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66670A - 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和电极构件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和电极构件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66670A
CN117766670A CN202311212045.0A CN202311212045A CN117766670A CN 117766670 A CN117766670 A CN 117766670A CN 202311212045 A CN202311212045 A CN 202311212045A CN 117766670 A CN117766670 A CN 1177666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coating layer
slurry
electrode member
current coll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1204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榎原胜志
加藤典之
海野公则
小浦兼嗣
近藤刚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766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666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02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 H01M4/0404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by coating on electrode coll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9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62Composites
    • H01M4/366Composites as layered produ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和电极构件的制造方法。本公开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可抑制制造不良的产生的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在本公开中,通过提供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从而解决上述课题,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是用于电池的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该制造装置具有:用于支承所搬运的集电体的支承辊、用于通过在支承辊上的集电体涂布第一浆料从而形成第一涂布层的第一模具、用于通过在支承辊上的第一涂布层涂布第二浆料从而形成第二涂布层的第二模具,其中,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相互独立,在将水平方向设为基准(0°),将铅直向下设为+90°,将铅直向上设为‑90°的情况下,第二模具中的第二浆料的排出角度为‑90°以上且+60°以下。

Description

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和电极构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和电极构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等电池包括:具有集电体和含有活性物质的电极层的电极体。作为电极体的制作方法,例如已知如下方法:在集电体上涂布浆料,形成涂布层,以制作电极构件,然后,干燥电极构件,由涂布层形成电极层。另外,也已知用于制作这样的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涂布装置,其具有在以一定的行驶速度行驶的网状物涂布n种涂布液的涂布头。在专利文献1中,课题在于提供间歇涂布、能够涂布种类不同的涂布部的涂布装置。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电极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电极糊剂从模具涂布到集电箔上的工序;将涂布的电极糊剂干燥的工序。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涂布装置,其具有:进行基材的搬运的支承辊、和排出糊剂(浆料)的模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472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22-08061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6-0643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使用1个模具涂布多个涂布液(浆料)。这种情况下,由于多个浆料时常接触,有可能产生各层的浆料的浑浊。因此,本发明人研究了使用相互独立的多个模具,分别涂布浆料,结果获得以下的见解。
即,获得如下见解:根据模具中的浆料的排出角度,有时浆料由于自重,从模具的前端(模唇)落下,产生制造不良。
本公开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可抑制制造不良的发生的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是用于电池的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所述制造装置具有:用于支承所搬运的集电体的支承辊、用于通过在所述支承辊上的所述集电体涂布第一浆料从而形成第一涂布层的第一模具、和用于通过在所述支承辊上的所述第一涂布层涂布第二浆料从而形成第二涂布层的第二模具,其中,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相互独立,在将水平方向设为基准(0°),将铅直向下设为+90°,将铅直向上设为-90°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模具中的所述第二浆料的排出角度为-90°以上且+60°以下。
[2]根据[1]所述的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模具中的所述第一浆料的排出角度为-90°以上且+30°以下。
[3]根据[1]或[2]所述的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浆料含有活性物质和粘合剂,所述第二浆料的剪切速度1s-1下的剪切粘度为5Pa·秒以下,所述第二涂布层的厚度为200μm以上。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制造装置在所述集电体的搬运方向上,在所述第一模具的下游侧且所述第二模具的上游侧具有测定所述第一涂布层的表面的状态的第一传感器,在所述第二模具的下游侧具有测定所述第二涂布层的表面的状态的第二传感器。
[5]电极构件的制造方法,是用于电池的电极构件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具有:采用支承辊支承所搬运的集电体的支承工序;使用第一模具在所述支承辊上的所述集电体涂布第一浆料以形成第一涂布层的第一涂布层形成工序;和使用第二模具在所述支承辊上的所述第一涂布层涂布第二浆料以形成第二涂布层的第二涂布层形成工序,其中,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相互独立,在将水平方向设为基准(0°),将铅直向下设为+90°,将铅直向上设为-90°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模具中的所述第二浆料的排出角度为-90°以上且+60°以下。
发明效果
本公开中的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发挥能够抑制制造不良的发生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例示本公开中的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的概略立体图和概略剖面图。
图2为例示本公开中的电极构件的制造方法的概略剖面图。
图3为说明本公开中的课题的概略剖面图。
图4为例示本公开中的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的概略剖面图。
图5为实施例1和比较例1的结果。
图6为实施例1~4和比较例1的结果。
附图标记的说明
1…集电体
2…第一涂布层
3…第二涂布层
10…支承辊
20…模具
20a…第一模具
20b…第二模具
100…制造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使用附图详细地说明。以下所示的各图是示意性示出的图,就各部的大小、形状而言,为了使理解变得容易而适当夸张。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表示对于某构件配置其他构件的方案时,简单地表示为“在上”或“在下”的情况下,只要无特别说明,包括以与某构件相接的方式在正上方或正下方配置其他构件的情形和在某构件的上方或下方经由另一构件配置其他构件的情形这两者。
A.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
图1(a)为例示本公开中的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的概略立体图,图1(b)为例示本公开中的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的概略剖面图。另外,图2为例示本公开中的电极构件的制造方法的概略剖面图。如图1(a)和图1(b)所示,制造装置100具有:支承辊10、第一模具20a、和第二模具20b。
如图1(a)、图1(b)和图2所示,支承辊10为用于支承所搬运的集电体1的构件。第一模具20a是用于通过在支承辊10上的集电体1涂布第一浆料从而形成第一涂布层2的构件。第二模具20b是用于通过在支承辊10上的第一涂布层2涂布第二浆料从而形成第二涂布层3的构件。
如图1(b)所示,第一模具20a和第二模具20b相互独立。另外,如图1(b)所示,在将水平方向设为基准(0°),将铅直向下设为+90°,将铅直向上设为-90°的情况下,第二模具20b中的第二浆料的排出角度θb为-90°以上且+60°以下。在图1(b)中,第二模具20b中的第二浆料的排出角度θb为+60°,第一模具20a中的第一浆料的排出角度θa为0°。
根据本公开,由于第二模具中的第二浆料的排出角度为规定的角度,因此能够抑制制造不良的发生。如上所述,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将多个涂布液(浆料)使用1个模具涂布。这种情况下,由于多个浆料时常接触,因此有可能发生各层的浆料的浑浊。特别地,在发生急剧的流动变动的端部(始端和终端),浆料的浑浊变得显著。进而,由于使用多个浆料形成多个涂布层,因此例如难以正确地把握各个涂布层的厚度。
因此,本发明人研究了使用相互独立的多个模具,分别涂布浆料。通过使用多个模具,从而能够抑制发生各层的浆料的浑浊。进而,通过在各个模具之间配置检查器,从而能够正确地把握各个涂布层的厚度。
另一方面,在使用了相互独立的多个模具的情况下,获知在导体的搬运方向上,在相对于第一模具配置于下游侧的第二模具发生涂布不良。具体地,如图3(a)所示,如果第二模具20b中的浆料的排出角度变大,如图3(b)所示,发现第二浆料由于自重,有时从第二模具20b的前端(模唇)落下。在图3(b)中,在第二模具20b的前端(区域α)存在的第二浆料由于自重而落下,进入第二涂布层3的终端(区域β),从而产生突起部。另一方面,在接下来的第二涂布层3的始端(区域γ),由于没有涂布第二浆料,因此产生缺损部。
这样,本发明人获得了如下见解:根据模具中的浆料的排出角度,有时浆料由于自重,从模具的前端(模唇)落下,产生制造不良。而在本公开中,通过使第二模具中的第二浆料的排出角度成为规定的角度,从而能够抑制制造不良的发生。
另外,在将涂布层干燥以形成电极层时,有时随着分散介质的蒸发,在厚度方向上粘合剂浓度变得不均匀。具体地,有时在电极层中,在集电体侧粘合剂浓度降低,在集电体的相反侧粘合剂浓度升高。而如后所述,通过使采用上游侧的模具(第一模具)涂布的第一浆料中的粘合剂浓度较高,使采用下游侧的模具(第二模具)涂布的第二浆料中的粘合剂浓度较低,从而能够使电极层中的粘合剂浓度在厚度方向上均匀化。
1.模具
本公开中的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具有至少2个模具作为用于涂布浆料的模具。模具(模头)优选为具有在与集电体的搬运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狭缝的狭缝模具。经由狭缝,涂布浆料。
第一模具是用于通过在支承辊上的上述集电体涂布第一浆料从而形成第一涂布层的模具。第一模具可以是用于将第一浆料直接涂布于集电体的模具,也可以是用于经由其他层涂布于集电体的模具。其他层例如为涂布层。
第二模具是用于通过在支承辊上的第一涂布层涂布第二浆料从而形成第二涂布层的模具。第二模具在集电体的搬运方向上通常配置在第一模具的下游侧。第二模具可以是用于将第二浆料直接涂布于第一涂布层的模具,也可以是用于经由其他层涂布于第一涂布层的模具。其他层例如为涂布层。优选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在集电体的搬运方向上相邻地配置。
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相互地独立。即,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不相当于在1个模具(模头)中同时地排出多个浆料的模具(例如专利文献1的图1中的模具100)。
如图1(b)所示,将水平方向设为基准(0°),将铅直向下设为+90°,将铅直向上设为-90°,将第二模具20b中的第二浆料的排出角度设为θb。排出角度θb通常为+60°以下。排出角度θb可为+45°以下,可为+30°以下,可为0°。另一方面,排出角度θb通常为-90°以上,可为-85°以上。另外,排出角度θb比0°大,可为+60°以下。这种情况下,排出角度θb可为5°以上。另一方面,排出角度θb为-90°以上,可比0°小。这种情况下,排出角度θb可为-5°以下。
如图1(b)所示,将第一模具20a中的第一浆料的排出角度设为θa。对于排出角度θa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为+60°以下,可为+45°以下,可为+30°以下,可为0°。另一方面,排出角度θa通常为-90°以上,可为-85°以上。另外,排出角度θa比0°大,可为+60°以下。这种情况下,排出角度θa可为5°以上。另一方面,排出角度θa为-90°以上,可比0°小。这种情况下,排出角度θa可为-5°以下。
如图1(b)所示,将通过支承辊10的旋转中心C并与铅直方向平行的轴设为AX。在图1(b)中,将第一模具20a和第二模具20b配置在用轴AX划分的2个区域中的同一区域(图1(b)中轴AX的左侧的区域)。这种情况下,排出角度θb比排出角度θa大。排出角度θb和排出角度θa之差例如为5°以上,可为15°以上,可为30°以上。另一方面,虽然没有特别地图示,可将第一模具20a和第二模具20b配置在用轴AX划分的2个区域中的彼此不同的区域。
如图4(a)所示,第二模具20b中的排出角度θb为0°,第一模具20a中的排出角度θa可为不到0°。另外,如图4(b)所示,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可具有第一支承辊10a和第二支承辊10b。第一模具20a可将第一浆料涂布于第一支承辊10a上的集电体1,第二模具20b可将第二浆料涂布于第二支承辊10b上的第一涂布层2。
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为用于分别涂布第一浆料和第二浆料的模具。浆料(第一浆料和第二浆料)至少含有活性物质和分散介质,可进一步含有粘合剂和导电材料中的至少一者。
第二浆料的剪切速度1/s下的剪切粘度例如为5Pa·秒以下,可为4Pa·秒以下,可为3Pa·秒以下,可为2Pa·秒以下。另外,第二浆料的固体成分中的粘合剂的比例例如为5重量%以下,可为3重量%以下。应予说明,在第二浆料的固体成分含有多个粘合剂的情况下,粘合剂的比例相当于多个粘合剂的合计。
第一浆料的固体成分中的粘合剂的比例(重量%)优选比第二浆料的固体成分中的粘合剂的比例(重量%)多。将第一浆料的固体成分中的粘合剂的比例(重量%)设为C1′,将第二浆料的固体成分中的粘合剂的比例(重量%)设为C2′。C1′与C2′的比率(C1′/C2′)例如为3以上,可为5以上。另一方面,C1′/C2′例如为10以下。
2.支承辊
本公开中的支承辊是用于支承所搬运的集电体的构件。集电体通常在赋予了规定的张力的状态下搬运。另外,支承辊将集电体卷绕于自身来搬运集电体。另外,支承辊典型地为具有圆柱形状或圆筒形状的构件。支承辊以将旋转轴作为中心旋转的方式构成。
3.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
本公开中的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优选在集电体的搬运方向上,在第一模具的下游侧且第二模具的上游侧具有测定第一涂布层的表面的状态的第一传感器。作为第一传感器,例如可列举出位移传感器、颜色传感器。例如,通过设置位移传感器,从而能够正确地把握第一涂布层的厚度。作为位移传感器,例如可列举出激光位移传感器。另外,通过使用颜色传感器,从而能够正确地把握形成了第一涂布层的区域和没有形成第一涂布层的区域(集电体露出的区域)。
本公开中的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可在集电体的搬运方向上,在第二模具的下游侧具有测定第二涂布层的表面的状态的第二传感器。作为第二传感器,例如可列举出位移传感器、颜色传感器。
4.电极构件
本公开中的电极构件具有集电体、和在上述集电体上配置的涂布层。涂布层从集电体侧依次具有第一涂布层和第二涂布层。
作为集电体的材料,例如可列举出铝、铜、SUS、镍等金属材料。集电体的形状例如为箔状。
对于第一涂布层的厚度(T1)和第二涂布层的厚度(T2)的关系并无特别限定。两者的厚度可相同,也可不同。“第一涂布层的厚度和第二涂布层的厚度相同”是指两者的厚度之差为10μm以下。
另外,第二涂布层的厚度T2可比第一涂布层的厚度T1大。这种情况下,T2与T1的比例(T2/T1)比1大,可为1.5以上,可为2以上。另一方面,T2/T1例如为10以下,可为5以下。
另外,第二涂布层的厚度T2可比第一涂布层的厚度T1小。这种情况下,T2与T1的比例(T2/T1)比1小,可为0.9以下,可为0.5以下。另一方面,T2/T1例如为0.1以上。
本公开中的涂布层至少具有第一涂布层和第二涂布层。本公开中的涂布层可只具有第一涂布层和第二涂布层。另一方面,本公开中的涂布层除了第一涂布层和第二涂布层以外,还可具有其他涂布层。其他涂布层可为单一的层,也可为多个层。
第一涂布层的厚度T1例如为50μm以上,为500μm以下。第二涂布层的厚度T2例如为50μm以上,为500μm以下。其中,第二涂布层的厚度T2可为200μm以上,也可为250μm以上,可为300μm以上,也可为350μm以上。另外,涂布层的厚度例如为200μm以上,可为400μm以上,可为600μm以上。另一方面,涂布层的厚度例如为1000μm以下。
第一涂布层和第二涂布层可各自含有粘合剂。这种情况下,对于第一涂布层中的粘合剂的比例(重量%)和第二涂布层中的粘合剂的比例(重量%)的关系并无特别限定。两者的比例可相同,也可不同。“第一涂布层中的粘合剂的比例(重量%)与第二涂布层中的粘合剂的比例(重量%)相同”是指两者的比例之差为1重量%以下。
将第一涂布层中的粘合剂的比例(重量%)设为C1,将第二涂布层中的粘合剂的比例(重量%)设为C2。在C1>C2的情况下,C1与C2的比率(C1/C2)例如为3以上,可为5以上。另一方面,C1/C2例如为10以下。另外,在C1>C2的情况下,对于上述的厚度的关系并无特别限定,可为T2>T1,也可为T2=T1,可为T2<T1
在C1<C2的情况下,C1与C2的比率(C1/C2)例如为0.9以下,可为0.8以下。另一方面,C1/C2例如为0.1以上。另外,在C1<C2的情况下,对于上述的厚度的关系并无特别限定,可为T2>T1,可为T2=T1,也可为T2<T1。再有,在C1=C2的情况下,对于上述的厚度的关系也无特别限定,可为T2>T1,也可为T2=T1,也可为T2<T1
第一涂布层和第二涂布层各自至少含有活性物质。第一涂布层和第二涂布层作为活性物质,可含有正极活性物质,也可含有负极活性物质。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例如可列举出氧化物活性物质。作为氧化物活性物质,具体地,可列举出LiCoO2、LiMnO2、LiNiO2、LiVO2、LiNi1/3Co1/3Mn1/3O2等岩盐层状型活性物质、LiMn2O4、Li(Ni0.5Mn1.5)O4等尖晶石型活性物质、LiFePO4、LiMnPO4、LiNiPO4、LiCoPO4等橄榄石型活性物质。另一方面,作为负极活性物质,例如可列举出Li、Li合金等Li系活性物质、石墨等碳活性物质、Si、S iO等S i系活性物质。
第一涂布层和第二涂布层可各自含有导电材料。作为导电材料,例如可列举出碳材料。作为碳材料,例如可列举出乙炔黑(AB)、科琴黑(KB)等粒子状碳材料、碳纤维、碳纳米管(CNT)、碳纳米纤维(CNF)等纤维状碳材料。第一涂布层和第二涂布层可各自只含有1种导电材料,也可含有2种以上。
第一涂布层和第二涂布层可各自含有粘合剂。作为粘合剂,例如可列举出羧甲基纤维素(CMC)等纤维素系粘合剂、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等橡胶系粘合剂、聚偏二氟乙烯(PVDF)等氟系粘合剂。第一涂布层和第二涂布层可各自只含有1种粘合剂,也可含有2种以上。
本公开中的电极构件具有集电体、和在上述集电体上配置的涂布层。涂布层从集电体侧依次具有第一涂布层和第二涂布层。通过将第一涂布层和第二涂布层干燥,从而分别得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即,得到具有集电体、在上述集电体上配置的第一电极层、和在上述第一电极层上配置的第二电极层的电极体。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可为正极层,也可为负极层。
另外,在本公开中,也能够提供用于电池的电极体的制造装置。电极体的制造装置具有:支承辊、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和用于将第一涂布层和第二涂布层干燥的干燥机。关于支承辊、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与上述的内容相同。另外,关于干燥机,能够采用公知的干燥机。
本公开中的电极构件和电极体用于电池。对于本公开中的电池的种类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锂离子二次电池。作为电池的用途,例如可列举出混合动力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电动汽车(BEV)、汽油汽车、柴油汽车等车辆的电源。特别地,优选用于混合动力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或电动汽车(BEV)的驱动用电源。另外,本公开中的电池可用作车辆以外的移动体(例如铁道、船舶、航空器)的电源使用,也可作为信息处理装置等电气制品的电源使用。
B.电极构件的制造方法
图2为例示本公开中的电极构件的制造方法的概略剖面图。图2中,首先,采用支承辊10支承所搬运的集电体1(支承工序)。接着,在支承辊10上的集电体1,使用第一模具20a涂布第一浆料,形成第一涂布层2(第一涂布层形成工序)。接着,在支承辊10上的第一涂布层2,使用第二模具20b,涂布第二浆料,形成第二涂布层3(第二涂布层形成工序)。第一模具20a和第二模具20b相互独立。另外,在将水平方向设为基准(0°),将铅直向下设为+90°,将铅直向上设为-90°的情况下,第二模具20b中的第二浆料的排出角度为-90°以上且+60°以下。
根据本公开,由于第二模具中的第二浆料的排出角度为规定的角度,因此得到抑制了制造不良的发生的电极构件。
1.支承工序
本公开中的支承工序是采用支承辊支承所搬运的集电体的工序。对于支承辊和集电体,与上述“A.电极构件”中记载的内容相同。对于集电体的搬运速度并无特别限定,例如为0.3m/分钟以上且3m/分钟以下。
2.第一涂布层形成工序
本公开中的第一涂布层形成工序是使用第一模具将第一浆料涂布于上述支承辊上的上述集电体、形成第一涂布层的工序。关于第一模具、第一浆料和第一涂布层,与上述“A.电极构件”中记载的内容相同。适当地调节第一浆料的排出量、和第一模具与支承辊之间的间隙以得到所需厚度的第一涂布层。另外,可将第一浆料连续地涂布,也可间歇地涂布。
3.第二涂布层形成工序
本公开中的第二涂布层形成工序是使用第二模具将第二浆料涂布于上述支承辊上的上述第一涂布层、形成第二涂布层的工序。另外,在将水平方向设为基准(0°),将铅直向下设为+90°,将铅直向上设为-90°的情况下,上述第二模具中的上述第二浆料的排出角度为-90°以上且+60°以下。关于第二模具、第二浆料和第二涂布层,与上述“A.电极构件”中记载的内容相同。适当地调节第二浆料的排出量、和第二模具与支承辊之间的间隙以得到所需厚度的第二涂布层。另外,第二浆料通常配合第一涂布层而涂布。
4.电极构件
关于本公开中的电极构件,与上述“A.电极构件”中记载的内容相同。另外,本公开中,能够提供电极体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将上述电极构件中的上述第一涂布层和上述第二涂布层干燥、由上述第一涂布层形成第一电极层、由上述第二涂布层形成第二电极层的干燥工序。由此,得到具有集电体和在上述集电体上配置的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的电极体。
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实施方式为例示,具有与本公开中的专利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技术思想基本上相同的构成、发挥同样的作用效果的技术方案都包含在本公开中的技术范围内。
实施例
[实施例1]
(第一浆料的制作)
将负极活性物质(石墨)、第一粘合剂(CMC)和第二粘合剂(SBR)以以下的表1中所示的比例混合。在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水,得到第一浆料。将得到的第一浆料在25℃下静置24小时,然后,使用流变仪,测定剪切速度1s-1下的剪切粘度。
(第二浆料的制作)
将负极活性物质(石墨)、第一粘合剂(CMC)和第二粘合剂(SBR)以以下的表1中所示的比例混合。在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水,得到第二浆料。对于得到的第二浆料,与上述同样地,测定剪切粘度。
(电极构件的制作)
使用图1(a)所示的制造装置,在搬运集电体(Cu箔)的同时在集电体上形成第一涂布层(70μm)和第二涂布层(370μm),得到电极构件。第一模具的排出角度θa为0°,第二模具的排出角度θb为+60°。
[表1]
[实施例2~4]
除了将第二模具的排出角度θb变为+45°(实施例2)、+30°(实施例3)、0°(实施例4)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电极构件。再有,在实施例4中,代替图1(a)中所示的制造装置而使用图4(b)所示的制造装置。
[比较例1]
除了将第二模具的排出角度θb变为+90°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电极构件。
[评价]
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测定实施例1和比较例1中得到的第二涂布层的表面,制作第二涂布层的厚度分布。将其结果示于图5。如图5(a)所示,在实施例1中,确认到在第一次(附图左侧)的终端很少形成有突起部,在第二次(附图右侧)的始端很少形成有缺损部。而在比较例1中,确认到在第一次(附图左侧)的终端形成有大的突起部,在第二次(附图右侧)的始端,形成有大的缺损部。
另外,如图5(a)所示,将突起部的x轴方向的长度设为Δx[mm],将突起部的y轴方向的长度设为Δy[μm]。其中,将Δx和Δy之积(Δx*Δy)定义为不均匀排出量。将实施例1~4和比较例1中的不均匀排出量的结果示于图6。如图6所示,实施例1为200[mm*μm],比较例1为4000[mm*μm]。另外,在实施例2~4中,确认没有突起部和缺损部,不均匀排出量为0。因而,确认了通过使第二模具的排出角度θb为+60°以下,从而能够抑制制造不良的发生。

Claims (5)

1.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是用于电池的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所述制造装置具有:用于支承所搬运的集电体的支承辊、用于通过在所述支承辊上的所述集电体涂布第一浆料从而形成第一涂布层的第一模具、和用于通过在所述支承辊上的所述第一涂布层涂布第二浆料从而形成第二涂布层的第二模具,其中,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相互独立,在将水平方向设为基准0°,将铅直向下设为+90°,将铅直向上设为-90°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模具中的所述第二浆料的排出角度为-90°以上且+60°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模具中的所述第一浆料的排出角度为-90°以上且+3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浆料含有活性物质和粘合剂,所述第二浆料的剪切速度1s-1下的剪切粘度为5Pa·秒以下,所述第二涂布层的厚度为200μm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其中,所述制造装置在所述集电体的搬运方向上,在所述第一模具的下游侧且所述第二模具的上游侧具有测定所述第一涂布层的表面的状态的第一传感器,在所述第二模具的下游侧具有测定所述第二涂布层的表面的状态的第二传感器。
5.电极构件的制造方法,是用于电池的电极构件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具有:采用支承辊支承所搬运的集电体的支承工序;使用第一模具在所述支承辊上的所述集电体涂布第一浆料以形成第一涂布层的第一涂布层形成工序;和使用第二模具在所述支承辊上的所述第一涂布层涂布第二浆料以形成第二涂布层的第二涂布层形成工序,其中,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相互独立,在将水平方向设为0°,将铅直向下设为+90°,将铅直向上设为-90°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模具中的所述第二浆料的排出角度为-90°以上且+60°以下。
CN202311212045.0A 2022-09-26 2023-09-19 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和电极构件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77666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52577 2022-09-26
JP2022152577A JP2024047131A (ja) 2022-09-26 2022-09-26 電極部材の製造装置および電極部材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66670A true CN117766670A (zh) 2024-03-26

Family

ID=90309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12045.0A Pending CN117766670A (zh) 2022-09-26 2023-09-19 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和电极构件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05903A1 (zh)
JP (1) JP2024047131A (zh)
CN (1) CN117766670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105903A1 (en) 2024-03-28
JP2024047131A (ja) 2024-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88142B2 (en) Powder application apparatus
KR20060012598A (ko) 리튬이온 2차전지의 제조법
JP6329050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電極の製造方法
KR20170086108A (ko) 리튬 이온 2차 전지용 전극의 제조 방법
JP2016181443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電極の製造方法
CN111540902B (zh) 全固体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US20220263056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wet granular body of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mixture,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electrode plate, wet granular body of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mixture, and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wet granular body of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mixture
JP2016081829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電極の製造方法
CN117766670A (zh) 电极构件的制造装置和电极构件的制造方法
JP2016100127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電極の製造方法
US11949094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de for secondary battery, and moisture powder
US20220158154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de and electrode paste coating device
CN115084441A (zh) 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电极及具备该电极的二次电池
CN107086291A (zh) 生产电极板的方法
US10658652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thium-ion secondary battery electrode sheet
US20240128430A1 (en) Electrode body and battery
CN115000340B (zh) 二次电池用电极和该电极的制造方法
EP4141983A1 (en) Method of producing electrode and electrode production apparatus
CN115084442B (zh) 二次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
WO2023171062A1 (ja) 粉体塗工装置
US20230170469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granulated materia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ode
US20230170460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ode
CN109599527B (zh) 电极板的制造方法和电极板
JP6894328B2 (ja) 電極の製造方法
JP2023063739A (ja) 電極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