,在未来的自动驾驶车辆网络中,自动驾驶车辆将从网络中获得大量的信息,包括超高分辨率的地图和接近实时的信息,以进行导航和避免即将到来的交通拥堵。在同样的情况下,自动驾驶车辆中的雷达传感器应该能够提供强大的、高分辨率的障碍物探测功能,分辨率在厘米量级。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ISAC技术提供了使用相同硬件和频谱资源实现高数据率通信和高分辨率障碍物探测的可能。ISAC的其他应用包括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和活动识别、无人驾驶飞机的通信和传感、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XR)、雷达和通信一体化等。每个应用都有不同的要求、限制和监管问题。ISAC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巨大的研究兴趣和关注。例如,最近有越来越多的关于ISAC的学术出版物,从收发机架构设计、ISAC波形设计、联合编码设计、时-频-空信号处理,到实验性能延时、原型设计和现场测试。
JSAC通过硬件设备共用和软件定义功能的方式获得通信和感知双功能的一体化低成本实现,特点主要有:一是架构统一且简化,二是功能可重构可扩展,三是效率提升、成本降低。通信感知一体化的优势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设备成本降低、尺寸减小,二是频谱利用率提升,三是系统性能提升。
学术界通常将JSAC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共存、共运行、共设计和共同协作。
共存:通信和感知是两个相互分立的系统,两者会相互干扰,解决干扰的主要方法是:距离隔离、频段隔离、时分工作,MIMO技术、预编码等。
共运行:通信和感知共用硬件平台,利用共有信息提升共同的性能,二者之间的功率分配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主要问题是:低信噪比、相互干扰、低吞吐率。
共设计:通信和感知成为一个完全的联合系统,包括联合信号设计、波形设计、编码设计等,前期有线性调频波形、扩频波形等,后来聚焦到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波形、MIMO技术等。
共同协作:多个通信感知一体化节点相互协作实现公共目标。例如,通过通信数据传输共享雷达探测信息,典型场景有驾驶辅助系统、雷达辅助通信等。
目前,根据5G通信系统架构进行技术升级而有望实现的典型通信感知一体化的场景如表1所示。
表1
二、雷达技术。
雷达(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Radar),意思是“无线电探测和测距”,即通过发射无线电波并接收目标反射回波的方式发现目标并测定目标距离。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雷达探测目标不仅是测量目标的距离,还包括测量目标的速度、方位角、俯仰角,以及从以上信息中提取出更多有关目标的信息,包括目标的尺寸和形状等。
雷达技术最初用于军事用途,用来探测飞机、导弹、车辆、舰艇等目标。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演进,雷达越来越多用于民用场景,典型应用是气象雷达通过测量云雨等气象目标的回波来测定关于云雨的位置、强度等信息用来进行天气的预报。进一步地,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物联网、通信技术等的蓬勃发展,雷达技术开始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应用中,大大提高了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性、安全性等。例如,汽车雷达通过测量车辆之间、车辆与周边环境物之间、车辆与行人之间等的距离和相对速度对车辆的驾驶提供预警信息,极大地提高了道路交通的安全水平。
在技术层面上,雷达有很多分类方式。按照雷达收发站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单站雷达和双站雷达,如下图所示。对于单站雷达,信号发射机与接收机一体、共用天线;优点是目标回波信号与接收机本振之间天然是相干的、信号处理较为方便;缺点是信号收发不能同时进行,只能采用具有一定占空比的信号波形,从而带来探测的盲区,需要采用复杂的算法来弥补;或者收发信号同时进行,收发之间严格隔离,但是对于大功率的军用雷达来说很难做到。对于双站雷达,信号发射机与接收机位于不同的位置;优点是信号收发能够同时进行,可以采用连续波波形进行探测;缺点是接收机与发射机之间很难实现同频和相干,信号处理较为复杂。
在通感一体化无线感知应用中,雷达技术可以采用单站雷达模式,也可以采用双站雷达模式。
在单站雷达模式下,收发信号共用天线,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通过环形器进入不同的射频处理链路;在这种模式下,可以采用连续波信号波形实现无盲区的探测,前提是接收信号与发射信号需要很好的隔离,通常需要100dB左右的隔离度,以消除发射信号泄露对接收信号的淹没。由于单站雷达的接收机具有发射信号的全部信息,从而可以通过匹配滤波(脉冲压缩)的方式进行信号处理,获得较高的信号处理增益。
在双站雷达模式下,不存在收发信号的隔离问题,极大地简化的硬件的复杂度。由于雷达信号处理建立在已知信息的基础上,在5G NR通感一体化应用中,可以利用同步信号(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sation Signal,PSS)/辅同步信号(SecondarySynchronisation Signal,SSS))、参考信号(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Signal,DM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等)等已知信息进行雷达信号处理。但是,由于同步信号、参考信号等的周期性,信号波形的模糊图不再是图钉形,而是钉板形,时延和多普勒的模糊程度会增大、且主瓣的增益相较单站雷达模式降低了许多,降低了距离和速度的测量范围。通过恰当的参数集设计,距离和速度的测量范围能够满足汽车、行人等常见目标的测量需求。此外,双站雷达的测量精度与收发站点相对目标的位置有关,需要选择合适的收发站点对来提高探测性能。
三、传统的均匀分布感知信号。
考察在给定感知需求的条件下,感知信号的资源配置的需求。
感知需求包括对于目标参数的分辨率和/或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的要求。目标参数包括:时延或距离、多普勒或速度、角度。
资源为与目标参数对应的目标域上的资源。目标域和目标域上的资源包括:
1、时域:时间资源,包括: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OFDM)符号、时隙、子帧、帧等;
2、频域:频率资源,包括:子载波,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等;
3、空域:天线或端口资源。
感知需求对资源配置的需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资源的跨度:在目标域上,一个感知帧的资源从最小资源单元索引到最大资源单元索引之间的跨度,包括:时间长度(时域)、带宽(频域)、孔径(空间维度);
2、资源单元间隔:在目标域上,一个感知帧之内在目标域上相邻的目标资源单元之间的间隔,包括:分配给感知信号的OFDM符号之间的间隔(时域)、分配给感知信号的子载波之间的间隔(频域)、分配给感知信号的天线或端口之间的间隔(空域)。
资源配置对感知的影响包括:
1、资源的跨度决定目标参数的分辨率,包括:时域上的时间跨度决定了多普勒或者速度的测量分辨率、频域上的带宽决定了时延或距离的测量分辨率、空域上的孔径决定了角度的测量分辨率;
2、目标资源单元间隔决定了目标参数的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包括:时域上分配给感知信号的OFDM符号之间的间隔决定了多普勒或速度的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频域上分配给感知信号的子载波之间的间隔决定了时延或距离的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空域上分配给感知信号的天线或端口之间的间隔决定了角度的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
下面以时域和频域的资源配置为重点讨论感知信号的资源配置与感知需求之间的关系。
1、时延/距离;
通过电磁波进行感知时直接得到的是时延信息,距离是由时延换算得到的,因此这里主要讨论时延与感知信号的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
时延的分辨率由下式给出:
其中,B表示信号带宽。
时延的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由下式给出:
其中,Δf为分配给感知信号的相邻子载波之间的间隔。
2、多普勒/速度
通过电磁波进行感知时直接得到的是多普勒信息,速度是由多普勒换算得到的,因此这里主要讨论多普勒与感知信号的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
多普勒的分辨率由下式给出:
其中,T为一个感知帧的时间长度。
多普勒的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由下式给出:
其中,Δt表示分配给感知信号的相邻OFDM符号之间的间隔。
根据上述分析,当给定感知需求中的时延和多普勒的分辨率和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即给定Δτ、τmax、Δfd和fd,max之后,需要的感知资源的数量为:
1、子载波的数量
OFDM符号的数量
下面结合一个典型场景来说明感知信号对于感知资源(子载波和OFDM符号)的需求。考虑交通监测的场景:
最大不模糊测距范围为200m;
测距分辨率为0.2m;
测速范围为-180km/h~180km/h(能够检测超速行驶的车辆,包括接近和远离两个方向);
测速分辨率为0.2m/s(能够分辨缓慢行走的行人)。
考虑载波中心频率为30GHz的毫米波频段,对应的感知资源的配置需求满足以下条件:
带宽B≥750MHz;
分配给感知信号的相邻子载波之间的间隔Δf≤1500kHz;
感知帧的时间长度T≥25ms;
分配给感知信号的相邻OFDM符号之间的间隔Δt≤50μs。
综合上述分析,在这里给出的交通监测场景下,需要的感知资源的数量为:
子载波的数量Nscs≥500;
OFDM符号的数量Nsymbol≥500。
可以看出,为了满足上述交通监测场景的感知需求,时域和频域资源的开销较大。进一步考察上述时频域资源开销在整个时频域的占比。在30GHz中心频率的情况下,考虑子载波间隔为120kHz,则OFDM符号的时间长度为8.33μs。为了满足上述的资源配置要求,需要每12个子载波中有1个子载波分配给所述的感知信号、每6个OFDM符号中有1个OFDM符号分配给所述的感知信号。在多端口感知的场景下,感知资源的开销占比则会进一步增大。
在通感一体化场景中,采用传统的均匀分布的感知信号资源配置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为了满足感知需求(分辨率和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需要较大的感知信号的资源开销;
第二,在通信系统中,由于存在各种通信参考信号(如:CSI-RS、DMRS、PTRS等)占据了大量的时频域网格,在很多情况下无法在时频域找到连续大跨度(大带宽、大时宽)的均匀分布的时频域资源网格来满足感知需求;
第三,如何结合现有的各种通信参考信号进行感知,以降低感知信号的时频域资源的开销。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一些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201:第一设备接收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号为通感一体化信号或者为感知信号,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满足第一特征,所述第一特征为:
包括至少两个资源分块,每个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资源单元,所述目标资源单元为分配给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单元;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一个资源间隔;且,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至少两个资源间隔;
其中,所述资源间隔为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相邻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所述在目标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时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在频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
其中,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和频域中的至少一项。
本步骤中,第一设备获取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该第一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终端或基站,该第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基站或核心网设备。
上述资源单元包括时域资源单元和频域资源单元中的至少一项,该时域资源单元包括但不限于OFDM符号,该频域资源单元包括但不限于子载波。即上述目标资源单元可以是目标OFDM符号和目标子载波中的至少一项。
需要说明的是,在目标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之间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未分配给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单元,在计算目标资源单元之间的间隔时应将这些未分配给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单元的数量计算在内。例如,每个时隙(14个符号的编号是0~13)中第0个和第7个OFDM符号被分配给第一信号,则这里的第0个和第7个OFDM符号为所述目标资源单元,并且目标资源单元之间的间隔为7个OFDM符号时长。又例如,每个RB(12个子载波的编号是0~11)中第0个和第6个子载波被分配给第一信号,则这里的第0个和第6个子载波为所述目标资源单元,并且目标资源单元之间的间隔为6个子载波对应的带宽。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接收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号为通感一体化信号或者为感知信号,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满足以下特征:包括至少两个资源分块,每个资源分块内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资源单元;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一个资源间隔;且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至少两个资源间隔。在通感一体化场景中,可根据感知需求设置其中部分资源分块对应的资源间隔,如感知需求中对应的感知测量量要求在目标域上较小的资源间隔,而其他资源分块在目标域的资源间隔可以设置为较大的资源间隔或将其他资源分块中某一部分相邻目标资源单元在目标域上的间隔设置为较小的资源间隔,另一部分相邻目标资源单元在目标域上的间隔设置为较大的资源间隔,进而无需将所有资源分块中的所有相邻目标资源单元在目标域上的间隔设置成满足对应的感知测量量的分辨率要求的较小的资源间隔,在满足感知需求(分辨率要求和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要求)的前提下,降低了资源开销。
可选地,在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包括M个时域资源分块,M≥2,且M为正整数;
在所述目标域包括频域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包括N个频域资源分块,N≥2,且N为正整数;
在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和频域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包括M×N个时频域资源分块,所述M×N个时频域资源分块是根据M个时域资源分块和N个频域资源分块确定的。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包括M个时域资源分块,上述目标资源单元为目标OFDM符号,上述资源间隔为相邻的两个目标OFDM符号之间的间隔,该间隔可描述为目标OFDM符号间隔。每个资源分块内的目标OFDM符号之间等间隔分布。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域包括频域,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包括N个频域资源分块,上述目标资源单元为目标子载波,上述资源间隔为相邻的两个目标子载波之间的间隔,该间隔可描述为目标子载波间隔,每个资源分块内的目标子载波等间隔分布。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项: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的资源跨度满足目标域对应的感知测量量的分辨率要求;
第二项: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资源分块,所述第一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一个资源间隔;且所述第一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的资源间隔满足所述目标域对应的感知测量量的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要求;
其中,所述资源跨度是指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的第一个目标资源单元至最后一个目标资源单元之间的跨度,所述目标域对应的感知测量量包括多普勒、速度、时延或距离。
对于上述第二项,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一个资源间隔是指该在资源分块内的多个目标资源单元在目标域上均匀分布。严格意义上的“均匀分布”是指相邻的目标资源单元之间在目标域上的资源间隔是相同的,例如,目标资源单元为目标OFDM符号,则相邻的目标OFDM符号之间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但是由于在NR信号中每0.5ms的第一个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比其他OFDM符号的CP更长,所以如果考虑每0.5ms的第一个OFDM符号和其他OFDM符号的混合情况,OFDM之间的时间间隔不会均匀分布。通过仿真情况来看,在现有NR协议中,每0.5ms的第一个OFDM符号的CP比其他OFDM符号的CP更长这一现象对于多普勒或速度的测量结果带来的额外的误差是很小的、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更宽松的“均匀分布”的意义是,相邻的目标OFDM符号之间所包括的OFDM符号的数量都是相等的。在每0.5ms中仅有至多一个OFDM符号为目标OFDM符号的情况下,宽松意义的“均匀分布”等价于严格意义上的“均匀分布”;例如,0.5ms的第l个OFDM符号为目标OFDM符号、或者每1ms的第l个OFDM符号为目标OFDM符号为目标OFDM符号时的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均匀分布”包括上述的严格意义的“均匀分布”和宽松意义的“均匀分布”。
可选地,在上述目标域为时域的情况下,时域对应的感知测量量包括多普勒或速度,在上述目标域为频域的情况下,频域对应的感知测量量包括时延或距离。
可选地,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在时域上的资源跨度满足多普勒或速度的分辨率要求。
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在时域上的资源跨度具体是指在时域上从最小索引的目标OFDM符号至最大索引的目标OFDM符号之间的资源所对应的总时长,该总时长中包括在时域上位于最小索引的目标OFDM符号和最大索引的目标OFDM符号之间的未分配给所述第一信号的OFDM符号所占据的时间长度。假设所述总时长为T(通常被称为:感知帧长度,或者,相干处理时间,表示进行一次相干信号处理、获取感知测量量或感知结果的第一信号在时域上的长度),则T满足以下公式:T≥1/Δfd或T≥c/2fcΔv,其中Δfd表示感知需求中的多普勒分辨率、c表示光速、fc表示载波中心频率、Δv表示感知需求中的速度分辨率。
这里,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在时域上的资源跨度满足多普勒或速度的分辨率要求,从而使得第一信号能够在满足感知的分辨率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资源开销。
可选地,所述目标域包括频域,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在频域上的资源跨度满足时延或距离的分辨率要求。
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在频域上的资源跨度是指在频域上从最小索引的目标子载波到最大索引的目标子载波之间的总带宽,这其中包括在频域上位于最小索引的目标子载波和最大索引的目标子载波之间的未分配给所述第一信号的子载波所占据的带宽。假设所述总带宽为B,则B满足以下公式:B≥1/Δτ或B≥c/2ΔR,其中Δτ表示感知需求中的时延分辨率、c表示光速、ΔR表示感知需求中的距离分辨率。
这里,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在频域上的资源跨度满足时延或距离的分辨率要求,使得第一信号能够在满足感知的分辨率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资源开销。
对于上述第二项,可选地,在上述目标域包括时域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资源分块包括第一时域资源分块,在上述目标域包括频域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资源分块包括第一频域资源分块;
其中,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所述第一时域资源分块在时域上的资源间隔满足多普勒或速度的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要求;
所述目标域包括频域,所述第一频域资源分块在频域上的资源间隔满足时延或距离的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要求。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假设在时域上的资源间隔满足多普勒或速度的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要求,且对应一个资源间隔的资源分块为第一时域分块,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一”不表示任何意义上的顺序关系、仅为描述上的方便而给出的指示。第一信号在第一时域分块之内的目标OFDM符号间隔ΔT,满足:ΔT≤1/fd,max或ΔT≤c/2fcvmax,其中fd,max表示多普勒的最大不模糊测量值、c表示光速、fc表示载波中心频率、vmax表示速度的最大不模糊测量值。
所述的多普勒最大不模糊测量值或速度最大不模糊测量值根据感知需求或感知先验信息确定,包括以下之一:
当已知多普勒或速度的方向时,上述的多普勒或速度的最大不模糊测量值与感知先验信息或感知需求中目标的最大多普勒值或最大速度值/>之间的关系为:或/>
当未知多普勒或速度的方向时,上述的多普勒或速度的最大不模糊测量值与感知先验信息或感知需求中目标的最大多普勒值或最大速度值/>之间的关系为:或/>
可选地,第一时域分块所占用的时长大于资源间隔的最大值,即第一时域分块所占据的时长T1大于所有的目标OFDM符号间隔数值中的最大值ΔTmax。
这里,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在时域上的资源间隔满足多普勒或速度的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要求,使得第一信号能够在满足感知的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资源开销。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假设在频域上的资源间隔满足时延或距离的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要求的资源分块为第一频域分块,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一”不表示任何意义上的顺序关系、仅为描述上的方便而给出的指示。第一信号在第一频域分块之内的目标子载波间隔Δf,满足:Δf≤1/τmax或Δf≤c/2Rmax,其中τmax表示时延的最大不模糊测量值、c表示光速、Rmax表示距离的最大不模糊测量值。
可选地,第一频域分块所占用的带宽大于所述资源间隔的最大值,第一频域分块所占据的带宽B1大于所有的目标子载波间隔数值中的最大值Δfmax。
这里,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在频域上的资源间隔满足时延或距离的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要求,使得第一信号能够在满足感知的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资源开销。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也可描述为分块混合信号配置信息,即对第一信号进行分块混合信号配置。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上述第一信号的资源配置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第一信号在时域采用本申请所述的分块混合信号配置,在此种配置下,第一信号在时域上的分布,也即分配给第一信号的OFDM符号的分布,采用本申请所述的方案。具体地,分配给第一信号的OFDM符号在时域上的位置由:系统帧号nf、半帧号、子帧号、时隙号或/>和时隙内的OFDM符号编号l描述。
至于第一信号在频域上的分布情况,这里不做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配给第一信号的子载波在频域上以常规的均匀分布(即,梳状分布)排列,例如,在第一信号所在的BWP内每个RB中的第k个子载波被分配给第一信号,其中k为RB内的子载波编号。
第一信号在时域上具有如下特征:
特征T1:包括至少两个时域资源分块,如图3所示,包括3个时域资源分块;
特征T2:在至少一个时域资源分块之内,分配给第一信号的OFDM符号均匀分布(以下将“分配给第一信号的OFDM符号”简称为“目标OFDM符号”);即,目标OFDM符号之间在时域等间隔分布,也即至少一个时域资源分块对应一个资源间隔,将目标OFDM符号之间的间隔称为目标OFDM符号间隔;
特征T3:在至少一个时域资源分块之内目标OFDM符号非均匀分布,也即至少一个时域资源分块对应至少两个资源间隔。
特征T4:分配给第一信号的全部目标OFDM符号所占据的总时长满足多普勒或速度的分辨率要求。
该总时长是指在时域上从最小索引的目标OFDM符号至最大索引的目标OFDM符号之间的资源所对应的总时长。
特征T5:满足特征T2的至少其中一个时域资源分块之内,目标OFDM符号间隔满足多普勒或速度的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要求。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第一信号在频域采用本申请所述的分块混合信号配置,在此种配置下,第一信号在频域上的分布,也即分配给第一信号的子载波的分布,采用本申请所述的方案。需要强调的是,这里考虑的是第一信号在激活BWP中的配置。至于第一信号在时域上的分布情况,这里不做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配给第一信号的OFDM符号在时域上以常规的均匀分布排列,例如,在满足的时隙中的第l0和/或l1个OFDM符号被分配给第一信号,其中/>为一个系统帧中包含的时隙数、nf为系统帧号、/>为系统帧内的时隙号、Toffset为周期内的时隙偏移、TCSI-RS为以时隙为单位的周期、l0和l1为时隙内的OFDM符号编号。具体地,分配给第一信号的子载波在频域上的位置由:RB编号/>或/>RB内的子载波编号k描述。
第一信号在频域上具有如下特征:
特征F1:包括至少两个频域资源分块,如图4所示,包括3个频域资源分块。
特征F2:在至少一个频域资源分块内,分配给第一信号的目标子载波均匀分布(将“分配给第一信号的子载波”简称为“目标子子载波”),即目标子载波之间在频域上等间隔分布,将目标子载波之间的间隔称为目标子载波间隔。
特征F3:在至少一个频域资源分块内,目标子载波非均匀分布,即至少一个频域资源分块对应至少两种资源间隔。
特征F4:分配给第一信号的全部目标子载波所占据的总带宽满足所述时延或距离的分辨率要求。
该总带宽是指在频域上从最小索引的目标子载波到最大索引的目标子载波之间的总带宽。
特征F5:满足特征F2的至少其中一个频域资源分块之内,目标子载波间隔满足时延或距离的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要求。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第一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上采用分块混合信号配置,在此种配置下,在此种配置下,第一信号在时域上的分布,也即分配给第一信号的目标OFDM符号的分布,采用本申请所述的方案。分配给第一信号的目标OFDM符号在时域上的位置满足上述特征T1~T5;其中,分配给第一信号的OFDM符号在时域上的位置由:系统帧号nf、系统帧内的时隙号和时隙内的OFDM符号编号l描述。
同时,第一信号在频域上的分布,也即分配给第一信号的目标子载波的分布,采用本申请所述的方案。分配给第一信号的子载波在频域上满足上述特征F1~F5;其中分配个第一信号的子载波在频域上的位置由:RB编号或/>RB内的子载波编号k描述。
此时,如果第一信号在时域上包括M个时域资源分块、在频域上包括N个频域资源分块,则第一信号在时频域上包括M×N个时频域资源分块,如图5所示。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所述参数配置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资源集的资源配置信息,每个所述资源集包括至少一个目标资源单元,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由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确定的构成。
对于在时域采用分块混合信号配置的方案,属于第一信号的目标OFDM符号被划分成若干个资源集,各个资源集之间在时域上可以有重叠、或者不重叠,各个资源集在时域上合成满足上述特征T1~特征T5的第一信号。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以资源集为组成部分来进行。
对于在频域采用分块混合信号配置的方案,属于第一信号的目标子载波被划分成若干个资源集,各个资源集之间在频域上可以有重叠、或者不重叠,各个资源集在频域上合成满足上述特征F1~特征F5的第一信号。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以资源集为组成部分来进行。
对于在时域和频域采用分块混合信号配置的方案,属于第一信号的{目标OFDM符号,目标子载波}被划分成若干个资源集,各个资源集之间在时域和/或频域上可以有重叠、或者不重叠。各个资源集合成的第一信号在时域上满足上述特征T1~T5、在频域上满足上述特征F1~特征F5。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以资源集为组成部分来进行。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与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间的映射关系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与至少一个所述资源集一一对应;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对应至少两个所述资源集。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对上述资源分块与资源集的映射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caseA:
至少两个资源分块与多个资源集之间一一对应,即资源分块等同于资源集,如图6所示,第一信号包括3个资源分块和3个资源集;容易理解,图6中为了方面描述,给出的是一维的情况,即在时域或者频域上的情况。(注:图6中所示的情况仅为方便对技术方案的理解,不代表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任何限制。)
从第一信号在目标域的特征角度来看,在目标域上,第一信号包括3个资源分块,满足上述特征T1~特征T5或特征F1~F5,其中资源分块1为满足上述特征T5或特征F5的资源(即,所述的第一时域分块(目标域为时域)、或所述的第一频域分块(目标域为频域))、资源分块2和资源分块3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非均匀分布。
从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角度来看,图6中示例的情况为:
资源集1(此时也是资源分块1)中目标资源单元均匀分布,目标资源单元间隔(或者说,目标资源单元的重复周期,在时域上即为目标OFDM符号间隔、在频域上即为目标子载波间隔)是2个目标资源单元,资源集1的起始位置相对于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的偏移是0个目标资源单元;
资源集2(此时也是资源分块2)中目标资源单元非均匀分布,资源集2的起始位置相对于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的偏移是16个目标资源单元;
资源集3(此时也是资源分块3)中目标资源单元间隔非均匀分布,资源集3的起始位置相对于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的偏移是48个目标资源单元。
caseB:
一个资源分块对应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如图7所示,从第一信号在目标域的特征角度来看,在目标域上,第一信号包括3个资源分块,满足上述特征T1~特征T5或特征F1~F5,其中资源分块1为满足上述特征T5或特征F5的资源(即,所述的第一时域分块(目标域为时域)、或所述的第一频域分块(目标域为频域))、资源分块2和资源分块3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非均匀分布。
从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角度来看,3个资源集交叉构成第一信号:
资源集1中目标资源单元均匀分布,目标资源单元间隔(或者说,目标资源单元的重复周期)是8个目标资源单元,资源集1的起始位置相对于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的偏移是0个目标资源单元;
资源集2中目标资源单元均匀分布,目标资源单元间隔(或者说,目标资源单元的重复周期)是8个目标资源单元、资源集2的起始位置相对于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的偏移是2个目标资源单元;
资源集3中的目标资源单元均匀分布,目标资源单元间隔(或者说,目标资源单元的重复周期)是2个目标资源单元、资源集3的起始位置相对于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的偏移是4个目标资源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图7中的示例给出了资源集1和资源集3所指示的目标资源单元中有重叠的情况。
case C:
case A和case B的混合情况,其中,有若干个资源集与若干个资源分块一一对应、另外若干个资源集交叉构成另外一些资源分块。如图8所示,从第一信号在目标域的特征角度来看,在目标域上,第一信号包括3个资源分块,满足上述特征T1~特征T5或特征F1~T5,其中分块1为满足上述特征T5或特征F5的资源分块(即,所述的第一时域分块(目标域为时域)、或所述的第一频域分块(目标域为频域))、资源分块2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非均匀分布、资源分块3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均匀分布。这里资源分块1和资源分块3的区别是,资源分块1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间隔满足特征T5或特征F5的要求、而资源分块3不满足。
从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角度来看,资源集1与资源分块1是一一对应的、资源集2和资源集3交叉构成资源分块2和资源分块3:
资源集1中目标资源单元均匀分布,目标资源单元间隔(或者说,目标资源单元的重复周期)是2个目标资源单元,资源集1的起始位置相对于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的偏移是0个目标资源单元;
资源集2中目标资源单元均匀分布,目标资源单元间隔(或者说,目标资源单元的重复周期)是8个目标资源单元、资源集2的起始位置相对于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的偏移是16个目标资源单元;
资源集3中的目标资源单元均匀分布,目标资源单元间隔(或者说,目标资源单元的重复周期)是8个目标资源单元、资源集3的起始位置相对于第一信号的起始位置的偏移是18个目标资源单元。
上述3种资源分块与资源集之间的映射方式的对比分析如下:
初始配置信令开销:感知业务初始执行之前进行第一信号的配置时(如,RRC配置信令;一般情况下,RRC配置信令是用来配置资源集的,而具体组合第一信号,可以通过L1信令,MAC-CE信令,或RRC信令来完成),采用case A通常具有较小的信令开销、其次是case B、最后是case C。前提是,根据感知需求得到第一时域分块内的目标OFDM符号间隔或第一频域分块内的目标子载波间隔在NR协议中能够支持,否则case A不可用。
例如,如果感知需求要求目标OFDM符号间隔是1个时隙,而目前版本NR协议中CSI-RS的重复周期最小为4个时隙则case A不可用;而如果将来版本NR协议中能够支持CSI-RS的重复周期为1个时隙则case A通常能够获得较小的配置开销。
配置调整信令开销:在感知过程中可能会根据感知性能或资源开销进行信号参数的调整,从而改变第一信号的配置参数。此时采用case B通常具有较小的信令开销,因为能够通过改变一个资源集的参数来改变多于一个分块的信号参数。根据这一思路,在配置参数调整过程中,case C的信令开销与case B类似,case A的信令开销大于case B和case C。
例如,第一信号的初始配置是资源集1,资源集2和资源集3。由于场景的变化的,需要调整第一信号的时候,可以通过L1信令,MAC-CE信令或RRC信令来完成。如,调整后的第一信号是资源集1,资源集2和资源集4的时候,只要通过L1信令,MAC-CE信令或RRC信令利用资源集4的ID来通知UE即可完成,这样可以大大减小信令的开销。
当前标准改动的需求:在目前版本的NR协议中,在时域,CSI-RS所在时隙重复周期最小是4个时隙、时隙内可配置1个或2个OFDM符号;在频域,CSI-RS所在RB内的子载波密度可取0.5、1或3,起始RB(startingRB)和RB数(nrofRBs)只能取4的倍数。因此,按照目前版本NR协议,并结合通感一体化的典型场景(如:交通监测),有如下情况:
在时域上case A需要标准能够兼容更小的CSI-RS重复周期(例如,CSI-RS的重复周期支持1个时隙等)、case C同理,case B按照目前版本NR协议的配置能够实现;
在频域上case B需要标准能够兼容startingRB的更多取值可能和更小的子载波密度(例如,startingRB的取值能够支持4的倍数+1/+2/+3、子载波密度能够取0.25、0.125等)、case C同理,case A按照目前版本NR协议在很多场景下能够实现。总结如表2所示:
表1
根据上述描述可知,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是以资源集为组成部分进行的,可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的资源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项: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在目标域上的起始位置;
第二项: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在目标域上的跨度;
第三项: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之间的资源间隔;
第四项: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的数量;
第五项: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的密度;
第六项: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所在时隙在时域的重复周期;例如,目标OFDM符号所在时隙在时域的重复周期;
第七项: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在所在时隙内的位置;例如,目标资源单元在所在时隙内的位置;
第八项: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所在资源分块RB在频域的重复周期;例如,目标子载波所在RB在频域的重复周期;
第九项: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所在RB在频域的位置;例如,目标子载波所在RB在频域的位置,可选地,该位置可用bitmap表示;
第十项: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在所在RB内的位置;例如,目标子载波在所在RB内的位置。
第十一项: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域为时域和/或频域;例如,用1个比特进行指示,比特1表示频域,比特0表示时域;
第十二项: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在目标域上的位置分布;
其中,所述资源集在目标域上的跨度是指所述资源集在目标域上的第一个资源单元至最后一个资源单元之间的跨度。
可选地,上述目标资源单元包括目标OFDM符号和目标子载波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对于上述第一项,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在目标域上的起始位置包括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在时域上的起始位置和/或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在频域上的起始位置。其中,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在时域上的起始位置由帧号、半帧号、子帧号、时隙号、OFDM符号编号中至少之一指示,或者,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在时域上的起始位置包括相对第一信号在时域的起始位置的时间偏移,这里的时间偏移的参数包括:帧数、半帧数、子帧数、时隙数、OFDM符号数中的至少一项。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在频域上的起始位置可以通过相对预设参考点的偏移进行指示,该预设参考点可以是pointA、BWP的PRB0,该偏移可通过以下至少一项指示:RBG数、RB数、RE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在频域上的起始位置还可以通过相对第一信号在频域上的起始位置的偏移来进行指示,该偏移可通过以下至少一项指示:RBG数、RB数、RE数。
对于上述第二项,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在目标域上的跨度包括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在时域和/或频域上的资源跨度。其中,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在时域上的资源跨度可以是资源集内的最大索引的OFDM符号和最小索引的OFDM符号之间在时域上的跨度。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在频域上的资源跨度可以是资源集内的最大索引的子载波和最小索引的载波之间在频域上的跨度。
对于上述第三项,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之间的资源间隔包括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OFDM符号间隔和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子载波间隔中的至少一项。
对于上述第四项: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的数量包括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OFDM符号的数量和目标子载波的数量中的至少一项。
对于上述第五项: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的密度包括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OFDM符号的密度和目标子载波的密度中的至少一项;其中,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OFDM符号的密度是指在时域上连续的预设数量个OFDM符号内包含的目标OFDM符号的数量,或,在时域上连续的预设数量个OFDM符号内包含的目标OFDM符号的数量与所述的预设数量之比。例如,在时域上,一个时隙(14个符号)内有2个符号分配给所述第一信号,那么所述的目标OFDM符号的密度可以表示为2或者1/7。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子载波的密度是指在频域上连续的预设数量个子载波内包含的目标子载波的数量,或,在频域上连续的预设数量个子载波内包含的目标子载波的数量与所述的预设数量之比。例如:在频域上,一个RB(12个子载波)内有2个子载波分配给所述第一信号,那么所述的目标子载波的密度可以表示为3或者1/4。
对于上述第十二项,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OFDM符号在时域上的位置分布和/或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子载波在频域上的位置分布。
可选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A1:位图,所述位图包括L个比特,每个所述比特对应一个资源单元;在所述比特对应的值为第一值的情况下,所述比特对应的资源单元为分配给所述资源集的目标资源单元,在所述比特对应的值为第二值的情况下,所述比特对应的资源单元不是分配给所述资源集的目标资源单元,L为正整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通过位图(bitmap)方式来指示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在目标域上的位置分布,用位图中的一个比特来指示对应的资源单元是否为分配给资源集的目标资源单元,例如,该比特为1,,表示某个资源单元为分配给资源集的目标资源单元,该比特为0,表示某个资源单元不是分配给资源集的目标资源单元。
A2:子分块的参数信息,所述子分块的参数信息包括:所述子分块内目标资源单元的位置分布信息、子分块的数量X、子分块的重复周期和X个子分块中的第一个子分块的起始位置中的至少一项,X为正整数。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的位置以一定的周期重复,将所述资源集周期性地划分为预设数量的第一子分块,各个第一子分块之间目标资源单元的位置分布相同,则上述子分块的参数信息可包括:所述第一子分块内目标资源单元的位置分布信息(可以用位图的方式指示)、第一子分块的数量X、第一子分块的重复周期和X个第一子分块中的第一个子分块的起始位置中的至少一项,X为正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现方式中的周期不限于时间维度,也包括频率维度,例如,在频率维度上每10个RB重复出现特定的子载波分布的图样则频率维度的周期为10个RB。
在本申请的一实现方式中,所述资源集可被划分为预设数量的第二子分块,各个第二子分块之间目标资源单元的位置分布相同,但是各个第二子分块的起始位置不是周期性的,则上述子分块的参数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子分块内目标资源单元的位置分布信息(可以用位图的方式指示)、第二子分块的数量Y和Y个第二子分块中每个第二子分块的起始位置中的至少一项,Y为正整数。
其中,第二子分块的起始位置可以用如下方式进行指示:
直接指示各个第二子分块的起始位置;
通过周期+偏移的方式指示各个第二子分块的起始位置,即各个子分块的起始位置相对于某个周期性位置有一定的偏移,此时可用所述周期和所述偏移来指示各个第二子分块的起始位置。
A3:目标公式的参数信息,所述目标公式为用于计算资源集内的目标资源单元在目标域上的位置信息的公式,所述目标参数的参数信息包括目标公式的类型、目标公式的公式参数和根据所述目标公式得到的计算结果中的至少一项,所述计算结果用于指示所述位置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起始和长度指示值(Start and lengthIndicator Value,SLIV)的方法来表示时域资源,而通过资源指示值(Resourceindication value,RIV)的方法来表示频域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周期可以是时域上的周期,也可以是频域上的周期。
可选地,所述参数配置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信号在目标域的起始位置;
第一信号在目标域上的资源跨度;
第一信号在时域的重复周期;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在目标域上的资源跨度是指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的第一个目标资源单元至最后一个目标资源单元之间的跨度。
其中,第一信号在目标域的起始位置包括第一信号在时域和/或频域的起始位置,其中,第一信号在时域的起始位置包括由帧号、半帧号、子帧号、时隙号、OFDM符号编号中的至少一项指示的时域位置或者包括相对预设参考信号的时间偏移,例如相对周期发送的SSB的时间偏移,这里的时间偏移的参数包括:帧数、半帧数、子帧数、时隙数、OFDM符号数中的至少一项。第一信号在频域的起始位置包括相对预设参考点的偏移,该预设参考点包括以下其中一项:pointA、激活BWP的PRB0,该频移可以通过资源分块组(Resource BlockGroup,RBG)数、RB数、RE数中的至少一项表示。
第一信号在目标域上的资源跨度包括第一信号在时域上的资源跨度和/或第一信号在频域上的资源跨度,其中,第一信号在时域上的资源跨度为时域上分配给第一信号的最大索引的OFDM符号和最小索引的OFDM符号之间的时间跨度,第一信号在频域上的资源跨度为频域上分配给第一信号的最大索引的子载波和最小索引的子载波之间的时间跨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参数配置信息仅是一种可能的配置参数集,在具体实施中也可能采用其他配置参数集实现满足上述特征1~特征5的信号,也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畴。
所述第一信号在时域上的资源跨度、所述资源集在时域上的跨度、所述目标OFDM符号间隔、所述目标OFDM符号在时域的位置的颗粒度,可以是以下至少之一:预设时间长度(如:1ms)、OFDM符号时长、时隙、子帧、半帧、帧;
所述第一信号在频域上的资源跨度、所述资源集在频域上的跨度、所述目标子载波间隔、所述目标子载波所在时隙在频域的位置的颗粒度,可以是以下至少之一:预设频率宽度(如:30kHz)、子载波、RB、RBG。
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以现有NR参考信号(例如CSI-RS)的配置参数来实现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为例进行说明,或者,在现有NR参考信号的配置参数稍加扩展来实现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为例进行说明。具体的,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项:时域配置参数;
第二项,频域配置参数;
其中,时域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B1:第一信号在时域上的起始位置;
B2:第一信号的各个资源集在时域上的起始位置;
或者,不明确指定各个资源集在时域上的起始位置,取而代之的是,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配置、或媒体接入控制(Message AuthenticationCode,MAC)控制单元(Control Element,CE)、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信令、或MAC CE和DCI的组合信令来指示对应资源集的在时域上的起始;
例如:如果要求某个资源集在时域上的起始位置为时隙n,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重新RRC配置的方法,另一种是,通过MAC CE或DCI来激活(即,activation)新的资源集;
B3:第一信号的各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OFDM符号所在时隙的重复周期;
B4:第一信号的各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OFDM符号在所在时隙内的位置;例如,用l0或用l0和l1表示;
注意:不同资源集之内在时域上的目标OFDM符号在所在时隙内的位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不同资源集之内在时域上的目标OFDM符号所在时隙内的目标OFDM符号的数量也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B5:第一信号的各个资源集在时域上的结束位置:通过RRC配置、或MAC CE、DCI信令、或MAC CE和DCI的组合信令来指示对应资源集的结束;
例如:如果要求某个资源集在时隙n结束,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重新RRC配置的方法,另一种是,通过MAC CE或DCI来去激活(即,deactivation)相应的资源集(ResourceSet);
B6:第一信号在时域的重复周期,即相邻两次收发第一信号执行感知过程之间的时间间隔;该参数即体现了感知的刷新时间或者刷新频率。
其中,频域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C1:第一信号在频域上的起始位置;
C2:第一信号的各个资源集在频域上的起始位置;
C3:第一信号的各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子载波在所在RB在频域的重复周期,单位为RB或RBG;
C4:第一信号在频域上的各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子载波在所在RB内的位置;例如,用bitmap表示;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资源集之内目标子载波在所在RB内的位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不同资源集之内目标子载波所在RB内的目标子载波的数量也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C5:第一信号的各个资源集之内目标子载波所在RB在频域上的位置;例如,用bitmap表示、bitmap的一个bit表示一个RB或一个RBG;
C6:第一信号在频域上的各个资源集占用的带宽:即为各个资源集之内的最小索引的目标子载波到最大索引的目标子载波之间所包括的全部子载波对应的带宽或RB数,或者,各个资源集之内的最小索引的目标子载波所在的RB或RBG到最大索引的目标子载波所在的RB或RBG之间所包括的全部RB或RBG对应的带宽;表示方式可以是:预设的带宽(例如:100MHz),或RB/RBG数。
图9为采用本申请的分块混合信号和等效的现有的均匀分布信号的资源开销对比示意图,从图9中可以看出,本申请的分块混合信号相比等效的均匀分布信号的资源开销大大降低。同时,本申请所述的分块混合信号与等效的均匀分布信号在时延(距离)和/或多普勒(速度)的分辨率和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性能方面是等价的。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申请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在时域采用本申请提出的分块混合信号配置方法进行第一信号的配置;而在频域根据其他配置方法进行配置,例如在频域采用传统的均匀分布(或者说,梳状分布)的配置。
在此种情况下,第一信号在时域上的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目标域为时域,例如用1个比特指示,比特‘0’表示时域;
第一信号在时域的起始位置;
第一信号在时域上的资源跨度;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在时域上的起始位置;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在时域上的跨度;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OFDM符号在时域上的位置;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OFDM符号间隔;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OFDM符号的数量;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OFDM符号的密度;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OFDM符号所在时隙在时域的重复周期;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OFDM符号在所在时隙内的位置;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OFDM符号的位置分布指示。
第一信号的配置除包括上述在时域上的配置以外,还需要包括在频域上的配置。在本实施例中,在频域上的配置采用传统的均匀分布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目标域为频域的指示,例如用1个比特指示,该比特为‘1’表示频域;
目标资源在频域上的起始位置;
目标资源在频域上的总跨度;
在频域上目标资源的目标子载波间隔;
在频域上目标资源的目标载波的数量;
在频域上目标资源的目标子载波密度。
如图10所示,在时间维度的一格表示时域的一个OFDM符号、在频率维度的一格表示一个子载波,因此一个方格即表示由一个OFDM符号和一个子载波构成的时频域资源单元,。需要说明的是,该示意图仅用于方便对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不代表本实施例的信号配置局限于图10中所示的内容。
在图10中,在时域采用分块混合信号的配置。第一信号在时域包括2个时域资源分块:时域资源分块1之内的目标OFDM符号间隔为2个OFDM符号,时域分块2之内的目标OFDM符号非均匀分布、其位置为{0,3,5,10,13,17,23,25,30,34,41,43,48},这里的位置的起点是时域分块2的起始位置,颗粒度是OFDM符号。另一方面,在频域上采用传统的均匀分布信号的配置,在频域目标子载波间隔为2个子载波。
在图10中,时域资源分块1为满足上述特征T5的时域资源分块(即第一时域分块),时域资源分块1、时域资源分块2的总时长满足上述特征T4。时域资源分块2之内的目标OFDM符号间隔的平均值大于时域资源分块1之内的目标OFDM符号间隔,降低了第一信号的资源开销。
在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中,在频域采用本申请的分块混合信号配置方法进行第一信号的配置;而在时域根据其他配置方法进行配置,例如在时域采用传统的均匀分布的第一信号的配置。
在此种情况下,第一信号在频域的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目标域为时域,例如用1个比特指示,比特‘1’表示频域;
第一信号在频域的起始位置;
第一信号在频域上的资源跨度;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在频域上的起始位置;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在频域上的跨度;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子载波在频域上的位置;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子载波间隔;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子载波的数量;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子载波的密度;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子载波所在RB在频域的重复周期;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子载波在所在RB内的位置;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目标子载波的位置分布指示。
第一信号的配置除包括上述在频域上的配置以外,还需要包括在时域上的配置。在本实施例中,在时域上的配置采用传统的均匀分布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目标域为时域的指示,例如用1个比特指示,该比特为‘0’表示时域;
目标资源在时域上的起始位置;
目标资源在时域上的资源跨度;
在时域上目标资源的目标OFDM符号间隔;
在时域上目标资源的目标OFDM符号的数量;
在时域上目标资源的目标OFDM符号密度。
如图11所示,图11中在时间维度的一格表示时域的一个OFDM符号、在频率维度的一格表示一个子载波,因此一个方格即表示由一个OFDM符号和一个子载波构成的时频域资源单元。该示意图仅用于方便对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不代表本实施例的信号配置局限于图中的内容。
在图11中,在频域采用本申请所述的分块混合信号的配置。第一信号在频域包括2个频域资源分块:频域资源分块1之内的目标子载波间隔为2个子载波;频域资源分块2之内的目标子载波非均匀分布、其位置为{0,3,8,12,14,20,23,28,30,34},这里的位置的起点是频域资源分块2的起始位置、颗粒度是子载波。另一方面,在时域上采用传统的均匀分布信号的配置,在时域目标OFDM符号间隔为3个OFDM符号。
在图11中,频域资源分块1为满足特征F5的分块(即,第一频域分块),频域资源分块1和频域资源分块2的总带宽满足特征F4。频域资源分块2之内的目标子载波间隔的平均值大于频域资源分块1之内的目标哦间隔,降低了第一信号的资源开销
在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中,同时在时域和频域采用分块混合信号配置方法进行第一信号的配置。
在此种情况下,第一配置包括:
时域配置参数;
频域配置参数;
其中,时域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目标域为时域,例如用1个比特指示,比特‘0’表示时域;
第一信号在时域的起始位置;
第一信号在时域上的资源跨度;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在时域上的起始位置;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在时域上的跨度;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OFDM符号在时域上的位置;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OFDM符号间隔;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OFDM符号的数量;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OFDM符号的密度;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OFDM符号所在时隙在时域的重复周期;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OFDM符号在所在时隙内的位置;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OFDM符号的位置分布指示。
其中,频域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目标域为频域,例如用1个比特指示,比特‘1’表示时域;
第一信号在频域的起始位置;
第一信号在频域上的资源跨度;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在频域上的起始位置;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在频域上的跨度;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子载波在频域上的位置;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子载波间隔;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子载波的数量;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子载波的密度;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子载波所在RB在频域的重复周期;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子载波在所在RB内的位置;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目标子载波的位置分布指示。
如图12所示,图12中在时间维度的一格表示时域的一个OFDM符号、在频率维度的一格表示一个子载波,因此一个方格即表示由一个OFDM符号和一个子载波构成的时频域资源单元。该示意图仅用于方便对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不代表本实施例的信号配置局限于图中所示。
在图12中,在时域和频域采用分块混合信号的配置。在时域上,第一信号包括2个时域资源分块:时域资源分块1之内目标OFDM符号间隔为2个OFDM符号,时域资源分块2之内目标OFDM符号非均匀分布、其位置为{0,3,5,10,13,17,23,25,30,34,41,43,48},这里的位置的起点是时域资源分块2的起始位置、颗粒度是OFDM符号。在频域上,第一信号包括2个频域资源分块:频域资源分块1之内的目标子载波间隔为2个子载波,频域资源分块2之内的目标子载波非均匀分布、其位置为{0,3,8,12,14,20,23,28,30,34},这里的位置的起点是频域分块2的起始位置、颗粒度是子载波。
图12中,时域资源分块1满足上述特征T5,时域资源分块1、时域资源分块2的总时长满足特征T4;频域资源分块1满足特征F5,频域资源分块1和频域资源分块2的总带宽满足特征F4。时域资源分块2之内的目标OFDM符号间隔的平均值大于时域资源分块1之内的熬OFDM符号间隔、频域资源分块2之内的目标子载波间隔的平均值大于频域资源分块1之内的目标子载波间隔,降低了资源开销。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被配置为单端口或多端口;
在所述第一信号被配置为多端口的情况下,不同端口的第一信号的资源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频分复用;
时分复用;
不同端口的第一信号在目标域上的资源图样相同,且不同端口的第一信号采用的生成序列不同;或者,不同端口的第一信号在目标域上的资源图样相同,且不同端口的第一信号采用的生成序列相同,且不同的第一信号对应的正交覆盖码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信号可以被配置为多端口,不同端口的第一信号的图样关系可以包括以下情况:
情况1:不同端口的第一信号采用频分复用,即通过配置不同频域偏移量区分不同端口的第一信号,例如图13所示,2端口频分复用,端口1对应的第一信号频域偏移量为0个子载波,端口2对应的第一信号频域偏移量为1个子载波,端口1和端口2在频域上的资源总跨度、资源分布都相同,即具有相同的感知性能;
情况2:不同端口的第一信号采用时分复用,即通过配置不同时域偏移量区分不同端口的第一信号,例如图14所示,2端口时分复用,端口1对应的第一信号时域偏移量为0个OFDM符号,端口2对应的第一信号时域偏移量为1个OFDM符号,端口1和端口2在时域上的资源总跨度、时域资源分布相同,即具有相同的感知性能;
情况3:不同端口的第一信号采用频分复用和时分复用,即通过配置不同频域偏移量和时域偏移量区分不同端口的第一信号,例如图15所示,4端口频分复用和时分复用(FD2-TD2):端口1对应的第一信号频域偏移量为0个子载波、时域偏移量为0个OFDM符号,端口2对应的第一信号频域偏移量为1个子载波、时域偏移量为0个OFDM符号,端口3对应的第一信号频域偏移量为0个子载波、时域偏移量为1个OFDM符号,端口4对应的第一信号频域偏移量为1个子载波,时域偏移量为1个OFDM符号,端口1、端口2、端口3和端口4在时域和频域上的资源总跨度、资源分布都相同,即具有相同的感知性能;
情况4:不同端口的第一信号在目标域上的图样相同,即具有相同的时域或频域配置参数,但所采用的第一信号的生成序列不同,即第一信号序列的生成参数与端口序号相关;
情况5:不同端口的第一信号在目标域上的图样相同,即具有相同的时域或频域配置参数,且采用的第一信号的生成序列相同,但在映射到时域或频域资源时通过不同的正交覆盖码(Orthogonal Covering Code,OCC)区分,例如2端口第一信号映射采用频域正交覆盖码(Frequency domain orthogonal covering code,FD-OCC)时,端口1的第一信号序列为c(m),可直接映射到某指定时间单元(例如OFDM符号)对应的频率单元(例如RE)上,端口2的第一信号序列可为c(m)*occ(m),occ(m)为FD-OCC序列,可表示为(1,-1,1,-1…,1,-1,1,-1),之后映射到与端口1相同的频率单元。
下面以第一信号为NR参考信号CSI-RS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进行说明,当然其他参考信号例如,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hase-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PTRS)、定位参考信号(PositioningReference Signal,PRS)、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等其他参考信号或同步信号等也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中,在时域上采用本申请所述的分块混合信号。至于第一信号在频域上的分布情况,这里不做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配给第一信号的子载波在频域上以常规的均匀分布(即,梳状分布)排列,例如,在第一信号所在的BWP内每个RB中的第k个子载波被分配给第一信号,其中k为RB内的子载波编号。
如图16所示,在时域上采用本申请的分块混合信号。第一信号在时域上包括2个资源分块,在每个包含有目标OFDM符号的时隙中有2个目标OFDM符号。在资源分块1中,目标OFDM符号所在时隙的重复周期为1个时隙,从而目标OFDM符号间隔为7个OFDM符号时长且均匀分布,满足技术方案部分的特征T5,满足感知需求中的多普勒或速度的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的要求;在资源分块2中,目标OFDM符号所在时隙的重复周期为4个时隙,则资源分块2中时隙内的目标OFDM符号间隔为7个OFDM符号时长、而时隙间的目标OFDM符号间隔为49个OFDM符号时长,因此资源分块2之内目标OFDM符号是非均匀分布。资源分块1和资源分块2在时域上占据的总时间长度满足多普勒或速度的分辨率要求。
此种配置的典型场景是,对于通信功能,一个时隙内的CSI-RS出现在2个OFDM符号上、CSI-RS的重复周期配置为4个时隙,能够满足需求;而对于某个感知场景(在这里是多普勒或者速度的测量),多普勒或速度的不模糊测量范围要求CSI-RS的OFDM符号间隔为7个OFDM符号时长。如果在全部时隙上采用满足感知需求的CSI-RS配置,则会带来较大的额外开销。采用本申请所述的方法,只需在部分时隙上采用满足感知需求的CSI-RS配置,而在剩余部分时隙上仍然采用满足通信功能的CSI-RS配置,在能够满足感知需求的前提下带来的额外开销较小。
本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的配置参数考虑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1:按case A进行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
目前NR标准中,CSI-RS在时域的重复周期最小为4个时隙。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的资源分块1之内目标OFDM符号所在时隙的重复周期为1个时隙,采用case A方式配置的前提是,在将来的NR版本中,CSI-RS在时域的重复周期能够取更小的时隙数,以支持感知功能(具体来说是多普勒或速度的测量)。
在此种情况下,图16中的第一信号划分为2个资源集,资源集1对应资源分块1、资源集2对应资源分块2,如图17所示,资源集1中目标OFDM符号所在时隙的重复周期是1个时隙、资源集2中目标OFDM符号所在时隙的重复周期是4个时隙,资源集1和资源集2中目标OFDM符号所在时隙均包含有2个OFDM符号。
情况2:caseB进行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
按照目前NR标准中CSI-RS在时域的重复周期,可以采用各个资源集交叉的方式进行参数配置,如图18所示,这里包括4个资源集,每个资源集之内的重复周期均是4个时隙、但是各个资源集的起始位置不同,则可以利用现有NR中的参数字段进行配置;4个资源集中目标OFDM符号所在时隙均包含有2个OFDM符号。
可以看出,对于本实施例的情况,根据目前版本NR标准,可以采用case B方式配置来实现。
无论采用上述case A或者case B方式进行信号参数配置,都是以资源集为组成部分进行信号配置。因此,用来描述满足上述特征的第一信号的配置参数包括以下内容:
(1)第一信号在时域上的起始位置,为第一信号在时域上占据的第一个时隙的索引,表示为其中nf为系统帧号、/>为一个系统帧内包含的时隙数、/>为一个系统帧内的时隙号;
(2)第一信号的各个资源集在时域上的起始位置,为第一信号在时域上的各个资源集的第一个时隙的索引,表示为相对于第一信号的起始的时隙偏移,以时隙为单位表示为Toffset,可以由CSI-ResourcePeriodicityAndOffset或CSI-RS-Resource-Mobility->slotConfig配置;
或者,第一信号的配置参数中不包括至少部分资源集的起始位置,取而代之的是,通过RRC配置、或MAC CE、DCI信令、或MAC CE和DCI的组合信令来指示对应资源集的在时域上的起始;
(3)第一信号的各个资源集在时域上的重复周期,为第一信号在时域上的各个资源集之内包含有目标OFDM符号的时隙的重复周期,以时隙为单位表示为TCSI-RS,可以由CSI-ResourcePeriodicityAndOffset或CSI-RS-Resource-Mobility->slotConfig配置;
(4)第一信号的各个资源集之内包含有目标OFDM符号的时隙之内、目标OFDM符号的索引,例如:以OFDM符号为单位表示为l0(只有一个目标OFDM符号时)、或l0和l1(有2个目标OFDM符号时,本实施例属于此种情况),可以由CSI-ResourceMapping中的firstOFDMSymbolInTimeDomain和/或firstOFDMSymbolInTimeDomain2配置;
(5)第一信号的各个资源集在时域上占用的结束位置,通过RRC配置、或MAC CE、DCI信令、或MAC CE和DCI的组合信令来指示对应资源集的结束;
(6)波束ID:属于同一个第一信号的所有资源集应被关联到同一波束中,即所有资源集之间具有QCL关系,可以由tci-StatesToAddModList进行配置,可以将各个资源集之间配置成QCL、或者将各个资源集与同一个其他信号(如SSB)配置成QCL;
(7)资源集列表:属于同一个第一信号的所有资源集的ID的列表,用于通知第一信号的接收端哪些资源集属于对应的第一信号。
在本申请的第五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在频域上采用本申请所述的分块混合信号。第一信号在时域上的分布情况,这里不做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配给第一信号的OFDM符号在时域上以常规的均匀分布排列(即,梳状分布),例如,在每4个时隙中第一个时隙的第l个OFDM符号被分配给第一信号,其中l为时隙内的OFDM符号编号。
如图19所示,在频域上采用本申请所述的分块混合信号。第一信号在频域上包括2个资源分块,在每个包含有目标子载波的RB中有1个目标子载波。在资源分块1中,目标子载波所在RB的重复周期为1个RB,满足感知需求中的时延或距离的最大不模糊测量的要求。在资源分块2中,包含有目标子载波的RB不连续地分布在频域上,从而资源分块2中的目标子载波是非均匀分布。资源分块1和资源分块2在频域上占据的总带宽满足时延或距离的分辨率要求。
此种配置的典型场景是,对于某个感知场景(在这里是时延或者距离的测量),需要目标子载波在频域上较为密度地分布(例如图19中所示的资源分块1的情况);但是,由于通信功能的CSI-RS需要避开CORESET、PDSCH-DMRS、SSB、SIB1等原因,无法在很大的带宽范围(例如400MHz或800MHz)中进行满足感知需求的CSI-RS的连续分布。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只需要在一部分带宽中(图19中资源分块1所示)的范围内满足时延或距离的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要求、并且通感一体的CSI-RS所占据的整个频带范围(图19中资源分块1和资源分块2)能够满足时延或距离的分辨率要求,即可满足感知业务的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和分辨率要求;从而在可以在一部分带宽(图19中资源分块2所示)内通感一体的CSI-RS在频域上的分布可以不连续。
至于本实施例所述第一信号的配置参数,考虑以下配置方法,用来描述满足上述特征的第一信号的配置参数包括以下内容至少之一:
(1)第一信号在频域上的起始位置,为第一信号在频域上占据的最小索引的RB,可以用CSI-frequencyOccupation->startingRB进行配置;
(2)第一信号的各个资源集在频域上的起始位置,为第一信号在频域上的各个资源集的最小索引的RB,可以由CSI-frequencyOccupation->startingRB进行配置;
(3)第一信号的各个资源集之内目标子载波的密度,即1个RB中目标子载波的数量,可以由CSI-RS-ResourceMapping->density进行配置;
(4)第一信号的各个资源集之内目标子载波在所在的RB中的位置,可以由CSI-RS-ResourceMapping->frequencyDomainAllocation进行配置;
(5)第一信号的资源集1(对应图19中资源分块1)占用的带宽,CSI-frequencyOccupation->nrofRBs进行配置;
(6)第一信号的资源集2(对应图19中资源分块2)在频域的位置的bitmap,可以采用类似DCI中PDSCH的频域资源分配type 0的方式,即以资源单元块(Resource BlockGroup,RBG)为单位进行分配,bitmap中比特‘1’表示对应的RBG中包含有目标子载波、bitmap中比特‘0’表示对应的RBG中没有目标子载波;
(7)波束ID:属于同一个第一信号的所有资源集应被关联到同一波束中,即所有资源集之间具有Type-D QCL关系,可以由tci-StatesToAddModList进行配置,可以将各个资源集之间配置成Type-D QCL、或者将各个资源集与同一个其他信号(如SSB)配置成Type-DQCL;
(8)资源集列表:属于同一个第一信号的所有资源集的ID的列表,用于通知第一信号的接收端哪些资源集属于对应的第一信号。
在本申请的第六实施例中,考虑在时域和频域都采用本申请所述的分块混合信号。如果第一信号在时域包括M个资源集、在频域包括N个资源集,则第一信号一共包括M×N个资源集。每个资源集在时域的配置参数同第五实施例、在频域的配置参数同第六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方案,能够非常便捷地结合现有的参考信号来实现第一信号的资源配置,显著降低了第一信号的时域资源的开销。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发送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是否具备对满足第一特征的所述第一信号进行处理的能力。
可选地,所述能力信息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是否具备对非均匀信号序列进行谱分析运算的能力。
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上述分块混合信号需要第一信号的接收端能够对非均匀信号序列进行谱分析运算,因此这里所述的能力信息除包括常规的感知能力信息之外,还需要包括对非均匀信号序列的谱分析运算能力。典型的对非均匀信号序列进行谱分析的算法包括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Non-Uniform Fast Fourier Transform,NUFFT)、多重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等。
如果第一设备不具备对非均匀信号序列进行谱分析的能力,则不能采用本申请所述的分块混合信号;或者,第一设备将获得的对应第一信号的数据发送至感知功能网元(例如,基站或核心网设备)由感知功能网元执行非均匀信号序列的谱分析运算,此时不要求第一设备具备对非均匀信号序列的谱分析运算能力。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信号执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发送、接收和信号处理中的至少一项。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的激活指令,所述激活指令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对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对应的第一信号执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发送、接收和信号处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上述激活信令通过RRC信令、MAC CE或DCI获取。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的去激活指令,所述去激活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停止对所述至少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对应的第一信号执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发送、接收和信号处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上述去激活信令通过RRC信令、MAC CE或DCI获取。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以CSI-RS为例(也适用于采用其他NR参考信号(例如DMRS、SRS等)),如图20所示,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第一设备(例如:UE)上报能力信息。
该能力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UE的感知能力信息。
UE是否具备对非均匀信号序列进行谱分析运算的能力。
步骤2:感知功能网元(例如,基站或核心网设备,该感知功能网元即为上述第二设备)从感知业务的发起方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A1:感知先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目标区域的空间范围信息;
感知对象的空位置的先验信息;
感知对象的运动参数先验信息,例如:感知对象的运动速度范围、加速度范围等;
A2:感知需求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感知业务类型:按类型划分或具体到某项业务,例如:成像、定位或轨迹追踪、动作识别、测距/测速等;
(2)感知目标区域:是指感知对象可能存在位置区域,或者,需要进行成像或环境重构的位置区域;
(3)感知对象类型:针对感知对象可能的运动特性对感知对象进行分类,每个感知对象类型中包含了典型感知对象的运动速度、运动加速度、典型RCS等信息;
(4)感知QoS:对感知目标区域或感知对象进行感知的性能指标,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感知分辨率(进一步可分为:距离/时延分辨率、角度分辨率、速度/多普勒分辨率、成像分辨率)等;
感知精度(进一步可分为:距离/时延精度、角度精度、速度/多普勒精度、定位精度等);
感知范围(进一步可分为:距离/时延范围、速度/多普勒范围、角度范围、成像范围等);
感知时延(从感知信号发送到获得感知结果的时间间隔,或,从感知需求发起到获取感知结果的时间间隔);
感知更新速率(相邻两次执行感知并获得感知结果的时间间隔);
检测概率(在感知对象存在的情况下被正确检测出来的概率);
虚警概率(在感知对象不存在的情况下错误检测出感知目标的概率);
可感知的最大目标个数。
步骤3:感知功能网元(即上述第二设备,例如,基站或核心网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结合第一设备的能力信息等,进行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得到满足的时域特征T1~T5和/或频域特征F1~F5的第一信号的资源集的配置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述的第一信号的资源集包括:在执行感知任务时第一信号所包含的资源集和用于切换后第一信号所包含的资源集,其中后者也可以没有。
步骤4:感知功能网元(例如,基站或核心网设备)通过RRC重配置(RRCReconfiguration)将第一信号的资源集的配置参数发送给第一设备(例如,UE)。
该步骤4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向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集的配置参数;
向第一设备通知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集的配置参数的类型或标识,不同类型或标识的第一信号的资源集的配置参数可以是协议中约定好的,也可以是提前通知第一设备的(例如通过RRC信令指示不同类型或标识的第一信号在目标域的配置参数,通过层1信令、或层2信令、或层1和层2组合信令指示第一信号的配置类型或标识)。
步骤5:第一设备通过RRC重配置完成(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向感知功能网元回复信息,以确认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集的配置参数的正确接收。
步骤6:感知功能网元通过RRC信令、或MAC CE、或DCI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号的全部或部分资源集的激活指令,第一设备执行第一信号的第一操作。
所述激活指令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通过RRCReconfiguration配置来指示周期性的(periodic)、半持续性的(semipersistent)、非周期性的(aperiodic)资源集的开始;此种情况下第一设备需向感知功能网元回复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图中的步骤6a);
通过MAC CE和/或DCI来指示semipersistent资源集的开始和/或aperiodic资源集的一次执行。
此过程可能执行多次,例如,用多个信令分别执行多个不同时域起始位置的资源集的激活。
步骤7:感知功能网元通过RRC信令、或MAC CE、或DCI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号的全部或部分资源集的去激活指令,第一设备停止全部或部分资源集信号的第一操作。
所述去激活指令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
通过RRCReconfiguration配置来指示periodic资源集的结束;此种情况下第一设备需向感知功能网元回复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图中的步骤7a);
通过MAC CE和/或DCI来指示semipersistent资源集的结束。
此过程可能执行多次,例如,用多个信令分别执行多个不同时域结束位置的资源集的去激活。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能够在满足感知的分辨率性能和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性能的前提下,大大降低感知信号的资源开销,同时,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能够方便地结合现有参考信号来实现感知信号的配置,进一步降低了资源开销。
如图2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2101: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号为通感一体化信号或者为感知信号,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满足第一特征,所述第一特征为:
包括至少两个资源分块,每个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资源单元,所述目标资源单元为分配给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单元;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一个资源间隔;且,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至少两个资源间隔;
其中,所述资源间隔为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相邻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所述在目标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时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在频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
其中,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和频域中的至少一项。
本步骤中,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该第一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终端或基站,该第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基站或核心网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号为通感一体化信号或者为感知信号,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满足以下特征:包括至少两个资源分块,每个资源分块内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资源单元;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一个资源间隔;且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至少两个资源间隔。在通感一体化场景中,可根据感知需求设置其中部分资源分块对应的资源间隔,如感知需求中对应的感知测量量要求在目标域上较小的资源间隔,而其他资源分块在目标域的资源间隔可以设置为较大的资源间隔或将其他资源分块中某一部分相邻目标资源单元在目标域上的间隔设置为较小的资源间隔,另一部分相邻目标资源单元在目标域上的间隔设置为较大的资源间隔,进而无需将所有资源分块中的所有相邻目标资源单元在目标域上的间隔设置成满足对应的感知测量量的分辨率要求的较小的资源间隔,在满足感知需求(分辨率要求和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要求)的前提下,降低了资源开销。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设备侧发送的第一信号与第一设备获取的第一信号相同,该第一信号已在上述第一设备侧的方法实施例中进行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获取第一设备发送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是否具备对满足第一特征的所述第一信号进行处理的能力。
可选地,所述能力信息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是否具备对非均匀信号序列进行谱分析运算的能力。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所述参数配置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资源集的资源配置信息,每个所述资源集包括至少一个目标资源单元,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用于构成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的激活指令,所述激活指令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对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对应的第一信号执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发送、接收和处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的去激活指令,所述去激活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停止对所述至少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对应的第一信号执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发送、接收和处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信号执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发送、接收和信号处理中的至少一项。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的交互过程已在上述第一设备侧的方法实施例中进行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号为通感一体化信号或者为感知信号,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满足以下特征:包括至少两个资源分块,每个资源分块内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资源单元;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一个资源间隔;且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至少两个资源间隔。在通感一体化场景中,可根据感知需求设置其中部分资源分块对应的资源间隔,如感知需求中对应的感知测量量要求在目标域上较小的资源间隔,而其他资源分块在目标域的资源间隔可以设置为较大的资源间隔或将其他资源分块中某一部分相邻目标资源单元在目标域上的间隔设置为较小的资源间隔,另一部分相邻目标资源单元在目标域上的间隔设置为较大的资源间隔,进而无需将所有资源分块中的所有相邻目标资源单元在目标域上的间隔设置成满足对应的感知测量量的分辨率要求的较小的资源间隔,在满足感知需求(分辨率要求和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要求)的前提下,降低了资源开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信号传输装置。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信号传输装置执行信号传输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装置。
如图2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装置2200,应用于第一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2201,用于接收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号为通感一体化信号或者为感知信号,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满足第一特征,所述第一特征为:
包括至少两个资源分块,每个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资源单元,所述目标资源单元为分配给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单元;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一个资源间隔;且,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至少两个资源间隔;
其中,所述资源间隔为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相邻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所述在目标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时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在频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
其中,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和频域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在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包括M个时域资源分块,M≥2,且M为正整数;
在所述目标域包括频域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包括N个频域资源分块,N≥2,且N为正整数;
在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和频域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包括M×N个时频域资源分块,所述M×N个时频域资源分块是根据M个时域资源分块和N个频域资源分块确定的。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的资源跨度满足目标域对应的感知测量量的分辨率要求;
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资源分块,所述第一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一个资源间隔;且所述第一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的资源间隔满足所述目标域对应的感知测量量的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要求;
其中,所述资源跨度是指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的第一个目标资源单元至最后一个目标资源单元之间的跨度,所述目标域对应的感知测量量包括多普勒、速度、时延或距离。
可选地,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在时域上的资源跨度满足多普勒或速度的分辨率要求。
可选地,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所述第一资源分块在时域上的资源间隔满足多普勒或速度的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要求。
可选地,所述目标域包括频域,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在频域上的资源跨度满足时延或距离的分辨率要求。
可选地,所述目标域包括频域,所述第一资源分块在频域上的资源间隔满足时延或距离的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要求。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所述参数配置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资源集的资源配置信息,每个所述资源集包括至少一个目标资源单元,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由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确定的构成。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与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间的映射关系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与至少一个所述资源集一一对应;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对应至少两个所述资源集。
可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的资源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在目标域上的起始位置;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在目标域上的跨度;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之间的资源间隔;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的数量;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的密度;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所在时隙在时域的重复周期;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在所在时隙内的位置;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所在资源块RB在频域的重复周期;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所在RB在频域的位置;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在所在RB内的位置;
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域为时域和/或频域;
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在目标域上的位置分布;
其中,所述资源集在目标域上的跨度是指所述资源集在目标域上的第一个资源单元至最后一个资源单元之间的跨度。
可选地,所述参数配置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信号在目标域的起始位置;
第一信号在目标域上的资源跨度;
第一信号在时域的重复周期;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在目标域上的资源跨度是指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的第一个目标资源单元至最后一个目标资源单元之间的跨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位图,所述位图包括L个比特,每个所述比特对应一个资源单元;在所述比特对应的值为第一值的情况下,所述比特对应的资源单元为分配给所述资源集的目标资源单元,在所述比特对应的值为第二值的情况下,所述比特对应的资源单元不是分配给所述资源集的目标资源单元,L为正整数;
子分块的参数信息,所述子分块的参数信息包括:所述子分块内目标资源单元的位置分布信息、子分块的数量X、子分块的重复周期和X个子分块中的第一个子分块的起始位置中的至少一项,X为正整数;
目标公式的参数信息,所述目标公式为用于计算资源集内的目标资源单元在目标域上的位置信息的公式,所述目标参数的参数信息包括目标公式的类型、目标公式的公式参数和根据所述目标公式得到的计算结果中的至少一项,所述计算结果用于指示所述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被配置为单端口或多端口;
在所述第一信号被配置为多端口的情况下,不同端口的第一信号的资源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频分复用;
时分复用;
不同端口的第一信号在目标域上的资源图样相同,且不同端口的第一信号采用的生成序列不同;或者,不同端口的第一信号在目标域上的资源图样相同,且不同端口的第一信号采用的生成序列相同,且不同的第一信号对应的正交覆盖码不同。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还包括:
第二收发模块,用于发送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是否具备对满足第一特征的所述第一信号进行处理的能力。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还包括: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信号执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发送、接收和信号处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的激活指令,所述激活指令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对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对应的第一信号执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发送、接收和处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的去激活指令,所述去激活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停止对所述至少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对应的第一信号执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发送、接收和处理中的至少一项。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接收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号为通感一体化信号或者为感知信号,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满足以下特征:包括至少两个资源分块,每个资源分块内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资源单元;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一个资源间隔;且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至少两个资源间隔。在通感一体化场景中,可根据感知需求设置其中部分资源分块对应的资源间隔,如感知需求中对应的感知测量量要求在目标域上较小的资源间隔,而其他资源分块在目标域的资源间隔可以设置为较大的资源间隔或将其他资源分块中某一部分相邻目标资源单元在目标域上的间隔设置为较小的资源间隔,另一部分相邻目标资源单元在目标域上的间隔设置为较大的资源间隔,进而无需将所有资源分块中的所有相邻目标资源单元在目标域上的间隔设置成满足对应的感知测量量的分辨率要求的较小的资源间隔,在满足感知需求(分辨率要求和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要求)的前提下,降低了资源开销。
如图2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装置2300,应用于第二设备,包括:
第一收发模块2301,用于发送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号为通感一体化信号或者为感知信号,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满足第一特征,所述第一特征为:
包括至少两个资源分块,每个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资源单元,所述目标资源单元为分配给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单元;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一个资源间隔;且,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至少两个资源间隔;
其中,所述资源间隔为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相邻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所述在目标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时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在频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
其中,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和频域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还包括:
第五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设备发送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是否具备对满足第一特征的所述第一信号进行处理的能力。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所述参数配置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资源集的资源配置信息,每个所述资源集包括至少一个目标资源单元,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用于构成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还包括:
第三收发模块,用于发送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的激活指令,所述激活指令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对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对应的第一信号执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发送、接收和处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还包括:
第四收发模块,用于发送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的去激活指令,所述去激活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停止对所述至少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对应的第一信号执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发送、接收和处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还包括: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信号执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发送、接收和信号处理中的至少一项。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号为通感一体化信号或者为感知信号,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满足以下特征:包括至少两个资源分块,每个资源分块内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资源单元;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一个资源间隔;且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至少两个资源间隔。在通感一体化场景中,可根据感知需求设置其中部分资源分块对应的资源间隔,如感知需求中对应的感知测量量要求在目标域上较小的资源间隔,而其他资源分块在目标域的资源间隔可以设置为较大的资源间隔或将其他资源分块中某一部分相邻目标资源单元在目标域上的间隔设置为较小的资源间隔,另一部分相邻目标资源单元在目标域上的间隔设置为较大的资源间隔,进而无需将所有资源分块中的所有相邻目标资源单元在目标域上的间隔设置成满足对应的感知测量量的分辨率要求的较小的资源间隔,在满足感知需求(分辨率要求和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要求)的前提下,降低了资源开销。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号传输装置可以是电子设备,例如具有操作系统的电子设备,也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部件,例如集成电路或芯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终端,也可以为除终端之外的其他设备。示例性的,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所列举的终端11的类型,其他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装置能够实现图2至图21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如图2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2400,包括处理器2401和存储器2402,存储器2402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24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例如,该通信设备2400为终端时,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2401执行时实现上述信号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该通信设备2400为网络侧设备时,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2401执行时实现上述信号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用于接收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号为通感一体化信号或者为感知信号,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满足第一特征,所述第一特征为:
包括至少两个资源分块,每个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资源单元,所述目标资源单元为分配给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单元;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一个资源间隔;且,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至少两个资源间隔;
其中,所述资源间隔为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相邻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所述在目标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时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在频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
其中,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和频域中的至少一项。该终端实施例与上述第一设备侧方法实施例对应,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个实施过程和实现方式均可适用于该终端实施例中,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具体地,图25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终端25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2501、网络模块2502、音频输出单元2503、输入单元2504、传感器2505、显示单元2506、用户输入单元2507、接口单元2508、存储器2509以及处理器2510等中的至少部分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25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25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25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25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25041和麦克风25042,图形处理器25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2506可包括显示面板25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25061。用户输入单元2507包括触控面板25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25072中的至少一种。触控面板25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25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25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单元2501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的下行数据后,可以传输给处理器2510进行处理;另外,射频单元2501可以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上行数据。通常,射频单元25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
存储器25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或指令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25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或指令的第一存储区和存储数据的第二存储区,其中,第一存储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或指令(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此外,存储器2509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存储器2509可以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RAM)。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2509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处理器25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的,处理器2510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涉及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的操作,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信号,如基带处理器。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2510中。
其中,射频单元2501,用于接收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号为通感一体化信号或者为感知信号,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满足第一特征,所述第一特征为:
包括至少两个资源分块,每个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资源单元,所述目标资源单元为分配给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单元;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一个资源间隔;且,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至少两个资源间隔;
其中,所述资源间隔为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相邻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所述在目标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时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在频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
其中,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和频域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在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包括M个时域资源分块,M≥2,且M为正整数;
在所述目标域包括频域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包括N个频域资源分块,N≥2,且N为正整数;
在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和频域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包括M×N个时频域资源分块,所述M×N个时频域资源分块是根据M个时域资源分块和N个频域资源分块确定的。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的资源跨度满足目标域对应的感知测量量的分辨率要求;
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资源分块,所述第一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一个资源间隔;且所述第一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的资源间隔满足所述目标域对应的感知测量量的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要求;
其中,所述资源跨度是指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的第一个目标资源单元至最后一个目标资源单元之间的跨度,所述目标域对应的感知测量量包括多普勒、速度、时延或距离。
可选地,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在时域上的资源跨度满足多普勒或速度的分辨率要求。
可选地,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所述第一资源分块在时域上的资源间隔满足多普勒或速度的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要求。
可选地,所述目标域包括频域,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在频域上的资源跨度满足时延或距离的分辨率要求。
可选地,所述目标域包括频域,所述第一资源分块在频域上的资源间隔满足时延或距离的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要求。
可选地,所述参数配置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资源集的资源配置信息,每个所述资源集包括至少一个目标资源单元,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由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确定的构成。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与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间的映射关系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与至少一个所述资源集一一对应;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对应至少两个所述资源集。
可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的资源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在目标域上的起始位置;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在目标域上的跨度;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之间的资源间隔;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的数量;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的密度;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所在时隙在时域的重复周期;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在所在时隙内的位置;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所在资源块RB在频域的重复周期;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所在RB在频域的位置;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在所在RB内的位置;
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域为时域和/或频域;
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在目标域上的位置分布;
其中,所述资源集在目标域上的跨度是指所述资源集在目标域上的第一个资源单元至最后一个资源单元之间的跨度。
可选地,所述参数配置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信号在目标域的起始位置;
第一信号在目标域上的资源跨度;
第一信号在时域的重复周期;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在目标域上的资源跨度是指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的第一个目标资源单元至最后一个目标资源单元之间的跨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位图,所述位图包括L个比特,每个所述比特对应一个资源单元;在所述比特对应的值为第一值的情况下,所述比特对应的资源单元为分配给所述资源集的目标资源单元,在所述比特对应的值为第二值的情况下,所述比特对应的资源单元不是分配给所述资源集的目标资源单元,L为正整数;
子分块的参数信息,所述子分块的参数信息包括:所述子分块内目标资源单元的位置分布信息、子分块的数量X、子分块的重复周期和X个子分块中的第一个子分块的起始位置中的至少一项,X为正整数;
目标公式的参数信息,所述目标公式为用于计算资源集内的目标资源单元在目标域上的位置信息的公式,所述目标参数的参数信息包括目标公式的类型、目标公式的公式参数和根据所述目标公式得到的计算结果中的至少一项,所述计算结果用于指示所述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被配置为单端口或多端口;
在所述第一信号被配置为多端口的情况下,不同端口的第一信号的资源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频分复用;
时分复用;
不同端口的第一信号在目标域上的资源图样相同,且不同端口的第一信号采用的生成序列不同;或者,不同端口的第一信号在目标域上的资源图样相同,且不同端口的第一信号采用的生成序列相同,且不同的第一信号对应的正交覆盖码不同。
可选地,射频单元2501,还用于:
发送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是否具备对满足第一特征的所述第一信号进行处理的能力。
可选地,射频单元2501,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信号执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发送、接收和信号处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射频单元2501,还用于:
获取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的激活指令,所述激活指令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对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对应的第一信号执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发送、接收和处理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射频单元2501,还用于:
获取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的去激活指令,所述去激活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停止对所述至少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对应的第一信号执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发送、接收和处理中的至少一项。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接收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号为通感一体化信号或者为感知信号,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满足以下特征:包括至少两个资源分块,每个资源分块内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资源单元;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一个资源间隔;且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至少两个资源间隔。在通感一体化场景中,可根据感知需求设置其中部分资源分块对应的资源间隔,如感知需求中对应的感知测量量要求在目标域上较小的资源间隔,而其他资源分块在目标域的资源间隔可以设置为较大的资源间隔或将其他资源分块中某一部分相邻目标资源单元在目标域上的间隔设置为较小的资源间隔,另一部分相邻目标资源单元在目标域上的间隔设置为较大的资源间隔,进而无需将所有资源分块中的所有相邻目标资源单元在目标域上的间隔设置成满足对应的感知测量量的分辨率要求的较小的资源间隔,在满足感知需求(分辨率要求和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要求)的前提下,降低了资源开销。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用于接收或发送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号为通感一体化信号或者为感知信号,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所述第一信号为通感一体化信号或者为感知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满足第一特征,所述第一特征为:
包括至少两个资源分块,每个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资源单元,所述目标资源单元为分配给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单元;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一个资源间隔;且,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至少两个资源间隔;
其中,所述资源间隔为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相邻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所述在目标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时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在频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
其中,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和频域中的至少一项。该网络侧设备实施例与上述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侧方法实施例对应,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个实施过程和实现方式均可适用于该网络侧设备实施例中,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如图26所示,该网络侧设备2600包括:天线261、射频装置262、基带装置263、处理器264和存储器265。天线261与射频装置262连接。在上行方向上,射频装置262通过天线261接收信息,将接收的信息发送给基带装置263进行处理。在下行方向上,基带装置263对要发送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装置262,射频装置262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261发送出去。
以上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执行的方法可以在基带装置263中实现,该基带装置263包括基带处理器。
基带装置263例如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基带板,该基带板上设置有多个芯片,如图26所示,其中一个芯片例如为基带处理器,通过总线接口与存储器265连接,以调用存储器265中的程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所示的第二设备的操作。
该网络侧设备还可以包括网络接口266,该接口例如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public radio interface,CPRI)。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260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265上并可在处理器264上运行的指令或程序,处理器264调用存储器265中的指令或程序执行图23所示各模块执行的方法,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故不在此赘述。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如图27所示,该网络侧设备2700包括:处理器2701、网络接口2702和存储器2703。其中,网络接口2702例如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CPRI)。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270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2703上并可在处理器2701上运行的指令或程序,处理器2701调用存储器2703中的指令或程序执行图23所示各模块执行的方法,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故不在此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信号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终端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信号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信号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系统,包括:终端及网络侧设备,所述终端可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第一设备执行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步骤,所述网络侧设备可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第二设备执行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33)
1.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接收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号为通感一体化信号或者为感知信号,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满足第一特征,所述第一特征为:
包括至少两个资源分块,每个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资源单元,所述目标资源单元为分配给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单元;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一个资源间隔;且,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至少两个资源间隔;
其中,所述资源间隔为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相邻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所述在目标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时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在频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
其中,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和频域中的至少一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包括M个时域资源分块,M≥2,且M为正整数;
在所述目标域包括频域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包括N个频域资源分块,N≥2,且N为正整数;
在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和频域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包括M×N个时频域资源分块,所述M×N个时频域资源分块是根据M个时域资源分块和N个频域资源分块确定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的资源跨度满足目标域对应的感知测量量的分辨率要求;
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资源分块,所述第一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一个资源间隔;且所述第一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的资源间隔满足所述目标域对应的感知测量量的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要求;
其中,所述资源跨度是指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的第一个目标资源单元至最后一个目标资源单元之间的跨度,所述目标域对应的感知测量量包括多普勒、速度、时延或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在时域上的资源跨度满足多普勒或速度的分辨率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所述第一资源分块在时域上的资源间隔满足多普勒或速度的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要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域包括频域,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在频域上的资源跨度满足时延或距离的分辨率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域包括频域,所述第一资源分块在频域上的资源间隔满足时延或距离的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要求。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配置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资源集的资源配置信息,每个所述资源集包括至少一个目标资源单元,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由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确定的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与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间的映射关系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与至少一个所述资源集一一对应;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对应至少两个所述资源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的资源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在目标域上的起始位置;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在目标域上的跨度;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之间的资源间隔;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的数量;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的密度;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所在时隙在时域的重复周期;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在所在时隙内的位置;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所在资源块RB在频域的重复周期;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所在RB在频域的位置;
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在所在RB内的位置;
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域为时域和/或频域;
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资源集之内的目标资源单元在目标域上的位置分布;
其中,所述资源集在目标域上的跨度是指所述资源集在目标域上的第一个资源单元至最后一个资源单元之间的跨度。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配置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信号在目标域的起始位置;
第一信号在目标域上的资源跨度;
第一信号在时域的重复周期;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在目标域上的资源跨度是指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的第一个目标资源单元至最后一个目标资源单元之间的跨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位图,所述位图包括L个比特,每个所述比特对应一个资源单元;在所述比特对应的值为第一值的情况下,所述比特对应的资源单元为分配给所述资源集的目标资源单元,在所述比特对应的值为第二值的情况下,所述比特对应的资源单元不是分配给所述资源集的目标资源单元,L为正整数;
子分块的参数信息,所述子分块的参数信息包括:所述子分块内目标资源单元的位置分布信息、子分块的数量X、子分块的重复周期和X个子分块中的第一个子分块的起始位置中的至少一项,X为正整数;
目标公式的参数信息,所述目标公式为用于计算资源集内的目标资源单元在目标域上的位置信息的公式,所述目标参数的参数信息包括目标公式的类型、目标公式的公式参数和根据所述目标公式得到的计算结果中的至少一项,所述计算结果用于指示所述位置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的激活指令,所述激活指令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对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对应的第一信号执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发送、接收和信号处理中的至少一项。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的去激活指令,所述去激活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停止对所述至少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对应的第一信号执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发送、接收和信号处理中的至少一项。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被配置为单端口或多端口;
在所述第一信号被配置为多端口的情况下,不同端口的第一信号的资源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频分复用;
时分复用;
不同端口的第一信号在目标域上的资源图样相同,且不同端口的第一信号采用的生成序列不同;或者,不同端口的第一信号在目标域上的资源图样相同,且不同端口的第一信号采用的生成序列相同,且不同的第一信号对应的正交覆盖码不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发送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是否具备对满足第一特征的所述第一信号进行处理的能力。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信号执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发送、接收和信号处理中的至少一项。
18.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号为通感一体化信号或者为感知信号,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满足第一特征,所述第一特征为:
包括至少两个资源分块,每个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资源单元,所述目标资源单元为分配给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单元;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一个资源间隔;且,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至少两个资源间隔;
其中,所述资源间隔为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相邻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所述在目标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时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在频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
其中,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和频域中的至少一项。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获取第一设备发送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是否具备对满足第一特征的所述第一信号进行处理的能力。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信号执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发送、接收和信号处理中的至少一项。
21.根据权利要求18、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配置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资源集的资源配置信息,每个所述资源集包括至少一个目标资源单元,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用于构成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
22.根据权利要求18至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的激活指令,所述激活指令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对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对应的第一信号执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发送、接收和信号处理中的至少一项。
23.根据权利要求18至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一个或多个资源集的去激活指令,所述去激活指令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停止对所述至少一个或多个资源集对应的第一信号执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发送、接收和信号处理中的至少一项。
24.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号为通感一体化信号或者为感知信号,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满足第一特征,所述第一特征为:
包括至少两个资源分块,每个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资源单元,所述目标资源单元为分配给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单元;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一个资源间隔;且,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至少两个资源间隔;
其中,所述资源间隔为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相邻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所述在目标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时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在频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
其中,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和频域中的至少一项。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包括M个时域资源分块,M≥2,且M为正整数;
在所述目标域包括频域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包括N个频域资源分块,N≥2,且N为正整数;
在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和频域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包括M×N个时频域资源分块,所述M×N个时频域资源分块是根据M个时域资源分块和N个频域资源分块确定的。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的资源跨度满足目标域对应的感知测量量的分辨率要求;
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资源分块,所述第一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一个资源间隔;且所述第一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的资源间隔满足所述目标域对应的感知测量量的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要求;
其中,所述资源跨度是指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的第一个目标资源单元至最后一个目标资源单元之间的跨度,所述目标域对应的感知测量量包括多普勒、速度、时延或距离。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在时域上的资源跨度满足多普勒或速度的分辨率要求。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所述第一资源分块在时域上的资源间隔满足多普勒或速度的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要求。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域包括频域,所述至少两个资源分块在频域上的资源跨度满足时延或距离的分辨率要求。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域包括频域,所述第一资源分块在频域上的资源间隔满足时延或距离的最大不模糊测量范围要求。
31.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应用于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收发模块,用于发送第一信号的参数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信号为通感一体化信号或者为感知信号,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图样满足第一特征,所述第一特征为:
包括至少两个资源分块,每个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包括至少两个目标资源单元,所述目标资源单元为分配给所述第一信号的资源单元;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一个资源间隔;且,
至少一个所述资源分块中的每个资源分块在目标域上对应至少两个资源间隔;
其中,所述资源间隔为所述资源分块内在目标域上相邻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所述在目标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在时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在频域上相邻的两个目标资源单元的间隔;
其中,所述目标域包括时域和频域中的至少一项。
32.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8至23任一项所述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步骤。
33.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8至23任一项所述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486085.XA CN118075900A (zh) | 2022-11-24 | 2022-11-24 |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PCT/CN2023/133102 WO2024109784A1 (zh) | 2022-11-24 | 2023-11-22 |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486085.XA CN118075900A (zh) | 2022-11-24 | 2022-11-24 |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075900A true CN118075900A (zh) | 2024-05-24 |
Family
ID=91099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486085.XA Pending CN118075900A (zh) | 2022-11-24 | 2022-11-24 |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075900A (zh) |
WO (1) | WO2024109784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41528B (zh) * | 2019-03-25 | 2023-07-25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
CN114080020A (zh) * | 2020-08-12 | 2022-02-22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
CN114337951B (zh) * | 2020-09-29 | 2024-01-16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侧设备 |
CN114666018B (zh) * | 2020-12-23 | 2024-07-12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
CN115118402A (zh) * | 2021-03-19 | 2022-09-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
-
2022
- 2022-11-24 CN CN202211486085.XA patent/CN118075900A/zh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11-22 WO PCT/CN2023/133102 patent/WO2024109784A1/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4109784A1 (zh) | 2024-05-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20220112704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감지 | |
CN116324491A (zh) | 协作感测中的自适应节点激活和配置 | |
US20240357319A1 (en)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ensing Signal Peri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 |
Salami et al. | A joint radar and communication approach for 5G NR using reinforcement learning | |
CN116981078A (zh) | 信号配置和自适应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 |
CN118075900A (zh) |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
CN118075899A (zh) |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
WO2024109785A1 (zh) |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
CN116828531A (zh) | 感知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6390116A (zh) | 感知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
CN116347469A (zh) | 无线感知的参数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18075903A (zh) |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
WO2024208069A1 (zh) | 信息发送方法、信息接收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
WO2024208205A1 (zh) | 感知能力的上报方法、接收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介质 | |
WO2024012253A1 (zh) | 感知处理方法、装置、终端、网络侧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EP4456612A1 (en) | Transmission power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 |
WO2024012366A1 (zh) | 感知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设备 | |
WO2024012252A1 (zh) | 感知处理方法、装置、终端、网络侧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24159514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nsing multiple access | |
CN117440399A (zh) | 感知处理方法、装置、终端、网络侧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8250817A (zh) | 信号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7440396A (zh) | 感知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设备 | |
CN118785228A (zh) | 信息发送方法、信息接收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
CN117692945A (zh) | 感知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
CN118041729A (zh)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