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31495A - 轮椅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轮椅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31495A
CN117731495A CN202311198938.4A CN202311198938A CN117731495A CN 117731495 A CN117731495 A CN 117731495A CN 202311198938 A CN202311198938 A CN 202311198938A CN 117731495 A CN117731495 A CN 1177314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chair
lock arm
securing device
distal end
sli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989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川茂
福田智大
玉置晃启
田原贵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Hi Le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Hi Le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Hi Lex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731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314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轮椅固定装置,其具备:底座部件,具有通过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而向一方向以及与该一方向反向的另一方向滑动的滑块,驱动源通过轮椅使用者的操作来进行驱动;驱动轴,安装于滑块,俯视下沿与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以及锁臂,在底座部件的两侧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回转的方式设置一对,并且具有供驱动轴的两端部分别插入的凸轮孔部,通过驱动轴向一方向的移动而从上方侧向下方侧回转并按压住设于轮椅的固定杆,通过驱动轴向另一方向的移动而从下方侧向上方侧回转并解除对固定杆的按压。

Description

轮椅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有能够自动地约束轮椅的轮椅固定装置(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8-102728)。
发明内容
然而,上述那样的轮椅固定装置的装置本身的机构复杂,轮椅使用者无法单独使用。即,在上述那样的轮椅固定装置中,作为用于操作该装置的操作者,需要护理员等。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获得一种轮椅使用者能够单独使用的轮椅固定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轮椅固定装置具备:底座部件,具有通过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而向一方向以及与该一方向反向的另一方向滑动的滑块,驱动源通过轮椅使用者的操作来进行驱动;驱动轴,安装于所述滑块,俯视下沿与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以及锁臂,在所述底座部件的两侧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回转的方式设置一对,并且具有供所述驱动轴的两端部分别插入的凸轮孔部,通过所述驱动轴向所述一方向的移动而从上方侧向下方侧回转并按压住设于轮椅的固定杆,通过所述驱动轴向所述另一方向的移动而从下方侧向上方侧回转并解除对所述固定杆的按压。
根据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发明,通过来自在轮椅使用者的操作下进行驱动的驱动源的驱动力而滑块向一方向滑动,由此驱动轴向一方向移动,锁臂从上方侧向下方侧回转并按压住设于轮椅的固定杆。并且,通过来自在轮椅使用者的操作下进行驱动的驱动源的驱动力而滑块向另一方向滑动,由此驱动轴向另一方向移动,锁臂从下方侧向上方侧回转并解除对设于轮椅的固定杆的按压。即,轮椅使用者只要进行使驱动源驱动的操作即可,能够单独使用轮椅固定装置。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发明,轮椅使用者能够单独使用轮椅固定装置。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技术及工业意义通过参照附图如下来描述,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其中:
图1是将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轮椅固定装置从地板分开示出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轮椅固定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轮椅固定装置的使用状态的概略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附图为基础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说明的方便,在图1、图3中适当示出的箭头UP为车辆上方,箭头FR为车辆前方,箭头RH为车辆右方。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没有特别说明而记载了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的情况下,表示车辆的上下、前后、左右。并且,乘坐于车辆时的轮椅的朝向为车辆的行进方向,不过并不限定于该朝向。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轮椅固定装置20配置于例如公共交通工具即公共汽车等车辆10中的地板12的下方侧。在该地板12的轮椅专用空间形成供后述的左右一对锁臂40的末端部40F侧突出的、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左右一对狭缝部14。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从地板12突出的左右一对锁臂40的末端部40F按压并锁定的轮椅(省略图示)的固定杆50为例如直径12mm的圆柱状,以轮椅的宽度方向为轴向而架设于轮椅的前轮与后轮的中间附近的高度50mm的部位。
如图2所示,轮椅固定装置20具备通过轮椅使用者(省略图示)对设于车辆10的操作开关(省略图示)进行操作而驱动的作为驱动源的电动马达16。电动马达16构成为利用从搭载于车辆10的蓄电池(省略图示)供给的电力来驱动。
并且,该轮椅固定装置20具备底座部件22,该底座部件22具有通过电动马达16的驱动力经由后述的传递齿轮17、驱动齿轮18、驱动杆28而向前方(一方向)以及与该前方(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后方(另一方向)滑动的滑块30。
具体地说明的话,该底座部件22从前后方向观察的主视下形成为大致“U”字状,其左右两侧部24朝向上方侧弯曲并立起。需要说明的是,底座部件22的中央部26呈大致矩形状隆起,不过其高度比侧部24低。并且,滑块30以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的方式设于底座部件22的中央部26。
即,在底座部件22的中央部26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部26A,滑块30构成为能够沿着该长孔部26A往复移动(滑动)。并且,后述的驱动杆28的前端部28B(另一端部)以能够回转的方式安装于滑块30的后端部30F。
以上下方向为轴向的驱动齿轮18以能够回转的方式设于底座部件22的中央部26中的后端部26F。该驱动齿轮18与电动马达16的传递齿轮17啮合,通过电动马达16的旋转驱动力而向正反两方向旋转。
并且,驱动杆28的后端部28A(一端部)以能够回转的方式安装于驱动齿轮18的上表面,驱动杆28的前端部28B以能够回转的方式安装于滑块30的后端部30F。因此,成为如下结构:在通过电动马达16的旋转驱动力并经由传递齿轮17而驱动齿轮18向正反两方向回转时,经由驱动杆28而滑块30沿前后方向移动。
并且,在该滑块30安装有俯视下沿与滑动方向(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圆柱状的驱动轴34的中央部侧。即,滑块30的左右两侧部32朝向上方侧弯曲并立起,在其前后方向中央部形成有圆弧状的缺口部32A。驱动轴34插入该缺口部32A内并接合固定。
并且,在底座部件22的左右两侧部24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部24A,驱动轴34的两端部34A分别插通于长孔部24A。并且,在底座部件22的左右两侧部24的外侧重叠地设有平板状的锁臂40,该左右一对锁臂40分别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回转的方式支承于侧部24。
即,左右一对锁臂40的前端上部40B分别以能够回转的方式设于底座部件22的左右两侧部24中的前端上部24B,各锁臂40能够以其前端上部40B为回转支点(以左右方向为回转轴向)而在上下方向上回转。并且,在各锁臂40的与回转支点相反的一侧的末端部40F中的下部侧形成有供轮椅的固定杆50插入的大致圆弧状的缺口部40C。
并且,在各锁臂40形成有以前后方向为长度方向的规定的凸轮形状的凸轮孔部40A,驱动轴34的两端部34A分别插通于凸轮孔部40A。即,底座部件22的两侧部24中的长孔部24A和各锁臂40的凸轮孔部40A相互连通,驱动轴34的两端部34A插通于相互连通的长孔部24A和凸轮孔部40A。
并且,在底座部件22的中央部26与两侧部24之间的凹部25设有用于将各锁臂40的末端部40F侧始终向上方侧抬起的左右一对抬起支架42。各抬起支架42具有将各锁臂40的末端部40F侧保持于最上位置的主体部44、固定于底座部件22的侧部24的固定部46、在主体部44的末端部44F侧与固定部46的末端部46F之间架设的螺旋弹簧48。
主体部44的前端部44B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底座部件22的侧部24中的前端下部24C以及固定部46的前端部46B而回转。并且,固定部46的前端部46B以使其末端部46F侧位于最上位置的角度固定于底座部件22的侧部24中的前端下部24C。
并且,在主体部44的末端部44F一体地形成有主视下为大致“U”字状的卡定部45,锁臂40的末端部40F侧插入该卡定部45内。即,各锁臂40由卡定部45从下方侧支承并抬起到最上位置。并且,各锁臂40能够克服各螺旋弹簧48的作用力而向下方位置回转。
具体地说明的话,在滑块30向后方侧移动而驱动轴34向后方侧移动时,由于各凸轮孔部40A的凸轮形状,各锁臂40的末端部40F侧克服螺旋弹簧48的作用力从上方侧向下方侧回转。由此,成为如下结构:各锁臂40的缺口部40C嵌在设于轮椅的固定杆50的轴向大致中央部分,并且该固定杆50被各锁臂40按压住,以轮椅不动的方式被锁定。
并且,在滑块30向前方侧移动而驱动轴34向前方侧移动时,由于各凸轮孔部40A的凸轮形状,各锁臂40的末端部40F侧因螺旋弹簧48的作用力(复原力)而从下方侧向上方侧回转。由此,成为如下结构:各锁臂40对设于轮椅的固定杆50的按压被解除,并且各锁臂40的缺口部40C从固定杆50离开,以轮椅能够移动的方式解锁。
并且,在各锁臂40的前端部一体地形成有向前方侧突出的突起部41。各突起部41构成为能够伴随于各锁臂40的回转而出入于限位开关36的间隙,将成为通过限位开关36来检测各锁臂40的回转角度的结构。
即,形成为如下结构:例如在各锁臂40的末端部40F侧处于最上位置时,突起部41未插入于限位开关36的间隙,各锁臂40的末端部40F侧向下方侧回转而将设于轮椅的固定杆50锁定时,插入于限位开关36的间隙。由此,检测设于轮椅的固定杆50是否可靠地被锁定。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通过限位开关38来检测各锁臂40的末端部40F侧。即,也可以用限位开关38来检测各锁臂40的末端部40F侧的下降程度,检测设于轮椅的固定杆50是否可靠地被锁定。
不管怎样,均优选构成为若根据该检测结果而判断为基于各锁臂40的锁定不完善,则在设于车辆10的显示装置(省略图示)中显示或者吹响警报。由此,轮椅使用者能够认识到轮椅的锁定不完善,能够重做基于各锁臂40的锁定动作。
在形成为以上那样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轮椅固定装置20中,以下对其作用进行说明。
在轮椅使用者乘坐于车辆10时,使该轮椅的固定杆50移动至与轮椅固定装置20的左右一对锁臂40对应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此时,轮椅使用者对操作开关进行操作,使电动马达16驱动。即,经由驱动杆28使滑块30向后方侧滑动,使驱动轴34向后方侧移动。
由此,各锁臂40的末端部40F克服螺旋弹簧48的作用力从上方侧朝向下方侧回转,没入地板12内,因此轮椅使用者能够使轮椅前进而轮椅踏板(省略图示)不会卡于各锁臂40的末端部40F。
然后,在地板12上的轮椅专用空间的适当的位置使轮椅停止之后,轮椅使用者对操作开关进行操作,使电动马达16沿反方向驱动。于是,经由传递齿轮17而驱动齿轮18向反方向旋转,经由驱动杆28而滑块30向前方侧滑动。即,驱动轴34向前方侧移动。由此,各锁臂40的末端部40F因螺旋弹簧48的作用力(复原力)而从下方侧朝向上方侧回转,从地板12突出。
在使各锁臂40的末端部40F从地板12突出之后,轮椅使用者使轮椅稍微前进,对操作开关进行操作,使电动马达16驱动。于是,经由传递齿轮17而驱动齿轮18旋转,经由驱动杆28而滑块30向后方侧滑动。即,驱动轴34向后方侧移动。
由此,各锁臂40的末端部40F克服螺旋弹簧48的作用力从上方侧朝向下方侧回转,各缺口部40C嵌在固定杆50的轴向大致中央部分,并且各锁臂40从上方侧按压住该固定杆50。即,以轮椅不动的方式被锁定。
需要说明的是,各锁臂40通过其缺口部40C嵌在固定杆50的轴向大致中央部而锁定,因此即便俯视下轮椅相对于其宽度方向稍微(例如6度左右)倾斜,也能够通过利用各锁臂40的按压力拉拽至正常位置而可靠地锁定。因此,能够提高轮椅使用者的便利性。
另一方面,在轮椅使用者从车辆10下车时,该轮椅使用者对操作开关进行操作,使电动马达16沿反方向驱动。于是,经由传递齿轮17而驱动齿轮18向反方向旋转,经由驱动杆28而滑块30向前方侧滑动。即,驱动轴34向前方侧移动。
由此,各锁臂40的末端部40F因螺旋弹簧48的作用力(复原力)而从下方侧朝向上方侧回转,解除对固定杆50的按压,并且各缺口部40C从固定杆50分开。即,以轮椅能够移动的方式解锁。
轮椅的锁定被解除之后,轮椅使用者使轮椅后退。需要说明的是,此时,各锁臂40的末端部40F从地板12突出,不过轮椅能够一边通过轮椅踏板将各锁臂40的末端部40F压入地板12内一边后退。即,轮椅使用者能够从车辆10下车而轮椅踏板不会卡于各锁臂40。
如此,轮椅使用者只要对用于使电动马达16驱动的操作开关进行操作即可,能够单独使用轮椅固定装置20。即,轮椅使用者在向车辆10的乘坐以及从车辆10的下车中都能够单独地进行对于轮椅的锁定以及解锁,因此无护理员也能够外出。
并且,该轮椅固定装置20在不使用时能够通过对操作开关进行操作而使各锁臂40的末端部40F没入地板12内(能够使地板12为平坦的状态),因此各锁臂40不会成为障碍,能够提高商品性。并且,该轮椅固定装置20由于简化了机构,所以是小型的,且能够低成本地进行制造。
以上,以附图为基础说明了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轮椅固定装置20,不过本实施方式的轮椅固定装置20并不限定于图示的内容,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进行设计变更。例如,在轮椅使用者乘坐于车辆10时,只要轮椅踏板不卡于各锁臂40的末端部40F即可,各锁臂40的末端部40F也可以预先从地板12突出。并且,也可以构成为在轮椅使用者拥有的智能手机等的操作下电动马达16进行驱动。

Claims (4)

1.一种轮椅固定装置,具备:
底座部件,具有通过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而向一方向以及与该一方向反向的另一方向滑动的滑块,所述驱动源通过轮椅使用者的操作来进行驱动;
驱动轴,安装于所述滑块,俯视下沿与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以及
锁臂,在所述底座部件的两侧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回转的方式设置一对,并且具有供所述驱动轴的两端部分别插入的凸轮孔部,通过所述驱动轴向所述一方向的移动而从上方侧向下方侧回转并按压住设于轮椅的固定杆,通过所述驱动轴向所述另一方向的移动而从下方侧向上方侧回转并解除对所述固定杆的按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固定装置,其中,
所述锁臂具有缺口部,该缺口部构成为供所述固定杆插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椅固定装置,其中,
所述轮椅固定装置配置于具有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狭缝部的地板的下方侧,
所述锁臂的末端部构成为经由所述狭缝部从所述地板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椅固定装置,其中,
所述锁臂的所述末端部构成为经由所述狭缝部没入所述地板内。
CN202311198938.4A 2022-09-22 2023-09-15 轮椅固定装置 Pending CN1177314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51761 2022-09-22
JP2022151761A JP2024046394A (ja) 2022-09-22 2022-09-22 車椅子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31495A true CN117731495A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76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98938.4A Pending CN117731495A (zh) 2022-09-22 2023-09-15 轮椅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4046394A (zh)
CN (1) CN117731495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46394A (ja) 2024-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51106A (en) Rotatable vehicle seat assembly with improved latching mechanism
JP2005029151A (ja) 第1の要素を第2の要素にロック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のロックシステムを備えたシート
JPWO2018047701A1 (ja) シフト装置
US20190211916A1 (en) Shift device
JP2013001221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WO2006025245A1 (ja) ハンドル接続構造
CN117731495A (zh) 轮椅固定装置
WO2002100676A1 (fr) Levier de commande et siege equipe d'un tel levier
JP2010208413A (ja) 電動車両の緊急停止機構
EP1094252B1 (en) Column shift device with key interlock mechanism
JP5252745B2 (ja) フォークリフト
JP4216937B2 (ja) 回転シートのロック装置
JP2005014755A (ja)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H05300821A (ja) 自動車のアームレスト構造
JP4054239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17917234A (zh) 轮椅固定装置和轮椅固定系统
JPS6347541Y2 (zh)
US20240130907A1 (en) Wheelchair fixing device and wheelchair fixing system
JP2571719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US6230863B1 (en) Actuator arrangement
JP4666979B2 (ja) ゲート式シフトレバー装置のキーインターロック構造
JP4178352B2 (ja) 旋回規制機構付キャスター
JP4617407B2 (ja) 作業車
JP5026911B2 (ja) 入力操作装置
JPS6347540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