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68822A - 扬声器模组以及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扬声器模组以及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68822A
CN117768822A CN202311551517.5A CN202311551517A CN117768822A CN 117768822 A CN117768822 A CN 117768822A CN 202311551517 A CN202311551517 A CN 202311551517A CN 117768822 A CN117768822 A CN 1177688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manent magnet
sound
cavity
diaphragm
spea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515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忠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5151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688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68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688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扬声器模组以及可穿戴设备。该扬声器模组包括:该扬声器模组包括:模组壳体,模组壳体的内部形成腔体,模组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腔体位于顶壁和底壁之间;以及发声单体,发声单体设置在腔体内,发声单体包括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和振膜,第一永磁体设置在顶壁,第二永磁体设置在底壁,振膜包括层叠设置的膜层和导线层,导线层的至少局部位于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形成的磁场中,振膜将腔体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前声腔和后声腔的容积相等,模组壳体还包括与前声腔连通的出声孔和与后声腔连通的泄声孔。

Description

扬声器模组以及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声转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以及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扬声器,例如喇叭单体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的结构在振动方向上并非前后对称的结构。这使得扬声器模组后声腔辐射的声波与前声腔辐射的声波特性差异较大,两种声波叠加后造成音质不良。另外,由于前声腔辐射的声波与后声腔辐射的声波特性不一致,导致扬声器模组的远场消声效果较差。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扬声器模组。该扬声器模组包括:
模组壳体,所述模组壳体的内部形成腔体,所述模组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所述腔体位于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之间;以及
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发声单体包括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和振膜,所述第一永磁体设置在所述顶壁,所述第二永磁体设置在所述底壁,所述振膜包括层叠设置的膜层和导线层,所述导线层的至少局部位于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形成的磁场中,所述振膜将所述腔体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所述前声腔和所述后声腔的容积相等,所述模组壳体还包括与所述前声腔连通的出声孔和与所述后声腔连通的泄声孔。
可选地,所述顶壁和所述第一永磁体构成的组件与所述底壁和所述第二永磁体构成的组件相对于所述振膜对称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的与所述振膜相对的一端的极性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永磁体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永磁体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顶壁,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永磁体的与所述振膜相对的一端的极性相反。
可选地,所述第二永磁体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永磁体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顶壁,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永磁体的与所述振膜相对的一端的极性相反。
可选地,所述第一永磁体与所述第二永磁体成对设置,成对设置的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的与所述振膜相对的一端的极性相同。
可选地,所述导线层的至少局部沿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膜层的与多个所述第一永磁体之间的间隙相对的位置,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可选地,所述导线层在所述膜层的与多个所述第一永磁体之间的间隙相对的位置形成多条导线。
可选地,所述出声孔设置于所述底壁,所述泄声孔设置于所述顶壁。
可选地,所述模组壳体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侧壁和所述顶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顶壁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侧壁和所述底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底壁连接,所述振膜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该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本申请提供的扬声器模组,所述扬声器模组与所述设备主体连接。
可选地,包括两个所述扬声器模组,所述扬声器模组的一端与所述设备主体连接,两个所述扬声器模组用于夹紧佩戴者的头部。
可选地,所述泄声孔和所述出声孔位于所述扬声器模组的背离所述设备主体的一端,所述出声孔朝向佩戴者耳部一侧,所述泄声孔朝向背离佩戴者的耳部一侧,所述泄声孔和所述出声孔对称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模组壳体内设置有发声单体。发声单体的振膜将模组壳体内的腔体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由于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分别位于振膜振动方向的两侧,使得发声单体的结构的对称程度高,并且前声腔、后声腔的容积相等,故前声腔通过出声孔向外辐射的声波与后声腔通过泄声孔向外辐射的声波的特性差异很小,两种声波叠加后的音质优良。
此外,由于前声腔辐射的声波、后声腔辐射的声波的特性差异小,故扬声器模组的远场消声效果优良。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发声单体的原理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扬声器模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扬声器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扬声器模组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振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与对比例的扬声器模组的频响曲线。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与对比例的扬声器模组的声泄漏测试的频响曲线。
附图标记说明:
1、振膜;11、膜层;12、导线层;121、导线;21、第一永磁体;22、第二永磁体;5、出声孔;6、泄声孔;7、扬声器模组;71、第一壳体;72、第二壳体;731、顶壁;732、底壁;75、第一侧壁;76、第二侧壁;8、设备主体;9、佩戴者。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模组7。如图1至图5所示,该扬声器模组7包括:
模组壳体,所述模组壳体的内部形成腔体,所述模组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顶壁731和底壁732,所述腔体位于所述顶壁731和所述底壁732之间;以及
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发声单体包括第一永磁体21、第二永磁体22和振膜1,所述第一永磁体21设置在所述顶壁731,所述第二永磁体22设置在所述底壁732,所述振膜1包括层叠设置的膜层11和导线层12,所述导线层12的至少局部位于所述第一永磁体21和所述第二永磁体22形成的磁场中,所述振膜1将所述腔体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所述前声腔和所述后声腔的容积相等,所述模组壳体还包括与所述前声腔连通的出声孔和与所述后声腔连通的泄声孔。
具体来说,模组壳体的材质可以是但不限于金属、塑料、橡胶等。模组壳体通常包括组装在一起的多个壳体,例如多个壳体通过粘结、热熔连接、卡接、超声焊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出声孔5与前声腔连通,用于扬声器模组7向外辐射声音。泄声孔6与后声腔连通,用于平衡振膜1前、后的声压。顶壁731和底壁732用于设置永磁体。顶壁731和底壁732相对设置,例如顶壁731平行于底壁732。在顶壁731和底壁732之间形成腔体。
第一永磁体21和第二永磁体22可以是但不限于铁氧体永磁体、钕铁硼永磁体、钐钴永磁体、铝镍钴永磁体等。第一永磁体21通过粘结、卡接等方式固定在顶壁731上。第二永磁体22通过粘结、卡接等方式固定在底壁732上。第一永磁体21和第二永磁体22的这种设置方式为振膜1的振动提供了更大的振动空间。
可选地,顶壁731、底壁732为导磁材料,例如低碳钢等。导磁材料能够显著提高第一永磁体21、第二永磁体22形成的磁场的磁感强度。例如,第一永磁体21位于前声腔,第二永磁体22位于后声腔;或者第一永磁体21位于后声腔,第二永磁体22位于前声腔。
振膜1包括膜层11和导线层12。膜层11和导线层12贴合在一起,以使振膜1的整体呈膜片结构。例如,导线层12位于膜层11的一侧,或者导线层12夹在多个膜层11之间。如图6所示,膜层11为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可以是但不限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naphthalate two formic acid glycol ester,简称PEN)、聚醚酰亚胺(Polyetherimide,简称PEI)、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简称PEEK)等。导线层12可以是但不限于金属、石墨等。例如,采用电路印刷工艺在膜层11上形成导线层12。如图2所示,通电的导线121在第一永磁体21、第二永磁体22的磁场中受到电磁力的作用,沿垂直于振膜1表面的方向振动,振膜1的振动带动空气振动发声。上述振膜1的结构简单,制备容易,耐用性良好。当然,振膜1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该例子中,发声单体包括振膜1和位于振膜1的振动方向两侧的第一永磁体21和第二永磁体22。该发声单体的结构的对称程度高,在振动时,振膜1的振动方向两侧的声波的特性差异较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模组壳体内设置有发声单体。发声单体的振膜1将模组壳体内的腔体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由于第一永磁体21和第二永磁体22分别位于振膜1振动方向的两侧,使得发声单体的结构的对称程度高,并且前声腔、后声腔的容积相等,故前声腔通过出声孔5向外辐射的声波与后声腔通过泄声孔6向外辐射的声波的特性差异很小,两种声波叠加后的音质优良。
此外,由于前声腔辐射的声波、后声腔辐射的声波的特性差异小,故扬声器模组7的远场消声效果优良。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顶壁731和所述第一永磁体21构成的组件与所述底壁732和所述第二永磁体22构成的组件相对于所述振膜1对称设置。
如图3、图5所示,振膜1与顶壁731、底壁732平行设置。顶壁731和底壁732的大小相等。第一永磁体21和第二永磁体22为条形永磁体。第一永磁体21设置在顶壁731上,以形成第一组件。第二永磁体22设置在底壁732上,以形成第二组件。第一永磁体21和第二永磁体22相对设置。第一永磁体21和第二永磁体22到振膜1的距离相等。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相对于振膜1对称设置,使得前声腔和后声腔剩余空间的容积相等,并且结构相同。这使得振膜1在振动方向两侧的振动空间保持一致,振膜1两侧的辐射的声波的特性一致性更加良好。扬声器模组7的远场消声效果更加优良。
进一步地,振膜1与顶壁731、振膜1与底壁732之间的距离为2mm至10mm。在该范围内,发声单体占用前声腔、后声腔的体积小,扬声器模组7的声波特性更加良好,远场消声效果更加良好。
当然,振膜1到极板的距离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第一永磁体21和所述第二永磁体2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永磁体21和所述第二永磁体22的与所述振膜1相对的一端的极性相同。
如图3、图5所示,第一永磁体21和第二永磁体22相对设置。第一永磁体21和第二永磁体22彼此靠近的一端的极性相同,例如均为N极、均为S极。通过这种方式,两个永磁体形成的磁场相对于振膜1对称,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第一永磁体21和第二永磁体22形成的磁场的磁感强度,提高了振膜1振动的驱动力。
当然,在其他示例中,第一永磁体21和第二永磁体22也可以不相对设置,二者的极性也可以不同,只要二者形成的磁场使得振膜1沿垂直于振膜1表面方向振动即可。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第一永磁体21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永磁体21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顶壁731,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永磁体21的与所述振膜1相对的一端的极性相反。
如图2、图3、图5所示,例如第一方向为顶壁731或底壁732的长边方向。在该方向,第一顶壁731设置有五个第一永磁体21。五个第一永磁体21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一永磁体21之间形成间隙。相邻的两个第一永磁体21的末端的极性相反,例如,一个为N极,另一个为S极。这种设置方式使得相邻的两个第一永磁体21之间形成闭合的磁路,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磁场的磁感强度,并且磁感线的方向更趋向平行于第一方向。根据安培定则,在导线121通电后,振膜1受到的电磁力更趋向垂直于振膜1表面的方向。
第一永磁体21的这种设置方式能够显著提高振膜1振动的驱动力,并且振膜1振动的方向更符合理想振动状态。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第二永磁体22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永磁体22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顶壁731,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永磁体22的与所述振膜1相对的一端的极性相反。
如图2、图3、图5所示,例如第一方向为顶壁731或底壁732的长边方向,第一方向如图5中A所示。在该方向,第二顶壁731设置有五个第二永磁体22。五个第二永磁体22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二永磁体22之间形成间隙。相邻的两个第二永磁体22的末端的极性相反,例如,一个为N极,另一个为S极。这种设置方式使得相邻的两个第二永磁体22之间形成闭合的磁路,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磁场的磁感强度,并且磁感线的方向更趋向平行于第一方向。根据安培定则,在导线121通电后,振膜1受到的电磁力更趋向垂直于振膜1表面的方向。
此外,第二永磁体22的设置方式与第一永磁体21的设置方式相同,且分别位于振膜1的振动方向的两侧。这样,不仅能使得两种永磁体的磁场叠加,并且能够进一步聚拢磁感线,从而使得两种永磁体形成的磁场的强度更强。磁场的方向更趋向平行于第一方向。这种设置方式能够更加显著地提高振膜1振动的驱动力,并且振膜1振动的方向更加符合理想振动状态。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第一永磁体21与所述第二永磁体22成对设置,成对设置的所述第一永磁体21和所述第二永磁体22的与所述振膜1相对的一端的极性相同。
如图2、图3、图5所示,顶壁731设置有五个第一永磁体21。底壁732设置有五个第二永磁体22。第一永磁体21和第二永磁体22成对设置。成对设置的永磁体彼此靠近的一端的极性相同,例如均为N极或均为S极。这种设置方式,成对设置的第一永磁体21和第二永磁体22的极性相同,产生排斥,从而能够有效地压缩磁感线,这使得导线121位置的磁场的磁感强度更强,磁感线更接近平行于第一方向。
当然,在其他示例中,第一永磁体21和第二永磁体22也可以是错开设置,这种设置方式同样能够在导线121所在位置形成磁场,以驱动振膜1垂直于振膜1表面振动。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导线层12的至少局部沿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膜层11的与多个所述第一永磁体21之间的间隙相对的位置,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第二方向如图2中B所示,在该例子中,导线层12的导线121沿第二方向穿过相邻的第一永磁体21之间的间隙。在该位置第一永磁体21和第二永磁体22形成的磁场的磁感强度最大,并且磁场的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这种设置方式使得振膜1的振动驱动力大,并且振动方向垂直于振膜1表面。
当然,导线层12的设置方向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导线层12在所述膜层11的与多个所述第一永磁体21之间的间隙相对的位置形成多条导线121。
如图2所示,在该例子中,一条导线121在多个间隙之间交替穿梭绕制,使得在同一个间隙内形成平行的两条导线121,两条导线121的电流方向相同。这种设置方式使得振膜1受到的驱动力更大。
当然,导线121的绕制方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同一个间隙内的导线121还可以是3条、4条、5条或者更多条。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出声孔设置于所述底壁732,所述泄声孔设置于所述顶壁731。
如图1、图4所示,在底壁732开设有出声孔。在顶壁731开设有泄声孔。出声孔和泄声孔相背设置。出声孔与泄声孔对称设置。这样,出声孔和泄声孔向外辐射的声波的辐射方向相反,泄声孔的声波不会对出声孔的声波造成不利影响。这使得扬声器模组的听音效果优良。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模组壳体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壳体71和第二壳体72,所述第一壳体71包括第一侧壁75和所述顶壁731,所述第一侧壁75与所述顶壁731连接,所述第二壳体72包括第二侧壁76和所述底壁732,所述第二侧壁76与所述底壁732连接,所述振膜1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75和所述第二侧壁76之间。
如图4、图5所示,振膜1在第一壳体71和第二壳体72之间。第一壳体71和第二壳体72的结构相同。第一壳体71和第二壳体72相对于振膜1对称设置。这使得扬声器模组7的前声腔和后声腔的结构更加一致,声波辐射的特性更加一致,远场消声效果更好。
当然,第一壳体71和第二壳体72的结构在此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如图5所示,第一壳体71和第二壳体72均呈扁平结构。顶壁731和第一侧壁75、底壁732和第二侧壁76为一体成型,例如采用冲压成型、铸造成型等方式一体成型。也可以是,顶壁731和第一侧壁75、底壁732和第二侧壁76各自独立成型后再组装到一起。第一侧壁75、第二侧壁76呈环形结构。第一壳体71和第二壳体72绝缘连接。顶壁731、底壁732为金属材料,第一侧壁75、第二侧壁76为绝缘材料。也可以是,第一壳体71和第二壳体72均为金属材料,二者之间采用绝缘胶粘接在一起,通过绝缘胶进行绝缘。顶壁731和第一侧壁75、底壁732和第二侧壁76围成一端敞开的结构。振膜1粘结在第一壳体71的开口端和第二壳体72的开口端之间。在该例子中,通过绝缘胶将第一侧壁75、第二侧壁76粘结、振膜1在一起。第一侧壁75和第二侧壁76能有效地固定振膜1。这使得扬声器模组的结构强度更高。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与对比例的扬声器模组的频响曲线。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与对比例的扬声器模组的声泄漏测试的频响曲线。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声装置采用的振膜1的尺寸为35mm*25mm。在第一壳体间隔设置有五个第一永磁体。第二壳体间隔设置有五个第二永磁体。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成对设置。顶壁到振膜1的距离为3mm,底壁到振膜1的距离为3mm。第一壳体71和第二壳体72对称设置。
在对比例中,扬声器单体为动铁圈式单体。扬声器单体包括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音圈。振膜的尺寸为35mm*25mm。磁路系统包括永磁体和盆架。永磁体设置于盆架上。对比例的扬声器模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壳体,扬声器单体位于两个壳体中间的位置。
图7和图8的横坐标为频率,单位Hz,纵坐标为声压级,单位Db。由图7可知,在500Hz到20KHz频率范围内,本申请实施例的扬声器模组7模组的频响特性比对比例的扬声器模组的频响特性有更为平坦的声学响应。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扬声器模组7的音频重放性能更加优良。
由图8可知,在100Hz到4KHz频率范围内,本申请实施例的扬声器模组7比对比例的扬声器模组具有更小的声泄漏。本申请实施例的扬声器模组7更利于保护用户个人隐私以及减小环境噪声的产生。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该设备包括设备主体8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的扬声器模组7,所述扬声器模组7与所述设备主体8连接。
例如,可穿戴设备可以是但不限于智能手表、外骨骼、智能眼镜、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设备等。
该可穿戴设备具有发声效果优良的特点。
在一个例子中,可穿戴设备包括两个所述扬声器模组7,所述扬声器模组7的一端与所述设备主体8连接,两个所述扬声器模组7用于夹紧佩戴者9的头部。
如图1所示,两个扬声器模组7对称设置于设备主体8的两侧。两个扬声器模组7与设备主体8转动连接。两个扬声器模组7能折叠收纳在设备主体8的表面,也能展开,以便于佩戴者9使用。为了适应佩戴者9的使用。扬声器模组7设置成长条状。两个扬声器模组7相当于眼镜的镜腿。在使用时,两个扬声器模组7夹持佩戴者9的头部,设备主体8位于佩戴者9的眼部。在需要维修扬声器模组7时,由于扬声器模组7整体作为镜腿,故扬声器模组7从设备主体8的拆、装容易。
在该例子中,扬声器模组7作为镜腿,这使得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泄声孔6和所述出声孔5位于所述扬声器模组7的背离所述设备主体8的一端,所述出声孔5朝向佩戴者9耳部一侧,所述泄声孔6朝向背离佩戴者9的耳部一侧,所述泄声孔6和所述出声孔5对称设置。
如图1所示,扬声器模组7的一端与设备主体8转动连接。扬声器模组7的另一端设置有出声孔5和泄声孔6。其中,出声孔5靠近佩戴者9的耳部,这使得佩戴者9的听音效果优良。泄声孔6背离佩戴者9的耳部,泄声孔6的声波不会对出声孔5的声波造成干扰。
泄声孔6和出声孔5在扬声器模组7的宽度方向上对称设置。相对于远场来说,泄声孔6和出声孔5的距离很近,相当于从一个点辐射出的声波,并且辐射的声波的相位相反,这使得远场消声效果更加良好。
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组壳体,所述模组壳体的内部形成腔体,所述模组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顶壁(731)和底壁(732),所述腔体位于所述顶壁(731)和所述底壁(732)之间;以及
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发声单体包括第一永磁体(21)、第二永磁体(22)和振膜,所述第一永磁体(21)设置在所述顶壁(731),所述第二永磁体(22)设置在所述底壁(732),所述振膜包括层叠设置的膜层和导线层,所述导线层的至少局部位于所述第一永磁体(21)和所述第二永磁体(22)形成的磁场中,所述振膜(1)将所述腔体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所述前声腔和所述后声腔的容积相等,所述模组壳体还包括与所述前声腔连通的出声孔(5)和与所述后声腔连通的泄声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731)和所述第一永磁体(21)构成的组件与所述底壁(732)和所述第二永磁体(22)构成的组件相对于所述振膜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21)和所述第二永磁体(2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永磁体(21)和所述第二永磁体(22)的与所述振膜相对的一端的极性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21)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永磁体(21)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顶壁(731),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永磁体(21)的与所述振膜相对的一端的极性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永磁体(22)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永磁体(22)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顶壁(731),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永磁体(22)的与所述振膜相对的一端的极性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21)与所述第二永磁体(22)成对设置,成对设置的所述第一永磁体(21)和所述第二永磁体(22)的与所述振膜相对的一端的极性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层在所述膜层的与多个所述第一永磁体(21)之间的间隙相对的位置形成多条导线,所述导线沿第二方向延伸,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壳体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壳体(71)和第二壳体(72),所述第一壳体(71)包括第一侧壁(75)和所述顶壁(731),所述第一侧壁(75)与所述顶壁(731)连接,所述第二壳体(72)包括第二侧壁(76)和所述底壁(732),所述第二侧壁(76)与所述底壁(732)连接,所述振膜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75)和所述第二侧壁(76)之间。
9.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扬声器模组,所述扬声器模组与所述设备主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所述扬声器模组,所述扬声器模组的一端与所述设备主体连接,两个所述扬声器模组用于夹紧佩戴者的头部;所述泄声孔(6)和所述出声孔(5)位于所述扬声器模组的背离所述设备主体的一端,所述出声孔(5)朝向佩戴者耳部一侧,所述泄声孔(6)朝向背离佩戴者的耳部一侧,所述泄声孔(6)和所述出声孔(5)对称设置。
CN202311551517.5A 2023-11-20 2023-11-20 扬声器模组以及可穿戴设备 Pending CN1177688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51517.5A CN117768822A (zh) 2023-11-20 2023-11-20 扬声器模组以及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51517.5A CN117768822A (zh) 2023-11-20 2023-11-20 扬声器模组以及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68822A true CN117768822A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11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51517.5A Pending CN117768822A (zh) 2023-11-20 2023-11-20 扬声器模组以及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6882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54369B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US5430805A (en) Planar electromagnetic transducer
US10455343B2 (en) Single magnet planar-magnetic transducer
US20130243239A1 (en) Planar speaker system
US6810126B2 (en) Planar magnetic transducer
CN107426652A (zh) 平面振膜扬声器及耳机
CN111355826A (zh) 屏幕振动发声装置和电子产品
CN105657621A (zh) 一种扬声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KR20010108129A (ko) 합성 전해 스피커 어셈블리
CN117768822A (zh) 扬声器模组以及可穿戴设备
CN217011177U (zh) 一种振膜及音响设备
CN217509024U (zh) 一种发音单元及音响设备
Hwang et al. New development of combined permanent-magnet type microspeakers used for cellular phones
WO2018176660A1 (zh) 混合扬声器单体以及扬声器模组
CN210641064U (zh) 一种激励器及电子产品
CN210112264U (zh) 一种激励器及电子产品
KR20150014249A (ko) 스피커 유닛
CN221553441U (zh) 扬声器模组以及可穿戴设备
CN107172543A (zh) 平面振膜扬声器及耳机
KR20090030188A (ko) 초슬림형 음향 변환 장치
WO2023088070A1 (zh) 一种发音单元及音响设备
JP2002204495A (ja) プレーナ型電磁トランスジューサ
CN220401961U (zh) 扬声器组件、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6775019U (zh) 驱动组件、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CN117440303B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