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45122A - 一种手动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动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45122A
CN117645122A CN202410024601.XA CN202410024601A CN117645122A CN 117645122 A CN117645122 A CN 117645122A CN 202410024601 A CN202410024601 A CN 202410024601A CN 117645122 A CN117645122 A CN 1176451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base
tray
limiting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246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超
俞宏平
施凯旋
李宝明
王立丰
杨涛
魏培
魏小寅
周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zte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zte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zte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zte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2460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451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45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451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手动上料装置,包括:第一基台;托盘组件,托盘组件可移动地安装于第一基台上,托盘组件的一侧边上形成有第一限位槽;限位弹出组件,限位弹出组件面向托盘组件的进入端安装于第一基台的一侧;止回组件,止回组件安装于第一基台上的托盘组件移动方向的一侧,止回组件用于可活动地伸入第一限位槽以止抵托盘组件;光电限位组件,光电限位组件靠近限位弹出组件安装于第一基台上,光电限位组件用于检测托盘组件是否到达预定位置以及空盘上料完毕后解除报警。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手动上料装置,能够提高料盘空盘报警的可靠性,改善设备运行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手动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点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手动上料装置在空盘后一般通过软件计数进行报警,如果操作人员误操作将报警复位后,设备默认直接进行下一步动作,而此时料盘仍未重新装盘,由于无料可上造成点胶整机设备多处无料报警,浪费操作时间,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手动上料装置,能够提高料盘空盘报警的可靠性,改善设备运行的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手动上料装置,包括:
第一基台;
托盘组件,所述托盘组件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台上,所述托盘组件的一侧边上形成有第一限位槽;
限位弹出组件,所述限位弹出组件面向所述托盘组件的进入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台的一侧,所述限位弹出组件用于对所述托盘组件的进入端进行限位以及弹出所述托盘组件;
止回组件,所述止回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台上的所述托盘组件移动方向的一侧,所述止回组件用于可活动地伸入所述第一限位槽以止抵所述托盘组件;
光电限位组件,所述光电限位组件靠近所述限位弹出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台上,所述光电限位组件用于检测所述托盘组件是否到达预定位置以及空盘上料完毕后解除报警,
其中,上料时,待系统计数检测到所述托盘组件空盘后,触发报警;在所述止回组件退出所述第一限位槽且所述限位弹出组件弹出所述托盘组件时所述光电限位组件不被触发,在控制所述止回组件复位且抽出所述托盘组件进行下一次上料完毕后,通过使得所述托盘组件抵接所述限位弹出组件并由所述止回组件将所述托盘组件卡死,同时所述托盘组件触发所述光电限位组件则解除报警。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基台,所述第二基台设于所述第一基台上,所述托盘组件可移动地设于第二基台上,
所述托盘组件包括:
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基台上,所述滑动组件的一侧边上形成有所述第一限位槽;
托盘,所述托盘安装于所述滑动组件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
一对滑轨,一对所述滑轨相对设于所述第二基台上;
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的两侧滑动连接一对所述滑轨;
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的两侧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板上,所述第二滑板的顶部设置所述托盘,所述第二滑板的一侧边形成有所述第一限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板的进入端形成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滑板的进入端的底部连接有限位块,
所述限位弹出组件包括:
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面向所述滑动组件的进入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台的一侧,
硬限位组件,所述硬限位组件包括一对螺栓,一对所述螺栓上下分别对应所述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座上;
液压缓冲器,所述液压缓冲器对应所述限位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座上,且位于下所述螺栓的一侧,所述液压缓冲器凸出其对应的所述螺栓设置;
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对应所述第二限位槽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座上,且位于上所述螺栓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组件包括:
轴承,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基座的内部,所述轴承朝向所述滑动组件的端面上形成有环形的腔室;
伸缩轴,所述伸缩轴可活动地设于所述轴承内,所述伸缩轴朝向所述滑动组件的一侧伸出所述轴承且对应的端部形成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外侧面上设有胶垫,所述伸缩轴的另一端上连接有挡片;
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伸缩轴的伸出段上,其一端设于所述腔室内,另一端抵接所述凸台的内侧面,
其中,在初始状态下,所述伸缩轴的伸出段凸出其对应的所述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止回组件包括:
驱动源,所述驱动源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台上的所述托盘组件移动方向的一侧,且所述驱动源的驱动端竖直向上设置;
止抵组件,所述止抵组件安装于所述驱动源的驱动端上,
其中,通过所述驱动源驱动所述止抵组件上下活动以伸入/退出所述第一限位槽,从而控制所述托盘组件处于限位状态/弹出。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源包括气缸或液压油缸。
进一步地,所述止抵组件包括:
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设于所述驱动源的驱动端上,所述第二基座上形成有安置槽;
一对耳板,一对所述耳板相对设于所述第二基座上且位于所述安置槽两侧;
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设于所述安置槽内;
止抵块,所述止抵块呈L型,其长边的端部枢接一对所述耳板的一端,长边的外侧面压设在所述第二弹簧上;
滚轮,所述滚轮设于所述止抵块的短边的端部上,
其中,所述第二滑板通过所述止抵组件的过程中,其底部压接所述滚轮使得所述止抵块抵压所述第二弹簧处于水平状态,待到达预定位置后,所述滚轮以及所述止抵块复位伸入所述第一限位槽对所述托盘组件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止抵块的长边的外侧面上对应所述第二弹簧还形成有对接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板的进入端的一侧设有标定板,
所述光电限位组件包括:
第三基座,所述第三基座靠近所述限位弹出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台上;
光电开关,所述光电开关设于所述第三基座上,
其中,通过所述光电开关检测所述标定板来判定检测所述托盘组件是否到达预定位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手动上料装置在空盘后,不单只依赖系统软件计数结束报警,而是依靠光电限位组件起到检测托盘组件是否到达预定位置的同时,也即空盘后手动换料完毕时进行彻底解除报警,由此提高了空盘报警的可靠性,避免了操作人员误操作将报警复位,影响设备后续运行的问题,进而改善了设备运行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手动上料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手动上料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部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手动上料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部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手动上料装置的限位弹出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手动上料装置的限位弹出组件的主视图;
图9为图8中的A-A向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手动上料装置的止回组件中的止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第一基台;110、第二基台;
200、托盘组件;210、滑动组件;211、滑轨;212、第一滑板;2121、第二限位槽;213、第二滑板;2131、第一限位槽;2132、限位块;2133、标定板;2134、过渡板;220、托盘;
300、限位弹出组件;310、第一基座;320、硬限位组件;330、液压缓冲器;340、弹性组件;341、轴承;342、伸缩轴;343、凸台;344、胶垫;345、挡片;346、第一弹簧;
400、止回组件;410、驱动源;420、止抵组件;421、第二基座;422、安置槽;423、耳板;424、第二弹簧;425、止抵块;426、滚轮;427、对接槽;
500、光电限位组件;510、第三基座;520、光电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本发明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手动上料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手动上料装置,如图1所示,可以包括:第一基台100、托盘组件200、限位弹出组件300、止回组件400以及光电限位组件500。
其中,托盘组件200可移动地安装于第一基台100上,托盘组件200的一侧边上形成有第一限位槽2131。
限位弹出组件300面向托盘组件200的进入端安装于第一基台100的一侧,限位弹出组件300用于对托盘组件200的进入端进行限位以及弹出托盘组件200。
止回组件400安装于第一基台100上的托盘组件200移动方向的一侧,止回组件400用于可活动地伸入第一限位槽2131以止抵托盘组件200。
光电限位组件500靠近限位弹出组件300安装于第一基台100上,光电限位组件500用于检测托盘组件200是否到达预定位置以及空盘上料完毕后解除报警。
具体地,上料时,首先,如图1所示,待系统计数检测到托盘组件200空盘后,触发报警,则控制止回组件400退出第一限位槽2131并通过限位弹出组件300弹出托盘组件200,此时光电限位组件500不被触发,然后控制止回组件400复位,手动抽出托盘组件200以进行下一次上料。其次,如图2、图3所示,再次上料完毕后,将托盘组件200往第一基台100内部推进,托盘组件200压接通过止回组件400,直至推进托盘组件200抵接限位弹出组件300并由止回组件400重新进入第一限位槽2131内将托盘组件200卡死,同时托盘组件200触发光电限位组件500时以解除报警。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手动上料装置在空盘后,不单只依赖系统软件计数结束报警,而是依靠光电限位组件起到检测托盘组件是否到达预定位置的同时,也即空盘后手动换料完毕时进行彻底解除报警,由此提高了空盘报警的可靠性,避免了操作人员误操作将报警复位,影响设备后续运行的问题,进而改善了设备运行的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手动上料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基台110,第二基台110设于第一基台100上,托盘组件200可移动地设于第二基台110上。
托盘组件200可以包括:滑动组件210和托盘220。
其中,滑动组件210设于第二基台110上,滑动组件210的一侧边上形成有第一限位槽2131。
托盘220安装于滑动组件210的顶部。
也就是说,托盘组件200通过滑动组件210连接第二基台110,而滑动组件210的顶部安装托盘220,以使得托盘220在第二基台110上相对第二基台110滑动,由此便于托盘220进入/退出工位进行上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滑动组件210可以包括:一对滑轨211、第一滑板212和第二滑板213。
其中,一对滑轨211相对设于第二基台110上。每个滑轨211可以是一体式,也可以是分段式。
第一滑板212的两侧滑动连接一对滑轨211。
第二滑板213的两侧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板212上,第二滑板213的顶部设置托盘200,第二滑板213的一侧边形成有第一限位槽2131。
由此,滑动组件210可伸缩地设置在第二基台110上,便于托盘200的推进和抽出,维护便捷,驱动稳定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7所示,第一滑板212的进入端形成有第二限位槽2121,第二滑板213的进入端的底部连接有限位块2132。
限位弹出组件300可以包括:第一基座310、硬限位组件320、液压缓冲器330和弹性组件340。
其中,第一基座310面向滑动组件210的进入端安装于第一基台100的一侧。
硬限位组件320包括一对螺栓,一对螺栓上下分别对应限位块2132和第二限位槽2121安装于第一基座310上。
液压缓冲器330对应第二限位槽2121安装于第一基座310上,且位于下螺栓的一侧,液压缓冲器330凸出其对应的螺栓设置。
弹性组件340对应限位块2132安装于第一基座310上,且位于上螺栓的一侧。
具体而言,在第一基座310朝向滑动组件210的侧面上的一侧上下安装硬限位组件320,即一对螺栓,分别上下对应第二滑板213的进入端处的限位块2132以及第一滑板212的进入端处的第二限位槽2121,以分别对第二滑板213、第一滑板212的行程进行硬限位。而在第一基座310该侧面的另一侧上下分别安装有弹性组件340和液压缓冲器330,其中,弹性组件340和液压缓冲器330分别皆凸出各自对应侧的螺栓,液压缓冲器330可用于第一滑板212到达预定位置时进行缓冲,而弹性组件340在起到缓冲第二滑板213到达预定位置的同时,在托盘组件200失去止回组件400作用力的情况下,可将第二滑板213自动弹出,从而便于托盘200退出进行重新上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图9所示,弹性组件340可以包括:轴承341、伸缩轴342和第一弹簧346。
其中,轴承341安装在第一基座310的内部,轴承341朝向滑动组件210的端面上形成有环形的腔室(未示出)。
伸缩轴342可活动地设于轴承341内,伸缩轴342朝向滑动组件210的一侧伸出轴承341且对应的端部形成有凸台343,凸台343的外侧面上设有胶垫344,伸缩轴342的另一端上连接有挡片345。通过伸缩轴342的两端分别设置凸台343以及挡片345,使得伸缩轴342在轴承341内活动时不会脱离轴承341,对伸缩轴342的行程进行限位。
第一弹簧346套设在伸缩轴342的伸出段上,其一端设于腔室内,另一端抵接凸台343的内侧面。
其中,在初始状态下,伸缩轴342的伸出段凸出其对应的螺栓。
由此,使得托盘组件200到达预定位置后,第二滑板213的进入端抵接凸台343上胶垫344,从而挤压第一弹簧346发生形变起到缓冲效果。而当系统检测到托盘220空盘时,控制止回组件400退出第一限位槽2131,进而第一弹簧346失去外力复位,从而将第二滑板213自动弹出,便于手动拉出托盘220进行重新上料,结构紧凑,稳定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图5和图6所示,止回组件400可以包括:驱动源410和止抵组件420。
其中,驱动源410安装于第一基台100上的托盘组件200移动方向的一侧,且驱动源410的驱动端竖直向上设置。
止抵组件420安装于驱动源410的驱动端上。
其中,通过驱动源410驱动止抵组件420上下活动以伸入/退出第一限位槽2131,从而控制托盘组件200处于限位状态/弹出。
也就是说,止回组件400设置包括驱动源410以及设置在驱动源410的驱动端上的止抵组件420,通过驱动源410驱动止抵组件420进入/退出第一限位槽2131以实现对托盘组件200锁止/释放,结构简单,控制稳定可靠。
可选地,驱动源410可以包括气缸或液压油缸。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6和图10所示,止抵组件410包括:第二基座421、一对耳板423、第二弹簧424、止抵块425和滚轮426。
其中,第二基座421设于驱动源410的驱动端上,第二基座421上形成有安置槽422。
一对耳板423相对设于第二基座421上且位于安置槽422两侧。
第二弹簧424设于安置槽422内。
止抵块425呈L型,其长边的端部枢接一对耳板423的一端,长边的外侧面压设在第二弹簧424上。
滚轮426设于止抵块425的短边的端部上。
其中,第二滑板213通过止抵组件420的过程中,其底部压接滚轮426使得止抵块425抵压第二弹簧424处于水平状态,待到达预定位置后,滚轮426以及止抵块425复位伸入第一限位槽2131对托盘组件200进行限位。
由此,能够便捷可靠地锁止托盘组件200,且不干涉托盘组件200进入工位。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在第二滑板213的底部对应止回组件400还可以安装有过渡板2134,使得第二滑板213通过止回组件400时,滚轮426在过渡板2134上行走,可以起到保护第二滑板213的表面不受磨损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止抵块425的长边的外侧面上对应第二弹簧424还形成有对接槽427。
由此,使得止抵块425压接第二弹簧424时,受力更加平稳可靠,便于止抵块425失去外力挤压后的复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和图6所示,第二滑板213的进入端的一侧设有标定板2133。
光电限位组件500可以包括:第三基座510和光电开关520。
其中,第三基座510靠近限位弹出组件300安装于第一基台100上。
光电开关520设于第三基座510上。
其中,通过光电开关520检测标定板2133来判定检测托盘组件200是否到达预定位置。
具体地,还可以在检测到托盘组件200中托盘220空盘触发报警时,用于托盘220退出工位重新上料推进后,通过光电开关520检测标定板2133来判定是否能够彻底解除空盘报警,进而提高设备继续运行的可靠性,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手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台;
托盘组件,所述托盘组件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台上,所述托盘组件的一侧边上形成有第一限位槽;
限位弹出组件,所述限位弹出组件面向所述托盘组件的进入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台的一侧,所述限位弹出组件用于对所述托盘组件的进入端进行限位以及弹出所述托盘组件;
止回组件,所述止回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台上的所述托盘组件移动方向的一侧,所述止回组件用于可活动地伸入所述第一限位槽以止抵所述托盘组件;
光电限位组件,所述光电限位组件靠近所述限位弹出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台上,所述光电限位组件用于检测所述托盘组件是否到达预定位置以及空盘上料完毕后解除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基台,所述第二基台设于所述第一基台上,所述托盘组件可移动地设于第二基台上,
所述托盘组件包括:
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基台上,所述滑动组件的一侧边上形成有所述第一限位槽;
托盘,所述托盘安装于所述滑动组件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
一对滑轨,一对所述滑轨相对设于所述第二基台上;
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的两侧滑动连接一对所述滑轨;
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的两侧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板上,所述第二滑板的顶部设置所述托盘,所述第二滑板的一侧边形成有所述第一限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板的进入端形成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滑板的进入端的底部连接有限位块,
所述限位弹出组件包括:
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面向所述滑动组件的进入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台的一侧,
硬限位组件,所述硬限位组件包括一对螺栓,一对所述螺栓上下分别对应所述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座上;
液压缓冲器,所述液压缓冲器对应所述第二限位槽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座上,且位于下所述螺栓的一侧,所述液压缓冲器凸出其对应的所述螺栓设置;
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对应所述限位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座上,且位于上所述螺栓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
轴承,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基座的内部,所述轴承朝向所述滑动组件的端面上形成有环形的腔室;
伸缩轴,所述伸缩轴可活动地设于所述轴承内,所述伸缩轴朝向所述滑动组件的一侧伸出所述轴承且对应的端部形成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外侧面上设有胶垫,所述伸缩轴的另一端上连接有挡片;
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伸缩轴的伸出段上,其一端设于所述腔室内,另一端抵接所述凸台的内侧面,
其中,在初始状态下,所述伸缩轴的伸出段凸出其对应的所述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组件包括:
驱动源,所述驱动源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台上的所述托盘组件移动方向的一侧,且所述驱动源的驱动端竖直向上设置;
止抵组件,所述止抵组件安装于所述驱动源的驱动端上,
其中,通过所述驱动源驱动所述止抵组件上下活动以伸入/退出所述第一限位槽,从而控制所述托盘组件处于限位状态/弹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包括气缸或液压油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抵组件包括:
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设于所述驱动源的驱动端上,所述第二基座上形成有安置槽;
一对耳板,一对所述耳板相对设于所述第二基座上且位于所述安置槽两侧;
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设于所述安置槽内;
止抵块,所述止抵块呈L型,其长边的端部枢接一对所述耳板的一端,长边的外侧面压设在所述第二弹簧上;
滚轮,所述滚轮设于所述止抵块的短边的端部上,
其中,所述第二滑板通过所述止抵组件的过程中,其底部压接所述滚轮使得所述止抵块抵压所述第二弹簧处于水平状态,待到达预定位置后,所述滚轮以及所述止抵块复位伸入所述第一限位槽对所述托盘组件进行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抵块的长边的外侧面上对应所述第二弹簧还形成有对接槽。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板的进入端的一侧设有标定板,
所述光电限位组件包括:
第三基座,所述第三基座靠近所述限位弹出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基台上;
光电开关,所述光电开关设于所述第三基座上,
其中,通过所述光电开关检测所述标定板来判定检测所述托盘组件是否到达预定位置。
CN202410024601.XA 2024-01-08 2024-01-08 一种手动上料装置 Pending CN1176451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24601.XA CN117645122A (zh) 2024-01-08 2024-01-08 一种手动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24601.XA CN117645122A (zh) 2024-01-08 2024-01-08 一种手动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45122A true CN117645122A (zh) 2024-03-05

Family

ID=90047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24601.XA Pending CN117645122A (zh) 2024-01-08 2024-01-08 一种手动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4512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5262490A (ja) 櫛板安全装置
CN117645122A (zh) 一种手动上料装置
CN110641981B (zh) 一种自动垛板装置
US4179987A (en) Safety apparatus for a bacon press or the like
CN211759798U (zh) 一种全自动扁钢制造设备
CN110817287B (zh) 用于led装配的循环上料机构及led导光柱布料机
CN114871073B (zh) 引线框架点胶设备
US4052919A (en) Motor-driven bolster plate
CN114777561B (zh) 一种弹匣式装弹机及其装弹方法
CN214866666U (zh) 一种新的冲压下料结构
CN211254452U (zh) 一种芯片自动上料及空料盘自动堆垛装置
US5641161A (en) Arrangement for delivering items from magazines
CN111451404B (zh) 折弯机
CN113979143B (zh) 一种数控剪板用码垛装置
CN117816494A (zh) 一种点胶设备
CN112620763A (zh) 一种可自动收料的剪板机
CN216548417U (zh) 一种用于刹车片喷粉线的自动送料装置
USRE27223E (en) Press loader and unloader
CN213838384U (zh) 防火窗防火料自动灌装系统
CN212750528U (zh) 锯床退磁下料设备
CN220423215U (zh) 一种铆合机
CN217024342U (zh) 上料控制机构
CN220223471U (zh) 一种冻干机出料装置
CN111285056A (zh) 吸注器传送缓存机构
CN219238660U (zh) 一种带有安全监控功能的皮带装车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