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37288A - 对基板作业机及基板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对基板作业机及基板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37288A
CN117837288A CN202180101808.7A CN202180101808A CN117837288A CN 117837288 A CN117837288 A CN 117837288A CN 202180101808 A CN202180101808 A CN 202180101808A CN 117837288 A CN117837288 A CN 1178372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pin
pair
carrier tape
pin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10180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鸟居久纮
永石拓也
池田充利
粟田隆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8372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372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元件安装机(10)具备:切断装置(64),将径向引脚元件(80)被编带于载带(82)而成的元件编带(78)的引脚(88)切断,并从载带(82)切离径向引脚元件(80);及引脚切断不良检测传感器(124),检测切断装置(64)从载带(82)切离径向引脚元件(80)失败了的情况。

Description

对基板作业机及基板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供给向基板安装的引脚元件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在将引脚元件的引脚插入基板后,将从基板的背面突出的引脚切断并折弯的对基板作业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号WO2021/014635A1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对基板作业机中,没有考虑将引脚元件向对基板作业机供给的情况,因此,例如无法应对在将各引脚元件从引脚元件被编带于载带而成的引脚元件编带切离并供给的情况下可能产生的问题。
具体而言,在该情况下,引脚元件从载带的切离是通过切断引脚元件编带的引脚而进行的,但有时引脚不能很好地切断,而在引脚元件上带有载带的状态下供给。若欲像这样将以带有载带的状态供给的引脚元件插入基板,则载带成为该插入的障碍,有时会使将引脚元件插入基板时所使用的把持爪(在后述的图8中为把持爪180)破损。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将引脚元件向基板插入之前检测切断装置从载带切断引脚元件失败了的情况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对基板作业机具备:切断装置,将引脚元件被编带于载带而成的引脚元件编带的引脚切断,并从上述载带切离引脚元件;及检测装置,检测上述切断装置从上述载带切离引脚元件失败了的情况。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在将引脚元件向基板插入之前检测切断装置从载带切离引脚元件失败了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元件安装机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元件安装机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切断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元件安装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元件安装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切断装置及元件安装装置的立体图。
图7是图6的BB线处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第二卡盘和第三卡盘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元件安装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切断装置及元件安装装置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元件安装装置输送引脚切断良好的径向引脚元件的情形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元件安装装置输送引脚切断不良的径向引脚元件的情形的侧视图。
图13是表示元件安装装置夹紧引脚切断不良的径向引脚元件的情形的侧视图。
图14是表示元件安装装置将引脚切断不良的径向引脚元件输送到取出位置的情形的侧视图。
图15是表示元件安装机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图1及图2中表示元件安装机10。元件安装机10是用于执行元件相对于电路基材12的安装作业的装置。元件安装机10具备:装置主体20、基材保持装置22、元件供给装置24、元件安装装置26及控制装置28(参照图15)。另外,作为电路基材12,可列举电路基板、三维构造的基材等,作为电路基板,可列举印刷布线板、印刷电路板等。
装置主体20由框架30和架设于该框架30的梁32构成。基材保持装置22配设于框架30的上表面,具有输送装置50、夹紧装置52及移动装置54。输送装置50是输送电路基材12的装置,夹紧装置52是保持电路基材12的装置。由此,基材保持装置22通过输送装置50输送电路基材12,并且通过夹紧装置52固定地保持被输送到预定位置的电路基材12。另外,将电路基材12的输送方向称为X方向,将与该方向成直角的水平的方向称为Y方向,将铅垂方向称为Z方向。另外,移动装置54具有X方向移动装置56(参照图15)和Y方向移动装置58(参照图15)。X方向移动装置56是使由夹紧装置52保持的电路基材12沿着X方向移动的装置,Y方向移动装置58是使由夹紧装置52保持的电路基材12沿着Y方向移动的装置。由此,通过X方向移动装置56和Y方向移动装置58,被夹紧装置52保持的电路基材12移动到框架上的任意位置,并且进行定位并停止。
元件供给装置24具有:滑动装置60、带式供料器(未图示)及切断装置64。滑动装置60包含:保持壁66、滑轨68及供料器保持台70,保持壁66以在X方向上延伸的方式竖立设置于框架30的上表面的Y方向上的边缘。并且,滑轨68以在X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固定于保持壁66,供料器保持台70被滑轨68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保持。另外,供料器保持台70通过电磁马达72(参照图15)的工作而滑动到任意的位置。由此,供料器保持台70沿着保持壁66向X方向上的任意的位置滑动,并且进行定位并停止。另外,将元件安装机10的配设有保持壁66的一侧记载为前方侧,将相反侧记载为后方侧。即,Y方向是元件安装机10上的前后方向,X方向是元件安装机10上的左右方向。
另外,在供料器保持台70上沿X方向排列形成有多个插槽76,带式供料器由作业者以能够通过单触式拆装的方式分别定位并安装于多个插槽76中的各插槽76。带式供料器是将元件编带78(参照图3)朝向切断装置64送出的装置。如图3所示,元件编带78由多个径向引脚元件80和载带82构成。径向引脚元件80包含大致圆柱状的主体86和从该主体86的底面向相同方向延伸出的两根引脚88。并且,径向引脚元件80的两根引脚88在下端部被编带于载带82。另外,在载带82上以等间距形成有多个进给孔90。并且,多个径向引脚元件80以与进给孔90的形成间距相同的间距被编带于载带82。
另外,如图1所示,在供带式供料器安装的供料器保持台70的下方配设有收容库92,元件编带78以折叠的状态收纳于该收容库92。并且,将元件编带78的一端从该收容库92拉出,并将其一端插入带式供料器的内部。
另外,切断装置64是通过切断编带于从带式供料器送出的元件编带78的引脚88来将径向引脚元件80从元件编带78切离的装置,如图1所示,安装并固定于梁32的下表面侧。详细而言,在梁32的下表面以朝向下方延伸出的姿势固定有图3所示的板状的托架110。另外,切断装置64具有一对大致块状的滑块112,这一对滑块112在托架110的前表面侧被托架110以能够在X方向上接近、分离的方式保持。并且,一对滑块112通过气缸114(参照图15)的工作而以能够控制的方式接近、分离。
一对滑块112各自的上表面大致为水平面,一对滑块112各自的前方侧的面为大致铅垂面。并且,一对引脚切断器116以使刀尖相向的状态固定于一对滑块112的上表面。另外,一对引脚切断器116在使刀尖从滑块112的X方向上的端部突出的状态下,固定于一对滑块112的上表面。另外,一对带切断器118以刀尖相向的状态固定于一对滑块112的前方侧的面。另外,一对带切断器118在使刀尖从滑块112的X方向上的端部突出的状态下,固定于一对滑块112的前方侧的面。
编带于载带82的引脚88从一对滑块112的间隙向上方延伸出,进入到固定于一对滑块112的上表面的一对引脚切断器116之间。并且,在一个径向引脚元件80的一对引脚88进入一对引脚切断器116之间的状态下,一对滑块112通过气缸114的工作而接近,由此一对引脚88被一对引脚切断器116切断。由此,在切断装置64中从元件编带78切离一个径向引脚元件80。
另外,元件安装装置26是用于将通过切断装置64从元件编带78切离后的径向引脚元件80向电路基材12安装的装置,如图1及图2所示,配设于梁32。详细而言,如图4及图5所示,元件安装装置26配设于配设有切断装置64的托架110的与切断装置64相反的一侧的面。即,在托架110的前方侧的面配设有切断装置64,在托架110的后方侧的面配设有元件安装装置26。另外,图4是表示托架110的后方侧的面的图,图5是表示托架110的前方侧的面的图。
元件安装装置26具有第一卡盘140、第二卡盘142及第三卡盘144这三个卡盘。并且,第一卡盘140把持由切断装置64从元件编带78切离后的径向引脚元件80,第二卡盘142把持从第一卡盘140移交来的径向引脚元件80,第三卡盘144把持从第二卡盘142移交来的径向引脚元件80并将其向电路基材12安装。
如图6及图6中的BB线处的剖视图即图7所示,第一卡盘140具有一对把持爪150和花键轴152。花键轴152以在一对滑块112的后方侧沿X方向延伸的方式配设,以能够绕轴心自转的方式由托架110保持。并且,一对把持爪150被花键轴152以能够在X方向上接近、分离的方式保持,通过电磁马达154(参照图15)的工作,各个位置以能够控制的方式接近、分离。另外,花键轴152通过电磁马达156(参照图15)的工作而以能够控制的方式自转,保持于该花键轴152的一对把持爪150在前后方向上转动90°。
另外,在一对把持爪150朝向前方转动时,如图6所示,位于一对引脚切断器116的上方。因此,在一对把持爪150通过电磁马达156的工作而朝向前方转动时,通过电磁马达154的工作而接近,由此能够利用一对把持爪150把持从元件编带78切离后的径向引脚元件80的引脚88。另外,在一对把持爪150朝向后方转动时,一对把持爪150转动至能够将由一对把持爪150把持的径向引脚元件80交接到第二卡盘142的位置。
另外,如图6所示,一对传感器托架120以朝向下方延伸出的姿势固定于托架110。并且,各传感器托架120呈四方柱状,各传感器托架120以使构成其周壁的四个面中的一面相向的状态被固定。在各传感器托架120的相向的各一个面设置有元件有无检测传感器122和引脚切断不良检测传感器124。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传感器122、124均使用透过型的光传感器。因此,在一个传感器托架120的相向的一面上设置有两个传感器122、124的投光部,在另一个传感器托架120的相向的一面上设置有两个传感器122、124的受光部。
元件有无检测传感器122在切断装置64进行从元件编带78切离一个径向引脚元件80的动作时,检测作为切离对象的径向引脚元件80的一对引脚88是否处于进入一对引脚切断器116之间的状态。详细而言,控制装置28(参照图15)在一个径向引脚元件80从带式供料器向切断装置64送出的定时检查来自元件有无检测传感器122的输出,当检测到输出降低时,判断为作为切离对象的径向引脚元件80位于适当的切断位置。另外,元件有无检测传感器122设置于在作为切离对象的径向引脚元件80处于适当的切断位置时,其光轴被例如径向引脚元件80的一对引脚88中的一个引脚88遮挡的位置。当然,只要能够检测出作为切离对象的径向引脚元件80处于适当的切断位置,则元件有无检测传感器122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此。
引脚切断不良检测传感器124对切断装置64切断作为切离对象的径向引脚元件80的一对引脚88失败了并在引脚88上带有载带82的一部分的状态进行检测。详细而言,控制装置28(参照图15)在切断装置64的切断动作后的径向引脚元件80被一对把持爪150把持,该一对把持爪150朝向后方转动,在由一对把持爪150把持的径向引脚元件80到达能够向第二卡盘142交接的位置的期间的预定的定时,检查来自引脚切断不良检测传感器124的输出。并且,当从引脚切断不良检测传感器124检测到输出降低时,控制装置28判断为在引脚88上带有载带82的一部分、即切断装置64切断作为切离对象的径向引脚元件80的一对引脚88的切断失败了。另外,所谓预定的定时,是指引脚切断不良检测传感器124能够检测到在由一对把持爪150输送中途的径向引脚元件80的一对引脚88上带有的载带82的一部分的定时、即一对把持爪150处于预定的转动范围内的定时。反过来说,引脚切断不良检测传感器124设置于在一对把持爪150处于预定的转动范围时能够检测到在径向引脚元件80的一对引脚88上带有的载带82的一部分的位置。
另外,如图7及图8所示,第二卡盘142具有一对把持爪160、载置盘162及托架164。另外,图8是在从前方侧观察的视点下表示第二卡盘142的图。一对把持爪160被托架164以能够在X方向上接近、分离的方式保持,通过电磁马达166(参照图15)的工作,各个位置以能够控制的方式接近、分离。另外,载置盘162在一对把持爪160之间固定地保持于托架164。此外,载置盘162与径向引脚元件80的圆柱状的主体86相应地弯曲成圆弧状。
另外,托架164在X方向上的两侧面被一对支撑壁170(在图8中仅图示了一对支撑壁170中的一方)夹持。在一对支撑壁170形成有一对凸轮槽172,在托架164的X方向上的两侧面配设有以X方向为轴心的一对辊174。并且,通过一对辊174与一对凸轮槽172嵌合,而托架164被一对支撑壁170夹持。另外,凸轮槽172的形状大致为圆弧状,越朝向后方则越朝向上方弯曲,越朝向前方则越朝向下方弯曲。并且,如图8所示,托架164相对于支撑壁170下降,而辊174朝向凸轮槽172的下端移动,由此一对把持爪160及载置盘162成为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姿势。此时,一对把持爪160的前端朝向下方。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托架164相对于支撑壁170上升,而辊174朝向凸轮槽172的上端移动,由此一对把持爪160及载置盘162成为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姿势。此时,一对把持爪160的前端朝向前方。另外,托架164通过电磁马达178(图15)的工作而以能够控制的方式相对于支撑壁170进行升降。
另外,在托架164相对于支撑壁170上升而第二卡盘142的一对把持爪160以及载置盘162成为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姿势时,载置盘162位于由第一卡盘140的一对把持爪150把持的径向引脚元件80的后方。另外,此时第二卡盘142的一对把持爪160分离。因此,通过第一卡盘140的一对把持爪150朝向后方转动,由一对把持爪150把持的径向引脚元件80的主体86被载置于载置盘162之上。并且,当径向引脚元件80的主体86被载置于载置盘162之上时,第二卡盘142的一对把持爪160接近,由此,载置于载置盘162之上的径向引脚元件80的主体86被一对把持爪160把持。另外,在径向引脚元件80的主体86被载置于载置盘162之上之后,一对把持爪150分离,由此解除第一卡盘140对径向引脚元件80的把持。由此,被第一卡盘140把持的径向引脚元件80被交接到第二卡盘142,而被第二卡盘142把持。
另外,如图9所示,第三卡盘144配设在一对支撑壁170的下方,具有一对把持爪180。在一对支撑壁170的后方侧固定有悬吊部件182,该悬吊部件182从一对支撑壁170的下端向下方延伸出。并且,在该悬吊部件182的下端以能够接近、分离的方式配设有一对把持爪180,一对把持爪180朝向前方延伸出。即,第三卡盘144的一对把持爪180经由悬吊部件182而配设于一对支撑壁170,朝向一对支撑壁170的下方延伸出。另外,通过电磁马达186(参照图15)的工作,一对把持爪180的各个位置以能够控制的方式接近、分离。
另外,通过由一对支撑壁170夹持的托架164相对于支撑壁170下降,如上所述,保持于托架164的第二卡盘142的一对把持爪160的前端朝向下方。此时,由第二卡盘142的把持爪160把持的径向引脚元件80的一对引脚88的前端也朝向下方。另外,在托架164下降时,第三卡盘144的一对把持爪180分离。并且,前端朝向下方的一对引脚88进入第三卡盘144的一对把持爪180之间。此时,通过一对把持爪180接近,如图8所示,径向引脚元件80的一对引脚88被一对把持爪180把持。另外,在通过第三卡盘144的一对把持爪180把持径向引脚元件80的一对引脚88之后,第二卡盘142的一对把持爪160分离,由此解除第二卡盘142对径向引脚元件80的把持。由此,由第二卡盘142把持的径向引脚元件80被交接到第三卡盘144,而被第三卡盘144把持。
另外,如图8所示,配设有第三卡盘144的一对把持爪180的一对支撑壁170在上端固定于凸缘188。并且,该凸缘188通过电磁马达190(参照图15)的工作而以能够控制的方式进行升降。由此,能够任意地变更被第三卡盘144的一对把持爪180把持的径向引脚元件80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另外,凸缘188通过电磁马达192(参照图15)的工作而以能够控制的方式在XY平面上旋转。
此外,在由第三卡盘144把持的径向引脚元件80的上方配设有推杆196。推杆196由托架164以能够升降的方式保持,通过电磁马达198(参照图15)的动作以能够控制的方式进行升降。由此,通过推杆196下降,由第三卡盘144把持的径向引脚元件80被推杆196朝向下方按压。
另外,如图15所示,控制装置28具备控制器200和多个驱动电路202。多个驱动电路202与上述输送装置50、夹紧装置52、X方向移动装置56、Y方向移动装置58、气缸114、电磁马达72、154、156、166、178、186、190、192、198连接。控制器200具备CPU、ROM、RAM等,以计算机为主体,与多个驱动电路202连接。另外,在控制器200还连接有上述元件有无检测传感器122及引脚切断不良检测传感器124。由此,由控制器200控制基材保持装置22、元件供给装置24、元件安装装置26的工作。
图10表示元件编带78被输送到切断装置64之前的情形。此时,从元件有无检测传感器122及引脚切断不良检测传感器124的各投光部投射光。即,元件有无检测传感器122及引脚切断不良检测传感器124无论在元件编带78被输送到切断装置64之前之后,在元件安装机10工作中始终处于接通状态。
图11表示从元件编带78正常地切断一个径向引脚元件80,通过一对把持爪150将在径向引脚元件80的一对引脚88未带有载带82的一部分的元件输送至第二卡盘142的交接位置的中途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由于未遮挡引脚切断不良检测传感器124的光轴,因此未从引脚切断不良检测传感器124检测出输出降低。因此,控制装置28判断为输送中途的径向引脚元件80的一对引脚88被切断装置64正常地切断,对该径向引脚元件80进行向电路基材12的通常的插入控制。
图12表示径向引脚元件80的输送定时与图11相同,但在径向引脚元件80的一对引脚88上带有载带82的一部分82a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由于引脚切断不良检测传感器124的光轴被遮挡,所以从引脚切断不良检测传感器124检测到输出降低。因此,控制装置28判断为输送中途的径向引脚元件80的一对引脚88未被切断装置64正常地切断,使元件安装机10的动作停止。并且,控制装置28执行针对输送中的径向引脚元件80的元件废弃指令。
图13及图14表示通过元件废弃指令的执行,将输送中途的径向引脚元件80向取出位置输送的情形。以下,将在一对引脚88带有载带82的一部分82a的径向引脚元件80称为引脚切断不良的径向引脚元件80。如图13所示,引脚切断不良的径向引脚元件80与不是引脚切断不良的径向引脚元件80相同地从第一卡盘140被交接到第二卡盘142。然后,被第二卡盘142把持的引脚切断不良的径向引脚元件80如上述那样朝向第三卡盘144的交接位置下降。然后,被第二卡盘142把持的引脚切断不良的径向引脚元件80在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之前停止,凸缘188通过电磁马达192旋转180°。由此,如图14所示,被第二卡盘142把持的引脚切断不良的径向引脚元件80被输送到操作者容易取出的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使用图11及图12所上述的那样,径向引脚元件80是否为引脚切断不良是在径向引脚元件80从第一卡盘140被交接至第二卡盘142之前判断的。并且,控制装置28在判断为径向引脚元件80为引脚切断不良时,立即使元件安装机10的动作停止。即,如图12所示,引脚切断不良的径向引脚元件80在由第一卡盘140进行的搬送中途停止,到之后的操作者容易取出的位置为止的搬送通过控制装置28执行元件废弃指令来进行。但是,不限于此,控制装置28也可以在判断为径向引脚元件80为引脚切断不良时,在第一卡盘140将该引脚切断不良的径向引脚元件80向第二卡盘142交接之后使元件安装机10的动作停止。在该情况下,通过控制装置28执行元件废弃指令来进行从第二卡盘142接收到引脚切断不良的径向引脚元件80后到输送至操作员容易取出的位置的动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判断为径向引脚元件80为引脚切断不良时,停止元件安装机10整体的动作,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元件安装机10的一部分、例如元件供给装置24及元件安装装置26的动作停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执行元件废弃指令时,第二卡盘142从第一卡盘140接受并把持引脚切断不良的径向引脚元件80,将所把持的引脚切断不良的径向引脚元件80搬送到操作者容易取出的位置。此时,由电磁马达192进行的凸缘188的180°旋转动作如上述那样,在引脚切断不良的径向引脚元件80朝向第三卡盘144的交接位置下降并沿上下方向延伸之前停止之后进行。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从第二卡盘142从第一卡盘140接受并把持引脚切断不良的径向引脚元件80的状态(参照图13)立即进行基于电磁马达192的凸缘188的180°旋转动作。在该情况下,引脚切断不良的径向引脚元件80朝向第三卡盘144的交接位置下降的动作在凸缘188的180°旋转动作后进行。或者,也可以并行进行凸缘188的旋转动作和引脚切断不良的径向引脚元件80的下降动作。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判断为径向引脚元件80为引脚切断不良时,停止元件安装机10,并且也进行元件废弃指令的执行,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仅进行元件安装机10的停止,不进行元件废弃指令的执行。在该情况下,只要将是否进行元件废弃指令的执行交给操作者的选择即可。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机10具备:切断装置64,切断径向引脚元件80被编带于载带82而成的元件编带78的引脚88,并从载带82切离径向引脚元件80;及引脚切断不良检测传感器124,检测切断装置64从载带82切离径向引脚元件80失败了的情况。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元件安装机10中,通过引脚切断不良检测传感器124检测切断装置64从载带82切离径向引脚元件80失败了的情况,因此能够在将径向引脚元件80插入电路基材12之前检测切断装置64从载带82切离径向引脚元件80失败了的情况。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元件安装机10是“对基板作业机”的一例。径向引脚元件80是“引脚元件”的一例。元件编带78是“引脚元件编带”的一例。引脚切断不良检测传感器124是“检测装置”的一例。
另外,引脚切断不良检测传感器124通过检测载带82未被切断而残留于切断装置64的切断动作后的径向引脚元件80的情况,来检测切断装置64从载带82切离径向引脚元件失败了的情况。
另外,引脚切断不良检测传感器124在切断装置64的切断动作后的径向引脚元件80被向预定的输送位置输送的期间,检测载带82未被切断而残留于径向引脚元件80的情况。
元件安装机10还具备控制装置28,在由引脚切断不良检测传感器124检测到切断装置64从载带82切离径向引脚元件失败了的情况时,上述控制装置28进行控制以使径向引脚元件80的输送停止。由此,能够将由于引脚切断不良的径向引脚元件80导致的装置的破损防患于未然。
另外,控制装置28进行控制以在使径向引脚元件80的输送停止后,以使径向引脚元件80输送到预定的取出位置。由此,操作者能够容易地取出引脚切断不良的径向引脚元件80。
元件安装机10还具备元件有无检测传感器122,该元件有无检测传感器122检测元件编带78是否被输送到切断装置64进行切断动作的位置。并且,引脚切断不良检测传感器124针对由元件有无检测传感器122检测到元件编带78被输送到切断装置64进行切断动作的位置的情况,检测切断装置64从载带82切离径向引脚元件80失败了的情况。
由此,能够将切断装置64从载带82切离未被搬送来的径向引脚元件失败这样的、引脚切断不良检测传感器124的误检测防患于未然。另外,元件有无检测传感器122是“元件有无检测装置”的一例。
另外,本公开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径向引脚元件,采用了具备一对引脚的元件,但引脚的数量可以是一根,也可以是三根以上。另外,对于轴向引脚元件被编带于载带的编带化轴向引脚元件,也能够相同地应用本公开的方法。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元件有无检测传感器122及引脚切断不良检测传感器124,采用透射型的光传感器,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反射型等其他方式的光传感器。另外,不限于光传感器,也可以采用红外线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接触传感器等其他方式的传感器。
附图标记说明
10…元件安装机,28…控制装置,64…切断装置,78…元件编带,80…径向引脚元件,82…载带,122…元件有无检测传感器,124…引脚切断不良检测传感器。

Claims (7)

1.一种对基板作业机,具备:
切断装置,将引脚元件被编带于载带而成的引脚元件编带的引脚切断,并从所述载带切离引脚元件;及
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切断装置从所述载带切离引脚元件失败了的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基板作业机,其中,
所述检测装置通过检测所述载带未被切断而残留于所述切断装置的切断动作后的引脚元件的情况,来检测所述切断装置从所述载带切离引脚元件失败了的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基板作业机,其中,
所述检测装置在所述切断装置的切断动作后的引脚元件被向预定的输送位置输送的期间检测所述载带未被切断而残留于所述引脚元件的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对基板作业机,其中,
所述对基板作业机还具备控制装置,在由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切断装置从所述载带切离引脚元件失败了的情况时,所述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以使所述引脚元件的输送停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基板作业机,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以在使所述引脚元件的输送停止后使所述引脚元件输送到预定的取出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对基板作业机,其中,
所述对基板作业机还具备元件有无检测装置,所述元件有无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引脚元件编带是否被输送到所述切断装置进行切断动作的位置,
所述检测装置针对由所述元件有无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引脚元件编带被输送到了所述切断装置进行切断动作的位置的所述引脚元件编带,检测所述切断装置从所述载带切离引脚元件失败了的情况。
7.一种基板制造方法,包含检测处理,所述检测处理检测切断装置从载带切离引脚元件失败了的情况,所述切断装置将引脚元件被编带于所述载带而成的引脚元件编带的引脚切断,并从所述载带切离引脚元件。
CN202180101808.7A 2021-09-29 2021-09-29 对基板作业机及基板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78372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1/035886 WO2023053274A1 (ja) 2021-09-29 2021-09-29 対基板作業機及び基板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37288A true CN117837288A (zh) 2024-04-05

Family

ID=85781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101808.7A Pending CN117837288A (zh) 2021-09-29 2021-09-29 对基板作业机及基板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837288A (zh)
WO (1) WO202305327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04100A (ja) * 1985-10-30 1987-05-14 関西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部品装着検出方法
JP3330247B2 (ja) * 1995-01-31 2002-09-3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挿入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WO2019239573A1 (ja) * 2018-06-15 2021-02-12 株式会社Fuji 作業機
EP4007477A4 (en) 2019-07-25 2022-07-20 Fuji Corporation SUBSTRATE WORKING MACHINE AND SUBSTRATE WORKING MACHINE CONTROL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53274A1 (ja) 2023-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19019B2 (ja) 対基板作業システム、および挿入方法
CN110892345B (zh) 作业系统
US11304350B2 (en) Board work machine and insertion method
WO2015136662A1 (ja) 実装ずれ修正装置および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JP5210183B2 (ja) 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基板処理方法
CN108353528B (zh) 切断/弯折装置
EP3618599B1 (en) Work system
EP3310146B1 (en) Substrate work machine and recognition method
CN117837288A (zh) 对基板作业机及基板制造方法
CN109565952B (zh) 对基板作业机
JP2004359433A (ja) 搬送装置における減速度設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JP6752566B2 (ja) 基板搬送装置
CN111165085B (zh) 对基板作业系统
CN113228843B (zh) 带式供料器
JP7252844B2 (ja) 対基板作業機
JP7250965B2 (ja) 部品実装プログラム
JP3758932B2 (ja) マウンタの基板セット装置及びバックアップピン切替え方法
CN110312415B (zh) 基板输送装置及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WO2022101992A1 (ja) 管理装置および管理方法並びに作業装置
CN114175871B (zh) 带式供料器
WO2023286130A1 (ja) 部品実装機およびバックアップピンの収容方法
CN112423576B (zh) 带式供料器
CN111512713B (zh) 作业机、安装方法
CN114765940A (zh) 引脚元件供料器、对基板作业机及将引脚元件装配于电路基板的方法
JP2012094571A (ja) 部品実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