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50879A - 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50879A
CN117750879A CN202280054530.7A CN202280054530A CN117750879A CN 117750879 A CN117750879 A CN 117750879A CN 202280054530 A CN202280054530 A CN 202280054530A CN 117750879 A CN117750879 A CN 1177508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ece
continuous
folded
folded portion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545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藤荣基
寺泽秀和
千叶一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Beet Suga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Beet Suga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Beet Suga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Beet Sugar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7508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508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02Receptacles, e.g. flower-pots or boxes; Glasses for cultivating flowers
    • A01G9/029Receptacles for seedlings
    • A01G9/0295Uni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onnected recepta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02Receptacles, e.g. flower-pots or boxes; Glasses for cultivating flowers
    • A01G9/027Pots connected in horizontal row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08Devices for filling-up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Devices for setting plants or seeds in pots
    • A01G9/086Devices for repott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及其制造方法,能够应对株距间隔较大的育苗作物,容易制造并抑制制造成本。将带状片材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在同一单面上折回1/6宽度并用水溶性粘接剂(21)粘贴,在与该折回相反的一侧折回与先前的折回宽度相同的宽度并用水溶性粘接剂(21)粘贴来形成连结片(3),多个通过折回连结片(3)所得到的部分(3a)以相向的方式呈交错状地排列,一个连结片(3)的折回部分(3a)的宽度方向两侧端部用非水溶性粘接剂(23)与相对的另一个连结片(3)的折回部分(3a)粘贴来形成连续体(13),在相对的连结片(3)的折回部分(3a)之间形成单个钵盘(11)。在单个钵盘(11)移植时,通过将连结片(3)展开,单个钵盘(11)之间的长度变大,能够应对株距间隔较大的育苗作物。

Description

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蔬菜、花卉等作物的育苗、移植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如下构成的育苗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将通过展开纸或像纸一样的片材而形成的四角或六角筒状的单个钵盘用连结片连结而成为连续体,使连续体重合,并且将重合的连续体的相互之间用水溶性粘接剂粘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2)。这样的育苗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在保存时为压扁状态,在使用时通过展开而呈现为多个单个钵盘呈蜂巢状地紧密集合的状态,然后在单个钵盘中填充栽培土并在其中播种,这样就能集中地培育很多秧苗。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2996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2056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育苗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中,由于需要紧密地集合,所以连结片的长度被设定为与单个钵盘的一个侧面(六角筒状的1边)的宽度相等~该宽度的大致7倍,在使用简易移植机连续地移植秧苗时,该株距间隔受到连结片的长度限制,从而根据育苗作物的种类的不同,会出现株距间隔过窄、无法用于作物的育苗、移植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育苗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中,在连结片设置了比单个钵盘的一个侧面的宽度长的加长部分,但灌溉不能充分浸透到连结片的加长部分的折叠部分,在育苗过程中水溶性粘接剂的退化不充分,从而在移植时连结片的折叠部分不能顺利地分离、伸长,株距间隔容易产生偏差。另外,除了必须将连结片的加长部分折叠然后用粘接剂相互粘贴之外,还必须将该折叠部分粘贴到单个钵盘上,所以还存在制造繁琐、制造成本提高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及其制造方法,能够应对株距间隔较大的育苗作物,能够容易制造并抑制制造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其是将多个六角筒状的单个钵盘集合而得到的,所述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的特征在于,包括:连续体,其是通过将包括第一折回部和第二折回部的连结片以所述第一折回部相向的朝向呈交错状地排列,并用非水溶性粘接剂将所述第一折回部的两侧端部与相向的所述第一折回部粘贴而得到的,所述第一折回部是通过将带状片材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在同一单面上折回1/6宽度并将折回所得到的内表面用水溶性粘接剂粘贴而形成的,所述第二折回部是通过在与该折回相反的一侧以与折回宽度相同的宽度进行折回,并将该折回所得到的内表面用水溶性粘接剂粘贴而形成的;以及单个钵盘,其形成在所述第一折回部和与该第一折回部相向的所述第一折回部之间。
另外,本发明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的制造方法,该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是将多个六角筒状的单个钵盘集合而得到的,所述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第一工序,形成连结片,该连结片包括第一折回部和第二折回部,该第一折回部是将带状片材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在同一单面上折回1/6宽度,并将折回所得到的内表面用水溶性粘接剂粘贴而形成的,该第二折回部是在与该折回相反的一侧以与折回宽度相同的宽度进行折回,并将该折回所得到的内表面用水溶性粘接剂粘贴而形成的;第二工序,所述第一折回部以相向的朝向呈交错状地排列,并用非水溶性粘接剂将所述第一折回部的两侧端部与相向的所述第一折回部粘贴来形成连续体,并且在所述第一折回部和与该第一折回部相向的所述第一折回部之间形成单个钵盘;以及第三工序,使所述连续体在保持上表面的朝向的状态下交替地反转180度而使多个所述连续体重合,并且将重合的所述连续体的相互之间用水溶性粘接剂粘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应对株距间隔较大的育苗作物,能够容易制造并抑制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的构造的概略俯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的压扁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图1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的拉出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制造图2所示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的工序的概略图。
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的连结片的折回工序的概略图。
图6是表示图2所示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的第一连接片的折回工序的概略图。
图7是表示图2所示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的第二连接片的折回工序的概略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连续集合钵盘);3…连结片;3a…第一折回部;3b…第二折回部;5…第一连接片;7…第二连接片;11…单个钵盘;21…水溶性粘接剂;23…非水溶性粘接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附图中,根据图中附图标记的朝向来确定图的上下左右等位置。
如图1和图2所示,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1(以下称为连续集合钵盘)是将多个六角筒状的单个钵盘11集合而得到的,通过如下方式形成:使连结多个连结片3、第一连接片5和第二连接片7得到的连续体单元9交替地反转180度(转向)而使连续体单元9多个重合,并将它们相互之间用水溶性粘接剂21粘贴。
如图2所示,连结片3是将矩形带状的片材在片材的宽度方向(图2的左右方向)上折回而形成的,剖面呈大致Ω形的形状。如图2和图5所示,连结片3包括:第一折回部3a,其是通过将带状片材的宽度方向(图2的左右方向)的两侧在同一单面上折回大致1/6宽度,并将折回所得到的内表面用水溶性粘接剂21粘贴而形成的;以及第二折回部3b,其是在与该折回相反的一侧,以与折回宽度大致相同的宽度进行折回,并将该折回的内表面用水溶性粘接剂21粘贴而形成的。连结片3的宽度W2(参照图2)被设定为单个钵盘11的一个侧面(六角筒状的1条边)的宽度W1(参照图1)的大致7倍。
第一连接片5由长度为连结片3的片材总长度的大致2/3的带状片材形成,具有呈波纹状地形成有3个山折的形状。具体而言,如图2和图6所示,第一连接片5是通过如下方式形成的:从片材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将大致3/4的宽度以成为大致均等宽度的方式进行2个山折、即进行外三折(Z形折叠),从该一端起依序形成第一折回部5a和第二折回部5b,将该第一折回部5a和第二折回部5b(进行外三折所得到的部分)各自的内表面用水溶性粘接剂21粘贴,并且从片材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将大致1/4的宽度以成为大致均等宽度的方式进行山折,形成第三折回部5c,将该第三折回部5c(进行山折所得到的部分)的内表面用水溶性粘接剂21粘贴。第一连接片5的宽度W3(参照图2)被设定为单个钵盘11的一个侧面的宽度W1的大致5.3倍。
第二连接片7由长度为形成连结片3的片材总长度的大致1/2的带状片材形成,具有呈波纹状地形成有2个山折的形状。具体而言,如图2和图7所示,第二连接片7是通过如下方式形成的:将片材外三折成大约三等分,形成第一折回部7a和第二折回部7b,将该第一折回部7a和第二折回部7b(进行外三折所得到的部分)的内表面用水溶性粘接剂21粘贴。第二连接片7的宽度W4(参照图2)被设定为单个钵盘11的一个侧面的宽度W1的大致3.5倍。
接着,对连续体单元9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连续体单元9是通过将由多个连结片3形成的连续体13、第一连接片5和第二连接片7粘贴而构成的。具体而言,连结片3的第一折回部3a和相对的连结片3的第一折回部3a以相向的朝向错开1/2节距(1节距是与连结片3的整个宽度大致相等的间隔),以2列形成交错状的方式排列规定数量(在图示中4个排列),用非水溶性粘接剂23将连结片3的第一折回部3a和与该第一折回部3a相向的第一折回部3a的两侧端部粘贴。其结果是,由多个连结片3构成连续体13。而且,用非水溶性粘接剂23将连续体13的两侧端部(连结片3的第一折回部3a)和第一连接片5的第一折回部5a及第二连接片7的第一折回部7a粘贴。具体而言,通过外三折形成的第一连接片5的第一折回部5a以与一侧(图2的左侧)的连结片3的第一折回部3a相向的朝向配置,并且以第一连接片5的第一折回部5a的端部位于连结片3的大致中央位置的方式,用非水溶性粘接剂23将一侧的连结片3的第一折回部3a的两端部和第一连接片5的第一折回部5a的两端部粘贴。另外,第二连接片7的第一折回部7a以与另一侧(图2的右侧)的连结片3的第一折回部3a相向的朝向配置,并且以第二连接片7的第一折回部7a的端部位于连结片3的大致中央位置的方式,用非水溶性粘接剂23将另一侧的连结片3的第一折回部3a的两端部和第二连接片7的第一折回部7a的两端部粘贴。由此,将连续体13(多个连结片3)、第一连接片5和第二连接片7连结,形成1个连续体单元9。此时,在连结片3的第一折回部3a和与该第一折回部3a相向的第一折回部3a之间、在连结片3的第一折回部3a和与第一折回部3a相向的第一连接片5的第一折回部5a之间、以及在连结片3的第一折回部3a和与第一折回部3a相向的第二连接片7的第一折回部7a之间形成单个钵盘11。具体而言,在用非水溶性粘接剂23粘贴的部位(粘贴部)之间形成的未粘贴部被用作单个钵盘11。
此外,使规定数量的连续体单元9在保持上表面的朝向的状态下交替地反转180度(转向)而使连续体单元9重合,它们相互之间用水溶性粘接剂21(省略图示)粘贴,进而,一个连续体单元9的第一连接片5的第三折回部5c和因与该连续体单元9重合而粘贴的另一个连续体单元9的第二连接片7的第二折回部7b用非水溶性粘接剂23(图2的左侧)粘贴,由此形成连续集合钵盘1(在图2中,为包括2个连续体单元9的连续集合钵盘1)。此时,作为一个连续体单元9的一侧端部的第一连接片5的第三折回部5c的棱线和作为因与该连续体单元9重合而粘贴的另一个连续体单元9的一侧端部的第二连接片7的第二折回部7b的端部以上下重合的方式配置,由此未粘贴部(单个钵盘11)如图2所示的那样以未粘贴部的中心部位于该上层及下层的连续体单元9、9中相邻的2个未粘贴部间的中间位置的方式呈交错状地排列。
连续集合钵盘1在保存时以压扁状态(参照图2)被提供。另外,在连续集合钵盘1育苗时,通过从压扁状态被展开、即在连续集合钵盘1的层叠方向上被拉伸,如图1所示的那样,多个单个钵盘11呈蜂巢状地展开,呈现集合的状态。而且,在育苗后进行移植时,通过将连续集合钵盘1沿着拉出方向拉伸,解除连结片3、第一连接片5和第二连接片7的压扁状态,各单个钵盘11被拉成一列(参照图3)。此时,第一连接片5和第二连接片7的、非水溶性粘接剂23的粘贴部的粘贴面、即通过将第一连接片5的第三折回部5c和第二连接片7的第二折回部7b用非水溶性粘接剂23粘贴所形成的粘贴面与单个钵盘11的拉出方向平行。
接着,基于图4~图7对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1(连续集合钵盘)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连续集合钵盘1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连结片3、第一连接片5和第二连接片7的工序S1(第一工序);将连结片3、第一连接片5和第二连接片7连结来形成1个带状连续体单元61的工序S2(第二工序);以及形成连续集合钵盘1的工序S3(第三工序)。
首先,在形成连结片3、第一连接片5和第二连接片7的工序S1中,从分别卷绕有用于形成多个连结片3(图示中为2个)、第一连接片5和第二连接片7的片材33a、33b、34、35(原纸)的各原纸卷筒31拉出原纸33a、33b、34、35,被拉出的各原纸33a、33b、34、35由各自对应的切条机37裁剪成规定宽度且规定片数的带状片材39a、39b、40、41。然后,各带状片材39a、39b、40、41被依次送至各自对应的制筒上浆辊43和制筒装置45(成形槽),由制筒上浆辊43在单面涂覆水溶性粘接剂21(参照图5a、图6a和图7a),并且由制筒装置45成形为圆筒状。然后,成形为圆筒状的各带状片材39a、39b、40、41被送至压接辊47,将内表面粘贴。其结果是,由与连结片3和第二连接片7对应的带状片材39a、39b、41形成第一折回部3a、7a(参照图5b和图7b),由与第一连接片5对应的带状片材40形成第一折回部5a和第三折回部5c(参照图6b)。
然后,形成有各折回部的各带状片材39a、39b、40、41被依次送至制筒上浆辊49、制筒装置51(成形槽)和压接辊53,通过制筒上浆辊49在单面涂覆水溶性粘接剂21(参照图5b、图6b和图7b),并且通过制筒装置51使其成形为圆筒状,通过压接辊53将内表面粘贴。由此,在各带状片材39a、39b、40、41形成第二折回部3b、5b、7b,形成带状的连结片55a、55b、带状的第一连接片57和带状的第二连接片59(参照图5c、图6c和图7c)。在形成上述结构之后,进入第二工序S2。
接着,在将带状的连结片55a、55b、带状的第一连接片57和带状的第二连接片59连结来形成1个带状连续体单元61的工序S2中,带状的连结片55a、55b在上下2层呈交错状地排列,通过连结片上浆装置31在下层的带状的连结片55b呈条状地涂覆非水溶性粘接剂23后被送至压扁辊63。然后,通过压扁辊63将带状的连结片55a和带状的连结片55b粘贴,形成带状的连续体。此时,在带状的连续体的一个端部排列有带状的第一连接片57,在带状的连续体的另一个端部排列有带状的第二连接片59,用非水溶性粘接剂23将带状的第一连接片57粘贴于上层的带状的连结片55a,将带状的第二连接片59粘贴于下层的带状的连结片55b。其结果是,形成带状连续体单元61。在形成带状连续体单元61之后,进入第三工序S3。
接着,在形成连续集合钵盘1的工序S3中,带状连续体单元61被依次送至上浆辊65和上浆装置67,通过上浆辊65在带状连续体单元61的上表面涂覆水溶性粘接剂21,并且通过上浆装置67在位于带状连续体单元61的侧端的带状第二连接片59涂覆非水溶性粘接剂23。
涂覆有水溶性粘接剂21和非水溶性粘接剂23的带状连续体单元61被旋转刀具69切断成规定宽度(相当于单个钵盘11的高度),形成连续体单元9。然后,连续体单元9被送至反转机71,通过反转机71每隔一片就在保持上表面的朝向的状态下反转180度,然后被送至层叠粘贴装置73。然后,通过层叠粘贴装置73经由水溶性粘接剂21和非水溶性粘接剂23将连续体单元9相互层叠粘贴。由此,形成连续集合钵盘1(参照图2)。
此外,虽然图4中省略了,但在上浆辊65设置有用于检测带状连续体单元61的进给量的检测器,在规定量的带状连续体单元61被送至旋转刀具69时,仅在相当于连续体单元9的宽度(单个钵盘11的高度)的部分,在带状连续体单元61的上表面不涂覆水溶性粘接剂21和非水溶性粘接剂23。由此,通过层叠粘贴装置73将连续体单元9层叠粘贴规定片数,并能够将其作为连续集合钵盘1逐个取出。
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连续集合钵盘1,能够得到如下所述的作用效果。
在用展开状态(参照图1)的连续集合钵盘1的各单个钵盘11进行规定天数的育苗时,因育苗过程中的灌溉,涂覆在连结片3、第一连接片5和第二连接片7的折回面上的水溶性粘接剂21和涂覆在连续体单元9的相互之间的水溶性粘接剂21退化。由此,在育苗后进行移植时,牵拉连续集合钵盘1的一端,则如图3所示的那样,各单个钵盘11被拉成一列,因此能够实现高效的移植。
另外,根据连续集合钵盘1,在各单个钵盘11被拉成一列时(参照图3),单个钵盘11与单个钵盘11之间的长度为单个钵盘11的一个侧面(六角筒状的1条边)的宽度W1的大致15倍,能够有效地应对需要较大株距间隔的作物的栽培。
进而,根据连续集合钵盘1,将第一连接片5的第三折回部5c和第二连接片7的第一折回部7b以相向的朝向配置,并且将第一连接片5的第三折回部5c和第二连接片7的第二折回部7b用非水溶性粘接剂23粘贴,由此在单个钵盘11移植时,第一连接片5和第二连接片7的、非水溶性粘接剂23的粘贴部的粘贴面与单个钵盘11的拉出方向平行(参照图3),能够确保足够的强度。由此,在移植时无需将粘贴部剥离,就能稳定地拉出单个钵盘11。
根据连续集合钵盘1,在经由水溶性粘接剂21将连续体单元9相互层叠粘贴时,形成在粘贴部间的未粘贴部分(单个钵盘11的形成部位)在连续集合钵盘1的展开方向上以未粘贴部的中心部位于该上层及下层的连续体单元9、9中相邻的2个未粘贴部间的中间位置的方式呈交错状地排列,因此通过朝向展开方向的开口而扩张的六角形状的各单个钵盘11互不干扰,所以能够使各单个钵盘11的六角形状大致均匀。
根据连续集合钵盘1的制造方法,形成连结片3、第一连接片5和第二连接片7,并将形成的连结片3、第一连接片5和第二连接片7用非水溶性粘接剂23粘贴,由此形成连续体单元9,通过经由水溶性粘接剂21将该连续体单元9相互层叠粘贴,形成连续集合钵盘1。因此,无需经过复杂的工序,就能够容易地制造连续集合钵盘1,所以能够抑制制造成本,并且有助于提高制造精度。
此外,也可以在与通过展开连续集合钵盘1而形成的单个钵盘11(六角筒状)的棱相当的位置形成打孔线。这样,在形成打孔线的情况下,在本制造方法的第二工序S2中,在压扁辊63的随后位置设置有打孔线加工装置75(参照图4),在连续体单元9形成打孔线。这样,通过在单个钵盘11的棱处形成打孔线,能够均等地展开,降低展开时所需要的张力,减轻作业者的劳动。此外,打孔线的穿孔宽度或间隔等能够适当变更,但其条件是具有在移植单个钵盘11时不会从打孔线断开的强度。

Claims (12)

1.一种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其是将多个六角筒状的单个钵盘集合而得到的,所述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的特征在于,包括:
连续体,其是通过将包括第一折回部和第二折回部的连结片以所述第一折回部相向的朝向呈交错状地排列,并用非水溶性粘接剂将所述第一折回部的两侧端部与相向的所述第一折回部粘贴而得到的,所述第一折回部是通过将带状片材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在同一单面上折回1/6宽度并将折回所得到的内表面用水溶性粘接剂粘贴而形成的,所述第二折回部是通过在与该折回相反的一侧以与折回宽度相同的宽度进行折回,并将该折回所得到的内表面用水溶性粘接剂粘贴而形成的;以及
单个钵盘,其形成在所述第一折回部和与该第一折回部相向的所述第一折回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续体包括:
第一连接片,其由被粘贴于所述连续体的一端的、长度为形成所述连结片的所述片材总长度的大致2/3的带状片材形成,通过呈波纹状地进行3个山折,从一端起依序形成第一折回部、第二折回部和第三折回部,并将该山折后的部分的内表面用水溶性粘接剂粘贴而形成;以及
第二连接片,其由被粘贴于所述连续体的另一端的、长度为形成所述连结片的所述片材总长度的大致1/2的带状片材形成,通过呈波纹状地进行2个山折来形成第一折回部和第二折回部,并将该山折后的部分的内表面用水溶性粘接剂粘贴而形成,
将所述第一连接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的两侧端部和设置于所述连续体的一端的所述连结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的两侧端部用非水溶性粘接剂粘贴,在所述连结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和与所述第一折回部相向的所述第一连接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之间形成单个钵盘,
将所述第二连接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的两侧端部和配置于所述连续体的另一端的所述连结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的两侧端部用非水溶性粘接剂粘贴,在所述连结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和与所述第一折回部相向的所述第二连接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之间形成单个钵盘,
所述第一连接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的端部位于所述连结片的大致中央位置,
所述第二连接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的端部位于所述连结片的大致中央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续体在保持上表面的朝向的状态下交替地反转180度而使多个所述连续体重合,并且将重合的所述连续体的相互之间用水溶性粘接剂粘贴,
将设置于一个所述连续体的所述第一连接片的所述第三折回部和设置于另一个所述连续体的所述第二连接片的所述第二折回部用非水溶性粘接剂粘贴,
在设置于一个所述连续体的一端的所述连结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和相向的所述第一连接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之间形成的所述单个钵盘的中心部,与在设置于另一个所述连续体的一端的所述连结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和相向的所述第二连接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之间形成的所述单个钵盘的中心部呈交错状地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片是通过如下方式形成的:从所述片材的一端将大致3/4的宽度以成为大致均等宽度的方式呈波纹状地进行2个山折,从该一端起依序形成所述第一折回部和所述第二折回部,并且从所述片材的另一端将大致1/4的宽度以成为大致均等宽度的方式进行山折,形成所述第三折回部,
所述第二连接片通过将所述片材大约三等分地呈波纹状地进行2个山折来形成所述第一折回部和所述第二折回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续体在保持上表面的朝向的状态下交替地反转180度而使多个所述连续体重合,并且将重合的所述连续体的相互之间用水溶性粘接剂粘贴,
将设置于一个所述连续体的所述第一连接片的第三折回部和设置于另一个所述连续体的所述第二连接片的第二折回部用非水溶性粘接剂粘贴,
在设置于一个所述连续体的一端的所述连结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和相向的所述第一连接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之间形成的所述单个钵盘的中心部,与在设置于另一个所述连续体的一端的所述连结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和相向的所述第二连接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之间形成的所述单个钵盘的中心部呈交错状地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结片,在六角筒状的所述单个钵盘的棱的位置形成打孔线。
7.一种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的制造方法,该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是将多个六角筒状的单个钵盘集合而得到的,所述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工序,形成连结片,该连结片包括第一折回部和第二折回部,该第一折回部是将带状片材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在同一单面上折回1/6宽度,并将折回所得到的内表面用水溶性粘接剂粘贴而形成的,该第二折回部是在与该折回相反的一侧以与折回宽度相同的宽度进行折回,并将该折回所得到的内表面用水溶性粘接剂粘贴而形成的;
第二工序,所述第一折回部以相向的朝向呈交错状地排列,用非水溶性粘接剂将所述第一折回部的两侧端部与相向的所述第一折回部粘贴来形成连续体,并且在所述第一折回部和与该第一折回部相向的所述第一折回部之间形成单个钵盘;以及
第三工序,使所述连续体在保持上表面的朝向的状态下交替地反转180度而使多个所述连续体重合,并且将重合的所述连续体的相互之间用水溶性粘接剂粘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工序中包括如下工序:将第一连接片与所述连续体的一端粘贴,所述第一连接片是通过如下方式形成的:由长度为形成所述连结片的所述片材总长度的大致2/3的带状片材形成,通过呈波纹状地进行3个山折,从一端起依序形成第一折回部、第二折回部和第三折回部,并将该山折后的部分的内表面用水溶性粘接剂粘贴,
将第二连接片与所述连结片的另一端粘贴,所述第二连接片是通过如下方式形成的:由长度为形成所述连结片的所述片材总长度的大致1/2的带状片材形成,通过呈波纹状地进行2个山折来形成第一折回部和第二折回部,并将该山折后的部分的内表面用水溶性粘接剂粘贴,
将所述第一连接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的两侧端部和设置于所述连续体的一端的所述连结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的两侧端部用非水溶性粘接剂粘贴,在所述连结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和与所述第一折回部相向的所述第一连接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之间形成单个钵盘,
将所述第二连接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的两侧端部和配置于所述连续体的另一端的所述连结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的两侧端部用非水溶性粘接剂粘贴,在所述连结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和与所述第一折回部相向的所述第二连接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之间形成单个钵盘,
所述第一连接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的端部位于所述连结片的大致中央位置,
所述第二连接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的端部位于所述连结片的大致中央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工序包括:将设置于一个所述连续体的所述第一连接片的所述第三折回部和设置于另一个所述连续体的所述第二连接片的所述第二折回部用非水溶性粘接剂粘贴,
在设置于一个所述连续体的一端的所述连结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和相向的所述第一连接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之间形成的所述单个钵盘的中心部,与在设置于另一个所述连续体的一端的所述连结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和相向的所述第二连接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之间形成的所述单个钵盘的中心部呈交错状地排列。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片通过从所述片材的一端将大致3/4的宽度以成为大致均等宽度的方式呈波纹状地进行2个山折,从该一端起依序形成所述第一折回部和所述第二折回部,并且通过从所述片材的另一端将大致1/4的宽度以成为大致均等宽度的方式进行山折,形成所述第三折回部,
所述第二连接片通过将所述片材大约三等分地呈波纹状地进行2个山折来形成所述第一折回部和所述第二折回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工序包括:将设置于一个所述连续体的所述第一连接片的所述第三折回部和设置于另一个所述连续体的所述第二连接片的所述第二折回部用非水溶性粘接剂粘贴,
在设置于一个所述连续体的一端的所述连结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和相向的所述第一连接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之间形成的所述单个钵盘的中心部,与在设置于另一个所述连续体的一端的所述连结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和相向的所述第二连接片的所述第一折回部之间形成的所述单个钵盘的中心部呈交错状地排列。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工序中,在所述连结片,在六角筒状的所述单个钵盘的棱的位置形成打孔线。
CN202280054530.7A 2021-08-05 2022-08-04 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77508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28980 2021-08-05
JP2021-128980 2021-08-05
PCT/JP2022/029969 WO2023013731A1 (ja) 2021-08-05 2022-08-04 連続移植用連続集合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50879A true CN117750879A (zh) 2024-03-22

Family

ID=85155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54530.7A Pending CN117750879A (zh) 2021-08-05 2022-08-04 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4381938A1 (zh)
JP (1) JP7546777B2 (zh)
KR (1) KR20240038026A (zh)
CN (1) CN117750879A (zh)
AU (1) AU2022321068A1 (zh)
TW (1) TW202306487A (zh)
WO (1) WO202301373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55940A (en) * 1975-10-24 1977-05-07 Nippon Beet Sugar Mfg Continuous paper pot assembly
JP2747879B2 (ja) * 1993-11-04 1998-05-06 日本甜菜製糖株式会社 育苗移植用連続集合鉢体
JP3521293B2 (ja) 1995-01-31 2004-04-19 日本甜菜製糖株式会社 育苗移植用連続集合鉢
JP4543393B2 (ja) 2005-11-11 2010-09-15 日本甜菜製糖株式会社 育苗移植用連続集合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3013731A1 (zh) 2023-02-09
KR20240038026A (ko) 2024-03-22
TW202306487A (zh) 2023-02-16
AU2022321068A1 (en) 2024-03-14
EP4381938A1 (en) 2024-06-12
WO2023013731A1 (ja) 2023-02-09
JP7546777B2 (ja) 2024-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52125B1 (ko) 육묘이식용 연속집합화분 및 그 제조방법
US3515036A (en) Easy-to-transplant seedbed holde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US4231186A (en) Group of pots for nursing and replanting plants
TW303287B (zh)
DK175159B1 (da) Multipel potte til fordyrkning og udplantning af frøplanter og fremgangsmåde til fremstilling deraf
CN117750879A (zh) 连续移植用连续集合钵盘及其制造方法
JP4543393B2 (ja) 育苗移植用連続集合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257475A (en) Pot aggregate for raising seedlings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4543381B2 (ja) 育苗移植用連続集合鉢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92809B2 (ja) 育苗移植用連続集合鉢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63527B2 (ja) 育苗移植用底付き鉢体
JPH0970230A (ja) 育苗移植用連続集合鉢
JPH0568436A (ja) 育苗移植用底付き鉢集合体の製造方法
JPH01128726A (ja) 育苗移植用鉢体
JPS5810043B2 (ja) 紙筒集合体の製造方法
CS234306B1 (cs) Způsob výroby řetězu šestibokých pěstebních buněk pro automatickou výsadbu
JPS5811819B2 (ja) 育苗用連続集合鉢体の製造方法
TH39319A3 (th) แผ่นเทปปลูกต้นอ่อนและวิธีการผลิตแผ่นเทปปลูกต้นอ่อน
JPS5811818B2 (ja) 連続集合鉢体の製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