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62831A - 电动阀 - Google Patents

电动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62831A
CN117662831A CN202310817725.9A CN202310817725A CN117662831A CN 117662831 A CN117662831 A CN 117662831A CN 202310817725 A CN202310817725 A CN 202310817725A CN 117662831 A CN117662831 A CN 1176628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upport member
opening
drive shaft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177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城力树
大内共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ko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ko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koki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ko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662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628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ally Driven Valve-Operat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流量控制性优异的电动阀。电动阀(10)具备:具有在底部形成有阀座(24A)的阀室(24C)、第一开口(24A1)以及第二开口(24B1)的阀主体(24);在阀室内旋转,控制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的流路的开闭状态的阀芯(24D);与阀主体接合且具有底部(12A)的筒状的壳体(12);设置于壳体的外侧的定子(14);在壳体的内侧设置于底部的一侧的支承部件(16);一端支承于支承部件且另一端沿着壳体的轴向延伸的传递轴(18);设置于壳体的内侧的转子(20);驱动阀芯旋转的驱动轴(22);使转子的旋转减速并向驱动轴输出的减速装置(21);及对阀芯施加朝向阀座的负荷的弹簧部件(26)。

Description

电动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阀。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如专利文献1那样,通过进给螺纹机构使阀芯上下移动而进行流量调节的针阀型的电动阀(以下,称为电动针阀)。电动针阀具备:阀主体;安装于阀主体的筒状的壳体;设置于壳体的内侧的转子;以及配置于壳体的外侧并使转子旋转的定子。
在电动针阀中,当阀芯沿壳体的筒的轴向的直动的方向被正反切换而阀芯的位置发生变化时,阀芯的密封状态发生变化。因此,根据与阀芯连结的转子的旋转方向的正反切换,控制流路的开闭状态。另外,流路的开闭速度根据转子的旋转速度进行控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2190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电动针阀中,为了得到阀芯沿轴向的移动距离所需的转子的转速较多。因此,难以实现电动针阀的开闭动作的高速化,其结果是,流量控制性降低。本发明提供一种流量控制性优异的电动阀。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第一方式所涉及的电动阀,具备:阀主体,该阀主体具有在底部形成有阀座的阀室、形成于阀座的底部的第一开口以及形成于阀室的侧壁的第二开口;阀芯,该阀芯在阀室内旋转,控制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的流路的开闭状态;筒状的壳体,该壳体与阀主体接合且具有底部;定子,该定子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在所述壳体的内侧设置于底部的一侧;传递轴,该传递轴的一端支承于支承部件且另一端沿着壳体的轴向延伸;转子,该转子设置于壳体的内侧;驱动轴,该驱动轴驱动阀芯旋转;减速装置,该减速装置使转子的旋转减速并向驱动轴输出;以及弹簧部件,该弹簧部件对阀芯施加朝向阀座的负荷。
在第一方式所涉及的电动阀中,通过阀芯的旋转来控制流路的开闭状态。即,本发明的电动阀是旋转式的。在旋转式的电动阀中,由于不需要得到沿着阀芯的轴向的移动距离,因此与电动针阀相比,能够抑制流量控制所需的转子的转速。
而且,由于通过弹簧部件对阀芯施加沿驱动轴的轴向朝向阀座的负荷,因此在阀芯与阀座之间产生紧贴性。因此,流路的封闭状态下的密封性提高。其结果是,与电动针阀相比,能够提供流量控制性优异的电动阀。
第二方式,在第一方式所涉及的电动阀中,转子远离支承部件地配置,弹簧部件配置于壳体的底部与支承部件之间,并对支承于支承部件的传递轴施加负荷。
在第二方式中,由于弹簧部件不与转子接触,所以与弹簧部件和转子接触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因转子的旋转而引起的弹簧部件扭转。另外,能够抑制转子摩擦而损耗。此外,不会由于弹簧部件而妨碍转子的旋转运动。
第三方式,在第二方式所涉及的电动阀中,支承部件具有与传递轴的端面接触的按压部。
在第三方式中,由于按压部与传递轴的端面接触,因此容易经由按压部向传递轴传递按压力。
第四方式,在第二方式或者第三方式所涉及的电动阀中,在支承部件的供弹簧部件接触的部分设置有导向槽,在导向槽的内侧配置有弹簧部件。
在第四方式中,能够通过导向槽将弹簧部件稳定地配置于支承部件上。
第五方式,在第一方式至第四方式中的任一项所涉及的电动阀中,在驱动轴的传递轴的一侧的一端形成有支承孔,传递轴的另一端被插入该支承孔,从而传递轴被支承为旋转自如。
在第五方式中,通过构造较为简单的支承孔,传递轴被支承为旋转自如,因此容易制作并且能够抑制成本。因此,不需要另外准备轴承等比较昂贵的轴承部件。
第六方式,在第一方式至第五方式中的任一项所涉及的电动阀中,在阀主体形成有形成流路的第一开口,阀芯具有相对部和圆柱状的基部,该相对部设置于基部且具有与第一开口相对的扇状的第一表面,阀芯的旋转轴位于扇状的第一表面的内侧。
在第六方式中,由于阀芯的旋转轴位于扇状的第一表面的内侧,因此与阀芯的旋转轴位于扇状的第一表面的外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第一表面的面积。因此,流路的密闭性提高。
第七方式,在第一方式至第六方式中的任一项所涉及的电动阀中,设置有抑制驱动轴的旋转角度的旋转抑制部。
在第七方式中,能够通过旋转抑制部来抑制驱动轴的过度旋转。
第八方式,在第七方式所涉及的电动阀中,旋转抑制部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从驱动轴的侧面向外侧突出;以及止动部,该止动部设置于阀主体且能够与突出部的与驱动轴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接触。
在第八方式中,由于旋转抑制部由突出部和止动部构成,因此能够简单地制作旋转抑制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动阀,能够提供一种流量控制性优异的电动阀。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阀的剖视图。
图2的(A)是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抑制部的图1中的2A-2A线剖视图,图2的(B)是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抑制部的动作的图1中的2B-2B线剖视图,图2的(C)是接着图2的(B)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抑制部的动作的剖视图,图2的(D)是接着图2的(C)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转抑制部的动作的剖视图。
图3的(A)是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阀的阀芯的主视图,图3的(B)是从第一表面侧观察阀芯的仰视图。
图4的(A)是说明电动阀的阀芯的其他例的主视图。图4的(B)是从第一表面侧观察阀芯的其他例的仰视图。
图5是说明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电动阀的剖视图。
图6是说明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电动阀的剖视图。
图7是说明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电动阀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10A、10B、10C电动阀
12 壳体
12A 底部
12B 侧壁部
14 定子
14A 驱动线圈
16 支承部件
16A 圆板部
16B 按压部
16C 导向槽
18 传递轴
20 转子
20A 支承体
20A1贯通孔
20B 太阳齿轮
20C 行星齿轮
20D 固定齿轮
20E 输出齿轮
21 减速装置
22 驱动轴
22A 支承孔
24 阀主体
24A 阀座
24A1第一开口
24B 侧壁
24B1第二开口
24C 阀室
24D 阀芯
26 弹簧部件
28 旋转抑制部
28A 突出部
28B 止动部
30 第一配管
32 第二配管
34 基部
36 相对部
36A 第一调节部
36A1底面
36A2侧面
36B第二调节部
36B1底面
36B2侧面
38 相对部
38A 侧面
38B1底面
40 螺旋面
44D 阀芯
50 第一密封件
52 第二密封件
56 支承部件
56A 贯通孔
58 传递轴
58A 筒状部
60 弹簧支承部件
60A 贯通孔
66 支承部件
66A 贯通孔
C 轴中心
G 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对于相同的部分和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或者类似的符号。但是,附图是示意性的,厚度与平面尺寸的关系、各装置或各部件的厚度的比率等与现实的不同。因此,具体的厚度、尺寸应参考以下的说明来判定。另外,在附图相互间也包含彼此的尺寸的关系、比率不同的部分。
<电动阀的结构>
参照图1~图4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阀10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电动阀10具备壳体12、定子14、支承部件16、传递轴18、转子20、驱动轴22、阀主体24以及弹簧部件26。此外,图1是以包含轴中心C的铅垂面剖切电动阀10的剖视图。
(壳体)
壳体12是筒状部件。壳体12的材料可以使用任何材料,只要转子20能够在内侧旋转,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流通的流体的期望的抗性。壳体12具有底部12A和侧壁部12B。壳体12的底部12A在图1中位于上侧,并且筒状的壳体12的开口部位于与底部12A相反的一侧的下侧。在图1中,例示了通过阀主体24的上部嵌合在壳体12的开口部,壳体12与阀主体24接合的状态。
(定子)
定子14设置于壳体12的外侧,并且具有驱动线圈14A。转子20通过驱动线圈14A旋转。在图1中,为了便于观察,省略转子20的剖面线。
(支承部件)
支承部件16在壳体12的内侧设置于底部12A的一侧(图1中的上侧)。在支承部件16与底部12A之间形成有间隙。支承部件16在俯视视图中具有作为圆形状的板状部件的圆板部16A和设置于圆板部16A的中央的按压部16B。支承部件16的材料是树脂、金属等任意的材料。
(圆板部)
圆板部16A的外径与壳体12的筒的内径几乎相等。圆板部16A的外周的端面与壳体12的侧壁部12B的内表面嵌合。在圆板部16A与壳体12的侧壁部12B的内表面接触的状态下,支承部件16能够沿轴向(图1中的上下方向)滑动一定的距离。
(按压部)
按压部16B为筒状。筒状的按压部16B的开口部与图1中位于按压部16B的下侧的转子20相对。另外,棒状的传递轴18沿着壳体12的轴向,即沿着图1中的轴中心C延伸。筒状的按压部16B的内径与棒状的传递轴18的外径大致相同。通过将传递轴18的一端(图1中的上端)插入筒状的按压部16B的内侧,筒状的按压部16B的底部的内表面与传递轴18的一端的端面(图1中的上表面)接触。
(导向槽)
如图1所示,在位于壳体12的底部12A的一侧(图1中的上侧)的支承部件16的表面上,在圆板部16A与按压部16B的边界设置导向槽16C。导向槽16C在俯视视图中为环状。环状的导向槽16C沿着按压部16B的侧壁旋转。导向槽16C的底面比图1中的圆板部16A的上表面低。
在导向槽16C的内侧配置有螺旋弹簧状的弹簧部件26。导向槽16C的槽宽与弹簧部件26的弹簧件的宽度几乎相同。图1中的弹簧部件26的下部与导向槽16C的底面接触。另外,图1中的弹簧部件26的上部与壳体12的底部12A的内表面接触。
(传递轴)
传递轴18是棒状部件。传送轴18的材料可以是树脂、金属等任意的材料。传递轴18的一端由支承部件16支承。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支承部件16的按压部16B将传递轴18的一端可旋转地支承于轴中心C。即,传递轴18的一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以某种程度缓慢地嵌合在筒状的按压部16B的内侧。另外,在本发明中,传递轴18的一端也可以固定于筒状的按压部16B的内侧。
另外,传递轴18的另一端(图1中的下端)沿着轴中心C延伸。传递轴18的另一端的形状为半球状。此外,在本发明中,传递轴18的另一端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适当变更为朝向驱动轴22的一侧变尖的圆锥状。
(转子)
转子20具有筒状的支承体20A、太阳齿轮20B、行星齿轮20C、固定齿轮20D以及输出齿轮20E。太阳齿轮20B、行星齿轮20C、固定齿轮20D以及输出齿轮20E配置于支承体20A的内侧。
支承体20A设置于壳体12的内侧。在筒状的支承体20A的底部的中心形成有贯通孔20A1,传递轴18旋转自如地插入贯通孔20A1。太阳齿轮20B可旋转地安装于传递轴18。行星齿轮20C与太阳齿轮20B啮合,并且固定齿轮20D与行星齿轮20C啮合。输出齿轮20E与行星齿轮20C连结。
(减速装置)
与支承体20A一体地形成的太阳齿轮20B、行星齿轮20C、固定齿轮20D以及输出齿轮20E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减速装置21。本实施方式的减速装置21是具有使转子20的旋转减速并向驱动轴输出的奇异行星齿轮机构的减速装置。
在具有奇异行星齿轮机构的减速装置21中,通过输入来自定子14的驱动线圈14A的输出旋转,太阳齿轮20B进行自转旋转。伴随着太阳齿轮20B的自转旋转,与太阳齿轮20B及固定齿轮20D啮合的行星齿轮20C一边自转,一边绕太阳齿轮20B的周围公转旋转。
另外,行星齿轮20C与输出齿轮20E啮合,该输出齿轮20E在与固定齿轮20D的关系中处于错位关系。因此,通过行星齿轮20C的旋转,输出齿轮20E能够根据错位的程度(即,齿数差)相对于固定齿轮20D以相对非常高的减速比,例如50比1左右的减速比旋转。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具备具有奇异行星齿轮机构的减速装置21的电动阀进行了说明,但在本发明中,并不限定于奇异行星齿轮减速装置。在本发明中,例如也可以使用具备除了奇异行星齿轮机构以外的其他的齿轮结构的减速装置,如具有两个太阳齿轮和一个输出齿轮的2K-H多级减速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转子20配置成远离支承部件16,在转子20与支承部件16之间形成间隙G。另外,由于通过按压部16B将传递轴18可旋转地支承于轴中心C,因此即使传递轴18与转子20的旋转联动地旋转,支承部件16也不旋转。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转子采用了行星齿轮机构,但在本发明中并不限定于此。只要能使驱动轴22旋转,也可以采用除了奇异行星齿轮机构以外的旋转构造。
(驱动轴)
驱动轴22是圆柱状的部件。驱动轴22的材料可以是树脂、金属等任意的材料。驱动轴22的传递轴18一侧的一端(图1中的上端)与输出齿轮20E连结,并与输出齿轮20E联动地旋转。如图1所示,在驱动轴22的一端形成有支承孔22A。驱动轴22驱动阀芯24D旋转。
支承孔22A在传递轴18的一侧开口。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孔22A的形状是与半球状的传递轴18的另一端的形状对应的半球状的凹陷。此外,在本发明中,支承孔的形状可以与传递轴18的另一端的形状对应地形成。
半球状的支承孔22A的直径与半球状的传递轴18的另一端的直径大致相同。传递轴18的另一端被插入支承孔22A,从而传递轴18被支承为旋转自如。即,驱动轴22在旋转状态下,在一端侧支承传递轴18的轴向的另一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轴22和阀主体24由相同的部件一体地形成,但在本发明中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发明中,驱动轴22和阀主体24也可以制作成不同的部件,并且通过彼此连结而一体化。
(旋转抑制部的构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在驱动轴22设有抑制驱动轴22的旋转角度的旋转抑制部28。旋转抑制部28的材料是树脂、金属等任意的材料。如图2的(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旋转抑制部28具有:从驱动轴22的侧面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28A;设置于阀主体24且能够与突出部28A的与驱动轴22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接触的止动部28B。
突出部28A是棒状部件。在图1中,突出部28A的轴向几乎水平。在突出部28A的驱动轴22侧的一部分埋入驱动轴22的内部的状态下,突出部28A被固定于驱动轴22。突出部28A的与驱动轴22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向图1中的驱动轴22的外侧突出。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28A为圆柱状,但在本发明中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椭圆柱、棱柱等任意的几何形状。
止动部28B是棒状部件。在止动部28B的下部埋入图1中的阀主体24的侧壁的上部的状态下,止动部28B被固定于阀主体24。此外,在图1中为了方便进行说明,止动部28B的位置通过虚线与突出部28A重叠地例示。
止动部28B的上部在图1中的阀主体24的上侧露出。露出的止动部28B的上部能够与向驱动轴22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28A的端部接触。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止动部28B为圆柱状,但在本发明中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椭圆柱、棱柱等任意的几何形状。
(旋转抑制部的动作)
首先,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图2的(B)中的止动部28B的位置定义为原点。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从图2的(B)中的突出部28A的位置经由图2的(C)中的突出部28A的位置朝向图2的(D)中的突出部28A的位置的旋转动作定义为驱动轴22的“正转”。另外,将从图2的(D)中的突出部28A的位置经由图2的(C)中的突出部28A的位置朝向图2的(B)中的突出部28A的位置的旋转动作定义为驱动轴22的“反转”。
即,在图2的(B)中,通过突出部28A与作为原点的止动部28B接触,能够抑制驱动轴22的反转。另外,图2的(C)中的突出部28A的状态是驱动轴22从图2的(D)中的突出部28A的位置旋转了180度的状态。另外,在图2的(D)中,通过突出部28A与作为原点的止动部28B接触,能够抑制驱动轴22的正转。
此外,在本发明中,旋转抑制部28的结构不限于从驱动轴22的侧面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28A和设置于阀主体24的止动部28B。例如,在驱动轴22的侧面设置以小于360度的角度的范围内的长度沿周向形成的槽和能够插入所形成的槽的突起部的组合等,旋转抑制部28能够任意地构成。
(阀主体)
阀主体24是筒状部件。阀主体24具有形成于筒状部件的底部的阀座24A和从阀座24A的周缘立起的侧壁24B。另外,阀主体24具有由阀座24A和侧壁24B包围的阀室24C和配置于阀室24C的内部的阀芯24D。阀室24C是筒状部件的阀主体24的内部空间。阀主体24的材料能够使用任意的材料,只要阀芯24D能够在内侧旋转,并且能够获得对于流通的流体的期望的抗性。
(阀座和侧壁)
阀座24A设置于驱动轴22的另一端侧(图1中的下侧)。阀座24A是筒状的阀主体24的底部。侧壁24B从阀座24A的周缘向转子20的一侧(图1中的上侧)延伸。在作为阀室24C的底部的阀座24A形成有连通阀室24C的内部和阀室24C的外部的第一开口24A1。第一配管30的一端插入阀座24A。第一开口24A1与第一配管30的内部连通。
在侧壁24B形成连通阀室24C的内部和阀室24C的外部的第二开口24B1。第二配管32的一端插入侧壁24B。第二开口24B1与第二配管32的内部连通。另外,第一配管30及第二配管32的材料为树脂、金属等任意的材料。
第一开口24A1和第二开口24B1在第一配管30与第二配管32之间形成作为流量控制对象的流体的流路。此外,在本发明中,第一配管30和第二配管32中的至少一方也可以包含在流路中。
(阀芯)
阀芯24D为圆柱状,安装在驱动轴22的另一端侧(图1中的下侧)。阀芯24D能够根据驱动轴22的旋转而旋转。通过阀芯24D的旋转,控制第一开口24A1与第二开口24B1之间的流路的开闭状态。具体而言,如图3的(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阀芯24D具有圆柱状的基部34和设置于基部34且具有扇状的底面36B1的相对部36。
相对部36朝向阀座24A侧(图3的(A)中的下侧)突出。相对部36具有安装于图3的(A)中的基部34的下表面的第一调节部36A和安装于第一调节部36A的下表面的第二调节部36B。
如图3的(A)及图3的(B)所示,第一调节部36A是具有大致半圆状的扇形的底面36A1的圆柱型。更具体地说,如图3的(B)所示,第一调节部36A的底面36A1的圆弧部分相对于旋转轴的轴中心C的中心角为200度左右。此外,在本发明中,第一调节部的底面的圆弧部分的中心角可以适当变更。
另外,如图3的(A)及图3的(B)所示,第二调节部36B是具有中心角为90度左右的扇形底面36B1的圆柱型。第二调节部36B的底面36B1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表面”。
第二调节部36B的底面36B1与第一开口24A1相对。在图3的(B)中,为了方便说明,在第二调节部36B的底面36B1的内侧以虚线例示第一开口24A1的外缘。如图3的(B)所示,根据与驱动轴22连结的阀芯24D的旋转位置,被第二调节部36B的底面36B1覆盖的第一开口24A1的面积变化。即,由阀座24A的第一开口24A1和阀芯24D形成作为节流结构的节流孔。因此,根据阀芯24D的旋转,控制流经流路的流体的流量。
在本发明中,第二调节部36B的底面36B1的中心角可以适当变更。如图3的(B)所示,在第二调节部36B的底面36B1中,两个半径部分交叉的顶点的位置在轴中心C的外侧。即,阀芯24D的旋转轴的轴中心C位于作为第一表面的第二调节部36B的扇状的底面36B1的内侧。
另外,第一调节部36A的侧面36A2和第二调节部36B的侧面36B2可以看作是与本发明的第一表面成对的阀芯24D的“第二表面”。作为第二表面的第一调节部36A的侧面36A2和第二调节部36B的侧面36B2与第二开口24B1相对。
在图3的(A)中,为了方便说明,通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双向箭头来例示第二开口24B1的开口范围。如图3的(A)和图3的(B)所示,通过与驱动轴22连结的阀芯24D的旋转,第二开口24B1被覆盖的程度发生变化。
具体而言,产生第二开口24B1被相对部36的第一调节部36A的侧面36A2和第二调节部36B的侧面36B2整体地覆盖的状态。另外,产生第二开口24B1被通过相对部36的第一调节部36A的侧面36A2和第二调节部36B的侧面36B2部分地覆盖的状态。另外,产生相对部36不存在导致第二开口24B1不被覆盖而整体开放的状态。
因此,当第一开口24A1至少部分地开放的状态和第二开口24B1至少部分地开放的状态同时形成时,流路被开放。另一方面,如果第一开口24A1整体封闭的状态和第二开口24B1整体封闭的状态同时成立,则流路被封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开口24A1的开口范围和第二开口24B1的开口范围能够分别阶段性地变化,所以能够进一步微细地调节流路的开放程度。
此外,如图4的(A)所示,也可以构成为,在从正面观察侧面38A时,阀芯44D的相对部38的侧面38A的下缘的位置随着阀芯44D的旋转而变化。具体而言,在俯视观察图4的(A)中的阀芯44D并绕顺时针旋转的情况下,从正面观察侧面38A时,侧面38A的下缘的位置变低。
在图4的(A)和图4的(A)中的阀芯44D,在相对部38的侧面38A与相对部38的底面38B1之间形成有螺旋面40。在形成有螺旋面40的位置,第一开口24A1不被底面38B1覆盖而整体地开放。另外,在图4的(B)中,为了方便说明,在螺旋面40的内侧用虚线例示了第一开口24A1的外缘。与第一开口24A1相对的相对部38的底面38B1是中心角为120度左右的扇状。
根据与驱动轴22连结的阀芯44D的旋转位置,被相对部38的底面38B1覆盖的第一开口24A1的面积变化,并且被相对部38的侧面38A覆盖的第二开口24B1的面积变化。
(密封件)
如图1所示,在第二调节部36B的底面36B1接合有提高第一开口24A1的密封性的第一密封件50。同样,在第一调节部36A的侧面36A2和第二调节部36B的侧面36B2接合有提高第二开口24B1的密封性的第二密封件52。第一密封件50和第二密封件52可以使用公知的密封件制作。
(弹簧部件)
弹簧部件26对阀芯24D施加沿驱动轴22的轴向朝向阀座24A的负荷。在本实施方式中,弹簧部件26配置于壳体12的底部12A与支承部件16之间。弹簧部件26对支承于支承部件16的传递轴18施加作为负荷的作用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弹簧部件26是金属制的螺旋弹簧,但在本发明中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板簧等其他的弹簧部件。在本发明中,弹簧部件的形状和材料可以任意地变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螺旋弹簧的弹簧部件的卷绕数为几次左右,但在本发明中并不限定于此,卷绕数可以根据所希望的负荷的大小适当设定。
<电动阀的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转子20通过定子14旋转时,阀芯24D与转子20的旋转联动地旋转。通过阀芯24D的旋转,控制流路的开闭状态。即,进行流量控制。在流量控制时,由弹簧部件26施加在传递轴18上的负荷经由驱动轴22向阀芯24D传递。通过负荷使经由第一密封件50的第二调节部36B的底面36B1和第一开口24A1的密封性提高,因此能够抑制第一开口24A1中的流体的泄漏。
(作用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阀10中,阀芯24D与转子20的旋转联动地直接旋转,并且通过阀芯24D的旋转来控制流路的开闭状态。即,本发明的电动阀10是旋转式的。在旋转式的电动阀10中,由于不需要得到沿着阀芯24D的轴向的移动距离,因此与电动针阀相比,能够抑制流量控制所需的转子20的转速。
而且,由于通过弹簧部件26对阀芯24D施加沿驱动轴22的轴向朝向阀座24A的负荷,因此在阀芯24D与阀座24A之间产生紧贴性。因此,在流路的封闭状态下,第一开口24A1的密封性提高。其结果是,与电动针阀相比,能够提供流量控制性优异的电动阀1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弹簧部件26不与转子20接触,所以与弹簧部件26和转子20接触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因转子20的旋转而引起的弹簧部件26扭转。另外,能够抑制转子20摩擦而损耗。此外,不会由于弹簧部件26而妨碍转子20的旋转运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按压部16B与传递轴18的端面接触,所以容易经由按压部16B向传递轴18传递按压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导向槽16C,能够将弹簧部件26稳定地配置于支承部件16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构造较为简单的支承孔22A,传递轴18被支承为旋转自如,因此容易制作并且能够抑制成本。因此,不需要另外准备轴承等比较昂贵的轴承部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阀芯24D的旋转轴位于扇状的底面36B1的内侧,因此与阀芯24D的旋转轴位于扇状的底面36B1的外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底面36B1的面积。因此,流路的密封性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旋转抑制部28抑制驱动轴22的过度旋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旋转抑制部28由突出部28A和止动部28B构成,因此能够简单地制作旋转抑制部28。
<其他的实施方式>
(第一变形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支承部件16具有与传递轴18的端面接触的按压部16B的情况,但在本发明中并不限定于此。在图5中例示的第一变形例的电动阀10A中,在支承部件56的中央形成有贯通孔56A,并且在棒状的传递轴58的一端设置有筒状部58A。
传递轴58的轴中心和筒状部58A的底部的中心在轴中心C上对齐。贯通孔56A的内径与筒状部58A的外径几乎相同。筒状部58A的外周面与支承部件56的贯通孔56A的内壁面接合。
在第一变形例中,弹簧部件26配置于筒状部58A的内侧。即,在本发明中可以是,如第一变形例那样,按压部16B不设置于支承部件,传递轴58的一端支承于支承部件56。
图5中的弹簧部件26的上端与壳体12的底部12A的内表面(图5中的下表面)接触。即,弹簧部件26的上部的位置以抑制上部的位移的方式被固定。因此,来自弹簧部件26的负荷经由传递轴58施加于图5中的下侧的阀芯24D。由于第一变形例中的其他的结构与图1~图4中例示的本实施方式中的同名的部件相同,因此省略重复说明。
在第一变形例中,通过使弹簧部件26对阀芯24D施加负荷,也提高了第一开口24A1的密封性。第一变形例的其他的效果与本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
(第二变形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对传递轴18施加负荷的弹簧部件26配置于壳体12的底部12A与支承部件16之间的情况,但在本发明中,弹簧部件26的配置位置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如图6所示,弹簧部件26也可以配置于阀主体24的内侧。在图6中的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电动阀10B中,在支承部件66的中央形成贯通孔66A。贯通孔66A的内径与传递轴18的外径几乎相同。另外,传递轴18的一端的外周面与支承部件66的贯通孔66A的内壁面接合。传递轴18的一端固定于支承部件66。
另外,在阀主体24的开口部设置有具有贯通孔60A的环状的弹簧支承部件60。弹簧支承部件60的材料是树脂、金属等任意的材料。弹簧支承部件60通过螺钉固定、粘接等在阀主体24的侧壁24B隔开一定的间隙地固定。驱动轴22可旋转地插入弹簧支承部件60的贯通孔60A。
在第二变形例中,弹簧部件26配置于弹簧支承部件60与阀芯24D之间。图6中的弹簧部件26的上端与弹簧支承部件60的下表面接触。即,弹簧部件26的上部的位置以抑制上部的位移的方式被固定。因此,来自弹簧部件26的负荷直接施加于图6中下侧的阀芯24D。由于第二变形例中的其他的结构与图1~图4中例示的本实施方式中的同名的部件相同,因此省略重复说明。
在第二变形例中,通过使弹簧部件26对阀芯24D施加负荷,也提高了第一开口24A1的密封性。第二变形例的其他的效果与本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
(第三变形例)
另外,如图7所示,弹簧部件26也可以配置于壳体12的内侧且支承部件66与转子20之间。在图7中例示的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电动阀10C设置有具有与图6中的第二变形例的情况下的支承部件66相同的结构的支承部件66。在第三变形例中,支承部件66与转子20之间的间隙G的高度比第二变形例的情况高。
在第三变形例中,弹簧部件26配置于支承部件66与转子20之间的间隙G的内侧。图7中的弹簧部件26的上端与支承部件66的下表面接触。即,弹簧部件26的上部的位置以抑制上部的位移的方式被固定。因此,来自弹簧部件26的负荷经由转子20直接施加于图7中的下侧的阀芯24D。由于第三变形例中的其他的结构与图1~图4中例示的本实施方式中的同名的部件相同,因此省略重复说明。
在第三变形例中,通过使弹簧部件26对阀芯24D施加负荷,也提高了第一开口24A1的密封性。第三变形例的其他的效果与本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
虽然已经通过上述公开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不应理解为构成该发明的一部分的论述和附图限定了本发明。例如,也可以部分组合图1~图7中所示的结构来构成本发明。本发明包括上述未记载的各种实施方式等,并且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仅由上述说明中妥当的专利请求的范围的发明特定事项而确定。

Claims (8)

1.一种电动阀,其特征在于,具备:
阀主体,该阀主体具有在底部形成有阀座的阀室、形成于所述阀座的底部的第一开口以及形成于所述阀室的侧壁的第二开口;
阀芯,该阀芯在所述阀室内旋转,控制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的流路的开闭状态;
筒状的壳体,该壳体与所述阀主体接合且具有底部;
定子,该定子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
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在所述壳体的内侧设置于所述底部的一侧;
传递轴,该传递轴的一端支承于所述支承部件且另一端沿着所述壳体的轴向延伸;
转子,该转子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侧;
驱动轴,该驱动轴驱动所述阀芯旋转;
减速装置,该减速装置使所述转子的旋转减速并向所述驱动轴输出;以及
弹簧部件,该弹簧部件对所述阀芯施加朝向所述阀座的负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远离所述支承部件地配置,
所述弹簧部件配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底部与所述支承部件之间,并对支承于所述支承部件的所述传递轴施加负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与所述传递轴的端面接触的按压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承部件的供所述弹簧部件接触的部分设置有导向槽,
在所述导向槽的内侧配置有所述弹簧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驱动轴的所述传递轴的一侧的一端形成有支承孔,所述传递轴的另一端被插入该支承孔,从而所述传递轴被支承为旋转自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芯具有相对部和圆柱状的基部,该相对部设置于所述基部且具有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的扇状的第一表面,
所述阀芯的旋转轴位于扇状的所述第一表面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抑制所述驱动轴的旋转角度的旋转抑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抑制部具有:
突出部,该突出部从所述驱动轴的侧面向外侧突出;以及
止动部,该止动部设置于所述阀主体且能够与所述突出部的与所述驱动轴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接触。
CN202310817725.9A 2022-09-06 2023-07-05 电动阀 Pending CN1176628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41601A JP7495148B2 (ja) 2022-09-06 2022-09-06 電動弁
JP2022-141601 2022-09-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62831A true CN117662831A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81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17725.9A Pending CN117662831A (zh) 2022-09-06 2023-07-05 电动阀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495148B2 (zh)
CN (1) CN117662831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80562B2 (ja) 2012-02-14 2014-01-08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電動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36994A (ja) 2024-03-18
JP7495148B2 (ja) 2024-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89132A (en) Valve
JP5995528B2 (ja) 流量制御弁
JPH02292583A (ja) 電動制御弁
CN106257116B (zh) 电动阀
US7762526B2 (en) Pendulum valve having independently and rapidly controllable theta-and z-axis motion
WO2004061341A2 (en) Pendulum valve assembly
JP7403187B2 (ja) 電動弁
CN100549483C (zh) 阀门致动器和采用阀门致动器的阀门
CN117662831A (zh) 电动阀
JP2009052655A (ja) 回転リフト式電動弁
JP6584564B2 (ja) 電動弁
JP2012197849A (ja) 電動弁
WO2016017417A1 (ja) シフトレンジ切替装置
JP6375412B2 (ja) 電動弁
JP6133459B2 (ja) 電動弁
US6962320B2 (en) Flow control device
JP2020133879A (ja) 電動弁
CN114087376B (zh) 一种智能自动化抗生素截止阀
CN219827733U (zh) 电子膨胀阀、具有其的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JP3862121B2 (ja) 副弁付バタフライ弁用操作装置
JP2019219059A (ja) 電動弁
CN115638258A (zh) 电动阀
JP2000314456A (ja) 遊星歯車減速装置
CN118257901A (zh) 电动阀
CN110056698A (zh) 电动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