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69752A - 使能开关 - Google Patents

使能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69752A
CN117769752A CN202280053218.6A CN202280053218A CN117769752A CN 117769752 A CN117769752 A CN 117769752A CN 202280053218 A CN202280053218 A CN 202280053218A CN 117769752 A CN117769752 A CN 1177697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member
switch
gear
contact
but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5321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野雅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Id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7697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697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5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 H01H13/56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the contact returning to its original state upon the next application of operating force
    • H01H13/58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the contact returning to its original state upon the next application of operating force with contact-driving member rotated step-wise in one direction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Slid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在使能开关(1)的触点机构(5)中,操作部件(51)通过按钮部(3)而被保持,能够相对于按钮部(3)而进行相对移动。开关部件(52)与操作部件(51)直接接触,随着操作部件(51)的移动而发生位移,由此变更触点(4)的状态。在使能开关(1)中,使保持于按钮部(3)的操作部件(51)与开关部件(52)直接接触,随着操作部件(51)的移动而使开关部件(52)发生位移,由此实现第一挡位、第二挡位以及第三挡位处的触点(4)的状态的切换。据此,能够将使能开关(1)小型化。

Description

使能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能开关(Enable Switch)。
[关联申请的参考]
本申请主张2021年8月3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21-140083的优先权利益,该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均引入本申请中。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下使能开关,其构成为:随着将开关的按钮部按入,开关的状态从OFF转变到ON,进而,从ON转变到OFF。使能开关设置于操作部,该操作部为:对机器人、或机械进行操作时操作者进行输入的终端。操作者在进行输入的期间将开关维持在ON状态。当开关变为OFF状态时,操作者的输入被阻断,也就无法传到机器人等操作对象。据此,操作者的手离开操作部的情形、或者因为受惊吓等而用力地握住操作部将按钮部按入的情形,对操作部的输入没有传到操作对象,操作者的安全得以确保。作为这样的使能开关的例子,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01-3530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42606号公报、国际公开第2002/061779号以及日本特开2005-56635号公报中公开的使能开关。
不过,在使能开关中,用于将开关的状态切换为OFF-ON-OFF的结构呈复杂化,零部件的数量也变多。因此,难以实现使能开关的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使能开关,其目的在于,将使能开关小型化。
本发明的方案1是一种使能开关,其中,具备:壳体;第一可动部件,该第一可动部件朝向所述壳体而被向下方按入;触点;以及触点机构,随着所述第一可动部件朝向所述壳体而被按入,该触点机构将所述触点的状态从开和闭之中的一方转变到另一方,进而再从所述另一方向所述一方转变。将所述第一可动部件未被按入的状态下的所述第一可动部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位置设为第一挡位。将所述第一可动部件被按入于最下侧的状态下的所述第一可动部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位置设为第三挡位。将所述第一挡位与所述第三挡位之间的所述第一可动部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规定的位置设为第二挡位。当所述第一可动部件被按入时,在所述第一挡位与所述第二挡位之间,所述触点的状态从所述一方转变到所述另一方,在所述第二挡位与所述第三挡位之间,所述触点的状态从所述另一方转变到所述一方。当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三挡位向所述第一挡位返回时,所述触点的状态以所述一方的状态而被维持。所述触点机构具备:第二可动部件,该第二可动部件通过所述第一可动部件而被保持,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可动部件而进行相对移动;以及开关部件,该开关部件与所述第二可动部件直接接触,随着所述第二可动部件的移动而位移,从而变更所述触点的状态。所述第一可动部件具备:上凸轮部,该上凸轮部自上侧与所述第二可动部件接触;以及下凸轮部,该下凸轮部自下侧与所述第二可动部件接触。当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一挡位向所述第二挡位被按入时,通过与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一同向下方移动的所述第二可动部件而对所述开关部件赋予力,由此所述开关部件发生位移,所述触点的状态从所述一方转变到所述另一方。当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二挡位向所述第三挡位被按入时,所述第二可动部件向下方的移动受到了限制的状态下,所述上凸轮部自上侧与所述第二可动部件接触,随着所述第一可动部件的下降,使所述第二可动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可动部件而沿着规定的第一方向进行相对移动,由此从所述第二可动部件赋予给所述开关部件的朝下的力会消失,所述开关部件就会向原来的位置返回,所述触点的状态从所述另一方转变到所述一方。当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三挡位向所述第一挡位返回时,在所述开关部件的位置被维持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可动部件与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一同向上方移动,另外,在所述第二可动部件向上方的移动受到了限制的状态下,所述下凸轮部自下侧与所述第二可动部件接触,随着所述第一可动部件的上升,使所述第二可动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可动部件而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朝向的第二方向进行相对移动。
根据本发明,能够将使能开关小型化。
本发明的方案2在方案1的使能开关的基础上,当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一挡位向所述第二挡位被按入时,所述第二可动部件自上侧与所述开关部件接触,所述开关部件通过与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一同向下方移动的所述第二可动部件而被按下。
本发明的方案3在方案1或2的使能开关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可动部件还具备:上表面部,操作者将所述第一可动部件按入时接触该上表面部;以及筒状的第二可动部件保持部,该第二可动部件保持部自所述上表面部向下方延伸,并且将所述第二可动部件保持于内侧。所述上凸轮部为:在所述第二可动部件保持部的侧面沿着相对于上下方向而倾斜的方向延伸的沟部的上端面,所述下凸轮部为:所述沟部的下端面。
本发明的方案4在方案1或2的使能开关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可动部件还具备:上表面部,操作者将所述第一可动部件按入时接触该上表面部;以及筒状的第二可动部件保持部,该第二可动部件保持部自所述上表面部向下方延伸,并且,将所述第二可动部件保持于内侧。所述上凸轮部设置于所述上表面部的下表面。所述下凸轮部为:在所述第二可动部件保持部的侧面设置的凹部的下端面。
本发明的方案5在方案1或2(也可以为方案1至4中的任一项。)的使能开关的基础上,所述第二可动部件具备:第二可动部件主体,该第二可动部件主体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以及第二可动部件突出部,该第二可动部件突出部自所述第二可动部件主体向侧方突出。当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一挡位向所述第二挡位被按入时,所述第二可动部件突出部自上侧与所述开关部件接触而赋予力。当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二挡位向所述第三挡位被按入时,所述上凸轮部自上侧与所述第二可动部件突出部接触。当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三挡位向所述第一挡位返回时,所述下凸轮部自下侧与所述第二可动部件突出部接触。
本发明的方案6在方案1或2(也可以为方案1至5中的任一项。)的使能开关的基础上,所述第二可动部件为: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为中心的筒状或柱状。所述第二可动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可动部件而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移动为:朝向以所述中心轴为中心的周向上的一侧进行的旋转。所述第二可动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可动部件而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移动为:朝向以所述中心轴为中心的周向上的另一侧进行的旋转。
本发明的方案7在方案1或2(也可以为方案1至6中的任一项。)的使能开关的基础上,当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二挡位向所述第三挡位被按入时,通过所述第二可动部件的下端面与所述壳体接触,来实现所述第二可动部件向下方移动的限制。所述第二可动部件的所述下端面为:以中央部向下方呈凸状的方式弯曲的凸面。
本发明的方案8在方案1或2(也可以为方案1至7中的任一项。)的使能开关的基础上,所述触点配置于:以将按钮朝向侧方的方式配置的轻触开关的所述按钮的内部。所述开关部件具备:第一开关部件,该第一开关部件与所述第二可动部件直接接触;以及第二开关部件,该第二开关部件配置于所述第一开关部件与所述轻触开关的所述按钮之间。当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一挡位向所述第二挡位被按入时,通过利用由所述第二可动部件赋予的力而发生位移的所述第一开关部件,所述第二开关部件朝向所述轻触开关的所述按钮而被施力,所述触点的状态从所述一方转变到所述另一方。
本发明的方案9在方案8的使能开关的基础上,当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一挡位向所述第二挡位被按入时,所述第二开关部件朝向所述按钮而被施力后,所述第一开关部件利用由所述第二可动部件赋予的力而继续位移,所述第二开关部件在所述第一开关部件与所述按钮之间发生弹性变形。
本发明的方案10在方案1或2(也可以为方案1至7中的任一项。)的使能开关的基础上,所述触点具备:固定端子;以及导电性弹性部件,该导电性弹性部件安装于所述开关部件且随着所述开关部件的位移发生弹性变形。当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一挡位向所述第二挡位被按入时,所述导电性弹性部件发生弹性变形,并且,所述固定端子与所述导电性弹性部件的接触状态被切换,所述触点的状态从所述一方转变到所述另一方。当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二挡位向所述第三挡位被按入时,所述开关部件与所述导电性弹性部件一同向原来的位置返回,所述固定端子与所述导电性弹性部件的接触状态被切换,所述触点的状态从所述另一方转变到所述一方。
本发明的方案11在方案1或2(也可以为方案1至10中的任一项。)的使能开关的基础上,所述使能开关还具备操作弹性部件,该操作弹性部件配置于所述第二可动部件与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之间,且该操作弹性部件通过所述第一可动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可动部件而相对地向下方移动,从而沿着上下方向被压缩。当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一挡位向所述第二挡位被按入时,在所述触点的状态从所述一方转变到所述另一方之前,所述第二可动部件与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临时固定部接触,从而限制所述第二可动部件向下方移动。在所述第二可动部件向下方的移动受到了限制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可动部件向下方移动,由此所述操作弹性部件沿着上下方向被压缩,所述上凸轮部自上侧与所述第二可动部件接触,随着所述第一可动部件的下降,使所述第二可动部件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据此,所述第二可动部件相对于所述临时固定部而错开,利用所述操作弹性部件的复原力,使得所述第二可动部件向下方移动,对所述开关部件赋予力,由此所述开关部件发生位移,所述触点的状态从所述一方转变到所述另一方。
本发明的方案12在方案1或2(也可以为方案1至11中的任一项。)的使能开关的基础上,所述使能开关还具备:夹着所述第二可动部件而配置于所述触点的相反侧的其他触点。所述其他触点的状态利用所述触点机构而与所述触点的状态同步地被转变。所述触点机构还具备:夹着所述第二可动部件而配置于所述开关部件的相反侧且通过所述壳体而被保持的其他开关部件。所述其他开关部件与所述开关部件同样地,与所述第二可动部件直接接触,随着所述第二可动部件的移动而与所述开关部件的位移同步地位移,由此变更所述其他触点的状态。
上述的目的及其他目的、特征、方案以及优点通过以下参照附图而进行的该发明的详细说明,被加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使能开关的立体图。
图2是使能开关的俯视图。
图3是使能开关的纵向截面图。
图4是按钮壳体的立体图。
图5是操作部件的立体图。
图6A是示出使能开关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6B是示出使能开关的一部分的纵向截面图。
图7A是示出使能开关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7B是示出使能开关的一部分的纵向截面图。
图8A是示出使能开关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8B是示出使能开关的一部分的纵向截面图。
图9A是示出使能开关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9B是示出使能开关的一部分的纵向截面图。
图10A是示出使能开关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0B是示出使能开关的一部分的纵向截面图。
图11A是示出使能开关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1B是示出使能开关的一部分的纵向截面图。
图12A是示出使能开关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2B是示出使能开关的一部分的纵向截面图。
图13A是示出使能开关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3B是示出使能开关的一部分的纵向截面图。
图14A是示出使能开关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4B是示出使能开关的一部分的纵向截面图。
图15A是示出使能开关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5B是示出使能开关的一部分的纵向截面图。
图16A是示出使能开关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6B是示出使能开关的一部分的纵向截面图。
图17A是示出操作部件的下端面附近的侧视图。
图17B是示出壳体的内底面的俯视图。
图18是示出按钮壳体及操作部件的另一例的立体图。
图1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使能开关的主视图。
图20是使能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21是将使能开关的一部分构成予以省略而示出的侧视图。
图22是将使能开关的一部分构成予以省略而示出的侧视图。
图23是按钮盖的立体图。
图24是按钮壳体的立体图。
图25是示出触点附近的一部分构成的主视图。
图26是示出触点机构附近的一部分部件的立体图。
图27是操作部件的仰视图。
图28是壳体的俯视图。
图29A是使能开关的主视图。
图29B是示出使能开关的一部分构成的俯视图。
图30A是使能开关的主视图。
图30B是示出使能开关的一部分构成的俯视图。
图31A是使能开关的主视图。
图31B是示出使能开关的一部分构成的俯视图。
图32A是示出按钮部的行程与操作载荷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32B是示出按钮部的行程与微动开关的行程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33是第三实施方式的使能开关的主视图。
图34是使能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35是示出第一开关部件附近的俯视图。
图36是示出第一开关部件附近的立体图。
图37是第四实施方式的使能开关的主视图。
图38是使能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39是示出触点附近的一部分构成的侧视图。
图40是示出触点附近的一部分构成的立体图。
图41是示出触点附近的一部分构成的侧视图。
图42是示出触点附近的一部分构成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使能开关1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使能开关1的俯视图。图3是将使能开关1在图2中的III-III的位置切断而得到的纵向截面图。图1中,为了使图的理解变得容易,将后述的按钮盖31以双点划线画出,将按钮盖31的内部的构成以实线画出。另外,图2中,省略了按钮盖31的图示。
图1中,将相互垂直的3个方向称为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另外,将Z方向还称为上下方向。另外,Z方向可以与使能开关1实际使用时的上下方向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其他图中也是同样的。
使能开关1设置于机器人的示教吊架、或作业机械的控制器等操作部。机器人、或作业机械等为:操作部的操作对象。使能开关1容许:来自操作部针对操作对象进行的操作。具体而言,在使能开关1为ON状态的期间,操作对象的操作被容许,当操作者对操作部进行输入时,与输入相对应的来自操作部的信号传到操作对象。使能开关1为OFF状态的情况下,操作对象的操作不被容许,操作者的输入没有传到操作对象。
使能开关1为:所谓的三挡位使能开关。在以下说明的例子中,后述的按钮部3未被按入的状态(即初始状态)下使能开关1处于OFF状态,按钮部3被以某种程度按入的状态下使能开关1处于ON状态,按钮部3被进一步按入的状态下使能开关1处于OFF状态。另外,按钮部3的状态与使能开关1的ON-OFF状态之间的关系可以与上述的情况相反。即,可以为:在初始状态下使能开关1处于ON状态,在按钮部3被以某种程度按入的状态下使能开关1处于OFF状态,在按钮部3被进一步按入的状态下使能开关1处于ON状态。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使能开关1为:X方向上较长、Y方向上较短的大致长方体状的部件。在以下说明中,将X方向及Y方向还分别称为“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使能开关1具备:壳体2、按钮部3、触点4以及触点机构5。壳体2对按钮部3、触点4以及触点机构5等进行支撑。在壳体2还设置有:用于将使能开关1与其他装置电连接的连接端子等。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壳体2为:X方向上较长、Y方向上较短的大致长方体状的部件。
按钮部3位于壳体2的上侧。按钮部3自壳体2的上表面朝向上侧突出。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按钮部3为:大致长方体状的部件。按钮部3构成为:通过使能开关1的操作者将其上表面朝向下方(即,(-Z)方向)按下而使其朝向壳体2被向下方按入。
按钮部3具备:按钮盖31、按钮壳体32、以及省略图示的复位弹性部件。按钮盖31为:构成按钮部3的外壳的大致长方体的箱状部件,且朝向下方而呈开口。按钮盖31的顶盖部(即,(+Z)侧的端面部,以下还称为“上表面部311”。)为:操作者将按钮部3按入时接触的部位。
按钮壳体32为:收纳于按钮盖31的内部空间的具有大致长方体状的外形的部件。按钮壳体32在按钮盖31的X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自下侧与按钮盖31的上表面部311的内表面(即,(-Z)侧的面)接触。按钮壳体32被固定于按钮盖31的上表面部311的内表面,自上表面部311向下方延伸。按钮部3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时,按钮壳体32与按钮盖31一同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在以下说明中,将按钮部3还称为“第一可动部件”。
图4是将按钮壳体32放大示出的立体图。在按钮壳体32设置有:以沿着Z方向延伸的中心轴J1为中心的大致圆柱状的贯通孔35。贯通孔35俯视(即,从(+Z)侧与Z方向平行地观察的状态下)呈大致圆形,位于按钮壳体32的大致中央部。即,按钮壳体32为:在中央部具有贯通孔35的筒状部件。后述的操作部件51被保持于贯通孔35的内部(即,按钮壳体32的内侧)。
在按钮壳体32的(-X)侧的侧面以及(+X)侧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延伸至按钮壳体32的上表面的沟部34。换言之,2个沟部34在按钮壳体32的上表面呈开口。
在按钮壳体32的(-X)侧的侧面,沟部34从该侧面的大致中央部(即,Y方向及Z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朝向(-Y)方向且是(+Z)方向延伸。换言之,沟部34沿着相对于上下方向及水平面(即,XY平面)而倾斜的方向延伸。另外,沟部34在按钮壳体32的(-Y)侧的侧面附近朝向(+Z)方向弯曲而到达按钮壳体32的上表面。
该沟部34的上端面341从该侧面的大致中央部朝向(-Y)方向且是(+Z)方向延伸。即,沟部34的上端面341为:相对于上下方向及水平面而倾斜的倾斜面。沟部34的下端面342从该侧面的大致中央部朝向(-Y)方向延伸,在中途弯曲而朝向(-Y)方向且是(+Z)方向延伸。即,沟部34的下端面342为:大致水平地延伸的面和相对于上下方向及水平面而倾斜的倾斜面连续的面。在按钮壳体32的(+X)侧的侧面设置的沟部34的形状与在(-X)侧的侧面设置的沟部34的形状大致相同。在按钮壳体32的(+X)侧的侧面设置的沟部34配置于:使得在(-X)侧的侧面设置的沟部34在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周向(以下也简称为“周向”。)上旋转180°的位置。
省略图示的复位弹性部件为:能够沿着上下方向被弹性压缩的部件,例如,在图1及图3所示的按钮盖31的X方向上的两个端部,被配置于:按钮盖31与壳体2之间。复位弹性部件例如为: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螺旋弹簧。使能开关1中,操作者将按钮部3向下方按入,使得按钮盖31及按钮壳体32自初始位置向下方移动,由此复位弹性部件沿着上下方向被弹性压缩。并且,当操作者对按钮部3的按压解除时,利用复位弹性部件的复原力,按钮盖31及按钮壳体32被推向上方,返回到初始位置。另外,复位弹性部件的配置、形状以及结构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另外,复位弹性部件可以为:除螺旋弹簧以外的弹性部件(例如板簧等)。
使能开关1具备2个触点4。2个触点4配置于:按钮壳体32及操作部件51的(+X)侧及(-X)侧。换言之,2个触点4中的一个触点4在X方向上位于按钮壳体32及操作部件51的一侧,另一个触点4在X方向上夹着按钮壳体32及操作部件51而配置于该一个触点4的相反侧。
(-X)侧的触点4具备:2个固定触点41、1个移动触点42、以及触点移动机构43。2个固定触点41在上下方向上并排配置。移动触点42配置于2个固定触点41之间,在上下方向上与2个固定触点41对置。触点移动机构43使移动触点42在上下方向上移动。触点移动机构43是公知机构,其具备:对移动触点42进行保持的杆、将该杆支撑为能够旋转的旋转轴、以及连接于杆的弹簧等。触点移动机构43的结构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另外,2个固定触点41未必一定要在上下方向上并排,2个固定触点41及1个移动触点42的配置可以进行各种变更。此外,触点4的结构未必一定要为:具有2个固定触点41及1个移动触点42的结构,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移动触点42与上侧的固定触点41接触的状态为:触点4处于“开”的状态(即,OFF状态)。另外,移动触点42与下侧的固定触点41接触的状态为:触点4处于“闭”的状态(即,ON状态)。另外,在使能开关1中,也可以为:移动触点42与上侧的固定触点41接触的状态为触点4处于“闭”的状态,移动触点42与下侧的固定触点41接触的状态为触点4处于“开”的状态。(+X)侧的触点4的结构与(-X)侧的触点4的结构大致相同。(+X)侧的触点4配置于:使(-X)侧的触点4在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周向上旋转180°的位置。
触点机构5随着按钮部3朝向壳体2被按入,将触点4的状态从“开”转变到“闭”,进而,从“闭”转变到“开”。另外,如上所述,触点4的开闭状态(即,ON-OFF状态)可以相反。即,触点机构5随着按钮部3朝向壳体2被按入,将触点4的状态从“开”及“闭”中的一方转变到另一方,进而,从该另一方转变到该一方。
触点机构5具备:上述的操作部件51、2个开关部件52、以及操作弹性部件53。操作部件51通过按钮部3的按钮壳体32而被保持为能够相对于按钮壳体32进行相对移动。具体而言,操作部件51配置于按钮壳体32的贯通孔35(参照图4)的内部,以能够在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周向上旋转的状态,通过按钮壳体32而被保持。另外,按钮壳体32没有在周向上旋转。操作部件51为:通过作为第一可动部件的按钮部3而被保持的“第二可动部件”。另外,按钮壳体32为:对第二可动部件进行保持的第二可动部件保持部。
图5是将操作部件51放大示出的立体图。操作部件51为:以中心轴J1为中心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筒状部件。操作部件51具备:操作部件主体511、以及2个操作部件突出部512。操作部件主体511为: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筒状部件。在图3及图5所示的例子中,操作部件主体511为: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有底大致圆筒状部件。操作部件主体511的下端面513为:以中央部朝向下方呈凸状的方式弯曲的凸面(例如球面的一部分)。
2个操作部件突出部512为:自操作部件主体511的外侧面的上端部向侧方突出的部位。各操作部件突出部512例如为:沿着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径向(以下也简称为“径向”。)延伸的大致长方体状。在图2所示的状态下,2个操作部件突出部512位于中心轴J1的(+X)侧及(-X)侧。换言之,2个操作部件突出部512中的一个操作部件突出部512在X方向上位于中心轴J1的一侧,另一个操作部件突出部512在X方向上夹着中心轴J1而位于该一个操作部件突出部512的相反侧。2个操作部件突出部512的形状大致相同,一个操作部件突出部512配置于:使另一个操作部件突出部512在周向上旋转180°的位置。
如图1至图3所示,操作部件主体511位于按钮壳体32的贯通孔35(参照图4)内,2个操作部件突出部512分别位于按钮壳体32的2个沟部34(参照图4)内。操作部件突出部512从按钮壳体32的贯通孔35内以在沟部34处贯穿按钮壳体32的侧壁的方式向按钮壳体32的外部延伸。如上所述,操作部件51通过按钮壳体32而被保持为能够以中心轴J1为中心进行旋转,在操作部件51旋转时,操作部件突出部512在沟部34内移动。如上所述,当将操作部件51称为“第二可动部件”时,操作部件主体511及操作部件突出部512分别为:“第二可动部件主体”及“第二可动部件突出部”。
按钮壳体32的沟部34的上端面341(参照图4)为:自上侧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接触的上凸轮部。在操作部件51朝向下方的移动受到了限制的状态下,当沟部34的上端面341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直接接触而朝下按压时,有周向上的力作用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使得操作部件51沿着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按钮壳体32的沟部34的下端面342中的上述倾斜面为:自下侧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接触的下凸轮部。在操作部件51朝向上方的移动受到了限制的状态下,当沟部34的下端面342的该倾斜面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直接接触而朝上按压时,有周向上的力作用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使得操作部件51沿着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
操作弹性部件53在按钮壳体32的贯通孔35的内侧,被配置于操作部件51的内部(即,操作部件主体511的内部)。在图1及图3所示的状态下,操作弹性部件53自上方被插入于有底大致圆筒状的操作部件主体511的内部空间,操作弹性部件53的上部自操作部件主体511的上端向上方突出。操作弹性部件53为:能够沿着上下方向被弹性压缩的部件。操作弹性部件53例如为:大致以中心轴J1为中心而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螺旋弹簧。在图1及图3中,为了方便说明,将操作弹性部件53画成大致圆筒状。其他图中也是同样的。
操作弹性部件53的下端与操作部件主体511的底部接触。操作弹性部件53通过操作部件51而自下侧被保持。操作弹性部件53的上端与按钮盖31的上表面部311的内表面接触。即,操作弹性部件53配置于按钮部3与操作部件51之间。另外,操作部件51为:自下侧对操作弹性部件53进行保持的弹性部件保持件。通过按钮部3相对于操作弹性部件53而相对地向下方移动,使得操作弹性部件53在操作部件51的内侧沿着上下方向被压缩。另外,操作弹性部件53的形状及结构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操作弹性部件53可以为:除螺旋弹簧以外的弹性部件。另外,关于操作部件51,在不需要将操作弹性部件53收纳于内部的情况下,例如可以为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柱状部件。
2个开关部件52通过壳体2而被保持。2个开关部件52配置于按钮壳体32及操作部件51的(+X)侧及(-X)侧。换言之,2个开关部件52中的一个开关部件52在X方向上位于按钮壳体32及操作部件51的一侧,另一个开关部件52在X方向上夹着按钮壳体32及操作部件51而配置于该一个开关部件52的相反侧。2个开关部件52的形状大致相同,一个开关部件52配置于:使另一个开关部件52在周向上旋转180°的位置。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开关部件52为:俯视时呈大致矩形的单一部件。在图1至图3所示的状态下,2个开关部件52分别位于2个操作部件突出部512的下方,与2个操作部件突出部512的下端面直接接触。或者,开关部件52以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的下端面之间空开少许间隙的方式接近于该下端面。
在操作部件突出部512自上侧与开关部件52直接接触的状态下,当操作部件51向下方移动时,开关部件52通过操作部件突出部512而自初始位置被按下。换言之,开关部件52随着操作部件突出部512的移动而向下方位移。当开关部件52自图3所示的初始位置向下方位移时,触点移动机构43的上述杆的端部通过开关部件52而被按下,该杆进行旋转,由此移动触点42向下方移动而与下侧的固定触点41接触。据此,触点4的状态从“开”转变到“闭”,从而使能开关1处于ON状态。
在触点4的状态处于“闭”时,在触点移动机构43中,上述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因此,当操作部件突出部512从开关部件52的上方退避,使得将开关部件52按下的力被除去时,利用该弹簧的复原力,上述杆进行旋转,移动触点42向上方移动。移动触点42与上侧的固定触点41接触,触点4的状态从“闭”转变到“开”,从而使能开关1处于OFF状态。另外,通过旋转的该杆而将开关部件52推起,从而返回图3所示的初始位置。
这样,在使能开关1中,通过开关部件52位移,使得触点4的状态在“开”与“闭”之间进行变更。另外,在使能开关1中,针对于2个开关部件52而言,由操作部件51的2个操作部件突出部512赋予的力大致同时变化。据此,2个开关部件52相互同步地位移,从而将2个触点4的状态大致同时变更。因此,2个触点4的状态相互同步地转变。
在图2及图3所示的例子中,在各开关部件52的附近且是在壳体2设置有临时固定部61。临时固定部61例如为: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柱状部位。临时固定部61可以为壳体2的一部分,也可以为安装于壳体2的另一部件。在图2及图3所示的状态下,临时固定部61位于比操作部件突出部512更靠下侧的位置,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而向下方离开。临时固定部61俯视时(即,在上下方向上)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重叠。临时固定部61俯视时可以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局部重叠,也可以整体重叠。当操作部件51自图3所示的位置向下方移动时,操作部件突出部512自上侧与临时固定部61接触,由此操作部件51朝向下方的移动受到限制。
接下来,参照图6A~图16A及图6B~图16B,对使能开关1使用时的各构成的动作详细地进行说明。图6A~图16A是示出使能开关1的(-X)侧的部位的俯视图。图6A~图16A中,与图2同样地,将按钮盖31的图示省略。图6B~图16B是示出使能开关1的(-X)侧的部位的纵向截面图。使能开关1的(+X)侧的部位的各构成的动作与以下说明的(-X)侧的部位的各构成的动作相同。
图6A~图14A及图6B~图14B中示出将作为第一可动部件的按钮部3由省略图示的操作者朝向壳体2按下的样子。另外,图14A~图16A及图14B~图16B中示出操作者的手离开按钮部3而使得按钮部3从被按入的位置返回原来的位置的样子。
在以下说明中,如图6A及图6B所示,将按钮部3未被按入的状态下的按钮部3的位置(即,按钮部3相对于壳体2的相对位置)称为“第一挡位”。另外,如图14A及图14B所示,将按钮部3被按入到最下侧的状态的按钮部3的位置称为“第三挡位”。此外,将图11A及图11B所示的按钮部3的位置称为“第二挡位”。第二挡位为:第一挡位与第三挡位之间的按钮部3的规定位置。
在按钮部3位于第二挡位的状态下,操作部件51的下端与壳体2的内底面21接触,按钮壳体32自壳体2的内底面21向上方离开。在按钮部3位于第三挡位的状态下,操作部件51的下端及按钮壳体32的下端均与壳体2的内底面21接触。另外,在按钮部3位于第一挡位的状态下,操作部件51及按钮壳体32均自壳体2的内底面21向上方离开。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能开关1中,当按钮部3被按入时,在第一挡位与第二挡位之间,触点4的状态从“开”转变到“闭”,在第二挡位与第三挡位之间,触点4的状态从“闭”转变到“开”。而且,在按钮部3从第三挡位返回第一挡位时,触点4的状态被维持“开”的状态。
在使能开关1中,当按钮部3从图6A及图6B所示的第一挡位被向下方按入时,如图7A及图7B所示,操作部件51与按钮壳体32一同向下方移动。此时,操作部件51不旋转,操作部件51相对于按钮壳体32而言的相对位置相比图6A及图6B所示的情形没有发生变化。另外,操作部件突出部512在上下方向上与开关部件52重叠,因此,开关部件52与操作部件51一同向下方移动。在图7A及图7B所示的状态下,与图6A及图6B同样地,触点4的状态处于“开”。在图7A及图7B所示的状态下,操作部件突出部512与临时固定部61的上端接触。据此,操作部件51被临时固定于(即,暂时卡止于)壳体2,朝向下方的移动受到限制。
当按钮部3被进一步向下方按入时,如图8A及图8B所示,操作部件51通过临时固定部61而被限制了朝向下方的移动,因此,在上下方向上不移动,按钮盖31及按钮壳体32向下方移动。即,按钮部3相对于操作部件51而相对地向下方移动。据此,位于按钮部3与操作部件51之间的操作弹性部件53在上下方向上被压缩。另外,按钮壳体32的沟部34的上端面341(即,上凸轮部)自上侧与操作部件51的操作部件突出部512接触。此时,操作部件51不旋转。另外,由于操作部件51不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所以,开关部件52也不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在图8A及图8B所示的状态下,触点4的状态为“开”的状态。
当按钮部3被进一步向下方按入时,操作部件51通过临时固定部61而被限制朝向下方的移动,因此,在上下方向上不移动,按钮盖31及按钮壳体32进一步向下方移动。即,按钮部3相对于操作部件51而相对地进一步向下方移动。据此,如图9B所示,操作弹性部件53在上下方向上被进一步压缩。
另外,通过按钮部3相对于操作部件51而向下方进行相对移动,使得周向上的力从自上侧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接触的沟部34的上端面341作用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操作部件51随着按钮部3的下降而从图8A所示的位置向图9A所示的位置进行逆时针旋转。据此,操作部件突出部512就会相对于临时固定部61而向(-Y)侧偏离(即,操作部件突出部512和临时固定部61的上下方向上的重复被消除),从而临时固定部61对操作部件51实施的临时固定得以解除。
当操作部件51的临时固定被解除时,利用在操作部件51的内部沿着上下方向被压缩的操作弹性部件53的复原力,操作部件51从图9B所示的位置朝向图10B所示的位置而一口气移动到下方。另外,如图10A所示,操作部件突出部512在上下方向上与开关部件52重叠,自上侧与开关部件52接触,因此,会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对开关部件52赋予朝下的力,开关部件52与操作部件51一同一口气向下方移动。并且,利用被操作部件突出部512按下的开关部件52,对触点移动机构43进行操作,移动触点42向下方移动,与下侧的固定触点41接触。即,通过开关部件52的该朝下的位移,触点4的状态从“开”向“闭”转变。
在使能开关1中,如上所述,操作部件51从图9B所示的位置朝向图10B所示的位置的下降是以极短时间来进行的,操作部件51的(-X)侧的开关部件52的下降以及操作部件51的(+X)侧的开关部件52的下降也是以极短时间来进行的。因此,能够抑制:位于操作部件51的(-X)侧的触点4从“开”朝向“闭”的状态转变的时机、和位于操作部件51的(+X)侧的触点4从“开”朝向“闭”的状态转变的时机错开。换言之,能够使2个触点4的状态转变大致同时进行。另外,如图9A及图10A所示,操作部件51从图9B所示的位置下降至图10B所示的位置时,操作部件51不在周向上旋转。
当按钮部3被进一步向下方按入时,如图11A及图11B所示,操作部件51与按钮壳体32一同向下方移动。此时,操作部件51不旋转,操作部件51相对于按钮壳体32而言的相对位置相比图10A及图10B所示的情形没有发生变化。另外,操作部件突出部512在上下方向上与开关部件52重叠,因此,开关部件52与操作部件51一同向下方移动。在图11A及图11B所示的状态下,与图10A及图10B同样地,触点4的状态为“闭”。在图11A及图11B所示的状态下,操作部件51的操作部件主体511的下端面513与壳体2的内底面21接触。据此,操作部件51朝向下方的移动受到限制。如上所述,图11A及图11B所示的按钮部3的位置为第二挡位。
当按钮部3被进一步向下方按入时,如图12A及图12B所示,操作部件51通过壳体2的内底面21而被限制了朝向下方的移动,所以,在上下方向上不移动,按钮盖31及按钮壳体32进一步向下方移动。即,按钮部3相对于操作部件51而相对地进一步向下方移动。据此,操作弹性部件53在上下方向上被进一步压缩。
另外,通过按钮部3相对于操作部件51而朝向下方进行相对移动,使得周向上的力从自上侧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接触的沟部34的上端面341作用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操作部件51随着按钮部3的下降而从图11A所示的位置朝向图12A所示的位置进行逆时针旋转。据此,操作部件突出部512就会从在上下方向上与开关部件52重叠的位置而向(-Y)侧偏离。换言之,操作部件突出部512从开关部件52的上方朝向侧方退避,操作部件突出部512和开关部件52的上下方向上的重复被消除。
在使能开关1中,如上所述,与壳体2的内底面21接触的操作部件主体511的下端面513为:朝向下方呈凸状的凸面,因此,在操作部件51旋转时,能够降低操作部件主体511与壳体2的内底面21之间的摩擦。所以,能够降低操作部件51的旋转所需要的力。
当操作部件突出部512从开关部件52的上方退避时,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对开关部件52赋予的朝下的力会消失,利用触点移动机构43的上述弹簧的复原力,开关部件52从图12B所示的位置朝向图13B所示的原来的位置(即,图6B所示的初始位置)而移动到上方。另外,通过触点移动机构43,移动触点42向上方移动,与上侧的固定触点41接触。即,随着开关部件52的该朝上的位移,触点4的状态从“闭”向“开”转变。
另外,如图12A及图13A所示,在开关部件52向上方移动的期间,操作部件51不在周向上旋转。在开关部件52返回到初始位置的状态下,操作部件突出部512在Y方向上与开关部件52的(-Y)侧的侧面对置。操作部件突出部512也可以与开关部件52的(-Y)侧的侧面接触,还可以空开少许的间隙而接近。
当按钮部3被进一步向下方按入时,如图14A及图14B所示,操作部件51通过壳体2的内底面21而被限制了朝向下方的移动,因此,在上下方向上不移动,按钮盖31及按钮壳体32进一步向下方移动。即,按钮部3相对于操作部件51而相对地进一步向下方移动。据此,操作弹性部件53沿着上下方向被进一步压缩。另外,通过按钮部3相对于操作部件51而向下方进行相对移动,使得周向上的力从自上侧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接触的沟部34的上端面341作用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操作部件51随着按钮部3的下降而从图13A所示的位置向图14A所示的位置进行逆时针旋转。如上所述,图14A及图14B所示的按钮部3的位置为:按钮部3被按入于最下侧的第三挡位。
在按钮部3位于第三挡位的状态下,当操作者的手离开按钮部3时,利用上述的复位弹性部件(省略图示)的复原力,按钮盖31及按钮壳体32从图14B所示的位置朝向图15B所示的位置而移动到上方。图15B所示的按钮部3的位置与图11B所示的第二挡位大致相同。在按钮部3从第三挡位移动到上方时,通过在按钮部3与操作部件51之间沿着上下方向被压缩的操作弹性部件53,对操作部件51赋予朝下的力,使得操作部件51朝向上方的移动受到限制。因此,按钮壳体32相对于操作部件51而相对地向上方移动,按钮壳体32的沟部34中的下端面342的上述倾斜面(即,下凸轮部)自下侧与操作部件51的操作部件突出部512接触。并且,周向上的力从下凸轮部作用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操作部件51从图14A所示的位置朝向图15A所示的位置进行顺时针旋转。
在以下说明中,将按钮部3下降时的操作部件51的旋转方向(上述例中为逆时针)及沿着该旋转方向的旋转还分别称为“第一方向”及“沿第一方向的移动”。另外,将按钮部3上升时的操作部件51的旋转方向(上述例中为顺时针)及沿着该旋转方向的旋转还分别称为“第二方向”及“沿着第二方向的移动”。该第二方向为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朝向。其他实施方式中也是同样的。
如图15A所示,操作部件突出部512与开关部件52的(-Y)侧的侧面接触。因此,操作部件51不再顺时针旋转。即,操作部件51沿着顺时针方向的旋转会受到开关部件52的限制。另外,在按钮部3从第三挡位上升而向第二挡位返回的期间,开关部件52不移动(即,开关部件52的位置被维持),触点4的状态被维持“开”的状态。
当按钮部3进一步向上方移动而到达第一挡位附近时,如图16B所示,操作部件突出部512的下端位于比开关部件52的上端更靠上侧的位置,操作部件突出部512从开关部件52的(-Y)侧的侧面离开。并且,在通过操作弹性部件53而限制了操作部件51朝向上方的移动的状态下,通过从下凸轮部作用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的周向上的力,使得操作部件51从图15A所示的位置向图16A所示的位置进行顺时针旋转,从而位于开关部件52的上方。图16A及图16B所示的按钮部3位于第一挡位。另外,在按钮部3从第二挡位上升而向第一挡位返回的期间,开关部件52不移动(即,开关部件52的位置被维持),触点4的状态被维持“开”的状态。
如以上所说明,使能开关1具备:壳体2、第一可动部件(即,按钮部3)、触点4、以及触点机构5。按钮部3朝向壳体2而被向下方按入。随着按钮部3朝向壳体2而被按入,触点机构5将触点4的状态从“开”及“闭”中的一方转变到另一方(本实施方式中,从“开”转变到“闭”),进而,从该另一方朝向该一方转变。
如上所述,将按钮部3未被按入的状态下的按钮部3相对于壳体2的位置设为第一挡位。另外,将按钮部3被按入到最下侧的状态下的按钮部3相对于壳体2的位置设为第三挡位。此外,将第一挡位与第三挡位之间的按钮部3相对于壳体2的规定位置设为第二挡位。在按钮部3被按入时,在第一挡位与第二挡位之间,触点4的状态从上述一方转变到上述另一方,在第二挡位与第三挡位之间,触点4的状态从该另一方转变到该一方。在按钮部3从第三挡位向第一挡位返回时,触点4的状态被维持该一方的状态。
触点机构5具备第二可动部件(即,操作部件51)和开关部件52。操作部件51通过按钮部3而被保持,能够相对于按钮部3而进行相对移动。开关部件52与操作部件51直接接触,随着操作部件51的移动而位移,由此对触点4的状态进行变更。按钮部3具备:自上侧与操作部件51接触的上凸轮部(上述例中为沟部34的上端面341)、以及自下侧与操作部件51接触的下凸轮部(上述例中为沟部34的下端面342)。
在使能开关1中,在按钮部3从第一挡位向第二挡位被按入时,通过与按钮部3一同向下方移动的操作部件51而对开关部件52赋予力,由此开关部件52进行位移,触点4的状态从上述一方转变到上述另一方。另外,在按钮部3从第二挡位向第三挡位被按入时,在操作部件51朝向下方的移动受到了限制的状态下,上凸轮部自上侧与操作部件51接触,随着按钮部3的下降,使操作部件51相对于按钮部3而沿着规定的第一方向进行相对移动(上述例中,使其逆时针旋转)。据此,从操作部件51对开关部件52赋予的朝下的力会消失,开关部件52向原来的位置返回,触点4的状态从上述另一方转变到上述一方。
在使能开关1中,在按钮部3进一步从第三挡位向第一挡位返回时,开关部件52的位置(即,相对于按钮部3的相对位置)被维持的状态下,操作部件51与按钮部3一同向上方移动。另外,在操作部件51朝向上方的移动受到了限制的状态下,下凸轮部自下侧与操作部件51接触,随着按钮部3的上升,使操作部件51相对于按钮部3而沿着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朝向的第二方向进行相对移动(上述例中,使其顺时针旋转)。
这样,在使能开关1中,使保持于按钮部3的操作部件51与开关部件52直接接触,随着操作部件51的移动,使开关部件52进行位移,由此实现第一挡位、第二挡位以及第三挡位处的触点4的状态的切换。据此,能够减少使能开关1的零部件数量,将使能开关1小型化。具体而言,如上所述,在触点4、开关部件52以及操作部件51在X方向上并排的使能开关1中,与在操作部件51与开关部件52之间设置有其他连动部件等的情形相比,能够使得使能开关1的X方向(即,长度方向)上的的长度变小。
如上所述,优选为,在按钮部3从第一挡位朝向第二挡位被按入时,操作部件51自上侧与开关部件52接触,通过与按钮部3一同向下方移动的操作部件51而将开关部件52按下。据此,与开关部件52在X方向上位移的情形相比,能够将使能开关1在X方向(即,长度方向)上进一步小型化。
如上所述,按钮部3优选还具备:上表面部311、以及筒状的第二可动部件保持部(即,按钮壳体32)。上表面部311为:操作者将按钮部3按入时接触的部位。按钮壳体32自上表面部311向下方延伸,并且,将操作部件51保持于内侧。优选为,上述的上凸轮部为:在按钮壳体32的侧面且沿着相对于上下方向而倾斜的方向延伸的沟部34的上端面341,下凸轮部为:沟部34的下端面342。这样,按钮壳体32兼具有:对操作部件51进行保持的功能、和上述的上凸轮部及下凸轮部的功能,由此能够简化使能开关1的结构。其结果,能够实现使能开关1的进一步小型化。
如上所述,操作部件51优选具备: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可动部件主体(即,操作部件主体511)、以及自操作部件主体511向侧方突出的第二可动部件突出部(即,操作部件突出部512)。这种情况下,在按钮部3从第一挡位朝向第二挡位被按入时,操作部件突出部512自上侧与开关部件52接触而赋予力。另外,在按钮部3从第二挡位朝向第三挡位被按入时,上凸轮部自上侧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接触。此外,在按钮部3从第三挡位向第一挡位返回时,下凸轮部自下侧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接触。这样,在操作部件51中,通过使与开关部件52接触的部位和与上凸轮部及下凸轮部接触的部位通用化,能够简化触点机构5的结构。其结果,能够实现使能开关1的进一步小型化。
如上所述,操作部件51优选为: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J1为中心的筒状或柱状。另外,操作部件51相对于按钮部3而沿着上述第一方向的相对移动为:朝向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周向上的一侧(上述例中为逆时针方向)的旋转,操作部件51相对于按钮部3而沿着上述第二方向的相对移动优选为:朝向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周向上的另一侧(上述例中为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据此,与沿着该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的相对移动为上下方向等的直线移动的情形相比,能够将使能开关1小型化。
如上所述,在按钮部3从第二挡位朝向第三挡位被按入时,优选通过操作部件51的下端面513与壳体2接触,来实现操作部件51朝向下方的移动的限制。这种情况下,操作部件51的下端面513优选为:以中央部向下方呈凸状的方式弯曲的凸面。据此,能够降低操作部件51与壳体2的接触部处的摩擦力。其结果,能够降低:操作部件51沿着上述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的移动所需要的力。上述例中,能够降低:操作部件51沿着逆时针方向及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所需要的力。因此,能够降低:按钮部3的按入所需要的力,从而能够提高使能开关1的操作性。
如上所述,使能开关1优选还具备:配置于操作部件51与按钮部3之间的操作弹性部件53。通过按钮部3相对于操作部件51而相对地移动到下方,使得操作弹性部件53沿着上下方向被压缩。这种情况下,在按钮部3从第一挡位朝向第二挡位被按入时,在触点4的状态从上述一方转变到上述另一方之前,操作部件51与设置于壳体2的临时固定部61接触,使得操作部件51朝向下方的移动受到限制。在使能开关1中,在操作部件51朝向下方的移动受到了限制的状态下,通过按钮部3向下方移动,使得操作弹性部件53沿着上下方向被压缩,上凸轮部自上侧与操作部件51接触,随着按钮部3的下降,使操作部件51沿着上述第一方向移动。其结果,操作部件51相对于临时固定部61而错开,利用操作弹性部件53的复原力,操作部件51向下方移动,对开关部件52赋予力,由此开关部件52进行位移,触点4的状态从上述一方转变到上述另一方。
这样,在使能开关1中,在按钮部3向第二挡位下降中,将操作部件51临时固定,利用被压缩的操作弹性部件53的复原力,使操作部件51一口气向下方移动,由此能够使触点4的状态迅速且可靠地从“开”转变到“闭”。另外,在使能开关1具备多个触点4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触点4的状态从“开”转变到“闭”的时机在多个触点4处错开的情形。其结果,能够提高使能开关1的动作稳定性。
如上所述,优选为,使能开关1还具备:夹着操作部件51而配置于触点4的相反侧的另一个触点4,该另一个触点4的状态通过触点机构5而与上述触点4的状态同步地转变。这种情况下,触点机构5还具备:夹着操作部件51而配置于开关部件52的相反侧且通过壳体2而被保持的另一个开关部件52。另外,该另一个开关部件52与上述开关部件52同样地,与操作部件51直接接触,随着操作部件51的移动,与开关部件52的位移同步地位移,由此对上述另一个触点4的状态进行变更。据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很好地实现多个触点4的状态转变(即,多个触点4的开闭)。
上述的使能开关1中,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为了提高使能开关1的操作性,可以在按钮部3从第一挡位朝向第三挡位移动的中途,使按钮部3的按入所需要的力局部地变大。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使将按钮部3从第二挡位向第三挡位按入时所需要的力变大。
图17A及图17B是示出用于实现该按入力的变化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17A是示出按钮部位于第二挡位的状态下的操作部件51的下端面513附近的侧视图。图17B是示出图17A的状态下的操作部件51的下端面513接触的壳体2的内底面21的俯视图。图17B中以虚线示出操作部件51的下端面513。
在图17A及图17B所示的例子中,在操作部件51的下端面513的外周部设置有朝向下方突出的大致半球状的凸部514。另外,在壳体2的内底面21且是在俯视时与操作部件51的外周部重叠的位置设置有:沿着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径向延伸的凸部211。在按钮部3位于第二挡位的状态下,操作部件51的凸部514在俯视下的壳体2的凸部211的顺时针侧,与凸部211相邻。
在将按钮部3从第二挡位按入至第三挡位时,需要操作部件51的凸部514越过壳体2的凸部211而移动到俯视下的凸部211的逆时针侧。为了进行凸部514的该移动,需要将操作弹性部件53(参照图3)沿着上下方向进行压缩,因此,与没有设置凸部514及凸部211的情形相比,将按钮部3按入所需要的力变大。据此,能够抑制:操作者误将以第二挡位被维持的按钮部3向第三挡位按入。
操作部件51相对于按钮壳体32沿着上述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的相对移动未必一定要为:朝向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周向上的一侧及另一侧进行的旋转,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沿着上述的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的相对移动可以为:朝向(+Y)方向的移动、以及朝向(-Y)方向的移动。具体而言,如图18所示,可以在按钮壳体32的(-X)侧的侧面及(+X)侧的侧面形成:朝向相同方向延伸的大致相同形状的沟部34,且在该2个沟部34内配置有:操作部件51的2个操作部件突出部512。各沟部34从按钮壳体32的侧面的中央部(即,Y方向及Z方向上的中央部)朝向(+Y)方向且是(+Z)方向延伸。在图18所示的例子中,在操作部件51朝向下方的移动受到了限制的状态下,通过按钮壳体32向下方移动,使得操作部件51从图18所示的位置相对于按钮壳体32而向(+Y)方向进行相对移动。另外,在操作部件51朝向上方的移动受到了限制的状态下,通过按钮壳体32向上方移动,使得操作部件51相对于按钮壳体32而向(-Y)方向进行相对移动。
设置于使能开关1的触点4的数量不限定于2个,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3个以上。
在操作部件51中,与开关部件52接触的部位、和与上凸轮部及下凸轮部接触的部位可以不同。例如,上凸轮部及下凸轮部未必一定要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接触而使操作部件51移动,可以与操作部件51的其他部位接触。另外,与开关部件52接触的操作部件51的部位未必限定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可以为操作部件51的除操作部件突出部512以外的部位。
上凸轮部及下凸轮部未必设置于按钮壳体32的沟部34,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另外,上凸轮部及下凸轮部未必一定要设置于按钮壳体32的(+X)侧的侧面以及(-X)侧的侧面,可以设置于按钮壳体32的其他部位、或按钮部3的除按钮壳体32以外的部位。
在上述例中,通过操作部件突出部512与临时固定部61接触而使得操作部件51被临时固定,不过,也可以通过将临时固定部61设置于其他位置,操作部件主体511与临时固定部61接触,由此将操作部件51临时固定。另外,操作部件51的临时固定未必一定要进行,临时固定部61及操作弹性部件53可以省略。
操作部件51的形状不限定于上述例,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操作部件51的下端面513未必一定要为凸面,可以为与壳体2的内底面21大致平行的平面。操作部件主体511未必一定要为:以中心轴J1为中心的筒状或柱状,可以具有其他形状。操作部件51未必一定要具备:操作部件主体511及操作部件突出部512,可以具有其他结构。
开关部件52的形状及移动方向未必限定于上述例,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通过开关部件52在相对于Z方向而倾斜的方向上位移,也可以对触点4的状态进行变更。另外,触点4的结构也不限定于上述例,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使能开关1a进行说明。图19是示出使能开关1a的主视图。图20是使能开关1a的分解立体图。图21及图22是将一部分构成的图示省略后的使能开关1a的侧视图。图21中以虚线示出壳体2a。图22中以虚线示出壳体2a及按钮盖31a。图19、图21以及图22中示出按钮部3a未被按入的状态(即,初始状态)的使能开关1a。后述的图25及图26中也是同样的。
使能开关1a为:以沿着Z方向(即,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J2为中心的大致圆柱状的开关。使能开关1a与上述的使能开关1同样地为:3挡位使能开关。使能开关1a具备:壳体2a、按钮部3a、触点4a以及触点机构5a。壳体2a为:以中心轴J2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件,对按钮部3a、触点4a以及触点机构5a进行支撑。
按钮部3a为:以中心轴J2为中心的有盖大致圆筒状的部件。按钮部3a被插入于壳体2a的上部开口。按钮部3a的上部自壳体2a的上端朝向上侧而突出。按钮部3a构成为:通过使能开关1a的操作者将其上表面朝向下方(即,(-Z)方向)按压而朝向壳体2a被向下方按入。
按钮部3a具备:按钮盖31a、按钮壳体32a以及复位弹性部件33a。按钮盖31a为:以中心轴J2为中心的有盖大致圆筒状的部件,朝向下方而呈开口。按钮盖31a的顶盖部(即,(+Z)侧的端面部,以下还称为“上表面部311a”。)为:操作者将按钮部3a按入时接触的部位。
图23是从斜下方观察按钮盖31a的立体图。在按钮盖31a的上表面部311a的下表面设置有2个突起部312a。2个突起部312a为大致相同形状,一个突起部312a配置于:使另一个突起部312a在以中心轴J2为中心的周向(以下也简称为“周向”。)上旋转180°的位置。各突起部312a在按钮盖31a的侧壁部附近被配置于:自该侧壁部朝向径向内侧离开的位置。各突起部312a为:俯视时沿着周向延伸的大致圆弧状的部位。各突起部312a的下端面为:沿着俯视时的(即,从(+Z)侧沿着Z方向观察时的)逆时针方向而朝向(+Z)侧的倾斜面。
图24是从斜上方观察按钮壳体32a的立体图。按钮壳体32a为:大致筒状(图24所示的例子中,以中心轴J2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件。按钮壳体32a自按钮盖31a的下部开口插入,被安装于按钮盖31a。按钮壳体32a的下部自按钮盖31a的下端朝向下侧而突出。换言之,按钮壳体32a自按钮盖31a的上表面部311a向下方延伸。按钮部3a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时,按钮壳体32a与按钮盖31a一同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在以下说明中,将按钮部3a还称为“第一可动部件”。
在按钮壳体32a的径向(即,以中心轴J2为中心的径向)内侧保持有后述的操作部件51a。在按钮壳体32a的侧面设置有2个凹部34a。2个凹部34a为大致相同形状,一个凹部34a配置于:使另一个凹部34a在周向上旋转180°的位置。各凹部34a自按钮壳体32a的上端朝向下方而凹陷。在各凹部34a内配置有:按钮盖31a的突起部312a及后述的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通过按钮盖31a的突起部312a和按钮壳体32a的凹部34a的下端面而被上下夹持。各凹部34a的下端面包括第一端面341a和第二端面342a。第一端面341a为:相对于中心轴J2而大致垂直地扩展的大致水平面。第二端面342a从第一端面341a的俯视时的逆时针方向上的端部沿着逆时针方向扩展。第二端面342a为:沿着俯视时的逆时针方向而朝向(+Z)侧的倾斜面。
图20至图22所示的复位弹性部件33a为:能够沿着上下方向弹性压缩的部件。复位弹性部件33a例如为: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螺旋弹簧。图20至图22中,为了方便说明,将复位弹性部件33a画成大致圆筒状。在图20所示的例子中,2个复位弹性部件33a在按钮壳体32a的径向内侧而被配置于周向上错开180°的位置。各复位弹性部件33a的下部从按钮壳体32a向下方突出,自下方由壳体2a支撑。在使能开关1a中,由操作者将按钮部3a向下方按入,按钮盖31a及按钮壳体32a自初始位置向下方移动,由此复位弹性部件33a沿着上下方向被弹性压缩。并且,当操作者对按钮部3a的按压被解除时,利用复位弹性部件33a的复原力,按钮盖31a及按钮壳体32a向上方被推起,向初始位置返回。另外,复位弹性部件33a的配置、形状以及结构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另外,复位弹性部件33a可以为:除螺旋弹簧以外的弹性部件(例如板簧等)。
使能开关1a具备:分别具有触点4a的2个微动开关40a。换言之,使能开关1a具备2个触点4a,各触点4a为微动开关40a的一部分。在各微动开关40a还设置有:用于将使能开关1a与其他装置电连接的连接端子等。2个触点4a的结构大致相同,一个触点4a配置于:使另一个触点4a在周向上旋转180°的位置。
图25是示出一个触点4a及该触点4a附近的一部分构成的主视图。图25中以虚线示出按钮部3a及壳体2a。触点4a具备:2个固定触点41a、1个移动触点42a、以及触点移动机构43a。2个固定触点41a在上下方向上并排配置。移动触点42a配置于2个固定触点41a之间,与2个固定触点41a在上下方向上对置。触点移动机构43a使移动触点42a在上下方向上移动。触点移动机构43a是公知机构,其具备:对移动触点42a进行保持的杆、将该杆支撑为能够旋转的旋转轴、以及与杆连接的弹簧等。触点移动机构43a的结构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另外,2个固定触点41a未必一定要在上下方向上并排,2个固定触点41a及1个移动触点42a的配置可以进行各种变更。此外,触点4a的结构未必一定要具有2个固定触点41a以及1个移动触点42a,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5所示,移动触点42a与上侧的固定触点41a接触的状态为:触点4a处于“开”的状态(即,OFF状态)。另外,移动触点42a与下侧的固定触点41a接触的状态为:触点4a处于“闭”的状态(即,ON状态)。另外,在使能开关1a中,也可以为:移动触点42a与上侧的固定触点41接触的状态为触点4a处于“闭”的状态,移动触点42a与下侧的固定触点41a接触的状态为触点4a处于“开”的状态。
随着按钮部3a朝向壳体2a而被按入,触点机构5a将触点4a的状态从“开”转变到“闭”,再使其从“闭”转变到“开”。另外,如上所述,触点4a的开闭状态(即,ON-OFF状态)可以与之相反。即,随着按钮部3a朝向壳体2a而被按入,触点机构5a将触点4a的状态从“开”及“闭”中的一方转变到另一方,再使其从该另一方转变到该一方。
图26是示出触点机构5a及触点机构5a附近的一部分部件的立体图。如图20、图25以及图26所示,触点机构5a具备:上述的操作部件51a、2个开关部件52a、以及操作弹性部件53a。操作部件51a通过按钮部3a的按钮壳体32a而保持为能够相对于按钮壳体32a进行相对移动。具体而言,操作部件51a配置于按钮壳体32a的径向内侧,以能够沿着以中心轴J2为中心的周向旋转的状态由按钮壳体32a进行保持。另外,按钮壳体32a不在周向上旋转。操作部件51a为:通过作为第一可动部件的按钮部3a而被保持的“第二可动部件”。另外,按钮壳体32a为:对第二可动部件进行保持的第二可动部件保持部。
操作部件51a为:以中心轴J2为中心而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筒状的部件。操作部件51a为与上述的操作部件51(参照图5)大致相同的形状,其具备:操作部件主体511a、以及2个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操作部件主体511a为: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筒状的部件。在图20所示的例子中,操作部件主体511a为:以中心轴J2为中心的有底大致圆筒状的部件。
图27是操作部件51a的仰视图。在操作部件主体511a的下端面513a设置有:自该底面向下方突出的凸部514a。在图27所示的例子中,沿着径向呈大致直线状延伸的4个凸部514a在操作部件主体511a的下端面513a的外周部,沿着周向以大致等角度间隔排列。
图28是壳体2a的俯视图。在壳体2a的内部设置有:与中心轴J2大致垂直的大致平板状的隔板21a。隔板21a设置于壳体2a的上下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上述的微动开关40a(参照图22)在壳体2a的内部而被配置于隔板21a的下侧。操作部件主体511a(参照图27)的下部在壳体2a的内部而被配置于隔板21a的上侧。隔板21a的上表面与操作部件主体511a的下端面513a在上下方向上对置。在隔板21a的上表面设置有:自该上表面朝向上方突出的凸部211a。在图28所示的例子中,沿着径向呈大致直线状延伸的4个凸部211a在周向上以大致等角度间隔排列。隔板21a的4个凸部211a在以中心轴J2为中心的径向上位于与操作部件主体511a的4个凸部514a大致相同的位置。另外,隔板21a的4个凸部211a位于:相对于操作部件主体511a的4个凸部514a而在周向上错开的位置。
如图25至图27所示,2个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为:自操作部件主体511a的外侧面的上端部朝向侧方突出的部位。各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例如为:沿着径向延伸的大致长方体状的部位。2个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为大致相同形状,一个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配置于:使另一个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在周向上旋转180°的位置。
如图26所示,操作部件主体511a位于按钮壳体32a的径向内侧,2个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分别位于按钮壳体32a的2个凹部34a内。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经由凹部34a而从按钮壳体32a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在图26所示的初始状态下,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位于:凹部34a的下端面中的第一端面341a(参照图24)的上方。操作部件51a通过按钮壳体32a而被保持为能够以中心轴J2为中心进行旋转,在操作部件51a旋转时,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在凹部34a内移动。如上所述,当将操作部件51a称为“第二可动部件”时,操作部件主体511a及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分别为“第二可动部件主体”及“第二可动部件突出部”。
按钮盖31a的上述的突起部312a(参照图23)为:自上侧与位于凹部34a内的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接触的上凸轮部。在操作部件51a向下方的移动受到了限制的状态下,当按钮盖31a的突起部312a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直接接触而朝下按压时,有周向上的力作用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操作部件51a沿着俯视时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按钮壳体32a的凹部34a的下端面中的第二端面342a为:自下侧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接触的下凸轮部。换言之,凹部34a的下端面包括下凸轮部。在操作部件51a向上方的移动受到了限制的状态下,当凹部34a的第二端面342a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直接接触而朝上按压时,有周向上的力作用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操作部件51a沿着俯视时的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
图25所示的操作弹性部件53a配置于操作部件51a的内部(即,操作部件主体511a的径向内侧)。在图25所示的状态下,操作弹性部件53a自上方被插入于:有底大致圆筒状的操作部件主体511a的内部空间,操作弹性部件53a的上部自操作部件主体511a的上端向上方突出。操作弹性部件53a为:能够沿着上下方向弹性压缩的部件。操作弹性部件53a例如为:以中心轴J2为大致中心而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螺旋弹簧。图25中,为了方便说明,将操作弹性部件53a画成大致圆筒状。其他图中也是同样的。
操作弹性部件53a的下端与操作部件主体511a的底部接触。操作弹性部件53a自下侧由操作部件51a保持。操作弹性部件53a的上端与按钮盖31a的上表面部311a的下表面接触。即,操作弹性部件53a配置于按钮部3a与操作部件51a之间。另外,操作部件51a为:自下侧对操作弹性部件53a进行保持的弹性部件保持件。通过按钮部3a相对于操作弹性部件53a而相对地向下方移动,使得操作弹性部件53a在操作部件51a的内侧沿着上下方向被压缩。另外,操作弹性部件53a的形状以及结构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操作弹性部件53a可以为除螺旋弹簧以外的弹性部件。另外,在不需要将操作弹性部件53a收纳于内部的情况下,操作部件51a例如可以为:以中心轴J2为中心的大致柱状的部件。
2个开关部件52a为:分别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矩形带状的部件。2个开关部件52a的形状大致相同,一个开关部件52a配置于:使另一个开关部件52a在周向上旋转180°的位置。开关部件52a以沿着上下方向贯穿壳体2a的隔板21a(参照图28)的状态由壳体2a进行保持,能够相对于壳体2a而在上下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在图25所示的例子中,开关部件52a为:与径向大致垂直的大致平板状的单一部件。在开关部件52a的内侧面的下部设置有: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突起部521a。在图26所示的初始状态下,2个开关部件52a分别位于2个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的下方,与2个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的下端面直接接触。或者,开关部件52a以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的下端面之间空开少许的间隙的方式接近于该下端面。
在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自上侧与开关部件52a直接接触的状态下,当操作部件51a向下方移动时,开关部件52a通过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而自初始位置被按下。换言之,开关部件52a随着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的移动而向下方位移。当开关部件52a自初始位置向下方位移时,触点移动机构43a的上述杆的端部通过开关部件52a的突起部521a而被按下,通过该杆旋转,使得移动触点42a向下方移动而与下侧的固定触点41a接触。据此,微动开关40a的触点4a的状态从“开”转变到“闭”,从而使能开关1a处于ON状态。
在触点4a的状态处于“闭”时,在触点移动机构43a中,上述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因此,当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自开关部件52a的上方退避,将开关部件52a按下的力被除去时,利用该弹簧的复原力,上述杆旋转,移动触点42a向上方移动。移动触点42a与上侧的固定触点41a接触,触点4a的状态从“闭”转变到“开”,使能开关1a处于OFF状态。另外,利用旋转的该杆而使得开关部件52a被推起,向初始位置返回。
这样,在使能开关1a中,通过开关部件52a进行位移,使得触点4a的状态在“开”与“闭”之间变更。另外,在使能开关1a中,针对于2个开关部件52a而言,由操作部件51a的2个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赋予的力大致同时变化。据此,2个开关部件52a相互同步地位移,将2个触点4a的状态大致同时变更。因此,2个触点4a的状态相互同步地转变。
接下来,参照图29A~图32A以及图29B~图32B,对使能开关1a使用时的各构成的动作详细地进行说明。使能开关1a中的各构成的动作与上述的使能开关1中的各构成的动作大致相同。图29A~图31A是使能开关1a的主视图。图29A~图31A中以虚线示出按钮部3a及壳体2a。图29B~图31B是示出使能开关1a的一部分构成的俯视图。图29B~图31B中示出按钮壳体32a、操作部件51a以及2个开关部件52a。图29A及图29B示出位于上述第一挡位的使能开关1a。图30A及图30B示出位于上述第二挡位的使能开关1a。图31A及图31B示出位于上述第三挡位的使能开关1a。
图32A是示出按钮部3a从第一挡位向第三挡位移动时的按钮部3a的行程(mm)、与按钮部3a的按下所需的操作载荷(N)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图32B是示出按钮部3a的行程(mm)与微动开关40a的行程(mm)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图32A及图32B的横轴表示按钮部3a的行程,还一并示出横轴上的与第一挡位、第二挡位以及第三挡位相当的位置。图32A及图32B的纵轴分别表示按钮部3a的上述操作载荷及微动开关40a的行程。图32B中一并示出:表示触点4a从“开”变为“闭”时的微动开关40a的行程的OP点轨迹线91、以及表示触点4a从“闭”变为“开”时的微动开关40a的行程的RP点轨迹线92。
本实施方式中,在使能开关1a中,当按钮部3a被按入时,在第一挡位与第二挡位之间,触点4a的状态从“开”转变到“闭”,在第二挡位与第三挡位之间,触点4a的状态从“闭”转变到“开”。并且,在按钮部3a从第三挡位向第一挡位返回时,触点4a的状态被维持“开”的状态。另外,2个触点4a的状态与上述的使能开关1同样地大致同步地转变。
在使能开关1a中,在按钮部3a位于图29A及图29B所示的第一挡位的状态下,触点4a的状态为“开”,操作部件51a及按钮壳体32a相对于壳体2a的隔板21a而向上方离开。当按钮部3a自第一挡位被向下方按入时,复位弹性部件33沿着上下方向被压缩,并且,操作部件51a与按钮壳体32a一同向下方移动。此时,操作部件51a不旋转,操作部件51a相对于按钮壳体32a而言的相对位置相比图29A及图29B所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另外,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与开关部件52a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因此,开关部件52a与操作部件51a一同向下方移动。据此,微动开关40a的行程增大。操作部件51a与上述的使能开关1的操作部件51大致同样地与设置于壳体2a的临时固定部(省略图示)接触。据此,操作部件51a被临时固定(即,暂时卡止)于壳体2a,向下方的移动受到限制。此时,触点4a的状态为“开”的状态。
当按钮部3a进一步被向下方按入时,操作部件51a朝向下方的移动受到限制,所以不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开关部件52a也不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另一方面,按钮盖31a及按钮壳体32a将操作弹性部件53a沿着上下方向压缩且向下方移动。因此,按钮部3a的行程增大,不过,微动开关40a的行程没有变化。另外,按钮部3a的操作载荷增大。并且,按钮盖31a的突起部312a(参照图23)自上侧与操作部件51a的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接触。
当按钮部3a进一步被向下方按入时,操作部件51a朝向下方的移动受到限制,所以不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按钮盖31a及按钮壳体32a进一步向下方移动。即,按钮部3a相对于操作部件51a而相对地进一步向下方移动,操作弹性部件53a沿着上下方向进一步被压缩。另外,通过按钮部3a相对于操作部件51a而向下方进行相对移动,使得周向上的力从自上侧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接触的按钮盖31a的突起部312a(即,上凸轮部)作用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操作部件51a从图29B所示的位置向图30B所示的位置稍微进行逆时针旋转。据此,操作部件51a相对于上述临时固定部而离开,操作部件51a的临时固定被解除。
当操作部件51a的临时固定被解除时,利用在操作部件51a的内部沿着上下方向被压缩的操作弹性部件53a的复原力,操作部件51a一口气移动到下方。另外,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与开关部件52a在上下方向上重叠,自上侧与开关部件52a接触,因此,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对开关部件52a赋予朝下的力,开关部件52a与操作部件51a一同一口气向下方移动。据此,移动触点42a一口气向下方移动而与下侧的固定触点41a接触。即,微动开关40a的行程为:从OP点轨迹线91迅速通过,触点4a的状态从“开”向“闭”转变。按钮部3a的操作载荷因操作弹性部件53a复原(即,弹性复位)而急剧减少。
在使能开关1a中,如上所述,操作部件51a的下降以极短时间进行,触点4a以极短时间从“开”切换为“闭”。因此,能够抑制:一个触点4a从“开”朝向“闭”的状态转变的时机、和另一个触点4a从“开”朝向“闭”的状态转变的时机错开。换言之,能够大致同时进行2个触点4a的状态转变。另外,按钮部3a的操作载荷一口气减少,由此在触点4a刚切换前、切换中难以将按钮部3a的按入中断,因此,能够抑制使能开关1a的误操作。
在使能开关1a中,在进行2个触点4a的状态转变后,按钮部3a进一步被向下方按入,位于图30A及图30B所示的第二挡位。在按钮部3a位于第二挡位的状态下,操作部件51a的下端与壳体2a的隔板21a的上表面接触,据此,操作部件51a向下方的移动受到限制。另外,按钮壳体32a相对于隔板21a而向上方离开。
当按钮部3a自第二挡位进一步被向下方按入时,操作部件51a通过壳体2a的隔板21a而被限制了向下方的移动,因此,在上下方向上不移动,按钮盖31a及按钮壳体32a进一步向下方移动。即,按钮部3a相对于操作部件51a而相对地进一步向下方移动。据此,操作弹性部件53a沿着上下方向被压缩。另外,复位弹性部件33a也沿着上下方向被压缩。
另外,通过按钮部3a相对于操作部件51a而向下方进行相对移动,使得周向上的力从自上侧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接触的按钮盖31a的突起部312a(参照图23)作用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操作部件51a随着按钮部3a的下降而逆时针旋转。据此,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相对于与开关部件52a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位置而在周向上错开。换言之,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自开关部件52a的上方朝向侧方退避,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与开关部件52a的上下方向上的重复被消除。
当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自开关部件52a的上方退避时,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对开关部件52a赋予的朝下的力会消失,利用触点移动机构43a(参照图25)的上述弹簧的复原力,开关部件52a从图30A所示的位置朝向图31A所示的位置附近而向上方移动。另外,利用触点移动机构43a,移动触点42a向上方移动而与上侧的固定触点41a接触。即,随着开关部件52a的该朝上的位移,如图32B所示,微动开关40a的行程一口气减少,从而触点4a的状态从“闭”向“开”转变。
在使能开关1a中,如上所述,在第一挡位与第二挡位之间,操作部件51a被临时固定,因此,图32B所示的OP点轨迹线91相对于RP点轨迹线92而向上方离开。这样,通过使触点4a处于ON的时机与处于OFF的时机相比延迟,能够使滞后变大。
另外,在使能开关1a中,在使操作部件51a旋转而使得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从开关部件52a的上方退避之前,在操作部件主体511a的下端面513a设置的凸部514a(参照图27)、和在壳体2a的隔板21a设置的凸部211a(参照图28)在周向上接触。为了使操作部件51a进一步旋转,需要凸部514a越过凸部211a。据此,使操作部件51a旋转所需要的力(即,按钮部3a的操作载荷)如图32A所示增大。因此,能够抑制:位于第二挡位的按钮部3a被误按入而使得触点4a的状态与本意相反地从“闭”向“开”转变。
在开关部件52a向上方移动后,当按钮部3a进一步被向下方按入时,按钮盖31a及按钮壳体32a进一步向下方移动,位于图31A所示的第三挡位。此时,操作部件51a与壳体2a的隔板21a接触,向下方的移动受到限制,因此,在上下方向上不移动。即,按钮部3a相对于操作部件51a而相对地进一步向下方移动,操作弹性部件53a沿着上下方向进一步被压缩。另外,周向上的力从自上侧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接触的按钮盖31a的突起部312a(参照图23)作用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操作部件51a逆时针旋转而向图31B所示的位置进行移动。
在使能开关1a中,在按钮部3a位于第三挡位的状态下,操作部件51a的下端及按钮壳体32a的下端、与隔板21a的上表面接触。据此,按钮部3a向比第三挡位更靠下方的位置移动得以防止。
在按钮部3a位于第三挡位的状态下,当操作者的手离开按钮部3a时,利用复位弹性部件33a(参照图29A及图30A)的复原力,按钮盖31a及按钮壳体32a朝向图29A所示的第一挡位而向上方移动。在按钮部3a从第三挡位向上方移动时,利用在按钮部3a与操作部件51a之间沿着上下方向被压缩的操作弹性部件53a,对操作部件51a赋予朝下的力,操作部件51a向上方的移动受到限制。因此,按钮壳体32a相对于操作部件51a而相对地向上方移动,按钮壳体32a的凹部34a的第二端面342a(即,下凸轮部)自下侧与操作部件51a的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接触。并且,周向上的力从第二端面342a作用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操作部件51a从图31B所示的位置朝向图29B所示的位置进行顺时针旋转。另外,在按钮部3a自第三挡位上升而向第一挡位返回的期间,没有对开关部件52a赋予朝下的力,触点4a的状态被维持“开”的状态。
如以上所说明,在使能开关1a中,与上述的使能开关1大致同样地,触点机构5a具备第二可动部件(即,操作部件51a)和开关部件52a。操作部件51a通过第一可动部件(即,按钮部3a)而被保持,能够相对于按钮部3a而相对地移动。开关部件52a与操作部件51a直接接触,随着操作部件51a的移动而位移,由此对触点4a的状态进行变更。按钮部3a具备:自上侧与操作部件51a接触的上凸轮部(上述例中为按钮盖31a的突起部312a)、以及自下侧与操作部件51a接触的下凸轮部(上述例中为凹部34a的第二端面342a)。
在使能开关1a中,在按钮部3a从第一挡位向第二挡位被按入时,通过与按钮部3a一同向下方移动的操作部件51a而对开关部件52a赋予力,使得开关部件52a位移,触点4a的状态从一方转变到另一方(例如从“开”转变到“闭”)。另外,在按钮部3a从第二挡位向第三挡位被按入时,在操作部件51a向下方的移动受到了限制的状态下,上凸轮部自上侧与操作部件51a接触,随着按钮部3a的下降,使操作部件51a相对于按钮部3a而沿着规定的第一方向进行相对移动(上述例中,使其逆时针旋转)。据此,从操作部件51a对开关部件52a赋予的朝下的力会消失,开关部件52a向原来的位置返回,触点4a的状态从上述另一方转变到上述一方。
在使能开关1a中,在按钮部3a进一步从第三挡位向第一挡位返回时,开关部件52a的位置(即,相对于按钮部3a的相对位置)被维持的状态下,操作部件51a与按钮部3a一同向上方移动。另外,在操作部件51a向上方的移动受到了限制的状态下,下凸轮部自下侧与操作部件51a接触,随着按钮部3a的上升,使操作部件51a相对于按钮部3a而沿着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朝向的第二方向进行相对移动(上述例中,使其顺时针旋转)。
这样,在使能开关1a中,使保持于按钮部3a的操作部件51a与开关部件52a直接接触,随着操作部件51a的移动,使开关部件52a位移,由此实现第一挡位、第二挡位以及第三挡位处的触点4a的状态的切换。据此,与使能开关1大致同样地,能够减少使能开关1a的零部件数量,并且,能够将使能开关1a在上下方向上小型化。
如上所述,按钮部3a优选具备上表面部311a和筒上的第二可动部件保持部(即,按钮壳体32a)。上表面部311a为:操作者将按钮部3a按入时接触的部位。按钮壳体32a自上表面部311a向下方延伸,并且,将操作部件51a保持于内侧。优选为,上凸轮部设置于上表面部311a的下表面。另外,下凸轮部为:在按钮壳体32a的侧面设置的凹部34a的下端面。据此,与在按钮壳体32a同时设置有上凸轮部及下凸轮部的情形等相比,能够将使能开关1a在上下方向上进一步小型化。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使能开关1b进行说明。图33是示出使能开关1b的主视图。图33中示出初始状态的使能开关1b。图34是使能开关1b的分解立体图。使能开关1b为:以沿着Z方向(即,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J3为中心的大致圆柱状的开关。使能开关1b与上述的使能开关1a同样地为3挡位使能开关。使能开关1b具备结构与上述的触点4a及触点机构5a不同的触点4b及触点机构5b,除此以外,具有与图19及图20所示的使能开关1a大致同样的结构。即,使能开关1b的壳体2b及按钮部3b具有:与使能开关1a的壳体2a及按钮部3a大致同样的结构。
在使能开关1b中,设置有2个轻触开关40b来代替使能开关1a的2个微动开关40a。各轻触开关40b具备:内部设置有触点4b的按钮44b。各轻触开关40b以将该按钮44b朝向侧方(即,以中心轴J3为中心的径向外侧)的方式配置。换言之,轻触开关40b中,按钮44b的按压面与径向大致垂直,按钮44b的按入方向与径向大致平行。在图34所示的例子中,按钮44b(以及、按钮44b内的触点4b)朝向X方向。
触点机构5b具备:操作部件51b、2个第一开关部件52b、操作弹性部件53b、2个第二开关部件54b、2个开关弹性部件55b、以及开关支撑部56b。操作部件51b及操作弹性部件53b具有与使能开关1a的操作部件51a及操作弹性部件53a大致同样的结构,被配置于与操作部件51a及操作弹性部件53a大致相同的位置。操作部件51b与操作部件51a同样地,具备:大致圆筒状的操作部件主体511b、以及自操作部件主体511b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2个操作部件突出部512b。第一开关部件52b具有与使能开关1a的开关部件52a大致同样的结构,被配置于与开关部件52a大致相同的位置。与开关部件52a同样地,在第一开关部件52b设置有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突起部521b。
开关支撑部56b为:以中心轴J3为中心的大致圆柱状的部件。开关支撑部56b自壳体2b的下侧的开口被插入于壳体2b内,安装于壳体2b。开关支撑部56b在壳体2b内,对2个第二开关部件54b、2个开关弹性部件55b以及2个轻触开关40b进行支撑。换言之,2个第二开关部件54b、2个开关弹性部件55b以及2个轻触开关40b借助开关支撑部56b而通过壳体2b间接地被保持。
图35及图36是示出第一开关部件52b附近的立体图及俯视图。第二开关部件54b为:位于比第一开关部件52b更靠下侧的位置的大致平板状的部件。第二开关部件54b由例如树脂形成。另外,第二开关部件54b也可以由金属等其他材料形成。第二开关部件54b的一部分自下侧与第一开关部件52b的突起部521b接触。第二开关部件54b具备:轴部541b、框架部542b、以及按压部543b。轴部541b为: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大致圆柱状的部位,上下方向上的两个端部通过开关支撑部56b和/或壳体2b而被保持为能够旋转。轴部541b在以中心轴J3为中心的周向上被配置于离开第一开关部件52b的位置。
框架部542b为:在1个边与轴部541b连接的大致矩形框状的部位。框架部542b的一对边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另一对边与上下方向大致垂直地延伸。框架部542b从轴部541b朝向第一开关部件52b而沿着周向扩展。框架部542b在俯视下以朝向径向外侧呈凸状的方式弯曲。框架部542b的与轴部541b相反一侧的端部位于第一开关部件52b的径向内侧,自下侧与第一开关部件52b的突起部521b直接接触。
按压部543b为:位于大致矩形框状的框架部542b的内侧的大致矩形平板状的部位。按压部543b与框架部542b中的连接于轴部541b的1个边连续,与其他3个边分离而不直接连续。按压部543b自该1个边沿着周向延伸。按压部543b的与轴部541b相反一侧的端部与轻触开关40b的按钮44b(以及、按钮44b内的触点4b)在径向上对置。按压部543b的该端部朝向按钮44b而朝向径向内侧突出。按压部543b的该端部可以相对于轻触开关40b的按钮44b而朝向径向外侧稍微离开,也可以与按钮44b接触。开关弹性部件55b配置于第一开关部件52b的下侧,自下侧与第一开关部件52b接触。开关弹性部件55b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弹性变形。开关弹性部件55b例如为:与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螺旋弹簧。图35中,为了方便说明,将开关弹性部件55b画成大致圆筒状。
本实施方式中,在使能开关1b中,当按钮部3b被按入时,在第一挡位与第二挡位之间,触点4b的状态从“开”转变到“闭”,在第二挡位与第三挡位之间,触点4b的状态从“闭”转变到“开”。并且,在按钮部3b从第三挡位向第一挡位返回时,触点4b的状态被维持“开”的状态。另外,2个触点4b的状态与上述的使能开关1a同样地大致同步地转变。
在使能开关1b中,在按钮部3b从第一挡位向第二挡位被按入时、从第二挡位向第三挡位被按入时、以及从第三挡位向第一挡位复位时的操作部件51b及第一开关部件52b的动作与使能开关1a的操作部件51a及开关部件52a的动作大致同样。
具体而言,在按钮部3b从第一挡位向第二挡位被按入时,与使能开关1a大致同样地,从操作部件51b的操作部件突出部512b对第一开关部件52b赋予朝下的力,第一开关部件52b向下方位移。据此,与第一开关部件52b的突起部521b接触的框架部542b的自由端部朝向下方且径向内侧被按压,第二开关部件54b以轴部541b为中心而沿着图36中的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其结果,第二开关部件54b的按压部543b朝向轻触开关40b的按钮44b而被施力,按钮44b被按入,触点4b的状态从“开”转变到“闭”。另外,位于第一开关部件52b的下侧的开关弹性部件55b沿着上下方向被压缩。
在使能开关1b中,利用第一开关部件52b及第二开关部件54b等来构成上述的开关部件(即,与作为第二可动部件的操作部件51b直接接触,随着操作部件51b的移动进行位移,由此对触点4b的状态进行变更的开关部件)。换言之,该开关部件具备第一开关部件52b及第二开关部件54b。
在使能开关1b中,与使能开关1a同样地,在触点4b的状态从“开”转变到“闭”之前,操作部件51b被临时固定,向下方的移动受到限制,该状态下,按钮部3b被按入后,操作部件51b稍微旋转,使得临时固定被解除。当临时固定被解除时,利用在操作部件51b的内部沿着上下方向被压缩的操作弹性部件53b的复原力,操作部件51b及第一开关部件52b一口气向下方移动,轻触开关40b的按钮44b被强力按入。据此,触点4b的状态从“开”迅速转变为“闭”。因此,能够抑制:一个触点4b从“开”朝向“闭”的状态转变的时机、和另一个触点4b从“开”朝向“闭”的状态转变的时机错开的情形。换言之,能够大致同时进行2个触点4b的状态转变。
另外,在使能开关1b中,第二开关部件54b的按压部543b朝向轻触开关40b的按钮44b而被施力,在触点4b的状态从“开”转变到“闭”后,仍然利用由操作部件51b赋予的朝下的力,而继续进行第一开关部件52b向下方的位移。因此,第二开关部件54b沿着逆时针方向的旋转也继续,框架部542b在按压部543b的周围,相对于按压部543b而向径向内侧相对地位移。换言之,第二开关部件54b在第一开关部件52b与按钮44b之间弹性变形,以使得按压部543b从框架部542b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即,第二开关部件54b为能够弹性变形的树脂弹簧,作为对按钮部3b的行程与轻触开关40b的按钮44b的行程之差(即,行程差)进行吸收的超行程吸收部件而发挥作用。据此,能够将轻触开关40b的按钮44b被按入时的按钮部3b的行程增大期望量。其结果,能够抑制:因为使能开关1b组装时的误差等而导致按钮44b的按入不足从而发生触点4b的转变不良的情形。
在按钮部3b从第二挡位向第三挡位被按入时,与使能开关1a大致同样地,按钮部3b相对于操作部件51b而相对地向下方移动。据此,周向上的力从自上侧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b接触的按钮盖31b的突起部312b(即,上凸轮部)作用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b,操作部件51b逆时针旋转。其结果,操作部件突出部512b相对于与第一开关部件52b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位置而在周向上错开。换言之,操作部件突出部512b自第一开关部件52b的上方朝向侧方退避,操作部件突出部512b与第一开关部件52b的上下方向上的重复被消除。
当操作部件突出部512b自第一开关部件52b的上方退避时,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b对第一开关部件52b赋予的朝下的力会消失,利用开关弹性部件55b的复原力,第一开关部件52b向上方移动。据此,将第二开关部件54b朝向径向内侧按入的力会消失,利用轻触开关40b的按钮44b的复原力,第二开关部件54b沿着图36中的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向原来的位置返回,并且,触点4b的状态从“闭”向“开”转变。
在按钮部3b位于第三挡位的状态下,当操作者的手离开按钮部3b时,利用复位弹性部件33b的复原力,按钮盖31b及按钮壳体32b向上方移动而向第一挡位移动。在按钮部3b从第三挡位向上方移动时,利用在按钮部3b与操作部件51b之间沿着上下方向被压缩的操作弹性部件53b,对操作部件51b赋予朝下的力,使得操作部件51b向上方的移动受到限制。因此,按钮壳体32b相对于操作部件51b而相对地向上方移动,按钮壳体32b的凹部34b的第二端面342b(即,下凸轮部)自下侧与操作部件51b的操作部件突出部512b接触。并且,周向上的力从第二端面342b作用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b,操作部件51b进行旋转而向初始状态的位置返回。另外,在按钮部3b自第三挡位上升而向第一挡位返回的期间,没有对第一开关部件52b赋予朝下的力,触点4b的状态被维持“开”的状态。
如以上所说明,在使能开关1b中,与上述的使能开关1a大致同样地,触点机构5b具备:第二可动部件(即,操作部件51b)、开关部件(上述例中为第一开关部件52b及第二开关部件54b)。操作部件51b通过第一可动部件(即,按钮部3b)而被保持,能够相对于按钮部3b而相对地进行移动。上述开关部件与操作部件51b直接接触,随着操作部件51b的移动进行位移,由此对触点4b的状态进行变更。按钮部3b具备:自上侧与操作部件51b接触的上凸轮部(上述例中为按钮盖31b的突起部312b)、以及自下侧与操作部件51b接触的下凸轮部(上述例中为凹部34b的第二端面342b)。
在使能开关1b中,在按钮部3b从第一挡位向第二挡位被按入时,通过与按钮部3b一同向下方移动的操作部件51b而对开关部件赋予力,由此开关部件进行位移,触点4b的状态从一方转变到另一方(例如从“开”转变到“闭”)。另外,在按钮部3b从第二挡位向第三挡位被按入时,操作部件51b向下方的移动受到限制,该状态下,上凸轮部自上侧与操作部件51b接触,随着按钮部3b的下降,使操作部件51b相对于按钮部3b而沿着规定的第一方向进行相对移动(上述例中,使其逆时针旋转)。据此,从操作部件51b对开关部件赋予的朝下的力会消失,开关部件向原来的位置返回,触点4b的状态从上述另一方转变到上述一方。
在使能开关1b中,在按钮部3b进一步从第三挡位向第一挡位返回时,在开关部件的位置(即,相对于按钮部3b的相对位置)被维持的状态下,操作部件51b与按钮部3b一同向上方移动。另外,在操作部件51b向上方的移动受到了限制的状态下,下凸轮部自下侧与操作部件51b接触,随着按钮部3b的上升,使操作部件51b相对于按钮部3b而沿着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方向的第二方向进行相对移动(上述例中,使其顺时针旋转)。
这样,在使能开关1b中,使保持于按钮部3b的操作部件51b与开关部件直接接触,随着操作部件51b的移动而使开关部件位移,由此实现第一挡位、第二挡位以及第三挡位处的触点4b的状态的切换。据此,与使能开关1a大致同样地,能够减少使能开关1b的零部件数量,并且,能够将使能开关1b在上下方向上小型化。
如上所述,触点4b优选配置于:以使按钮44b朝向侧方的方式配置的轻触开关40b的该按钮44b的内部。另外,上述开关部件优选具备:与操作部件51b直接接触的第一开关部件52b、以及配置于第一开关部件52b与轻触开关40b的上述按钮44b之间的第二开关部件54b。并且,在按钮部3b从第一挡位向第二挡位被按入时,通过利用由操作部件51b赋予的力进行位移的第一开关部件52b,第二开关部件54b朝向轻触开关40b的按钮44b而被施力,触点4b的状态从上述一方转变到上述另一方。这样,通过将利用按钮部3b而将按钮44b按入时的行程的一部分设为与上下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能够将使能开关1b在上下方向上进一步小型化。
如上所述,优选为,在按钮部3b从第一挡位向第二挡位被按入时,第二开关部件54b朝向按钮44b而被施力后,仍然利用由操作部件51b赋予的力继续进行第一开关部件52b的位移,第二开关部件54b在第一开关部件52b与按钮44b之间发生弹性变形。这样,第二开关部件54b作为对上述行程差进行吸收的超行程吸收部件而发挥作用,由此能够增大操作部件51b的行程。其结果,能够抑制:因为使能开关1b组装时的误差等而导致按钮44b的按压不足从而发生触点4b的转变不良的情形。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使能开关1c进行说明。图37是示出使能开关1c的主视图。图37中示出初始状态的使能开关1c。图38是使能开关1c的分解立体图。使能开关1c为:以沿着Z方向(即,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J4为中心的大致圆柱状的开关。使能开关1c与上述的使能开关1a同样地为3挡位使能开关。使能开关1c具备:结构与上述的触点4a及触点机构5a不同的触点4c及触点机构5c,除此以外,具有:与图19及图20所示的使能开关1a大致同样的结构。即,使能开关1c的壳体2c及按钮部3c具有:与使能开关1a的壳体2a及按钮部3a大致同样的结构。
在使能开关1c中,设置有2个触点4c,以代替使能开关1a的2个微动开关40a。2个触点4c的结构大致相同,一个触点4c配置于:使另一个触点4c在周向上旋转180°的位置。图39是示出一个触点4c及该触点4c附近的一部分部件的侧视图。图39中以虚线示出按钮部3c及壳体2c。后述的图41及图42中也是同样的。图40是示出该触点4c及触点4c附近的一部分构成的立体图。各触点4c具备:固定端子45c和导电性弹性部件46c。在图39及图40所示的例子中,各触点4c由一对固定端子45c以及1个导电性弹性部件46c构成。导电性弹性部件46c及固定端子45c为导电性的部件,由例如金属形成。
固定端子45c为:与Y方向大致垂直的平板状的部件。在图40所示的例子中,固定端子45c为:沿着上下方向(即,Z方向)延伸的大致矩形带状的部件。在固定端子45c的上部设置有:自固定端子45c的上端缘向下方延伸的狭缝451c。
各触点4c的一对固定端子45c以相互分离的状态在Y方向上排列,并被安装于端子支撑部56c。一对固定端子45c大致平行地配置,一对固定端子45c间的Y方向上的距离(即,一对固定端子45c的间隔)在Z方向上的大致全长上大致恒定。端子支撑部56c为:以中心轴J4为中心的有底大致圆筒状的部件。端子支撑部56c自壳体2c的下侧的开口被插入于壳体2c内,并安装于壳体2c。据此,各触点4c的一对固定端子45c借助端子支撑部56c而间接地固定于壳体2c。各固定端子45c的下端部自壳体2c的下端向下方突出。另外,固定端子45c可以直接固定于壳体2c。另外,端子支撑部56c可以作为壳体2c的一部分。
在图39及图40所示的例子中,导电性弹性部件46c是:作为由导电性的线状部件形成的线形弹簧的一种的受扭螺旋弹簧。导电性弹性部件46c具备:线圈部461c、以及一对臂部462c。线圈部461c为:上述线状部件呈线圈状或圆周状卷绕而得到的部位。线圈部461c的中心轴与X方向大致平行。线圈部461c的Y方向上的直径小于一对固定端子45c的间隔。另外,各臂部462c的粗度(即,上述线状部件的直径)大于固定端子45c的狭缝451c的X方向上的宽度。
一对臂部462c与线圈部461c连续,并以自线圈部461c朝向上方而相互分离的方式延伸。各臂部462c具备:第一臂部463c、第二臂部464c以及第三臂部465c。第一臂部463c从线圈部461c朝向上方而向斜外侧延伸。第二臂部464c与第一臂部463c的上端部连续,从第一臂部463c的上端部朝向上方而向斜内侧延伸。换言之,第二臂部464c从第一臂部463c的与线圈部461c相反一侧的端部朝向与线圈部461c相反一侧而向斜内侧延伸。
臂部462c在第一臂部463c与第二臂部464c的连接部而被折曲。在以下说明中,将第一臂部463c与第二臂部464c的连接部还称为“折曲部466c”。一对臂部462c的折曲部466c间的Y方向上的距离大于线圈部461c的Y方向上的直径。第三臂部465c与第二臂部464c的上端部连续,自第二臂部464c的上端部向上方延伸。一对臂部462c中的第二臂部464c与第三臂部465c的连接部(即,第二臂部464c的上端部)间的Y方向上的距离大于例如线圈部461c的Y方向上的直径。
在图39所示的例子中,一个臂部462c中,第一臂部463c从线圈部461c的(+Y)侧的端部附近向(+Y)方向且是(+Z)方向延伸,在比线圈部461c的上端更靠上方的位置与第二臂部464c连续。第二臂部464c从第一臂部463c的(+Z)侧的端部向(-Y)方向且是(+Z)方向延伸,第三臂部465c从第二臂部464c的(+Z)侧的端部向(+Z)方向延伸。另外,另一个臂部462c中,第一臂部463c从线圈部461c的(-Y)侧的端部附近向(-Y)方向且是(+Z)方向延伸,在比线圈部461c的上端更靠上方的位置与第二臂部464c连续。第二臂部464c从第一臂部463c的(+Z)侧的端部向(+Y)方向且是(+Z)方向延伸,第三臂部465c从第二臂部464c的(+Z)侧的端部向(+Z)方向延伸。
触点机构5c具备:操作部件51c、2个开关部件52c、操作弹性部件53c以及2个开关弹性部件55c。操作部件51c及操作弹性部件53c具有与使能开关1a的操作部件51a及操作弹性部件53a大致同样的结构,配置于与操作部件51a及操作弹性部件53a大致相同的位置。操作部件51c与操作部件51a同样地,具备:大致圆筒状的操作部件主体511c、以及从操作部件主体511c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2个操作部件突出部512c。
2个开关部件52c为:分别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矩形带状的部件。2个开关部件52c的形状大致相同,一个开关部件52c配置于:使另一个开关部件52c在周向上旋转180°的位置。开关部件52c以沿着上下方向贯穿壳体2c的隔板(参照图28所示的隔板21a)的状态,通过壳体2c而被保持,能够相对于壳体2c而在上下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开关部件52c的上部配置于:大致圆筒状的按钮壳体32c的径向内侧,且位于按钮壳体32c的内侧面与操作部件主体511c的外侧面之间。在图39所示的初始状态下,开关部件52c的上端部位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c的下方,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c的下端面直接接触。或者,开关部件52c以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c的下端面之间空开少许的间隙的方式接近于该下端面。
在图40所示的例子中,开关部件52c为:与以中心轴J4为中心的径向大致垂直的大致平板状的单一部件。在开关部件52a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设置有台阶部,开关部件52a的下部位于:比开关部件52a的上部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在开关部件52c的下部的外侧面设置有:朝向径向外侧而突出的大致圆柱状的突起部521c。导电性弹性部件46c的线圈部461c嵌合于突起部521c。导电性弹性部件46c的第三臂部465c自下侧贯穿上述台阶部而被固定于该台阶部。导电性弹性部件46c以一对臂部462c按与自然状态相比在Y方向上相互接近的方式稍微弹性变形的状态(即,被压缩的状态)安装于开关部件52c。据此,能够抑制:导电性弹性部件46c自开关部件52c离开的情形。
在开关部件52c的下部的径向内侧配置有开关弹性部件55c。开关弹性部件55c为:在上下方向上弹性变形的部件。开关弹性部件55c例如为: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螺旋弹簧。开关弹性部件55c的上端被固定于开关部件52c,开关弹性部件55c的下端通过端子支撑部56c而被支撑。因此,当开关部件52c向下方移动时,开关弹性部件55c沿着上下方向被压缩。
在图39所示的状态下,安装于开关部件52c的导电性弹性部件46c的线圈部461c位于:比一对固定端子45c的上端更靠下侧的位置,在Y方向上位于一对固定端子45c之间。另外,一对臂部462c的折曲部466c在一对固定端子45c的上方而位于相对于一对固定端子45c的上端向上侧离开的位置。一对臂部462c的折曲部466c间的Y方向上的距离大于一对固定端子45c的间隔(即,一对固定端子45c的Y方向上对置的主面间的间隔)。
在使能开关1c中,在图39所示的状态下,一对固定端子45c未电连接,触点4c的状态为“开”。另外,当开关部件52c自图39所示的状态与导电性弹性部件46c一同向下方移动时,一对臂部462c的折曲部466c(即,第一臂部463c与第二臂部464c的连接部)自上侧插入于一对固定端子45c的Y方向上的中间。并且,一对臂部462c的折曲部466c附近的部位与一对固定端子45c接触,由此一对固定端子45c借助导电性弹性部件46c而电连接,从而触点4c的状态从“开”转变到“闭”。另外,一对臂部462c以相互接近的方式(即,以一对臂部462c间的距离发生变化的方式)进行弹性变形,导电性弹性部件46c沿着Y方向被压缩。各臂部462c的折曲部466c附近的部位嵌入于例如固定端子45c的狭缝451c,与狭缝451c的内表面之间在2处以上的相互分离的端子接触部处接触。
本实施方式中,在使能开关1c中,当按钮部3c被按入时,在第一挡位与第二挡位之间,触点4c的状态从“开”转变到“闭”,在第二挡位与第三挡位之间,触点4c的状态从“闭”转变到“开”。并且,在按钮部3c从第三挡位向第一挡位返回时,触点4c的状态被维持“开”的状态。另外,2个触点4c的状态与上述的使能开关1a同样地大致同步地转变。
在使能开关1c中,按钮部3c从第一挡位向第二挡位被按入时、从第二挡位向第三挡位被按入时、以及从第三挡位向第一挡位复位时的操作部件51c及开关部件52c的动作与使能开关1a的操作部件51a及开关部件52a的动作大致同样。
具体而言,在按钮部3c(即,按钮盖31c及按钮壳体32c)从图39所示的第一挡位向图41所示的第二挡位被按入时,与使能开关1a大致同样地,从操作部件51c的操作部件突出部512c对开关部件52c赋予朝下的力,开关部件52c与按钮部3c一同向下方位移。据此,固定于开关部件52c的导电性弹性部件46c也与开关部件52c一同向下方移动。并且,通过一对臂部462c的折曲部466c附近的部位插入于一对固定端子45c之间的空间,使得导电性弹性部件46c以沿着Y方向被压缩的方式进行弹性变形。另外,一对臂部462c的折曲部466c附近的部位与一对固定端子45c直接接触。换言之,一对臂部462c与一对固定端子45c的接触状态从“非接触”切换为“接触”。据此,一对固定端子45c借助导电性弹性部件46c而电连接,触点4c的状态从“开”转变到“闭”。另外,操作弹性部件53c及开关弹性部件55c沿着上下方向被压缩。
在按钮部3c从第二挡位向图42所示的第三挡位被按入时,与使能开关1a大致同样地,按钮部3c相对于操作部件51c而相对地向下方移动。据此,周向上的力从自上侧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c接触的按钮盖31c的突起部312c(即,上凸轮部)作用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c,操作部件51c逆时针旋转。其结果,操作部件突出部512c相对于与开关部件52c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在周向上错开。换言之,操作部件突出部512c自开关部件52c的上方朝向侧方退避,操作部件突出部512c与开关部件52c的上下方向上的重复被消除。
当操作部件突出部512c自开关部件52c的上方退避时,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c对开关部件52c赋予的朝下的力会消失,利用开关弹性部件55c的复原力,开关部件52c向上方移动。据此,导电性弹性部件46c也与开关部件52c一同向上方移动(即,向上方返回),从一对固定端子45c之间的空间脱离,从而从一对固定端子45c向上方离开。换言之,开关部件52c与导电性弹性部件46c一同向原来的位置返回,由此,一对臂部462c与一对固定端子45c的接触状态从“接触”切换为“非接触”。其结果,一对固定端子45c的电连接被解除,触点4c的状态从“闭”转变到“开”。另外,关于上述的开关部件52c向上方的移动,除了利用开关弹性部件55c的复原力进行,还可以利用导电性弹性部件46c的复原力进行。或者,可以省略开关弹性部件55c,利用导电性弹性部件46c的复原力来实现开关部件52c向上方的移动。
在按钮部3c位于第三挡位的状态下,当操作者的手离开按钮部3c时,利用复位弹性部件33c的复原力,按钮盖31c及按钮壳体32c向上方移动而向第一挡位移动。在按钮部3c从第三挡位向上方移动时,利用在按钮部3c与操作部件51c之间沿着上下方向被压缩的操作弹性部件53c,对操作部件51c赋予朝下的力,操作部件51c向上方的移动受到限制。因此,按钮壳体32c相对于操作部件51c而相对地向上方移动,按钮壳体32c的凹部34c的第二端面342c(即,下凸轮部)自下侧与操作部件51c的操作部件突出部512c接触。并且,周向上的力从第二端面342c作用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c,操作部件51c进行旋转,向初始状态的位置返回。另外,在按钮部3c从第三挡位上升而向第一挡位返回的期间,没有对开关部件52c赋予朝下的力,触点4c的状态被维持“开”的状态。
如以上所说明,在使能开关1c中,与上述的使能开关1a大致同样地,触点机构5c具备第二可动部件(即,操作部件51c)和开关部件52c。操作部件51c通过第一可动部件(即,按钮部3c)而被保持,能够相对于按钮部3c而相对地移动。开关部件52c与操作部件51c直接接触,随着操作部件51c的移动而位移,由此对触点4c的状态进行变更。按钮部3c具备:自上侧与操作部件51c接触的上凸轮部(上述例中为按钮盖31c的突起部312c)、以及自下侧与操作部件51c接触的下凸轮部(上述例中为凹部34c的第二端面342c)。
在使能开关1c中,在按钮部3c从第一挡位向第二挡位被按入时,通过与按钮部3c一同向下方移动的操作部件51c而对开关部件52c赋予力,从而开关部件52c进行位移,触点4c的状态从一方转变到另一方(例如从“开”转变到“闭”)。另外,在按钮部3c从第二挡位向第三挡位被按入时,操作部件51c向下方的移动受到限制,该状态下,上凸轮部自上侧与操作部件51c接触,随着按钮部3c的下降,使操作部件51c相对于按钮部3c而沿着规定的第一方向进行相对移动(上述例中,使其逆时针旋转)。据此,从操作部件51c对开关部件52c赋予的朝下的力会消失,开关部件52c向原来的位置返回,触点4c的状态从上述另一方转变到上述一方。
在使能开关1c中,在按钮部3c进一步从第三挡位向第一挡位返回时,开关部件52c的位置(即,相对于按钮部3c的相对位置)得以维持,该状态下,操作部件51c与按钮部3c一同向上方移动。另外,在操作部件51c向上方的移动受到了限制的状态下,下凸轮部自下侧与操作部件51c接触,随着按钮部3c的上升,使操作部件51c相对于按钮部3c而沿着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朝向的第二方向进行相对移动(上述例中,使其顺时针旋转)。
这样,在使能开关1c中,使保持于按钮部3c的操作部件51c与开关部件52c直接接触,随着操作部件51c的移动,使开关部件52c位移,由此实现第一挡位、第二挡位以及第三挡位处的触点4c的状态的切换。据此,与使能开关1a大致同样地,能够减少使能开关1c的零部件数量,并且,能够将使能开关1c在上下方向上小型化。
如上所述,触点4c优选具备固定端子45c和导电性弹性部件46c。另外,导电性弹性部件46c优选安装于开关部件52c且随着开关部件52c的位移而发生弹性变形。并且,在按钮部3c从第一挡位向第二挡位被按入时,导电性弹性部件46c弹性变形,并且,固定端子45c与导电性弹性部件46c的接触状态被切换,触点4c的状态从上述一方转变到上述另一方。另外,在按钮部3c从第二挡位向第三挡位被按入时,开关部件52c与导电性弹性部件46c一同向原来的位置返回,固定端子45c与导电性弹性部件46c的接触状态被切换,触点4c的状态从上述另一方转变到上述一方。
这样,在使能开关1c中,将触点4c的一部分(即,导电性弹性部件46c)安装于开关部件52c,使其与开关部件52c一同位移,由此实现触点4c的状态转变。据此,能够进一步减少使能开关1c的零部件数量,并且,能够将使能开关1c在上下方向上进一步小型化。另外,通过不使用微动开关40a、或轻触开关40b,而以固定端子45c及导电性弹性部件46c来构成触点4c,能够将触点4c小型化。其结果,能够实现使能开关1c的上下方向及径向上的进一步小型化。
在上述的使能开关1a~1c中,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设置于使能开关1a的触点4a的数量不限定于2个,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3个以上。使能开关1b、1c中也是同样的。
在操作部件51a中,与开关部件52a接触的部位、和与上凸轮部及下凸轮部接触的部位可以不同。例如,上凸轮部及下凸轮部未必一定要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接触而使操作部件51a移动,可以与操作部件51a的其他部位接触。另外,与开关部件52a接触的操作部件51a的部位未必限定于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可以为操作部件51a的除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以外的部位。使能开关1b、1c中也是同样的。
在使能开关1a中,上凸轮部未必一定要为设置于按钮盖31a的突起部312a,可以为其他结构。另外,下凸轮部未必一定要为设置于按钮壳体32a的凹部34a的第二端面342a,可以为其他结构。使能开关1b、1c中也是同样的。
在使能开关1a中,通过下凸轮部(凹部34a的第二端面342a)自下侧与操作部件51a接触,使按钮部3a从第三挡位向第一挡位复位,不过,未必限定于上述例,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通过使操作弹性部件53a为压缩受扭螺旋弹簧,可以利用其复原力而使按钮部3a从第三挡位向第一挡位复位。使能开关1b、1c中也是同样的。
在使能开关1a中,操作部件51a相对于按钮壳体32a沿着上述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的相对移动未必一定要为:朝向以中心轴J2为中心的周向上的一侧及另一侧进行的旋转,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沿着上述的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的相对移动可以为:朝向(+Y)方向的移动及朝向(-Y)方向的移动。使能开关1b、1c中也是同样的。
在使能开关1a中,按钮部3a从第一挡位向第二挡位移动时的操作部件51a的临时固定未必一定要进行。使能开关1b中也是同样的。使能开关1c中,按钮部3c从第一挡位向第二挡位移动时,可以将操作部件51c临时固定。
在使能开关1a中,操作部件51a的形状不限定于上述例,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操作部件51a的下端面513a的凸部514a可以省略。另外,操作部件主体511a未必一定要为:以中心轴J2为中心的筒状或柱状,可以具有其他形状。操作部件51a未必一定要具备操作部件主体511a及操作部件突出部512a,可以具有其他结构。使能开关1b、1c中也是同样的。
在使能开关1a中,开关部件52a的形状及移动方向未必限定于上述例,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也可以通过开关部件52a在相对于Z方向而倾斜的方向上位移,对触点4a的状态进行变更。
在使能开关1a~1c中,触点4a~4c的结构不限定于上述例,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使能开关1c中,可以为:导电性弹性部件46c的线圈部461c安装于开关部件52c的上下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一对臂部462c以从线圈部461c朝向斜下方而相互分离的方式延伸。另外,导电性弹性部件46c的形状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从导电性弹性部件46c的一对臂部462c中省略第三臂部465c,也可以省略第三臂部465c及第二臂部464c。导电性弹性部件46c不限定于受扭螺旋弹簧,可以为具有各种结构的弹性部件。例如,导电性弹性部件46c可以为:不具有线圈部的V字状或U字状的线形弹簧,也可以为除线形弹簧以外的弹性部件(例如板簧)。
在使能开关1a中,可以为:与上述例相反,在按钮部3a被按入时,在第一挡位与第二挡位之间,触点4a的状态从“闭”转变到“开”,在第二挡位与第三挡位之间,触点4a的状态从“开”转变到“闭”,在按钮部3a从第三挡位向第一挡位返回时,触点4a的状态被维持“闭”的状态。使能开关1b、1c中也是同样的。
上述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的构成只要不相互矛盾就可以适宜组合。
虽然将发明详细地描写并说明,不过,已述的说明是示例性的,没有限定性。因此,可以说: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就可以采用大量变形、方案。
符号说明
1、1a~1c使能开关
2、2a~2c壳体
3、3a~3c按钮部
4、4a~4c触点
5、5a~5c触点机构
32、32a~32c按钮壳体
34沟部
34a~34c凹部
40b轻触开关
44b按钮
45c固定端子
46c导电性弹性部件
51、51a~51c操作部件
52、52a、52c开关部件
52b第一开关部件
53、53a~53c操作弹性部件
54b第二开关部件
61临时固定部
311、311a上表面部
312a~312c(按钮盖的)突起部
341(沟部的)上端面
342(沟部的)下端面
342a~342c(凹部的)第二端面
511、511a~511c操作部件主体
512、512a~512c操作部件突出部
513、513a(操作部件的)下端面
J1~J4中心轴。

Claims (12)

1.一种使能开关,其中,该使能开关具备:
壳体;
第一可动部件,该第一可动部件朝向所述壳体而被向下方按入;
触点;以及
触点机构,该触点机构随着所述第一可动部件朝向所述壳体而被按入,将所述触点的状态从开和闭之中的一方转变到另一方,再从所述另一方朝向所述一方转变,
将所述第一可动部件未被按入的状态下的所述第一可动部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位置设为第一挡位,
将所述第一可动部件被按入于最下侧的状态下的所述第一可动部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位置设为第三挡位,
将所述第一挡位与所述第三挡位之间的所述第一可动部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规定的位置设为第二挡位,
当所述第一可动部件被按入时,在所述第一挡位与所述第二挡位之间,所述触点的状态从所述一方转变到所述另一方,在所述第二挡位与所述第三挡位之间,所述触点的状态从所述另一方转变到所述一方,
当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三挡位向所述第一挡位返回时,所述触点的状态被维持在所述一方的状态,
所述触点机构具备:
第二可动部件,该第二可动部件通过所述第一可动部件而被保持,相对于所述第一可动部件而能够进行相对移动;以及
开关部件,该开关部件与所述第二可动部件直接接触,随着所述第二可动部件的移动而位移,由此变更所述触点的状态,
所述第一可动部件具备:
上凸轮部,该上凸轮部自上侧与所述第二可动部件接触;以及
下凸轮部,该下凸轮部自下侧与所述第二可动部件接触,
当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一挡位向所述第二挡位被按入时,通过与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一同向下方移动的所述第二可动部件而对所述开关部件赋予力,由此所述开关部件发生位移,所述触点的状态从所述一方转变到所述另一方,
当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二挡位向所述第三挡位被按入时,所述第二可动部件向下方的移动受到了限制的状态下,所述上凸轮部自上侧与所述第二可动部件接触,随着所述第一可动部件的下降,使所述第二可动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可动部件而沿着规定的第一方向进行相对移动,由此从所述第二可动部件赋予给所述开关部件的朝下的力消失,所述开关部件向原来的位置返回,从而所述触点的状态从所述另一方转变到所述一方,
当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三挡位向所述第一挡位返回时,在所述开关部件的位置被维持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可动部件与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一同向上方移动,另外,在所述第二可动部件向上方的移动受到了限制的状态下,所述下凸轮部自下侧与所述第二可动部件接触,随着所述第一可动部件的上升,使所述第二可动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可动部件而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朝向的第二方向进行相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能开关,其中,
当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一挡位向所述第二挡位被按入时,所述第二可动部件自上侧与所述开关部件接触,所述开关部件通过与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一同向下方移动的所述第二可动部件而被按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使能开关,其中,
所述第一可动部件还具备:
上表面部,操作者将所述第一可动部件按入时接触该上表面部;以及
筒状的第二可动部件保持部,该第二可动部件保持部自所述上表面部向下方延伸,并且将所述第二可动部件保持于内侧,
所述上凸轮部为:在所述第二可动部件保持部的侧面,沿着相对于上下方向而倾斜的方向延伸的沟部的上端面,
所述下凸轮部为:所述沟部的下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使能开关,其中,
所述第一可动部件还具备:
上表面部,操作者将所述第一可动部件按入时接触该上表面部;以及
筒状的第二可动部件保持部,该第二可动部件保持部自所述上表面部向下方延伸,并且,将所述第二可动部件保持于内侧,
所述上凸轮部设置于所述上表面部的下表面,
所述下凸轮部为:在所述第二可动部件保持部的侧面设置的凹部的下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使能开关,其中,
所述第二可动部件具备:
第二可动部件主体,该第二可动部件主体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以及
第二可动部件突出部,该第二可动部件突出部自所述第二可动部件主体向侧方突出,
当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一挡位向所述第二挡位被按入时,所述第二可动部件突出部自上侧与所述开关部件接触而赋予力,
当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二挡位向所述第三挡位被按入时,所述上凸轮部自上侧与所述第二可动部件突出部接触,
当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三挡位向所述第一挡位返回时,所述下凸轮部自下侧与所述第二可动部件突出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使能开关,其中,
所述第二可动部件为:以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为中心的筒状或柱状,
所述第二可动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可动部件而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移动为:朝向以所述中心轴为中心的周向上的一侧进行的旋转,
所述第二可动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可动部件而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移动为:朝向以所述中心轴为中心的周向上的另一侧进行的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使能开关,其中,
当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二挡位向所述第三挡位被按入时,通过所述第二可动部件的下端面与所述壳体接触,来实现所述第二可动部件向下方移动的限制,
所述第二可动部件的所述下端面为:以中央部向下方呈凸状的方式弯曲的凸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使能开关,其中,
所述触点配置于:以将按钮朝向侧方的方式被配置的轻触开关的所述按钮的内部,
所述开关部件具备:
第一开关部件,该第一开关部件与所述第二可动部件直接接触;以及
第二开关部件,该第二开关部件配置于所述第一开关部件与所述轻触开关的所述按钮之间,
当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一挡位向所述第二挡位被按入时,通过利用由所述第二可动部件赋予的力而发生位移的所述第一开关部件,所述第二开关部件朝向所述轻触开关的所述按钮而被施力,所述触点的状态从所述一方转变到所述另一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使能开关,其中,
当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一挡位向所述第二挡位被按入时,所述第二开关部件朝向所述按钮而被施力后,所述第一开关部件利用由所述第二可动部件赋予的力而继续位移,所述第二开关部件在所述第一开关部件与所述按钮之间发生弹性变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使能开关,其中,
所述触点具备:
固定端子;以及
导电性弹性部件,该导电性弹性部件安装于所述开关部件且随着所述开关部件的位移而发生弹性变形,
当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一挡位向所述第二挡位被按入时,所述导电性弹性部件发生弹性变形,并且,所述固定端子与所述导电性弹性部件的接触状态被切换,所述触点的状态从所述一方转变到所述另一方,
当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二挡位向所述第三挡位被按入时,所述开关部件与所述导电性弹性部件一同向原来的位置返回,所述固定端子与所述导电性弹性部件的接触状态被切换,所述触点的状态从所述另一方转变到所述一方。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使能开关,其中,
所述使能开关还具备操作弹性部件,该操作弹性部件配置于所述第二可动部件与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之间,所述第一可动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可动部件而相对地向下方移动,由此该操作弹性部件沿着上下方向被压缩,
当所述第一可动部件从所述第一挡位向所述第二挡位被按入时,在所述触点的状态从所述一方转变到所述另一方之前,所述第二可动部件与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临时固定部接触,从而限制所述第二可动部件向下方移动,
在所述第二可动部件向下方的移动受到了限制的状态下,通过所述第一可动部件向下方移动,使得所述操作弹性部件沿着上下方向被压缩,所述上凸轮部自上侧与所述第二可动部件接触,随着所述第一可动部件的下降,使所述第二可动部件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据此,所述第二可动部件相对于所述临时固定部而错开,利用所述操作弹性部件的复原力,使得所述第二可动部件向下方移动,对所述开关部件赋予力,由此所述开关部件发生位移,所述触点的状态从所述一方转变到所述另一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使能开关,其中,
所述使能开关还具备:夹着所述第二可动部件而配置于所述触点的相反侧的其他触点,
所述其他触点的状态利用所述触点机构而与所述触点的状态同步地转变,
所述触点机构还具备:夹着所述第二可动部件而配置于所述开关部件的相反侧且通过所述壳体而被保持的其他开关部件,
所述其他开关部件与所述开关部件同样地,与所述第二可动部件直接接触,随着所述第二可动部件的移动而与所述开关部件的位移同步地位移,由此变更所述其他触点的状态。
CN202280053218.6A 2021-08-30 2022-08-26 使能开关 Pending CN11776975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40083 2021-08-30
JP2021140083 2021-08-30
PCT/JP2022/032213 WO2023032846A1 (ja) 2021-08-30 2022-08-26 イネーブルスイッ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69752A true CN117769752A (zh) 2024-03-26

Family

ID=85412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53218.6A Pending CN117769752A (zh) 2021-08-30 2022-08-26 使能开关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3032846A1 (zh)
CN (1) CN117769752A (zh)
WO (1) WO202303284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62865A (ja) * 1994-03-17 1995-10-13 Fanuc Ltd 3ポジションスイッチ
JP2002334625A (ja) * 2001-05-09 2002-11-22 Yaskawa Electric Corp 3ポジションデッドマンスイッチ
JP4085686B2 (ja) * 2002-05-02 2008-05-1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イネーブルスイッチ
JP4391436B2 (ja) * 2005-03-23 2009-12-24 日本開閉器工業株式会社 3ポジションスイッチ
FR2934415B1 (fr) * 2008-07-23 2010-08-27 Apem Interrupteur a commande de validation securise
JP7174585B2 (ja) * 2018-09-28 2022-11-17 Idec株式会社 イネーブルスイッチ
JP6932884B2 (ja) * 2019-03-29 2021-09-08 新晃電機株式会社 イネーブルスイッチ
KR102161002B1 (ko) * 2019-09-23 2020-09-29 주식회사 세펙트 인에이블 스위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4467A (zh) 2023-06-16
WO2023032846A1 (ja) 2023-03-09
JPWO2023032846A1 (zh) 2023-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05229B (zh) Push push switch
KR0154253B1 (ko) 회전조작형 스위치 및 다방향입력장치
US7135646B2 (en) Electrical switch
KR101631448B1 (ko) 회전형 스위치
KR100991605B1 (ko) 개폐 장치
JP4635774B2 (ja) 複合操作型スイッチ
KR20130048247A (ko) 개폐장치
RU2713415C2 (ru) Кнопочный переключатель с противозаклинивающей системой направляющих
KR100258483B1 (ko) 복합조작형 전기부품
EP1241690A2 (en) Lid open/close detection device of portable electronic equipment
EP1759921A2 (en) Switch device and steering switch device using the same
EP1873799B1 (en) Switch
JP2001325859A (ja) 複合操作型スイッチ装置
CN117769752A (zh) 使能开关
KR100395313B1 (ko) 다접점입력장치
CN113168988B (zh) 操作装置
JP4101592B2 (ja) 押下スイッチ及び多方向入力装置
WO2002037517A1 (fr) Commutateur de dimension reduite
TWI840931B (zh) 啟動開關
EP3319108B1 (en) Lever device
JP3406800B2 (ja) コントロールスイッチ
JPWO2019008911A1 (ja) 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開閉検知装置
JP2021089787A (ja) 入力装置
WO2012090521A1 (ja) スイッチ
JP3763676B2 (ja) スイッチ装置、並びにスイッチ装置を使用した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