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6174A - 一种无线保真Wi-Fi漫游切换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保真Wi-Fi漫游切换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056174A CN116056174A CN202210764528.0A CN202210764528A CN116056174A CN 116056174 A CN116056174 A CN 116056174A CN 202210764528 A CN202210764528 A CN 202210764528A CN 116056174 A CN116056174 A CN 1160561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 frequency band
- electronic device
- band
-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0060 site-specific infrared dichroism spectroscop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3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3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28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416 au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401568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MIC10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545229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ZDS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114859 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strain 972 / ATCC 24843) crk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113084 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strain 972 / ATCC 24843) mcs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022564 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strain 972 / ATCC 24843) mcs4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167209 Ustilago maydis (strain 521 / FGSC 9021) CHS8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38 attenu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862 health statu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13 weake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6—Re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resource in the serving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65—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reducing network power consump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保真Wi‑Fi漫游切换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领域,能够更合理地进行Wi‑Fi漫游和频段切换,避免用户上网出现网速慢、体验差的问题。其方法为:电子设备接入第一Wi‑Fi网络;响应于满足第一条件,电子设备从第一Wi‑Fi网络切换到第二Wi‑Fi网络,第一条件包括电子设备与第二Wi‑Fi网络的协商速率高于电子设备与第一Wi‑Fi网络的协商速率;其中,第一Wi‑Fi网络与第二Wi‑Fi网络的SSID相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漫游切换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的发展,路由技术和Wi-Fi技术越来越成熟。随之产生了双频Wi-Fi技术,双频Wi-Fi包括2.4G和5G两个频段。根据802.11k/v/r协议,电子设备可以选择接入2.4G或5G频段,且可以在多个无线访问节点(access point,AP)(例如,两个AP)之间进行漫游切换。
其中,5GHz频段的频率高于2.4GHz频段的频率。无线通信系统中,频率较低的信号比频率较高的信号绕射能力更强,即更容易穿透障碍物,且频率越低,波长越长,信号损失衰减越小,传输距离越远。虽然5GHz频段可带来更高的传播速度,但信号衰减也大,所以传输距离比2.4GHz要短。因此,终端可以在不同情况下适时切换Wi-Fi频段,以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目前,可以根据接收信号强度信息(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判断是否进行Wi-Fi频段的切换。电子设备在AP近点确定5G频段信号的RSSI更大,可以接入5G频段,在AP中远点确定2.4G频段信号的RSSI更大,可以选择接入2.4G频段。虽然2.4G频段信号衰减慢,5G频段信号衰减快,但是5G频段信号频宽大,2.4G频段信号频宽小,电子设备在AP中远点时,虽然2.4G频段信号的RSSI大于5G信号的RSSI,但是5G信号的整体速率高于2.4G信号,此时切换到2.4G就不太合适。而且,当多路由组网时,从路由器(agent)的信号强度相比主路由器(controller)较好,但是由于无线组网有回程链路(即从路由到主路由之间的链路),回程链路会导致速率降低,因此根据RSSI判断接入agent还是controller,可能会出现电子设备虽然接入agent的5G频段,但是并不如接入controller的5G频段的用户体验更好。即,当用户使用多个路由进行无线组网的时候,电子设备若根据RSSI进行切换,可能会出现用户上网出现网速慢、体验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保真Wi-Fi漫游切换方法和装置,能够更合理地进行Wi-Fi漫游和频段切换,避免用户上网出现网速慢、体验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Wi-Fi漫游切换方法,包括:电子设备接入第一Wi-Fi网络;响应于满足第一条件,电子设备从第一Wi-Fi网络切换到第二Wi-Fi网络,第一条件包括电子设备与第二Wi-Fi网络的协商速率高于电子设备与第一Wi-Fi网络的协商速率;其中,第一Wi-Fi网络与第二Wi-Fi网络的SSID相同。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电子设备首先接入第一Wi-Fi网络,当电子设备与第二Wi-Fi网络的协商速率高于电子设备与第一Wi-Fi网络的协商速率时,可以切换到第二Wi-Fi网络,从而可以提高网络速率,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Wi-Fi网络为第一网络设备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第二Wi-Fi网络为第一网络设备的2.4G频段的Wi-Fi网络;或者第一Wi-Fi网络为第一网络设备的2.4G频段的Wi-Fi网络,第二Wi-Fi网络为第一网络设备的5G频段的Wi-Fi网络。即电子设备可以在单路由组网环境进行Wi-Fi频段切换。单路由组网环境可以包括一个网络设备(例如,双频路由器)和电子设备(例如,手机)。手机可以通过双频路由器连接到2.4G频段或5G频段,并可以在2.4G频段或5G频段之间进行切换。当电子设备从网络设备(例如,AP或路由器)的近点移动到远点时,5G频段因波长相对2.4G较短,穿墙能力较2.4G频段弱,衰减较快。在路由覆盖的边缘地区,即中弱场,路由的5G信号和2.4G信号会表现出不同的信号强度,对应不同的协商速率,会出现2.4G协商速率大于5G频段协商速率的情况。此时,电子设备由5G切换到2.4G,会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当电子设备从网络设备(例如,AP或路由器)的中远场(或远场)移动到近场时,因为5G带宽较大,信号强度较好,电子设备可以由2.4G切换到5G,从而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Wi-Fi网络为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频段的Wi-Fi网络,第二Wi-Fi网络为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频段的Wi-Fi网络;其中,第一频段为5G频段或2.4G频段,第二频段为5G频段或2.4G频段。即电子设备可以在多路由组网环境进行Wi-Fi漫游切换。多路由组网环境可以包括多个(例如,两个)网络设备(例如,controller和agent)和电子设备(例如,手机)。手机可以通过controller或agent连接到2.4G频段或5G频段,并可以在controller和agent的2.4G频段和5G频段之间进行切换。例如,手机可以从controller的2.4G频段切换到controller的5G频段,或者,手机可以从controller的2.4G频段漫游到agent的5G频段等。手机可以总是切换到协商速率更高的Wi-Fi网络,从而可以提高网络速率,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其中,controller和agent具有相同的SSID,使得电子设备切换Wi-Fi网络时无需进行密码验证,可以提高Wi-Fi漫游速度,且用户对Wi-Fi漫游切换是无感知的,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或者,电子设备可以在AC+AP的组网环境进行Wi-Fi漫游切换。AC+AP的组网环境可以包括多个AC、多个AP(例如,AP1和AP2)以及电子设备(例如,手机)。手机可以通过AP1连接到2.4G频段或5G频段,或者可以通过AP2连接到2.4G频段或5G频段。并且,手机可以在AP1和/或AP2的2.4G频段和5G频段之间进行漫游切换。例如,手机可以从AP1的2.4G频段切换到AP1的5G频段,或者,手机可以从AP1的2.4G频段漫游到AP2的5G频段(AC间漫游)等。手机可以总是切换到协商速率更高的Wi-Fi网络,从而可以提高网络速率,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其中,AP1和AP2具有相同的SSID,使得电子设备切换Wi-Fi网络时无需进行密码验证,可以提高Wi-Fi漫游速度,且用户对Wi-Fi漫游切换是无感知的,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为无线路由器或无线访问节点AP。其中,无需路由器可以为双频路由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与第一Wi-Fi网络的协商速率为第一Wi-Fi网络对应的空间流数量、子载波编码比特数、码率和有效子载波数量的乘积与一个符号的传输时间的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电子设备从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接收信标beacon帧,beacon帧包括SSID、信道信息、符号间隔GI、频宽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道信息包括2.4G频段和5G频段分别对应的信道信息,频宽信息包括2.4G频段和5G频段分别对应的频宽信息;电子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探测请求消息,探测请求消息包括电子设备的能力信息;电子设备从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探测响应消息,根据探测响应消息确定接收信号强度信息RSSI。这样,电子设备基于与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和/或第二网络设备)的信息交互,可以获取用于计算协商速率的相关参数,从而可以进行协商速率的计算,并基于协商速率判断是否进行Wi-Fi漫游切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从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通知电子设备从第一频段切换到第二频段。例如,第一网络设备或第二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基本服务集传输管理消息中携带的指示信息引导电子设备从第一频段切换到第二频段。电子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后,可以进行频段切换。当然,电子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后,也可以不进行频段切换。即网络设备只是起到引导电子设备进行切换的作用,最终是否进行切换取决于电子设备的实现,本申请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基于协商速率在第一Wi-Fi网络和第二Wi-Fi网络之间连续切换N次,电子设备保持连接到第N次切换后的Wi-Fi网络,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不再基于协商速率切换Wi-Fi网络。例如,当电子设备处于2.4G频段网络和5G频段网络的交界处时,电子设备可能会出现反复在2.4G和5G之间切换的情况,在电子设备在预设时间(例如,5S)内反复切换N次(例如,5次)后,保证电子设备连接在第5次切换后的频段上(例如,5G频段),不再进行切换,以避免电子设备在2.4G和5G之间反复切换的问题。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如手机)上运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Wi-Fi漫游切换装置,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耦合,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所述装置可以为电子设备;或可以为电子设备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芯片。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电路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接口电路和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上述芯片系统可以应用于包括通信模块和存储器的电子设备。该接口电路用于从电子设备的存储器接收信号,并向处理器发送接收到的信号,该信号包括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时,电子设备可以执行如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
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第二方面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第三方面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第四方面所述的Wi-Fi漫游切换装置及第五方面所述的芯片系统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软件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扫描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界面示意图;
图5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界面示意图;
图5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场景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下述各实施例的描述清楚简洁,首先给出相关概念或技术的简要介绍:
绕射:绕射和衍射是同一个概念,绕射又称为衍射,是指波(例如,电磁波)遇到障碍物或小孔后通过散射继续传播的现象。例如,Wi-Fi信号是一种电磁波,在家庭环境,Wi-Fi信号在容易遇到房间中的墙壁、天花板等障碍物,穿透障碍物后Wi-Fi信号会衰减成较弱的信号。
无线通信领域,不同频段的载波绕射能力(衍射能力)不同。根据电磁波的速度v=波长λ*频率f可知,5G频段的载波的波长较短,频率较高,2.4G频段的载波的波长较长,频率较低。载波的频率越高衍射现象越弱,穿越障碍的能力也就越弱,所以5G信号相比2.4G信号更容易衰弱。虽然5GHz频段可带来更高的传播速度,但信号衰减也越大,所以传输距离比2.4GHz要短。由此,在部署高密无线网络时,2.4GHz频段除了用于兼容老旧设备,还可以用于边缘区域覆盖补盲(避免Wi-Fi信号盲点)。
Wi-Fi漫游:是指电子设备(例如,STA)从一个网络设备(例如,AP)的覆盖范围移动到另一个AP的覆盖范围后,STA与新的AP进行关联并与原有AP断开关联,且在此过程中保持不间断的网络连接的过程。对于用户来说,漫游的行为是透明的无缝漫游,即用户在漫游过程中,不会感知到漫游的发生。WLAN漫游过程中,STA的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始终保持不变。应该理解的是,Wi-Fi漫游的网络中各AP具有相同的服务集标识(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使得电子设备可以任意切换AP,而无需进行密码验证,可以提高Wi-Fi漫游速度。
当终端发生移动或者网络发生变化时,终端可以进行漫游切换,以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目前,可以根据RSSI判断是否进行Wi-Fi网络的漫游和切换(频段切换)。电子设备可以在AP近点/近场(距离AP较近的位置)接入5G频段,在AP中远点/中远场(距离AP较远的位置)选择接入2.4G频段。虽然2.4G信号衰减慢,5G信号衰减快,但是5G信号频宽大,2.4G信号频宽小,电子设备在AP中远点时,检测到2.4G信号的RSSI大于5G信号的RSSI,但是5G信号的整体速率高于2.4G信号,此时切换到2.4G就不太合适。
另外,在多路由组网场景下,agent的信号强度相比controller较好,但是由于无线组网有回程链路(即从路由到主路由之间的链路),回程链路会导致上网速率降低,因此根据RSSI判断接入agent还是controller,可能会出现电子设备虽然接入agent的5G频段,但是并不如接入controller的5G频段的用户体验更好。即,在多路由组网场景下,电子设备根据RSSI进行Wi-Fi漫游切换,可能会出现上网网速慢、体验差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Wi-Fi漫游切换方法,对Wi-Fi漫游切换条件进行了改进,可以根据协商速率判断是否进行Wi-Fi漫游和频段切换。可以使得电子设备更合理在一个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或AP)的2.4G和5G频段之间进行切换,或者在多个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或AP)的2.4G和5G频段之间进行漫游切换,可以提升用户体验。其中,多个网络设备对应的SSID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进行Wi-Fi漫游切换方法的主要应用场景如下:
场景一:电子设备在单路由组网环境进行Wi-Fi频段切换。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单路由组网环境可以包括一个网络设备(例如,双频路由器)和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双频路由器可以连接到互联网(Internet)。假设用户已开启双频路由器的双频合一功能,则手机可以通过双频路由器连接到2.4G频段或5G频段,并可以在2.4G频段或5G频段之间进行切换。其中,开启双频合一(或称为多频合一)功能的情况下,2.4G和5G的Wi-Fi信号合并成一个信号,对应一个SSID和密码,电子设备可以智能选择接入的频段并自动切换。
场景二:电子设备在多路由组网环境进行Wi-Fi漫游切换。
示例性的,如图2A或者如图2B所示,多路由组网环境可以包括多个(例如,两个)网络设备(例如,双频路由器)和电子设备(例如,手机)。两个双频路由器可以包括主路由器(controller)和从路由器(agent)。主路由器(controller)可以连接到互联网,从路由器(agent)可以与主路由器(controller)连接。
当controller和agent距离较近且中间没有障碍遮挡时,如图2A所示,controller和agent可以基于5G频段组网。当controller和agent距离较远或者中间有障碍物遮挡时,如图2B所示,controller和agent可以基于2.4G频段组网。
假设用户已开启controller和agent的双频合一功能,则手机可以通过controller或agent连接到2.4G频段或5G频段,并可以在controller和agent的2.4G频段和5G频段之间进行切换。例如,手机可以从controller的2.4G频段切换到controller的5G频段,或者,手机可以从controller的2.4G频段漫游到agent的5G频段等等。
应该理解的是,controller和agent组网时,agent可以同步controller的SSID、频宽、信道等信息。即controller和agent具有相同的SSID,使得电子设备切换Wi-Fi网络时无需进行密码验证,可以提高Wi-Fi漫游速度,且用户对Wi-Fi漫游切换是无感知的,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场景三:电子设备在AC+AP的组网环境进行Wi-Fi漫游切换。其中,AC是指接入控制器(wireless access point controller),AP是无线接入点。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AC+AP的组网环境可以包括多个AC(例如,AC1和AC2)、多个AP(例如,AP1和AP2)以及电子设备(例如,手机)。AC1和AC2可以分别和互联网连接,AC1和AC2之间也可以连接组成一个网络。AP1可以和AC1连接,AP2可以和AC2连接。AP1或AP2可以用于与电子设备连接。为防止干扰,AP1和AP2的信道不一样,AP1可以对应信道1,AP2可以对应信道6。AC1可以用于将来自AP1的数据接入互联网,同时完成AP1的配置管理、无线用户的认证、管理及宽带访问、安全等控制功能。同理,AC2可以用于将来自AP2的数据接入互联网,同时完成AP2的配置管理、无线用户的认证、管理及宽带访问、安全等控制功能。手机可以通过AP1连接到2.4G频段或5G频段,或者可以通过AP2连接到2.4G频段或5G频段。并且,手机可以在AP1和/或AP2的2.4G频段和5G频段之间进行漫游切换。例如,手机可以从AP1的2.4G频段切换到AP1的5G频段,或者,手机可以从AP1的2.4G频段漫游到AP2的5G频段(AC间漫游)等等。另外,AC1或AC2还可以连接更多AP,在此不做赘述。手机可以在AC1(或AC2)连接的多个AP间漫游切换(即AC内漫游)。或者,手机可以从AC1连接的某个AP漫游至AC2连接的AP(即AC间漫游)。
其中,电子设备也可以称为站点(Station,STA)或终端STA或终端,电子设备例如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台式机(桌面型电脑)、手持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膝上型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终端STA的具体形态不作特殊限制。或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Wi-Fi漫游切换方法可以应用于服务器设备。
如图4A所示,上述电子设备具体可以为手机100。手机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射频模块150,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等。
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1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其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是集成在同一个处理器中。
USB接口130可以是Mini USB接口,Micro USB接口,USB Type C接口等。USB接口可以用于连接充电器为手机100充电,也可以用于手机100与外围设备之间传输数据。也可以用于连接耳机,通过耳机播放音频。还可以用于连接其他电子设备,例如AR设备等。
充电管理模块1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电源管理模块141用于连接电池142,充电管理模块140与处理器110。电源管理模块接收所述电池和/或充电管理模块的输入,为处理器,内部存储器,外部存储器,显示屏,摄像头,和通信模块等供电。电源管理模块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也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和充电管理模块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器件中。
手机1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模块1,天线模块2射频模块150,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手机10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蜂窝网天线复用为无线局域网分集天线。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射频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手机100上的包括第二代(2th generation,2G)/第三代(3th generation,3G)/第四代(4th generation,4G)/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的通信处理模块。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射频模块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器进行解调。射频模块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射频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射频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调制解调器可以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调制器用于将待发送的低频基带信号调制成中高频信号。解调器用于将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解调为低频基带信号。随后解调器将解调得到的低频基带信号传送至基带处理器处理。低频基带信号经基带处理器处理后,被传递给应用处理器。应用处理器通过音频设备(不限于扬声器,受话器等)输出声音信号,或通过显示屏显示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器可以是独立的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器可以独立于处理器,与射频模块或其他功能模块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手机1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WLAN)(例如,Wi-Fi)、蓝牙,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的通信处理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支持802.11be、802.11ax、802.11ac、802.11n、802.11g、802.11b及802.11a等802.11家族的多种WLAN制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的天线1和射频模块耦合,天线2和通信模块耦合。使得手机1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时分共享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share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LTE,5G新无线通信(New Radio,NR),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所述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手机100通过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手机100可以通过ISP,摄像头193,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
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手机10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与处理器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从而执行手机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手机10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
手机1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按键190包括开机键,音量键等。按键可以是机械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式按键。手机100接收按键输入,产生与手机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
马达191可以产生振动提示。马达可以用于来电振动提示,也可以用于触摸振动反馈。
指示器192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以用于指示消息,未接来电,通知等。
SIM卡接口195用于连接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或从SIM卡接口拔出,实现和手机100的接触和分离。手机100可以支持1个或N个SIM卡接口,N为大于1的正整数。SIM卡接口可以支持Nano SIM卡,MicroSIM卡,SIM卡等。同一个SIM卡接口可以同时插入多张卡。所述多张卡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SIM卡接口也可以兼容不同类型的SIM卡。SIM卡接口也可以兼容外部存储卡。手机100通过SIM卡和网络交互,实现通话以及数据通信等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0采用eSIM,即:嵌入式SIM卡。eSIM卡可以嵌在手机100中,不能和手机100分离。
上述手机100的软件系统可以采用分层架构,事件驱动架构,微核架构,微服务架构,或云架构。本发明实施例以分层架构的安卓(Android)系统为例,示例性说明手机100的软件结构。
如图4B所示,Android系统可以包括应用程序层(可以简称为应用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简称为框架层)以及内核层。另外,Android系统还可以包括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本申请不做限定。
其中,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例如相机,图库,日历,通话,地图,导航,WLAN,蓝牙,音乐,视频,短信息等应用程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活动管理器、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系统,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可以包括显示驱动,Wi-Fi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等。
其中,Wi-Fi驱动用于管理手机的Wi-Fi连接,包括建立连接、断开连接、维护连接等。Wi-Fi驱动还可以用于存储接入Wi-Fi网络的相关信息,例如,网络的信道信息、连接速度、网络的带宽信息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为AP、路由器(例如,双频路由器)等。其中,AP可以带有Wi-Fi芯片。网络设备可以支持802.11be、802.11ax、802.11ac、802.11n、802.11g、802.11b及802.11a等多种WLAN制式。从802.11a经802.11g、802.11n、802.11ac到802.11ax的演进过程中,可用频段包括2.4吉赫(GHz)和5GHz。可选的,可用频段还可以包括6GHz。随着开放的频段越来越多,802.11所支持的最大信道带宽从20兆赫(MHz)扩展到40MHz再扩展到160MHz。本申请以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和网络设备(如AP或路由器)工作在2.4GHz与5GHz为例进行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Wi-Fi漫游切换方法进行具体介绍。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Wi-Fi漫游切换方法,以电子设备在单路由组网环境(家庭Wi-Fi网络)的5G频段和2.4G频段之间的切换为例进行说明,包括:
501、电子设备接入第一频段。
电子设备(例如,手机)首次连接家庭Wi-Fi网络时,电子设备在开启WLAN功能(例如,响应于用户在电子设备的下拉通知框中点击WLAN按钮)的情况下,可以实时进行信道扫描,搜寻周围的Wi-Fi网络。
其中,电子设备进行信道扫描可以包括进行全信道扫描或者进行部分信道扫描。示例性的,图5A示出一种全信道扫描的示意图。参考图5A,全信道扫描的频段可以包括2.4GHz和5GHz,其中,2.4GHz频段中包括信道1~信道13。5GHz频段中包括信道36至信道165。全信道扫描的过程包括: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可以依次对信道1~信道13,以及信道36至信道165进行扫描。部分信道扫描的过程包括: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可以依次对信道1~信道10进行扫描。
电子设备对每个信道扫描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向该信道发送Probe Request(探测请求)消息。在预设的扫描等待时长内,若电子设备接收到该信道上的网络设备(例如,AP或路由器)返回的Probe Response(探测响应)消息,则确定该信道上存在Wi-Fi网络。在预设的扫描等待时长内,若电子设备未接收到Probe Response消息,则确定该信道上不存在Wi-Fi网络,向下一个信道发送Probe Request消息,以探测下一个信道上是否存在Wi-Fi网络。其中,预设的扫描等待时长可以为20ms。
可选地,该Probe Response消息中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设备(例如,AP或路由器)的SSID信息、基本服务集标识(basic service set identifier,BSSID)信息等。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Probe Response消息,获取到该Wi-Fi网络对应的通信质量参数。例如,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Probe Response消息,获取到Wi-Fi网络(也可以理解为该Wi-Fi网络对应的AP)对应的RSSI。
图5B为示例性示出的扫描结果的示意图。参考图5B,手机可以在WLAN界面601中显示可用WLAN列表,可用WLAN列表包括扫描到的每个Wi-Fi的信息。每个Wi-Fi的信息可以包括一个Wi-Fi网络的名称以及通信质量参数的标识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本示例中界面上展示的Wi-Fi的信息仅为示意性举例,在其他实施例中,Wi-Fi的信息还可以包括Wi-Fi网络的连接状态,本申请不做限定。需要说明的是,Wi-Fi网络的命名方式仅为本示例中示例性的举例,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命名方式,此处不在一一列举。可选的,一些Wi-Fi网络(例如,未开启双频合一功能的Wi-Fi网络)的SSID旁边还可以显示频段标签,用于指示该Wi-Fi网络的频段。例如,HONOR2网络的SSID旁边的频段标签602用于指示该Wi-Fi网络的频段为2.4G或5G Hz。
电子设备搜索到家庭Wi-Fi网络的SSID(例如,HONOR2)后,响应于用户输入家庭Wi-Fi网络的密码的操作,电子设备可以连接到家庭Wi-Fi网络。若家庭Wi-Fi网络为非加密网络,手机可以直接连接到家庭Wi-Fi网络。若家庭路由器的双频合一功能开启,电子设备可以选择接入家庭Wi-Fi网络的第一频段,第一频段可以是5G频段或2.4G频段。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基于与不同频段的Wi-Fi网络的协商速率确定第一频段。例如,终端在网络设备近端与5G频段的协商速率较高,此时可以接入5G频段。终端在网络设备远端与2.4G频段协商速率较高,此时可以接入2.4G频段。
其中,终端与网络设备的2.4G或5G频段之间的协商速率的计算方式如下:
协商速率v=一次调制传输的数据量s/传输时间t
其中,一次调制传输的数据量s包括一个符号携带的数据比特(bit)数,一个符号携带的有效数据bit数为一个符号携带的编码bit数和编码率的乘积,一个符号携带的编码bit数为有效子载波数量、每个子载波编码bit数以及空间流数量的乘积。传输时间即为一个符号的传输时间,例如可以为符号时长(Symbol)+符号间隔(GI)。
即,协商速率v=空间流数量*子载波编码bit数*有效子载波数量*码率/(Symbol+GI)。
其中,各个变量的说明如下:
空间流数量:空间流的数目与设备的天线数相同,天线数越多,空间流越多,数据吞吐量越大。通常电子设备可以支持2x2(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或AP)运行在5G频段可以支持2x2 MIMO或者4x4MIMO,运行在2.4G频段可以支持2x2MIMO。
Symbol与GI:Symbol是时域上的传输符号,相邻的两个Symbol之间包括空隙(GI),以避免Symbol之间的干扰。示例性的,如表1所示,为802.11标准(包括802.11ac标准及该标准之前的标准(802.11ac之前)和802.11ax标准)对应的Symbol与GI的取值。
表1
子载波编码bit数:子载波编码bit数与调制技术(编码方式)相关。调制阶数越高,子载波编码bit数越多。如表2所示,为802.11标准(包括802.11a/g标准、802.11n标准、802.11ac标准、802.11ax标准等)对应的正交振幅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modulation,QAM)的最高调制阶数和相应调整阶数对应的子载波编码bit数。
表2
标准 | 802.11a/g | 802.11n | 802.11ac | 802.11ax |
最高阶调制 | 64QAM | 64QAM | 256QAM | 1024QAM |
bit数/符号 | 6 | 6 | 8 | 10 |
码率:为了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在数据传输时可以加入一些用于纠错的信息码。码率就是排除纠错码之后实际传输的数据码占理论值的比例。示例性的,如表3所示,为802.11标准(包括802.11a/g标准、802.11n标准、802.11ac标准、802.11ax标准等)下不同速率(MCS0-MCS11)和调制方式(例如,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和QAM等)对应的码率。
表3
速率 | 调制方式 | 802.11a/g | 802.11n | 802.11ac | 802.11ax |
MCS0 | BPSK | 1/2 | 1/2 | 1/2 | 1/2 |
MCS1 | QPSK | 1/2 | 1/2 | 1/2 | 1/2 |
MCS2 | QPSK | 3/4 | 3/4 | 3/4 | 3/4 |
MCS3 | 16QAM | 1/2 | 1/2 | 1/2 | 1/2 |
MCS4 | 16QAM | 3/4 | 3/4 | 3/4 | 3/4 |
MCS5 | 64QAM | 2/3 | 2/3 | 2/3 | 2/3 |
MCS6 | 64QAM | 3/4 | 3/4 | 3/4 | 3/4 |
MCS7 | 64QAM | 5/6 | 5/6 | 5/6 | 5/6 |
MCS8 | 256QAM | -- | -- | 3/4 | 3/4 |
MCS9 | 256QAM | -- | -- | 5/6 | 5/6 |
MCS10 | 1024QAM | -- | -- | -- | 3/4 |
MCS11 | 1024QAM | -- | -- | -- | 5/6 |
有效子载波数量:一个子载波可以承载一个Symbol,不同频宽对应的有效子载波数量不一样。示例性的,如表4所示,为802.11标准(包括802.11n标准、802.11ac标准、802.11ax标准)下不同频宽和不同最小子载波带宽对应的有效子载波数量。
表4
示例性的,如图5C中的(a)所示,无线AP管理界面通常可以配置5G频段的频宽为20M、40M、80M、20M/40M/80M、20M/40M/80M/160M等。如图5C中的(b)所示,2.4G频段的频宽可以配置为20M、40M、20M/40M等。其中,无线AP管理界面可以是与网络设备(例如,AP或路由器)连接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的显示界面。5G频段可以设置80M频宽,2.4G频段可以设置40M频宽。频宽一旦设定就不会发生变化,若要修改频宽会导致Wi-Fi模块重启。
可以理解的是,通常空间流数量、Symbol、GI、有效子载波数量是固定的。码率随着调制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子载波编码bit数与当前的调制方式有关。调制方式与RSSI相关。RSSI受信道条件的影响。信道条件与电子设备与网络设备(例如,AP或路由器)之间的距离、电子设备的能力、电子设备受到的干扰、信道及频宽占用情况等因素有关。例如,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发生移动时,若电子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变近,信道条件变好,RSSI变强,可以采用1024QAM调制方式,若电子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变远,信道条件变差,RSSI变差,可以采用64QAM调制方式。
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接收网络设备(例如,AP或路由器)发送的beacon帧获取网络设备的SSID、信道(包括2.4G频段和5G频段分别对应的信道)、GI、频宽(包括2.4G频段和5G频段分别对应的频宽)等信息。电子设备可以基于频宽确定有效子载波数量。电子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beacon帧后,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Probe Request消息,Probe Request中可以携带终端的能力信息。网络设备接收到Probe Request消息后,可以回复Proberesponse消息。电子设备接收Probe Response消息,根据Probe Response消息确定Wi-Fi网络(也可以理解为该Wi-Fi网络对应的AP)的RSSI。电子设备基于RSSI确定调制方式,基于调制方式确定码率。这样,电子设备基于与网络设备的信息交互,可以获取用于计算协商速率的相关参数,从而可以进行协商速率的计算。
示例性的,如表5所示,为802.11ac与802.11ax在HT80(80MHz)频宽下的单条空间流最大速率:
表5
标准 | 1/(Symbol+GI) | 子载波编码bit数 | 码率 | 有效子载波数量 | 速率 |
802.11ac | 1/(3.2us+0.4us) | 8 | 5/6 | 234 | 433Mbit/s |
802.11ax | 1/(12.8us+0.8us) | 10 | 5/6 | 980 | 600Mbit/s |
502、电子设备基于协商速率从第一频段切换到第二频段。
电子设备可以实时计算其与2.4G和5G频段之间的协商速率。若电子设备的位置发生变化或者网络发生变化,电子设备与第二频段的协商速率高于电子设备与第一频段的协商速率,电子设备可以从第一频段切换到第二频段。即电子设备可以切换到协商速率更高的频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例如,AP)可以计算其与电子设备间的协商速率,当确定电子设备与第二频段的协商速率高于电子设备与第一频段的协商速率,可以通知指示信息触发电子设备从第一频段切换到第二频段。例如,可以通过基本服务集传输管理(BSS transmission manager,BTM)消息中携带的指示信息引导电子设备从第一频段切换到第二频段。电子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后,可以进行频段切换。当然,电子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后,也可以不进行频段切换。即网络设备只是起到引导电子设备进行切换的作用,最终是否进行切换取决于电子设备的实现,本申请不做限定。
若步骤501中,电子设备选择接入5G频段,后续电子设备判断是否由5G频段切换到2.4G频段时,电子设备与路由AP间的协商速率值成如下关系时,则进行切换:当终端从网络设备(例如,AP或路由器)的近点移动到中远点时,判断2.4G协商速率>5G协商速率,电子设备切换到2.4G。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电子设备从网络设备(例如,AP或路由器)的近点移动到远点,5G频段因波长相对2.4G较短,穿墙能力较2.4G频段弱,衰减较快。在路由覆盖的边缘地区,即中弱场,路由的5G信号和2.4G信号会表现出不同的信号强度,对应不同的协商速率,会出现2.4G协商速率大于5G频段协商速率的情况。此时,电子设备由5G切换到2.4G,会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若步骤501中,当电子设备选择接入2.4G频段,后续电子设备判断是否由2.4G频段切换到5G频段时,电子设备与路由AP间的协商速率值成如下关系时,则进行切换:当终端从网络设备(例如,AP或路由器)的中远点移动到近点时,判断5G频段协商速率>2.4G频段协商速率,电子设备切换到5G频段。
需要说明的是,当电子设备从网络设备(例如,AP或路由器)的中远场(或远场)移动到近场时,因为5G带宽较大,信号强度较好,电子设备可以由2.4G切换到5G,从而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另外,为了避免电子设备在2.4G和5G之间反复切换的问题,如图5D所示,电子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间(例如,5s,10s)内基于协商速率连续切换N次Wi-Fi网络,电子设备保持连接到第N次切换后的Wi-Fi网络,在第二预设时间(例如,5分钟,10分钟)内不再基于协商速率切换Wi-Fi网络。例如,当电子设备处于2.4G频段网络和5G频段网络的交界处时,电子设备可能会出现反复在2.4G和5G之间切换的情况,在电子设备在预设时间(例如,5S)内反复切换N次(例如,5次)后,保证电子设备连接在第5次切换后的频段上(例如,5G频段),不再进行切换,以避免电子设备在2.4G和5G之间反复切换的问题。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场景,以电子设备为手机,网络设备为路由器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Wi-Fi漫游切换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6A示出一种家庭场景示意图,用户的家可以包括客厅、卧室1等区域,当然用户的家还可以包括其他区域(例如,厨房、卫生间等),在此不再赘述。当用户的手机处于客厅时,若手机判断5G频段的协商速率大于2.4G频段,手机可以连接到客厅的路由器的5G频段。如图6B所示,当用户的手机的位置发生移动时,例如,从客厅移动到卧室1,若手机判断2.4G频段的协商速率大于5G频段,则可以从5G频段切换到2.4G频段。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电子设备可以在单路由组网环境进行Wi-Fi频段切换。单路由组网环境可以包括一个网络设备(例如,双频路由器)和电子设备(例如,手机)。手机可以通过双频路由器连接到2.4G频段或5G频段,并可以在2.4G频段或5G频段之间进行切换。当电子设备从网络设备(例如,AP或路由器)的近点移动到远点时,5G频段因波长相对2.4G较短,穿墙能力较2.4G频段弱,衰减较快。在路由覆盖的边缘地区,即中弱场,路由的5G信号和2.4G信号会表现出不同的信号强度,对应不同的协商速率,会出现2.4G协商速率大于5G频段协商速率的情况。此时,电子设备由5G切换到2.4G,会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当电子设备从网络设备(例如,AP或路由器)的中远场(或远场)移动到近场时,因为5G带宽较大,信号强度较好,电子设备可以由2.4G切换到5G,从而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Wi-Fi漫游切换方法,以电子设备在多路由组网环境的5G频段和2.4G频段之间的漫游切换为例进行说明,包括:
701、电子设备接入第一Wi-Fi网络。
在多路由mesh组网环境下,controller与agent在距离较近且无障碍物的情况下,由于5G频段信号速率比2.4G快,可以以5G频段进行无线组网。在controller与agent在距离较远或者有障碍物的情况下,由于5G频段信号衰减比2.4G快,可以以2.4G频段进行无线组网。示例性的,controller与agent可以先以5G频段进行无线组网,当agent远离controller时,因5G频段信号衰减比2.4G快,可以切换到以2.4G频段组网。
电子设备接入Wi-Fi网络可以包括以下情况:终端在controller近端,与controller的5G频段协商速率较高,可以接入controller的5G频段。终端在controller远端,与controller的2.4G频段协商速率较高,可以接入controller的2.4G频段。终端在agent近端,与agent的5G频段协商速率较高,可以接入agent的5G频段。终端在agent远端,与agent的2.4G协商速率较高,可以接入agent的2.4G频段。
其中,终端与controller和agent的2.4G或5G频段之间的协商速率的计算方式可以参考步骤501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702、电子设备从第一Wi-Fi网络切换到第二Wi-Fi网络。
随着电子设备的移动或者网络的变化,电子设备根据与controller和agent之间的协商速率判断是否进行切换,包括以下情况:
(1)、假设电子设备一开始接入controller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电子设备移动过程中,若满足:接入controller的5G频段信号协商速率=max(接入controller的5G协商速率,接入controller的2.4G协商速率,接入agent的5G频段信号协商速率,接入agent的2.4G协商速率),则电子设备不进行切换,电子设备保持连接在controller的5G频段的Wi-Fi网络。
(2)、当电子设备由controller的近点移动到controller的中远点,若满足:接入agent的5G频段信号协商速率=max(接入controller的5G协商速率,接入controller的2.4G协商速,接入agent的5G频段信号协商速率,接入agent的2.4G协商速),则切换到agent的5G频段的Wi-Fi网络。
(3)、当电子设备由controller的近点移动到controller的中远点,若满足:接入controller的2.4G频段信号协商速率=max(接入controller的5G协商速率,接入controller的2.4G协商速,接入agent的5G频段信号协商速率,接入agent的2.4G协商速),则切换到controller的2.4G频段的Wi-Fi网络。
(4)、当电子设备由controller的近点移动到controller的中远点,若满足:接入agent的2.4G频段信号协商速率=max(接入controller的5G协商速率,接入controller的2.4G协商速,接入agent的5G频段信号协商速率,接入agent的2.4G协商速),则切换到agent的2.4G频段的Wi-Fi网络。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电子设备可以在多路由组网环境进行Wi-Fi漫游切换。多路由组网环境可以包括多个(例如,两个)网络设备(例如,controller和agent)和电子设备(例如,手机)。手机可以通过controller或agent连接到2.4G频段或5G频段,并可以在controller和agent的2.4G频段和5G频段之间进行切换。例如,手机可以从controller的2.4G频段切换到controller的5G频段,或者,手机可以从controller的2.4G频段漫游到agent的5G频段等。手机可以总是切换到协商速率更高的Wi-Fi网络,从而可以提高网络速率,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其中,controller和agent具有相同的SSID,使得电子设备切换Wi-Fi网络时无需进行密码验证,可以提高Wi-Fi漫游速度,且用户对Wi-Fi漫游切换是无感知的,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Wi-Fi漫游切换方法,以AC+AP组网时电子设备在AP之间进行漫游切换为例进行说明,包括:
801、电子设备接入第一Wi-Fi网络。
在AC+AP的家庭组网场景中,可以包括多个接入点(例如,可以包括AP1和AP2)。每个接入点可以包括2.4G频段和5G频段。
电子设备接入第一Wi-Fi网络可以包括以下情况:终端在AP1近端,与AP1的5G频段的协商速率较高,可以接入AP1的5G频段。终端在AP1远端,与AP1的2.4G协商速率较高,可以接入AP1的2.4G频段。终端在AP2近端,与AP2的5G协商速率较高,可以接入AP2的5G频段。终端在AP2远端,与AP2的2.4G协商速率较高,可以接入AP2的2.4G频段。
802、电子设备从第一Wi-Fi网络切换到第二Wi-Fi网络。
随着电子设备的移动,电子设备根据与AP1和AP2之间上报的协商速率判断是否进行切换,包括以下情况:
(1)、当电子设备在AP1近点接入AP1的5G频段的Wi-Fi网络,电子设备移动过程中,若满足:接入AP1的5G频段信号协商速率=max(接入AP1的5G协商速率,接入AP1的2.4G协商速,接入AP2的5G频段信号协商速率,接入AP2的2.4G协商速),则电子设备不进行切换,电子设备保持接在AP1的5G频段的Wi-Fi网络。
(2)、当电子设备由AP1近点移动到AP1中远点,若满足:接入AP2的5G频段信号协商速率=max(接入AP1的5G协商速率,接入AP1的2.4G协商速,接入AP2的5G频段信号协商速率,接入AP2的2.4G协商速),则切换到AP2的5G频段的Wi-Fi网络。
(3)、当电子设备由AP1近点移动到AP1中远点,若满足:接入AP1的2.4G频段信号协商速率=max(接入AP1的5G协商速率,接入AP1的2.4G协商速,接入AP2的5G频段信号协商速率,接入AP2的2.4G协商速),则切换到AP1的2.4G频段的Wi-Fi网络。
(4)、当电子设备由AP1近点移动到AP1中远点,若满足:接入AP2的2.4G频段信号协商速率=max(接入AP1的5G协商速率,接入AP1的2.4G协商速,接入AP2的5G频段信号协商速率,接入AP2的2.4G协商速),则切换到AP2的2.4G频段的Wi-Fi网络。
综上所述,无论电子设备如何移动,组网场景如何复杂,电子设备只需根据协商速率进行判断,接入协商速率最大的Wi-Fi网络即可,可以保证用户体验。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电子设备可以在AC+AP的组网环境进行Wi-Fi漫游切换。AC+AP的组网环境可以包括多个AC、多个AP(例如,AP1和AP2)以及电子设备(例如,手机)。手机可以通过AP1连接到2.4G频段或5G频段,或者可以通过AP2连接到2.4G频段或5G频段。并且,手机可以在AP1和/或AP2的2.4G频段和5G频段之间进行漫游切换。例如,手机可以从AP1的2.4G频段切换到AP1的5G频段,或者,手机可以从AP1的2.4G频段漫游到AP2的5G频段(AC间漫游)等。手机可以总是切换到协商速率更高的Wi-Fi网络,从而可以提高网络速率,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其中,AP1和AP2具有相同的SSID,使得电子设备切换Wi-Fi网络时无需进行密码验证,可以提高Wi-Fi漫游速度,且用户对Wi-Fi漫游切换是无感知的,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如图9所示,该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901和至少一个接口电路902。处理器901和接口电路902可通过线路互联。例如,接口电路902可用于从其它装置(例如,电子设备的存储器)接收信号。又例如,接口电路902可用于向其它装置(例如处理器901)发送信号。
例如,接口电路902可读取电子设备中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将该指令发送给处理器901。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901执行时,可使得终端设备(如图4A所示的电子设备10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
当然,该芯片系统还可以包含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如图4A所示的电子设备100)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1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例如,手机)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可以按照功能划分为不同的逻辑单元或模块,各单元或模块执行不同的功能,以使得所述处理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无线保真Wi-Fi漫游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子设备接入第一Wi-Fi网络;
响应于满足第一条件,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Wi-Fi网络切换到第二Wi-Fi网络,所述第一条件包括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Wi-Fi网络的协商速率高于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Wi-Fi网络的协商速率;
其中,所述第一Wi-Fi网络与所述第二Wi-Fi网络的SSID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Wi-Fi网络为第一网络设备的5G频段的Wi-Fi网络,所述第二Wi-Fi网络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2.4G频段的Wi-Fi网络;或者
所述第一Wi-Fi网络为第一网络设备的2.4G频段的Wi-Fi网络,所述第二Wi-Fi网络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5G频段的Wi-Fi网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Wi-Fi网络为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一频段的Wi-Fi网络,所述第二Wi-Fi网络为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频段的Wi-Fi网络;
其中,所述第一频段为5G频段或2.4G频段,所述第二频段为5G频段或2.4G频段。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无线路由器或无线访问节点AP。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Wi-Fi网络的协商速率为所述第一Wi-Fi网络对应的空间流数量、子载波编码比特数、码率和有效子载波数量的乘积与一个符号的传输时间的商。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信标beacon帧,所述beacon帧包括所述SSID、信道信息、符号间隔GI、频宽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信道信息包括2.4G频段和5G频段分别对应的信道信息,所述频宽信息包括2.4G频段和5G频段分别对应的频宽信息;
所述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探测请求消息,所述探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电子设备的能力信息;
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探测响应消息,根据所述探测响应消息确定接收信号强度信息RSSI。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电子设备从第一频段切换到第二频段。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基于协商速率在所述第一Wi-Fi网络和所述第二Wi-Fi网络之间连续切换N次,所述电子设备保持连接到第N次切换后的Wi-Fi网络,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不再基于协商速率切换Wi-Fi网络。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
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64528.0A CN116056174A (zh) | 2022-06-30 | 2022-06-30 | 一种无线保真Wi-Fi漫游切换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64528.0A CN116056174A (zh) | 2022-06-30 | 2022-06-30 | 一种无线保真Wi-Fi漫游切换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056174A true CN116056174A (zh) | 2023-05-02 |
Family
ID=86130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764528.0A Pending CN116056174A (zh) | 2022-06-30 | 2022-06-30 | 一种无线保真Wi-Fi漫游切换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056174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062175A (zh) * | 2023-10-13 | 2023-11-14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接入点ap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
CN117639879A (zh) * | 2024-01-26 | 2024-03-01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Wi-Fi信号增强方法、系统及智能家电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60057803A1 (en) * | 2014-08-21 | 2016-02-2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for selecting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
CN107371187A (zh) * | 2017-07-13 | 2017-11-21 |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无线工作站关联访问接入点ap的方法和装置 |
CN107635263A (zh) * | 2017-09-29 | 2018-01-26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Wi‑Fi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618320A (zh) * | 2019-01-15 | 2019-04-1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漫游的方法及装置 |
CN113099535A (zh) * | 2021-03-29 | 2021-07-09 | 北京邮电大学 | 电力通信多业务承载方法及装置 |
-
2022
- 2022-06-30 CN CN202210764528.0A patent/CN11605617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60057803A1 (en) * | 2014-08-21 | 2016-02-2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for selecting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
CN107371187A (zh) * | 2017-07-13 | 2017-11-21 |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及无线工作站关联访问接入点ap的方法和装置 |
CN107635263A (zh) * | 2017-09-29 | 2018-01-26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Wi‑Fi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618320A (zh) * | 2019-01-15 | 2019-04-1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漫游的方法及装置 |
CN113099535A (zh) * | 2021-03-29 | 2021-07-09 | 北京邮电大学 | 电力通信多业务承载方法及装置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062175A (zh) * | 2023-10-13 | 2023-11-14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接入点ap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
CN117062175B (zh) * | 2023-10-13 | 2024-04-02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接入点ap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
CN117639879A (zh) * | 2024-01-26 | 2024-03-01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Wi-Fi信号增强方法、系统及智能家电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418357B1 (ko)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간 피어투피어 접속방법 및 장치 | |
US11337189B2 (en) | Terminal, network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o improve transmission reliability | |
KR102453720B1 (ko) | 밀리미터 파 무선 통신을 위한 트랜시버 구성 | |
US7542439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cooperative relay system associated with a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 |
KR101524027B1 (ko) | 상이한 물리 계층 송신 방식을 이용하는 디바이스를 갖는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의 조정 | |
CN105592529B (zh) |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双基站 | |
US20160301456A1 (en) |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dio communication | |
RU2469509C2 (ru) | Бланкировани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го канала связи | |
US20130223418A1 (en) | RF Sniffer | |
US20070099567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platform coexistence system of multip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 |
KR20090005647A (ko)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적응적 피어투피어 통신선택 방법 및장치 | |
CN116056174A (zh) | 一种无线保真Wi-Fi漫游切换方法和装置 | |
US20180376467A1 (en) | Extension of beacon request/report mechanism for spatial reuse | |
WO2004100576A2 (en) | Service advisor for detecting availability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ervice | |
WO2007143010A2 (en) | Physical layer repeater with roaming support based on multiple identifiers | |
US8989695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emergency data from outside a coverage zone | |
JP2009519665A (ja) | 5GHzWLANにおけるGSM高調波エミッションのディセンシタイゼーション | |
EP2047701A1 (en) | Location update operations for idle mode terminals with a plurality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terfaces | |
CN112469004B (zh) | 一种基站切换方法及装置 | |
CN111641988B (zh) |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
CN108633037A (zh) | 无线通信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
CN115695125A (zh) | 通信处理方法和通信处理装置 | |
US20230232268A1 (en) | Measurement method, measurement apparatus,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 |
CN114339903A (zh) |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8370567B (zh) | 用于控制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和接收的设备和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5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