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59375A - 一种温化肌肉、经络间寒湿的中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化肌肉、经络间寒湿的中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59375A
CN117959375A CN202410189879.2A CN202410189879A CN117959375A CN 117959375 A CN117959375 A CN 117959375A CN 202410189879 A CN202410189879 A CN 202410189879A CN 117959375 A CN117959375 A CN 1179593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dampness
meridia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8987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丽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41018987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593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59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593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温化肌肉、经络间寒湿的中药组合物,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包括以下中药材:附子、泽泻、白芍、白术、茯苓以及甘草。该中药组合物配方疗效确切,组方严谨,配伍得当,切中病机。方中选用附子取其辛热、性走不守之性,补肾命火,逐风寒湿,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茯苓色白,淡渗利湿,入肺泻热,而下通膀胱;白芍加甘草暗合成芍药甘草汤,可缓急止痛,缓解坐骨神经及腰痛疼痛等病症。佐以白术健脾燥湿,以助除湿之力。使以甘草调诸药而和脾胃。诸药发挥君臣佐使之功效,标本兼治。临床常用本方治疗慢性疲劳,情绪障碍,睡眠障碍,疼痛问题,肾病、内分泌及免疫疾病,以及女性妇科疾病等慢性疲劳综合征(CFS)。

Description

一种温化肌肉、经络间寒湿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是指一种温化肌肉、经络间寒湿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疲劳综合征 (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其概念首先于美国全国疾病控制中心于1987年正式命名。是以慢性疲劳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除疲劳的主要症状外,还伴随记忆力下降或注意力不集中、咽喉肿痛、淋巴结大、肌肉酸痛、无红肿的多关节疼痛、其他形式的头痛、睡眠后精力不能恢复、体力或脑力运动后的疲劳持续24小时等症状,且多不伴明确器质性改变。
国际上,现代医学针对CFS尚无明确的发病机制,其诊断多基于患者临床具体症状,临床判断疗效多依赖各相关量表,未建立诊断模式及诊断金标准。
中医古代文献中无 CFS 的病名记载,根据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于“虚劳”范畴。《理虚元鉴·虚症有六因篇》中概括性地指出了虚症的病因,其云“有先天之因,有后天之因,有病后之因,有外感之因,有境遇之因,有医药之因”。《难经·十四难》中曾记载:“一损损于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损损于血脉,血脉虚少,不能荣于五脏六腑;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能为肌肤;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自收持;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反此者,至脉之病也。从上下者,骨痿不能起于床者死;从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
但是目前,无论是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还是中医治疗方案,仅能针对由CFS产生的症状进行单一治疗。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成本低,使用安全方法,治疗效果好的中药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化肌肉、经络间寒湿的中药组合物,疗效确切,组方严谨,配伍得当,切中病机。对慢性疲劳,情绪障碍,睡眠障碍,疼痛问题,肾病、内分泌及免疫疾病,以及女性妇科疾病等慢性疲劳综合征 (CFS),临床上具有显著疗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温化肌肉、经络间寒湿的中药组合物,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包括以下中药材:附子、泽泻、白芍、白术、茯苓以及甘草。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所用药材的功效如下:
附子:辛、甘,大热纯阳。归心、肾、脾经。《本草备要》记载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能引补气药以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以滋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逐在表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焦,以祛在里之寒湿。拘挛风痹,癥瘕积聚,督脉为病,脊强而厥,小儿慢惊,痘疮灰白,痈疽不敛,一切沉寒痼冷之症。现代药理提示,附子能增强免疫与机体抗氧化能力,并具有抗衰老作用。
泽泻:甘、淡,寒。归肾、膀胱经。其功效为: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现代药理提示,泽泻具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量,促进尿素与氯化物的排泄,对肾炎患者利尿作用更为明显。
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其功效为: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缓中止痛,东垣曰:《经》曰:损其肝者,缓其中,即调血也。”现代药理提示,芍药苷、白芍总苷对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芍药苷及白芍浸出液具有较好的解痉作用。
白术:甘、苦,温。归脾、胃经。其功效为: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燥湿则能利小便,生津液。汪机《本草会编》曰:白术以除其湿,则气得周流,而津液生矣。”现代药理提示,白术多糖、白术挥发油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白术水煎液具有抗衰老作用。
茯苓: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其功效为: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本草备要》记载茯苓益脾助阳,淡渗利窍除湿;其色白入肺泻热而下通膀胱。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其功效为:补脾益气,清热解毒,去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本发明的申请人在多年中医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对新陈代谢障碍等相关疾病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方化裁自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肾著汤,肾著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起到缓解疲劳、促进代谢的功效。
肾著病,以腰重冷痛为主要见症,缘于寒湿外袭,痹着于腰部所致,腰为肾之府,故以“肾着”名之。此证多起于劳动汗出之后,衣里冷湿,或居处潮湿,久而久之,寒湿之气侵于腰间,以致腰以下冷痛,如坐水中,腰重而冷。邪着于肌里,而未伤及脏腑,故其人饮食如故,小便自利。邪虽外受,但无表证,非汗法所宜。肾受冷湿,着而不去,则为肾着。然病不在肾之中脏,而在肾之外府,故其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故治宜温化寒湿之法。方中以附子为君,取其辛热、性走不守之性,补肾命火,逐风寒湿,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茯苓色白,淡渗利湿,入肺泻热,而下通膀胱;白芍加甘草暗合成芍药甘草汤,可缓急止痛,缓解坐骨神经及腰痛疼痛等病症。两者配伍,一热一利,热以胜寒,利以渗湿,寒去湿消,则病本得除。佐以白术健脾燥湿,以助除湿之力。使以甘草调诸药而和脾胃。各药配合,共奏祛寒除湿之效;又脾主肌肉、脾主运化,寒湿尽去,则冷重自愈,困倦疲劳自除。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组分简单,避免现代医学方案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通过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理论,疗效确切,组方严谨,配伍得当,切中病机。对慢性疲劳,情绪障碍,睡眠障碍,疼痛问题,肾病、内分泌及免疫疾病,以及女性妇科疾病等慢性疲劳综合征 (CFS),临床上具有显著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温化肌肉、经络间寒湿的中药组合物,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包括以下中药材:附子、泽泻、白芍、白术、茯苓以及甘草。
以附子为君,取其辛热、性走不守之性,补肾命火,逐风寒湿,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茯苓色白,淡渗利湿,入肺泻热,而下通膀胱;白芍加甘草暗合成芍药甘草汤,可缓急止痛,缓解坐骨神经及腰痛疼痛等病症。两者配伍,一热一利,热以胜寒,利以渗湿,寒去湿消,则病本得除。佐以白术健脾燥湿,以助除湿之力。使以甘草调诸药而和脾胃。各药配合,共奏祛寒除湿之效;又脾主肌肉、脾主运化,寒湿尽去,则冷重自愈,困倦疲劳自除。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中药:附子1-10g、泽泻10-30g、白芍10-20g、白术10-20g、茯苓10-20g、甘草3-10g。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中药:附子10g、泽泻15g、白芍15g、白术15g、茯苓16g、甘草6g。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中药:附子10g、泽泻12g、白芍12g、白术15g、茯苓16g、甘草6g。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中药:附子8g、泽泻15g、白芍15g、白术20g、茯苓16g、甘草5g。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中药:附子6g、泽泻15g、白芍15g、白术15g、茯苓16g、甘草5g。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中药:附子6g、泽泻12g、白芍15g、白术15g、茯苓16g、甘草5g。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中药:附子5g、泽泻12g、白芍15g、白术15g、茯苓16g、甘草6g。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汤剂或冲剂。优选地,制成中药冲剂,符合本发明人主张用药方便、便捷,起效快,以最少剂量治疗患者病证的原则。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中药:附子10g、泽泻15g、白芍15g、白术15g、茯苓16g、甘草6g。
实施例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中药:附子10g、泽泻12g、白芍12g、白术15g、茯苓16g、甘草6g。
实施例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中药:附子8g、泽泻15g、白芍15g、白术20g、茯苓16g、甘草5g。
实施例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中药:附子6g、泽泻15g、白芍15g、白术15g、茯苓16g、甘草5g。
实施例5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中药:附子6g、泽泻12g、白芍15g、白术15g、茯苓16g、甘草5g。
实施例6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中药:附子5g、泽泻12g、白芍15g、白术15g、茯苓16g、甘草6g。
典型病例1:
杨某某,女,41岁。患者诉近1年来时感疲劳、乏力,精神体力较前明显下降、纳差,每逢季节变换,以及稍遇寒冷或疲劳时出现上述症状明显,于外院心血管内科就诊检查无明显异常。服用实施例1配方的中药组合物4日后,上述明显皆除。
典型病例2:
可某某某,女,14岁。患者因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烦躁、眠差2年,伴凭空闻声1月余,于2022年10月16日,弥勒市中医医院确诊为“重度抑郁症”后住院治疗,治疗效果不明显。2022年12月于昆华医院就诊,现口服百忧解早2片,中午1/2片,喹硫平晚1/2片,佐匹克隆晚1片。乌灵胶囊每天3次,每次2粒。服用实施例2配方的中药组合物3个月后,于外院检测评估抑郁症已完全康复。
典型病例3:
李某某,女,54岁。患者诉寐少2年余。于我院就诊时症见入睡困难,寐少,多梦,偶感胸闷、呼吸困难。伴左足背及踝部水肿,呈凹陷性(抬高患肢可缓解)。颈项部不适,偶有头皮(枕部为主)麻木感。精神欠佳,纳可,二便调。服用实施例3配方的中药组合物1周后,上述症状皆除。
典型病例4:
李某,女,34岁。患者诉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多处关节疼痛,活动关节时疼痛加剧,夜间尤甚,主要位于手指关节、膝关节,并自觉全身乏力,3个月来患者症状反复,且逐渐加重。服用实施例4配方的中药组合物3天后,上述疼痛症状明显缓解,要求继续巩固治疗。
典型病例5:
李某,男,29岁。患者于外院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来我处就诊。现症见:疲劳、乏力,偶有心悸、失眠,食欲亢进,二便调。查体可见颈前区肿物,无红肿、疼痛。服用实施例5配方的中药组合物3个月后,上述病证除。
典型病例6:
何某某,女,44岁。患者下腹部坠胀痛半月余,加重伴带下量多1周。于我院就诊时症见下腹部坠胀,呈阵发性,夜间尤甚。近1周加重并伴带下量多及阴道烧灼感,带下呈脓性,有腥臭味,伴外阴瘙痒,周身乏力。于外院检查提示“盆腔炎”。服用实施例6配方的中药组合物1周后,上述症状皆除,要求继续巩固治疗。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温化肌肉、经络间寒湿的中药组合物,组分简单,避免现代医学方案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通过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理论,疗效确切,组方严谨,配伍得当,切中病机。对慢性疲劳,情绪障碍,睡眠障碍,疼痛问题,肾病、内分泌及免疫疾病,以及女性妇科疾病等慢性疲劳综合征 (CFS),临床上具有显著疗效。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温化肌肉、经络间寒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中药:附子、泽泻、白芍、白术、茯苓、甘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化肌肉、经络间寒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中药:附子1-10g、泽泻10-30g、白芍10-20g、白术10-20g、茯苓10-20g、甘草3-10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化肌肉、经络间寒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中药:附子10g、泽泻15g、白芍15g、白术15g、茯苓16g、甘草6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化肌肉、经络间寒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中药:附子10g、泽泻12g、白芍12g、白术15g、茯苓16g、甘草6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化肌肉、经络间寒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中药:附子8g、泽泻15g、白芍15g、白术20g、茯苓16g、甘草5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化肌肉、经络间寒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中药:附子6g、泽泻15g、白芍15g、白术15g、茯苓16g、甘草5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化肌肉、经络间寒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中药:附子6g、泽泻12g、白芍15g、白术15g、茯苓16g、甘草5g。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化肌肉、经络间寒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中药:附子5g、泽泻12g、白芍15g、白术15g、茯苓16g、甘草6g。
9.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温化肌肉、经络间寒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汤剂或冲剂。
CN202410189879.2A 2024-02-20 2024-02-20 一种温化肌肉、经络间寒湿的中药组合物 Pending CN1179593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89879.2A CN117959375A (zh) 2024-02-20 2024-02-20 一种温化肌肉、经络间寒湿的中药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89879.2A CN117959375A (zh) 2024-02-20 2024-02-20 一种温化肌肉、经络间寒湿的中药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59375A true CN117959375A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51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89879.2A Pending CN117959375A (zh) 2024-02-20 2024-02-20 一种温化肌肉、经络间寒湿的中药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5937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56535B (zh) 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63607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491675B (zh) 活血化瘀汤
CN104815318A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
CN104784538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6039152A (zh) 一种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中药药剂
CN117959375A (zh) 一种温化肌肉、经络间寒湿的中药组合物
CN105641330A (zh) 一种补肾壮阳的中药组合物
CN109674974A (zh) 一种补肾固精养元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7384A (zh) 一种治疗百草枯中毒的口服液及制备方法
CN107929644A (zh) 一种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48694A (zh) 疏风通痹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85372B (zh) 一种治疗脑性瘫痪的中药制剂
CN103877226B (zh) 具有滋肝补肾功效的豆腐黄鳝粥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52457A (zh) 一种治疗腰椎颈椎病的中药
CN109646657B (zh) 一种治疗脊神经元神经炎的中草药水煎剂
CN101019966B (zh) 一种补脑养肢壮阳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06035C (zh)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制剂
CN105125978A (zh) 一种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5832885A (zh) 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
CN104758889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14601900A (zh) 一种幼儿增高健脾益智膏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CN104547989A (zh) 一种用于治疗脊椎病的藏药膏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4274645A (zh) 用于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23377B (zh) 一种治疗痹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