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66847A - 一种干酪乳杆菌kfy07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酪乳杆菌kfy07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66847A
CN117866847A CN202410098766.1A CN202410098766A CN117866847A CN 117866847 A CN117866847 A CN 117866847A CN 202410098766 A CN202410098766 A CN 202410098766A CN 117866847 A CN117866847 A CN 1178668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e
lactobacillus casei
kfy07
group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987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Priority to CN20241009876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668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66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668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酪乳杆菌KFY07及其应用。所述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KFY07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713。本发明还公开了干酪乳杆菌及其微生物菌剂在制备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制剂及改善机体炎症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小鼠体内实验发现,干酪乳杆菌KFY07菌株具有改善小鼠小肠免疫屏障功能的作用,并对肠道环境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有效减少促炎因子的分泌与增强抑炎因子的分泌从而减轻小鼠的感染症状。

Description

一种干酪乳杆菌KFY07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酪乳杆菌KFY07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益生菌可以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维持肠道正常的菌群平衡,促进肠道蠕动和便秘的缓解,预防肠炎、肠胃功能紊乱等肠道问题;还可以促进免疫系统的健康发展,增强免疫力,预防口腔感染、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和脂肪肝等疾病;促进肠道黏膜屏障的健康发展,防止外来过敏原进入体内,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促进肠道内有益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防止营养不良和消化不良的发生。改善口腔菌群的平衡,防止牙齿蛀牙和口臭等口腔问题。总之,益生菌在人体内发挥多种好处,有助于促进人体健康。
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是一种常见的乳酸菌,是微需氧性菌,能发酵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产生乳酸含量达1.5%,属于革兰氏阳性菌,为短杆状或长杆状的多形性杆菌,长短不一。菌两端平齐呈方形,排列方式多为短链或呈长链。有时亦可见到球形菌。干酪乳杆菌在发酵过程中可以产生乳酸和其他有益的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等作用,还能利用酪蛋白。在培养液中生长物重度混浊,乳中生长良好,但发育缓慢,产生l-乳酸超过D-乳酸。自牛奶、干酪、乳制品和乳制品周围环境,酸面团、牛粪、青贮饲料,以及人的口腔和消化道都可分离到干酪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在干酪的制作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干酪乳杆菌主要机理是通过发酵作用产生乳酸,降低肠道pH值,使有益菌群得以生长,同时抑制有害菌的繁殖。此外,干酪乳杆菌还可以产生一些有益的代谢产物,具有抗炎、增强免疫力、降低胆固醇等作用。除此之外,干酪乳杆菌还可以减少食物中的重金属、环境污染物和有害物质的吸收,对保护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作用。干酪乳杆菌用途广泛,经常用于制作酸奶、干酪和奶片等乳制品,在发酵和其他辅助工艺中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虽然目前对干酪乳杆菌的研究较多,但是现有的干酪乳杆菌对于胃肠道消化系统的抗性较弱,耐酸和耐胆碱能力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酪乳杆菌KFY07及其应用,该菌株具有改善小鼠小肠免疫屏障功能的作用,并对肠道环境具有抗炎作用,有效减少促炎因子的分泌与增强抑炎因子的分泌从而减轻小鼠的感染症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进行。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KFY07,其特征在于,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713。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微生物制剂,所述微生物制剂包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酪乳杆菌KFY07。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制剂为固态制剂或液态制剂。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微生物制剂为液态制剂时,所述微生物制剂中干酪乳杆菌KFY07的活菌数为2×107-2×109CFU/mL;当所述微生物制剂为固态制剂时,所述微生物制剂中干酪乳杆菌KFY07的活菌数为2×107-2×109CFU/g。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所述的干酪乳杆菌KFY07或所述的微生物制剂在制备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制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剂中含有干酪乳杆菌KFY07活菌数为2×107-2×109CFU/mL的液态制剂或干酪乳杆菌KFY07活菌数为2×107-2×109CFU/g的固态制剂。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包括改善机体免疫屏障功能、减少促炎因子的分泌与增强抑炎因子的分泌。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促炎因子包括p50、p52、p65。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抑炎因子包括IKKα、IKKγ。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剂为食品、药品或保健品。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所述的干酪乳杆菌KFY07或所述的微生物制剂在制备改善机体肠道炎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中含有干酪乳杆菌KFY07活菌数为2×107-2×109CFU/mL的液态制剂或干酪乳杆菌KFY07活菌数为2×107-2×109CFU/g的固态制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对干酪乳杆菌的体内试验研究,发现Lactobacillus casei KFY07菌株具有:1.提高脾脏指数,但对胸腺指数微乎其微;2.显著下调IL-1和IL-6转录水平,表明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被抑制,而IL-17A的转录水平微乎其微;3.显著上调Cludin-1、ZO-1、JAMA和MUPP1的mRNA表达量,表明小鼠小肠肠道屏障通路得以改善,小鼠小肠免疫屏障功能得到一定恢复及增强;还可以提高IKKα、IKKγ的表达量表明被抑制的小鼠小肠炎症信号通路IKKα、IKKγ得以恢复,从而使小鼠小肠炎症症状得以减轻;4.下调p50、p52、p65的表达量,表明小鼠小肠炎症信号通路p50、p52、p65被高效抑制,从而使小鼠小肠炎症症状得以减轻。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酪乳杆菌KFY07在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并对肠道环境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有效减少促炎因子的分泌与增强抑炎因子的分泌从而减轻机体感染症状方面的功能作用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为开发益生菌及潜在益生元功能制剂提供理论依据。且干酪乳杆菌KFY07在pH 3.0人工胃液中的存活率接近80%;干酪乳杆菌KFY07还能在0.3%胆盐能生长,表明干酪乳杆菌KFY07具有较好的耐受胆盐能力。
生物材料保藏
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KFY07,于2018年05月0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713,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
附图说明
图1为Lactobacillus casei KFY07为菌株菌落形态图。
图2为Lactobacillus casei KFY07菌株革兰氏染色结果。
图3为不同实验组小鼠体重变化图。
图4为不同实验组小鼠摄食量变化图。
图5为不同实验组小鼠脾脏柱状图。
图6为不同实验组小鼠脾脏切片图;其中,图6的A表示正常组小鼠脾脏切片图;图6的B为模型组小鼠脾脏切片图;图6的C为阳性对照组小鼠脾脏切片图;图6的D为菌株低浓度组小鼠脾脏切片图;图6的E为菌株高浓度组小鼠脾脏切片图。
图7为不同实验组小鼠胸腺指数柱状图。
图8为不同实验组小鼠胸腺切片图;其中,图8的A表示正常组小鼠胸腺切片图;图8的B为模型组小鼠胸腺切片图;图8的C为阳性对照组小鼠胸腺切片图;图8的D为菌株低浓度组小鼠胸腺切片图;图8的E为菌株高浓度组小鼠胸腺切片图。
图9为不同实验组小鼠大肠长度柱状图。
图10为不同实验组小鼠大肠重量柱状图。
图11为不同实验组小鼠大肠状态图;其中,图11的A为菌株高浓度组小鼠大肠状态图;图11的B为菌株低浓度组小鼠大肠状态图;图11的C为阳性对照组小鼠大肠状态图;图11的D为模型组小鼠大肠状态图;图11的E为正常组小鼠大肠状态图。
图12为不同实验组对小鼠血清因子的影响图;其中,图12的A为不同实验组小鼠血清中IL-6的含量图;图12的B为不同实验组小鼠血清中IL-1的含量图;图12的C为不同实验组小鼠血清中IL-17A的含量图。
图13为Cludin-1、ZO-1、JAMA、MUPP1在回肠中的表达情况;其中,图13的A为Cludin-1基因的表达水平;图13的B为ZO-1基因的表达水平;图13的C为JAMA基因的表达水平;图13的D为MUPP1基因的表达水平。
图14为不同实验组小鼠回肠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其中,图14中的A为IKKα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图14的B为IKKγ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图14的C为p65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图14的D为p50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图14的E为p52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本发明的限制。如未特殊说明,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一、实验动物
本研究选用SPF级4周龄雄性昆明小鼠,购自重庆恩斯维尔有限公司。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Lactobacillus casei KFY07为研究对象,对菌株进行动物试验,检测小鼠体重,免疫器官指数,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回肠肠道屏障完整性等研究,探究Lactobacillus casei KFY07对小鼠免疫调节的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
表1实验材料
实施例1Lactobacillus caseiKFY07的分离与鉴定
1、实验材料
采自新疆库尔勒地区的牧民家中的传统自然发酵酸奶,无菌勺子充分搅匀酸奶后,用无菌注射器吸取50mL到已灭菌的离心管中,装入低温食品采样箱内带回实验室冷冻保藏于-80℃的超低温冰箱中备用。
2、乳酸菌的分离纯化
分别取1mL酸奶样品,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10倍梯度稀释至10-6,然后取10-4、10-5、10-63个梯度的菌液100μL进行平板涂布,37℃培养24-48h,观察并记录菌落形态。挑取平板上不同形态的菌落进行划线分离,经37oC培养48h后,再次挑取平板上不同形态的单菌落进行划线分离,如此重复多次,直至得到形态一致的纯的单菌落。如图1所示,乳酸菌菌落颜色多为白色或乳白色,形状为圆形,边缘整齐,表面湿润光滑。
3、乳酸菌的初步鉴定
挑取平板上的纯菌落接种于5mLMRS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24h。取上述含菌培养基1mL于无菌离心管中,4000r/min离心10min后弃去上层培养基,菌体沉淀重悬于无菌生理盐水并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如图2所示,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阳性的初步鉴定为乳酸菌,且细胞形态有长杆、短杆、球状,且不存在出芽生殖。
4、基因组DNA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将已纯的疑似目标菌株接种于MRS肉汤中,37℃培养18-24h后,采用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进行DNA提取。将提取完成的DNA做好编号,放于-20℃冰柜保藏备用。
提取完的DNA进行PCR扩增,其中上游引物27F 1μL,上游引物27F序列如表2中SEQID NO:1所示,下游引物1495R 1μL,下游引物1495R序列如表2中SEQ ID NO:2所示,2×Taqplus Buffer 12.5μL、模板DNA 1μL,用无菌dd H2O将体系补足至25μL。并以无菌超纯水替代模板DNA作为阴性对照。扩增条件为:94℃5min;94℃30s,55℃30s,72℃1min,共29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将检测成功的PCR产物送往北京擎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测序,测序成功的序列使用NCBI中的BLAST(Basic LocalAlignment Search Tool)程序进行比对分析。序列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经BLAST程序比对分析表明,菌种为干酪乳杆菌,与GeneBank数据库中已知乳酸菌的同源性均达97%以上。
表2PCR扩增引物序列
表3干酪乳杆菌KFY07的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
5、乳酸菌体外抗性筛选
(1)乳酸菌耐受0.3%胆盐的能力
在MRS-THIO培养基(含0.2%巯基乙酸钠的MRS肉汤)中添加猪胆盐使其浓度为0.3%,121℃灭菌15min,将活化好的5mL菌种以2%(v/v)的接种量分别接入不含胆盐(0.0%)的MRS-THIO培养基和含0.3%胆盐的MRS-THIO培养基中,以空白培养基(未接菌的MRS-THIO培养基)为对照,37℃培养24h后,分别测定上述不同浓度培养基的OD600nm值,按公式计算菌株对胆盐的耐受力:
(2)人工胃液耐受性试验
人工胃液的配制:人工胃液由0.2%NaCl和0.35%胃蛋白酶组成,按照对应的质量体积比分别称取试验所需NaCl和胃蛋白酶进行配制,用1mol/L的HCl将配制好的人工胃液pH调整为3.0,再用0.22μm的滤膜过滤除菌备用。
在超净工作台中吸取5mL培养好的含菌培养基于10mL无菌离心管中,经4000r/min离心10min,弃去上层培养基并收集菌体,加入等体积(5mL)无菌生理盐水混匀制成菌悬液,然后取1mL菌悬液与9mLpH 3.0的人工胃液混匀,此时取1mL上述混合液作为人工胃液处理0h的样品,剩余9mL混合液置于恒温水浴摇床(37℃,150r/min)中培养3h。0h和3h的样品分别经10倍梯度稀释,选择合适梯度采用平板涂布的方法测定活菌数,在MRS固体培养基上37℃培养48h,按公式计算存活率(%):
耐受0.3%胆盐和人工胃液耐受性结果如表4所示,干酪乳杆菌KFY07在pH 3.0人工胃液中的存活率接近80%;干酪乳杆菌KFY07在0.3%胆盐能生长,表明干酪乳杆菌KFY07具有较好的耐受胆盐能力。
表4干酪乳杆菌KFY07在pH 3.0人工胃液及0.3%胆盐中的存活率
实施例2Lactobacillus caseiKFY07对小鼠免疫调节的影响
1、实验动物
本研究选用SPF级4周龄雄性昆明小鼠,经7天适应性喂养后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菌株低浓度组(KFY07-L)、高浓度组(KFY07-H),每组10只。分笼饲养,保持恒温、恒湿条件。每2天记录小鼠体重与摄食数据,试验周期21天。
试验前期,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药物组)每天灌胃0.2mL生理盐水,KFY07-L组和KFY07-H组每天灌服0.2mL菌液。KFY07-L组灌胃活菌浓度为2×107CFU/mL,KFY07-H组灌胃活菌浓度为2×109CFU/mL。除正常组外,于试验第15、16、17天,对其余各组分别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mg/kg,造成小鼠免疫低下模型。于试验第18、19、20、21天,对阳性对照组小鼠灌胃盐酸左旋咪唑40mg/kg,增强小鼠免疫作用。在21天造模结束后对小鼠禁食16-24小时,摘眼球取血处死小鼠,收集外周血、脾、胸腺、回肠、结肠。
2、检测指标
(1)干酪乳杆菌KFY07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试验结束禁食16-24小时,小鼠眼球取血后脱脊椎处死,解剖提取胸腺和脾脏,并剃掉多余组织,称重。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免疫器官指数:
免疫器官指数=胸腺或脾脏重量(mg)/体重(g)
将小鼠处死后取部分脾脏和胸腺浸没于福尔马林固定液中,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制作病理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脾脏和胸腺病理学变化并拍照。
(2)ELISA检测血清中各因子的方法
本试验探究ELISA检测中KFY07对小鼠血清中IL-1,IL-6,IL-17A含量的影响。采取下列实验流程:
首先摘眼球采集全血。将采集的全血放入37℃恒温箱中30min,然后放入4℃冰箱1h,3000rpm离心3min,分离血清于Eppendorf管中,并放入-20℃冰箱备用。按照ELISA试剂盒说明书对血清和结肠进行检测,用酶标仪测其在450nm处读取OD值。如果波长减影可用,从450nm的值减570nm的值并分析数据。
(3)小鼠回肠中Cludin-1、ZO-1、JAMA、MUPP1肠道屏障蛋白的表达水平
经取样、萃取、沉淀、清洗、溶解提取小鼠回肠组织中RNA。
先取RNA原液1μL和RNase-Free water49μL混合。混匀后吸取1μL待测的总RNA样品置于微量分光光度计测定RNA的纯度和浓度。按照逆转录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调整总RNA浓度。
残留基因组DNA去除:在RNase free离心管中配制如表5所示的反应液,用移液枪轻轻吹打混匀。42℃孵育2min。
表5残留基因组DNA去除反应液
逆转录反应体系配制(20μL体系):在上述反应液中直接加入5μL4×Hifair*IIISuperMix plus,用移液枪轻轻吹打混匀。
逆转录标准程序设置,具体如表6所示:
表6逆转录标准程序
PCR扩展体系(总体积20μL/管)如表7所示:
表7PCR扩展体系
注:“-”表示没有该项。
上述PCR扩展体系于八联管中混匀后,盖严八联管盖,用微孔板离心机离心1min后,放于StepOnePlus Real-Time PCR仪上进行扩增检测。扩展条件如下:95℃变性3min,60℃退火20s,95℃延申1min,整个过程进行40次循环。实验计算结果以内参基因为基准,通过公式2-ΔΔCT计算各目的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其中,Cludin-1、ZO-1、JAMA、MUPP1基因对应的上下游引物序列如表8中所示。
表8研究基因引物序列
注:F和R分别代表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
3、数据统计分析
所有实验数据均重复三次,皆通过IBS SPSS19.0数据统计分析处理,不同组间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显著性水平:P<0.05为差异显著:P<0.01为差异极显著。
4、结果与分析
(1)小鼠体重变化
整个试验周期小鼠体重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除正常组以外,其他处理组小鼠的体重都以先逐渐稳定上升趋势。经过环磷酰胺药物腹腔注射后,除模型组以外,小鼠体重均上升逐渐平稳并伴随小幅度的降重情况发生。但模型组再注射环磷酰胺药物之后,小鼠体重一直显著下降均小于其他组小鼠体重(P<0.05)。由此推断,KFY07可以缓解小鼠肠道功能,恢复食欲提升免疫功能。
(2)小鼠摄食量变化
整个试验周期小鼠体重变化情况如图4所示。除正常组以外,在第15天时,其他处理组小鼠进食量减少。在第17天时,除模型组小鼠摄食量在持续减少外,其他处理小组小鼠摄食量均呈上升趋势,并在此间波动。由此推断,KFY07可以缓解小鼠肠道功能,恢复食欲提升免疫功能。
(3)干酪乳杆菌KFY07对脾脏指数的影响
整个试验小鼠脾脏指数变化如图5所示。以正常组为准,模型组脾脏指数最低,药物组脾脏指数因盐酸左旋咪唑药物影响小鼠的免疫调节能力恢复提升了小鼠的脾脏指数,但Lactobacillus casei KFY07高、低浓度菌组脾脏指数都较之模型组高出许多。由此可以判断,KFY07菌株对小鼠脾脏有保护作用。
(4)小鼠脾脏状态图
小鼠脾脏切片如上图6所示,正常组脾脏组织结构清晰,红髓与白髓部界限明显;模型组中部分红髓有一定组织结构,但白髓结构杂乱被破坏;药物组以及高、低浓度菌组中部分白髓与红髓结构清晰可见,但部分被破坏的红髓、白髓结构较之模型组也更加明显清晰。
(5)干酪乳杆菌KFY07对胸腺指数的影响
整个试验小鼠胸腺指数变化如图7所示。以正常组为准,模型组胸腺指数最低,药物组胸腺指数因盐酸左旋咪唑药物影响小鼠的免疫调节能力恢复提升了小鼠的胸腺指数,但KFY07高、低浓度菌组胸腺指数都较之模型组相差无几。由此可以判断,KFY07菌株对小鼠脾脏有保护作用。
(6)小鼠胸腺状态图
小鼠胸腺切片如上图8所示,正常组胸腺组织结构清晰,红髓与白髓界限明显;模型组中白髓与红髓结构杂乱被环磷酰胺药物破坏;药物组以及高、低浓度菌组中部分白髓与红髓结构清晰可见,但部分被破坏的红髓、白髓结构较之模型组也更加明显清晰。
(7)干酪乳杆菌KFY07对大肠的影响
整个试验小鼠大肠长度变化如图9所示。以正常组大肠长度为标准,模型组因环磷酰胺药物影响降低小鼠免疫功能使其大肠长度与正常组相比大幅度缩短。药物组经过注射盐酸左旋咪唑药物后免疫能力增强,其大肠长度比模型组长。KFY07低浓度菌组以及高浓度菌组大肠长度均长于模型组,且随着浓度的增高效果变强。由此推断KFY07可以调节小鼠肠道免疫功能。
整个试验小鼠大肠重量变化如图10所示。以正常组大肠重量为标准,模型组因环磷酰胺药物影响降低小鼠免疫功能使其大肠重量与正常组相比大幅度减轻。药物组经过注射盐酸左旋咪唑药物后免疫能力增强,其大肠重量比模型组重。LactobacilluscaseiKFY07低浓度菌组以及高浓度菌组都比模型组大肠重,且随着浓度的增高效果变强。由此推断KFY07可以调节小鼠肠道免疫功能。
(8)小鼠大肠状态图
由大肠状态图11的A-E可看出,模型组小鼠因环磷酰胺药物使其免疫下降,其大肠长度较之其他处理组长度最短,而其他处理组小鼠大肠长度更长。由此表示,药物组以及高、低浓度菌组对大肠均有一定良好的恢复效果。
(9)ELISA检测血清中各因子的表达情况
从图12的A-C可知,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L-1,IL-6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表明环磷酰胺会导致小鼠出现炎症症状。注射盐酸左旋咪唑后,药物组小鼠血清中IL-1,IL-6显著降低(P<0.05),且Lactobacillus casei KFY07高、低浓度组的小鼠血清中IL-1,IL-6也显著下降(P<0.05),且随着浓度的增高效果变强,但对IL-17A因子效果不大。上述结果表明,KFY07有利于治疗或者缓解炎症症状。
(10)小鼠回肠中Cludin-1、ZO-1、JAMA、MUPP1肠道屏障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
如图13的A-D所示,正常组小鼠回肠中Cludin-1、ZO-1、JAMA、MUPP1基因在肠道屏障蛋白通道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表明环磷酰胺会降低小鼠肠道屏障蛋白的水平。注射盐酸左旋咪唑后药物组小鼠回肠中Cludin-1、ZO-1、JAMA、MUPP1显著提升(P<0.05),Lactobacillus caseiKFY07高、低浓度组的小鼠回肠中Cludin-1、ZO-1、JAMA、MUPP1基因的表达显著提升(P<0.05),且随着浓度的增高效果变强。上诉结果表明,KFY07有利于减轻回肠炎症,小鼠小肠肠道屏障通路得以改善,小鼠小肠免疫屏障功能得到一定恢复及增强。
(11)回肠中IKKα、IKKγ、p50、p52、p65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
如图14的A和B所示,正常组小鼠回肠中IKKα、IKKγ在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表明环磷酰胺会导致小鼠出现炎症症状。注射盐酸左旋咪唑后药物组小鼠回肠中IKKα、IKKγ显著提升(P<0.05),Lactobacillus casei KFY07高、低浓度组的小鼠回肠中IKKα、IKKγ显著提升(P<0.05),且随着浓度的增高效果变强。结果表明,KFY07有利于减轻或治疗回肠中的炎症,抑制的小鼠小肠炎症信号通路IKKα、IKKγ得以恢复,从而使小鼠小肠炎症症状得以减轻。如图14的C、D和E所示,模型组小鼠血清中p50、p52、p65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表明环磷酰胺会导致小鼠出现炎症症状,小鼠小肠炎症信号通路p50、p52、p65被高效抑制。注射盐酸左旋咪唑后,药物组小鼠血清中p50、p52、p65显著降低(P<0.05),且Lactobacillus casei KFY07高、低浓度组的小鼠血清中p50、p52、p65也显著下降(P<0.05)。上述结果表明,KFY07有利于治疗或者缓解回肠中的炎症症状,表明小鼠小肠炎症信号通路p50、p52、p65被高效抑制,从而使小鼠小肠炎症症状得以减轻。
如上所述,通过对干酪乳杆菌的体内试验研究,发现Lactobacillus casei KFY07菌株具有:1.提高脾脏指数,但对胸腺指数微乎其微;2.显著下调IL-1和IL-6转录水平,表明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被抑制,而IL-17A的转录水平微乎其微;3.显著上调Cludin-1、ZO-1、JAMA和MUPP1的mRNA表达量,表明小鼠小肠肠道屏障通路得以改善,小鼠小肠免疫屏障功能得到一定恢复及增强;还可以提高IKKα、IKKγ的表达量表明被抑制的小鼠小肠炎症信号通路IKKα、IKKγ得以恢复,从而使小鼠小肠炎症症状得以减轻;4.下调p50、p52、p65的表达量,表明小鼠小肠炎症信号通路p50、p52、p65被高效抑制,从而使小鼠小肠炎症症状得以减轻。
由此表明,Lactobacillus caseiKFY07菌株具有改善小鼠小肠免疫屏障功能的作用,并对肠道环境具有抗炎作用,有效减少促炎因子的分泌与增强抑炎因子的分泌从而减轻小鼠的感染症状。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KFY07,其特征在于,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15713。
2.一种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制剂包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酪乳杆菌KFY0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制剂为固态制剂或液态制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微生物制剂为液态制剂时,所述微生物制剂中干酪乳杆菌KFY07的活菌数为2×107-2×109CFU/mL;当所述微生物制剂为固态制剂时,所述微生物制剂中干酪乳杆菌KFY07的活菌数为2×107-2×109CFU/g。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酪乳杆菌KFY07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制剂在制备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制剂中的应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包括改善机体免疫屏障功能、减少促炎因子的分泌与增强抑炎因子的分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促炎因子包括p50、p52、p65。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抑炎因子包括IKKα、IKKγ。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食品、药品或保健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酪乳杆菌KFY07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制剂在制备改善机体肠道炎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CN202410098766.1A 2024-01-24 2024-01-24 一种干酪乳杆菌kfy07及其应用 Pending CN1178668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98766.1A CN117866847A (zh) 2024-01-24 2024-01-24 一种干酪乳杆菌kfy07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98766.1A CN117866847A (zh) 2024-01-24 2024-01-24 一种干酪乳杆菌kfy07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66847A true CN117866847A (zh) 2024-04-12

Family

ID=90588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98766.1A Pending CN117866847A (zh) 2024-01-24 2024-01-24 一种干酪乳杆菌kfy07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6684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20206B (zh) 一种长双歧杆菌及其应用
CN111235070B (zh) 一株母乳婴儿源植物乳杆菌bf_15及其应用
CN110835616B (zh) 副干酪乳杆菌gks6的活性物质、含其的组合物及其促进长寿的用途
CN114181864B (zh) 一种鼠李糖乳杆菌hf01及其应用
CN114686402B (zh) 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hfy14及其应用
CN109662976B (zh) 一种鼠李糖乳杆菌在制备预防溃疡性结肠炎的药品中的应用
CN112625979B (zh) 一种对抗幽门螺杆菌的干酪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13215034B (zh) 一株能够缓解阿尔兹海默症并增加粪便乙酸含量的短双歧杆菌及其应用
CN114574390A (zh) 一株缓解结肠炎的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及应用
CN113736683A (zh) 一株抑制幽门螺杆菌的嗜热链球菌及其应用
CN111117925B (zh) Anaerostipes sp B2131菌及其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
CN113797232B (zh) 具有缓解胰岛素抵抗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0833565A (zh) 植物乳杆菌gkm3的活性物质、含其的组合物及其促进长寿的用途
CN114107088B (zh) 一种罗伊氏乳杆菌lrsy523及其应用
CN117106672B (zh) 一种改善衰老相关的认知障碍的短双歧杆菌及其应用
CN114774315A (zh) 鼠李糖乳杆菌菌株LRa05在制备增强免疫力制品和/或缓解湿疹制品方面的用途
CN117004503B (zh) 一株唾液联合乳杆菌mb1及其在制备助睡眠和调理肠胃食品药品中的应用
CN117264814A (zh) 一种对消化道疾病具有预防治疗效果的鼠李糖乳酪杆菌
CN116814510A (zh) 一株能够预防或改善阿尔茨海默症的鼠李糖乳杆菌opb41和应用
CN117866847A (zh) 一种干酪乳杆菌kfy07及其应用
CN113249256A (zh) 一株缓解雌激素相关代谢紊乱及肥胖的植物乳杆菌及应用
CN116606761B (zh) 一种能够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La19及其应用
CN116590181B (zh) 一种改善微塑料污染引起的炎症反应的副干酪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16004486B (zh) 一株缓解肠易激综合征及肠道高敏的脆弱拟杆菌bfs17及其应用
CN117106628B (zh) 一种具有免疫调节能力的嗜酸乳杆菌la15及其应用、产品与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