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20939A -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20939A
CN117620939A CN202410099486.2A CN202410099486A CN117620939A CN 117620939 A CN117620939 A CN 117620939A CN 202410099486 A CN202410099486 A CN 202410099486A CN 117620939 A CN117620939 A CN 1176209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supporting seat
rotating
abutting
new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994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猛
崔进
刘毅
徐应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Beilun Ovanste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Beilun Ovanste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Beilun Ovanste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Beilun Ovanste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9948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209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20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209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包括有夹具本体、转动装置以及用于支撑夹具本体和转动装置的放置平台,夹具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立板;转动装置包括有支撑座、翻转轴、伸缩轴和限制组件;立板的外侧设有插入支撑座内部的抵接轴;支撑座具有两个且相互平行的设置在放置平台的两侧;翻转轴套设在抵接轴上,翻转轴用于插入支撑座内部且与支撑座转动连接;伸缩轴套设在翻转轴上且与翻转轴滑动连接;限制组件处于支撑座内部且用于将抵接轴固定在支撑座内部;转动装置还包括有用于控制翻转轴转动的驱动组件。本发明能够在夹具对一体化机舱进行固定的同时,快速将夹具和一体化机舱一同进行翻转。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体化机舱作为一种新型的汽车结构形式,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一体化机舱是将汽车的发动机、变速器等部件集成在一个机舱内,这样可以提高汽车的紧凑性和轻量化。
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用于固定一体化机舱的夹具,但是在一体化机舱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一体化机舱和夹具进行翻转,以此来对已加工面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从而确认已加工面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将夹具一并翻转,还可以对夹具进行校准和检测,并且观察夹具与一体化机舱的贴合程度,从而检测夹具是否发生变形、磨损等情况,以此确保夹具的精度和可靠性,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夹具仅具有固定一体化机舱的作用,但是无法将夹具和一体化机舱进行翻转,需要通过起吊设备来完成对夹具和一体化机舱的翻转,但是会增加工作时间,并且操作繁琐,因此需要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来解决对一体化机舱夹持固定的同时还能够进行翻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包括夹具本体、转动装置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夹具本体和所述转动装置的放置平台,所述夹具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立板;
所述转动装置包括支撑座、翻转轴、伸缩轴和限制组件;
所述立板的外侧设有插入所述支撑座内部的抵接轴;
所述支撑座有两个,且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所述放置平台的两侧;
所述翻转轴套设在所述抵接轴上,所述翻转轴用于插入支撑座内部且与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
所述伸缩轴套设在所述翻转轴上且与所述翻转轴滑动连接;
所述限制组件处于支撑座内部且用于将所述抵接轴固定在支撑座内部;
所述转动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翻转轴转动的驱动组件。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所述限制组件包括限位轴、钩爪和第一弹性组件;
所述限位轴处于所述支撑座内部且与所述翻转轴处于同一轴线上;
所述钩爪具有两个且相互平行的设置在所述限位轴内部,所述钩爪的首端用于与所述抵接轴进行可分离式的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处于两个钩爪之间且用于驱使两个所述钩爪相互远离。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所述限位轴上套设有抵接件,所述抵接件与限位轴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平行于限位轴的轴向;
所述抵接件远离所述立板的一端与限位轴之间设有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用于驱使抵接件靠近立板。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所述支撑座远离所述立板的一端设有可拆卸的端盖;
所述端盖的内壁处于所述支撑座的内部且与所述限位轴进行可分离式的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所述翻转轴的外周壁圆周分布有若干个第一滑槽;
所述伸缩轴的内周壁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滑槽一一对应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延伸至所述翻转轴的内部。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所述抵接轴的外周壁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滑槽一一对应的第二滑轨。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轴和旋转机构;
所述转动轴处于所述支撑座的内部;
所述旋转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外侧且用于驱使转动轴进行转动;
所述转动轴上还设有用于带动所述翻转轴同步转动的传动组件。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所述支撑座的底端设有用于驱使所述支撑座竖直移动的升降组件;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直线机构和控制组件;
所述控制组件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且用于控制所述直线机构的开启和关闭。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安装座、转动环、第一电磁块和第二电磁块;
所述安装座处于所述支撑座内部且套设在所述转动环上,所述安装座的内周壁与所述转动环的外周壁转动连接;
所述转动环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转动环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电磁块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内周壁上;
所述第二电磁块设置在所述转动环的外周壁上。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所述第一电磁块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转动环外周壁相互抵接的斜块;
所述斜块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设有第三弹性组件,所述第三弹性组件用于驱使所述第一电磁块靠近所述第二电磁块。
本发明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限制组件,能够将抵接轴牢牢限制在支撑座内部,从而确保夹具本体能够稳定安装在两个支撑座内部,以此使得驱动装置能够平稳控制夹具本体进行翻转,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机舱进行质量检测和评估,并且通过翻转夹具能够保障夹具的精度和可靠性。
2、本发明通过在翻转轴上套设伸缩轴,以此在抵接轴插入支撑座内部的时候,能够变向增加翻转轴在支撑座内部的体积,进而确保翻转轴和抵接轴能够稳定处于支撑座内部,进而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3、本发明通过将转动环套设在转动轴上,以此在驱使夹具本体翻转的时候,能够通过第一电磁块和第二电磁块来驱使直线机构进行升降,从而避免夹具本体和机舱与放置平台发生干涉。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中转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中转动装置的立体剖视图一;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中转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中翻转轴和伸缩轴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中转动装置的立体剖视图二;
图8是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中转动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9是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中控制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10是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中控制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夹具本体;11、立板;12、抵接轴;121、第二滑轨;2、转动装置;21、支撑座;22、翻转轴;221、第一滑槽;23、伸缩轴;231、第一滑轨;24、限制组件;241、限位轴;242、钩爪;243、第一弹性组件;244、抵接件;245、第二弹性组件;246、端盖;25、驱动组件;251、转动轴;252、旋转机构;253、传动组件;3、放置平台;4、升降组件;41、直线机构;42、控制组件;421、安装座;422、转动环;423、第一电磁块;424、第二电磁块;425、斜块;426、第三弹性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参照图1—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包括夹具本体1、转动装置2以及用于支撑夹具本体1和转动装置2的放置平台3,所述夹具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立板11;所述转动装置2包括支撑座21、翻转轴22、伸缩轴23和限制组件24;所述立板11的外侧设有插入支撑座21内部的抵接轴12;所述支撑座21具有两个,且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放置平台3的两侧;所述翻转轴22套设在抵接轴12上,翻转轴22用于插入支撑座21内部且与支撑座21转动连接;所述伸缩轴23套设在翻转轴22上且与翻转轴22滑动连接;所述限制组件24处于支撑座21内部且用于将抵接轴12固定在支撑座21内部;所述转动装置2还包括用于控制翻转轴22转动的驱动组件25。
所述夹具本体1和转动装置2均设置在放置平台3上,以此使得放置平台3能够对夹具本体1和机舱提供稳定支撑,而所述转动装置2设置在放置平台3上且用于驱使夹具本体1进行转动,以此在通过数控龙门铣对机舱加工完毕后,能够通过转动装置2来控制夹具本体1和机舱进行翻转,以此方便对机舱的另一面进行加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加工质量,并且还能够对夹具本体1进行校准和检测,从而保证夹具本体1的精度和可靠性;所述放置平台3的两侧分别设有滑台,放置平台3的中心处设有用于驱使两个滑台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直线驱动组件,所述转动装置2包括设置在滑台上的支撑座21,并且两个支撑座21分别处于立板11的外侧,以此使得立板11上外侧设置的抵接轴12能够插入支撑座21内部,同时所述支撑座21和立板11之间还设有翻转轴22,并且所述翻转轴22套设在抵接轴12上,翻转轴22的内周壁与抵接轴12的外周壁进行可分离式的固定连接,从而在通过驱动组件25控制翻转轴22转动的时候,所述翻转轴22能够带动抵接轴12同步转动,进而带动整个夹具本体1进行转动,所述翻转轴22上还套设有伸缩轴23,所述伸缩轴23的内周壁与翻转轴22的外周壁进行滑动连接,同时所述伸缩轴23能够与抵接轴12的端面相互抵接,以此在抵接轴12插入翻转轴22内部且处于支撑座21内部的时候,所述伸缩轴23能够从支撑座21远离立板11的一侧进行移动,从而增加翻转轴22处于支撑座21内部的体积,以此提高转动装置2对夹具本体1的支撑力,并且增加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所述支撑座21内部远离立板11的一端设有限制组件24,当伸缩轴23远离立板11的一端与支撑座21内腔的内壁相互抵接的时候,所述限制组件24刚好插入抵接轴12内部且与抵接轴12进行可分离式的固定连接,以此能够将抵接轴12限制在支撑座21内部,进而避免转动装置2驱使夹具本体1翻转的时候,抵接轴12从支撑座21内部滑出,以此避免产生生产安全事故。
参照图3和图4所示:所述限制组件24包括限位轴241、钩爪242和第一弹性组件243;所述限位轴241处于支撑座21内部且与翻转轴22处于同一轴线上;所述钩爪242具有两个且相互平行的设置在限位轴241内部,钩爪242的首端用于与抵接轴12进行可分离式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组件243处于两个钩爪242之间且用于驱使两个钩爪242相互远离。
所述限位轴241处于支撑座21内部且与翻转轴22处于同一轴线上,所述限位轴241的一端与支撑座21内腔远离立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以此在翻转轴22套设在抵接轴12上且插入支撑座21内部的时候,所述翻转轴22上滑动连接的伸缩轴23在抵接轴12的推动下逐渐靠近限位轴241,所述钩爪242处于限位轴241的内部且钩爪242的首端从限位轴241的内部贯穿而出,以此在伸缩轴23不断靠近限位轴241的时候,所述限位轴241会插入伸缩轴23的内部并且将钩爪242插入抵接轴12内部,随后在第一弹性组件243的驱使下,并且所述第一弹性组件243可以采用压缩弹簧、空气弹簧等弹性元件,以此能够驱使两个钩爪242相互远离,从而使钩爪242能够与抵接轴12的内周壁相互卡接,以此将抵接轴12限制在支撑座21内部,从而避免转动装置2驱使夹具本体1进行翻转的时候,抵接轴12从支撑座21内部滑出而造成生产安全事故,同时由于限位轴241的一端与支撑座21的内壁固定连接,因此在驱动组件25控制翻转轴22转动的时候,所述钩爪242会与抵接轴12的内周壁相互摩擦,以此为了减缓钩爪242的磨损,可以在钩爪242与抵接轴12之间设置滚珠,从而降低钩爪242和抵接轴12之间的摩擦力,以此延长钩爪242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3和图4所示:所述限位轴241上套设有抵接件244,所述抵接件244与限位轴241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平行于限位轴241的轴向;所述抵接件244远离立板11的一端与限位轴241之间设有第二弹性组件245,所述第二弹性组件245用于驱使抵接件244靠近立板11。
所述抵接件244套设在限位轴241上,并且所述抵接件244的内周壁与限位轴241的外周壁滑动连接,从而能够对抵接件244进行引导和限制,以此确保抵接件244能够稳定沿着限位轴241的轴向进行滑动,当抵接轴12没有插入支撑座21内部的时候,所述抵接件244在第二弹性组件245的驱使下逐渐靠近立板11,所述第二弹性组件245可以采用压缩弹簧,当翻转轴22插入支撑座21内部,而所述抵接轴12插入翻转轴22且逐渐向支撑座21内部移动的时候,所述抵接轴12首先与伸缩轴23相互抵接,随后开始带动伸缩轴23一同移动,直至限位轴241插入伸缩轴23内部,而且抵接件244与伸缩轴23内壁相互抵接,随后在抵接轴12不断的插入下,所述抵接件244开始对第二弹性组件245进行挤压,直至伸缩轴23与支撑座21的内壁相互抵接,此时限位轴241内部的钩爪242也插入抵接轴12内部且与抵接轴12进行固定连接,从而能够将夹具本体1固定到两个支撑座21之间;所述钩爪242的尾端从限位轴241的内部贯穿至限位轴241的外周壁,进而使得抵接件244的内周壁与钩爪242的尾端相互抵接,以此在抵接轴12还未插入支撑座21的时候,所述抵接件244通过内周壁与钩爪242的抵接,驱使两个钩爪242相互靠近,直至抵接轴12推动抵接件244进行移动,直至伸缩轴23与支撑座21的内壁相互抵接,此时钩爪242的尾端完全脱离抵接件244的内周壁,随后在第一弹性组件243的作用下,两个钩爪242相互分离,从而使得钩爪242的首端能够插入抵接轴12的内周壁中,以此将抵接轴12限制在支撑座21内部。
参照图2和图4所示:所述支撑座21远离立板11的一端设有可拆卸的端盖246;所述端盖246的内壁处于支撑座21的内部且与限位轴241进行可分离式的固定连接。
所述端盖246可拆卸式的设置在支撑座21上远离立板11的一端,并且端盖246的内侧壁贯穿至支撑座21的内部,所述限位轴241与端盖246的内壁进行固定连接,以此能够对抵接件244和钩爪242提供稳定的支撑,同时所述抵接件244的内周壁设有与钩爪242相互抵接的斜面,以此在抵接件244相对于限位轴241不断靠近立板11的时候,所述抵接件244能够将钩爪242挤压回限位轴241内部,从而使得钩爪242的首端远离抵接轴12的内周壁,以此在需要将抵接轴12从支撑座21内部抽出的时候,可以先将端盖246从支撑座21上取下,并且将端盖246和限位轴241进行分离,此时由于钩爪242与抵接轴12的内周壁相互卡接,从而使得限位轴241不会发生轴向移动,所述钩爪242的底端可以设置指压板,所述指压板贯穿至限位轴241远离立板11的一端,以此在端盖246从限位轴241上分离之后,可以通过指压板来驱使两个钩爪242相互靠近,以此使得钩爪242能够远离抵接轴12的内周壁,此时所述抵接件244与伸缩轴23的内壁相互抵接,以此在第二弹性组件245的作用下,所述限位轴241进行轴向移动,并且从支撑座21远离立板11的一端伸出,以此将钩爪242远离抵接轴12,随后便可以将抵接轴12从支撑座21内部抽出,以此将新的夹具本体1和机舱移动到放置平台3上并且安装到两个支撑座21之间。
参照图3和图6所示:所述翻转轴22的外周壁圆周分布有若干个第一滑槽221;所述伸缩轴23的内周壁设有若干个与第一滑槽221一一对应的第一滑轨231,所述第一滑轨231延伸至翻转轴22的内部。
所述伸缩轴23与翻转轴22之间通过第一滑槽221和第一滑轨231进行滑动连接,并且在第一滑槽221和第一滑轨231的配合下,能够对伸缩轴23进行引导和限制,从而确保伸缩轴23能够沿翻转轴22的轴向进行平稳滑动,并且能够保证伸缩轴23与翻转轴22同步进行转动,所述伸缩轴23内周壁上设置的若干个第一滑轨231延伸至翻转轴22的内壁,进而使得抵接轴12插入翻转轴22内部的时候,能够与第一滑轨231相互抵接,从而推动伸缩轴23同步进行移动。
参照图3、图6和图7所示:所述抵接轴12的外周壁设有若干个与第一滑槽221一一对应的第二滑轨121。
所述抵接轴12的外周壁设有若干个第二滑轨121,并且在抵接轴12插入翻转轴22内部的时候,所述第二滑轨121能够插入第一滑槽221内部,以此通过第二滑轨121填补第一滑槽221的空间,从而增加翻转轴22的结构稳定性,以此避免翻转轴22在转动支撑的时候发生损坏,并且所述抵接轴12通过第二滑轨121和第一滑槽221的配合,能够在翻转轴22转动的时候,顺利带动抵接轴12进行转动,以此确保抵接轴12与翻转轴22同步转动,进而顺利将夹具本体1和机舱进行翻转。
参照图3和图5所示:所述驱动组件25包括转动轴251和旋转机构252;所述转动轴251处于支撑座21的内部;所述旋转机构252设置在支撑座21的外侧且用于驱使转动轴251进行转动;所述转动轴251上还设有用于带动翻转轴22同步转动的传动组件253。
所述转动轴251处于支撑座21的内部,而且所述转动轴251的轴向平行于翻转轴22的轴向,而所述旋转机构252设置在支撑座21的外侧,并且可以采用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等旋转电机,同时所述旋转机构252与转动轴251进行连接,以此能够驱使转动轴251进行转动,所述传动组件253可以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转动轴251上,所述第二齿轮套设在翻转轴22上且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以此在旋转机构252驱使转动轴251转动的同时,能够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带动翻转轴22同步转动,以此驱使夹具本体1和机舱进行翻转。
参照图3、图5和图8所示:所述支撑座21的底端设有用于驱使支撑座21竖直移动的升降组件4;所述升降组件4包括直线机构41和控制组件42;所述控制组件42套设在转动轴251上且用于控制直线机构41的开启和关闭。
所述直线机构41可以采用丝杆升降机、电动推杆等直线设备,并且所述直线机构41设置在支撑座21的底端,从而控制支撑座21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同时所述控制组件42设置在转动轴251上,以此在旋转机构252驱使转动轴251转动的时候,所述控制组件42才会向直线机构41发生信号,以此使得直线机构41能够驱使支撑座21竖直向上移动,从而避免夹具本体1和机舱进行翻转的时候,对底部的放置平台3发生干涉,当夹具本体1和机舱翻转完毕后,所述控制组件42停止向直线机构41发生信号,此时直线机构41便开始驱使支撑座21竖直向下移动,直至回到初始位置。
参照图3、图5、图9和图10所示:所述控制组件42包括安装座421、转动环422、第一电磁块423和第二电磁块424;所述安装座421处于支撑座21内部且套设在转动环422上,安装座421的内周壁与转动环422的外周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环422套设在转动轴251上,转动环422与转动轴25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磁块423设置在安装座421的内周壁上;所述第二电磁块424设置在转动环422的外周壁上。
所述安装座421的内周壁可以圆周分布有两个第一电磁块423,所述转动环422的外周壁上也可以圆周分布有两个第二电磁块424,当夹具本体1平稳处于放置平台3上的时候,第一电磁块423与第二电磁块424相互抵接,以此不向直线机构41发生信号,随后在通过驱动组件25驱使翻转轴22转动的时候,所述转动环422跟随转动轴251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第一电磁块423和第二电磁块424相互分离,以此开始向直线机构41发生信号,以此使得直线机构41开始驱使支撑座21竖直向上移动,当夹具本体1翻转完毕之后,所述第一电磁块423和第二电磁块424重新接触,以此中断向直线机构41发送的信号,以此使得直线机构41开始复位,进而驱使支撑座21进行竖直向下的移动。
参照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第一电磁块423的两侧分别设有与转动环422外周壁相互抵接的斜块425;所述斜块425与安装座421之间设有第三弹性组件426,所述第三弹性组件426用于驱使第一电磁块423靠近第二电磁块424。
所述斜块425设置在第一电磁块423的两侧,而第二电磁块424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斜块425相互抵接的斜槽,以此在斜块425移动到斜槽上方,并且在第三弹性组件426的作用下,所述第一电磁块423能够完全贴合在第二电磁块424上,而斜块425能够插入斜槽内部,以此确保直线机构41不会开始上升,当转动环422跟随转动轴251转动的时候,所述斜块425首先会沿着斜槽向外滑动,随后斜块425会与转动环422的外周壁相互抵接,此时使得第一电磁块423远离第二电磁块424,以此能够避免第一电磁块423与转动环422的外周壁相互摩擦而缩短第一电磁块423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包括夹具本体、转动装置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夹具本体和所述转动装置的放置平台,所述夹具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立板;
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包括支撑座、翻转轴、伸缩轴和限制组件;
所述立板的外侧设有插入所述支撑座内部的抵接轴;
所述支撑座有两个,且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所述放置平台的两侧;
所述翻转轴套设在所述抵接轴上,所述翻转轴用于插入支撑座内部且与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
所述伸缩轴套设在所述翻转轴上且与所述翻转轴滑动连接;
所述限制组件处于支撑座内部且用于将所述抵接轴固定在支撑座内部;
所述转动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翻转轴转动的驱动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组件包括限位轴、钩爪和第一弹性组件;
所述限位轴处于所述支撑座内部且与所述翻转轴处于同一轴线上;
所述钩爪具有两个且相互平行的设置在所述限位轴内部,所述钩爪的首端用于与所述抵接轴进行可分离式的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处于两个钩爪之间且用于驱使两个所述钩爪相互远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轴上套设有抵接件,所述抵接件与限位轴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平行于限位轴的轴向;
所述抵接件远离所述立板的一端与限位轴之间设有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用于驱使抵接件靠近立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远离所述立板的一端设有可拆卸的端盖;
所述端盖的内壁处于所述支撑座的内部且与所述限位轴进行可分离式的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轴的外周壁圆周分布有若干个第一滑槽;
所述伸缩轴的内周壁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滑槽一一对应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延伸至所述翻转轴的内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轴的外周壁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滑槽一一对应的第二滑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轴和旋转机构;
所述转动轴处于所述支撑座的内部;
所述旋转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外侧且用于驱使转动轴进行转动;
所述转动轴上还设有用于带动所述翻转轴同步转动的传动组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底端设有用于驱使所述支撑座竖直移动的升降组件;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直线机构和控制组件;
所述控制组件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且用于控制所述直线机构的开启和关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安装座、转动环、第一电磁块和第二电磁块;
所述安装座处于所述支撑座内部且套设在所述转动环上,所述安装座的内周壁与所述转动环的外周壁转动连接;
所述转动环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转动环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电磁块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内周壁上;
所述第二电磁块设置在所述转动环的外周壁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块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转动环外周壁相互抵接的斜块;
所述斜块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设有第三弹性组件,所述第三弹性组件用于驱使所述第一电磁块靠近所述第二电磁块。
CN202410099486.2A 2024-01-24 2024-01-24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 Pending CN1176209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99486.2A CN117620939A (zh) 2024-01-24 2024-01-24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99486.2A CN117620939A (zh) 2024-01-24 2024-01-24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20939A true CN117620939A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36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99486.2A Pending CN117620939A (zh) 2024-01-24 2024-01-24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20939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88879B1 (ko) * 2008-01-18 2009-03-17 (주)삼우기계 롤 쵸크 턴 오버 장치
CN203993085U (zh) * 2014-08-06 2014-12-10 无锡顺达智能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桥臂翻转机
CN107553096A (zh) * 2017-10-10 2018-01-09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的双伺服翻转装置
CN208322607U (zh) * 2018-06-22 2019-01-04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重卡车架横梁总成用可翻转全气动装配夹具
CN109986259A (zh) * 2017-12-31 2019-07-09 浙江拓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扭力梁两序焊接大反转总成设备
CN110508959A (zh) * 2019-07-29 2019-11-29 青岛天盛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桥体焊接设备
CN209986911U (zh) * 2019-05-28 2020-01-24 北京和信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零部件翻转装置
CN210209245U (zh) * 2019-05-27 2020-03-31 南京禹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翻转式焊接机器人用工件翻转装置
CN214054398U (zh) * 2020-12-23 2021-08-27 重庆佩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工件的定位工装夹具
CN215433302U (zh) * 2021-04-23 2022-01-07 浙江加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加工的翻转夹具
CN116079391A (zh) * 2023-04-07 2023-05-09 北京建筑大学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全自动拆解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88879B1 (ko) * 2008-01-18 2009-03-17 (주)삼우기계 롤 쵸크 턴 오버 장치
CN203993085U (zh) * 2014-08-06 2014-12-10 无锡顺达智能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桥臂翻转机
CN107553096A (zh) * 2017-10-10 2018-01-09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的双伺服翻转装置
CN109986259A (zh) * 2017-12-31 2019-07-09 浙江拓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扭力梁两序焊接大反转总成设备
CN208322607U (zh) * 2018-06-22 2019-01-04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重卡车架横梁总成用可翻转全气动装配夹具
CN210209245U (zh) * 2019-05-27 2020-03-31 南京禹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翻转式焊接机器人用工件翻转装置
CN209986911U (zh) * 2019-05-28 2020-01-24 北京和信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零部件翻转装置
CN110508959A (zh) * 2019-07-29 2019-11-29 青岛天盛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桥体焊接设备
CN214054398U (zh) * 2020-12-23 2021-08-27 重庆佩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工件的定位工装夹具
CN215433302U (zh) * 2021-04-23 2022-01-07 浙江加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加工的翻转夹具
CN116079391A (zh) * 2023-04-07 2023-05-09 北京建筑大学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全自动拆解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37398B (zh) 一种工业级多轴机器人关节用减速机壳体精密加工平台
CN117620939A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一体化机舱的夹具
CN212311816U (zh) 一种工件定位工装
CN219485606U (zh) 一种转动工作台
CN215178594U (zh) 一种用于离合器的密封圈检测设备及离合器自动装配机
CN210498629U (zh) 一种超越离合器挡板齿部加工装置
RU86514U1 (ru) Настольный фрезерно-гравировальный станок
CN210160529U (zh) 一种上下料装置
CN211693402U (zh) 一种丝杠滑台机构
CN210703740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变频器外壳加工定位装置
CN208663096U (zh) 一种插销定位装置及加工手机制件用悬臂五轴平台
CN218476423U (zh) 离合器胶圈磨削加工装置
CN112372351A (zh) 一种与钻攻一体机相适配的自动换刀机构
CN219683738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支架冲孔装置
CN220740066U (zh) 一种转子磁环预压装置
CN214603924U (zh) 一种用于多边有腔产品的内装夹装置
CN219924444U (zh) 一种新型锻造压力机
CN217452450U (zh) 定位夹持机构及铣齿设备
CN220240826U (zh) 齿轮翻面装置
CN215617969U (zh) 一种可升降激光工作台
CN217849203U (zh) 电机端盖轴承压装装置
CN220636426U (zh) 一种金属模具配件用铣刀调节结构
CN218799480U (zh) 一种钢管桌改进型高数控切割装置
CN218088746U (zh) 离合器壳吊装装置
CN218518003U (zh) 一种新型工业风扇网罩自动焊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