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82996A - 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82996A
CN117782996A CN202410201610.1A CN202410201610A CN117782996A CN 117782996 A CN117782996 A CN 117782996A CN 202410201610 A CN202410201610 A CN 202410201610A CN 117782996 A CN117782996 A CN 1177829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assembly
semi
edge
surface detection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016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一亨
王智玉
江冠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0161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829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82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829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系统和方法,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系统包括:输送线、底面检测组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输送线,用于输送壳体经过底面检测组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底面检测组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均分别包括:遮光箱、条光源,半透半反玻璃和相机;上位机,用于根据底面检测组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分别获取的底面棱边图像、第一大面棱边图像和第二大面棱边图像,生成壳体的棱边检测结果。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有效提高电池单体的壳体的缺陷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视觉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池单体的制备过程中,电池单体需要经历多道制备工序,其中,电池单体的壳体也是制备工序中的重要加工对象。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棱边,在壳体棱边位置常常会出现一些诸如撞伤、划伤、磨花、裂纹之类的缺陷,若棱边位置的先未及时检测,则会影响到后续的对壳体的加工质量,甚至电池的质量。
然而相关技术中,棱边成像方案有对壳体的表面进行拍摄取图,这种方式可以获取到壳体表面的图像,但这些图像仅能的看到位于此区域的壳体表面缺陷,棱边的图像则存在不清晰的问题,影响了壳体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系统和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电池单体的壳体的缺陷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系统,包括:
输送线、底面检测组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
输送线,用于输送壳体经过底面检测组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
底面检测组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均分别包括:遮光箱、条光源,半透半反玻璃和相机;半透半反玻璃设置于遮光箱内,遮光箱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侧壁设有第一开口,遮光箱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侧壁设有第二开口,其中,第一开口位于半透半反玻璃沿第一方向的一侧,并在壳体输送到检测组件的情况下,第一开口与检测组件对应的壳体表面沿第一方向相对,第二开口位于半透半反玻璃沿第二方向的一侧,并位于相机的拍摄范围内,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条光源沿第一开口的周向设置;
底面检测组件,用于在壳体到达底面检测组件的情况下,通过底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对壳体的底面的棱边打光,使底面的棱边成像于底面检测组件中的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底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底面的棱边成像,得到底面棱边图像;
第一大面检测组件,用于在壳体到达第一大面检测组件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对壳体的第一大面的棱边打光,使第一大面的棱边成像于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第一大面的棱边成像,得到第一大面棱边图像;
第二大面检测组件,用于在壳体到达第二大面检测组件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对壳体的第二大面的棱边打光,使第二大面的棱边成像于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第二大面的棱边成像,得到第二大面棱边图像;
上位机,用于根据底面检测组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分别获取的底面棱边图像、第一大面棱边图像和第二大面棱边图像,生成壳体的棱边检测结果。
基于此,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系统中包括底面检测组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在每个检测组件中包括遮光箱、条光源,半透半反玻璃和相机;在壳体进入各检测组件后,检测组件中第一开口与检测组件对应的壳体表面沿第一方向相对,同时,由于条光源沿第一开口的周向设置,从而可以对检测组件对应的壳体表面的棱边打光,使棱边成像于检测组件中的半透半反玻璃。基于此,由于第二开口位于半透半反玻璃沿第二方向的一侧,并位于相机的拍摄范围内,通过相机可以拍摄得到清晰的棱边图像。由于棱边的图像清晰度高,在棱边存在缺陷的情况下,更易识别出缺陷,因此,可以有效提高电池单体的壳体的缺陷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下位机;
底面检测组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均分别包括:面光源,其中,面光源设置于遮光箱内并连接于第三侧壁,第三侧壁与第一侧壁沿第一方向相对;
底面检测组件,用于在壳体到达底面检测组件的情况下,通过下位机控制底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关闭,以及控制底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对底面打光,使底面成像于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底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底面的成像,得到底面图像;
第一大面检测组件,用于在壳体到达第一大面检测组件的情况下,通过下位机控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关闭,以及控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对第一大面打光,使第一大面成像于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第一大面的成像,得到第一大面图像;
第二大面检测组件,用于在壳体到达第二大面检测组件的情况下,通过下位机控制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关闭,以及控制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对第二大面打光,使第二大面成像于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第二大面的成像,得到第二大面图像;
上位机,还用于根据底面图像、第一大面图像和第二大面图像,生成壳体的表面检测结果。
基于此,在壳体进入各检测组件后,面光源设置于遮光箱内并连接于第三侧壁,第三侧壁与第一侧壁沿第一方向相对,由此,各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可以方便地为第一开口对应的壳体的表面打光,并得到清晰的表面图像。由于表面的图像清晰度高,在表面存在缺陷的情况下,更易识别出缺陷,因此,可以有效提高电池单体的壳体的表面缺陷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条光源包括第一光源部分、第二光源部分、第三光源部分和第四光源部分;
第一开口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
其中,第一光源部分设置于第一侧边、第二光源部分设置于第二侧边、第三光源部分设置于第三侧边、第四光源部分设置于第四侧边。
基于此,可以简化条光源的安装工艺。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呈轴对称设置,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之间的对称轴垂直于第一方向。
基于此,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呈轴对称设置,可以节省检测组件的空间占用。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底面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一安装架,底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活动连接于第一安装架,底面检测组件中的遮光箱活动连接于第一安装架。
基于此,通过在底面检测组件中设置第一安装架,可以有效提高底面检测组件中相机拍摄过程的稳定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大面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二安装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活动连接于第二安装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遮光箱活动连接于第二安装架;
第二大面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三安装架,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活动连接于第三安装架,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遮光箱活动连接于第三安装架。
基于此,通过在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设置第一安装架,可以有效提高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相机拍摄过程的稳定性。通过在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设置第一安装架,可以有效提高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相机拍摄过程的稳定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上位机,还用于在接收到底面棱边图像、第一大面棱边图像和第二大面棱边图像后,生成第一控制指令;
下位机,用于响应于第一控制指令,生成第二控制指令;
输送线,用于响应于第二控制指令,将壳体运输至底面检测组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的下游检测组件,其中,下游检测组件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检测组件:口部检测组件、小面检测组件、棱边检测组件、内腔检测组件。
基于此,通过在输送线的输送路径上设置多个检测组件,从而可以提高检测过程的自动化,以及检测效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方法,包括:
通过输送线输送壳体经过底面检测组件;
通过底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对壳体的底面的棱边打光,使底面的棱边成像于底面检测组件中的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底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底面的棱边成像,得到底面棱边图像;
通过输送线输送壳体经过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
通过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对壳体的第一大面的棱边打光,使第一大面的棱边成像于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第一大面的棱边成像,得到第一大面棱边图像;
通过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对壳体的第二大面的棱边打光,使第二大面的棱边成像于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第二大面的棱边成像,得到第二大面棱边图像;
通过上位机根据底面棱边图像、两个大面棱边图像,生成壳体的棱边检测结果;
其中,底面检测组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均分别包括:遮光箱、条光源,半透半反玻璃和相机;半透半反玻璃设置于遮光箱内,遮光箱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侧壁设有第一开口,遮光箱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侧壁设有第二开口,其中,第一开口位于半透半反玻璃沿第一方向的一侧,并在壳体输送到检测组件的情况下,第一开口与检测组件对应的壳体表面沿第一方向相对,第二开口位于半透半反玻璃沿第二方向的一侧,并位于相机的拍摄范围内,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条光源沿第一开口的周向设置。
基于此,在壳体进入各检测组件后,检测组件中第一开口与检测组件对应的壳体表面沿第一方向相对,同时,由于条光源沿第一开口的周向设置,从而可以对检测组件对应的壳体表面的棱边打光,使棱边成像于检测组件中的半透半反玻璃。基于此,由于第二开口位于半透半反玻璃沿第二方向的一侧,并位于相机的拍摄范围内,通过相机可以拍摄得到清晰的棱边图像。由于棱边的图像清晰度高,在棱边存在缺陷的情况下,更易识别出缺陷,因此,可以有效提高电池单体的壳体的缺陷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底面检测组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均分别包括:面光源,其中,面光源设置于遮光箱内并连接于第三侧壁,第三侧壁与第一侧壁沿第一方向相对;
方法还包括:
通过下位机控制底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关闭,以及控制底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开启;
通过底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对底面打光,使底面成像于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底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底面的成像,得到底面图像;
通过上位机根据底面图像,生成壳体的底面检测结果。
基于此,可以得到清晰的壳体的底面图像。在底面包括撞伤、划伤、磨花、裂纹等缺陷时,能清晰的呈现在图像中,方便识别底面是否存在缺陷。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通过下位机控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关闭,以及控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开启;
通过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对第一大面打光,使第一大面成像于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第一大面的成像,得到第一大面图像;
通过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对第二大面打光,使第二大面成像于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第二大面的成像,得到第二大面图像;
通过上位机根据第一大面图像和第二大面图像,生成壳体的大面检测结果。
基于此,可以得到清晰的壳体的第一大面图像和第二大面图像。在第一大面和第二大面包括撞伤、划伤、磨花、裂纹等缺陷时,能清晰的呈现在图像中,方便识别第一大面和第二大面是否存在缺陷。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池单体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半透半反玻璃与相机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到达底面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到达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底面棱边成像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大面棱边成像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20、电池单体;21、端盖;22、壳体;23、电极组件;
221a、第一棱边;221b、第二棱边;221c、第三棱边;221d、第四棱边;221e、第五棱边;221f、第六棱边;221g、第七棱边;221h、第八棱边;
31、遮光箱;32、条光源;33、半透半反玻璃;34、相机;35、第一开口;36、第二开口;
51、底面;52、底面检测组件;53、第一安装架
61、第一大面;62、第二大面;
63、第一大面检测组件;64、第二大面检测组件;
65、第二安装架;66、第三安装架;
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附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为了简洁,在不同实施例中,省略对相同部件的详细说明。应理解,附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种部件的厚度、长宽等尺寸,以及集成装置的整体厚度、长宽等尺寸仅为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
本申请中出现的“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
本申请中术语“平行”不仅包括绝对平行的情况,也包括了工程上常规认知的大致平行的情况;同时,“垂直”也不仅包括绝对垂直的情况,还包括工程上常规认知的大致垂直的情况。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池单体可以但不限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瓶车、电动汽车、电动飞机、电动轮船、电动玩具汽车、电动玩具轮船、电动玩具飞机和电动工具等用电装置中。使用具备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池单体、电池等组成该用电装置的电源系统,这样,有利于提升电池性能的稳定性和电池寿命。
在电池单体的制备过程中,电池单体需要经历多道制备工序,其中,电池单体的壳体也是制备工序中的重要加工对象。
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棱边,在壳体棱边位置常常会出现一些诸如撞伤、划伤、磨花、裂纹之类的缺陷,若棱边位置的先未及时检测,会影响到后续的对壳体的加工质量。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电池单体20是指组成电池的最小单元。电池单体20包括有端盖21、壳体22、电极组件23以及其他的功能性部件。端盖21是指盖合于壳体22的开口处以将电池单体20的内部环境隔绝于外部环境的部件。不限地,端盖21的形状可以与壳体22的形状相适应以配合壳体22。
壳体22是用于配合端盖21以形成电池单体20的内部环境的组件,形成的内部环境可以用于容纳电极组件23、电解液以及其他部件。壳体22和端盖21可以是独立的部件,可以于壳体22上设置开口,通过在开口处使端盖21盖合开口以形成电池单体20的内部环境。
在一些示例中,壳体22为一侧开口的空心结构,端盖21为一个并盖合于壳体22的开口。在另一些示例中,壳体22为两侧开口的空心结构,端盖21为两个,两个端盖21分别盖合于壳体22的两个开口。不限地,也可以使端盖21和壳体22一体化,具体地,端盖21和壳体22可以在其他部件入壳前先形成一个共同的连接面,当需要封装壳体22的内部时,再使端盖21盖合壳体22。壳体22的材质可以是多种,比如,铜、铁、铝、不锈钢、铝合金、塑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材质不作特殊限制。
相关技术中,棱边成像方案有对壳体22的表面进行拍摄取图,这种方式可以获取到壳体表面的图像,但这些图像仅能的看到壳体表面缺陷,棱边的图像则存在确实,或者棱边的图像存在不清晰的问题,影响了壳体棱边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该技术方案中,由输送线可将可以输送到底面检测组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在底面检测组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在每个检测组件中包括遮光箱、条光源,半透半反玻璃和相机。在壳体进入各检测组件后,检测组件中第一开口与检测组件对应的壳体表面沿第一方向相对,同时,由于条光源沿第一开口的周向设置,从而可以对检测组件对应的壳体表面的棱边打光,使棱边成像于检测组件中的半透半反玻璃。基于此,由于第二开口位于半透半反玻璃沿第二方向的一侧,并位于相机的拍摄范围内,通过相机可以拍摄得到清晰的棱边图像。由于棱边的图像清晰度高,在棱边存在缺陷的情况下,更易识别出缺陷,因此,可以有效提高电池单体的壳体的缺陷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池单体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继续结合图2所示,壳体22包括底面、第一大面和第二大面。
示例性的,第五棱边221e、第六棱边221f、第七棱边221g和第八棱边221h涉及壳体的底面。第一棱边221a和第四棱边221d涉及壳体的第一大面,其中,第五棱边221e也涉及壳体的第一大面。第二棱边221b和第三棱边221c涉及壳体的第二大面,其中,第六棱边221f也涉及壳体的第二大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系统包括:
输送线、底面检测组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
输送线,用于输送壳体经过底面检测组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
底面检测组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均分别包括:遮光箱、条光源,半透半反玻璃和相机;半透半反玻璃设置于遮光箱内,遮光箱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侧壁设有第一开口,遮光箱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侧壁设有第二开口,其中,第一开口位于半透半反玻璃沿第一方向的一侧,并在壳体输送到检测组件的情况下,第一开口与检测组件对应的壳体表面沿第一方向相对,第二开口位于半透半反玻璃沿第二方向的一侧,并位于相机的拍摄范围内,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条光源沿第一开口的周向设置;
底面检测组件,用于在壳体到达底面检测组件的情况下,通过底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对壳体的底面的棱边打光,使底面的棱边成像于底面检测组件中的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底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底面的棱边成像,得到底面棱边图像;
第一大面检测组件,用于在壳体到达第一大面检测组件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对壳体的第一大面的棱边打光,使第一大面的棱边成像于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第一大面的棱边成像,得到第一大面棱边图像;
第二大面检测组件,用于在壳体到达第二大面检测组件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对壳体的第二大面的棱边打光,使第二大面的棱边成像于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第二大面的棱边成像,得到第二大面棱边图像;
上位机,用于根据底面检测组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分别获取的底面棱边图像、第一大面棱边图像和第二大面棱边图像,生成壳体的棱边检测结果。
具体地,输送线可以是传送带、滚筒输送线、链条输送线或者滑道输送线。例如,传送带可以采用橡胶、塑料或金属等材料制成,带动壳体沿着输送线的输送方向移动。滚筒输送线可又一系列滚筒组成,通过滚筒的旋转来推动壳体前进,提供平稳而连续的输送。链条输送线采用链条传动;滑道输送线采用滑道设计的输送线,通过平滑的表面将壳体从一端滑动到另一端。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3所示,在检测组件中可以包括遮光箱31、条光源32,半透半反玻璃33和相机34。具体地,第一开口35位于遮光箱的第一侧壁,遮光箱的第二开口36位于遮光箱的第二侧壁,条光源沿第一开口的周向设置,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条光源可以是一个可弯折的光源,通过弯折设置在沿第一开口的一周进行设置。在另一可选的示例中,条光源也可以包括多个光源部分,各个光源部分沿第一开口的一周进行排列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条光源包括第一光源部分、第二光源部分、第三光源部分和第四光源部分;第一开口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其中,第一光源部分设置于第一侧边、第二光源部分设置于第二侧边、第三光源部分设置于第三侧边、第四光源部分设置于第四侧边。基于此,可以简化条光源的安装工艺。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半透半反玻璃与相机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结合图4所示,半透半反玻璃设置于遮光箱内,遮光箱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侧壁设有第一开口,遮光箱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侧壁设有第二开口。结合图4可以看出,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半透半反玻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第二开口位于半透半反玻璃沿第二方向的一侧。其中,半透半反玻璃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设置,半透半反玻璃所在的平面与第一方向相交。半透半反玻璃也相对于第二方向倾斜设置,半透半反玻璃所在的平面与第二方向相交。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壳体输送到检测组件的情况下,第一开口与检测组件对应的壳体表面沿第一方向相对,由此,条光源可以对壳体表面包括的棱边打光,投射于该棱边的光线先反射到半透半反玻璃,光线再经半透半反玻璃反射,进入相机的拍摄范围。可选地,相机具体可以是2D相机。
可以理解的是,在每个检测组件中,可以壳体输送到每个检测组件的位置、半透半反玻璃的位置、半透半反玻璃的倾斜角度,以及相机的位置均可以根据实际的检测对象的大小和实际的检测需求进行调整,只需要壳体的待检测部分可以通过半透半反玻璃反射至相机的拍摄范围内即可。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到达底面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5所示,底面检测组件52用于在壳体到达底面检测组件的情况下,通过底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对壳体的底面51的棱边打光,使底面的棱边成像于底面检测组件中的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底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底面的棱边成像,得到底面棱边图像,例如,图7所示的底面棱边成像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壳体到达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在壳体到达第一大面检测组件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对壳体的第一大面的棱边打光,使第一大面的棱边成像于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第一大面的棱边成像,得到第一大面棱边图像,例如,图8中(a)所示的第一大面棱边成像示意图。
第二大面检测组件,用于在壳体到达第二大面检测组件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对壳体的第二大面的棱边打光,使第二大面的棱边成像于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第二大面的棱边成像,得到第二大面棱边图像,例如,图8中(b)所示的第二大面棱边成像示意图。
基于此,壳体的底面包括的棱边、第一大面包括的棱边和第二大面包括的棱边,均得到清晰的棱边图像。尤其在棱边包括撞伤、划伤、磨花、裂纹等缺陷时,能清晰的呈现在图像中,方便识别棱边是否存在缺陷。
此外,结合图2所示,第五棱边221e涉及底面,也涉及壳体的第一大面,经过底面检测组件可以拍摄得到第五棱边221e与底面相接的部分,经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可以拍摄得到第五棱边221e与第一大面相接的部分,由此,使整个第五棱边221e得到完整成像,有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继续结合图2所示,第六棱边221f涉及底面,也涉及壳体的第二大面,经过底面检测组件可以拍摄得到第六棱边221f与底面相接的部分,经第二大面检测组件可以拍摄得到第六棱边221f与第二大面相接的部分,由此,使整个第六棱边221f得到完整成像,有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每个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和每个图像均可以接收下位机的控制指令。例如,检测工位中的条光源可以接收光源开启指令或者光源关闭指令,检测工位中的相机可以接收拍摄指令。
在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系统中还包括上位机,其中,上位机是一种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用于对从检测设备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判定。示例性的,每个检测组件中的相机分别可以与上位机通信连接或电连接。
底面检测组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分别拍摄得到底面棱边图像、所述第一大面棱边图像和所述第二大面棱边图像后,可向上位机发送各自拍摄的图像。上位机可以针对获取到的底面棱边图像、所述第一大面棱边图像和所述第二大面棱边图像中的任意图像,进行检测,从而得到壳体的棱边检测结果。
具体地,在壳体的棱边检测结果中可以包括底面棱边检测结果、第一大面棱边检测结果和第二大面棱边检测结果。其中,底面棱边检测结果可以基于底面棱边图像生成,第一大面棱边检测结果可以基于第一大面棱边图像生成,第一大面棱边检测结果可以基于第二大面棱边图像生成。
可选地,上位机中可以包括训练后的用于识别棱边是否存在缺陷的识别模型,由此,上位机在获取到每个棱边图像后,可以将每个棱边图像输入识别模型,从而获得检测结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在壳体进入各检测组件后,检测组件中第一开口与检测组件对应的壳体表面沿第一方向相对,同时,由于条光源沿第一开口的周向设置,从而可以对检测组件对应的壳体表面的棱边打光,使棱边成像于检测组件中的半透半反玻璃。基于此,由于第二开口位于半透半反玻璃沿第二方向的一侧,并位于相机的拍摄范围内,通过相机可以拍摄得到清晰的棱边图像。由于棱边的图像清晰度高,在棱边存在缺陷的情况下,更易识别出缺陷,因此,可以有效提高电池单体的壳体的缺陷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系统还包括:下位机;
底面检测组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均分别包括:面光源,其中,面光源设置于遮光箱内并连接于第三侧壁,第三侧壁与第一侧壁沿第一方向相对;
底面检测组件,用于在壳体到达底面检测组件的情况下,通过下位机控制底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关闭,以及控制底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对底面打光,使底面成像于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底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底面的成像,得到底面图像;
第一大面检测组件,用于在壳体到达第一大面检测组件的情况下,通过下位机控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关闭,以及控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对第一大面打光,使第一大面成像于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第一大面的成像,得到第一大面图像;
第二大面检测组件,用于在壳体到达第二大面检测组件的情况下,通过下位机控制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关闭,以及控制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对第二大面打光,使第二大面成像于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第二大面的成像,得到第二大面图像;
上位机,还用于根据底面图像、第一大面图像和第二大面图像,生成壳体的表面检测结果。
示例性的,继续结合图4所示,面光源41设置于遮光箱31内并连接于第三侧壁,第三侧壁与第一侧壁沿第一方向X相对。通过下位机可以分别向每个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和面光源发送控制指令,从而可以使每个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和面光源分别执行亮灭。结合电池下位机,在输送线将壳体传送至棱边检测工位的情况下,可以向每个面光源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使面光源开启,从而为面光源对应的棱边打光,以及,向每个相机发送第二控制指令,从而在面光源对应的棱边进行打光的情况下,对棱边进行拍摄,得到棱边的图像。
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输送线将壳体输送到底面检测组件后,在底面检测组件中,壳体的底面沿第一方向与第一开口相对。此时,下位机可以控制底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开启,第一开口周围布设的条光源关闭,由此,底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发出的光线,可以透过半透半反玻璃照射到底面,光线经底面反射至半透半反玻璃,再由半透半反玻璃反射,进入底面检测组件中相机的拍摄范围。基于此,下位机可以控制底面检测组件中相机拍摄,得到底面图像。
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输送线将壳体输送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后,在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壳体的第一大面沿第一方向与第一开口相对。此时,下位机可以控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开启,第一开口周围布设的条光源关闭,由此,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发出的光线,可以透过半透半反玻璃照射到底面,光线经底面反射至半透半反玻璃,再由半透半反玻璃反射,进入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相机的拍摄范围。基于此,下位机可以控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相机拍摄,得到第一大面图像。
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输送线将壳体输送到第二大面检测组件后,在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壳体的第二大面沿第一方向与第一开口相对。此时,下位机可以控制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开启,第一开口周围布设的条光源关闭,由此,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发出的光线,可以透过半透半反玻璃照射到底面,光线经底面反射至半透半反玻璃,再由半透半反玻璃反射,进入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相机的拍摄范围。基于此,下位机可以控制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相机拍摄,得到第二大面图像。
基于此,壳体的底面、第一大面和第二大面边,均得到清晰的图像。在底面、第一大面或者第二大面包括撞伤、划伤、磨花、裂纹等缺陷时,能清晰的呈现在图像中,方便识别底面、第一大面或者第二大面是否存在缺陷。
底面检测组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分别拍摄得到底面图像、第一大面图像和第二大面图像后,可向上位机发送各自拍摄的图像。上位机可以针对获取到的底面图像、第一大面图像和第二大面图像中的任意图像,进行检测,从而得到壳体的表面检测结果。
具体地,在壳体的棱边检测结果中可以包括底面检测结果、第一大面检测结果和第二大面检测结果。其中,底面检测结果可以基于底面图像生成,第一大面检测结果可以基于第一大面图像生成,第一大面检测结果可以基于第二大面图像生成。
可选地,上位机中可以包括训练后的用于识别表面是否存在缺陷的识别模型,由此,上位机在获取到底面图像、第一大面图像或者第二大面图像后,可以分别将底面图像、第一大面图像和第二大面图像输入识别模型,从而获得底面的检测结果、第一大面的检测结果,以及第二大面的检测结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在壳体进入各检测组件后,面光源设置于所述遮光箱内并连接于第三侧壁,第三侧壁与第一侧壁沿第一方向相对,由此,各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可以方便地为第一开口对应的壳体的表面打光,并得到清晰的表面图像。由于表面的图像清晰度高,在表面存在缺陷的情况下,更易识别出缺陷,因此,可以有效提高电池单体的壳体的表面缺陷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底面检测组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每个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和面光源可以接受下位机的控制,执行开启或者关闭。由此,在使用一个检测组件可以方便地实现拍摄同一表面中两个不同的部分,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对壳体的检测效率。
以底面检测组件为例,在壳体到达底面检测组件的情况下,下位机可以控制底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关闭,条光源开启,以拍摄壳体的底面棱边图像。在获得底面棱边图像后,再控制底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开启,条光源关闭,以拍摄底面图像。
可选地,在壳体到达底面检测组件的情况下,下位机可以先底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开启,条光源关闭,再控制底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关闭,条光源开启,在此并不具体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底面图像拍摄完成后,下位机可以控制输送线将壳体输送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分别对应的检测工位,以拍摄第一大面棱边图像、第一大面图像、第二大面棱边图像和第二大面图像。在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下位机的控制逻辑一致,在此并不赘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呈轴对称设置,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之间的对称轴垂直于第一方向。
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可以对应同一个检测工位。结合图6所示,在通过输送线将壳体运输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的情况下,此时,第一大面沿第一方向与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第一开口相对,第二大面沿第一方向与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第二开口相对。
基于此,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呈轴对称设置,可以节省检测组件的空间占用。可选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可同时执行拍摄任务,可以有效提高壳体的检测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面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一安装架,底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活动连接于第一安装架,底面检测组件中的遮光箱活动连接于第一安装架。
可选地,结合图5所示,在底面检测组件中相机与第一安装架53的活动连接方式可以是但不局限于螺栓连接、焊接、铆接、卡接或粘接等。
基于此,通过在底面检测组件中设置第一安装架,可以有效提高底面检测组件中相机拍摄过程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成像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大面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二安装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活动连接于第二安装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遮光箱活动连接于第二安装架;
第二大面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三安装架,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活动连接于第三安装架,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遮光箱活动连接于第三安装架。
可选地,在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相机与第二安装架65的活动连接方式可以是但不局限于螺栓连接、焊接、铆接、卡接或粘接等。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相机与第三安装架66的活动连接方式可以是但不局限于螺栓连接、焊接、铆接、卡接或粘接等。
基于此,通过在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设置第二安装架,可以有效提高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相机拍摄过程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成像质量。通过在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设置第三安装架,可以有效提高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相机拍摄过程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成像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位机,还用于在接收到底面棱边图像、第一大面棱边图像和第二大面棱边图像后,生成第一控制指令;下位机,用于响应于第一控制指令,生成第二控制指令;输送线,用于响应于第二控制指令,将壳体运输至底面检测组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的下游检测组件,其中,下游检测组件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检测组件:口部检测组件、小面检测组件、棱边检测组件、内腔检测组件。
示例性的,在上位机接收到底面棱边图像、第一大面棱边图像和第二大面棱边图像后,说明底面检测组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已经完成图像采集,可以将壳体传送到底面检测组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的下游检测组件。
可选地,下游检测组件包括但不限于口部检测组件、小面检测组件、棱边检测组件、内腔检测组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输送线的输送路径上设置多个检测组件,从而可以提高检测过程的自动化,以及检测效率。
基于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系统,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方法,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结合图9所示,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方法可以包括步骤901至步骤906。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结合图3至图4所示,底面检测组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均分别包括:遮光箱、条光源,半透半反玻璃和相机;半透半反玻璃设置于遮光箱内,遮光箱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侧壁设有第一开口,遮光箱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侧壁设有第二开口,其中,第一开口位于半透半反玻璃沿第一方向的一侧,并在壳体输送到检测组件的情况下,第一开口与检测组件对应的壳体表面沿第一方向相对,第二开口位于半透半反玻璃沿第二方向的一侧,并位于相机的拍摄范围内,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条光源沿第一开口的周向设置。
具体地,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901,通过输送线输送壳体经过底面检测组件;
步骤902,通过底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对壳体的底面的棱边打光,使底面的棱边成像于底面检测组件中的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底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底面的棱边成像,得到底面棱边图像;
步骤903,通过输送线输送壳体经过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
步骤904,通过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对壳体的第一大面的棱边打光,使第一大面的棱边成像于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第一大面的棱边成像,得到第一大面棱边图像;
步骤905,通过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对壳体的第二大面的棱边打光,使第二大面的棱边成像于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第二大面的棱边成像,得到第二大面棱边图像;
步骤906,通过上位机根据底面棱边图像、两个大面棱边图像,生成壳体的棱边检测结果。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步骤进行介绍。
示例性的,输送线可以是传送带、滚筒输送线、链条输送线或者滑道输送线。
在壳体到达底面检测组件的情况下,通过底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对壳体的底面的棱边打光,使底面的棱边成像于底面检测组件中的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底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底面的棱边成像,得到底面棱边图像,例如,图7所示的底面棱边成像示意图。
在壳体到达第一大面检测组件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对壳体的第一大面的棱边打光,使第一大面的棱边成像于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第一大面的棱边成像,得到第一大面棱边图像,例如,图8中(a)所示的第一大面棱边成像示意图。
通过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对壳体的第二大面的棱边打光,使第二大面的棱边成像于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第二大面的棱边成像,得到第二大面棱边图像,例如,图8中(b)所示的第二大面棱边成像示意图。
基于此,壳体的底面包括的棱边、第一大面包括的棱边和第二大面包括的棱边,均得到清晰的棱边图像。尤其在棱边包括撞伤、划伤、磨花、裂纹等缺陷时,能清晰的呈现在图像中,方便识别棱边是否存在缺陷。
底面检测组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分别拍摄得到底面棱边图像、所述第一大面棱边图像和所述第二大面棱边图像后,可向上位机发送各自拍摄的图像。上位机可以针对获取到的底面棱边图像、所述第一大面棱边图像和所述第二大面棱边图像中的任意图像,进行检测,从而得到壳体的棱边检测结果。
具体地,在壳体的棱边检测结果中可以包括底面棱边检测结果、第一大面棱边检测结果和第二大面棱边检测结果。其中,底面棱边检测结果可以基于底面棱边图像生成,第一大面棱边检测结果可以基于第一大面棱边图像生成,第一大面棱边检测结果可以基于第二大面棱边图像生成。
可选地,上位机中可以包括训练后的用于识别棱边是否存在缺陷的识别模型,由此,上位机在获取到每个棱边图像后,可以将每个棱边图像输入识别模型,从而获得检测结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在壳体进入各检测组件后,检测组件中第一开口与检测组件对应的壳体表面沿第一方向相对,同时,由于条光源沿第一开口的周向设置,从而可以对检测组件对应的壳体表面的棱边打光,使棱边成像于检测组件中的半透半反玻璃。基于此,由于第二开口位于半透半反玻璃沿第二方向的一侧,并位于相机的拍摄范围内,通过相机可以拍摄得到清晰的棱边图像。由于棱边的图像清晰度高,在棱边存在缺陷的情况下,更易识别出缺陷,因此,可以有效提高电池单体的壳体的缺陷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结合图4所示,底面检测组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均分别包括:面光源,其中,面光源设置于遮光箱内并连接于第三侧壁,第三侧壁与第一侧壁沿第一方向相对;
电池单体的壳体检测方法还可以包括对壳体的底面的检测,具体地可以包括步骤1001至步骤1003。
步骤1001,通过下位机控制底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关闭,以及控制底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开启;
步骤1002,通过底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对底面打光,使底面成像于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底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底面的成像,得到底面图像;
步骤1003,通过上位机根据底面图像,生成壳体的底面检测结果。
示例性的,输送线将壳体输送到底面检测组件后,在底面检测组件中,壳体的底面沿第一方向与第一开口相对。此时,下位机可以控制底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开启,第一开口周围布设的条光源关闭,由此,底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发出的光线,可以透过半透半反玻璃照射到底面,光线经底面反射至半透半反玻璃,再由半透半反玻璃反射,进入底面检测组件中相机的拍摄范围。基于此,下位机可以控制底面检测组件中相机拍摄,得到底面图像。上位机可以针对获取到的底面图像进行检测,从而得到壳体的底面检测结果。
基于此,可以得到清晰的壳体的底面图像。在底面包括撞伤、划伤、磨花、裂纹等缺陷时,能清晰的呈现在图像中,方便识别底面是否存在缺陷。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下位机控制所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关闭,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开启;
通过所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对所述第一大面打光,使所述第一大面成像于所述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所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所述半透半反玻璃中所述第一大面的成像,得到第一大面图像;
通过所述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对所述第二大面打光,使所述第二大面成像于所述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所述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所述半透半反玻璃中所述第二大面的成像,得到第二大面图像;
通过所述上位机根据所述第一大面图像和所述第二大面图像,生成所述壳体的大面检测结果。
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输送线将壳体输送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后,在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壳体的第一大面沿第一方向与第一开口相对。此时,下位机可以控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开启,第一开口周围布设的条光源关闭,由此,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发出的光线,可以透过半透半反玻璃照射到底面,光线经底面反射至半透半反玻璃,再由半透半反玻璃反射,进入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相机的拍摄范围。基于此,下位机可以控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相机拍摄,得到第一大面图像。上位机可以针对获取到的第一大面图像进行检测,从而得到壳体的第一大面检测结果。
作为一个具体的示例,输送线将壳体输送到第二大面检测组件后,在第二面检测组件中,壳体的第二大面沿第一方向与第一开口相对。此时,下位机可以控制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开启,第一开口周围布设的条光源关闭,由此,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发出的光线,可以透过半透半反玻璃照射到底面,光线经底面反射至半透半反玻璃,再由半透半反玻璃反射,进入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相机的拍摄范围。基于此,下位机可以控制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相机拍摄,得到第二大面图像。上位机可以针对获取到的第二大面图像进行检测,从而得到壳体的第二大面检测结果。
基于此,可以得到清晰的壳体的第一大面图像和第二大面图像。在第一大面和第二大面包括撞伤、划伤、磨花、裂纹等缺陷时,能清晰的呈现在图像中,方便识别第一大面和第二大面是否存在缺陷。
为了更清楚的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方法,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对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方法进行介绍。具体地,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方法可以包括步骤1101至步骤1107。
步骤1101,通过输送线输送壳体经过底面检测组件;
步骤1102,通过下位机控制底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关闭,面光源开启,并控制底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底面的成像,得到底面图像;
具体地,通过底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对底面打光,可以使底面成像于半透半反玻璃。
步骤1103,通过下位机控制底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关闭,条光源开启,并控制底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底面棱边的成像,得到底面棱边图像;
步骤1104,通过上位机根据底面图像,生成壳体的底面检测结果,以及通过上位机根据底面棱边图像,生成壳体的底面棱边检测结果;
步骤1105,通过输送线输送壳体经过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
步骤1106,通过下位机控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关闭,面光源开启,并控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第一大面的成像,得到第一大面图像;
具体地,通过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对第一大面打光,可以使第一大面成像于半透半反玻璃。
步骤1107,通过下位机控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关闭,条光源开启,并控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第一大面棱边的成像,得到第一大面棱边图像;
步骤1108,通过上位机根据第一大面图像,生成壳体的第一大面检测结果,以及通过上位机根据第一大面棱边图像,生成壳体的第一大面棱边检测结果;
步骤1109,通过输送线输送壳体经过第二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
步骤1110,通过下位机控制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关闭,面光源开启,并控制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第二大面的成像,得到第二大面图像;
具体地,通过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对第二大面打光,可以使第二大面成像于半透半反玻璃。
步骤1111,通过下位机控制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关闭,条光源开启,并控制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半透半反玻璃中第二大面棱边的成像,得到第二大面棱边图像;
步骤1112,通过上位机根据第二大面图像,生成壳体的第二大面检测结果,以及通过上位机根据第二大面棱边图像,生成壳体的第二大面棱边检测结果。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得到清晰的壳体的底面棱边图像、第一大面棱边图像和第二大面棱边图像。由于底面棱边图像、第一大面棱边图像和第二大面棱边图像的图像清晰度高,在棱边存在缺陷的情况下,更易识别出缺陷,因此,可以有效提高电池单体的壳体的缺陷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得到清晰的壳体的底面图像、第一大面图像和第二大面图像。在底面、第一大面和第二大面包括撞伤、划伤、磨花、裂纹等缺陷时,能清晰的呈现在图像中,方便识别第一大面和第二大面是否存在缺陷。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0所示,在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系统中包括上料位1201、中转搬运模组1202、底面检测组件52、大面检测组件1204、第一中转搬运翻转模组1205、第二中转搬运翻转模组1206、流线搬运模组1207、口部检测组件1208、小面检测组件1209、棱边检测组件1210、内腔检测组件1211、皮带下料工位1212、OK下料工位1213、NG下料工位1214。
其中,在底面检测组件52、大面检测组件1204、口部检测组件1208、小面检测组件1209、棱边检测组件1210、内腔检测组件1211分别设置在输送线的传送路径上,通过输送线可以将壳体传送到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系统中的任一检测组件。
可以理解的是,在大面检测组件可以包括如图6所示的第一大面检测组件63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64。
可选地,在上位机收到底面棱边图像、第一大面棱边图像和第二大面棱边图像,以及底面图像、第一大面图像和第二大面图像之后,还可以生成控制指令,通过下位机应于控制指令,从而控制输送线将壳体运输至大面检测组件的下游检测组件。
在第一中转搬运翻转模组1205和第二中转搬运翻转模组1206之间,可以通过中转搬运翻转轴(图中未示出)联动,在OK下料工位1213与NG下料工位1214之间可以通过NG下料搬运翻转轴(图中未示出)联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输送线的传送路径上设置多个检测组件,从而可以提高检测过程的自动化,以及检测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线、底面检测组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
所述输送线,用于输送壳体经过底面检测组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
所述底面检测组件、所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大面检测组件均分别包括:遮光箱、条光源,半透半反玻璃和相机;所述半透半反玻璃设置于所述遮光箱内,所述遮光箱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侧壁设有第一开口,所述遮光箱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侧壁设有第二开口,其中,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半透半反玻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并在所述壳体输送到检测组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检测组件对应的壳体表面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半透半反玻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并位于所述相机的拍摄范围内,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条光源沿所述第一开口的周向设置;
所述底面检测组件,用于在所述壳体到达所述底面检测组件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底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对壳体的底面的棱边打光,使所述底面的棱边成像于所述底面检测组件中的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所述底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所述半透半反玻璃中所述底面的棱边成像,得到底面棱边图像;
所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用于在所述壳体到达所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对所述壳体的第一大面的棱边打光,使所述第一大面的棱边成像于所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所述半透半反玻璃中所述第一大面的棱边成像,得到第一大面棱边图像;
所述第二大面检测组件,用于在所述壳体到达所述第二大面检测组件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对所述壳体的第二大面的棱边打光,使所述第二大面的棱边成像于所述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所述半透半反玻璃中所述第二大面的棱边成像,得到第二大面棱边图像;
上位机,用于根据所述底面检测组件、所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大面检测组件分别获取的底面棱边图像、所述第一大面棱边图像和所述第二大面棱边图像,生成所述壳体的棱边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下位机;
所述底面检测组件、所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大面检测组件均分别包括:面光源,其中,所述面光源设置于所述遮光箱内并连接于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
所述底面检测组件,用于在所述壳体到达所述底面检测组件的情况下,通过所述下位机控制所述底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关闭,以及控制所述底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对所述底面打光,使所述底面成像于所述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所述底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所述半透半反玻璃中所述底面的成像,得到底面图像;
所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用于在所述壳体到达所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的情况下,通过所述下位机控制所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关闭,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对所述第一大面打光,使所述第一大面成像于所述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所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所述半透半反玻璃中所述第一大面的成像,得到第一大面图像;
所述第二大面检测组件,用于在所述壳体到达所述第二大面检测组件的情况下,通过所述下位机控制所述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关闭,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对所述第二大面打光,使所述第二大面成像于所述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所述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所述半透半反玻璃中所述第二大面的成像,得到第二大面图像;
所述上位机,还用于根据所述底面图像、所述第一大面图像和所述第二大面图像,生成所述壳体的表面检测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光源包括第一光源部分、第二光源部分、第三光源部分和第四光源部分;
所述第一开口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
其中,所述第一光源部分设置于第一侧边、所述第二光源部分设置于第二侧边、所述第三光源部分设置于第三侧边、所述第四光源部分设置于第四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大面检测组件呈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大面检测组之间的对称轴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一安装架,所述底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底面检测组件中的遮光箱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遮光箱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架;
所述第二大面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三安装架,所述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三安装架,所述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遮光箱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三安装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位机,还用于在接收到底面棱边图像、所述第一大面棱边图像和所述第二大面棱边图像后,生成第一控制指令;
所述下位机,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生成第二控制指令;
所述输送线,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将所述壳体运输至所述底面检测组件、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的下游检测组件,其中,所述下游检测组件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检测组件:口部检测组件、小面检测组件、棱边检测组件、内腔检测组件。
8.一种电池单体的壳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输送线输送壳体经过底面检测组件;
通过所述底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对壳体的底面的棱边打光,使所述底面的棱边成像于所述底面检测组件中的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所述底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所述半透半反玻璃中所述底面的棱边成像,得到底面棱边图像;
通过输送线输送壳体经过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第二大面检测组件;
通过所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对所述壳体的第一大面的棱边打光,使所述第一大面的棱边成像于所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所述半透半反玻璃中所述第一大面的棱边成像,得到第一大面棱边图像;
通过所述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对所述壳体的第二大面的棱边打光,使所述第二大面的棱边成像于所述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所述半透半反玻璃中所述第二大面的棱边成像,得到第二大面棱边图像;
通过上位机根据所述底面棱边图像、两个所述大面棱边图像,生成所述壳体的棱边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底面检测组件、所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大面检测组件均分别包括:遮光箱、条光源,半透半反玻璃和相机;所述半透半反玻璃设置于所述遮光箱内,所述遮光箱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侧壁设有第一开口,所述遮光箱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侧壁设有第二开口,其中,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半透半反玻璃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并在所述壳体输送到检测组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检测组件对应的壳体表面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半透半反玻璃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并位于所述相机的拍摄范围内,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条光源沿所述第一开口的周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检测组件、所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大面检测组件均分别包括:面光源,其中,所述面光源设置于所述遮光箱内并连接于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
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下位机控制所述底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关闭,以及控制所述底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开启;
通过所述底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对所述底面打光,使所述底面成像于所述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所述底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所述半透半反玻璃中所述底面的成像,得到底面图像;
通过所述上位机根据所述底面图像,生成所述壳体的底面检测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下位机控制所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条光源关闭,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开启;
通过所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对所述第一大面打光,使所述第一大面成像于所述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所述第一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所述半透半反玻璃中所述第一大面的成像,得到第一大面图像;
通过所述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面光源对所述第二大面打光,使所述第二大面成像于所述半透半反玻璃,以及,通过所述第二大面检测组件中的相机拍摄所述半透半反玻璃中所述第二大面的成像,得到第二大面图像;
通过所述上位机根据所述第一大面图像和所述第二大面图像,生成所述壳体的大面检测结果。
CN202410201610.1A 2024-02-23 2024-02-23 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177829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01610.1A CN117782996A (zh) 2024-02-23 2024-02-23 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01610.1A CN117782996A (zh) 2024-02-23 2024-02-23 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82996A true CN117782996A (zh) 2024-03-29

Family

ID=90391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01610.1A Pending CN117782996A (zh) 2024-02-23 2024-02-23 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82996A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57011A1 (de) * 2007-11-23 2009-06-10 Pi Photovoltaik-Institut Berlin Ag Erfass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rfassen einer Beschädigung einer Solarzelle mittels Photolumineszenz
US20120307236A1 (en) * 2009-10-26 2012-12-06 Schott Ag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cracks in semiconductor substrates
CN110567975A (zh) * 2019-08-22 2019-12-13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电池组光学检测系统
CN213181274U (zh) * 2020-10-22 2021-05-11 东莞敏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片检测仪
CN216525480U (zh) * 2021-10-21 2022-05-13 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缺陷检测装置
CN216955756U (zh) * 2022-01-18 2022-07-12 广东省松茂威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动力电芯外观检测机
CN115235992A (zh) * 2022-05-19 2022-10-25 深圳市精质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形电池盒ccd检测设备
CN115656197A (zh) * 2022-12-14 2023-01-3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18917228U (zh) * 2023-01-03 2023-04-2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芯的检测设备
CN219996903U (zh) * 2023-04-12 2023-11-10 超音速人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刀片电池外观检测设备
CN220063874U (zh) * 2023-06-29 2023-11-21 珠海广浩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硅片棱边和上下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CN117110313A (zh) * 2023-08-07 2023-11-24 浙江君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电池外壳视觉检测装置
CN117129479A (zh) * 2023-08-30 2023-11-28 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膜后六面视觉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57011A1 (de) * 2007-11-23 2009-06-10 Pi Photovoltaik-Institut Berlin Ag Erfass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rfassen einer Beschädigung einer Solarzelle mittels Photolumineszenz
US20120307236A1 (en) * 2009-10-26 2012-12-06 Schott Ag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cracks in semiconductor substrates
CN110567975A (zh) * 2019-08-22 2019-12-13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电池组光学检测系统
CN213181274U (zh) * 2020-10-22 2021-05-11 东莞敏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片检测仪
CN216525480U (zh) * 2021-10-21 2022-05-13 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缺陷检测装置
CN216955756U (zh) * 2022-01-18 2022-07-12 广东省松茂威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动力电芯外观检测机
CN115235992A (zh) * 2022-05-19 2022-10-25 深圳市精质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形电池盒ccd检测设备
CN115656197A (zh) * 2022-12-14 2023-01-3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18917228U (zh) * 2023-01-03 2023-04-2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芯的检测设备
CN219996903U (zh) * 2023-04-12 2023-11-10 超音速人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刀片电池外观检测设备
CN220063874U (zh) * 2023-06-29 2023-11-21 珠海广浩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硅片棱边和上下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CN117110313A (zh) * 2023-08-07 2023-11-24 浙江君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电池外壳视觉检测装置
CN117129479A (zh) * 2023-08-30 2023-11-28 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膜后六面视觉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18178A (zh) 一种手机曲面玻璃典型缺陷在线检测装置与方法
CN205650478U (zh) 交换机外观检测设备及系统
KR100775024B1 (ko) 유리기판 에지 검사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리기판 에지검사방법
CN210604434U (zh) 一种手机曲面玻璃典型缺陷在线检测装置
CN215466247U (zh) 一种电池外观检测设备
CN112697804A (zh) 一种手机中框视觉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12304960B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分辨率图像物体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CN216819897U (zh) 一种手机中框外观检测机构
CN108435583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手机壳孔位检测装置
CN113670923A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缺陷的全方位高精度检测装置与方法
CN114453273A (zh) 一种喷涂注塑手机中框外观缺陷的ai检测装置
CN111530779A (zh) 一种泛用型机器视觉检测设备及其产品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CN117782996A (zh) 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08459030B (zh) 一种应用于非平面塑料光滑表面瑕疵在线检测装置与方法
CN216911087U (zh) 一种电池包拆解物料自动分类装置
CN117760971A (zh) 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系统和方法
CN208840024U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正反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CN209935295U (zh) 一种音量键外观aoi检测设备
CN106645182A (zh) 汽车扶手内盖内侧面三点位视觉自动检测装置
CN113670934A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外壳缺陷的全方位快速检测装置与方法
CN220552762U (zh) 一种检测机台
JPH1196981A (ja) 電池の外観検査法および検査装置
TWI460114B (zh) 面板暫存卡匣
CN215574705U (zh) 检测装置
CN219150816U (zh) 一种充电器双流道外观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