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37293A - 电感器 - Google Patents

电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37293A
CN117637293A CN202311008747.7A CN202311008747A CN117637293A CN 117637293 A CN117637293 A CN 117637293A CN 202311008747 A CN202311008747 A CN 202311008747A CN 117637293 A CN117637293 A CN 1176372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exposed
point
inductor
wind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087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宗内敬太
宫川正义
八幡岳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637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372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006Printed inductances
    • H01F17/0013Printed inductances with stacked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01F27/2828Construction of conductive connections, of lea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47Sheets; Stri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47Sheets; Strips
    • H01F27/2852Construction of conductive connections, of lea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01F27/292Surface mounted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2017/048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encapsulating core, e.g. made of resin and magnetic pow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感器,实现可减少电感器的直流电阻的结构。电感器具备坯体,该坯体包括具有卷绕导线而成的卷绕部的线圈导体和埋设线圈导体的芯体,坯体是大致长方体,具有对置的一对主面、与主面邻接地对置的一对侧面、以及与主面及侧面邻接地相互对置的两个端面,从卷绕部的外周上的两个引出点中的每一个引出点引出的两个引出部分别具有将引出点和从坯体的两个端面露出的露出点连接的过渡部、以及从端面露出的露出部,两个露出部分别与外部电极连接,从主面的法线方向观察,至少一个露出点位于与卷绕部之间夹着引出点处的卷绕部的外周的切线的位置。

Description

电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感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表面安装电感器,具备将卷绕导线而形成的线圈导体埋设于含有磁性粉和树脂的芯体的坯体(成型体)。上述线圈导体被埋设为该线圈导体的引出端部(以下,引出部)的表面在坯体的表面露出。在坯体表面中的上述引出部露出的部分进行激光照射等后,通过镀覆形成外部端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058418号公报
存在如下课题:上述线圈导体中的卷绕部与引出部中从坯体的表面露出的部分之间的线圈导体的长度越长,则电感器的直流电阻越容易变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现能够减少电感器的直流电阻的结构。
本发明的一方式是电感器,具备坯体,上述坯体包括:具有卷绕导线而成的卷绕部的线圈导体、和埋设上述线圈导体的芯体,上述坯体是大致长方体,具有:对置的一对主面、与上述主面邻接地对置的一对侧面以及与上述主面以及上述侧面邻接地相互对置的两个端面,从上述卷绕部的外周上的两个引出点中的每一个引出点引出的两个引出部分别具有将上述引出点与从上述坯体的两个上述端面露出的露出点连接的过渡部、以及从上述端面露出的露出部,两个上述露出部分别与外部电极连接,从上述主面的法线方向观察,至少一个上述露出点位于与上述卷绕部之间夹着上述引出点处的上述卷绕部的外周的切线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可减少电感器的直流电阻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上表面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感器的立体图。
图2是从底面侧观察电感器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电感器的内部结构的透视立体图。
图4是电感器的制造工序的概要图。
图5是从上表面侧观察的线圈导体的俯视图。
图6是与主面平行的截面中的线圈导体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7是从端面侧观察电感器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感器;2…坯体;4…外部电极;10…底面(主面);12…上表面(主面);14…端面;14a…端面;14b…端面;16…侧面;20…线圈导体;20a…导线;22…卷绕部;24…引出部;24a…引出部;24a1…过渡部;24a3…前端;24b…引出部;24b1…过渡部;24b3…前端;30…芯体;A1…第一角度;A2…第二角度;A3…角度;A4…角度;Cw…二等分线;Da…引出点;Db…引出点;Ea…露出点;Eb…露出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从上表面12侧观察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感器的立体图,图2是从底面10侧观察电感器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电感器构成为表面安装型的电子部件,并具备:作为大致六面体形状的一方式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坯体2、和设置在该坯体2的表面的一对外部电极4。
以下,在坯体2中,将安装时面向未图示的安装基板的第一主面定义为底面10,将与底面10对置的第二主面称为上表面12,将与底面10正交的一对第三面称为端面14,将与这些底面10以及一对端面14正交的一对第四面称为侧面16。
如图1所示,将从底面10到上表面12的距离定义为坯体2的厚度T,将一对侧面16之间的距离定义为坯体2的宽度W,将一对端面14之间的距离定义为坯体2的长度L。另外,将厚度T的方向定义为厚度方向DT,将宽度W的方向定义为宽度方向DW,将长度距离的方向定义为长度方向DL。厚度方向DT是上表面12以及底面10的法线方向。宽度方向DW是侧面16的法线方向。长度方向DL是端面14的法线方向。
对于电感器的大小,例如长度L尺寸为2.0mm,宽度W尺寸为1.6mm,厚度T尺寸为1.1mm。
图3是表示电感器的内部结构的透视立体图。
坯体2具备线圈导体20、和埋设有该线圈导体20的大致六面体形状的芯体30,并构成为将上述的线圈导体20封入芯体30的模制电感器。
芯体30是通过在内包线圈导体20的状态下对混合了软磁性粒子和树脂的混合粉进行加压以及加热而压缩成型为大致六面体形状的成型体。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软磁性粒子包括平均粒径比较大的大粒子的第一磁性粒子和平均粒径比较小的小粒子的第二磁性粒子这两种粒度的粒子。由此,在压缩成型时,作为小粒子的第二磁性粒子与树脂一起进入大粒子的第一磁性粒子之间,从而增大芯体30中的磁性粒子的填充率,另外,也能够提高导磁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磁性粒子以及第二磁性粒子的金属粒子的平均粒径分别为24.4μm以及1.7μm。此外,第一磁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为7μm以上且60μm以下,第二磁性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为1μm以上且4μm以下。另外,磁性粒子包含与第一磁性粒子以及第二磁性粒子不同的平均粒径的粒子,从而也可以包含三种以上的粒度的粒子。
第一磁性粒子以及第二磁性粒子均是具有金属粒子和覆盖其表面的数nm以上且数十nm以下的膜厚的绝缘膜的粒子。金属粒子被绝缘膜覆盖,从而提高绝缘电阻和耐电压。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磁性粒子中,金属粒子使用Fe-Si-B非晶合金粉,绝缘膜使用厚度10nm以上且50nm以下的磷酸锌玻璃。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磁性粒子中,金属粒子使用羰基铁粉,绝缘膜使用5nm以上且15nm以下的二氧化硅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混合粉中,树脂的材料使用以苯酚烷基型环氧树脂为主剂的环氧树脂。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混合粉的组成,第一磁性粒子为75±10wt%,第二磁性粒子为25±10wt%,树脂为2.7wt%以上且3.5wt%以下。
如图3所示,线圈导体20具备:卷绕有导线20a的卷绕部22、和从该卷绕部22引出的一对引出部24。
线圈导体20由导线20a和形成于导线的表面的被覆层构成。导线20a是以铜为材质的截面为矩形的带状导线(所谓的扁平导线),其厚度为18μm以上且90μm以下,宽度为240μm以上且340μm以下。被覆层由形成在带状导线的表面上的绝缘层20b、和形成于绝缘层20b的表面的用于将在卷绕部22中重合的带状导线彼此粘合的熔接层20c构成。绝缘层20b由聚酰亚胺酰胺树脂构成,厚度为6±2μm。另外,熔接层20c由聚酰亚胺树脂构成,厚度为2.5±1.0μm。此外,线圈导体的厚度面可以是曲面,导线的宽度包含厚度的曲面部。
线圈导体20的卷绕部22通过将带状导线(以下,仅称为导线)的两端引出到外周、且以在内周彼此连接的方式将导线20a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在坯体2的内部,线圈导体20以卷绕部22的中心轴沿着坯体2的厚度方向DT的姿势埋设于芯体30。引出部24从卷绕部22被引出至一对端面14中的每个端面,其一个主面从坯体2露出,另一个主面埋设于坯体2。引出部24的从坯体2露出的上述一个主面与外部电极4电连接。
一对外部电极4是由从坯体2的端面14的每一个延伸到底面10的L字状部件构成的所谓的L字电极。外部电极4分别在端面14与线圈导体20的引出部24连接,另外,延伸到底面10的部分4A(图2)通过焊接等适当的安装方法与电路基板的布线电连接。
另外,在除了外部电极4的范围之外的坯体2的表面形成有坯体保护层(未图示)。坯体保护层例如是苯氧基树脂以及酚醛清漆树脂,包含纳米二氧化硅作为填料。坯体保护层在坯体2的表面上以10μm以上且30μm以下的厚度形成。
上述的结构的电感器通过磁性粒子使用软磁性材料,能够改善直流叠加特性,因此用作流过大电流的电路的电子部件、DC-DC转换器电路、电源电路的扼流线圈导体,另外,用于个人计算机、DVD播放器、数码相机、TV、移动电话、智能手机、汽车电子、医疗用/工业用机械等电子设备的电子部件。但是,电感器的用途并不限于此,例如也能够用于调谐电路、滤波电路、整流平滑电路等。
图4是电感器的制造工序的概要图。
如该图所示,电感器的制造工序包括线圈导体形成工序、预备成型体形成工序、热成型·固化工序、滚筒研磨工序以及外部电极形成工序。
线圈导体形成工序是从导线20a形成线圈导体20的工序。在该工序中,线圈导体20通过利用被称为“α卷绕”的卷绕方法卷绕导线20a,而形成为具有上述的卷绕部22以及一对引出部24的形状。所谓的α卷绕是指呈螺旋状地卷绕成两层以使作为导体发挥功能的导线20a的卷绕开始和卷绕结束的引出部24位于外周的状态。没有特别限定线圈导体20的匝数。
预备成型体形成工序是形成被称为平板的预备成型体的工序。
预备成型体是通过对作为坯体2的材料的上述混合粉进行加压而成型为容易处理的固体形状的成型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具有线圈导体20进入的槽的适当形状(例如E型等)的第一平板、和覆盖该第一平板的槽的适当形状(例如I型、板状等)的第二平板这两种平板。
热成型·固化工序将第一平板、线圈导体以及第二平板放置于成型金属模具,并一边加热一边在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的重叠方向上加压,使它们固化,从而使第一平板、线圈导体以及第二平板一体化。由此,将线圈导体20内包于芯体30的坯体2成型。
滚筒研磨工序是对该成型体进行滚筒研磨的工序,通过该工序,进行对坯体2的角部的倒圆角。
外部电极形成工序是在芯体30形成外部电极4的工序,包括坯体保护层形成工序、表面处理工序以及镀覆层形成工序。
坯体保护层形成工序是利用绝缘性的树脂对该成型体的整个表面进行涂布的工序。
表面处理工序是通过对芯体30的表面的电极预定部位照射激光而对电极预定部位的表面进行改性的工序。此处,电极预定部位是指芯体30的表面中的应形成外部电极4的范围,包含引出部24被露出的部分。具体而言,通过照射激光,在电极预定部位的范围内,除去芯体30的表面的坯体保护层以及线圈导体20的引出部24的被覆层,并且除去芯体30的表面的树脂,且除去从芯体30露出的磁性粒子的表面的绝缘膜。由此,芯体30的表面中的电极预定部位的部分与芯体30的其它的表面部分相比,芯体30的表面的每单位面积的磁性粒子的金属的露出面积变大。此外,也可以在激光照射后,进行用于清洁电极预定部位的表面的清洗处理(例如蚀刻处理)。
在镀覆层形成工序中,通过在芯体30的表面滚镀铜,从而在被照射激光的电极预定部位形成镀铜层。除此之外,镀覆层也可以通过在镀铜层上进一步设置镀Ni层以及镀Sn层而形成。
通过上述的外部电极形成工序,形成由上述镀覆层构成的外部电极4。
此外,外部电极4并不限于L字电极,也可以是从端面14的整个面到与该端面14邻接的底面10、上表面12以及一对侧面16各自的一部分而设置的所谓的5面电极。此外,在将5面电极浸渍于导电性树脂而赋予的情况下,不一定需要坯体保护层形成工序。
图5是从厚度方向DT观察的线圈导体20的俯视图。即,图5表示从沿着线圈导体20的中心轴的方向观察的线圈导体20。
在以下,区别两个端面14,分别称为端面14a、14b。另外,在以下,区别两个引出部24,分别称为引出部24a、24b。
如图5所示,引出部24a、24b具有过渡部24a1、24b1和露出部24a2、24b2。过渡部24a1、24b1是引出部24a、24b中的从在卷绕部22的外周弯曲成弧状的部分引出的部分。过渡部24a1、24b1从从卷绕部22引出过渡部24a1、24b1的点延伸至端面14a、14b。换言之,过渡部24a1、24b1连接卷绕部22和露出部24a2、24b2。过渡部24a1、24b1的长度对电感器1的直流电阻产生影响。即,过渡部24a1、24b1的长度越短,则线圈导体20的直流电阻越减少,因此减少电感器1的直流电阻。
露出部24a2、24b2是在引出部24a、24b中分别从端面14a、14b露出的部分。露出部24a2、24b2通过引出部24a、24b的前端24a3、24b3侧的一部分分别被向沿着卷绕部22的弯曲的方向折弯而形成。露出部24a2、24b2沿着端面14a、14b延伸。露出部24a2、24b2分别被外部电极4覆盖。露出部24a2、24b2对电感器1的直流电阻产生影响。即,露出部24a2、24b2从端面14a、14b露出的面积越大,则外部电极4与线圈导体20之间的直流电阻越减少,因此减少电感器1的直流电阻。另外,露出部24a2、24b2从端面14a、14b露出的面积越大,则外部电极4与线圈导体20之间的连接越稳固。
在以下,将过渡部24a1、24b1从卷绕部22引出的点称为引出点Da、Db。引出点Da、Db是过渡部24a1、24b1的卷绕部22侧的端部的点。此外,如图3所示,卷绕部22在厚度方向上卷绕两层,引出部24a从卷绕部22的上层被引出,引出部24b从卷绕部22的下层被引出。在图5中,卷绕部22的下层位于比卷绕部22的上层更靠纸面里侧,因此用虚线表示引出点Db附近的导线20a的轮廓。另外,将露出部24a2、24b2从端面14a、14b开始露出的点分别称为露出点Ea、Eb。露出点Ea、Eb是在过渡部24a1、24b1中引出部24a、24b的前端24a3、24b3侧的端部的点,并且是露出部24a2、24b2的卷绕部22侧的端部的点。此外,关于引出点Da、Db以及露出点Ea、Eb的详细的定义后述。
在图5中分别图示出在引出点Da、Db处的相对于卷绕部22的外周的切线L3、L4。另外,在图5中分别示出连结引出点Da和露出点Ea的直线L1以及连结引出点Db和露出点Eb的直线L2。
如图5所示,引出部24a、24b的过渡部24a1、24b1在引出点Da、Db的附近向远离卷绕部22的方向屈曲。换言之,过渡部24a1、24b1在引出点Da、Db的附近向与卷绕部22中的弯曲相反方向屈曲。因此,过渡部24a1向比切线L3更朝向端面14a打开的角度方向延伸。另外,过渡部24b1向比切线L4更朝向端面14b打开的角度方向延伸。在线圈导体形成工序中,过渡部24a1、24b1通过从卷绕部22引出的引出部24a、24b在远离卷绕部22的方向即、与卷绕部22被卷绕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弯曲而屈曲。
过渡部24a1向比切线L3更朝向端面14a打开的角度方向延伸,从而露出点Ea成为从厚度方向DT观察,位于与卷绕部22之间夹着切线L3的位置的点。同样地,过渡部24b1向比切线L4更朝向端面14b打开的角度方向延伸,从而露出点Eb成为从厚度方向DT观察,位于与卷绕部22之间夹着切线L4的位置的点。由此,露出点Ea与引出点Da之间的距离比引出点Da与交点Ea1之间的距离短。此处,交点Ea1是从厚度方向DT观察,露出部24a2与切线L3相交的点。同样地,露出点Eb与引出点Db之间的距离比引出点Db与交点Eb1之间的距离短。此处,交点Eb1是从厚度方向DT观察,露出部24b2与切线L4相交的点。因此,过渡部24a1、24b1的长度变短。
更具体而言,从厚度方向DT观察,过渡部24a1沿着比切线L3更朝向端面14a打开角度A3的方向延伸。另外,从厚度方向DT观察,连结引出点Da以及露出点Ea的直线L1和切线L3以所成的角度为角度A3而相交。另一方面,从厚度方向DT观察,过渡部24b1沿着比切线L4更朝向端面14b打开角度A4的方向延伸。另外,从厚度方向DT观察,连结引出点Db以及露出点Eb的直线L2和切线L4以所成的角度为角度A4而相交。在本实施方式中,角度A3以及角度A4分别大于0度,还可以是相互不同的角度。
如图5所示,在沿着线圈导体20的中心轴的方向上观察,直线L1以及直线L2以第一角度A1为所成的角度而相交。如上所述,过渡部24a1、24b1朝向比切线L3、L4分别更朝向端面14a、14b打开的角度延伸。因此,在沿着线圈导体20的中心轴的方向上观察,第一角度A1比切线L3以及切线L4所成的角度即、第二角度A2大。
第一角度A1越大,过渡部24a1、24b1朝向端面14a、14b越大地打开。因此,第一角度A1越大,过渡部24a1、24b1分别越短。另外,第一角度A1越大,使露出部24a2、24b2分别越长。但是,第一角度A1越大,在形成露出部24a2、24b2时,将引出部24a、24b朝向卷绕部的弯曲方向弯曲的角度越大,线圈导体20的加工变难。因此,第一角度A1优选为75度以上且小于180度。另外,第一角度A1更优选为85度以上且105度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角度A1是95度。
图6是与上表面12平行的截面中的线圈导体20的主要部分剖视图,表示引出点Da的附近。
如图6所示,通过从卷绕部22引出引出部24a,从而在引出部24a与卷绕部22之间形成有作为楔型的间隙的剥离部23。在剥离部23中填充形成芯体30的混合粉。剥离部23通过在处于卷绕部22的外周的导线20a及被覆层与过渡部24a1的导线20a及被覆层之间熔接层20c分支成两股而形成。
如上所述,引出点Da是从卷绕部22引出过渡部24a1的点,但引出点Da的更具体的定义是在卷绕部22的外周的导线20a中,离剥离部23的前端23a最近的点。引出点Da的位置看作是包含卷绕部22以及引出部24a的与上表面12平行的任意截面中的、离剥离部23的前端23a最近的卷绕部22的外周的导线20a上的点的位置。
另外,如上所述,切线L3是引出点Da处的相对于卷绕部22的外周的切线。更具体而言,切线L3是关于导线20a的引出点Da处的切线。分别在从上表面12的法线方向透视电感器1的图、或者包含卷绕部22以及引出部24a的与上表面12平行的任意剖视图中,分别确定切线L3。
与引出点Da同样地,引出点Db是离形成在引出部24b与卷绕部22之间的剥离部23的前端23a最近的、卷绕部22的外周的导线20a上的点。另外,与切线L3同样地,切线L4是关于导线20a的引出点Db处的切线。
图7是从端面14a侧观察的电感器1的侧视图。
如图7所示,露出点Ea是露出部24a2中在侧面16的法线方向上离引出部24a的前端24a3最远的点。
如图7所示,优选从长度方向DL观察,露出部24a2横穿通过边13a的二等分点以及13b的二等分点的端面14a的二等分线Cw。换言之,优选从长度方向DL观察,引出部24a的前端24a3位于在与露出点Ea之间夹着二等分线Cw的位置。由此,将从卷绕部22到露出部24a2连接的导线的长度变短,因此,能够减少电感器1的直流电阻。
如上所述,露出部24a2、24b2从端面14a、14b露出的面积越大,电感器1的直流电阻越低,并且,外部电极4与线圈导体20之间的连接越稳固。因此,优选露出部24a2、24b2的长度W1尽可能地长。为了减少电感器1的直流电阻,使外部电极4与线圈导体20之间的连接变得稳固,具体而言,长度W1优选为一对侧面16之间的宽度W的1/7以上且1/2以下。若小于1/7,则对电感器1的直流电阻产生负面影响,若大于1/2,则难以将线圈导体20放置于金属模具中。
露出点Eb与露出点Ea同样地,是露出部24b2中在侧面16的法线方向上离引出部24b的前端24b3最远的点。另外,露出部24b2与露出部24a2同样地,优选从长度方向DL观察,横穿通过上表面12与端面14b之间的边的二等分点以及底面10与端面14b之间的边的二等分点的端面14b的二等分线。另外,与露出部24a2同样地,露出部24b2的沿着上表面12与端面14b之间的边以及底面10与端面14b之间的边的方向上的长度优选为一对侧面16之间的宽度W的1/7以上且1/2以下。
[其它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示出电感器1,但本发明也可以同样应用于包含具有与线圈导体20相同的结构的布线层的电感器以外的任意的电子部件。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剥离部23通过熔接层20c分支为两股而形成,但剥离部23并不限于此。剥离部23只要是形成在处于卷绕部22的外周的导线20a与过渡部24a1、24b1的导线20a之间的间隙中的、填充芯体30的混合粉或者成为空隙的部分即可。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直线L1和切线L3所成的角度即角度A3是与直线L2和切线L4所成的角度即角度A4相同大小的角度,但角度A3以及角度A4的结构并不限于此。例如,角度A3也可以是大于角度A4的角度。另外,角度A3也可以是小于角度A4的角度。即,在电感器1中角度A3和角度A4也可以是不同的角度,引出部24a和引出部24b也可以非对称。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过渡部24a1以相对于切线L3朝向端面14a打开的角度延伸,过渡部24b1以相对于切线L4朝向端面14b打开的角度延伸,但过渡部24a1、24b1的结构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过渡部24a1以相对于切线L3朝向端面14a打开的角度延伸,过渡部24b1以不相对于切线L4朝向端面14b打开的角度延伸。即,两个过渡部24a1、24b1中的至少一方是相对于切线L3、L4朝向端面14a、14b打开的角度即可。在该情况下,两个露出点Ea、Eb中的一方处于切线L3、L4上或者比切线L3、L4靠卷绕部22侧,另一方处于夹着切线L3、L4远离卷绕部22的一侧。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从长度方向DL观察,露出部24a2、24b2均横穿宽度方向DW上的端面14a、14b的二等分线,但露出部24a2、24b2的结构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从长度方向DL观察,露出部24a2、24b2的一方横穿宽度方向DW上的端面14a、14b的二等分线,另一方不横穿。另外,露出部24a2、24b2可以不与宽度方向DW平行,也可以倾斜。倾斜优选为15度以下。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所示的特征结构能够在任意的电子部件中相互组合来使用。例如,电子部件能够具备上述的电感器的任意的组合。
上述的所有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是例示本发明的一方式的,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任意地变形以及应用。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水平以及垂直等方向、各种数值、形状、材料只要没有特殊说明,则包含起到与这些方向、数值、形状、材料相同的作用效果的范围(所谓的等同的范围)。
[被上述实施方式支持的结构]
上述的实施方式支持以下的结构。
(结构1)一种电感器,具备坯体,上述坯体包括:具有卷绕导线而成的卷绕部的线圈导体、和埋设上述线圈导体的芯体,上述坯体是大致长方体,具有:对置的一对主面、与上述主面邻接地对置的一对侧面以及与上述主面以及上述侧面邻接地相互对置的两个端面,从上述卷绕部的外周上的两个引出点中的每一个引出点引出的两个引出部分别具有将上述引出点与从上述坯体的两个上述端面露出的露出点连接的转移部、以及从上述端面露出的露出部,两个上述露出部分别与外部电极连接,从上述主面的法线方向观察,至少一个上述露出点位于与上述卷绕部之间夹着上述引出点处的上述卷绕部的外周的切线的位置。
根据结构1的电感器,引出部中的连接从卷绕部到露出部的导线的长度变短。因此,能够减少电感器的直流电阻。另外,由于露出部形成得较长,因此能够减少外部电极与露出部之间的直流电阻,减少电感器的直流电阻。
(结构2)根据结构1所记载的电感器,至少一个上述露出部的沿着上述主面与上述端面之间的边的长度为对置的两个上述侧面之间的距离的1/7以上且1/2以下。
根据结构2的电感器,减少露出部与外部电极之间的直流电阻,因此能够减少电感器的直流电阻。另外,能够使露出部与外部电极之间的连接稳固。
(结构3)根据结构1或2所记载的电感器,至少一个上述露出部横穿通过上述端面与上述主面之间的边的二等分点且在上述端面上延伸的上述端面的二等分线。
根据结构3的电感器,露出部和外部电极在端面的中心附近连接。因此,连接从卷绕部到露出部的导线的长度变短,因此,能够减少电感器的直流电阻。
(结构4)根据结构1~3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电感器,对于每个上述引出部而言,连结上述露出点与上述引出点的两条直线从上述主面的法线方向观察相互形成的第一角度为75度以上且小于180度,并且大于两个上述引出点处的上述卷绕部的外周的两条切线从上述主面的法线方向观察相互形成的第二角度。
根据结构4的电感器,引出部中的连接从卷绕部到露出部的导线的长度变短,露出部变长。因此,能够减少电感器的直流电阻。
(结构5)根据结构4所记载的电感器,上述第一角度为85度以上且105度以下。
根据结构5的电感器,引出部中的连接从卷绕部到露出部的导线的长度变短,露出部变长。因此,能够减少电感器的直流电阻。
(结构6)根据结构1~5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电感器,对于一个上述引出部而言,从上述主面的法线方向观察,连结上述露出点和上述引出点的直线与上述引出点处的上述卷绕部的外周的切线所成的角度与对于另一个上述引出部而言,从上述主面的法线方向观察,连结上述露出点和上述引出点的直线与上述引出点处的上述卷绕部的外周的切线所成的角度不同。
根据结构6的电感器,即使在一对引出部相互不对称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电感器的直流电阻。角度之差例如为15度以下。

Claims (6)

1.一种电感器,
具备坯体,上述坯体包括:具有卷绕导线而成的卷绕部的线圈导体、和埋设上述线圈导体的芯体,
上述坯体是大致长方体,具有:对置的一对主面、与上述主面邻接地对置的一对侧面以及与上述主面以及上述侧面邻接地相互对置的两个端面,
从上述卷绕部的外周上的两个引出点中的每一个引出点引出的两个引出部分别具有将上述引出点与从上述坯体的两个上述端面露出的露出点连接的过渡部、以及从上述端面露出的露出部,
两个上述露出部分别与外部电极连接,
从上述主面的法线方向观察,至少一个上述露出点位于与上述卷绕部之间夹着上述引出点处的上述卷绕部的外周的切线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中,
至少一个上述露出部的沿着上述主面与上述端面之间的边的长度为对置的两个上述侧面之间的距离的1/7以上且1/2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感器,其中,
至少一个上述露出部横穿通过上述端面与上述主面之间的边的二等分点且在上述端面上延伸的上述端面的二等分线。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感器,其中,
对于每个上述引出部而言,连结上述露出点与上述引出点的两条直线从上述主面的法线方向观察相互形成的第一角度为75度以上且小于180度,并且大于两个上述引出点处的上述卷绕部的外周的两条切线从上述主面的法线方向观察相互形成的第二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感器,其中,
上述第一角度为85度以上且105度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感器,其中,
对于一个上述引出部而言,从上述主面的法线方向观察,连结上述露出点和上述引出点的直线与上述引出点处的上述卷绕部的外周的切线所成的角度与对于另一个上述引出部而言,从上述主面的法线方向观察,连结上述露出点和上述引出点的直线与上述引出点处的上述卷绕部的外周的切线所成的角度不同。
CN202311008747.7A 2022-08-30 2023-08-11 电感器 Pending CN1176372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36629A JP2024033190A (ja) 2022-08-30 2022-08-30 インダクタ
JP2022-136629 2022-08-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37293A true CN117637293A (zh) 2024-03-01

Family

ID=89997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08747.7A Pending CN117637293A (zh) 2022-08-30 2023-08-11 电感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71671A1 (zh)
JP (1) JP2024033190A (zh)
CN (1) CN117637293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33190A (ja) 2024-03-13
US20240071671A1 (en) 2024-0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56234B (en) Coil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6535095B2 (en) Wound type common mode choke coil
US11069474B2 (en) Inductor
CN110364334B (zh) 表面安装电感器
US11107623B2 (en) Inductor
US11069473B2 (en) Inductor
US20210327640A1 (en) Inductive compon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US11929201B2 (en) Surface mount induc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7501685B2 (ja) インダ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161944A (zh) 表面安装电感器
CN111161943A (zh) 表面安装电感器
CN111161942A (zh) 表面安装电感器
CN117637293A (zh) 电感器
CN111755209A (zh) 电感器
JP2020072157A (ja) コイル部品及び電子機器
JP7472490B2 (ja) コイル装置
CN117637313A (zh) 电感器以及电感器的制造方法
JP2019133989A (ja) インダク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0057655A (ja) コイル部品及び電子機器
CN112652447B (zh) 电感器
JP7355065B2 (ja) アルファ巻きコイルおよびコイル部品
US20210035730A1 (en) Inductor
US20240331918A1 (en) Inductor
JP2023150279A (ja) インダクタ
CN117637316A (zh) 电感器以及电感器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