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56209A - 一种服务区用伞形预制构件施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服务区用伞形预制构件施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56209A
CN117656209A CN202410146241.0A CN202410146241A CN117656209A CN 117656209 A CN117656209 A CN 117656209A CN 202410146241 A CN202410146241 A CN 202410146241A CN 117656209 A CN117656209 A CN 1176562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fabricated column
concrete
prefabricated
layer
column tem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4624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56209B (zh
Inventor
张建喜
吴晓林
汤发书
李海峰
张广昆
郑肖辉
钟良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ly Changda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ly Changda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ly Changda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ly Changda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4624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562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7656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562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562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562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务区用伞形预制构件施工工艺,属于预制构件技术领域,包括下列步骤,步骤一:按照工艺要求配置混凝土;步骤二:设置垂直于地面的预制柱模板,在预制柱模板中注入当前批次的第一层混凝土,等到当第一层混凝土自密实后,在预制柱模板中注入下一层混凝土,以此类推,直至第三层混凝土注入;步骤三:在第三层混凝土注入的过程中,在预制柱模板中第一层混凝土在预制柱模板外表面对应位置设置平板预振捣器,对第一层混凝土进行预振捣,第三层混凝土注入完毕后,利用平板振捣器和振捣棒进行振捣;步骤四:重复步骤二到三,直至填满预制柱模板;其兼顾施工效率的同时,预制构件成品结构强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服务区用伞形预制构件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预制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服务区用伞形预制构件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在利用预制构件的进行建筑过程中,出现了先制成若干伞形预制构件,每个伞形预制构件包括作为预制柱的“伞架”和作为屋顶的“伞面”,将若干个伞形预制构件的屋顶拼合后,构成了由若干预制柱“伞架”支撑的单层棚装建筑,并以棚状建筑作为服务区的方案,由于其主体结构均由若干形状一致的构件构成,施工效率较高,工期较短,降低了施工污染的同时提高了视觉效果,兼顾了美观性。
一般的伞形构件施工工艺,对发挥支撑作用的支撑柱进行施工时,为在预制柱模板的狭小空间内保证振捣的充分性,通常的方法是在预制柱模板中浇筑一定高度的混凝土段为一层,每一层施工后进行自密实,每若干层,例如每三层混凝土浇筑并自密实后,进行振捣;然而,作为“伞架”的预制柱的施工过程中,虽然其设置了分层布料,并在每若干层布料后进行振捣,兼顾了效率和混凝土料的均匀性的工艺步骤,然而,当距离上一次振捣的第三层布料结束后,第一层的布料有概率已经以未经振捣、含有较多气泡且不够均匀的形态部分凝固,导致伞形预制构件预制柱的结构均匀性降低,影响最终的伞形预制构件成品的结构强度,而如果每一层布料完毕后即进行振捣,会导致施工效率降低,不符合预制构件施工提高效率,降低污染的初衷,为此,需要一种兼顾施工效率的同时,预制构件成品结构强度高的服务区用伞形预制构件施工工艺。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服务区用伞形预制构件施工工艺,具有兼顾施工效率的同时,预制构件成品结构强度高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服务区用伞形预制构件施工工艺,
步骤一:按照工艺要求配置混凝土;
步骤二:设置垂直于地面的预制柱模板,在预制柱模板中注入当前批次的第一层混凝土,等到当第一层混凝土自密实后,在预制柱模板中注入下一层混凝土,以此类推,直至第三层混凝土注入;
步骤三:在第三层混凝土注入的过程中,在预制柱模板中第一层混凝土在预制柱模板外表面对应位置设置平板预振捣器,并启动平板预振捣器对第一层混凝土进行预振捣,第三层混凝土注入完毕后,在预制柱模板中第三层混凝土在预制柱模板外表面对应位置设置平板振捣器,同时在预制柱模板中插入振捣棒,启动平板振捣器和振捣棒进行振捣;
步骤四:重复步骤二到三,直至填满预制柱模板;
步骤五:设置六个悬挑梁模板和六个封边梁模板,并在六个悬挑梁模板和封边梁模板中填入混凝土,并进行振捣;
步骤六:预制柱、悬挑梁和封边梁成型后,六根悬挑梁的一端吊装至预制柱顶部,将封边梁吊装至悬挑梁上,每根悬挑梁与相邻悬挑梁构成60°角,每两根相邻悬挑梁远离预制柱的一端通过一根封边梁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还包括:作业人员测量得知预制柱模板的高度h,每层混凝土的高度为a,作业人员根据预先设置的高度参考值h0和标准预振捣时间t0计算平板预振捣器的位置修正距离d和预振捣时间t;所述步骤三还包括:在第三层混凝土注入的过程中,作业人员将平板预振捣器设置于距离第一层混凝土在预制柱模板外表面对应位置下方d处,并进行t秒预振捣;
其中,d=(h/h0-0.5)×a,t=h/h0×t0,h0≤h≤2h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还包括:作业人员根据预先设置的高度参考值h0和测量得知预制柱模板的高度h计算层高修正C=h0/h,每层混凝土的高度为a×C。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还包括:设置垂直于地面的预制柱模板,在预制柱模板底部设置支架,在预制柱模板周围设置施工平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还包括:在预制柱模板内壁中以环形阵列等距离设置六根凸条,以和预制柱轴心重合且和两相邻悬挑梁夹角相等的面为参考面,每根凸条设置于参考面与预制柱相交对应预制柱模板的位置处,所述步骤六还包括:预制柱成型后,在六根凸条对应位置处形成六个凹槽,六个凹槽处分别设置吸音岩棉。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还包括:作业人员测量获得预制柱模板半径r,作业人员根据预先设置的高度参考值h0、测量得知预制柱模板的高度h和预制柱模板半径r计算凸条沿预制柱截面轴向尺寸s,并将凸条沿预制柱截面轴向尺寸设置为s;
其中,s=h0/h×r×e,0.1r≤s≤0.2r,e为修正系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六还包括:预制柱、悬挑梁和封边梁成型后,在预制柱周围设置满堂支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包括:按照工艺要求配置C40混凝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将预制柱的振捣施工过程设置为分批浇筑,每个批次中分层浇筑,并在每个批次浇筑结束后进行振捣,提高了振捣的均匀性,同时,通过在每个批次中第三层浇筑的同时对第一层浇筑混凝土进行振捣,提高了施工效率的同时,降低第一层布料后未经振捣的时间过久部分凝固,导致最终预制柱强度降低的情况发生的概率,提高了伞形预制构件成品结构强度;
(2)通过将步骤二中预振捣器布置在预制柱模板表面距离第一混凝土层下方d=(h/h0-0.5)×a的位置处,并进行持续t=h/h0×t0时间的预振捣,使得在预制柱高度较高,对成品结构强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将平板预振捣器通过远离较大程度地降低对第三层混凝土自密实的影响,或在预制柱对结构强度需求相对较低时,降低预振捣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
(3)通过在预制柱模板内壁中设置六根凸条,同时将预制柱对应凸条的凹槽位置处设置吸音岩棉,使得当噪音与预制柱接触后,预制柱可对噪音进行吸收,同时,通过使六根凸条的设置位置为以和预制柱轴心重合且和两相邻悬挑梁夹角相等的面为参考面,每根凸条设置于参考面与预制柱模板的位置,使得当噪音的传递角度和接触位置使得噪音会沿规律排列的预制柱传递时,若干预制柱上的若干凹槽及吸音岩棉的位置设置于噪音传播路径上,降低规律排列的预制柱对噪音的传递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若干伞形预制构件形成服务区后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若干伞形预制构件形成服务区后去除屋顶后的俯视图;
图3为单个伞形预制构件去除屋顶后的俯视图;
图4为预制柱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预制柱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图中:1、伞形预制构件;11、预制柱;111、凹槽;12、悬挑梁;13、封边梁;14、屋顶;2、预制柱模板;21、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实现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5,一种服务区用伞形预制构件施工工艺,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按照工艺要求配置混凝土,具体地,混凝土为C40混凝土,本实施例中,采用清水混凝土,根据试拌混合料检测,并根据室外放置自然养护两天后的观察结果,混凝土成分为,14.875%水泥,2.625%I级粉煤灰,37.92%粗集料,37.91%细集料,6.67%水和1%JB-ZSC缓凝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构成,混凝土配置完毕后,执行步骤二;
步骤二:设置垂直于地面的预制柱模板2,具体地,由于每个伞形预制构件1包括作为预制柱11的“伞架”和作为屋顶14的“伞面”,将若干个伞形预制构件1的屋顶14拼合后,构成了由若干预制柱11“伞架”支撑的单层棚状建筑,并以棚状建筑作为服务区,因此预制柱模板2的高度根据最终服务区建筑层高的需求决定,作业人员根据层高设置预制柱模板2,本实施例中,预制柱模板2包括模板外壁,模板外壁合围构成预制柱11模腔,每个预制柱11整体呈圆柱形,预制柱11表面设有若干加强板,预制柱11模腔的形状与预制柱11的形状一致,使用时,预制柱模板2垂直设置于地面上;
同时,为使得预制柱模板2在浇筑布料过程中保持静止,在预制柱模板2底部设置支架,支架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若干支撑柱,若干支撑柱上设置有支板,支板中形成有和预制柱模板2半径相等的容纳孔,若干支撑柱一端和底板抵接,另一端与支板连接,预制柱模板2插入容纳孔中与底板接触,若干支撑柱的固定支板,以及支板中的预制柱模板2,完成对预制柱模板2的支撑,
预制柱模板2设置完毕后,开始进行预制柱11的混凝土的布料浇筑,具体地,作业人员将配置好的混凝土倒入漏斗形的料斗中,并通过料斗的细端伸入预制柱模板2中注入混凝土,完成布料,布料浇筑分批次进行,每层布料后在预制柱模板2中形成20cm高的一层混凝土,每三层布料为一个批次,当前批次内每层布料布设完毕后,等待每一层混凝土自密实,即等到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发生显著的下沉现象或冒出气泡后,再进行当前批次的下一层布料;
完成一个批次的混凝土布料后,执行步骤三;
步骤三:在某个批次第三层混凝土注入的过程中,在预制柱模板2中第一层混凝土在预制柱模板2外表面对应位置设置平板预振捣器,并启动平板预振捣器对第一层混凝土进行预振捣。
由于某个批次的第三层布料过程中,距离第一层布料后时间较久,此时第一层的布料有概率已经以未经振捣、含有较多气泡且不够均匀的形态部分凝固,导致伞形预制构件1预制柱11的结构均匀性降低,当混凝土凝固后内部结构强度不足,影响最终的伞形预制构件1成品的结构强度,需要在第三层布料过程中同步对第一层混凝土进行预振捣,因此,在第三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同步开始进行第一批次的振捣,具体地,作业人员在每个批次的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记录当前批次第一层混凝土距离地面的距离,并将预制柱模板2外表面与地面对应距离上做出标记,此时,标记为当前批次第一层混凝土对应预制柱11外表面的对应位置,此时,作业人员将平板预振捣器贴合设置在预制柱模板2外表面标记处,并进行预振捣,在进行第三层混凝土浇筑的同时对第一层进行预振捣,降低第一层布料后未经振捣的时间过久部分凝固,导致最终预制柱11强度降低的情况发生的概率;
第三层混凝土注入完毕后,需要对当前浇筑批次的混凝土整体进行振捣,此时,在预制柱模板2中第三层混凝土在预制柱模板2外表面对应位置设置平板振捣器,同时在预制柱模板2中插入振捣棒,启动平板振捣器和振捣棒进行振捣,具体地,振捣棒插入深度为第一层混凝土底部上方5cm处,同时将若干平板振捣器贴合在预制柱模板2外表面对应当前批次第三层混凝土的位置上,随后,振捣棒和平板振捣器启动,对预制柱模板2中当前批次的混凝土进行振捣;
同时,为方便上述测量、标记和安装振捣器的操作,步骤二中,在预制柱模板2周围设置施工平台,施工平台由80*6的方管制作的预制台构成,在预制台周围设置有护栏、踏板和爬梯,方便作业人员安装钢筋、加固模板和浇筑混凝土等;
步骤三中振捣完毕后,执行步骤四;
步骤四:重复步骤二到三,进行若干批次的混凝土浇筑,直至填满预制柱模板2;预制柱模板2的高度大于单层混凝土的高度,例如4.2m,每个批次为三层20cm的混凝土共60cm,当执行七个批次的浇筑后,刚好填满4.2m的预制柱模板2,完成预制柱11的浇筑。
随后,进行步骤五:设置六个悬挑梁12模板和六个封边梁13模板,并在六个悬挑梁12模板和封边梁13模板中填入混凝土,并进行振捣,具体地,每个伞形预制构件1除了作为支撑的预制柱11以外,还包括使用时作为屋顶14的“伞面”,“伞面”由六个悬挑梁12模板和六个封边梁13模板构成,同时,悬挑梁12模板和封边梁13模板由截面为门字形的槽状模具构成,使用时,作业人员将配置完毕的混凝土注入槽状模具,注入后将平板振捣器贴到槽状模具外表面并进行振捣,完成悬挑梁12和封边梁13的浇筑;
浇筑和振捣完毕后,执行步骤六:预制柱11、悬挑梁12和封边梁13成型后,六根悬挑梁12的一端吊装至预制柱11顶部,将封边梁13吊装至悬挑梁12上,每根悬挑梁12与相邻悬挑梁12构成60°角,每两根相邻悬挑梁12远离预制柱11的一端通过一根封边梁13连接;
具体地,六个悬挑梁12在浇筑后吊起并安装至预制梁的顶部,六个预制梁均为形状一致的长条形,从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俯视预制柱11,六个预制梁放置于预制柱11后呈沿预制柱11轴心向外辐射的形状,且相邻两个悬挑梁12之间的夹角呈60°,此时,六个设置在预制梁顶部的悬挑梁12远离预制梁一端的连线构成正六边形,随后,六个封边梁13吊起,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悬挑梁12之间远离预制柱11的一端相连接,此时六个封边梁13构成正六边形,安装完毕后,悬挑梁12构成“伞面”的框架,此时,通过在相邻两个封边梁13之间吊装UHPC板的方式,完成伞形预制构件1屋顶14的封装,和单个伞形预制构件1的施工。
通过将预制柱11的振捣施工过程,设置为分批浇筑,每个批次中分层浇筑,并在每个批次浇筑结束后进行振捣,提高了振捣的均匀性,同时,通过在每个批次中第三层浇筑的同时对第一层浇筑混凝土进行振捣,提高了施工效率的同时,降低第一层布料后未经振捣的时间过久部分凝固,导致最终预制柱11强度降低的情况发生的概率,提高了伞形预制构件1成品结构强度。
上述步骤三中在第三层浇筑的同时,针对进行第一层预振捣的过程中,有概率影响第三层混凝土的浇筑和自密实,导致对第一层进行预振捣造成了第三层混凝土的强度下降,影响了伞形预制构件1的结构强度,为在兼顾施工效率,第一层混凝土的均匀性的同时降低对第三层的影响,步骤二中,作业人员在对第一层混凝土进行预振捣之前,作业人员测量得知预制柱模板2的高度h,同时获知每层混凝土的高度a,例如,a=20cm,h=420cm,h0=4m,作业人员根据预先设置的高度参考值h0和标准预振捣时间t0计算平板预振捣器的位置修正距离d和预振捣时间t;同时,步骤三中,在第三层混凝土注入的过程中,作业人员将平板预振捣器设置在第一层混凝土对应预制柱模板2外表面的位置处,并进行t秒预振捣;其中,d=(h/h0-0.5)×a,t=h/h0×t0,h0≤h≤2h0,h0由作业人员根据混凝土强度,实际建筑高度和预制柱11截面尺寸决定的常数,当h的值小于h0时,作业人员取h=h0,当h的值大于2h0时,作业人员取h=2h0
当预制柱11高度较高,最终构成服务区结构支撑的预制柱11承受剪切力时,剪切力对于某个点的力臂长,最终预制柱11上部分部位承受的剪切力较强,此时需要进一步避免振捣对第三层混凝土层自密实的影响导致的预制柱11结构强度降低,需要将平板预振捣器进一步远离第三混凝土层,降低预振捣对第三层混凝土的影响,而由于平板预振捣器远离第三混凝土层后,同时会远离第一混凝土层,导致预振捣效果降低,需要随着远离距离的增长提高预振捣时间,保证预振捣效果,而当每层高度a已知,h的值相比h0提高时,d=(h/h0-0.5)×a的值提高,当h的值上升到取值上限2h0时,d的值达到最大,为1.5a,此时平板预振捣器放置于距离第三混凝土层最远的位置处,在预制柱11高度较高,对成品结构强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将平板预振捣器通过远离较大程度地降低对第三层混凝土自密实的影响,同时,h的值上升时,预振捣时间t=h/h0×t0的值随之上升,当h的值上升到取值上限2h0时,t的值到达最大值,为2t0,使得平板预振捣器远离第一混凝土层,导致单位时间内对混凝土的振捣强度降低后,振捣器延长预振捣时间,对预振捣效果进行补强;
类似地,当h的值较小,平板预振捣器距离第一混凝土层的距离d=(h/h0-0.5)×a降低,同时预振捣时间t=h/h0×t0降低,在预制柱11高度较低,对结构强度需求相对较低的情况下,降低预振捣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
通过将步骤二中预振捣器布置在预制柱模板2表面距离第一混凝土层下方d=(h/h0-0.5)×a的位置处,并进行持续t=h/h0×t0时间的预振捣,在预制柱11高度较高,对成品结构强度要求较高时,通过将平板预振捣器远离第三层混凝土,较大程度地降低对第三层混凝土自密实的影响,或在预制柱11对结构强度需求相对较低时,降低预振捣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
施工过程中,当每一层的层高较高时,可更少地执行步骤二和步骤三,提高施工效率,然而,当每一批次三层混凝土施工完毕后,需要一次性振捣的混凝土体积较大,而本方案中,预制柱模板2的容积和表面积有限,无法容纳过多振捣器,因此当一次振捣的混凝土体积过多,会提高预制柱11部分结构无法被充分振捣的概率,降低伞形预制构件1的成品结构强度,为根据对成品结构强度的需求调整每一层混凝土层高,步骤二中,作业人员根据预先设置的高度参考值h0和测量得知预制柱模板2的高度h计算层高修正C=h0/h,在步骤三中,并将每层混凝土的高度设置为a×C,当预制柱11的高度h较高,C的值较低,层高a×C的值较低,当每一批次混凝土完成浇筑后进行振捣时,需要振捣的混凝土体积降低,降低了预制柱11部分结构无法被充分振捣的概率,当预制柱11的高度h较低时,C的值较高,层高的值提高,进而在预制柱11高度较低,对成品结构强度的需求较低的情况下,提高单次浇筑的层高,提高施工效率;
通过使作业人员在步骤二中根据C=h0/h的值,将层高设置为a×C,在预制柱11较高,对结构强度需求较高时,降低单层浇筑的层高,单次需要振捣的混凝土体积降低,降低了预制柱11部分结构无法被充分振捣的概率;当预制柱11高度较低,对成品结构强度的需求较低时,提高单次浇筑的层高,提高施工效率。
当若干个伞形预制构件1放置在目标位置,形成服务区建筑时,由于服务区多位于高速公路旁,车辆行驶带来的噪音较多,长期接收大量噪音会对处于服务区中的人员造成不适,同时长期承受噪音机械波能量,有概率对预制柱11的结构强度造成影响,为降低噪音的影响,步骤二还包括:在预制柱模板2内壁中以环形阵列等距离设置六根凸条21,以和预制柱11轴心重合且和两相邻悬挑梁12夹角相等的面为参考面,每根凸条21设置于参考面与预制柱模板2重合的位置处,步骤六还包括:预制柱11成型后,在六根凸条21对应位置处形成六个凹槽111,六个凹槽111处分别设置吸音岩棉;
具体地,预制柱模板2内表面可简化为圆柱形,六个四棱柱形呈环形阵列等距离排列于预制柱模板2内壁,当浇筑并成型时,预制柱11会在六个凸条21处形成六个凹槽111,此时,六个凹槽111均位于参考面和预制柱11相交的位置处,六个凹槽111和预制柱11轴心连线形成的六个线段相互之间夹角相等,在步骤六中,可在预制柱11的六个凹槽111中填充吸引绵,当若干个带有吸引绵的伞形预制构件1形成服务区后,有噪音传递至预制柱11上时,吸音岩棉吸收噪音,降低噪音的传播范围并降低噪音对预制柱11的影响;
同时,由于本方案中,每个预制柱11的顶部为六边形,且预制柱11在垂直方向上位于六边形的中间,因此形成服务区的若干个预制柱11,若干相邻预制柱11相互之间的连线夹角可形成若干个等边三角形,而噪音在传递至一般的柱形结构上后,会进行反射,由于噪音经过固体的规律反射后,相比在空气中自由传递,传递的范围更广,同时本方案中固定柱按一定规律排列,因此,以一条与若干预制柱11轴心相交的直线为参考线,位于参考线上的预制柱11为一排,则服务区中存在若干排预制柱11,参考线和预制柱11表面相交的点为参考点,当噪音的一部分与参考线呈60°夹角传递至预制柱11表面的参考点时,部分声波会以和参考线呈60°的夹角反射传播出去,即朝向下一个预制柱11的参考点,使得噪音反射后朝向下一排其中一个预制柱11运动时,同样会以下一排预制柱11参考线之间的夹角呈60°传递至下一个预制柱11,然后重复上述接触反射的过程,即规律排列的预制柱11成为辅助噪音传播的媒介,噪音传递至纵深;
而根据几何学原理,若干个六边形伞形预制构件1的屋顶14紧密排列后,将若干个六边形中心连线,连线与六边形边长的交点处于此边长的中心,而根据悬挑梁12的设置位置,和参考面等分相邻两悬挑梁12夹角可知,参考面的延伸方向与相邻预制柱11连线重合,即与噪音沿预制柱11规律传播的路径重合,因此,通过将每根凸条21设置于参考面与预制柱11相交对应的位置处,使得每个凹槽111以及其中的吸引绵朝向相邻的预制柱11设置,且设置位置与参考点重合,此时当噪音与参考线呈60°夹角传递至预制柱11表面的参考点时,会被参考点上的吸音岩棉吸收,当少部分噪音沿下一排预制柱11参考线之间的夹角呈60°传递至下一个预制柱11后,下一个预制柱11与噪音接触的参考点上的吸引岩棉继续对噪音进行吸收,此时若干预制柱11上的若干凹槽111及吸音岩棉的位置设置于噪音传播路径上,降低规律排列的预制柱11对噪音的传递作用。
通过在预制柱模板2内壁中设置六根凸条21,同时将预制柱11对应凸条21的凹槽111位置处设置吸音岩棉,使得当噪音与预制柱11接触后,预制柱11可对噪音进行吸收,同时,通过使六根凸条21的设置位置为以垂直于地面且和悬挑梁12重合的面为参考面,每根凸条21设置于参考面与预制柱11相交对应预制柱模板2的位置,使得当噪音的传递角度和接触位置使得噪音会沿规律排列的预制柱11传递时,若干预制柱11上的若干凹槽111及吸音岩棉的位置设置于噪音传播路径上,降低规律排列的预制柱11对噪音的传递作用。
由于凹槽111会降低预制柱11的截面面积,进而降低预制柱11对抗剪切力时的结构强度,因此在预制柱11高度较高,对结构强度的需求较高时,需要降低凹槽111深度,为降低开设凹槽111对预制柱11结构强度和结构强度的影响,步骤二还包括:作业人员测量获得预制柱模板2半径r,作业人员根据预先设置的高度参考值h0、测量得知预制柱模板2的高度h和预制柱模板2半径r计算凸条21沿预制柱11截面轴向尺寸s,并将凸条21沿预制柱11截面轴向尺寸设置为s,其中,s=h0/h×r×e,0.1r≤s≤0.2r,e为根据h、h0和预制柱11需要的结构强度需要的数值,作为修正系数,例如h0=3m,h=4.2~4.5m,而需要s的最终取值范围0.1r≤s≤0.2r,e需要取值0.15;
具体地,当预制柱11高度h相对较高,剪切力作用较为明显,对结构强度需求较高时,h0/h的值降低,凸条21沿预制柱11截面轴向的尺寸,即凹槽111深度s=h0/h×r×e降低,在对预制柱11结构强度的需求较高的情况下,降低凹槽111深度,保证结构强度,当预制柱11高度h相对较低,对结构强度需求相对较低时,h0/h的值提高,s=h0/h×r×e的值提高,在预制柱11结构强度需求较低的情况下,提高凹槽111深度,即提高吸音岩棉厚度,提高预制柱11的降噪效果。
为方便悬挑梁12和封边梁13吊装至预制柱11顶端并连接,步骤六中,预制柱11、悬挑梁12和封边梁13成型后,在预制柱11周围设置满堂支架,本实施例中,支架方案由盘扣和扣件式满堂钢管架作为支架,悬挑梁12和封边梁13下方采用盘扣式支架,保证支撑强度,UHPC板下方采用扣件式支架,起到支撑底模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服务区用伞形预制构件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按照工艺要求配置混凝土;
步骤二:设置垂直于地面的预制柱模板,在预制柱模板中注入当前批次的第一层混凝土,当第一层混凝土自密实后,在预制柱模板中注入下一层混凝土,以此类推,直至第三层混凝土注入;
步骤三:在第三层混凝土注入的过程中,在预制柱模板中第一层混凝土在预制柱模板外表面对应位置设置平板预振捣器,并启动平板预振捣器对第一层混凝土进行预振捣,第三层混凝土注入完毕后,在预制柱模板中第三层混凝土在预制柱模板外表面对应位置设置平板振捣器,同时在预制柱模板中插入振捣棒,启动平板振捣器和振捣棒进行振捣;
步骤四:重复步骤二到三,直至填满预制柱模板;
步骤五:设置六个悬挑梁模板和六个封边梁模板,并在六个悬挑梁模板和封边梁模板中填入混凝土,并进行振捣;
步骤六:预制柱、悬挑梁和封边梁成型后,六根悬挑梁的一端吊装至预制柱顶部,将封边梁吊装至悬挑梁上,每根悬挑梁与相邻悬挑梁构成60°角,每两根相邻悬挑梁远离预制柱的一端通过一根封边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服务区用伞形预制构件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还包括:作业人员测量得知预制柱模板的高度h,每层混凝土的高度为a,作业人员根据预先设置的高度参考值h0和标准预振捣时间t0计算平板预振捣器的位置修正距离d和预振捣时间t;所述步骤三还包括:在第三层混凝土注入的过程中,作业人员将平板预振捣器设置于距离第一层混凝土在预制柱模板外表面对应位置下方d处,并进行t秒预振捣;
其中,d=(h/h0-0.5)×a,t=h/h0×t0,h0≤h≤2h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服务区用伞形预制构件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还包括:作业人员根据预先设置的高度参考值h0和测量得知预制柱模板的高度h计算层高修正C=h0/h,每层混凝土的高度为a×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服务区用伞形预制构件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还包括:设置垂直于地面的预制柱模板,在预制柱模板底部设置支架,在预制柱模板周围设置施工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服务区用伞形预制构件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还包括:在预制柱模板内壁中以环形阵列等距离设置六根凸条,以和预制柱轴心重合且和两相邻悬挑梁夹角相等的面为参考面,每根凸条设置于参考面与预制柱相交对应预制柱模板的位置处,所述步骤六还包括:预制柱成型后,在六根凸条对应位置处形成六个凹槽,六个凹槽处分别设置吸音岩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服务区用伞形预制构件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还包括:作业人员测量获得预制柱模板半径r,作业人员根据预先设置的高度参考值h0、测量得知预制柱模板的高度h和预制柱模板半径r计算凸条沿预制柱截面轴向尺寸s,并将凸条沿预制柱截面轴向尺寸设置为s;
其中,s=h0/h×r×e,0.1r≤s≤0.2r,e为修正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服务区用伞形预制构件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还包括:预制柱、悬挑梁和封边梁成型后,在预制柱周围设置满堂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服务区用伞形预制构件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包括:按照工艺要求配置C40混凝土。
CN202410146241.0A 2024-02-02 2024-02-02 一种服务区用伞形预制构件施工工艺 Active CN1176562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46241.0A CN117656209B (zh) 2024-02-02 2024-02-02 一种服务区用伞形预制构件施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46241.0A CN117656209B (zh) 2024-02-02 2024-02-02 一种服务区用伞形预制构件施工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56209A true CN117656209A (zh) 2024-03-08
CN117656209B CN117656209B (zh) 2024-05-24

Family

ID=90075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46241.0A Active CN117656209B (zh) 2024-02-02 2024-02-02 一种服务区用伞形预制构件施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5620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10093A1 (fr) * 1993-09-15 1995-03-24 Pons Raoul Fils Sarl Procédé de construction d'ouvrages en béton armé étanche, de géométrie courbe, et plus particulièrement de châteaux d'eau et dispositif permettant la mise en Óoeuvre du procédé.
CN112140280A (zh) * 2019-06-28 2020-12-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墩柱的制造设备、墩柱的制造方法、墩柱和桥梁
CN112576029A (zh) * 2020-12-16 2021-03-30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土木建筑中的现浇立柱及其施工方法
CN214942385U (zh) * 2020-11-27 2021-11-30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分段浇筑混凝土柱的模板装置
CN114083641A (zh) * 2021-12-14 2022-02-25 中交投资南京有限公司 预制t梁混凝土浇筑过程振捣器组合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16914238U (zh) * 2022-01-30 2022-07-08 山东高速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t梁液压钢模板可拆卸局部振捣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10093A1 (fr) * 1993-09-15 1995-03-24 Pons Raoul Fils Sarl Procédé de construction d'ouvrages en béton armé étanche, de géométrie courbe, et plus particulièrement de châteaux d'eau et dispositif permettant la mise en Óoeuvre du procédé.
CN112140280A (zh) * 2019-06-28 2020-12-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墩柱的制造设备、墩柱的制造方法、墩柱和桥梁
CN214942385U (zh) * 2020-11-27 2021-11-30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分段浇筑混凝土柱的模板装置
CN112576029A (zh) * 2020-12-16 2021-03-30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土木建筑中的现浇立柱及其施工方法
CN114083641A (zh) * 2021-12-14 2022-02-25 中交投资南京有限公司 预制t梁混凝土浇筑过程振捣器组合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16914238U (zh) * 2022-01-30 2022-07-08 山东高速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t梁液压钢模板可拆卸局部振捣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明霞等: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第2版)》", 31 March 2016,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pages: 11 - 11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56209B (zh) 2024-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6057672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sting structures
CN109555027B (zh) 一种节段梁混凝土浇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2031237A (zh) 一种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板埋入式芯模抗浮固定装置
CN201460212U (zh) 弧形石膏空腔模盒
CN108978946B (zh)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17656209B (zh) 一种服务区用伞形预制构件施工工艺
CN112476730A (zh) 一种轻骨料混凝土pc构件灌注模具及灌注工艺
CN111335355A (zh) 一种异型块后浇式轻型挡土墙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7376882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变截面端柱型剪力墙构件及其制作模具
CN207405819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变截面剪力墙肢及其制作模具
CN209971052U (zh) 一种预应力双t形梁游牧式生产装置
CN209927559U (zh) 一种制作加锚杆含裂隙岩样的模具
CN210507502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板胎膜结构
CN207405817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变截面t型剪力墙构件及其制作模具
CN207498833U (zh) 斜拉桥大体积混凝土箱梁配重混凝土结构
CN110748221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水池导流墙
CN110578298A (zh) 一种高架桥立柱顶部混凝土浇筑工艺
CN214163398U (zh) 一种轻骨料混凝土pc构件灌注模具
CN216690103U (zh) 闷葫芦墙体混凝土垫块及其成型模具
CN212478542U (zh) 一种大跨度斜梁混凝土浇筑装置
CN221066667U (zh) 装配式机场道面板的冲压式底模结构
CN107620400B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变截面t型剪力墙构件及其施工方法
CN211278942U (zh) 一种预制梁板活动钢底座
CN213710050U (zh) 一种内模式钢筋混凝土密肋板组合楼板结构
CN220129103U (zh) 用于墙面加固的装配式高延性混凝土板的生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