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30606A - 中间转印带、转印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中间转印带、转印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30606A
CN117930606A CN202310883216.6A CN202310883216A CN117930606A CN 117930606 A CN117930606 A CN 117930606A CN 202310883216 A CN202310883216 A CN 202310883216A CN 117930606 A CN117930606 A CN 1179306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mediate transfer
transfer belt
metal oxide
oxide particles
t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832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种村大辅
小野雅人
福田茂
古川雅士
田中宏晃
久保阳祐
西村伊织
濑古真路
松本晃一
杉浦聪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304878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4062919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930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306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details of the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chemical composi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间转印带、转印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该中间转印带的特征在于,在表面上具有金属氧化物粒子作为固体润滑剂,所述表面中的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彼此的平均间隔为1000nm以下,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距所述表面的平均高度为15nm以上且320nm以下。

Description

中间转印带、转印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间转印带、转印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使用了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等)中,将形成在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像转印到记录媒体的表面上,并定影于记录媒体上而形成图像。另外,在这种色调剂像向记录媒体的转印中,例如使用中间转印带。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中间转印带,其用于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并具有基材层及表层,所述表层由以至少包含粘结树脂的材料形成的涂层和体积平均粒径为30nm~200nm的无机微粒组成,该无机微粒不均匀地分布在所述涂层的表面且被固定化”。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一种弹性转印带,在包含聚酰亚胺树脂或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基层上层叠有弹性层,通过在该弹性层上铺设900nm波长下的折射率比该弹性层大的平均粒径为0.5~4μm的球形粒子而制成”。
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造方法,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在导电性支撑体上形成中间层,并且通过在该中间层上形成感光层而制成,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工序:通过由有机化合物对金属氧化物微粒原料进行疏水化处理而得到金属氧化物微粒,制备含有该金属氧化物微粒及粘合剂树脂的中间层形成用涂布液,通过将该中间层形成用涂布液涂布在导电性支撑体的外周面上而形成中间层,其中,提供于所述疏水化处理的金属氧化物微粒原料的电解质量为20μS/cm以上且500μS/cm以下”。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0394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4272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5-1413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中间转印带、以及具备所述中间转印带的转印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所述中间转印带与满足表面中的金属氧化物粒子彼此的平均间隔超过1000nm、以及距金属氧化物粒子表面的平均高度小于15nm且超过320nm的至少一种的中间转印带相比,色调剂对具有凹凸的纸的转印维持性优异。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包括以下方式。
<1>一种中间转印带,其特征在于,
在表面上具有金属氧化物粒子作为固体润滑剂,所述表面中的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彼此的平均间隔为1000nm以下,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距所述表面的平均高度为15nm以上且320nm以下。
<2>根据<1>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其中,
所述表面中的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彼此的平均间隔为3nm以上且200nm以下。
<3>根据<1>或<2>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其中,
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距所述表面的平均高度为30nm以上且150nm以下。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其中,
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纵横比为1以上且1.8以下。
<5>根据<4>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其中,
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纵横比为1以上且1.4以下。
<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其中,
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被实施表面疏水处理。
<7>根据<6>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其中,
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由选自由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三甲基氯硅烷、三甲基甲氧基硅烷、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六甲基二硅氮烷及四甲基二硅氮烷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疏水化处理剂实施表面疏水处理。
<8>根据<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其中,
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是选自由二氧化硅粒子、二氧化钛粒子、氧化铝粒子、氧化铈粒子、氧化镁粒子、氧化锌粒子及氧化锆粒子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粒子。
<9>根据<8>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其中,
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为二氧化硅粒子。
<10>根据<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其中,
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表面自由能为54mJ/m2以下。
<11>一种转印装置,其具备:
<1>~<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在表面上被转印色调剂像;
一次转印装置,具有将形成在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像一次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带的表面上的一次转印部件;
二次转印装置,具有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表面接触配置,并将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带的表面上的所述色调剂像二次转印到记录媒体的表面上的二次转印部件;
清洁装置,具有清洁所述中间转印带的表面的清洁刮板;及
金属氧化物粒子供给装置,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表面接触设置,并向所述中间转印带的表面供给金属氧化物粒子作为固体润滑剂。
<1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
色调剂像形成装置,具有图像保持体,在所述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上形成色调剂像;及
转印装置,将形成在所述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上的所述色调剂像转印到记录媒体的表面上,且为<11>所述的转印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1>、<8>或<9>所涉及的发明,提供一种中间转印带,其与满足表面中的金属氧化物粒子彼此的平均间隔超过1000nm、以及距金属氧化物粒子表面的平均高度小于15nm且超过320nm的至少一种的中间转印带相比,色调剂相对于具有凹凸的纸的转印维持性优异。
根据<2>所涉及的发明,提供一种中间转印带,其与表面中的金属氧化物粒子彼此的平均间隔小于3nm的中间转印带相比,色调剂对具有凹凸的纸的转印维持性优异。
根据<3>所涉及的发明,提供一种中间转印带,其与距金属氧化物粒子表面的平均高度小于30nm或超过150nm的中间转印带相比,色调剂对具有凹凸的纸的转印维持性优异。
根据<4>所涉及的发明,提供一种中间转印带,其与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纵横比超过1.8的中间转印带相比,色调剂对具有凹凸的纸的转印维持性优异。
根据<5>所涉及的发明,提供一种中间转印带,其与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纵横比超过1.4的中间转印带相比,色调剂对具有凹凸的纸的转印维持性优异。
根据<6>所涉及的发明,提供一种中间转印带,其与金属氧化物粒子未被实施表面疏水处理的中间转印带相比,色调剂对具有凹凸的纸的转印维持性优异。
根据<7>所涉及的发明,提供一种中间转印带,其与金属氧化物粒子由聚二甲基硅氧烷被实施表面疏水处理的中间转印带,色调剂对具有凹凸的纸的转印维持性优异。
根据<10>所涉及的发明,提供一种中间转印带,其与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表面自由能超过54mJ/m2的中间转印带相比,色调剂对具有凹凸的纸的转印维持性优异。
根据<11>或<12>所涉及的发明,提供一种转印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其与具备满足表面中的金属氧化物粒子彼此的平均间隔小于50nm、以及距金属氧化物粒子表面的平均高度小于30nm的至少一种的中间转印带的情况相比,色调剂对具有凹凸的纸的转印维持性优异。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叙述。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例中的二次转印部周边的概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作为本发明的一例的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这些说明及实施例例示出实施方式,并不限制实施方式的范围。
在本实施方式中阶段性地记载的数值范围中,在一个数值范围内记载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可以替换为其他阶段性记载的数值范围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记载的数值范围中,该数值范围的上限值或下限值可以替换为实施例中所示出的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工序”一词不仅包括独立的工序,而且即使在无法与其它工序明确区分的情况下,若达到该工序的所期望的目的,则也包括在该术语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考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的情况下,该实施方式的结构并不限定于附图中所示出的结构。并且,各图中的部件的大小是概念性的,部件之间的大小的相对关系并不限定于此。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成分可以包含复数种对应的物质。在本实施方式中提及组合物中的各成分的量的情况下,在组合物中存在复数种与各成分对应的物质的情况下,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是指存在于组合物中的该复数种物质的总量。
[中间转印带]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转印带为在表面上具有金属氧化物粒子作为固体润滑剂,所述表面中的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彼此的平均间隔为1000nm以下,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距所述表面的平均高度为15nm以上且320nm以下的中间转印带。
根据上述结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转印带的色调剂对具有凹凸的纸的转印维持性优异。其理由尚不明确,但如下推测。
在电子照相装置领域中,在由清洁刮板清洁中间转印带外周面的转印装置中,色调剂像对具有凹凸的纸(即,具有表面凹凸的记录媒体,例如压纹纸。以下,也简称为“凹凸纸”。)的转印维持性降低。这是因为,在重复图像形成的过程中,从图像保持体等产生的放电产物堆积在中间转印带的表面上,从而中间转印带与色调剂的附着力逐渐增加。尤其,在凹凸纸中的凹部的端部区域中,距中间转印带的色调剂像的转印位置(即,二次转印部)上凹凸纸对中间转印带的按压力降低,因此色调剂的转印维持性降低。
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转印带在表面上具有金属氧化物粒子作为固体润滑剂。存在于中间转印带表面上的金属氧化物粒子堆积在与清洁刮板的接触部上而形成粒子坝,该粒子坝承担刮取中间转印带表面的堆积物(例如,放电产物)的作用(研磨作用)。因此,由堆积物引起的中间转印带与色调剂的附着力的增加得到抑制,即使在重复图像形成之后,也维持色调剂对凹凸纸的转印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转印带中,表面中的金属氧化物粒子彼此的平均间隔(以下,也简称为“粒子间隔”)为1000nm以下,距金属氧化物粒子表面的平均高度(以下,也简称为“粒子高度”)为15nm以上且320nm以下。若色调剂转印到表面上存在金属氧化物粒子的中间转印带上,则该金属氧化物粒子介于色调剂与中间转印带之间。然后,若粒子间隔及粒子高度在上述范围内,则通过介于其间的金属氧化物粒子在色调剂与中间转印带之间形成适当的空隙,使两者之间的范德华力降低。因此,由堆积物引起的中间转印带与色调剂的附着力的增加得到抑制,即使在重复图像形成之后,也维持色调剂对凹凸纸的转印性。
然而,若金属氧化物粒子少且粒子间隔超过1000nm,则金属氧化物粒子不介于与中间转印带之间,与中间转印带直接接触的色调剂增加。在该情况下,由堆积物引起的中间转印带与色调剂的附着力增加,在重复图像形成之后色调剂对凹凸纸的转印维持性降低。并且,若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粒子高度高且超过320nm,则色调剂与金属氧化物粒子的接触面积变大,色调剂与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范德华力变大而附着力变大,因此在重复图像形成之后色调剂对凹凸纸的转印维持性降低。并且,若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粒子高度低且小于15nm,则在色调剂与中间转印带之间不会形成适当的空隙,色调剂与中间转印带的范德华力增大。因此,因中间转印带与色调剂的附着力堆积物而增加,在重复图像形成之后色调剂对凹凸纸的转印维持性降低。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转印带的色调剂对凹凸纸的转印维持性优异。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转印带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
(金属氧化物粒子)
中间转印带在表面上具有金属氧化物粒子作为固体润滑剂。
-粒子间隔-
表面中的金属氧化物粒子彼此的平均间隔(粒子间隔)为1000nm以下。
若粒子间隔超过1000nm,则在重复图像形成之后色调剂相对于凹凸纸的转印维持性降低。
另外,从提高初始色调剂转印性的观点出发,粒子间隔的下限值例如优选为3nm以上。
从色调剂的转印维持性及初始色调剂转印性的观点出发,粒子间隔例如优选为3nm以上且200nm以下,更优选为10nm以上且150nm以下。
粒子间隔通过调整金属氧化物粒子向中间转印带表面的供给量、调整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聚集程度等来控制。
金属氧化物粒子彼此的平均间隔(粒子间隔)是指相邻的金属氧化物粒子的间隔的平均值。另外,间隔是指粒子的顶点(距中间转印带表面最远的点)和与该粒子相邻的粒子的顶点的距离。在金属氧化物粒子聚集的情况下,将该聚集的粒子视为一个粒子。
粒子间隔通过以下方法来测定。
拍摄金属氧化物粒子存在的中间转印带表面作为SEM图像,在该图像的二值化图像上随机绘制10条直线,测定不是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区域的长度,由此计算算术平均值。
-粒子高度-
距金属氧化物粒子表面的平均高度(粒子高度)为15nm以上且320nm以下。
若粒子高度超过320nm,则初始色调剂转印性降低。若粒子高度小于15nm,则在重复图像形成之后色调剂对凹凸纸的转印维持性降低。
另外,从色调剂的转印维持性及初始色调剂转印性的观点出发,粒子高度例如优选为30nm以上且150nm以下,更优选为40nm以上且130nm以下。
粒子高度通过调整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粒径、调整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聚集程度等来控制。
距金属氧化物粒子表面的平均高度(粒子高度)是指存在于中间转印带表面上的金属氧化物粒子距该表面的高度的平均值。另外,高度是指到粒子的顶点(距中间转印带表面最远的点)为止的距离。在金属氧化物粒子聚集的情况下,将该聚集的粒子视为一个粒子。
粒子高度通过以下方法来测定。
通过SEM拍摄由离子束制成的传送带的厚度方向的截面,对该截面图像进行2值化处理以测定粒子高度。
-粒子的纵横比-
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纵横比例如优选为1以上且1.8以下。即,例如,金属氧化物粒子优选为接近于球形的形状。
由于纵横比为1.8以下,因此通过介于其间的金属氧化物粒子在色调剂与中间转印带之间形成适当的空隙,即使在重复图像形成之后,也容易维持色调剂对凹凸纸的转印性。
从色调剂的转印维持性及初始色调剂转印性的观点出发,纵横比例如更优选为1以上且1.4以下。
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纵横比是指长轴长度与短轴长度之比(长轴长度/短轴长度)。金属氧化物粒子的长轴长度是指金属氧化物粒子的最大长度。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短轴长度是指金属氧化物粒子的与长轴长度的延长线正交的方向的长度中的最大长度。
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纵横比设为由扫描电子显微镜求出100个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纵横比的平均值。
-粒子的疏水化-
金属氧化物粒子例如优选被实施表面疏水处理。
通过使用表面疏水处理后的金属氧化物粒子,色调剂与金属氧化物粒子的附着力减小,初始色调剂转印性及在重复图像形成之后色调剂对凹凸纸的转印维持性更不易降低。
作为用于表面疏水处理的疏水化处理剂,例如可以举出具有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等)的公知的有机硅化合物,作为具体例,可以举出硅氮烷化合物(例如,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三甲基氯硅烷、三甲基甲氧基硅烷、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等硅烷化合物、六甲基二硅氮烷、四甲基二硅氮烷等)等。疏水化处理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
金属氧化物粒子例如优选为表面自由能为54mJ/m2以下。通过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表面自由能在上述范围内,色调剂对中间转印带的附着力减小,得到色调剂对具有凹凸的纸的优异的转印维持性,特别是在高速对应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得到色调剂对具有凹凸的纸的优异的转印维持性。表面自由能根据对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表面疏水处理程度、或所使用的疏水化处理剂的选择等来调整。
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表面自由能例如更优选为45mJ/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mJ/m2以下。
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表面自由能通过以下方法来测定。
根据OWRK法,使用表面自由能已知的水及二碘甲烷在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压粉体表面上滴加水并测定水的接触角,此外,在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压粉体表面上滴加二碘甲烷并测定二碘甲烷的接触角,并计算表面自由能(mJ/m2)。
-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种类-
作为金属氧化物粒子,例如可以举出二氧化硅粒子(SiO2)、二氧化钛粒子(TiO2)、氧化铝粒子(Al2O3)、氧化铈粒子、氧化镁粒子、氧化锌粒子及氧化锆粒子(ZrO2)。
其中,作为金属氧化物粒子,例如优选为二氧化硅粒子。
通过使用二氧化硅粒子作为金属氧化物粒子,进一步提高该二氧化硅粒子堆积在中间转印带与清洁刮板的接触部上而形成粒子坝时的刮取堆积物(例如,放电产物)的能力(研磨能力)。因此,即使在重复图像形成之后,也更容易维持色调剂对凹凸纸的转印性。
(中间转印带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转印带具有传送带主体和存在于传送带主体的表面(即,外周面)上的作为固体润滑剂的金属氧化物粒子。
传送带主体可以是树脂基材层的单层体,也可以是包括树脂基材层的层叠体。
包括树脂基材层的层叠体,可以举出在树脂基材层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弹性层的层叠体、在树脂基材层的内周面上设置有树脂层的层叠体、在树脂基材层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弹性层、以及在树脂基材层的内周面上设置有树脂层的层叠体。
另外,在树脂基材层的外周面上设置的弹性层和在树脂基材层的内周面上设置的树脂层,可适用在中间转印带中采用的公知的层。
-树脂基材层-
树脂基材层例如包含树脂和导电剂。根据需要,树脂基材层可以包含公知的其他成分。
·树脂
作为树脂,例如可以举出聚酰亚胺树脂(PI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PAI树脂)、芳香族聚醚酮树脂(例如,芳香族聚醚醚酮树脂等)、聚苯硫醚树脂(PPS树脂)、聚醚酰亚胺树脂(PEI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等。
从机械强及导电剂的分散性的观点出发,树脂例如优选为聚酰亚胺类树脂(即,包括具有酰亚胺键的结构单元的树脂),更优选为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更优选为聚酰亚胺树脂。
作为聚酰亚胺树脂,例如可以举出作为四羧酸二酐与二胺化合物的聚合物的聚酰胺酸(聚酰亚胺树脂的前体)的酰亚胺化物。
作为聚酰亚胺树脂,例如可以举出具有由下述通式(I)表示的结构单元的树脂。
[化学式1]
在通式(I)中,R1表示4价有机基团,R2表示2价有机基团。
作为由R1表示的4价有机基团,可以举出芳香族基团、脂肪族基团、环状脂肪族基团、芳香族基团与脂肪族基团组合而成的基团、或者这些基团被取代的基团。作为4价有机基团,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后述四羧酸二酐的残基。
作为由R2表示的2价有机基团,可以举出芳香族基团、脂肪族基团、环状脂肪族基团、芳香族基团与脂肪族基团组合而成的基团、或者这些基团被取代的基团。作为2价有机基团,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后述二胺化合物的残基。
作为用作聚酰亚胺树脂原料的四羧酸二酐,具体而言,可以举出均苯四甲酸二酐、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2,3,3',4-联苯四羧酸二酐、2,3,6,7-萘四羧酸二酐、1,2,5,6-萘四羧酸二酐、1,4,5,8-萘四羧酸二酐、2,2'-双(3,4-二羧基苯基)磺酸二酐、苝-3,4,9,10-四羧酸二酐、双(3,4-二羧基苯基)醚二酐、乙烯四羧酸二酐等。
作为用作聚酰亚胺树脂原料的二胺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以举出4,4'-二氨基二苯醚、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3'-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3'-二氯联苯胺、4,4'-二氨基二苯硫醚、3,3'-二氨基二苯砜、1,5-二氨基萘、间苯二胺、对苯二胺、3,3'-二甲基-4,4'-联苯二胺、联苯胺、3,3'-二甲基联苯胺、3,3'-二甲氧基联苯胺、4,4'-二氨基二苯砜、4,4'-二氨基二苯基丙烷、2,4-双(氨基第三丁基)甲苯、双(对-β-氨基-叔丁基苯基)醚、双(p-β-甲基-δ-氨基苯基)苯、双-对-(1,1-二甲基-5-氨基-戊基)苯、1-异丙基-2,4-间苯二胺、间苯二甲胺、对苯二甲胺、二(对氨基环己基)甲烷、六亚甲基二胺、七亚甲基二胺、八亚甲基二胺、九亚甲基二胺、十亚甲基二胺、二氨基丙基四亚甲基、3-甲基庚二甲胺、4,4-二甲基庚二甲胺、2,11-二氨基十二烷、1,2-双-3-氨基丙氧基乙烷、2,2-二甲基丙烯二胺、3-甲氧基六亚甲基二胺、2,5-二甲基庚二甲胺、3-甲基庚二甲胺、5-甲基壬亚甲基二胺、2,17-二氨基乙基十六烷、1,4-二氨基环己烷、1,10-二氨基-1,10-二甲基癸烷、12-二氨基十八烷、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哌嗪、H2N(CH2)3O(CH2)2O(CH2)NH2、H2N(CH2)3S(CH2)3NH2、H2N(CH2)3N(CH3)2(CH2)3NH2等。
作为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可以举出在重复单元中具有酰亚胺键和酰胺键的树脂。
更具体而言,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可以举出具有酸酐基的3价羧酸化合物(也称为三羧酸)与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或二胺化合物的聚合物。
作为三羧酸,例如优选为偏苯三酸酐及其衍生物。除了三羧酸以外,可以并用四羧酸二酐、脂肪族二羧酸、芳香族二羧酸等。
作为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举出3,3'-二甲基联苯-4,4'-二异氰酸酯、2,2'-二甲基联苯-4,4'-二异氰酸酯、联苯-4,4'-二异氰酸酯、联苯-3,3'-二异氰酸酯、联苯-3,4'-二异氰酸酯、3,3'-二乙基联苯-4,4'-二异氰酸酯、2,2'-二乙基联苯-4,4'-二异氰酸酯、3,3'-二甲氧基联苯-4,4'-二异氰酸酯、2,2'-二甲氧基联苯-4,4'-二异氰酸酯、萘-1,5-二异氰酸酯、萘-2,6-二异氰酸酯等。
作为二胺化合物,可以举出具有与上述异氰酸酯相同的结构,并具有氨基来代替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
在此,从机械强度及体积电阻率调整等观点出发,相对于树脂基材层的树脂的含量例如优选为60质量%以上且9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上且9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5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
·导电剂
作为导电剂,可以举出导电性(例如,体积电阻率小于107Ω·cm,以下相同)或半导电性(例如,体积电阻率为107Ω·cm以上且1013Ω·cm以下,以下相同)的粉末。
具体而言,作为导电剂,不受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举出炭黑、金属(例如,铝、镍等)、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钇、氧化锡等)、离子导电性物质(例如,钛酸钾、LiCl等)等。
导电剂根据其使用目的而选择,例如优选为炭黑。
作为炭黑,例如可以举出科琴黑、油炉黑、槽法炭黑、乙炔黑等。作为炭黑,可以使用表面被处理的炭黑(以下,也称为“表面处理炭黑”)。
表面处理炭黑是通过在对其表面赋予例如羧基、醌基、内酯基、羟基等而得到的。作为表面处理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在高温气氛下与空气接触而反应的空气氧化法、在常温(例如,22℃)下与氮氧化物或臭氧反应的方法、在高温气氛下的空气氧化后,在低温下由臭氧氧化的方法等。
作为炭黑的平均粒径,从分散性、机械强度、体积电阻率、成膜性等观点出发,例如,优选为2nm以上且40nm以下,更优选为8nm以上且2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nm以上且15nm以下。
导电剂(尤其,炭黑)的平均粒径通过以下方法来测定。
首先,由切片机从树脂基材层采集100nm厚度的测定样品,由TEM(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该测定样品。然后,将与50个导电剂各自的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即,当量圆直径)设为粒径,并将其平均值设为平均粒径。
从机械强度、体积电阻率的观点出发,导电剂的含量相对于树脂基材层例如优选为10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2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
-其他成分-
作为其他成分,例如可以举出用于提高机械强度的填料、用于防止带的热劣化的抗氧化剂、用于提高流动性的表面活性剂、耐热抗老化剂等。
在包含其他成分的情况下,其他成分的含量相对于树脂基材层例如优选为超过0质量%且1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超过0质量%且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超过0质量%且1质量%以下。
-树脂基材层的厚度-
从机械强的观点出发,树脂基材层的厚度例如优选为60μm以上且120μm以下,更优选为80μm以上且120μm以下。
树脂基材层的厚度如下测定。
即,由光学显微镜或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树脂基材层的厚度方向的截面,在10部位测定测定对象层的厚度,将该平均值设为厚度。
(中间转印带的体积电阻率)
从转印性的观点出发,中间转印带的施加了10秒钟500V电压时的体积电阻率的常用对数值,例如,优选为9.0(logΩ·cm)以上且13.5(logΩ·cm)以下,更优选为9.5(logΩ·cm)以上且13.2(logΩ·cm)以下,尤其优选为10.0(logΩ·cm)以上且12.5(logΩ·cm)以下。
中间转印带中的施加了10秒钟500V电压时的体积电阻率的测定通过如下方法进行。
作为电阻测定机而使用微电流计(ADVANTEST CORPORATION制造的R8430A),作为探针而使用UR探针(Nittoseiko Analytech Co.,Ltd.制造),关于体积电阻率(logΩ·cm),对中间转印带沿周向以等间隔在6个点上,在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及两端部的3个点共计18个点上,以电压500V、施加时间10秒钟、加压1kgf进行测定,并算出平均值。并且,在温度22℃、湿度55%RH的环境下进行测定。
(中间转印带的表面电阻率)
从对凹凸纸的转印性的观点出发,中间转印带的对外周面施加10秒钟500V电压时的表面电阻率的常用对数值,例如,优选为10.0(logΩ/suq.)以上且15.0(logΩ/suq.)以下,更优选为10.5(logΩ/suq.)以上且14.0(logΩ/suq.)以下,尤其优选为11.0(logΩ/suq.)以上且13.5(logΩ/suq.)以下。
另外,所述表面电阻率的单位logΩ/suq.由每单位面积的电阻值的对数值表示表面电阻率的单位,也表述为log(Ω/suq.)、logΩ/suquare、logΩ/□等。
中间转印带的外周面上的施加了10秒钟500V电压时的表面电阻率的测定通过以下方法进行。
作为电阻测定机而使用微电流计(ADVANTEST CORPORATION制造的R8430A),作为探针而使用UR探针(Nittoseiko Analytech Co.,Ltd.制造),关于中间转印带的外周面的表面电阻率(logΩ/suq.),对中间转印带的外周面沿周向以等间隔在6个点上,在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及两端部的3个点共计18个点上,以电压500V、施加时间10秒钟、加压1kgf进行测定,并算出平均值。并且,在温度22℃、湿度55%RH的环境下进行测定。
<中间转印带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转印带的制造方法例如具有:在准备传送带主体的工序;及将作为固体润滑剂的金属氧化物粒子赋予到传送带主体的外周面的工序。
在准备带主体的工序中,利用公知的中间转印带的制造方法得到带主体。
作为赋予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工序,例如可以举出下述(1)、(2)及(3)的方式,优选为(1)的方式。
(1)使供给部件接触到金属氧化物粒子成型物以挂掉金属氧化物粒子,并将所刮取的金属氧化物粒子供给到传送带主体表面的方式
(2)通过将金属氧化物粒子成型物直接压接于中间转印带(即,传送带主体)以使其磨损来将金属氧化物粒子供给到传送带主体表面的方式
(3)将粉体状金属氧化物粒子的适当量放置在辊等供给部件上,并从供给部件供给到传送带主体的表面的方式
[转印装置]
-第一实施方式-
第一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印装置具备:中间转印带,在表面(即,外周面)上被转印色调剂像;一次转印装置,具有将形成在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像一次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带的表面上的一次转印部件;二次转印装置,具有与中间转印带的表面接触配置,并将转印到中间转印带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像二次转印到记录媒体的表面上的二次转印部件;及清洁装置,具有清洁中间转印带的表面的清洁刮板。然后,作为中间转印带,适用上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转印带。
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印装置中,通过上述结构,色调剂对具有凹凸的纸的转印维持性优异。
在一次转印装置中,一次转印部件隔着中间转印带与图像保持体对置配置。在一次转印装置中,通过由上述一次转印部件对中间转印带赋予与色调剂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电压,色调剂像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的表面上。
在二次转印装置中,二次转印部件配置在中间转印带的色调剂像保持侧。并且,二次转印装置例如具备二次转印部件和在中间转印带的与色调剂像保持侧相反的一侧配置的背面部件。在二次转印装置中,通过由二次转印部件和背面部件夹持中间转印带及记录媒体而形成转印电场,由此中间转印带上的色调剂像二次转印到记录媒体上。
二次转印部件可以是二次转印辊,也可以是二次转印带。另外,背面部件例如适用背面辊。
在清洁装置中,清洁刮板配置在中间转印带的色调剂像保持侧。然后,清洁装置例如具备清洁刮板和配置在中间转印带的与色调剂像保持侧相反的一侧的背面部件。在清洁装置中,例如,在由清洁刮板与背面部件夹持中间转印带的同时,由清洁刮板清洁中间转印带的表面。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印装置可以是经由复数个中间转印带将色调剂像转印到记录媒体的表面上的转印装置。即,转印装置例如可以是将色调剂像从图像保持体一次转印到第一中间转印带上,此外,将色调剂像从第一中间转印带二次转印到第二中间转印带上,然后,将色调剂像从第二中间转印带三次转印到记录媒体上的转印装置。
转印装置将上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间转印带适用于复数个中间转印带中的至少一个。
-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印装置具备:中间转印带,在表面上被转印色调剂像;一次转印装置,具有将形成在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的表面上的一次转印部件;二次转印装置,具有与中间转印带的表面接触配置,并将转印到中间转印带的表面上的所述色调剂像二次转印到记录媒体的表面上的二次转印部件;清洁装置,具有清洁中间转印带的表面的清洁刮板;及金属氧化物粒子供给装置,与中间转印带的表面接触设置,并向中间转印带的表面供给金属氧化物粒子作为固体润滑剂。
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印装置中,通过上述结构,色调剂对具有凹凸的纸的转印维持性优异。
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印装置中,金属氧化物粒子供给装置例如设置在比二次转印装置更靠中间转印带的旋转方向下游侧、且比清洁装置更靠中间转印带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位置。
金属氧化物粒子供给装置例如可以举出具有作为固体润滑剂的金属氧化物粒子成型物和金属氧化物粒子供给部件的方式(前述(1)的方式)。
金属氧化物粒子成型物例如可以举出与粘结树脂一同固化为固体状的金属氧化物粒子、将金属氧化物粒子压缩成型而成的成型物等。作为成型物的形状,有棒状、板状(即,刮板状)等。
金属氧化物粒子供给部件例如可以举出旋转刷、橡胶辊等,其中,优选为旋转刷。旋转刷、橡胶辊一边旋转,一边与金属氧化物粒子成型物接触并刮取金属氧化物粒子,并向中间转印带的表面供给所刮取的金属氧化物粒子。
并且,作为金属氧化物粒子供给装置的方式,例如可以举出将金属氧化物粒子成型物直接压接于中间转印带(即,传送带主体)的方式(前述(2)的方式)。通过压接于中间转印带的金属氧化物粒子成型物磨损,金属氧化物粒子被供给到传送带主体的表面。
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印装置中,关于除了金属氧化物粒子供给装置以外的结构,与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印装置中已说明的结构相同。
[图像形成装置]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色调剂像形成装置,在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上形成色调剂像;及转印装置,将形成在所述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上的所述色调剂像转印到记录媒体的表面上。然后,转印装置适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印装置或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印装置。
色调剂图像形成装置例如例示出如下装置,其具备图像保持体、对图像保持体的表面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在充电后的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静电潜像形成装置、由包含色调剂的显影剂对形成在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而形成色调剂像的显影装置。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适用公知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具备将转印到记录媒体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像进行定影的定影构件的装置;具备在转印色调剂像之后,对充电前的图像保持体的表面进行清洁的清洁构件的装置;具备在转印色调剂像之后,在充电前,对图像保持体的表面照射静电光而消除静电的静电消除构件的装置;及具备用于使图像保持体的温度上升并降低相对温度的图像保持体加热部件的装置等。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可以是干式显影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湿式显影方式(利用液体显影剂的显影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任一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例如,具备图像保持体的部分可以是装卸于图像形成装置的盒结构(处理盒)。作为处理盒,例如,优选适用具备色调剂像形成装置和转印装置的处理盒。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进行说明。然而,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并不限定于此。另外,对图中所示的主要部分进行说明,其他省略其说明。
在此,参考附图说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为适用了上述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印装置作为转印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转印装置,适用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印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转印装置中可以设置或不设置固体润滑剂供给装置。
(图像形成装置)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概略结构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例如为通常被称为串联型的中间转印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复数个图像形成单元1Y、1M、1C、1K(色调剂像形成装置的一例),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形成各色成分的色调剂像;一次转印部10,使由各图像形成单元1Y、1M、1C、1K形成的各色成分色调剂像依次转印(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5上;二次转印部20,使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5上的重叠色调剂像一并转印(二次转印)到作为记录媒体的纸张K上;及定影装置60,使二次转印的图像定影在纸张K上。并且,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控制各装置(各部)的动作的控制部40。
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各图像形成单元1Y、1M、1C、1K具备保持形成在表面上的色调剂像的向箭头A方向旋转的感光体11(图像保持体的一例)。
在感光体11的周围,作为充电构件的一例,设置有使感光体11充电的充电器12,作为潜像形成构件的一例,设置有在感光体11上写入静电潜像的激光曝光器13(图中用符号Bm表示曝光光束)。
并且,在感光体11的周围,作为显影构件的一例,设置有容纳各色成分色调剂并由色调剂将感光体11上的静电潜像可视化的显影器14,并设置有通过一次转印部10将形成在感光体11上的各色成分色调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5上的一次转印辊16。
此外,在感光体11的周围设置有感光体11上的残留色调剂被去除的感光体清洁器17,充电器12、激光曝光器13、显影器14、一次转印辊16及感光体清洁器17的电子照相用器件沿着感光体11的旋转方向依次配设。这些图像形成单元1Y、1M、1C、1K从中间转印带15的上游侧以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的顺序配置成大致直线状。
中间转印带15通过各种辊在图1所示的B方向上以符合目的的速度被循环驱动(旋转)。作为该各种辊,具有由恒速性优异的马达(未图示)驱动而使中间转印带15旋转的驱动辊31、支撑沿着各感光体11的排列方向以大致直线状延伸的中间转印带15的支撑辊32、作为对中间转印带15赋予张力并且防止中间转印带15的蛇行的校正辊发挥作用的张力赋予辊33、设置在二次转印部20上的背面辊25、以及在刮取中间转印带15上残留色调剂的清洁部上设置的清洁背面辊34。
一次转印部10由隔着中间转印带15与感光体11对置配置的一次转印辊16构成。并且,一次转印辊16隔着中间转印带15压接配置在感光体11上,此外,在一次转印辊16上被施加与色调剂的带电极性(设为负极性。以下相同。)相反极性的电压(一次转印偏压)。由此,各感光体11上的色调剂像依次被静电吸附到中间转印带15上,在中间转印带15上形成重叠的色调剂像。
二次转印部20构成为具备背面辊25和配置在中间转印带15的色调剂像保持面侧的二次转印辊22。
背面辊25形成为表面电阻率为1×107Ω/□以上且1×1010Ω/□以下,硬度例如设定为70°(Asker C:KOBUNSHI KEIKI CO.,LTD.制造,以下相同。)。该背面辊25配置在中间转印带15的背面侧而构成二次转印辊22的对置电极,接触配置有稳定地施加二次转印偏压的金属制供电辊26。
另一方面,二次转印辊22是体积电阻率为107.5Ωcm以上且108.5Ωcm以下的圆筒辊。并且,二次转印辊22隔着中间转印带15压接配置在背面辊25上,此外,二次转印辊22被接地而在与背面辊25之间形成二次转印偏压,色调剂像二次转印到输送到二次转印部20的纸张K上。
并且,在中间转印带15的二次转印部20的下游侧,接触分离自如地设置有去除二次转印后的中间转印带15上的残留色调剂或纸粉并清洁中间转印带15的表面的中间转印带清洁部件35。中间转印带清洁部件35例示出清洁辊。然而,也可以是清洁刮板。
并且,在二次转印辊22的二次转印部20的下游侧,设置有去除二次转印后的二次转印辊22上的残留色调剂或纸粉,并清洁二次转印辊22的表面的二次转印辊清洁部件22A。二次转印辊清洁部件22A例示出清洁刮板。然而,也可以是清洁辊。
并且,在中间转印带15的二次转印部20的下游侧且在中间转印带清洁部件35的上游侧,设置有供给作为固体润滑剂的金属氧化物粒子的金属氧化物粒子供给装置70。
金属氧化物粒子供给装置70具有:金属氧化物粒子成型物71;金属氧化物粒子供给部件72,刮取金属氧化物粒子成型物,并将金属氧化物粒子供给到中间转印带15的表面;及滑动部件73,通过滑动使金属氧化物粒子刮擦中间转印带15的表面,形成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被覆体。
另外,具备中间转印带15、一次转印辊16、二次转印辊22、中间转印带清洁部件35及金属氧化物粒子供给装置70的结构相当于转印装置的一例。
在此,图像形成装置100可以构成为具备二次转印带(二次转印部件的一例)来代替二次转印辊22。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二次转印装置,该二次转印装置具备二次转印带23、经由中间转印带15及二次转印带23与背面辊25对置配置的驱动辊23A、以驱动辊23A一同架设二次转印带23的惰辊23B。
另一方面,在黄色的图像形成单元1Y的上游侧配设有基准传感器(原位置传感器)42,该基准传感器产生成为用于取得该各图像形成单元1Y、1M、1C、1K中的图像形成时刻的基准的基准信号。并且,在黑色的图像形成单元1K的下游侧配设有用于进行画质调整的图像浓度传感器43。该基准传感器42构成为识别设置在中间转印带15的背面侧的标记并产生基准信号,根据基于该基准信号的识别的来自控制部40的指示,各图像形成单元1Y、1M、1C、1K开始图像形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作为输送纸张K的输送构件,具备容纳纸张K的纸张容纳部50、将堆叠在该纸张容纳部50中的纸张K在预先确定的时刻取出并输送的供纸辊51、输送由供纸辊51送出的纸张K的输送辊52、将由输送辊52输送的纸张K送入到二次转印部20的输送引导件53、将由二次转印辊22二次转印之后被输送的纸张K输送到定影装置60的输送带55、以及将纸张K引导到定影装置60的定影入口引导件56。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成像过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从未图示的图像读取装置或未图示的个人电脑(PC)等输出的图像数据在由未图示的图像处理装置实施图像处理之后,通过图像形成单元1Y、1M、1C、1K执行成像作业。
在图像处理装置中,对所输入的图像数据实施阴影校正、位置偏移校正、明度/颜色空间转换、伽马校正、边框消除或颜色编辑、移动编辑等各种图像编辑等图像处理。实施了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转换为Y、M、C、K四种颜色的色料灰度数据,并输出到激光曝光器13。
在激光曝光器13中,根据所输入的色料灰度数据,例如,将从半导体激光器射出的曝光光束Bm照射到图像形成单元1Y、1M、1C、1K每一个的感光体11。在图像形成单元1Y、1M、1C、1K的各感光体11中,在表面通过充电器12被充电之后,表面通过该激光曝光器13被扫描曝光,形成静电潜像。所形成的静电潜像通过各图像形成单元1Y、1M、1C、1K显影为Y、M、C、K各色的色调剂像。
在图像形成单元1Y、1M、1C、1K的感光体11上形成的色调剂像在各感光体11与中间转印带15接触的一次转印部10中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5上。更具体而言,在一次转印部10中,由一次转印辊16对中间转印带15的基材附加与色调剂的带电极性(负极性)相反极性的电压(一次转印偏压),将色调剂像依次重合在中间转印带15的表面上而进行一次转印。
在色调剂像依次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5的表面之后,中间转印带15移动,色调剂像输出到二次转印部20。若色调剂像输送到二次转印部20,则在输送构件中,供纸辊51与色调剂像输送到二次转印部20的时刻一致地进行旋转,从纸张容纳部50供给目标尺寸的纸张K。由供纸辊51供给的纸张K由输送辊52输送,并经过输送引导件53到达二次转印部20。在到达该二次转印部20之前,纸张K暂且停止,对位辊(未图示)与保持有色调剂像的中间转印带15的移动时刻一致地旋转,由此进行纸张K的位置与色调剂像的位置的对位。
在二次转印部20中,经由中间转印带15将二次转印辊22加压到背面辊25上。此时,在准确时间被输送的纸张K被夹持在中间转印带15与二次转印辊22之间。此时,若从供电辊26施加与色调剂的带电极性(负极性)相同极性的电压(二次转印偏压),则在二次转印辊22与背面辊25之间形成转印电场。并且,保持在中间转印带15上的未定影色调剂像在通过二次转印辊22和背面辊25被加压的二次转印部20中一并静电转印到纸张K上。
然后,静电转印有色调剂像的纸张K在通过二次转印辊22从中间转印带15剥离的状态下被原样输送,并输送到在二次转印辊22的纸张输送方向下游侧设置的输送带55。在输送带55上,与定影装置60中的最佳输送速度一致地将纸张K输送至定影装置60。输送到定影装置60的纸张K上的未定影色调剂像通过由定影装置60以热及压力来接受定影处理而被定影在纸张K上。然后,形成有定影图像的纸张K输送到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排出部设置的排纸容纳部(未图示)。
另一方面,在对纸张K的转印结束之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15上的残留色调剂随着中间转印带15的旋转而被输送至清洁部,并通过清洁背面辊34及中间转印带清洁部件35从中间转印带15上被去除。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解释为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变更及改进。
实施例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例。另外,在以下说明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份”及“%”均为质量基准。
<实施例1>
-传送带主体制作工序-
准备了将由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与4,4'-二氨基二苯醚的聚合物组成的聚酰胺酸溶解在N-甲基-2-吡咯烷酮(NMP)中的PI前体溶液。PI前体溶液设为聚酰胺酸的酰亚胺化后的聚酰亚胺树脂的固体成分比率为18质量%的溶液。
接着,在PI前体溶液中,添加相对于聚酰胺酸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为19质量份的炭黑(FW200:Orion Engineered Carbons Co.,Ltd.制造,平均粒径=13nm),通过混合和搅拌而制备出炭黑分散PI前体溶液。
接着,在铝制圆筒体的外表面上,一边使圆筒体旋转,一边经由点胶机以500mm的宽度使炭黑分散PI前体溶液吐出到圆筒体外表面上。
然后,将圆筒体保持水平,在140℃下加热干燥30分钟,并加热120分钟以使最高温度成为320℃,将80μm厚度的带主体(即,聚酰亚胺树脂层的单层体)切割成363mm的宽度。
经过以上工序,得到中间转印带主体。
-固体润滑剂-
作为固体润滑剂,将表1中记载的二氧化硅粒子与粘结树脂一同固化以得到板状成型体。
制作出通过由旋转刷刮擦板状成型体而将固体润滑剂供给到中间转印带的固体润滑剂供给装置。
-评价试验-
由安装有固体润滑剂供给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Versant 180press(FUJIFILMBusiness Innovation Corp.制造)”的改造机对色调剂附着力及压纹纸转印性进行了评价。
从固体润滑剂供给装置供给的固体润滑剂的供给量设为成为表1所示的粒子间隔及粒子高度的量。
<其他实施例及比较例>
除了变更所使用的固体润滑剂的种类、粒径、纵横比、表面疏水处理的有无、疏水化处理剂的种类(疏水化处理方法)及疏水化度,并且通过来自固体润滑剂供给装置的供给量的调整等来调整了粒子间隔及粒子高度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了评价试验。
另外,表1中记载的“TMS化”表示三甲基硅烷化,“PDMS”表示聚二甲基硅氧烷,“OTES”表示辛基三乙氧基硅烷,“Amino Silane”表示氨基硅烷。并且,在比较例4中使用的“BN”是氮化硼。
<评价>
(色调剂附着力)
在图像形成初期(形成图像10张时)及随着时间推移(形成图像1000张时,维持性),测定了对中间转印带的色调剂附着力。
另外,色调剂附着力通过以下方法来测定。
色调剂附着力表示在使体积平均粒径为4.7μm的聚酯树脂粒子以荷重46g/cm2附着于中间转印带的外周面上之后,从外周面上方侧,一边使喷吹压力上升,一边向外周面喷吹空气,附着在外周面上的所有所述聚酯树脂粒子从外周面分离时的空气喷吹压力(单位:MPa)。
(转印性)
在压纹纸(boss snow)上输出1000张Blue中间色调为30%图像,目视确认初期(形成图像10张时)及随着时间推移(形成图像1000张时,维持性)凹部的埋入,通过比较第1张和第10张的图像、以及第1张和第1000张的图像而评价了转印性。评价基准如下。
A+(◎+):与第1张相同,无凹部的空白
A(◎):与第1张相比没有变化,可以看到凹部的微小空白
B(〇):与第1张相比,凹部的空白稍微差
C(△):与第1张相比,凹部的空白比B(〇)更差,无法容许
D(×):与第1张相比,凹部的空白比C(△)更差
(高速机型对应时的转印性)
将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一分钟可印刷的张数(单位:ppm)设为上限120ppm,并实施了与上述(转印性)相同评价中的维持性的评价。评价基准如下。
A+(◎+):与第1张相同,无凹部的空白
A(◎):与第1张相比没有变化,可以看到凹部的微小空白
B(〇):与第1张相比,凹部的空白稍微差
C(△):与第1张相比,凹部的空白比B(〇)更差,无法容许D(×):与第1张相比,凹部的空白比C(△)更差
[表1]
由上述结果可知,与比较例的中间转印带相比,本实施例的中间转印带的色调剂对具有凹凸的纸的转印维持性优异。
并且,实施例9、10及13是表面自由能超过54mJ/m2的例子。尤其,实施例10是粒子间隔、粒子高度及纵横比与实施例1相同,表面处理方法不同且表面自由能超过54mJ/m2的例子。然后,可知实施例1的高速机型对应时的压纹纸转印性比实施例10优异。
本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方式。
(((1)))
一种中间转印带,其特征在于,
在表面上具有金属氧化物粒子作为固体润滑剂,所述表面中的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彼此的平均间隔为1000nm以下,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距所述表面的平均高度为15nm以上且320nm以下。
(((2)))
根据(((1)))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其中,
所述表面中的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彼此的平均间隔为3nm以上且200nm以下。
(((3)))
根据(((1)))或(((2)))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其中,
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距所述表面的平均高度为30nm以上且150nm以下。
(((4)))
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其中,
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纵横比为1以上且1.8以下。
(((5)))
根据(((4)))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其中,
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纵横比为1以上且1.4以下。
(((6)))
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其中,
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被实施表面疏水处理。
(((7)))
根据(((6)))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其中,
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由选自由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三甲基氯硅烷、三甲基甲氧基硅烷、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六甲基二硅氮烷及四甲基二硅氮烷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疏水化处理剂实施表面疏水处理。
(((8)))
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其中,
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是选自由二氧化硅粒子、二氧化钛粒子、氧化铝粒子、氧化铈粒子、氧化镁粒子、氧化锌粒子及氧化锆粒子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粒子。
(((9)))
根据(((8)))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其中,
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是二氧化硅粒子。
(((10)))
根据(((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其中,
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表面自由能为54mJ/m2以下。
(((11)))
一种转印装置,其具备:
(((1)))~(((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在表面上被转印色调剂像;
一次转印装置,具有将形成在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像一次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带的表面上的一次转印部件;
二次转印装置,具有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表面接触配置,并将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带体的表面上的所述色调剂像二次转印到记录媒体的表面上的二次转印部件;及
清洁装置,具有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外周面接触而进行清洁的清洁刮板,
金属氧化物粒子供给装置,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表面接触设置,并向所述中间转印带的表面供给金属氧化物粒子作为固体润滑剂。
(((12)))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
色调剂像形成装置,具有图像保持体,在所述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上形成色调剂像;及
转印装置,将形成在所述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上的所述色调剂像转印到记录媒体的表面上,且为(((11)))所述的转印装置。
根据(((1)))、(((8)))或(((9)))所涉及的发明,提供一种中间转印带,其与满足表面中的金属氧化物粒子彼此的平均间隔超过1000nm、以及距金属氧化物粒子表面的平均高度小于15nm且超过320nm的至少一种的中间转印带相比,色调剂相对于具有凹凸的纸的转印维持性优异。
根据(((2)))所涉及的发明,提供一种中间转印带,其与表面中的金属氧化物粒子彼此的平均间隔小于3nm的中间转印带相比,色调剂对具有凹凸的纸的转印维持性优异。
根据(((3)))所涉及的发明,提供一种中间转印带,其与距金属氧化物粒子表面的平均高度小于30nm或超过150nm的中间转印带相比,色调剂对具有凹凸的纸的转印维持性优异。
根据(((4)))所涉及的发明,提供一种中间转印带,其与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纵横比超过1.8的中间转印带相比,色调剂对具有凹凸的纸的转印维持性优异。
根据(((5)))所涉及的发明,提供一种中间转印带,其与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纵横比超过1.4的中间转印带相比,色调剂对具有凹凸的纸的转印维持性优异。
根据(((6)))所涉及的发明,提供一种中间转印带,其与金属氧化物粒子未被实施表面疏水处理的中间转印带相比,色调剂对具有凹凸的纸的转印维持性优异。
根据(((7)))所涉及的发明,提供一种中间转印带,其与金属氧化物粒子由聚二甲基硅氧烷被实施表面疏水处理的中间转印带,色调剂对具有凹凸的纸的转印维持性优异。
根据(((10)))所涉及的发明,提供一种中间转印带,其与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表面自由能超过54mJ/m2的中间转印带相比,色调剂对具有凹凸的纸的转印维持性优异。
根据(((11)))或(((12)))所涉及的发明,提供一种转印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其与具备满足表面中的金属氧化物粒子彼此的平均间隔小于50nm、以及距金属氧化物粒子表面的平均高度小于30nm的至少一种的中间转印带的情况相比,色调剂对具有凹凸的纸的转印维持性优异。
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以例示及说明为目的而提供的。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全面详尽地包括本发明,并且并不将本发明限定于所公开的方式。很显然,对本发明所属的领域中的技术人员而言,各种变形及变更是自知之明的。本实施方式是为了最容易理解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应用而选择并说明的。由此,本技术领域中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通过对假定为各种实施方式的特定使用最优化的各种变形例来理解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由以上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来定义。
符号说明
1Y、1M、1C、1K-图像形成单元,10-一次转印部,11-感光体,12-充电器,13-激光曝光器,14-显影器,15-中间转印带,16-一次转印辊,17-感光体清洁器,20-二次转印部,22-二次转印辊,22A-二次转印辊清洁部件,25-背面辊,26-供电辊,31-驱动辊,32-支撑辊,33-张力赋予辊,34-清洁背面辊,35-中间转印带清洁部件,40-控制部,42-基准传感器,43-图像浓度传感器,50-纸张容纳部,51-供纸辊,52-输送辊,53-输送引导件,55-输送带,56-定影入口引导件,60-定影装置,70-金属氧化物粒子供给装置,71-金属氧化物粒子成型物,72-金属氧化物粒子供给部件,100-图像形成装置。

Claims (12)

1.一种中间转印带,其特征在于,
在表面上具有金属氧化物粒子作为固体润滑剂,所述表面中的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彼此的平均间隔为1000nm以下,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距所述表面的平均高度为15nm以上且320nm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其中,
所述表面中的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彼此的平均间隔为3nm以上且200n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其中,
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距所述表面的平均高度为30nm以上且150n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其中,
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纵横比为1以上且1.8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其中,
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纵横比为1以上且1.4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其中,
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被实施表面疏水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其中,
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由选自由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三甲基氯硅烷、三甲基甲氧基硅烷、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六甲基二硅氮烷及四甲基二硅氮烷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疏水化处理剂实施表面疏水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其中,
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是选自由二氧化硅粒子、二氧化钛粒子、氧化铝粒子、氧化铈粒子、氧化镁粒子、氧化锌粒子及氧化锆粒子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粒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其中,
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是二氧化硅粒子。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其中,
所述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表面自由能为54mJ/m2以下。
11.一种转印装置,其具备:
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中间转印带,在表面上被转印色调剂像;
一次转印装置,具有将形成在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像一次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带的表面上的一次转印部件;
二次转印装置,具有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表面接触配置,并将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带的表面上的所述色调剂像二次转印到记录媒体的表面上的二次转印部件;
清洁装置,具有清洁所述中间转印带的表面的清洁刮板;及
金属氧化物粒子供给装置,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表面接触设置,并向所述中间转印带的表面供给金属氧化物粒子作为固体润滑剂。
1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
色调剂像形成装置,具有图像保持体,在所述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上形成色调剂像;及
转印装置,将形成在所述图像保持体的表面上的所述色调剂像转印到记录媒体的表面上,且为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印装置。
CN202310883216.6A 2022-10-25 2023-07-18 中间转印带、转印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179306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70991 2022-10-25
JP2023048789A JP2024062919A (ja) 2022-10-25 2023-03-24 中間転写ベルト、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48789 2023-03-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30606A true CN117930606A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67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83216.6A Pending CN117930606A (zh) 2022-10-25 2023-07-18 中间转印带、转印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3060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15709B2 (ja) ベルト、中間転写ベル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123296B2 (ja) 中間転写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US8828475B2 (en) Image forming method
US20160282770A1 (en) Meander control member, transfer belt, transfer unit, and image-forming apparatus
US8463165B2 (e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image forming method, for use in electrophotography
CN117930606A (zh) 中间转印带、转印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459112B2 (ja) 電子写真用中間転写方法、電子写真用中間転写システム、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26936B2 (ja) 電子写真用中間転写ベル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48899A (ja) 中間転写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447452B2 (ja) 無端ベルト、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200318A (ja) ベルト、無端ベルト、中間転写ベル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240152077A1 (e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ransf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24062919A (ja) 中間転写ベルト、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892785B2 (en) Inorganic compound particle supply member, transf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230280680A1 (e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ransf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1868066B2 (e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ransf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298253B2 (ja) 転写ベルト、転写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874617B2 (en) Endless belt, transf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1254110B2 (en) Polyimide resin film, endless bel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24048180A (ja) 無端ベルト、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4026005A (ja) 中間転写ベルトクリーニングシステム、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4047415A (ja) 無端ベルト、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6643473A (zh) 环形带、转印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23136303A (ja)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94281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用部材、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