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39879A - 一种Wi-Fi信号增强方法、系统及智能家电 - Google Patents

一种Wi-Fi信号增强方法、系统及智能家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39879A
CN117639879A CN202410107554.5A CN202410107554A CN117639879A CN 117639879 A CN117639879 A CN 117639879A CN 202410107554 A CN202410107554 A CN 202410107554A CN 117639879 A CN117639879 A CN 1176398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electronic device
target area
message
household appli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1075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宇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10755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398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398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398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Wi‑Fi信号增强方法、系统及智能家电,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能够在不增加路由器的情况下向任意一个区域内的电子设备提供放大后的Wi‑Fi信号,提高了该区域内的Wi‑Fi信号强度。具体方案包括:在可移动智能家电连接第一Wi‑Fi信号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上输入的第一操作;第一操作用于触发选择目标区域;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一操作,向可移动智能家电发送第一消息;可移动智能家电根据第一消息,向目标区域移动;可移动智能家电在停止移动的情况下,对第一Wi‑Fi信号进行放大,生成第二Wi‑Fi信号,并向至少一个电子设备中连接第一Wi‑Fi信号的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漫游建议;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漫游建议,连接第二Wi‑Fi信号。

Description

一种Wi-Fi信号增强方法、系统及智能家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Wi-Fi信号增强方法、系统及智能家电。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实现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电)在家庭的任何位置都能上网,可以在家中部署无线路由器。无线路由器将有线网络转换为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网络。Wi-Fi网络可以覆盖整个家庭区域,则电子设备在家庭中的任何位置都能连接Wi-Fi网络,实现上网功能。
通常无线路由器在家中的位置是固定的,因家中墙壁等建材的吸波效应会导致家中不同区域内的Wi-Fi信号的强弱不同,家中距离无线路由器越近的区域,Wi-Fi信号越强。当用户在距离无线路由器较远的区域使用电子设备时,因该较远区域的Wi-Fi信号较弱,影响电子设备的上网速度,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Wi-Fi信号增强方法、系统及智能家电,能够在不增加路由器的情况下向任意一个区域内的电子设备提供放大后的Wi-Fi信号,提高了任意一个区域内的Wi-Fi信号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Wi-Fi信号增强方法,该方法应用于Wi-Fi信号增强系统,Wi-Fi信号增强系统可以包括可移动智能家电和至少一个电子设备,至少一个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在可移动智能家电连接第一Wi-Fi信号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上输入的第一操作;第一操作用于触发选择目标区域;然后,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一操作,向可移动智能家电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可移动智能家电增强目标区域内的Wi-Fi信号;进而,可移动智能家电可以根据第一消息,向目标区域移动;可移动智能家电在停止移动的情况下,对第一Wi-Fi信号进行放大,生成第二Wi-Fi信号,并向至少一个电子设备中连接第一Wi-Fi信号的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漫游建议;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漫游建议,连接第二Wi-Fi信号。
其中,目标APP为控制可移动智能家电的APP。目标区域可以为第一Wi-Fi信号覆盖的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子设备接收触发选择目标区域的第一操作后,可以向可移动智能家电发送第一消息,以指示可移动智能家电增强目标区域内的Wi-Fi信号。进而,可移动智能家电根据该第一消息,可以先向目标区域移动,以缩短可移动智能家电和目标区域之间的距离。可移动智能家电停止移动时,再对第一Wi-Fi信号进行放大,生成放大后的第一Wi-Fi信号(即第二Wi-Fi信号)。可移动智能家电还向连接第一Wi-Fi信号的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漫游建议,以使得第二电子设备从第一Wi-Fi信号切换至放大后的第一Wi-Fi信号。
由于移动后的可移动智能家电与目标区域的距离较近,并且,可移动智能家电生成的放大后的第一Wi-Fi信号(即第二Wi-Fi信号),因此,目标区域内的电子设备(例如,第二电子设备)接收的第二Wi-Fi信号的强度值,大于接收的第一Wi-Fi信号的强度值,即提高了目标区域内的电子设备接收的Wi-Fi信号的强度。也就是说,采用本方案提高了目标区域内的Wi-Fi信号强度,可以为目标区域内的电子设备提供较快的上网速度,提升了用户的上网体验。
其次,可移动智能家电向目标区域移动的过程中,可移动智能家电的位置是变化的,则可移动智能家电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距离也是变化的。如果在可移动智能家电移动的过程中,第二电子设备就接收来自可移动智能家电的第二Wi-Fi信号,受第二电子设备和可移动智能家电之间的距离变化的影响,第二电子设备接收的来自可移动智能家电的第二Wi-Fi信号的强度也是变化的,进而造成第二电子设备的网速不稳定的问题。对此,本方案中可移动智能家电在停止移动后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漫游建议,以使第二电子设备连接第二Wi-Fi信号,可以保证第二电子设备接收的第二Wi-Fi信号的强度稳定,第二电子设备的上网速度也是稳定的。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还用于指示第一电子设备位于目标区域内,或第一电子设备位于目标区域外。上述可移动智能家电根据第一消息,向目标区域移动,包括:在第一消息指示第一电子设备位于目标区域内的情况下,可移动智能家电向目标区域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实时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若可移动智能家电在第一位置获取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满足预设条件,则可移动智能家电在第一位置停止移动。
其中,第一信号强度值为可移动智能家电接收的第一Wi-Fi信号的强度值,第二信号强度值为第一电子设备发出的无线网络信号的强度值。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第一电子设备位于目标区域内,则可移动智能家电可以基于可移动智能家电接收的第一Wi-Fi信号的强度值(即第一信号强度值)、以及可移动智能家电接收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网络信号的强度值(即第二信号强度值),确定停止移动的位置。可移动智能家电在向目标区域移动的过程中获取的第一信号强度值是变化的,获取的第二信号强度值也是变化的。可移动智能家电可以判断到达任意一个位置(如,第一位置)获取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如果到达任意一个位置获取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满足预设条件,则可移动智能家电在任意一个位置停止移动。
结合第一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满足预设条件包括: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之和大于第一阈值。第一阈值是根据可移动智能家电在向目标区域移动前获取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之和设置的。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到达第一位置获取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之和大于第一阈值,并且,第一阈值是根据可移动智能家电在移动前获取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之和设置的,则可知,可移动智能家电移动到第一位置处,第一信号强度值(即可移动智能家电接收的第一Wi-Fi信号的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即可移动智能家电接收来自第一电子设备的无线网络信号的强度值)整体有所提高。可移动智能家电在第一位置停止移动可以提供强度更高的Wi-Fi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可移动智能家电根据第一消息,向目标区域移动,包括:在第一消息指示第一电子设备位于目标区域外的情况下,可移动智能家电向目标区域移动,并在第二位置停止移动;第二位置包括目标区域的入口处。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第一电子设备位于目标区域外,则可移动智能家电可以移动到与目标区域较近的任意一个位置(如,第二位置);然后,在与目标区域较近的第二位置为目标区域内的电子设备提供放大后的第一Wi-Fi信号(即第二Wi-Fi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Wi-Fi信号增强系统还包括无线路由器。上述方法还包括:可移动智能家电向无线路由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第三电子设备的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MAC地址);第三电子设备包括连接第一Wi-Fi信号的电子设备;无线路由器响应于第一请求消息,向可移动智能家电发送第一响应消息;第一响应消息包括第三电子设备的MAC地址;第三电子设备包括第二电子设备。上述向至少一个电子设备中的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漫游建议,包括:可移动智能家电根据第二电子设备的MAC地址,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漫游建议。
该实现方式描述了一种可移动智能家电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漫游建议的一种实现方式。
结合第一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漫游建议,连接第二Wi-Fi信号,包括: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漫游建议,获取第三信号强度值和第四信号强度值;第三信号强度值为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的第二Wi-Fi信号的强度值,第四信号强度值为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的第一Wi-Fi信号的强度值;第二电子设备在第三信号强度值大于第四信号强度值的情况下,连接第二Wi-Fi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在第二Wi-Fi信号的强度值(即第三信号强度值)大于第一Wi-Fi信号的强度值(即第四信号强度值)的情况下,从第一Wi-Fi信号切换到第二Wi-Fi信号,以实现连接强度更高的Wi-Fi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目标APP显示第一控制界面;其中,第一控制界面包括可移动智能家电生成的地图数据;地图数据包括多个区域。上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操作,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在第一控制界面输入的第一操作;第一操作为对多个区域中的目标区域的点击操作。
该实现方式描述了一种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一操作的一种实现方式。
结合第一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一操作,目标APP显示弹窗消息;其中,弹窗消息包括提示信息、第一选项和第二选项;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第一电子设备是否位于目标区域内;然后,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并响应于用户对第一选项的点击操作,生成第一消息,并且,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电子设备位于目标区域内;或者,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并响应于用户对第二选项的点击操作,生成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电子设备位于目标区域内。
该实现方式描述了一种确定第一电子设备是否位于目标区域内的一种实现方式。
结合第一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移动智能家电包括:Wi-Fi信号收发模块。上述可移动智能家电在停止移动的情况下,对第一Wi-Fi信号进行放大,生成第二Wi-Fi信号,包括:可移动智能家电在停止移动的情况下,启动Wi-Fi信号收发模块的中继模式;Wi-Fi信号收发模块对第一Wi-Fi信号进行放大,生成第二Wi-Fi信号。
该实现方式描述了一种可移动智能家电放大Wi-Fi信号的一种实现方式。
结合第一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操作;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第二操作,向可移动智能家电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停止增强目标区域内的Wi-Fi信号;可移动智能家电响应于第二消息,关闭Wi-Fi信号收发模块的中继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在不需要增强目标区域内的Wi-Fi信号的情况下,可移动智能家电响应于第二消息,可以关闭Wi-Fi信号收发模块的中继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目标APP显示第二控制界面;第二控制界面包括第三选项;上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操作,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在第二控制界面输入的第二操作;第二操作为对第三选项的点击操作。
该实现方式描述了一种可移动智能家电停止增强目标区域内的Wi-Fi信号的一种实现方式。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Wi-Fi信号增强方法,应用于可移动智能家电,该方法包括:可移动智能家电在连接第一Wi-Fi信号的情况下,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可移动智能家电增强目标区域内的Wi-Fi信号;然后,可移动智能家电根据第一消息,向目标区域移动;可移动智能家电在停止移动的情况下,对第一Wi-Fi信号进行放大,生成第二Wi-Fi信号,并向连接第一Wi-Fi信号的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漫游建议,以使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漫游建议,连接第二Wi-Fi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还用于指示第一电子设备位于目标区域内,或第一电子设备位于目标区域外。上述可移动智能家电根据第一消息,向目标区域移动,包括:在第一消息指示第一电子设备位于目标区域内的情况下,可移动智能家电向目标区域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实时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若可移动智能家电在第一位置获取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满足预设条件,则可移动智能家电在第一位置停止移动。
其中,第一信号强度值为可移动智能家电接收的第一Wi-Fi信号的强度值,第二信号强度值为第一电子设备发出的无线网络信号的强度值。
结合第二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满足预设条件包括: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之和大于第一阈值;第一阈值是根据可移动智能家电在向目标区域移动前获取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之和设置的。
结合第二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可移动智能家电根据第一消息,向目标区域移动,包括:在第一消息指示第一电子设备位于目标区域外的情况下,可移动智能家电向目标区域移动,并在第二位置停止移动;第二位置包括:目标区域的入口处。
结合第二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可移动智能家电向无线路由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第三电子设备的MAC地址;第三电子设备包括连接第一Wi-Fi信号的电子设备;可移动智能家电接收无线路由器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第一响应消息包括第三电子设备的MAC地址;第三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
上述向连接第一Wi-Fi信号的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漫游建议,包括:可移动智能家电根据第二电子设备的MAC地址,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漫游建议。
结合第二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移动智能家电包括:Wi-Fi信号收发模块。上述可移动智能家电在停止移动的情况下,对第一Wi-Fi信号进行放大,生成第二Wi-Fi信号,包括:可移动智能家电在停止移动的情况下,启动Wi-Fi信号收发模块的中继模式;Wi-Fi信号收发模块对第一Wi-Fi信号进行放大,生成第二Wi-Fi信号。
结合第二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可移动智能家电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停止增强目标区域内的Wi-Fi信号;可移动智能家电响应于第二消息,关闭Wi-Fi信号收发模块的中继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相同或相似的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Wi-Fi信号增强系统,该Wi-Fi信号增强系统包括:可移动智能家电和至少一个电子设备。可移动智能家电和至少一个电子设备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第三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移动智能家电,该可移动智能家电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接口与处理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其中,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使得该可移动智能家电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第四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二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Wi-Fi信号增强系统上运行时,使得该Wi-Fi信号增强系统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当计算机指令在可移动智能家电上运行时,使得可移动智能家电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指令在Wi-Fi信号增强系统上运行时,使得该Wi-Fi信号增强系统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当该计算机指令在可移动智能家电上运行时,使得可移动智能家电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第五方面和第六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手机连接Wi-Fi信号的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信号增强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移动智能家电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信号增强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信号增强系统的信号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可移动智能家电的界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目前,为了实现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电)在家庭的任何位置都能上网,可以在家中部署无线路由器。无线路由器将有线网络转换为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网络。Wi-Fi网络可以覆盖整个家庭区域,因此,电子设备在家庭中的任何位置都能连接Wi-Fi网络,实现上网功能。
通常无线路由器在家中的位置是固定的,因家中墙壁等建材的吸波效应会导致家中不同区域内的Wi-Fi信号的强弱不同,家中距离无线路由器越近的区域,Wi-Fi信号越强。例如,无线路由器所在的区域内的Wi-Fi信号最强。又例如,没有部署无线路由器的其他区域内的Wi-Fi信号较弱,并且,任意一个其他区域(例如,厨房、卫生间和阳台等)与无线路由器相隔的墙壁越多,任意一个其他区域内的Wi-Fi信号越弱。可选地,Wi-Fi信号较弱的区域可以称为信号盲区。
进而,当用户在距离无线路由器较远的区域使用电子设备时,因该较远区域的Wi-Fi信号较弱,影响电子设备的上网速度,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的户型图,无线路由器100部署在客厅内,无线路由器100提供的Wi-Fi信号覆盖客厅、阳台、主卧室等多个区域。由于厨房距离客厅较远,并且,厨房与客厅相隔了多堵称重墙,导致厨房内的Wi-Fi信号很弱。位于厨房内的手机101无法连接到无线路由器提供的Wi-Fi信号。
请参考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信号增强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该方法可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Wi-Fi信号增强系统,Wi-Fi信号增强系统可以包括:无线路由器100、可移动智能家电110(例如,清洁机器人)、以及至少一个电子设备(例如,第一电子设备120,第二电子设备)。无线路由器100可部署在家中任意一个位置,例如,客厅。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和第一电子设备120都可以移动到家中的任意位置,例如,厨房、卫生间、阳台、主卧室和次卧等等。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和至少一个电子设备都可以连接到无线路由器100提供的Wi-Fi信号(或称为第一Wi-Fi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图2所示的第一电子设备120位于无线路由器100提供的第一Wi-Fi信号所覆盖的区域内,第一电子设备120也可以不在第一Wi-Fi信号所覆盖的区域内,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电子设备120的位置不做限定。如果第一电子设备120不在第一Wi-Fi信号所覆盖的区域内,则第一电子设备120不连接第一Wi-Fi网络。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Wi-Fi信号增强方法,第一电子设备120接收触发选择目标区域的第一操作后,可以向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发送第一消息,以指示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增强目标区域内的Wi-Fi信号。进而,可移动智能家电110根据该第一消息,可以先向目标区域移动,以缩短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和目标区域之间的距离。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停止移动时,再对第一Wi-Fi信号进行放大,生成放大后的第一Wi-Fi信号(即第二Wi-Fi信号)。可移动智能家电110还向连接第一Wi-Fi信号的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漫游建议,以使得第二电子设备从第一Wi-Fi信号切换至放大后的第一Wi-Fi信号。
由于移动后的可移动智能家电110与目标区域的距离较近,并且,可移动智能家电110生成的放大后的第一Wi-Fi信号(即第二Wi-Fi信号),因此,目标区域内的电子设备(例如,第二电子设备)接收的第二Wi-Fi信号的强度值,大于接收的第一Wi-Fi信号的强度值,即提高了目标区域内的电子设备接收的Wi-Fi信号的强度。也就是说,采用本方案提高了目标区域内的Wi-Fi信号强度,可以为目标区域内的电子设备提供稳定且较快的上网速度,提升了用户的上网体验。
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无线路由器100部署在客厅内,无线路由器100提供的第一Wi-Fi信号覆盖客厅、阳台、主卧室等多个区域。由于厨房距离客厅较远,并且,厨房与客厅相隔了多堵称重墙,导致厨房内的第一Wi-Fi信号很弱。但是,可移动智能家电110(例如,清洁机器人)在距离厨房较近的位置,对第一Wi-Fi信号进行放大生成第二Wi-Fi信号。位于厨房内的第一电子设备120可以连接第二Wi-Fi信号。采用本方案,提高了厨房内的Wi-Fi信号强度。
在一些示例中,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可以是清洁机器人等可自动移动的家电。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子设备120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以及可穿戴式设备等电子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可移动智能家电110的具体形态和电子设备的具体形态都不做限制。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移动智能家电的结构示意图,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可以包括:Wi-Fi信号收发模块111、定位模块112、运动控制模块113、电源管理模块114、传感器模块115和天线116。其中,Wi-Fi信号收发模块111和天线116共同用于实现可移动智能家电110的无线通信功能,例如,接收和发送Wi-Fi信号。定位模块112可以用于分析地图数据(例如,如图2所示的户型图),确定自己的位置,并使用路径规划算法导航到指定房间或地点。运动控制模块113用于负责控制可移动智能家电110的移动和转向。电源管理模块114用于管理可移动智能家电110的电源供应。传感器模块115用于检测环境信息。
可选地,传感器模块115可以包括碰撞传感器和激光传感器等等。
可选地,定位模块112可以包括激光导航模块或视觉导航模块。激光导航模块使用激光传感器来扫描周围的环境,并绘制地图;还可以分析地图数据,确定自己的位置,并使用路径规划算法导航到指定房间或地点。视觉导航模式使用摄像头和图像处理算法,通过分析房间的特征和轮廓来确定位置,并导航到指定房间或地点。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可移动智能家电110的具体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示例地,以第一电子设备120为手机为例,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手机可以包括处理器210,外部存储器接口220,内部存储器2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230,充电管理模块240,电源管理模块241,电池2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250,无线通信模块260,音频模块270,扬声器270A,受话器270B,麦克风270C,耳机接口270D,传感器模块280,按键290,马达291,指示器292,摄像头293,显示屏2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2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2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等。
处理器2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2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以及控制器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控制器可以是手机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2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2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2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该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2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充电管理模块2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充电管理模块240为电池242充电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241为手机供电。
手机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250,无线通信模块2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手机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2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260耦合,使得手机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例如,无线路由器100,可移动智能家电110)通信。该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WLAN)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屏294如果集成了触摸传感器,则显示屏294可以称为触摸屏。该触摸传感器也可以称为“触控面板”。也就是说,显示屏294可以包括显示面板和触摸面板。触摸传感器用于检测作用于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触摸传感器检测到触摸操作(如,上述用户操作)后,可触发手机内核层的驱动周期性地扫描该触摸操作产生的触摸参数。然后,内核层的驱动将触摸参数传递给上层的相关模块,以便于相关模块确定触摸参数对应的触摸事件。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显示屏294是集成有触摸传感器的显示屏(即触摸屏)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行程查询方法的具体过程进行说明。
手机通过GPU,显示屏294,以及AP等实现显示功能。
外部存储器接口2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手机的存储能力。内部存储器2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2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221的指令,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手机可以通过音频模块270,扬声器270A,受话器270B,麦克风270C,耳机接口270D,以及AP等实现音频功能。
按键290包括开机键,音量键等。马达291可以产生振动提示。指示器292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以用于指示消息,未接来电,通知等。SIM卡接口295用于连接SIM卡。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具体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请参考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信号增强方法可应用于Wi-Fi信号增强系统。该Wi-Fi信号增强系统可以包括: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和第一电子设备120。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信号增强方法可以包括S301-S309。
S301、在可移动智能家电110连接第一Wi-Fi信号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120接收用户在目标APP上输入的信号增强操作;信号增强操作用于触发选择目标区域,目标区域是第一Wi-Fi信号所覆盖的任意一个区域。
可移动智能家电110连接第一Wi-Fi信号后,第一电子设备120中的目标APP可以与可移动智能家电110进行配对。在目标APP与可移动智能家电110配对成功的情况下,目标APP可以控制可移动智能家电110执行各种功能,例如,启动,停止等。可选地,目标APP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信号增强操作(即第一操作)。该信号增强操作用于触发选择第一Wi-Fi信号所覆盖的任意一个区域(即目标区域)。
其中,第一Wi-Fi信号是无线路由器100提供的Wi-Fi信号。可移动智能家电110连接无线路由器100的第一Wi-Fi信号,以实现连接到无线路由器100提供的第一Wi-Fi网络。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一电子设备120在第一Wi-Fi信号所覆盖的区域内,则第一电子设备120可以连接第一Wi-Fi信号。若第一电子设备120不在第一Wi-Fi信号所覆盖的区域内,则第一电子设备120可以连接与第一Wi-Fi信号不同的其他无线通信信号。
示例性地,如图6所示,无线路由器100提供的第一Wi-Fi网络覆盖了可移动智能家电110(例如,清洁机器人)所在的区域、以及第一电子设备120所在的区域。可移动智能家电110成功连接第一Wi-Fi网络后,可以接收无线路由器100发出的第一Wi-Fi信号;然后,可以向无线路由器100返回第一确认信号。该第一确认信号用于指示可移动智能家电110成功接收第一Wi-Fi信号。同理得,第一电子设备120成功连接第一Wi-Fi网络后,可以接收无线路由器100发出的第一Wi-Fi信号;第一电子设备120还可以向无线路由器100返回第二确认信号。该第二确认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电子设备120成功接收到第一Wi-Fi信号。
可选地,无线路由器100向清洁机器人发送第一Wi-Fi信号的路径可以称为路径1。第一电子设备120向无线路由器100返回第二确认信号的路径可以称为路径2。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可以包括第一Wi-Fi信号收发模块111。第一Wi-Fi信号收发模块111可以接收无线路由器100发出的第一Wi-Fi信号,还可以向无线路由器100返回第一确认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APP在接收信号增强操作之前,可以接收建图操作,该建图操作用于触发可移动智能家电110获取地图数据(例如,如图2所示的户型图)。目标APP响应于该建图操作,向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发送第一指令。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响应于该第一指令,从起始点开始移动,并采集数据。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到达终点,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地图数据,并向第一电子设备120发送该地图数据。其中,起始点和终点可以是同一个位置。可选地,上述可移动智能家电110生成地图数据的过程可以称为全屋建图。
进一步地,目标APP接收该地图数据后,可以显示关于可移动智能家电110的第一控制界面,该第一控制界面可以包括该地图数据。然后,目标APP可以接收用户在该第一控制界面上输入的信号增强操作,该信号增强操作用于触发选择该地图数据中的任意一个区域(即目标区域)。可选地,该目标区域可以包括上述信号盲区。
示例性地,以可移动智能家电110为清洁机器人,以及第一电子设备120为手机为例,手机中的目标APP可以接收并响应于建图操作,向清洁机器人发送第一指令。清洁机器人响应于该第一指令,获取户型图,并向目标APP发送该户型图。目标APP控制显示屏显示第一控制界面510。如图7中的(a)所示,第一控制界面510可以包括户型图、选区选项511和开始信号增强的选项512。户型图包括5个房间,具体包括:房间1、房间2、房间3、房间4和房间5。目标APP可以接收并响应于用户对选区选项511的点击操作,在第一控制界面510上显示5个房间中各个房间的区域,如图7中的(b)所示。然后,目标APP可以接收并响应于用户在房间1的区域上输入的点击操作,确定房间1的区域为目标区域;再接收并响应于对开始信号增强的选项512的点击操作。对开始信号增强的选项512的点击操作为信号增强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房间的区域对应不同的颜色,例如,房间1的区域对应蓝色,房间2的区域对应红色等等,图7未示出各个房间的区域对应的真实颜色。
S302、第一电子设备120响应于信号增强操作,向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增强目标区域内的Wi-Fi信号。
第一电子设备120中的目标APP响应于信号增强操作,可以显示第一提示消息,该第一提示消息用于提示第一电子设备120是否位于目标区域内。然后,目标APP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指示操作,指示操作用于指示第一电子设备120位于目标区域内,或指示电子设备位于目标区域外。目标APP响应于该指示操作,向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发送第一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消息还可以用于指示第一电子设备120位于目标区域内,或第一电子设备120位于目标区域外。
可选地,目标APP可以显示弹窗消息,该弹窗消息包括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第一电子设备120是否位于目标区域内。该弹窗消息还可以包括:第一选项和第二选项。第一选项用于指示第一电子设备120位于目标区域内。第二选项用于指示第一电子设备120位于目标区域外。上述指示操作可以是对第一选项的点击操作,或对第二选项的点击操作。
示例性地,如图7的(c)所示,目标APP响应于对开始信号增强的选项512的点击操作,确定触发增强房间1的区域内的Wi-Fi信号,并显示弹窗消息520。该弹窗消息520中的提示信息可以包括:手机是否位于房间1的区域内。该弹窗消息520还可以包括第一选项521和第二选项522。目标APP可以接收并响应于用户对第一选项521或第二选项522的点击操作,向清洁机器人发送第一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了第一电子设备120连接到第一Wi-Fi网络,还可以有除第一电子设备120以外的其他电子设备连接到第一Wi-Fi网络。进一步地,由于目标区域可以是指Wi-Fi信号较弱的信号盲区,因此,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可以移动至距离目标区域较近的位置,并为目标区域内的电子设备提供放大后的Wi-Fi信号。其中,目标区域内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第一电子设备120和其他电子设备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地,如果第一电子设备120位于目标区域内,则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可以基于可移动智能家电110接收的Wi-Fi信号的强度值,以及第一电子设备120发出的信号的强度值,确定停止移动的位置,即执行S303-S304。如果第一电子设备120位于目标区域外,则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可以移动到与目标区域较近的任意一个位置,即执行S305。
S303、在第一消息指示第一电子设备120位于目标区域内的情况下,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向目标区域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实时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其中,第一信号强度值为可移动智能家电110接收的第一Wi-Fi信号的强度值,第二信号强度值为第一电子设备120发出的信号的强度值。
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可以根据第一消息确定第一电子设备120位于目标区域内,还是位于目标区域外。然后,如果第一电子设备120位于目标区域内,表示可移动智能家电110至少要向目标区域内的第一电子设备120提供放大后的Wi-Fi信号,则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可以在移动过程中实时获取自身对应的第一信号强度值、以及第一电子设备120对应的第二信号强度值,以用于确定停止移动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信号强度值为第一电子设备120发出的信号的强度值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120除了向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发送第一消息,还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120位于目标区域内的情况下,向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发送第一电子设备120的MAC地址。进而,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可以根据第一电子设备120的MAC地址,获取第一电子设备120在接收无线路由器100发送的第一Wi-Fi信号后发出的无线网络信号,并确定第一电子设备120发出的无线网络信号的强度值(即第二信号强度值)。
示例性地,如图6所示,可移动智能家电110(例如,清洁机器人)向第一电子设备120所在的目标区域移动。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在移动过程中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值可以包括:通过路径1接收无线路由器100发送的第一Wi-Fi信号(或称为路径1传输的第一Wi-Fi信号),并确定路径1传输的第一Wi-Fi信号的强度值(即第一信号强度值)。
其次,可移动智能家电110获取第二信号强度值可以包括:检测预设范围内的无线网络信号,并根据第一电子设备120的MAC地址,从检测到的无线网络信号中确定第一电子设备120通过路径2向无线路由器100返回的第二确认信号(或称为路径2传输的信号);再确定检测到的第二确认信号的强度(即第二信号强度值)。
可以理解的是,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向目标区域移动的过程中,可移动智能家电110的位置是变化的,则可移动智能家电110与第一电子设备120的距离也是变化的。如果在可移动智能家电110移动的过程中,第一电子设备120就接收来自可移动智能家电110的Wi-Fi信号(例如,放大后的Wi-Fi信号)。那么,受第一电子设备120和可移动智能家电110之间的距离变化的影响,第一电子设备120接收的来自可移动智能家电110的Wi-Fi信号的强度也是变化的,进而造成第一电子设备120的网速不稳定的问题。
对此,本方案中的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向目标区域移动的过程中没有向第一电子设备120提供新的第一Wi-Fi信号,第一电子设备120仍然接收来自无线路由器100发送的第一Wi-Fi信号。如此,可以保证第一电子设备120接收的第一Wi-Fi信号的强度稳定,则第一电子设备120的网速也是稳定的。这种情况下,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可以获取第一电子设备120发出的无线网络信号的强度值,作为第二信号强度值。利用该第二信号强度值判断可移动智能家电110与第一电子设备120之间的远近。
在一些实施例中,Wi-Fi信号的强度值(例如,第一信号强度值,第二信号强度值)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信号强度指标中各个信号强度指标的数值。至少一个信号强度指标可以包括: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或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等等。相应地,第一信号强度值可以包括RSSI的数值和SNR的数值。第二信号强度值可以包括RSSI的数值和SNR的数值。
其中,RSSI的数值越大表示Wi-Fi信号的强度越强;SNR的数值越大表示Wi-Fi信号的强度越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向目标区域移动可以包括:可移动智能家电110中的定位模块112可以基于地图数据(例如,如图2所示的户型图),确定指向目标区域的第一移动路径,并按照该第一移动路径移动。
S304、若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在第一位置获取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满足预设条件,则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在第一位置停止移动。
随着距离的变化可移动智能家电110接收的信号强度也会变化,因此,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在向目标区域移动的过程中获取的第一信号强度值是变化的,获取的第二信号强度值也是变化的。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可以判断到达任意一个位置获取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是否达到最佳均衡值。如果到达任意一个位置获取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达到最佳均衡值,则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在任意一个位置停止移动。该任意一个位置是第一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信号强度值是指可移动智能家电110接收来自无线路由器100的第一Wi-Fi信号的强度值,第二信号强度值是指可移动智能家电110接收第一电子设备120发送的信号的强度值。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向目标区域移动过程中,如果可移动智能家电110靠近无线路由器100,则第一信号强度值变大;如果可移动智能家电110远离无线路由器100则第一信号强度值减小。同理得,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向目标区域移动过程中,如果可移动智能家电110靠近第一电子设备120,则第二信号强度值变大;如果可移动智能家电110远离第一电子设备120则第二信号强度值减小。因此,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可以在获取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整体变大的时候,即获取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达到最佳均衡值时停止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移动智能家电110移动到第一位置时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并判断在第一位置获取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如果在第一位置获取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满足预设条件,则在第一位置停止移动。如果在第一位置获取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不满足预设条件,可移动智能家电110继续移动,并获取新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和新的第二信号强度值。
可选地,预设条件可以包括第一条件。该第一条件包括:在第一位置获取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之和大于第一阈值。
可选地,预设要求可以包括第二条件。该第二条件包括:在第一位置获取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大于第二阈值,并且在第一位置获取的第二信号强度值大于第三阈值。
其中,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和第三阈值可以预设的数值;或者,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和第三阈值是基于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在向目标区域移动前获取的首个第一信号强度值和首个第二信号强度值设置的。例如,第一阈值等于首个第一信号强度值和首个第二信号强度值的和;第二阈值等于首个第一信号强度值;第三阈值等于首个第二信号强度值。
可选地,预设要求可以包括第三条件。该第三条件包括:在第一位置获取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大于在到达第一位置前获取的第一信号强度值,在第一位置获取的第二信号强度值大于在到达第一位置前获取的第二信号强度值。
可选地,预设要求可以包括第一条件、第二条件和第三条件中的至少一项。
S305、在第一消息指示第一电子设备120位于目标区域外的情况下,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向目标区域移动,并在第二位置停止移动。
如果第一电子设备120位于目标区域外,表示可移动智能家电110为除第一电子设备120以外的其他电子设备提供放大后的Wi-Fi信号,则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可以移动至距离目标区域较近的任意一个位置(即第二位置)。
可选地,第二位置可以包括:目标区域的入口处。例如,如图2所示,目标区域可以房间1的门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向目标区域移动,并在第二位置停止移动可以包括:可移动智能家电110中的定位模块可以基于地图数据(例如,如图2所示的户型图),确定指向第二位置的第二移动路径,并按照该第二移动路径移动。
S306、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对第一Wi-Fi信号进行放大,生成第二Wi-Fi信号,并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漫游建议。
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停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后,可以控制Wi-Fi信号收发模块111进入中继模式。中继模式下的Wi-Fi信号收发模块111,对来自无线路由器100的第一Wi-Fi信号进行放大,生成放大后的Wi-Fi信号(即第二Wi-Fi信号)并发出。除了控制Wi-Fi信号收发模块111进入中继模式,可移动智能家电110还可以基于组网漫游协议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漫游建议。该漫游建议用于请求第二电子设备连接可移动智能家电110提供的第二Wi-Fi信号。
可选地,在第一电子设备120位于目标区域内的情况下,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子设备120。在第一电子设备120位于目标区域外的情况下,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不包括第一电子设备120。
示例性地,以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子设备120为例,如图6所示,可移动智能家电110(例如,清洁机器人)向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子设备120)发送漫游建议。
示例性地,如图7的(d)所示,目标APP控制Wi-Fi信号收发模块111进入中继模式后,可以显示第二控制界面530。该第二控制界面530可以包括第二提示消息,第二提示消息可以用于提示清洁机器人进入中继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继模式下的Wi-Fi信号收发模块111具备中继器的功能,可用于增强或放大信号,并将其传输到远离原始信号源的设备。
示例性地,Wi-Fi信号收发模块111可以包括高增益天线。高增益天线可以增强信号的强度,例如,放大Wi-Fi信号。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Wi-Fi信号收发模块111还可以包括信号放大器。信号放大器可以连接Wi-Fi信号收发模块111中的高增益天线。该信号放大器可用于第一Wi-Fi信号进行放大。例如,信号放大器可以包括前端模块(front-endmodules,FEM)。
在一些实施例中,组网漫游协议是无线网络中用于实现漫游功能的协议,例如,组网漫游协议可以包括802.11K/V。第二电子设备(例如,第一电子设备120)可以是具有漫游功能的电子设备。具有漫游功能的电子设备支持组网漫游协议,可以响应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发送的漫游建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在连接无线路由器100的第一Wi-Fi网络之后,且在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漫游建议之前,可以向无线路由器100发送第一请求消息,该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连接第一Wi-Fi网络的电子设备的MAC地址。无线路由器100响应于该第一请求消息,向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其中,该第一响应消息包括连接第一Wi-Fi网络的第三电子设备的MAC地址。该第三电子设备可以是指连接第一Wi-Fi网络的所有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120和第二电子设备都属于第三电子设备。
进一步地,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漫游建议可以包括: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可以根据第三电子设备的MAC地址,向第三电子设备发送漫游建议。
或者,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漫游建议可以包括: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可以从第三电子设备的MAC地址中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的MAC地址;再根据第二电子设备的MAC地址,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漫游建议。其中,在第一电子设备120位于目标区域外的情况下,第二电子设备不包括第一电子设备120。
S307、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漫游建议,连接第二Wi-Fi信号。
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漫游建议判断是否漫游到可移动智能家电110提供的新Wi-Fi网络(或称为第二Wi-Fi网络)。如果确定漫游到第二Wi-Fi网络,则连接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发送的第二Wi-Fi信号,以实现连接到第二Wi-Fi网络。如果确定不漫游,则继续连接无线路由器100提供的第一Wi-Fi信号。
示例性地,以第二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子设备120为例,如图6所示,可移动智能家电110(例如,清洁机器人)向第一电子设备120生成第二Wi-Fi信号,并向第一电子设备120发送漫游建议后,第一电子设备120可以漫游到第一电子设备120提供的第二Wi-Fi信号(包括连接第二Wi-Fi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漫游建议可以包括可移动智能家电110的MAC地址。进而,S307可以包括:第二电子设备根据可移动智能家电110的MAC地址,从第二电子设备检测的无线网络信号中确定第二Wi-Fi信号;再判断第二Wi-Fi信号的强度值(或称为第三信号强度值)是否大于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来自无线路由器100的第一Wi-Fi信号的强度值(或称为第四信号强度值)。如果第三信号强度值大于第四信号强度值,则第二电子设备确认漫游到可移动智能家电110提供的第二Wi-Fi网络。第二电子设备确定漫游到第二Wi-Fi网络的情况下,连接第二Wi-Fi信号。如果第三信号强度值小于或等于第四信号强度值,则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不执行漫游,继续连接无线路由器100发送的第一Wi-Fi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电子设备位于第一Wi-Fi信号较弱的目标区域内,网速不稳定。而第二Wi-Fi信号是对第一Wi-Fi信号进行放大得到的,因此,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漫游到较强的第二Wi-Fi信号,从而可以提高网速的稳定性。
S308、第一电子设备120接收并响应于结束操作,向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停止增强目标区域内的Wi-Fi信号。
第一电子设备120中的目标APP可以显示关于可移动智能家电110的第二控制界面,并接收用户在该第二控制界面输入的结束操作(即第二操作)。然后,目标APP响应于该结束操作,可以向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发送第二消息。
示例性地,如图7的(d)所示,目标APP显示的第二控制界面530可以包括第三选项531。目标APP可以接收并响应于用户对该第三选项531的点击操作,向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关闭可移动智能家电110的中继模式。对该第三选项531的点击操作为上述结束操作。
S309、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响应于第二消息,结束放大第一Wi-Fi信号。
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响应于第二消息,结束放大第一Wi-Fi信号,即不提供第二Wi-Fi信号。进而,第二电子设备重新连接无线路由器100提供的第一Wi-Fi信号。
可选地,可移动智能家电100响应于第二消息,控制Wi-Fi信号收发模块111退出中继模式,实现停止提供放大后的Wi-Fi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和第一电子设备120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上述电子设备(例如,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和第一电子设备120)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移动智能家电,该可移动智能家电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接口与处理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其中,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使得可移动智能家电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可移动智能家电110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中,当计算机指令在Wi-Fi信号增强系统上运行时,使得Wi-Fi信号增强系统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Wi-Fi信号增强系统(包括可移动智能家电110和第一电子设备120)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如图8所示,该芯片系统7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1和至少一个接口电路702。处理器701和接口电路702可通过线路互联。例如,接口电路702可用于从其它装置(例如电子设备的存储器)接收信号。又例如,接口电路702可用于向其它装置(例如处理器701)发送信号。
示例性的,接口电路702可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将该指令发送给处理器701。当指令被处理器701执行时,可使得可移动智能家电执行上述实施例中可移动智能家电110执行的各个步骤。或者,当指令被处理器701执行时,可使得Wi-Fi信号增强系统执行上述实施例中Wi-Fi信号增强系统执行的各个步骤。
当然,该芯片系统还可以包含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1)

1.一种Wi-Fi信号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Wi-Fi信号增强系统,所述Wi-Fi信号增强系统包括可移动智能家电和至少一个电子设备,所述至少一个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连接第一Wi-Fi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在目标应用程序上输入的第一操作;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为控制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的应用程序,所述第一操作用于触发选择目标区域;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向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增强所述目标区域内的Wi-Fi信号;
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向所述目标区域移动;
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在停止移动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Wi-Fi信号进行放大,生成第二Wi-Fi信号,并向所述至少一个电子设备中连接所述第一Wi-Fi信号的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漫游建议;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漫游建议,连接所述第二Wi-Fi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位于所述目标区域内,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位于所述目标区域外;
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向所述目标区域移动,包括:
在所述第一消息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位于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情况下,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向所述目标区域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实时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为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接收的所述第一Wi-Fi信号的强度值,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出的无线网络信号的强度值;
若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在第一位置获取的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满足预设条件,则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在所述第一位置停止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满足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之和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是根据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在向所述目标区域移动前获取的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之和设置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向所述目标区域移动,包括:
在所述第一消息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位于所述目标区域外的情况下,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向目标区域移动,并在第二位置停止移动;所述第二位置包括所述目标区域的入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信号增强系统还包括无线路由器;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向所述无线路由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第三电子设备的MAC地址;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包括连接所述第一Wi-Fi信号的所述电子设备;
所述无线路由器响应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向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发送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MAC地址;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包括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向所述至少一个电子设备中的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漫游建议,包括:
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根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MAC地址,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所述漫游建议。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漫游建议,连接所述第二Wi-Fi信号,包括: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漫游建议,获取第三信号强度值和第四信号强度值;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的所述第二Wi-Fi信号的强度值,所述第四信号强度值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的所述第一Wi-Fi信号的强度值;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值大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值的情况下,连接所述第二Wi-Fi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目标应用程序显示第一控制界面;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界面包括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生成的地图数据;所述地图数据包括多个区域;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一操作,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在所述第一控制界面输入的所述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为对所述多个区域中的目标区域的点击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所述目标应用程序显示弹窗消息;其中,所述弹窗消息包括提示信息、第一选项和第二选项;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否位于所述目标区域内;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并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一选项的点击操作,生成所述第一消息,并且,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位于所述目标区域内;
或者,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并响应于用户对所述第二选项的点击操作,生成所述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位于所述目标区域内。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包括:Wi-Fi信号收发模块;
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在停止移动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Wi-Fi信号进行放大,生成第二Wi-Fi信号,包括:
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在停止移动的情况下,启动所述Wi-Fi信号收发模块的中继模式;
所述Wi-Fi信号收发模块对所述第一Wi-Fi信号进行放大,生成所述第二Wi-Fi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操作;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向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停止增强所述目标区域内的Wi-Fi信号;
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响应于所述第二消息,关闭所述Wi-Fi信号收发模块的中继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目标应用程序显示第二控制界面;所述第二控制界面包括第三选项;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操作,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在所述第二控制界面输入的所述第二操作;所述第二操作为对所述第三选项的点击操作。
12.一种Wi-Fi信号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可移动智能家电,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在连接第一Wi-Fi信号的情况下,接收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增强目标区域内的Wi-Fi信号;
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向所述目标区域移动;
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在停止移动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Wi-Fi信号进行放大,生成第二Wi-Fi信号,并向连接所述第一Wi-Fi信号的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漫游建议,以使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漫游建议,连接所述第二Wi-Fi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位于所述目标区域内,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位于所述目标区域外;
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向所述目标区域移动,包括:
在所述第一消息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位于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情况下,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向所述目标区域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实时获取第一信号强度值和第二信号强度值;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为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接收的所述第一Wi-Fi信号的强度值,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出的无线网络信号的强度值;
若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在第一位置获取的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满足预设条件,则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在所述第一位置停止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满足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之和大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是根据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在向所述目标区域移动前获取的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值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值之和设置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向所述目标区域移动,包括:
在所述第一消息指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位于所述目标区域外的情况下,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向目标区域移动,并在第二位置停止移动;所述第二位置包括:所述目标区域的入口处。
16.根据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向无线路由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获取第三电子设备的MAC地址;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包括连接所述第一Wi-Fi信号的所述电子设备;
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接收所述无线路由器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MAC地址;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所述向连接所述第一Wi-Fi信号的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漫游建议,包括:
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根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MAC地址,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所述漫游建议。
17.根据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包括:Wi-Fi信号收发模块;
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在停止移动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Wi-Fi信号进行放大,生成第二Wi-Fi信号,包括:
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在停止移动的情况下,启动所述Wi-Fi信号收发模块的中继模式;
所述Wi-Fi信号收发模块对所述第一Wi-Fi信号进行放大,生成所述第二Wi-Fi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指示停止增强所述目标区域内的Wi-Fi信号;
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响应于所述第二消息,关闭所述Wi-Fi信号收发模块的中继模式。
19.一种Wi-Fi信号增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信号增强系统包括:可移动智能家电和至少一个电子设备;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和所述至少一个电子设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可移动智能家电,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其中,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使得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执行如上述权利要求12-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Wi-Fi信号增强系统上运行时,使得所述Wi-Fi信号增强系统执行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或者,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可移动智能家电上运行时,使得所述可移动智能家电执行如权利要求12-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410107554.5A 2024-01-26 2024-01-26 一种Wi-Fi信号增强方法、系统及智能家电 Pending CN1176398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07554.5A CN117639879A (zh) 2024-01-26 2024-01-26 一种Wi-Fi信号增强方法、系统及智能家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107554.5A CN117639879A (zh) 2024-01-26 2024-01-26 一种Wi-Fi信号增强方法、系统及智能家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39879A true CN117639879A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22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107554.5A Pending CN117639879A (zh) 2024-01-26 2024-01-26 一种Wi-Fi信号增强方法、系统及智能家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39879A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1852A (zh) * 2015-08-27 2015-11-18 杨珊珊 一种利用无人机实现的智能中继系统及方法
CN105430667A (zh) * 2015-11-04 2016-03-23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wifi信号的方法、系统、及无线中继装置
CN112312405A (zh) * 2019-07-25 2021-02-02 袁帝文 无线信号补强和无线网络负载分担、跟随的方法及其系统
US20210258754A1 (en) * 2016-05-23 2021-08-19 Interdigital Ce Patent Holdings Method and devices for providing wireless coverage
CN114697991A (zh) * 2020-12-31 2022-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Wi-Fi配置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379562A (zh) * 2022-10-25 2022-11-22 杭州华橙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供网位置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5390471A (zh) * 2022-08-25 2022-11-25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厨房联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5529553A (zh) * 2022-07-20 2022-12-27 上海有个机器人有限公司 信号地图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220169847A (ko) * 2021-06-21 2022-12-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로봇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20230076045A1 (en) * 2021-09-05 2023-03-09 Deutsche Telekom Ag Optimized wifi network
CN116056174A (zh) * 2022-06-30 2023-05-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保真Wi-Fi漫游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16095777A (zh) * 2021-11-08 2023-05-09 南宁富联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接入点切换方法、网格控制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367094A (zh) * 2021-12-27 2023-06-30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1852A (zh) * 2015-08-27 2015-11-18 杨珊珊 一种利用无人机实现的智能中继系统及方法
CN105430667A (zh) * 2015-11-04 2016-03-23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wifi信号的方法、系统、及无线中继装置
US20210258754A1 (en) * 2016-05-23 2021-08-19 Interdigital Ce Patent Holdings Method and devices for providing wireless coverage
CN112312405A (zh) * 2019-07-25 2021-02-02 袁帝文 无线信号补强和无线网络负载分担、跟随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14697991A (zh) * 2020-12-31 2022-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Wi-Fi配置方法及电子设备
KR20220169847A (ko) * 2021-06-21 2022-12-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로봇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20230076045A1 (en) * 2021-09-05 2023-03-09 Deutsche Telekom Ag Optimized wifi network
CN116095777A (zh) * 2021-11-08 2023-05-09 南宁富联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接入点切换方法、网格控制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367094A (zh) * 2021-12-27 2023-06-30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6056174A (zh) * 2022-06-30 2023-05-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保真Wi-Fi漫游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15529553A (zh) * 2022-07-20 2022-12-27 上海有个机器人有限公司 信号地图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90471A (zh) * 2022-08-25 2022-11-25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厨房联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5379562A (zh) * 2022-10-25 2022-11-22 杭州华橙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供网位置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03529B1 (en) Electronic device providing periodic positioning communication vi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hannel
EP2615869B1 (en) Systems for facilit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related methods
EP3624404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KR102186547B1 (ko) 선택 가능한 통신 서비스를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EP3806342A1 (en)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ual-mode bluetooth terminal
CN107580359B (zh) 无线热点共享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16042693A (ja) 通信タグを設けたデバイスのユーザによる操作を検出する方法、対応する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製品、ユーザ端末、デバイス及びシステム
KR20160049759A (ko) 주변 기기 탐색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KR101065092B1 (ko) 네트워크 컨트롤러 및 소형 기지국
US987726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necting electronic device to network
CN112839303B (zh) 设备回连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8628311B (zh) 一种控制方法、扫地机器人、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160027861A (ko) 통신 채널 운용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170091397A (ko) 전자기기,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그들의 제어방법
CN113382423A (zh) 信号传输方法、信息指示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4936255A (zh) 无线接入控制方法、装置、路由器及终端
EP424354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in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heterogeneou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sharing frequency band
KR102191366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자장치의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장치
US1107626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provid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8512616B (zh) 信号强度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10049898A1 (en) Wireless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and Apparatus
CN117639879A (zh) 一种Wi-Fi信号增强方法、系统及智能家电
EP431925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performing network management operation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WO2022057475A1 (zh) 近场通信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22829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f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