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62799A - 流体控制组件及其制造方法、阀组件 - Google Patents

流体控制组件及其制造方法、阀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62799A
CN117662799A CN202211025229.1A CN202211025229A CN117662799A CN 117662799 A CN117662799 A CN 117662799A CN 202211025229 A CN202211025229 A CN 202211025229A CN 117662799 A CN117662799 A CN 1176627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valve
plate
fluid control
flow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252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2522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6279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14607 priority patent/WO202404159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662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627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1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 F16K11/2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operated by separate actuating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6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taps or coc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12Covers for hou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及其制造方法、阀组件,流体控制组件包括阀组件和流道板组件,阀组件包括阀体组件和阀芯,阀体组件具有阀腔,阀芯的至少部分位于阀腔,阀体组件包括侧壁部和接管,接管位于侧壁部的外周侧;流道板组件包括第一流道板和第二流道板,第一流道板和第二流道板密封连接,阀芯的至少部分和侧壁部均密封设置于第一流道板和第二流道板之间;流道板组件具有容纳腔和第一通道,第一流道板和第二流道板均形成容纳腔的至少部分壁部和第一通道的至少部分壁部,接管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纳腔,且接管与容纳腔所在的容纳部密封设置,第一通道与接管中的管道连通;这样使得流体控制组件的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流体控制组件及其制造方法、阀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及其制造方法、阀组件。
背景技术
通常的流体控制系统中包括控制阀以及其他流体部件,流体能够在控制阀与其他流体部件之间流通,为减少控制阀与其他流体部件之间的管路设置,流体控制系统中会设置流道板结构,通过在流道板结构中设置多个通道,以将控制阀与其他流体部件连通,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的流体控制组件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体控制组件、阀组件及其流体控制组件的制造方法,使得流体控制组件的结构简单。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流体控制组件,所述流体控制组件包括阀组件和流道板组件,所述阀组件包括阀体组件和阀芯,所述阀体组件具有阀腔,所述阀芯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阀腔,所述阀体组件包括侧壁部和接管,所述接管位于所述侧壁部的外周侧;
所述流道板组件包括第一流道板和第二流道板,所述第一流道板和所述第二流道板密封连接,所述阀芯的至少部分和所述侧壁部均密封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道板和所述第二流道板之间;
所述流道板组件具有容纳腔和第一通道,所述第一流道板和所述第二流道板均形成所述容纳腔的至少部分壁部,且所述第一流道板和所述第二流道板均形成所述第一通道的至少部分壁部,所述接管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且所述接管与所述容纳腔所在的容纳部密封设置,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接管中的管道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流体控制组件,包括阀组件和流道板组件,阀组件包括阀体组件和阀芯,阀体组件具有阀腔,阀芯的至少部分位于阀腔,便于阀组件作为整体模块与流道板组件连接;进一步地,流道板组件包括密封连接的第一流道板和第二流道板,阀芯的至少部分和侧壁部均密封设置于第一流道板和第二流道板之间,第一流道板和第二流道板均形成容纳腔的至少部分壁部,且第一流道板和第二流道板均形成第一通道的至少部分壁部,接管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纳腔内,且第一通道与接管中的管道对应连通,相较于将阀体与流道板为一体结构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流道板组件单独设置,第一流道板和第二流道板的结构相对简单且便于与接管密封,使得流体控制组件的结构简单。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阀组件,所述阀组件包括阀体组件和阀芯,所述阀体组件具有阀腔,所述阀芯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阀腔,所述阀体组件包括侧壁部和接管,所述接管位于所述侧壁部的外周侧;
所述接管的至少部分能够位于外部的流道板组件中的容纳腔,且所述接管能够与所述容纳腔所在的容纳部密封设置,所述接管中的管道能够与所述流道板组件中的第一通道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阀组件,阀组件包括阀体组件和阀芯,阀芯的至少部分位于阀体组件内,且阀体组件的接管能够与外部的流道板组件的容纳部密封设置,当阀组件应用至流体控制组件中时,便于提高流体控制组件的集成度。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流体控制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
提供阀组件,所述阀组件包括阀体组件和阀芯,所述阀体组件具有阀腔,所述阀芯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阀腔,所述阀体组件包括侧壁部和接管,所述接管位于所述侧壁部的外周侧;
将所述阀组件与第一流道板、第二流道板限位设置,以将所述阀组件的至少部分限位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道板、所述第二流道板内;
将第一流道板和第二流道板密封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流道板和所述第二流道板配合形成容纳腔的至少部分壁部和第一通道的至少部分壁部,且使所述接管与所述容纳腔所在的容纳部密封设置,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接管中的管道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流体控制组件的制造方法,通过将阀组件作为整体模块与第一流道板和第二流道板限位设置,且将第一流道板和第二流道板密封连接以形成与接管对应的第一通道和容纳腔,并使得接管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纳腔,接管中的管道与第一通道对应连通,能够简化流体控制组件的制造方法,且便于简化流体控制组件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流体控制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示出的流体控制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示出的一种流体控制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示出的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在Q1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流道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示出的一种第一流道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示出的一种第一流道板在Q2处的方法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流道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示出的一种第二流道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阀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示出的一种阀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中示出的一种阀体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示出的阀体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流体控制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示出的一种流体控制组建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流体控制组件的制造方法的流程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流体控制组件;100、阀组件;101、阀腔;102、第一连通口;10、阀体组件;11、侧壁部;12、接管;AZ、密封圈安装部;AZ1、凹槽;121、第三限位部;13、顶盖部;131、第二卡接部;15、底盖部;20、阀芯;21、芯轴;200、流道板组件;201、第一通道;202、容纳腔;203、容纳部;30、第一流道板;31、第一卡接部;32、第一端壁部;33、第一通道部;34、第一凹槽;35、第一限位部;36、安装孔;40、第二流道板;41、台阶部;42、第二端壁部;43、第二通道部;44、第一凸起;45、第二限位部;51、密封垫;52、密封圈;60、驱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流体控制组件1,可以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具体可以用于冷却液循环系统,能够起到对热管理系统的流路隔离、导通以及切换功能。
如图1至图15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流体控制组件1包括阀组件100和流道板组件200,阀组件100的至少部分密封设置于流道板组件200内。其中,阀组件100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一个,例如一个、两个、三个或更多数量,例如本发明实施例中阀组件1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阀组件100的至少部分均密封设置于流道板组件200内,两个阀组件100可以间隔设置,或者两个阀组件100的阀体组件也可以一体成型。通过把至少一个阀组件100密封设置于流道板组件200内,能够减少阀组件100与阀组件100之间,和/或阀组件100与其他流体部件之间的管路连接,提高流体控制组件1的集成度。
具体地,如图10至图13所示,阀组件100包括阀体组件10和阀芯20,阀体组件10具有阀腔101和第一连通口102,阀芯20的至少部分密封设置于阀腔101,阀体组件10包括侧壁部11、顶盖部13和底盖部15,沿阀体组件10的高度方向,至少部分侧壁部11位于顶盖部13和底盖部15之间,顶盖部13和底盖部15的其中一者与侧壁部11可以一体成型,另一者与侧壁部11焊接设置,第一连通口102位于侧壁部11,通过旋转阀芯20,能够实现第一连通口102的导通和关闭功能。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阀体组件10还可以包括第二连通口,第二连通口可以位于底盖部15。
为实现阀组件100中阀芯20的旋转,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控制组件1包括驱动组件60,驱动组件60位于流道板组件200外侧,驱动组件60包括驱动件,该驱动件可以为电机或电机与齿轮传动件的组合件,驱动件与阀芯20传动连接,以使得驱动件带动阀芯20转动。可选地,阀组件100可以包括芯轴21,该芯轴21可以与阀芯20一体成型或过盈配合或焊接设置,芯轴21的至少部分穿过顶盖部13和流道板组件200与驱动件传动连接,便于使驱动件带动阀芯20转动。或者,驱动件还可以包括输出轴,输出轴穿过流道板组件200和顶盖部13,使得输出轴的部分位于阀体组件10的阀腔101内,便于驱动件的输出轴与阀芯20传动连接,例如输出轴与阀芯20可以过盈配合以实现两者的传动连接。
请进一步参阅图1至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流道板组件200具有与第一连通口102对应连通的第一通道201,流道板组件200具有腔室,阀组件100的至少部分位于腔室。具体地,流道板组件200包括相对设置且密封连接的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均形成腔室的部分壁部,且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均形成第一通道201的至少部分壁部,例如图1所示,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均配合形成第一通道201的部分壁部,或者如图14所示,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均形成一部分第一通道201的部分壁部,且第一流道板30形成另一部分数量的第一通道201的壁部,第二流道板40形成再一部分数量的第一通道201的壁部,阀组件100的至少部分密封设置于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之间。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流道板组件200中可以形成与第一连通口102对应连通的第一通道201,便于流体在阀组件100和流道板组件200中流通;进一步地,通过将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相对设置且均形成第一通道201的至少部分壁部,相较于将全部的第一通道设置于其中一个流道板造成该流道板结构复杂且加工精度要求较高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流道板组件的结构简单,且易于装配。在具体实施时,第一流道板30可以为一体结构或者由多个结构件组成,第二流道板40可以为一体结构或者由多个结构件组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沿侧壁部11的外周方向,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配合围绕侧壁部11,当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密封连接后,至少部分数量的第一通道201的靠近阀腔101的开口由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共同限定,相较于将阀体组件10和流道板制作成一体结构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的结构简单,便于制作,且便于实现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与阀组件100的组装配合。
请进一步参阅图3至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阀体组件10包括接管12,接管12位于侧壁部11的外周侧,接管12的一侧与第一连通口102连通,接管12的另一侧形成阀组件100的阀口,流体能够通过接管12进入或流出阀组件100,接管12中的管道与第一连通口102连通。如图3所示,流道板组件200具有容纳腔202,第一通道201所在的通道部与容纳腔202所在的容纳部203连接,沿阀芯的径向,容纳部203位于第一通道201所在的通道部与阀芯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均形成容纳腔202的至少部分壁部,接管12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纳腔202,且接管12与容纳腔202所在的容纳部203密封设置,接管12中的管道与第一通道201连通,接管12位于侧壁部11的外周侧,容纳部203靠近侧壁部11设置。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实现接管12与流道板组件200之间的密封作用。进一步地,至少部分数量的接管12可以沿阀芯20的径向方向延伸,第一通道201所在通道部的延伸方向可以与接管12的延伸方向相同,能够减小流体在流道板组件200和阀组件100之间流通时产生的压降。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阀体组件10也可以不包括接管12,第一流道板30包括的通道部和第二流道板40包括的通道部可以嵌入第一连通口102内,并与第一连通口102所在口部密封设置;或者沿阀芯20的径向方向,阀组件100与流道板组件200之间设置密封结构,以实现阀组件100和流道板组件200之间的密封。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1至图11所示,接管12与容纳部203的至少一者包括密封圈安装部AZ,密封圈安装部AZ包括凹槽AZ1,流体控制组件1包括密封圈52,密封圈52限位设置于凹槽AZ1,且密封圈52位于接管12和容纳部203之间。通过上述设置,便于实现密封圈52的限位,以及便于实现接管12与流道板组件200之间的密封作用。本文中的限位设置是指其中一个部件能够对另一个部件的位置进行限制,防止或减少还部件的移动、转动或者偏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沿流体控制组件1的高度方向排布,且沿流体控制组件1的高度方向,阀组件100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之间。其中,流道板组件200的高度方向、流体控制组件1的高度方向以及阀组件100的高度方向、阀组件100的轴向平行或重合。
基于此,第一流道板30包括第一端壁部32以及第一通道部33,第二流道板40包括第二端壁部42以及第二通道部43,沿流道板组件200的高度方向,阀组件100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端壁部32和第二端壁部42之间,第一通道部33和第二通道部43密封设置形成第一通道201的至少部分壁部,且第一通道部33和第二通道部43密封设置形成容纳腔202的至少部分壁部。其中,第一通道部33的延伸方向、第二通道部43的延伸方向与至少部分接管12的延伸方向相同,便于减少流体的流阻损耗,且通过上述设置,相较于将阀组件100中的阀体组件10与其中一个流道板制作为一体结构造成结构复杂且制造精度较高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结构简单,便于制作,且当流道板组件200中具有较多数量的通道时,通过设置上述的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并扣合密封设置而言,能够较好地降低制造难度;进一步地,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流体控制组件1,相较于将阀组件100的阀口集成设置于同一平面,且通过流道板组件中的平面安装部与阀组件100密封连接易造成流体流动路径的拐角较多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通道的至少部分所在壁部的延伸方向与至少部分接管12的延伸方向相同,便于减小流体在流道板组件200和阀组件100之间流动时的流体压降。
为实现阀组件100和上述的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之间的密封,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道板30、第二流道板40以及接管12均包括密封圈安装部AZ,密封圈安装部AZ均包括凹槽AZ1,定义位于第一流道板30上的凹槽AZ1为第一限位部35,位于第二流道板40上的凹槽AZ1为第二限位部45,位于接管12上的凹槽AZ1为第三限位部121,位于接管12上的凹槽AZ1沿接管12的外周方向延伸一整周,且该凹槽AZ1的开口位于接管12的外表面。通过上述设置,对于一组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201和第一连通口102而言,密封圈52的一部分限位设置于第一限位部35和第三限位部121限定的空间、密封圈52的另一部分第二限位部45和第三限位部121限定的空间内,在减少密封圈52的移动的同时,便于对密封圈52的位置进行限位。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仅设置第一限位部35、第二限位部45以及第三限位部121的其中一者或组合,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请进一步参阅图3至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阀体组件10的顶盖部13与侧壁部11的其中一端部密封连接且顶盖部13形成阀腔101的部分壁部,在本实施例中,顶盖部13与侧壁部11一体注塑成型,阀组件100的芯轴21的部分穿过顶盖部13以及流道板组件200位于流道板组件200的外侧,为减小或防止流体在顶盖部13造成外漏,在一些实施例中,流体控制组件1还包括密封垫51,密封垫51夹设于流道板组件200与顶盖部13之间。通过上述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流体控制组件1的密封性能。
为使密封垫51具有满足要求的变形量,提高该密封垫51的密封性能,结合图3至图7、图10至图13,在一些实施例中,流道板组件200包括第一卡接部31,顶盖部13包括第二卡接部131,第一卡接部31和第二卡接部131卡合设置,在流体控制组件1中,与密封垫51接触的两个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密封垫51在自由状态下的厚度。如图6和图7所示,当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沿流道板组件200的高度方向排布时,第一卡接部31位于第一流道板30且可以与第一流道板30一体成型,通过将第一卡接部31和第二卡接部131卡合设置,便于使密封垫51具有极大的压缩变形量,从而提高流体控制组件的密封性能。本文中密封垫51可以为截面呈“X”型的异形密封圈或者O型密封圈,密封圈52可以为O型密封圈或者截面呈“X”型的异形密封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流道板30的第一端壁部32与阀体组件10的顶盖部13相对设置,顶盖部13可以设置有密封垫51的凹槽限位部,密封垫51的部分可以限位设置于该凹槽限位部内,其中,第一端壁部32具有安装孔36,阀组件100包括的芯轴21穿过安装孔36位于第一流道板30外;流道板组件200中的第一流道板30包括第一卡接部31,顶盖部13包括第二卡接部131,第一卡接部31与第一端壁部32连接,第一卡接部3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围绕安装孔36的轴线方向排布,例如第一卡接部3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围绕安装孔36的轴线方向均匀排布,第二卡接部131的数量与第一卡接部31的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当第一流道板30与阀组件100限位连接时,第一卡接部31和第二卡接部131的位置对应,且第一卡接部31和第二卡接部131均具有导向斜面,在安装时,第一卡接部31和第二卡接部131在导向斜面的作用下实现两者的卡合设置。
为对第一卡接部31和第二卡接部131在卡合设置后的位置进行限位,第一卡接部31和第二卡接部131的其中一者包括截面呈三角形结构的卡接部,另一者包括卡合凹槽,第一卡接部31和第二卡接部131在卡合设置后,卡接部的至少部分位于卡合凹槽内,卡合凹槽的侧壁部能够限制卡接部围绕安装孔36的中轴线偏移或偏转,能够较好地保持第一卡接部31和第二卡接部131具有较好的卡合设置。在具体实施时,第一卡接部31包括截面呈三角形结构的卡接部,第二卡接部131包括卡合凹槽。
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流道板40包括至少一个台阶部41,阀体组件10还包括底盖部15,底盖部15与侧壁部11的其中另一端部密封连接且形成阀腔101的部分壁部,底盖部15与台阶部41限位连接。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对阀组件100与第二流道板40之间的安装位置进行限位。可选地,第一流道板30也可以包括台阶限位部,阀体组件10的顶盖部13与台阶限位部限位设置。
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之间可以焊接设置以实现二者之间的密封,为便于将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焊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的其中一者包括凹槽结构,另一者包括凸起结构,凸起结构的至少部分嵌入凹槽结构内部,以便于将两者进行较好的焊接。具体地,可以在第一流道板30上设置第一凹槽34,在第二流道板40上设置第一凸起44,第一凸起44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凹槽34内,在焊接时,例如通过激光焊接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时,可以将激光照射第一凸起44和第一凹槽34所在位置。
如图14和图15所示,示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流体控制组件1,该流体控制组件1与图1至图13示出的流体控制组件的结构相似,至少存在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沿阀芯20的径向方向排布,且沿阀芯20的径向方向,阀组件100的至少部分位于之间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流道板30、第二流道板40以及接管12的至少一者上设置密封圈安装部AZ,流体控制组件1可以包括密封圈52,该密封圈52限位设置于密封圈安装部AZ且夹设于第一流道板30、第二流道板40的至少一者与接管12之间。
为减少或防止流体控制组件1的外漏,在一些实施中,流体控制组件1还包括密封垫51,该密封垫51的其中一部分位于第一流道板30和阀体组件10的顶盖部13之间,另一部分位于第二流道板40和顶盖部13之间。
为使密封垫51具有较好的弹性变形量,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上均可以设置至少一者第一卡接部31,顶盖部13设置第二卡接部131,第一卡接部31和第二卡接部131卡合设置,其中第一卡接部31可以围绕阀芯的轴线均匀圆周排布,便于使密封垫51具有均匀的变形量。
为使阀组件100与流道板组件200较好地限位配合,第一流道板30包括的两个第一端壁部32均可以包括台阶限位部,第二流道板40包括的两个第二端壁部42均就可以包括台阶限位部,阀组件100与上述的台阶限位部限位配合。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阀组件100,阀组件100为上述任一实施方式限定的阀组件100,具体地,阀组件100包括阀体组件10和阀芯20,阀体组件10具有阀腔101和第一连通口102,阀芯20的至少部分密封设置于阀腔101,阀体组件10包括侧壁部11和接管12,第一连通口102位于侧壁部11,接管12位于侧壁部11的外周侧,接管12中的管道与第一连通口102连通;接管12包括密封圈安装部AZ,密封圈安装部AZ用于安装密封圈52,以使接管12与外部的流道板组件200的容纳部203密封设置。可选地,密封圈安装部AZ包括沿接管12的外周方向延伸整周的凹槽AZ1,凹槽AZ1的开口位于接管12的外表面,便于密封圈52从凹槽AZ1的开口限位设置于凹槽AZ1内,当阀组件100应用至流体控制组件1时,能够较好地实现阀组件100和流道板组件200之间的密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体组件10包括顶盖部13,顶盖部13与侧壁部11的其中一端部密封连接且顶盖部13形成阀腔101的部分壁部,阀组件100还包括芯轴21,芯轴21能够带动阀芯20转动,芯轴21的部分穿过顶盖部13;顶盖部13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卡接部131,第二卡接部131围绕阀芯20的轴向排布,第二卡接部131能够与外部的流道板组件200中的第一卡接部31卡合设置。
综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流体控制组件1和阀组件100,流体控制组件1包括阀组件100和流道板组件200,阀组件100包括阀体组件10和阀芯20,阀体组件10具有阀腔101和第一连通口102,阀芯20的至少部分密封设置于阀腔101,便于阀组件100作为整体模块与流道板组件200连接;进一步地,流道板组件200包括相对设置且密封连接的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阀组件100的至少部分密封设置于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之间,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均形成第一通道201的至少部分壁部,便于使得第一通道201与第一连通口102连通,相较于将第一通道全部设置于第一流道板或第二流道板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流道板组件200的结构相对简单,且便于制造,进而使得流体控制组件1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
结合图1至图16,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流体控制组件的制造方法,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流体控制组件的制造方法制作的流体控制组件1如图1至图15所示。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流体控制组件的制造方法进行介绍,该制造方法包括:
S110、提供阀组件100。
在本实施例中,阀组件100包括阀体组件10和阀芯20,阀体组件10具有阀腔101和第一连通口102,阀芯20的至少部分密封设置于阀腔101,阀体组件10包括侧壁部11、底盖部15和顶盖部13,第一连通口102位于侧壁部11,该阀组件100可以作为整体模块与流道板组件200连接。可选地,在提供阀组件100之前,可以包括形成阀组件100的步骤,具体地,可以将阀芯20的至少部分、密封结构等装配至阀腔101内,并将侧壁部11、底盖部15和顶盖部13密封设置,使得阀组件100可以形成一个整体模块。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阀组件100可以包括接管12,接管12包括密封圈安装部AZ,密封圈安装部AZ包括沿接管12的外周方向延伸整周的凹槽AZ1,定义该凹槽AZ1为第三限位部121,凹槽AZ1的开口位于接管12的外表面,此时,在制作完成阀组件100后,还可以包括将密封圈52从凹槽AZ1的开口限位设置于凹槽AZ1内的步骤,使得该凹槽AZ1对密封圈52进行限位。
S120、将阀组件100与第一流道板30、第二流道板40限位设置。
具体地,可以先将阀组件100与第一流道板30限位连接,之后再进行阀组件和第二流道板40的装配,或者阀组件100也可以先与第二流道板40限位连接,之后与第一流道板30限位设置,或者阀组件100也可以同时与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限位设置,以下以其中一种方式进行说明。
当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如图1至图13示出的结构时,可以先将密封垫51设置于顶盖部13的相应位置,并使用定位工装设备分别对阀组件100和第一流道板30定位,然后利用工装设备将阀组件100和第一流道板30限位设置,当第一流道板30包括第一卡接部31,顶盖部13包括第二卡接部131时,阀组件100和第一流道板30限位设置后,第一卡接部31和第二卡接部131处于卡合状态,此时的密封垫51处于夹紧状态,然后再利用定位工装设备将阀组件100与第二流道板40定位,之后进行阀组件100和第二流道板40的限位连接,可选地,第二流道板40可以包括台阶部41,便于对阀组件100的安装位置进行限位,当阀组件100与第一流道板30、第二流道板40均限位设置后,将阀组件100的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流道板30、第二流道板40内。当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如图14至图15示出的结构时,阀组件100与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的装配方式与上述装配方式相似,不再赘述。
当阀组件100包括接管12时,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包括相应的通道部,在阀组件100分别与第一流道板30、第二流道板40限位设置后,接管12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流道板30的通道部的凹槽结构内,且接管12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流道板40的通道部的凹槽结构内。
S130、将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密封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相对设置且密封连接,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的其中一者包括凸起结构,另一者包括凹槽结构,将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相对设置后,凸起结构的至少部分嵌套至凹槽结构内,通过激光照射凸起结构和凹槽结构对应的位置,可以将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激光焊接,以实现两者的密封,此时第一流道板30的通道部和第二流道板40的通道部配合形成第一通道201的至少部分壁部,以及第一流道板30的通道部和第二流道板40的通道部配合形成容纳部203的至少部分壁部,该第一通道201与第一连通口102对应连通,具体地,阀组件100的接管12的至少部分位于该容纳部203内。当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相对设置且密封连接后,阀组件100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之间,便于实现流体控制组件的密封。
综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流体控制组件的制造方法,通过将阀组件100作为整体模块与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限位设置,且将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相对设置并密封连接以形成与第一连通口102对应连通的第一通道201,使得阀组件100的至少部分密封设置于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内,能够简化流体控制组件的制造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例如对“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性的界定,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结合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流体控制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控制组件(1)包括阀组件(100)和流道板组件(200),所述阀组件(100)包括阀体组件(10)和阀芯(20),所述阀体组件(10)具有阀腔(101),所述阀芯(2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阀腔(101),所述阀体组件(10)包括侧壁部(11)和接管(12),所述接管(12)位于所述侧壁部(11)的外周侧;
所述流道板组件(200)包括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所述第一流道板(30)和所述第二流道板(40)密封连接,所述阀芯(20)的至少部分和所述侧壁部(11)均密封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道板(30)和所述第二流道板(40)之间;
所述流道板组件(200)具有容纳腔(202)和第一通道(201),所述第一流道板(30)和所述第二流道板(40)均形成所述容纳腔(202)的至少部分壁部,且所述第一流道板(30)和所述第二流道板(40)均形成所述第一通道(201)的至少部分壁部,所述接管(12)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202),且所述接管(12)与所述容纳腔(202)所在的容纳部(203)密封设置,所述第一通道(201)与所述接管(12)中的管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203)与所述接管(12)的至少一者包括密封圈安装部(AZ),所述密封圈安装部(AZ)包括凹槽(AZ1);
所述流体控制组件(1)包括密封圈(52),所述密封圈(52)限位设置于所述凹槽(AZ1),且所述密封圈(52)位于所述接管(12)和所述容纳部(20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组件(10)还包括顶盖部(13),所述顶盖部(13)与所述侧壁部(11)的其中一端部密封连接且所述顶盖部(13)形成所述阀腔(101)的部分壁部,所述阀组件(100)还包括芯轴(21),所述芯轴(21)能够带动所述阀芯(20)转动,所述芯轴(21)的部分穿过所述顶盖部(13)以及所述流道板组件(200)位于所述流道板组件(200)的外侧;
流体控制组件(1)还包括密封垫(51),所述密封垫(51)夹设于所述流道板组件(200)与所述顶盖部(1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板组件(200)包括第一卡接部(31),所述顶盖部(13)包括第二卡接部(131),所述第一卡接部(31)和所述第二卡接部(131)卡合设置;
其中,在流体控制组件(1)中,与所述密封垫(51)接触的两个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密封垫(51)在自由状态下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板(30)和所述第二流道板(40)沿所述流体控制组件(1)的高度方向排布,且沿所述流体控制组件(1)的高度方向,所述阀组件(100)的至少部分位于之间所述第一流道板(30)和所述第二流道板(4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板(30)包括第一端壁部(32),所述第一端壁部(32)与所述阀体组件(10)的顶盖部(1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端壁部(32)具有安装孔(36),所述阀组件(100)包括芯轴(21),所述芯轴(21)穿过所述安装孔(36)且位于所述第一流道板(30)外;
所述流道板组件(200)包括第一卡接部(31),所述顶盖部(13)包括第二卡接部(131),所述第一卡接部(31)与所述第一端壁部(32)连接,所述第一卡接部(3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围绕所述安装孔(36)的轴线方向排布,所述第二卡接部(131)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卡接部(31)的数量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板(40)包括台阶部(41),所述阀体组件(10)还包括底盖部(15),所述底盖部(15)与所述侧壁部(11)的其中另一端部密封连接且形成所述阀腔(101)的部分壁部,所述底盖部(15)与所述台阶部(41)限位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板(30)和所述第二流道板(40)沿所述阀芯(20)的径向方向排布,且沿所述阀芯(20)的径向方向,所述阀组件(100)的至少部分位于之间所述第一流道板(30)和所述第二流道板(40)之间。
9.一种阀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组件(100)包括阀体组件(10)和阀芯(20),所述阀体组件(10)具有阀腔(101),所述阀芯(2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阀腔(101),所述阀体组件(10)包括侧壁部(11)和接管(12),所述接管(12)位于所述侧壁部(11)的外周侧;
所述接管(12)的至少部分能够位于外部的流道板组件(200)中的容纳腔(202),且所述接管(12)能够与所述容纳腔(202)所在的容纳部(203)密封设置,所述接管(12)中的管道能够与所述流道板组件(200)中的第一通道(201)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阀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管(12)包括密封圈安装部(AZ),所述密封圈安装部(AZ)包括沿所述接管(12)的外周方向延伸整周的凹槽(AZ1),所述凹槽(AZ1)的开口位于所述接管(12)的外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阀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组件(10)还包括顶盖部(13),所述顶盖部(13)与所述侧壁部(11)的其中一端部密封连接且所述顶盖部(13)形成所述阀腔(101)的部分壁部,所述阀组件(100)还包括芯轴(21),所述芯轴(21)能够带动所述阀芯(20)转动,所述芯轴(21)的部分穿过所述顶盖部(13);
所述顶盖部(13)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卡接部(131),所述第二卡接部(131)围绕所述阀芯(20)的轴向排布,所述第二卡接部(131)能够与外部的流道板组件(200)中的第一卡接部(31)卡合设置。
12.一种流体控制组件(1)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阀组件(100),所述阀组件(100)包括阀体组件(10)和阀芯(20),所述阀体组件(10)具有阀腔(101),所述阀芯(2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阀腔(101),所述阀体组件(10)包括侧壁部(11)和接管(12),所述接管(12)位于所述侧壁部(11)的外周侧;
将所述阀组件(100)与第一流道板(30)、第二流道板(40)限位设置,以将所述阀组件(100)的至少部分限位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道板(30)、所述第二流道板(40)内;
将第一流道板(30)和第二流道板(40)密封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流道板(30)和所述第二流道板(40)配合形成容纳腔(202)的至少部分壁部和第一通道(201)的至少部分壁部,且使所述接管(12)与所述容纳腔(202)所在的容纳部(203)密封设置,所述第一通道(201)与所述接管(12)中的管道连通。
CN202211025229.1A 2022-08-25 2022-08-25 流体控制组件及其制造方法、阀组件 Pending CN1176627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5229.1A CN117662799A (zh) 2022-08-25 2022-08-25 流体控制组件及其制造方法、阀组件
PCT/CN2023/114607 WO2024041598A1 (zh) 2022-08-25 2023-08-24 流体控制组件及其制造方法、阀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5229.1A CN117662799A (zh) 2022-08-25 2022-08-25 流体控制组件及其制造方法、阀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62799A true CN117662799A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12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25229.1A Pending CN117662799A (zh) 2022-08-25 2022-08-25 流体控制组件及其制造方法、阀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62799A (zh)
WO (1) WO202404159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40357A1 (en) * 2014-04-30 2015-11-04 Esbe AB Fluid control valve
CN205806555U (zh) * 2016-06-25 2016-12-14 浙江百鼎斯阀业有限公司 高密封性球阀
EP3279529A1 (en) * 2016-08-02 2018-02-07 Cameron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Flexible seat ball valve
CN110715074A (zh) * 2019-10-12 2020-01-21 江苏亿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维修低温球阀及其工装
CN114198538A (zh) * 2020-09-18 2022-03-18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阀
CN114576393A (zh) * 2020-11-30 2022-06-03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阀装置
CN114811109A (zh) * 2021-01-29 2022-07-29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电动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41598A1 (zh) 2024-0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25345B2 (en) Flow control device
CN107542569B (zh) 热管理模块
EP4269167A1 (en) Fluid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heat management system
US20230291269A1 (en) Electric drive unit and vehicle comprising a corresponding electric drive unit
CN117662799A (zh) 流体控制组件及其制造方法、阀组件
CN112013134B (zh) 一种控制阀
CN218582335U (zh) 多通道阀、热管理集成模块和车辆
CN217815118U (zh) 组合多通阀结构及热管理模块
CN217207877U (zh) 多通阀及其热管理系统
CN114658887A (zh) 流体管理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CN114658885A (zh) 流体管理装置及电动阀
KR20220022563A (ko) 모터 하우징
CN219282504U (zh) 一种多通阀
CN220037579U (zh) 一种歧管
CN218913838U (zh) 阀装置及流体控制模块
CN220065829U (zh) 用于电池包的液冷板、电池包及车辆
CN220904617U (zh) 阀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CN115405715A (zh) 流体控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6697100A (zh) 控制阀
WO2023065282A1 (zh) 具有冷却流路的传动机构及电桥驱动系统
WO2023143060A1 (zh) 电动阀及其制造方法
CN218063521U (zh) 阀岛组件、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116025739B (zh) 多通阀及热管理模块
CN219061981U (zh) 一种集成组件
CN221097557U (zh) 一种九通流体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