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80157A - 轮胎 - Google Patents
轮胎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980157A CN117980157A CN202280064421.3A CN202280064421A CN117980157A CN 117980157 A CN117980157 A CN 117980157A CN 202280064421 A CN202280064421 A CN 202280064421A CN 117980157 A CN117980157 A CN 1179801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re
- groove
- shoulder
- width
- tread su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61 inert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1—Shape of the shoulders between tread and sidewall, e.g. rounded, stepped or cantilever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6—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该轮胎的特征在于,其包括处于各肩侧陆部(3a和3b)中的至少一个肩槽(4),肩侧陆部(3a和3b)布置在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且由周向主槽(2a)和胎面端(TE)划分,并且其特征在于,肩槽(4)在槽底侧具有扩宽部(4a),所述扩宽部(4a)的槽宽度比位置更靠近胎面表面(1)的部分的槽宽度大,肩槽(4)在胎面表面(1)中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并且扩宽部(4a)的轮胎径向上的最大宽度部(Pw)在胎面表面的平面视图中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以至少25°的倾斜角度延伸。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轮胎。
本申请要求基于2021年9月22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特愿2021-154870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而并入本文中。
背景技术
已经公开了具有刀槽的轮胎(专利文献1),所述刀槽在底部处的宽度被扩宽,以便在轮胎磨耗已经发展时控制轮胎排水性的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114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关于在轮胎磨耗已经发展时的排水性仍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轮胎磨耗已经发展时也具有充分的排水性的轮胎。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要点如下。
一种轮胎,其在胎面表面上具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多个周向主槽,
在肩侧陆部中设置有至少一个肩槽,所述肩侧陆部由位于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所述周向主槽和胎面端划分,
所述肩槽在槽底侧具有扩宽部,在所述扩宽部处的槽宽度大于所述胎面表面侧的槽宽度,
所述肩槽在胎面表面上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并且
所述扩宽部的轮胎径向上的最大宽度部在所述胎面表面的平面视图中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以25°以上的角度延伸。
发明的效果
本公开可以提供一种即使在轮胎磨耗已经发展时也具有充分的排水性的轮胎。
附图说明
[图1]图1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的沿轮胎轴向观察的接地面。
[图2]图2为沿着图1中的线A-A的截面图。
[图3]图3为用于说明肩槽的形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4]图4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的接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轮胎可以用于任何种类的轮胎,但是可以适当地用于乘用车用轮胎。
以下是参考附图对根据本公开的轮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性描述。在各图中,共用的部件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第一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0的沿轮胎轴向观察的接地面。在图1中,当轮胎磨耗已经发展时的胎面表面1的平面图中的槽也由虚线表示。此外,在图1中,当轮胎磨耗已经发展时的接地面的外轮廓线由虚线C1示意性地表示。
如本文所用,术语“胎面表面(1)”意指当组装在轮辋上、填充有规定内压的轮胎在最大负荷下滚动时与路面接触的轮胎的外周面。
在本说明书中,术语“胎面端(TE)”意指胎面表面(1)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外缘。
如本文所用,术语“轮辋”是指在生产和使用轮胎的地区有效的产业标准中记载的或未来可能记载的适用尺寸的标准轮辋(ETRTO的标准手册中的测量轮辋以及TRA的年鉴中的设计轮辋),所述产业标准诸如为日本的JATMA(日本汽车轮胎制造商协会)的JATMA年鉴、欧洲的ETRTO(欧洲轮胎轮辋技术组织)的标准手册以及美国的TRA(轮胎轮辋协会)的年鉴(即,术语“轮辋”包括前述产业标准中列出的当前尺寸以及未来尺寸。“未来将要记载的尺寸”的示例可以是在2013版的ETRTO中列出为“未来发展(FUTURE DEVELOPMENTS)”的尺寸)。对于上述产业标准中未列出的尺寸,术语“适用轮辋”是指具有与充气轮胎的胎圈宽度相对应的宽度的轮辋。
此外,术语“规定内压”是指在前述的JATMA年鉴和其它产业标准中记载的适用尺寸和帘布层等级下与单个轮的最大负荷能力对应的空气压力(最大空气压力)。在尺寸没有在前述产业标准中列出的情况下,“规定内压”是指与为安装有轮胎的各车辆规定的最大负荷能力对应的空气压力(最大空气压力)。
术语“最大负荷”是指与上述最大负荷能力相对应的负荷。
此处的空气可以由惰性气体、诸如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代替。
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应当在下述“基准状态”下测量诸如槽和陆部等的各要素的尺寸、接地宽度(TW)等。
如本文所用,术语“基准状态”是指轮胎组装在轮辋上、填充有上述规定内压并且无负荷的状态。
在本说明书中,术语“槽宽度”是指当垂直于槽的延伸方向测量时的、一对彼此相对的槽壁表面之间的距离。如本文所用,术语“槽深度”是指在垂直于胎面表面的方向上,在沿槽宽度方向的截面中从胎面表面到槽底部位置的距离。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术语“接地面”是指当轮胎组装在轮辋上、填充有规定内压、并且在施加有最大负荷的情况下接地时,轮胎与路面接触的外表面。
如本文所用,术语“轮胎周向”也称为“轮胎周向CD1”或“轮胎周向CD2”,并且术语“轮胎宽度方向”也称为“轮胎宽度方向WD”。在各图中,由箭头CD1和CD2表示轮胎周向(CD),并且由箭头WD表示轮胎宽度方向(WD)。
如图1所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0在胎面表面上具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多个周向主槽2。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有配置在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一对周向主槽2a和沿轮胎赤道面CL延伸的周向主槽2b。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周向主槽2的个数为3个,但也可以为2个或4个以上。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0的胎面表面1的胎面平面视图中,两个周向主槽2a和2b相对于轮胎周向无倾斜地延伸,但是至少一个周向主槽2可以相对于轮胎周向成角度地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周向主槽可以相对于轮胎周向以例如5°以下的角度延伸。另外,如图1所示,各周向主槽2可以沿轮胎周向以直线状延伸,或者其可以沿周向以锯齿状(zigzag)或波状等延伸。
周向主槽2a和2b的宽度没有限制,然而,从排水性和操纵稳定性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将槽构成为使得例如当轮胎安装在轮辋上、填充有规定内压、并且承受最大负荷时,在负荷下,一对相对的槽壁不会立即彼此接触。更具体地,基准状态下的槽宽度优选大于1.5mm。
此外,周向主槽2a和2b的槽深度也没有限制,然而,从充分的排水性和维持轮胎刚性的观点来看,例如,优选的是,槽深度为3mm以上且20mm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0的胎面表面1上,肩侧陆部3a和3b由位于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一对周向主槽2a和胎面端TE划分;并且中央陆部3c和3d由周向主槽2b和一对周向主槽2a划分。
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0中,肩侧陆部3a和3b以及中央陆部3c和3d为在轮胎周向上未被分断的肋状陆部,但可以为由宽度方向槽划分的块状陆部。
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中央陆部3c和3d不具有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槽等,但也可以适当设置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槽等。
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0中,在肩侧陆部3a和3b中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肩槽4。在图1中,肩槽4设置在接地面内,在肩侧陆部3a和3b中各设置有两个,但是肩槽4的个数和配置没有限制。例如,也可以是肩侧陆部3a和3b中仅一者具有肩槽4。
下面参考图1、图2和图3,使用肩侧陆部3a中的肩槽4作为典型示例来描述肩槽4的进一步细节。
图2为沿着图1中的线A-A的截面图,并且图3为用于说明肩槽的形状的示意性立体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肩槽4在胎面表面1上沿着轮胎宽度方向WD延伸。此处,“沿着轮胎宽度方向”延伸意指在轮胎平面视图中肩槽4平行于轮胎宽度方向WD,或者肩槽4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以5°以下的角度延伸。如图1所示,肩槽4可以沿轮胎宽度方向以直线状延伸,或者其可以沿轮胎宽度方向以锯齿状或波状等延伸。此处,“沿轮胎宽度方向以锯齿状”意指构成锯齿状的直线状的各部分均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
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肩槽4在肩侧陆部3a的胎面端TE开口,朝向周向主槽2a延伸,并且在肩侧陆部3a中终止。然而,肩槽4的构成不限于此,例如,其可以向胎面端TE和周向主槽2a两者开口。
注意,肩槽4在胎面表面1处的槽宽度没有特别限制。
肩槽4在槽底侧具有扩宽部,在扩宽部处的槽宽度大于胎面表面1侧的槽宽度。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在槽底43侧(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在纸面的底部方向上)具有第1扩宽部4a,在第1扩宽部4a处的槽宽度大于胎面表面1侧的槽宽度;以及比第1扩宽部4a靠槽底侧的第2扩宽部4b,在第2扩宽部4b处的槽宽度大于第1扩宽部4a的槽宽度。第1扩宽部4a和4b的形状不限于特定形状。
例如,如图2所示,第1扩宽部4a可以成形为使得槽宽度从胎面表面1朝向第2扩宽部4b侧以阶梯式增加,或者槽4可以具有恒定的槽宽度而不从胎面表面1向第2扩宽部4b扩宽。
另外,如图2所示,槽4可以在截面图中成形为在槽底43附近具有最大宽度部,并且槽宽度从胎面表面1侧向槽底43侧以阶梯式增加。第2扩宽部4b的形状没有限制,并且第2扩宽部4b的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或也可以为从第1扩宽部4a侧至槽底43具有恒定的槽宽度。另外,第2扩宽部4b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或椭圆形,例如,在从第1扩宽部4a侧向槽底43侧的途中具有最大宽度部的形状。
如图2所示,肩槽4可以具有槽壁41和42以及槽底43的边界为具有任意曲率半径的弧状侧壁和槽底,或者槽壁41和42以及槽底43各自在垂直于槽的延伸方向的截面中可以为直线状。
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10中,如图1所示,肩槽4在胎面表面1上沿轮胎宽度方向WD延伸。另一方面,如图1中的虚线所示,将肩槽4的第2扩宽部4b的轮胎径向上的最大宽度部Pw构成为使得在胎面表面1的平面视图中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WD的倾斜角度θ1为25°以上(即,其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WD以25°以上的角度延伸)。
此处,第2扩宽部4b的最大宽度部(Pw)意指肩槽4的在基准状态下垂直于第2扩宽部4b的延伸方向测量时的、一对彼此相对的槽壁表面之间的距离最大的部分。
另外,最大宽度部Pw在胎面表面1的平面视图中的倾斜角度θ1意指连接肩槽4的一端(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与肩槽4的另一端(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的线段(在图1的示例中,连接肩槽4的一端的槽宽度方向中心与肩槽4的另一端的槽宽度方向中心的线段)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WD的倾斜角度,如图1所示。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0中,肩槽4在胎面表面1处沿着轮胎宽度方向WD延伸,并且其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WD的倾斜角度从胎面表面1朝向槽底侧连续地变化,使得倾斜角度θ1为25°以上。肩槽4不限于该构成,并且可以将其构成为使得从胎面表面1到第2扩宽部4b的部分沿着轮胎宽度方向WD延伸,并且第2扩宽部4b以恒定的倾斜角度θ1延伸。此外,肩槽4可以构成为从胎面表面1到槽底阶梯式地角度变化。
下面描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0,通过在位于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肩侧陆部3a和3b的胎面表面1上布置沿轮胎宽度方向WD延伸的肩槽4,可以确保排水性。由于肩槽4沿轮胎宽度方向WD延伸,因此在轮胎10直线前进时,轮胎10将沿着接地面的踏入侧的轮廓线接地,从而减少肩槽4的端部处不均匀磨耗和噪音的产生。
另外,肩槽4在槽底侧具有扩宽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扩宽部4a和第2扩宽部4b),在扩宽部处的槽宽度大于胎面表面1侧的槽宽度,从而在轮胎磨耗已经发展时确保充分的排水性。
此外,肩槽4在轮胎磨耗已经发展时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WD以大于25°倾斜。当轮胎磨耗已经发展时,如图1中虚线C1所示,接地面的外轮廓线从磨耗发展前的状态发生变化。随着槽在更靠近轮胎的踏入侧的位置处沿垂直于接地面的外轮廓线的方向延伸,槽的排水性趋于增加。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在轮胎磨耗发展前,肩槽4沿着轮胎宽度方向延伸,而在轮胎磨耗已经发展后,肩槽4(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2扩宽部4b)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以25°以上的角度延伸。在轮胎磨耗已经发展后,随着轮胎的旋转,在肩槽4接近轮胎的踏入侧时,在槽大致垂直于接地面的外轮廓线时,这促进从胎面宽度方向内侧朝向轮胎的胎面端TE侧的排水。另外,通过将肩槽4设置在肩侧陆部中,与将其布置在中央陆部中相比,更容易促进朝向胎面端TE的排水,并且在轮胎磨耗已经发展时可以确保充分的排水性。
下面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的适当构成、变型等的描述。
肩槽4的槽深度d1没有特别限制,但从确保充分的排水性和维持轮胎刚性的观点来看,优选使其与周向主槽2a和2b一样深。更具体地,槽深度d1优选为例如3mm以上且20mm以下。更优选地,其为5mm以上且10mm以下。
肩槽4的第2扩宽部4b在槽深度方向上的长度d2没有特别限制,但从在有效地确保充分的排水性的同时维持设置有肩槽4的肩侧陆部的充分的刚性的观点来看,长度d2优选为肩槽4的整体深度d1的30%以上且70%以下。更优选地,长度d2为槽深度d1的40%以上且60%以下。
肩槽4在胎面表面1上的槽宽度w1没有特别限制,但从有效地维持新轮胎的刚性的观点来看,在基准状态下小于1.5mm是合适的。从确保肩槽4的充分的排水性的观点来看,其合适地为至少1mm。
肩槽4的第2扩宽部4b的最大宽度部Pw的槽宽度w2没有特别限制,但从在轮胎磨耗已经发展时的充分的排水性的观点来看,例如,槽宽度w2可以为1.5mm以上,并且从维持设置有肩槽4的肩侧陆部的充分的刚性的观点来看,例如,其合适地为4mm以下。更合适地,从在轮胎磨耗已经发展时兼顾充分的排水性和维持陆部的刚性的观点来看,槽宽度w2为2.0mm以上且3.5mm以下。
肩槽4在胎面表面1上的延伸长度L1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为轮胎的接地宽度TW的至少25%。通过将延伸长度L1设定为轮胎的接地宽度TW的25%以上,可以将来自路面的水完全捕获在槽中,并且可以有效地确保充分的排水性。
肩槽4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制,但从确保充分的排水性的观点来看,优选的是,在轮胎的接地面内,在肩侧陆部3a和3b上分别配置2个以上的槽。更优选地,从确保充分的排水性和设置有肩槽4的肩侧陆部的刚性的观点来看,在接地面内,优选在肩侧陆部3a和3b中分别配置3~10个槽。
此处,术语“配置在接地面内”应意指只要肩槽4的任意部分位于接地面内,则该肩槽4就配置在接地面内。
肩槽4的第2扩宽部4b的轮胎径向上的最大宽度部Pw在胎面表面1的平面视图中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WD的倾斜角度(锐角侧的角度)θ1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其为25°以上即可,但优选为50°以下,以在有效地确保充分的排水性同时维持轮胎的充分的周向牵引性能。更合适地,第2扩宽部4b的倾斜角度θ1为28°以上且45°以下。
虽然轮胎10的旋转方向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的是,将轮胎10安装成使其沿图1中的轮胎周向CD1的方向旋转,或者轮胎10为规定或推荐安装成沿该方向旋转的轮胎,以在轮胎摩耗已经发展时促进从肩槽4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向胎面端TE侧的更有效排水。在图1的示例中,这意味着,轮胎旋转的方式为,在轮胎摩耗发展后,使最大宽度部Pw随着从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向外侧去而从轮胎的踏入侧向蹬出侧倾斜。这种安装通过肩槽4的第2扩宽部4b促进了从轮胎的接地面的踏入侧向蹬出侧的更有效的排水。此外,在轮胎摩耗发展后,槽将是倾斜的并且从轮胎的接地面的踏入侧沿排水的方向延伸,这将提供与路面的充分的湿抓地性能。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考图4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除了肩侧陆部具有不同的构成以外,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20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轮胎相同的构成。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类似的部件被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图4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轮胎20的接地面。在图4中,在轮胎摩耗已经发展时的胎面表面11的平面视图中的槽也用虚线表示。
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20的胎面表面11中,肩侧陆部30a和30b由位于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一对周向主槽2a和胎面端TE划分,并且中央陆部3c和3d由周向主槽2b和一对周向主槽2a划分。
肩侧陆部30a和30b由多个宽度方向槽50划分成多个花纹块陆部301a和301b(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接地面内,在肩侧陆部30a和30b中分别有两个宽度方向槽50),所述宽度方向槽50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与胎面端TE和周向主槽2a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在整个花纹块陆部都位于接地面内的一个花纹块陆部301a和一个花纹块陆部301b,并且存在花纹块陆部的一部分位于接地面内的两个花纹块陆部301a和两个花纹块陆部301b)。
宽度方向槽50可以在轮胎平面图中平行于轮胎宽度方向WD延伸,或者可以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WD以45°以下的倾斜角度延伸。此外,如图4所示,宽度方向槽50可以沿轮胎宽度方向以直线状延伸,或者可以沿轮胎宽度方向以锯齿状或波状等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20中,在接地面内布置的花纹块陆部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的是,在轮胎的接地面内分别配置2~10个花纹块陆部301a和301b。通过在接地面内分别配置2个以上的花纹块陆部301a和301b,可以更有效地确保轮胎的排水性,并且通过将花纹块陆部的个数分别设定为10个以下,可以维持花纹块陆部的充分的刚性。
此处,术语“配置在接地面内”应意指只要花纹块陆部301a和301b的任意部分位于接地面内,则该花纹块陆部就配置在接地面内。
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20中,从有效地确保在轮胎磨耗已经发展时的充分的排水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的是,在花纹块陆部301a和301b中分别配置1个以上的肩槽4。从维持配置有肩槽4的花纹块陆部的充分的刚性的观点来看,在各花纹块陆部301a和301b中,肩槽4的个数优选分别不多于3个。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的轮胎可以用于任何种类的轮胎,但是可以适当地用于乘用用车轮胎。
附图标记说明
1、11胎面表面
2、2a、2b周向主槽
3a、3b、30a、30b肩侧陆部
3c、3d 中央陆部
4 肩槽
4a 扩宽部
4b 窄槽部
10、20 轮胎
41、42 槽壁
43 槽底
50 宽度方向槽
301a、301b花纹块陆部
Pw 最大宽度部
WD 轮胎宽度方向
CD1、CD2轮胎周向
TE胎面端
Claims (6)
1.一种轮胎,其在胎面表面上具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多个周向主槽,
在肩侧陆部中设置有至少一个肩槽,所述肩侧陆部由位于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所述周向主槽和胎面端划分,
所述肩槽在槽底侧具有扩宽部,在所述扩宽部处的槽宽度大于所述胎面表面侧的槽宽度,
所述肩槽在胎面表面上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并且
所述扩宽部的轮胎径向上的最大宽度部在所述胎面表面的平面视图中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以25°以上的角度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肩槽的胎面表面上的槽宽度小于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肩槽的胎面表面上的延伸长度为轮胎的接地宽度的25%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在轮胎的接地面内,在所述肩侧陆部中配置有3~10个所述肩槽。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肩侧陆部由多个宽度方向槽划分成多个花纹块陆部,所述多个宽度方向槽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并且与所述胎面端和所述周向主槽连通,并且
在轮胎的接地面内配置有2~10个所述花纹块陆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其中在各所述花纹块陆部中配置有1~3个所述肩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1154870A JP2023046133A (ja) | 2021-09-22 | 2021-09-22 | タイヤ |
JP2021-154870 | 2021-09-22 | ||
PCT/JP2022/024414 WO2023047722A1 (ja) | 2021-09-22 | 2022-06-17 | タイヤ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980157A true CN117980157A (zh) | 2024-05-03 |
Family
ID=85720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80064421.3A Pending CN117980157A (zh) | 2021-09-22 | 2022-06-17 | 轮胎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4406759A1 (zh) |
JP (1) | JP2023046133A (zh) |
CN (1) | CN117980157A (zh) |
WO (1) | WO2023047722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081185B2 (ja) * | 2018-02-05 | 2022-06-07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タイヤ |
JP7332453B2 (ja) * | 2019-12-05 | 2023-08-23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7333253B2 (ja) * | 2019-12-05 | 2023-08-24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7316245B2 (ja) | 2020-03-27 | 2023-07-27 |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 車両制御システム及び車両制御装置 |
-
2021
- 2021-09-22 JP JP2021154870A patent/JP2023046133A/ja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6-17 EP EP22872480.3A patent/EP4406759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6-17 WO PCT/JP2022/024414 patent/WO202304772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06-17 CN CN202280064421.3A patent/CN117980157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047722A1 (ja) | 2023-03-30 |
EP4406759A1 (en) | 2024-07-31 |
JP2023046133A (ja) | 2023-04-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015286B1 (en) | Pneumatic tire | |
CN107199834B (zh) | 充气轮胎 | |
EP3135504B1 (en) | Heavy duty tire | |
US20160257172A1 (en) | Pneumatic tire | |
US11370251B2 (en) | Tire | |
CN112009174B (zh) | 轮胎 | |
CN112384376B (zh) | 充气轮胎 | |
EP3269567A1 (en) | Tire | |
EP3156264B1 (en) | Pneumatic tire | |
CN112009177B (zh) | 轮胎 | |
CN113905899B (zh) | 充气轮胎 | |
CN112009178B (zh) | 轮胎 | |
CN111516434A (zh) | 轮胎 | |
CN111479705B (zh) | 充气轮胎 | |
CN110435363B (zh) | 轮胎 | |
CN113905902B (zh) | 充气轮胎 | |
CN110785295B (zh) | 轮胎 | |
EP4265441A1 (en) | Pneumatic tire | |
CN114286758B (zh) | 充气轮胎 | |
CN117980157A (zh) | 轮胎 | |
CN110588249B (zh) | 轮胎 | |
CN114286759B (zh) | 充气轮胎 | |
CN114829160B (zh) | 充气轮胎 | |
CN114746290A (zh) | 充气轮胎 | |
EP3744538B1 (en) | Tir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