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94646A - 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 - Google Patents

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94646A
CN117894646A CN202211225624.4A CN202211225624A CN117894646A CN 117894646 A CN117894646 A CN 117894646A CN 202211225624 A CN202211225624 A CN 202211225624A CN 117894646 A CN117894646 A CN 1178946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lamping
plates
plate
f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2562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鸿智
邱柏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quer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qu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quer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qu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2562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946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94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946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其包含一壳体及一导电熔丝,该壳体包含相互结合的第一及第二塑胶半壳体;该导电熔丝一体形成,并夹合于该第一塑胶半壳体及该第二塑胶半壳体之间,其包含位于该壳体内的一熔断部、二中介部以及分别自该壳体的相对两端露出的二电极部,其中该二中介部分别连接于该熔断部的相对两端及该二电极部之间;如此,只要结合该第一塑胶半壳体及第二塑胶半壳体即可构成该壳体的一封闭式容置空间,可简化该工业型保险丝的制程、减少生产成本,更能有效减轻该工业型保险丝的重量。

Description

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保险丝,尤指一种轻量化的工业型保险丝。
背景技术
工业型保险丝系一种可供功率设备或装置使用,以保护安装于其中的电路及电子元件的保护元件;现有一种工业型保险丝如图11A及图11B所示,其包含一绝缘筒体4、二金属帽盖5以及一导电熔丝6;该绝缘筒体4系一以陶瓷材料制成的中空圆柱体;该二金属帽盖5系分别套设于该绝缘筒体4的两端开口,并包含一电极51,其中该二电极51系进一步分别贯穿形成一穿孔52,以分别供一螺丝(图上未示出)穿经,并固定于对应的电路板上;该导电熔丝6 系穿入并容置于该绝缘筒体4中,并以其两端分别焊接于该二金属帽盖5内。
由于上述现有的工业型保险丝必须以该绝缘筒体4配合套设于其两端开口的该二金属帽盖5,才能焊接固定穿入其中的该导电熔丝6,故其组装制程复杂,而不利于简化制程、降低生产成本;此外,由于该绝缘筒体4及该二金属帽盖5分别为陶瓷、金属材质,故该工业型保险丝的重量重,而不利于轻量化功率设备或装置使用;因此,有必要改良上述工业型保险丝。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工业型保险丝系使用陶瓷绝缘筒体及金属帽盖而重量重,且其组装制程复杂的缺点,本发明系提出一种轻量化且易于组装的工业型保险丝。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手段系令上述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包括:
一壳体,包含:
一第一塑胶半壳体;以及
一第二塑胶半壳体,与该第一塑胶半壳体结合,以构成一封闭式容置空间;以及
至少一片状导电熔丝,夹合于该第一及第二塑胶半壳体之间,且各该至少一片状导电熔丝包含一体形成的一熔断部、二中介部及二电极部,其中:
该熔断部,位于该封闭式容置空间中;
该二中介部,分别连接于该熔断部的相对二端;以及
该二电极部,分别连接于该二中介部的远离该熔断部的一端,并分别自该壳体的二相对外侧露出。
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发明的该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系主要由该第一及第二塑胶半壳体相互结合,而形成具该封闭式容置空间的该壳体,并将该导电熔丝直接夹合于其间,令该导电熔丝的该二电极部外露于该壳体的二相对外侧,可简化制程、大幅减少生产成本;又以塑胶制成的该壳体可大幅减少该工业型保险丝的重量,而可利于轻量化功率设备或装置使用之。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本发明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图。
图1B:本发明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立体图。
图2:图1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3:图1的一侧视剖面图。
图4:图1的一俯视剖面图。
图5:图1的A-A割面线的一剖面图。
图6:图1的B-B割面线的一剖面图。
图7A:本发明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的导电熔丝的一平面图。
图7B:本发明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的导电熔丝的另一平面图。
图8:本发明轻量化保险丝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9:本发明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的第四实施例的一侧视剖面图。
图10:本发明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的第五实施例的一侧视剖面图。
图11A:现有一种工业型保险丝的一立体图。
图11B::图11A的一立体分解图。
其中,附图标记:
1:壳体 10:第一塑胶半壳体
150A:第一半内壳体 100A:内壳体
101:第一开口 11:第一半壳板
111、111A:第一卡合板 112、112’:第一卡槽
113、113A:第一连接板 114:第一横向肋
115:第一凹槽 116:第一纵向肋
117:内底板 12:第一侧板
121:第一凹部 122:固定柱
13:环凹槽 14:第二塑胶半壳体
110A第二半内壳体 141:第二开口
15:第二半壳板 151、151A:第二卡合板
152、152‘:第二卡槽 153、153A:第二连接板
154:第二横向肋 155:第二凹槽
156:第二纵向肋 157:内顶板
16:第二侧板 161:第二凹部
162:固定孔 163:限位部
17:卡合凸缘 18:封闭式容置空间
19:熔断空间 2:导电熔丝
21:熔断部 211:第一部
212:第二部 22:中介部
221:卡合缺口 23:电极部
231:穿孔 24:孔洞
3:防爆材料 4:绝缘筒体
5:金属帽盖 51:电极
52:穿孔 6:导电熔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请参阅图1A、图2及图3,系本发明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的第一实施例,其包含一壳体1及至少一片状导电熔丝2,并可进一步包含防爆材料3。
上述壳体1系包含一第一塑胶半壳体10以及一第二塑胶半壳体14,其中该第一及第二塑胶半壳体10、14系相互结合,以如图3、图4及图5所示,构成一封闭式容置空间18。于本实施例,该第一及第二塑胶半壳体10、14均呈一半中空圆柱体,结合成一呈中空圆柱体的该壳体1;于一实施例,如图1B 所示,该第一及第二塑胶半壳体10、14均呈一半中空矩形柱体,结合成一呈中空矩形柱体的该壳体1,但该壳体1的形状并不以圆柱体或矩形柱体为限。
请参阅图2,上述壳体1的该第一塑胶半壳体10系包含一体形成的一第一半壳板11以及二第一侧板12,并包含一第一开口101;于本实施例,该第一半壳板11系呈一半圆筒形,该二第一侧板12均呈一半圆形,该第一开口 101的内周缘系可进一步形成一环凹槽13。
于一实施例,上述第一半壳板11系包含二第一卡合板111,并可进一步包含多个第一横向肋114以及一第一纵向肋116;该二第一卡合板111系一体形成于该第一半壳板11的中段内壁面上,其系与该二第一侧板12平行,并突伸出该第一塑胶半壳体10的该第一开口101,且自其顶面分别朝下凹设有一第一卡槽112;于本实施例,该第一半壳板11系可进一步包含一体形成的二第一连接板113,其系分别一体连接于该二第一卡合板111的二相对侧,并与该第一开口101的二相对侧平行且保持一间距。该些第一横向肋114系一体形成于该第一半壳板11的内壁面上,其系分别位在该二第一卡合板111的外侧,且与该二第一侧板12平行,且分别凹设有一第一凹槽115,其中各该第一凹槽115的底面与该二第一卡合板111的该第一卡槽112的底面齐平。该第一纵向肋116系一体形成于该第一半壳板11的内壁面上,其系贯穿该二第一卡合板111及该些第一横向肋114,并连接该二第一侧板12。
于一实施例,上述各该第一侧板12的一平面系分别形成一第一凹部121,并进一步分别形成至少一固定柱122,其中该二第一凹部121的底面系与各该第一凹槽115的底面以及该二第一卡槽112的底面齐平。于一实施例,各该第一侧板12的平面系一体形成二个固定柱122,分别位于对应该第一凹部121 的二相对侧;于本实施例,各该固定柱122系高于该二第一卡合板111,并呈一圆柱体,但该固定柱122的数量及形状均不以此为限。
上述壳体1的该第二塑胶半壳体14系包含一体形成的一第二半壳板15 以及二第二侧板16,并包含一第二开口141;于本实施例,该第二半壳板15 亦呈一半圆筒形,各该第二侧板16系呈一半圆形,该第二开口141的内周缘系可对应该第一塑胶半壳体10的该环凹槽13,进一步向下一体突伸形成二相对的卡合凸缘17,该二卡合凸缘17的高度系匹配该环凹槽13的深度;于本实施例,该二卡合凸缘17均呈一长”ㄇ”字型,且如图2及图4所示,形成于该二第二侧板16的该二卡合凸缘17系保持间距,且该间距系对应该二第一侧板12的该第一凹部121。
于一实施例,该第二半壳板15系包含二第二卡合板151,并可进一步包含多个第二横向肋154以及一第二纵向肋156;该二第二卡合板151系分别对应该二第一卡合板111一体形成于该第一半壳板11的中段内壁面上,以与该二第二侧板16平行,并突伸出该第二塑胶半壳体14的该第二开口141,且自其底面分别朝上凹设有一第二卡槽152;于本实施例,该第二半壳板15系可进一步包含二第二连接板153,其系分别一体连接该二第二卡合板151的二相对侧,并一体形成于该第二开口141的二相对侧;于本实施例,如图4所示,该二第二连接板153系分别与该二卡合凸缘17一体形成。该些第二横向肋154 系一体形成于该第二半壳板15的内壁面上,其系分别位在该二第二卡合板151 的外侧,并与该二第二侧板16平行,且分别凹设有一第二凹槽155,其中各该第二凹槽155的顶面与该二第二卡合板151的该第二卡槽152的顶面齐平。该第二纵向肋156系一体形成于该第二半壳板15的内壁面上,其系贯穿该二第二卡合板151及该些第二横向肋154,并连接该二第二侧板16。
于一实施例,上述各该第二侧板16的一平面系分别形成一第二凹部161,并可进一步分别形成至少一固定孔162及一限位部163,其中各该第二凹部161 系分别对应各该第一侧板12的该第一凹部121,且其顶面与各该第二横向肋 154的该第二凹槽155的顶面及该二第二卡合板151的该第二卡槽152的顶面齐平;于一实施例,该第二侧板16系分别对应该第一塑胶半壳体10的该二个固定柱122,自其平面贯穿形成二个固定孔162,以供对应的该固定柱122穿入其中;于本实施例,各该固定孔162系一圆孔,以供呈圆柱体的对应该固定柱122匹配穿入其中,但该固定孔162的数量及形状均不以此为限;该二限位部163系自该第二侧板16的平面一体形成,且该二限位部系位在对应该第一侧板的外侧,即如图3所示,两相对应的该二第二侧板16的该二限位部163 间的距离系匹配该第一塑胶半壳体10的长度。
于本实施例,该第一塑胶半壳体10的该二第一侧板12的该二固定柱122 系分别穿入对应的该第二塑胶半壳体14的二第二侧板16的对应该固定孔162 中,且各该固定柱122的末端系分别熔接固定于其对应的该固定孔162,而使该第一及第二塑胶半壳体10、14稳定地相互结合,以形成该壳体1。如图2、图5及图6所示,该第二半壳板15的该二卡合凸缘17系卡入并抵靠于该第一半壳板11的该环凹槽13内,使得该第一及第二开口101、141相互盖合,并令该第一及第二塑胶半壳体10、14构成该封闭式容置空间18;于一实施例,该二第二卡合板151系分别位在该二第一卡合板111的外侧,且该第一及第二卡合板系构成一熔断空间19;较佳地,于本实施例,如图3及图4所示,该二第二卡合板151及该二第二连接板153系位在该二第一卡合板111及该二第一连接板113的外侧;各该第二横向肋154系分别部分抵靠于其对应的该第一横向肋114。又于本实施例,如图3及图4所示,分别形成于该二第二侧板16 的该二限位部163系可限位该第一塑胶半壳体10,而限制其该二第一侧板12 两端的左、右移动。
上述至少一片状导电熔丝2系夹合于该第一及第二塑胶半壳体10、14之间;于本实施例,该至少一片状导电熔丝2的数量为一,并包含一体形成的一熔断部21、二中介部22以及二电极部23,其中该熔断部21系位于该壳体1 的该封闭式容置空间18中,并部分容置于该熔断空间19中;该二中介部22 系分别连接于该熔断部21的相对两端;该二电极部23系分别连接于该二中介部22远离该熔断部21的一端,并分别自该壳体1的二相对外侧露出。
于本实施例,如图7A及图7B所示,该熔断部21系进一步包含一第一部 211及二朝各该中介部22的第二部212;该第一部211呈一字形,其中如图 7A所示,该二第二部212及该二中介部22的宽度W2大于该第一部211的宽度W1,如图7B所示,该二中介部22的宽度及该第二部212的最大宽度W3 系大于该第一部211的宽度W1,且该二第二部212的最小宽度系匹配该第一部211的宽度W1;再如图2及图7A所示,可于各该第二部212形成一孔洞 24,使该熔断部21于热熔后,该些孔洞24可拉长该熔断部21二端的距离。于本实施例,如图3及图4所示,该熔断部21的该第一部211系夹合于该第一及第二卡合板111、151之间,位于该熔断空间19中,并分别卡入该二第一及第二卡槽112、152,而该二第二部212系分别夹合于其对应的该二第一及第二横向肋114、154之间,位于该封闭式容置空间18中,并卡入对应的该第一及第二凹槽115、155。
于一实施例,该二中介部22系分别对应该第一塑胶半壳体10的该至少一固定柱122形成至少一卡合缺口221,以分别卡合于对应的该固定柱122;于本实施例,该二中介部22系分别对应该二固定柱122形成二卡合缺口221,以使该导电熔丝2卡合固定于该四固定柱122之间,但该卡合缺口221的数量并不以此为限;又于本实施例,如图6所示,该二中介部22系可分别夹合于对应的该第一及第二侧板12、16之间,并卡入该二第一侧板12的该第一凹部 121及该二第二侧板16的该第二凹部161。
再如图2、图7A及图7B所示,该二电极部23系分别贯穿形成一穿孔231,以分别供一螺丝(图上未示出)穿经,并固定于对应的电路板上。
于本实施例,上述防爆材料3系填充于该熔断空间19中。该防爆材料3 的材质可为陶瓷砂、石英砂或玻璃纤维;较佳地,如图3及图5所示,该防爆材料3可填满该熔断空间19,并包覆该导电熔丝2的该熔断部21的该第一部 211于其中,以消除该熔断部21遇过大电流开始熔断时,所产生的瞬间高热而可能引发的火苗。
由上述说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可知,该壳体1系以该第一及第二塑胶半壳体10、14相互结合形成,其该第一及第二半壳板11、15、二第一及第二侧板 12、16的对接结构,以及该环凹槽13及该二卡合凸缘17的卡合结构简单,可简化制程,减少生产成本,且只要结合该第一及第二塑胶半壳体10、14即可直接构成具该壳体1的该封闭式容置空间18,能有效减轻该工业型保险丝的重量;此外,于形成该壳体1后,该二第二卡合板151位于该二第一卡合板111的外侧,并可配合该第一及第二塑胶半壳体10、14形成三层阻挡结构,于该至少一片状导电熔丝2的该熔断部21熔断时,其所产生的电弧气体及爆风的冲击可有效被吸收,避免塑胶制的该壳体1爆开而可能造成的危险;该防爆材料3系可进一步填充于该二第一及第二卡合板111、151内的该封闭式容置空间18中,而可防止该壳体1于该至少一片状导电熔丝2的该熔断部21 熔断时,可能产生的燃烧现象。该第一及第二塑胶半壳体10、14内均形成有多个第一及第二横向肋114、154及一第一及第二纵向肋116、156,且该第一塑胶半壳体10系以其该些固定柱122与该第二塑胶半壳体14的对应该固定孔162熔融结合,更进一步强化该第一及第二塑胶半壳体10、14所结合而成的该壳体1的结构强度;再者,该第二塑胶半壳体10进一步形成二限位部163,于组装该第一及第二塑胶半壳体10、14时不会歪斜,而可更进一步简化组装制程;如此,本发明的工业型保险丝除其壳体1系以塑胶材料制成而达成轻量化的目的之外,也进一步强化该壳体1的结构强度,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及可靠度。
进一步而言,如图8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该二第一卡合板111A及该二第一连接板113A可配合一内底板117一体形成一第一半内壳体150A,又该二第二卡合板151A及该二第二连接板153A可配合一内顶板157一体形成一第二半内壳体110A,该第一及第二半内壳体150A、110A可独立结合形成为一内壳体100A,且内壳体100A以陶瓷材料所制,并分别卡合或黏合于该第一塑胶半壳体10及该第二塑胶半壳体14内,可藉由陶瓷材料所制的该内壳体100A,来包围在该导电熔丝2的熔断部21的该第一部211的外围,以进一步提升该内壳体100A所在区域的耐温效果。
再请参阅图9,系本发明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的第四实施例,其与图3所示的本发明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的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惟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一塑胶半壳体10的该二第一卡合板111的顶面系与该第一塑胶半壳体10 的该第一开口101齐平,该第二塑胶半壳体14的该二第二卡合板151的底面系与该第二塑胶半壳体14的该第二开口141齐平,且分别对准该二第一卡合板111,于组合时,该二第一卡合板111的顶面系分别抵靠于该二第二卡合板 151的底面;于本实施例,该二第一及第二卡合板111、151亦分别凹设有一第一及第二卡槽112’、152’;又于本实施例,该片状导电熔丝2的该熔断部21的该第一部211系同样夹合于该第一及第二卡合板111、151之间,位于该熔断空间中,并分别卡入该二第一及第二卡槽112’、152’中。
再请参阅图10,系本发明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的第五实施例,其与图3 所示的本发明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的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惟不同之处在于:该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系包含多个片状导电熔丝2,该些片状导电熔丝2系相互叠合并夹合于该第一及第二塑胶半壳体10、14之间。于本实施例,该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系包含二片状导电熔丝2,且其厚度可以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该导电熔丝2的一半;以此类推,于另一实施例,该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系可进一步包含三相互叠合的导电熔丝2,而其厚度系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该片状导电熔丝2的三分之一。如此,藉由调整该至少一片状导电熔丝2的数量而减少其厚度,可降低该导电熔丝2的可承受的过电流,而可将本发明的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应用于不同的轻量化设备或装置的电路中,且仍可沿用相互结合的该第一及第二塑胶半壳体10、14作为壳体1,进一步省去额外制造匹配厚度较薄的该导电熔丝2的该壳体1的成本。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2)

1.一种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包含:
一第一塑胶半壳体;以及
一第二塑胶半壳体,与该第一塑胶半壳体结合,以构成一封闭式容置空间;以及
至少一片状导电熔丝,夹合于该第一塑胶半壳体及该第二塑胶半壳体之间,且各该至少一片状导电熔丝包含一体形成的一熔断部、二中介部及二电极部,其中:
该熔断部,位于该封闭式容置空间中;
该二中介部,分别连接于该熔断部的相对二端;以及
该二电极部,分别连接于该二中介部的远离该熔断部的一端,并分别自该壳体的二相对外侧露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第一塑胶半壳体包含一体形成的一第一半壳板及二第一侧板,并包含一第一开口;以及
该第二塑胶半壳体包含一体形成的一第二半壳板及二第二侧板,并包含一第二开口;其中该第一开口及该第二开口相互盖合,使该第一塑胶半壳体及该第二塑胶半壳体构成该封闭式容置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第一塑胶半壳体的该第一半壳板的内壁面一体形成二第一卡合板,其与该二第一侧板平行,并分别突伸出该第一塑胶半壳体的该第一开口;以及
该第二塑胶半壳体的该第二半壳板的内壁面一体形成二第二卡合板,其与该第二侧板平行,并突伸出该第二塑胶半壳体的该第二开口,并分别位于该二第一卡合板的外侧;其中该第一卡合板及该第二卡合板构成一容置该熔断部的部分的熔断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第一半壳板进一步包含一体形成的二第一连接板,其分别连接于该二第一卡合板的二相对侧,并与该第一开口的二相对侧平行且保持一间距;以及
该第二半壳板进一步包含一体形成的二第二连接板,其分别连接于该二第二卡合板的二相对侧;其中该二第二连接板分别位于该二第一连接板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二第二连接板分别一体形成于该第二开口的二相对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一第一半内壳体,由二第一卡合板及二第一连接板配合一内底板一体形成,并设置于该第一塑胶半壳体内;以及
一第二半内壳体,由二第二卡合板及二第二连接板配合一内顶板一体形成,并设置于该第二塑胶半壳体内;其中该二第二卡合板及该二第二连接板位于该二第一卡合板及该二第一连接板的外侧,且该第一半内壳体及该第二半内壳体构成一内壳体,并包围在该熔断部的部分的外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半内壳体及该第二半内壳体均以陶瓷材料所制。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第一塑胶半壳体的该第一半壳板包含一体形成的二第一卡合板,其中该二第一卡合板的顶面与该第一塑胶半壳体的该第一开口齐平;以及
该第二塑胶半壳体的该第二半壳板包含一体形成的二第二卡合板,该二第二卡合板的底面与该第二塑胶半壳体的该第二开口齐平,并分别对准该二第一卡合板;其中该二第一卡合板分别部分抵靠于该二第二卡合板,以构成一容置该熔断部的部分的熔断空间。
9.如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第一半壳板的该二第一卡合板自其顶面对应该熔断部分别向下凹设有一第一卡槽;
该第二半壳板的该二第二卡合板分别自其底面对应该熔断部向上凹设有一第二卡槽。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第一半壳板进一步包含:
多个第一横向肋,一体形成于该第一半壳板的内壁面上,并与该二第一侧板平行;以及
一第一纵向肋,一体形成于该第一半壳板的内壁面上,并贯穿该些第一横向肋,且连接该二第一侧板;以及
该第二半壳板进一步包含:
多个第二横向肋,一体形成于该第二半壳板的内壁面上,并与该二第二侧板平行,且各该第二横向肋分别部分抵靠于其对应的该第一横向肋;以及
一第二纵向肋,一体形成于该第二半壳板的内壁面上,并贯穿该些第二横向肋,且连接该二第二侧板。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第一半壳板进一步包含:
多个第一横向肋,一体形成于该第一半壳板的内壁面上,并分别位在该二第一卡合板的外侧;以及
一第一纵向肋,一体形成于该第一半壳板的内壁面上,并贯穿该二第一卡合板及该些第一横向肋,且连接该二第一侧板;以及
该第二半壳板进一步包含:
多个第二横向肋,一体形成于该第二半壳板的内壁面上,并分别位在该二第二卡合板的外侧,且各该第二横向肋分别部分抵靠于其对应的该第一横向肋;以及
一第二纵向肋,一体形成于该第二半壳板上,并贯穿该二第二卡合板及该些第二横向肋,且连接该二第二侧板。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第一半壳板的各该第一横向肋对应该熔断部分别凹设有一第一凹槽,各该第一凹槽的底面与该二第一卡合板的该第一卡槽的底面齐平;
该第一半壳板的各该第二横向肋对应该熔断部分别凹设有一第二凹槽,各该第二凹槽的顶面与该二第二卡合板的该第二卡槽的顶面齐平。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第一塑胶半壳体的各该第一侧板分别包含一第一凹部,对应该二中介部形成于该第一侧板的平面,且该第一凹部的底面与各该第一横向肋的该第一凹槽的底面及该二第一卡合板的该第一卡槽的底面齐平;
该第二塑胶半壳体的各该第二侧板分别包含一第二凹部,对应该第二中介部形成于该第二侧板的平面,且该第二凹部的顶面与各该第二横向肋的该第二凹槽的顶面及该二第二卡合板的该第二卡槽的顶面齐平。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其中:
各该第一侧板的该平面一体形成二固定柱,该二固定柱分别位于该第一凹部的二相对侧,且各该固定柱高于该二第一卡合板;以及
各该第二侧板的该平面贯穿形成二固定孔,供该二固定柱匹配穿入,且各该固定柱的末端分别熔接固定于其对应的该固定孔。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第二侧板的该平面一体形成二限位部,该二限位部位在对应该第二侧板的外侧。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第一塑胶半壳体的该第一开口的内周缘进一步形成一环凹槽;以及
该第二塑胶半壳体的该第二开口的内周缘对应该第一塑胶半壳体的该环凹槽进一步一体突伸形成二相对的卡合凸缘,以卡入并抵靠于该环凹槽。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第一塑胶半壳体的该第一开口的内周缘进一步形成一环凹槽;以及
该第二塑胶半壳体的该第二开口的内周缘对应该第一塑胶半壳体的该环凹槽进一步一体突伸形成二相对的卡合凸缘,以卡入并抵靠于该环凹槽。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至少一片状导电熔丝的该熔断部进一步包含:
一第一部,呈一字形,并夹合于该第一二卡合板及该第二卡合板之间,位于该熔断空间中,且分别卡入该第一卡槽及该第二卡槽;以及
二第二部,由该第一部的二端延伸,并分别与对应的该中介部连接;其中该二第二部分别夹合于对应的该第一横向肋及该第二横向肋之间,位于该封闭式容置空间中,并分别卡入对应的该第一凹槽及该第二凹槽。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其中:
该熔断部的该二第二部分别形成一孔洞;
该二中介部分别对应该第一塑胶半壳体的该些固定柱形成多个卡合缺口,以分别卡合于对应的该固定柱;
该二中介部的宽度大于该熔断部的该第一部的宽度;以及
该二电极部分别贯穿形成一穿孔。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片状导电熔丝,该些片状导电熔丝相互叠合并夹合于该第一塑胶半壳体及该第二塑胶半壳体之间。
21.如权利要求4或8所述的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熔断空间内填充一防爆材料。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防爆材料为陶瓷砂、石英砂或玻璃纤维。
CN202211225624.4A 2022-10-09 2022-10-09 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 Pending CN1178946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25624.4A CN117894646A (zh) 2022-10-09 2022-10-09 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25624.4A CN117894646A (zh) 2022-10-09 2022-10-09 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94646A true CN117894646A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44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25624.4A Pending CN117894646A (zh) 2022-10-09 2022-10-09 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9464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34466B1 (ko) 전지셀들의 전기적 연결을 위한 접속부재
US10026936B2 (en) Battery pack case
JP6299513B2 (ja) 電源パック
JP5949608B2 (ja) モジュール用筐体および組電池
JP4990422B1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池パック
TWI384670B (zh) 二次電池組及具優異製程性之ptc元件
WO2019153459A1 (zh) 电池模组
JP2010225337A (ja) バッテリパック
JP2014038840A (ja) 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
CN219017569U (zh) 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
JPWO2018163816A1 (ja) セパレータ、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KR20170062976A (ko) 배터리 팩
CN117894646A (zh) 轻量化工业型保险丝
JP2010027501A (ja) 電池組立体及びパック電池
TWI827292B (zh) 輕量化工業型保險絲
TW202416326A (zh) 輕量化工業型保險絲
JP2022548488A (ja) 動力電池トップカバーおよび動力電池
CN116868423A (zh) 电池组
EP4047736B1 (en) Battery module
JPWO2019065197A1 (ja) 拘束部材および電池モジュール
US12009540B2 (en) Eco-friendly power source such as battery module for transportation vehicle
WO2024079955A1 (ja) ヒューズ
CN220368096U (zh) 电芯组件及电池
JP6152467B1 (ja) サージ防護装置
US20240128572A1 (en) Eco-friendly power source such as battery module for transportation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