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85489A - 车辆悬挂总成、车辆及车辆高度调节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辆悬挂总成、车辆及车辆高度调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85489A
CN117885489A CN202410047153.5A CN202410047153A CN117885489A CN 117885489 A CN117885489 A CN 117885489A CN 202410047153 A CN202410047153 A CN 202410047153A CN 117885489 A CN117885489 A CN 1178854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height
torsion bar
bar spring
adjus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4715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慧
王明
王兴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41004715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854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85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854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悬挂总成、车辆及车辆高度调节方法,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其中车辆悬挂总成,其安装于具有纵梁和横梁的车架,车辆悬挂总成包括上控制臂、下控制臂、转向节、扭杆弹簧机构和驱动机构,上控制臂和下控制臂分别连接在车架的纵梁,转向节分别与上控制臂和下控制臂连接;采用扭杆弹簧机构与上控制臂或下控制臂连接,扭杆弹簧通过调节组件与横梁转动连接,并利用驱动机构驱动调节组件运动,能够带动扭杆弹簧绕其自身轴线转动,可以调节扭杆弹簧不同的转角,从而能够为车辆悬挂总成提供不同的弹簧力,以此达到调节车辆高度的目的,尤其适用于客车或货车,有效解决车辆由于采用扭杆弹簧导致不能调节车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车辆悬挂总成、车辆及车辆高度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悬挂总成、车辆及车辆高度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空气弹簧的普及,各种采用空气弹簧的车辆高度控制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在商用客车领域,一些中巴或大巴等客车车型由于装备扭杆弹簧,不能增加空气弹簧的原因,或者成本原因,未能装备空气弹簧,导致不能实现车辆高度控制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辆悬挂总成,有效解决车辆由于采用扭杆弹簧导致不能调节车高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包括上述车辆悬挂总成的车辆及车辆高度调节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车辆悬挂总成,安装于具有纵梁和横梁的车架,所述车辆悬挂总成包括:
上控制臂,连接于所述纵梁的上侧;
下控制臂,连接于所述纵梁的下侧;
转向节,用于连接车轮,所述转向节的一端与所述上控制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控制臂连接;
扭杆弹簧机构,包括扭杆弹簧和调节组件,所述扭杆弹簧的一端与所述上控制臂或所述下控制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调节组件连接,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横梁转动连接;
驱动机构,与所述调节组件连接,以通过所述调节组件带动所述扭杆弹簧绕其轴线转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悬挂总成,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车辆悬挂总成的上控制臂和下控制臂分别连接在车架的纵梁,转向节分别与上控制臂和下控制臂连接,通过转向节连接车轮;采用扭杆弹簧机构与上控制臂或下控制臂连接,扭杆弹簧通过调节组件与横梁转动连接,并利用驱动机构驱动调节组件运动,能够带动扭杆弹簧绕其自身轴线转动,可以调节扭杆弹簧不同的转角,从而能够为车辆悬挂总成提供不同的弹簧力,以此达到调节车辆高度的目的,尤其适用于客车、货车等车辆,有效解决车辆由于采用扭杆弹簧导致不能调节车高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臂、调节块和调节杆,所述调节臂的一端与所述扭杆弹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杆连接;所述横梁设有安装孔,所述调节块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调节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节杆为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臂设有与所述调节螺杆螺纹连接的垫块,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调节螺杆转动,以使所述垫块沿所述调节螺杆上下移动并带动所述调节臂摆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器和传动螺杆,所述驱动器与所述传动螺杆驱动连接,所述传动螺杆与所述调节螺杆相啮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扭杆弹簧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花键套和第二花键套,所述第一花键套与所述上控制臂连接,所述第二花键套与所述调节臂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辆悬挂总成,所述车辆悬挂总成设有至少两个,并对称布置于所述车架沿左右方向的两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车辆采用上述实施例的车辆悬挂总成,车辆悬挂总成采用扭杆弹簧的悬挂形式,利用驱动机构驱动调节组件运动,能够带动扭杆弹簧绕其自身轴线转动,可以调节扭杆弹簧不同的转角,从而能够为车辆悬挂总成提供不同的弹簧力,以此达到调节车辆高度的目的,具体适用于客车、货车等车辆,有效解决车辆由于采用扭杆弹簧导致不能调节车高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的车辆高度调节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辆,所述车辆的高度为所述车辆的底盘的离地间距,所述高度调节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的高度和车速信息,以确定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
根据所述行驶状态对所述驱动机构进行控制,以调节所述车辆左右两侧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高度调节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车辆高度调节方法适用于上述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获取车辆的高度和车速信息,根据上述信息确定车辆的行驶状态;然后根据行驶状态对驱动机构进行控制,从而可以调节车辆左右两侧的高度,车辆悬挂总成采用扭杆弹簧的悬挂形式,并结合驱动机构进行驱动,达到调节车辆高度的目的,适用于客车或货车等车辆,有效解决车辆由于采用扭杆弹簧导致不能调节车高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获取所述车辆的高度和车速信息,以确定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的左侧高度和所述车辆的右侧高度,并确定所述左侧高度与所述右侧高度的高度差;
根据所述高度差与预设值进行对比;
所述根据所述行驶状态对所述驱动机构进行控制,包括:
当所述高度差大于等于所述预设值,控制所述车辆左右两侧中高度相对较小一侧的所述驱动机构运行以提升高度,使所述高度差减小至小于所述预设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辆具有装载模式,所述车辆高度调节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车辆的车速为零且开启所述装载模式,控制左侧或右侧的所述驱动机构运行,使所述车辆左侧或右侧的高度降低至预设高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的车辆,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如上述第三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车辆高度调节方法。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辆悬挂总成与车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扭杆弹簧机构与驱动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扭杆弹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辆高度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车辆高度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车辆高度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辆高度调节方法的控制原理图。
附图标记:
上控制臂100;
下控制臂200;
转向节300;
扭杆弹簧机构400;扭杆弹簧410;第一花键套411;第二花键套412;调节组件420;调节臂421;调节块422;调节杆423;垫块424;
车架500;纵梁510;横梁520;安装孔521;
驱动机构600;电机610;传动螺杆6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上、下、轴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并非全部实施例。
参考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悬挂总成,该车辆悬挂总成适用于车辆,车辆可以是油车或新能源车,下面以具体为示例对车辆悬挂总成进行说明。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悬挂总成包括上控制臂100、下控制臂200、转向节300和扭杆弹簧机构400,其中,上控制臂100和下控制臂200分别连接在车辆的车架500上,转向节300与上控制臂100和下控制臂200连接,转向节300用于连接车轮,扭杆弹簧机构400与上控制臂100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以中巴车型为例,实施例的车辆悬挂总成设置有两个,两个车辆悬挂总成对称布置在车辆的左右两侧,并分别通过转向节300与前侧的车轮连接。车辆悬挂总成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设置。
参照图1所示,图1中示出了一个车辆悬挂总成与车架500的装配示意图,车架500包括有纵梁510和横梁520,其中纵梁510沿车辆的长度方向设置,横梁520沿车辆的宽度方向设置,横梁520与纵梁510相连接。上控制臂100可转动地连接在纵梁510的上侧,下控制臂200可转动地连接在纵梁510的下侧。转向节300的上端与上控制臂100连接,转向节300的下端与下控制臂200连接。转向节300是车辆转向桥中的重要零件之一,能够使车辆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转向节300的功用是传递并承受车辆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车轮转向。在车辆行驶状态下,能够承受着多变的冲击载荷,具有较高的强度。为使转向灵活,在转向节300下耳与前轴拳形部分之间装有轴承;在转向节300上耳与拳形部分之间还装有调整垫片,以调整其间的间隙。
参照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扭杆弹簧机构400包括扭杆弹簧410和调节组件420,扭杆弹簧410的一端与上控制臂100连接,扭杆弹簧410的另一端通过调节组件420连接与横梁520转动连接。扭杆弹簧410是悬架弹性元件的一种,其自身为由弹簧钢制成的扭杆。通过采用扭杆弹簧410可以使实施例的车辆悬挂总成质量较轻,结构比较简单,通过调整扭杆弹簧410的固定端的安装角度,易实现车身高度的自动调节,且扭杆弹簧410单位体积存储的弹性能较大,弹簧质量小,与螺旋弹簧相比,扭杆弹簧410结构紧凑,便于布置。
可以理解的是,扭杆弹簧410的前端通过上控制臂100与车轮相连,后端与车架500转动连接。当车轮遇到地面障碍物后向上跳动时,车轮会带动上控制臂100绕着扭杆轴线转动一定角度,使扭杆发生扭转变形,同时扭杆扭转变形所储存的弹性变形能,会在车轮脱离障碍物时释放,使传力机构和车轮迅速回位。由于扭杆弹簧410固定在车架500上,减小了非簧载质量,有利于改善车辆行驶平顺性;当应用于前驱动车辆的前悬架时,扭杆弹簧410可以纵向布置,为前驱动桥的摆动半轴留出空间。
参照图1和图2所示,车辆悬挂总成还包括有驱动机构600,驱动机构600与调节组件420连接,通过调节组件420能够带动扭杆弹簧410绕其轴线转动。具体的,驱动机构600和调节组件420连接在横梁520上,扭杆弹簧410沿纵梁510的方向延伸设置,扭杆弹簧410的后端与调节组件420,驱动机构600驱动调节组件420运动,从而可以带动扭杆弹簧410转动。驱动机构600可以采用电动或气动方式驱动调节组件420,调节组件420可以是连杆组件、齿轮组件等,使驱动机构600能够联动调节组件420与扭杆弹簧410。由于扭杆弹簧410存在一定的扭转刚度,以不同的转角为悬架系统提供不同的弹簧力,弹簧力会带动上控制臂100绕着扭杆轴线转动一定角度,从而使车架500相对于车轮提升或降低高度,达到调节车辆高度的目的,尤其适用于货车或中巴、大巴等客车,有效解决车辆由于采用扭杆弹簧410导致不能调节车高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车辆的控制器对驱动机构600进行控制,实现自动化调节车辆的高度。此外,上述实施例仅为示例,扭杆弹簧410不限于与上控制臂100连接,也可以与下控制臂200连接,具体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技术中,扭杆弹簧前端通过摆臂与车轮相连,后端与车架固定连接,由于制造扭杆弹簧时,会预先使扭杆弹簧产生一个永久的扭转变形,使其具有一定的预应力,并将扭杆弹簧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在车架上,扭杆弹簧安装后其仅会根据路面行驶情况发生扭转变形,而不能实现主动调节车辆的高度。相对于上述的相关技术来说,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增加驱动机构600,通过对驱动机构600进行控制,可以不依赖于空气弹簧实现车高的调节,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较高、成本效益高等优势,可以根据道路条件或者驾驶需求自动调节车辆高度,提供更好的行驶稳定性、乘坐舒适性和通过性。
参照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组件420包括调节臂421、调节块422和调节杆423,调节臂421的一端与扭杆弹簧410固定连接,调节臂421的另一端与调节杆423连接,调节杆423的上端连接调节块422,调节杆423的下端与驱动机构600连接,调节臂421位于调节杆423的上端与下端之间,并能够沿调节杆423移动。实施例中横梁520上设置有安装孔521,调节块422转动连接于安装孔521中,这样驱动机构600通过调节杆423带动调节臂421绕扭杆弹簧410的轴线摆动,从而使扭杆弹簧410转动以产生弹簧力,通过控制调节臂421的摆动方向可以控制升高或降低车辆。
具体来说,扭杆弹簧41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花键套411和第二花键套412,其中第一花键套411与上控制臂100连接,第二花键套412与调节臂421连接,第一花键套411可理解是前花键套,第二花键套412可理解是后花键套,也就是说,扭杆弹簧410的前端通过前花键套与上控制臂100固定连接,后端通过后花键套与调节臂421固定连接,这样在调节臂421摆动时能够带动扭杆弹簧410绕自身轴线转动。
此外,如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中调节块422的横截面大致呈半圆形,使调节块422与安装孔521匹配,这样调节块422能够在安装孔521内转动。调节块422上设置有通孔,调节臂421上开设有与通孔对应的连接孔,调节杆423由上至下依次穿过通孔和连接孔并与驱动机构600连接,通过调节杆423可以带动调节臂421摆动。
参照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600包括驱动器和传动螺杆620,调节杆423为调节螺杆,调节臂421设置有垫块424,垫块424开设有连接孔,该连接孔为螺孔,垫块424与调节螺杆通过螺纹方式进行连接。实施例中,驱动器为电机610,传动螺杆620的一端与电机610连接,另一端与调节螺杆相啮合,电机610驱动传动螺杆620转动,带动调节螺杆转动,通过调节螺杆可以带动垫块424沿调节螺杆的轴线方向上下移动,垫块424的移动进一步使调节臂421绕扭杆弹簧410的轴线转动,从而实现扭杆弹簧410不同的转角,为悬架系统提供不同的弹簧力,以此实现调节车身不同的高度的功能。
参照图1和图4所示,垫块424的移动方向与车辆高度的对应关系如下:垫块424沿调节螺杆向上移动时,调节臂421向上转动而带动扭杆弹簧410转动,如图4中箭头所示方向,使车辆高度增加;反之,垫块424沿调节螺杆向下移动时,调节臂421向下转动而带动扭杆弹簧410转动,使车辆高度降低。
当然,此处仅为示例,电机610不限于通过传动螺杆620与调节螺杆连接,传动螺杆620也可以替换为齿轮或其他传动部件,例如,齿轮与调节螺杆相啮合,组成蜗轮蜗杆形式,电机610驱动齿轮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气缸替代电机610,具体根据实际要求进行选择。
此外,可以在整车生产时预装,也可以在不改变车辆悬架形式的前提下,将电机610与传动螺杆620整合作为单独的结构,在后装市场改装完成,具体根据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车辆可以不依赖于空气弹簧实现车高的调节,完全使用机械装置与电机610完成整车的车高调节,可以根据道路条件或者驾驶需求自动调节车辆高度,提供更好的行驶稳定性、乘坐舒适性和通过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车辆采用悬挂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车辆悬挂总成,车辆悬挂总成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车辆悬挂总成对称布置于车架500沿左右方向的两侧,例如可以是两个、四个等。具体地,车辆可以为中巴或大巴等客车,也可以为货车等。车辆可以为油车也可以为新能源车。当车辆为新能源车时,其可以为混动车,也可以为纯电车。
以客车为示例,可以在客车的前侧左右两个车轮分别应用上述实施例的车辆悬挂总成,可以是左右两侧四个车轮均应用上述实施例的车辆悬挂总成,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设置。车辆悬挂总成采用扭杆弹簧410的悬挂形式,利用驱动机构600驱动调节组件420运动,能够带动扭杆弹簧410绕其自身轴线转动,可以调节扭杆弹簧410不同的转角,从而能够为车辆悬挂总成提供不同的弹簧力,以此达到调节车辆高度的目的,有效解决车辆由于采用扭杆弹簧410导致不能调节车高的问题。
由于车辆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车辆悬挂总成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图5至图6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高度调节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的车辆,车辆采用悬挂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车辆悬挂总成,具体参见图1至图3所示的结构,下面以具体示例对车辆高度调节方法进行说明。
参照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高度调节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100,获取车辆的高度和车速信息,以确定车辆的行驶状态;
步骤S200,根据行驶状态对驱动机构600进行控制,以调节车辆左右两侧的高度。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实施例的车辆悬挂总成通过增加驱动机构600,通过对驱动机构600进行控制,实现自动化调节车辆的高度,具体可以根据车辆实际的行驶状态进行控制,因此,在上述步骤S100中,需要获取车辆的高度和车速信息,其中,车辆的高度为车辆的底盘的离地间距,如车辆行驶在平整的路面上,其高度变化较小;如行驶在坑洼路段或具有高度差异的路基路面,车辆的高度变化较大;车速为车辆的行驶速度,因此根据车辆的车速和车高可以确定车辆当前的行驶状态,例如,在高度变化较小且车速保持在80km/h以上,可以确定车辆在高速公路或路况较佳的公路行驶;在高度变化较大且车速保持在30km/h以下,可以确定车辆在路况较差的公路上行驶。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的车辆还包括有高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控制器,高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底盘与路面之间的距离,也即是底盘的离地间距;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行驶速度。控制器用于控制车辆整车的悬挂系统,具体的,通过控制器可以单独控制车辆左右两侧的车辆悬挂总成,从而可以分别工作车辆左右两侧的高度,使车辆能够适用不同路况的行驶,提供更好的舒适性和操纵性。
结合图1和图2可理解到,需要提高车辆左侧的高度时,控制器控制左侧的电机610运行,电机610通过传动螺杆620带动调节螺杆转动,通过调节螺杆带动垫块424向上移动,垫块424的移动使调节臂421绕扭杆弹簧410的轴线转动,通过扭杆弹簧410的弹簧力使车身升高;需要降低车辆左侧的高度时,控制器控制左侧的电机610运行,电机610通过传动螺杆620带动调节螺杆转动,通过调节螺杆带动垫块424向下移动,垫块424的移动使调节臂421绕扭杆弹簧410的轴线转动,通过扭杆弹簧410的弹簧力使车身降低。同样的,车辆右侧的高度调节过程可参见上述实施例的原理,不作赘述。
可以额理解的是,车辆悬挂总成采用扭杆弹簧410的悬挂形式,并结合驱动机构600进行驱动,采用上述的车辆高度调节方法,可以调节车辆左右两侧的高度,达到调节车辆高度的目的,适用于客车或货车等车辆,有效解决车辆由于采用扭杆弹簧410导致不能调节车高的问题,可以根据道路条件或者驾驶需求自动调节车辆高度,提供更好的行驶稳定性、乘坐舒适性和通过性。
参照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高度调节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110,获取车辆的左侧高度和车辆的右侧高度,并确定左侧高度与右侧高度的高度差;
步骤S120,根据高度差与预设值进行对比;
步骤S210,当高度差大于等于预设值,控制车辆左右两侧中高度相对较小一侧的驱动机构600运行以提升高度,使高度差减小至小于预设值。
可以理解的是,当车辆行驶在平整路面上时,车辆左右两侧的高度差异较小;当车辆行驶在路面状况较差的公路时,车辆左右两侧的高度差异较大,因此可通过两侧的高度差来判断车辆的形式状态。由于车辆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上述实施例的车辆悬挂总成进行高度调节,因此,在上述步骤S100中,获取车辆高度的步骤具体包括有获取车辆的左侧高度和右侧高度,根据左侧高度与右侧高度的高度差与预设值进行对比,从而判断车辆是否行驶在路况较差的道路上。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值可理解是预先存储于控制器的存储器中的设定参数,控制器通过将获取的左侧高度与右侧高度进行计算得到高度差,然后将高度差与预设值进行对比,例如,预设值可以是10cm,当车辆的左侧高度比右侧高度小15cm时,高度差大于预设值,此时可以判断车辆左侧行驶在沟渠、坑洼等地方,或者右行驶在高度较高的路基上。预设值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要求进行设定,不作具体限定。
可理解到,当车辆左右两侧的高度差过大时,底盘上高度较小的一侧容易与地面接触,存在对底盘造成损坏的风险,因此,在上述步骤S200中,根据行驶状态对驱动机构600进行控制的具体过程是,当车辆的左侧高度小于右侧高度,且高度差大于等于预设值时,车辆高度相对较小一侧为左侧,此时控制车辆左侧的驱动机构600运行,从而提升车辆左侧的高度,使高度差逐渐减小,直至高度差小于预设值;同理,当车辆的右侧高度小于左侧高度,且高度差大于等于预设值时,车辆高度相对较小一侧为右侧,此时控制车辆右侧的驱动机构600运行,从而提升车辆右侧的高度,使高度差逐渐减小,直至高度差小于预设值。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的车辆高度调节方法可以同时控制两侧的驱动机构600运行,使两侧的高度同时升高或降低,这样可以调节车辆整体的高度。
参照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高度调节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0,当车辆的车速为零且开启装载模式,控制左侧或右侧的驱动机构600运行,使车辆左侧或右侧的高度降低至预设高度。
可以理解的是,车辆的车速为零时表示车辆处于停车状态,此时开启装载模式,可以控制车辆降低任意一侧的高度,便于乘客上下车或装载货物,因此,车辆的装载模式可理解是乘客上下车或货物装载的模式。此外,预设高度为预先存储于控制器的存储器中的预设参数,预设高度可以是10cm、15cm等,以中巴车型为示例,中巴车辆开启装载模式后,车辆右侧的高度会下降至10cm处,方便乘客由车辆的右侧上下车。
对于装载模式来说,可以分别控制左侧或右侧不同的车高降低,从而方便从车辆左侧或右侧上下车辆或者装载货物,具体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进行控制。
参照图8所示,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具有普通模式、坏路模式与装载模式,在普通模式下,通过两侧的电机610分别控制两侧的垫块424向下运动,使车辆高度降低至最低值,此时车辆的运动性、操纵性、舒适性较好,但是通过性不高;在坏路模式下,通过两侧的电机610分别控制两侧的垫块424向上运动,使车辆高度提升至最高值,此时车辆的通过性达到最好;在装载模式下,控制左侧或右侧的垫块424运动,从而单独控制单侧的车高,提高上下车、货物装卸的便利性。
参照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控制器实现用户对于车辆自定义模式的设置,可以实现对两侧车高的自由控制,以下提供具体示例进行说明。
当车辆左右两侧的载荷不相同时,会导致左右两侧车高不同,此时,则可以单独控制载荷比较大的一侧升高车辆高度,从而使得车辆左右两侧高度相同或接近。
当车辆在左右两侧路况差异较大的坏路行驶时,例如,一侧为正常道路,另一侧为沟渠等高度较低;或者是一侧为正常道路,另一侧为路基等路面高度较高,这样可以单独升高或者降低一侧的车高,从而使得两侧的车高差异减小,从而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减小车辆侧翻的概率。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还包括有控制器,控制器,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存储有指令,当通过至少一个处理器来执行该指令时,执行上述实施例的车辆高度调节方法。
以控制器中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存储器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非暂态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可选包括相对于控制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控制器。
实现上述实施例的调节方法所需的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指令存储在存储器中,当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调节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5中的方法步骤S100至步骤S200、图6中的方法步骤S110至步骤S210、图7中的方法步骤S100至步骤S300等。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车辆悬挂总成,安装于具有纵梁和横梁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悬挂总成包括:
上控制臂,连接于所述纵梁的上侧;
下控制臂,连接于所述纵梁的下侧;
转向节,用于连接车轮,所述转向节的一端与所述上控制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控制臂连接;
扭杆弹簧机构,包括扭杆弹簧和调节组件,所述扭杆弹簧的一端与所述上控制臂或所述下控制臂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调节组件连接,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横梁转动连接;
驱动机构,与所述调节组件连接,以通过所述调节组件带动所述扭杆弹簧绕其轴线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悬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臂、调节块和调节杆,所述调节臂的一端与所述扭杆弹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杆连接;所述横梁设有安装孔,所述调节块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调节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悬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为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臂设有与所述调节螺杆螺纹连接的垫块,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调节螺杆转动,以使所述垫块沿所述调节螺杆上下移动并带动所述调节臂摆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悬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器和传动螺杆,所述驱动器与所述传动螺杆驱动连接,所述传动螺杆与所述调节螺杆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悬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杆弹簧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花键套和第二花键套,所述第一花键套与所述上控制臂连接,所述第二花键套与所述调节臂连接。
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悬挂总成,所述车辆悬挂总成设有至少两个,并对称布置于所述车架沿左右方向的两侧。
7.一种车辆高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所述车辆的高度为所述车辆的底盘的离地间距,所述高度调节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的高度和车速信息,以确定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
根据所述行驶状态对所述驱动机构进行控制,以调节所述车辆左右两侧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高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车辆的高度和车速信息,以确定所述车辆的行驶状态,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的左侧高度和所述车辆的右侧高度,并确定所述左侧高度与所述右侧高度的高度差;
根据所述高度差与预设值进行对比;
所述根据所述行驶状态对所述驱动机构进行控制,包括:
当所述高度差大于等于所述预设值,控制所述车辆左右两侧中高度相对较小一侧的所述驱动机构运行以提升高度,使所述高度差减小至小于所述预设值。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高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具有装载模式,所述车辆高度调节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车辆的车速为零且开启所述装载模式,控制左侧或右侧的所述驱动机构运行,使所述车辆左侧或右侧的高度降低至预设高度。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高度调节方法。
CN202410047153.5A 2024-01-12 2024-01-12 车辆悬挂总成、车辆及车辆高度调节方法 Pending CN1178854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47153.5A CN117885489A (zh) 2024-01-12 2024-01-12 车辆悬挂总成、车辆及车辆高度调节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47153.5A CN117885489A (zh) 2024-01-12 2024-01-12 车辆悬挂总成、车辆及车辆高度调节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85489A true CN117885489A (zh) 2024-04-16

Family

ID=90640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47153.5A Pending CN117885489A (zh) 2024-01-12 2024-01-12 车辆悬挂总成、车辆及车辆高度调节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8548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19313B2 (en) Steering controlled anti-roll automobile suspension
US8833775B2 (en) Electronic control suspension system for vehicles
US5700025A (en)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steerable wheel
JP5784509B2 (ja) 自動車用サスペンション
CN210149098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后悬架系统
US9238391B1 (en) Vehicle and a suspension system for the vehicle
WO2001015919A1 (en) Staggered independent suspension
CN103158484A (zh) 主动侧倾控制系统
US20220305857A1 (en)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vehicle and method of adjusting rear control arm geometry for same
US6676160B2 (en) Rear frame rail that incorporates leaf spring clearance zone
US6722669B1 (en) Adjustable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vehicle
CN113386874B (zh) 三排车轮车辆
US20030116935A1 (en) Anti-roll vehicle suspension
US8342556B2 (en) Lowrider aerodynamic truck
CN113386873A (zh) 三排车轮车辆
CN117885489A (zh) 车辆悬挂总成、车辆及车辆高度调节方法
CN106627016B (zh) 一种汽车纵横臂独立悬挂
CN114312183B (zh) 前置转向机麦弗逊悬架及汽车
CN114771190A (zh) 一种汽车主动悬架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CN211223602U (zh) 用于车辆的防倾斜平衡系统
CN210554003U (zh) 一种集成多连杆和横置板簧的后悬结构
CN111731063A (zh) 一种车体双横臂独立悬架侧倾防控方法及结构
US20210387501A1 (en) Adjustable anti-roll bar arrangement
CN217705405U (zh) 汽车悬架组件
CN104015784A (zh) 车辆前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