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81364A - 带凸起的正畸矫治器 - Google Patents

带凸起的正畸矫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81364A
CN117881364A CN202280058329.6A CN202280058329A CN117881364A CN 117881364 A CN117881364 A CN 117881364A CN 202280058329 A CN202280058329 A CN 202280058329A CN 117881364 A CN117881364 A CN 1178813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thodontic appliance
projections
tooth
mandibular
maxill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5832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芝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1092228b C Ltd
Original Assignee
1092228b C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7/812,44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20230240804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1092228b C Ltd filed Critical 1092228b C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881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813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正畸器械包括上颌正畸矫治器和下颌正畸矫治器,至少一个凸起被应用于所述正畸矫治器的咬合壁;通过所述凸起的尺寸和位置的设计能在所述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并相互接触时保持上下颌后牙咬合面之间的楔形间隙。

Description

带凸起的正畸矫治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优先于2022年1月31日提交的PCT专利申请PCT/CA2022050135,2022年6月24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US 17/808,545以及2022年7月14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US17/812,446三项专利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正畸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利用咬合壁上的凸起实现良好正畸效果的正畸矫治器。
背景技术
息止颌间隙指的是下颌处于休息位时,上下颌牙咬合面之间的间隙。息止颌间隙通常为2-4毫米。息止颌间隙是一个楔形间隙,在前牙区比在后牙区大。当一个咬合正常的人张开嘴时,上下颌牙咬合面之间的间隙总是楔形的。当患者第一次佩戴上下颌正畸矫治器时,上下颌牙咬合面之间会形成一个间隙;这个间隙应该是楔形的,并且在前牙区比在后牙区大。如果患者接受正畸矫治器治疗,正畸矫治器通常在咬合壁的每个部分具有一致的厚度,从而使得在正畸治疗的早期阶段,患者的上下颌正畸矫治器可在最后一颗磨牙处出现早接触;这种早接触可导致磨牙的压低。上下颌正畸矫治器之间的这种接触关系是不稳定的,随着磨牙逐渐压低,在前磨牙和前牙区上下正畸矫治器之间才获得更多的接触点。在佩戴正畸矫治器几周后,患者的磨牙区逐渐出现开合问题,上下颌牙咬合面之间的间隙也不再是楔形的;这两个咬合面变得相对平行,在前牙和后牙区的宽度相似。佩戴正畸矫治器导致的后牙开合问题给正畸治疗带来很大困扰,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例如进食,产生重大影响,需要采取一些改进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在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时保持上下颌牙的咬合面之间的楔形间隙是佩戴正畸矫治器的患者实现良好咬合的前提条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改变牙齿位置的正畸器械,牙齿构成患者的上颌和下颌牙弓。这种正畸器械包括贴合患者上颌牙弓的上颌正畸矫治器和贴合患者下颌牙弓的下颌正畸矫治器;正畸矫治器的咬合壁贴合后牙的咬合面和前牙的切缘。当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时,正畸矫治器咬合壁的一部分与牙齿表面保持一定距离,从而在咬合壁上形成至少一个凸起;通过对凸起的尺寸和位置的设计能在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并相互接触时保持上下颌后牙咬合面之间的楔形间隙,且该间隙在前磨牙区比在磨牙区大。
实施例应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在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时凸起与牙齿表面之间的凸起空间可以被填充材料占据。在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时凸起与牙齿表面之间的凸起空间可以被另一层正畸矫治器材料占据。当完全就位的正畸矫治器相互接触时,上述凸起可与对颌正畸矫治器接触。至少一个上述凸起可设计在右侧前磨牙区,至少一个上述凸起可设计在左侧前磨牙区。至少一个上述凸起可设计在下前牙区,而下前牙区的凸起可高于右侧前磨牙和左侧前磨牙区的凸起。凸起和咬合面之间的空间可被填充材料占据。填充材料可与正畸矫治器相连。凸起可设计成类似于天然牙尖的形状。每个凸起可覆盖一颗牙咬合面的一部分。凸起可仅覆盖一颗牙的一个尖。凸起可覆盖两颗相邻牙咬合面的一部分。凸起可覆盖牙一个轴面的一部分。楔形间隙可等于或大于息止颌间隙。所述的至少一个凸起可包括两个凸起设计在正畸矫治器的右侧或左侧,其中靠前的一个凸起高于靠后的一个凸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改变牙齿位置的正畸器械,牙齿形成患者的上颌和下颌牙弓。这种正畸器械包括贴合患者上颌牙弓的上颌正畸矫治器和贴合下颌牙弓的下颌正畸矫治器。当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时,正畸矫治器的一部分与前牙的切缘保持一定距离,因此正畸矫治器的一个或多个凸起设计在前牙的切缘上。
实施例可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上述凸起与切缘之间的凸起空间可以被填充材料占据;填充材料可与正畸矫治器相连;这种正畸器械可包括至少一个设计在上颌前牙舌面的咬合坡道,以及至少有一个设计在下颌前牙切缘的上述凸起;在完全就位的正畸矫治器相互接触时,至少一个凸起和至少一个咬合坡道可相互接触。咬合坡道可包含向下向前的引导平面,在完全就位的正畸矫治器相互接触时,至少一个凸起的顶端可以沿至少一个咬合坡道向前向上滑动,从而引导下颌向前。通过对凸起的设计可以在完全就位的正畸矫治器相互接触时保持上下颌后牙咬合面之间的楔形间隙,其中楔形间隙在前磨牙比在磨牙区大。楔形间隙可等于或大于息止颌间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改变牙齿位置的正畸器械,牙齿形成患者的上颌和下颌牙弓。这种正畸器械包括贴合患者上颌牙弓的上颌正畸矫治器和贴合下颌牙弓的下颌正畸矫治器;正畸矫治器的咬合壁贴合后牙的咬合面和前牙的切缘。正畸矫治器咬合壁的一部分比其他部位更厚,从而在咬合壁上形成至少一个突起;通过对突起的尺寸和位置设计能在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并相互接触时保持上下颌后牙咬合面之间的楔形间隙,且间隙在前磨牙区比在磨牙区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保持牙齿位置的正畸器械,牙齿形成患者的上颌和下颌牙弓,这种正畸器械包括贴合上颌牙弓的上颌保持器和贴合下颌牙弓的下颌保持器;保持器的一部分与前牙切缘保持一定距离,因此至少一个凸起被设计在前牙切缘上。
实施例可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通过对凸起的尺寸和位置设计可以在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并相互接触时保持上下颌后牙咬合面之间的楔形间隙,且间隙在前磨牙区比在磨牙区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改变牙齿位置的正畸器械,牙齿形成患者的上颌和下颌牙弓。这种正畸器械包括贴合患者上颌牙弓的上颌正畸矫治器和贴合下颌牙弓的下颌正畸矫治器;正畸矫治器限定了一个容纳牙冠的接受空间,在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时,接受空间被牙冠占据;正畸矫治器的咬合壁贴合后牙的咬合面和前牙的切缘;正畸矫治器咬合壁的一部分向外离开接受空间,从而在咬合壁上形成至少一个凸起;通过对突起的尺寸和位置的设计能在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且相互接触时保持上下颌后牙咬合面之间的楔形间隙,且该间隙在前磨牙区比在磨牙区大。
实施例应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在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时凸起与牙齿表面之间的凸起空间可以被填充材料占据。在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时凸起与牙齿表面之间的凸起空间可以被另一层正畸矫治器材料占据。当完全就位的正畸矫治器相互接触时,上述凸起可与对颌正畸矫治器接触。至少一个上述凸起可设计在右侧前磨牙区,至少一个上述凸起可设计在左侧前磨牙区。至少一个上述凸起可设计在下前牙区,而下前牙区的凸起可高于右侧前磨牙和左侧前磨牙区的凸起。凸起和咬合面之间的空间可被填充材料占据。填充材料可与正畸矫治器相连。凸起可设计成类似天然牙尖的形状。每个凸起可覆盖一颗牙咬合面的一部分。凸起可仅覆盖一颗牙的一个尖。凸起可覆盖两颗相邻牙齿咬合面的一部分。凸起可覆盖牙一个轴面的一部分。楔形间隙可等于或大于息止颌间隙。所述的至少一个凸起可包括两个凸起设计在正畸矫治器的右侧或左侧,其中靠前的一个凸起高于靠后的一个凸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改变牙齿位置的正畸器械,牙齿形成患者的上颌和下颌牙弓。这种正畸器械包括贴合患者上颌牙弓的上颌正畸矫治器和贴合患者下颌牙弓的下颌正畸矫治器;正畸矫治器限定了一个容纳牙冠的接受空间,在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时,接受空间被牙冠占据;正畸矫治器的咬合壁贴合后牙的咬合面和前牙的切缘;正畸矫治器咬合壁的一部分向外离开接受空间,从而在咬合壁上形成至少一个凸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保持牙齿位置的正畸器械,牙齿形成患者的上颌和下颌牙弓,这种正畸器械包括贴合上颌牙弓的上颌保持器和贴合下颌牙弓的下颌保持器;保持器限定了一个容纳牙冠的接受空间,在保持器完全就位时,接受空间被牙冠占据;保持器的咬合壁贴合后牙咬合面和前牙切缘;保持器咬合壁的一部分向外离开接受空间,从而在咬合壁上形成至少一个凸起;通过对突起的尺寸和位置设计能在保持器完全就位并相互接触时保持上下颌后牙咬合面之间的楔形间隙,且间隙在前磨牙区比磨牙区更大。
上述摘要仅为说明性摘要,不以任何方式限制。通过阅读下文中对发明实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和权利要求,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对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特征有所了解。
附图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发明的各种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借助以下对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来阐明。附图不一定按比例,而是强调对各实例原理的说明。
图1是部分牙列的纵向剖面图,显示了上下颌牙弓咬合面之间的楔形间隙;
图2是第一种实例的部分牙列纵向剖面图,显示了应用在下颌第一前磨牙上的凸起;
图3是部分牙列的纵向剖面图,显示了第一种实例的变体和应用在上颌第一前磨牙上的凸起;
图4是部分牙列的纵向剖面图,显示了应用在上颌尖牙上的凸起的第一个剖面A-A和第二个剖面B-B;
图5是部分牙列的纵向剖面图,显示了凸起的高度;
图6是部分牙列的纵向剖面图,显示了第一种实例的变体;
图7是第二种实例的部分牙列纵向剖面图,显示应用在正畸矫治器右侧的两个凸起;
图8是部分牙列的纵向剖面图,显示了第二种实例的变体;
图9是部分牙列的纵向剖面图,显示了第二种实例的变体;
图10是第三种实例的部分牙列纵向剖面图,显示应用在正畸矫治器右侧的六个凸起;
图11是第四种实例的部分牙列纵向剖面图,显示应用在正畸矫治器右侧的十一个凸起;
图12是第五种实例的部分牙列纵向剖面图,显示应用在四个切牙切缘周围的一个凸起;
图13是第六种实例的部分牙列纵向剖面图,显示应用在四个切牙切缘周围的两个凸起;
图14是第七种实例的部分牙列纵向剖面图,显示应用在四个切牙切缘周围的四个凸起;
图15是图14所示的部分牙列沿C-C线的剖面图;
图16是第七种实例的变体的部分牙列纵向剖面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部分牙列沿D-D线的剖面图;
图18是第八种实例的切牙纵向剖面图,显示应用在上颌切牙舌面的一个咬合坡道和应用在下颌切牙切缘周围的一个凸起;
图19是牙列中切牙的纵向剖面图,显示了第八种实例的变体;
图20是第九种实例的牙列中切牙的纵向剖面图,显示应用在上颌切缘周围的一个凸起和应用在下颌切缘周围的一个凸起;
图21是牙列中切牙的纵向剖面图,显示了第九种实例的变体;
图22是第八种实例变体的切牙纵向剖面图,显示带引导平面的咬合坡道。
图23是牙列中切牙的纵向剖面图,显示了第九种实例的变体;
图24是第十种实例的切牙纵向剖面图,显示应用在下颌保持器中下颌切缘周围的一个凸起。
虚线表示牙齿,实线表示正畸矫治器。虚线靠近实线的部分代表牙冠,这部分虚线还表示正畸矫治器的接受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时保持上下颌牙列咬合面之间的楔形间隙是患者获得良好咬合的前提条件。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改变牙齿位置的正畸器械,牙齿构成患者的上颌和下颌牙弓。这种正畸器械包括贴合患者上颌牙弓的上颌正畸矫治器和贴合下颌牙弓的下颌正畸矫治器;正畸矫治器的咬合壁贴合后牙的咬合面和前牙的切缘。当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时,正畸矫治器咬合壁的一部分与牙齿表面保持一定距离,从而在咬合壁上形成至少一个凸起;通过对凸起的尺寸和位置的设计能在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并相互接触时保持上下颌后牙咬合面之间的楔形间隙,且该间隙在前磨牙区比在磨牙区大。上下颌咬合面之间间隙的形状由正畸矫治器的厚度以及凸起的形状和位置确定,正畸矫治器的厚度通常为0.5-0.7mm;通过在不同的位置使用不同高度的凸起或仅在特定位置使用凸起,可利用这些凸起来维持楔形间隙。牙弓包括后牙和前牙。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定义正畸矫治器的凸起。正畸矫治器规定了一个用于容纳牙冠的接受空间,在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时,接受空间被牙冠占据;正畸矫治器的咬合壁与后牙咬合面和前牙切缘相贴合;正畸矫治器咬合壁的一部分向外离开接受空间,使得在咬合壁上形成至少一个凸起。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定义保持器的凸起。
当具有正常咬合关系的患者做小张口运动时,下颌以髁突为圆心转动。当患者轻微张口时,某一位置(例如右下第一磨牙)上下颌咬合面之间楔形间隙的宽度与该位置(右下第一磨牙)到髁突的距离成正比。对于口内上下颌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的患者,如果正畸矫治器在第二磨牙处有接触且正畸矫治器的厚度为0.7mm,则第二磨牙处楔形间隙的宽度至少为1.4mm;从下颌切牙到下颌髁突的距离约为从下颌第二磨牙到下颌髁突距离的两倍,因此下颌切牙处楔形间隙的宽度至少为2.8mm。为了保持下颌切牙处楔形间隙的宽度,需要至少一个高度为2.1mm的凸起来占据楔形间隙并保持楔形间隙的稳定性。通常,根据治疗的需求,凸起的高度可在1.2mm到3mm之间。一个下颌牙的楔形间隙的宽度是指从该牙齿咬合面中点到上颌牙列咬合面的距离。从该牙齿到下颌髁突的距离是指从该牙齿咬合面中点到下颌髁突的距离。如果一个正畸矫治器病例在摘下正畸矫治器时具有良好的咬合,那么在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并相互接触时,楔形间隙的形状由正畸矫治器的厚度、牙弓的排列、下颌和颞下颌关节的形状决定;通过对凸起的尺寸和位置的设计能在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并相互接触时保持上下颌后牙咬合面之间的楔形间隙,且该间隙在前磨牙区比在磨牙区大。
在正畸治疗计划的三维虚拟演示中,应该在上下颌牙弓咬合面之间设计特定形状的楔形间隙,以便于设计正畸矫治器咬合壁上的凸起,使得在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并相互接触时保持楔形间隙。这个治疗计划的虚拟演示可以是2D或3D的。楔形间隙的后部分,上下颌第二磨牙咬合面之间的宽度,应当大约是正畸矫治器厚度的两倍;而楔形间隙的前部分,位于上下颌切牙咬合面之间的宽度,应当大约是后部分宽度的两倍。凸起的尺寸和位置可根据不同的治疗需求而变化。
图1是部分牙列的纵向剖面图,显示了右侧牙列的一部分。该图显示了当上颌正畸矫治器16和下颌正畸矫治器16在位置34完全就位时,上下颌后牙咬合面108之间存在楔形间隙120。下颌正畸矫治器16的咬合壁124只与上颌正畸矫治器16的咬合壁124在第二磨牙上存在接触点36。在牙弓中至少有一颗牙齿的位置是计划要移动的。正畸矫治器16通常在其咬合壁124的各个部分具有一致的厚度,因此上颌正畸矫治器16的咬合壁124在靠近上颌最后一颗磨牙206的一部分与下颌正畸矫治器16的咬合壁124在靠近下颌最后一颗磨牙201的一部分在正畸治疗的早期阶段通常会产生早接触点36,图中显示了这个早接触点36。正畸矫治器佩戴几周后,这个早接触点36可导致上下颌最后一颗磨牙逐渐压低,患者在磨牙区域出现开合问题;上下颌牙弓之间的楔形间隙120将不再呈现楔形,上下颌的两个咬合面变得相对平行,间隙120在前牙和后牙区宽度相似。咬合平面103是一个理论上接触前牙切缘和后牙咬合面牙尖的虚拟平面。当正畸矫治器在位置34完全就位时,由正畸矫治器定义的接受空间101被牙冠占据。
在本申请的实例中,牙齿210是上颌尖牙,牙齿209是上颌第一前磨牙,牙齿208是上颌第二前磨牙,牙齿207是上颌第一磨牙,牙齿206是上颌第二磨牙;牙齿205是下颌尖牙,牙齿204是下颌第一前磨牙,牙齿203是下颌第二前磨牙,牙齿202是下颌第一磨牙,牙齿201是下颌第二磨牙。尖牙和切牙是前牙,而前磨牙和磨牙是后牙。
图2是部分牙列的纵向剖面图,显示了右侧牙列的一部分。该图显示了当上颌正畸矫治器16和下颌正畸矫治器16在位置34完全就位时,上下颌后牙108之间存在楔形间隙120。下颌正畸矫治器16的咬合壁124的一部分向上离开下颌第一前磨牙204的咬合面108,从而在下颌正畸矫治器16的咬合壁124上形成一个凸起105,且位于下颌第一前磨牙204上。由正畸矫治器16定义的接受空间101完全被牙冠占据。下颌正畸矫治器16的咬合壁124的一部分离开接受空间101,从而在牙齿204上的咬合壁124上形成凸起105。凸起空间100位于在凸起105和牙204的咬合面108之间;凸起空间100与接受空间101相通,并超出接受空间101。凸起105也可设计在上颌前磨牙的咬合面上以获得类似的效果。在该实例中,凸起的形状类似于天然牙的牙尖,但凸起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在这种情况下,正畸矫治器至少有一个凸起105设计在右侧前磨牙上,至少有一个的凸起105设计在左侧前磨牙上;在图中未显示设计在切牙的凸起。在这种情况下,至少可以有一个凸起设计在切牙的切缘上。凸起105与上颌正畸矫治器16存在接触点36。正畸矫治器16在最后一颗磨牙上也有接触点36。正畸矫治器16和凸起105被设计为保持上下颌后牙咬合面108之间的楔形间隙120,这个间隙120被正畸矫治器16占据,且上下颌正畸矫治器相互接触。间隙120在前磨牙区大于磨牙区。凸起105可以位于牙齿的功能尖或非功能尖上。凸起105也可以位于一个或多个牙咬合面的窝沟处。凸起可以仅覆盖牙齿咬合面的一部分;凸起可以覆盖牙齿的整个咬合面。凸起可以覆盖一个或多个牙齿的牙尖。凸起可以覆盖牙齿一个牙尖的一部分。凸起可为任何形状。凸起可覆盖多个牙齿的咬合面。凸起可覆盖一个或多个牙齿的切缘。
图3是部分牙列的纵向剖面图,显示了右侧牙列的一部分。上下颌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凸起105设计在上颌第一前磨牙209的咬合面108上。该处凸起105和咬合面108之间的空间被填充材料110占据。填充材料110与正畸矫治器16相连。上颌的凸起105与下颌正畸矫治器16存在接触点36。上下正畸矫治器16还在靠近最后一颗磨牙上有接触点。
图4是部分牙列的纵向剖面图和凸起105的放大图,显示了凸起105的两个截面。上下颌正畸矫治器16完全就位。凸起105设计在上颌右侧尖牙210的切缘。在某些情况下,凸起也可设计在下颌尖牙。剖面A-A位于凸起105的基底部121。剖面B-B位于凸起105的顶端123。剖面A-A的面积大于剖面B-B。凸起105的形状类似于天然牙尖,凸起105的大小可与天然牙尖相似或大于天然牙尖。凸起105的横截面面积从基底部121到顶端123逐渐变小。在完全就位的正畸矫治器相互接触时,凸起105的顶端123与下颌正畸矫治器16接触。牙尖状的凸起105与对颌正畸矫治器16的咬合壁124存在更好的接触。本申请中的凸起105可以采用其他形状,而牙尖状的凸起是首选例子之一。凸起可以根据治疗需求设计成任何形状,例如类似于切缘的形状。
图5是部分牙列的纵向剖面图和牙210上的凸起105的放大图,显示了凸起105的高度h。上下颌正畸矫治器16完全就位。凸起105的高度是从凸起105的顶端123到咬合平面103的距离。
图6是部分牙列的垂直纵向剖面图,显示了右侧牙列的一部分。上下颌正畸矫治器16完全就位。在这个实例中,凸起105延伸到了牙210和牙209上。在凸起105和牙210、209的表面之间形成了一个凸起空间100。凸起105的形状类似于天然牙尖。凸起105覆盖了牙209的咬合面108的一部分和牙210的牙尖。凸起105与下颌正畸矫治器16存在接触点36。
图7、8、9是部分牙列的纵向剖面图,显示了右侧牙列的一部分。上颌正畸矫治器16和下颌正畸矫治器16在位置34完全就位。图7显示右侧上颌正畸矫治器16设计了两个凸起105,一个凸起105设计在上颌尖牙210上,另一个凸起105设计在上颌第一前磨牙209上。在这种情况下,在上颌正畸矫治器16的右侧和左侧分别设计了两个凸起105。在某些情况下,下颌正畸矫治器16的右侧和左侧可分别设计两个凸起105,一个在前牙上,另一个在前磨牙上。图8显示,一个凸起105设计在上颌尖牙210上,一个凸起105设计在下颌第一前磨牙204上,但这两个凸起之间没有咬合接触。图9显示,一个凸起105设计在上颌尖牙210上,一个凸起105设计在下颌尖牙205上,这两个凸起之间存在咬合接触36。在图7中,尖牙210上的凸起105比第一前磨牙209上的凸起105高,这两个凸起105的顶端123与下颌正畸矫治器16接触。在图8中,尖牙210上的凸起105比第一前磨牙204上的凸起105高,每个凸起105的顶端123都与对颌正畸矫治器16接触。在所有这些图中,当上颌正畸矫治器16与下颌正畸矫治器16接触时,均保持了上下颌后牙咬合面108之间的楔形间隙120。尖牙上的凸起105可覆盖尖牙的切缘和唇面。
图10是部分牙列的纵向剖面图,显示了右侧牙列的一部分。上颌正畸矫治器16和下颌正畸矫治器16在位置34完全就位。牙齿210、209、208、205、204和203上均设计了一个凸起105。这些凸起105设计在牙齿的功能尖上。尖牙205上的凸起105比前磨牙204和203上的凸起105高。功能尖上的凸起105从后牙到前牙逐渐变高。凸起105和牙面之间形成了空间100。通过对凸起的尺寸和位置的设计能在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并相互接触时保持上下颌后牙咬合面之间的楔形间隙,且间隙在前磨牙区比磨牙区更大。
图11是部分牙列的纵向剖面图,显示了右侧牙列的一部分。上颌正畸矫治器16和下颌正畸矫治器16在位置34完全就位。牙齿210、209、208、207、205、204和203上均设计了一个凸起105,牙齿202上设计了两个凸起,牙齿201的近中尖上设计了一个凸起105。这些凸起105设计在牙齿的功能尖上。前磨牙208和209上的凸起105比磨牙207上的凸起105更高。前磨牙204和203上的凸起105比磨牙202和磨牙201上的凸起105更高。
通过对凸起105的尺寸和位置的设计能在下颌正畸矫治器16与上颌正畸矫治器16接触时保持上下颌后牙咬合面之间的楔形间隙120,且该楔形间隙120在前磨牙区比在磨牙区大。凸起105被设计为在完全就位的正畸矫治器接触时其可以与对颌正畸矫治器接触。对凸起的数量没有限制,可以根据治疗需求在正畸矫治器上应用尽可能多的凸起。
在牙科学中,正中关系是下颌与上颌的关系,不考虑垂直距离或牙齿位置。正中关系是当髁突位于下颌关节窝最前最上位时下颌的位置。非正中关系是正中关系之外的下颌与上颌之间的关系。本申请中的所有实例可应用于下颌处于正中关系时;也可应用于下颌处于非正中关系时。
为了保持楔形间隙120,应该在正畸矫治器的咬合壁上设计凸起105。其中一个正畸矫治器上每个凸起105的顶端123被设计为在上下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并且接触时可以与另一正畸矫治器接触;在某些情况下,正畸矫治器右侧至少有一个凸起设计在第一前磨牙和尖牙上,正畸矫治器左侧也至少有一个凸起设计在第一前磨牙和尖牙上;在某些情况下,正畸矫治器左侧至少有两个凸起,正畸矫治器右侧也至少有两个凸起,且靠前一个凸起高于靠后一个凸起。
在正畸矫治器16的凸起105中,设计在下颌尖牙上的凸起应比设计在下颌前磨牙上的凸起更高,设计在下颌前磨牙上凸起的应比设计在下颌磨牙上的凸起更高;在某些情况下,可在下颌切牙的切缘上设计凸起105,这个凸起105可能是该正畸矫治器中最高的。如果在上下颌正畸矫治器16的不同位置应用不同高度的凸起105维持上下颌后牙咬合面之间的楔形间隙120,可以防止在最后一颗磨牙上出现早接触,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磨牙压低和磨牙区的开合。在摘下正畸矫治器时,上下颌大多数后牙也可获得良好的咬合接触,而正畸治疗的目标之一就是在正中关系下获得和谐的最紧密的牙尖交错关系。这种设计的另一个优势是使咬合力能更均匀地分布在正畸矫治器的不同部位,并保持整个正畸矫治器处于完全就位的位置。功能尖是指在正中咬合中与对颌牙咬合的牙尖。在正常咬合中,上颌后牙的舌尖和下颌后牙的颊尖是功能尖。非功能尖是指在正中咬合中与对颌牙不发生咬合的牙尖。在正常咬合中,下颌后牙的舌尖和上颌后牙的颊尖是非功能尖。在深覆合病例中,凸起105可应用在前牙上。在前牙开合病例中,凸起105可仅应用在后牙上。
当上下正畸矫治器16完全就位时,如果被正畸矫治器16占据的间隙120等于或略大于息止颌间隙,那么两个正畸矫治器之间可保持相对持续的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有正畸矫治器的前部分相互接触,前牙可受到持续的压低的力,则深覆合可得到缓解;如果只有正畸矫治器的后部分相互接触,后牙可受到持续的压低的力,则前牙开合可得到缓解。
所有凸起105都被设计为在上下正畸矫治器相互接触时可以与对颌正畸矫治器16接触。
图12是第五种实例的下颌部分牙列118的纵向剖面图,显示当正畸矫治器16在位置34完全就位时,在四颗下切牙128的切缘130周围设计了一个凸起105。在凸起105和切缘130之间形成凸起空间100。
图13是第六种实例的下颌部分牙列118的纵向剖面图,显示当正畸矫治器16在位置34完全就位时,在四颗下切牙128的切缘130周围设计了两个凸起105,每个凸起105覆盖两颗下切牙的切缘。在凸起105与切缘130之间形成凸起空间100。
图14是第七种实例的下颌部分牙列118的纵向剖面图,显示当正畸矫治器16在位置34完全就位时,在四颗下切牙128的切缘130周围设计了四个凸起105,每个凸起105覆盖一颗下切牙的切缘。在凸起105与切缘130之间形成凸起空间100。凸起105的形状类似于切缘130。
图15是图14所示的下颌部分牙列118的剖面图C-C,显示在凸起105与切缘130之间形成的凸起空间100。凸起105的高度是指从凸起105的顶端123到下颌牙弓咬合面之间的距离,在该图中,凸起105的高度与顶端123到牙齿128切缘130的距离相同。在切缘130上形成的凸起105还覆盖了牙齿128的颊面106的一部分。当正畸矫治器16在位置34完全就位时,由正畸矫治器16定义的接受空间101被牙128的牙冠完全占据,且在凸起105和牙128之间留下了凸起空间100。凸起空间100也位于凸起105和接受空间101之间。
图16是下颌部分牙列118的纵向剖面图,显示第七种实例的一个变体。当正畸矫治器16在位置34完全就位时,在四颗下颌切牙128的切缘130周围设计了四个凸起105,每个凸起105覆盖一颗下颌切牙128的切缘130。凸起105与切缘130之间形成的空间被填充材料110占据,该填充材料110可以是复合材料、印模材料或任何允许填充到凸起空间100中的材料,该材料110可与正畸矫治器16相连。该填充材料110也可以是另一层正畸矫治器材料。
图17是图16所示的下颌部分牙列118的剖面图D-D,显示当正畸矫治器16在位置34完全就位时,凸起105与切缘130之间的空间被填充材料110占据。在凸起105和接受空间101之间的空间也被填充材料110占据。
在某些情况下,凸起可覆盖一个前牙切缘的一部分;在某些情况下,凸起可覆盖一个牙弓前牙切缘的任何部分;在某些情况下,凸起可覆盖上颌或下颌所有前牙的切缘。
在某些情况下,可在下颌前牙的切缘上应用一个或多个凸起;在某些情况下,可在上颌前牙的切缘上应用一个或多个凸起;在某些情况下,可在上颌前牙和下颌前牙的切缘上应用凸起。凸起的尺寸和位置设计能在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并相互接触时保持上下颌后牙咬合面之间的楔形间隙,且间隙在前磨牙区比在磨牙区大。
应用在切缘上的凸起105可能具有类似切缘或牙尖的形状。凸起105的形状可以根据正畸治疗的要求而任意设计。
图18是第八种实例的部分牙列的纵向剖面图,显示当上下正畸矫治器16在位置34完全就位时,在上颌牙弓116中,上颌切牙126的舌面对应的上颌正畸矫治器上设计了一个咬合坡道104,而下颌牙弓118中,下颌切牙128的切缘130对应的下颌正畸矫治器上设计了一个凸起105。接受空间101完全被牙128的牙冠占据。下颌凸起105与上颌正畸矫治器的咬合坡道104间存在良好的接触点36。在这种情况下,上下颌正畸矫治器16之间的这种接触36会产生力,这种力是作用在上下前牙上的压低的力,这种设计有助于纠正前牙的深覆合。这种设计还有助于保持上下颌牙列的正常咬合关系并抑制正畸矫治器的移位。凸起的尺寸和位置设计能在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并相互接触时保持上下颌后牙咬合面之间的楔形间隙,且间隙在前磨牙区比在磨牙区大。如果在深覆合患者中下颌正畸矫治器的凸起与上颌正畸矫治器的咬合坡道一起应用,凸起的高度可能小于前磨牙区的凸起。
图19是部分牙列的纵向剖面图,显示了第八种实例的变体,显示在上颌牙弓116中,上颌切牙126的舌面上设计了正畸矫治器向外凸起的咬合坡道104;下颌正畸矫治器16在下颌切牙128的切缘130上存在比下颌正畸矫治器16的其他部位更厚的增厚部位112,因此当上下颌正畸矫治器在位置34完全就位时,下颌牙弓118中下颌切牙128的切缘130上应用了凸起105。下颌凸起105与上颌正畸矫治器的咬合坡道104有良好接触点36。在某些情况下,正畸矫治器的咬合坡道104也可以通过使用比上颌正畸矫治器16的其他部位更厚的正畸矫治器材料来形成。在本申请的所有实例中,可通过使用比正畸矫治器其他部位更厚的正畸矫治器材料来形成正畸矫治器的凸起,也可通过使用比正畸矫治器其他部位更厚的正畸矫治器材料来形成正畸矫治器的咬合坡道。
在本申请的各实例中,正畸矫治器咬合壁上的所有凸起可由较厚的正畸矫治器材料形成。正畸矫治器咬合壁的一部分比其他部位更厚,以便在咬合壁上形成至少一个凸起;凸起的尺寸和位置设计能在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并相互接触时保持上下颌后牙咬合面之间的楔形间隙,且间隙在前磨牙区比在磨牙区大。
图20是第九种实例的部分牙列的纵向剖面图,显示了当上下颌正畸矫治器16在位置34完全就位并产生接触点36时,在上颌牙弓116中,上颌切牙126的切缘130上设计了凸起105,且在下颌牙弓118中下颌切牙128的切缘130上也应用了凸起105。下颌凸起105的顶端123与上颌正畸矫治器16的舌侧表面产生接触点36。凸起105被设计成当下颌正畸矫治器16与上颌正畸矫治器16接触时,保持楔形间隙120,该楔形间隙120在前磨牙区比在磨牙区大。
图21是部分牙列的纵向剖面图,显示了当上下颌正畸矫治器16在位置34完全就位时,在下颌牙弓118中,下颌切牙128的切缘130上设计了凸起105。下颌凸起105的顶端123与上颌正畸矫治器16的舌侧表面存在接触点36。
图22是部分牙列的纵向剖面图,显示了当上下颌正畸矫治器16在位置34完全就位并产生接触点36时,上颌正畸矫治器的咬合坡道104设计在上颌切牙126的舌面107上,以及下颌正畸矫治器的凸起105设计在下颌切牙128的切缘130上。咬合坡道104包括一个向下向前的引导平面109,凸起105的顶端得以在正畸矫治器咬合坡道104的引导平面109上向前向上滑动。凸起105的顶端123与咬合坡道104的引导表面109存在接触点36。凸起105和咬合坡道104被设计为当患者闭嘴时通过促使凸起105的尖端向前向上滑动,从而引导下颌向前。这种设计对于年幼的II类儿童病例矫正前后向位置关系非常有帮助。
图23是部分牙列的纵向剖面图,显示了当上下颌正畸矫治器16在位置34完全就位时,上颌正畸矫治器的凸起105设计在上颌牙弓116的上颌切牙126的切缘130上。凸起105还覆盖了牙齿126的颊面106的一部分。在凸起105与切缘130之间形成凸起空间100。下颌正畸矫治器16与上颌凸起105的舌侧表面存在接触点36。当完全就位的正畸矫治器16互相接触时,上下颌后牙的咬合面之间保持楔形间隙。这种实例可应用于III类错合畸形的患者。在某些情况下,凸起105也可以添加在下切牙128的切缘130上。
正畸矫治器的凸起可延伸以覆盖牙齿的颊面或舌面的一部分。
图1至图11显示了应用于尖牙、前磨牙和磨牙的凸起;图12至图23显示了应用于切牙的凸起。切牙区的凸起和尖牙、前磨牙和磨牙的凸起可在一个实例中同时应用。图12至图23中的一个实例和图1至图11中的一个实例可以同时应用于一个病例,从而在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并相互接触时,保持上下颌牙齿咬合面之间的楔形间隙120,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正畸矫治器之间应有双侧、稳定的接触。在某些情况下,带有凸起的上颌和下颌正畸矫治器在治疗的某个时期仅在某些特定区域有接触,然后逐渐变为更好的相互接触;对于深覆合病例,在治疗的某个时期仅正畸矫治器的前部有接触,然后在深覆合缓解时逐渐变为正畸矫治器之间的更好的接触;对于前牙开合病例,在治疗的某个时期仅正畸矫治器的后部有接触,然后在开合缓解时逐渐变为正畸矫治器之间的更好的接触。
图24是关于一种用于保持牙齿位置的正畸器械,牙齿构成患者的上颌和下颌牙弓。这种正畸器械包括贴合患者上颌牙弓的上颌保持器和贴合患者下颌牙弓的下颌保持器;保持器规定用于容纳牙冠的接受空间,当保持器完全就位时,接受空间被牙冠完全占据;保持器的咬合壁贴合后牙咬合面和前牙切缘;保持器的咬合壁的一部分向外离开接受空间,从而在咬合壁上形成至少一个凸起;通过对凸起的尺寸和位置的设计能在保持器完全就位并相互接触时保持上下颌后牙咬合面之间的楔形间隙,且间隙在前磨牙区比在磨牙区大。保持器与正畸矫治器非常相似;本申请的所有正畸矫治器实例均可在保持器中应用。
图24是部分牙列的纵向剖面图,显示了当上下颌保持器18在位置34完全就位时,下颌保持器18的凸起105设计在下颌切牙128的切缘130上。接受空间101完全被牙齿的牙冠占据。在凸起105和切缘130之间形成凸起空间100。下颌保持器18的凸起105的顶端123与上颌保持器18的舌侧表面产生接触点36。凸起105被设计成在完全就位的保持器18相互接触时,保持上下颌后牙咬合面之间的楔形间隙,且该楔形间隙在前磨牙区比在磨牙区大。
本申请中提到的凸起105可以使用常规已知的方法和技术制造。该方法可包含以下步骤:
(a)准备牙列的阳模;
(b)在阳模的咬合面或切缘上准备一个附加结构;
(c)在阳模和附加结构上形成正畸矫治器,使得正畸矫治器包含一个设计在附加结构所在位置的凸起。
附加结构是非牙齿的结构,即它不组成牙齿模型中患者初始或最终牙齿排列的一部分。相反,附加结构被设计为为随后的凸起提供补偿性的突出部分。
牙列取模可以使用正畸学领域的常识,使用数字化扫描仪(如iTero)来获得患者的数字化牙列模型。在改变牙齿位置的治疗方案设计完成后,可以获得具有多种牙齿排列方式的多个修改后的数字化牙列模型。可将一个修改后的数字化牙列模型和一个附加结构的数字化模型合并成一个组合的数字化模型。通过使用现有的技术和材料,使用3D打印机打印出组合的数字化模型的阳模。同样地,通过计算机设计正畸矫治器牙齿排列的方法是众所周知的。保持器可以用与正畸矫治器相同的方式制作。
参考清单
牙齿 12
牙面 13
正畸矫治器 16
保持器 18
完全就位的位置 34
接触点 36
凸起空间 100
接受空间 101
牙尖 102
咬合平面 103
咬合坡道 104
凸起 105
颊侧面 106
舌侧面 107
咬合面 108
引导平面 109
填充材料 110
正畸矫治器的增厚部位 112
上颌牙弓 116
下颌牙弓 118
楔形间隙 120
凸起的基底 121
正畸矫治器牙尖 122
凸起的顶端 123
咬合壁 124
上颌切牙 126
下颌切牙 128
切缘 130
正畸矫治器切缘 132
下颌第二磨牙 201
下颌第一磨牙 202
下颌第二前磨牙 203
下颌第一前磨牙 204
下颌尖牙 205
上颌第二磨牙 206
上颌第一磨牙 207
上颌第二前磨牙 208
上颌第一前磨牙 209
上颌尖牙 210
词汇诸如“尖部”、“底部”、“远端”、“近端”、“下方”、“上方”等,是用以简化正畸矫治器部件相对位置的描述,如图中所示或参考正畸矫治器就位且上下矫治器相互接触时患者的牙列情况。尽管本发明已经根据首选的实例及其首选用途进行了描述和说明,但它们不应受到限制,因为该领域的技术人士在理解后可对其进行修改和更改。

Claims (23)

1.一种用于改变牙齿位置的正畸器械,所述牙齿形成患者的上颌和下颌牙弓,所述正畸器械包括:
与所述上颌牙弓贴合的上颌正畸矫治器和与所述下颌牙弓贴合的下颌正畸矫治器;以及
与后牙咬合面和前牙切缘贴合的所述正畸矫治器的咬合壁,
其中,当所述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时,所述正畸矫治器的所述咬合壁的一部分离开牙面,使得有至少一个所述正畸矫治器的凸起被设计在所述咬合壁上;
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的凸起的尺寸和位置的设计能在所述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并相互接触时保持上下颌后牙咬合面之间的楔形间隙,且所述间隙在前磨牙区比磨牙区更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畸器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时,所述凸起与所述牙齿的牙面之间的凸起空间被填充材料占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畸器械,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所述凸起设计在右侧前磨牙上,至少一个所述凸起设计在左侧前磨牙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畸器械,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凸起设计在前牙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畸器械,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凸起设计在后牙上,且所述前牙上的凸起比所述后牙上的凸起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畸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的凸起包括两个所述凸起设计在所述正畸矫治器的右侧或左侧,其中靠前的一个凸起高于靠后的一个凸起。
7.一种用于改变牙齿位置的正畸器械,所述牙齿形成患者的上颌和下颌牙弓,所述正畸器械包括:
与所述上颌牙弓贴合的上颌正畸矫治器和与所述下颌牙弓贴合的下颌正畸矫治器;
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时,所述正畸矫治器的一部分离开前牙切缘,使得一个或多个所述正畸矫治器的凸起被设计在所述前牙切缘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正畸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与前牙切缘之间的凸起空间被填充材料占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正畸器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设计在上颌前牙舌面的咬合坡道,所述一个或多个凸起包括至少一个应用在下颌前牙切缘上的凸起,在所述上下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且相互接触时,所述至少一个凸起和所述至少一个咬合坡道被设计为相互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正畸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咬合坡道包含一个向下向前的引导平面,在所述上下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且相互接触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凸起的顶端在所述引导平面上向前向上滑动,所述至少一个凸起和所述至少一个咬合坡道引导所述患者的下颌向前。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正畸器械,其特征在于,通过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凸起的尺寸和位置的设计能在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并相互接触时保持上下颌后牙咬合面之间的楔形间隙,且所述间隙在前磨牙区比在磨牙区大。
12.一种用于改变牙齿位置的正畸器械,所述牙齿形成患者的上颌和下颌牙弓,所述正畸器械包括:
与所述上颌牙弓贴合的上颌正畸矫治器和与所述下颌牙弓贴合的下颌正畸矫治器;以及
与后牙咬合面和前牙切缘贴合的所述正畸矫治器的咬合壁,
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畸矫治器的咬合壁的一部分比其他部分更厚,使得在所述咬合壁上形成至少一个正畸矫治器的凸起;通过对所述至少一个凸起的尺寸和位置的设计能在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并相互接触时保持上下颌后牙咬合面之间的楔形间隙,且所述间隙在前磨牙区比在磨牙区大。
13.一种用于改变牙齿位置的正畸器械,所述牙齿形成患者的上颌和下颌牙弓,所述正畸器械包括:
与所述上颌牙弓贴合的上颌正畸矫治器和与所述下颌牙弓贴合的下颌正畸矫治器;
其特征在于,与前牙切缘贴合的所述正畸矫治器的部分比所述正畸矫治器其他部分更厚。
14.一种用于保持牙齿位置的正畸器械,所述牙齿形成患者的上颌和下颌牙弓,所述正畸器械包括:
与所述上颌牙弓贴合的上颌保持器和与所述下颌牙弓贴合的下颌保持器;
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保持器完全就位时,所述保持器的一部分离开前牙切缘,使得所述保持器在前牙切缘上形成至少一个凸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正畸器械,其特征在于,通过对所述至少一个凸起的尺寸和位置的设计能在保持器完全就位并相互接触时保持上下颌后牙咬合面之间的楔形间隙,且所述间隙在前磨牙区比在磨牙区大。
16.一种用于改变牙齿位置的正畸器械,所述牙齿形成患者的上颌和下颌牙弓,所述正畸器械包括:
与所述上颌牙弓贴合的上颌正畸矫治器和与所述下颌牙弓贴合的下颌正畸矫治器;以及与后牙咬合面和前牙切缘贴合的所述正畸矫治器的咬合壁;
所述正畸矫治器限定了用于容纳所述牙齿的牙冠的接受空间,当所述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时,所述接受空间完全被所述牙齿的牙冠占据,
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壁的一部分向外离开所述接受空间,使得在所述咬合壁上形成至少一个凸起,并且
通过对所述至少一个凸起的尺寸和位置的设计能在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并相互接触时保持上下颌后牙咬合面之间的楔形间隙,且所述间隙在前磨牙区比在磨牙区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正畸器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畸矫治器完全就位时,所述凸起与所述牙齿的牙面之间的凸起空间被填充材料占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正畸器械,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所述凸起设计在右侧前磨牙上,至少一个所述凸起设计在左侧前磨牙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正畸器械,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凸起设计在前牙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正畸器械,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凸起设计在后牙上,且所述前牙上的凸起比所述后牙上的凸起高。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正畸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的凸起包括两个所述凸起设计在所述正畸矫治器的右侧或左侧,其中靠前的一个凸起高于靠后的一个凸起。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正畸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的凸起延伸到覆盖所述牙齿的颊面或舌面的一部分。
23.一种用于保持牙齿位置的正畸器械,所述牙齿形成患者的上颌和下颌牙弓,所述正畸器械包括:
与所述上颌牙弓贴合的上颌保持器和与所述下颌牙弓贴合的下颌保持器;以及与后牙咬合面和前牙切缘贴合的所述保持器的咬合壁;
所述保持器限定了用于容纳所述牙齿的牙冠的接受空间,当所述保持器完全就位时,所述接受空间完全被所述牙齿的牙冠占据,
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壁的一部分向外离开所述接受空间,使得在所述咬合壁上形成至少一个凸起,并且
通过对所述至少一个凸起的尺寸和位置的设计能在保持器完全就位并相互接触时保持上下颌后牙咬合面之间的楔形间隙,且所述间隙在前磨牙区比在磨牙区大。
CN202280058329.6A 2022-01-31 2022-10-28 带凸起的正畸矫治器 Pending CN1178813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APCT/CA2022/050135 2022-01-31
US17/808545 2022-06-24
US17/812,446 US20230240804A1 (en) 2022-01-31 2022-07-14 Orthodontic appliance
US17/812446 2022-07-14
PCT/IB2022/060418 WO2023144604A1 (en) 2022-01-31 2022-10-28 Orthodontic aligner with bulg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81364A true CN117881364A (zh) 2024-04-12

Family

ID=90597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58329.6A Pending CN117881364A (zh) 2022-01-31 2022-10-28 带凸起的正畸矫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8136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33261B2 (en) Dental appliance with repositioning jaw elements
EP3193773B1 (en) Dental appliance with repositioning jaw elements
AU2003270813B2 (en) Dental appliances for treating malocclusions
US7458810B2 (en) Dental appliance having an altered vertical thickness between an upper shell and a lower shell with an integrated hinging mechanism to attach an upper shell and a lower shell and a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treating malocclusions
US2531222A (en) Tooth positioning appliance
US20230240803A1 (en) Orthodontic Aligner with Bulges
US5326262A (en) Method of making cuspless artificial dentition
CN111012531B (zh) 调整上下颌位关系牙科器械的设计方法及制备方法
JP2002523134A (ja) 歯 列
EP3923876B1 (en) Dental appliance
JP5275205B2 (ja) 人工臼歯
JP3242965U (ja) シェル状歯列矯正器具、歯列矯正セット及びシステム
JP4495244B2 (ja) 人工臼歯
JPH11290347A (ja) 人工臼歯
CN117881364A (zh) 带凸起的正畸矫治器
US20230135019A1 (en) Orthodontic Aligner with Bulges
Burch et al. Evaluating crown contours of a wax pattern
WO2023144604A1 (en) Orthodontic aligner with bulges
WO2023188997A1 (ja) 人工歯群
US3638309A (en) Artificial denture
CN220459432U (zh) 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器械
TWM611754U (zh) 殼狀牙齒矯治器、牙齒矯治套組和牙齒矯治裝置
JP2023089981A (ja) 歯科矯正具
JP2023103133A (ja) 口腔内装着具
Burch The selection of occlusal patterns in periodontal therap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