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74882A - 射频电路、射频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射频电路、射频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74882A
CN117674882A CN202211057355.5A CN202211057355A CN117674882A CN 117674882 A CN117674882 A CN 117674882A CN 202211057355 A CN202211057355 A CN 202211057355A CN 117674882 A CN117674882 A CN 1176748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dance
power amplifier
switch
filter
frequency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5735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清华
张博
王志俊
冯宝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5735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748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748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748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射频电路、射频模组及电子设备,属于射频技术领域。所述射频电路包括第一功率放大器和阻抗调整模块。阻抗调整模块连接于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天线之间。当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高频的第一输入信号时,功率放大器对功率等级的要求较高,阻抗调整模块可以切换至较低的第一阻抗。当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中频的第二输入信号时,功率放大器对功率等级的要求较低,阻抗调整模块可以切换至较高的第二阻抗。如此,通过调节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天线之间的阻抗,既能够对高频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信号至天线,还能够对中频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信号至天线。

Description

射频电路、射频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射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射频电路、射频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包括射频模组和天线。其中,射频模组包括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信号输出至天线,从而通过天线发射无线信号。
相关技术中,射频模组中包括用于对高频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信号至天线的高频功率放大器,以及用于对中频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信号至天线的中频功率放大器。然而,由于高频功率放大器与天线之间的阻抗不同于中频功率放大器与天线之间的阻抗,致使高频功率放大器只能对高频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信号至天线,而不能对中频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信号至天线,这限制了射频模组的应用场景。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射频电路、射频模组及电子设备,该射频电路既能够对高频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信号至天线,还能够对中频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信号至天线,从而提高射频电路的集成度,丰富射频模组的应用场景。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射频电路。射频电路用于获取输入信号,以及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如放大、滤波)并输出信号至第一天线。射频电路包括第一功率放大器和阻抗调整模块。
第一功率放大器用于对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一输入信号或第二输入信号。其中,第一输入信号的频率处于第一频段,第二输入信号的频率处于第二频段,且第一频段的最小值大于第二频段的最大值。这里的第一频段为高频中的一个频段,第二频段为中频中的一个频段,也就是说,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第一频段的第一输入信号时,第一功率放大器对功率等级的要求高于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第二频段的第二输入信号时第一功率放大器对功率等级的要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频段为2300兆赫兹到2700兆赫兹中的一个频段。例如,第一频段可以为N41或B41频段(频率范围为2496兆赫兹到2690兆赫兹);或者,第一频段也可以为N40或B40频段(频率范围为2300兆赫兹到2400兆赫兹)。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第一频段的第一输入信号时,第一功率放大器对功率等级的要求为PC2。第二频段为1710兆赫兹到2025兆赫兹中的一个频段。例如,第二频段可以为B1或N1频段(频率范围为1920兆赫兹到1980兆赫兹);或者,第二频段也可以为B3或N3频段(频率范围为1710兆赫兹到1785兆赫兹)。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第二频段的第二输入信号时,第一功率放大器对功率等级的要求为PC3。PC3等级的功率小于PC2等级的功率。
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阻抗调整模块的第一端连接。阻抗调整模块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一天线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阻抗调整模块的阻抗能够在第一阻抗与第二阻抗之间进行切换。第一阻抗小于第二阻抗。阻抗调整模块用于调节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天线之间的阻抗。当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第一输入信号时,由于第一输入信号的频率处于第一频段内,此时第一功率放大器对功率等级的要求较高,阻抗调整模块可以切换至较低的第一阻抗。当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第二输入信号时,由于第二输入信号的频率处于第二频段内,此时第一功率放大器对功率等级的要求较低,阻抗调整模块可以切换至较高的第二阻抗。
在本申请中,射频电路包括第一功率放大器和阻抗调整模块。阻抗调整模块连接于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天线之间。当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第一频段(即高频)的第一输入信号时,第一功率放大器对功率等级的要求较高,阻抗调整模块可以切换至较低的第一阻抗。当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第二频段(即中频)的第二输入信号时,第一功率放大器对功率等级的要求较低,阻抗调整模块可以切换至较高的第二阻抗。该射频电路,通过调节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天线之间的阻抗,既能够对高频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信号至天线,还能够对中频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信号至天线,从而可以提高射频电路的集成度,丰富射频电路的应用场景。如此,当该射频电路应用于射频模组及电子设备时,还可以提高射频模组及电子设备的集成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阻抗调整模块包括:匹配滤波单元、第一开关、第一滤波器、第一阻抗补偿单元、第二滤波器和第二阻抗补偿单元。
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匹配滤波单元的第一端连接。匹配滤波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的第一触点连接。第一开关的第二触点与第一滤波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的第三触点与第一阻抗补偿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可以是一个单刀双掷开关,从而使第二触点、第三触点中的任意一个均能够与第一触点导通。第一阻抗补偿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二滤波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滤波器的第二端和第二滤波器的第二端均用于与第一天线连接,第一滤波器工作于第一频段,第二滤波器工作于第二频段。
其中,匹配滤波单元包括连接于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开关的第一触点之间的第一电容,第二阻抗补偿单元与第一电容并联。也就是说,阻抗调整模块中,起阻抗调整作用的是第一阻抗补偿单元和第二阻抗补偿单元。在第二阻抗补偿单元不工作,且第一开关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导通(即第一阻抗补偿单元不工作)时,阻抗调整模块切换至第一阻抗。在第二阻抗补偿单元工作,且第一开关的第一触点和第三触点导通(即第一阻抗补偿单元工作)时,阻抗调整模块切换至第二阻抗。
作为第一种示例,第一阻抗补偿单元包括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第二电容的第一极板与第一开关的第三触点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二极板与第二滤波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容的第一极板与第二电容的第一极板连接,第三电容的第二极板与地线连接。
作为第二种示例,第一阻抗补偿单元包括第四电容和第一电感。第四电容的第一极板与第一开关的第三触点连接,第四电容的第二极板与第二滤波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第四电容的第二极板连接,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地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匹配滤波单元还包括第二电感、第三电感和第五电容。第一电容的第一极板与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极板与第二电感的第一端及第三电感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地线连接,第三电感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的第一触点连接。第五电容的第一极板与第三电感的第二端连接,第五电容的第二极板与地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阻抗补偿单元包括第六电容和第二开关。第六电容的第一极板与第一电容的第一极板连接,第六电容的第二极板与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的第二极板连接。
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第一频段的第一输入信号时,第二开关关断,此时第二阻抗补偿单元不工作。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第二频段的第二输入信号时,第二开关导通,此时第二阻抗补偿单元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还用于输入第三输入信号。第三输入信号的频率处于第三频段。第一频段的最小值大于第三频段的最大值,且第三频段与第二频段是两个不同的频段。这里的第三频段为中频中的一个频段,也就是说,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第一频段的第一输入信号时,第一功率放大器对功率等级的要求高于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第三频段的第三输入信号时第一功率放大器对功率等级的要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频段为1710兆赫兹到2025兆赫兹中的一个频段。例如,第三频段可以为B39频段或N39频段(频率范围为1880兆赫兹到1920兆赫兹)。在本申请中,虽然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均为中频中的一个频段,但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第三频段的第三输入信号时,第一功率放大器对功率的要求可以不同于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第二频段的第二输入信号时第一功率放大器对功率的要求。基于此,阻抗调整模块的阻抗还能够切换至第三阻抗。第一阻抗小于第三阻抗。当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第三输入信号时,由于第三输入信号的频率处于第三频段内,此时第一功率放大器对功率等级的要求相对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第一输入信号的情况较低,阻抗调整模块可以切换至较高的第三阻抗。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阻抗可以等于第二阻抗。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阻抗也可以不等于第二阻抗。
在一些实施例中,阻抗调整模块还可以包括第三阻抗补偿单元、第三滤波器和第四阻抗补偿单元。
第一开关还具有第四触点,第一开关的第四触点与第三阻抗补偿单元的第一端连接。在此,第一开关可以是一个单刀三掷开关,从而使第二触点、第三触点、第四触点中的任意一个均能够与第一触点导通。第三阻抗补偿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三滤波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三滤波器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一天线连接。第三滤波器工作于第三频段。第四阻抗补偿单元与第一电容并联。
作为一种示例,在第四阻抗补偿单元工作,且第一开关的第一触点和第四触点导通(即第三阻抗补偿单元工作)时,阻抗调整模块切换至第三阻抗。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若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第三输入信号,则第四阻抗补偿单元工作,且第一开关的第一触点和第四触点导通。
作为另一种示例,在第二阻抗补偿单元和第四阻抗补偿单元均工作,且第一开关的第一触点和第四触点导通(即第三阻抗补偿单元工作)时,阻抗调整模块切换至第三阻抗。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若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第三输入信号,则第二阻抗补偿单元和第四阻抗补偿单元均工作,且第一开关的第一触点和第四触点导通。
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射频模组。射频模组可以是将众多电子器件封装在一起的一个芯片。一般地,射频模组中的众多电子器件构成至少一个射频电路。在本申请中,射频模组可以包括两个射频电路,即第一射频电路和第二射频电路。其中,第一射频电路是如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射频电路。第二射频电路包括第二功率放大器和第四滤波器。
第二功率放大器用于对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用于输入第四输入信号。其中,第四输入信号处于的频率处于第四频段。第一频段的最小值大于第四频段的最大值,且第四频段与第二频段不同。这里的第四频段为中频中的一个频段。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频段为1710兆赫兹到2025兆赫兹中的一个频段。例如,第四频段可以为B1或N1频段(频率范围为1920兆赫兹到1980兆赫兹);或者,第四频段也可以为B3或N3频段(频率范围为1710兆赫兹到1785兆赫兹)。一般的,当第二频段为B1频段时,第四频段可以为N3频段;当第二频段为B3频段时,第四频段可以为N1频段。
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四滤波器的第一端连接。第四滤波器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二天线连接。第四滤波器工作于第四频段。该射频模组工作时,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可以输入B1频段的第二输入信号,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可以输入N3频段的第四输入信号。此时,第一射频电路可以对第二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至第一天线,通过第一天线发射B1频段的无线信号。第二射频电路可以对第四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至第二天线,通过第二天线发射N3频段的无线信号。如此,即可同时发射中频的5G信号和中频的4G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第一方面中所述的,阻抗调整模块可以包括匹配滤波单元、第一开关、第一滤波器、第一阻抗补偿单元、第二滤波器和第二阻抗补偿单元。这种情况下,射频模组还可以包括第五滤波器。
第五滤波器的第一端用于与第三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五滤波器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一天线连接。第五滤波器工作于第二频段。也就是说,第五滤波器与第二滤波器组成双工器。这种情况下,当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第二频段的第二输入信号时,第二阻抗补偿单元工作,且第一开关的第一触点和第三触点导通,从而使第一天线可以发射第二频段的无线信号。当第一天线接收第二频段的无线信号,可以输出第二接收信号。第二接收信号依次经第五滤波器、第三功率放大器后输出。第三功率放大器可以是一个低噪声放大器。
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如第二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射频模组。其中,射频模组中的阻抗调整模块的第二端与第一天线连接,第四滤波器的第二端与第二天线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相关技术中第一射频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相关技术中第二射频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相关技术中第三射频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相关技术中功率放大器与开关之间的电路结构图;
图7是图6所示的电路结构的等效电路图;
图8是图7所示的等效电路输入高频信号时的史密斯圆图;
图9是图7所示的等效电路输入中频信号时的史密斯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射频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射频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射频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13是图12所示中从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到第二滤波器的第一端的电路结构的等效电路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射频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15是图14所示中从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到第二滤波器的第一端的电路结构的等效电路图;
图16至图19是图13或图15所示的等效电路输入中频信号时的史密斯圆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射频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射频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射频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电路的器件结构图;
图2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射频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射频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射频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号所代表的含义分别为:
10、电子设备;
101、屏幕及盖板;
102、壳体;
103、内部结构;
104、后盖;
相关技术:
210、第一射频模组;
220、第二射频模组;
230、第三射频模组;
本申请:
30、射频电路;
302、第一器件;
304、第二器件;
310、阻抗调整模块;
311、匹配滤波单元;
312、第一阻抗补偿单元;
313、第二阻抗补偿单元;
314、第三阻抗补偿单元;
315、第四阻抗补偿单元;
40、射频模组;
42、第一射频电路;
44、第二射频电路;
410、分集接收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比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比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射频电路及射频模组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之前,先对射频电路及射频模组的应用场景予以说明。
示例性的,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0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0包括应用子系统、内存(memory)、大容量存储器(massive storge)、基带子系统、射频模组、射频集成电路(radio frequency intergreted circuit,RFIC)及天线(antenna,ANT),这些器件可以通过各种互联总线或其他电连接方式耦合。其中,TX表示发射路径,RX表示接收路径,不同的数字表示不同的路径。FBRX表示反馈接收路径,PRX表示主集接收路径,DRX表示分集接收路径。HB表示高频,LB表示低频,两者是指频率的相对高低。BB表示基带。可以理解的是,图1中的标号和组件仅为示意目的,仅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其他的实现方式。
射频模组可以包括开关、天线调谐器、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混频器(mixer)、本地振荡器(local oscillator,LO)、滤波器(filter)等电子器件。射频模组中的众多电子器件构成至少一个射频电路。天线有时也可以认为是射频模组的一部分。为方便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模组不包括天线。射频模组可以进一步分为射频接收通道(RF receive path)和射频发射通道(RFtransmit path)。射频接收通道工作于下行模式,用于通过天线接收射频信号,对该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如放大、滤波)以得到基带信号,并传递给基带子系统。射频发射通道工作于上行模式,用于接收来自基带子系统的基带信号,对基带信号进行处理(如放大和滤波)以得到射频信号,并最终通过天线将该射频信号辐射到空间中。
基带子系统可以从基带信号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或数据比特,或者将信息或数据比特转换为待发送的基带信号。这些信息或数据比特可以是表示语音、文本、视频等用户数据或控制信息的数据。例如,基带子系统可以实现诸如调制和解调,编码和解码等信号处理操作。对于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例如5G新空口(new radio,NR)和4G长期演进技术(longterm evolution,LTE),往往具有不完全相同的基带信号处理操作。因此,为了支持多种移动通信模式的融合,基带子系统可同时包括多个处理核心,或者多个硬件加速器(hardwareaccelerator,HAC)。基带子系统一般集成到一个或者多个芯片中,集成基带子系统的芯片一般称为基带处理器芯片(baseband intergreted circuit,BBIC)。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带子系统可以作为独立的芯片,该芯片可被称调制解调器(modem)芯片。基带子系统的硬件组件可以按照modem芯片为单位来制造和销售。modem芯片有时也被称为基带芯片或基带处理器。此外,基带子系统也可以进一步集成在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SOC)中,以SOC为单位来制造和销售。基带子系统的软件组件可以在芯片出厂前内置在芯片的硬件组件中,也可以在芯片出厂后从其他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导入到芯片的硬件组件中,或者还可以通过网络以在线方式下载和更新这些软件组件。
此外,由于射频信号是模拟信号,基带子系统处理的信号主要是数字信号,电子设备10中还需要有模数转换器件。模数转换器件包括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模数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以及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数模转换器(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DAC)。本申请实施例中,模数转换器件可以设置在基带子系统中。
其中,应用子系统可作为电子设备10的主控制系统或主计算系统,用于运行主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管理整个电子设备10的软硬件资源,并可为用户提供用户操作界面。应用子系统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此外,应用子系统中也可包括与其他子系统(例如基带子系统)相关的驱动软件。基带子系统也可包括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以及HAC和缓存等。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0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1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等。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沿纸面从上向下方向可以依次包括屏幕及盖板101、壳体102、内部结构103和后盖104。
屏幕及盖板101可以用于实现电子设备10的显示功能。壳体102可以作为电子设备10的主体框架,为电子设备10提供刚性支撑。内部结构103可以包括实现电子设备10各项功能的电子部件以及机械部件的集合。比如,该内部结构103可以包括屏蔽罩、螺钉、加强筋等。后盖104可以为电子设备10背部外观面,该后盖104在不同的实现中可以使用玻璃材料,陶瓷材料,塑料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射频模组可以应用于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10中,用于支撑该电子设备10的无线通信功能。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模组包括至少两个射频电路,其中一个射频电路既能够对高频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信号至天线,还能够对中频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信号至天线。
首先对相关技术中的射频模组进行说明。
图3是相关技术中第一射频模组2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射频模组210是一个集成双工器的功放模组(low noise amplifier-power amplifier module withintegrated duplexer,L-PAMID)。第一射频模组210具有输入端口IN1、输入端口IN2、接收端口RX1、接收端口RX2、输出端口OUT1、输出端口OUT2、输出端口OUT3、天线端口A1和天线端口A2。第一射频模组210包括功率放大器PA1、开关SW1、滤波器F1、滤波器F2、滤波器F3、开关SW3、功率放大器PA2、开关SW2、滤波器F4、滤波器F5、功率放大器LNA1、功率放大器LNA2、功率放大器LNA3。其中,功率放大器PA1是一个用于对高频(high band,HB,频率范围为2300兆赫兹到2700兆赫兹)信号进行放大的高频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PA2是一个用于对中频(middle band,MB,频率范围为1710兆赫兹到2025兆赫兹)信号进行放大的中频功率放大器。滤波器F1、滤波器F2和滤波器F3用于对HB信号进行滤波。滤波器F4和滤波器F5用于对MB信号进行滤波。
以滤波器F1工作于N41频段(频率范围为2496兆赫兹到2690兆赫兹)、滤波器F2工作于N40频段(频率范围为2300兆赫兹到2400兆赫兹)、滤波器F4工作于B1(Band1)频段(频率范围为1920兆赫兹到1980兆赫兹)、滤波器F5工作于B3频段(频率范围为1710兆赫兹到1785兆赫兹)为例。当第一射频模组210工作于上行模式,且输入端口IN1输入N41频段的第一输入信号时,开关SW1使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出端与滤波器F1的第一端之间连接,开关SW3使滤波器F1的第二端与天线端口A1连接。此时,第一输入信号从输入端口IN1输入,依次经功率放大器PA1、开关SW1、滤波器F1和开关SW3之后从天线端口A1输出至第一天线(图中未示出),使第一天线发射无线信号。当第一射频模组210工作于上行模式,且输入端口IN2输入B1频段的第二输入信号时,开关SW2使功率放大器PA2的输出端与滤波器F4的第一端之间连接,开关SW3使滤波器F4的第二端与天线端口A2连接。此时,第二输入信号从输入端口IN2输入,依次经功率放大器PA2、开关SW2、滤波器F4和开关SW3之后从天线端口A2输出至第二天线(图中未示出),使第二天线发射无线信号。
当输入端口IN1输入N40频段的输入信号时,则开关SW1使功率放大器PA1与滤波器F2之间连接,开关SW3使滤波器F2与天线端口A1或天线端口A2连接。当输入端口IN2输入B3频段的输入信号时,则开关SW2使功率放大器PA2与滤波器F5之间连接,开关SW3使滤波器F5与天线端口A1或天线端口A2连接。不再赘述。第一射频模组210还可以工作于下行模式。第一射频模组210工作于下行模式时,天线接收的信号经滤波器滤波后,可以从接收端口RX1输入至功率放大器LNA1,再从输出端口OUT1输出;也可以从接收端口RX2输入至功率放大器LNA2,再从输出端口OUT2输出;还可以直接输入至功率放大器LNA3的输入端,再从输出端口OUT3输出。
从上述描述可知,第一射频模组210中包含了用于对HB信号进行放大的功率放大器PA1,以及用于对MB信号进行放大的功率放大器PA2,如此,第一射频模组210即可实现HB与MB的4G和5G双连接技术(e-utra new radio dual-connectivity,ENDC)发射。然而,其无法实现MB与MB的ENDC发射(例如第一输入信号为N1频段,第二输入信号为B3频段;或第一输入信号为N3频段,第二输入信号为B1频段)。
在相关技术中,为实现MB与MB的ENDC发射,电子设备中在设有如图3所示的第一射频模组210的情况下,通常还设有第二射频模组220。图4是相关技术中第二射频模组22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二射频模组220具有输入端口IN3和天线端口A3。第二射频模组220包括功率放大器PA3、开关SW4、滤波器F6、滤波器F7、滤波器F8和开关SW5。其中,功率放大器PA3也是一个用于对MB信号进行放大的中频功率放大器。滤波器F6、滤波器F7、滤波器F8用于对MB信号进行滤波。
以滤波器F6工作N1频段(频率范围为1920兆赫兹到1980兆赫兹)、滤波器F7工作于N3频段(频率范围为1710兆赫兹到1785兆赫兹)为例。当第二射频模组220工作于上行模式,且输入端口IN3输入N1频段的第三输入信号时,开关SW4使功率放大器PA3的输出端与滤波器F6的第一端连接,开关SW5使滤波器F6的第二端与天线端口A3连接。此时,第三输入信号从输入端口IN3输入,依次经功率放大器PA3、开关SW4、滤波器F6和开关SW5之后从天线端口A3输出至第三天线(图中未示出),使第三天线发射无线信号。当输入端口IN3输入N3频段的输入信号时,开关SW4使使功率放大器PA3的输出端与滤波器F7的第一端连接,开关SW5使滤波器F7的第二端与天线端口A3连接。不再赘述。由此可见,当图3所示的第一射频模组210中的功率放大器PA2和图4所示的第二射频模组220中的功率放大器PA3同时工作时,可以实现MB与MB的ENDC发射。然而,这种实现MB与MB的ENDC发射的方案需要在第一射频模组210的基础上额外增加第二射频模组220,会增加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的面积,并增加电子设备的成本。
图5是相关技术中第三射频模组230的结构示意图,第三射频模组230是在图3所示的第一射频模组210的基础上,新增了输入端口IN3、天线端口A3、功率放大器PA3和滤波器F9,以使第三射频模组230能够单独实现MB与MB的ENDC发射。其中,功率放大器PA3是一个用于对MB信号进行放大的中频功率放大器。滤波器F9用于对MB信号进行滤波。
以滤波器F9工作于N1频段(频率范围为1920兆赫兹到1980兆赫兹)为例。当第三射频模组230工作于上行模式,且输入端口IN2输入B3频段的第二输入信号时,开关SW2使功率放大器PA2的输出端与滤波器F5的第一端之间连接,开关SW3使滤波器F5的第二端与天线端口A2连接。此时,第二输入信号从输入端口IN2输入,依次经功率放大器PA2、开关SW2、滤波器F5和开关SW3之后从天线端口A2输出至第二天线(图中未示出),使第二天线发射无线信号。当第三射频模组230工作于上行模式,且输入端口IN3输入N1频段的第三输入信号时,开关SW2使功率放大器PA3的输出端与滤波器F9的第一端之间连接。此时,第三输入信号从输入端口IN3输入,依次经功率放大器PA3、开关SW2、滤波器F9之后从天线端口A3输出至第三天线(图中未示出),使第三天线发射无线信号。由此可见,当图5所示的第三射频模组230中的功率放大器PA2和功率放大器PA3同时工作时,可以实现MB与MB的ENDC发射。然而,这种实现MB与MB的ENDC发射的方案需要在模组中另外增加一个功率放大器PA3,且需要对开关SW2进行改动,会提高模组成本。
在图3至图5所示的相关技术中,都未将用于对HB信号进行放大的功率放大器PA1复用为对MB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下面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图6是相关技术中功率放大器与开关之间的电路结构图,其以功率放大器PA1与开关SW1之间的电路结构为例。如图6所示,在功率放大器PA1与开关SW1之间,还连接有由电容C1、电感L1、电感L2和电容C2构成的匹配滤波电路。功率放大器PA1的工作频段为2300MHz(兆赫兹)到2700MHz,其工作时对功率等级(power class,PC)的要求为PC2。基于此,位于功率放大器PA1与开关SW1之间的匹配滤波电路的阻抗大约为2.5Ω(欧姆)。同样的,在功率放大器PA2与开关SW2之间也连接有匹配滤波电路。功率放大器PA2的工作频段为1710MHz到2025MHz,其工作时对PC的要求PC3。PC3等级的功率小于PC2等级的功率。基于此,位于功率放大器PA2与开关SW2之间的匹配滤波电路的阻抗大约为3Ω左右。
图7是图6所示的电路结构的等效电路图,即功率放大器PA1与开关SW1之间的电路结构的等效电路。其中,端口Port1为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出端,其等效阻抗为50Ω。电容C1的电容值为10.5pF(皮法拉)。电感L1的电感值为0.45nH(纳亨)。电感L2的电感值为1.5nH。电容C2的电容值为1.7pF。电阻R1为开关SW1的等效电阻,为3Ω。端口Port2为滤波器F1(或滤波器F2、滤波器F3)的第一端,其等效阻抗为50Ω。图8是图7所示的等效电路输入高频信号时的史密斯圆图。在图8所示的史密斯圆图中,曲线①代表图7所示的等效电路的工作频率在2300MHz到2700MHz之间时该等效电路的阻抗。根据图8可知,当图7所示的等效电路的工作频率为2500MHz时,等效电路的阻抗为2.568+j0.183Ω。即图7所示的等效电路的工作频率为2500MHz时,阻抗的实部为2.568Ω;虚部为0.183Ω,接近于0。这种情况下,位于功率放大器PA1与开关SW1之间的匹配滤波电路的阻抗大约为2.5Ω,能够满足功率放大器工作于HB频段时对功率等级的要求。图9是图7所示的等效电路输入中频信号时的史密斯圆图。在图9所示的史密斯圆图中,曲线②代表图7所示的等效电路的工作频率在1710MHz到2020MHz之间时该等效电路的阻抗。根据图9可知,当图7所示的等效电路的工作频率为1950MHz时,等效电路的阻抗为1.259-j2.129Ω。即图7所示的等效电路的工作频率为1950MHz时,阻抗的实部为1.259Ω;虚部为2.129Ω,不接近0。这种情况下,位于功率放大器PA1与开关SW1之间的匹配滤波电路的阻抗远离3Ω,因此无法满足功率放大器工作于MB频段时对功率等级的要求。经实际检测发现,在图3或图5所示的射频模组中,当输入端口IN1输入HB信号时,天线端口A1的输出功率Pout约为29dBm(分贝毫瓦),增益29dB(分贝),效率为30%。而当输入端口IN1输入MB信号时,相同天线端口的输出功率Pout约为22.6dBm,增益23dB,效率仅10%。
由此可见,用于对HB信号进行放大的功率放大器PA1不能直接复用为对MB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其原因在于:1、阻抗需求差异大。用于对MB信号进行放大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等级需求是PC3,其所连接的匹配滤波电路的阻抗需求为3Ω左右;而用于对HB信号进行放大的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等级需求是PC2,其所连接的匹配滤波电路的阻抗需求是2.5Ω左右。2、频率差异大。HB频率高,其匹配滤波电路中的元件值相比MB都偏小。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电路,该射频电路既能够对HB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信号至天线,还能够对MB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信号至天线,从而可以提高射频电路的集成度,丰富射频模组电子设备的应用场景。
接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射频模组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电路可以由若干个电子器件连接组成。射频电路可以与其他电子器件封装在一起,从而形成射频模组。在下述实施例中,射频电路工作时射频模组处于上行模式。也就是说,射频电路用于获取输入信号,并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如放大、滤波等)并输出信号至第一天线。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电路3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射频电路30包括第一功率放大器PA1和阻抗调整模块310。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用于对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一般地,第一功率放大器PA1对信号进行功率放大时,仅放大信号的振幅。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入端可以用于输入第一输入信号或第二输入信号。其中,第一输入信号的频率处于第一频段,第二输入信号的频率处于第二频段,且第一频段的最小值大于第二频段的最大值。这里的第一频段为HB中的一个频段,第二频段为MB中的一个频段。也就是说,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入端输入第一频段的第一输入信号时,第一功率放大器PA1对功率等级的要求高于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入端输入第二频段的第二输入信号时第一功率放大器PA1对功率等级的要求。一般地,HB中包括多个频段,第一频段可以为HB中的N41或B41频段(频率范围为2496MHz到2690MHz);或者,第一频段也可以为HB中的N40或B40频段(频率范围为2300MHz到2400MHz)。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入端输入第一频段的第一输入信号时,第一功率放大器PA1对功率等级的要求为PC2。MB中也包括多个频段,第二频段可以为MB中的B1或N1频段(频率范围为1920MHz到1980MHz);或者,第二频段也可以为MB中的B3或N3频段(频率范围为1710MHz到1785MHz)。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入端输入第二频段的第二输入信号时,第一功率放大器PA1对功率等级的要求为PC3。PC3等级的功率小于PC2等级的功率。
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出端与阻抗调整模块310的第一端连接。阻抗调整模块310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一天线ANT1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阻抗调整模块310的阻抗能够在第一阻抗与第二阻抗之间进行切换。第一阻抗小于第二阻抗。阻抗调整模块310用于调节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出端与第一天线ANT1之间的阻抗。当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入端输入第一输入信号时,由于第一输入信号的频率处于第一频段内,此时第一功率放大器PA1对功率等级的要求较高,阻抗调整模块310可以切换至较低的第一阻抗。当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入端输入第二输入信号时,由于第二输入信号的频率处于第二频段内,此时第一功率放大器PA1对功率等级的要求较低,阻抗调整模块310可以切换至(相对第一阻抗)较高的第二阻抗。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阻抗为2.5Ω左右,第二阻抗为3Ω左右。也就是说,在该射频电路30中,当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入端输入HB信号时,阻抗调整模块310的阻抗可以切换至2.5Ω,从而使第一功率放大器PA1满足工作于HB信号时所要求的PC2的功率等级。当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入端输入MB信号时,阻抗调整模块310的阻抗可以切换至3Ω,从而使第一功率放大器PA1满足工作于MB信号时所要求的PC3的功率等级。该射频电路30,通过调节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出端与第一天线ANT1之间的阻抗,既能够对HB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信号至第一天线ANT1,还能够对MB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信号至第一天线ANT1,从而可以提高射频电路30的集成度,丰富射频电路30的应用场景。如此,当该射频电路30应用于射频模组及电子设备时,还可以提高射频模组及电子设备的集成度,丰富射频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应用场景。
下面对阻抗调整模块310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电路3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阻抗调整模块310可以包括匹配滤波单元311、第一开关SW1、第一滤波器F1、第一阻抗补偿单元312、第二滤波器F2和第二阻抗补偿单元313。
匹配滤波单元311的作用包括匹配阻抗和滤波。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出端与匹配滤波单元311的第一端连接。匹配滤波单元311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SW1的第一触点a连接。第一开关SW1的第二触点b与第一滤波器F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SW1的第三触点c与第一阻抗补偿单元31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SW1可以是一个单刀双掷开关,从而使第二触点b、第三触点c中的任意一个均能够与第一触点a导通。第一阻抗补偿单元312的第二端与第二滤波器F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滤波器F1的第二端和第二滤波器F2的第二端均用于与第一天线ANT1连接。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第一滤波器F1的第二端和第二滤波器F2的第二端可以通过第三开关SW3与第一天线ANT1连接。第三开关SW3包括第一触点a、第二触点b和第三触点c。第一滤波器F1的第二端与第三开关SW3的第二触点b连接,第二滤波器F2的第二端与第三开关SW3的第三触点c连接,第一天线ANT1与第三开关SW3的第一触点a连接。第三开关SW3的第二触点b、第三触点c中的任意一个均能够与第一触点a导通。在一些实施例中,阻抗调整模块310也可以包括该第三开关SW3。当阻抗调整模块310包括第三开关SW3时,第三开关SW3的第一触点a即为阻抗调整模块310的第二端。当阻抗调整模块310不包括第三开关SW3时,第一滤波器F1的第二端和第二滤波器F2的第二端共同构成阻抗调整模块310的第二端。不再赘述。
其中,第一滤波器F1工作于第一频段,第二滤波器F2工作于第二频段。匹配滤波单元311包括连接于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出端与第一开关SW1的第一触点a之间的第一电容C1,第二阻抗补偿单元313与第一电容C1并联。也就是说,阻抗调整模块310中,起阻抗调整作用的是第一阻抗补偿单元312和第二阻抗补偿单元313。在第二阻抗补偿单元313不工作,且第一开关SW1的第一触点a和第二触点b导通(即第一阻抗补偿单元312不工作)时,阻抗调整模块310切换至第一阻抗。在第二阻抗补偿单元313工作,且第一开关SW1的第一触点a和第三触点c导通(即第一阻抗补偿单元312工作)时,阻抗调整模块310切换至第二阻抗。
在这一实施例中,当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入端输入第一输入信号时,第二阻抗补偿单元313不工作,且第一开关SW1的第一触点a和第二触点b导通,第三开关SW3的第二触点b和第一触点a导通。此时,第一输入信号依次经第一功率放大器PA1、匹配滤波单元311、第一开关SW1的第一触点a和第二触点b、第一滤波器F1、第三开关SW3的第二触点b和第一触点a后输出至第一天线ANT1,从而使第一天线ANT1发射无线信号。当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入端输入第二输入信号时,第二阻抗补偿单元313工作,且第一开关SW1的第一触点a和第三触点c导通,第三开关SW3的第三触点c和第一触点a导通。此时,第一输入信号依次经第一功率放大器PA1、匹配滤波单元311和第二阻抗补偿单元313、第一开关SW1的第一触点a和第三触点c、第一阻抗补偿单元312、第二滤波器F2、第三开关SW3的第三触点c和第一触点a后输出至第一天线ANT1,从而使第一天线ANT1发射无线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电路30至少包括如下两种不同的实现方式。
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电路30的电路结构图。如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匹配滤波单元311还包括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和第五电容C5。第一电容C1的第一极板与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极板与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及第三电感L3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与地线GND连接,第三电感L3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SW1的第一触点a连接。第五电容C5的第一极板与第三电感L3的第二端连接,第五电容C5的第二极板与地线GND连接。
第一阻抗补偿单元312包括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第二电容C2的第一极板与第一开关SW1的第三触点c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极板与第二滤波器F2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一极板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极板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极板与地线GND连接。
第二阻抗补偿单元313包括第六电容C6和第二开关SW2。第六电容C6的第一极板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极板连接,第六电容C6的第二极板与第二开关SW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开关SW2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二极板连接。第二开关SW2关断时,第二阻抗补偿单元313不工作。第二开关SW2导通时,第二阻抗补偿单元313工作。
图13是图12所示中从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出端到第二滤波器F2的第一端的电路结构的等效电路图。也就是说,图13所示的等效电路是基于图12所示的电路结构中的第二开关SW2闭合、第一开关SW1的第一触点a和第三触点c导通的电路,且不包含第一滤波器F1、第三开关SW3和第一天线ANT1。其中,端口Port1为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出端,其等效阻抗为50Ω。第一电容C1的电容值为10.5pF。第六电容C6的电容值为5pF。第四电阻R4为第二开关SW2的等效阻抗,为1.5Ω。第二电感L2的电感值为0.45nH。第三电感L3的电感值为1.5nH。第五电容C5的电容值为1.7pF。第一电阻R1为第一开关SW1的第一触点a和第三触点c之间的等效阻抗,为3Ω。第三电容C3的电容值为0.7pF。第二电容C2的电容值为3.6pF。端口Port2为第二滤波器F2的第一端,其等效阻抗为50Ω。
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电路30的电路结构图。如图1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匹配滤波单元311还包括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和第五电容C5。第一电容C1的第一极板与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极板与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及第三电感L3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与地线GND连接,第三电感L3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SW1的第一触点a连接。第五电容C5的第一极板与第三电感L3的第二端连接,第五电容C5的第二极板与地线GND连接。
第一阻抗补偿单元312包括第四电容C4和第一电感L1。第四电容C4的第一极板与第一开关SW1的第三触点c连接,第四电容C4的第二极板与第二滤波器F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与第四电容C4的第二极板连接,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与地线GND连接。
第二阻抗补偿单元313包括第六电容C6和第二开关SW2。第六电容C6的第一极板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极板连接,第六电容C6的第二极板与第二开关SW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开关SW2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二极板连接。第二开关SW2关断时,第二阻抗补偿单元313不工作。第二开关SW2导通时,第二阻抗补偿单元313工作。
图15是图14所示中从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出端到第二滤波器F2的第一端的电路结构的等效电路图。也就是说,图15所示的等效电路是基于图14所示的电路结构中的第二开关SW2闭合、第一开关SW1的第一触点a和第三触点c导通的电路,且不包含第一滤波器F1、第三开关SW3和第一天线ANT1。其中,端口Port1为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出端。第四电阻R4为第二开关SW2的等效阻抗。第一电阻R1为第一开关SW1的第一触点a和第三触点c之间的等效阻抗。端口Port2为第二滤波器F2的第一端。根据图12至图15可知,在上述射频电路30的两种不同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阻抗补偿单元312的结构不同。
图16至图19是图13或图15所示的等效电路输入中频信号时的史密斯圆图,其中所输入的信号的频率为1950MHz。
图16所示的史密斯圆图对应于图13所示的等效电路。在图16所示的史密斯圆图中,曲线③表示从端口Port2(第二滤波器F2的第一端)开始,加入第二电容C2前后的阻抗变化。也就是说,曲线③的起点表示输入的信号的频率为1950MHz的情况下,未在电路中加入第二电容C2时电路的阻抗。曲线③的终点表示输入的信号的频率为1950MHz的情况下,在电路中加入第二电容C2但未加入第三电容C3时电路的阻抗。曲线④表示加入第三电容C3前后的阻抗变化。曲线④的起点与曲线③的终点为同一点。曲线④的终点表示输入的信号的频率为1950MHz的情况下,在电路中加入第三电容C3后电路的阻抗。根据图16可知,在电路中加入了第三电容C3之后,电路的阻抗为31.2250-j30.4033Ω。此时,电路中阻抗的实部为31.2250Ω,虚部为-30.4033Ω。
图17所示的史密斯圆图对应于图15所示的等效电路。在图17所示的史密斯圆图中,曲线⑤表示从端口Port2(第二滤波器F2的第一端)开始,加入第一电感L1前后的阻抗变化。也就是说,曲线⑤的起点表示输入的信号的频率为1950MHz的情况下,未在电路中加入第一电感L1时电路的阻抗。曲线⑤的终点表示输入的信号的频率为1950MHz的情况下,在电路中加入第一电感L1但未加入第四电容C4时电路的阻抗。曲线⑥表示加入第四电容C4前后的阻抗变化。曲线⑥的起点与曲线⑤的终点为同一点。曲线⑥的终点表示输入的信号的频率为1950MHz的情况下,在电路中加入第四电容C4后电路的阻抗。根据图16和图17可知,曲线④的终点和曲线⑥的终点几乎位于同一点。这表示由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构成的第一阻抗补偿单元312对电路阻抗所起到的作用,与第四电容C4和第一电感L1构成的第一阻抗补偿单元312对电路阻抗所起到的作用相同。根据图17可知,在电路中加入了第四电容C4之后,电路的阻抗为30.0703-j30.1100Ω。此时,电路中阻抗的实部为30.0703Ω,虚部为-30.1100Ω。
图18所示的史密斯圆图可以对应于图15所示的等效电路。在图18所示的史密斯圆图中,曲线⑦表示在加入第四电容C4后,继续加入第一电阻R1后的阻抗变化。曲线⑦的起点和曲线⑥的终点(或曲线④的终点)为同一点。曲线⑦的终点表示输入的信号的频率为1950MHz的情况下,在电路中加入第一电阻R1后电路的阻抗。曲线⑧表示加入第五电容C5前后的阻抗变化。曲线⑧的起点和曲线⑦的终点为同一点。曲线⑧的终点表示输入的信号的频率为1950MHz的情况下,在电路中加入第五电容C5后电路的阻抗。曲线⑨表示加入第三电感L3前后的阻抗变化。曲线⑨的起点和曲线⑧的终点为同一点。曲线⑨的终点表示输入的信号的频率为1950MHz的情况下,在电路中加入第三电感L3后电路的阻抗。曲线⑩表示加入第二电感L2前后的阻抗变化。曲线⑩的起点和曲线⑨的终点为同一点。曲线⑩的终点表示输入的信号的频率为1950MHz的情况下,在电路中加入第二电感L2后电路的阻抗。曲线表示加入第一电容C1前后的阻抗变化。曲线/>的起点和曲线⑩的终点为同一点。曲线/>的终点表示输入的信号的频率为1950MHz的情况下,在电路中加入第一电容C1后电路的阻抗。根据图18可知,在电路中包含了第一电感L1、第四电容C4、第一电阻R1、第五电容C5、第三电感L3、第二电感L2和第一电容C1后,电路的阻抗为2.81049-j2.44706Ω。此时,电路中阻抗的实部为2.81049Ω,接近3Ω;但虚部为-2.44706Ω,不为0。因此,还需要通过第二阻抗补偿单元313来消除虚部。
图19所示的史密斯圆图可以对应于图15所示的等效电路。在图19所示的史密斯圆图中,在加入由第六电容C6和第四电阻R4构成的第二阻抗补偿单元313后,曲线的终点发生了变化。根据图19可知,此时,图15所示的等效电路的阻抗为2.959+j0.063Ω。此时,电路中阻抗的实部为2.959Ω,接近3Ω;虚部为0.063Ω,接近0。由此可见,对于图12或图14所示的电路结构,当第二开关SW2闭合,且第一开关SW1的第一触点a和第三触点c导通时,若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入端输入第二输入信号,阻抗调整模块310的阻抗大约为3Ω左右,能够满足第一功率放大器PA1工作于MB频段时对功率等级的要求。而当第二开关SW2断开时,且第一开关SW1的第一触点a和第二触点b导通时,阻抗调整模块310的等效电路与图7所示的等效电路相同。这种情况下,根据图8所示的史密斯圆图可知,若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入端输入第一输入信号,阻抗调整模块310的阻抗大约为2.5Ω左右,能够满足第一功率放大器PA1工作于HB频段时对功率等级的要求。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射频电路30,通过调节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出端与第一天线ANT1之间的阻抗,既能够对高频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信号至天线,还能够对中频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信号至天线,从而可以提高射频电路30的集成度,丰富射频电路30的应用场景。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射频电路30,能够将用于对HB信号进行放大的功率放大器PA1复用为对MB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从而当该射频电路30应用于射频模组40时,可以减少PCB面积,节省成本。/>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射频电路30中的阻抗调整模块310进行进一步的拓展。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入端还用于输入第三输入信号。第三输入信号的频率处于第三频段。第一频段的最小值大于第三频段的最大值,且第三频段与第二频段是两个不同的频段。这里的第三频段为MB中的一个频段,也就是说,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入端输入第一频段的第一输入信号时,第一功率放大器PA1对功率等级的要求高于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入端输入第三频段的第三输入信号时第一功率放大器PA1对功率等级的要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频段为1710MHz到2025MHz中的一个频段。例如,第三频段可以为B39频段或N39频段(频率范围为1880MHz到1920MHz)。在本申请中,虽然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均为中频中的一个频段,但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入端输入第三频段的第三输入信号时,第一功率放大器PA1对功率的要求可以不同于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入端输入第二频段的第二输入信号时第一功率放大器PA1对功率的要求。基于此,阻抗调整模块310的阻抗还能够切换至第三阻抗。第一阻抗小于第三阻抗。第三阻抗可以等于第二阻抗,也可以不等于第二阻抗,在此不做限定。当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入端输入第三输入信号时,由于第三输入信号的频率处于第三频段内,此时第一功率放大器PA1对功率等级的要求相对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入端输入第一输入信号的情况较低,阻抗调整模块310可以切换至(相对第一阻抗)较高的第三阻抗。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射频电路3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0所示,为使阻抗调整模块310可以切换至(相对第一阻抗)较高的第三阻抗,阻抗调整模块310还可以包括第三阻抗补偿单元314、第三滤波器F3和第四阻抗补偿单元315。
第一开关SW1还具有第四触点d,第一开关SW1的第四触点d与第三阻抗补偿单元314的第一端连接。在此,第一开关SW1可以是一个单刀三掷开关,从而使第二触点b、第三触点c、第四触点d中的任意一个均能够与第一触点a导通。第三阻抗补偿单元314的第二端与第三滤波器F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滤波器F3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一天线ANT1连接。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第三开关SW3还具有第四触点d,第三开关SW3的第四触点d与第三滤波器F3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开关SW3可以是一个单刀三掷开关,从而使第二触点b、第三触点c、第四触点d中的任意一个均能够与第一触点a导通。其中,第三滤波器F3工作于第三频段。第四阻抗补偿单元315与第一电容C1并联。
在图20所示的射频电路30中,作为第一种示例,在第四阻抗补偿单元315工作,且第一开关SW1的第一触点a和第四触点d导通(即第三阻抗补偿单元314工作)时,阻抗调整模块310切换至第三阻抗。也就是说,在这一示例中,当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入端输入第三输入信号时,第二阻抗补偿单元313不工作,第四阻抗补偿单元315工作,且第一开关SW1的第一触点a和第四触点d导通,第三开关SW3的第四触点d和第一触点a导通。此时,第三输入信号依次经第一功率放大器PA1、匹配滤波单元311和第四阻抗补偿单元315、第一开关SW1的第一触点a和第四触点d、第三阻抗补偿单元314、第三滤波器F3、第三开关SW3的第四触点d和第一触点a后输出至第一天线ANT1,从而使第一天线ANT1发射无线信号。
作为第二种示例,在第二阻抗补偿单元313和第四阻抗补偿单元315均工作,且第一开关SW1的第一触点a和第四触点d导通(即第三阻抗补偿单元314工作)时,阻抗调整模块310切换至第三阻抗。也就是说,在这一示例中,当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入端输入第三输入信号时,第二阻抗补偿单元313工作、第四阻抗补偿单元315工作,且第一开关SW1的第一触点a和第四触点d导通,第三开关SW3的第四触点d和第一触点a导通。此时,第三输入信号依次经第一功率放大器PA1、匹配滤波单元311和第二阻抗补偿单元313、第四阻抗补偿单元315、第一开关SW1的第一触点a和第四触点d、第三阻抗补偿单元314、第三滤波器F3、第三开关SW3的第四触点d和第一触点a后输出至第一天线ANT1,从而使第一天线ANT1发射无线信号。
图21和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种不同射频电路30的电路结构图。如图21和图22所示,第四阻抗补偿单元315可以包括串联在一起的第九电容C9和第四开关SW4。第四开关SW4关断时,第四阻抗补偿单元315不工作。第四开关SW4导通时,第四阻抗补偿单元315工作。作为一种示例,如图21所示,第三阻抗补偿单元314包括第七电容C7和第八电容C8。其中,第七电容C7的第一极板与第一开关SW1的第四触点d连接,第七电容C7的第二极板与第三滤波器F3的第一端连接。第八电容C8的第一极板与第七电容C7的第一极板连接。第八电容C8的第二极板与地线GND连接。作为另一种示例,如图22所示,第三阻抗补偿单元314包括第十电容C10和第四电感L4。其中,第十电容C10的第一极板与第一开关SW1的第四触点d连接,第十电容C10的第二极板与第三滤波器F3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感L4的第一端与第十电容C10的第二极板连接,第四电感L4的第二端与地线GND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基于图20至图22中所示的射频电路30的电路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图12或图14所示的射频电路30中再增加多个阻抗补偿单元,以使阻抗调整模块310可以切换至多个不同的阻抗。第二,在上述实施例中,是以阻抗调整模块310可以从较小的第一阻抗调整至较大的第二阻抗(或第三阻抗),以使用于对HB信号进行放大的功率放大器可以复用为对MB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为例进行说明的。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阻抗调整模块310也可以从较大的第二阻抗(或第三阻抗)调整至较小的第一阻抗,以使用于对MB信号进行放大的功率放大器可以复用为对HB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第三,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滤波器F1的第二端和第二滤波器F2的第二端均用于与同一天线(即第一天线ANT1)连接,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滤波器F1的第二端和第二滤波器F2的第二端也可以分别连接至不同的天线。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申请的射频电路30能够做出的合理改进,也应理解为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电路30的器件结构图。如图23所示,射频电路30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包括第一器件302、第二器件304和多个电感、电容。
第一器件302可以是由砷化镓(gallium arsenide,GaAs)制成的半导体器件。在第一器件302中,集成有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第一电容C1和第六电容C6。第一器件302还具有端口B1和端口B2。其中,第一电容C1和第六电容C6可以在GaAs裸片上实现。第一电容C1的第一极板和第六电容C6的第一极板均与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出端连接。
第二器件304可以是由绝缘层上的硅(silicon on insulator,SOI)制成的半导体器件。在第二器件304中,集成有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第二器件304还具有端口B3、端口B4、端口B5、端口B6和端口B7。其中,第二开关SW2位于端口B3和端口B4之间。第一开关SW1可以是一个单刀双掷开关,位于端口B5、端口B6和端口B7之间,以使端口B6、端口B7的任意一个均可以与端口B5导通。端口B1与端口B3连接,端口B4与端口B2连接。端口B6与第一滤波器F1的第一端连接。端口B7与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的第一极板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极板与第二滤波器F2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极板与地线GND连接。第三电感L3的第一端与端口B2连接,第三电感L3的第二端与端口B5连接。第五电容C5的第一极板与端口B5连接,第五电容C5的第二极板与地线GND连接。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与端口B2连接,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与地线GND连接。
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可以是绕线电感,也可以是贴片电感。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五电容C5可以贴片电容。第一器件302、第二器件304、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五电容C5、第一滤波器F1和第二滤波器F2可以位于一个PCB板上,从而通过PCB板实现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射频电路30至少具备如下优点:1、通过调节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出端与第一天线ANT1之间的阻抗,既能够对高频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信号至天线,还能够对中频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信号至天线。也就是说,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出端与第一天线ANT1之间的阻抗可调节,如此,使第一功率放大器PA1所使用的频率范围可调节,可以提高射频电路30的工作频率范围和集成度。2、当该射频电路30应用于射频模组40时,仅需第一功率放大器PA1和另外一个用于对MB信号进行放大的功率放大器即可实现MB与MB的ENDC发射,可以减少射频模组40在PCB板上占用的面积,节省电子设备的成本,且可以丰富射频模组40的应用场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射频模组40。射频模组40可以是将众多电子器件封装在一起的一个芯片。一般地,射频模组40中的众多电子器件构成至少一个射频电路。图2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模组4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4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模组40可以包括两个射频电路,即第一射频电路42和第二射频电路44。其中,第一射频电路42是如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射频电路30。第二射频电路44包括第二功率放大器PA2和第四滤波器F4。
第二功率放大器PA2用于对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一般地,第二功率放大器PA2对信号进行功率放大时,仅放大信号的振幅。第二功率放大器PA2的输入端用于输入第四输入信号。其中,第四输入信号处于的频率处于第四频段。第一频段的最小值大于第四频段的最大值,且第四频段与第二频段不同。这里的第四频段为MB中的一个频段。也就是说,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入端输入第一频段的第一输入信号时,第一功率放大器PA1对功率等级的要求高于第二功率放大器PA2的输入端输入第四频段的第四输入信号时第二功率放大器PA2对功率等级的要求。一般地,MB中包括多个频段,第四频段可以为MB中的B1或N1频段(频率范围为1920MHz到1980MHz);或者,第四频段也可以为MB中的B3或N3频段(频率范围为1710MHz到1785MHz)。一般的,当第二频段为B1频段时,第四频段可以为N3频段;当第二频段为B3频段时,第四频段可以为N1频段。第二功率放大器PA2的输入端输入第四频段的第四输入信号时,第二功率放大器PA2对功率等级的要求可以为PC3。
射频模组40具有第一输入端口IN1、第二输入端口IN2、第一天线端口A1和第二天线端口A2。第一射频电路42中的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入端与第一输入端口IN1连接。第一射频电路42中的阻抗调整模块310的输出端与第一天线端口A1连接。第一天线端口A1用于与第一天线ANT1(图中未示出)连接。第二射频电路44中的第二功率放大器PA2的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口IN2连接。第二功率放大器PA2的输出端与第四滤波器F4的第一端连接。第四滤波器F4的第二端与第二天线端口A2连接。第二天线端口A2用于与第二天线ANT2(图中未示出)连接。其中,第四滤波器F4工作于第四频段。
该射频模组40包括如下两种工作方式:
在第一种工作方式中,第一输入端口IN1用于输入HB信号,阻抗调整模块310可以切换至较低的第一阻抗;第二输入端口IN2用于输入MB信号。这种情况下,第一输入端口IN1可以输入第一输入信号,如N41频段的信号,第二输入端口IN2可以输入第四输入信号,如B1频段的信号。此时,第一射频电路42可以对第一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后从第一天线端口A1输出至第一天线ANT1,从而使第一天线ANT1发射无线信号。第二射频电路44可以对第四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后从第二天线端口A2输出至第二天线ANT2,从而使第二天线ANT2发射无线信号。如此,即可实现HB与MB的ENDC。
在第二种工作方式中,第一输入端口IN1用于输入MB信号,阻抗调整模块310可以切换至较高的第二阻抗;第二输入端口IN2用于输入MB信号。这种情况下,第一输入端口IN1可以输入第二输入信号,如N3频段的信号,第二输入端口IN2可以输入第四输入信号,如B1频段的信号。此时,第一射频电路42可以对第二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后从第一天线端口A1输出至第一天线ANT1,从而使第一天线ANT1发射无线信号。第二射频电路44可以对第四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后从第二天线端口A2输出至第二天线ANT2,从而使第二天线ANT2发射无线信号。如此,即可实现MB与MB的ENDC。
图25和图2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种不同射频模组4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前所述,射频模组40的第一射频电路42中的阻抗调整模块310可以包括第二滤波器F2。这种情况下,射频模组40还可以包括第五滤波器F5。
第五滤波器F5的第一端用于与第三功率放大器LNA1的输入端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第三功率放大器LNA1也集成于该射频模组40中,第三功率放大器LNA1是一个低噪声放大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6所示,射频模组40用于与其他分集接收模组410连接。第三功率放大器LNA1(图中未示出)可以集成于分集接收模组410中。第五滤波器F5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一天线ANT1连接。第五滤波器F5工作于第二频段。也就是说,第五滤波器F5与第二滤波器F2组成双工器。这种情况下,当射频模组40工作于上行模式,且第一功率放大器PA1的输入端输入第二频段的第二输入信号时,第二阻抗补偿单元313工作,且第一开关SW1的第一触点a和第三触点c导通、第三开关SW3的第三触点c和第一触点a导通,从而使第一天线ANT1可以发射第二频段的无线信号。当射频模组40工作于下行模式,且第一天线ANT1接收第二频段的无线信号时,第一天线ANT1可以将接收的无线信号转换为第二接收信号。第二接收信号依次经第五滤波器F5和第三功率放大器LNA1后输出。
下面结合图25,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射频模组40的工作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描述。这一示例中,射频模组40既可以工作于上行模式,又可以工作于下行模式。
如图25所示,射频模组40具有第一输入端口IN1、第二输入端口IN2、接收端口RX1、第一输出端口OUT1、第二输出端口OUT2、第一天线端口A1和第二天线端口A2。在这一实施例中,第一输入端口IN1和第二输入端口IN2均用于输入信号。接收端口RX1用于接收信号。第一输出端口OUT1和第二输出端口OUT2用于输出信号。第一天线端口A1用于与第一天线ANT1连接。第二天线端口A2用于与第二天线ANT2连接。第二滤波器F2和第五滤波器F5工作于MB的N1频段;第一滤波器F1工作于HB的N41频段;第七滤波器F7工作于HB的N40频段;第四滤波器F4和第八滤波器F8工作于B3频段;第九滤波器F9和第十滤波器F10工作于B1频段;第十一滤波器F11和第十二滤波器F12工作于B2频段。
上行模式1:第一输入端口IN1用于输入N41频段的第一输入信号。这种情况下,第二开关SW2断开,第一开关SW1的第一触点a和第二触点b导通,第三开关SW3的第二触点b和第一触点a导通。此时,第一输入信号依次经第一功率放大器PA1、匹配滤波单元311(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和第五电容C5,不包括第六电容C6)、第一开关SW1、第一滤波器F1和第三开关SW3,从第一天线端口A1输出至第一天线ANT1,从而使第一天线ANT1发射无线信号。
上行模式2:第一输入端口IN1用于输入N40频段的第一输入信号。这种情况下,第二开关SW2断开,第一开关SW1的第一触点a和第四触点d导通,第三开关SW3的第四触点d和第一触点a导通。此时,第一输入信号依次经第一功率放大器PA1、匹配滤波单元311(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和第五电容C5,不包括第六电容C6)、第一开关SW1、第七滤波器F7和第三开关SW3,从第一天线端口A1输出至第一天线ANT1,从而使第一天线ANT1发射无线信号。
上行模式3:第一输入端口IN1用于输入N1频段的第二输入信号。这种情况下,第二开关SW2闭合,第一开关SW1的第一触点a和第三触点c导通,第三开关SW3的第三触点c和第一触点a导通。此时,第二输入信号依次经第一功率放大器PA1、匹配滤波单元311(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感L2、第三电感L3、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和第二开关SW2)、第一开关SW1、第一阻抗补偿单元312(包括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第二滤波器F2和第三开关SW3,从第一天线端口A1输出至第一天线ANT1,从而使第一天线ANT1发射无线信号。
上行模式4:第二输入端口IN2用于输入B3频段的第四输入信号。这种情况下,第五开关SW5的第一触点a和第三触点c导通,第三开关SW3的第五触点e和第七触点g导通。此时,第四输入信号依次经第二功率放大器PA2、第五开关SW5、第四滤波器F4和第三开关SW3,从第二天线端口A2输出至第二天线ANT2,从而使第二天线ANT2发射无线信号。
上行模式5:第二输入端口IN2用于输入B1频段的第四输入信号。这种情况下,第五开关SW5的第一触点a和第二触点b导通,第三开关SW3的第五触点e和第七触点g导通。此时,第四输入信号依次经第二功率放大器PA2、第五开关SW5、第九滤波器F9和第三开关SW3,从第二天线端口A2输出至第二天线ANT2,从而使第二天线ANT2发射无线信号。
上行模式6:第二输入端口IN2用于输入B2频段的第四输入信号。这种情况下,第五开关SW5的第一触点a和第四触点d导通,第三开关SW3的第六触点f和第七触点g导通。此时,第四输入信号依次经第二功率放大器PA2、第五开关SW5、第十一滤波器F11和第三开关SW3,从第二天线端口A2输出至第二天线ANT2,从而使第二天线ANT2发射无线信号。
下行模式1:第一天线ANT1用于接收N1频段的无线信号。这种情况下,第三开关SW3的第一触点a和第三触点c导通,第六开关SW6的第三触点c和第一触点a导通,第八开关SW8的第二触点b和第四触点d(或第三触点c)导通。此时,第一天线ANT1接收无线信号并生成第二接收信号。第二接收信号经第三开关SW3、第五滤波器F5后从接收端口RX1和第六开关SW6输入至第三功率放大器LNA1,再经第八开关SW8后从第二输出端口OUT2输出。
下行模式2:第二天线ANT2用于接收B3频段的无线信号。这种情况下,第三开关SW3的第七触点g和第五触点e导通,第七开关SW7的第二触点b和第一触点a导通,第八开关SW8的第一触点a和第三触点c导通。此时,第二天线ANT2接收无线信号生成第四接收信号。第四接收信号经第三开关SW3、第八滤波器F8、第七开关SW7、第四功率放大器LNA2和第八开关SW8后,从第一输出端口OUT1输出。
下行模式3:第二天线ANT2用于接收B1频段的无线信号。这种情况下,第三开关SW3的第七触点g和第五触点e导通,第七开关SW7的第三触点c和第一触点a导通,第八开关SW8的第一触点a和第三触点c导通。此时,第二天线ANT2接收无线信号生成第四接收信号。第四接收信号经第三开关SW3、第十滤波器F10、第七开关SW7、第四功率放大器LNA2和第八开关SW8后,从第一输出端口OUT1输出。
下行模式4:第二天线ANT2用于接收B2频段的无线信号。这种情况下,第三开关SW3的第七触点g和第六触点f导通,第七开关SW7的第四触点d和第一触点a导通,第八开关SW8的第一触点a和第三触点c导通。此时,第二天线ANT2接收无线信号生成第四接收信号。第四接收信号经第三开关SW3、第十二滤波器F12、第七开关SW7、第四功率放大器LNA2和第八开关SW8后,从第一输出端口OUT1输出。
上述任意一种上行模式可以与上述任意一种下行模式相组合。上述上行模式1、2中的任意一个与上行模式4、5、6中的任意一个相组合时,即可实现HB与MB的ENDC发射。上述上行模式3与上行模式4、5、6中的任意一个相组合时,即可实现MB与MB的ENDC发射。
图26所示的射频模组40的结构相较于图25所示的射频模组40的结构,其差别仅在于:1、图25中第五滤波器F5的第一端与接收端口RX1连接;图26中第五滤波器F5的第一端与分集接收模组410连接。2、图25中第二滤波器F2的第二端、第五滤波器F5的第二端、第一滤波器F1的第二端均用于通过第三开关SW3与第一天线ANT1连接;图26中第二滤波器F2的第二端、第五滤波器F5的第二端用于第三天线ANT3连接,第一滤波器F1的第二端用于通过第三开关SW3与第一天线ANT1连接。也就是说,在图2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滤波器F1的第二端和第二滤波器F2的第二端分别连接至不同的天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射频模组40至少具有如下优点:1、第一功率放大器PA1能够对高频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信号至天线,还能够对中频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信号至天线。也就是说,第一功率放大器PA1所使用的频率范围可调节,可以提高射频电路30的工作频率范围和集成度。2、仅需第一功率放大器PA1和第二功率放大器PA2即可实现MB与MB的ENDC发射,可以减少射频模组40在PCB板上占用的面积,节省电子设备的成本,且可以丰富射频模组40的应用场景。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功率放大器和阻抗调整模块;
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阻抗调整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阻抗调整模块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一天线连接;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一频段的第一输入信号或第二频段的第二输入信号,所述阻抗调整模块的阻抗能够在第一阻抗与第二阻抗之间进行切换,所述第一频段的最小值大于所述第二频段的最大值,所述第一阻抗小于所述第二阻抗;
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所述第一输入信号时,所述阻抗调整模块切换至所述第一阻抗;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所述第二输入信号时,所述阻抗调整模块切换至所述第二阻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调整模块包括:匹配滤波单元、第一开关、第一滤波器、第一阻抗补偿单元、第二滤波器和第二阻抗补偿单元;
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匹配滤波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匹配滤波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触点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滤波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触点与所述第一阻抗补偿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阻抗补偿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滤波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滤波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滤波器的第二端均用于与所述第一天线连接,所述第一滤波器工作于所述第一频段,所述第二滤波器工作于所述第二频段;
所述匹配滤波单元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触点之间的第一电容,所述第二阻抗补偿单元与所述第一电容并联;
在所述第二阻抗补偿单元不工作,且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导通时,所述阻抗调整模块切换至所述第一阻抗;在所述第二阻抗补偿单元工作,且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触点和第三触点导通时,所述阻抗调整模块切换至所述第二阻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抗补偿单元包括:第二电容、第三电容;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极板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触点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极板与所述第二滤波器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极板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极板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极板与地线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抗补偿单元包括:第四电容、第一电感;
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极板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触点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极板与所述第二滤波器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极板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地线连接。
5.如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滤波单元还包括: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五电容;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极板与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极板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地线连接,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触点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极板与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极板与地线连接。
6.如权利要求2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抗补偿单元包括:第六电容和第二开关;
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极板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极板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极板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极板连接;
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所述第一频段的第一输入信号时,所述第二开关关断;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所述第二频段的第二输入信号时,所述第二开关导通。
7.如权利要求2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还用于输入第三频段的第三输入信号,所述第一频段的最小值大于所述第三频段的最大值,且所述第三频段与所述第二频段不同;
所述阻抗调整模块还包括:第三阻抗补偿单元、第三滤波器和第四阻抗补偿单元;
所述第一开关还具有第四触点,所述第一开关的第四触点与所述第三阻抗补偿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阻抗补偿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滤波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滤波器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第一天线连接,所述第三滤波器工作于所述第三频段;所述第四阻抗补偿单元与所述第一电容并联;
在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所述第三输入信号时,所述第四阻抗补偿单元工作,且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触点和第四触点导通,以使所述阻抗调整模块切换至第三阻抗;或,在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入所述第三输入信号时,所述第二阻抗补偿单元和所述第四阻抗补偿单元均工作,且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触点和第四触点导通,以使所述阻抗调整模块切换至第三阻抗;
所述第一阻抗小于所述第三阻抗。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射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段为2300兆赫兹到2700兆赫兹中的一个频段;所述第二频段为1710兆赫兹到2025兆赫兹中的一个频段。
9.一种射频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射频电路和第二射频电路;所述第一射频电路是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射频电路,所述第二射频电路包括第二功率放大器和第四滤波器;
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滤波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滤波器的第二端用于与第二天线连接;所述第二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用于输入第四频段的第四输入信号,所述第一频段的最小值大于所述第四频段的最大值,且所述第四频段与所述第二频段不同;所述第四滤波器工作于所述第四频段。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射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频段为1710兆赫兹到2025兆赫兹中的一个频段。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射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调整模块包括:匹配滤波单元、第一开关、第一滤波器、第一阻抗补偿单元、第二滤波器和第二阻抗补偿单元;
所述射频模组还包括:第五滤波器,所述第五滤波器的第一端用于与第三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滤波器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第一天线连接;所述第五滤波器工作于所述第二频段。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如权利要求9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射频模组;
所述阻抗调整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天线连接,所述第四滤波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天线连接。
CN202211057355.5A 2022-08-31 2022-08-31 射频电路、射频模组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76748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7355.5A CN117674882A (zh) 2022-08-31 2022-08-31 射频电路、射频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7355.5A CN117674882A (zh) 2022-08-31 2022-08-31 射频电路、射频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74882A true CN117674882A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85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57355.5A Pending CN117674882A (zh) 2022-08-31 2022-08-31 射频电路、射频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7488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493235B1 (en) Versatile RF front-end for multiband mobile terminals
US7912499B2 (en) Techniques for partitioning radio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467827B2 (en) Techniques for partitioning radio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1938464B1 (en) Multiband or multimode front end antenna switch
US8023995B2 (en) Radio frequency de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ing the same
CN108352853B (zh) 分波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CN1977467B (zh) 高频部件和多波段通信装置
US11283416B2 (en) Loadline switchable push/pull power amplifier
CN106416061A (zh) 宽带功率放大器系统和方法
WO2018123972A1 (ja) 高周波モジュール及び通信装置
CN114024507B (zh) 功率放大电路、射频前端电路、电子设备及信号放大方法
JP2009094713A (ja) 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移動通信端末
JP2008072738A (ja) 高周波回路、高周波部品及びマルチバンド通信装置
JP4702620B2 (ja) 高周波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
CN111865386B (zh) 一种有源天线系统、控制方法和无线设备
WO2005083893A1 (ja) アイソレーショントラップ回路、アンテナ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及び送信回路
JP2005354407A (ja) 高周波回路、高周波部品、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マルチバンド通信装置
WO2019244757A1 (ja) 高周波増幅回路および通信装置
CN101436866A (zh) 高频电子部件
CN114257190B (zh) 用于载波聚合的放大器电路
US20220345103A1 (en) Single antenna inductor to match all bands in a front-end module
CN117674882A (zh) 射频电路、射频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553256A (zh) 射频模组及电子设备
JP2009165077A (ja) アンテナスイッチ回路
CN219697643U (zh) 射频模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