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21663A - 液体盒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体盒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21663A
CN117621663A CN202311060077.3A CN202311060077A CN117621663A CN 117621663 A CN117621663 A CN 117621663A CN 202311060077 A CN202311060077 A CN 202311060077A CN 117621663 A CN117621663 A CN 1176216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storage chamber
cartridge
liquid storage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600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林淳
石泽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621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216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盒的制造方法。液体盒具备:液体收纳室,其对液体和气体进行收纳并能够扩张和收缩;液体供给部,其具备多孔质部件和薄片部件,并经由它们而将液体收纳室内的液体供给至液体盒的外部;弹簧,其对于液体收纳室的壁而在液体收纳室扩张的朝向上施加力;大气导入通道,其向液体收纳室内导入空气;阀部,其在液体收纳室为第一状态时将大气导入通道隔断且在为第二状态时使之导通。方法具备:第一工序,通过向液体供给部供给液体从而将液体收纳室设为第一状态;第二工序,通过在以使液体收纳室成为与液体供给部相比靠下的姿态的方式来对液体盒进行配置的状态下使环境压力降低,从而将液体收纳室内的空气的一部分从液体收纳室内排出。

Description

液体盒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对液体进行收纳的液体盒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存在一种向打印机供给液体的液体盒。在专利文献1的液体盒中,具备对液体收纳室的外边缘的一部分进行划分的受压板。受压板被具有挠性的薄片部件所支承。薄片部件和受压板一起对液体收纳室的外边缘的一部分进行了划分。受压板以隔着液体收纳室的内部空间而与对置壁相向的方式被配置。通过薄片部件发生变形,从而受压板能够相对于对置壁而发生位移。
受压板通过被配置在液体收纳室内的螺旋弹簧,从而朝向从对置壁离开的方向被按压。其结果为,液体收纳室内的压力被保持为液体盒周围的压力以下的压力。液体收纳室经由液体盒内部的大气开放口和空气室、以及大气导入口和大气连通口而与液体盒的外部连通。大气开放口通常被大气阀堵塞。当液体收纳室内的液体被消耗而使得液体收纳室内的液体的量减少时,受压板会克服螺旋弹簧的力而向对置壁接近。当受压板与对置壁接近并将大气阀朝向对置壁进行推压时,大气阀会使大气开放口开通。于是,空气会经由大气开放口而从液体盒的外部被导入至液体收纳室内。其结果为,受压板会通过螺旋弹簧的力而从对置壁远离,从而大气阀关闭。此后,如果液体收纳室内的液体进一步被消耗,则液体盒内的各机构会以与上述同样的方式而进行动作。
专利文献1的液体盒在用于向外部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口处具备泡沫体和薄片部件。泡沫体为具有挠性的合成树脂制的多孔质部件。薄片部件为具有挠性且使液体透过的合成树脂制的网状物。在液体盒被安装到打印机中并实施了印刷之后的状态下,泡沫体和薄片部件中渗透有液体。即,泡沫体内的连续的空隙、以及薄片部件内的网格的开口即网眼被液体所堵塞。打印机的液体供给管与液体盒的薄片部件接触。当在打印机中液体被消耗时,液体供给管内的压力会降低。于是,液体供给管会对渗透到泡沫体和薄片部件中的液体进行抽吸。其结果为,液体盒的液体收纳室内的液体会穿过泡沫体内的连通孔内的连续的空隙以及薄片部件内的网眼的开口而被供给至打印机中。
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以如下方式来向液体盒中补充液体。与液体盒内的空气室相通的大气连通口被堵塞。液体盒的液体供给口被注入套件的收纳部件所覆盖,且液体供给口的开口端通过收纳部件的密封部件而被密封。液体盒的液体收纳室内的空气以及液体通过注入套件的排出泵,从而经由注入套件的管和收纳部件以及液体盒的液体供给口而被排出至液体盒的外部。此后,对被设置在注入套件的管中的切换单元进行切换。然后,液体通过注入套件的加压泵,从而经由注入套件的管和收纳部件以及液体盒的液体供给口而从注入套件的液体供给源被供给至液体盒的液体收纳室内。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为了向液体盒中供给液体,从而需要对液体盒的液体供给口进行覆盖且具备密封部件的收纳部件。针对在液体供给口处具备泡沫体的液体盒,需求一种能够以更简单的结构来从外部供给液体的技术。
此外,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通过注入套件的排出泵来将液体盒的液体收纳室内的空气以及液体排出至液体盒的外部。此时,在不将液体盒的液体收纳室内的液体排出的条件下仅将空气排出至液体盒的外部并不容易。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390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向已使用过的液体盒填充液体来对液体盒进行制造的方法。液体盒具备:液体收纳室,其能够对液体以及气体进行收纳,并能够进行扩张以及收缩;液体供给部,其具备多孔质部件和网格状的薄片部件,所述多孔质部件具备连续的空隙,所述液体供给部经由连续的空隙和网格状的薄片部件的网眼而将液体收纳室内的液体供给至液体盒的外部;弹簧,其对于构成液体收纳室的壁而在液体收纳室进行扩张的朝向上施加力;大气导入通道,其向液体收纳室内导入空气;阀部,其在液体收纳室处于第一状态时将大气导入通道隔断,而在液体收纳室处于与第一状态相比而液体收纳室的容积较小的第二状态时使大气导入通道导通。方法具备:第一工序,通过向液体供给部供给液体,从而经由连续的空隙和网眼二将液体供给至液体收纳室内,并将液体收纳室设为第一状态;第二工序,在第一工序之后,通过在以使液体收纳室成为与液体供给部相比而靠下的姿态的方式来对液体盒进行了配置的状态下,使液体盒的周围的环境的压力与第一工序中的液体盒的周围的环境的压力相比而降低,从而经由连续的空隙和网眼而将液体收纳室内的空气的一部分从液体收纳室内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印刷系统PS的立体图。
图2为印刷装置PR的支架512的立体图。
图3为液体盒IC的立体图。
图4为从与图3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观察时的液体盒IC的立体图。
图5为示意性地表示液体盒IC内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6为示意性地表示液体盒IC内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7为表示通过向已使用过的液体盒IC中填充液体Ik来对液体盒IC进行制造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表示步骤S100的处理的说明图。
图9为表示步骤S100的处理的说明图。
图10为表示步骤S200的处理的说明图。
图11为表示步骤S300的处理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A.实施方式:
A1.印刷系统的结构:
图1为表示印刷系统PS的立体图。印刷系统PS包括印刷装置PR和多个液体盒IC。
多个液体盒IC对相互不同的颜色的液体进行收纳。多个液体盒IC可拆装地被安装在印刷装置PR上,并向印刷装置PR供给液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印刷装置PR以能够对六个液体盒IC进行拆装的方式而被构成。
印刷装置PR通过向印刷介质PM喷出液滴,从而在印刷介质PM上形成由液体所产生的多个点。被形成在印刷介质PM上的多个点构成文字或图画。被形成在印刷介质PM上的多个点也存在彼此相连的情况。
印刷装置PR具备滑架510、主扫描机构520、副扫描机构530和控制部590。
滑架510在沿着主扫描方向而被往复移动的同时喷出液滴(参照图1的下段中央部)。滑架510具备支架512和印刷头514。支架512被构成为,能够对六个液体盒IC以可拆装的方式而进行安装。印刷头514从被安装在支架512中的六个液体盒IC供给液体,并将所述液体以液滴的形态而朝向印刷介质PM喷出。
主扫描机构520使滑架510沿着主扫描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主扫描机构520具备滑架电机522和驱动带524(参照图1的中段右部和上段左部)。
滑架电机522通过被供给电力,从而输出旋转力。滑架电机522能够输出顺时针方向及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力。驱动带524为无接头带。驱动带524被连接至滑架电机522的输出轴。驱动带524通过滑架电机522的旋转力,从而在顺时针方向及逆时针方向上旋转。在驱动带524上固定有滑架510。滑架510对应于驱动带524在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上被旋转的情况而被往复移动。
副扫描机构530对印刷介质PM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输送。副扫描方向为相对于主扫描方向而垂直的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副扫描方向中的印刷介质PM最初被输送至与印刷头514相向的位置处为止的方向设为X轴正方向。将在实施印刷之际印刷装置PR被放置的状态下与铅直上方一致的方向设为Z轴正方向。将主扫描方向中的一方设为Y轴正方向。X轴、Y轴及Z轴构成左手系。在本申请的说明书所附的图1至图4中,示出了X轴、Y轴及Z轴。
副扫描机构530具备输送电机532和输送辊534(参照图1的中段右部和下段左部)。输送电机532被供给电力,从而输出旋转力。输送电机532能够输出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力。输送辊534对印刷介质PM在进行支承的同时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输送。输送辊534被连接于输送电机532的输出轴。输送辊534通过输送电机532的旋转力,从而在顺时针方向及逆时针方向上进行旋转。其结果为,印刷介质PM向X轴正方向和X轴负方向被输送。
控制部590对滑架510、主扫描机构520和副扫描机构530进行控制(参照图1的上段右部)。控制部590经由柔性电缆597而向滑架510的印刷头514供给驱动电力及控制信号。
图2为印刷装置PR的支架512的立体图。支架512具备杆5122、液体供给管5124和接点机构5126。
杆5122对被安装在支架512中的液体盒IC进行保持(参照图2的上段右部)。通过由用户对杆5122进行操作,从而液体盒IC能够从支架512上被拆下。
液体供给管5124被压贴在支架512中所安装的液体盒IC上(参照图2的中段左部)。更具体而言,通过利用杆5122而对液体盒IC向Z轴负方向进行按压,从而将液体供给管5124的顶端部5124t压贴至液体盒IC的液体供给部160上。液体盒IC内的液体经由液体盒IC的液体供给部160及液体供给管5124而被供给至印刷装置PR。
接点机构5126被压贴在支架512中所安装的液体盒IC上(参照图2的上段右部)。更具体而言,通过利用杆5122而对液体盒IC向Z轴负方向按压,从而将接点机构5126的端子压贴至液体盒IC的电路基板的端子上。液体盒IC的电路板经由接点机构5126的端子而从印刷装置PR被供给电力和控制信号。
图3为液体盒IC的立体图。图4为从与图3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观察时的液体盒IC的立体图。液体盒IC的框体400粗略而言具有大致长方体的形状。液体盒IC的框体400的大致长方体的形状由第一面401、第二面402、第三面403、第四面404、第五面405以及第六面406而构成。对于在实施印刷之际处于印刷装置PR被放置的状态的印刷装置PR,在下文中,以安装有液体盒IC的状态为基准来对液体盒IC的结构进行说明。
第一面401为液体盒IC的底面。第二面402为液体盒IC的上表面。第三面403为与印刷装置PR的支架512的杆5122相向的面(参照图2的上段右部)。第四面404为在大致长方体的液体盒IC中位于与第三面403相反的位置处的面。第五面405及第六面406分别为被第一面401至第四面404包围其外边缘的面。第五面405及第六面406为在大致长方体的液体盒IC的框体400中处于彼此相反的位置处的面。
在第一面401与第三面403之间配置有第七面407和第八面408(参照图4的中段左部)。第七面407为与第一面401邻接且与第三面403大致平行的面。第八面408为被配置在第三面403与第七面407之间的面。第八面408以与第三面403和第七面407均不同的角度而被配置。第八面408为与印刷装置PR的支架512的接点机构5126相向的面(参照图2的上段右部)。在第八面408上设置有液体盒IC的电路基板415。
图5为示意性地表示液体盒IC内的结构的说明图。在图5中,液体盒IC内的结构并未按照图1至图4所示的X轴、Y轴、Z轴来示出。即,图5并不是准确地表示液体盒IC的各部分的尺寸及位置关系的附图。
液体盒IC具备液体收纳室100、液体供给部160、第一弹簧170、大气阀180、第二弹簧190和空气室200。
液体收纳室100为能够对液体Ik和空气Ar进行收纳并能够扩张及收缩的空间(参照图5的中央部)。液体收纳室100由受压板110、薄片部件120、隔壁130、140、150而被划分出。
受压板110以隔着液体收纳室100的内部空间而与隔壁130相向的方式被配置(参照图5的上段中央部)。受压板110被薄片部件120支承。更具体而言,薄片部件120对液体收纳室100和空气室200进行分隔。受压板110被配置在薄片部件120的液体收纳室100侧。也可以使受压板110的外周与薄片部件120相连接。
薄片部件120具有挠性。薄片部件120的外周与隔壁140、150相连接。在液体盒IC被开始使用之前的状态下,在液体收纳室100内收纳有液体Ik。在此状态下,薄片部件120处于在受压板110的周围被折叠的状态(参照图5的上段)。
通过薄片部件120进行变形,从而受压板110能够相对于相向的隔壁130而发生位移。当受压板110从隔壁130远离时,液体收纳室100会进行扩张。当受压板110向隔壁130接近时,液体收纳室100会进行收缩。
隔壁140以隔着液体收纳室100的内部空间而与隔壁130相向的方式被配置(参照图5的上段左部)。隔壁150对隔壁140和隔壁130进行连接(参照图5的中段左部和中段右部)。隔壁130、140、150为液体盒IC的框体400的一部分。
液体供给部160经由被设置在框体400中的流道而与液体收纳室100相连接(参照图5的下段右部)。液体供给部160将液体收纳室100内的液体Ik供给至液体盒IC的外部。液体供给部160通过被设置在框体400的第一面401上的壁部480从而被包围(参照图3的下段左部和图4的下段右部)。为了便于理解技术,从而在图5中并未示出壁部480。液体供给部160具备泡沫体162和薄片部件164。
泡沫体162由具备连续的空隙的可弹性变形的多孔质部件而构成。泡沫体162能够通过连续的空隙而使空气Ar及液体Ik透过。泡沫体162的连续的空隙由于液体Ik渗透到泡沫体162中从而被堵塞。
薄片部件164为能够使空气Ar及液体Ik透过的过滤器。薄片部件164为具有网眼状的结构的薄片状的部件。薄片部件164将液体Ik保持在网眼中。薄片部件164的网眼状的结构的空隙由于液体Ik渗透到薄片部件164中从而被堵塞。在此状态下,虽然在薄片部件164的两侧的压力差小于被预先确定的值的情况下,薄片部件164并不使空气Ar流通,但是在产生了进一步的压力差的情况下,会使空气Ar穿过网眼而流通。通过具有这样的功能,从而薄片部件164实质上作为阀而发挥功能。在本说明书中,将薄片部件164的网眼状的结构所具有的各个空隙又记载为“网眼”。
液体供给部160具备露出于液体盒IC的外部且大致平坦的表面160s(参照图5的下段右部及图4的下段右部)。液体供给部160的表面160s为与XY平面大致平行的平面。液体供给部160的表面160s的X轴方向的最大尺寸与液体供给部160的表面160s的Y轴方向的最大尺寸相比而较大。液体供给部160的表面160s被薄片部件164所覆盖。在隔着薄片部件164而与液体供给部160的外部相反的一侧处配置有泡沫体162。
在本说明书中,液体供给部160表面160s为“大致平坦”是指,液体供给部160的表面160s中的在Z方向上最凹陷的部位与在Z方向上最突出的部位的位置之间的差为XY平面内的液体供给部160的最大尺寸的1/20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XY平面内的液体供给部160的最大尺寸为液体供给部160的X轴方向上的最大尺寸。
当液体盒IC被安装到印刷装置PR的支架512中时,液体供给部160的表面160s被压贴在液体供给管5124的顶端部5124t上(参照图2和图4)。液体盒IC内的液体经由液体盒IC的液体供给部160及液体供给管5124而被供给至印刷装置PR。在图4中,以箭头标记SD来表示液体盒IC被安装到印刷装置PR的支架512中的方向。
空气室200向液体收纳室100内导入空气Ar(参照图5的上段和右部)。空气室200在液体盒IC的框体400内,通过受压板110、薄片部件120、隔壁140、150,从而相对于液体收纳室100被分隔开。空气室200经由被设置在隔壁140上的大气开放口142而与液体收纳室100连通。空气室200经由被设置在液体盒IC的框体400上的大气连通口210、大气导入口220而与液体盒IC的外部连通(也参照图4的下段右部)。
在液体收纳室100内配置有第一弹簧170、大气阀180和第二弹簧190。
第一弹簧170对于构成液体收纳室100的受压板110及隔壁130而在液体收纳室100进行扩张的朝向上施加力。第一弹簧170被配置在受压板110与隔壁130之间(参照图5的中央部)。第一弹簧170对受压板110及隔壁130在通过薄片部件120而以可位移的方式被支承的受压板110从相向的隔壁130远离的朝向上施加力。其结果为,液体收纳室100内的压力Pi被保持为液体盒IC的外部的压力Pe以下。
当液体收纳室100处于第一状态Cn1时,大气阀180将空气室200隔断。图5表示液体收纳室100处于第一状态Cn1的液体盒IC。大气阀180在处于与第一状态Cn1相比而液体收纳室100的容积较小的第二状态Cn2时使空气室200导通。即,第一状态Cn1和第二状态Cn2是指,与液体收纳室100的容积相关的状态。第一状态Cn1为与第二状态Cn2相比而液体收纳室100的容积较大的状态。大气阀180的一部分182位于隔壁140的大气开放口142与第二弹簧190之间(参照图5的上段左部)。大气阀180的其他一部分184位于受压板110与隔壁130之间(参照图5的下段中央部)。
第二弹簧190被配置在大气阀180与隔壁130之间(参照图5的下段左部)。当液体收纳室100处于第一状态Cn1时,大气阀180被第二弹簧190按压,从而将隔壁140的大气开放口142堵塞。
当液体收纳室100内的液体Ik被消耗而使得液体收纳室100内的液体Ik的量减少时,受压板110会克服第一弹簧170的力而向隔壁130接近。当受压板110与隔壁130之间的距离成为被预先确定的值以下时,受压板110与大气阀180的其他一部分184接触。
图6为示意性地表示液体盒IC内的结构的说明图。在图6中,液体盒IC内的结构也并未按照图1至图4所示的X轴、Y轴、Z轴来示出。即,图6并不是准确地表示液体盒IC的各部分的尺寸及位置关系的附图。图6表示液体收纳室100处于第二状态Cn2的液体盒IC。
当受压板110与隔壁130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减小时,受压板110对大气阀180的其他一部分184朝向隔壁130进行推压。此时,液体收纳室100处于与第一状态Cn1相比而容积较小的第二状态Cn2。在第二状态Cn2下,大气阀180通过被受压板110推压,从而克服第二弹簧190的力而发生位移,以使隔壁140的大气开放口142连通。其结果为,空气室200被导通(参照图6的上段左部)。
当空气室200被导通时,空气Ar会经由空气室200而从液体盒IC的外部被导入至液体收纳室100内(参照图6的箭头标记An)。其结果为,受压板通过螺旋弹簧的力而从对置壁远离,从而使大气阀关闭。
此后,当液体收纳室100内的液体Ik进一步被消耗时,液体盒IC内的各结构再次以与上述同样的方式进行动作。其结果为,液体收纳室100内的压力Pi会被保持为液体盒IC的外部的压力Pe以下。
A2.向已使用过的液体盒填充液体:
如前文所述,当液体盒IC正在向作为外部的印刷装置PR供给液体Ik时,液体Ik会经由液体供给部160所具备的多个连通孔而被供给至印刷装置PR。因此,在已使用过的液体盒IC中,液体供给部160所具备的多个连通孔内通过液体Ik而被堵塞着。在本说明书中,将泡沫体162的连续的空隙和薄片部件164的网眼汇总地称为液体供给部160的“连通孔”。
液体从液体盒IC被供给至作为外部的印刷装置PR中的结果为,液体收纳室100会进行收缩,且当液体收纳室100成为第二状态时,空气室200会被导通(参照图6)。于是,空气Ar经由空气室200而被导入至液体收纳室100内,且液体收纳室100通过第一弹簧170而被扩张。当液体收纳室100成为第一状态Cn1时,空气室200会通过大气阀180而被隔断(参照图5)。因此,在并非正在实施液体的供给的状态下的、已使用过的液体盒IC中,液体收纳室100处于第一状态Cn1,且空气室200通过大气阀180而被隔断。
图7为表示通过向已使用过的液体盒IC中填充液体Ik来对液体盒IC进行制造的方法的流程图。通过图7的处理,从而可实现通过向已使用过的液体盒IC中填充液体Ik来对液体盒IC进行制造的方法。
在步骤S100中,通过向液体供给部160供给液体Ik,从而液体Ik会经由泡沫体162的连续的空隙和薄片部件164的网眼而被供给至液体收纳室100内。其结果为,液体收纳室100会成为第一状态Cn1。
图8以及图9为表示步骤S100的处理的说明图。在图8以及图9中,液体盒IC内的结构也并未按照图1至图4所示的X轴、Y轴、Z轴来示出。即,图8以及图9并不是准确地表示液体盒IC的各部分的尺寸以及位置关系的附图。图10以及图11也同样。
在图7的步骤S100中,对已使用过的液体盒IC以使液体收纳室100成为与液体供给部160相比而靠下的姿态来进行配置(参照图8)。在本说明书中,“以使液体收纳室100成为与液体供给部160相比而靠下的姿态”是指,液体收纳室100的下端成为与液体供给部160的下端相比而靠下的姿态(参照图8)。已使用过的液体盒IC具有在液体收纳室100内保持有未使用的液体的可能性。然而,在图8中,为了便于理解技术,从而对液体收纳室100内的未使用的液体的图示进行了省略。
在步骤S100中,在以使液体收纳室100成为与液体供给部160相比而靠下的姿态来对液体盒IC进行了配置的状态下,使液体Ik被供给至液体供给部160(参照图9)。具体而言,利用重力而使液体Ik从补充罐750被滴落至液体供给部160中(参照图9的箭头标记Ai)。其结果为,液体Ik会经由液体供给部160所具备的连通孔而渗透到液体盒IC内,从而使液体Ik被供给至液体收纳室100内。在此期间内,液体供给部160所具备的连通孔通过液体Ik而被填满。
通过实施这种处理,从而能够在不使用对液体供给部160整体进行覆盖来具有密封功能的部件的条件下,以简单的结构而向液体收纳室100内供给液体Ik。
在步骤S100中,由于向液体收纳室100内追加性地供给液体Ik,因此液体收纳室100会被扩张。在步骤S100中,空气室200始终被大气阀180隔断。在步骤S100中,在液体供给部160的连通孔内,液体Ik的弯液面被维持。因此,在步骤S100中,不会发生空气Ar经由液体供给部160的连通孔而在液体收纳室100内进出的情况。在步骤S100后的状态下,在液体收纳室100内存在有在步骤S100之前的状态下已处于液体收纳室100内的空气Ar、在步骤S100之前的状态下有可能已处于液体收纳室100内的液体Ik、和在步骤S100中被供给至液体收纳室100的液体Ik。
图10为表示步骤S200的处理的说明图。在图7的步骤S200中,在以使液体收纳室100成为与液体供给部160相比而靠下的姿态来对液体盒IC进行了配置的状态下,使液体盒IC的周围的环境的压力Pe与步骤S100中的液体盒IC的周围的环境的压力Pe1相比而降低。其结果为,液体收纳室100内的空气Ar的一部分会经由液体供给部160的连通孔而从液体收纳室100内被排出。更具体而言,液体盒IC被配置在减压腔室800内。通过使减压腔室800内的空气从减压腔室800的排出口810被排出,从而使液体盒IC的周围的环境的压力Pe降低。在本实施方式中,减压腔室800内的压力被减少至大气压的1/10为止。
在图7的步骤S200中,在液体供给部160的连通孔内通过液体而被堵塞着的阶段中,液体收纳室100内的压力Pi不会降低。因此,液体收纳室100处于第一状态Cn1。即,在该阶段中,空气室200通过大气阀180而隔断。
当液体盒IC的周围的环境的压力Pe与液体收纳室100内的压力Pi相比而降低了一定程度以上时,在液体供给部160的连通孔的一部分中,连通孔内的液体的弯液面会被破坏,从而使连通孔开通。其结果为,液体收纳室100内的空气Ar会经由这些连通孔而向外部流出。
此后,当液体盒IC的周围的环境的压力Pe与液体收纳室100内的压力Pi之间的差成为一定程度以下时,在已开通了的连通孔内将会形成有液体的弯液面,从而使连通孔被堵塞。在该阶段中,液体收纳室100内的压力Pi降低至液体盒IC的周围的环境的压力Pe附近。
在步骤S200中,液体收纳室100内的压力Pi和液体盒IC的周围的环境的压力Pe降低至相同程度。因此,在步骤S200的前后,空气Ar在液体收纳室100内所占的空间的体积是固定的。即,在步骤S200中,在液体收纳室100内并不会发生液体的液面上升的情况,且不会发生液体从液体供给部160被排出的情况。
在步骤S200后的状态下,在液体收纳室100内,存在有在步骤S100之前的状态下有可能已处于液体收纳室100内的液体Ik、在步骤S100中被供给至液体收纳室100的液体Ik、和在步骤S100之前的状态下已处于液体收纳室100内的空气Ar中的在步骤S200中并未被排出而残留下的空气Ar。
图11为表示步骤S300的处理的说明图。在图7的步骤S300中,在以使液体收纳室100成为与液体供给部160相比而靠下的姿态对液体盒IC进行了配置的状态下,在使液体收纳室100被保持为第一状态Cn1的同时使液体盒IC的周围的环境的压力Pe被恢复至步骤S100中的液体盒IC的周围的环境的压力Pe。更具体而言,通过使空气从减压腔室800的排出口810被导入至减压腔室800内,从而使液体盒IC的周围的环境的压力Pe被恢复至步骤S100中的液体盒IC的周围的环境的压力Pe。此后,液体盒IC从减压腔室800被取出(参照图11)。其结果为,液体收纳室100内的压力Pi成为近似于大气压的压力。
在步骤S300中,液体收纳室100内的压力Pi临时性地变得与液体盒IC的周围的环境的压力Pe相比而较低。于是,液体收纳室100略微进行收缩,从而使液体收纳室100内的压力Pi成为与液体盒IC的周围的环境的压力Pe相同程度。即,随着液体盒IC的周围的环境的压力Pe与步骤S100中的压力Pe1接近,从而液体收纳室100会进行收缩(参照图10、以及图11)。在步骤S300中,液体收纳室100维持第一状态Cn1。因此,空气室200通过大气阀180而被隔断。
此外,液体盒IC的周围的环境的压力Pe与液体收纳室100内的压力Pi之间的差不会扩大一定程度以上。因此,液体供给部160的连通孔内的液体的弯液面不会被破坏,从而连通孔不会开通。即,在液体盒IC的周围的环境的压力Pe被恢复至步骤S100中的压力Pe1的过程中,并没有向液体收纳室100的空气Ar的流入、以及从液体收纳室100的空气Ar的流出。其结果为,在进行了收缩的液体收纳室100内,存在有在步骤S100之前的状态下有可能已处于液体收纳室100内的液体、在步骤S100中被供给至液体收纳室100的液体、和在步骤S100之前的状态下已处于液体收纳室100内的空气Ar中的在步骤S200中并未被排出而残留下的空气Ar(参照图11)。
在步骤S200中,减压腔室800内的压力被减压至大气压的1/10为止。因此,在步骤S300后的状态下,在步骤S200中并未被排出而残留下的空气Ar所占的体积成为步骤S200后的状态的其体积的1/10(参照图11的上段)。
在图7的步骤S350中,对液体收纳室100内的液体Ik的量是否超过了被预先确定的阈值进行判断。液体收纳室100内的液体Ik的量能够基于包括液体Ik在内的液体盒IC整体的重量来进行判断。在液体收纳室100内的液体的量超过了阈值的情况下,处理结束。在液体收纳室100内的液体的量并未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处理返回至步骤。其结果为,将会执行步骤S100以下的处理。即,步骤S100、步骤S200以及步骤S300的处理按照此顺序而被反复执行,直至液体收纳室100内的液体Ik的量超过被预先确定的阈值为止。
当步骤S100、步骤S200以及步骤S300被重复进行了n次(n为正的整数)时,液体收纳室100内的空气的量相对于图7的处理被开始之前的量而成为(1/10)的n次方的量。因此,越多地重复进行步骤S100、步骤S200以及步骤S300,则越能够通过步骤S100的处理而使更多的液体被供给至液体收纳室并被保持。在图7中,将经过步骤S350的判断处理而使步骤S100、步骤S200以及步骤S300的处理按照此顺序被重复执行的工序表示为步骤S400。
在图7的处理中,在步骤S350中,步骤S100、步骤S200以及步骤S300按照此顺序被反复执行,直至液体收纳室100内的液体的量超过被预先确定的阈值为止。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向已使用过的液体盒IC中重新填充液体Ik之际,能够在不使残存于液体收纳室100内的液体Ik从液体盒IC流出的条件下,将空气Ar从液体收纳室100内排出(参照图7的S200、S300、以及图10及图11)。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步骤S200之后实施步骤S100的处理以向液体收纳室100供给液体Ik,从而能够使液体Ik追加性地收纳到在步骤S200中被排出的空气Ar在液体收纳室100内所占的空间中。而且,通过对步骤S200中的减压的程度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在此后适当地对在步骤S100的处理中向已使用过的液体盒IC供给的油墨的量进行控制。
将本实施方式中的泡沫体162又称为“多孔质部件”。将第一弹簧170又称为“弹簧”。将空气室200又称为“大气导入通道”。将大气阀180又称为“阀部”。将步骤S100又称为“第一工序”。将步骤S200又称为“第二工序”。将步骤S300又称为“第三工序”。将步骤S400又称为“第四工序”。
B.其他实施方式:
B1.其他实施方式1: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液体供给部160具备泡沫体162和薄片部件164(参照图5的下段中央部)。然而,液体供给部也能够设为具备作为多孔质部件的泡沫体和薄片部件中的一方、而不具备另一方的方式。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图7的步骤S100中,利用重力来使液体Ik被滴落至液体供给部160中(参照图9的上段)。然而,在向液体盒中供给液体之际,液体例如也可以通过泵而连续地被供给至液体供给部。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图7的步骤S200中,减压腔室800内的压力被减压至大气压的1/10为止(参照图7的S200、以及图11的上段)。然而,减压腔室800内的减压的程度能够设为大气压的1/5或1/20等其他程度。即,作为第二工序的步骤S200只需通过在作为第一工序的步骤S100之后使液体盒的周围的环境的压力与第一工序中的液体盒的周围的环境的压力相比而降低,从而经由连续的空隙和网眼而将液体收纳室内的空气的一部分从液体收纳室内排出即可。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图7的步骤S200中,减压腔室800内的空气Ar利用泵而被抽吸(参照图10)。然而,减压腔室内的空气的抽吸也可以通过由人来进行操作的气缸等其他的方法而被实施。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图7的步骤S350中,液体收纳室100内的液体Ik的量基于包括液体Ik在内的液体盒IC整体的重量来被决定。然而,液体收纳室100内的液体Ik的量也能够利用被设置在液体收纳室100内的传感器来决定,还能够经由被设置在对液体收纳室100进行划分的隔壁上的窗来进行测量。
B2.其他实施方式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图7的步骤S350中,在液体收纳室100内的液体Ik的量并未超过被预先确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处理返回至步骤S100。其结果为,将会执行步骤S100以下的处理(参照图7的S350以及S400)。然而,通过向已使用过的液体盒IC中填充液体Ik来对液体盒IC进行制造的方法也能够设为在图7的处理中不具备步骤S350而具备其他处理的方式。在这样的方式中,在向已使用过的液体盒中再填充液体之际,也能够在不使液体收纳室内的液体流出的条件下将空气从液体收纳室内排出。
B3.其他实施方式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步骤S100、步骤S200以及步骤S300的处理按照此顺序而被反复执行,直至液体收纳室100内的液体Ik的量超过被预先确定的阈值为止(参照图7的S350以及S400)。然而,在图7的步骤S350中,也能够设为在液体收纳室100内的液体的量并未超过被预先确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在此之后实施步骤S100、S200、S300的处理例如一次、三次等被预先确定的次数的方式。在这样的方式中,也能够通过在步骤S200之后被执行的步骤S100中向液体收纳室100供给液体,来使液体追加性地收纳到在步骤S200中被排出的空气在液体收纳室内所占的空间中。
B4.其他实施方式4:
本公开的技术能够适用于对油墨进行收纳的墨盒、或者对油墨以外的其他液体进行收纳的任意的液体盒。例如,能够适用于以下那样的各种液体盒。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盒”是指容器,且为可拆装地被安装在对容器内所收纳的物质进行使用的装置上的容器。
(1)被安装在传真装置等图像记录装置中,并对油墨进行收纳的盒。
(2)被安装在液晶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用的滤色器的制造中被使用的颜色材料喷射装置中,并对颜色材料进行收纳的盒。
(3)被安装在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或面发光显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FED)等的电极形成中被使用的电极材料喷射装置中,并对电极颜色材料进行收纳的盒。
(4)被安装在喷射包含生物芯片制造中被使用的生物体有机物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中,并对包含生物体有机物的液体进行收纳的盒。
(5)被安装在作为精密移液管的样品喷射装置中,并对样品进行收纳的盒。
(6)被安装在润滑油的喷射装置中,并对润滑油进行收纳的盒。
(7)被安装在树脂液的喷射装置中,并对树脂液进行收纳的盒。
(8)被安装在向钟表或照相机等精密机械精确地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中,并对润滑油进行收纳的盒。
(9)被安装在为了形成光通信元件等中被使用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向基板上喷射紫外线固化树脂液等的透明树脂液的液体喷射装置中,并对透明树脂液进行收纳的盒。
(10)被安装在为了对基板等进行蚀刻而喷射酸性或者碱性的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中,并对蚀刻液进行收纳的盒。
(11)被安装在具备使其他任意的微小量的液滴喷出的液体消耗头的液体喷射装置中,并对液体进行收纳的盒。
C.其他方式:
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其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实现。例如,本公开也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实现。为了解决本公开的课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为了达成本公开的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能够对与在以下所记载的各方式中的技术特征相对应的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技术特征适当地进行替换或组合。此外,只要在本说明书中并未将该技术特征作为必要技术特征来进行说明,则能够适当地删除。
(1)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通过向已使用过的液体盒中填充液体来对液体盒进行制造的方法。所述液体盒具备:液体收纳室,其能够对液体以及气体进行收纳,并能够进行扩张以及收缩;液体供给部,其具备多孔质部件和网格状的薄片部件,所述多孔质部件具备连续的空隙,所述液体供给部经由所述连续的空隙和所述网格状的薄片部件的网眼而将所述液体收纳室内的所述液体供给至所述液体盒的外部;弹簧,其对于构成所述液体收纳室的壁而在所述液体收纳室进行扩张的朝向上施加力;大气导入通道,其向所述液体收纳室内导入空气;阀部,其在所述液体收纳室处于第一状态时将所述大气导入通道隔断,而在所述液体收纳室处于与所述第一状态相比而所述液体收纳室的容积较小的第二状态时使所述大气导入通道导通。所述方法具备:第一工序,通过向所述液体供给部供给液体,从而经由所述连续的空隙和所述网眼而将液体供给至所述液体收纳室内,并将所述液体收纳室设为所述第一状态;第二工序,在所述第一工序之后,通过在以使所述液体收纳室成为与所述液体供给部相比而靠下的姿态的方式来对所述液体盒进行了配置的状态下,使所述液体盒的周围的环境的压力与所述第一工序中的所述液体盒的周围的环境的压力相比而降低,从而经由所述连续的空隙和所述网眼而将所述液体收纳室内的空气的一部分从所述液体收纳室内排出。
根据该方式,在向已使用过的液体盒中再填充液体之际,能够在不使液体收纳室内的液体流出的条件下将空气从液体收纳室内排出。
(2)在上述方式的方法中,也可以设为如下方式,即,具备:第三工序,在所述第二工序之后,在以使所述液体收纳室成为与所述液体供给部相比而靠下的姿态的方式来对所述液体盒进行了配置的状态下,在使所述液体收纳室保持所述第一状态的同时使所述液体盒的周围的环境的压力恢复至所述第一工序中的所述液体盒的周围的环境的压力;第四工序,在所述第三工序之后执行所述第一工序。
在这种方式中,通过在第二工序之后向液体收纳室供给液体,从而能够使液体追加性地收纳到在第二工序中被排出的空气在液体收纳室内所占的空间中。
(3)在上述方式的方法中,也可以设为如下方式,即,具备:第三工序,在所述第二工序之后,在以使所述液体收纳室成为与所述液体供给部相比而靠下的姿态的方式来对所述液体盒进行了配置的状态下,在使所述液体收纳室保持所述第一状态的同时使所述液体盒的周围的环境的压力恢复至所述第一工序中的所述液体盒的周围的环境的压力;第四工序,将所述第一工序、第二工序以及第三工序按照此顺序而重复执行。
在这种方式中,越多地重复进行第一工序、第二工序以及第三工序,则越能够使液体收纳室对更多的液体进行保持。
本公开也能够以液体盒的制造方法以外的各种方式来实现。例如,可以以液体盒的再生方法、液体的再填充方法、执行这些方法的装置、通过这些方法而被制造出的液体盒等的方式来实现。
符号说明
100…液体收纳室;110…受压板;120…薄片部件;130…隔壁;140…隔壁;142…大气开放口;150…隔壁;160…液体供给部;160s…表面;162…泡沫体;164…薄片部件;170…第一弹簧;180…大气阀;182…大气阀的一部分;184…大气阀的其他一部分;190…第二弹簧;200…空气室;210…大气连通口;220…大气导入口;400…框体;401…第一面;402…第二面;403…第三面;404…第四面;405…第五面;406…第六面;407…第七面;408…第八面;415…电路基板;480…壁部;510…滑架;512…支架;514…印刷头;520…主扫描机构;522…滑架电机;524…驱动带;530…副扫描机构;532…输送电机;534…输送辊;590…控制部;597…柔性电缆;750…补充罐;800…减压腔室;810…排出口;5122…杆;5124…液体供给管;5124t…顶端部;5126…接点机构;Ai…液体被送出的朝向;An…空气向液体收纳室内流入的朝向;Ar…空气;Cn1…第一状态;Cn2…第二状态;IC…液体盒;Ik…液体;PM…印刷介质;PR…印刷装置;PS…印刷系统;Pe…液体盒的外部的压力;Pi…液体收纳室内的压力;SD…液体盒的安装方向。

Claims (3)

1.一种液体盒的制造方法,其通过向已使用过的液体盒中填充液体来对液体盒进行制造,其中,
所述液体盒具备:
液体收纳室,其能够对液体以及气体进行收纳,并能够进行扩张以及收缩;
液体供给部,其具备多孔质部件和网格状的薄片部件,所述多孔质部件具备连续的空隙,所述液体供给部经由所述连续的空隙和所述网格状的薄片部件的网眼而将所述液体收纳室内的所述液体供给至所述液体盒的外部;
弹簧,其对于构成所述液体收纳室的壁而在所述液体收纳室进行扩张的朝向上施加力;
大气导入通道,其向所述液体收纳室内导入空气;
阀部,其在所述液体收纳室处于第一状态时将所述大气导入通道隔断,而在所述液体收纳室处于与所述第一状态相比而所述液体收纳室的容积较小的第二状态时使所述大气导入通道导通,
所述方法具备:
第一工序,通过向所述液体供给部供给液体,从而经由所述连续的空隙和所述网眼而将液体供给至所述液体收纳室内,并将所述液体收纳室设为所述第一状态;
第二工序,在所述第一工序之后,通过在以使所述液体收纳室成为与所述液体供给部相比而靠下的姿态的方式来对所述液体盒进行了配置的状态下,使所述液体盒的周围的环境的压力与所述第一工序中的所述液体盒的周围的环境的压力相比而降低,从而经由所述连续的空隙和所述网眼而将所述液体收纳室内的空气的一部分从所述液体收纳室内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盒的制造方法,其中,具备:
第三工序,在所述第二工序之后,在以使所述液体收纳室成为与所述液体供给部相比而靠下的姿态的方式来对所述液体盒进行了配置的状态下,在使所述液体收纳室保持所述第一状态的同时使所述液体盒的周围的环境的压力恢复至所述第一工序中的所述液体盒的周围的环境的压力;
第四工序,在所述第三工序之后执行所述第一工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盒的制造方法,其中,具备:
第三工序,在所述第二工序之后,在以使所述液体收纳室成为与所述液体供给部相比而靠下的姿态的方式来对所述液体盒进行了配置的状态下,在使所述液体收纳室保持所述第一状态的同时使所述液体盒的周围的环境的压力恢复至所述第一工序中的所述液体盒的周围的环境的压力;
第四工序,将所述第一工序、第二工序以及第三工序按照此顺序而重复执行。
CN202311060077.3A 2022-08-24 2023-08-21 液体盒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76216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33045 2022-08-24
JP2022133045A JP2024030280A (ja) 2022-08-24 2022-08-24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21663A true CN117621663A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36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60077.3A Pending CN117621663A (zh) 2022-08-24 2023-08-21 液体盒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4030280A (zh)
CN (1) CN117621663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30280A (ja) 2024-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96845B1 (ko) 액체 공급 시스템 및 그 제조 방법
EP3235645B1 (en) Liquid ejecting head unit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RU2373068C1 (ru) Чернильный картридж для принтера и способ повторного наполнения чернилами
JP6069964B2 (ja) 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注入キット、及び、注入装置
CN108698410B (zh) 液体供给装置、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7984906B (zh) 液体供给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CN109130513B (zh) 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喷射装置的填充方法
CN117621663A (zh) 液体盒的制造方法
US7066585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tank for evacuating liquid of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evacuating liquid of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CN117584624A (zh) 液体盒的制造方法
CN108973335B (zh) 液体罐
CN109664619B (zh) 副罐及消耗品消耗系统
JP6961930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液体吐出ユニット、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JP2016193616A (ja) インク供給装置
CN110871629B (zh)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维护方法
JP2008012804A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残量演算方法
CN107718889B (zh) 液体供给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7599628B (zh)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容器
US20200023647A1 (en) Liquid ejecting hea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JP5861732B2 (ja) 注入キット、及び、注入方法
JP2018118428A (ja) 液体収容体
JP2009034890A (ja) 液体収容体
JP7081408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109318596B (zh) 液体消耗装置及液体消耗系统
CN107718881B (zh)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供给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