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05003A - 超微多孔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Google Patents

超微多孔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05003A
CN118005003A CN202410417729.2A CN202410417729A CN118005003A CN 118005003 A CN118005003 A CN 118005003A CN 202410417729 A CN202410417729 A CN 202410417729A CN 118005003 A CN118005003 A CN 1180050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d carbon
carbon material
phenolic resin
temperature
carbon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41772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005003B (zh
Inventor
赵天宝
潘雨阳
方瑞
彭建
任玲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Lithium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Lithium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Lithium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Lithium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41772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80050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8005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050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0050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050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05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of carbon not covered by groups C01B32/15, C01B32/20, C01B32/25, C01B32/30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4Accumulators with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of metals other than lithium, e.g. with magnesium or aluminiu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5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ther than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sulfides, selenides, tellurides, halogenides or LiCoFy; of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phosphates, silicates or borates
    • H01M4/583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1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e.g. porosity, surface are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6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arity
    • H01M2004/027Negative electrod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超微多孔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酚醛树脂与固化剂经热处理,得到处理物;S2处理物经预碳化处理,得到中间物;S3中间物与填充剂经共混、退火后,再经碳化得到硬碳材料。本申请以成本较低的液态酚醛树脂来作为基质,以水溶性一元醇作为固化剂,通过醇达到促进酚醛树脂固化的同时,产生合适的醇蒸汽流诱导酚醛树脂内部孔隙的大量产生,使得前驱体内部的多孔结构在后续的碳化过程中可以进一步产生大量微孔结构,留下了更多的钠离子储存位点。

Description

超微多孔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超微多孔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不可再生资源不断减少,寻找安全、无污染、资源丰富的新能源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点。钠元素和锂元素位于同族金属元素,并且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储存丰富,所以钠离子电池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替补产品。在电池材料技术领域中,硬碳材料在高温难以石墨化,且表现出更强的储钠能力,更低的工作电位更是成为了最有潜力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相对于生物质与石油基,树脂基前驱体的分子结构相对简单、可控,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设计相关的分子结构,精准构建可调节的孔结构和分子水平上的活性位点,使得硬碳材料具有更好的倍率和循环稳定性能。在孔结构中,由石墨微晶交错堆叠而成的开孔结构(>2nm)一般会因形成SEI膜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大量死钠的形成,微孔(≤2nm)具有在以“插层”、“填充”为主的储钠行为,具体表现在电池充放电曲线中的“平台区域”,其中超微孔(≤1nm)可以在不与电解液接触,即完全不消耗电解液的情况下实现钠离子的储存,所以如何设计控制树脂基硬碳的孔结构一直是树脂基硬碳领域需要钻研打磨的问题。
如公开号为CN109742383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酚醛树脂的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以无水乙醇作为可溶性酚醛树脂的相变剂,其目的在于造孔,但仅是通过调节相变剂则不足以精准调控硬碳的孔径及孔体积,所造成的大量开孔还是会不可避免地形成大比表面积,从而引发过低的首次库伦效率,以及SEI膜不稳定而重塑造成的死钠持续形成。
如公开号为CN112225194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通过在硬碳材料前驱体中加入导电性添加剂以提高所得材料的导电性,但其实质带来的是调节孔径的效果,无法做到对首次库伦效率的进一步改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
用以解决当前对硬碳的孔结构调节不足而导致的首次库伦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超微多孔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超微多孔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酚醛树脂与固化剂经热处理,得到处理物;
具体而言,
固化剂为水溶性一元醇,具体可以是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环乙醇、苯甲醇中的至少一种;V酚醛树脂:V固化剂=1.5~3:1;固化剂与酚醛树脂进行机械混合后,转移至高温反应釜中,于加热器下进行热处理。热处理为溶剂热反应;溶剂热反应:时间为3~8h,温度为150~200℃。热处理结束后,将处理物经粉碎处理。
S2 处理物经预碳化处理,得到中间物;
具体而言,
预碳化:升温至600~800℃、保温2~8h、升温速率3~8℃/min;预碳化于保护气体的气氛下进行,保护气体为氮气。
S3 中间物与填充剂经共混、退火后,再经碳化得到硬碳材料。
具体而言,
共混采用机械共混,并过筛处理。
填充剂包括四氯苯二甲酸酐、二苯醚四酸二酐、环戊烷四羧酸二酐、3,4,9,10-苝四羧酸二酐中的至少一种;m酚醛树脂:m填充剂=1:0.8~1.5。
退火温度>填充剂的熔点温度,也就是:温度300~400℃,升温速率3~10℃/min,保温时间2~6h。
碳化:碳化温度1000~1600℃,保温时间为3~8h,升温速率为3~8℃/min;
碳化结束后,粉碎至粒度≥400目。
热处理:使得乙醇与液态酚醛树脂反应加速其固化,并充当蒸汽诱导酚醛树脂基质产生大量孔隙。
预碳化:基本去除有机质,形成大量介孔、微孔。
退火:使得填充剂扩散到预碳化产物的孔隙内。
碳化:升温碳化,使附着在孔隙内的填充剂碳化,残留的填充剂随保护气体流蒸发。
第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前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硬碳材料。
第三,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述提及的硬碳材料在钠离子电池的应用。
具体的应用方法为,
将前述提及的硬碳材料、导电剂(SP)、粘接剂(CMC、SBR)以质量比x:y:m:n(80≤x≤95;2≤y≤10;1≤m≤3.5;2≤n≤6.5)的比例与一定量的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涂覆于集流体上,制成所述钠离子电池负极极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机理及有益效果:
本申请以成本较低的液态酚醛树脂来作为基质,以水溶性一元醇类作为固化剂,通过醇类达到促进酚醛树脂固化的同时,产生合适的醇蒸汽流诱导酚醛树脂内部孔隙的大量产生,使得前驱体内部的多孔结构在后续的碳化过程中可以进一步产生大量微孔结构,留下了更多的钠离子储存位点。
对前驱体进行的相变造孔前处理会提高最后硬碳产物的开孔率,这会在首次循环过程中产生大量的SEI膜,使首次库伦效率不理想,并且过高的比表面积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SEI膜的稳定性,这会持续地造成死钠的产生,细化孔径则会大幅度降低比表面积,降低上述的效果。
另外,碳材料的孔径大小对溶剂化的钠离子表现出离子筛分效应,孔径对孔内电子分布有很大影响;具体来说,当孔径尺寸小于溶剂化的钠离子时,去溶剂化将发生在孔径周围,这提高库伦效率,提高SEI膜稳定性,还可以提高比容量中平台区/斜坡区的比例,其中斜坡区的容量占比不利于首次库伦效率。
因为为了达到想要保证孔隙结构的量,又要保证孔隙结构质的目的,本申请通过细化孔隙结构来实现。具体地,本申请中在对固化后的酚醛树脂进行预碳化后,基本去除了存在的有机质,也基本确定了碳质结构中孔隙的数量与位置。在此基础上,利用熔融扩散的方法向预碳化产物的孔隙中引入填充剂(高熔点的芳香烃),可以因芳香结构在后续的高温部分保留可起到储钠作用碳质(类石墨微晶),从而达到细化孔隙至超微孔(≤1nm)的效果,也就是提高了孔的“质量”,裸露在外的部分则因高温蒸发被气流带走,不会影响孔的“数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得到的硬碳材料的充放电曲线图;
图2为实施例1得到的硬碳材料的XRD图;
图3为实施例1得到的硬碳材料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微多孔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向反应容器投入液态酚醛树脂,加入无水乙醇,机械搅拌至二者完全混合;V酚醛树脂:V无水乙醇=2:1,将得到的混合物转移至高温反应釜中,在加热器中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时间6h,温度200℃,反应后的处理物经球磨粉碎,再于氮气气氛下进行预碳化:升温速率5℃/min,预碳化温度为700℃,保温时长为4h,将得到的预碳化产物与四氯苯二甲酸酐(m酚醛树脂:m四氯苯二甲酸酐=1:1)混合进行机械球磨,再进行筛分(≥400目),接着在炭化炉中通入保护气体(氮气),筛分后的预产物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350℃,升温速率为5℃/min,保温时长为4h;接着再进一步升温碳化,升温速率为5℃/min,碳化温度为1400℃,保温时间为6h;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物料进行粉碎并筛分,目数为400目,得到硬碳颗粒。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微多孔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向反应容器投入液态酚醛树脂,加入无水乙醇,机械搅拌至二者完全混合;V酚醛树脂:V无水乙醇=1.5:1,将得到的混合物转移至高温反应釜中,在加热器中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时间6h,温度200℃,反应后的处理物经球磨粉碎,再于氮气气氛下进行预碳化:升温速率5℃/min,预碳化温度为700℃,保温时长为4h,将得到的预碳化产物与四氯苯二甲酸酐(m酚醛树脂:m四氯苯二甲酸酐=1:1)混合进行机械球磨,再进行筛分(≥400目),接着在炭化炉中通入保护气体(氮气),筛分后的预产物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350℃,升温速率为5℃/min,保温时长为4h;接着再进一步升温碳化,升温速率为5℃/min,碳化温度为1400℃,保温时间为6h;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物料进行粉碎并筛分,目数为400目,得到硬碳颗粒。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微多孔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向反应容器投入液态酚醛树脂,加入无水乙醇,机械搅拌至二者完全混合;V酚醛树脂:V无水乙醇=2:1,将得到的混合物转移至高温反应釜中,在加热器中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时间6h,温度100℃,反应后的处理物经球磨粉碎,再于氮气气氛下进行预碳化:升温速率5℃/min,预碳化温度为700℃,保温时长为4h,将得到的预碳化产物与四氯苯二甲酸酐(m酚醛树脂:m四氯苯二甲酸酐=1:1)混合进行机械球磨,再进行筛分(≥400目),接着在炭化炉中通入保护气体(氮气),筛分后的预产物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350℃,升温速率为5℃/min,保温时长为4h;接着再进一步升温碳化,升温速率为5℃/min,碳化温度为1400℃,保温时间为6h;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物料进行粉碎并筛分,目数为400目,得到硬碳颗粒。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微多孔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向反应容器投入液态酚醛树脂,加入无水乙醇,机械搅拌至二者完全混合;V酚醛树脂:V无水乙醇=2:1,将得到的混合物转移至高温反应釜中,在加热器中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时间3h,温度200℃,反应后的处理物经球磨粉碎,再于氮气气氛下进行预碳化:升温速率5℃/min,预碳化温度为700℃,保温时长为4h,将得到的预碳化产物与四氯苯二甲酸酐(m酚醛树脂:m四氯苯二甲酸酐=1:1)混合进行机械球磨,再进行筛分(≥400目),接着在炭化炉中通入保护气体(氮气),筛分后的预产物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350℃,升温速率为5℃/min,保温时长为4h;接着再进一步升温碳化,升温速率为5℃/min,碳化温度为1400℃,保温时间为6h;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物料进行粉碎并筛分,目数为400目,得到硬碳颗粒。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微多孔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向反应容器投入液态酚醛树脂,加入无水乙醇,机械搅拌至二者完全混合;V酚醛树脂:V无水乙醇=2:1,将得到的混合物转移至高温反应釜中,在加热器中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时间6h,温度200℃,反应后的处理物经球磨粉碎,再于氮气气氛下进行预碳化:升温速率5℃/min,预碳化温度为700℃,保温时长为4h,将得到的预碳化产物与四氯苯二甲酸酐(m酚醛树脂:m四氯苯二甲酸酐=1:0.8)混合进行机械球磨,再进行筛分(≥400目),接着在炭化炉中通入保护气体(氮气),筛分后的预产物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350℃,升温速率为5℃/min,保温时长为4h;接着再进一步升温碳化,升温速率为5℃/min,碳化温度为1400℃,保温时间为6h;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物料进行粉碎并筛分,目数为400目,得到硬碳颗粒。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微多孔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向反应容器投入液态酚醛树脂,加入无水乙醇,机械搅拌至二者完全混合;V酚醛树脂:V无水乙醇=2:1,将得到的混合物转移至高温反应釜中,在加热器中进行溶剂热反应,反应时间6h,温度200℃,反应后的处理物经球磨粉碎,再于氮气气氛下进行预碳化:升温速率5℃/min,预碳化温度为700℃,保温时长为4h,将得到的预碳化产物与3,4,9,10-苝四羧酸二酐(m酚醛树脂:m3,4,9,10-苝四羧酸二酐=1:1)混合进行机械球磨,再进行筛分(≥400目),接着在炭化炉中通入保护气体(氮气),筛分后的预产物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350℃,升温速率为5℃/min,保温时长为4h;接着再进一步升温碳化,升温速率为5℃/min,碳化温度为1400℃,保温时间为6h;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取出物料进行粉碎并筛分,目数为400目,得到硬碳颗粒。
对比例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未添加无水乙醇,即是溶剂热反应时,仅是液体酚醛树脂加热。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未添加四氯苯二甲酸酐,即是预碳化后直接进行碳化处理。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未添加无水乙醇以及四氯苯二甲酸酐。
对比例4: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V酚醛树脂:V无水乙醇=1:2。
对比例5: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m酚醛树脂:m填充剂=1:0.3。
试验例
试验例1:
采用半电池测试方法测试该成品的电化学性能:
硬碳负极活性材料样品(实施例1-6)、导电剂(SP)和粘结剂(CMC、SBR)以质量比x:y:m:n=90:4:3:3的比例与一定量的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涂覆于集流体上,制成所述钠离子电池负极极片,压片制成直径为1 cm的圆形碳膜,于120 ℃干燥12 h备用。在手套箱中以金属钠片为对电极,电解液为1.5 M NaPF6:EMC:DMC=1:2:2体积比的混合溶液,Whatman GF/D超细玻璃纤维为隔膜,组装成扣式电池。通过Land电池测试仪在条件为电流密度为25 mA/g,电压范围为0-3 V的条件下测试。在实施例1中所制备的沥青基硬碳负极材料的在0.1 C下呈现出比容量为396mAh/g的首圈容量,首次库伦效率为94%。
以实施例1-6以及对比例1-5组装得到的电池进行电化学性能的测试,检测条件为倍率0.1C,电压范围为0-3 V,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实施例1的充放电曲线图如图1所示。
以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硬碳材料为样品,分别进行XRD测试及SEM测试,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
表1 测试结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超微多孔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 酚醛树脂与固化剂经热处理,得到处理物;
S2 处理物经预碳化处理,得到中间物;
S3 中间物与填充剂经共混、退火后,再经碳化得到硬碳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微多孔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包括特征(S1-1)至(S1-2)中的至少一个:
(S1-1)固化剂为水溶性一元醇;
(S1-2)V酚醛树脂:V固化剂=1.5~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微多孔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1)包括特征(S1-1-1):
(S1-1-1)水溶性一元醇包括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环乙醇、苯甲醇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微多孔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包括特征(S2-1)至(S2-2)中的至少一个:
(S2-1)预碳化:升温至600~800℃、保温2~8h、升温速率3~8℃/min;
(S2-2)预碳化于保护气体气氛下进行,保护气体为氮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微多孔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包括特征(S3-1)至(S3-2)中的至少一个:
(S3-1)碳化:碳化温度1000~1600℃,保温时间为3~8h,升温速率为3~8℃/min;
(S3-2)碳化结束后,粉碎至粒度≥400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超微多孔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包括特征(S1-3)至(S1-4)中的至少一个:
(S1-3)热处理为溶剂热反应;
(S1-4)溶剂热反应:时间为3~8h,温度为150~20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超微多孔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包括特征(S3-3)至(S3-5)中的至少一个:
(S3-3)填充剂包括四氯苯二甲酸酐、二苯醚四酸二酐、环戊烷四羧酸二酐、3,4,9,10-苝四羧酸二酐中的至少一种;
(S3-4)m酚醛树脂:m填充剂=1:0.8~1.5;
(S3-5)退火温度大于填充剂的熔点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微多孔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5)包括特征(S3-5-1):
(S3-5-1)退火:温度300~500℃,升温速率3~10℃/min,保温时间2~6h。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硬碳材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硬碳材料在钠离子电池的应用。
CN202410417729.2A 2024-04-09 2024-04-09 超微多孔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Active CN1180050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417729.2A CN118005003B (zh) 2024-04-09 2024-04-09 超微多孔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417729.2A CN118005003B (zh) 2024-04-09 2024-04-09 超微多孔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05003A true CN118005003A (zh) 2024-05-10
CN118005003B CN118005003B (zh) 2024-06-18

Family

ID=90958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417729.2A Active CN118005003B (zh) 2024-04-09 2024-04-09 超微多孔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8005003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54858A (zh) * 2014-01-10 2014-04-30 纪效波 一种动力储能电池用硬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99275A (zh) * 2016-08-26 2017-01-04 东莞市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硬碳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459330A (zh) * 2013-03-13 2017-02-22 Energ2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改进的乳液和悬浮液聚合方法,和产生自该方法的碳的改进的电化学性能
US20170352868A1 (en) * 2016-06-07 2017-12-07 Nanotek Instruments, Inc. Alkali Metal Battery Having an Integral 3D Graphene-Carbon-Metal Hybrid Foam-Based Electrode
CN109742383A (zh) * 2018-12-28 2019-05-10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基于酚醛树脂的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849332A (zh) * 2022-11-23 2023-03-28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高倍率硬炭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514102A (zh) * 2023-05-12 2023-08-01 宁国富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失效活性炭制备碳材料方法及其应用
CN116534839A (zh) * 2023-07-04 2023-08-04 成都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氮磷共掺杂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7163941A (zh) * 2023-09-14 2023-12-05 湖南宸宇富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质-淀粉复合基硬碳材料及其制备和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17393705A (zh) * 2023-11-07 2024-01-12 重庆理工大学 一种制备高首次库伦效率有机负极材料的化学预锂化方法
CN117730430A (zh) * 2021-02-25 2024-03-19 艾克波宁蒂亚尔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由生物质获得的多孔碳材料、复合材料及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9330A (zh) * 2013-03-13 2017-02-22 Energ2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改进的乳液和悬浮液聚合方法,和产生自该方法的碳的改进的电化学性能
CN103754858A (zh) * 2014-01-10 2014-04-30 纪效波 一种动力储能电池用硬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170352868A1 (en) * 2016-06-07 2017-12-07 Nanotek Instruments, Inc. Alkali Metal Battery Having an Integral 3D Graphene-Carbon-Metal Hybrid Foam-Based Electrode
CN106299275A (zh) * 2016-08-26 2017-01-04 东莞市迈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硬碳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742383A (zh) * 2018-12-28 2019-05-10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基于酚醛树脂的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730430A (zh) * 2021-02-25 2024-03-19 艾克波宁蒂亚尔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由生物质获得的多孔碳材料、复合材料及生产方法
CN115849332A (zh) * 2022-11-23 2023-03-28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高倍率硬炭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514102A (zh) * 2023-05-12 2023-08-01 宁国富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失效活性炭制备碳材料方法及其应用
CN116534839A (zh) * 2023-07-04 2023-08-04 成都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氮磷共掺杂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7163941A (zh) * 2023-09-14 2023-12-05 湖南宸宇富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质-淀粉复合基硬碳材料及其制备和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17393705A (zh) * 2023-11-07 2024-01-12 重庆理工大学 一种制备高首次库伦效率有机负极材料的化学预锂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HOU, HY ET AL: ""Microstructure regulation of resin-based hard carbons via esterification cross-linking for high-performance sodium-ion batteries"", 《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 vol. 10, no. 8, 20 March 2023 (2023-03-20), pages 2404 - 2413 *
贾其凡 等: ""低介电高分子材料的发展现状"", 《塑料》, vol. 51, no. 04, 18 August 2022 (2022-08-18), pages 146 - 149 *
邱;吴先勇;卢海燕;艾新平;杨汉西;曹余良;: "碳基负极材料储钠反应的研究进展", 储能科学与技术, no. 03, 1 May 2016 (2016-05-01), pages 258 - 26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05003B (zh) 2024-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73923A (zh) 一种高倍率锂离子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6074479A1 (zh) 一种热解无定型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232175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石墨/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7221654B (zh) 一种三维多孔鸟巢状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58911B (zh) 硬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锂离子电池
CN112289986B (zh) 一种高倍率快充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777064B (zh) 类球形快充石墨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03979529A (zh) 一种多孔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电极材料的应用
CN110240142A (zh) 微观结构易于调控的多孔碳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6332154A (zh) 一种多孔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6715239A (zh) 煤基多孔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88755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68739B (zh) 一种硬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极、电池和应用
CN116344804A (zh) 一种电池负极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087129A1 (zh) 炭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炭电极材料
CN102130336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层次孔结构炭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4180564A (zh) 人造石墨的合成方法、负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
CN118005003B (zh) 超微多孔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5626637B (zh) 一种碳/石墨烯/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725507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压实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60348A (zh) 一种新型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063876B (zh) 石墨烯/栲胶糠醇树脂衍生碳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991077A (zh) 一种锂电池用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7466284B (zh) 表面改性的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78776A (zh) 一种电池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