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58406A - 一种污泥热解炭化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泥热解炭化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58406A
CN117658406A CN202211037264.5A CN202211037264A CN117658406A CN 117658406 A CN117658406 A CN 117658406A CN 202211037264 A CN202211037264 A CN 202211037264A CN 117658406 A CN117658406 A CN 1176584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ization furnace
combustion chamber
sludge
outsid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3726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其
曹红军
陈凯华
贾麟
贾立雄
杨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l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l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l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l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3726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584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584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584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40Valorisation of by-products of wastewater, sewage or sludge processing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泥热解炭化炉,包括承重座,承重座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减速器和炭化炉,炭化炉内部转动安装有绞龙轴,炭化炉外部固定安装有燃烧腔筒体,燃烧腔筒体外部固定安装有燃烧器和风机,承重座顶部固定安装有储液槽体和二次燃烧室。本发明通过绞龙轴的搅动,炭化炉内部的污泥快速完成干化热解和碳化的过程,炭化炉碳化污泥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高热量废气,高热量废气经过净化筒体的蜂窝净化器会进行净化,此时净化后的高热量气体经过二次燃烧室的加热重新达到较高的温度,通过风机将高温气体抽入燃烧腔筒体内部循环使用,合理利用炭化炉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达到降低燃气能源消耗量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污泥热解炭化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泥热解炭化炉。
背景技术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形成的一种浑浊粘稠物,每年我国产生的污泥重量庞大,污泥自身含水量较高,体积较大,导致输送污泥的成本较高,污泥内部还有较多的重金属,随意排放容易污染水体,堆放污泥容易污染大气并且滋生细菌,目前最好的污泥处理方式是通过对污泥进行加热,实现污泥的干化热解和碳化,碳化后的污泥可以作为一些生产企业的原材料,达到合理利用污泥的目的,但现有的污泥炭化炉对污泥进行加热时会产生较多的高温废气,这类高温废气的余热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导致炭化炉的燃料消耗量较大,使用成本较高,所以我们提出一种污泥热解炭化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热解炭化炉,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泥热解炭化炉,包括承重座,承重座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减速器和炭化炉,炭化炉内部转动安装有绞龙轴,炭化炉外部固定安装有燃烧腔筒体,燃烧腔筒体外部固定安装有燃烧器和风机,承重座顶部固定安装有储液槽体和二次燃烧室,储液槽体内部固定安装有圆柱筒体,圆柱筒体外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孔,圆柱筒体内部转动安装有轴杆,轴杆外部固定安装有净化筒体,净化筒体内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同尺寸的蜂窝净化器,净化筒体的外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密封环,密封环内壁固定安装有四个同尺寸的密封隔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圆柱筒体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与轴杆外部固定连接,圆柱筒体外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位于第一通孔的正下方,储液槽体内部内部填充有烟气脱附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炭化炉外壁连通安装有第一管体,第一管体与圆柱筒体靠近炭化炉一侧的第一通孔连通连接,二次燃烧室连通安装有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第二管体与圆柱筒体靠近二次燃烧室一侧的第一通孔连通连接,第三管体与风机的输入端连通连接,风机的输出端连通安装有第四管体,第四管体与燃烧腔筒体外部连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密封环和密封隔条均与圆柱筒体的内壁贴合接触,密封环和密封隔条的厚度均为5c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绞龙轴外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组,支撑杆组外部固定安装有金属刮条,金属刮条到炭化炉内壁的距离1c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电机与减速器的输入端镶嵌连接,绞龙轴的外部与减速器的输出端镶嵌连接,炭化炉的顶部连通安装有进料管,炭化炉的底部连通安装有排料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燃烧器对燃烧腔筒体内部进行气体加热,从而间接对炭化炉进行加热,随着绞龙轴的搅动,炭化炉内部的污泥快速完成干化热解和碳化的过程,炭化炉碳化污泥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高热量废气,高热量废气经过净化筒体的蜂窝净化器会进行净化,此时净化后的高热量气体经过二次燃烧室的加热重新达到较高的温度,通过风机将高温气体抽入燃烧腔筒体内部循环使用,合理利用炭化炉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达到降低燃气能源消耗量的效果。
2.本发明通过启动第二电机带动轴杆转动90°,净化筒体随之转动90°,此时净化筒体内部相邻的两个蜂窝净化器位置进行替换,可在不停机的情况下更换废气净化结构,并且净化筒体转动的过程中密封环和密封隔条始终与圆柱筒体内侧壁贴合,避免废气窜入其他未工作的蜂窝净化器内部,通过往储液槽体内部填充烟气脱附剂,有利于对吸附饱和的蜂窝净化器进行脱附清洁,保证净化筒体能够连续的对废气进行净化。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污泥热解炭化炉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污泥热解炭化炉净化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污泥热解炭化炉圆柱筒体的侧视图。
图中:1、第一电机;2、承重座;3、绞龙轴;4、支撑杆组;5、第二电机;6、储液槽体;7、净化筒体;8、圆柱筒体;9、二次燃烧室;10、减速器;11、燃烧腔筒体;12、燃烧器;13、第四管体;14、风机;15、第一管体;16、第三管体;17、蜂窝净化器;18、密封环;19、密封隔条;20、轴杆;21、第一通孔;22、第二通孔;23、烟气脱附剂;24、炭化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污泥热解炭化炉,包括承重座2,承重座2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减速器10和炭化炉24,炭化炉24内部转动安装有绞龙轴3,炭化炉24外部固定安装有燃烧腔筒体11,燃烧腔筒体11外部固定安装有燃烧器12和风机14,承重座2顶部固定安装有储液槽体6和二次燃烧室9,储液槽体6内部固定安装有圆柱筒体8,圆柱筒体8外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孔21,圆柱筒体8内部转动安装有轴杆20,轴杆20外部固定安装有净化筒体7,净化筒体7内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同尺寸的蜂窝净化器17,净化筒体7的外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密封环18,密封环18内壁固定安装有四个同尺寸的密封隔条19,圆柱筒体8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5,第二电机5的电机轴与轴杆20外部固定连接,圆柱筒体8外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通孔22,第二通孔22位于第一通孔21的正下方,储液槽体6内部内部填充有烟气脱附剂23,炭化炉24外壁连通安装有第一管体15,第一管体15与圆柱筒体8靠近炭化炉24一侧的第一通孔21连通连接,二次燃烧室9连通安装有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16,第二管体与圆柱筒体8靠近二次燃烧室9一侧的第一通孔21连通连接,第三管体16与风机14的输入端连通连接,风机14的输出端连通安装有第四管体13,第四管体13与燃烧腔筒体11外部连通连接,第一电机1与减速器10的输入端镶嵌连接,绞龙轴3的外部与减速器10的输出端镶嵌连接,炭化炉24的顶部连通安装有进料管,炭化炉24的底部连通安装有排料管。
本实施例中,通过进料管往炭化炉24内部输送污泥,此时排料管为关闭的状态,第一电机1的电机轴经过减速器10的减速后带动绞龙轴3旋转,此时绞龙轴3外部的支撑杆组4和金属刮条均随之转动,启动燃烧器12,燃烧器12可对燃烧腔筒体11内部的气体进行加热,从而间接对炭化炉24进行加热,随着绞龙轴3的搅动以及炭化炉24的升温,炭化炉24内部的污泥快速完成干化热解和碳化的过程,炭化炉24碳化污泥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高热量废气,高热量废气经过第一管体15进入净化筒体7的其中一个蜂窝净化器17内部,蜂窝净化器17内部的净化材料可对高热量废气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气体经过第二管体进入二次燃烧室9,二次燃烧室9外部的燃烧机启动后可对气体进行二次加热升温,升温后的气体经过第三管体16、风机14和第四管体13重新回到燃烧腔筒体11内部,合理利用炭化炉24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达到降低燃气能源消耗量的效果,当蜂窝净化器17吸附废气达到饱和时,通过启动第二电机5带动轴杆20转动90°,净化筒体7随之转动90°,此时净化筒体7内部相邻的两个蜂窝净化器17位置进行替换,可在不停机的情况下更换废气净化结构,并且净化筒体7转动的过程中密封环18和密封隔条19始终与圆柱筒体8内侧壁贴合,避免废气窜入其他未工作的蜂窝净化器17内部,当净化筒体7继续转动90°后,吸附饱和的蜂窝净化器17会转动至储液槽体6内部,往储液槽体6内部填充烟气脱附剂23,烟气脱附剂23通过第二通孔22自适应填充至吸附饱和的蜂窝净化器17内部,经过一段时间后将储液槽体6内部的烟气脱附剂23完全抽离,保证脱附后的蜂窝净化器17处于干燥状态,随着净化筒体7的转动,从而能够保证净化筒体7能够连续的对废气进行净化。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密封环18和密封隔条19均与圆柱筒体8的内壁贴合接触,密封环18和密封隔条19的厚度均为5cm,净化筒体7转动的过程中密封环18和密封隔条19始终与圆柱筒体8内侧壁贴合,避免废气窜入其他未工作的蜂窝净化器17内部。
本实施例中,绞龙轴3外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组4,支撑杆组4外部固定安装有金属刮条,金属刮条到炭化炉24内壁的距离1cm,金属刮条转动的过程中可将炭化炉24内壁一部分的污泥进行刮动,金属刮条到炭化炉24内壁设置一定的距离可避免炭化炉24内壁发生受损的情况。
在一种污泥热解炭化炉使用的时候,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污泥热解炭化炉,包括1、第一电机;2、承重座;3、绞龙轴;4、支撑杆组;5、第二电机;6、储液槽体;7、净化筒体;8、圆柱筒体;9、二次燃烧室;10、减速器;11、燃烧腔筒体;12、燃烧器;13、第四管体;14、风机;15、第一管体;16、第三管体;17、蜂窝净化器;18、密封环;19、密封隔条;20、轴杆;21、第一通孔;22、第二通孔;23、烟气脱附剂;24、炭化炉,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使用时,进料管往炭化炉24内部输送污泥,此时排料管为关闭的状态,第一电机1的电机轴经过减速器10的减速后带动绞龙轴3旋转,此时绞龙轴3外部的支撑杆组4和金属刮条均随之转动,启动燃烧器12,燃烧器12可对燃烧腔筒体11内部的气体进行加热,从而间接对炭化炉24进行加热,随着绞龙轴3的搅动以及炭化炉24的升温,炭化炉24内部的污泥快速完成干化热解和碳化的过程,炭化炉24碳化污泥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高热量废气,高热量废气经过第一管体15进入净化筒体7的其中一个蜂窝净化器17内部,蜂窝净化器17内部的净化材料可对高热量废气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气体经过第二管体进入二次燃烧室9,二次燃烧室9外部的燃烧机启动后可对气体进行二次加热升温,升温后的气体经过第三管体16、风机14和第四管体13重新回到燃烧腔筒体11内部,当蜂窝净化器17吸附废气达到饱和时,通过启动第二电机5带动轴杆20转动90°,净化筒体7随之转动90°,此时净化筒体7内部相邻的两个蜂窝净化器17位置进行替换,可在不停机的情况下更换废气净化结构,并且净化筒体7转动的过程中密封环18和密封隔条19始终与圆柱筒体8内侧壁贴合,当净化筒体7继续转动90°后,吸附饱和的蜂窝净化器17会转动至储液槽体6内部,往储液槽体6内部填充烟气脱附剂23,烟气脱附剂23通过第二通孔22自适应填充至吸附饱和的蜂窝净化器17内部,经过一段时间后将储液槽体6内部的烟气脱附剂23完全抽离,炭化炉24内部的污泥碳化完毕后通过开启排料管排出碳化后的污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污泥热解炭化炉,包括承重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座(2)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减速器(10)和炭化炉(24),所述炭化炉(24)内部转动安装有绞龙轴(3),所述炭化炉(24)外部固定安装有燃烧腔筒体(11),所述燃烧腔筒体(11)外部固定安装有燃烧器(12)和风机(14),所述承重座(2)顶部固定安装有储液槽体(6)和二次燃烧室(9),所述储液槽体(6)内部固定安装有圆柱筒体(8),所述圆柱筒体(8)外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孔(21),所述圆柱筒体(8)内部转动安装有轴杆(20),所述轴杆(20)外部固定安装有净化筒体(7),所述净化筒体(7)内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同尺寸的蜂窝净化器(17),所述净化筒体(7)的外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密封环(18),所述密封环(18)内壁固定安装有四个同尺寸的密封隔条(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热解炭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筒体(8)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5),所述第二电机(5)的电机轴与轴杆(20)外部固定连接,所述圆柱筒体(8)外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通孔(22),所述第二通孔(22)位于第一通孔(21)的正下方,所述储液槽体(6)内部内部填充有烟气脱附剂(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热解炭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化炉(24)外壁连通安装有第一管体(15),所述第一管体(15)与圆柱筒体(8)靠近炭化炉(24)一侧的第一通孔(21)连通连接,所述二次燃烧室(9)连通安装有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16),所述第二管体与圆柱筒体(8)靠近二次燃烧室(9)一侧的第一通孔(21)连通连接,所述第三管体(16)与风机(14)的输入端连通连接,所述风机(14)的输出端连通安装有第四管体(13),所述第四管体(13)与燃烧腔筒体(11)外部连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热解炭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18)和密封隔条(19)均与圆柱筒体(8)的内壁贴合接触,所述密封环(18)和密封隔条(19)的厚度均为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热解炭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轴(3)外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组(4),所述支撑杆组(4)外部固定安装有金属刮条,所述金属刮条到炭化炉(24)内壁的距离1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热解炭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1)与减速器(10)的输入端镶嵌连接,所述绞龙轴(3)的外部与减速器(10)的输出端镶嵌连接,所述炭化炉(24)的顶部连通安装有进料管,所述炭化炉(24)的底部连通安装有排料管。
CN202211037264.5A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污泥热解炭化炉 Pending CN1176584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37264.5A CN117658406A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污泥热解炭化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37264.5A CN117658406A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污泥热解炭化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58406A true CN117658406A (zh) 2024-03-08

Family

ID=90066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37264.5A Pending CN117658406A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污泥热解炭化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5840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6051B (zh) 餐廚垃圾處理設備
CN112325478B (zh) 一种节能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设备
CN210688262U (zh) 印刷专用催化燃烧设备
CN114308988B (zh) 一种撬装式医疗废弃物等温热解处置系统
CN216572559U (zh) 一种含油污泥热脱附处理装置
CN214437744U (zh) 一种活性炭回收用催化燃烧装置
CN211502788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废旧塑料环保焚烧装置
CN212644618U (zh) 一种安全性好的新能源废弃物焚烧装置
CN117658406A (zh) 一种污泥热解炭化炉
CN210219783U (zh) 一种城市固体垃圾粉碎焚烧装置
CN212029532U (zh) 一种用于处理飞灰的熔融装置
CN109780543A (zh) 一种无害化动物焚烧炉
CN212655479U (zh) 一种用于活性炭生产过程的外热式炭化转炉
CN203498235U (zh) 污泥磁化热解处理处置装置及污泥处理处置的方法
CN207936087U (zh) 一种垃圾低温热解处理器
CN207498321U (zh) 热裂解设备用罐体结构
CN220485513U (zh) 一种废油泥炭化炉
CN216946284U (zh) 一种污水蒸发器
CN116174453B (zh) 一种间壁换热的飞灰低温热解脱毒装置
CN213295143U (zh) 一种利用烟气余热的并联式污泥低温干化装置
CN205619269U (zh) 一种用于垃圾焚烧处理的设备
CN210506003U (zh) 一种油泥热解机
CN215480485U (zh) 一种污泥处置用除臭除尘装置
CN216408971U (zh) 一种可回收热能的焚烧炉
CN216704095U (zh) 一种沥青加热搅拌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