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17228U - 用于电芯的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芯的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17228U
CN218917228U CN202320002551.6U CN202320002551U CN218917228U CN 218917228 U CN218917228 U CN 218917228U CN 202320002551 U CN202320002551 U CN 202320002551U CN 218917228 U CN218917228 U CN 2189172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ell
detection
detection device
section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0255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曼
黄云龙
翁璐莹
王鹏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0255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172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172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172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芯的检测设备,包括:输送轨道;载体,所述载体为多个且每个所述载体上设有适于承载电芯的安装位,所述载体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输送轨道且多个所述载体相互独立运动;顶部检测装置,所述顶部检测装置适于对所述电芯的顶部进行视觉检测;侧部检测装置,所述侧部检测装置适于对所述电芯的侧部进行视觉检测。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多个相互独立运动的载体承载电芯,并通过顶部检测装置和侧部检测装置对电芯进行视觉检测,能够实现电芯的顶部检测和侧部检测,提高了设备空间利用率和产品安全性,并且多个电芯可以进行异步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电芯的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电芯的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成品电芯在下仓前需要进行外观缺陷检测,以保证产品安全性。在相关技术中,电芯外观缺陷检测效率低,且空间利用率低,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电芯的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和检测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电芯的检测设备,包括:输送轨道;载体,所述载体为多个且每个所述载体上设有适于承载电芯的安装位,所述载体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输送轨道且多个所述载体相互独立运动;顶部检测装置,所述顶部检测装置适于对所述电芯的顶部进行视觉检测;侧部检测装置,所述侧部检测装置适于对所述电芯的侧部进行视觉检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多个相互独立运动的载体承载电芯,并通过顶部检测装置和侧部检测装置对电芯进行视觉检测,能够实现电芯的顶部检测和侧部检测,提高了设备空间利用率和产品安全性,并且多个电芯可以进行异步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另外,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用于电芯的检测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部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于所述输送轨道的上料段和下料段之间,所述第一检测装置适于对所述电芯的顶面进行视觉检测。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能够对电芯的顶面进行缺陷检查,保证顶面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部检测装置包括: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设于所述输送轨道的上料段和下料段之间,所述第二检测装置适于对所述电芯顶部的泄压部进行视觉检测。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能够对泄压部进行缺陷检查,保证泄压部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部检测装置包括:第三检测装置,所述第三检测装置设于所述输送轨道的上料段和下料段之间,所述第三检测装置适于对所述电芯顶部的电连接部进行视觉检测。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能够对电连接部进行缺陷检查,保证电连接部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检测装置适于对所述电连接部的顶面和周面中的至少一处进行视觉检测。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能够对电连接部进行较为全面的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部检测装置包括:第四检测装置,所述第四检测装置设于所述输送轨道的上料段和下料段之间,所述第四检测装置适于对所述电芯顶部的阀保护片进行视觉检测。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能够对阀保护片进行缺陷检查,保证阀保护片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部检测装置适于对所述电芯平行于输送方向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相邻的第二侧壁的连接棱边进行视觉检测。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能够对第一侧壁和连接棱边进行缺陷检查,保证第一侧壁和连接棱边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部检测装置用于对移动过程中的所述电芯进行视觉检测。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能够在电芯移动的同时实现检测,提高检测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载体与所述输送轨道磁悬浮配合。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检测时的图像效果更为稳定,满足检测装置的检测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载体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固定部,两个所述固定部沿输送方向排布且可朝向彼此运动以夹持所述安装位上的所述电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固定机构能够将电芯稳定固定在安装位上,防止电芯倾斜或掉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轨道包括依次相连的上料段、检测段和下料段,所述顶部检测装置和所述侧部检测装置设于所述检测段,所述下料段与所述上料段连接以将所述输送轨道构造为环形轨道。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输送轨道能够使载体循环移动,以提高检测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轨道包括转弯段,所述转弯段的外侧设有挡板。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挡板可以防止电芯在离心力作用下由转弯段掉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倾斜检测装置,所述倾斜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电芯在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水平方向上的倾斜状态;提醒装置,所述提醒装置用于在所述倾斜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电芯倾斜时发出提醒信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能够检测电芯是否发生倾斜,并在电芯倾斜时及时发出提醒,避免因倾斜影响电芯的检测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轨道包括直轨段,所述倾斜检测装置设于所述直轨段且包括激光传感器,所述激光传感器用于向所述安装位垂直于所述直轨段的至少一侧发射激光,所述激光平行于所述直轨段。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激光传感器可以对直轨段上的所有电芯进行倾斜状态检测,有利于简化结构且检测灵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轨道包括上料段,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设置于所述上料段外侧,所述上料机构适于将所述电芯转移至所述安装位。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自动完成上料,提高检测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移动模组,所述第一移动模组沿水平方向可伸缩;第二移动模组,所述第二移动模组安装于所述第一移动模组并随所述第一移动模组伸缩,所述第二移动模组沿竖直方向可升降;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设于所述第二移动模组并随所述第二移动模组可升降,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所述电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上料机构结构简单且操作逻辑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检测装置和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检测装置和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检测装置和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侧部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检测设备100;电芯200;顶面210;泄压部220;电连接部230;阀保护片240;第一侧壁250;第二侧壁260;
输送轨道10;上料段11;下料段12;检测段13;转弯段14;直轨段15;
载体20;固定机构21;固定部211;
顶部检测装置30;第一检测装置31;第二检测装置32;第三检测装置33;第四检测装置34;
侧部检测装置40;
挡板50;
倾斜检测装置60;
上料机构70;第二移动模组71;第一移动模组72;夹持组件7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申请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附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为了简洁,在不同实施例中,省略对相同部件的详细说明。应理解,附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种部件的厚度、长宽等尺寸,以及集成装置的整体厚度、长宽等尺寸仅为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
本申请中出现的“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
本申请中,电池是指包括一个或多个电芯以提供更高的电压和容量的单一的物理模块。例如,本申请中所提到的电池可以包括电池包等。一些电池可以包括用于封装一个或多个电芯或多个电池模组的单独的箱体。箱体可以避免液体或其他异物影响电芯的充电或放电。当然,还有一些电池可以不包括上述单独的箱体,直接将电芯或电池模组设置在用电装置的电池安装舱内,即电池安装舱作为箱体。
本申请中,电芯可以包括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一次电池、锂硫电池、钠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或镁离子电池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电芯可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限定。电芯一般按封装的方式分成三种:柱形电芯、方形电芯和软包电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限定。
例如,电芯可以包括外壳、电极组件和电解液,外壳用于容纳电极组件和电解液。电极组件由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离膜组成。电芯主要依靠金属离子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移动来工作。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涂覆于正极集流体的表面,未涂敷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集流体凸出于已涂覆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集流体,未涂敷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集流体作为正极极耳。以锂离子电池为例,正极集流体的材料可以为铝,正极活性物质可以为钴酸锂、磷酸铁锂、三元锂或锰酸锂等。
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涂覆于负极集流体的表面,未涂敷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集流体凸出于已涂覆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集流体,未涂敷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集流体作为负极极耳。负极集流体的材料可以为铜,负极活性物质可以为碳或硅等。为了保证通过大电流而不发生熔断,正极极耳的数量为多个且层叠在一起,负极极耳的数量为多个且层叠在一起。
隔离膜的材质可以为PP(polypropylene,聚丙烯)或PE(polyethylene,聚乙烯)等。此外,电极组件可以是卷绕式结构,也可以是叠片式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电芯上可以设置极柱等与极耳相连,作为电芯的电连接部。
在生产过程中,成品电芯下仓前的最后一道外观检测关系到成品电芯下仓的质量管控,是成品电芯安全检查的最后一道关卡,对产品的安全性把控至关重要。在相关技术中,电芯的大面检测与顶盖检测切分为两个工位完成,空间利用率低;大面与顶盖工位节拍无法达到超高节拍的需求,检测效率低;并且,顶盖的检测不能对泄压部、电连接部、顶盖上的绝缘膜进行检测,导致成品电芯下仓后存在安全风险,无法保证电芯安全,存在改进空间。
基于此,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用于电芯200的检测设备100。检测设备100包括:输送轨道10、载体20、顶部检测装置30和侧部检测装置40。载体20为多个,且每个载体20上设有适于承载电芯200的安装位。载体20可移动地设置于输送轨道10,且多个载体20相互独立运动。顶部检测装置30适于对电芯200的顶部进行视觉检测。侧部检测装置40适于对电芯200的侧部进行视觉检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电芯200的检测设备100,通过多个相互独立运动的载体20承载电芯200,并通过顶部检测装置30和侧部检测装置40对电芯200进行视觉检测,能够实现电芯200的顶部检测和侧部检测,提高了设备空间利用率和产品安全性,并且多个电芯200可以进行异步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电芯200的检测设备100。
参照图1-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电芯200的检测设备100,包括:输送轨道10、载体20、顶部检测装置30和侧部检测装置40。载体20为多个,且每个载体20上设有适于承载电芯200的安装位。载体20可移动地设置于输送轨道10,且多个载体20相互独立运动。顶部检测装置30适于对电芯200的顶部进行视觉检测。侧部检测装置40适于对电芯200的侧部进行视觉检测。
输送轨道10,用于对载体20的移动进行限位和导向,使多个载体20能够按照规定路径移动,从而使载体20所承载的电芯200能够按照规定路径移动,进而保证能顺利被顶部检测装置30和侧部检测装置40进行检测、顺利实现上下料。例如,输送轨道10可以包括滑轨、磁悬浮轨道等。
载体20上设有适于承载电芯200的安装位。载体20即能够放置和支撑电芯200的结构,以带动电芯200沿输送轨道10移动。安装位,即用于放置和支撑电芯200的位置,如可以为放置面、放置槽等。
载体20可移动地设置于输送轨道10。即载体20与输送轨道10相配合,并且载体20可以沿输送轨道10移动,以带动所承载的电芯200沿输送轨道10移动。例如,载体20可以与输送轨道10的滑轨滑动配合,或者载体20可以与输送轨道10磁悬浮轨道配合等。
多个载体20相互独立运动。即,多个载体20之间的运动状态互不干扰,其中一个载体20停止时,另一个载体20可以保持移动;两个载体20同时移动时,移动速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由此,可以使多个载体20异步控制,对应的所承载的多个电芯200的运动状态、视觉检测的进度可以相互独立、互不干涉。
顶部检测装置30适于对电芯200的顶部进行视觉检测。即,可以对电芯200的壳体顶面210(即壳体顶壁的上表面)、设于顶面210上的零部件(如电连接部230、泄压部220等)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视觉检测。视觉检测,即外观缺陷的检测,例如利用电芯200电荷耦合器件相机等进行外观缺陷检测。这里,壳体的顶壁与壳体的侧壁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此时壳体的顶面210为顶盖的上表面)。
侧部检测装置40适于对电芯200的侧部进行视觉检测。即,可以对电芯200的壳体侧壁、设于侧壁上的零部件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视觉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部检测装置30可以包括静止拍照相机或飞拍拍照相机或动态扫描相机等;侧部检测装置40可以包括静止拍照相机或飞拍拍照相机或动态扫描相机等,这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顶部检测装置30和侧部检测装置40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部检测装置30(或侧部检测装置40)可以包括光学支架和设于光学支架的光学检测仪器,光学支架可以安装于输送轨道10的侧面或上方,以使光学检测仪器能够相对于载体20上的电芯200具有不同的设置位置和拍摄角度。
通过多个可以相互独立运动的载体20在承载电芯200,使多个电芯200可以相互独立运动,从而上料过程,不同电芯200的顶部视觉检测过程、不同电芯200的侧部视觉检测过程、下料过程均可以独立控制和执行,以达到超高节拍检测需求,例如可以达到40ppm(即每分钟完成40个电芯200的检测)的需求。并且,通过顶部检测装置30和侧部检测装置40相配合,可以代替人工目检实现电芯200的顶部和侧部的视觉检测,检测更加全面高效,避免电芯200存在缺陷导致发生安全事故,提高了安全性能。顶部检测与侧部检测集成于同一检测设备100,空间利用率得以提升。
由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电芯200的检测设备100,通过多个相互独立运动的载体20承载电芯200,并通过顶部检测装置30和侧部检测装置40对电芯200进行视觉检测,能够实现电芯200的顶部检测和侧部检测,提高了设备空间利用率和产品安全性,并且多个电芯200可以进行异步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顶部检测装置30包括第一检测装置31。第一检测装置31设于输送轨道10的上料段11和下料段12之间,第一检测装置31适于对电芯200的顶面210进行视觉检测。
输送轨道10的上料段11,用于将电芯200放置于位于上料段11的载体20上,实现上料过程。输送轨道10的下料段12,用于将经过检测的电芯200从位于下料段12的载体20上取下,实现下料过程。上料段11的载体20可以将所承载的电芯200向下料段12输送。第一检测装置31设于上料段11和下料段12之间,使输送过程中电芯200能够经过第一检测装置31,以通过第一检测装置31进行视觉检测。
通过第一检测装置31对电芯200的顶面210进行视觉检测,以检测电芯200的顶面210是否具有外观缺陷,保证顶盖的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顶部检测装置30包括第二检测装置32。第二检测装置32设于输送轨道10的上料段11和下料段12之间,第二检测装置32适于对电芯200顶部的泄压部220进行视觉检测。
在电芯200内压过大(例如热失控)时,泄压部220用于释放电芯200内部物质(例如气体、液体、颗粒物等),以降低电芯200的内部压力,避免电芯200内部过快加压,而导致电芯200爆燃等危险事故。例如,泄压部220可以为防爆阀、防爆片等等。
泄压部220作为电芯200的重要安全保证,对泄压部220的检测是电芯200安全的重要项。通过第二检测装置32对电芯200顶部的泄压部220进行视觉检测,避免泄压部220存在缺陷,可以保证电芯200使用过程中泄压部220能够顺利、及时泄压,从而保证电芯200使用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对泄压部220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载体20在输送轨道10上可以停止移动,第二检测装置32可以采用2.5d面振相机加多光谱光源,对进行静止拍照,实现泄压部220的缺陷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检测装置32的光学检测仪器可以设于输送轨道10的上方,使光学检测仪器能够位于所检测泄压部220的上方,便于对泄压部220进行拍照检测,保证检测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4所示,顶部检测装置30包括第三检测装置33。第三检测装置33设于输送轨道10的上料段11和下料段12之间,第三检测装置33适于对电芯200顶部的电连接部230进行视觉检测。
电连接部230为电芯200与其他结构(如其他电芯200)进行电连接的结构,例如电连接部230可以为极柱,极柱通过汇流排等电连接件与其他结构进行电连接。电连接部230存在缺陷不仅会影响电芯200电连接的可靠性,而且存在电连接处温度异常导致安全事故的风险。
通过第三检测装置33对电芯200顶部的电连接部230进行视觉检测,可以避免电连接部230存在外观缺陷,从而保证电连接部230的连接可靠性和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检测装置33适于对电连接部230的顶面和周面中的至少一处进行视觉检测。电连接部230通常凸出电芯200的顶面,其中,电连接部230背向电芯200顶面的表面为电连接部230的顶面,电连接部230的周面连接电芯200顶面和电连接部230顶面。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连接部230为长方体凸起,长方体凸起具有顶面和四个侧面,四个侧面构成电连接部230的周面。
第三检测装置33可以为电连接部230的顶面和周面中的至少一处进行检测,以代替人工目检实现电连接部230的检测,减少了电连接部230检测的过检及漏检的问题,保证了电芯200安全性。第三检测装置33对电连接部230的检测位置可以通过调节光学检测仪器的设置位置、数量以及类型等实现,这里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顶部检测装置30包括第四检测装置34。第四检测装置34设于输送轨道10的上料段11和下料段12之间,第四检测装置34适于对电芯200顶部的阀保护片240进行视觉检测。
阀保护片240设于泄压部220表面,用于保护电芯200的泄压部220。例如,阀保护片240可以为PP膜。通过第四检测装置34对阀保护片240进行检测,可以避免阀保护片240存在缺陷,使阀保护片240能够向泄压部220提供可靠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检测装置34的光学检测仪器可以为2d面振相机加同轴光的光源,通过飞拍模式进行拍照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在同时包括第一检测装置31、第二检测装置32、第三检测装置33、第四检测装置34和侧部检测装置40的实施例中,多个检测装置的相对设置位置不做特殊限制,只需要满足均能够设于上料段11和下料段12之间、并对载体20上的电芯200进行相应检测即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5所示,侧部检测装置40适于对电芯200平行于输送方向的第一侧壁250、第一侧壁250与相邻的第二侧壁260的连接棱边进行视觉检测。
在本实用新型中,输送方向指在当前位置载体20的移动切线方向,如载体20沿直线移动则输送方向指该直线方向,如载体20沿弧线移动则输送方向指该弧线的切线方向。电芯200的侧壁包括第一侧壁250和第二侧壁260,第一侧壁250平行于输送方向延伸,第二侧壁260与第一侧壁250直接相连的侧壁。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电芯200包括两个第一侧壁250和两个第二侧壁260,两个第二侧壁260沿输送方向彼此相对,两个第一侧壁250垂直于输送方向彼此相对。
通过侧部检测装置40对第一侧壁250和连接棱边进行视觉检测,不仅可以实现面检测还可以实现棱边检测,检测更全面、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检测需求可以调节电芯200在安装位的安装方向,从而改变进行侧部检测的第一侧壁250的面积。例如,电芯200的侧壁包括面积较大的第一表面和面积较小的第二表面,第一侧壁250可以为第一表面也可以为第二表面,其中,面积较大的第一表面在使用电芯200使用过程中更容易发生变形或鼓包,因此第一侧壁250为第一表面更利于保证电芯200检测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部检测装置40用于对移动过程中的电芯200进行视觉检测。也就是说,在进行侧部检测过程中,载体20以及载体20上的电芯200无需停止运动,从而可以提高检测效率,有利于实现超高节拍检测需求。并且由于多个载体20相对独立运动,使侧部检测过程不会对其他电芯200的运动状态产生影响,例如可以同步进行其他电芯200的泄压部220的静止检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载体20与输送轨道10磁悬浮配合。即输送轨道10通过磁悬浮驱动载体20移动。磁悬浮配合方式在载体20高速运行下的图像效果更为稳定,加减速段比较少,有利于保证快速稳定地运行,可以满足光学检测仪器对环境的检测需求。
具体地,输送轨道10可以设有多个第一磁性单元,多个第一磁性单元沿输送轨道10的延伸方向布置,每个载体20上设有第二磁性单元。第一磁性单元和第二磁性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磁极可以变化,以使第一磁性单元与第二磁性单元配合能够对载体20产生沿输送方向向前的磁极斥力或磁极吸力,从而驱动载体20移动;并且可以通过第一磁性单元和第二磁性单元的磁极斥力或磁极吸力作用使载体20停止移动。载体20的移动阻力小、启停控制灵敏,有利于提高电芯200检测效率,且各个载体20之间互不干扰,便于实现多个载体20的异步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载体20设有固定机构21。固定机构21包括两个固定部211,两个固定部211沿输送方向排布,且两个固定部211可朝向彼此运动,以夹持安装位上的电芯200。
固定机构21的固定部211,能够固定位于载体20安装位上的电芯200,使电芯200能够稳固处于安装位并随载体20移动和停止移动,保证电芯200与载体20的移动同步性。
两个固定部211沿输送方向排布,且两个固定部211可朝向彼此运动,以夹持安装位上的电芯200。使两个固定部211通过夹持的方式固定电芯200,并且夹持位置为电芯200沿输送方向间隔开的两侧面,如夹持电芯200的两个第二侧壁260,固定部211不易对电芯200的侧部检测造成干扰,保证缺陷检测的全面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输送轨道10包括依次相连的上料段11、检测段13和下料段12,顶部检测装置30和侧部检测装置40设于检测段13,下料段12与上料段11连接以将输送轨道10构造为环形轨道。
检测段13,即载体20承载电芯200处于该段时能够对电芯200进行检测。下料段12与上料段11连接,以将输送轨道10构造为环形轨道。即位于下料段12的载体20继续移动能够移动至上料段11,使载体20完成下料后能够迅速投入下一轮的上料和检测,保证整个检测设备100可以高效运行,提高检测效率,并且环形轨道的占用空间小。
需要说明的是,环形轨道并非指圆环形,还可以为方环形、不规则形等,只需要满足载体20能够沿输送轨道10循环移动即可。例如,在如图1所示的示例中,环形轨道包括四个直轨段15和四个转弯段14,直轨段15沿直线延伸,转弯段14沿弧线延伸,相邻两个直轨段15彼此垂直延伸,且相连两个直轨段15通过一个转弯段14连接,以使输送轨道10大体形成方环形轨道。在直轨段15,能够实现多个电芯200同时上料和下料,且在检测过程中电芯200不易倾斜掉落;在转弯段14能够更稳定地实现载体20和电芯200移动方向的换向,保证检测高效进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轨道10包括转弯段14,转弯段14的外侧设有挡板50。
在转弯段14,载体20上的电芯200受到一定的离心力影响,存在电芯200由安装位掉落的风险。
转弯段14的外侧设置挡板50,即在转弯段14远离弯曲中心的一侧设置挡板50,挡板50能够对位于转弯段14的载体20和电芯200进行遮挡,阻止电芯200从高处掉落,防止电芯200掉落与金属接触导致短接起火。
需要说明的是,挡板50可以为沿转弯段14延伸的弧形板,也可以包括多个短板,多个短板沿转弯段14的延伸方向排布,这都可以起到防止电芯200掉落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设备100还包括底板,输送轨道10、侧部检测装置40和顶部检测装置30安装于底板,底板为金属材质能够为各零部件提供稳定支撑,并且底板上设有绝缘垫(如橡胶垫)。以防止电芯200掉落与底板金属面发生接触导致短接起火。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检测设备100还包括倾斜检测装置60和提醒装置。其中,倾斜检测装置60用于检测电芯200在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水平方向上的倾斜状态,提醒装置用于在倾斜检测装置60检测到电芯200倾斜时发出提醒信息。
检测电芯200在长期的运行磨损后,电芯200可能发生倾斜,如垂直于输送方向发生倾斜。若电芯200倾斜会干扰检测设备100的缺陷检测结果,且电芯200容易掉落导致电芯200损坏。
通过倾斜检测装置60检测电芯200在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水平方向上的倾斜状态,并通过提醒装置在电芯200倾斜时发出提醒信息,工作人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例如可以停机整改,修正电芯200倾斜的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提醒信息可以为声音、文字、图案等信息。
本实用新型中,倾斜检测装置60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例如,倾斜检测装置60可以包括微动开关、激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其中,电芯200倾斜时可以触发微动开关,而未倾斜时电芯200与微动开关间隔开使微动开关不被触发;电芯200倾斜时距离传感器检测到与电芯200的间距小于预设距离,而未倾斜时电芯200与距离传感器的间距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电芯200倾斜时,激光会受到阻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输送轨道10包括直轨段15,倾斜检测装置60设于直轨段15,且倾斜检测装置60包括激光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用于向安装位垂直于直轨段15的至少一侧发射激光,激光平行于直轨段15。
激光传感器,能够发射激光,使激光沿直轨段15的延伸方向传播。利用激光沿直线传播的特性,当电芯200未发生倾斜时,激光能够顺利沿直轨段15的一端向另一端传播;电芯200发生倾斜时,垂直于输送方向偏移,使激光受到阻挡触发激光传感器,此时激光传感器可以传输信号到提醒组件,触发警报。激光传感器能够对处于直轨段15的所有电芯200的倾斜状态进行检测,可以减少激光传感器的数量,并且激光传感器的反应灵敏,电芯200倾斜状态检测准确。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激光传感器可以向安装为垂直于直轨段15的两侧发射激光,使电芯200向直轨段15两侧倾斜时均能被及时检测到并发出提醒。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输送轨道10包括四个直轨段15,对应的倾斜检测装置60可以为四个,四个倾斜检测装置60与四个直轨段15一一对应设置,以实现输送轨道10上全方位的电芯200防倾斜检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6所示,输送轨道10包括上料段11。检测设备100还包括上料机构70,上料机构70设置于上料段11外侧,上料机构70适于将电芯200转移至安装位。
上料段11的外侧,即上料段11远离输送轨道10中心的一侧。通过上料机构70将电芯200转移至安装位,可以实现自动上料,提高电芯200检测效率,并且上料机构70上料效率高,能够实现多电芯200同时上料,有利于实现超高节拍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上料机构70包括:第二移动模组71、第一移动模组72和夹持组件73。第一移动模组72沿水平方向可伸缩;第二移动模组71安装于第一移动模组72并随第一移动模组72伸缩,第二移动模组71沿竖直方向可升降;夹持组件73设于第二移动模组71并随第二移动模组71可升降,夹持组件73用于夹持电芯200。
在上料过程中,通过第二移动模组71驱动夹持组件73下降,并在夹持组件73夹取电芯200后上升;第一移动模组72水平伸缩带动夹持组件73水平移动;将电芯200送料到位后,第二移动模组71下降到达载体20的安装位后夹持组件73松开,最后第一移动模组72和第二移动模组71复位,完成一次上料动作。上料机构70的结构简单,运动逻辑简单有序,有利于提高上料效率。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上料机构70为多个(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个上料机构70沿上料段11的延伸方向排布,多个上料机构70可以同时进行上料,上料完成后多个电芯200变为单排输送,以进一步提高上料效率和检测效率。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用于电芯200的检测装置,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只是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申请的限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电芯200的检测设备100,结合磁悬浮机构与全新的光学方案,实现电芯200超高速下大面及顶盖的所有检测。
具体地,输送轨道10与多个载体20构成磁悬浮环形结构,保证电芯200在水平方向上高速稳定地运行,可兼容多种光学方案。多个载体20在输送轨道10上可独立控制和移动,互相的动作不干扰,顶部检测装置30包括第一检测装置31、第二检测装置32、第三检测装置33和第四检测装置34,侧部检测装置40和顶部检测装置30的多个检测装置均为独立模块,可同时满足光学检测所需要的停止拍摄与移动拍照。
检测设备100通过光学方案对可允许的线扫速度的提升以及利用磁悬浮环形结构上的载体20可独立运动的特点满足了单线可达到检测设备100高节拍检测的需求,避免了检测设备100重复工位的设计,可独立可满足少重复工位的状态下满足高节拍的需求,很大的节省了空间及检测设备100的成本。
在输送轨道10的上料段11,四个电芯200同时变距上料到载体20上,变为单电芯200行走。上料段11对应设置四个第二移动模组71和四个第一移动模组72,四个第二移动模组71带动夹持组件73下降,同时夹取电芯200后提升到位,第一移动模组72往前行走到位,将电芯200送料到位后,第二移动模组71下降到达载体20上安装位后,夹持组件73松开,第二移动模组71和第一移动模组72回原位,完成上料动作。
上料完成后,电芯200随载体20沿输送轨道10移动,并转变前进方向至检测段13;往前行走过程中,分别完成大面(即第一侧壁250)检测、顶盖检测、泄压部220检测、阀保护片240检测、电连接部230顶面检测、电连接部230周面检测、电芯200下料前校对扫码。
电芯200完成大面及顶盖所有检测后,等待四个电芯200完成所有检测到达下料段12,下料机构完成下料到物流线,物流线将电芯200输送出设备,达到下一工序。
在对电芯200进行大面检测时,需要露出大面,只能夹取电芯200底部与第二侧壁260往前行走较长的行程,并且载体20的固定机构21不能覆盖到第一侧壁250和第二侧壁260的连接棱边,夹取面积较少。检测设备100使用长时间以后,固定机构21磨损可能会造成电芯200歪斜甚至倾倒,电芯200歪斜影响拍照效果。如果没有及时预警,会对检测设备100的检测效率造成影响。检测设备100检测的成品电芯200为带电电芯200,电芯200掉落后若与金属表面接触甚至可能发生起火事故,所以在大面检测工位需要针对电芯200倾斜做出及时的预警以及电芯200歪斜在转弯处防止其掉落。
因此,为了防止电芯200倾斜后影响拍照效果,在直轨段15的每一段前添加一个激光传感器,当电芯200发生偏移时,激光会受到阻挡,及时触发传感器,信号发送到提醒组件,触发报警,提示停机整改。
此外,电芯200发生大的偏移时,在转弯段14受到离心力影响,电芯200容易脱离固定机构21发生倾倒。因此,在转弯段14设置挡板50,阻止电芯200从高处掉落到检测设备100的底板上与金属面发生接触,阻止引起带电电芯200短接引起起火。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用于电芯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轨道;
载体,所述载体为多个且每个所述载体上设有适于承载电芯的安装位,所述载体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输送轨道且多个所述载体相互独立运动;
顶部检测装置,所述顶部检测装置适于对所述电芯的顶部进行视觉检测;
侧部检测装置,所述侧部检测装置适于对所述电芯的侧部进行视觉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芯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于所述输送轨道的上料段和下料段之间,所述第一检测装置适于对所述电芯的顶面进行视觉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芯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检测装置包括: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设于所述输送轨道的上料段和下料段之间,所述第二检测装置适于对所述电芯顶部的泄压部进行视觉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芯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检测装置包括:第三检测装置,所述第三检测装置设于所述输送轨道的上料段和下料段之间,所述第三检测装置适于对所述电芯顶部的电连接部进行视觉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芯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检测装置适于对所述电连接部的顶面和周面中的至少一处进行视觉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芯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检测装置包括:第四检测装置,所述第四检测装置设于所述输送轨道的上料段和下料段之间,所述第四检测装置适于对所述电芯顶部的阀保护片进行视觉检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芯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检测装置适于对所述电芯平行于输送方向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相邻的第二侧壁的连接棱边进行视觉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芯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检测装置用于对移动过程中的所述电芯进行视觉检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芯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与所述输送轨道磁悬浮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芯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固定部,两个所述固定部沿输送方向排布且可朝向彼此运动以夹持所述安装位上的所述电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芯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轨道包括依次相连的上料段、检测段和下料段,所述顶部检测装置和所述侧部检测装置设于所述检测段,所述下料段与所述上料段连接以将所述输送轨道构造为环形轨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芯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轨道包括转弯段,所述转弯段的外侧设有挡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芯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
倾斜检测装置,所述倾斜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电芯在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水平方向上的倾斜状态;
提醒装置,所述提醒装置用于在所述倾斜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电芯倾斜时发出提醒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电芯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轨道包括直轨段,所述倾斜检测装置设于所述直轨段且包括激光传感器,所述激光传感器用于向所述安装位垂直于所述直轨段的至少一侧发射激光,所述激光平行于所述直轨段。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芯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轨道包括上料段,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设置于所述上料段外侧,所述上料机构适于将所述电芯转移至所述安装位。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电芯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
第一移动模组,所述第一移动模组沿水平方向可伸缩;
第二移动模组,所述第二移动模组安装于所述第一移动模组并随所述第一移动模组伸缩,所述第二移动模组沿竖直方向可升降;
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设于所述第二移动模组并随所述第二移动模组可升降,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所述电芯。
CN202320002551.6U 2023-01-03 2023-01-03 用于电芯的检测设备 Active CN2189172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02551.6U CN218917228U (zh) 2023-01-03 2023-01-03 用于电芯的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02551.6U CN218917228U (zh) 2023-01-03 2023-01-03 用于电芯的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17228U true CN218917228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39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02551.6U Active CN218917228U (zh) 2023-01-03 2023-01-03 用于电芯的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1722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08204A (zh) * 2023-09-14 2023-10-20 苏州汇创芯精密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oi检测的半导体检测设备
CN117782996A (zh) * 2024-02-23 2024-03-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17871417A (zh) * 2024-03-12 2024-04-1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爆阀检测装置、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08204A (zh) * 2023-09-14 2023-10-20 苏州汇创芯精密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oi检测的半导体检测设备
CN116908204B (zh) * 2023-09-14 2023-11-28 苏州汇创芯精密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oi检测的半导体检测设备
CN117782996A (zh) * 2024-02-23 2024-03-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的壳体的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17871417A (zh) * 2024-03-12 2024-04-1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爆阀检测装置、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917228U (zh) 用于电芯的检测设备
CN111050979B (zh) 用于使用激光束在弯曲的表面上分开带形的电极材料和分离器材料的方法
CN110386010B (zh) 一种基于直接式充电仓的电池周转方法
JP2016528710A (ja) 二次電池移送装置及び二次電池の装着不良検出方法
WO2018117553A1 (ko) 배터리 충방전 장치용 냉각장치
KR101839566B1 (ko) 전지팩의 시트 부착 장치
CN115230645A (zh) 一种商用车底盘换电站及换电方法
KR20200104136A (ko) 배터리 팩 제조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US11865587B2 (en) Cylindrical battery cell sorting apparatus and sort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17160885B (zh) 检测设备
CN219429079U (zh) 物体承载装置以及烘干设备
CN211733041U (zh) 一种全自动电池分拣设备
EP4159653A1 (en) Apparatu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roll
CN115367453B (zh) 一种交流充电桩用电极取料装置及其取料方法
CN110316163B (zh) 一种二次周转式充电仓及换电站
KR102331334B1 (ko) 배터리용 커넥터 탈착 기구
CN110316162A (zh) 一种快速插拔式充电仓及换电站
KR102536549B1 (ko) 이차전지 제조용 디게싱장치
CN215286947U (zh) 电池充电架、充电仓及具有充电仓的换电站或储能站
CN210707336U (zh) 一种二次周转式充电仓及换电站
KR101381772B1 (ko) 이차 전지용 포메이션 장치
HU231433B1 (hu) Berendezés félkész kupaklemez termékek gyártására
CN209870163U (zh) 一种立体充电装置
CN213705227U (zh) 电池转运设备
CN220906424U (zh) 一种卷绕机电芯搬运移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