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28628A - 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728628A CN117728628A CN202311506182.5A CN202311506182A CN117728628A CN 117728628 A CN117728628 A CN 117728628A CN 202311506182 A CN202311506182 A CN 202311506182A CN 117728628 A CN117728628 A CN 1177286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motor
- outlet
- communicated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191 radiation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group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803 fossil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其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具有安装电机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中固定设置有第一内壳体,所述第二腔中固定设置有第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与所述第一内壳体之间形成第一水路,所述外壳体与所述第一内壳体之间形成第二水路,所述外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水路以及所述第二水路的两端均连通的进水孔以及出水孔,所述外壳体上开设有回油孔;换热器总成,且所述出水孔与所述换热器总成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换热器总成上具有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出水口;油底壳,所述油底壳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下端;后端盖,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上。本发明能够保证散热效果,降低管路布置的复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进入到生产生活领域,汽车为人们的交通出行和物流运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现有汽车大部分采用化石燃料作为能源供给发动机使用。发动机通过燃烧化石燃料进行做功。在此过程中,尾气的排放会造成大气的污染,因此,越来越多采用电能的新能源汽车开始投入使用。
新能源商用车的电机构型多数是单定子单电机驱动,动力性和高效性有限。为了提升新能源商用车的动力性和高效性,会采用双电机结构。双电机具有更强的附着力,安全性更好,并且在操纵性和动力性上也会大大提高。双电机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散热,通过高效热管理技术实现对驱动电机进一步性能提升,其中对驱动电机的换热系统的设计也越来越高。
当前主流驱动电机换热系统大多数是用冷却水换热或者冷却油换热。冷却水从电机外壳上的进水口进入带走双定子铁芯的热量,流出电机外壳体。这个过程只能对定子铁芯外表面进行散热,对温度最高的定子绕组几乎没有散热效果。针对定子绕组散热,即使布置专门油路、油泵和外置换热器总成用冷却油进行换热,还需为换热器总成外接冷却水管对冷却油进行冷却,换热效果不佳,而且管路布置复杂。
因此,需要一种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能够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降低管路布置的复杂性。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包括:
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具有安装电机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中固定设置有第一内壳体,所述第二腔中固定设置有第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与所述第一内壳体之间形成第一水路,所述外壳体与所述第一内壳体之间形成第二水路,所述外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水路以及所述第二水路的两端均连通的进水孔以及出水孔,所述外壳体上开设有回油孔;
换热器总成,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上,且所述出水孔与所述换热器总成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换热器总成上具有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出水口;
油底壳,所述油底壳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下端,用于存储冷却油,所述回油孔与所述油底壳连通;
后端盖,所述后端盖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上,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后端盖之间具有连通油道、第一进油道和第二进油道,所述连通油道与所述油底壳以及所述换热器总成的进油口对接,所述连通油道上设置有油泵,所述第一进油道和所述第二进油道的一端均与所述换热器总成的出油口对接,所述第一进油道与所述外壳体连通,用于对前电机绕组进行冷却,所述第二进油道与所述外壳体连通,用于对后电机绕组进行冷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路呈弓字形,所述第一水路环绕在所述第一内壳体上,所述第二水路呈弓字形,所述第二水路环绕在所述第二内壳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路的轴向长度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内壳体中的前电机定子铁芯轴向长度相等,所述第二水路的轴向长度与设置在所述第二内壳体中的后电机定子铁芯轴向长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出油孔和第二出油孔,所述第一出油孔和所述第二出油孔均与所述第一进油道连通,所述第一出油孔位于前电机焊接端绕组中部上方,所述第二出油孔位于前电机出线端绕组中部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油环和第二油环,所述第一油环与所述第一出油孔连通,所述第二油环与所述第二出油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上开设有第三出油孔和第四出油孔,所述第三出油孔和所述第四出油孔均与所述第二进油道连通,所述第三出油孔位于后电机焊接端绕组中部上方,所述第四出油孔位于后电机出线端绕组中部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内壳体上设置有第三油环和第四油环,所述第三油环与所述第三出油孔连通,所述第四油环与所述第四出油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上开设有第五出油孔和第六出油孔,所述第五出油孔与所述第一进油道连通,所述第六出油孔与所述第二进油道连通,所述第五出油孔位于前电机左端轴承与前油封中间的上方,所述第六出油孔位于后电机左端轴承与后油封中间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后端盖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油道连通的第七出油孔,所述第七出油孔与前电机转子轴的前导油管连通,所述盖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进油道连通的第八出油孔,所述第八出油孔与后电机转子轴的后导油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前电机转子轴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前电机转子轴与所述前导油管连通,所述前电机转子轴开设有前甩油孔,所述后电机转子轴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后电机转子轴与所述后导油管连通,所述后电机转子轴开设有后甩油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具有安装电机的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中固定设置有第一内壳体,第二腔中固定设置有第二内壳体,外壳体与第一内壳体之间形成第一水路,外壳体与第一内壳体之间形成第二水路,冷却水从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进入到换热器总成中。在外壳体的下端设置有油底壳,油底壳通过设置在外壳体上的油泵与换热器总成的进油口连通,外壳体上的回油孔与油底壳连通,后端盖设置在外壳体上,外壳体与后端盖之间具有连通油道、第一进油道和第二进油道,连通油道连通油底壳与换热器总成的进油口通过油泵连通,第一进油道和第二进油道的一端均与换热器总成的出油口对接,第一进油道与外壳体连通,用于对前电机绕组进行冷却,第二进油道与外壳体连通,用于对后电机绕组进行冷却。通过上述方式,冷却水在外壳体对定子铁芯进行散热后,又流经到换热器总成的进水口,继续对通过油泵从油底壳抽取的热的冷却油进行散热,使得通过换热器总成的冷却油地电机绕组进行散热。通过冷却水散热和冷却油散热相结合,能够保证散热效果,通过利用冷却水在换热器总成中对冷却油进行散热,无需单独为冷却油布置散热管路,降低管路布置的复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中换热器总成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的另一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中第一内壳体和第二内壳体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中第一进油道和第二进油道的示意图。
图中:
1、外壳体;11、进水孔;12、出水孔;13、回油孔;14、回油油道;15、第一进油道;16、第二进油道;2、第一内壳体;21、前电机定子铁芯;22、前电机焊接端绕组;23、前电机左端轴承;24、前电机出线端绕组;25、前电机转子轴;251、前导油管;26、第一水路;27、第二油环;28、第一油环;3、第二内壳体;31、后电机转子轴;311、后导油管;32、后电机出线端绕组;33、后电机焊接端绕组;34、第二水路;35、第四油环;36、第三油环;4、油底壳;5、换热器总成;51、进水口;52、进油口;53、出水口;54、出油口;55、连通油道;6、后端盖;61、盖板;7、油泵。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解释本申请的任何实施方式之前,应当理解,本申请不限于其应用到以下描述中阐述的或以上附图中所示的结构细节和组件布置。
在本申请中,术语“包括”、“包含”、“具有”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中,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一种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和/或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可以表示:单独存在一种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同时存在一种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和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单独存在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和/或”的关系。
本申请中,术语“连接”、“结合”、“耦合”、“安装”可以是直接连接、结合、耦合或安装,也可以是间接连接、结合、耦合或安装。其中,进行举例示范,直接连接指的是两个零件或组件之间不需设置中间件而连接在一起,间接连接指的是两个零件或组件分别与至少一个中间件连接,这两个零件或组件通过中间件实现连接。此外,“连接”和“耦合”不限于物理或机械连接或耦合,并且可以包括电连接或耦合。
在本申请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结合数量或条件使用的相对术语(例如,“约”,“大约”,“基本”等)为包括所述值并且具有上下文所指示的含义。例如,该相对术语至少包括与特定值的测量相关的误差程度,与特定值相关的由制造,组装,使用造成的公差等。这种术语也应被视为公开了由两个端点的绝对值限定的范围。相对术语可指代所指示的值的一定百分比(例如1%,5%,10%或更多)的加或减。未采用相对术语的数值,也应该被揭示为具有公差的特定值。此外,“基本”在表达相对的角度位置关系时(例如,基本平行,基本垂直),可指代在所指示的角度的基础上加或减一定度数(例如1度,5度,10度或更多)。
在本申请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由组件执行的功能可以为由一个组件,多个组件,一个零件,或多个零件执行。同样的,由零件执行的功能也可以由一个零件,一个组件,或多个零件组合来执行。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还应当理解的,上侧、下侧、左侧、右侧、前侧、后侧等方位词不仅代表正方位,也可以理解为侧方位。例如,下方可以包括正下方、左下方、右下方、前下方以及后下方等。
新能源商用车的电机构型多数是单定子单电机驱动,动力性和高效性有限。为了提升新能源商用车的动力性和高效性,会采用双电机结构。双电机具有更强的附着力,安全性更好,并且在操纵性和动力性上也会大大提高。双电机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散热,通过高效热管理技术实现对驱动电机进一步性能提升,其中对驱动电机的换热系统的设计也越来越高。
当前主流驱动电机换热系统大多数是用冷却水换热或者冷却油换热。冷却水从电机外壳上的进水口进入带走双定子铁芯的热量,流出电机外壳体。这个过程只能对定子铁芯外表面进行散热,对温度最高的定子绕组几乎没有散热效果。针对定子绕组散热,即使布置专门油路、油泵和外置换热器总成用冷却油进行换热,还需为换热器总成外接冷却水管对冷却油进行冷却,换热效果不佳,而且管路布置复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降低管路布置的复杂性,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包括外壳体1、换热器总成5、油底壳4和后端盖6。
其中,外壳体1具有安装电机的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中固定设置有第一内壳体2,第二腔中固定设置有第二内壳体3,外壳体1与第一内壳体2之间形成第一水路26,外壳体1与第一内壳体2之间形成第二水路34,外壳体1上开设有与第一水路26以及第二水路34的两端均连通的进水孔11以及出水孔12,外壳体1上开设有回油孔13;换热器总成5通过设置在外壳体1上的散热器底座固定在外壳体1上,且出水孔12与换热器总成5的进水口51连通,换热器总成5上具有与进水口51连通的出水口53;油底壳4固定设置在外壳体1的下端,用于存储冷却油,回油孔13与油底壳4连通;后端盖6固定设置在外壳体1上,外壳体1与后端盖6之间具有连通油道55、第一进油道15和第二进油道16,连通油道55与油底壳4以及换热器总成5的进油口52对接,连通油道55上设置有油泵7,第一进油道15和第二进油道16的一端均与换热器总成5的出油口54对接,第一进油道15与外壳体1连通,第一进油道15用于对前电机绕组进行冷却,第二进油道16与外壳体1连通,第二进油道16用于对后电机绕组进行冷却。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具有安装电机的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中固定设置有第一内壳体2,第二腔中固定设置有第二内壳体3,外壳体1与第一内壳体2之间形成第一水路26,外壳体1与第一内壳体2之间形成第二水路34,冷却水从第一水路26和第二水路34进入到换热器总成5中。在外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油底壳4,油底壳4通过设置在外壳体1上的油泵7与换热器总成5的进油口52连通,外壳体1上的回油孔13与油底壳4连通,后端盖6设置在外壳体1上,外壳体1与后端盖6之间具有连通油道55、第一进油道15和第二进油道16,连通油道55连通油底壳4与换热器总成5的进油口52通过油泵7连通,第一进油道15和第二进油道16的一端均与换热器总成5的出油口54对接,第一进油道15与外壳体1连通,用于对前电机绕组进行冷却,第二进油道16与外壳体1连通,用于对后电机绕组进行冷却。通过上述方式,冷却水在外壳体1对定子铁芯进行散热后,又流经到换热器总成5的进水口51,继续对通过油泵7从油底壳4抽取的热的冷却油进行散热,使得通过换热器总成5的冷却油地电机绕组进行散热。通过冷却水散热和冷却油散热相结合,能够保证散热效果,通过利用冷却水在换热器总成5中对冷却油进行散热,无需单独为冷却油布置散热管路,降低管路布置的复杂性。实现双电机在满足高速、高功率特点下又提升高效性和高可靠性。
进一步地,冷却水的进水孔11与整车上冷却水进水管连接,使冷却水进入外壳体1内,且进水孔11方向垂直于外壳体1并贯穿外壳体1与第一水路26和第二水路34连通;出水孔12分别开设在外壳体1左右侧内壁内,同时汇流到换热器总成5的进水口51,使冷却水在流经电机壳体后与换热器总成5对热的冷却油进行冷却。然后,冷却水从换热器总成5的出水口53进入到外壳体1底部小盖板61,冷却水最终通过冷却水管流出。
进一步地,第一水路26呈弓字形,第一水路26环绕在第一内壳体2上,第二水路34呈弓字形,第二水路34环绕在第二内壳体3上。具体地,通过将第一水路26和第二水路34设计为弓字形,能够增大与第一内壳体2以及第二内壳体3的接触面积,延长冷却水的流动路径,同时利用弓形的折弯结构延缓冷却水的流动速度,从而保证冷却水具有充足的时间与定子铁芯进行热交换。在本实施例中,由外壳体1内壁延伸至第一内壳体2外壁所围成的空间区域形成第一水路26,由外壳体1内壁延伸至第二内壳体3外壁所围成的空间区域形成第二水路34。
进一步地,第一水路26的轴向长度与设置在第一内壳体2中的前电机定子铁芯21轴向长度相等,第二水路34的轴向长度与设置在第二内壳体3中的后电机定子铁芯轴向长度相等。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保证第一水路26和第二水路34对电机定子铁芯进行充分热交换。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调节第一内壳体2、第二内壳体3与外壳体1的壁厚,通过控制流入第一水路26和第二水路34的冷却水体积,实现控制定子铁芯散热程度。
进一步地,回油孔13开设在外壳内壁环形面上,共有四个。其中,前电机处布置两个,后电机处布置两个,使得冷却油在重力作用下从回油孔13进入油底壳4内。
进一步地,外壳体1上开设有第一出油孔和第二出油孔,第一出油孔和第二出油孔均与第一进油道15连通,第一出油孔位于前电机焊接端绕组22中部上方,第二出油孔位于前电机出线端绕组24中部上方。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利用冷却油对前电机焊接端绕组22中部以及前电机出线端绕组24中部进行喷淋散热,保证前电机绕组的热量迅速排出,从而保证前电机的性能。
进一步地,第一内壳体2上设置有第一油环28和第二油环27,第一油环28与第一出油孔连通,第二油环27与第二出油孔连通。具体地,第一油环28和第二油环27上均开有多个淋油孔,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保证对前电机焊接端绕组22以及前电机出线端绕组24喷淋散热的效果。
进一步地,外壳体1上开设有第三出油孔和第四出油孔,第三出油孔和第四出油孔均与第二进油道16连通,第三出油孔位于后电机焊接端绕组33中部上方,第四出油孔位于后电机出线端绕组32中部上方。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利用冷却油对后电机焊接端绕组33中部以及后电机出线端绕组32中部进行喷淋散热,保证后电机绕组的热量迅速排出,从而保证后电机的性能。
进一步地,第二内壳体3上设置有第三油环36和第四油环35,第三油环36与第三出油孔连通,第四油环35与第四出油孔连通。具体地,第三油环36和第四油环35上均开有多个淋油孔。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保证对后电机焊接端绕组33以及后电机出线端绕组32喷淋散热的效果。
进一步地,外壳体1上开设有第五出油孔和第六出油孔,第五出油孔与第一进油道15连通,第六出油孔与第二进油道16连通,第五出油孔位于前电机左端轴承23与前油封中间的上方,第六出油孔位于后电机左端轴承与后油封中间的上方。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对前电机左端轴承23与前油封,以及对后电机左端轴承与后油封进行冷却。
进一步地,后端盖6上固定设置有盖板61,盖板61上开设有与第一进油道15连通的第七出油孔,第七出油孔与前电机转子轴25的前导油管251连通,盖板61上开设有与第二进油道16连通的第八出油孔,第八出油孔与后电机转子轴31的后导油管311连通。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将冷却油导入到前电机转子轴25和后电机转子轴31中进行冷却,而且冷却油随着转子轴的转动甩出,能够对前定子绕组内层和后定子绕组内层进行冷却。
进一步地,前电机转子轴25为中空结构,且前电机转子轴25与前导油管251连通,前电机转子轴25开设有前甩油孔,后电机转子轴31为中空结构,且后电机转子轴31与后导油管311连通,后电机转子轴31开设有后甩油孔。具体地,在前电机转子轴25和后电机转子轴31外壁的两端和中部分别开设有与轴线垂直的贯穿轴的前甩油孔和后甩油孔,当前电机转子轴25和后电机转子轴31转动时,内部的冷却油通过前甩油孔和后甩油孔能直接甩到定子绕组端部内侧及两端轴承,同时也能间接冷却转子磁钢。
进一步地,前甩油孔的其中一个孔位与前定子绕组焊接端的内侧中部对应,前甩油孔的其中一个孔位与前定子绕组出线端的内侧中部对应,前甩油孔的其中另一个孔位与前转子铁芯轴向长度的1/2处对应;后甩油孔同样采用上述的布置方式,能够保证冷却的效果。
进一步地,在外壳体1内开设有与回油孔13连通的回油油道14,回流又到与油底壳4连通,用于对冷却油进行回收。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首先双电机结构相比单电机具有更强的附着力,安全性更好,并且在操纵性和动力性上也会大大提高。冷却水换热能够明显降低前电机定子铁芯21和后电机定子铁芯产生的热量,也能对换热器总成5里的热的冷却油进行换热;冷却油换热使冷却油通过喷淋、甩油方式直接对前电机定子绕组和后电机定子绕组两端内外层进行散热,大大缩短定子绕组两端内外侧温度梯度,同时可以直接对前后电机转子轴31两端轴承和油封、间接对前后电机转子永磁体进行散热。因此,能够显著提高驱动电机的换热效率,大大提高双电机寿命,使其兼具高速、高动力性和高可靠性的明显优势。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具有安装电机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中固定设置有第一内壳体(2),所述第二腔中固定设置有第二内壳体(3),所述外壳体(1)与所述第一内壳体(2)之间形成第一水路(26),所述外壳体(1)与所述第一内壳体(2)之间形成第二水路(34),所述外壳体(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水路(26)以及所述第二水路(34)的两端均连通的进水孔(11)以及出水孔(12),所述外壳体(1)上开设有回油孔(13);
换热器总成(5),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上,且所述出水孔(12)与所述换热器总成(5)的进水口(51)连通,所述换热器总成(5)上具有与所述进水口(51)连通的出水口(53);
油底壳(4),所述油底壳(4)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的下端,用于存储冷却油,所述回油孔(13)与所述油底壳(4)连通;
后端盖(6),所述后端盖(6)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上,所述外壳体(1)与所述后端盖(6)之间具有连通油道(55)、第一进油道(15)和第二进油道(16),所述连通油道(55)与所述油底壳(4)以及所述换热器总成(5)的进油口(52)对接,所述连通油道(55)上设置有油泵(7),所述第一进油道(15)和所述第二进油道(16)的一端均与所述换热器总成(5)的出油口(54)对接,所述第一进油道(15)与所述外壳体(1)连通,用于对前电机绕组进行冷却,所述第二进油道(16)与所述外壳体(1)连通,用于对后电机绕组进行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路(26)呈弓字形,所述第一水路(26)环绕在所述第一内壳体(2)上,所述第二水路(34)呈弓字形,所述第二水路(34)环绕在所述第二内壳体(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路(26)的轴向长度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内壳体(2)中的前电机定子铁芯(21)轴向长度相等,所述第二水路(34)的轴向长度与设置在所述第二内壳体(3)中的后电机定子铁芯轴向长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上开设有第一出油孔和第二出油孔,所述第一出油孔和所述第二出油孔均与所述第一进油道(15)连通,所述第一出油孔位于前电机焊接端绕组(22)中部上方,所述第二出油孔位于前电机出线端绕组(24)中部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壳体(2)上设置有第一油环(28)和第二油环(27),所述第一油环(28)与所述第一出油孔连通,所述第二油环(27)与所述第二出油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上开设有第三出油孔和第四出油孔,所述第三出油孔和所述第四出油孔均与所述第二进油道(16)连通,所述第三出油孔位于后电机焊接端绕组(33)中部上方,所述第四出油孔位于后电机出线端绕组(32)中部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壳体(3)上设置有第三油环(36)和第四油环(35),所述第三油环(36)与所述第三出油孔连通,所述第四油环(35)与所述第四出油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上开设有第五出油孔和第六出油孔,所述第五出油孔与所述第一进油道(15)连通,所述第六出油孔与所述第二进油道(16)连通,所述第五出油孔位于前电机左端轴承(23)与前油封中间的上方,所述第六出油孔位于后电机左端轴承与后油封中间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6)上设置有盖板(61),所述盖板(6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油道(15)连通的第七出油孔,所述第七出油孔与前电机转子轴(25)的前导油管(251)连通,所述盖板(6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进油道(16)连通的第八出油孔,所述第八出油孔与后电机转子轴(31)的后导油管(311)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电机转子轴(25)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前电机转子轴(25)与所述前导油管(251)连通,所述前电机转子轴(25)开设有前甩油孔,所述后电机转子轴(31)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后电机转子轴(31)与所述后导油管(311)连通,所述后电机转子轴(31)开设有后甩油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506182.5A CN117728628A (zh) | 2023-11-13 | 2023-11-13 | 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506182.5A CN117728628A (zh) | 2023-11-13 | 2023-11-13 | 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728628A true CN117728628A (zh) | 2024-03-19 |
Family
ID=90198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506182.5A Pending CN117728628A (zh) | 2023-11-13 | 2023-11-13 | 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728628A (zh) |
-
2023
- 2023-11-13 CN CN202311506182.5A patent/CN117728628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675209B2 (en) | Electric motor cooling jacket | |
US20110298315A1 (en) | Electric Machine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 |
JP2006067793A (ja) | 液体冷却式スイッチドリラクタンス電気機械 | |
CN113612351B (zh) | 驱动电机的冷却结构及方法、油冷型电机、汽车 | |
US20110140551A1 (en) | Heat recovery system for vehicle | |
CN113227580B (zh) | 电动螺杆冷却剂泵 | |
JP7094332B2 (ja) | エンジンとモータのアセンブリ | |
JP7065920B2 (ja) | エンジンとモータのアセンブリ | |
CN111313616A (zh) | 一种电机壳内循环集成冷却系统 | |
US20110025144A1 (en) | Cooling housing for a switched reluctance electric device | |
CN104131982B (zh) | 特种变压器和一体化种特种整流装置用油泵 | |
CN105471131A (zh) | 一种用于油浸式电机中的定子的冷却机构 | |
CN117728628A (zh) | 双电机用油水换热系统 | |
JP5626085B2 (ja) | ハイブリッド建設機械 | |
CN115021437A (zh) | 定子组件、电机以及具有其的汽车 | |
CN215378647U (zh) |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冷却结构 | |
CN211063494U (zh) | 一种发动机和电机总成 | |
CN212063778U (zh) | 一种电机壳内循环集成冷却系统 | |
CN211063482U (zh) | 一种发动机和电机总成 | |
CN114050681A (zh) | 一种同轴式电驱动桥的新能源电机 | |
CN114109579B (zh) | 一种汽车电子水泵 | |
CN220421565U (zh) | 一种具有冷却系统的驱动电机 | |
CN217682464U (zh) | 循环泵、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 |
CN217486246U (zh) | 定子组件、电机以及具有其的汽车 | |
CN221552921U (zh) | 一种油冷电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