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41762A -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41762A
CN117841762A CN202410265769.XA CN202410265769A CN117841762A CN 117841762 A CN117841762 A CN 117841762A CN 202410265769 A CN202410265769 A CN 202410265769A CN 117841762 A CN117841762 A CN 1178417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user
cloud platform
information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6576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伯川
雷超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Gravity Big Dat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Gravity Big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Gravity Big Dat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Gravity Big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6576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417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841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417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系统及方法,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包括:车辆识别终端动态拍摄车辆驶入车位的图像;云平台从图像中识别出车辆信息;人机交互终端在识别到用户下车后,向用户发起是否需充电的询问信息,获取用户对车辆信息的确认后确定充电需求,在获得用户授权后抓取用户的人脸图像;云平台进行人脸识别判断用户是签约用户,则生成充电指令发送给充电设备;云平台接收到用户不签约的信息后,根据用户的充电需求生成充电付费订单,向人机交互终端发送充电付费订单;云平台收到付费完成信息后生成充电指令发送给充电设备。通过对车辆和用户的智能识别实现自动充电,信息获取准确高效,简化充电操作,提高充电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发起方式均为人工操作,主要包括刷卡和手机扫码两种方式。即便是应用机器人充电,依然需要用上述两个方式的其中一种进行发起的操作。现有充电操作的缺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操作流程繁琐:用户停车后,要打开充电口,走到充电桩前,拔下充电枪拿到车辆的充电口处,插上充电枪,然后再走到充电桩前,拿出手机,打开APP扫描充电枪对应的二维码,在手机上操作启动充电后,才能离开。
二、存在安全隐患:无论启动还是停止充电,都需要手机操作。手机与平台,平台与充电桩的任何一个环节通讯出现问题(包括延时),都可能出现充电枪带电操作,发生安全事故。
三、不易准确获取车辆信息:要与停车系统互动实现非充电占位收费和减免停车费等,必须获取车辆信息。现有充电操作方式主要是通过让用户在手机客户端上输入相关信息以便系统获得相应数据,手工输入容易导致错漏。
造成上述缺点的原因是新能源汽车充电过程需要对用户进行认证鉴权,并且需要对充电行为进行计量计费,然后收费。现有的充电操作通过手机扫码或刷卡来实现对用户的认证鉴权,并通过手机支付实现付费,更多的需要手工输入相关信息,操作流程繁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系统及方法,通过对车辆和用户的智能识别从而实现自动充电,信息获取准确高效,简化充电操作,提高了充电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系统,包括:车辆识别终端、云平台、人机交互终端和充电设备,
所述车辆识别终端用于动态拍摄车辆驶入车位的图像,并将图像传输给云平台;
所述云平台用于接收车辆识别终端发送的图像,并从图像中识别出车辆信息,并将车辆信息发送给人机交互终端;
所述人机交互终端用于在接收到云平台发送的车辆信息后,显示车辆信息,在识别到用户下车后,向用户发起是否需要充电的语音询问信息,在接收到用户肯定的应答信息后,获取用户对车辆信息的确认后确定充电需求,并在获得用户授权后抓取用户的人脸图像发送给云平台;
所述云平台用于接收到人脸图像后进行人脸识别,判断用户是否为签约用户,若是,则生成充电指令发送给充电设备,若不是或未识别到人脸数据,则向人机交互终端反馈识别结果;
所述人机交互终端用于获取到用户未签约时,则提示用户是否需要签约,将用户反馈是否签约的信息发送到云平台;
所述云平台用于接收到用户不签约的信息后,根据用户的充电需求生成充电付费订单,向人机交互终端发送充电付费订单;
所述人机交互终端获取用户付费完成信息,并将付费完成信息发送给云平台;
所述云平台收到付费完成信息后生成充电指令发送给充电设备;
所述充电设备按照充电指令启动充电和停止充电。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方法,包括:
车辆识别终端动态拍摄车辆驶入车位的图像,并将图像传输给云平台;
云平台接收图像,并从图像中识别出车辆信息,并将车辆信息发送给人机交互终端;
人机交互终端在接收到云平台发送的车辆信息后,显示车辆信息,在识别到用户下车后,向用户发起是否需要充电的语音询问信息,在接收到用户的肯定应答信息后,获取用户对车辆信息的确认后确定充电需求,并在获得用户授权后抓取用户的人脸图像发送给云平台;
云平台接收到人脸图像后进行人脸识别,判断用户是否为签约用户,若是,则生成充电指令发送给充电设备,若不是或未识别到人脸数据,则向人机交互终端反馈识别结果;
人机交互终端获取到用户未签约时,提示用户是否需要签约,将用户反馈是否签约的信息发送到云平台;
云平台接收到用户不签约的信息后,根据用户的充电需求生成充电付费订单,向人机交互终端发送充电付费订单;
人机交互终端获取用户付费完成信息,并将付费完成信息发送给云平台;
云平台收到付费完成信息后生成充电指令发送给充电设备;
充电设备按照充电指令启动充电和停止充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方法及系统,通过全自动抓取车辆信息,采用车牌识别和车型识别算法,相互验证,保证了信息的识别率,再通过人机交互时用户的确定,达到获取信息的100%的正确。充电操作步骤少且简单,提升用户体验。充电启动和停止全由云平台控制,无需人工参与,避免了人工操作充电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充电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 “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 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 “当... 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所示,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车辆识别终端、云平台、人机交互终端和充电设备,其中,车辆识别终端用于动态拍摄车辆驶入车位的图像,并将图像传输给云平台;云平台用于接收车辆识别终端发送的图像,并从图像中识别出车辆信息,车辆信息包括车牌信息和车型信息,并将车辆信息发送给人机交互终端;人机交互终端用于在接收到云平台发送的车辆信息后,显示车辆信息,在识别到用户下车后,向用户发起是否需要充电的语音询问信息,在接收到用户的肯定应答信息后,获取用户对车辆信息的确认后确定充电需求,并在获得用户授权后抓取用户的人脸图像发送给云平台;云平台用于接收到人脸图像后进行人脸识别,判断用户是否为签约用户,若是,则生成充电指令发送给充电设备,若不是或未识别到人脸数据,则向人机交互终端反馈识别结果;人机交互终端用于获取到用户未签约时,则提示用户是否需要签约,将用户反馈的是否签约的信息发送到云平台;云平台用于接收到用户不签约的信息后,根据用户的充电需求生成充电付费订单,向人机交互终端发送充电付费订单;人机交互终端获取用户付费完成信息,并将付费完成信息发送给云平台;云平台收到付费完成信息后生成充电指令发送给充电设备;充电设备按照充电指令启动充电和停止充电。
云平台包括签约用户识别模块,签约用户识别模块用于根据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判断用户是否为签约用户,具体判断方法包括:
采用人脸检测算法提取人脸图像中的特征;
将人脸图像中的特征与数据库中的签约用户的人脸特征进行对比;
若对比结果一致,则判定为签约用户;
若对比结果不一致,则判定为未签约用户。
其中,车辆识别终端包括摄像头和图像处理装置,单个终端可以覆盖最大宽度为10米的地面区域。车辆识别终端具有动感感知和动态拍摄的功能,在车辆驶入和驶出停车位的过程中抓拍车辆照片,即刻压缩处理,实时传送给云平台。部署在停车场内停车位的前上方,距地垂直距离为2.2~2.8米,距停车位的前端的水平距离为2~5米,一台车辆识别终端对应2-4个停车位。
人机交互终端为一台联网通信的带有摄像头的触摸显示屏的终端,内置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和自然语音处理等软件。图像识别为人脸识别软件,用于判断用户身份信息。语音识别和自然语音处理软件,用于人机交互操作。触摸屏同样用于人机交互操作。人机交互终端部署在停车位前端侧面。一台人机交互终端对应2-4个停车位。
云平台是一个大数据、大模型的软件平台,核心包括图像识别算法、语音识别和自然语音处理算法等。云平台是整个方案的核心大脑。车辆识别终端、人机交互终端、充电设备和停车管理系统的数据都在云平台汇集、处理,都受云平台的管控和调度,从而在智能识别基础上实现了自动充电。
充电设备包括各类充电桩和充电机器人等,主要功能是从电网取电,给新能源汽车充电。充电设备受云平台的管控,充电设备部署在停车位的后方。
系统还包括停车管理系统,人机交互终端获取用户发起的提前结束充电请求,并将请求发送给云平台;
云平台在接收请求后,进行充电结算并生成停止充电指令,将停止充电指令发送给充电设备;
充电设备接收并执行停止充电指令,将充电停止信息发送给云平台;
云平台在收充电停止信息后,计算实际发生的充电收费金额,并确定停车减免信息,将停车减免信息发送给停车管理系统;
车辆识别终端将识别到车辆驶离车位的信息发送给云平台;
云平台根据车辆驶入车位的时间、驶离车位的时间以及车辆的充电订单计算车辆非充电停车时长,生成非充电占位订单发送给停车管理系统;
停车管理系统接收到非充电占位订单后,将非充电占位订单合并到车辆的停车订单中,在接收到云平台发送的停车减免信息后,在停车订单中扣除减免信息相对应的金额,生成最终停车收费订单,接收到用户缴纳最终停车收费订单对应的金额后,向出口道闸发送放行车辆指令。
停车管理系统包括进出道闸、车牌识别摄像头和相应软件系统,主要功能是车辆进出停车场的计时、计费和收费管理。本实施例中的停车管理系统与云平台互联互通,在收到云平台的非充电占位订单和停车费减免信息后,汇总形成最终的停车收费订单,在收费完成后,完成车辆出场。充电设备和停车管理系统采用现有的标准化产品及通用性软件就可以实现。
以下采用具体的例子对上述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用户停车入位,车辆识别终端动态拍摄车辆照片并进行压缩处理,然后压缩后的数据发送给云平台。云平台接收到车辆识别终端发送的车辆照片后,实时采用车辆检测算法对车辆信息进行检测,车辆信息包括车牌信息和车型信息,云平台将检测到车牌信息和车型信息发送给人机交互终端。人机交互终端接收到云平台发送的检测信息后,切换显示界面,显示车辆车牌和车型信息。摄像头拍摄到用户下车后,主动发起语音询问信息,询问用户是否需要充电。如果用户不选择或者回答“不充电”,则流程结束。如果用户回复“充电”,人机交互终端则进入充电操作界面,用户可以选择用语言交互或者触摸屏进行操作,在用户确认车牌和车型后,人机交互终端会提示用户确定充电需求(即选择充电时长或充电金额),在获取用户授权后抓取用户人脸信息,将数据传到云平台。云平台收到人脸信息数据后,运行人脸检测算法进行人脸识别,判断该用户是否为签约用户。具体判断方法包括:采用人脸检测算法提取人脸图像中的特征;将人脸图像中的特征与数据库中的签约用户的人脸特征进行对比;若对比结果一致,则判定为签约用户;若对比结果不一致,则判定为未签约用户。如果是已签约用户,即已经绑定信用卡或者已经开启微信或支付宝或其他支付工具的免密支付功能,用户在插上充电枪后直接启动充电。如果未收到人脸识别数据或判断为未签约用户,则将识别结果反馈给人机交互终端。人机交互终端获取到用户未签约时,先提示用户是否需要签约,如用户签约,则返回执行云平台采用人脸检测算法进行人脸识别判断用户是否为签约用户的步骤。若用户不签约,云平台则根据用户的充电需求生成充电付费订单,并将该订单发送给人机交互终端,请用户刷脸或者扫码付费。用户完成付费后,人机交互终端将付费完成信息发送给云平台,通知云平台结算,云平台生成充电指令发送给充电设备,充电设备按充电指令启动充电和停止充电。
在充电订单未完成时,用户可以提前结束充电。云平台在接收到用户通过人机终端发送的提前结束充电请求,云平台进行费用结算后生成停止充电的指令给充电设备,充电设备按指令停止充电。云平台收到充电停止信息后,计算实际发生的充电收费金额,依据此确定停车费减免金额,并将停车费减免信息发送给停车管理系统;当车辆识别终端识别到车辆驶出停车位时,推送相关信息给云平台;云平台依据车辆识别终端识别到的车辆驶进停车位的时间、驶出停车位的时间以及车辆的充电订单,计算出该车辆的非充电停车时长,形成非充电占位订单(该订单金额可以为“0”)并将该订单信息发送给停车管理系统;停车管理系统收到非充电占位订单后,将其合并到对应车辆的停车订单中。停车管理系统收到停车费减免信息后,在停车订单中扣除相应的金额,形成最终的停车收费订单。用户驶离停车场时,缴纳相应的停车收费订单的金额。收费完成后,出口道闸放行车辆。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充电操作简单用户体验提升:本系统是基于智能识别的自动充电方式,与现有的充电方式不同,本系统几乎不用手机。如果充电设备应用充电机器人,对于签约用户,可以实现完全语音交互实现全自动充电,即用户只需要说明要充电,充电多久,就可以离开,无需进行任何其它操作。如果充电设备用充电桩,对于签约用户只增加一个插充电枪的操作,无需用手机。如果是非签约用户,也只有在不选择刷脸支付的情况下,才需要用手机,而且手机只是做扫码支付一个操作,无需打开任何一款充电APP,充电操作步骤少且简单。
二、避免了充电安全隐患:本系统的充电启动和停止全由云平台控制,基于对车辆和人的识别,应用充电机器人可以实现充电过程的全自动化,无需人工参与,避免了人工操作充电的安全隐患。即便不应用充电机器人,也可以保证人工插拔充电枪时完全不带电,保障充电操作安全。
三、自动获取车辆信息更准确:相比现有的需要人工输入相关信息的方式,本系统实现了车辆信息全自动抓取,通过车牌识别和车型识别算法,相互验证,保证了识别率,再通过人机交互时的用户确定,达到了100%的正确。自动获取相关信息也方便充电系统与停车系统的互动,更易于实现非充电占位收费和减免停车费等功能。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系统,与之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方法。请参考图2,其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方法的流程图。由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于装置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装置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下述描述的方法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如图2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车辆识别终端动态拍摄车辆驶入车位的图像,并将图像传输给云平台;
云平台接收图像,并从图像中识别出车辆信息,并将车辆信息发送给人机交互终端;
人机交互终端在接收到云平台发送的车辆信息后,显示车辆信息,在识别到用户下车后,向用户发起是否需要充电的语音询问信息,在接收到用户的肯定应答信息后,获取用户对车辆信息的确认后确定充电需求,并在获得用户授权后抓取用户的人脸图像发送给云平台;
云平台接收到人脸图像后进行人脸识别,判断用户是否为签约用户,若是,则生成充电指令发送给充电设备,若不是或未识别到人脸数据,则向人机交互终端反馈识别结果;
人机交互终端获取到用户未签约时,提示用户是否需要签约,将用户反馈是否签约的信息发送到云平台;
云平台接收到用户不签约的信息后,根据用户的充电需求生成充电付费订单,向人机交互终端发送充电付费订单;
人机交互终端获取用户付费完成信息,并将付费完成信息发送给云平台;
云平台收到付费完成信息后生成充电指令发送给充电设备;
充电设备按照充电指令启动充电和停止充电。
其中,云平台接收到人脸图像后进行人脸识别,判断用户是否为签约用户的具体方法包括:
采用人脸检测算法提取人脸图像中的特征;
将人脸图像中的特征与数据库中的签约用户的人脸特征进行对比;
若对比结果一致,则判定为签约用户;
若对比结果不一致,则判定为未签约用户。
方法还包括:
在充电订单未完成时,人机交互终端获取用户发起的提前结束充电请求,并将请求发送给云平台;
云平台在接收请求后,进行充电结算并生成停止充电指令,将停止充电指令发送给充电设备;
充电设备接收并执行停止充电指令,将充电停止信息发送给云平台;
云平台在收充电停止信息后,计算实际发生的充电收费金额,并确定停车减免信息,将停车减免信息发送给停车管理系统。
方法还包括:
车辆识别终端将识别到车辆驶离车位的信息发送给云平台;
云平台根据车辆驶入车位的时间、驶离车位的时间以及车辆的充电订单计算车辆非充电停车时长,生成非充电占位订单发送给停车管理系统;
停车管理系统接收到非充电占位订单后,将非充电占位订单合并到车辆的停车订单中,在接收到云平台发送的停车减免信息后,在停车订单中扣除减免信息相对应的金额,生成最终停车收费订单,接收到用户缴纳最终停车收费订单对应的金额后,向出口道闸发送放行车辆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充电操作简单用户体验提升:本方法是基于智能识别的自动充电方式,与现有的充电方式不同,本方法几乎不用手机。如果充电设备应用充电机器人,对于签约用户,可以实现完全语音交互实现全自动充电。即用户只需要说明要充电,充电多久,就可以离开,无需进行任何其它操作。如果充电设备用充电桩,对于签约用户只增加一个插充电枪的操作,无需用手机。如果是非签约用户,也只有在不选择刷脸支付的情况下,才需要用手机,而且手机只是做扫码支付一个操作,无需打开任何一款充电APP。
二、避免了充电安全隐患:本方法的充电启动和停止全由云平台控制,基于对车辆和人的识别,应用充电机器人可以实现充电过程的全自动化,无需人工参与,避免了人工操作充电的安全隐患。即便不应用充电机器人,也可以保证人工插拔充电枪时完全不带电,保障充电操作安全。
三、自动获取车辆信息更准确:相比现有的需要人工输入相关信息的方式,本方法实现了车辆信息全自动抓取,通过车牌识别和车型识别算法,相互验证,保证了识别率,再通过人机交互时的用户确定,达到了100%的正确。自动获取相关信息也方便充电系统与停车系统的互动,更易于实现非充电占位收费和减免停车费等功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识别终端、云平台、人机交互终端和充电设备,
所述车辆识别终端用于动态拍摄车辆驶入车位的图像,并将图像传输给云平台;
所述云平台用于接收车辆识别终端发送的图像,并从图像中识别出车辆信息,并将车辆信息发送给人机交互终端;
所述人机交互终端用于在接收到云平台发送的车辆信息后,显示车辆信息,在识别到用户下车后,向用户发起是否需要充电的语音询问信息,在接收到用户肯定的应答信息后,获取用户对车辆信息的确认后确定充电需求,并在获得用户授权后抓取用户的人脸图像发送给云平台;
所述云平台用于接收到人脸图像后进行人脸识别,判断用户是否为签约用户,若是,则生成充电指令发送给充电设备,若不是或未识别到人脸数据,则向人机交互终端反馈识别结果;
所述人机交互终端用于获取到用户未签约时,则提示用户是否需要签约,将用户反馈是否签约的信息发送到云平台;
所述云平台用于接收到用户不签约的信息后,根据用户的充电需求生成充电付费订单,向人机交互终端发送充电付费订单;
所述人机交互终端获取用户付费完成信息,并将付费完成信息发送给云平台;
所述云平台收到付费完成信息后生成充电指令发送给充电设备;
所述充电设备按照充电指令启动充电和停止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停车管理系统,所述人机交互终端获取用户发起的提前结束充电请求,并将请求发送给云平台;
所述云平台在接收请求后,进行充电结算并生成停止充电指令,将停止充电指令发送给充电设备;
所述充电设备接收并执行停止充电指令,将充电停止信息发送给云平台;
所述云平台在收到充电停止信息后,计算实际发生的充电收费金额,并确定停车减免信息,将停车减免信息发送给停车管理系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识别终端将识别到车辆驶离车位的信息发送给云平台;
所述云平台根据车辆驶入车位的时间、驶离车位的时间以及车辆的充电订单计算车辆非充电停车时长,生成非充电占位订单发送给停车管理系统;
所述停车管理系统接收到非充电占位订单后,将非充电占位订单合并到车辆的停车订单中,在接收到云平台发送的停车减免信息后,在停车订单中扣除减免信息相对应的金额,生成最终停车收费订单,接收到用户缴纳最终停车收费订单对应的金额后,向出口道闸发送放行车辆指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平台包括签约用户识别模块,所述签约用户识别模块用于根据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判断用户是否为签约用户,具体判断方法包括:
采用人脸检测算法提取人脸图像中的特征;
将人脸图像中的特征与数据库中的签约用户的人脸特征进行对比;
若对比结果一致,则判定为签约用户;
若对比结果不一致,则判定为未签约用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识别终端设置在停车场内停车位前上方,距地垂直距离为2.2~2.8米,距停车位的前端的水平距离为2~5米,所述车辆识别终端包括摄像头和图像处理装置,所述摄像头用于拍摄车辆驶入或驶离车位的图像,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用于对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设备包括充电桩和充电机器人。
7.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辆识别终端动态拍摄车辆驶入车位的图像,并将图像传输给云平台;
云平台接收图像,并从图像中识别出车辆信息,并将车辆信息发送给人机交互终端;
人机交互终端在接收到云平台发送的车辆信息后,显示车辆信息,在识别到用户下车后,向用户发起是否需要充电的语音询问信息,在接收到用户的肯定应答信息后,获取用户对车辆信息的确认后确定充电需求,并在获得用户授权后抓取用户的人脸图像发送给云平台;
云平台接收到人脸图像后进行人脸识别,判断用户是否为签约用户,若是,则生成充电指令发送给充电设备,若不是或未识别到人脸数据,则向人机交互终端反馈识别结果;
人机交互终端获取到用户未签约时,提示用户是否需要签约,将用户反馈是否签约的信息发送到云平台;
云平台接收到用户不签约的信息后,根据用户的充电需求生成充电付费订单,向人机交互终端发送充电付费订单;
人机交互终端获取用户付费完成信息,并将付费完成信息发送给云平台;
云平台收到付费完成信息后生成充电指令发送给充电设备;
充电设备按照充电指令启动充电和停止充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充电订单未完成时,人机交互终端获取用户发起的提前结束充电请求,并将请求发送给云平台;
云平台在接收请求后,进行充电结算并生成停止充电指令,将停止充电指令发送给充电设备;
充电设备接收并执行停止充电指令,将充电停止信息发送给云平台;
云平台在收到充电停止信息后,计算实际发生的充电收费金额,并确定停车减免信息,将停车减免信息发送给停车管理系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车辆识别终端将识别到车辆驶离车位的信息发送给云平台;
云平台根据车辆驶入车位的时间、驶离车位的时间以及车辆的充电订单计算车辆非充电停车时长,生成非充电占位订单发送给停车管理系统;
停车管理系统接收到非充电占位订单后,将非充电占位订单合并到车辆的停车订单中,在接收到云平台发送的停车减免信息后,在停车订单中扣除减免信息相对应的金额,生成最终停车收费订单,接收到用户缴纳最终停车收费订单对应的金额后,向出口道闸发送放行车辆指令。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平台接收到人脸图像后进行人脸识别,判断用户是否为签约用户的具体方法包括:
采用人脸检测算法提取人脸图像中的特征;
将人脸图像中的特征与数据库中的签约用户的人脸特征进行对比;
若对比结果一致,则判定为签约用户;
若对比结果不一致,则判定为未签约用户。
CN202410265769.XA 2024-03-08 2024-03-08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78417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65769.XA CN117841762A (zh) 2024-03-08 2024-03-08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65769.XA CN117841762A (zh) 2024-03-08 2024-03-08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41762A true CN117841762A (zh) 2024-04-09

Family

ID=90529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65769.XA Pending CN117841762A (zh) 2024-03-08 2024-03-08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41762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044735U (zh) * 2018-04-19 2018-11-02 智充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交互式充电桩和智能交互式充电系统
KR102034040B1 (ko) * 2018-10-22 2019-10-18 김지혜 안면인식을 이용한 전기자동차용 충전기 결제 시스템
US20200006969A1 (en) * 2011-04-25 2020-01-02 Emerging Automotive,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lectric vehicle (ev) charge units and systems for processing connections to charge units
CN110853158A (zh) * 2019-11-18 2020-02-28 贵安新区配售电有限公司 解决占用充电车位的管理方法及充电停车场无感收费系统
CN112078419A (zh) * 2020-08-24 2020-12-15 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CN113928162A (zh) * 2021-10-18 2022-01-14 贵州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多种识别技术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及防盗支付系统
CN115410252A (zh) * 2022-08-24 2022-11-29 合肥妙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换电站活体人脸识别充电系统及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006969A1 (en) * 2011-04-25 2020-01-02 Emerging Automotive,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lectric vehicle (ev) charge units and systems for processing connections to charge units
CN208044735U (zh) * 2018-04-19 2018-11-02 智充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交互式充电桩和智能交互式充电系统
KR102034040B1 (ko) * 2018-10-22 2019-10-18 김지혜 안면인식을 이용한 전기자동차용 충전기 결제 시스템
CN110853158A (zh) * 2019-11-18 2020-02-28 贵安新区配售电有限公司 解决占用充电车位的管理方法及充电停车场无感收费系统
CN112078419A (zh) * 2020-08-24 2020-12-15 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CN113928162A (zh) * 2021-10-18 2022-01-14 贵州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多种识别技术的电动汽车充电方法及防盗支付系统
CN115410252A (zh) * 2022-08-24 2022-11-29 合肥妙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换电站活体人脸识别充电系统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08087B (zh) 停车场的收费方法及装置
WO2017067470A1 (zh) 自助充电方法、充电设备以及充电系统
CN108335096B (zh) 基于人脸识别的停车费用支付方法及系统
CN109035435B (zh) 路边停车管理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01388A (zh) 收费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15367A (zh) 车辆移动支付系统及方法
KR102389739B1 (ko) 전기자동차 충전 주차장 운영 시스템
CN108891272B (zh) 电动车的充电方法、充电管理端、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35371B (zh) 一种停车收费方法和装置
CN111508170B (zh) 一种停车场电子发票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9559395A (zh) 一种识别无牌车辆入场计费的控制方法及储存设备
CN108335388B (zh) 车辆放行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5139460A (zh) 一种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实现停车场收费管理的方法
CN111524244A (zh) 一种基于静态二维码的无人值守停车收费方法及系统
CN112819976A (zh) 停车场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730235A (zh) 停车费自助缴纳方法及装置
CN108492383B (zh) 由车载系统实现的辅助结算停车费用的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08346187A (zh) 一种智能停车场充电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0610551A (zh) 停车计费方法及装置
CN106530427A (zh) 一种汽车收费站的收费方法及系统
CN107730605B (zh) 触摸式智能终端、基于该终端的停车场收费方法和系统
CN117841762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15035621B (zh) 停车场内车辆相关费用的自动支付方法和装置
CN110930524A (zh) 基于手机app防套牌自动缴费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763578A (zh) 一种停车费无感支付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