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11582B - 一种多维调节式的平行光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维调节式的平行光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11582B
CN118011582B CN202410418727.5A CN202410418727A CN118011582B CN 118011582 B CN118011582 B CN 118011582B CN 202410418727 A CN202410418727 A CN 202410418727A CN 118011582 B CN118011582 B CN 1180115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fixedly connected
cavity
hydraulic cylinder
hydrau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41872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011582A (zh
Inventor
黄欣
孙世林
李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 Nanjing Nairc Photoelectric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 Nanjing Nairc Photoelectric Instrument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 Nanjing Nairc Photoelectric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 Nanjing Nairc Photoelectric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41872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115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8011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115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0115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115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维调节式的平行光管,涉及平行光管技术领域。包括有机身主体,所述机身主体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框滑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吊耳,所述支撑座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活塞杆,对称分布的所述第一活塞杆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液压缸,所述支撑框内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杆。本发明通过第一活塞杆和第一液压缸与第二液压缸和第二活塞杆的伸缩结构,配合可滑动的吊耳,使平行光管机身的起吊过程,实现对吊绳吊起平行光管机身的起吊力缓冲的效果,并且平行光管机身落地时,实现对机身主体整体落地的缓冲效果和机身主体的姿态矫正。

Description

一种多维调节式的平行光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维调节式的平行光管,涉及平行光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平行光管作为空间光学载荷装调与集成检测的关键设备,用于提供平行光信号,对于大口径的平行光管机身,由于整体结构比较笨重且比刚度差,在对平行光管机身进行转移时,通常采用起吊装置对平行光管机身进行转移,并且大口径平行光管短距离调整时通过自身的移动装置转移即可,在通过起吊装置对平行光管机身起吊转移时,由于机身庞大且重量高,转移时对于机身姿态的掌握存在很高的不确定性,在平行光管机身落地时存在机身姿态不与地面平行的情况,这样平行光管机身的支撑点不会同时与地面接触,会造成机身整体重量施加于个别支撑点的情况,并且在放置时缺少缓冲手段,这样对于机身局部的支撑点处存在变形的影响,导致整体机身摆放的姿态不稳定,影响平行光信号的产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维调节式的平行光管。
技术方案:一种多维调节式的平行光管,包括有机身主体,所述机身主体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内设置有安装腔体,所述支撑框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可拆卸连接有对称分布的升降支撑台,一侧的所述支撑框固接有尾罩,所述支撑框滑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吊耳,对称分布的所述升降支撑台均设置有用于所述机身主体转移的移动组件,所述支撑座固定安装有位于对称分布的所述升降支撑台之间且对称分布的第一活塞杆,对称分布的所述第一活塞杆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底部球接有支撑脚,所述支撑框的安装腔体内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液压缸,对称分布的所述第一液压缸分别与同侧对应的所述第二液压缸之间通过连通管道连通,所述连通管道布设于所述支撑框的安装腔体内,所述第二液压缸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与相邻的所述吊耳固接,所述机身主体内设置有用于产生平行光的光学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液压腔体由两段直径不同的腔体组成,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液压腔体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液压腔体直径,所述第二液压缸液压腔体的体积不小于所述第一液压缸大直径腔体的体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光学机构包括有周向等距分布的支撑杆,周向等距分布的所述支撑杆一端均固接于与所述尾罩相邻的所述支撑框上,周向等距分布的所述支撑杆另一端共同固接有次镜安装架,远离所述尾罩一侧的所述支撑框内侧固接有周向分布的直线导轨,所述次镜安装架与周向分布的所述直线导轨滑动配合,所述机身主体内固接有等间距分布的光阑,所述光阑设置有周向等间距分布的圆柱形限位腔,所述支撑杆穿过对应的所述光阑圆柱形限位腔,所述光阑的圆柱形限位腔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圆块,所述限位圆块中部球接有球环,所述支撑杆贯穿对应的所述球环并与其滑动连接,与所述尾罩相邻的所述支撑框固接有主镜安装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滑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升降支撑台底部,所述万向轮与相邻的所述升降支撑台之间固接有支撑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还包括有对称分布的补压调节机构,对称分布的所述补压调节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机身主体两端的所述支撑座内,所述补压调节机构包括有油缸,所述油缸固接于所述支撑座内,所述油缸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液压腔体通过单向流通管连通,所述油缸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单向流通管设置有阀门,所述支撑座内固接有两个双腔液压缸,所述双腔液压缸与所述油缸和所述第一液压缸均通过单向流通管连通,所述双腔液压缸的每个腔体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塞杆,所述支撑座内设置有补压组件,所述补压组件用于带动相邻所述双腔液压缸内的两个所述第三活塞杆交替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补压组件包括有与相邻两个所述双腔液压缸中部位置对应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接于所述支撑座内,所述固定架中部滑动连接有曲柄齿轮,所述曲柄齿轮两侧的曲柄均转动连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与相邻的所述第三活塞杆铰接,所述支撑座内转动连接有花键杆,所述花键杆限位滑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从动齿轮,对称分布的所述从动齿轮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曲柄齿轮啮合,对称分布的所述从动齿轮均转动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与对应的所述支撑座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双腔液压缸内部的液压腔体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内部液压腔体直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还包括有稳定支撑机构,所述稳定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机身主体底部,所述稳定支撑机构包括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接于所述机身主体底部,所述固定座固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一连接杆,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固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支撑座相邻的一端均固接有球头,所述支撑座滑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滑动座,对称分布的所述滑动座分别与相邻的所述球头球接,对称分布的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旋转座和对称分布的所述第二连接杆共同设置有力度调节组件,所述力度调节组件用于调整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对所述滑动座的支撑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为殷钢材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力度调节组件包括有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座,所述旋转座转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机身主体底部固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转轴,对称分布的所述转轴分别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固接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转轴固接有蜗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均安装有安装座,相邻的所述安装座之间共同安装有螺纹套杆,所述螺纹套杆中部固接有与相邻所述蜗杆啮合的蜗轮。
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通过第一活塞杆和第一液压缸与第二液压缸和第二活塞杆的伸缩结构,配合可滑动的吊耳,使平行光管机身的起吊过程,实现对吊绳吊起平行光管机身的起吊力缓冲的效果,并且平行光管机身落地时,通过第一活塞杆与第一液压缸的相对溃缩,实现对机身主体整体落地的缓冲效果和机身主体的姿态矫正;
2、殷钢材质的支撑杆使次镜安装架和主镜安装架之间的位置相对稳定,避免工作温度环境的影响;
3、支撑杆通过球环与限位圆块能产生周向的夹角,并且支撑杆通过限位圆块与光阑能产生相对位移,以此在机身主体发生部分形变时,保证支撑杆的分布状态不会发生变化;
4、通过补压调节机构对机身主体的四点支撑处的任意支撑点进行高度调整,以实现对机身主体姿态的调节;
5、通过稳定支撑机构提供和调节对支撑座的支撑应力,以减少机身主体低温收缩的形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支撑框上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支撑框的立体结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吊耳、第二液压缸和第二活塞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活塞杆和第一液压缸的立体结构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支撑杆、限位圆块和球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补压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补压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剖面图;
图10为本发明补压调节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图3中A处的立体结构放大图;
图12为本发明稳定支撑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稳定支撑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剖面图;
图14为本发明力度调节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机身主体,2:支撑框,201:支撑座,202:升降支撑台,3:尾罩,4:吊耳,5:万向轮,51:支撑弹簧,6:第一活塞杆,7:第一液压缸,8:支撑脚,9:连通管道,10:第二液压缸,11:第二活塞杆,12:支撑杆,13:直线导轨,14:次镜安装架,15:光阑,16:限位圆块,17:球环,18:主镜安装架,21:油缸,22:双腔液压缸,23:第三活塞杆,24:固定架,25:曲柄齿轮,26:铰接杆,27:花键杆,28:从动齿轮,29:手柄,31:固定座,32:第一连接杆,33:旋转座,34:第二连接杆,35:球头,36:滑动座,41:第一安装架,42:第一锥齿轮,43:第二安装架,44:转轴,45:第二锥齿轮,46:蜗杆,47:安装座,48:螺纹套杆,49:蜗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发明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发明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定。
实施例1,请参考图1-图6,一种多维调节式的平行光管,包括有机身主体1、支撑框2、支撑座201、升降支撑台202、尾罩3、吊耳4、移动组件、光学机构、第一活塞杆6、第一液压缸7、支撑脚8、连通管道9、第二液压缸10、第二活塞杆11和主镜安装架18。
其中,请参考图1-图4,机身主体1采用结构强度高的筒状结构,以提供大口径平行光管的支撑性,机身主体1可通过整钢板切割焊接而成,也可通过钢板卷制焊接为钢筒后拼焊而成,机身主体1内部喷涂有消光涂层,支撑框2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框2分别固定安装在机身主体1的左右两端,支撑框2内设置有安装腔体,每个支撑框2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01,支撑框2和支撑座201采用高强度钢材质,支撑框2和支撑座201共同用于机身主体1的离地支撑,在左右视角方向上支撑座201的中部为拱形结构,支撑座201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有前后对称分布的升降支撑台202,升降支撑台202用于控制移动组件的升降,尾罩3固接在支撑框2的右侧,因此下面将以机身主体1的右侧作为尾端,其左侧作为首端进行描述。
请参考图4和图6,每个支撑框2均设置有前后对称分布的滑槽,每个支撑框2的滑槽均滑动连接有吊耳4,每个支撑框2上的两个吊耳4为一组,两个吊耳4均位于支撑框2中部水平直径上方,以保证在通过吊耳4吊起机身主体1时,机身主体1保证稳定,每个支撑座201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前后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一活塞杆6,两个第一活塞杆6位于相邻的两个升降支撑台202之间,每个第一活塞杆6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液压缸7,第一液压缸7的液压腔体由两段直径不同的腔体组成,其中大直径的腔体位于小直径的腔体上侧,第一活塞杆6的活塞端位于对应第一液压缸7的大直径腔体中,第一液压缸7内盛放有液压油,第一液压缸7底部球接有支撑脚8,支撑脚8在第一液压缸7底部自由转动用于适应不同角度的地面情况,并且在放置机身主体1时通过支撑脚8适应不同的接触角度,增大接触面积以提升支撑稳定性,第一活塞杆6、第一液压缸7和支撑脚8为机身主体1提供四点式稳定支撑。
请参考图3-图5,支撑框2的安装腔体内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液压缸10,对称分布的第一液压缸7分别与同侧对应的第二液压缸10的上端通过连通管道9连通,连通管道9布设于支撑框2的安装腔体内,第二液压缸10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杆11,第二活塞杆11与相邻的吊耳4固接,第二液压缸10与第二活塞杆11配合用于带动吊耳4进行移动,当第一活塞杆6在对应的第一液压缸7内向下移动时,第一活塞杆6把第一液压缸7内部的液压油挤压至第二液压缸10内,此时第二液压缸10内的第二活塞杆11探出并推动吊耳4向下移动,第二液压缸10的液压腔体直径小于第一液压缸7的液压腔体直径,因此第一活塞杆6在第一液压缸7内移动时,对应吊耳4的位移距离大于第一活塞杆6的位移距离,第二液压缸10液压腔体的体积不小于第一液压缸7大直径腔体的体积,以此保证第一活塞杆6在对应第一液压缸7的大直径腔体内随便移动,第一活塞杆6的活塞端与第一液压缸7大小直径腔体的台肩处贴合时,第二活塞杆11恰好推动吊耳4移动至下侧极限位置,吊耳4与支撑框2的滑槽下侧贴合。
机身主体1在静止状态下,第一活塞杆6的活塞端与第一液压缸7大小直径腔体的台肩处贴合,吊耳4与支撑框2的滑槽下侧贴合,当通过吊耳4吊起机身主体1进行位置转移时,随着吊绳上力的增大,吊绳将首先带动吊耳4向上移动,吊耳4带动第二活塞杆11向第二液压缸10内移动,第二液压缸10内的液压油通过连通管道9流回至对应的第一液压缸7内,随着吊绳带动吊耳4移动,此时支撑框2和机身主体1受到吊绳的拉力和第一活塞杆6对支撑框2的推动力缓慢向上移动,直至吊耳4与支撑框2的滑槽上侧贴合,此时第二活塞杆11和第一活塞杆6便均不发生移动,吊绳通过吊耳4继续带动支撑框2向上移动,支撑脚8离地后,支撑框2和机身主体1的重力全部作用于吊绳,以此使吊绳对支撑框2和机身主体1吊起时,吊绳上的力逐渐增大,以此实现对吊绳吊起平行光管机身的起吊力缓冲的效果。
在放置平行光管机身时,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四个支撑脚8不同时接触地面的情况,并且在放置平行光管机身时会发生机身的震动,容易对机身主体1内的光学机构造成位移偏差,因此通过第一液压缸7与第一活塞杆6和第二活塞杆11与第二液压缸10之间的缓冲,抵消平行光管机身放置时的震动,对机身内部的精密元件进行保护,具体过程:在起吊状态下,吊耳4与支撑框2的滑槽上侧贴合,第一活塞杆6与第一液压缸7之间处于伸长状态,在放置机身主体1的过程中,若四个支撑脚8所处的平面未与地面平行,任意支撑脚8接触至地面后,对应的第一液压缸7将停止移动,所以对应的第一活塞杆6将向第一液压缸7内溃缩,第一活塞杆6将第一液压缸7内的液压油挤压至对应的第二液压缸10内,对应的第二活塞杆11从第二液压缸10内伸出,第二活塞杆11推动对应的吊耳4向下移动,由于吊耳4被吊绳固定,所以吊耳4的位置相对固定,所以第二活塞杆11推动吊耳4将会引起机身主体1的旋转,对机身主体1的姿态进行矫正,使机身主体1整体稳定落地的效果更好,并且通过第一活塞杆6与第一液压缸7的相对溃缩,实现对机身主体1整体落地的缓冲效果。
请参考图2,用于产生平行光的光学机构设置于机身主体1内,光学机构包括有周向等距分布的支撑杆12,支撑杆12为殷钢材质,殷钢材质的膨胀系数为零,因此支撑杆12足以抵抗外界温度环境的变化而不发生形状的改变,周向等距分布的支撑杆12一端均固接于机身主体1尾端的支撑框2上,并且机身主体1尾端的支撑框2固接有主镜安装架18,主镜安装架18用于安装主镜,当温度发生变化时,机身主体1因为温度变化发生伸长或缩短,由于周向等距分布的支撑杆12和主镜安装架18共同固定安装在同一侧的支撑框2上,因此支撑杆12和主镜安装架18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周向等距分布的支撑杆12左端共同固接有次镜安装架14,次镜安装架14用于安装次镜,左侧的支撑框2内部固接有周向分布的直线导轨13,次镜安装架14的支腿与周向分布的直线导轨13滑动配合,次镜安装架14与支撑杆12之间的位置相对稳定,因此次镜安装架14与主镜安装架18之间的位置相对稳定,避免工作温度环境的影响。
请参考图2和图7,机身主体1内固接有等间距分布的光阑15,光阑15用于消除进入平行光管内部的杂散光,光阑15设置有周向等间距分布的圆柱形限位腔,支撑杆12穿过对应光阑15的圆柱形限位腔,光阑15的圆柱形限位腔内滑动连接有圆柱形的限位圆块16,限位圆块16的厚度与光阑15的圆柱形限位腔厚度相同,光阑15的圆柱形限位腔直径大于限位圆块16的直径,因此限位圆块16在光阑15的圆柱形限位腔内能在前后方向的平面进行周向滑动,限位圆块16中部球接有球环17,球环17的中心轴线与限位圆块16能产生周向的夹角,支撑杆12贯穿对应的球环17并与其滑动连接,因此支撑杆12通过球环17与限位圆块16能产生周向的夹角,并且支撑杆12通过限位圆块16与光阑15能产生相对位移,以此在机身主体1发生部分形变时,保证支撑杆12的分布状态不会发生变化,保证次镜安装架14和主镜安装架18之间的位置相对稳定。
请参考图3、图4和图6,升降支撑台20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机身主体1位置转移的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包括有万向轮5,万向轮5上下滑动连接于对应的升降支撑台202底部,万向轮5与对应的升降支撑台202之间固接有支撑弹簧51,支撑弹簧51用于万向轮5移动过程中的震动缓冲。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请参考图6和图8-图10,还包括有对称分布的补压调节机构,补压调节机构用于向对应的第一液压缸7内补充液压油,通过对应第一活塞杆6的高度调整,实现机身主体1姿态的调整,对称分布的补压调节机构分别设置于机身主体1左右两端的支撑座201内,补压调节机构包括有固接于支撑座201内的油缸21,油缸21内盛有液压油,油缸21与第一液压缸7的液压腔体通过单向流通管连通,油缸21与第一液压缸7的单向流通管设置有阀门,第一液压缸7内的液压油可通过阀门控制单向流通管流入油缸21,支撑座201内固接有两个双腔液压缸22,双腔液压缸22的两个液压腔大小形状相同且不互通,双腔液压缸22与油缸21和第一液压缸7均通过单向流通管连通,油缸21内的液压油可通过单向流通管单向流入双腔液压缸22的两个液压腔内,双腔液压缸22两个液压腔内的液压油可通过单向流通管分别单向流入第一液压缸7内,双腔液压缸22内部的液压腔体直径小于第一液压缸7的内部液压腔体直径,以此在通过双腔液压缸22向第一液压缸7内部补充液压油时更加省力,双腔液压缸22的每个腔体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塞杆23,支撑座201内设置有补压组件,补压组件用于带动相邻双腔液压缸22内的两个第三活塞杆23交替移动。
请参考图8和图9,补压组件包括有与相邻两个双腔液压缸22中部位置对应的固定架24,两个固定架24的水平高度上下错位,固定架24为半包围的环形壳体,固定架24固接于支撑座201内,固定架24中部滑动连接有曲柄齿轮25,曲柄齿轮25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曲柄,曲柄齿轮25两侧的曲柄均转动连接有铰接杆26,铰接杆26与相邻的第三活塞杆23铰接,支撑座201的安装腔体内固接有固定块,支撑座201的固定块转动连接有花键杆27,花键杆27的下端设置有花键凹槽,通过现有的调节扳手配合转动花键杆27,花键杆27限位滑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从动齿轮28,对称分布的从动齿轮28分别与对应的曲柄齿轮25啮合,对称分布的从动齿轮28均转动连接有手柄29,手柄29与对应的支撑座201滑动连接,手柄29的前后两侧设置有限位凸起,支撑座201的手柄29滑动区域侧壁设置有限位圆槽,支撑座201的限位圆槽用于限制手柄29的限位凸起。
在需要调整平行光管机身姿态时,需通过手柄29带动对应的从动齿轮28与对应的曲柄齿轮25啮合,通过现有的调节扳手配合转动花键杆27,花键杆27带动从动齿轮28和曲柄齿轮25转动,以图9所示方向为例,上侧曲柄位于曲柄齿轮25上表面左侧时,下侧曲柄位于曲柄齿轮25下表面右侧,所以曲柄齿轮25带动两个第三活塞杆23交替运行,以保证双腔液压缸22向第一液压缸7内不间断供压,使第一液压缸7内的第一活塞杆6在转动花键杆27的过程中持续上升,需要调低时仅需将油缸21与第一液压缸7之间的阀门开启,第一液压缸7内的液压油便在第一活塞杆6的挤压下通过单向流通管进入油缸21,以此实现平行光管机身的姿态调整。
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请参考图2、图3、图11和图12,还包括有稳定支撑机构,稳定支撑机构设置于机身主体1底部,稳定支撑机构包括有固接于机身主体1底部的固定座31,固定座31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连接杆32,第一连接杆32与机身主体1的中心线设置有第一夹角,固定座31转动连接有旋转座33,旋转座33固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二连接杆34,第二连接杆34与机身主体1的中心线设置有与第一夹角对称的第二夹角,第一连接杆32和第二连接杆34与支撑座201相邻的一端均固接有球头35,支撑座201滑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滑动座36,对称分布的滑动座36分别与相邻的球头35球接,两个第一连接杆32用于拉拽限制右侧支撑座201前部和左侧支撑座201后部,两个第二连接杆34用于拉拽限制右侧支撑座201后部和左侧支撑座201前部,对称分布的第一连接杆32与对称分布的第二连接杆34在支撑座201之间共同组成X型支撑结构,在第一连接杆32和第二连接杆34对支撑座201的支撑或拉伸作用下,加强左右两个支撑座201之间的稳定性,减轻由于机身主体1受到温度过低影响带来的收缩形变或温度过高带来的伸长形变,保证了平行光管机身的稳定性,对称分布的第一连接杆32、旋转座33和对称分布的第二连接杆34共同设置有力度调节组件,力度调节组件用于调整相邻的第一连接杆32和第二连接杆34对滑动座36的支撑力。
请参考图12-图14,力度调节组件包括有第一安装架41,第一安装架41转动连接于旋转座33,第一安装架41为左右对称分布的形状,旋转座3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2,第一锥齿轮42的中心部位设置有花键凹槽,机身主体1底部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安装架43,第二安装架43位于相邻的第一连接杆32和第二连接杆34之间,第一安装架41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转轴44,两个转轴44分别与相邻的第二安装架43转动连接,转轴44靠近第一锥齿轮42的一端固接有与第一锥齿轮42啮合的第二锥齿轮45,转轴44固接有蜗杆46,第一连接杆32和第二连接杆34均安装有安装座47,安装座47由一个固定环和一个旋转台组成,相邻安装座47的旋转台之间共同安装有螺纹套杆48,螺纹套杆48由两个分别固接于相邻安装座47的旋转台的螺纹杆和一个螺纹套筒组成,螺纹套杆48的螺纹套筒中部固接有与相邻蜗杆46啮合的蜗轮49。
为控制正常的机身形变和应对机身长期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形变,在每次对平行光管机身进行转移和安置后,需通过力度调节组件调整第一连接杆32和第二连接杆34对滑动座36的支撑力,避免机身由于应力分布不均匀导致的机身形变影响平行光的产生,在安置完成后要通过现有的调节扳手插入第一锥齿轮42的花键凹槽并转动,第一锥齿轮42通过第二锥齿轮45带动两个蜗杆46同步转动,通过蜗杆46与蜗轮49之间的减速和增大扭矩,使蜗轮49带动螺纹套杆48的螺纹套筒转动,进而通过安装座47同步移动,以调整相邻的第一连接杆32和第二连接杆34之间的距离,以适应在不同温度前提条件下的两个支撑座201之间的距离,并且平行光管机身在工作状态下需要处于低温态,所以需要扭转第一锥齿轮42,进而通过第二锥齿轮45、转轴44、蜗杆46和蜗轮49的传动,在螺纹套杆48的作用下拉紧两个安装座47,使第一连接杆32和第二连接杆34靠近增大对支撑座201的支撑应力,以减少机身主体1低温收缩的形变。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子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未作详细阐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已有技术。

Claims (9)

1.一种多维调节式的平行光管,包括有机身主体(1),所述机身主体(1)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框(2),所述支撑框(2)内设置有安装腔体,所述支撑框(2)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01),所述支撑座(201)内可拆卸连接有对称分布的升降支撑台(202),一侧的所述支撑框(2)固接有尾罩(3),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对称分布的两组吊耳(4),两组所述吊耳(4)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框(2),对称分布的所述升降支撑台(202)均设置有用于所述机身主体(1)转移的移动组件,所述支撑座(201)固定安装有位于对称分布的所述升降支撑台(202)之间且对称分布的第一活塞杆(6),对称分布的所述第一活塞杆(6)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液压缸(7),所述第一液压缸(7)底部球接有支撑脚(8),所述支撑框(2)的安装腔体内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液压缸(10),对称分布的所述第一液压缸(7)分别与同侧对应的所述第二液压缸(10)之间通过连通管道(9)连通,所述连通管道(9)布设于所述支撑框(2)的安装腔体内,所述第二液压缸(10)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杆(11),所述第二活塞杆(11)与相邻的所述吊耳(4)固接,所述机身主体(1)内设置有用于产生平行光的光学机构;
所述光学机构包括有周向等距分布的支撑杆(12),周向等距分布的所述支撑杆(12)一端均固接于与所述尾罩(3)相邻的所述支撑框(2)上,周向等距分布的所述支撑杆(12)另一端共同固接有次镜安装架(14),远离所述尾罩(3)一侧的所述支撑框(2)内侧固接有周向分布的直线导轨(13),所述次镜安装架(14)与周向分布的所述直线导轨(13)滑动配合,所述机身主体(1)内固接有等间距分布的光阑(15),所述光阑(15)设置有周向等间距分布的圆柱形限位腔,所述支撑杆(12)穿过对应的所述光阑(15)圆柱形限位腔,所述光阑(15)的圆柱形限位腔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圆块(16),所述限位圆块(16)中部球接有球环(17),所述支撑杆(12)贯穿对应的所述球环(17)并与其滑动连接,与所述尾罩(3)相邻的所述支撑框(2)固接有主镜安装架(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维调节式的平行光管,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液压缸(7)的液压腔体由两段直径不同的腔体组成,所述第二液压缸(10)的液压腔体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液压缸(7)的液压腔体直径,所述第二液压缸(10)液压腔体的体积不小于所述第一液压缸(7)大直径腔体的体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维调节式的平行光管,其特征是,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有万向轮(5),所述万向轮(5)滑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升降支撑台(202)底部,所述万向轮(5)与相邻的所述升降支撑台(202)之间固接有支撑弹簧(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维调节式的平行光管,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对称分布的补压调节机构,对称分布的所述补压调节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机身主体(1)两端的所述支撑座(201)内,所述补压调节机构包括有油缸(21),所述油缸(21)固接于所述支撑座(201)内,所述油缸(21)与所述第一液压缸(7)的液压腔体通过单向流通管连通,所述油缸(21)与所述第一液压缸(7)的单向流通管设置有阀门,所述支撑座(201)内固接有两个双腔液压缸(22),所述双腔液压缸(22)与所述油缸(21)和所述第一液压缸(7)均通过单向流通管连通,所述双腔液压缸(22)的每个腔体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塞杆(23),所述支撑座(201)内设置有补压组件,所述补压组件用于带动相邻所述双腔液压缸(22)内的两个所述第三活塞杆(23)交替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维调节式的平行光管,其特征是,所述补压组件包括有与相邻两个所述双腔液压缸(22)中部位置对应的固定架(24),所述固定架(24)固接于所述支撑座(201)内,所述固定架(24)中部滑动连接有曲柄齿轮(25),所述曲柄齿轮(25)两侧的曲柄均转动连接有铰接杆(26),所述铰接杆(26)与相邻的所述第三活塞杆(23)铰接,所述支撑座(201)内转动连接有花键杆(27),所述花键杆(27)限位滑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从动齿轮(28),对称分布的所述从动齿轮(28)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曲柄齿轮(25)啮合,对称分布的所述从动齿轮(28)均转动连接有手柄(29),所述手柄(29)与对应的所述支撑座(201)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维调节式的平行光管,其特征是,所述双腔液压缸(22)内部的液压腔体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液压缸(7)的内部液压腔体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维调节式的平行光管,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稳定支撑机构,所述稳定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机身主体(1)底部,所述稳定支撑机构包括有固定座(31),所述固定座(31)固接于所述机身主体(1)底部,所述固定座(31)固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一连接杆(32),所述固定座(31)转动连接有旋转座(33),所述旋转座(33)固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二连接杆(34),所述第一连接杆(32)和所述第二连接杆(34)与所述支撑座(201)相邻的一端均固接有球头(35),所述支撑座(201)滑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滑动座(36),对称分布的所述滑动座(36)分别与相邻的所述球头(35)球接,对称分布的所述第一连接杆(32)、所述旋转座(33)和对称分布的所述第二连接杆(34)共同设置有力度调节组件,所述力度调节组件用于调整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杆(32)和所述第二连接杆(34)对所述滑动座(36)的支撑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维调节式的平行光管,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杆(12)、所述第一连接杆(32)和所述第二连接杆(34)为殷钢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维调节式的平行光管,其特征是,所述力度调节组件包括有第一安装架(41),所述第一安装架(41)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座(33),所述旋转座(33)转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2),所述机身主体(1)底部固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二安装架(43),所述第一安装架(41)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转轴(44),对称分布的所述转轴(44)分别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安装架(43)转动连接,所述转轴(44)的一端固接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42)啮合的第二锥齿轮(45),所述转轴(44)固接有蜗杆(46),所述第一连接杆(32)和所述第二连接杆(34)均安装有安装座(47),相邻的所述安装座(47)之间共同安装有螺纹套杆(48),所述螺纹套杆(48)中部固接有与相邻所述蜗杆(46)啮合的蜗轮(49)。
CN202410418727.5A 2024-04-09 一种多维调节式的平行光管 Active CN1180115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418727.5A CN118011582B (zh) 2024-04-09 一种多维调节式的平行光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418727.5A CN118011582B (zh) 2024-04-09 一种多维调节式的平行光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11582A CN118011582A (zh) 2024-05-10
CN118011582B true CN118011582B (zh) 2024-06-07

Family

ID=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03867A (en) * 1950-07-14 1954-02-10 Johnson & Johnson Platform devices
WO2014137483A1 (en) * 2013-03-05 2014-09-12 Knust-Sbo, Llc Screw thread roller burnishing apparatus
CN108534992A (zh) * 2018-03-15 2018-09-1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平行光管多维调节装置和装校调整方法
CN110109242A (zh) * 2019-05-08 2019-08-09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用于天文望远镜主镜的液压桁架系统
CN111015435A (zh) * 2019-12-24 2020-04-17 南京宝凯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平行光管用光学镜片磨削方法及磨削装置
WO2021046871A1 (zh) * 2019-09-10 2021-03-18 苏州莱锦机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设备用高效减震装置
CN113182409A (zh) * 2021-04-25 2021-07-30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通信计算机线路图布线用铝壳成型装置
CN217300670U (zh) * 2022-03-13 2022-08-26 连云港誉美电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ly型冷油器
CN115291407A (zh) * 2022-09-29 2022-11-04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基于离轴光学系统的平行光管机身装置
CN115308918A (zh) * 2022-09-29 2022-11-08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大口径同轴平行光管的机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03867A (en) * 1950-07-14 1954-02-10 Johnson & Johnson Platform devices
WO2014137483A1 (en) * 2013-03-05 2014-09-12 Knust-Sbo, Llc Screw thread roller burnishing apparatus
CN108534992A (zh) * 2018-03-15 2018-09-1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平行光管多维调节装置和装校调整方法
CN110109242A (zh) * 2019-05-08 2019-08-09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用于天文望远镜主镜的液压桁架系统
WO2021046871A1 (zh) * 2019-09-10 2021-03-18 苏州莱锦机电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设备用高效减震装置
CN111015435A (zh) * 2019-12-24 2020-04-17 南京宝凯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平行光管用光学镜片磨削方法及磨削装置
CN113182409A (zh) * 2021-04-25 2021-07-30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通信计算机线路图布线用铝壳成型装置
CN217300670U (zh) * 2022-03-13 2022-08-26 连云港誉美电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ly型冷油器
CN115291407A (zh) * 2022-09-29 2022-11-04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基于离轴光学系统的平行光管机身装置
CN115308918A (zh) * 2022-09-29 2022-11-08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大口径同轴平行光管的机身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数字干涉仪的平行光管分划板安装方法;曹智睿;吴国栋;;光电技术应用;20130615(第03期);全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63032B (zh) 一种大型空间光学遥感器四维调整装置
CN101823111B (zh) 超大型辗环机
CN112692799A (zh) 一种大型液压缸的维修辅助设备
CN118011582B (zh) 一种多维调节式的平行光管
CN118011582A (zh) 一种多维调节式的平行光管
CN106517008A (zh) 一种机械式支腿
CN115503414B (zh) 一种重卡用前空气悬架
CN110803653B (zh) 一种大型压缩机缸体铸造成型后取件机械
CN218618510U (zh) 棒料顶升辊道
CN200995255Y (zh) 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绕管机
CN108847745A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机械设备用电机架
WO2019153608A1 (zh) 压力缸及具有该压力缸的升降台
CN215132183U (zh) 移位装置
CN109250650B (zh) 超大口径螺旋波纹管对口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8581938U (zh) 双套四连杆机构升降平台
CN207914318U (zh) 一种牌坊轧机
CN111331561A (zh) 一种新型汽车工程维修支撑装置
CN112224420B (zh) 能变载吸能的抗坠毁座椅
CN105923586A (zh) 一种建筑用自稳支撑装置
CN105414260A (zh) 可调轴距液压浮动滚轮驱动装置
CN216544815U (zh) 一种液压硫化机
CN110524461B (zh) 一种管段支撑组对装置
CN203649171U (zh) 高频直缝焊管成型机模具快换装置
CN219379716U (zh) 一种龙门加工中心的顶置齿轮箱滑枕结构
CN215520806U (zh) 一种连续油管升降式滚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