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26512A -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26512A
CN117626512A CN202311111038.1A CN202311111038A CN117626512A CN 117626512 A CN117626512 A CN 117626512A CN 202311111038 A CN202311111038 A CN 202311111038A CN 117626512 A CN117626512 A CN 1176265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itting
yarn
stitch
coil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1103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洼田茉优
由井学
岛崎宜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 Seiki Mf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ma Seiki Mf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 Seiki Mfg Ltd filed Critical Shima Seiki Mfg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6265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265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7/00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7/04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with two sets of needl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0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with stitch pattern
    • D04B1/106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with stitch pattern at a selvedge, e.g. hems or turned welt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10Needle bed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8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04B15/48Thread-feeding devices
    • D04B15/52Thread-feeding devices for straight-bar knitting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knitting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B35/02Knitting tools or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D04B15/00 or D04B27/00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8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04B15/54Thread guides
    • D04B15/56Thread guides for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 D04B15/565Associated thread-clamping or thread-sever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在横机上以起底部的端纱不会脱散的方式进行处理。是通过横机在分离横列纱线圈横列的纵行方向上连续地编织作为针织物的始端的起底部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使供给基底针织纱的第一给纱口移动,利用所述基底针织纱编织由挂圈构成的锚定线圈。利用所述基底针织纱编织所述分离横列纱线圈横列的纵行方向上不连续的第一线圈。利用所述基底针织纱编织在所述第一线圈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的第二线圈,从而将所述第一线圈缠绕于所述第二线圈的沉降弧。通过所述横机具备的结构,对所述第一线圈的两个沉降弧施加张力,由此通过所述第一线圈将所述第二线圈的沉降弧系紧。之后,编织所述起底部。

Description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编织成为针织物的始端的起底部。
背景技术
在使用横机编织针织物的情况下,在横机的针床上编织由分离横列纱构成的分离横列纱线圈横列,在该分离横列纱线圈横列的纵行方向上连续地编织起底部。起底部的编织使用与分离横列纱不同的基底针织纱。作为针织物的主体的基底针织物部在上述起底部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编织。在此处,分离横列纱线圈横列作为用于编织起底部的起点而编织,在针织物的编织后从针织物脱离。即,在完成的针织物中,起底部成为针织物的始端。
在一般的起底部的编织方法中,起底部的端纱未被固定,因此起底部容易脱散。专利文献1使用基底针织纱编织防开线用的线圈横列,使该线圈横列的一部分线圈与起底部重叠,由此使起底部难以脱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419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通过专利文献1的编织方法得到的针织物中,起底部的端纱也必须以通过手工作业系紧而不脱散的方式进行处理。期望使横机进行通过手工作业进行的该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在横机上以起底部的端纱不会脱散的方式进行处理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使用具备第一针床、与所述第一针床相对的第二针床及第一给纱口的横机,在由分离横列纱编织成的分离横列纱线圈横列的纵行方向上连续地利用从所述第一给纱口供给的基底针织纱编织成为针织物的始端的起底部,其中,
所述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工序A,使所述第一给纱口从所述分离横列纱线圈横列的编织范围外朝向编织范围内移动,利用所述基底针织纱编织由挂圈构成的锚定线圈;
工序B,利用所述基底针织纱编织在所述分离横列纱线圈横列的纵行方向上不连续的第一线圈;
工序C,利用所述基底针织纱编织在所述第一线圈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的第二线圈,从而将所述第一线圈缠绕于所述第二线圈的沉降弧;
工序D,利用所述横机具备的结构,对所述第一线圈的两个沉降弧施加张力,从而减小所述第一线圈的弧形状,利用所述第一线圈系紧所述第二线圈的沉降弧;及
工序E,在所述工序D之后编织所述起底部。
<2>在上述<1>记载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也可以是,
所述工序B中,编织由扭转的挂圈构成的所述第一线圈。
<3>在上述<1>或<2>记载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也可以是,
所述横机具备的结构是使所述第一针床与所述第二针床相对横移的横移机构,
在所述工序D中,使所述第一针床与所述第二针床相对横移,从而对所述两个沉降弧施加张力。
<4>在上述<1>或<2>记载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也可以是,
所述横机具备的结构是把持所述基底针织纱的夹持器,该夹持器构成为能够在所述第一针床和所述第二针床的长度方向上移动,
在所述工序D中,使所述夹持器把持所述基底针织纱,并使所述夹持器移动,从而对所述两个沉降弧施加张力。
<5>在上述<1>至<4>的任一项记载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也可以是,
所述横机具备切断所述基底针织纱的刀具,
所述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具备工序X,该工序X在所述锚定线圈的附近利用所述刀具切断所述基底针织纱。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编织在分离横列纱线圈横列的纵行方向上不连续的第一线圈和在该第一线圈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的第二线圈,且成为第一线圈缠绕于第二线圈的沉降弧的状态。进而,在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通过对第一线圈的沉降弧施加张力,利用第一线圈将第二线圈系紧。在该状态下,通过编织起底部,基底针织纱中的第二线圈牢固地固定于起底部。其结果是,不需要在针织物的编织后通过手工作业以不使起底部的端纱脱散的方式进行处理。
在上述<2>记载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在由扭转的挂圈构成的第一线圈的纵行方向上连续地编织第二线圈。在该情况下,由于第一线圈的两个沉降弧交叉,因此系紧第二线圈的第一线圈难以移动。因此,基底针织纱的固定变得更牢固。
上述<3>记载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能够通过不具备特别的机构的通用的横机实施。横移机构安装于大部分的横机。
在上述<4>记载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利用夹持器直接牵拉基底针织纱而减小第一线圈的线圈形状。其结果是,对被牵拉的部位以外的部位的负荷降低。
在上述<5>记载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中,在锚定线圈的附近利用刀具切断基底针织纱。其结果是,不需要基于手工作业的切断作业,因此针织物的生产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所记载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第一编织工序图。
图2是接着图1的第二编织工序图。
图3是表示在图1中形成的锚定线圈、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针床中的钩挂状态的线圈图。
图4是基于实施方式1所记载的刀具的基底针织纱的切断工序的说明图。
图5是实施方式2所记载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第一编织工序图。
图6是接着图5的第二编织工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底针织纱
1A,1B针织纱
10锚定线圈
11第一线圈、111、112沉降弧
12第二线圈、121、122沉降弧
13追加线圈、14、15挂圈、16集圈、19入纱部
2 固定线圈横列
3 起底部
4 夹持器
5 分离横列纱线圈横列
5A针织纱、5Y分离横列纱
50、51线圈
6针床、6g齿口
7 保持装置
8 刀具
9 第一给纱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实施方式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实施方式中,通过具备第一针床、第二针床及第一给纱口的横机编织起底部。更具体而言,在编织起底部之前,进行用于不使起底部的端纱脱散的编织。
<实施方式1>
实施方式1中,基于图1、图2的编织工序图及图3的线圈图,说明使用4针床横机的本发明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编织例。4针床横机具备下部前针床、下部后针床、上部前针床和上部后针床。以下,将下部前针床、下部后针床、上部前针床及上部后针床分别记为FD、BD、FU及BU。FD和BD彼此相对。配置在FD上部的FU和配置在BD上部的BU彼此相对。FD、FU是第一针床,BD、BU是第二针床。该横机具备未图示的横移机构,FD、FU与BD、BU能够相对横移。编织所使用的横机也可以与本例不同而是两针床横机。
图1、图2的左栏的“S+数字”表示编织工序的编号。右栏表示各编织工序中的编织状态。右栏的实心圆圈表示FD、BD和BU的织针。在图1、图2中省略了FU的线圈。在FD与BD之间形成有齿口6g。右栏的圆形标记表示线圈,V字标记表示挂圈,倒三角标记表示第一给纱口9。与各编织工序的编织动作相关的部分用粗线表示,线圈被涂满。织针的左侧所示的“I”字状的纵棒是假想地表示针床的左右方向的位置的基准线。若BD、BU被横移,则FD、FU的基准线与BD、BU的基准线左右偏移。
在图1的步骤S1中,示出了在FD和BD钩挂了分离横列纱线圈横列5的状态。分离横列纱线圈横列5在未图示的废弃针织物的纵行方向连续地编织。分离横列纱线圈横列5由分离横列纱5Y构成。在以后的步骤中,与分离横列纱线圈横列5的纵行方向接续地编织图2所示的起底部3。
在图1的步骤S2中,使钩挂于FD的分离横列纱线圈横列5的一部分向BU移动。进而在步骤S2中,使供给基底针织纱1的第一给纱口9向右方向移动,在FD编织多个锚定线圈10(工序A)。锚定线圈10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第一给纱口9从分离横列纱线圈横列5的编织范围外朝向编织范围内移动。锚定线圈10是形成于空针的挂圈,在分离横列纱线圈横列5的纵行方向上不连续。基底针织纱1是与分离横列纱5Y不同的针织纱。
在步骤S2中,进而使第一给纱口9向右方向移动,在BD的空针上编织由挂圈构成的第一线圈11(工序B)。由挂圈构成的第一线圈11在分离横列纱线圈横列5的纵行方向上不连续。第一线圈11也可以位于比分离横列纱线圈横列5的线圈50靠右侧处。线圈50是从FD移动到BU的分离横列纱线圈横列5的线圈中的右端的线圈。
上述的步骤S2是所谓的入纱工序。将FD中的包含多个锚定线圈10的部分称为入纱部19。基底针织纱1在后工序中在空心箭头的位置被切断。通过使分离横列纱线圈横列5的一部分向BU移动,入纱部19配置在筒状的分离横列纱线圈横列5的外侧。其结果是,入纱部19不易妨碍以后的编织。
在步骤S3中,使钩挂于BU的分离横列纱线圈横列5的线圈中的右端的线圈50以外的线圈返回FD。通过该工序,入纱部19被分离横列纱线圈横列5按压。另外,连接线圈50和线圈51的针织纱5A在连接锚定线圈10和第一线圈11的针织纱1A的上方交叉。线圈51是返回到FD的多个线圈中的位于右端的线圈。换言之,线圈51在步骤S1的时刻是线圈50的左邻的线圈。针织纱1A及针织纱5A均是在FD与BD之间穿过且横穿齿口6g的过渡纱。
进而,在步骤S3中,使第一给纱口9向左方向移动,在BD的空针上编织由挂圈构成的追加线圈13。通过该工序,将第一线圈11和追加线圈13连接的针织纱1B在针织纱1A及针织纱5A的上方交叉,第一线圈11成为扭转的状态。通过追加线圈13维持第一线圈11扭转的状态。
在此,在步骤S3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的结构是夹持器4。夹持器4在实施方式1中不使用。夹持器4的结构和用途在后述的实施方式4中说明。
在步骤S4中,使第一给纱口9向右方向移动,编织在第一线圈11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第二线圈12(工序C)。图3的线圈图表示步骤S4结束的时刻的锚定线圈10、第一线圈11和第二线圈12的钩挂状态。图3中仅示出了一根FD的织针和一根BD的织针。如图3所示,锚定线圈10钩挂于FD的织针,第二线圈12钩挂于BD的织针。第二线圈12在扭转的第一线圈11的纵行方向上连续。在第二线圈12的两个沉降弧121、122缠绕有第一线圈11。
图1的步骤S4中,进而,在第二线圈12的编织后,使钩挂于BD的追加线圈13向FD的空针移动。该追加线圈13的移动是步骤S5的前准备。
在步骤S5中,在使第一给纱口9向第二线圈12的左侧移动后,使BD、BU相对于FD、FU相对地横移(工序D)。在本例中,使BD、BU向右方向横移。通过S5的横移,图3所示的BD的织针向右方向移动。第一线圈11的沉降弧111(相当于图1的步骤S3的针织纱1A)与钩挂于FD的锚定线圈10连接,第一线圈11的沉降弧112(相当于图1的步骤S3的针织纱1B)与钩挂于FD的追加线圈13(参照图1的步骤S4)连接。因此,若第一线圈11与BD一起向右方向移动,则对沉降弧111、112施加张力,第一线圈11的弧形状变小。利用线圈形状变小的第一线圈11将第二线圈12的沉降弧121、122系紧,将基底针织纱1的第二线圈12固定。
通过在步骤S5中使第一给纱口9向左方向移动,在横移时难以从第一给纱口9拉出基底针织纱1。在第一给纱口9具备抑制基底针织纱1的拉出的机构的情况下,不需要横移前的第一给纱口9的移动。这样的机构的具体例是例如日本特开2021-172910号公报所记载的夹持针织纱的一对辊。
在图2的步骤S6中,使线圈50移动到在图1的S1中被钩挂的位置,并且使第二线圈12移动到FD的空针。在该步骤S6之后,BD和BU的横移间距返回0。在接下来的步骤S7中,在使第一给纱口9向比第二线圈12靠右侧移动后,使第一给纱口9向左方向移动而编织固定线圈横列2(工序E)。固定线圈横列2在FD中的位于比第二线圈12靠左侧处的全部线圈的纵行方向上连续。上述全部线圈中包含分离横列纱线圈横列5的线圈和锚定线圈10。固定线圈横列2是起底部3的一部分。起底部3的编织方法是公知的,没有限定。例如,也可以在将固定线圈横列2的多个线圈分配到前后的针床之后,实施袋状编织。在该情况下,由固定线圈横列2和袋状编织成的部分形成起底部3。
在步骤S8中,使固定线圈横列2的每隔一个线圈的线圈向BD移动。步骤S8是公知的起底部3的编织方法的一部分。在本例中虽然未图示,但对于在步骤S8中钩挂于FD和BD的分离横列纱线圈横列5,也通过公知的方法编织起底部3。
根据本例的编织例,基底针织纱1牢固地固定于起底部3。因此,无需在针织物的编织后通过手工作业以不使起底部的端纱脱散的方式进行处理。
在横机具备切断基底针织纱1的刀具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图1的S2的空心箭头所示的锚定线圈10的附近利用刀具切断基底针织纱1(工序X)。切断基底针织纱1的时机例如是图2的步骤S8之后。
基于图4说明基底针织纱1的切断的步骤的一例。图4中图示了基底针织纱1、针床6、保持装置7和刀具8。图4的左右方向是针床6的长度方向,上方向是齿口6g的上方。齿口6g是FD与BD之间的间隙,是由织针进行编织的部位。保持装置7是在针床的长度方向的外侧保持基底针织纱1的始端的装置。刀具8配置在齿口6g的上方,构成为沿针床的长度方向移动自如。实心圆圈所示的锚定线圈10是图1的步骤S2中的左端的锚定线圈10。
在图4的(A)中示出图2的步骤S8结束后的状态。锚定线圈10已经从针床6脱离,位于齿口6g的下方。因此,刀具8不能切断基底针织纱1。
图4的(B)中,使保持装置7上升,使从锚定线圈10向保持装置7延伸的基底针织纱1带有角度。通过该动作,基底针织纱1中的锚定线圈10的附近的部分位于齿口6g的上方。因此,如图4的(C)所示,在使刀具8移动至锚定线圈10的附近时,能够利用刀具8在锚定线圈10的附近的位置切断基底针织纱1。此外,也可以在图4的(A)之前,即第一给纱口9配置在比保持装置7靠外侧的阶段,将向上方抬起基底针织纱1的机构配置在基底针织纱1的下方。在该情况下,能够不使保持装置上升地切断基底针织纱1。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2中,基于图5说明以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步骤编织第一线圈11和第二线圈12的编织例。图5的观察方法与图1、图2相同。
在图5的步骤S1中,示出了在FD和BD钩挂了分离横列纱线圈横列5的状态。在步骤S2中,使钩挂于FD的分离横列纱线圈横列5的一部分向BU移动。进而在步骤S2中,使供给基底针织纱1的第一给纱口9向右方向移动,在FD编织多个锚定线圈10(相当于工序A)。在步骤S2中,进而使第一给纱口9向右方向移动,在BD的空针上编织由挂圈构成的第一线圈11(相当于工序B)。
在步骤S3中,在使第一给纱口9向第一线圈11的左侧移动后,使第一线圈11向FD移动。通过该步骤S3,第一线圈11成为扭转的状态。
步骤S4中,使钩挂于BU的线圈中的比第一线圈11靠左侧的线圈向FD移动,并且使第一给纱口9向右方向移动,编织在第一线圈11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的第二线圈12。通过该编织,第一线圈11缠绕于第二线圈12的沉降弧。在步骤S4中,进而在第二线圈12的右侧编织挂圈14。挂圈14使下一步骤S5的实施容易。
在步骤S5中,使第一给纱口9向左方向移动,编织挂圈15和集圈16。挂圈15形成于第二线圈12和挂圈14之间的空针。集圈16与第二线圈12重叠。
图6的步骤S6中,使第一给纱口9向右方向移动,编织第二线圈12、挂圈15和挂圈14的纵行方向上接续的固定线圈横列2。在步骤S7中,在使固定线圈横列2移动到BD的空针之后,使BD、BU向右方向横移。横移方向也可以是左方向。通过横移,第一线圈11(图5的步骤S3)的线圈形状变小,第一线圈11将第二线圈12的沉降弧系紧。
步骤S7以后,与实施方式1同样,通过公知的方法编织起底部3即可。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3中,说明通过挑半目编织第一线圈11的编织例。“挑半目”是使钩挂于针床P的织针p的线圈R向与织针p相对的针床Q的线圈q移动,并且将从线圈R拉出的线圈S编织于织针p的公知的编织。在本例的说明中参照图1。
本例中,在图1的步骤S2中编织锚定线圈10后,对线圈50进行挑半目。通过挑半目,线圈50向BD移动,编织从线圈50拉出的第一线圈11。该第一线圈11从线圈50拉出,但在线圈50的纵行方向上不连续。
接着,使第一给纱口9向左方向移动,编织在第一线圈11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的第二线圈12。第二线圈12在第一线圈11的纵行方向上连续,因此第一线圈11缠绕于第二线圈12的沉降弧。在该状态下,通过使BD、BU横移,第二线圈12的沉降弧被系紧于第一线圈11。
<实施方式4>
实施方式4中,基于图1说明直接牵拉第一线圈11的沉降弧的编织例。
在实施方式4中,进行图1的S1至S3。本例的横机具备用双点划线表示的夹持器4。夹持器4构成为能够与第一给纱口9独立地沿着针床的长度方向移动。夹持器4构成为能够在齿口6g把持基底针织纱1。
夹持器4把持步骤S3的针织纱1B。接着,使第一给纱口9向右方向移动,使追加线圈13从织针脱离,并且编织第二线圈12。最后,通过使夹持器4向左方向或右方向移动,针织纱1B被牵拉。其结果是,图3所示的第一线圈11的线圈形状变小,第一线圈11将第二线圈12的沉降弧121、122系紧。本例的方法中,不会对第一线圈11以外的线圈作用过剩的负荷。

Claims (5)

1.一种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使用具备第一针床(FD、FU)、与所述第一针床(FD、FU)相对的第二针床(BD、BU)及第一给纱口(9)的横机,在由分离横列纱(5Y)编织成的分离横列纱线圈横列(5)的纵行方向上连续地利用从所述第一给纱口(9)供给的基底针织纱(1)编织成为针织物的始端的起底部(3),其中,
所述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工序A,使所述第一给纱口(9)从所述分离横列纱线圈横列(5)的编织范围外朝向编织范围内移动,利用所述基底针织纱(1)编织由挂圈构成的锚定线圈(10);
工序B,利用所述基底针织纱(1)编织在所述分离横列纱线圈横列(5)的纵行方向上不连续的第一线圈(11);
工序C,利用所述基底针织纱(1)编织在所述第一线圈(11)的纵行方向上连续的第二线圈(12),从而将所述第一线圈(11)缠绕于所述第二线圈(12)的沉降弧(121、122);
工序D,利用所述横机具备的结构,对所述第一线圈(11)的两个沉降弧(111、112)施加张力,从而减小所述第一线圈(11)的弧形状,利用所述第一线圈(11)系紧所述第二线圈(12)的沉降弧(121、122);及
工序E,在所述工序D之后编织所述起底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中,
在所述工序B中,编织由扭转的挂圈构成的所述第一线圈(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中,
所述横机具备的结构是使所述第一针床(FD、FU)与所述第二针床(BD、BU)相对横移的横移机构,
在所述工序D中,使所述第一针床(FD、FU)与所述第二针床(BD、BU)相对横移,从而对所述两个沉降弧(111、112)施加张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中,
所述横机具备的结构是把持所述基底针织纱(1)的夹持器(4),该夹持器(4)构成为能够在所述第一针床(FD、FU)和所述第二针床(BD、BU)的长度方向上移动,
在所述工序D中,使所述夹持器(4)把持所述基底针织纱(1),并使所述夹持器(4)移动,从而对所述两个沉降弧(111、112)施加张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中,
所述横机具备切断所述基底针织纱(1)的刀具(8),
所述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具备工序X,该工序X在所述锚定线圈(10)的附近利用所述刀具(8)切断所述基底针织纱(1)。
CN202311111038.1A 2022-08-31 2023-08-30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Pending CN1176265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38159A JP2024034119A (ja) 2022-08-31 2022-08-31 編地の編成方法
JP2022-138159 2022-08-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26512A true CN117626512A (zh) 2024-03-01

Family

ID=89844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11038.1A Pending CN117626512A (zh) 2022-08-31 2023-08-30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24034119A (zh)
KR (1) KR20240031119A (zh)
CN (1) CN117626512A (zh)
DE (1) DE10202320827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53551B2 (ja) 2015-02-02 2017-06-28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編地の編出し方法
JP7438007B2 (ja) 2020-04-23 2024-02-26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横編機用の糸状体の挿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34119A (ja) 2024-03-13
DE102023208271A1 (de) 2024-02-29
KR20240031119A (ko) 2024-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14696B2 (ja) 編糸の解れ止め方法、および編地
JP2000096398A (ja) インレイ編地編成方法およびインレイ編地
KR101449502B1 (ko) 프린지 부착 편성포의 편성방법
EP2565308B1 (en) Joining method of neighboring knitted fabric pieces, and knitted fabric
EP2423362B1 (en) Set up method of knitted fabric
US6578389B1 (en) Knitting method for disposing unused yarn edge
EP2568066B1 (en) Set-up method of knitted fabric
EP1408145A1 (en) Knitting fabric having novel set up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knitting it
US6581417B2 (en) Knit wear knitting method
JPWO2002077344A1 (ja) 伏目処理された編地および伏目処理方法
JP3099304B2 (ja) 解れ止め方法
KR101844741B1 (ko) 편사의 풀림방지방법
US5628209A (en) Method of forming a knot on a flat knitting machine
JP2573101B2 (ja) ニット製品におけるボタンホールの編成方法
CN117626512A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JP2013019062A (ja) 編目抑止杆を備える横編機およびその編成方法
WO2006104062A1 (ja) 編地の編成方法
CN116815391A (zh) 编织物的编织方法
EP2636778B1 (en) Method for preventing unraveling of knitting yarn
KR101414028B1 (ko) 편성포의 풀림방지방법
JP3121278B2 (ja) 編地終端部の編成方法及び該編地終端部の編成方法により編成された編地
CN115074897B (zh) 由横编机编织的绒头编织物的编织方法
JPH10245751A (ja) 伸縮性に優れた伏せ目処理方法
CN117888262A (zh) 编织物的编织方法
CN117888265A (zh) 筒状编织物的编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