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80519B - 一种金属管材折弯成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管材折弯成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80519B
CN117680519B CN202410100678.0A CN202410100678A CN117680519B CN 117680519 B CN117680519 B CN 117680519B CN 202410100678 A CN202410100678 A CN 202410100678A CN 117680519 B CN117680519 B CN 1176805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 splice
rigid coupling
rod
steel pipe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0067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80519A (zh
Inventor
张泽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inl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inl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inl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inl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0067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805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7680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805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805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805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管材折弯成型装置,本发明涉及金属管材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底壁固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支架的一端之间固接有第一液压杆,所述固定板与支架的另一端之间固接有导杆,且支架的底壁上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同步夹持钢管,使得钢管的中轴线与移动板上通孔的中轴线重合,避免影响压辊对钢管的折弯,保证了折弯质量,同时钢管的抬升与同步夹持连续操控,无需其它控制元件分步的独立控制,同时也无需考虑两个液压杆的同步启停,充分减少了控制元件的使用,不仅降低了成本,还降低了排线与控制难度,同时自动抬升钢管,使得大口径钢管的抬升与放置简便,且可适应多种尺寸的钢管折弯。

Description

一种金属管材折弯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管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管材折弯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不锈钢冷挤弯头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装有卧着的和立着的两个油缸,弯头模具的下模装在机架上,上模与立着的油缸缸杆连接,用卧着的油缸推制弯头,弯头推制成形后,开动立着的油缸将上模抬起,取出推制好的弯头,然后再令立着的油缸的缸杆向下,将上模与下模扣合,再进行下一次推制。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17095166U公开了卧式大口径弯头机,虽然使得冷挤效率提高,同时提高了钢管推动的稳定性,避免了钢管冷挤的变形,进而保障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资源的消耗,且无需使用弯头模具,降低了钢管加工的复杂性,省时省力,缩短了加工周期,但是其大口径钢管的放置未有明确,从而使得大口径钢管的抬升与放置复杂,且通过对称的两个液压杆对钢管进行固定,就必须保证两个液压杆同步启停,控制难度较大,且控制元件成倍增加,排线困难加大,若不同步,则钢管的中轴线无法与通孔的中轴线重合,从而影响后续压辊对钢管的折弯,影响折弯质量,同时当大口径钢管的外径缩小时,固定的通孔无法支撑钢管,不仅使得压辊的伸缩长度加大,提高了液压杆的负担,还使得钢管先偏斜再折弯,进一步影响折弯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管材折弯成型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底壁固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支架的一端之间固接有第一液压杆,所述固定板与支架的另一端之间固接有导杆,且支架的底壁上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移动板与第一液压杆的输出端固接,所述支架的底壁固接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与固定板的侧壁上连通开设有第一滑槽,且衔接块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底面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上固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中轴线上固接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套接有传动斜齿轮,所述传动斜齿轮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一从动斜齿轮和第二从动斜齿轮,所述第二从动斜齿轮的中轴线上固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表面啮合套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侧壁上固接有连接块的一端,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开设有嵌槽,所述支架的底壁上开设有通槽;
所述第一从动斜齿轮的底面固接有转轴的一端,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接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中轴线上固接有转杆的一端,所述转杆的另一端开设有外螺纹,且转杆的外表面固接有卡条,所述外螺纹的外表面啮合套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侧壁上固接有第二夹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侧壁上固接有第一夹块,所述移动板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底端滑动套接有第三夹块,所述第二滑槽的顶端滑动套接有第四夹块,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三夹块之间与第二夹块和第四夹块之间均固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卡条位于外螺纹的下方,所述卡条顶面至所述通孔中轴线的垂直距离设为z0,所述第二滑块上的第二夹块底面至所述通孔中轴线的垂直距离设为z1,所述第一滑块上的第一夹块顶面至连接块底面的垂直距离设为z2,所述z0=z1+z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架呈U形设置,所述移动板与导杆滑动套接,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与第一滑槽滑动套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杆呈Z形设置,且连接杆与空腔滑动套接,所述嵌槽与转杆滑动套接,所述卡条与嵌槽的内表面嵌合套接,且卡条与转杆的中轴线平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轴与连接杆转动套接,所述卡条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卡条关于转杆的中轴线均匀分布,所述第二滑块与螺杆滑动套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夹块、第二夹块、第三夹块和第四夹块的纵向横截面呈L形设置,且第三夹块和第四夹块的高度均大于所述通孔的半径,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三夹块的顶面均为弧面,所述第二夹块和第四夹块的底面均为弧面,所述第三夹块和第四夹块的弧面上均固接有橡胶垫。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四夹块的侧壁上固接有第二伸缩杆的一端,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固接有次压环,所述次压环的外表面滑动套接有主压环,所述支架的侧壁上固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滑动套接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的内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压辊,且滑动架与承载板之间固接有第二液压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伸缩杆与第一伸缩杆的形状相同,且第二伸缩杆与移动板滑动套接,所述第二伸缩杆与主压环滑动套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次压环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次压环的内径逐渐减小,且多个次压环之间滑动套接,所述主压环与支架的端部固定套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动架呈T形设置,且滑动架的顶端呈U形设置,所述第二液压杆与承载板固定套接,所述承载板通过第二液压杆和滑动架带动压辊上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第一从动斜齿轮上的转轴带动第一传动齿轮转动,使得第一传动齿轮带动第二传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得第二传动齿轮上的转杆自转,使得转杆通过外螺纹带动第二滑块下降,进而使得第二滑块与第一滑块同步对向移动,直至下方的第一夹块和第三夹块与上方的第二夹块和第四夹块夹持钢管,达到同步夹持钢管的目的,使得钢管的中轴线与移动板上通孔的中轴线重合,避免影响压辊对钢管的折弯,保证了折弯质量,同时钢管的抬升与同步夹持连续操控,无需其它控制元件分步的独立控制,同时也无需考虑两个液压杆的同步启停,充分减少了控制元件的使用,不仅降低了成本,还降低了排线与控制难度。
本发明通过传动斜齿轮带动第一从动斜齿轮和第二从动斜齿轮自转,而此时的第一滑块随第一夹块位于螺杆的底端,使得第一滑块上的连接块位于转杆的底端,从而使得卡条与嵌槽嵌合套接,使得卡条无法围绕转杆的中轴线转动,进而使得转杆无法自转,而转杆的固定会限制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转轴和第一从动斜齿轮的转动,使得此时的传动斜齿轮只能带动第二从动斜齿轮自转,同时传动斜齿轮公转的同时自转,不影响传动,随着第二从动斜齿轮的单独转动,第二从动斜齿轮上的螺杆将带动第一滑块逐渐上升,从而抬升第一夹块和钢管,达到自动抬升钢管的目的,使得大口径钢管的抬升与放置简便。
本发明通过第四夹块上的第二伸缩杆带动次压环下降,使得次压环逐级伸出,从而逐渐缩小支架上的通孔内径,使得缩小后的通孔内径可支撑钢管的外径,进而使得折弯成型装置可适应多种尺寸的钢管折弯,不仅降低了压辊的伸缩长度,减小了第二液压杆的负担,还使得压辊可直接折弯钢管,进一步保证了折弯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金属管材折弯成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衔接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衔接块半剖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图3中A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图3中B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杆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滑动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伸缩杆结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主压环结构截面图。
图中:1、支架;2、固定板;3、第一液压杆;4、导杆;5、移动板;6、衔接块;7、第一滑槽;8、空腔;9、电动机;10、主动齿轮;11、从动齿轮;12、连接杆;13、传动斜齿轮;14、第一从动斜齿轮;15、第二从动斜齿轮;16、螺杆;17、第一滑块;18、连接块;19、嵌槽;20、转轴;21、第一传动齿轮;22、第二传动齿轮;23、转杆;24、卡条;25、外螺纹;26、第二滑块;27、第一夹块;28、第一伸缩杆;29、第二伸缩杆;30、次压环;31、主压环;32、承载板;33、滑动架;34、压辊;35、第二液压杆;36、橡胶垫;37、第二夹块;38、第三夹块;39、第四夹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金属管材折弯成型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的底壁固接有固定板2,固定板2与支架1的一端之间固接有第一液压杆3,固定板2与支架1的另一端之间固接有导杆4,且支架1的底壁上滑动连接有移动板5,移动板5上开设有通孔,移动板5与第一液压杆3的输出端固接,支架1的底壁固接有衔接块6,衔接块6与固定板2的侧壁上连通开设有第一滑槽7,且衔接块6内开设有空腔8,空腔8的底面安装有电动机9,电动机9的输出端上固接有主动齿轮10,主动齿轮10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11,从动齿轮11的中轴线上固接有连接杆12的一端,连接杆12的另一端转动套接有传动斜齿轮13,传动斜齿轮13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一从动斜齿轮14和第二从动斜齿轮15,第二从动斜齿轮15的中轴线上固接有螺杆16,螺杆16的外表面啮合套接有第一滑块17,第一滑块17的侧壁上固接有连接块18的一端,连接块18的另一端开设有嵌槽19,支架1的底壁上开设有通槽。
请参阅图1,支架1呈U形设置,移动板5与导杆4滑动套接,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26均与第一滑槽7滑动套接。
请参阅图4和图5,连接杆12呈Z形设置,且连接杆12与空腔8滑动套接,嵌槽19与转杆23滑动套接,卡条24与嵌槽19的内表面嵌合套接,且卡条24与转杆23的中轴线平行。
具体的,在抬升和放置钢管的过程中,将金属管放置于地面上,再将金属管推至支架1底壁的通槽内,使得金属管被下方的第一夹块27和第三夹块38支撑,此时再启动电动机9,使得电动机9通过主动齿轮10带动从动齿轮11转动,从而使得从动齿轮11带动连接杆12旋转,使得连接杆12上的传动斜齿轮13围绕第一从动斜齿轮14和第二从动斜齿轮15公转,进而使得传动斜齿轮13带动第一从动斜齿轮14和第二从动斜齿轮15自转,而此时的第一滑块17随第一夹块27位于螺杆16的底端,使得第一滑块17上的连接块18位于转杆23的底端,从而使得卡条24与嵌槽19嵌合套接,使得卡条24无法围绕转杆23的中轴线转动,进而使得转杆23无法自转,而转杆23的固定会限制第二传动齿轮22、第一传动齿轮21、转轴20和第一从动斜齿轮14的转动,使得此时的传动斜齿轮13只能带动第二从动斜齿轮15自转,同时传动斜齿轮13公转的同时自转,不影响传动,随着第二从动斜齿轮15的单独转动,第二从动斜齿轮15上的螺杆16将带动第一滑块17逐渐上升,从而抬升第一夹块27和钢管,达到自动抬升钢管的目的,使得大口径钢管的抬升与放置简便。
请参阅图3、图4-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金属管材折弯成型装置,第一从动斜齿轮14的底面固接有转轴20的一端,转轴20的另一端固接有第一传动齿轮21,第一传动齿轮21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22,第二传动齿轮22的中轴线上固接有转杆23的一端,转杆23的另一端开设有外螺纹25,且转杆23的外表面固接有卡条24,外螺纹25的外表面啮合套接有第二滑块26,第二滑块26的侧壁上固接有第二夹块37,第一滑块17的侧壁上固接有第一夹块27,移动板5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的底端滑动套接有第三夹块38,第二滑槽的顶端滑动套接有第四夹块39,第一夹块27和第三夹块38之间与第二夹块37和第四夹块39之间均固接有第一伸缩杆28,卡条24位于外螺纹25的下方,卡条24顶面至通孔中轴线的垂直距离设为z0,第二滑块26上的第二夹块37底面至通孔中轴线的垂直距离设为z1,第一滑块17上的第一夹块27顶面至连接块18底面的垂直距离设为z2,z0=z1+z2
请参阅图3、图5和图6,转轴20与连接杆12转动套接,卡条24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卡条24关于转杆23的中轴线均匀分布,第二滑块26与螺杆16滑动套接。
请参阅图2和图3,第一夹块27、第二夹块37、第三夹块38和第四夹块39的纵向横截面呈L形设置,且第三夹块38和第四夹块39的高度均大于通孔的半径,第一夹块27和第三夹块38的顶面均为弧面,第二夹块37和第四夹块39的底面均为弧面,第三夹块38和第四夹块39的弧面上均固接有橡胶垫36。
具体的,在夹持钢管的过程中,当下方的第一夹块27和第三夹块38与上方的第二夹块37和第四夹块39关于移动板5上通孔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此时第一滑块17上的连接块18恰好与卡条24分离,使得卡条24和转杆23不再受限,从而间接解除了第一从动斜齿轮14的固定,使得第一从动斜齿轮14和第二从动斜齿轮15同步自转,而随着第一从动斜齿轮14的转动,第一从动斜齿轮14上的转轴20通过第一传动齿轮21带动第二传动齿轮22转动,从而使得第二传动齿轮22上的转杆23自转,使得转杆23通过外螺纹25带动第二滑块26下降,进而使得第二滑块26与第一滑块17同步对向移动,直至下方的第一夹块27和第三夹块38与上方的第二夹块37和第四夹块39夹持钢管,达到同步夹持钢管的目的,使得钢管的中轴线与移动板5上通孔的中轴线重合,避免影响压辊34对钢管的折弯,保证了折弯质量,同时钢管的抬升与同步夹持连续操控,无需其它控制元件分步的独立控制,同时也无需考虑两个液压杆的同步启停,充分减少了控制元件的使用,不仅降低了成本,还降低了排线与控制难度。
请参阅图1和图7-图9,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金属管材折弯成型装置,第四夹块39的侧壁上固接有第二伸缩杆29的一端,第二伸缩杆29的另一端固接有次压环30,次压环30的外表面滑动套接有主压环31,支架1的侧壁上固接有承载板32,承载板32上滑动套接有滑动架33,滑动架33的内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压辊34,且滑动架33与承载板32之间固接有第二液压杆35。
请参阅图2和图9,第二伸缩杆29与第一伸缩杆28的形状相同,且第二伸缩杆29与移动板5滑动套接,第二伸缩杆29与主压环31滑动套接。
请参阅图1和图9,次压环30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次压环30的内径逐渐减小,且多个次压环30之间滑动套接,主压环31与支架1的端部固定套接。
请参阅图7,滑动架33呈T形设置,且滑动架33的顶端呈U形设置,第二液压杆35与承载板32固定套接,承载板32通过第二液压杆35和滑动架33带动压辊34上升。
具体的,在夹块对向夹持钢管的过程中,第四夹块39会通过第二伸缩杆29带动次压环30下降,使得次压环30逐级伸出,从而逐渐缩小支架1上的通孔内径,使得缩小后的通孔内径可支撑钢管的外径,进而使得折弯成型装置可适应多种尺寸的钢管折弯,不仅降低了压辊34的伸缩长度,减小了第二液压杆35的负担,还使得压辊34可直接折弯钢管,进一步保证了折弯质量。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需要折弯金属管材时,将金属管放置于地面上,再将金属管推至支架1底壁的通槽内,使得金属管被下方的第一夹块27和第三夹块38支撑,此时再启动电动机9,使得电动机9通过主动齿轮10带动从动齿轮11转动,从而使得从动齿轮11带动连接杆12旋转,使得连接杆12上的传动斜齿轮13围绕第一从动斜齿轮14和第二从动斜齿轮15公转,进而使得传动斜齿轮13带动第一从动斜齿轮14和第二从动斜齿轮15自转,而此时的第一滑块17随第一夹块27位于螺杆16的底端,使得第一滑块17上的连接块18位于转杆23的底端,从而使得卡条24与嵌槽19嵌合套接,使得卡条24无法围绕转杆23的中轴线转动,进而使得转杆23无法自转,而转杆23的固定会限制第二传动齿轮22、第一传动齿轮21、转轴20和第一从动斜齿轮14的转动,使得此时的传动斜齿轮13只能带动第二从动斜齿轮15自转,同时传动斜齿轮13公转的同时自转,不影响传动;
上述过程中,随着第二从动斜齿轮15的单独转动,第二从动斜齿轮15上的螺杆16将带动第一滑块17逐渐上升,从而抬升第一夹块27和钢管,达到自动抬升钢管的目的,使得大口径钢管的抬升与放置简便,当下方的第一夹块27和第三夹块38与上方的第二夹块37和第四夹块39关于移动板5上通孔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此时第一滑块17上的连接块18恰好与卡条24分离,使得卡条24和转杆23不再受限,从而间接解除了第一从动斜齿轮14的固定,使得第一从动斜齿轮14和第二从动斜齿轮15同步自转,而随着第一从动斜齿轮14的转动,第一从动斜齿轮14上的转轴20通过第一传动齿轮21带动第二传动齿轮22转动,从而使得第二传动齿轮22上的转杆23自转,使得转杆23通过外螺纹25带动第二滑块26下降,进而使得第二滑块26与第一滑块17同步对向移动,直至下方的第一夹块27和第三夹块38与上方的第二夹块37和第四夹块39夹持钢管,达到同步夹持钢管的目的,使得钢管的中轴线与移动板5上通孔的中轴线重合,避免影响压辊34对钢管的折弯,保证了折弯质量,同时钢管的抬升与同步夹持连续操控,无需其它控制元件分步的独立控制,同时也无需考虑两个液压杆的同步启停,充分减少了控制元件的使用,不仅降低了成本,还降低了排线与控制难度,在第三夹块38和第四夹块39夹持钢管时,第三夹块38和第四夹块39上的橡胶垫36会挤压钢管的外表面,使得第三夹块38和第四夹块39通过橡胶垫36紧固钢管,当需要传送钢管时,放松第三夹块38和第四夹块39的夹持,并平移移动板5,使得移动板5靠近固定板2,从而使得移动板5上的通孔套设钢管,再回程第三夹块38和第四夹块39,使得第三夹块38和第四夹块39上的橡胶垫36重新紧固钢管,再回程移动板5,即可传送钢管;
上述过程中,当下方的第一夹块27和第三夹块38与上方的第二夹块37和第四夹块39对向夹持钢管时,第四夹块39会通过第二伸缩杆29带动次压环30下降,使得次压环30逐级伸出,从而逐渐缩小支架1上的通孔内径,使得缩小后的通孔内径可支撑钢管的外径,进而使得折弯成型装置可适应多种尺寸的钢管折弯,不仅降低了压辊34的伸缩长度,减小了第二液压杆35的负担,还使得压辊34可直接折弯钢管,进一步保证了折弯质量,完成操作。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金属管材折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的底壁固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与支架(1)的一端之间固接有第一液压杆(3),所述固定板(2)与支架(1)的另一端之间固接有导杆(4),且支架(1)的底壁上滑动连接有移动板(5),所述移动板(5)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移动板(5)与第一液压杆(3)的输出端固接,所述支架(1)的底壁固接有衔接块(6),所述衔接块(6)与固定板(2)的侧壁上连通开设有第一滑槽(7),且衔接块(6)内开设有空腔(8),所述空腔(8)的底面安装有电动机(9),所述电动机(9)的输出端上固接有主动齿轮(10),所述主动齿轮(10)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11),所述从动齿轮(11)的中轴线上固接连接杆(12)的一端,所述连接杆(12)的另一端转动套接有传动斜齿轮(13),所述传动斜齿轮(13)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一从动斜齿轮(14)和第二从动斜齿轮(15),所述第二从动斜齿轮(15)的中轴线上固接有螺杆(16),所述螺杆(16)的外表面啮合套接有第一滑块(17),所述第一滑块(17)的侧壁上固接有连接块(18)的一端,所述连接块(18)的另一端开设有嵌槽(19),所述支架(1)的底壁上开设有通槽;
所述第一从动斜齿轮(14)的底面固接有转轴(20)的一端,所述转轴(20)的另一端固接有第一传动齿轮(21),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1)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22),所述第二传动齿轮(22)的中轴线上固接有转杆(23)的一端,所述转杆(23)的另一端开设有外螺纹(25),且转杆(23)的外表面固接有卡条(24),所述外螺纹(25)的外表面啮合套接有第二滑块(26),所述第二滑块(26)的侧壁上固接有第二夹块(37),所述第一滑块(17)的侧壁上固接有第一夹块(27),所述移动板(5)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底端滑动套接有第三夹块(38),所述第二滑槽的顶端滑动套接有第四夹块(39),所述第一夹块(27)和第三夹块(38)之间与第二夹块(37)和第四夹块(39)之间均固接有第一伸缩杆(28),所述卡条(24)位于外螺纹(25)的下方;
所述连接杆(12)与空腔(8)滑动套接,所述嵌槽(19)与转杆(23)滑动套接,所述卡条(24)与嵌槽(19)的内表面嵌合套接,且卡条(24)与转杆(23)的中轴线平行;
所述转轴(20)与连接杆(12)转动套接,所述卡条(24)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卡条(24)关于转杆(23)的中轴线均匀分布,所述第二滑块(26)与螺杆(16)滑动套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管材折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呈U形设置,所述移动板(5)与导杆(4)滑动套接,所述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26)均与第一滑槽(7)滑动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管材折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块(27)、第二夹块(37)、第三夹块(38)和第四夹块(39)的纵向横截面呈L形设置,且第三夹块(38)和第四夹块(39)的高度均大于所述通孔的半径,所述第一夹块(27)和第三夹块(38)的顶面均为弧面,所述第二夹块(37)和第四夹块(39)的底面均为弧面,所述第三夹块(38)和第四夹块(39)的弧面上均固接有橡胶垫(3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管材折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夹块(39)的侧壁上固接有第二伸缩杆(29)的一端,所述第二伸缩杆(29)的另一端固接有次压环(30),所述次压环(30)的外表面滑动套接有主压环(31),所述支架(1)的侧壁上固接有承载板(32),所述承载板(32)上滑动套接有滑动架(33),所述滑动架(33)的内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压辊(34),且滑动架(33)与承载板(32)之间固接有第二液压杆(3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属管材折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杆(29)与第一伸缩杆(28)的形状相同,且第二伸缩杆(29)与移动板(5)滑动套接,所述第二伸缩杆(29)与主压环(31)滑动套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属管材折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架(33)呈T形设置,且滑动架(33)的顶端呈U形设置,所述第二液压杆(35)与承载板(32)固定套接,所述承载板(32)通过第二液压杆(35)和滑动架(33)带动压辊(34)上升。
CN202410100678.0A 2024-01-25 2024-01-25 一种金属管材折弯成型装置 Active CN1176805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00678.0A CN117680519B (zh) 2024-01-25 2024-01-25 一种金属管材折弯成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00678.0A CN117680519B (zh) 2024-01-25 2024-01-25 一种金属管材折弯成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80519A CN117680519A (zh) 2024-03-12
CN117680519B true CN117680519B (zh) 2024-05-03

Family

ID=90126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00678.0A Active CN117680519B (zh) 2024-01-25 2024-01-25 一种金属管材折弯成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8051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34422A (zh) * 2016-12-08 2017-05-31 天津瑞贝精密机械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杆状产品端部折弯装置及折弯方法
CN213944436U (zh) * 2020-12-17 2021-08-13 杭州秋韵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折弯辅助工装
CN214321402U (zh) * 2020-12-07 2021-10-01 天津市宏升伟业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长条形五金件折弯治具
CN217095166U (zh) * 2022-03-31 2022-08-02 河北世纪新星管业有限公司 卧式大口径弯头机
CN217165953U (zh) * 2022-02-10 2022-08-12 王志敏 一种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检修弯管装置
CN218925810U (zh) * 2022-11-24 2023-04-28 浙江隆达园艺家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铝制方管折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34422A (zh) * 2016-12-08 2017-05-31 天津瑞贝精密机械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杆状产品端部折弯装置及折弯方法
CN214321402U (zh) * 2020-12-07 2021-10-01 天津市宏升伟业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长条形五金件折弯治具
CN213944436U (zh) * 2020-12-17 2021-08-13 杭州秋韵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折弯辅助工装
CN217165953U (zh) * 2022-02-10 2022-08-12 王志敏 一种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检修弯管装置
CN217095166U (zh) * 2022-03-31 2022-08-02 河北世纪新星管业有限公司 卧式大口径弯头机
CN218925810U (zh) * 2022-11-24 2023-04-28 浙江隆达园艺家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铝制方管折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80519A (zh) 2024-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680519B (zh) 一种金属管材折弯成型装置
CN115255076B (zh) 一种薄壁金属管的弯管加工设备
CN208230589U (zh) 一种自动弯管机
CN215467217U (zh) 一种高效无缝钢管矫直装置
CN214918770U (zh) 一种具有表面清理功能的柔轮
CN212127048U (zh) 一种软管自动传输机构
CN218692856U (zh) 一种数控钻铣一体弯管设备
CN220901757U (zh) 一种管缝锚杆用制环机
CN219169320U (zh) 一种大型波纹管涨型机
CN220364480U (zh) 一种玻璃折弯机
CN220661238U (zh) 一种混凝土板材成型定位装置
CN220739125U (zh) 一种钢管生产加工定型用弯曲装置
CN110116150A (zh) 一种并排式多压轴钢管校直设备
CN108687173A (zh) 一种钢结构施工用角钢弯折机
CN217419134U (zh) 液压驱动式钢丝绳定型卡
CN219632294U (zh) 一种五金制品用的折弯装置
CN216965930U (zh) 一种多角度调节的弯管机
CN217251710U (zh) 一种矫直装置
CN220346942U (zh) 一种吊钩成型折弯装置
CN219169298U (zh) 一种多头弯管机管路装夹机构
CN216570834U (zh) 一种皮肤药膏用制作装置
CN215588341U (zh) 一种焊管机加工用固定装置
CN215509944U (zh) 一种塔机外悬臂用尖角方管自动剪切对焊装置
CN216827998U (zh) 一种大直径钢管撑圆装置
CN220594050U (zh) 一种管材扩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