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44526A - 一种羊角包的成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羊角包的成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44526A
CN118044526A CN202410391439.5A CN202410391439A CN118044526A CN 118044526 A CN118044526 A CN 118044526A CN 202410391439 A CN202410391439 A CN 202410391439A CN 118044526 A CN118044526 A CN 1180445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belt
notch
slicing
conveying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3914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宝国
朱一冰
郑春椋
曾家骥
王志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Dali Foo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Dali Foo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Dali Foo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Dali Foo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39143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445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8044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445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ing Devices For Doug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羊角包的成型方法,利用特殊切片机构及卷圆机进行操作,切片机构包括切刀组和切刀阻隔板,切刀组包括第一切片刀和第二切片刀,切刀组能切出菱形面片,为制作烘烤前包馅羊角面包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挤馅的时候,沿着菱形面片的短轴线进行挤注操作。在卷绕的时候,沿着长轴线所在方向,通过棱角先卷入可防止位于中部的馅料溢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烘烤前包馅的两端露馅羊角面包的制作方法,使用上述的切片刀组,成型时利用差速卷圆机,成型一种特殊的两端露馅的羊角面包。

Description

一种羊角包的成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羊角包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市面上现有的羊角包,比如申请公布号为CN 113243402 A,发明名称为一种面皮旋切机的专利所记载的,主要应用于羊角面包的加工,该面皮旋切机可将三角形面皮的切割完成。现有的羊角面包通常是采用三角面片进行卷圆操作,而后再进行烘烤,烘烤后再进行注馅,即冷加工。而若采用在烘烤前注馅的方式,则会因三角面片的卷圆操作而导致馅料溢出等问题。
如授权公告号为CN 106689246 B,发明名称为三角酥皮面带卷成有馅或无馅锥形牛角面包的装置及方法的专利所记载的,传统的羊角包的三角面片在卷圆操作时,通常是从三角面片的三角底边所在位置卷入,然后使用网带进行搓圆操作。而在卷圆操作之前,通常是需要将切完的三角面片进行转向后才能进行搓圆操作。即切割完成后的三角面片是分为底边方向跟随输送带前进方向和顶角方向跟随输送带前进方向,而要完成羊角包卷起是需要底边跟随输送带前进方向的。切割成三角面片的面带如图8所示进行排列,这就导致了有一半的三角面片在切割完成后需要用转向装置进行转向,即用针扎住面片进行180°旋转,完成这一转向动作需要1.5-2秒的时间,严重影响了产线的产能,抬高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烘烤前进行注馅的羊角包。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羊角包的成型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一种羊角包的成型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切片,所述切片采用切片机构进行切片操作,所述切片机构包括切刀组和切刀阻隔板,所述切刀组至少包括呈镜像对称设置的第一切片刀和第二切片刀,所述第一切片刀和所述第二切片刀分别为由若干条刀片组成连续设置的折线刀,所述切刀阻隔板设置于所述切刀组的下方位置,所述切刀阻隔板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切片刀和所述第二切片刀分别开设有切片刀槽,所述切片刀槽呈折线状,所述切片刀槽的形状与所述折线刀相对应;
切片时,将面带平放于输送带上传输至所述切刀组的下方,控制切刀组首次向下运动至从所述切片刀槽穿出至作用于面带上进行第一次切割,第一次切割后,于面带上形成由所述第一切片刀切割而成的第一切口,以及由所述第二切片刀切割而成的第二切口,所述第一切口和所述第二切口分别呈折线状,以所述面带的传输方向为由后往前的方向,所述第二切口位于所述第一切口的前方,所述面带在完成第一次切割后继续传输,然后控制切刀组再次向下运动至从所述切片刀槽穿出至作用于所述面带上进行第二次切割,第二次切割后,于面带上形成由所述第一切片刀切割而成的第三切口,以及由所述第二切片刀切割而成的第四切口,所述第三切口位于所述第一切口和所述第二切口之间,所述第三切口与所述第二切口之间相邻设置,共同形成若干个菱形切口,所述面带于各所述菱形切口的内部分别形成菱形面片;
步骤S2:挤料,将馅料挤注于步骤S1切割后的菱形面片上,所述菱形面片包括相垂直设置的短轴线和长轴线,馅料沿短轴线进行挤注;
步骤S3:卷圆,所述卷圆采用差速卷圆机进行卷圆操作,所述差速卷圆机包括相衔接呈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带上方的第三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前方,二者相衔接,所述第二输送带与所述第三输送带之间形成有用于面带卷绕的间隙;
将步骤S2挤料完成的菱形面片位于长轴线的棱角,由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入端卷入于所述间隙中,所述长轴线位于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二输送带与所述第三输送带之间形成速度差,所述菱形面片沿着长轴线向前输送,于所述第二输送带和所述第三输送带之间完成卷绕后往前继续传输至下一道工序。
进一步地,步骤S1切片时,在所述面带在完成第二次切割后继续传输,然后控制切刀组再次向下运动至从所述切片刀槽穿出至作用于所述面带上进行第三次切割,第三次切割后,于所述面带上形成由所述第一切片刀切割而成的第五切口,以及由所述第二切片刀切割而成的第六切口,所述第五切口位于所述第二切口和所述第四切口之间,所述第一切口、所述第三切口、所述第二切口、所述第五切口、所述第四切口和所述第六切口由后往前依次设置,并且所述第三切口、所述第二切口、所述第五切口和所述第四切口之间相邻设置,各组相邻的切口之间共同形成若干个所述菱形切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传送速度为60cm/s,所述第三输送带的传送速度为6cm/s。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输送带的传送速度为70cm/s。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入端相衔接,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送面相对位于低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送面的位置,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入端相衔接的位置形成错位阶,所述第三输送带的输入端延伸至对应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三输送带之间形成间距,所述间距的间距大小大于所述间隙的间隙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间隙为均匀间隙,所述均匀间隙的间隙大小与所述羊角包的卷绕高度相匹配,或者所述间隙由后端往前端逐渐均匀变大,所述间隙包括前端间隙和后端间隙,所述后端间隙的间隙大小与所述面带的厚度相匹配,所述前端间隙的间隙大小与所述羊角包的卷绕高度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切刀阻隔板为平板状,所述切片刀槽的槽宽大于所述折线刀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切片刀与所述第二切片刀之间的相对间距存在最远距离与最近距离,最远处两刀片相对距离为22cm,最近距离两刀片相对距离为9cm,刀片切割速度为40次/分钟,面带传送速度为6.7cm/秒。
进一步地,所述切刀组在切割时,将所述切刀阻隔板下移活动至支撑于置放有面带的输送带上,所述面带限位于所述切刀阻隔板与所述输送带之间;
所述刀片组从所述切片刀槽处向下伸出进行切割,切割完后再由所述切片刀槽处缩回,切割过程中所述切刀阻隔板保持将所述面带固定的状态。
进一步地,每次切割完成后,将所述切刀组上提,粘附于所述切刀组上的面带随所述切刀组上移,控制所述切刀组的提刀速度快于所述切刀阻隔板上提速度,随着所述切刀组上移至位于所述切片刀槽内或者所述切刀阻隔板的上方时,所述面片受到所述切刀阻隔板的阻隔作用,所述面带与所述切刀组相分离。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一种羊角包的成型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①本发明在烘烤前进行挤馅料的操作,使得馅料能够与面包一通经过烘烤,可以更好的控制微生物,减少因为馅料冷加工而引起微生物污染。②设计特定的切割机构,并通过特定的切割方式切割菱形面片,将馅料挤在菱形面片的中部(对角线的位置),位于对角线的两对角位置的馅料可见,外观具有与传统羊角面包(三角面片卷圆而成)不一样的特色。③在卷绕的时候,通过棱角先卷入可防止位于中部的馅料溢出。而传统的三角面片若在烘烤前注馅的话,注馅后由底边位置卷入,则会导致馅料溢出。④传统羊角面包需要面片转向动作,本发明不需要面片转向,提高了产能,能够提高接近50%的单线产能。⑤产线整体成型速度的加快,减少了面团成型时温度控制的难度,可以减少一个起酥面团制作时的冻库的能耗功率,降低能耗。
切刀阻隔板可在切割完进行提刀的时候对面带具有推阻作用,防止面带粘合于切刀组上。
本发明的切割方式使得切割菱形面片的时候,各菱形面片之间相邻设置,基本不会产生余料,加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切片机构进行切割作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切刀阻隔板的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面带切割形成菱形面片的切割轨迹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面带切割成若干菱形面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挤馅后菱形面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另一菱形面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卷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背景技术中面带切割成若干三角面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面带a;菱形面片b;第一次切割c1;第二次切割c2;第三次切割c3;馅料d,间隙e,间距g;切刀阻隔板1;切刀组2;第一切片刀21;第二切片刀22;切片刀槽23;第一切口31;第二切口32;第三切口33;第四切口34;第五切口35;第六切口36;差速卷圆机4;第一输送带41;第二输送带42;第三输送带4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本发明羊角包的面带制备,包括如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高筋面粉80份,低筋面粉20份,食盐1份,白砂糖20份,果葡糖浆5份,食用甘油2分,全蛋液10份,全脂奶粉5份,高糖干酵母1.5份,抗坏血酸棕榈酸酯0.02份,水50-60份,复合酶制剂1份,起酥油8份,片状油20份。将上述原料混合制成面团,再将面团整理成片状,进行后续的成型操作。
本发明一种羊角包的成型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切片,所述切片采用切片机构进行切片操作,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切片机构包括切刀组2和切刀阻隔板1,切刀组2至少包括呈镜像对称设置的第一切片刀21和第二切片刀22,第一切片刀21和第二切片刀22分别为由若干条刀片组成连续设置的折线刀,切刀阻隔板1设置于切刀组2的下方位置,切刀阻隔板1上对应于第一切片刀21和第二切片刀22分别开设有切片刀槽23,切片刀槽23呈折线状,切片刀槽23的形状与所述折线刀相对应。
切片时,结合图3和图4所示,将面带a平放于输送带上传输至切刀组2的下方,控制切刀组2首次向下运动至从切片刀槽23穿出至作用于面带a上进行第一次切割c1,第一次切割c1后,于面带a上形成由第一切片刀21切割而成的第一切口31,以及由第二切片刀22切割而成的第二切口32,第一切口31和第二切口32分别呈折线状,以面带a的传输方向为由后往前的方向,第二切口32位于第一切口31的前方,面带a在完成第一次切割c1后继续传输,然后控制切刀组2再次向下运动至从切片刀槽23穿出至作用于面带a上进行第二次切割c2,第二次切割c2后,于面带上形成由第一切片刀21切割而成的第三切口33,以及由第二切片刀22切割而成的第四切口34,第三切口33位于第一切口31和第二切口32之间,第三切口33与第二切口32之间相邻设置,共同形成若干个菱形切口,面带a于各所述菱形切口的内部分别形成菱形面片b。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菱形面片b可为如图5所示的菱形面片,也可以是如图6所示等的类菱形面片,可根据面片的形状调整折线刀的形状。
步骤S2:挤料,将馅料挤注于步骤S1切割后的菱形面片b上,菱形面片b包括相垂直设置的短轴线和长轴线,如图5所示,馅料d沿短轴线进行挤注;
步骤S3:卷圆,卷圆采用差速卷圆机4进行卷圆操作,如图7所示,差速卷圆机包括相衔接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输送带41、第二输送带42、以及设置于第二输送带42上方的第三输送带43,第二输送带42相对位于第一输送带41的前方,第一输送带41的输出端与第二输送带42的输入端相衔接,第一输送带41的输送面相对低于第二输送带42的输送面,第一输送带41的输出端与第二输送带42的输入端相衔接的位置形成错位阶,方便后续面带利用低位向高位跳阶的冲力卷入;第三输送带43的输入端延伸至对应于第一输送带41的输出端,方便面带卷入;第一输送带41与第三输送带43之间形成间距g;第二输送带42与第三输送带43之间形成有用于面片卷绕的间隙e。具体地,间隙e可由后端往前端逐渐均匀变大,间隙e包括前端间隙和后端间隙,所述后端间隙的间隙大小与所述面带的厚度相匹配,所述前端间隙的间隙大小与所述羊角包的卷绕高度相匹配。或者间隙e也可是均匀间隙,所述均匀间隙的间隙大小与所述羊角包的卷绕高度相匹配。本实施例中,间隙e为均匀间隙,间隙为25mm。间距g为30mm,即第一输送带41与第二输送带42之间的错位阶的错位高度为5mm。本发明中,卷绕高度为卷绕后的半成品的高度。
将步骤S2挤料完成的菱形面片b位于长轴线的棱角,由第二输送带42的输入端卷入于间隙e中,长轴线位于前后方向上,第二输送带42与第三输送带43之间形成速度差,菱形面片b沿着长轴线向前输送,菱形面片b由第一输送带41向前输送,菱形面片b于第二输送带42和第三输送带43之间完成卷绕后向前继续传输至下一道工序。
进一步地,步骤S1切片时,在面带a在完成第二次切割后继续传输,如图3所示,然后控制切刀组2再次向下运动至从切片刀槽23穿出至作用于面带a上进行第三次切割c3,第三次切割c3后,于面带a上形成由第一切片刀21切割而成的第五切口35,以及由第二切片刀22切割而成的第六切口36,第五切口35位于第二切口32和第四切口34之间,第一切口31、第三切口33、第二切口32、第五切口35、第四切口34和第六切口36由后往前依次设置,并且第三切口33、第二切口32、第五切口35和第四切口34之间相邻设置,各组相邻的切口之间共同形成若干个所述菱形切口,即形成有若干个菱形面片b。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第二输送带42的传送速度为60cm/s,第三输送带43的传送速度为6cm/s。第三输送带的传送速度为70cm/s。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切刀阻隔板1为平板状,切片刀槽23的槽宽大于所述折线刀的厚度。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第一切片刀21与第二切片刀22之间的相对间距存在最远距离与最近距离,最远处两刀片相对距离为22cm,最近距离两刀片相对距离为9cm,刀片切割速度为40次/分钟,面带传送速度为6.7cm/秒。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切刀阻隔板1可采用0.5cm厚度的不锈钢板。本发明中切刀组的驱动采用常规驱动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切刀组2在切割时,将切刀阻隔板1下移活动至支撑于置放有面带a的输送带上,使得面带a限位于切刀阻隔板1与输送带之间,方便切割操作。
进一步地,刀片组2受力,通过连接杆从切片刀槽23处向下伸出进行切割,切割完后再由切片刀槽23处缩回,切割过程中切刀阻隔板1保持将面带a(限位)固定的状态,防止切刀组2进行切割作用时面带a发生粘黏错位。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每次切割完成后,将切刀组2上提,刚提刀的时候,面片(面带)可能粘附于切刀组2上,粘附于切刀组2上的面带随切刀组2上移,在切刀组2提刀的同时,控制切刀组2的提刀速度快于切刀阻隔板1的上提速度,这样,当面片粘附于切刀组2的时候,随着切刀组2上移至位于切片刀槽23内或者切刀阻隔板1的上方时,此时,面片受到切刀阻隔板1的阻隔作用,无法随切刀组2进一步上移,进而实现对面带的推阻作用,实现面带与切刀组2的分离,防止面带粘合于切刀组2上。本发明中,可于切刀组2提刀时即控制切刀组2的提刀速度快于切刀阻隔板1的上提速度,或者在稍微滞后的一定时间内,以不破坏切割后面带的结构,特别是各菱形面片b的结构与排列为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在菱形面片b切割完成后,先通过常规的分离机构进行分离,使得相邻的各菱形面片b之间相分离(常规操作,不予详述),并逐一输送至进行下一道工序,即挤馅和卷圆操作。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Claims (10)

1.一种羊角包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切片,所述切片采用切片机构进行切片操作,所述切片机构包括切刀组和切刀阻隔板,所述切刀组至少包括呈镜像对称设置的第一切片刀和第二切片刀,所述第一切片刀和所述第二切片刀分别为由若干条刀片组成连续设置的折线刀,所述切刀阻隔板设置于所述切刀组的下方位置,所述切刀阻隔板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切片刀和所述第二切片刀分别开设有切片刀槽,所述切片刀槽呈折线状,所述切片刀槽的形状与所述折线刀相对应;
切片时,将面带平放于输送带上传输至所述切刀组的下方,控制切刀组首次向下运动至从所述切片刀槽穿出至作用于面带上进行第一次切割,第一次切割后,于面带上形成由所述第一切片刀切割而成的第一切口,以及由所述第二切片刀切割而成的第二切口,所述第一切口和所述第二切口分别呈折线状,以所述面带的传输方向为由后往前的方向,所述第二切口位于所述第一切口的前方,所述面带在完成第一次切割后继续传输,然后控制切刀组再次向下运动至从所述切片刀槽穿出至作用于所述面带上进行第二次切割,第二次切割后,于面带上形成由所述第一切片刀切割而成的第三切口,以及由所述第二切片刀切割而成的第四切口,所述第三切口位于所述第一切口和所述第二切口之间,所述第三切口与所述第二切口之间相邻设置,共同形成若干个菱形切口,所述面带于各所述菱形切口的内部分别形成菱形面片;
步骤S2:挤料,将馅料挤注于步骤S1切割后的菱形面片上,所述菱形面片包括相垂直设置的短轴线和长轴线,馅料沿短轴线进行挤注;
步骤S3:卷圆,所述卷圆采用差速卷圆机进行卷圆操作,所述差速卷圆机包括相衔接呈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带上方的第三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前方,二者相衔接,所述第二输送带与所述第三输送带之间形成有用于面带卷绕的间隙;
将步骤S2挤料完成的菱形面片位于长轴线的棱角,由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入端卷入于所述间隙中,所述长轴线位于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二输送带与所述第三输送带之间形成速度差,所述菱形面片沿着长轴线向前输送,于所述第二输送带和所述第三输送带之间完成卷绕后往前继续传输至下一道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羊角包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切片时,在所述面带在完成第二次切割后继续传输,然后控制切刀组再次向下运动至从所述切片刀槽穿出至作用于所述面带上进行第三次切割,第三次切割后,于所述面带上形成由所述第一切片刀切割而成的第五切口,以及由所述第二切片刀切割而成的第六切口,所述第五切口位于所述第二切口和所述第四切口之间,所述第一切口、所述第三切口、所述第二切口、所述第五切口、所述第四切口和所述第六切口由后往前依次设置,并且所述第三切口、所述第二切口、所述第五切口和所述第四切口之间相邻设置,各组相邻的切口之间共同形成若干个所述菱形切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羊角包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传送速度为60cm/s,所述第三输送带的传送速度为6cm/s。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羊角包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带的传送速度为70cm/s。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羊角包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入端相衔接,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送面相对位于低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送面的位置,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入端相衔接的位置形成错位阶,所述第三输送带的输入端延伸至对应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第三输送带之间形成间距,所述间距的间距大小大于所述间隙的间隙大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羊角包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为均匀间隙,所述均匀间隙的间隙大小与所述羊角包的卷绕高度相匹配,或者所述间隙由后端往前端逐渐均匀变大,所述间隙包括前端间隙和后端间隙,所述后端间隙的间隙大小与所述面带的厚度相匹配,所述前端间隙的间隙大小与所述羊角包的卷绕高度相匹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羊角包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阻隔板为平板状,所述切片刀槽的槽宽大于所述折线刀的厚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羊角包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片刀与所述第二切片刀之间的相对间距存在最远距离与最近距离,最远处两刀片相对距离为22cm,最近距离两刀片相对距离为9cm,刀片切割速度为40次/分钟,面带传送速度为6.7cm/秒。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羊角包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组在切割时,将所述切刀阻隔板下移活动至支撑于置放有面带的输送带上,所述面带限位于所述切刀阻隔板与所述输送带之间;
所述刀片组从所述切片刀槽处向下伸出进行切割,切割完后再由所述切片刀槽处缩回,切割过程中所述切刀阻隔板保持将所述面带固定的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羊角包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切割完成后,将所述切刀组上提,粘附于所述切刀组上的面带随所述切刀组上移,控制所述切刀组的提刀速度快于所述切刀阻隔板上提速度,随着所述切刀组上移至位于所述切片刀槽内或者所述切刀阻隔板的上方时,所述面片受到所述切刀阻隔板的阻隔作用,所述面带与所述切刀组相分离。
CN202410391439.5A 2024-04-02 2024-04-02 一种羊角包的成型方法 Pending CN1180445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91439.5A CN118044526A (zh) 2024-04-02 2024-04-02 一种羊角包的成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391439.5A CN118044526A (zh) 2024-04-02 2024-04-02 一种羊角包的成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44526A true CN118044526A (zh) 2024-05-17

Family

ID=91048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391439.5A Pending CN118044526A (zh) 2024-04-02 2024-04-02 一种羊角包的成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4452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353036B1 (en) A method of producing dough
AU593169B2 (en) A method for producing bread from preserved dough
US4904491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dough for bread or pastry
CA122926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filled edible products without waste
CN111449105B (zh) 一种用于条形面包的加工定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EP013077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edible products having an inner portion enveloped by a dissimilar outer portion
CN111084213B (zh) 一种手撕面包及其生产方法和生产线
CN110720478A (zh) 一种葱香小油条成型机
EP0841009B1 (en) A device for shaping portions of bread dough or the like
CN118044526A (zh) 一种羊角包的成型方法
CN210642192U (zh) 一种多功能面点成型机
CN210406857U (zh) 一种自动油条机
CN215123769U (zh) 面包成型设备中的分割装置
US4656908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inuously cutting shredded grain product
CN214047327U (zh) 一种带花边的面条切丝辊
CN213695506U (zh) 一种模块化包子馒头生产线
CN110477062B (zh) 一种块状、条状饼干均适用的饼干自动生产线
CN214382162U (zh) 一种全自动起酥面包连续生产线
EP0104743A2 (en) Laminate pizza crust
CN218226805U (zh) 一种面卷切块装置
CN210671863U (zh) 油条制坯成型机
CN220235852U (zh) 一种用于油条面带的叠合装置
CN205030421U (zh) 松塔酥饼制作专用纵向分切成型装置
CN212232894U (zh) 一种面包条生产排盘机
CN220799806U (zh) 一种卷煎成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