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95423A - 一种生物培养用灭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培养用灭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95423A
CN117695423A CN202311799672.9A CN202311799672A CN117695423A CN 117695423 A CN117695423 A CN 117695423A CN 202311799672 A CN202311799672 A CN 202311799672A CN 117695423 A CN117695423 A CN 1176954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abinet body
fixedly connected
connecting pieces
fla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9967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青
水海松
谢少文
毛斌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Biao Ma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Biao Ma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Biao Ma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Biao Ma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9967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954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95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954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26Accessories or devices or components used for biocidal trea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2/04Hea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vices For Use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培养技术领域的一种生物培养用灭菌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部设置有加热组,所述加热组用于对柜体内部进行加热,所述柜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制组和第二限制组,所述柜体内部设置有输送组,所述输送组用于将柜体内部的烧瓶进行输送,通过驱动组、第一接料组、第二接料组、第一限制组和第二限制组以及输送组的配合工作,在放置烧瓶时不需要打开柜体的柜门即可完成烧瓶的放置和灭菌完成的烧瓶的取出,避免烫伤工作人员,还能够减少热量的散发,在放置和取出烧瓶时,能够对烧瓶进行限制,避免了传统放置方式中需要弯腰或者是蹲下时托盘倾斜造成烧瓶在柜体内部或者是外部滑落而破损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培养用灭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培养用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培养,是指借助人工配制的培养基和人为创造的培养条件,使某些生物快速生长繁殖,称为生物培养;
生物培养的流程需要用到多种器械,在培养结束之后需要对这些器械进行灭菌处理,以免这些微生物残留在器械上,生物培养时的灭菌方式有多种,如干热灭菌、湿热灭菌、火焰烧灼等方式,不同的方式所针对的器械不同,如干热灭菌的方式多用于玻璃器械进行灭菌,如烧瓶的灭菌,其是通过将烧瓶全部放置到柜体内部,然互柜体内部加热产生高温,从而进行灭菌;
但通过该方式进行灭菌时灭菌的时间一般是一个定值或者是及小的拨动范围之内,即当进行干热灭菌时务必不能多次的打开柜体取拿或者放置烧瓶,一是在打开时容易被高温烫伤或者是产生刺激造成烧瓶损坏,二是柜门打开之后内部的热量会快速且大量的散失,进而影响灭菌的效果,三是在打开柜门之后,若是分批的放置新的烧瓶时,那不同批次的烧瓶放置的时间是不同的,就会在取走时难以分辨,这就违反了生物培养灭菌时先入先出的原则,进而影响判断,四是在放置时,一般是将烧瓶全部放置到托盘上,然后再将托盘放置到柜体内部,而柜体内部是一层一层的,尝尝需要弯腰然后进行放置,若是不小心,及其容易使托盘倾斜造成烧瓶破碎。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生物培养用灭菌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培养用灭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培养用灭菌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部设置有加热组,所述加热组用于对柜体内部进行加热,所述柜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制组和第二限制组,所述柜体内部设置有输送组,所述输送组用于将柜体内部的烧瓶进行输送,所述柜体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驱动组,所述第一限制组内部设置有出料环,所述第二限制组内部设置有第一接料组,所述第一接料组用于对需要进行灭菌的烧瓶进行承接以及在驱动组工作时通过第一接料组将烧瓶放置到柜体内部的输送组上,所述第二限制组用于在第一接料组工作时减少柜体内部的热量散发,所述柜体内部设置有第二接料组,所述第二接料组能够将输送组上灭菌完成的的烧瓶放置到出料环内部,所述第一限制组用于在第二接料组工作时减少柜体内部的热量散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输送组包括两个链条,两个所述链条对称布置,两个所述链条上均啮合有两个链轮,四个所述链轮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电机,四个所述电机均固定连接在柜体内底壁,两个所述链条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弧形杆,两个相邻的弧形杆用于对烧瓶进行支撑;
所述第一接料组位于输送组的右侧,所述第二接料组位于输送组的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接料组包括两个第一连接片,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片底部均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齿条杆,两个所述第一齿条杆与第一连接片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齿条杆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夹持杆,两个所述第一夹持杆端部均固定连接有能够与第一齿条杆啮合的齿牙,四个所述第一夹持杆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片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齿条杆靠近第一连接片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接触块,两个所述第一接触块均呈楔形,两个所述第一接触块用于能够推动第一齿条杆沿着第一连接片滑动,两个所述第一接触块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片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接触块下方均设置有第一驱动杆,两个所述第一驱动杆形状均为一根倾斜设置且其顶端由水平向上直线延伸的杆,两个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动块,该第一推动块均呈L;
所述第二限制组能够对第一连接片进行一定的限位,使第一连接片的移动距离受到限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接料组包括两个第二连接片,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片底部均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齿条杆,两个所述第二齿条杆与第二连接片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两个所述第二齿条杆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夹持杆,所述第二夹持杆位于弧形杆上方,两个所述第二夹持杆端部均固定连接有能够与第二齿条杆啮合的齿牙,四个所述第二夹持杆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片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齿条杆靠近第二连接片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接触块,两个所述第二接触块均呈楔形,两个所述第二接触块右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杆,两个所述第二驱动杆形状均为一根倾斜设置且其顶端由水平向上直线延伸的杆,两个所述第二接触块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动块,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片侧壁均滑动连接有竖杆,两个所述竖杆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阻尼滑块,两个阻尼滑块与柜体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驱动杆右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两个所述第一气缸均与柜体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限制组包括第二支撑板和遮挡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缺口,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柜体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片均在竖直方向上与第二支撑板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限制组包括第一支撑板和遮挡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开设由缺口,所述出料环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内底壁;
所述第一限制组和第二限制组中的遮挡组结构和连接方式完全相同且均用于减少热量散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遮挡组包括第一挡边、第二挡边和挡板,所述第一挡边和第二挡边均与柜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边与第二挡边之间的距离即为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高度,所述挡板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端部,所述第二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端部均为顺滑的圆弧状,所述挡板的端部设置有圆滑的圆弧状,所述挡板的转动轴均套接有扭簧,所述挡板转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挡边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齿条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两个对应的挡板相贴合的端部相互交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组有两个且其结构相同对称布置,所述驱动组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气缸固定连接在柜体侧壁,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齿条杆,所述第四齿条杆端部向内弯折,所述第四齿条杆的弯折端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穿过第二支撑板且与第二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支杆端部与第一推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块与第二支撑板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连接在柜体侧壁,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有第五齿条杆,所述第二齿轮能够与第四齿条杆啮合,所述第五齿条杆与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驱动组、第一接料组、第二接料组、第一限制组和第二限制组以及输送组的配合工作,在放置烧瓶时不需要打开柜体的柜门即可完成烧瓶的放置和灭菌完成的烧瓶的取出,避免烫伤工作人员,还能够减少热量的散发,在放置和取出烧瓶时,能够对烧瓶进行限制,避免了传统放置方式中需要弯腰或者是蹲下时托盘倾斜造成烧瓶在柜体内部或者是外部滑落而破损的情况。
在放置和取出烧瓶时,先放置的都是位于左侧的,能够根据先入先出的原则去取出灭菌完成的烧瓶,方便判别烧瓶的放置顺序,从而避免刚放置的烧瓶被取出的情况,规范的灭菌时的操作步骤,且放置时瓶口是朝下的,以及方便烧瓶内部的水分从烧瓶内部快速的流出,提高灭菌和加热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柜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输送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接料组与第一支撑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支撑板与挡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接料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连接片与第一接触块和第一推动块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接料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连接片与第二驱动杆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柜体与第一挡边和第二挡边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一挡边与第三齿条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柜体;2、第一限制组;3、第二限制组;4、出料环;5、链条;6、链轮;7、电机;8、弧形杆;9、第一连接片;10、第一齿条杆;11、第一弹簧;12、第一夹持杆;13、第一接触块;14、第一驱动杆;15、第一推动块;16、第二连接片;17、第二齿条杆;18、第二弹簧;19、第二夹持杆;20、第二接触块;21、第二驱动杆;22、第二推动块;23、竖杆;24、阻尼滑块;25、第一气缸;26、第二支撑板;27、第一支撑板;28、第一挡边;29、第二挡边;30、挡板;31、扭簧;32、第一齿轮;33、第三齿条杆;34、第二气缸;35、第四齿条杆;36、支杆;37、第三弹簧;38、第二齿轮;39、第五齿条杆。
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1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培养用灭菌装置,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内部设置有加热组,所述加热组用于对柜体1内部进行加热,所述柜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制组2和第二限制组3,所述柜体1内部设置有输送组,所述输送组用于将柜体1内部的烧瓶进行输送,所述柜体1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驱动组,所述第一限制组内2部设置有出料环4,所述第二限制组3内部设置有第一接料组,所述第一接料组用于对需要进行灭菌的烧瓶进行承接以及在驱动组工作时通过第一接料组将烧瓶放置到柜体1内部的输送组上,所述第二限制组3用于在第一接料组工作时减少柜体1内部的热量散发,所述柜体1内部设置有第二接料组,所述第二接料组能够将输送组上灭菌完成的的烧瓶放置到出料环4内部,所述第一限制组2用于在第二接料组工作时减少柜体1内部的热量散发。
上述方案在投入实际使用时:
如图1-2所示:
通过柜体1内部的加热组能够为柜体1内部创造干热的灭菌温度,加热组可以为加热片或其他现有技术中的加热装置,当柜体1内部有多个灭菌完成的烧瓶而又需要放置新的烧瓶时,首先将清洗完成待灭菌的烧瓶口朝下放置到第二限制组3内部的第一接料组上,此时第一接料组会对烧瓶进行支撑和限制,然后启动驱动组,驱动组工作时第一接料组会向柜体1内部移动,等到烧瓶移动到柜体1内部的输送组的上方后第一接料组会将烧瓶放置到放置组上,而后第二接料组会将柜体1内部灭菌完成的烧瓶从输送组的上方拿起并且向第一限制组内部的出料环4上移动,而后将灭菌完成的烧瓶放置到出料环4上,通过第一限制组2和第二限制组3能够在第一接料组和第二接料组工作时极大程度的减小柜体1内部热量的散失,然后驱动组复位,使第一接料组和第二接料组复位,并且此时输送组会带动刚刚放置的烧瓶向第一限制组2的方向移动一端距离,此时第一接料组和第二接料组就会复位,而后去下出料环4上方灭菌完成的烧瓶即可;
如果柜体1内部的烧瓶全部为灭菌完成,但需要全部取出而不需要放置新的待灭菌的烧瓶时,只需要多次的启动和复位驱动组即可将柜体1内部灭菌完成的烧瓶全部取出;
因烧瓶的放置是本着先入先出的原则的,即先放置的烧瓶是已经进行一定时间的灭菌的,当前方的烧瓶达到灭菌时间后,无论需不需要放置新的烧瓶,只需要根据先放置的烧瓶距离第二接料组的距离来多次启动驱动组即可使先放置的烧瓶快速取出;
通过驱动组、第一接料组、第二接料组、第一限制组2和第二限制组3以及输送组的配合工作,在放置烧瓶时不需要打开柜体1的柜门即可完成烧瓶的放置和灭菌完成的烧瓶的取出,避免烫伤工作人员,还能够减少热量的散发,在放置和取出烧瓶时,能够对烧瓶进行限制,避免了传统放置方式中需要弯腰或者是蹲下时托盘倾斜造成烧瓶在柜体1内部或者是外部滑落而破损的情况;
并且,在放置和取出烧瓶时,先放置的都是位于左侧的,能够根据先入先出的原则去取出灭菌完成的烧瓶,方便判别烧瓶的放置顺序,从而避免刚放置的烧瓶被取出的情况,规范的灭菌时的操作步骤,且放置时瓶口是朝下的,以及方便烧瓶内部的水分从烧瓶内部快速的流出,提高灭菌和加热的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输送组包括两个链条5,两个所述链条5对称布置,两个所述链条5上均啮合有两个链轮6,四个所述链轮6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电机7,四个所述电机7均固定连接在柜体1内底壁,两个所述链条5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弧形杆8,两个相邻的弧形杆8用于对烧瓶进行支撑;
所述第一接料组位于输送组的右侧,所述第二接料组位于输送组的上方。
上述输送组在工作时:
如图2-3所示:
第一接料组从第二限制组3内部向柜体1内部移动一定距离后,第一接料组上方的烧瓶会移动到最右侧的两个相邻的弧形杆8的上方,然后第一接料组会将烧瓶放置到两个弧形杆8形成的圆形空间中,此时即可完成烧瓶的放置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第二接料组会将处于最左侧的两个相邻的弧形杆8上的烧瓶取下并且向出料环3上方移动直到移动到出料环4正上方后将烧瓶放置到出料环4上;
然后驱动组复位带动第一接料组和第二接料组复位,而后电机7转动带动链轮6转动进而使链条5转动,从而使链条5上方所有的烧瓶全部向左侧输送一定距离,一是为下一次待灭菌的烧瓶提供放置空间,二能够使已经之前放置上的烧瓶根据先放置的时间顺序从左向右排列,方便观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接料组包括两个第一连接片9,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片9底部均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齿条杆10,两个所述第一齿条杆10与第一连接片9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1,两个所述第一齿条杆10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夹持杆12,两个所述第一夹持杆12端部均固定连接有能够与第一齿条杆10啮合的齿牙,四个所述第一夹持杆12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片9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齿条杆10靠近第一连接片9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接触块13,两个所述第一接触块13均呈楔形,两个所述第一接触块13用于能够推动第一齿条杆10沿着第一连接片9滑动,两个所述第一接触块13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片9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接触块13下方均设置有第一驱动杆14,两个所述第一驱动杆14形状均为一根倾斜设置且其顶端由水平向上直线延伸的杆,两个所述第一驱动杆14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动块15,该第一推动块15均呈L;
所述第二限制组能够对第一连接片9进行一定的限位,使第一连接片9的移动距离受到限制。
上述第一接料组在工作时:
如图1、2、4、6和图7所示:
待灭菌的烧瓶放置到两个第一夹持杆12中间,此时两个第一夹持杆12会对烧瓶进行支撑和限制,因第一驱动杆14是位于第一接触块13的正下方且第一驱动杆14水平的顶端是对第一接触块13进行支撑的,所以两个第一连接片9无法向下移动,然后驱动组开始工作,驱动组工作时会带动第一推动块15、第一驱动杆14、第一连接片9、第一齿条杆10、第一弹簧11、第一夹持杆12和第一接触块13在第二限制组3内部同步向柜体1方向移动一定距离,此时两个第一夹持杆12就会位于输送组中最右的两个相邻的弧形杆8的正上方,即烧瓶的圆心点与两个弧形杆8的圆心点处于同一竖直线,然后驱动组会继续移动,但此时两个第一连接片9、四个第一夹持杆12、两个第一弹簧11和第一齿条杆10无法移动,而第一推动块15、第一驱动杆14会继续向柜体1内部移动,那么此时在重量作用下第一接触块13、第一夹持杆12以及烧瓶和第一连接片9就会沿着倾斜的第一驱动杆14水平下降;
随着第一驱动杆14的继续移动,烧瓶也会继续下降,等到第一接触块13移动到第一推动块15上之后烧瓶就会下降到与两个弧形杆8接触的位置,两个第一夹持杆12是大于两个弧形杆8的,所以当烧瓶下降到弧形杆8之中后两个第一夹持杆12是位于弧形杆8的上方的,即第一夹持杆12与烧瓶接触的位置是位于弧形杆8与烧瓶接触位置的上方的,然后第一接触块13会沿着第一推动块15滑动,等到第一驱动杆14移动到极限距离后第一推动块15会从右侧向左推动第一接触块13沿着第一连接片9向左滑动,此时第一接触块13位于后右侧的较厚的部位就会推动第一齿条杆10沿着第一连接片9滑动且拉伸第一弹簧11,此时第一夹持杆12上的齿牙就会与第一齿条杆10啮合,从而带动第一夹持杆12向外转动九十度,直到第一夹持杆12不会与烧瓶接触的位置,进而与烧瓶脱离,此时烧瓶就被弧形杆8所限制,在这一过程中第二接料组会将处于最左侧的两个相邻的弧形杆8上的烧瓶取下并且向出料环3上方移动直到移动到出料环4正上方后将烧瓶放置到出料环4上;
然后驱动组再次工作带动第一推动块15和第一驱动杆14先于第一连接片9、第一齿条杆10、第一弹簧11、第一夹持杆12和第一接触块13向初始位置移动,此时随着第一驱动杆14的移动就会从下方将第一接触块13顶起,而第一接触块13与第一连接片9的滑动时具有较大的阻尼性的,能够避免第一驱动杆14向右侧移动时因摩擦而带动第一接触块13复位的情况,等到第一接触块13移动到第一驱动杆14顶端的水平位置后第一驱动杆14左端向上突出的端部就会与第一接触块13接触并且带动第一接触块13、第一连接片9、第一齿条杆10、第一弹簧11和第一夹持杆12向右移动,然后直到复位到两个第一连接片9的初始位置后,第一连接片9无法移动,但第一驱动杆14和第一推动块15还未复位到初始位置,然后第一驱动杆14和第一推动块15距离移动,等到第一驱动杆14和第一推动块15移动到初始位置后第一驱动杆14顶端向上突出的位置就会从左侧将第一接触块13向右推动,从而使第一接触块13移动到初始位置,此时第一齿条杆10就会在第一弹簧11的作用下复位,两个第一夹持杆12就会复位到初始位置;
此时第二接料组也会复位到初始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接料组包括两个第二连接片16,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片16底部均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齿条杆17,两个所述第二齿条杆17与第二连接片16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8,两个所述第二齿条杆17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夹持杆19,所述第二夹持杆19位于弧形杆8上方,两个所述第二夹持杆19端部均固定连接有能够与第二齿条杆17啮合的齿牙,四个所述第二夹持杆19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片16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齿条杆17靠近第二连接片16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接触块20,两个所述第二接触块20均呈楔形,两个所述第二接触块20右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杆21,两个所述第二驱动杆21形状均为一根倾斜设置且其顶端由水平向上直线延伸的杆,两个所述第二接触块20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动块22,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片16侧壁均滑动连接有竖杆23,两个所述竖杆23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阻尼滑块24,两个阻尼滑块24与柜体1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驱动杆21右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25,两个所述第一气缸25均与柜体1内壁固定连接。
上述第二接料组在工作时:
如图2、8和图9所示:
常规条件下,两个第二夹持杆19是张开的状态的,并且,对称的两个第二夹持杆19之间的距离是大于烧瓶的直径的,驱动组工作时,第一气缸25也会伸长,第一气缸25通过伸缩端固定连接在板子推动第二驱动杆21从右向左直线且水平移动,此时第二接触块20和第二推动块22也会向左移动,而竖杆23是通过阻尼滑块24与柜体1滑动连接的,所以当第二驱动杆21、第二接触块20和第二推动块22移动时第二齿条杆17端部会移动到第二接触块20较窄的位置,此时第二弹簧18就会带动第二齿条杆17滑动,此时两个张开的第二夹持杆19就会将中间的灭菌完成的烧瓶夹紧,然后第一气缸25继续伸长,此时第二驱动杆21在移动的过程中会从下方将第二连接片16向上顶起,使第二连接片16沿着竖杆23向上滑动,等到第二连接片16移动到与第二驱动杆21顶端向上凸起的位置后就会强制性的推动第二连接片16和竖杆23以及阻尼滑块24向左移动,此时被第二夹持杆19夹紧的烧瓶也会向左移动,等到第二夹持杆19穿过第一限制组2移动到出料环4的正上方并且此时烧瓶的底端与出料环4顶端齐平或者是略高于出料环4的顶端,此时第一夹持杆12会将待灭菌的烧瓶放置到输送组最右侧的弧形杆8上;
然后驱动组带动第一接料组复位,此时第一气缸25会缩短,在缩短的过程中随着第二驱动杆21的移动第二连接片16与烧瓶就会直线下降,等到晒烧瓶下降到出料环4内部后第二连接片16就会与第二接触块20贴合,此时第二接触块20较宽的部位就会再次推动第二齿条杆17沿着第二连接片16滑动,从而使四个第二夹持杆19解除对烧瓶的夹持,然后第二驱动杆21继续移动,此时第二推动块22就会从左侧拉动第二连接片16与竖杆23和阻尼滑块24强制性向右移动,当第二夹持杆19张开后,其中间的宽度也是大于烧瓶的直径的,避免发生干涉,然后电机7转动使链条5带动弧形杆8移动,从而使上方的烧瓶全部向左移动一段距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限制组3包括第一支撑板27和遮挡组,所述第二支撑板26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缺口,所述第二支撑板26与柜体1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片9均在竖直方向上与第二支撑板26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限制组2包括第一支撑板27和遮挡组,所述第一支撑板27的顶部开设由缺口,所述出料环4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27内底壁;
所述第一限制组2和第二限制组3中的遮挡组结构和连接方式完全相同且均用于减少热量散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遮挡组包括第一挡边28、第二挡边29和挡板30,所述第一挡边28和第二挡边29均与柜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边28与第二挡边29之间的距离即为第一支撑板27和第二支撑板26的高度,所述挡板30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板27以及第二支撑板26端部,所述第二支撑板27和第二支撑板26端部均为顺滑的圆弧状,所述挡板30的端部设置有圆滑的圆弧状,所述挡板30的转动轴均套接有扭簧31,所述挡板30转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2,所述第一挡边28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齿条杆33。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两个对应的挡板30相贴合的端部相互交错。
上述方案在工作时:
如图1、2、4、5、10和图11所示:
第一限制组2和第二限制组分别由两个形状略有差异的第一支撑板27和第二支撑板26以及相同的遮挡组组成的,遮挡组的大小根据第一支撑板27和第二支撑板26设置,但结构相同;
当待灭菌的烧瓶放置到两个第一夹持杆12中间后,驱动组开始工作,此时第二支撑板26跟随第一接料组向柜体1内部移动,此时第二支撑板26会沿着柜体1并且在第一挡边28和第二挡边29之间向内部滑动,通过第一挡边28、第二挡边29以及挡板30能在第二支撑板26移动时先进行一个隔绝的作用,使柜体1内部的热量不会散发,等到挡板30和第二支撑板26以及第一接料组移动小段距离后第一齿轮32会与第三齿条杆33啮合使两个挡板30从柜体1内部向两侧转动展开,第一齿轮32与第三齿条杆33能够啮合的程度较小,当两者脱离啮合的时候通过扭簧31能快速地使挡板30向外展开,直到两个挡板30的端部与柜体1内壁贴合,此时第二支撑板26会继续向柜体1内部移动;
然后第二支撑板26上方和下方的缺口就会快速与第一挡边28和第二挡边29接触并且通过第一挡边28和第二挡边29对第二支撑板26进行密封,使热量极其微小的散发,然后两个第一夹持杆12就会移动到弧形杆8的正上方,然后第二支撑板26和第一接料组即系移动,当第二支撑板26端部的边边与第一挡边28接触后第二支撑板26停止移动,此时第一夹持杆12下降使烧瓶通过第二支撑板26下方的缺口放置到弧形杆8上,等到放置完成后电机7转动与驱动组复位同步,使刚放置完成的烧瓶向左输送,然后遮挡组与第二支撑板26和第一接料组进行复位;
当第二支撑板26向柜体1内部移动时,第一限制组2会略晚于第二支撑板26移动,但遮挡组的工作状态相同,可参考上方内部,当两个挡板30张开后,出料环4被露出,即可方便第二接料组放置烧瓶;
通过两个端部相互交错且贴合的挡板30能够方便展开和闭合且有不影响密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组有两个且其结构相同对称布置,所述驱动组包括第二气缸34和第二齿轮38,所述第二气缸34固定连接在柜体1侧壁,所述第二气缸34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齿条杆35,所述第四齿条杆35端部向内弯折,所述第四齿条杆35的弯折端固定连接有支杆36,所述支杆36穿过第二支撑板26且与第二支撑板26滑动连接,所述支杆36端部与第一推动块1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块15与第二支撑板26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37,所述第二齿轮38转动连接在柜体1侧壁,所述第二齿轮38啮合有第五齿条杆39,所述第二齿轮38能够与第四齿条杆35啮合,所述第五齿条杆39与第一支撑板27固定连接。
上述方案在工作时,第二气缸34缩短带动支杆36和第四齿条杆35向左侧移动,此时支杆36会从右侧推动第一推动块15,通过四三弹簧37带动第二支撑板26向柜体1内部移动,等到第二支撑板26顶部的边边与第一挡边28接触后第二支撑板26无法继续移动,此时第一夹持杆12中的烧瓶就位于输送组右侧,然后第二气缸34继续缩短,此时支杆36继续移动,使第三弹簧37拉伸,并且使第一推动块15和第一驱动杆14继续移动,进而使第一夹持杆12下降,从而使烧瓶落入弧形杆8中;
因第四齿条杆35距离第二齿轮38有一定距离,所以在第四齿条杆35未与第二齿轮38啮合时第五齿条杆39就无法被第二齿轮38带动,所以第一支撑板27是略晚于第二支撑板26移动的(因第一支撑板27向柜体1内部移动的距离小于第二支撑板26向柜体1内部移动的距离所以将第四齿条杆35与第二齿轮38设置有一定距离,这是与出料环4距离第一气缸25伸长时的极限距离有关,亦可设置有第四齿条杆35直接与第二齿轮38啮合的方式,是可供选择的);
等到第四齿条杆35与第二齿轮38啮合时即可是第五齿条杆39带动第一支撑板27往复移动,使出料环4从柜体1内部出入。

Claims (8)

1.一种生物培养用灭菌装置,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内部设置有加热组,所述加热组用于对柜体(1)内部进行加热,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制组(2)和第二限制组(3),所述柜体(1)内部设置有输送组,所述输送组用于将柜体(1)内部的烧瓶进行输送,所述柜体(1)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驱动组,所述第一限制组(2)内部设置有出料环(4),所述第二限制组(3)内部设置有第一接料组,所述第一接料组用于对需要进行灭菌的烧瓶进行承接以及在驱动组工作时通过第一接料组将烧瓶放置到柜体(1)内部的输送组上,所述第二限制组(3)用于在第一接料组工作时减少柜体(1)内部的热量散发,所述柜体(1)内部设置有第二接料组,所述第二接料组能够将输送组上灭菌完成的的烧瓶放置到出料环(4)内部,所述第一限制组(2)用于在第二接料组工作时减少柜体(1)内部的热量散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培养用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包括两个链条(5),两个所述链条(5)对称布置,两个所述链条(5)上均啮合有两个链轮(6),四个所述链轮(6)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电机(7),四个所述电机(7)均固定连接在柜体(1)内底壁,两个所述链条(5)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弧形杆(8),两个相邻的弧形杆(8)用于对烧瓶进行支撑;
所述第一接料组位于输送组的右侧,所述第二接料组位于输送组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培养用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料组包括两个第一连接片(9),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片(9)底部均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齿条杆(10),两个所述第一齿条杆(10)与第一连接片(9)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1),两个所述第一齿条杆(10)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夹持杆(12),两个所述第一夹持杆(12)端部均固定连接有能够与第一齿条杆(10)啮合的齿牙,四个所述第一夹持杆(12)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片(9)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齿条杆(10)靠近第一连接片(9)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接触块(13),两个所述第一接触块(13)均呈楔形,两个所述第一接触块(13)用于能够推动第一齿条杆(10)沿着第一连接片(9)滑动,两个所述第一接触块(13)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片(9)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接触块(13)下方均设置有第一驱动杆(14),两个所述第一驱动杆(14)形状均为一根倾斜设置且其顶端由水平向上直线延伸的杆,两个所述第一驱动杆(14)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动块(15),该第一推动块(15)均呈L;
所述第二限制组能够对第一连接片(9)进行一定的限位,使第一连接片(9)的移动距离受到限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培养用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料组包括两个第二连接片(16),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片(16)底部均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齿条杆(17),两个所述第二齿条杆(17)与第二连接片(16)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8),两个所述第二齿条杆(17)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夹持杆(19),所述第二夹持杆(19)位于弧形杆(8)上方,两个所述第二夹持杆(19)端部均固定连接有能够与第二齿条杆(17)啮合的齿牙,四个所述第二夹持杆(19)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片(16)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齿条杆(17)靠近第二连接片(16)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接触块(20),两个所述第二接触块(20)均呈楔形,两个所述第二接触块(20)右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杆(21),两个所述第二驱动杆(21)形状均为一根倾斜设置且其顶端由水平向上直线延伸的杆,两个所述第二接触块(20)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动块(22),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片(16)侧壁均滑动连接有竖杆(23),两个所述竖杆(23)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阻尼滑块(24),两个阻尼滑块(24)与柜体(1)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驱动杆(21)右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25),两个所述第一气缸(25)均与柜体(1)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培养用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制组(3)包括第二支撑板(26)和遮挡组,所述第二支撑板(26)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缺口,所述第二支撑板(26)与柜体(1)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片(9)均在竖直方向上与第二支撑板(26)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限制组(2)包括第一支撑板(27)和遮挡组,所述第一支撑板(27)的顶部开设由缺口,所述出料环(4)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27)内底壁;
所述第一限制组(2)和第二限制组(3)中的遮挡组结构和连接方式完全相同且均用于减少热量散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培养用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组包括第一挡边(28)、第二挡边(29)和挡板(30),所述第一挡边(28)和第二挡边(29)均与柜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边(28)与第二挡边(29)之间的距离即为第一支撑板(27)和第二支撑板(26)的高度,所述挡板(30)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板(27)以及第二支撑板(26)端部,所述第二支撑板(27)和第二支撑板(26)端部均为顺滑的圆弧状,所述挡板(30)的端部设置有圆滑的圆弧状,所述挡板(30)的转动轴均套接有扭簧(31),所述挡板(30)转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2),所述第一挡边(28)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齿条杆(3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培养用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对应的挡板(30)相贴合的端部相互交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培养用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有两个且其结构相同对称布置,所述驱动组包括第二气缸(34)和第二齿轮(38),所述第二气缸(34)固定连接在柜体(1)侧壁,所述第二气缸(34)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齿条杆(35),所述第四齿条杆(35)端部向内弯折,所述第四齿条杆(35)的弯折端固定连接有支杆(36),所述支杆(36)穿过第二支撑板(26)且与第二支撑板(26)滑动连接,所述支杆(36)端部与第一推动块(1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块(15)与第二支撑板(26)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37),所述第二齿轮(38)转动连接在柜体(1)侧壁,所述第二齿轮(38)啮合有第五齿条杆(39),所述第二齿轮(38)能够与第四齿条杆(35)啮合,所述第五齿条杆(39)与第一支撑板(27)固定连接。
CN202311799672.9A 2023-12-26 2023-12-26 一种生物培养用灭菌装置 Pending CN1176954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99672.9A CN117695423A (zh) 2023-12-26 2023-12-26 一种生物培养用灭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99672.9A CN117695423A (zh) 2023-12-26 2023-12-26 一种生物培养用灭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95423A true CN117695423A (zh) 2024-03-15

Family

ID=90160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99672.9A Pending CN117695423A (zh) 2023-12-26 2023-12-26 一种生物培养用灭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9542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44742A (zh) 一种消化内科内镜批量全自动清洗设备
CN117695423A (zh) 一种生物培养用灭菌装置
CN113814022A (zh) 临床医学检验用试管架
ITMI941393A1 (it) Apparecchiatura per la produzione su scala industriale di piatti di alimenti cotti, a lunga conservazione, pronti da consumare.
ITMI941392A1 (it) Autoclave per la cottura e la sterilizzazione in continuo di prodotti alimentari in genere
JP2006226633A (ja) 凍結乾燥機における小容器のローディング方法と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CN116656496B (zh) 一种海洋噬菌体培养装置
CN214933885U (zh) 一种菌包自动下架机
CN221334294U (zh) 一种实验室器具放置架
JPH11196667A (ja) 種菌掻き取り装置
CN209871446U (zh) 适用于食用菌菌棒接种的固体菌种接种机及菌棒输送机构
CN112244194A (zh) 一种卤制食品加工用悬挂保存装置
CN112594990A (zh) 一种hs-2067核酸采样仓
CN214181240U (zh) 医用环氧乙烷灭菌器
CN220157220U (zh) 一种立体栽培床架
CN219501597U (zh) 一种手术室用消毒支架
CN217521028U (zh) 一种牛羊肉中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装置
CN218464260U (zh) 一种高洁净度药品干燥储存桶
CN215840553U (zh) 一种感染科用肝病血样处理装置
CN217743045U (zh) 一种肠衣加工用杀菌装置
CN114276904B (zh) 培养皿灌装设备
CN221535008U (zh) 挂瓶式灭菌托盘及分体式灭菌车
CN215915757U (zh) 一种生物检测实验室的高效清洗设备
CN218131952U (zh) 一种生物安全柜
CN219397285U (zh) 一种采血器位移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