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82300A - 一种采样管分仓方法及分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样管分仓方法及分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82300A
CN117682300A CN202311866393.XA CN202311866393A CN117682300A CN 117682300 A CN117682300 A CN 117682300A CN 202311866393 A CN202311866393 A CN 202311866393A CN 117682300 A CN117682300 A CN 1176823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ing tube
assembly
feeding
lifting
samp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6639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超强
朱意峰
卢嘉旭
程洪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ubom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ubom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ubome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ubom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86639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823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82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823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abe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样管分仓方法及分仓装置,方法应用于分仓装置,所述分仓装置括多个收料箱,用于将采样管从进料槽推入输送机构的拨动组件,以及用于将所述采样管传输至对应所述收料箱的输送机构,所述方法包括:扫描患者腕带以获取身份信息;控制所述拨动组件将所述采样管从所述进料槽分拨至所述输送机构;根据所述身份信息控制所述输送机构将所述采样管移动至对应所述收料箱。本发明通过拨动组件将采样管推入输送机构,并通过输送机构根据患者的身份信息将采样管传输至对应收料箱,使得医生无需进行相应的信息核对,减少了人为错误,提升了医生的工作效率,本发明通过该方法实现了对采样管的自动化分拣,提高了分拣的准确性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采样管分仓方法及分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产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样管分仓方法及分仓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采样管是用于收集病人血液样本的重要工具。然而,传统的采样管存放和分拣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采样管存放方式是通过一个托盘,将多个采样管统一放置于一个托盘内,再通过人工分拣。这种方式的缺点是:
1.人工分拣的失误较高:由于血液化验项目较多,进行抽血前需要反复核对信息,这样的方式会导致医生操作失误,从而可能造成医疗事故。
2.工作效率较低:采样管的存放和分拣过程大部分依赖于人工操作,处理速度相对较慢,无法满足大规模、高效率的血液样本处理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样管分仓方法及分仓装置,旨在解决现有采样管的分拣失误率高、分拣效率低等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采样管分仓方法,应用于分仓装置,所述分仓装置括多个收料箱,用于将采样管从进料槽推入输送机构的拨动组件,以及用于将所述采样管传输至对应所述收料箱的输送机构,所述方法包括:
扫描患者腕带以获取身份信息;
控制所述拨动组件将所述采样管从所述进料槽分拨至所述输送机构;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控制所述输送机构将所述采样管移动至对应所述收料箱。
进一步的,在所述根据所述身份信息控制所述输送机构将所述采样管移动至对应所述收料箱之前,还包括:控制所述拨动组件复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分仓装置,包括:多个收料箱,用于将采样管从进料槽推入输送机构的拨动组件,以及用于将所述采样管传输至对应所述收料箱的输送机构。
进一步的,还包括:标签贴合机构,所述标签贴合机构上设置有引导部,所述进料槽对应所述引导部的一端设置,所述引导部的另一端与所述输送机构的一侧靠近,所述拨动组件可将所述采样管沿所述引导部推入所述输送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标签贴合机构包括标签贴合组件、活动滚筒组件、进料组件和固定架,所述标签贴合组件安装在所述固定架内、所述活动滚筒组件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架内,所述进料组件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拨动组件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进料槽设置在所述进料组件上,所述引导部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打印机构,所述标签贴合组件包括贴标驱动件和贴标滚筒,所述贴标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贴标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贴标滚筒并可带动所述贴标滚筒转动,所述贴标滚筒可带动所述进料槽内的采样管转动,以将所述打印机构出标的标签覆盖至所述采样管的管身。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滚筒组件包括压紧驱动件和压紧件,所述压紧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压紧件包括压紧架和压紧滚筒,所述压紧架连接于所述压紧驱动件,所述压紧滚筒安装于所述压紧架上,所述压紧滚筒与压紧架之间的侧边设置弹性件;
其中,所述压紧架上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固定架上对应所述压紧驱动件的底部设置有压紧齿轮组,所述压紧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压紧齿轮组,所述压紧齿轮组驱动连接所述导向柱。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组件包括入料架和设置于所述入料架的入料检测器,所述入料架包括入料板和连接板,所述入料板与所述连接板垂直设置,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入料板处于所述引导部远离所述输送机构的一端的上方,所述进料槽竖向贯通设置于所述入料板上,所述入料板朝向所述输送机构的一端设置与所述进料槽连通的开口,所述入料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进料槽是否有采样管。
进一步的,所述拨动组件包括拨杆驱动件和拨杆,所述拨杆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拨杆的一端并可带动所述拨杆转动,所述拨杆的另一端可将所述采样管沿所述引导部推入所述输送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支架、分仓装置和平移装置,所述分仓装置水平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平移装置驱动连接所述分仓装置,所述分仓装置包括升降组件和与之固连的容纳盒,所述容纳盒内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容纳盒朝向所述收料箱的一侧设置出药口,所述容纳盒的另一侧与所述引导部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升降板相对所述容纳盒可升降,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升降板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升降板升降,多个所述收料箱并排设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样管分仓方法及分仓装置,应用于分仓装置,所述分仓装置括多个收料箱,用于将采样管从进料槽推入输送机构的拨动组件,以及用于将所述采样管传输至对应所述收料箱的输送机构,所述方法包括:扫描患者腕带以获取身份信息;控制所述拨动组件将所述采样管从所述进料槽分拨至所述输送机构;根据所述身份信息控制所述输送机构将所述采样管移动至对应所述收料箱。本发明通过拨动组件将采样管推入输送机构,并通过输送机构根据患者的身份信息将采样管传输至对应收料箱,使得医生无需进行相应的信息核对,减少了人为错误,提升了医生的工作效率,本发明通过该方法实现了对采样管的自动化分拣,提高了分拣的准确性和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的分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分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去掉机架);
图3为贴标机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贴标机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固定架与其他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贴标机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活动滚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进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输送机构的爆炸图(去掉收料箱);
图11为分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分仓装置的爆炸图;
图13为升降组件的爆炸图;
图14为升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升降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升降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A的局部图;
图18为平移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平移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主动轮或从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主动轮和平移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容纳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收料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3的爆炸图;
图25为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药盒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图27的爆炸图;
图29为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图29中B的局部图;
图31为药盒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图31中C的局部图;
图33为药盒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4为收料箱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5为采样管分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收料箱;11、药盒组件;111、出仓滑轨;112、药盒;1121、配合部;1122、信号发射端;1123、信号接收端;113、支撑件;1131、第一容纳部;1132、第二容纳部;1133、定位部;114、第三触发件;12、驱动装置;121、套管;122、电机;123、推杆;13、倾斜部;14、拖链;
2、采样管;
3、进料槽;
4、输送机构;41、支架;411、平移滑块;42、分仓装置;421、升降组件;4211、升降底座;42111、升降滑轨;42112、滑槽;42113、第一触发件;42114、平移滑轨;4212、升降驱动件;42121、驱动齿轮;4213、升降件;42131、齿条;42132、升降滑块;42133、凹槽;42134、凸块;42135、第一感应件;4214、第二感应件;43、平移装置;431、平移驱动件;432、主动轮;4321、轮齿;433、从动轮;434、传送带;435、第二触发件;
5、拨动组件;51、拨杆驱动件;52、拨杆;521、固定端;522、活动端;
6、标签贴合机构;61、标签贴合组件;611、贴标驱动件;612、贴标滚筒;62、活动滚筒组件;621、压紧驱动件;622、压紧件;6221、压紧架;6222、压紧滚筒;6223、滚筒架;623、弹性件;63、进料组件;631、入料架;6311、入料板;6312、连接板;6313、开口;632、入料检测器;64、固定架;641、弧形引导槽;642、导向柱;65、寻边检测器;
7、引导部;
8、打印机构;81、出标口;
9、容纳盒;91、升降板;92、出药口;93、回收槽;94、挡板;
10、机架;101、出仓口;102、出仓滑块;103、第三感应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仓装置,包括:多个收料箱1,用于将采样管2从进料槽3推入输送机构4的拨动组件5,以及用于将采样管2传输至对应收料箱1的输送机构4。
本实施例通过拨动组件5将采样管2推入输送机构4,并通过输送机构4根据患者的身份信息将采样管2传输至对应收料箱1,使得医生无需进行相应的信息核对,减少了人为错误,提升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同时拨动组件5的拨动给相邻采样管2提供了分仓时间差,避免了相邻两个采样管2同时拨出导致分仓错误,该采样管2分仓机构实现了对采样管2的自动化分拣,提高了分拣的准确性和效率。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标签贴合机构6,标签贴合机构6上设置有引导部7,进料槽3对应引导部7的一端设置,引导部7的另一端与输送机构4的一侧靠近,拨动组件5可将采样管2沿引导部7推入输送机构4。
本实施例通过拨动组件5沿引导部7的拨动,使得相邻两个采样管2之间存在时间差,拨动组件5在将前一个采样管2拨出之后,接着会复位再拨下一个采样管2,以防止同时拨动多个采样管2(因为不同的采样管2根据患者身份信息可能移动至不同的收料箱1),或者防止在前一个采样管2未完成分仓时,后一个采样管2被拨动组件5拨出导致掉落至外部。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打印机构8,打印机构8对应进料槽3内的采样管2设置。
其中,打印机构8与标签贴合机构6相对设置,标签贴合机构6和打印机构8可组合成贴标机,当打印机构8打印标签并出标,标签贴合机构6固定并旋转采样管2,使标签能够完全覆盖并贴合采样管2的管身,最后拨动组件5沿引导部7的拨动以将采样管2传输至输送机构4。
下面对贴标机进行具体说明:
请参阅图3-6,标签贴合机构6包括标签贴合组件61、活动滚筒组件62、进料组件63和固定架64,标签贴合组件61安装在固定架64内、活动滚筒组件62可转动安装在固定架64内,进料组件63安装在固定架64上,拨动组件5可转动安装在固定架64上,进料槽3设置在进料组件63上,引导部7设置在固定架64上。
其中,标签贴合组件61包括:贴标驱动件611和贴标滚筒612,贴标驱动件611设置于固定架64上,贴标驱动件611驱动连接贴标滚筒612并可带动贴标滚筒612转动,贴标滚筒612与进料槽3内的采样管2接触,贴标滚筒612可带动进料槽3内的采样管2转动,以将打印机构8出标的标签覆盖至采样管2的管身,打印机构8的出标口正对于贴标滚筒612与进料槽3内的采样管2之间。
本实施例中,打印机构8的出标口81设置在贴标滚筒612与进料槽3内的采样管2之间,且贴标滚筒612与采样管2的一侧接触,标签贴合组件61的贴标流程为:出标口81开始出标,标签边沿贴附在采样管2的管身一侧,然后控制贴标驱动件611驱动,从而带动贴标滚筒612转动,贴标滚筒612转动时通过摩擦力带动采样管2转动,此时,整个标签完全贴附至采样管2的管身。
此外,还可以在固定架64对应贴标驱动件611的底部设置贴标齿轮组,贴标驱动件611驱动连接贴标齿轮组,贴标齿轮组驱动连接贴标滚筒612,控制贴标驱动件611驱动贴标齿轮组转动,然后带动贴标滚筒612转动,贴标滚筒612通过摩擦力带动采样管2转动,使采样管2完成贴标。
本实施例中,活动滚筒组件62包括压紧驱动件621和压紧件622,压紧驱动件621设置于固定架64上,压紧件622包括压紧架6221和压紧滚筒6222,压紧架6221连接于压紧驱动件621,压紧滚筒6222安装于压紧架6221上,压紧滚筒6222与压紧架6221之间的侧边设置弹性件623;压紧驱动件621可驱动压紧滚筒6222压紧进料槽3内的采样管2。
本实施例的压紧流程在贴标流程之前,具体为:先控制压紧驱动件621驱动,从而带动压紧件622往进料槽3内的采样管2的方向转动,直至压紧滚筒6222碰触并压紧采样管2。本实施例还设置了弹性件623用以调整采样管2,具体的,如图6所示,压紧滚筒6222装配在滚筒架6223内,且滚筒架6223与压紧架6221一侧连接,弹性件623设置在压紧架6221上并与滚筒架6223抵持,由于采样管2是竖直放置于引导部7内,所以当压紧滚筒6222碰触采样管2时,弹性件623能够自适应采样管2的方向从而调整采样管2,例如当采样管2在引导部7内有一定的倾斜时,容易导致采样管2在贴标时贴得不平整,所以弹性件623能够调整压紧滚筒6222的压紧力从而使采样管2保持竖直状态,这样能够让采样管2在贴标过程顺利。为了能更好的调整采样管2,可在压紧架6221与滚筒架6223之间间隔设置多个弹性件623,其中,弹性件623可以为弹簧。
此外,如图5和图7所示,还可以在固定架64上设置弧形引导槽641,压紧架6221的另一侧上设置导向柱642,以及在固定架64对应压紧驱动件621的底部设置压紧齿轮组,压紧驱动件621驱动连接压紧齿轮组,压紧齿轮组驱动连接导向柱642。控制压紧驱动件621驱动压紧齿轮组转动,然后带动导向柱642在弧形引导槽641中转动,随后导向柱642带动压紧滚筒往采样管2的方向转动。
本实施例中,进料组件63包括入料架631和设置于入料架631的入料检测器632,进料槽3竖向贯通设置于入料架631且位于引导部7的一端的上方,入料架631朝向固定架64的一端设置与进料槽3连通的开口,入料检测器632用于检测进料槽3是否有采样管2。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入料架631通过螺丝固定于固定架64上,并设置于引导部7远离容纳盒9的一端的上方,具体的,入料架631包括入料板6311和连接板6312,入料板6311与连接板6312垂直设置,连接板6312通过螺丝固定在固定架64上,此时入料板6311处于引导部7远离输送机构4的一端的上方,然后在入料板6311上开设竖向贯通的进料槽3,用于将采样管2放入引导部7,同时,在入料板6311朝向输送机构4的一侧设置开口6313,以使贴完标后的采样管2能被拨动组件5推入输送机构4内;另外,还可以在连接板6312上设置入料检测器632,用于检测进料槽3是否放入采样管2,若有,则使用标签贴合机构6对采样管2进行贴标。其中,入料检测器632可以为红外反射器。
具体的,如图4和图6所示,标签贴合机构6还包括寻边检测器65,且正对进料槽3内的采样管2,用于检测进料槽3内的采样管2的标签边沿。
本实施例中,利用寻边检测器65检测位于进料槽3内的采样管2是否含有打印机构8出标后贴至采样管2的管身上的标签边沿,若有,则启动贴标驱动件611驱动贴标滚筒612转动,从而带动采样管2转动,以使标签覆盖至管身。
本实施例中,拨动组件5包括拨杆驱动件51和拨杆52,拨杆驱动件51驱动连接拨杆52的一端并可带动拨杆52转动,拨杆52的另一端可将采样管2沿引导部7推入输送机构4,具体的,拨杆52包括固定端521和活动端522,拨杆驱动件51驱动连接固定端521并可带动固定端521转动,活动端522可绕固定端521转动,活动端522可将采样管2沿引导部7推入输送机构4,其中,拨杆驱动件51、贴标驱动件611以及压紧驱动件621均可以为电机。
本实施例中,拨杆驱动件51安装于固定架64上,并与拨杆52驱动连接,且拨杆52包括固定端521和活动端522,拨杆驱动件51驱动固定端521转动,固定端521带动活动端522转动,从而将采样管2从引导部7推入容纳盒9中。
在本实施例中,引导部7为直线槽,固定端521位于直线槽中部的侧边,活动端522绕固定端521转动,在转动过程中,由于活动端522以固定端521为圆心转动,活动端522对采样管2施加的作用力从引导部7的前部到中部逐渐增大,使采样管2有足够大的推力能够往容纳盒9方向移动,同时活动端522对采样管2施加的作用力从中部到后部又逐渐减小,防止采样管2被推入容纳盒9时,因活动端522的推力过大而倾倒导致采样管2破裂。
在其他实施例中,引导部7也可以为弧形槽,固定端521位于弧形槽的圆心处,这样活动端522绕固定端521转动,在转动过程中,由于活动端522以固定端521为圆心转动,活动端522对采样管2施加的作用力从引导部7的前部到中部再到后部均相同,可以使采样管2受到均匀的作用力,运动速度也更平稳。
整个贴标机的工作流程为:利用入料检测器632检测进料槽3处的引导部7是否有采样管2,若有,则控制压紧驱动件621驱动压紧滚筒6222往采样管2靠近直至压紧采样管2,此时打印机构8通过出标口81出标签,然后利用寻边检测器65检测标签边沿是否贴至采样管2的管身,若是,则控制贴标驱动件611驱动贴标滚筒612转动,从而带动采样管2转动,使标签完全贴合并覆盖至采样管2的管身,最后控制拨杆驱动件51驱动拨杆52的活动端522往容纳盒9的方向移动,直至采样管2推入回收槽93中。
下面对输送机构4进行具体说明:
请参阅图9-14,输送机构4包括:支架41、分仓装置42和平移装置43,分仓装置42水平滑动设置在支架41上,平移装置43驱动连接分仓装置42,分仓装置42包括升降组件421和与之固连的容纳盒9,容纳盒9内设置有升降板91,容纳盒9朝向收料箱1的一侧设置出药口92,容纳盒9的另一侧与引导部7的另一端连通,升降板91相对容纳盒9可升降,升降组件421与升降板91传动连接以驱动升降板91升降,多个收料箱1并排设置。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平移装置43和分仓装置42分别实现了将采样管2移动至相应的收料箱1和将采样管2传递至相应的收料箱1,进而实现了对采样管2的自动化分拣,减少了人为错误,提高了分拣的准确性和效率。
其工作流程为:确认容纳盒9内最上边的采样管2需要分拣到哪个收料箱1;接着平移装置43将容纳盒9移动至对应的收料箱1;然后升降组件421驱动升降板91上升,当采样管2被升降板91抬升到出药口92时,采样管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由出药口92滑落至收料箱1内,如此即完成对采样管2的分拣,需要说明的是,采样管2为横向放置在升降板91上的。
其中,升降组件421包括:升降底座4211、升降驱动件4212和升降件4213,平移装置43驱动连接升降底座4211,升降底座4211水平滑动设置在支架41上,升降底座4211与容纳盒9固连,升降驱动件4212与升降底座4211固连,升降件4213竖向滑动设置在升降底座4211上,升降驱动件4212与升降件4213的一端传动连接以驱动升降件4213升降,升降件4213的另一端与升降板91固连。
当需要对容纳盒9内的采样管2进行分拣时,通过平移装置43驱动升降底座4211在支架41水平移动,当容纳盒9对准相应的收料箱1时,再通过升降驱动件4212驱动升降件4213上升,从而带动与升降件4213固连的升降板91上升,当采样管2被升降板91抬升到出药口92时,采样管2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由出药口92滑落至收料箱1内,如此即完成对采样管2的分拣。
本实施例中,升降件4213的一端竖向设置有齿条42131,升降驱动件4212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齿轮42121,驱动齿轮42121与齿条42131啮合;齿条42131和驱动齿轮42121的啮合设计,可以保证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齿条42131和驱动齿轮42121的配合可以使得升降过程更加平稳,避免出现摇晃或摆动的情况,从而保证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由于齿条42131和驱动齿轮42121的啮合设计,可以实现精确的控制,通过调整驱动齿轮42121的转速和转向,可以精确控制升降件4213的高度和位置。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13,升降件4213上设置有升降滑块42132,升降底座4211上竖向设置有升降滑轨42111,升降滑块42132滑动设置在升降滑轨42111内;或者,升降件4213上竖向设置有升降滑轨42111,升降底座4211上设置有升降滑块42132,升降滑块42132滑动设置在升降滑轨42111内。
具体的,请参阅图15-17,升降滑块42132上设置有凹槽42133,凹槽42133的内壁上设置有凸块42134,升降滑轨42111上设置有滑槽42112,凸块42134滑动设置在滑槽42112内;升降滑块42132上的凹槽42133与升降滑轨42111上的滑槽42112配合,使升降滑块42132能够在升降滑轨42111上平稳滑动,凸块42134滑动设置在滑槽42112内,不仅能防止升降滑块42132脱离升降滑轨42111,还可以增强升降滑块42132的稳定性,使其在滑动过程中不会摇晃或偏移。
进一步的,凹槽42133的内壁的两侧设置有凸块42134,升降滑轨42111的两侧对应设置有滑槽42112,凸块42134滑动设置在滑槽42112内;由于两个凸块42134和滑槽42112的设置,使得升降滑块42132在升降滑轨42111上的接触面积更大,这可以有效提高整个结构的承载能力,从而提升了对药盒的整体承载能力。相比只有一个升降滑块42132和滑槽42112的情况,这种设计可以更好地分散负载,避免应力集中,从而延长整个结构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升降滑块42132设置为套筒,将升降滑轨42111设置为圆柱杆,通过将升降滑块42132套设在升降滑轨42111从而实现对药盒的安装。这种设计使得药盒可以方便地滑动,从而提高了推拉效率。同时,由于升降滑块42132与升降滑轨42111之间的紧密配合,使得药盒的稳定性得到了保障,有效地减少了移动过程中的偏移现象。这种安装方式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药盒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进一步的,升降滑轨42111和升降滑块42132皆设置有多个,每一个升降滑块42132对应安装在一条升降滑轨42111上;和/或,升降滑块42132设置有多个,多个升降滑块42132皆设置在升降滑轨42111上;通过设置多个升降滑块42132和升降滑轨42111,可以增加整个结构的承载能力。相比于只有一个升降滑块42132和升降滑轨42111的情况,这种设计可以更好地分散负载,避免应力集中,从而延长整个结构的使用寿命;多个升降滑块42132和升降滑轨42111的设置还可以增强整个结构的稳定性。由于升降滑块42132和升降滑轨42111的数量增加,可以更好地抵消升降滑块42132在滑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侧向偏移或摆动,从而增强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和图13,升降底座4211上设置有第一触发件42113,升降件4213上设置有第一感应件42135;或者,升降底座4211上设置有第一感应件42135,升降件4213上设置有第一触发件42113,第一触发件42113和第一感应件42135的设置主要用于确认升降件4213的位置,进而能够避免升降驱动件4212过度驱动从而造成升降件4213与其他部件发生碰撞,进而能够避免升降件4213与其他部件之间的碰撞损伤,同时还能够避免升降驱动件4212过度驱动对自身造成的损伤,还能够避免升降件4213朝一个方向过度移动从而脱离与升降驱动件4212之间的传递连接,进而能够避免整个装置无法对采样管2进行分拣。
进一步的,升降底座4211设置有第一触发件42113,升降件4213竖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感应件42135;或者,升降底座4211竖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感应件42135,升降件4213上设置有第一触发件42113;或者,升降底座4211设置有第一感应件42135,升降件4213竖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触发件42113;或者,升降底座4211设置有第一感应件42135,升降件4213竖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触发件42113。
第一触发件42113或第一感应件42135的多个设置可以实现对升降件4213的升降运动的精确控制。由于多个第一触发件42113或多个第一感应件42135的存在,系统可以更准确地感知升降件4213的位置,从而更精确地控制升降件4213的上升或下降。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由于位置感知不准确导致的升降误差,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升降底座4211水平滑动设置在支架41上的具体结构为:支架41上设置有平移滑块411,升降底座4211上水平设置有平移滑轨42114,平移滑块411滑动设置在平移滑轨42114内;或者,支架41上水平设置有平移滑轨42114,升降底座4211上设置有平移滑块411,平移滑块411滑动设置在平移滑轨42114内。
其中,平移滑块411和升降滑块42132的结构相似,平移滑轨42114和升降滑轨42111的结构相似,对此本实施例不再过多赘述。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8和图19,平移装置43包括:平移驱动件431、主动轮432、从动轮433和传送带434,主动轮432和从动轮433分别设置在支架41的两端,升降组件421与传送带434固连,主动轮432和从动轮433通过传送带434传动连接,平移驱动件431与主动轮432传动连接。当需要将容纳盒9对准相应的收料箱1时,平移驱动件431驱动主动轮432转动,主动轮432转动带动传送带434转动,传送带434转动带动与其固连的升降组件421水平移动,升降组件421水平移动带动与升降组件421固连的容纳盒9水平移动,从而实现将容纳盒9对准相应的收料箱1。
进一步的,主动轮432和从动轮433的外表面皆设置有轮齿4321(如图20所示),传送带434上设置有与轮齿4321啮合的啮合齿(图中未示出);轮齿4321和啮合齿的啮合可以保证传动的准确性,避免打滑和滑动,从而提供稳定的牵引力,同时减少对传送带434、主动轮432和从动轮433的磨损,延长传送带434、主动轮432和从动轮433的使用寿命;轮齿4321和啮合齿的啮合还可以提供更大的承载面,从而提供更好的承载能力,使得平移装置43可以承受更大的负载。
本实施例中,平移装置43上设置有第二触发件435(如图11-13所示),升降组件421上设置有第二感应件4214(如图21所示);或者,平移装置43上设置有第二感应件4214,升降组件421上设置有第二触发件435。第二触发件435和第二感应件4214的设置主要用于确认升降组件421的位置,进而能够避免平移驱动件431过度驱动从而造成升降组件421与其他部件发生碰撞,进而能够避免升降组件421与其他部件之间的碰撞损伤,例如当升降组件421移动至从动轮433的位置时,此时若平移驱动件431继续进行驱动,会导致升降组件421与从动轮433之间发生碰撞,从而对升降组件421与从动轮433造成损坏,同时还能够避免平移驱动件431过度驱动对自身造成的损伤。
进一步的,平移装置43设置有第二触发件435,升降组件421水平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感应件4214;或者,平移装置43水平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感应件4214,升降组件421上设置有第二触发件435;或者,平移装置43设置有第二感应件4214,升降组件421水平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触发件435;或者,平移装置43设置有第二感应件4214,升降组件421水平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触发件435。
第二触发件435或第二感应件4214的多个设置可以实现对升降组件421的水平运动的精确控制。由于多个第二触发件435或多个第二感应件4214的存在,系统可以更准确地感知升降组件421的位置,从而更精确地控制升降组件421的水平移动。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由于位置感知不准确导致的水平移动误差,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22所示,容纳盒9沿引导部7的方向设置具有预定长度的回收槽93,使采样管2以倾倒姿态进入回收槽93。
本实施例中,在容纳盒9上设置预定长度的回收槽93,从而回收倾倒姿态的采样管2,回收槽93的顶部开放设置,且回收槽93朝向引导部7一端的槽口与引导部7的另一端连通,从而使拨杆52能够将竖直状态的采样管2从引导部7推入回收槽93中,并从竖直状态逐渐倾斜最终以倾倒状态进入回收槽93,回收槽93的预定长度应能使采样管2具有足够的空间保持倾倒状态。
具体的,结合图4所示,容纳盒9朝向引导部7的一端的底部设置挡板94,挡板94的高度高于引导部7内采样管2的底部。
本实施例中,在拨杆52将采样管2推入回收槽93时,因挡板94高度高于采样管2的底部(可参考图3),此时采样管2的底部被拦在回收槽93外,采样管2的头部率先进入回收槽93,随后带动采样管2的底部进入回收槽93中,从而使采样管2以倾倒状态进入回收槽93。
在一实施例中,升降板91靠近引导部7的一端的高度高于远离引导部7的一端的高度,在拨杆52将采样管2推入回收槽93时,因回收槽93的高度逐渐减小,采样管2在升降板91的作用下,其能够以倾斜姿态保持在回收槽93中。
通过挡板94可以使采样管2以倾倒姿态进入回收槽93,通过升降板91能够使采样管2保持倾斜姿态,升降板91还起到缓冲作用,防止采样管2倾倒时与回收槽93底部冲击力过大导致采样管2破裂。
整个输送机构4的工作流程为:确认容纳盒9内最上边的采样管2需要分拣到哪个收料箱1;接着平移驱动件431驱动主动轮432转动,主动轮432转动带动传送带434转动,传送带434转动带动与其固连的升降组件421水平移动,升降组件421水平移动带动与升降组件421固连的容纳盒9水平移动,从而实现将容纳盒9对准相应的收料箱1;当容纳盒9对准相应的收料箱1后,升降驱动件4212带动驱动齿轮42121转动,驱动齿轮42121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齿条42131上升,从而带动升降件4213上升,升降件4213上升带动与升降件4213固连的升降板91上升,当采样管2被升降板91抬升到出药口92时,采样管2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由出药口92滑落至收料箱1内,如此即完成对采样管2的分拣。
下面对收料箱1进行具体说明: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3-25,还包括机架10,贴标机、输送机构4和收料箱1皆设置在机架10内,机架10的一侧设置有出仓口101,收料箱1包括药盒组件11和驱动装置12,驱动装置12的一端与机架10连接,另一端与药盒组件11连接,驱动装置12用于将药盒组件11拉入或推出出仓口101。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驱动装置12,并将驱动装置12的一端与机架10固连,另一端与药盒组件11固连,从而实现了对药盒组件11的自动推拉,无需人工手动操作,节约了人力成本,同时驱动装置12的推拉速度快,提升了工作效率。
其中,本实施例的驱动装置12可以为电动推杆、气缸、电动缸等直线运动装置。
请参阅图26,本实施例的收料箱1靠近出药口92的位置设置有倾斜部13,当采样管2由出药口92滑入收料箱1内时,会先滑落至倾斜部13,并沿着倾斜部13滑入收料箱1内,倾斜部13是为调整采样管2滑入收料箱1的角度,进而调整采样管2滑入收料箱1的速度,避免采样管2过快滑入收料箱1内并以极大的作用力相互撞击,从而导致对采样管2和收料箱1造成损坏。
进一步的,驱动装置12的一端与机架10可拆卸式连接,另一端与药盒组件11可拆卸式连接,可拆卸式连接使得整个出仓机构安装和拆卸更加便捷,同时提升了维修过程中的拆卸速度,进而提升了维修效率,可拆卸式连接还使得驱动装置12、机架10和药盒组件11中的一个部件损坏时,只需对损坏部件进行更换即可,无需对其余部件进行相应更换,节省了更换成本。
具体的,请参阅图27和图28,驱动装置12包括:套管121、电机122和推杆123,套管121套设在推杆123上,电机122与推杆123传动连接以驱动推杆123相对套管121直线运动;套管121和推杆123中的一个与药盒组件11的底部连接,另一个与机架10连接,当电机122驱动推杆123进行直线运动时,推杆123与套管121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由于驱动装置12与机架10的连接处始终固定不动,因此驱动装置12与药盒组件11连接处的位置在电机122驱动下不断变化,从而实现对药盒组件11的推出或拉入。
请参阅图24,为实现药盒组件11滑动设置在机架10上,本实施例的药盒组件11的底部设置有出仓滑轨111,机架10上设置有出仓滑块102,出仓滑块102滑动设置在出仓滑轨111上;或者,药盒组件11的底部设置有出仓滑块102,机架10上设置有出仓滑轨111,出仓滑块102滑动设置在出仓滑轨111上。
其中,出仓滑轨111和出仓滑块102之间的滑动连接结构与输送机构4内的升降滑轨42111和升降滑块42132之间的滑动连接结构相似,其作用也相似,对此不再过多赘述。
请参阅图24,药盒组件11包括:药盒112和支撑件113,支撑件113的一侧与药盒112连接,支撑件113的另一侧滑动设置在机架10上。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29,支撑件113上设置有第一容纳部1131和第二容纳部1132,药盒112安装在第一容纳部1131内,驱动装置12设置在第二容纳部1132,第一容纳部1131和第二容纳部1132的设计使得安装时只需将药盒112和驱动装置12放置到相应的位置即可进行相应的安装,实现了对药盒112和驱动装置12的快捷安装,提升了安装效率。
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13上设置有定位部1133(如图30所示),药盒112上设置有与定位部1133配合的配合部1121(如图31和图32所示),或者,药盒112上设置有定位部1133,支撑件113上设置有与定位部1133配合的配合部1121;当定位部1133插入配合部1121,支撑件113与药盒112实现安装定位,定位部1133和配合部1121的设置可以保证支撑件113和药盒112在安装时的定位准确性。当定位部1133插入配合部1121时,支撑件113和药盒112就能实现准确的安装和定位。
本实施例中,药盒112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信号发射端1122(如图31所示)和信号接收端1123(如图33所示),信号发射端1122和信号接收端1123主要用于检测药盒112内是否存储有药品,通过信号发射端1122发出信号,接着通过信号接收端1123是否接收到信号发射端1122发出的信号来判断药盒112内是否存储有药品。如果药盒112内存在药品,那么信号发射端1122发出的信号将会被药品所阻挡,此时信号接收端1123无法接收到相应的信号,由此可断定此时药盒112内存储有药品,反之则可断定药盒112内没有存储药品。这种设计不仅方便了用户对药品的存储和管理,同时也为药品的安全使用提供了保障。
进一步的,可在药盒112相对的两侧的底部由头至尾间隔布置多个信号发射端1122和信号接收端1123,从而实现对整个药盒112的药品存储的检测。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4和图34,药盒组件11上设置有第三触发件114,机架10上设置有第三感应件103;或者,机架10上设置有第三触发件114,药盒组件11上设置有第三感应件103;第三触发件114和第三感应件103的设置是用于控制驱动装置12的启停,当第三感应件103感应到第三触发件114时,此时说明药盒组件11已经到达预定位置(推出时的预定位置或拉入时的预定位置),驱动装置12此时停止进一步地驱动,从而避免过度驱动导致药盒组件11与机架10内的其他设备碰撞,进而避免了对药盒组件11、机架10内的其他设备的损坏,同时避免了过度驱动对驱动装置12造成的损坏,提升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药盒组件11上设置有第三触发件114,机架10上设置有两个第三感应件103;或者,机架10上设置有第三触发件114,药盒组件11上设置有两个第三感应件103,两个第三感应件103按照预定位置设置,也就是说两个第三感应件103分别设置在推出和拉入后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拖链14(如图9所示),拖链14主要用于保护电线电缆,防止它们被磨损或纠结。拖链14是一个扁平的链条,可以随着柜体的运动而移动,以保护内部的电线电缆不被拉伸、弯曲或受到其他损伤。
请参阅图35,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采样管分仓方法,包括:
S101:扫描患者腕带以获取身份信息;
S102:控制所述拨动组件将所述采样管从所述进料槽分拨至所述输送机构;
S103:根据所述身份信息控制所述输送机构将所述采样管移动至对应所述收料箱。
该方法通过自动化分拣,避免了人为因素对分拣准确性的影响,提高了分拣的精度和效率。
具体的,扫描患者腕带以获取身份信息;接着利用进料组件63检测是否有采样管2,若有,则控制打印机构8打印出标签,然后利用寻边检测器65检测标签边沿是否贴至采样管2的管身,若是,则控制活动滚筒组件62转动并压紧采样管2的管身,接着控制活动滚筒组件62转动并带动采样管2转动,当标签完全贴合并覆盖至采样管2的管身时,控制拨动组件5将采样管2往容纳盒9的方向移动;然后确认容纳盒9内最上边的采样管2需要分拣到哪个收料箱1;接着控制平移装置43平移并将容纳盒9对准相应的收料箱1;当容纳盒9对准相应的收料箱1后,控制升降组件421升降并带动升降板91上升,接着采样管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滑落至收料箱1内。
其中,在根据身份信息控制输送机构4将采样管2移动至对应收料箱1之前,还包括:控制拨动组件5复位。
本实施例通过控制拨动组件5复位能够使得相邻两个采样管2之间存在时间差,拨动组件5在将前一个采样管2拨出之后,接着会复位再拨下一个采样管2,以防止同时拨动多个采样管2(因为不同的采样管2根据患者身份信息可能移动至不同的收料箱1),或者防止在前一个采样管2未完成分仓时,后一个采样管2被拨动组件5拨出导致掉落至外部。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
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状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0)

1.一种采样管分仓方法,应用于分仓装置,所述分仓装置括多个收料箱,用于将采样管从进料槽推入输送机构的拨动组件,以及用于将所述采样管传输至对应所述收料箱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扫描患者腕带以获取身份信息;
控制所述拨动组件将所述采样管从所述进料槽分拨至所述输送机构;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控制所述输送机构将所述采样管移动至对应所述收料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样管分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身份信息控制所述输送机构将所述采样管移动至对应所述收料箱之前,还包括:控制所述拨动组件复位。
3.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采样管分仓方法的分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收料箱,用于将采样管从进料槽推入输送机构的拨动组件,以及用于将所述采样管传输至对应所述收料箱的输送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标签贴合机构,所述标签贴合机构上设置有引导部,所述进料槽对应所述引导部的一端设置,所述引导部的另一端与所述输送机构的一侧靠近,所述拨动组件可将所述采样管沿所述引导部推入所述输送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贴合机构包括标签贴合组件、活动滚筒组件、进料组件和固定架,所述标签贴合组件安装在所述固定架内、所述活动滚筒组件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架内,所述进料组件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拨动组件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进料槽设置在所述进料组件上,所述引导部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打印机构,所述标签贴合组件包括贴标驱动件和贴标滚筒,所述贴标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贴标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贴标滚筒并可带动所述贴标滚筒转动,所述贴标滚筒可带动所述进料槽内的采样管转动,以将所述打印机构出标的标签覆盖至所述采样管的管身。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滚筒组件包括压紧驱动件和压紧件,所述压紧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压紧件包括压紧架和压紧滚筒,所述压紧架连接于所述压紧驱动件,所述压紧滚筒安装于所述压紧架上,所述压紧滚筒与压紧架之间的侧边设置弹性件;
其中,所述压紧架上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固定架上对应所述压紧驱动件的底部设置有压紧齿轮组,所述压紧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压紧齿轮组,所述压紧齿轮组驱动连接所述导向柱。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组件包括入料架和设置于所述入料架的入料检测器,所述入料架包括入料板和连接板,所述入料板与所述连接板垂直设置,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入料板处于所述引导部远离所述输送机构的一端的上方,所述进料槽竖向贯通设置于所述入料板上,所述入料板朝向所述输送机构的一端设置与所述进料槽连通的开口,所述入料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进料槽是否有采样管。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组件包括拨杆驱动件和拨杆,所述拨杆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拨杆的一端并可带动所述拨杆转动,所述拨杆的另一端可将所述采样管沿所述引导部推入所述输送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支架、分仓装置和平移装置,所述分仓装置水平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平移装置驱动连接所述分仓装置,所述分仓装置包括升降组件和与之固连的容纳盒,所述容纳盒内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容纳盒朝向所述收料箱的一侧设置出药口,所述容纳盒的另一侧与所述引导部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升降板相对所述容纳盒可升降,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升降板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升降板升降,多个所述收料箱并排设置。
CN202311866393.XA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采样管分仓方法及分仓装置 Pending CN1176823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66393.XA CN117682300A (zh)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采样管分仓方法及分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66393.XA CN117682300A (zh)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采样管分仓方法及分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82300A true CN117682300A (zh) 2024-03-12

Family

ID=90130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66393.XA Pending CN117682300A (zh)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采样管分仓方法及分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8230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93030A2 (en) Test tube gripper, test tube labeling unit, and test tube prepar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214378376U (zh) 一种半导体引线框架料盒的进料机构
CN113770040A (zh) 数据线接头一体化在线检测系统
CN115196230B (zh) 一种传送上料装置及基于高速分拣的智能仓储系统
CN104528087A (zh) 一种试管条码粘贴机
KR20140124049A (ko) 시험관 준비 장치
CN111762494A (zh) 一种料盘自动称重设备及称重方法
CN111806773A (zh) 药盒高效自动装箱系统
CN117682300A (zh) 一种采样管分仓方法及分仓装置
CN111348451B (zh) 一种供料装置
CN112224823A (zh) 一种自动排列伞骨的送料装置
CN110027888A (zh) 供料上料设备
CN216150407U (zh) 数据线接头一体化在线检测系统
CN113581817A (zh) 采血管上料装置及采血管分拣机
CN212150539U (zh) 一种探针检具用机械手转运机构
CN211070181U (zh) 一种试管自动收纳装置
CN212494024U (zh) 一种采血管分拣系统
CN210236531U (zh) 自动分纸装置
CN210175929U (zh) 供料上料设备
CN113264317A (zh) 一种丝印机的上下料装置
CN215575542U (zh) 马达堵转测试设备
CN215853714U (zh) 采血管上料装置及采血管分拣机
CN110587248A (zh) 叠层分料和进料机构
CN212798550U (zh) 一种搬运装置
CN219116424U (zh) 一种用于smt的多料盘自动送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