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83008A - 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83008A
CN117683008A CN202311650270.2A CN202311650270A CN117683008A CN 117683008 A CN117683008 A CN 117683008A CN 202311650270 A CN202311650270 A CN 202311650270A CN 117683008 A CN117683008 A CN 1176830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rake
fungus
mycelium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502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立芳
肖阳
刘洪存
张萱
杨淑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filed Critical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riority to CN20231165027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830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83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830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倍半萜类化合物来自于白耙齿菌(Irpex lacteus)的次生代谢产物,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高分辨质谱确定了其化学结构,其化学名称为:((6S,6aS,8S,9aR,Z)‑6,8‑dimethyl‑3‑oxo‑1,3,4,5,6,6a,7,8,9,9a‑decahydroazuleno[4,5‑c]furan‑8‑yl)methyl acetate,化学结构如下所示:

Description

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背景
白耙齿菌(Irpex lacteus),又名白囊耙齿菌、白囊孔菌,属担子菌门,伞菌纲,多孔菌目,皱孔菌科,耙齿菌属。白耙齿菌中含有多样的次级代谢产物,其中包括萜类、生物碱、糖类、呋喃吡啶类衍生物、脂肪酸类等化合物;尤其,白耙齿菌次生代谢产物中含有大量的倍半萜类化合物,且具有较好的降脂活性。
高血脂症是一种常见的脂质代谢性紊乱疾病,是由过量的血浆脂质和脂质蛋白组成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乳糜微粒、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过度累积而导致的,脂质循环水平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也是造成高血脂症的原因。
基于白耙齿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多样性和良好的生物活性,可以从白耙齿菌的发酵液中得到结构新颖、降脂活性更好的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具体是从白耙齿菌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在降血脂方面的用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其为化合物1,化合物1的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
另一方面,一种上述化合物1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挑取白耙齿菌(Irpex lacteus)亲代菌株平板,选取菌丝体均匀清楚无明显染菌的部分,放置于PDA琼脂平板。接种后将接有菌丝体的子代平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28℃培养7天后观察菌株生长状态。菌丝体清晰,无异色、异味后。
取上述活化的菌丝,接种于真菌二号液体培养基中,室温静置培养25天。
发酵结束后将菌丝体破碎后与发酵液合并,并用2倍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3-5次,将萃取液减压浓缩后得到白耙齿菌粗提物。
采用不同比例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洗脱体系对白耙齿菌粗提物进行柱色谱分离;石油醚与乙酸乙酯体积比为4:1的混合溶剂洗脱部位为馏分F4。
采用半制备液相色谱法对馏分F4的成分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制备。在半制备液相色谱条件为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为4mL/min,乙腈与水的体积比为1:1的混合液作为流动相的条件下,分离制备得到化合物1。
对化合物1经过核磁共振波谱,高分辨质谱鉴定,确定化合物1为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式为:
化学名称为:((6S,6aS,8S,9aR,Z)-6,8-dimethyl-3-oxo-1,3,4,5,6,6a,7,8,9,9a-decahydroazuleno[4,5-c]furan-8-yl)methyl acetate
经过数据库比对,确定化合物1为一个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系首次从白耙齿菌提取物中分离到的化合物,到目前为止未见有关于化合物1的报道。
为发掘化合物1的药用价值,发明人研究发现化合物1在高血脂、高甘油三酯(TG)治疗、预防的药物和保健品方面的应用。
降脂活性实验证明,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和本发明所述化合物1的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极显著降低TG的含量(P<0.01),且化合物1的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降低TG效果优于阳性药组。具有降低高脂HEPG2细胞模型中的TG含量的作用。因此,本发明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在高血脂、高甘油三酯治疗、预防药物/保健品方面极具开发潜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化合物1的核磁共振氢谱图(1H-NMR)。
图2是本发明化合物1的核磁共振碳谱图(13C-NMR)。
图3是本发明化合物1的高分辨质谱谱图(HRMS)。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中,是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一种倍半萜化合物1的制备
提供一种倍半萜化合物1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挑取白耙齿菌(Irpex lacteus)亲代菌株平板,选取菌丝体均匀清楚无明显染菌的部分,放置于PDA琼脂平板。接种后将接有菌丝体的子代平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28℃培养7天后观察菌株生长状态。菌丝体清晰,无异色、异味后。
取上述活化的菌丝,接种于真菌二号液体培养基中,室温静置培养25天。
发酵结束后将菌丝体破碎后与发酵液合并,并用2倍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3-5次,将萃取液减压浓缩后得到次级代谢产物粗提物。
采用柱层析方法,通过如下的梯度洗脱程序对白耙齿菌粗提物进行柱色谱分离,即依次采用体积比20:1,10:1,5:1,4:1,3:1,1:1,1:3,0: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液进行洗脱。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4:1的混合溶剂洗脱部位为馏分F4。
采用半制备色谱柱对馏分F4进行分离,得到化合物1。半制备液相色谱制备化合物1的制备条件为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为4mL/min,乙腈与水的体积比为1:1的混合液作为流动相。
二、化合物1的结构确定
提供一种倍半萜化合物1的结构表征方法。
该化合物1为白色片状晶体。
称取化合物1约3mg,用Chloroform-d溶解,过滤至核磁管中,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氢谱和碳谱检测;核磁共振1H NMR(图1)和13C NMR(图2)数据(400MHz,Chloroform-d)见表1。
表1化合物1的1H NMR和13C NMR数据
利用高分辨质谱技术确定化合物1的分子质量。化合物的高分辨质谱(图3):HR-ESI-MS(m/z
293.17456[M+H]+)。
化合物1的分子式为:C17H2404,化合物1的化学结构式为:
其化学名称为:((6S,6aS,8S,9aR,Z)-6,8-dimethyl-3-oxo-1,3,4,5,6,6a,7,8,9,9a-decahydroazuleno[4,5-c]furan-8-yl)methyl acetate
实施例2
化合物1的降血脂、降甘油三酯活性测定。
1、实验方法
1.1细胞培养
将生长状态良好的HepG2细胞置于37℃、5%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所用培养基为含10%FBS、1%青霉素-链霉素双抗的DMEM培养基。
1.2高脂细胞模型的建立及体外降脂试验
取生长良好且贴壁生长至细胞瓶80%-90%的HepG2细胞,加入适量胰酶进行消化,加入5mL培养基终止消化,然后用移液枪吹打细胞培养瓶至细胞均匀分散于细胞培养液后,将细胞均匀种入6孔板中,每孔2mL。
将上述6孔板置于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4h后弃旧培养基,正常组只加完全培养基培养,其余各组在10%DMEM完全培养基中均加入油酸诱导细胞,同时阳性药组加入阳性药洛伐他汀(药物浓度为24.7μmol/L),给药组高、中、低剂量(药物浓度分别为100、50、25μmol/L)的化合物1与培养基混合均匀,孵育24h后弃旧培养基,加入200μLRIPA裂解液,冰上裂解10min后将细胞裂解产物转移至1.5mL离心管中,超声破碎2-3次,每次5s,离心5min(12000r/min),取上清液测定TG含量。
TG含量测定:设置空白组、校准组、样品组,每个组三个复孔,每孔加入不同工作液250μL,空白孔加入2.5μL蒸馏水,校准孔加入等量的校准品,样品孔加入等量的不同组样品,混匀,37℃孵育10min,测定510nm处吸光度值计算TG含量。
2、实验结果
表1化合物1对油酸诱导的HepG2细胞TG含量的影响
注:与正常组相比,#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5,**p<0.01;
化合物1对油酸诱导HepG2细胞TG含量影响的结果表明:化合物1高、中、低各剂量组的TG含量分别降低了42.62%、34.43%和24.59%,表明化合物1具有较好地降低油酸诱导的HepG2细胞的TG含量作用。
综合上述结果可知,从白耙齿菌提取物中分离到的化合物1为一种倍半萜化合物,是一种新化合物,属于纯天然有效成分,其具有良好的降TG活性,可以作为新型抗高血脂,抗高甘油三酯症的用药和保健品等。

Claims (4)

1.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其特征是,其为化合物1,化合物1的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
其化学名称为:((6S,6aS,8S,9aR,Z)-6,8-dimethyl-3-oxo-1,3,4,5,6,6a,7,8,9,9a-decahydroazuleno[4,5-c]furan-8-yl)methyl acetate。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采用如下步骤制备:
<1>菌株活化:挑取白耙齿菌(Irpex lacteus)亲代菌株平板,选取菌丝体均匀清楚无明显染菌的部分,放置于PDA琼脂平板。接种后将接有菌丝体的子代平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于28℃培养7天后观察菌株生长状态。菌丝体清晰,无异色、异味。
<2>菌株发酵:取上述活化的菌丝,接种于真菌二号液体培养基中,室温静置培养25天。真菌二号培养基配方为:麦芽糖20g,味精10g,磷酸二氢钾0.5g,硫酸镁0.3g,葡萄糖10g,酵母膏3g,玉米粉1g,甘露醇20g,蒸馏水1000mL。
<3>白耙齿菌粗提物的制备:白耙齿菌发酵结束后将菌丝体破碎后与发酵液合并,用2倍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3-5次,将萃取液减压浓缩后得到白耙齿菌的粗提物。
<4>白耙齿菌粗提物的柱色谱分离:采用柱色谱方法,通过如下的梯度洗脱程序对白耙齿菌粗提物进行柱色谱分离,即依次采用体积比20:1,10:1,5:1,4:1,3:1,1:1,1:3,0: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液进行洗脱。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4:1的混合溶剂洗脱部位为馏分F4。
<5>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制备化合物:采用半制备液相色谱对馏分F4的化合物进行分离,得到化合物1。化合物1的制备采用乙腈与水的体积比为1:1的混合液作为流动相。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1是采用下列方法制备所得。即对权利要求2所述馏分F4经半制备液相色谱制备所得。半制备液相色谱的制备条件为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为4mL/min,乙腈与水的体积比为1:1的混合液作为流动相制备所得化合物1。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1在制备降血脂、降甘油三酯治疗、预防药物/保健品方面的应用。
CN202311650270.2A 2023-12-05 2023-12-05 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ending CN1176830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50270.2A CN117683008A (zh) 2023-12-05 2023-12-05 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50270.2A CN117683008A (zh) 2023-12-05 2023-12-05 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83008A true CN117683008A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29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50270.2A Pending CN117683008A (zh) 2023-12-05 2023-12-05 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8300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53274B (zh) 源于草酸青霉的黑麦酮酸i及制备抗人食管癌药物的应用
CN107298672B (zh) 源于草酸青霉的黑麦酮酸i在制备抗人结肠癌药物的应用
CN111704544B (zh) 一种半日花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及其分离方法和应用
CN113754533A (zh) 氧化半日花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及其分离方法和应用
CN107298670B (zh) 源于草酸青霉黑麦酮酸h制备抗人口腔表皮样癌药物应用
CN109749941B (zh) 蝉拟青霉发酵培养基、蝉拟青霉发酵制备麦角甾醇的方法
CN117164543A (zh) 具有神经保护功效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407792B (zh) 源于草酸青霉的黑麦酮酸类化合物Secalonic acid J及制备方法
CN109985044B (zh) 白桦醇及其衍生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CN112358516A (zh) 一种香叶木素(4-o-甲基)葡萄糖苷类化合物在制备降脂药物中的应用
CN117683008A (zh) 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558606B (zh) 一种二倍半萜类化合物peniroquesines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478685B (zh) 一种吲哚二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134416B (zh) 源于草酸青霉的黑麦酮酸h在制备人子宫颈癌药物的应用
CN114409627B (zh) 一种抗炎化合物Dalditone 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33694B (zh) 具有降血脂作用的线性聚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204589B (zh) 青葙子有效成分、提取方法及其在制备神经保护药物方面的应用
CN109985043B (zh) 白桦醇及其衍生物在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药物中的应用
CN110527631B (zh) 海洋真菌hk1-22来源的不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407797B (zh) 源于草酸青霉的黑麦酮酸类化合物Secalonic acid K及制备方法
CN113004237A (zh) 一种螺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586435B (zh) Echinulin的制备方法
CN109134417B (zh) 源于草酸青霉的黑麦酮酸i及抗人子宫颈癌药物的应用
CN115385878B (zh) 一种天然活性化合物拟诺呋喃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4409625B (zh) 一种具有神经保护活性的炭角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