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56178A - 一种触控层、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层、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56178A
CN118056178A CN202280003203.9A CN202280003203A CN118056178A CN 118056178 A CN118056178 A CN 118056178A CN 202280003203 A CN202280003203 A CN 202280003203A CN 118056178 A CN118056178 A CN 1180561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touch
side edge
fing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032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昶
张毅
张顺
曾扬
张元其
文平
王裕
王威
陈天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056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561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触控层、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层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且相连的至少两个第一电极形成的第一电极链,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且依次相连的至少两个第二电极形成的第二电极链,第一电极链与第二电极链彼此交叉形成交叉点;第一电极至少一侧边缘设有向外凸出的多个第一手指,第二电极的至少一侧边缘设向外凸出的多个第二手指,第一手指与第二手指互相嵌合;第一电极的至少一侧边缘中,至少一个第一手指相比至少另一个第一手指的延伸长度更小且更靠近交叉点;第二电极的至少一侧边缘中,至少一个第二手指相比至少另一个第二手指的延伸长度更小且更靠近交叉点。本公开的触控层、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可提升触控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层、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层、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由于具有全固态结构、自发光、响应速度快、亮度高、全视角、可柔性显示等一系列优点,因而成为目前极具竞争力和良好发展前景的一类显示装置。在相关技术中,柔性OLED产品可将触控功能层集成于显示面板之上。对OLED产品中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层、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能够提升触控性能。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触控层,所述触控层的触控图案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电极链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极链,所述第一电极链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且相连的至少两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链包括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且依次相连的至少两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链与所述第二电极链彼此交叉且绝缘,形成至少一个交叉点;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的至少一侧边缘设有向外凸出的多个第一手指,所述第二电极的至少一侧边缘设有向外凸出的多个第二手指,所述多个第一手指与所述多个第二手指互相嵌合;
所述第一电极的至少一侧边缘中,至少一个第一手指相比至少另一个第一手指的延伸长度更小且更靠近所述交叉点;和/或
所述第二电极的至少一侧边缘中,至少一个第二手指相比至少另一个第二手指的延伸长度更小且更靠近所述交叉点。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电极的至少一侧边缘中,在该侧边缘的轮廓延伸方 向上,从该侧边缘的相对两端向中间,所述第一手指的延伸长度逐渐变大;和/或
所述第二电极的至少一侧边缘中,在该侧边缘的轮廓延伸方向上,从该侧边缘的相对两端向中间,所述第二手指的延伸长度逐渐变大。
示例性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手指之间的第一间隙内嵌入一个所述第二手指,且该第一间隙与嵌入该第一间隙内的第二手指的图形相同;和/或
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手指之间的第二间隙内嵌入一个所述第一手指,且该第二间隙与嵌入该第二间隙内的第一手指的图形相同。
示例性的,至少一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的图形,以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形成的交叉点为旋转中心呈旋转对称;和/或
至少一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电极的图形,以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形成的交叉点为旋转中心呈旋转对称。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电极的图形关于沿所述第一方向且经过该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交叉点的镜像轴呈镜像对称;和/或所述第二电极的图形关于沿所述第二方向且经过该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的交叉点的镜像轴呈镜像对称。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电极的同一侧边缘上的多个第一手指的延伸长度各不相同;所述第二电极的同一侧边缘上的多个第二手指的延伸长度各不相同。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电极的至少一侧边缘上设有多个第一凸起和多个第一凹口,所述多个第一凸起和所述多个第一凹口依次交错排列,所述第一凸起和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一凹口配合形成所述第一手指;所述第二电极的至少一侧边缘上设有多个第二凸起和多个第二凹口,所述多个第二凸起和所述多个第二凹口依次交错排列,所述第二凸起和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二凹口配合形成所述第二手指。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电极至少包括相邻的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所述第一侧边缘上的多个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侧边缘上的多个第一凹口的图形相同,所述第一侧边缘上的多个第一凹口和所述第二侧边缘上的多个第一凸起的图形相同;所述第二电极至少包括相邻的第三侧边缘和第四侧边缘,所述第三侧边缘上的多个第二凸起和所述第四侧边缘上的多个第二凹口的图形 相同,所述第三侧边缘上的多个第二凹口和所述第四侧边缘上的多个第二凸起的图形相同。
示例性的,任一所述第一电极的边缘上的多个第一手指,沿着该侧边缘的轮廓延伸方向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排序,且所述第一电极在不同边缘上相同排列序号的所述第一手指的延伸长度相同;和/或
任一所述第二电极的边缘上的多个第二手指,沿着该侧边缘的轮廓延伸方向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排序,且不同边缘上同一排列序号的第二手指的延伸长度相同。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由金属网格构成,且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金属网格的断点与所述第二电极绝缘且交叉设置。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电极链还包括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电极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桥,所述第二电极链还包括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电极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桥;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桥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为同一金属层,所述第二连接桥与所述第一连接桥为不同金属层。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手指的延伸方向和其所在的侧边缘的轮廓延伸方向呈夹角;和/或所述第二手指的延伸方向和其所在的侧边缘的轮廓延伸方向呈夹角。
示例性的,所述夹角为90°。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触控基板,包括:衬底及如上所述的触控层。
示例性的,所述触控基板包括中部区域和位于所述中部区域外围的外围区域,所述外围区域至少一侧为绑定侧,在所述绑定侧具有驱动电路,所述触控层中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和多条触控信号线,所述触控电极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极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电极,每条所述触控信号线连接至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和所述驱动电路之间,其中,
至少一条所述触控信号线包括:
从所述驱动电路引出并经由所述绑定侧沿第三方向延伸至所述中部区域的主线,所述第三方向为从所述绑定侧指向所述绑定侧的对侧的方向;及,
至少一条分支线,所述分支线连接至所述主线的远离所述驱动电路的一 端,且沿着与该触控信号线连接的所述触控电极的图形的至少部分外轮廓延伸且与该触控电极连接。
示例性的,所述分支线与所述主线的连接位置处于所述分支线在贴着所述触控电极的图形外轮廓延伸方向上的中间位置,以使所述分支线被所述连接位置分为相背延伸的第一分支段和第二分支段。
示例性的,至少一部分所述主线至少在所述外围区域的部分、及由所述外围区域延伸进入所述中部区域的部分呈非绕线设计的直线状;
至少另一部分所述主线包括:
第一线段,所述第一线段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驱动电路,另一端沿所述第三方向呈直线状朝向所述中部区域延伸;及
第二线段,所述第二线段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线段的背离所述驱动电路的一端,另一端沿所述中部区域的外轮廓延伸预定距离;
第三线段,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线段的背离所述第二线段的一端,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分支线。
示例性的,所述分支线紧贴着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的至少部分图形外轮廓,以与该触控电极的图形的至少部分外轮廓直接连接为一体。
示例性的,多条所述触控信号线的所述主线沿所述第三方向的延伸长度不同,且多条所述触控信号线中所述主线沿所述第三方向的延伸长度越长,所述分支线贴着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的图形外轮廓延伸长度越短。
示例性的,沿着所述第三方向,多个所述触控电极分为N行,且第1行触控电极相比第N行触控电极更接近所述绑定侧;其中,
从所述第1行触控电极至所述第N行触控电极,所述主线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延伸长度逐渐增大,所述分支线沿对应的触控电极的至少部分图形外轮廓延伸长度逐渐减小。
示例性的,所述触控信号线还包括以所述外围区域与所述中部区域的边界划分为位于所述中部区域内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外围区域内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一连接桥为同一金属层,所述第二部分分为两层走线,其中一层走线与所述第一电极为同一金属层,另一层走线与所述第二连接桥为同一金属层,且所述第二部分中的 两层走线之间通过过孔连接。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触控基板。
本公开实施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层、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通过对触控层中的电极图案进行优化,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交叉的位置设计手指图形,且靠近交叉点的位置由于电极的空间较小,其手指长度可较短,而远离交叉点的位置则电极空间较大,可仅增大该部分手指的长度,从而可在有效增大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相对边长,以增加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互容变化值△Cm的同时,不会由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内部金属走线空间小而导致电极电阻增大,触控负载增大的问题,且避免了手指过长可能导致的互容值Cm过大,而导致△Cm/CM值较小,影响触控芯片识别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触控图案示意图;
图2表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触控图案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交界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触控图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相关技术中的另一种触控图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表示相关技术中的另一种触控图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表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触控层的触控图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表示图6所示的触控层为FMLOC触控结构时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表示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触控层的触控图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表示相关技术中的触控基板的主视图;
图10表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触控基板的主视图,其中未示意出其中的触控图案和触控信号线等具体结构;
图11表示图10中的B局部的布线示意图;
图12表示绑定侧的触控信号线布线的局部简示图;
图13表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的第一截面示意图;
图14表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的第二截面示意图;
图1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中LTPS模式的子像素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LTPO模式的子像素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中LTPS模式的驱动时序图;
图1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中LTPO模式的驱动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层、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进行详细说明之前,有必要对于相关技术进行以下说明:
在相关技术中,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的屏内触控技术(on cell touch)已经在业内开始广泛应用。其中,请参见图1,FMLOC(柔性多层触控结构)的屏内触控显示装置,其触控功能单元由相互交叉的两条金属线通道构成,即,Tx通道和Rx通道,Tx通道由多行第一电极链构成,每行第一电极链包括依次排列且相连的多个第一电极10,Rx通道由多列第二电极链构成,每列第二电极链包括依次排列且相连的多个第二电极20,通过检测接触前后两通道间的互容变化值△Cm,来确定是否有触控产生。
在设计FMLOC的触控图案时,互容变化值△Cm要求数值足够大,以准确识别触控前后的信号变化,判断是否有触控发生。为了增大互容变化值△Cm,在相关技术中,如图2所示,在Tx通道的第一电极10与Rx通道的第二电极20的交界处设有多个手指30,通过增大Tx通道内第一电极10与Rx通道内的第二电极20之间的手指30长度,来增大Tx通道与Rx通道的交叉面积,进而增大手指之间的互容值Cm,从而增大△Cm。
本公开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在相关技术中,增大手指长度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电极通常是由金属网格形成,若手指长度过长,可能导致电极内金属走线空间减小,导致电极的电阻增大,从而导致通道负载增大,影响触控特性;
2)手指长度过长,可能导致互容值Cm过大,从而互容变化值与互容值的比值△Cm/CM较小,影响触控芯片识别;
3)手指长度增大,可能导致Tx通道与Rx通道的触控图案大小存在差异,使得Tx通道与Rx通道的电阻和自容值有差异,影响触控特性。
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相关技术中的一种触控图案中,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上的手指延伸长度(图3中L所示即为手指延伸长度)相等且手指延伸长度较短,此时,互容值Cm及互容变化值△Cm数值较小,可能不能准确识别触控前后的信号变化;如图4所示,在相关技术中的另一种触控图案中,增大所有手指30的延伸长度,则手指30之间的空间过道,这样会导致通道电阻增大,互容值Cm过大,且在图4中虚线框区域还容易发生断开风险;如图5所示的相关技术中的另一种触控图案中,仅增长单侧部分手指30的长度,这样会导致Tx通道与Rx通道的面积存在差异,导致电阻和自容值不同。
为了改善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触控层、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能够提升触控性能。
如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层,所述触控层的触控图案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极链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极链,所述第一电极链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且相连的至少两个第一电极100,所述第二电极链包括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且依次相连的至少两个第二电极200,所述第一电极链与所述第二电极链彼此交叉且绝缘,形成至少一个交叉点O;其中,所述第一电极100的至少一侧边缘设有向外凸出的多个第一手指110,所述第二电极200的至少一侧边缘设有向外凸出的多个第二手指210,所述多个第一手指110与所述多个第二手指210互相嵌合;其中,所述第一电极100的至少一侧边缘中,至少一个第一手指110相比至少另一个第一手指110的延伸长度更小且更靠近所述交叉点O;和/或所述第二电极200的至少一侧边缘中,至少一个第二手指210相比至少另一个第二手指210的延伸长度更小且更靠近所述交叉点O。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层,通过对触控层中的电极图案进行优化,在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200交叉的位置设计手指图形,且靠近交叉点O的位置由于电极的空间较小,其手指长度可较短,而远离交叉点O的位置则电极空间较大,可仅增大该部分手指的长度,从而可在有效增大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200之间的相对边长,以增加第一电极100与第二电极200之间的互容差值△Cm的同时,不会由于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200的内部金属走线空间小而导致电极电阻增大,触控负载增大的问题,且避免了手指过长可能导致的互容值Cm过大,而导致△Cm/CM值较小,影响触控芯片识别的问题。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电极100的至少一侧边缘中,在该侧边缘的轮廓延伸方向上,从该侧边缘的相对两端向中间,所述第一手指110的延伸长度逐渐变大;所述第二电极200的至少一侧边缘中,在该侧边缘的轮廓延伸方向上,从该侧边缘的相对两端向中间,所述第二手指210的延伸长度逐渐变大。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电极100的侧边缘的端部靠近交叉点O,越靠近端部时电极内部空间越小,而侧边缘的中间远离交叉点O且电极内部空间 大,因此可将其设计为靠近端部的位置的手指长度小,而靠近中间位置的手指长度大,所述第二电极200上的手指长度与第一电极100上的手指长度相对应,这样,可仅增大侧边缘中间位置处的部分手指长度,这样,既可以增加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200之间的对边长度,也就是增加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200的交叉面积,以提升互容变化值△Cm,又不会存在如图1所示的由于各手指长度过大而导致的电极电阻过大以及互容值Cm过大的问题。
此外,示例性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手指110之间的第一间隙内嵌入一个所述第二手指,且该第一间隙与嵌入该第一间隙内的第二手指210的图形相同;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手指210之间的第二间隙内嵌入一个所述第一手指110,且该第二间隙与嵌入该第二间隙内的第一手指110的图形相同。也就是说,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电极100上的第一手指110和所述第二电极200上的第二手指210边缘形状匹配相互交叉而形成完整的图形。
示例性的,至少一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100的图形,以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100与所述第二电极200形成的交叉点O为旋转中心呈旋转对称;至少一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电极200的图形,以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电极200与所述第一电极100形成的交叉点O为旋转中心呈旋转对称。
上述方案中,具体以图6所示为例,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100分别为上侧第一电极1001和下侧第一电极1002,上侧第一电极1001与下侧第一电极1002之间为交叉点O,上侧第一电极1001绕该交叉点O旋转180°得到的图案与下侧第一电极1002的图案完全重合。同样的,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200分别为左侧第二电极2001和右侧第二电极2002,左侧第二电极2001与右侧第二电极2002之间为交叉点O,左侧第二电极2001绕该交叉点O旋转180°得到的图案与右侧第二电极2002的图案完全重合。
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电极100的图形关于沿所述第一方向且经过该第一电极100与第二电极200的交叉点O的镜像轴呈镜像对称;所述第二电极200的图形关于沿所述第二方向且经过该第二电极200与第一电极100的交叉点O的镜像轴呈镜像对称。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电极100的同一侧边缘 上的多个第一手指110的延伸长度各不相同;所述第二电极200的同一侧边缘上的多个第二手指210的延伸长度各不相同。当然在未示意出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所述第一电极100的同一侧边缘上至少部分第一手指110的延伸长度相同,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手指110的延伸长度不相同。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100的至少一侧边缘上设有多个第一凸起111和多个第一凹口112,所述多个第一凸起111和所述多个第一凹口112依次交错排列,所述第一凸起111和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一凹口112配合形成所述第一手指110;所述第二电极200的至少一侧边缘上设有多个第二凸起211和多个第二凹口212,所述多个第二凸起211和所述多个第二凹口212依次交错排列,所述第二凸起211和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二凹口212配合形成所述第二手指210。
采用上述方案,图6中虚线A和B所指即为第一电极100的两个侧边缘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手指110是由第一电极100的侧边缘上的第一凸起111和第一凹口112配合形成的;相应的,图6中虚线C和A所指即为第二电极200的两个侧边缘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手指210是由第二电极200的侧边缘上的第二凸起211和第二凹口212配合形成的。这样的设置,由于在每个第一电极100的侧边缘上设置第一凸起111和第一凹口112,每个第二电极200的侧边缘上设置第二凸起211和第二凹口212,第一凸起111可嵌入第二凹口212,第二凸起211可嵌入第一凹口112,由此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200相互嵌合后,面积大小更趋近于相同,也就是,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200的面积差异更小,进而Tx通道与Rx通道的电阻和自容值更接近。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手指110和所述第二手指210的具体形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是在所述第一电极100的侧边缘上仅设置凸起,在所述第二电极200的侧边缘上仅设置凹口。
此外,作为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电极100至少包括相邻的第一侧边缘(图中虚线A所示位置)和第二侧边缘(图中虚线B所示位置),所述第一侧边缘上的多个第一凸起111和所述第二侧边缘B上的多个第一凹口112的图形相同,所述第一侧边缘上的多个第一凹口112和所述第二侧边缘B上的多个第一凸起111的图形相同;相应的,所述第二电极 200至少包括相邻的第三侧边缘(图中虚线A所示位置)和第四侧边缘(图中虚线C所示位置),所述第三侧边缘上的多个第二凸起211和所述第四侧边缘上的多个第二凹口212的图形相同,所述第三侧边缘上的多个第二凹口212和所述第四侧边缘上的多个第二凸起211的图形相同。
上述方案,以图6所示的实施例为例,第一电极100的第一侧边缘上的多个第一凸起111依次为a1、b1和c1,多个第一凹口112依次为e1、f1和g1,第二电极200的第三侧边上的多个第二凸起211依次为a2、b2和c2,多个第一凹口112依次为e2、f2和g2,其中,a1、b1、c1、e1、f1和g1的延伸长度可各不相同,且a1的延伸长度与a2的延伸长度相同,b1的延伸长度与b2的延伸长度相同,c1的延伸长度与c2的延伸长度相同,d1的延伸长度与d2的延伸长度相同,e1的延伸长度与e2的延伸长度相同,f1的延伸长度与f2的延伸长度相同,g1的延伸长度与g2的延伸长度相同。此时所述第一电极100链中相邻两个第一电极100呈旋转对称,所述第二电极200链中相邻两个第二电极200呈旋转对称。这样,第一电极100与第二电极200的面积几乎无差异,可保证Tx通道与Rx通道的电阻和自容值更接近。
此外,以图8所示为例,第一电极100的第一侧边缘上的多个第一凸起111依次为a1、b1和c1,多个第一凹口112依次为e1、f1和g1,第二电极200的第三侧边上的多个第二凸起211依次为a2、b2和c2,多个第一凹口112依次为e2、f2和g2,其中,a1、b1、c1、e1、f1和g1的延伸长度可各不相同,且a1的延伸长度与a2的延伸长度相同,b1的延伸长度与b2的延伸长度相同,c1的延伸长度与c2的延伸长度相同,d1的延伸长度与d2的延伸长度相同,e1的延伸长度与e2的延伸长度相同,f1的延伸长度与f2的延伸长度相同,g1的延伸长度与g2的延伸长度相同。此时,所述第一电极100的图形关于沿所述第一方向且经过该第一电极100与第二电极200的交叉点O的镜像轴呈镜像对称;和/或所述第二电极200的图形关于沿所述第二方向且经过该第二电极200与第一电极100的交叉点O的镜像轴呈镜像对称。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以上仅是示例,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手指110和所述第二手指210的具体形状不限于此。
此外,任一所述第一电极100的边缘上的多个第一手指110,沿着该侧 边缘的轮廓延伸方向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排序,且所述第一电极100在不同边缘上相同排列序号的所述第一手指110的延伸长度相同;任一所述第二电极200的边缘上的多个第二手指210,沿着该侧边缘的轮廓延伸方向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排序,且不同边缘上同一排列序号的第二手指210的延伸长度相同。例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a1的延伸长度等于a2的延伸长度,b1的延伸长度与b2的延伸长度相同,c1的延伸长度与c2的延伸长度相同,d1的延伸长度与d2的延伸长度相同,e1的延伸长度与e2的延伸长度相同,f1的延伸长度与f2的延伸长度相同,g1的延伸长度与g2的延伸长度相同。这样的设置,可保证任一区域内所述第一电极100与所述第二电极200之间的相对边长是相同的,所述第一电极100与所述第二电极200之间的相对边长即表征所述第一电极100与所述第二电极200之间的正对面的面积,更有利于保证各区域触控操作的灵敏性。
此外,作为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极100和所述第二电极200均由金属网格构成,且所述第一电极100通过所述金属网格的断点与所述第二电极200绝缘且交叉设置。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电极100与所述第二电极200之间的边界通过金属网格的断点使得第一手指110和第二手指210绝缘。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电极链还包括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电极100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桥120,所述第二电极链还包括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电极200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桥220;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桥220与所述第一电极100、所述第二电极200为同一金属层,所述第二连接桥220与所述第一连接桥120为不同金属层。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触控层可应用与FMLOC触控结构产品,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100与所述第二电极200的具体结构并不限于此。
此外,示例性的,所述第一手指110的延伸方向和其所在的侧边缘的轮廓延伸方向呈夹角;所述第二手指210的延伸方向和其所在的侧边缘的轮廓延伸方向呈夹角。示例性的,所述夹角为90°。当然,所述夹角的取值不限定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以所述触控层为柔性多层屏上触控结构(FMLOC) 触控结构为例,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进行的示例性说明,在未示意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层也可以是柔性单层屏上触控结构(FSLOC)触控结构,所述触控层为柔性单层屏上触控结构(FSLOC)时,所述触控功能层的膜层结构包括一触控电极层,所述触控电极层上的触控图案包括阵列分布的多个触控电极及连接至所述多个触控电极上的触控信号线。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基板,其包括:衬底300及位于所述衬底300之上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层400。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显然也能带来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层400所能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触控基板包括中部区域AA和位于所述中部区域AA外围的外围区域,所述外围区域至少一侧为绑定侧,在所述绑定侧具有驱动电路(IC),所述触控层400中包括多个触控电极410和多条触控信号线420,所述触控电极410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极100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电极200,每条所述触控信号线420连接至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410和所述驱动电路IC之间。
在相关技术中,触控信号线在进入绑定侧时,由于不同触控信号线对应连接至不同的触控电极上,触控电极从近端(即靠近绑定侧的一端)向远端(即远离绑定侧的一端)分为多行,因此不同触控信号线从触控电极至驱动电路的长度不同,会导致触控负载差异,影响触控性能。因此,在一些相关技术中,如图9所示,部分触控信号线40从绑定侧50接入中部区域60时会有绕线设计(图中41所示区域),通过绕线设计可补偿不同触控信号线40的长度差异,但是,由于绕线位置空间过小时,常常在掩模版上发生静电,因此,在设计时按照设计要求,触控信号线40在接入中部区域60时,部分相邻触控信号线40之间间距需大于4微米,这就进一步导致触控信号线40在外围区域占用布线空间大,不利于实现窄边框设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至少一条所述触控信号线420包括:主线421和至少一条分支线422,所述主线421从所述驱动电路引出并经由所述绑定侧沿第三方向延伸至所述中部区域AA,所述第三方向为从所述绑定侧指向所述绑定侧的对侧的方向;所述分支 线422连接至所述主线421的远离所述驱动电路(IC)的一端,且沿着与该触控信号线420连接的所述触控电极410的图形的至少部分外轮廓延伸且与该触控电极410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将接入至中部区域的触控信号线420分叉出至少一条分支线422,该分支线422可沿着与其连接的触控电极410的图像外轮廓延伸一定距离,从而,不同触控信号线420之间的长度差异可通过该分支线422的延伸长度进行补偿,从而可以无需在外围区域再进行绕线设计,可以有效减少触控信号线420在外围区域的布线空间,从而有利于实现窄边框设计。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分支线422与所述主线421的连接位置处于所述分支线422在贴着所述触控电极410的图形外轮廓延伸方向上的中间位置,以使所述分支线422被所述连接位置分为相背延伸的第一分支段4221和第二分支段4222。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分支线422被分为以图11所示方向上的左右两个分支段,即第一分支段4221和第二分支段4222,在一些触控基板中更符合布线空间要求。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分支线422也可以是不分为两个分支段,其端部直接连接至主线421上。
此外,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至少一部分所述主线421(图中标记421’)至少在所述外围区域的部分、及由所述外围区域延伸进入所述中部区域的部分呈非绕线设计的直线状;至少另一部分所述主线421(图中标记421”)包括:第一线段4211、第二线段4212和第三线段4213,所述第一线段4211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驱动电路,另一端沿所述第三方向呈直线状朝向所述中部区域延伸;所述第二线段4212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线段4211的背离所述驱动电路的一端,另一端沿所述中部区域的外轮廓延伸预定距离;所述第三线段4213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线段4212的背离所述第二线段4212的一端,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分支线422。
采用上述方案,以FMLOC触控基板为例,沿着所述第三方向,多个所述触控电极410分为N行,且第1行触控电极410相比第N行触控电极410更接近所述绑定侧,其中一行触控电极410中至少部分触控电极410对应的触控信号线420的主线421可呈直线状直接从绑定侧接入至中部区域,而其 他行触控电极410对应的触控信号线420则至少一部分从绑定侧接入外围区域后,沿所述外围区域的外轮廓平行延伸一段距离之后再接入至对应的触控电极410中。图所示即为FMLOC触控结构的走线方案,其触控信号走线数量相对较少,其触控信号走线可从绑定电路引出后经由外围区域分别向在左、右边框方向延伸。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分支线422紧贴着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410的至少部分图形外轮廓,以与该触控电极410的图形的至少部分外轮廓直接连接为一体。也就是说,所述分支线422与所述触控电极410的连接区域为整条分支线422,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触控信号线420的电阻,满足低功耗需求。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分支线422也可以是仅部分位置与对应的触控电极410连接,即点连接。
此外,由于所述分支线422的长度用于补偿不同触控信号线420上的主线421的长度差异,因此,多条所述触控信号线420的所述主线421沿所述第三方向的延伸长度不同,且多条所述触控信号线420中所述主线421沿所述第三方向的延伸长度越长,所述分支线422贴着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410的图形外轮廓延伸长度越短。
此外,作为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沿着所述第三方向,多个所述触控电极410分为N行,且第1行触控电极410相比第N行触控电极410更接近所述绑定侧;其中,从所述第1行触控电极410至所述第N行触控电极410,所述主线421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延伸长度逐渐增大,所述分支线422沿对应的触控电极410的至少部分图形外轮廓延伸长度逐渐减小。
此外,所述触控层400为FMLOC触控结构时,所述触控信号线420还包括以所述外围区域与所述中部区域的边界划分为位于所述中部区域内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外围区域内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电极100、所述第二电极200和所述第一连接桥为同一金属层,所述第二部分分为两层走线,其中一层走线与所述第一电极100为同一金属层,另一层走线与所述第二连接桥为同一金属层,且所述第二部分中的两层走线之间通过过孔(转接孔)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其还可以包括显示功能层,所述显示功能 层用于实现显示功能,中部区域AA即为显示区域,该显示区域内可包括多个子像素,所述子像素包括相耦接的子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元件,所述子像素驱动电路用于为所述发光元件提供驱动信号,以驱动发光元件发光,实现显示基板的显示功能。
如图13所示,示例性的,所述显示功能层的膜层堆叠结构可包括层叠设置的遮光金属层SEL,第一绝缘层(图中未示出),有源层(图中未示出),第一栅极绝缘层GI1,第一栅金属层Gate1,第二栅极绝缘层GI2,第二栅金属层Gate2,层间绝缘层ILD,第一源漏金属层SD1,第一平坦层PLN1,阳极层ANO,像素界定层PDL,发光功能层EL,阴极层CAT,封装层TFE。所述触控层的膜层堆叠结构可包括层叠设置的无机层TBU,第二金属层(用于形成电极连接桥BR),第二绝缘层IN,第一金属层(用于形成触控电极:Rxo,Txc),第三平坦层TOC。
如图14所示,所述显示功能层也可以采用双层源漏金属层结构,即所述显示结构部分包括层叠设置的遮光金属层SEL,第一绝缘层(图中未示出),有源层(图中未示出),第一栅极绝缘层GI1,第一栅金属层Gate1,第二栅极绝缘层GI2,第二栅金属层Gate2,层间绝缘层ILD,第一源漏金属层SD1,第一平坦层PLN1,第二源漏金属层SD2,第二平坦层PLN2,阳极层ANO,像素界定层PDL,发光功能层EL,阴极层CAT,封装层TFE。所述触控结构部分包括层叠设置的无机层TBU,第二金属层(用于形成电极连接桥BR),第二绝缘层IN,第一金属层(用于形成触控电极:Rxo,Txc),第三平坦层TOC。
所述子像素驱动电路可以采用LTPS和LTPO模式,下面对这两种模式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如图15所示,子像素驱动电路采用了LTPS模式。
所述子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3,第四晶体管T4,第五晶体管T5,第六晶体管T6,第七晶体管T7和存储电容Cst。
所述显示基板包括电源线VDD,数据线DA,栅线GA,发光控制线EM,第一复位线RE1,第二复位线RE2,第一初始化信号线Vinit1,第二初始化 信号线Vinit2。
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与对应的第一复位线RE1耦接,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极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初始化信号线Vinit1耦接,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即第一节点N1)耦接。所述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复用为存储电容Cst的第一极板,所述存储电容Cst的第二极板与电源线VDD耦接。
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与对应的栅线GA耦接,所述第二晶体管T2第一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T3(即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即第二节点N2)耦接,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耦接。
所述第四晶体管T4的栅极与对应的栅线GA耦接,所述第四晶体管T4的第一极与对应的数据线DA耦接,所述第四晶体管T4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极(即第三节点N3)耦接。
所述第五晶体管T5的栅极与对应的发光控制线EM耦接,所述第五晶体管T5第一极与电源线VDD耦接,所述第五晶体管T5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极耦接。
所述第六晶体管T6的栅极与对应的发光控制线EM耦接,所述第六晶体管T6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T3的第二极耦接,所述第六晶体管T6的第二极与发光元件LD的阳极(即第四节点N4)耦接。
所述第七晶体管T7的栅极与第二复位线RE2耦接,所述第七晶体管T7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初始化信号线Vinit2耦接,所述第七晶体管T7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元件LD的阳极耦接,所述发光元件LD的阴极接收负电源信号VSS。
如图17所示,上述结构的子像素驱动电路在工作时,每个工作周期均包括第一复位时段P1、写入补偿时段P2、第二复位时段P3和发光时段P4。
在所述第一复位时段P1,所述第一复位线RE1输入的复位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第一晶体管T1导通,由第一初始化信号线Vinit1传输的第一初始化信号输入至所述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使得前一帧保持在所述第三晶体管T3上的栅源电压Vgs被清零,实现对所述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复位。
在写入补偿时段P2,所述复位信号处于非有效电平,所述第一晶体管T1 截止,所述栅线GA输入的栅极扫描信号处于有效电平,控制所述第二晶体管T2和所述第四晶体管T4导通,所述数据线DA写入数据信号,并经所述第四晶体管T4传输至所述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极,同时,第二晶体管T2和第四晶体管T4导通,使得第三晶体管T3形成为二极管结构,因此通过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和第四晶体管T4配合工作,实现对第三晶体管T3的阈值电压补偿,当补偿的时间足够长时,可控制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电位最终达到Vdata+Vth,其中,Vdata代表数据信号电压值,Vth代表第三晶体管T3的阈值电压。
在第二复位时段P3,所述栅极扫描信号处于非有效电平,第二晶体管T2和第四晶体管T4均截止,第二复位线RE2(可选为相邻的下一行子像素驱动电路耦接的第一复位线)输入的复位信号处于有效电平,控制第七晶体管T7导通,将所述第二初始化信号线Vinit2输入的初始化信号输入至发光元件LD的阳极,控制发光元件LD不发光。
在发光时段P4,发光控制线EM写入的发光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控制所述第五晶体管T5和所述第六晶体管T6导通,使得由电源线VDD传输的电源信号输入至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极,同时由于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保持在Vdata+Vth,使得第三晶体管T3导通,第三晶体管T3对应的栅源电压为Vdata+Vth-Vdd,其中Vdd为电源信号对应的电压值,基于该栅源电压产生的漏电流流向对应的发光元件LD的阳极,驱动对应的发光元件LD发光。
如图16所示,子像素驱动电路采用了LTPO模式。
如图16所示,该子像素驱动电路中包括第一晶体管T1、有机发光二极管O1、驱动晶体管T0、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第四晶体管T4、第一电容C1、第五晶体管T5和第六晶体管T6;
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源极与第一初始电压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漏极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O1的阳极电连接;
所述驱动晶体管T0的栅极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
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与发光控制线E1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源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T0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T0的漏极与所 述有机发光二极管O1的阳极电连接;
所述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与扫描线GA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T3的源极与数据线DA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T3的漏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T0的源极电连接;
所述第四晶体管T4的栅极与扫描线GA电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T4的源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T0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T4的漏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T0的漏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极板与所述驱动晶体管T0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极板与高电压线VDD电连接;
所述第五晶体管T5的栅极与复位控制线R1电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T5的源极与第二初始电压线电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T5的漏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T0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第六晶体管T6的栅极与发光控制线E1电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T6的源极与高电压线VDD电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T6的漏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T0的源极电连接;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O1的阴极与低电压线VSS电连接。
至少一实施例中,T1和T5为N型晶体管,T2、T3、T4、T6和T0为P型晶体管。
至少一实施例中,T1和T5可以都为氧化物晶体管,T2、T3、T4、T6和T0可以都为LTPS(低温多晶硅)晶体管,此时,图16所示的像素电路为LTPO(低温多晶氧化物)电路。
如图18所示,本发明如图16所示的像素电路的至少一实施例在工作时,显示周期可以包括先后设置的初始化阶段S1、数据写入阶段S2和显示阶段S3;
在初始化阶段S1,E1提供高电压信号,R1提供高电压信号,GA提供高电压信号,T5打开,对第一节点N1的电位进行初始化,I2提供-5V电压信号至第一节点N1;若上一帧画面为黑画面,则在数据写入阶段S2无需对O1的阳极进行初始化;若上一帧画面为亮起状态,当前帧画面为黑画面则在数据写入阶段S2控制T1开启;
在数据写入阶段S2,E1提供高电压信号,R1提供低电压信号,GA提 供低电压信号,VDD提供1V电压信号,T4打开,DA提供数据电压Vdata,在当前帧画面不为黑画面时,Vdata的电压在大于等于-2V而小于等于1V,而T0的阈值电压为-2.5V,则在数据写入阶段S2开始时,T0导通,通过Vdata为C1充电,以提升N1的电位,直至N1的电位变为Vdata+Vth,此时N1的电位大于等于-4.5V而小于等于-1.5V,T1保持关闭状态;
在数据写入阶段S2,E1提供高电压信号,R1提供低电压信号,GA提供低电压信号,在当前帧画面为黑画面时,Vdata的电压值为4V,使得N1的电位保持在1.5V,I1提供-1V电压信号,同时VDD调整为输出1V电压信号,以使得T0可以工作于截止区;在黑画面下,T1为常开状态;
在显示阶段S3,E1提供低电压信号,R1提供低电压信号,GA提供高电压信号,在当前帧画面不为黑画面时,T2和T6打开,T0驱动O1发光,T0驱动O1发光的驱动电流为K(Vdata-Vdd)2,其中,K为T0的电流系数,Vdd为VDD提供的高电压信号的电压值;
在显示阶段S3,E1提供低电压信号,R1提供低电压信号,GA提供高电压信号,在当前帧画面为黑画面时,T1处于常开状态,T0为关闭状态,I1提供-1V电压信号,此时O1的阳极电位始终保持为-1V。此外,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包括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
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本公开实施例附图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2)为了清晰起见,在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附图中,层或区域的厚度被放大或缩小,即这些附图并非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可以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之类的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3)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以上,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2)

  1. 一种触控层,所述触控层的触控图案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电极链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极链,所述第一电极链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且相连的至少两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链包括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排列且依次相连的至少两个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链与所述第二电极链彼此交叉且绝缘,形成至少一个交叉点;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的至少一侧边缘设有向外凸出的多个第一手指,所述第二电极的至少一侧边缘设有向外凸出的多个第二手指,所述多个第一手指与所述多个第二手指互相嵌合;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的至少一侧边缘中,至少一个第一手指相比至少另一个第一手指的延伸长度更小且更靠近所述交叉点;和/或
    所述第二电极的至少一侧边缘中,至少一个第二手指相比至少另一个第二手指的延伸长度更小且更靠近所述交叉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至少一侧边缘中,在该侧边缘的轮廓延伸方向上,从该侧边缘的相对两端向中间,所述第一手指的延伸长度逐渐变大;和/或
    所述第二电极的至少一侧边缘中,在该侧边缘的轮廓延伸方向上,从该侧边缘的相对两端向中间,所述第二手指的延伸长度逐渐变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层,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手指之间的第一间隙内嵌入一个所述第二手指,且该第一间隙与嵌入该第一间隙内的第二手指的图形相同;和/或
    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手指之间的第二间隙内嵌入一个所述第一手指,且该第二间隙与嵌入该第二间隙内的第一手指的图形相同。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层,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的图形,以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形成的交叉点为旋转中心呈旋转对称;和/或
    至少一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电极的图形,以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形成的交叉点为旋转中心呈旋转对称。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图形关于沿所述第一方向且经过该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交叉点的镜像轴呈镜像对称;和/或所述第二电极的图形关于沿所述第二方向且经过该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的交叉点的镜像轴呈镜像对称。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同一侧边缘上的多个第一手指的延伸长度各不相同;所述第二电极的同一侧边缘上的多个第二手指的延伸长度各不相同。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至少一侧边缘上设有多个第一凸起和多个第一凹口,所述多个第一凸起和所述多个第一凹口依次交错排列,所述第一凸起和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一凹口配合形成所述第一手指;所述第二电极的至少一侧边缘上设有多个第二凸起和多个第二凹口,所述多个第二凸起和所述多个第二凹口依次交错排列,所述第二凸起和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二凹口配合形成所述第二手指。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至少包括相邻的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所述第一侧边缘上的多个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侧边缘上的多个第一凹口的图形相同,所述第一侧边缘上的多个第一凹口和所述第二侧边缘上的多个第一凸起的图形相同;所述第二电极至少包括相邻的第三侧边缘和第四侧边缘,所述第三侧边缘上的多个第二凸起和所述第四侧边缘上的多个第二凹口的图形相同,所述第三侧边缘上的多个第二凹口和所述第四侧边缘上的多个第二凸起的图形相同。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层,其特征在于,
    任一所述第一电极的边缘上的多个第一手指,沿着该侧边缘的轮廓延伸方向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排序,且所述第一电极在不同边缘上相同排列序号的所述第一手指的延伸长度相同;和/或
    任一所述第二电极的边缘上的多个第二手指,沿着该侧边缘的轮廓延伸方向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排序,且不同边缘上同一排列序号的第二手指的延伸长度相同。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由金属网格构成,且所述第一电极通过 所述金属网格的断点与所述第二电极绝缘且交叉设置。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链还包括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电极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桥,所述第二电极链还包括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电极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桥;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桥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为同一金属层,所述第二连接桥与所述第一连接桥为不同金属层。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指的延伸方向和其所在的侧边缘的轮廓延伸方向呈夹角;和/或所述第二手指的延伸方向和其所在的侧边缘的轮廓延伸方向呈夹角。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角为90°。
  14. 一种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及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层。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基板包括中部区域和位于所述中部区域外围的外围区域,所述外围区域至少一侧为绑定侧,在所述绑定侧具有驱动电路,所述触控层中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和多条触控信号线,所述触控电极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极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电极,每条所述触控信号线连接至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和所述驱动电路之间,其中,
    至少一条所述触控信号线包括:
    从所述驱动电路引出并经由所述绑定侧沿第三方向延伸至所述中部区域的主线,所述第三方向为从所述绑定侧指向所述绑定侧的对侧的方向;及,
    至少一条分支线,所述分支线连接至所述主线的远离所述驱动电路的一端,且沿着与该触控信号线连接的所述触控电极的图形的至少部分外轮廓延伸且与该触控电极连接。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线与所述主线的连接位置处于所述分支线在贴着所述触控电极的图形外轮廓延伸方向上的中间位置,以使所述分支线被所述连接位置分为相背延伸的第一分支段和第二分支段。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部分所述主线至少在所述外围区域的部分、及由所述外围区域延伸进入所述中部区域的部分呈非绕线设计的直线状;
    至少另一部分所述主线包括:
    第一线段,所述第一线段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驱动电路,另一端沿所述第三方向呈直线状朝向所述中部区域延伸;及
    第二线段,所述第二线段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线段的背离所述驱动电路的一端,另一端沿所述中部区域的外轮廓延伸预定距离;
    第三线段,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线段的背离所述第二线段的一端,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分支线。
  18.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线紧贴着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的至少部分图形外轮廓,以与该触控电极的图形的至少部分外轮廓直接连接为一体。
  19.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触控信号线的所述主线沿所述第三方向的延伸长度不同,且多条所述触控信号线中所述主线沿所述第三方向的延伸长度越长,所述分支线贴着对应的所述触控电极的图形外轮廓延伸长度越短。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第三方向,多个所述触控电极分为N行,且第1行触控电极相比第N行触控电极更接近所述绑定侧;其中,
    从所述第1行触控电极至所述第N行触控电极,所述主线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延伸长度逐渐增大,所述分支线沿对应的触控电极的至少部分图形外轮廓延伸长度逐渐减小。
  21.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为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层时,所述触控信号线还包括以所述外围区域与所述中部区域的边界划分为位于所述中部区域内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外围区域内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一连接桥为同一金属层,所述第二部分分为两层走线,其中一层走线与所述第一电极为同一金属层,另一层走线与所述第二连接桥为同一金属层,且所述 第二部分中的两层走线之间通过过孔连接。
  22.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至21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基板。
CN202280003203.9A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触控层、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80561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119377 WO2024055300A1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触控层、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56178A true CN118056178A (zh) 2024-05-17

Family

ID=90273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03203.9A Pending CN118056178A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触控层、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56178A (zh)
WO (1) WO202405530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89768A (zh) * 2018-01-25 2018-05-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结构及柔性触控显示器件
CN110764660B (zh) * 2019-09-26 2022-04-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电极层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4237412B (zh) * 2020-09-09 2023-11-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12433648B (zh) * 2020-12-04 2023-11-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电极层及触控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55300A1 (zh) 2024-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70038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EP3355358B1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n emission layer
US10019946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US11482170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216818344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313733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US20220223660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4023266B (zh) 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5834530U (zh)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8056178A (zh) 一种触控层、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3160750B (zh) 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4616616B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KR20200078778A (ko) 발광 표시 장치
EP414185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4361185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3130568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2567447A (zh) 显示装置
US20220367593A1 (en) Display device
KR102512014B1 (ko) 표시 장치
US20240160311A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US20230359300A1 (en) Touch Display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EP414194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5566026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7337099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GB2620013A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