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63129A - 一种预混合聚能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混合聚能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63129A
CN117663129A CN202410116085.3A CN202410116085A CN117663129A CN 117663129 A CN117663129 A CN 117663129A CN 202410116085 A CN202410116085 A CN 202410116085A CN 117663129 A CN117663129 A CN 1176631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mixing
burner
cavity
energy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160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63129B (zh
Inventor
李静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Yuyu Hard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Yuyu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Yuyu Hard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Yuyu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1608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631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76631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631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631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631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灶具燃烧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预混合聚能环装置,包括:底盘、预混盘、聚能环和燃烧器,预混盘架设在底盘上,并且预混盘与底盘之间形成预混腔;聚能环架设在预混盘上,预混盘和聚能环之间形成鼓风腔,鼓风腔与预混腔相连通,聚能环内设置有隔热腔;燃烧器位于预混盘和聚能环的中部,燃烧器下端一侧设置有预混气口,上端设置有火环,燃烧器悬挂设置在预混盘上,以使燃烧器封闭预混腔的上端,预混气口位于预混腔内;该预混合聚能环装置可以使燃气燃烧时可以更充分,热效率高,而且聚能环上端可以用于支撑锅具,隔热腔可以防止燃烧器在燃烧时热量传递到预混盘上,使得热量可以更好的集中在锅具下方,防止热量向四周散失,热利用率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预混合聚能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灶具燃烧器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尤其是一种预混合聚能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燃气燃烧器中,通常是采用引射管自然引射的方式,使得燃气喷射进入燃烧器时,将燃气与空气进行混合,但由于这种方式的空气并不能主动进行补充并与燃气混合,使得燃烧器中的燃气在燃烧时热效率不高,而且这种常规的燃烧器在炉灶上需要另外放置支撑架支持锅具,使得燃烧器在燃气燃烧时,热量不断向外散发,热利用率相对比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预混合聚能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混合聚能环装置,包括:
底盘;
预混盘,其架设在底盘上,并且所述预混盘与底盘之间形成预混腔;
聚能环,其架设在预混盘上,所述预混盘和聚能环之间形成鼓风腔,所述鼓风腔与预混腔相连通,所述聚能环内设置有隔热腔;
燃烧器,其位于预混盘和聚能环的中部,所述燃烧器下端一侧设置有预混气口,上端设置有火环,所述燃烧器悬挂设置在预混盘上,以使燃烧器封闭预混腔的上端,所述预混气口位于预混腔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鼓风腔对预混腔进行鼓风,使得空气可以不断鼓入预混腔内,令到空气可以不断进入燃烧器的预混气口里面,从而令到燃气可以更好的进行混合,以使燃气燃烧时可以更充分,热效率高,而且聚能环上端可以用于支撑锅具,隔热腔可以防止燃烧器在燃气燃烧时热量传递到预混盘上,使得热量可以更好的集中在锅具下方,防止热量向四周散失,热利用率更高。
进一步的,所述预混盘包括盘体,所述盘体上端为非封闭端,所述盘体下端架设在底盘上,所述盘体与底盘接触的位置形成密封面,所述盘体靠近预混腔的一侧开设有多个鼓风孔,所述鼓风腔通过鼓风孔与预混腔相连通,所述盘体下端连通设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与鼓风腔相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结构后,鼓风腔内部通过鼓风机不断鼓入空气,空气从鼓风孔鼓入预混腔内,从而使得空气可以不断进入到燃烧器的预混气口里面,令到燃气可以更好的与空气不断接触,混合更充分。
进一步的,所述聚能环包括中间盘和支撑环,所述中间盘的两侧分别架设在盘体的两侧上,以使中间盘将鼓风腔的上端封闭,所述支撑环架设在中间盘上端,所述中间盘和支撑环之间形成所述隔热腔,所述中间盘靠近燃烧器的一端具有垂直板,所述垂直板上开设有多个二次供氧孔,以使鼓风腔与二次供氧孔相连通,多个所述二次供氧孔与火环相对应。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结构后,支撑环用于支撑锅具,在燃烧器进行燃气燃烧过程中,热量集中在支撑环内,令到隔热腔内的空气加热膨胀散发溢出后,隔热腔内形成真空状态,可有效防止热量进一步传递到预混盘上,从而令到热量更集中,热利用率更高。
进一步的,所述盘体靠近燃烧器的一端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垂直板架设在延伸板上,所述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所述燃烧器本体的外壁设置有凸环,所述燃烧器本体的下端一侧设置有所述预混气口,所述凸环架设在延伸板上,以使预混气口位于预混腔内,所述火环安装在燃烧器本体的上端。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结构后,由于垂直板是在中间盘的内边缘折弯而成,垂直板与延伸板呈垂直状态,同时燃烧器通过凸环架设在延伸板上,使得二次供氧孔可以更好的为火环处提供燃烧时的二次供氧空气,燃烧时更进一步的充分。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板上设置定位凹槽,所述凸环的下端设置有与定位凹槽相对应的定位块。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结构后,燃烧器可以更好的稳固在延伸板上,使得燃烧器本体悬挂在预混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下端设置有燃烧器支撑座,所述燃烧器支撑座下端设置有燃气进口,所述燃气进口上端延伸进预混腔内,并且设置有燃气喷嘴,所述燃气喷嘴与预混气口相对应,所述燃烧器支撑座上还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延伸进预混腔内,所述支撑柱上端与燃烧器的下端相接触。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结构后,燃气从燃气进口进入,然后从燃气喷嘴处向预混气口喷出,使得燃气先与预混腔内的空气接触,然后进入到预混气口内,由于空气同样主动鼓入到预混气口内,使得初步预混的燃气再次在预混气口内进行混合,使其混合更充分。
进一步的,所述鼓风机具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连接有环形风管,所述环形风管环绕设置在鼓风腔内,所述环形风管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结构后,通过环形风管可以对鼓风腔内的空气鼓入更加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聚能环的中部呈内凹状,所述聚能环的上表面高于燃烧器的上表面。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结构后,使得聚能环在放置锅具后,锅具的底面与聚能环之间形成燃烧腔体,使热量可以更集中,防止热量散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预混合聚能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燃烧器支撑座、预混盘和燃烧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燃烧器支撑座和预混盘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燃烧器和燃气进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盘1、燃烧器支撑座2、预混盘3、聚能环4、燃烧器5、盘体6、中间盘7、支撑环8、鼓风腔9、隔热腔10、预混腔11、延伸板12、垂直板13、二次供氧孔14、燃烧器本体15、火环16、鼓风机17、燃气进口18、燃气喷嘴19、预混气口20、鼓风孔21、凸环22、定位块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预混合聚能环装置,包括:底盘1、预混盘3、聚能环4和燃烧器5,预混盘3架设在底盘1上,并且预混盘3与底盘1之间形成预混腔11;聚能环4架设在预混盘3上,预混盘3和聚能环4之间形成鼓风腔9,鼓风腔9与预混腔11相连通,聚能环4内设置有隔热腔10;燃烧器5位于预混盘3和聚能环4的中部,燃烧器5下端一侧设置有预混气口20,上端设置有火环16,燃烧器5悬挂设置在预混盘3上,以使燃烧器5封闭预混腔11的上端,预混气口20位于预混腔11内;本实施例通过鼓风腔9对预混腔11进行鼓风,使得空气可以不断鼓入预混腔11内,令到空气可以不断进入燃烧器5的预混气口20里面,从而令到燃气可以更好的进行混合,以使燃气燃烧时可以更充分,热效率高,而且聚能环4上端可以用于支撑锅具,隔热腔10可以防止燃烧器在燃气燃烧时热量传递到预混盘3上,使得热量可以更好的集中在锅具下方,防止热量向四周散失,热利用率更高。
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预混盘3包括盘体6,盘体6上端为非封闭端,盘体6下端架设在底盘1上,盘体6与底盘1接触的位置形成密封面,盘体6靠近预混腔11的一侧开设有多个鼓风孔21,鼓风腔9通过鼓风孔21与预混腔11相连通,盘体6下端连通设置有鼓风机17,鼓风机17与鼓风腔9相连通;鼓风腔9内部通过鼓风机17不断鼓入空气,空气从鼓风孔21鼓入预混腔11内,从而使得空气可以不断进入到燃烧器5的预混气口20里面,令到燃气可以更好的与空气不断接触,混合更充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鼓风机17具有出风口,出风口处连接有环形风管,环形风管环绕设置在鼓风腔9内,环形风管上开设有多个通孔,通过环形风管可以对鼓风腔9内的空气鼓入更加均匀;而且本实施例的聚能环4的中部呈内凹状,聚能环4的上表面高于燃烧器5的上表面;使得聚能环4在放置锅具后,锅具的底面与聚能环4之间形成燃烧腔体,使热量可以更集中,防止热量散失。
结合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聚能环4包括中间盘7和支撑环8,中间盘7的两侧分别架设在盘体6的两侧上,以使中间盘7将鼓风腔9的上端封闭,支撑环8架设在中间盘7上端,中间盘7和支撑环8之间形成隔热腔10,中间盘7靠近燃烧器5的一端具有垂直板13,垂直板13是在中间盘7的内边缘折弯而成,垂直板13上开设有多个二次供氧孔14,以使鼓风腔9与二次供氧孔14相连通,多个二次供氧孔14与火环16相对应;支撑环8用于支撑锅具,在燃烧器进行燃气燃烧过程中,热量集中在支撑环8内,令到隔热腔10内的空气加热膨胀散发溢出后,隔热腔10内形成真空状态,可有效防止热量进一步传递到预混盘3上,从而令到热量更集中,热利用率更高。
具体的,在盘体6靠近燃烧器5的一端设置有延伸板12,垂直板13架设在延伸板12上,燃烧器5包括燃烧器本体15,燃烧器本体15的外壁设置有凸环22,燃烧器本体15的下端一侧设置有预混气口20,凸环22架设在延伸板12上,以使预混气口20位于预混腔11内,火环16安装在燃烧器本体15的上端;由于垂直板13是在中间盘7的内边缘折弯而成,垂直板13与延伸板12呈垂直状态,同时燃烧器5通过凸环22架设在延伸板12上,使得二次供氧孔14可以更好的为火环16处提供燃烧时的二次供氧空气,燃烧时更进一步的充分。
为了令到燃烧器5可以更好的稳固在延伸板12上,使得燃烧器本体15悬挂在预混腔11内,本实施例在延伸板12上设置定位凹槽,凸环22的下端设置有与定位凹槽相对应的定位块23。
结合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底盘1下端设置有燃烧器支撑座2,燃烧器支撑座2下端设置有燃气进口18,燃气进口18上端延伸进预混腔11内,并且设置有燃气喷嘴19,燃气喷嘴19与预混气口20相对应,燃烧器支撑座2上还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延伸进预混腔11内,支撑柱上端与燃烧器5的下端相接触;燃气从燃气进口18进入,然后从燃气喷嘴19处向预混气口20喷出,使得燃气先与预混腔11内的空气接触,然后进入到预混气口20内,由于空气同样主动鼓入到预混气口20内,使得初步预混的燃气再次在预混气口20内进行混合,使其混合更充分。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预混合聚能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1);
预混盘(3),其架设在底盘(1)上,并且所述预混盘(3)与底盘(1)之间形成预混腔(11);
聚能环(4),其架设在预混盘(3)上,所述预混盘(3)和聚能环(4)之间形成鼓风腔(9),所述鼓风腔(9)与预混腔(11)相连通,所述聚能环(4)内设置有隔热腔(10);
燃烧器(5),其位于预混盘(3)和聚能环(4)的中部,所述燃烧器(5)下端一侧设置有预混气口(20),上端设置有火环(16),所述燃烧器(5)悬挂设置在预混盘(3)上,以使燃烧器(5)封闭预混腔(11)的上端,所述预混气口(20)位于预混腔(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混合聚能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盘(3)包括盘体(6),所述盘体(6)上端为非封闭端,所述盘体(6)下端架设在底盘(1)上,所述盘体(6)与底盘(1)接触的位置形成密封面,所述盘体(6)靠近预混腔(11)的一侧开设有多个鼓风孔(21),所述鼓风腔(9)通过鼓风孔(21)与预混腔(11)相连通,所述盘体(6)下端连通设置有鼓风机(17),所述鼓风机(17)与鼓风腔(9)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混合聚能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环(4)包括中间盘(7)和支撑环(8),所述中间盘(7)的两侧分别架设在盘体(6)的两侧上,以使中间盘(7)将鼓风腔(9)的上端封闭,所述支撑环(8)架设在中间盘(7)上端,所述中间盘(7)和支撑环(8)之间形成所述隔热腔(10),所述中间盘(7)靠近燃烧器(5)的一端具有垂直板(13),所述垂直板(13)上开设有多个二次供氧孔(14),以使鼓风腔(9)与二次供氧孔(14)相连通,多个所述二次供氧孔(14)与火环(16)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混合聚能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6)靠近燃烧器(5)的一端设置有延伸板(12),所述垂直板(13)架设在延伸板(12)上,所述燃烧器(5)包括燃烧器本体(15),所述燃烧器本体(15)的外壁设置有凸环(22),所述燃烧器本体(15)的下端一侧设置有所述预混气口(20),所述凸环(22)架设在延伸板(12)上,以使预混气口(20)位于预混腔(11)内,所述火环(16)安装在燃烧器本体(15)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混合聚能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12)上设置定位凹槽,所述凸环(22)的下端设置有与定位凹槽相对应的定位块(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混合聚能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下端设置有燃烧器支撑座(2),所述燃烧器支撑座(2)下端设置有燃气进口(18),所述燃气进口(18)上端延伸进预混腔(11)内,并且设置有燃气喷嘴(19),所述燃气喷嘴(19)与预混气口(20)相对应,所述燃烧器支撑座(2)上还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延伸进预混腔(11)内,所述支撑柱上端与燃烧器(5)的下端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混合聚能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17)具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连接有环形风管,所述环形风管环绕设置在鼓风腔(9)内,所述环形风管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混合聚能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环(4)的中部呈内凹状,所述聚能环(4)的上表面高于燃烧器(5)的上表面。
CN202410116085.3A 2024-01-29 2024-01-29 一种预混合聚能环装置 Active CN1176631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16085.3A CN117663129B (zh) 2024-01-29 2024-01-29 一种预混合聚能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16085.3A CN117663129B (zh) 2024-01-29 2024-01-29 一种预混合聚能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63129A true CN117663129A (zh) 2024-03-08
CN117663129B CN117663129B (zh) 2024-05-14

Family

ID=90064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16085.3A Active CN117663129B (zh) 2024-01-29 2024-01-29 一种预混合聚能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63129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04284A (ja) * 1999-04-16 2000-11-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コンロ
CN202532554U (zh) * 2012-03-25 2012-11-14 崔德臣 一种新型燃气灶
WO2014127725A1 (zh) * 2013-02-20 2014-08-28 浙江美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鼓风式全预混家用燃气灶
CN209459017U (zh) * 2018-08-19 2019-10-01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隔热罩的燃气灶
CN212390414U (zh) * 2020-06-29 2021-01-2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聚能盘和灶具
CN113494709A (zh) * 2020-03-20 2021-10-12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CN217302797U (zh) * 2022-04-24 2022-08-26 海南大学 一种用于纯氢燃气灶具的微预混燃烧炉头
CN116518369A (zh) * 2023-05-12 2023-08-01 李静师 预混合系统
CN116518368A (zh) * 2023-05-12 2023-08-01 李静师 预混合上进风燃烧器
CN219889556U (zh) * 2023-06-06 2023-10-24 佛山市宇煜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三环燃烧器预混结构
CN220038464U (zh) * 2023-06-06 2023-11-17 佛山市宇煜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燃烧器的进风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04284A (ja) * 1999-04-16 2000-11-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コンロ
CN202532554U (zh) * 2012-03-25 2012-11-14 崔德臣 一种新型燃气灶
WO2014127725A1 (zh) * 2013-02-20 2014-08-28 浙江美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鼓风式全预混家用燃气灶
CN209459017U (zh) * 2018-08-19 2019-10-01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隔热罩的燃气灶
CN113494709A (zh) * 2020-03-20 2021-10-12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CN212390414U (zh) * 2020-06-29 2021-01-2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聚能盘和灶具
CN217302797U (zh) * 2022-04-24 2022-08-26 海南大学 一种用于纯氢燃气灶具的微预混燃烧炉头
CN116518369A (zh) * 2023-05-12 2023-08-01 李静师 预混合系统
CN116518368A (zh) * 2023-05-12 2023-08-01 李静师 预混合上进风燃烧器
CN219889556U (zh) * 2023-06-06 2023-10-24 佛山市宇煜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三环燃烧器预混结构
CN220038464U (zh) * 2023-06-06 2023-11-17 佛山市宇煜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燃烧器的进风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63129B (zh) 202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64981B (zh) 一种灶用隔热罩以及应用有该灶用隔热罩的燃气灶
CN219889556U (zh) 一种三环燃烧器预混结构
CN108386838A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07975799A (zh) 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17663129B (zh) 一种预混合聚能环装置
CN203963931U (zh) 燃烧器和具有其的燃气灶
CN220038464U (zh) 一种燃烧器的进风结构
CN110260320B (zh) 一体式集热罩、灶具燃烧器以及灶具
CN107559825B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08758630A (zh)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CN109990287B (zh) 燃烧器及包含其的燃气灶
CN210320030U (zh) 聚能预混节能炉头
CN111219745A (zh) 一种聚能灶具及烟机系统
CN221054999U (zh) 燃烧器和灶具
CN111964061B (zh) 聚能圈组件及燃气灶
CN215863399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火盖的燃烧器
CN218883966U (zh) 一种商用燃气灶具助燃高效燃烧器
CN217928882U (zh) 一种燃气灶
CN213872688U (zh) 预混燃气灶的炉头结构
CN212961727U (zh) 一种商用燃气大锅灶
CN219868002U (zh) 一种可提高进风量的燃烧炉头及具有其的燃气灶
CN219913046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4370189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CN219656074U (zh) 燃烧器
CN211695011U (zh) 一种聚能灶具及烟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