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45225A - 防剪切式大吨位轿厢结构 - Google Patents

防剪切式大吨位轿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45225A
CN117645225A CN202311670948.3A CN202311670948A CN117645225A CN 117645225 A CN117645225 A CN 117645225A CN 202311670948 A CN202311670948 A CN 202311670948A CN 117645225 A CN117645225 A CN 1176452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door
mounting
elevator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709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鸿翔
沈强
刘悦
桂启军
夏洪平
洪月仙
莫路加
沈琪
蒋章渊
唐毅
徐瑞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ELLY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ELLY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ELLY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ELLY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7094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452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45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452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剪切式大吨位轿厢结构,包括轿厢,轿厢的前端设有门机系统,门机系统的顶部设有用于检测电梯下行卡滞情况的第一检测组件,第一检测组件的外部设有用于检测电梯下行卡滞情况的第二检测组件,轿厢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立架,两侧第一立架沿轿厢的深度方向呈前后错位设置,两侧第一立架的底部经底部托架相互连接,两侧第一立架的顶部经顶斜梁相互连接,顶斜梁、底部托架和两侧第一立架在相互连接后形成第一框体结构并倾斜设置在轿厢外部,顶斜梁的上端连接有曳引梁,曳引梁相对轿厢呈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与第一框体结构相反,曳引梁的两端连接有轿顶轮。本发明具有减振效果好、安全性高的特点。

Description

防剪切式大吨位轿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吨位电梯,特别是一种防剪切式大吨位轿厢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底托式无机房电梯结构对地坑深度的要求较高,导致在一些地坑相对较浅的电梯井道中,厂家会采用顶吊式的电梯结构来减少对地坑高度的需求。但顶吊式电梯相比底托式电梯由于需要将反绳轮从轿厢底部上移至轿厢顶部,使得轿厢在失去曳引机构的底部托举后,其稳定性也会随之降低,从而使轿厢在受到偏心力时会更容易出现晃动和前后摇摆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有厂家通过将轿顶梁和反绳轮斜置的方式进行改善,具体如专利201921993964.5所示,通过将轿顶梁呈45°倾斜设置在在轿厢顶部,使得钢丝绳在牵引时不仅能够对轿厢在宽度方向上进行限位,同时还能够在深度方向上起到限位效果,从而缓解轿厢在货物或乘客进出时的摇摆晃动。但该结构的缺陷在于,轿顶梁在斜置后虽然能够缓解轿厢在宽度或深度方向的摇摆,但若是轿厢的摇摆方向垂直于轿顶梁,轿厢便会以轿顶梁的中轴线为中心线进行摇摆,使得轿顶梁在该状态下并无法实现对轿厢的减振效果。
此外,由于传统的电梯轿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夹人事件,即轿门在关闭时没有及时检测到有卡滞物的存在,从而使物体在被轿门夹持状态下随轿厢一同升降,从而升降过程中受到轿厢和楼层之间的剪切,从而形成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目前有厂家在电梯轿门的连接处增设闭合检测机构,该闭合检测机构包括可相互扣合的卡槽和卡块,卡槽和卡块分别安装在两侧轿门上并在轿门开启时随轿门一同向外移动;当轿门关闭时,卡槽和卡块便相互扣合并触发传感器,由传感器在触发后控制电梯进行升降;当轿门受阻无法完全闭合时,两侧卡槽和卡块处于相互分离状态,电梯停止升降。但该结构是用于对轿门闭合效果的检测,而不是用于对卡滞物的检测。这便使得当电梯因各类情况导致卡滞物未被检测到时,同样会出现剪切问题,从而降低了该检测机构的防护效果。
另一方面,闭合检测机构在安装后会处于层门和轿门的间隔处,而现有电梯层门和轿门之间的间隔距离按规定需要保持在30-35mm范围内,这便使得当闭合检测机构在占用该间隔空间后,轿厢在乘客或货物进出时的晃动便容易造成闭合检测机构碰撞层门,进一步降低了电梯的运行稳定性。
因此,现有的电梯存在减振效果差、安全性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剪切式大吨位轿厢结构。它具有减振效果好、安全性高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防剪切式大吨位轿厢结构,包括轿厢,轿厢的前端设有门机系统,门机系统的顶部设有用于检测电梯下行卡滞情况的第一检测组件,第一检测组件的外部设有用于检测电梯下行卡滞情况的第二检测组件,轿厢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立架,两侧第一立架沿轿厢的深度方向呈前后错位设置,两侧第一立架的底部经底部托架相互连接,两侧第一立架的顶部经顶斜梁相互连接,顶斜梁、底部托架和两侧第一立架在相互连接后形成第一框体结构并倾斜设置在轿厢外部,顶斜梁的上端连接有曳引梁,曳引梁相对轿厢呈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与第一框体结构相反,曳引梁的两端连接有轿顶轮。
前述的防剪切式大吨位轿厢结构中,所述轿厢的顶部和/或底部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连接有多个限位件,所述第一立架从安装架的中部穿过后,安装架经限位件与第一立架的两侧侧壁和内端面相互贴合。
前述的防剪切式大吨位轿厢结构中,所述轿顶轮的外部连接有曳引绳,曳引绳的走线方向和曳引梁的长度方向呈相互平行设置。
前述的防剪切式大吨位轿厢结构中,所述轿厢的上方设有连接电梯井道的曳引机架,曳引机架的外形为Z字形,曳引机架上分布有若干连接曳引绳的反绳轮。
前述的防剪切式大吨位轿厢结构中,还包括位于轿厢两侧的第二立架,第二立架沿轿厢的深度方向位于轿厢的中部,第二立架的外部连接有导轨组件,两侧第二立架的下端经底横梁相互连接,底横梁的中部与底部托架相互连接,两侧第二立架的上端经顶横梁相互连接,顶横梁的中部与曳引梁相互连接,第二立架、顶横梁和底横梁在相互连接后形成第二框体结构。
前述的防剪切式大吨位轿厢结构中,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可拆卸连接在门机系统的轿门架两端,第一安装板的下端设有第一安装脚,第一安装脚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板,两个第一传动板的下端经第一横板相互连接,任一第一传动板的上方设有连接第一安装板的第一行程开关。
前述的防剪切式大吨位轿厢结构中,还包括设置在每层楼道内的层门系统,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可拆卸连接在层门系统内侧的层门支架两端,第二安装板的下端设有第二安装脚,第二安装脚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板,两个第二传动板的下端经第二横板相互连接,任一第二传动板的上方设有连接第二安装板的第二行程开关。
前述的防剪切式大吨位轿厢结构中,所述门机系统上分别安装有轿门和轿厢门刀,所述层门系统上安装有层门,所述第一传动板位于轿门和轿厢门刀的间隔处或轿厢门刀和层门的间隔处,第二传动板位于轿厢门刀和层门的间隔处,第一传动板和第二传动板之间沿水平方向留有间隙。
前述的防剪切式大吨位轿厢结构中,所述门机系统的底部设有地坎,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踩踏板,踩踏板的中部经间隔设置的多个安装销连接地坎,安装销的外部设有位于地坎和踩踏板之间的压簧,踩踏板与地坎之间形成间隙,踩踏板的一端延伸至地坎外侧并形成第一折弯部,踩踏板的另一端扣合连接在地坎内侧并形成第二折弯部,踩踏板下方的地坎内设有第二行程开关。
前述的防剪切式大吨位轿厢结构中,所述安装销为双头螺杆,踩踏板的底部经套筒螺纹连接安装销,安装销的下端穿过地坎并连接有固定螺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本发明通过由第一立架、底部托架和顶斜梁在连接后形成的第一框体结构,使其与曳引梁在相互连接后能够相互交叉,共同实现对轿厢的托举和牵引效果;在该状态下,当轿厢受到垂直于曳引梁方向的偏心力时,则能够通过第一框体结构对轿厢进行支撑;通过对第一立架、安装架和限位件的结构配合,则能够利用第一框体结构沿轿厢的宽度和深度方向对轿厢进行限位,缓解轿厢在受偏心力后的振动变形;第一框体结构与第二框体结构在相互连接后还能形成类似吊架的结构并从轿厢的四周对轿厢进行托举和限位,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减振效果;
(2)通过设置在轿厢上端的第一检测组件,使得当物体在随电梯下行接触层门底部时,能够由第一触发部优先于轿厢吊顶接触卡滞物并在触发后控制电梯停止运行,从而实现在电梯下行时的防剪切效果;同理,通过设置在轿厢下端或层门支架上端上的第二检测组件,则能够在物体随电梯上行时,由第二触发部优先层门顶部或轿厢底板接触卡滞物并在触发后控制电梯停止运行,从而实现在电梯上行时的防剪切效果,提高电梯的安全性;
(3)通过第二检测组件安装位置的结构限定,使得厂家还能够根据不同的场景和应用环境选择对应结构的第二检测组件,从而提高本发明的使用效果;通过当第二检测组件安装在地坎时,能够利用踩踏板的受力压缩触发第二行程开关,实现检测功能,并减少对轿门和层门之间的间隔空间占用,提高其安装稳定性;
(4)通过将第二检测组件安装在层门支架上端,则能够配合第一检测组件将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分别安装在第一安装脚和第二安装脚的上方,从而不占用轿门和层门之间的间隔空间,从而提高对本发明的安装稳定性,并减少轿厢地面的阻碍,方便货物的推送;
(5)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在安装后,通过第一框体结构与第二框体结构的配合限位则能够有效减少轿厢在运行过程中的晃动幅度,从而有效避免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在使用过程中与外部的相互碰撞,从而提高其安装和使用稳定性;
所以,本发明具有具有减振效果好、安全性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轿厢处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在曳引机架处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1中轿厢的侧视图;
图4是限位件和第一立架的连接结构图;
图5是图3的A向放大图;
图6是第一检测组件在门机系统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7实施例2中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8是图7的B向放大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轿厢,2-第一立架,3-底部托架,4-顶斜梁,5-曳引梁,6-轿顶轮,7-安装架,8-限位件,9-反绳轮,10-第二立架,11-底横梁,12-顶横梁,13-曳引机架,14-第一安装板,15-第一安装脚,16-第一传动板,17-第一横板,18-第一行程开关,19-第二安装板,20-第二安装脚,21-第二传动板,22-第二横板,23-第二行程开关,24-地坎,25-踩踏板,26-安装销,27-压簧,100-门机系统,200-层门系统,251-第一折弯部,252-第二折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1。防剪切式大吨位轿厢结构,构成如图1-6所示,包括轿厢1,轿厢1的前端设有门机系统100,门机系统100的顶部设有用于检测电梯下行卡滞情况的第一检测组件,第一检测组件的外部设有用于检测电梯下行卡滞情况的第二检测组件,轿厢1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立架2,两侧第一立架2沿轿厢1的深度方向呈前后错位设置,两侧第一立架2的底部经底部托架3相互连接,两侧第一立架2的顶部经顶斜梁4相互连接,顶斜梁4、底部托架3和两侧第一立架2在相互连接后形成第一框体结构并倾斜设置在轿厢1外部,顶斜梁4的上端连接有曳引梁5,曳引梁5相对轿厢1呈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与第一框体结构相反,曳引梁5的两端连接有轿顶轮6。
所述轿厢1的顶部和/或底部连接有安装架7,安装架7上连接有多个限位件8,该限位件8可选用橡胶垫,橡胶垫和安装架7之间螺栓连接,所述第一立架2从安装架7的中部穿过后,安装架7经限位件8与第一立架2的两侧侧壁和内端面相互贴合,从而通过两侧的第一立架2对轿厢进行宽度和深度方向的限位。
所述轿顶轮6的外部连接有曳引绳,曳引绳的走线方向和曳引梁5的长度方向呈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轿厢1的上方设有连接电梯井道的曳引机架13,曳引机架13的外形为Z字形且由三组横梁拼接而成,曳引机架13上分布有若干连接曳引绳的反绳轮9,电梯经曳引绳连接后形成4比1的曳引结构。
还包括位于轿厢1两侧的第二立架10,第二立架10沿轿厢1的深度方向位于轿厢1的中部且相互对齐,第二立架10的外部连接有导轨组件,两侧第二立架10的下端经底横梁11相互连接,底横梁11的中部与底部托架3相互连接,两侧第二立架10的上端经顶横梁12相互连接,顶横梁12的中部与曳引梁5相互连接,第二立架10、顶横梁12和底横梁11在相互连接后形成第二框体结构,第一框体结构和第二框体结构呈相互交叉设置。
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14,第一安装板14可拆卸连接在门机系统100外侧的轿门架两端,第一安装板14的下端设有第一安装脚15,第一安装脚15沿轿厢宽度方向位于门刀移动行程的外部,从而避免轿门开关时和第一安装脚15的相互碰撞;第一安装脚15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板16,第一传动板16的外形为V形,两个第一传动板16的下端经第一横板17相互连接,第一横板17上经长条孔滑动连接第一传动板16,第一横板17的底部延伸至轿厢吊顶的下方,任一第一传动板16的上方设有连接第一安装板14的第一行程开关18。
还包括设置在每层楼道内的层门系统200,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板19,第二安装板19可拆卸连接在层门系统200内侧的层门支架两端,第二安装板19的下端设有第二安装脚20,第二安装脚20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板21,两个第二传动板21的下端经第二横板22相互连接,第二横板22的底部延伸至层门顶面的下方,任一第二传动板21的上方设有连接第二安装板19的第二行程开关23。
所述门机系统100上分别安装有轿门和轿厢门刀,所述层门系统200上安装有层门,所述第一传动板16位于轿门和轿厢门刀的间隔处或轿厢门刀和层门的间隔处,第二传动板21位于轿厢门刀和层门的间隔处,第一传动板16和第二传动板21之间沿水平方向留有间隙。
所述层门系统200通过滚轮延伸至层门外侧并扣合连接轿厢门刀,层门和轿厢门刀之间留出用于容纳第一传动板16和第二传动板21的间隔空间,所述第一横板17和第二横板22沿高度方向位于滚轮的下方,轿门和层门之间留出35mm的空隙。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发明通过由第一立架2、底部托架3和顶斜梁4组成的第一框体结构,使其与第二框体结构在连接后能够形成类似吊架的结构,并从外部对轿厢进行包裹和托举。在此基础上,通过将第一框体结构和第二框体结构的上端连接曳引梁5,并使曳引梁5和第一框体结构之间呈相互交叉设置,则能够提高对轿厢的托举稳定性;即轿厢产生沿曳引梁5方向的前后摇摆时,能够通过曳引绳和轿顶轮6的配合对其进行牵引,实现减振效果;当轿厢产生沿顶斜梁4方向的前后摇摆时,则能够通过第一框体结构的配合对其进行限位,实现减振效果;且两者在交叉设置后还能够缓解轿厢在宽度和深度方向上的振动,从而有效现有的轿架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对轿厢在不同方向上的减振效果。而在上述配合下,使得本发明不仅能够缓解轿厢的振动幅度,提高乘客的舒适性;还能够降低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与外部碰撞的可能性,从而保证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的稳定检测。
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在使用时,当物体被夹持在轿门上并随电梯下行,卡滞物在下移过程先接触楼层底面并在其阻挡作用下保持高度位置不变,而轿厢则继续下移使第一横板17朝卡滞物方向移动。当第一横板17接触到卡滞物时,卡滞物的阻碍带动第一横板17相对于轿厢向上移动,从而使两侧第一传动板16作配合转动,并使第一传动板16的上端在转动后接触第一行程开关18,由第一行程开关18在触发后制停电梯,从而实现电梯下行过程中的防剪切功能。
同理,当物体被夹持在轿门上并随电梯上行时,卡滞物在上移过程中接触第二横板22并带动第二横板22向上移动,从而使第二传动板21作配合转动并触发第二行程开关23,从而由第二行程开关23在触发后制停电梯,从而实现电梯上行过程中的防剪切功能。
通过将第二检测组件安装在层门顶部的方式,能够不影响货物、推车等物品以贴地的形式正常进出轿厢,从而适用于货梯的防剪切功能。
实施例2。防剪切式大吨位轿厢结构,构成如图7-8所示,包括轿厢1,轿厢1的前端设有门机系统100,门机系统100的顶部设有用于检测电梯下行卡滞情况的第一检测组件,第一检测组件的外部设有用于检测电梯下行卡滞情况的第二检测组件,轿厢1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立架2,两侧第一立架2沿轿厢1的深度方向呈前后错位设置,两侧第一立架2的底部经底部托架3相互连接,两侧第一立架2的顶部经顶斜梁4相互连接,顶斜梁4、底部托架3和两侧第一立架2在相互连接后形成第一框体结构并倾斜设置在轿厢1外部,顶斜梁4的上端连接有曳引梁5,曳引梁5相对轿厢1呈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与第一框体结构相反,曳引梁5的两端连接有轿顶轮6。
所述轿厢1的顶部和/或底部连接有安装架7,安装架7上连接有多个限位件8,该限位件8可选用橡胶垫,橡胶垫和安装架7之间螺栓连接,所述第一立架2从安装架7的中部穿过后,安装架7经限位件8与第一立架2的两侧侧壁和内端面相互贴合,从而通过两侧的第一立架2对轿厢进行宽度和深度方向的限位。
所述轿顶轮6的外部连接有曳引绳,曳引绳的走线方向和曳引梁5的长度方向呈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轿厢1的上方设有连接电梯井道的曳引机架13,曳引机架13的外形为Z字形且由三组横梁拼接而成,曳引机架13上分布有若干连接曳引绳的反绳轮9,电梯经曳引绳连接后形成4比1的曳引结构。
还包括位于轿厢1两侧的第二立架10,第二立架10沿轿厢1的深度方向位于轿厢1的中部且相互对齐,第二立架10的外部连接有导轨组件,两侧第二立架10的下端经底横梁11相互连接,底横梁11的中部与底部托架3相互连接,两侧第二立架10的上端经顶横梁12相互连接,顶横梁12的中部与曳引梁5相互连接,第二立架10、顶横梁12和底横梁11在相互连接后形成第二框体结构,第一框体结构和第二框体结构呈相互交叉设置。
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在轿门架两端的第一安装板14,第一安装板14可拆卸连接在门机系统100的轿门架两端,第一安装板14的下端设有第一安装脚15,第一安装脚15沿轿厢宽度方向位于门刀移动行程的外部,避免轿门开关时和第一安装脚15的相互碰撞,第一安装脚15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板16,第一传动板16的外形为V形,两个第一传动板16的下端经第一横板17相互连接,第一横板17上经长条孔滑动连接第一传动板16,第一横板17的底部延伸至轿厢吊顶的下方,任一第一传动板16的上方设有连接第一安装板14的第一行程开关18。
还包括设置在每层楼道内的层门系统200,层门系统200通过滚轮延伸至层门外侧并扣合连接轿厢门刀,层门和轿厢门刀之间留出用于容纳第一传动板16的间隔空间,所述第一横板17沿高度方向位于滚轮的下方。
所述门机系统100的底部设有地坎24,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踩踏板25,踩踏板25的中部经间隔设置的多个安装销26连接地坎24,安装销26的外部设有位于地坎24和踩踏板25之间的压簧27,踩踏板25与地坎24之间形成间隙,踩踏板25的一端延伸至地坎24外侧并形成第一折弯部251,踩踏板25的另一端扣合连接在地坎24内侧并形成第二折弯部252,踩踏板25下方的地坎24内设有第二行程开关23,第二行程开关23和安装销26沿地坎24长度方向呈相互错位设置。
所述安装销26为双头螺杆,踩踏板25的底部经套筒螺纹连接安装销26,安装销26的下端穿过地坎24并连接有固定螺母。
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二检测组件安装在地坎24上,一方面相比实施例1仅需安装一组第二检测组件便能实现对电梯上行的防剪切功能,从而有效降低其设备成本;另一方面,第二检测组件在移位后也能够减少对轿门和层门之间的间隔空间占用,进而提高第一检测组件的安装和使用稳定性,并进一步降低检测组件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因轿厢晃动产生碰撞的可能性。
当乘客在进出轿厢过程中接触踩踏板25时,踩踏板25受力下压并触发第二行程开关23,使电梯保持制停状态无法升降;当乘客完全进入轿厢后,轿门关闭且踩踏板25回弹至脱离第二行程开关23,接触对电梯的制停,从而有效避免第二检测组件对电梯正常升降造成的影响。
当电梯上行过程中轿门处存在卡滞物时,若该卡滞物的重量较重并压在踩踏板25上,踩踏板25在受压后便会下落至贴合地坎24,并触发第二行程开关23,使电梯制停。若该卡滞物不会造成踩踏板25的下落时,卡滞物便会随轿厢一同上移直至接触层门顶部。当卡滞物受到层门顶部的阻碍后,卡滞物保持该高度位置不变,而轿厢和第二检测组件继续上移并使踩踏板25接触卡滞物,从而利用卡滞物带动踩踏板25收缩至贴合地坎24,并随即触发第二行程开关23制停电梯,从而实现在电梯上行过程中的防剪切效果。

Claims (10)

1.防剪切式大吨位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1),轿厢(1)的前端设有门机系统(100),门机系统(100)的顶部设有用于检测电梯下行卡滞情况的第一检测组件,第一检测组件的外部设有用于检测电梯下行卡滞情况的第二检测组件,轿厢(1)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立架(2),两侧第一立架(2)沿轿厢(1)的深度方向呈前后错位设置,两侧第一立架(2)的底部经底部托架(3)相互连接,两侧第一立架(2)的顶部经顶斜梁(4)相互连接,顶斜梁(4)、底部托架(3)和两侧第一立架(2)在相互连接后形成第一框体结构并倾斜设置在轿厢(1)外部,顶斜梁(4)的上端连接有曳引梁(5),曳引梁(5)相对轿厢(1)呈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与第一框体结构相反,曳引梁(5)的两端连接有轿顶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剪切式大吨位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1)的顶部和/或底部连接有安装架(7),安装架(7)上连接有多个限位件(8),所述第一立架(2)从安装架(7)的中部穿过后,安装架(7)经限位件(8)与第一立架(2)的两侧侧壁和内端面相互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剪切式大吨位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轿顶轮(6)的外部连接有曳引绳,曳引绳的走线方向和曳引梁(5)的长度方向呈相互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剪切式大吨位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1)的上方设有连接电梯井道的曳引机架(13),曳引机架(13)的外形为Z字形,曳引机架(13)上分布有若干连接曳引绳的反绳轮(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剪切式大吨位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轿厢(1)两侧的第二立架(10),第二立架(10)沿轿厢(1)的深度方向位于轿厢(1)的中部,第二立架(10)的外部连接有导轨组件,两侧第二立架(10)的下端经底横梁(11)相互连接,底横梁(11)的中部与底部托架(3)相互连接,两侧第二立架(10)的上端经顶横梁(12)相互连接,顶横梁(12)的中部与曳引梁(5)相互连接,第二立架(10)、顶横梁(12)和底横梁(11)在相互连接后形成第二框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剪切式大吨位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14),第一安装板(14)可拆卸连接在门机系统(100)的轿门架两端,第一安装板(14)的下端设有第一安装脚(15),第一安装脚(15)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板(16),两个第一传动板(16)的下端经第一横板(17)相互连接,任一第一传动板(16)的上方设有连接第一安装板(14)的第一行程开关(1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剪切式大吨位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每层楼道内的层门系统(200),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板(19),第二安装板(19)可拆卸连接在层门系统(200)内侧的层门支架两端,第二安装板(19)的下端设有第二安装脚(20),第二安装脚(20)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板(21),两个第二传动板(21)的下端经第二横板(22)相互连接,任一第二传动板(21)的上方设有连接第二安装板(19)的第二行程开关(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剪切式大吨位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机系统(100)上分别安装有轿门和轿厢门刀,所述层门系统(200)上安装有层门,所述第一传动板(16)位于轿门和轿厢门刀的间隔处或轿厢门刀和层门的间隔处,第二传动板(21)位于轿厢门刀和层门的间隔处,第一传动板(16)和第二传动板(21)之间沿水平方向留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剪切式大吨位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机系统(100)的底部设有地坎(24),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踩踏板(25),踩踏板(25)的中部经间隔设置的多个安装销(26)连接地坎(24),安装销(26)的外部设有位于地坎(24)和踩踏板(25)之间的压簧(27),踩踏板(25)与地坎(24)之间形成间隙,踩踏板(25)的一端延伸至地坎(24)外侧并形成第一折弯部(251),踩踏板(25)的另一端扣合连接在地坎(24)内侧并形成第二折弯部(252),踩踏板(25)下方的地坎(24)内设有第二行程开关(2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剪切式大吨位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销(26)为双头螺杆,踩踏板(25)的底部经套筒螺纹连接安装销(26),安装销(26)的下端穿过地坎(24)并连接有固定螺母。
CN202311670948.3A 2023-12-06 2023-12-06 防剪切式大吨位轿厢结构 Pending CN1176452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70948.3A CN117645225A (zh) 2023-12-06 2023-12-06 防剪切式大吨位轿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70948.3A CN117645225A (zh) 2023-12-06 2023-12-06 防剪切式大吨位轿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45225A true CN117645225A (zh) 2024-03-05

Family

ID=90044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70948.3A Pending CN117645225A (zh) 2023-12-06 2023-12-06 防剪切式大吨位轿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4522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34276B1 (en) Traction type elevator having cable hitches securing cable ends to guide rails
CN103339052A (zh) 电梯配置和方法
CN210260768U (zh) 一种电梯轿厢用防冲顶保护装置
KR101547650B1 (ko) 전동차 플랫폼 안전장치
US20150083527A1 (en) Back-up brake system of lifts
JP4270642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213864918U (zh) 一种无井道电梯运行空间安全保护系统
CN210313042U (zh) 家用升降平台装置
CN117645225A (zh) 防剪切式大吨位轿厢结构
CN110282524A (zh) 钢带曳引式家用平台
CN1315712C (zh) 一种升降机系统
JP3603606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13213389B (zh) 一种紧凑式电梯安装平台
CN203246976U (zh) 电梯紧急制动平层装置
JP2006315796A (ja)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13979261A (zh) 一种自锁保护型电梯升降机
CN110294392B (zh) 轿厢门机的安装结构、安装方法及主连接支架、辅连接支架
WO2016157535A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207046628U (zh) 一种底置式断绳保护装置
CN218708392U (zh) 升降系统
CN105712148A (zh) 一种轿厢急停设备
KR101881935B1 (ko) 승강기용 수직 개폐형 도어 안전장치
CN106241551B (zh) 用于对轿厢总成进行限位的装置
JP4302062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US20220324677A1 (en) Clamping device and elevator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