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08999A - 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08999A
CN118008999A CN202410425686.2A CN202410425686A CN118008999A CN 118008999 A CN118008999 A CN 118008999A CN 202410425686 A CN202410425686 A CN 202410425686A CN 118008999 A CN118008999 A CN 1180089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spring
new energy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4256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008999B (zh
Inventor
朱锦华
任丽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Tianshe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Tiansh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Tianshe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Tiansh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42568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08999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410425686.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80089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8008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089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0089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089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配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盖,包括底盖板,所述底盖板顶部设置有防护板,所述底盖板上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防护板顶部设置有照明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橡胶侧壁。通过减震机构的设计,在底盖板顶部设置有防护板和橡胶侧壁,通过进排气管向橡胶侧壁、防护板和底盖板等部件圈围构成的空间内部输入气体,橡胶侧壁具有弹性,气体的输入可在防护板受到冲击时,起到类似于弹性减震的效果,且防护板上的冲击力传递至衔接板后,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同样可以自身的弹性作用力来提供减震,通过以上各部件的配合,可有效实现减震缓冲防护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盖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盖。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
专利网公开号CN213450606U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动机防护盖,包括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前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后侧固定安装有电池。通过设置移动板,在夜间车辆故障时,可打开车前盖手动旋转旋钮,螺杆旋转即可通过连接块带动移动板伸出安装板,当移动板完全伸出安装板后,电池供电照明灯启动工作,在修车的过程中便可辅助照明同时还可空出一只手修理,整体支持旋转移动板调节照明灯的照明方向,还可使用大于橡胶环和橡胶片之间摩擦力的力气手动旋转右侧转轴调节照明灯的照射角度,实用性强,达到了可辅助照明的效果。
以上装置在对新能源汽车发动机提供防护时,通过在防护盖上设置照明灯的方式来供使用者检修时提供照明使用,但由于防护盖主要是对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发动机提供防护的一类部件,与现有结构相类似,目前防护盖自身结构相对比价单一,在受到冲击作用力时,缺乏相应的减震缓冲功能,相应的防护性能不够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盖。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盖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盖,包括底盖板,所述底盖板顶部设置有防护板,所述底盖板上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防护板顶部设置有照明机构。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橡胶侧壁,所述橡胶侧壁固定连接于防护板底部,所述橡胶侧壁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排气管,进排气管一端安装有密封盖,所述橡胶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底盖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圈围板,圈围板顶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安装板延伸入安装槽内部并与安装槽相匹配,所述安装板内侧与密封圈外侧相贴合,所述底盖板顶部固定连接有U形板,所述底盖板顶部设置有两个条形板,所述底盖板顶部设置有衔接板,所述U形板贯穿衔接板,所述衔接板顶部两端分别与两个条形板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底盖板顶部固定连接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两侧均设置有中间板,所述中间板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顶部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有斜杆,所述斜杆顶部与衔接板底部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U形板内侧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贯穿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设置于横杆外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U形板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器和第二弹簧,第二弹簧设置于阻尼器外侧,阻尼器和第二弹簧一端均与中间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条形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固定连接于底盖板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盖板对新能源汽车发动机提供装饰防护的作用,在底盖板顶部设置有防护板和橡胶侧壁,通过进排气管向橡胶侧壁、防护板和底盖板等部件圈围构成的空间内部输入气体,橡胶侧壁具有弹性,气体的输入可在防护板受到冲击时,起到类似于弹性减震的效果,且防护板上的冲击力传递至衔接板后,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同样可以自身的弹性作用力来提供减震,通过以上各部件的配合,可有效实现减震缓冲防护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四个框板,四个框板呈矩形状对称分布于圈围板左右两侧,且框板与圈围板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套板,所述条形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延伸入套板内部并与套板内侧相贴合,所述插杆贯穿套板顶部,所述插杆外部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与插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定位环底部与套板顶部紧密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框板设置于圈围板两侧。
优选的,其中两个所述框板外侧均滑动连接有防护盖,另两个框板顶部均固定连接有L形板,L形板顶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防护盖顶部固定连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贯穿定位孔并与定位孔相匹配,所述定位块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簧片,第一簧片固定连接于矩形块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定位块贯穿定位孔后,防护盖可对两个相邻框板之间的位置提供防护。
优选的,所述框板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隔板,前后相邻的隔板之间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外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框板内部设置有梯形块,所述梯形块贯穿圈围板外侧壁并延伸入安装板内部,框板内部固定连接有圆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梯形块延伸入安装板内部后,安装板获得限位。
优选的,所述梯形块上一体化成型有连接板,圆杆贯穿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弹簧,所述辅助弹簧设置于圆杆外侧,所述辅助弹簧一端与框板内侧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弹簧对连接板存在弹性作用力。
优选的,所述框板内部滑动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一侧与梯形块一侧相接触,所述双向螺纹杆外部设置有两个螺纹块,所述螺纹块与双向螺纹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块上固定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贯穿隔板,所述推动杆与挤压块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挤压块可对梯形块的斜面进行挤压,促使梯形块移动。
优选的,所述照明机构包括灯体,所述灯体固定连接于防护板顶部,所述灯体顶部设置有反光板,所述反光板底部与防护板顶部相贴合,所述反光板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内部滑动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延伸出矩形板外部,所述矩形板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簧片,所述第二簧片一侧与卡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一侧与矩形板一侧相贴合,所述卡板延伸入安装座一侧壁内部,所述防护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垫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灯体可提供辅助照明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顶部设置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底部延伸入安装座内部,所述翻转板内部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贯穿安装座并与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翻转板一侧开设有卡槽,卡槽与卡板相匹配,所述安装座前侧开设有两个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转板可进行以转轴为轴心的翻转。
优选的,所述转轴外部固定连接有调控板,所述调控板前侧设置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贯穿调控板并与调控板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定位螺栓延伸入其中一个凹槽内部,定位螺栓与凹槽相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螺栓延伸入凹槽内部后,翻转板无法继续翻转。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盖,通过减震机构的设计,在底盖板顶部设置有防护板和橡胶侧壁,通过进排气管向橡胶侧壁、防护板和底盖板等部件圈围构成的空间内部输入气体,橡胶侧壁具有弹性,气体的输入可在防护板受到冲击时,起到类似于弹性减震的效果,且防护板上的冲击力传递至衔接板后,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同样可以自身的弹性作用力来提供减震,通过以上各部件的配合,可有效实现减震缓冲防护的目的。
2、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盖,通过定位组件的设计,转动双向螺纹杆,双向螺纹杆带动螺纹块移动,螺纹块带动推动杆移动,推动杆带动挤压块移动至梯形块一侧后,由于辅助弹簧对连接板存在的弹性拉力,则连接板带动梯形块移动出安装板外侧,最后转动定位环并将其从插杆外部取下后,可直接将防护板、橡胶侧壁拆卸取下,以此进行快速装卸,有利于使用者进行维护,使用起来灵活性更高。
3、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盖,通过照明机构的设计,在不使用时,反光板可对灯体盖合防护,在需要照明使用时,将翻转板翻转至垂直于防护板的状态后,将反光板抬起至卡板与卡槽相对应的高度并进行定位,抬高后的反光板有利于将灯体所散发出来的光亮进行反射增幅,提高照明效果,实现了多功能使用的效果,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拆分图;
图3为本发明中橡胶侧壁的剖视结构图;
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中翻转板翻转收纳的结构图;
图6为图5中的B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中框板的俯视剖视图;
图8为图7中的C处放大图;
图9为图7中的D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盖板;2、防护板;3、减震机构;31、橡胶侧壁;32、进排气管;33、密封盖;34、安装板;35、圈围板;36、安装槽;37、密封圈;38、U形板;39、条形板;391、衔接板;392、辅助板;393、中间板;394、活动块;395、斜杆;396、横杆;397、第一弹簧;398、阻尼器;399、第二弹簧;381、第三弹簧;382、框板;383、套板;384、插杆;385、定位环;386、防护盖;387、L形板;388、矩形块;389、定位块;371、第一簧片;372、隔板;373、双向螺纹杆;374、转动板;375、梯形块;376、连接板;377、辅助弹簧;378、挤压块;379、螺纹块;361、推动杆;4、照明机构;41、灯体;42、反光板;43、矩形板;44、卡板;45、第二簧片;46、安装座;47、垫板;48、翻转板;49、转轴;491、凹槽;492、调控板;493、定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盖。参照图1-9,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盖,包括底盖板1,底盖板1顶部设置有防护板2,底盖板1上设置有减震机构3,防护板2顶部设置有照明机构4。
减震机构3包括橡胶侧壁31,橡胶侧壁31固定连接于防护板2底部,橡胶侧壁31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排气管32,进排气管32一端安装有密封盖33,橡胶侧壁31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4,底盖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圈围板35,圈围板35顶部开设有安装槽36,安装槽36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37,安装板34延伸入安装槽36内部并与安装槽36相匹配,安装板34内侧与密封圈37外侧相贴合,底盖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U形板38,底盖板1顶部设置有两个条形板39,底盖板1顶部设置有衔接板391,U形板38贯穿衔接板391,衔接板391顶部两端分别与两个条形板39底部固定连接;
底盖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辅助板392,辅助板392两侧均设置有中间板393,中间板393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块394,活动块394顶部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有斜杆395,斜杆395顶部与衔接板391底部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U形板38内侧固定连接有横杆396,横杆396贯穿活动块394,活动块394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97,第一弹簧397设置于横杆396外侧,第一弹簧397一端与U形板38内侧固定连接,辅助板39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器398和第二弹簧399,第二弹簧399设置于阻尼器398外侧,阻尼器398和第二弹簧399一端均与中间板393一侧固定连接,条形板39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381,第三弹簧381固定连接于底盖板1顶部;
底盖板1对新能源汽车发动机提供装饰防护的作用,在底盖板1顶部设置有防护板2和橡胶侧壁31,通过进排气管32向橡胶侧壁31、防护板2和底盖板1等部件圈围构成的空间内部输入气体,橡胶侧壁31具有弹性,气体的输入可在防护板2受到冲击时,起到类似于弹性减震的效果,且防护板2上的冲击力传递至衔接板391后,第一弹簧397、第二弹簧399和第三弹簧381同样可以自身的弹性作用力来提供减震,通过以上各部件的配合,可有效实现减震缓冲防护的目的。
减震机构3包括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四个框板382,四个框板382呈矩形状对称分布于圈围板35左右两侧,且框板382与圈围板35固定连接,防护板2顶部固定连接有套板383,条形板39顶部固定连接有插杆384,插杆384延伸入套板383内部并与套板383内侧相贴合,插杆384贯穿套板383顶部,插杆384外部设置有定位环385,定位环385与插杆384通过螺纹连接,定位环385底部与套板383顶部紧密贴合,框板382设置于圈围板35两侧;
其中两个框板382外侧均滑动连接有防护盖386,另两个框板382顶部均固定连接有L形板387,L形板387顶部开设有定位孔,防护盖386顶部固定连接有矩形块388,矩形块388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块389,定位块389贯穿定位孔并与定位孔相匹配,定位块389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簧片371,第一簧片371固定连接于矩形块388内部,当定位块389贯穿定位孔后,防护盖386可对两个相邻框板382之间的位置提供防护。
框板382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隔板372,前后相邻的隔板372之间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373,双向螺纹杆373外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板374,框板382内部设置有梯形块375,梯形块375贯穿圈围板35外侧壁并延伸入安装板34内部,框板382内部固定连接有圆杆,梯形块375延伸入安装板34内部后,安装板34获得限位,梯形块375上一体化成型有连接板376,圆杆贯穿连接板376,连接板376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弹簧377,辅助弹簧377设置于圆杆外侧,辅助弹簧377一端与框板382内侧固定连接,辅助弹簧377对连接板376存在弹性作用力;
框板382内部滑动连接有挤压块378,挤压块378一侧与梯形块375一侧相接触,双向螺纹杆373外部设置有两个螺纹块379,螺纹块379与双向螺纹杆373通过螺纹连接,螺纹块379上固定连接有推动杆361,推动杆361贯穿隔板372,推动杆361与挤压块378固定连接,挤压块378可对梯形块375的斜面进行挤压,促使梯形块375移动。
照明机构4包括灯体41,灯体41固定连接于防护板2顶部,灯体41顶部设置有反光板42,反光板42底部与防护板2顶部相贴合,反光板4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矩形板43,矩形板43内部滑动连接有卡板44,卡板44延伸出矩形板43外部,矩形板43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簧片45,第二簧片45一侧与卡板44一侧固定连接,防护板2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46,安装座46一侧与矩形板43一侧相贴合,卡板44延伸入安装座46一侧壁内部,防护板2顶部固定连接有垫板47,灯体41可提供辅助照明的功能;
安装座46顶部设置有翻转板48,翻转板48底部延伸入安装座46内部,翻转板48内部固定连接有转轴49,转轴49贯穿安装座46并与安装座46转动连接,翻转板48一侧开设有卡槽,卡槽与卡板44相匹配,安装座46前侧开设有两个凹槽491,翻转板48可进行以转轴49为轴心的翻转,转轴49外部固定连接有调控板492,调控板492前侧设置有定位螺栓493,定位螺栓493贯穿调控板492并与调控板492通过螺纹连接,定位螺栓493延伸入其中一个凹槽491内部,定位螺栓493与凹槽491相匹配,定位螺栓493延伸入凹槽491内部后,翻转板48无法继续翻转。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底盖板1对新能源汽车发动机提供装饰防护的作用,在底盖板1顶部设置有防护板2和橡胶侧壁31,通过进排气管32向橡胶侧壁31、防护板2和底盖板1等部件圈围构成的空间内部输入气体,橡胶侧壁31具有弹性,气体的输入可在防护板2受到冲击时,起到类似于弹性减震的效果,另外在防护板2受到冲击的同时,冲击力传递至条形板39上,条形板39底部的第三弹簧381可对冲击力提供缓冲减震,条形板39带动衔接板391移动,衔接板391移动后带动斜杆395翻转,斜杆395翻转后带动活动块394移动,此时第一弹簧397可对活动块394的移动提供缓冲,活动块394带动中间板393移动,此时第二弹簧399对中间板393的移动提供缓冲,则通过以上步骤,可通过第一弹簧397和第二弹簧399的弹性作用力来进一步实现减震缓冲的效果,基于以上各减震部件的相互配合,极大地提高了本装置的减震性能;
当需要对本装置进行拆卸组装维护时,将定位块389从定位孔内部推出后,可推动防护盖386,防护盖386可对双向螺纹杆373裸露在外的部位提供防护,避免误触双向螺纹杆373导致防护板2安装不够稳定的情况,防护盖386推动至不对转动板374遮挡后,转动双向螺纹杆373,双向螺纹杆373带动螺纹块379移动,螺纹块379带动推动杆361移动,推动杆361带动挤压块378移动至梯形块375一侧后,由于辅助弹簧377对连接板376存在的弹性拉力,则连接板376带动梯形块375移动出安装板34外侧,最后转动定位环385并将其从插杆384外部取下后,可直接将防护板2、橡胶侧壁31拆卸取下,从而有利于使用者进行维护,使用起来灵活性更高;
本装置中的灯体41可在使用者夜间使用时,提供照明,在不使用时,反光板42可对灯体41盖合防护,在需要照明使用时,则首先将翻转板48翻转至垂直于防护板2的状态后,拧转定位螺栓493,将定位螺栓493旋拧入此时对应的凹槽491内部,则翻转板48获得限位,随后将反光板42抬起至卡板44与卡槽相对应的高度后,第二簧片45的弹性作用力将卡板44推入卡槽内部,此时反光板42获得限位,反光板42有利于将灯体41所散发出来的光亮进行反射增幅,提高照明效果,通过以上步骤可知,在不使用灯光时,将翻转板48翻转至平行于防护板2后,同样将定位螺栓493拧入此时对应的凹槽491内部后,即可快速实现收纳,实现了多功能使用的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盖,包括底盖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板(1)顶部设置有防护板(2),所述底盖板(1)上设置有减震机构(3),所述防护板(2)顶部设置有照明机构(4);
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橡胶侧壁(31),所述橡胶侧壁(31)固定连接于防护板(2)底部,所述橡胶侧壁(31)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排气管(32),进排气管(32)一端安装有密封盖(33),所述橡胶侧壁(31)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4),所述底盖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圈围板(35),圈围板(35)顶部开设有安装槽(36),安装槽(36)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37),所述安装板(34)延伸入安装槽(36)内部并与安装槽(36)相匹配,所述安装板(34)内侧与密封圈(37)外侧相贴合,所述底盖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U形板(38),所述底盖板(1)顶部设置有两个条形板(39),所述底盖板(1)顶部设置有衔接板(391),所述U形板(38)贯穿衔接板(391),所述衔接板(391)顶部两端分别与两个条形板(39)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底盖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辅助板(392),所述辅助板(392)两侧均设置有中间板(393),所述中间板(393)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块(394),所述活动块(394)顶部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有斜杆(395),所述斜杆(395)顶部与衔接板(391)底部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所述U形板(38)内侧固定连接有横杆(396),所述横杆(396)贯穿活动块(394),所述活动块(394)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97),第一弹簧(397)设置于横杆(396)外侧,所述第一弹簧(397)一端与U形板(38)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板(39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器(398)和第二弹簧(399),第二弹簧(399)设置于阻尼器(398)外侧,阻尼器(398)和第二弹簧(399)一端均与中间板(393)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条形板(39)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381),第三弹簧(381)固定连接于底盖板(1)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四个框板(382),四个框板(382)呈矩形状对称分布于圈围板(35)左右两侧,且框板(382)与圈围板(35)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板(2)顶部固定连接有套板(383),所述条形板(39)顶部固定连接有插杆(384),所述插杆(384)延伸入套板(383)内部并与套板(383)内侧相贴合,所述插杆(384)贯穿套板(383)顶部,所述插杆(384)外部设置有定位环(385),所述定位环(385)与插杆(384)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定位环(385)底部与套板(383)顶部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其中两个所述框板(382)外侧均滑动连接有防护盖(386),另两个框板(382)顶部均固定连接有L形板(387),L形板(387)顶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防护盖(386)顶部固定连接有矩形块(388),所述矩形块(388)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块(389),所述定位块(389)贯穿定位孔并与定位孔相匹配,所述定位块(389)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簧片(371),第一簧片(371)固定连接于矩形块(388)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板(382)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隔板(372),前后相邻的隔板(372)之间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373),所述双向螺纹杆(373)外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板(374),框板(382)内部设置有梯形块(375),所述梯形块(375)贯穿圈围板(35)外侧壁并延伸入安装板(34)内部,框板(382)内部固定连接有圆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块(375)上一体化成型有连接板(376),圆杆贯穿连接板(376),所述连接板(376)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弹簧(377),所述辅助弹簧(377)设置于圆杆外侧,所述辅助弹簧(377)一端与框板(382)内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板(382)内部滑动连接有挤压块(378),所述挤压块(378)一侧与梯形块(375)一侧相接触,所述双向螺纹杆(373)外部设置有两个螺纹块(379),所述螺纹块(379)与双向螺纹杆(37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块(379)上固定连接有推动杆(361),所述推动杆(361)贯穿隔板(372),所述推动杆(361)与挤压块(378)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机构(4)包括灯体(41),所述灯体(41)固定连接于防护板(2)顶部,所述灯体(41)顶部设置有反光板(42),所述反光板(42)底部与防护板(2)顶部相贴合,所述反光板(4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矩形板(43),所述矩形板(43)内部滑动连接有卡板(44),所述卡板(44)延伸出矩形板(43)外部,所述矩形板(43)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簧片(45),所述第二簧片(45)一侧与卡板(44)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板(2)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46),所述安装座(46)一侧与矩形板(43)一侧相贴合,所述卡板(44)延伸入安装座(46)一侧壁内部,所述防护板(2)顶部固定连接有垫板(4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6)顶部设置有翻转板(48),所述翻转板(48)底部延伸入安装座(46)内部,所述翻转板(48)内部固定连接有转轴(49),转轴(49)贯穿安装座(46)并与安装座(46)转动连接,所述翻转板(48)一侧开设有卡槽,卡槽与卡板(44)相匹配,所述安装座(46)前侧开设有两个凹槽(49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9)外部固定连接有调控板(492),所述调控板(492)前侧设置有定位螺栓(493),所述定位螺栓(493)贯穿调控板(492)并与调控板(49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定位螺栓(493)延伸入其中一个凹槽(491)内部,定位螺栓(493)与凹槽(491)相匹配。
CN202410425686.2A 2024-04-10 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盖 Active CN1180089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425686.2A CN118008999B (zh) 2024-04-10 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425686.2A CN118008999B (zh) 2024-04-10 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盖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08999A true CN118008999A (zh) 2024-05-10
CN118008999B CN118008999B (zh) 2024-06-11

Family

ID=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9980061725A (ko) * 1996-12-31 1998-10-07 박병재 자동차의 능동 엔진마운트
WO2014136769A1 (ja) * 2013-03-08 2014-09-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JP2015223992A (ja) * 2014-05-29 2015-12-14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作業車両
CN209804757U (zh) * 2019-05-17 2019-12-17 杨群芳 一种散热抗震型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护箱
CN209888630U (zh) * 2019-04-12 2020-01-03 安徽优程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震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保护壳
CN212774527U (zh) * 2020-09-09 2021-03-23 浙江金菱汽车附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气缸盖的隔音罩
CN213921239U (zh) * 2020-11-26 2021-08-10 九江学院 汽车发动机罩的减振降噪装置
CN219733522U (zh) * 2023-02-09 2023-09-22 杭州环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护式发动机盖板
CN220662475U (zh) * 2023-08-09 2024-03-26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前发动机盖板行人碰撞保护辅助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9980061725A (ko) * 1996-12-31 1998-10-07 박병재 자동차의 능동 엔진마운트
WO2014136769A1 (ja) * 2013-03-08 2014-09-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JP2015223992A (ja) * 2014-05-29 2015-12-14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作業車両
CN209888630U (zh) * 2019-04-12 2020-01-03 安徽优程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震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保护壳
CN209804757U (zh) * 2019-05-17 2019-12-17 杨群芳 一种散热抗震型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护箱
CN212774527U (zh) * 2020-09-09 2021-03-23 浙江金菱汽车附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气缸盖的隔音罩
CN213921239U (zh) * 2020-11-26 2021-08-10 九江学院 汽车发动机罩的减振降噪装置
CN219733522U (zh) * 2023-02-09 2023-09-22 杭州环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护式发动机盖板
CN220662475U (zh) * 2023-08-09 2024-03-26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前发动机盖板行人碰撞保护辅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33963B2 (en) Portable solar light tower
CN108859716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安装支架
CN118008999B (zh) 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盖
CN118008999A (zh) 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盖
CN112212244A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led照明灯
CN110094663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隐藏式车内照明灯
CN110634312A (zh) 一种具有挡雨功能的安全性高的移动式交通信号灯
CN110557087A (zh) 一种可折叠太阳能电池板
CN110884451B (zh) 一种压缩式垃圾车可折叠式后防护装置
CN112779869B (zh) 一种桥梁挡风装置及其挡风方法
CN109501919A (zh) 一种智能电动车的显示装置
CN212408498U (zh) 一种公路升降式太阳能路灯
CN113405059A (zh) 全方位多功能工作灯
CN21456466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减震托架
CN113809455A (zh) 一种环保型生物质的启停电池
CN220262678U (zh) 一种窄边框的车载显示屏
CN216047327U (zh) 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led投射灯
CN214958854U (zh) 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可调节太阳能充电桩
CN219610606U (zh) 一种新能源电车电池用防护机构
CN220410732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驾驶室支撑组件
CN219600950U (zh) 一种用于电动单车的散热冲充电装置
CN220067268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储能箱
CN219674118U (zh) 节能型智慧路灯
CN216833451U (zh) 一种多功能通用型太阳能车载行李架
CN220355266U (zh) 一种防护型led智慧路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