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31505A - 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31505A
CN117631505A CN202311092039.6A CN202311092039A CN117631505A CN 117631505 A CN117631505 A CN 117631505A CN 202311092039 A CN202311092039 A CN 202311092039A CN 117631505 A CN117631505 A CN 1176315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fixing device
conductive
heater
fix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9203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横田明典
笹冈修
吉田亚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76315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315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53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6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combined with press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16Heating belt
    • G03G2215/2035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having a stationary belt support member opposing a pressure member
    • G03G2215/2038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having a stationary belt support member opposing a pressure member the belt further entrained around one or more rotating belt support memb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一种定影装置包括:圆筒状定影构件;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布置在所述定影构件的内部空间中;接触所述定影构件的按压构件;以及导通构件,所述导通构件设置成接触所述定影构件的内表面,并且使所述定影构件与用于控制所述定影构件的电位的电路导通。在所述定影构件与所述按压构件之间夹持和传送所述记录材料的同时,所述定影构件加热记录材料上的图像,以将所述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材料上。所述导通构件由金属线形成。

Description

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的定影装置以及一种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用于采用电子照相方法等的成像设备的定影装置中,当接触记录材料的定影构件带电时,可能造成不利影响,例如电流从定影构件经由记录材料流到转印部的现象以及静电偏移。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05/0163540公开了一种构造,其中,在使用圆筒状定影膜的构造中,导通构件(其中,设置有位于有弹性的金属板的前端作为接触点的碳触头)与定影膜的内表面接触,并且定影膜经由所述导通构件接地。
在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05/0163540的构造中,在组装定影装置时,需要在向下推动金属板的同时组装定影膜,使得由金属板构成的导通构件不会损坏定影膜。此外,在金属板的边缘尖锐的情况下,在组装之后,所述边缘可能会损坏定影膜的内表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降低定影构件将被损坏的可能性的构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包括:圆筒状定影构件;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布置在所述定影构件的内部空间中;按压构件,所述按压构件构造成接触所述定影构件;以及导通构件,所述导通构件设置成接触所述定影构件的内表面,并且构造成使所述定影构件与用于控制所述定影构件的电位的电路导通,其中,在所述定影构件与所述按压构件之间夹持和传送所述记录材料的同时,所述定影构件加热记录材料上的图像,以将所述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材料上,并且其中,所述导通构件由金属线形成。
通过下文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示意图。
图3的(a)部分和(b)部分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视图。
图4的(a)部分、(b)部分和(c)部分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导通线材的视图。
图5的(a)部分和(b)部分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导通线材的视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定影膜和接地部之间的电路的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导通线材的视图。
图8的(a)部分和(b)部分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导通线材的视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示意图。
图10的(a)部分和(b)部分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视图。
图11的(a)部分、(b)部分和(c)部分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导通线材的视图。
图12的(a)部分和(b)部分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导通线材的视图。
图13的(a)部分、(b)部分和(c)部分是用于说明根据变型例的导通线材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将参考图1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0的总体构造。成像设备100是全色激光打印机,其设置有包括四个处理单元PY、PM、PC和PK的电子照相单元作为成像装置。
PY、PM、PC和PK的每个处理单元包括作为图像承载构件的感光鼓7、充电器、作为显影装置的显影辊9、清洁单元等。此外,PY、PM、PC和PK的每个处理单元容纳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PY、PM、PC和PK的每个处理单元沿着作为中间转印构件的中间转印带11布置。中间转印带11由驱动辊5和张紧辊12拉紧。
成像设备100基于从外部源接收的图像数据执行成像操作以在记录材料2上形成图像。当成像操作开始时,堆叠并存储在进给托盘1中的记录材料2通过旋转的进给辊3被逐一地进给并通过传送辊4朝向形成在驱动辊5和二次转印辊6之间的转印部(转印夹持部)传送。
在PY、PM、PC和PK的每个处理单元中,感光鼓7被旋转地驱动,感光鼓7的表面通过充电器均匀地带电。当感光鼓7的表面被从激光扫描仪8发射的激光束曝光时,根据图像数据在感光鼓7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辊9通过向感光鼓7供应调色剂使静电潜像显影,从而使其成为调色剂图像。形成在感光鼓7上的调色剂图像被初次转印辊10转印至中间转印带11。在形成彩色图像的情况下,使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中的每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在四个感光鼓7上显影。并且,当每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至中间转印带11使得它们彼此重叠时,在中间转印带11上形成全色调色剂图像。
调色剂图像被承载在中间转印带11上,并被送至转印部,并且调色剂图像被二次转印辊6转印至记录材料2。这样,在记录材料2上形成未定影图像。
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2被传送到定影装置1F。定影装置1F通过在传送记录材料2的同时对记录材料2上的调色剂图像加热并加压来定影图像。通过定影装置1F的记录材料2被由排出辊15和排出辊16组成的排出单元排出到成像设备外部。
(定影装置)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定影装置1F。图2是定影装置1F的示意图。定影装置1F包括加热单元13和作为按压构件的按压辊14,并且是在加热单元13与按压辊14之间的夹持部(定影夹持部N)处夹持和传送记录材料2的同时执行图像的热定影的装置(图像加热装置)。
加热单元13包括定影膜18、与定影膜18的内表面接触的加热器19、保持加热器19的保持器20、以及支撑保持器20并增强加热单元13的刚性的金属支架21。支架21是支撑并加强保持加热器19的保持器20(加热器保持器)的加强构件,并且还是安装有将在下面描述的导通线材28的安装构件。
定影膜18是圆筒状定影构件的示例。定影膜18是由柔性的树脂或金属膜形成的膜构件。构成定影膜18的内表面的基层可以是金属或导电树脂。此外,定影膜18可以在基层的外周侧包括调色剂几乎不粘附的离型层。定影膜18是例如具有高耐热性和优异的导热性能的聚酰亚胺膜。另外,定影构件可以是例如在多个辊上被拉紧的环形膜(定影带)。
加热器19是加热定影构件的加热装置的示例。加热器19是在板上形成有发热电阻器的图案的陶瓷加热器、碳加热器等,当其通过未示出的电源通电时发热。加热器19在加热器接合在保持器20的凹槽部中时被保持在保持器中。保持器20用于与下面将描述的凸缘构件26和凸缘构件27一起引导定影膜18的旋转轨迹。加热器19、保持器20和支架21布置在定影膜18的内部空间中。
加热器19和保持器20构成布置在定影膜18的内部空间中的夹持部形成单元。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器19构造成接触定影膜18的内表面,但是,夹持部形成单元可以设置有介于加热器19和定影膜18之间的滑动构件。优选的是滑动构件是具有在定影膜18的内表面上滑动的高滑动性以及高导热性的构件,例如,可以使用诸如铝的薄金属片。
加热单元13通过未示出的按压弹簧与按压辊14抵接,同时夹持定影膜18。按压辊14包括芯金属14a和设置在芯金属14a周围的耐热橡胶层14b。由于按压辊14有弹性,所以当加热单元13通过按压弹簧的力被压靠在按压辊14上时,相对于传送记录材料的方向形成具有预定宽度的定影夹持部N作为加热单元13与按压辊14之间的接触区域。
按压辊14由未示出的驱动源旋转地驱动。通过按压辊14的旋转产生定影膜18与按压辊14之间的摩擦力,定影膜18随着按压辊14旋转。在定影图像时,定影装置1F通过在定影夹持部N处夹持和传送记录材料2的同时利用被来自加热器19的热(非辐射热)加热的定影膜18来加热记录材料上的图像(调色剂图像)而将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离开定影夹持部N的记录材料2通过定影膜18的旋转轨迹的曲率和记录材料自身的刚性与定影膜18分离,并被传送到定影夹持部N的下游侧。
在下面描述的说明和附图中,相对于定影膜18和按压辊14的旋转轴线方向从一侧到另一侧的方向被定义为定影装置1F的纵向方向或简称为“纵向方向X”。与纵向方向X垂直的方向以及在定影夹持部N处传送记录材料的方向被定义为定影装置1F的短方向或简称为“短方向Y”。纵向方向X与形状为长而窄的板的加热器19的纵向方向大致平行,短方向Y与加热器19的短方向大致平行。与纵向方向X和短方向Y都垂直的方向以及从按压辊14侧朝向加热单元13侧的方向被定义为“垂直方向Z”。垂直方向Z是按压辊14和加热单元13在定影夹持部N处彼此压靠的按压方向。此外,根据需要,与图中所示的箭头相反的方向用诸如“-X方向”的负附图标记表示。
将进一步描述加热单元13。图3的(a)部分是加热单元13沿着与加热单元13的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被剖开时的剖视图。图3的(b)部分是在定影膜18和支架21被移除时加热单元13的透视图。如图3的(a)部分和(b)部分所示,加热单元13还包括保护元件22、温度检测元件23、凸缘构件26和凸缘构件27。
保护元件22用作根据加热器19的温度进行操作的开关,并且具有在加热器19过热的情况下切断对加热器19的电力供应的作用。保护元件22例如是温度保险丝。保护元件22布置成与加热器19的与接触定影膜18的表面相反的一侧的表面相对。此外,保护元件22电气地布置在到加热器19的供电路径的中途。
温度检测元件23是根据加热器19的温度发出信号的元件。成像设备100的控制部能够通过基于来自温度检测元件23的信号控制对加热器19的电力供应来控制加热器19的发热量并执行温度控制以将定影夹持部N的温度维持在预定的目标温度(定影温度)。温度检测元件23例如是热敏电阻。
另外,为了确保保护元件22和温度检测元件23的稳定操作,分别通过弹簧24和弹簧25将每个所述元件朝向加热器19推压。
凸缘构件26和凸缘构件27设置在加热单元13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两个端部处。凸缘构件26和凸缘构件27包括支撑定影膜18的内表面并管控其旋转轨迹的支撑部26a(在图5的(a)部分中仅示出凸缘构件26)。此外,凸缘构件26和凸缘构件27包括管控表面26b(凸缘部,在图5的(a)部分中仅示出凸缘构件26),所述管控表面从支撑部26a沿径向方向延伸,与定影膜18的边缘相对,并管控定影膜18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位置。
(导通线材)
接下来,将描述加热单元13所具有的作为导通构件的导通线材28。如图3的(b)部分所示,导通线材28设置在加热单元13的相对于纵向方向X的一端部处,并通过接触定影膜18的内表面而使定影膜18与将在下面描述的电路导通。
图4的(a)部分是导通线材28和支架21的透视图。图4的(b)部分是图4的(a)部分中的矩形的放大图。图4的(c)部分是作为其上安装有导通线材28的安装构件的支架21在支架21在与纵向方向X垂直的平面中被剖开时的剖视图。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导通线材安装在支架21上,但是,导通线材可以安装在其它构件(例如,保持器20、凸缘构件26等)上。
如图4的(a)部分、(b)部分和(c)部分所示,导通线材28保持在支架21的相对于纵向方向X的一端部处。导通线材28包括第一端部28a、第二端部28b、弯曲部28c和延伸部28d。
弯曲部28c是接触定影膜18的内表面的部分。如图4的(b)部分所示,弯曲部28c弯曲成形成平滑曲线,当沿纵向方向X观察时,所述平滑曲线相对于垂直方向Z朝向定影夹持部N的相对侧(图中的上侧)凸出。换句话说,弯曲部28c弯曲成U形,当沿纵向方向X观察时,所述U形朝向夹持部N的垂直方向Z上的一侧开口。弯曲部28c例如形成为圆弧形(半圆形)。
延伸部28d是与弯曲部28c的一端连续的笔直部分,并且沿着纵向方向X从弯曲部28c朝向凸缘构件26的一侧延伸。延伸部28d从相对于纵向方向布置在凸缘构件26的管控表面26b的内侧以接触定影膜18的内表面的弯曲部28c延伸到相对于纵向方向X的外侧,超出管控表面26b。因此,可以使导通线材28与定影膜18外侧的另一构件(在本实施例中为将在下面描述的片簧29)接触并导通。
导通线材28的第一端部28a是延伸部28d的前端部。第一端部28a弯曲成与支架21所具有的突起状接合部21a接合。具体地,第一端部28a形成为从相对于纵向方向X的两侧夹持接合部21a。这样,当第一端部28a与接合部21a接合时,确定导通线材28相对于纵向方向X的位置。此外,接合部21a是支架21的相对于垂直方向Z(-Z方向)突出的突起的一部分,并且是收缩部,以便使突起的相对于纵向方向X的宽度变窄。当第一端部28a与这种形状的接合部21a接合时,确定导通线材28相对于垂直方向Z的位置。此外,第一端部28a包括钩部28f(也参见图5的(b)部分),该钩部形成为环绕支架21的相对于短方向Y的背侧,并与支架21的内表面21a1相对。这样,在安装导通线材28时,可以通过防止第一端部28a从接合部21a相对于短方向Y脱落来提高可作业性。
导通线材28的第二端部28b是弯曲部28c的与延伸部28d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图4的(b)部分)。第二端部28b通过环绕在沿纵向方向X观察时呈U形(沿-Z方向开口的大致C形)的支架21的前端21b而弯曲成相对于短方向Y与支架21的内表面21b相对。第一端部28b和第二端部28b分别与支架21接合,从而将导通线材28临时保持在支架21中。
导通线材28是通过使用多功能成型机等使单个金属线弯曲(包括弧形弯曲和直角弯曲)的线材加工产品(线材成型)。至于金属线,可以优选使用杨氏模量大于等于180GPa且小于等于210GPa的钢线,但是,也可以使用诸如铝线或铜线的其他金属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与定影构件(定影膜18)接触的接触部以及由安装构件(支架21)保持的被保持部(第一端部28a和第二端部28b)的整个线材由单个线材形成。这样,与例如接触部和被保持部是分离构件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另外,可以将附件安装在导通线材28上。
如图4的(b)部分所示,在导通线材28未安装在支架21上的状态下(在它未弹性变形的自然状态下)的导通线材28的开口宽度Y28被设置为比支架21的短方向Y上的宽度Y21稍窄。开口宽度Y28是导通线材28的短方向Y上的开口宽度,当沿纵向方向X观察时,所述导通线材弯曲而形成朝向按压辊14的一侧开口的凹形形状。支架21的短方向Y上的宽度Y21是支架21的两个侧表面(支架21的短方向Y上的两侧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两个侧表面接触导通线材28的弯曲部28c的两个端部。由于上述设定,可以通过防止在导通线材28被临时保持在支架21中时导通线材28意外移动来提高组装的可作业性。
此外,在将支架21组装到保持器20时,将第二端部28b的一部分插入支架21(加强构件)和保持器20(加热器保持器,参见图4的(c)部分中的虚线)之间。这样,可以通过使用保持器20牢固地保持导通线材28。
下面将描述凸缘构件26周围的结构。图5的(a)部分是图3的(b)部分中的凸缘构件26周围的区域的放大图。图5的(b)部分是示出了当从-Z方向侧(即,沿图5的(a)部分中的箭头VB的方向)观察时凸缘构件26的一部分的视图。
如图5的(a)部分和(b)部分所示,金属片簧29安装在凸缘构件26上作为将导通线材28连接到加热单元13外部的电路的导电部。片簧29的前端29b可沿Y方向弹性变形,并构造成在支架21安装在凸缘构件26上时沿-Y方向按压支架21的接合部21a。因此,导通线材28的第一端部28a插入片簧29和支架21之间,并确保片簧29和导通线材28之间的导通。
片簧29的另一端部29a暴露于凸缘构件26的外部(图5的(a)部分)。通过使端部29a与其它导通部接触,可以经由导通线材28和片簧29电连接到用于控制定影膜18的电位的电路。
根据本实施例的定影膜18通过经由导通线材28等连接到成像设备100的接地部而接地。成像设备100的接地部是用作成像设备100的电路的电位的基准的结构,所述接地部例如是构成成像设备100的壳体的金属框架。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定影膜18与接地部GND之间的电路图。如上所述,定影膜18与导通线材28导通,并且导通线材28经由上述片簧29连接到加热单元13外部的电路。在本实施例中,片簧29连接到电阻器30,此外,电阻器30经由并联布置的二极管31和电容器32连接到接地部GND。
电阻器30、二极管31和电容器32是电气元件的示例,可以使用其它元件(例如,变阻器)。此外,导通线材28和接地部GND之间的电路构造不限于图中所示的构造。
通过经由适当的电气元件将定影膜18连接到接地部GND,如下面将描述的,可以降低由于定影膜37的过度带电而引起转印缺陷的可能性。
(在插入膜时的导通线材)
接下来,将描述在插入膜时导通线材28的变形。图7是示出了在将定影膜18插入(从外部装配)到支架21中时的状态的透视图。图8的(a)部分和(b)部分是在从短方向Y观察时导通线材28周围的区域的示意图,图8的(a)部分示出了插入定影膜18之前的状态,图8的(b)部分示出了插入定影膜18之后的状态。
如图7所示,定影膜18通过从相对于纵向方向X设置有导通线材28的一侧(-X方向侧)朝向另一侧(箭头18a)插入到支架21中而被组装成加热单元13的一部分。
如图8的(a)部分和(b)部分所示,导通线材28布置成使得当插入定影膜18时,导通线材在弯曲部28c的顶点附近接触定影膜18的内表面,并且由于其被定影膜18按压而变形。也就是说,参考安装定影膜18之前的状态(图8的(a)部分),在安装定影膜18之后的状态下(图8的(b)部分),导通线材28弹性变形,使得弯曲部28c朝向纵向方向X(定影膜18的插入方向)倾斜。
通过由于插入定影膜18而变成导通线材28弹性变形的状态,可以使导通线材28可靠地与定影膜18接触而确保导通。
此外,当导通线材28在弯曲部28c中接触定影膜18的内表面时,可以降低导通线材28的边缘或弯曲部(直角部)将损坏定影膜18的可能性。
弯曲部28c对定影膜18的内表面的接触压力优选地被设定为大约5gf(50mN),例如被设定为小于等于10gf(小于等于100mN)。通过减小接触压力,可以进一步降低导通线材28将损坏定影膜18的可能性。
另外,导通线材28相对于定影膜18的接触位置X1(图8的(b)部分)可以位于定影夹持部N的片材通过区域内部或者该片材通过区域外部。接触位置X1是弯曲部28c的顶点位置。“片材通过区域”是定影装置1F可以定影图像的最大尺寸(记录材料相对于纵向方向X的最大宽度)的记录材料通过定影夹持部N的通过区域。
由于导通线材28的热容量小,所以不太可能在接触位置X1(图8的(b)部分)处引起定影膜18的温度变化。因此,即使当导通线材28布置成使得接触位置X1位于片材通过区域内部时,导致定影图像的不均匀光泽的可能性也很小。另一方面,通过将导通线材28布置成使得接触位置X1位于片材通过区域外部,可以进一步降低导通线材28将影响图像的定影性能的可能性。
(导通线材的效果)
通过使用导通线材28,获得了以下效果。定影膜18可能由于记录材料通过定影夹持部N时的分离放电等而带电。在当定影膜18带电时在由于被长时间留在高湿度环境中导致其电阻值降低的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当记录材料的前端到达定影夹持部N时,可能由于电流从定影膜18通过记录材料流到转印部而引起转印缺陷。根据本实施例,通过使定影膜18经由导通线材28接地,可以抑制定影膜18的过度带电并抑制转印缺陷的发生。
此外,如通过使用图8的(a)部分和(b)部分所描述的,在插入定影膜18时,根据本实施例的导通线材28弹性变形。因此,与例如使用高刚性金属板作为导通构件的情况相比,可以降低在插入定影膜18时定影膜18将被导通构件损坏的可能性。此外,定影膜18的内表面可以不被金属板的边缘损坏。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定影构件将被损坏的可能性的构造。
此外,由于在插入定影膜18时导通线材28弹性变形,因此不需要为了避免与定影膜18接触而在例如向下推动作为导通构件的金属板(使其弯曲)的同时插入定影膜18。因此,可以提高组装过程的可作业性。
此外,如在本实施例中那样,由于导通线材28构造成在弯曲部28c处接触定影膜18的内表面,因此可以降低定影膜18的内表面将被导通线材28的端部损坏的可能性。
此外,与传统示例中那样将金属板和碳芯片的接触部结合在一起的导通构件相比,由于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由线材形成的导通构件,所以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
此外,在使用金属板作为导通构件的情况下,由于金属板的热容量相对较大,所以取决于诸如金属板的位置和加热器的发热量等条件,由于在与导通构件接触的接触部中出现定影膜18的不均匀温度,可能会出现定影图像的不均匀光泽。由于根据本实施例的导通线材28的热容量非常低,因此不容易出现定影膜18的不均匀温度。也就是说,可以降低导通线材28将影响图像的定影性能的可能性。
此外,由线材制成的导通线材28具有较高的形状自由度,其可以在较小空间中进行构造,可以使定影装置1F小型化。
<第二实施例>
下面将使用图9和图10的(a)部分和(b)部分来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定影装置2F。根据本实施例的定影装置2F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定影装置1F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使用卤素加热器作为加热装置。可以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成像设备100中使用定影装置2F代替定影装置1F。在下文中,假定附加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记的元件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元件基本相同的构造和相同的效果,将主要描述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部件不同的部件。
图9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定影装置2F在与纵向方向X垂直的平面中被剖开时的剖视图。图10的(a)部分是定影装置2F的透视图,图10的(b)部分是定影装置2F的一部分的透视图,以便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导通线材40。
如图9所示,定影装置2F包括加热单元和作为按压构件的按压辊35,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卤素加热器33、定影膜37、夹持部形成板38、支架34和反射板36。卤素加热器33是加热装置的示例,定影膜37是定影构件的示例。卤素加热器33是发出辐射热的加热器的示例。
定影膜37可以是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定影膜18相同的构造。卤素加热器33布置在定影膜37的内部空间中。当从未示出的电源供应电流时,卤素加热器33产生辐射热。
夹持部形成板38与定影膜37的内表面一起滑动,并在夹持定影膜37时与按压辊35相对。支架34从与定影膜37的滑动表面相反的一侧支撑夹持部形成板38。反射板36安装成覆盖支架34的与夹持部形成板38相反的一侧,并通过反射从卤素加热器33向支架34传递的辐射热来提高定影膜37的加热效率。
如图10的(a)部分所示,卤素加热器33、支架34和夹持部形成板38固定到加热器保持器39。加热器保持器39形成为沿纵向方向X延伸的中央部分的两端沿垂直方向Z弯曲的U形,并且卤素加热器33等的两个端部固定到加热器保持器39的两个端部的侧板。此外,当加热器保持器39被未示出的弹簧朝向按压辊35侧推压时,在作为夹持部形成构件的夹持部形成板38与按压辊35之间形成定影夹持部N。
根据本实施例的定影装置2F通过在定影夹持部N中在定影膜37与按压辊335之间夹持和传送记录材料的同时通过被来自卤素加热器33的辐射热加热的定影膜37加热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来定影图像。
如图10的(b)部分所示,在定影膜37内部,作为导通构件的导通线材40布置成接触定影膜37的内表面。导通线材40的构造可以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导通线材28相同。
定影膜37经由导通线材40连接到用于控制定影膜37的电位的电路。例如,定影膜37经由导通线材40和未示出的电气元件连接到成像设备的接地部(参见图6)。这样,可以降低定影膜37的过度带电将导致转印缺陷的可能性。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导通线材40安装在支架34上并使其接触定影膜37的内表面,也可以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此外,在使用辐射热加热定影膜37的构造(诸如卤素加热器33)的情况下,当布置金属板作为导通构件时,存在由于金属板可能阻挡辐射热而有可能出现定影膜37的不均匀温度的担忧。通过使用投影面积小的线材作为导通构件,可以使得更难以出现定影膜18的不均匀温度。
<第三实施例>
下面将使用图11的(a)部分、(b)部分和(c)部分以及图12的(a)部分和(b)部分来描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构造。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作为导通构件的导通线材的构造。每个导通线材可以用来代替例如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的导通线材28或导通线材40。在下文中,假定附加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记的元件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元件基本相同的构造和相同的效果,将主要描述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部件不同的部件。
图11的(a)部分是作为加强构件的金属支架42的透视图,根据本实施例的导通线材41安装在该加强构件上。金属支架42由诸如不锈钢的金属(即,导体)形成。图11的(b)部分是导通线材41的透视图。
图11的(c)部分是结合了金属支架42(其上安装有导通线材41)和保持器43的单元在与纵向方向X垂直的平面中被剖开时的剖视图。
另外,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保持器43保持诸如陶瓷加热器的加热器。然而,根据本实施例的导通线材41可以应用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设置有卤素加热器的定影装置2F。
如图11的(a)部分所示,导通线材41安装在金属支架42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中央部分上。如图11的(b)部分所示,导通线材41包括作为由金属支架42保持的被保持部的第一端部41a、作为第一端部41a的相反端的第二端部41b、以及作为与定影膜接触的接触部的弯曲部41c。
导通线材41的第一端部41a弯曲成环绕金属支架42的前端42a,所述金属支架在如图11的(c)部分所示的剖视图中是U形的。导通线材41的第一端部41a插入金属支架42和保持器43之间,因此导通线材41与金属支架42导通。金属支架42经由未示出的电气元件接地。这样,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可以降低定影膜44的过度带电将导致转印缺陷的可能性。
另外,第二端部41a是未被金属支架42保持的自由端。其可以是能够通过使弯曲部41c的开口宽度比金属支架42的短宽度稍窄而临时保持的构造,如第一实施例中那样。
图12的(a)部分是示出了在定影膜44插入(从外部装配)到金属支架42中时导通线材41的变形的示意图。如图12的(a)部分所示,导通线材41布置成使得在插入定影膜44时其被定影膜44按压而变形。也就是说,基于安装定影膜44之前的状态(虚线),在安装定影膜44之后的状态(实线)下,导通线材41弹性变形,使得弯曲部41c朝向纵向方向X(定影膜44的插入方向)倾斜。
在图12的(a)部分中,示出了从相对于纵向方向X的一侧朝向箭头44a的方向插入定影膜44的情况,但是,如图12的(b)部分所示,可以从相对于纵向X的另一侧朝向箭头44b的方向插入定影膜44。在这种情况下,在插入定影膜44时,导通线材41弹性变形,使得其朝向与图12的(a)部分中的示例相反的一侧倾斜。
在图12的(a)部分和(b)部分的每种情况下,通过导通线材41的弹性变形,弯曲部41c更可靠地与定影膜44的内表面导通。
(本实施例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与定影膜44导通的导通线材41经由金属支架42连接到外部电路。在第一实施例中,理想的是将导通线材41布置在加热单元13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端部处,以减小导通线材41的长度,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将不会出现这种布置上的限制。例如,通过使导通线材41与定影膜44的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中央部分(片材通过区域的中央)接触,定影膜44的电位分布可以相对于纵向方向对称。然而,不是必须将导通线材41布置在相对于纵向方向的中央位置。
(变型例)
将通过使用图13的(a)部分、(b)部分和(c)部分来描述第三实施例的变型例。图13的(a)部分是金属支架42的透视图,根据该变型例的导通线材45安装在所述金属支架上。图13的(b)部分是导通线材45的透视图。图13的(c)部分是结合了金属支架42(其上安装有导通线材45)和保持器43的单元在与纵向方向X垂直的平面中被剖开时的剖视图。
如图13的(a)部分、(b)部分和(c)部分所示,导通线材45包括作为分别由金属支架42保持的被保持部的第一端部45a和第二端部45b,以及作为与定影膜接触的接触部的弯曲部45c。第一端部45a和第二端部45b弯曲成环绕在剖视图中为U形的金属支架42的前端42a和前端42b。导通线材45的第一端部45a和第二端部45b插入金属支架42和保持器43之间,因此导通线材45与金属支架42导通。
这样,由于导通线材45在多个接触点处接触金属支架42,所以可以更可靠地使导通线材与金属支架42导通。
(其他实施例)
在上述每个实施例中,描述了这样的构造,其中,通过设置与定影膜的内表面接触的导通线材,可以降低定影膜的过度带电将在转印部处引起转印缺陷的可能性。然而,由定影膜的带电引起的负面影响不限于转印缺陷。例如,参考按压构件的表面电位,当定影膜的表面以与调色剂的正常带电极性相反的极性带电时,部分调色剂吸附在定影膜上,并且可能由于在定影膜旋转一圈之后粘附到记录材料上而导致图像缺陷(静电偏移)。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定影膜通过导通构件连接到外部电路,并且定影膜的电位被控制成与调色剂的正常带电极性相同的极性,因此也可以抑制静电偏移的发生。
另外,用于控制定影膜的电位的电路不限于去除定影膜的电荷的无源电路,而可以是通过向定影膜施加预定偏压而将定影膜的电位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电压施加电路。
除了上述之外,定影膜的过度带电还可能会引起因未定影调色剂的飞散而导致的图像质量的劣化以及因设备内部的放电而导致的电磁噪声。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使用本公开的导通构件将定影膜连接到电路而将定影膜的电位控制在期望的范围内。
此外,在上述每个实施例中,描述了应用中间转印法的电子照相单元,然而,成像设备100可以设置有应用直接转印法的电子照相单元作为成像装置。直接转印法的构造是这样的构造,其中,在图像承载构件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从图像承载构件转印至记录材料而没有中间转印构件。此外,电子照相单元可以通过仅使用一种类型的调色剂形成单色图像。
此外,“成像设备”不限于单功能打印机,而是包括复印机、多功能打印机、商用打印机等。
尽管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对下列权利要求的范围应作最广义的解释,从而涵盖所有变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20)

1.一种定影装置,包括:
圆筒状定影构件;
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布置在所述定影构件的内部空间中;
按压构件,所述按压构件构造成接触所述定影构件;以及
导通构件,所述导通构件设置成接触所述定影构件的内表面,并且构造成使所述定影构件与用于控制所述定影构件的电位的电路导通,
其中,在所述定影构件与所述按压构件之间夹持和传送所述记录材料的同时,所述定影构件加热所述记录材料上的图像,以将所述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材料上,并且
其中,所述导通构件由金属线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当沿着所述定影构件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导通构件包括沿着所述定影构件的内表面弯曲的弯曲部,并且在所述弯曲部中接触所述定影构件的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当沿所述定影构件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弯曲部弯曲成圆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还包括安装构件,所述导通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构件上,
其中,所述导通构件包括由所述安装构件保持并且形成在所述金属线的端部上的被保持部以及用于接触所述定影构件的内表面的接触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导通构件通过接触所述定影构件而沿着所述定影构件的旋转轴线方向弹性变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当沿着所述定影构件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导通构件包括沿着所述定影构件的内表面弯曲的弯曲部,所述接触部是所述弯曲部的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被保持部和所述接触部由一根所述金属线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当沿着所述定影构件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导通构件弯曲成形成向所述按压构件的一侧开口的凹形形状,并且
其中,在所述导通构件未安装在所述安装构件上的状态下,所述导通构件在所述定影构件与所述按压构件之间的夹持部中相对于所述记录材料的传送方向的开口宽度比所述安装构件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宽度窄。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影装置,还包括构造成保持所述加热器的加热器保持器,
其中,所述安装构件是加强构件,所述加强构件构造成支撑所述加热器保持器并且加强所述加热器保持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被保持部的一部分被夹持在所述加强构件与所述加热器保持器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影装置,还包括凸缘构件,所述凸缘构件安装在所述加强构件相对于所述定影构件的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部上,并且构造成管控所述定影构件的端部,
其中,所述导通构件通过设置在所述凸缘构件上的导电部与所述电路导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导电部包括片簧,并且
其中,所述导通构件和所述片簧通过所述导通构件的一部分被夹持在所述加强构件与所述片簧之间而导通。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加强构件是导体,并且
其中,所述导通构件通过所述加强构件与所述电路导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金属线是杨氏模量为180GPa以上且210GPa以下的钢线。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导通构件通过所述电路接地。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导通构件在相对于所述定影构件的旋转轴线方向位于通过区域内部的位置与所述定影构件接触,在所述通过区域中,所述记录材料通过所述定影构件与所述按压构件之间的夹持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导通构件在相对于所述定影构件的旋转轴线方向位于通过区域外部的位置与所述定影构件接触,在所述通过区域中,所述记录材料通过所述定影构件与所述按压构件之间的夹持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定影构件包括膜构件,
其中,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膜构件的内部空间中,并且设置有用于通过通电而发热的发热电阻器,
其中,夹持部由所述加热器和所述按压构件通过所述膜构件形成,并且
其中,所述定影装置通过由来自所述加热器的热传导加热的所述膜构件在所述夹持部中加热所述图像。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定影构件包括膜构件,
其中,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膜构件的内部空间中并产生辐射热,并且
其中,所述定影装置通过由所述加热器的辐射热加热的所述膜构件来加热所述图像。
20.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成像单元,所述成像单元构造成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将所述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材料上。
CN202311092039.6A 2022-08-31 2023-08-28 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Pending CN1176315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38176A JP2024034131A (ja) 2022-08-31 2022-08-31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38176 2022-08-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31505A true CN117631505A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00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92039.6A Pending CN117631505A (zh) 2022-08-31 2023-08-28 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69476A1 (zh)
JP (1) JP2024034131A (zh)
CN (1) CN117631505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34131A (ja) 2024-03-13
US20240069476A1 (en) 2024-0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24101B2 (en) Heating device,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369765B2 (en) Rotational heating member, and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having rotational heating member
US9632465B2 (en) Fixing device
JP7216906B2 (ja) 温度検知部材、加熱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219415B2 (ja) 加熱部材、ベルト加熱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11257B2 (ja) 画像加熱装置
JP7219416B2 (ja) 加熱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020408B2 (en) Fixing device
EP3163378A1 (en) Fu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5386204B2 (ja) 定着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7406286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heating roller with multiple heaters
JP7270896B2 (ja) 加熱部材、加熱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363136B2 (ja) 定着装置
CN117631505A (zh) 定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JP6572849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709448B2 (en) Fix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230123984A1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230118827A1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043332B2 (ja) ベルト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加熱装置
JP2022183895A (ja) 加熱装置、定着装置、乾燥装置、ラミネータ、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24190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6520656A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23111707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8935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