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17865A - 一种远端柔性可变的内窥镜插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远端柔性可变的内窥镜插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17865A
CN117617865A CN202210964007.XA CN202210964007A CN117617865A CN 117617865 A CN117617865 A CN 117617865A CN 202210964007 A CN202210964007 A CN 202210964007A CN 117617865 A CN117617865 A CN 1176178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section
flexible
inner tube
distal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640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舒建伟
陈剑
郭勇
李斌
俞增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Acuv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Acuv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Acuv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Acuv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6400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178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617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178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端柔性可变的内窥镜插管结构,包括外管、装配在外管中的内管、模组支架、安装在模组支架上的摄像头模组和弹性套管,内管的内空腔为器械通道,内管的远端处固设有本体管段和可径向弯折的柔性管段,柔性管段的远端与模组支架相连,模组支架位于器械通道中,模组支架面向本体管段的外表面上设有能与器械接触配合的器械配合面,器械配合面的延伸方向与摄像头模组的光轴方向一致,器械通道在本体管段和器械配合面处具有截面缩小的通道缩小段,弹性套管包裹在本体管段、柔性管段和模组支架的外周。本申请中,摄像头模组的俯仰朝向在器械插入前和插入后保持不变,进而避免对医生的诊断和观察产生干涉。

Description

一种远端柔性可变的内窥镜插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远端柔性可变的内窥镜插管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CMOS图像传感器的不断小型化,目前将整个摄像头模组集成到插管头端(distal end,也为远端)的电子内窥镜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对于许多内窥镜应用场景,比如膀胱镜和宫腔镜手术,由于插管插入人体的腔道(比如尿道或者子宫颈管)狭窄,需要使插管的最大外径尽量小,以减小插入阻力、减轻病人的痛苦。然而在手术中,医生又希望插管中供器械插入的器械通道尽量大些,这样可选择的器械范围更大。因此,尽量小的插管外径和尽量大的器械通道是这类内窥镜的两项关键指标。
除了寄希望于使摄像头模组进一步小型化,内窥镜厂商也在致力于通过引入柔性结构来减小插管外径、扩大器械通道的直径。在器械没有插入的情况下,插管远端的外径较小;在器械插入后,通过柔性结构来扩大插管远端的截面面积,为器械通道让出空间。但是,在器械插入前和插入后,集成在插管远端的摄像头模组的镜头朝向会发生较大改变,即摄像头模组的视向角发生变化,进而给医生的诊断和观察带来一些困扰。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端柔性可变的内窥镜插管结构,在器械插入前和插入后,摄像头模组的视向角保持不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端柔性可变的内窥镜插管结构,包括外管、装配在外管中的内管、模组支架、安装在模组支架远端端面上的摄像头模组、以及弹性套管,所述内管的内空腔为轴向贯通的器械通道,所述内管的远端处固设有本体管段、以及与本体管段沿内管周向分布且自身可径向弯折的柔性管段,所述柔性管段的远端与模组支架相连,所述模组支架位于器械通道中,所述模组支架面向本体管段的外表面上设有能与器械接触配合的器械配合面,所述器械配合面的延伸方向与摄像头模组的光轴方向一致,所述器械通道在本体管段和器械配合面处具有截面缩小的通道缩小段,所述弹性套管包裹在本体管段、柔性管段和模组支架的外周。
进一步地,所述模组支架面向本体管段的外表面上还设有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的远端延伸至器械配合面的近端,所述引导斜面以越朝向远端、越靠近本体管段的方式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管段和柔性管段都从内管的远端一体地轴向延伸出,所述内管在其周向上开设有分布在本体管段和柔性管段之间、且都径向贯通的第一切缝和第二切缝,所述柔性管段上开设有径向贯通的第三切缝,所述第一切缝、第二切缝和第三切缝允许柔性管段相对于内管和本体管段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切缝和第二切缝都沿内管的轴向平直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切缝包括数道都沿内管的周向延伸的第一周向切缝和第二周向切缝,所述第一周向切缝和第二周向切缝沿内管的轴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周向切缝的一端与第一切缝接通、另一端近邻第二切缝,所述第二周向切缝的一端与第二切缝接通、另一端近邻第一切缝。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管段的远端一体地依次设有连接桥和自由端,所述连接桥的内壁与模组支架的外表面贴合,所述自由端的内壁与模组支架的外表面粘接;沿所述内管的周向,所述连接桥的宽度、自由端的宽度、以及柔性管段的宽度依次增加。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管段的远端与模组支架的远端齐平。
进一步地,沿所述内管的周向,所述模组支架的两侧都设有定位台阶部,所述定位台阶部与本体管段的两侧边缘抵接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可相对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的环形空腔、以及外管和弹性套管之间的环形空腔连通后构成进水通道或回水通道,所述外管远端的管壁上开设有槽口,该槽口与外管和内管之间的环形空腔连通;所述弹性套管的近端嵌套在外管中,所述槽口分布在弹性套管的近端侧。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和内管的材质都为不锈钢,所述弹性套管的材质为硅胶、或乳胶、或塑胶。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远端柔性可变的内窥镜插管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将集成有摄像头模组的模组支架安放在器械通道中,避免额外增加插管远端处的外径,有利于将插管外径尽可能的做小,减少插管插入人体组织时所引起的疼痛感;同时,逐渐插入器械时,当器械向前插入到器械通道的远端、并与模组支架抵接后,在内管远端的柔性管段可径向弯折的作用下,器械会将模组支架和柔性管段沿内管的径向顶起,使得内管的远端和弹性套管膨大,也就扩大器械通道远端的通道缩小段的截面,允许器械顺利地通过。特别是,弹性套管对本体管段、柔性管段和模组支架施加抱紧力,促使模组支架的器械配合面紧贴在器械上,也就使得摄像头模组的俯仰朝向(即视向角)在器械插入前和插入后保持不变,进而避免对医生的诊断和观察产生干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中远端柔性可变的内窥镜插管结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图1的半剖图。
图4为图1中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主视图。
图6为图4的俯视图。
图7为图1中模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主视图。
图9a和图9b为申请中远端柔性可变的内窥镜插管结构实施例一在器械插入前和插入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中远端柔性可变的内窥镜插管结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0 摄像头模组
20 外管
21 槽口
22 外管本体段
23 弯曲连接段
24 倾斜段
30 内管
31 本体管段
32 柔性管段
33 第一切缝
34 第二切缝
35 第三切缝
351 第一周向切缝
352 第二周向切缝
36 连接桥
37 自由端
38 摆向段
39 内管本体段
310 半柔性段
40 模组支架
41 器械配合面
42 引导斜面
43 定位台阶部
44 凹陷区
50 弹性套管
60 器械通道
61 通道缩小段
70 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本申请提供一种远端柔性可变的内窥镜插管结构。为便于叙述,下述实施例中,将内窥镜插管结构靠近操作者的一端定义为近端,将内窥镜插管结构远离操作者的一端定义为远端,操作者通常为医生。基于此,图3所示的视图中,纸面的左侧为近端,纸面的右侧为远端;在将器械插入内窥镜插管结构中时,器械的向前插入方向也即为朝远端插入的方向,故远端也即为前端或头端。下述提供远端柔性可变的内窥镜插管结构的两个优选实施例。
远端柔性可变的内窥镜插管结构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远端柔性可变的内窥镜插管结构实施例一包括外管20、内管30、模组支架40、摄像头模组10和弹性套管50;其中,外管20、内管30和弹性套管50都沿近端朝向远端的方向轴向延伸,都为空心管结构;内管30装配在外管20中;内管30的内部为轴向贯通的内空腔,内管30的内空腔构成内窥镜插管结构的器械通道60,供器械插入;内管30的远端处固设有本体管段31和可径向弯折的柔性管段32,本体管段31和柔性管段32沿内管30的周向分布;柔性管段32的远端与模组支架40相连,模组支架40位于器械通道60中,摄像头模组10安装在模组支架40的远端端面上,摄像头模组10包括镜头、CMOS图像传感芯片等;弹性套管50包裹在本体管段31、柔性管段32和模组支架40的外周,本体管段31、柔性管段32、模组支架40、以及包裹在三者外周的这部分弹性套管50位于外管20远端侧的外部,弹性套管50的近端嵌套在外管20中;模组支架40面向本体管段31的外表面上设有能与器械接触配合的器械配合面41,器械配合面41的延伸方向与摄像头模组10的光轴方向一致,且为器械插入该处时的插入方向。由于将模组支架40安放在器械通道60的远端,故器械通道60在本体管段31和模组支架40的器械配合面41处具有截面缩小的通道缩小段61。
上述远端柔性可变的内窥镜插管结构实施例一中,器械未插入时、或器械未完全插入时,如图9a所示,器械分布在模组支架40的近端侧,器械未到达器械通道60远端处的模组支架40,内管30的柔性管段32处于自然放松状态,内窥镜插管结构远端的最大外径不会超过外管20的外径;并且,将集成有摄像头模组10的模组支架40安放在器械通道60中,故模组支架40和摄像头模组10不会导致内窥镜插管结构在该处的直径增加,从而能将内窥镜插管结构的整体外径尽可能做小。因此,本申请涉及的内窥镜插管结构比较容易穿过人体的狭窄腔道,减少插管插入人体组织时所引起的疼痛感,极大地缓解了插入过程中病人的疼痛感。比如:当宫腔镜中外径大于5mm的内窥镜插管结构插入子宫颈时,很多病人都会感到疼痛;当宫腔镜中外径大于6mm的内窥镜插管结构插入子宫颈时,基本都需要先对宫颈进行扩宫,相应的病人也需要先麻醉。
在内窥镜插管结构的远端插入人体空腔后,操作者在将器械插入器械通道60中。当逐渐插入器械后,器械向前插入到器械通道60的远端、并与模组支架40抵接,此时,如图9b所示,器械的头端会将模组支架40顶起,模组支架40将力传递给内管30远端的柔性管段32,带动内管30的柔性管段32向远离器械的方向发生形变,即柔性管段32径向弯折,也就扩大器械通道60远端的通道缩小段61的截面,允许器械顺利地通过。同时,柔性管段32径向弯折后,导致弹性套管50的远端膨大,则弹性套管50对本体管段31、柔性管段32和模组支架40施加抱紧力,促使模组支架40的器械配合面41紧贴在器械上,也就使得摄像头模组10的俯仰朝向在器械插入前和插入后保持不变,实现了在器械插入后摄像头模组10保持原先的视向角,进而避免对医生的诊断和观察产生干涉,这对于医生的操作来说非常有价值。
在向后抽出器械后,在弹性套管50的作用下,内管30的柔性管段32自动复位。
综上所述,本申请将插管外径做的尽量小的前提下,又能提供尽量大的器械通道60。本实施例中,器械通道60达到9Fr,即内管30的内径为3mm,并将带有9Fr器械通道60的内窥镜插管结构的外径缩小到5mm以内,并且不需要使用尺寸非常小的摄像头模组10来实现这一点。
进一步地,如图4至图6所示,本体管段31和柔性管段32都从内管30的远端一体地轴向延伸出,通过在内管30远端切割加工出本体管段31和柔性管段32,更加容易实现,避免将内管30远端分成几截后再进行拼接。具体说,将内管30的轴向定义为X向,将内管30中与X向相垂直的两个径向定义为Y向和Z向,则本体管段31和柔性管段32都沿X向前后延伸,柔性管段32和本体管段31沿Z向上下相对设置、都为半圆管结构,本体管段31周向的两侧沿Y向左右相对设置,柔性管段32周向的两侧也沿Y向左右相对设置。内管30在其周向上开设有分布在本体管段31和柔性管段32之间的第一切缝33和第二切缝34,第一切缝33分布在本体管段31和柔性管段32的左端侧,第二切缝34分布在本体管段31和柔性管段32的右端侧,第一切缝33和第二切缝34都沿内管30的径向贯通内管30;柔性管段32上开设有径向贯通的第三切缝35,第三切缝35使柔性管段32自身具有柔性。如此,第一切缝33、第二切缝34和第三切缝35允许柔性管段32相对于内管30和本体管段31沿Z向向上或向下弯折。因此,先通过第一切缝33和第二切缝34在内管30的远端切割出本体管段31和柔性管段32,再通过第三切缝35使柔性管段32自身具有柔性、可径向弯折,柔性管段32在Z向上的刚度很小,故柔性管段32在Z向上很容易改变位置,但是,柔性管段32在X向上的刚度很大,故柔性管段32很难沿轴向被拉伸或压缩。
本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第一切缝33和第二切缝34都沿内管30的轴向平直延伸。第三切缝35包括数道都沿内管30的周向延伸的第一周向切缝351和第二周向切缝352,第一周向切缝351和第二周向切缝352沿内管30的轴向间隔分布,第一周向切缝351的左端与第一切缝33接通、右端近邻第二切缝34,第二周向切缝352的右端与第二切缝34接通、左端近邻第一切缝33。如此,柔性管段32既能与内管30为一体式结构,柔性管段32又自身可沿Z向弯折。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切缝33、第二切缝34和第三切缝35可采用其他样式,只需要使柔性管段32在X向上有较大刚度、而在与X向相垂直的Z向上有较小刚度即可。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一切缝33、第二切缝34和第三切缝35的切缝宽度为0.1mm,柔性管段32在轴向上分布在第一周向切缝351和第二周向切缝352之间的每根柔性带的宽度为1mm。
进一步地,如图4至图6所示,柔性管段32的远端还一体地依次设有连接桥36和自由端37,模组支架40外表面的近端开设有容置连接桥36和自由端37的凹陷区44,连接桥36的内壁与模组支架40的外表面贴合,自由端37的内壁与模组支架40的外表面粘接固定,从模组支架40上引出的模组线缆不会与自由端37粘死,而是通过上述弹性套管50包裹固定。特别地,沿内管30的周向,连接桥36的宽度、自由端37的宽度、以及柔性管段32的宽度依次增加,连接桥36和自由端37上无切缝,使得柔性管段32在X向和Y向的刚度都较大,故在前后方向上不容易被轴向拉伸或轴向压缩,在左右方向上不容易发生左右偏摆扭曲,但在上下方向上非常容易地被弯折,再结合模组支架40上器械配合面41与器械的贴合作用,保证插入器械后模组支架40保持固定的俯仰角度,也就使得摄像头模组10的俯仰角度保持不变。
优选地,外管20和内管30的材质都为不锈钢,弹性套管50的材质为硅胶、或乳胶、或塑胶。本实施例中,外管20和内管30都为壁厚0.1mm的不锈钢管,外管20的外径小于5mm,比如4.7mm;弹性套管50为壁厚0.15mm的硅胶管、乳胶管、塑胶管、或者其他弹性较好的管材,弹性应变达到2以上,并符合生物兼容性要求。
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8所示,模组支架40面向本体管段31的外表面上还设有引导斜面42,引导斜面42的远端延伸至器械配合面41的近端,引导斜面42以越朝向远端、越靠近本体管段31的方式倾斜设置。当器械逐渐插入并向前移动至模组支架40处时,器械的头端先与引导斜面42相接触,随着器械的逐步向前插入,器械会一直顶着模组支架40的引导斜面42前移,将模组支架40逐渐地顶开,内管30的柔性管段32逐渐发生形变、逐渐向远离内管30中心轴线的方向向外径向弯折,弹性套管50的远段部分逐渐膨大。优选地,如图1和图7所示,沿内管30的周向,模组支架40的两侧都设有定位台阶部43,定位台阶部43与本体管段31的两侧边缘抵接配合;如此,本体管段31的两侧会与各定位台阶部43的侧壁贴合,能限制模组支架40在本体管段31周向两端的方向上的左右移动,使得模组支架40的位置更加稳固可靠。另外,如图1所示,模组支架40的远端端面上还集成有LED灯70,LED灯70分布在摄像头模组10的左右两侧。如图3所示,本体管段31的远端与模组支架40的远端齐平,模组支架40的外表面还具有与弹性套管50的内壁相贴合的圆弧面,确保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地,外管20和内管30之间可相对转动,则弹性套管50的外壁和外管20的内壁不粘接在一起。如图1和图3所示,外管20和内管30之间的环形空腔、以及外管20和弹性套管50之间的环形空腔连通后构成进水通道或回水通道,外管20远端的管壁上开设有槽口21,该槽口21与外管20和内管30之间的环形空腔连通,槽口21分布在弹性套管50的近端侧,即弹性套管50不会堵住外管20上的槽口21。另外,当外管20和内管30之间的环形空腔、以及外管20和弹性套管50之间的环形空腔连通后构成进水通道时,外管20远端的槽口21作为进水口使用,器械通道60同时兼用作回水通道;或者,当外管20和内管30之间的环形空腔、以及外管20和弹性套管50之间的环形空腔连通后构成回水通道时,外管20远端的槽口21作为回水口使用,器械通道60同时兼用作进水通道。
远端柔性可变的内窥镜插管结构实施例二
远端柔性可变的内窥镜插管结构实施例二在远端柔性可变的内窥镜插管结构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使内窥镜插管结构具有视向角可调的功能。具体说,如图10所示,内管30的远端为一段倾斜设置的摆向段38,本体管段31和柔性管段32都为摆向段38的远端部分;摆向段38相对于内管30的中心轴线可摆动、但不能转动,故摄像头模组10随摆向段38一起摆动、但不能转动,使得摄像头模组10的观察方向沿着一个圆锥摆线方向变动,进而实现非0的视向角;但摄像头模组10不能转动、始终保持正立,避免摄像头模组10的输出图像发生倾斜。因此,该结构既实现了非0视向角,又避免摄像头模组10的输出图像发生倾斜。
进一步地,实现内管30的摆向段38可摆动、但不能转动的优选结构为:如图10所示,内管30还包括轴向平直延伸的内管本体段39、以及可弯曲的半柔性段310,内管本体段39连接在内窥镜中的固定部分上,比如内管本体段39连接在内窥镜的水仓上,由此限制了内管30的转动,半柔性段310的近端和远端分别与内管本体段39的远端和摆向段38的近端相固定,固定方式可以为胶粘固定;外管20可转动的套设在内管30的外周,外管20包括对应套在内管本体段39外周的外管本体段22、对应套在半柔性段310外周的弯曲连接段23、以及对应套在摆向段38外周的倾斜段24,外管本体段22、弯曲连接段23和倾斜段24依次相连,外管20的弯曲连接段23迫使半柔性段310呈弯曲状态。在使外管20绕内管30的中心轴线转动时,在水仓的限制下内管30不转动,但由于外管20是刚性的,在内管30远端半柔性段310的作用下,外管20远端的倾斜段24会迫使内管30的半柔性段310弯曲、以及内管30的摆向段38摆动,摆向段38摆动的轨迹类似沿着一个圆锥摆线方向运动,摆向段38带动摄像头模组10绕内管30的中心轴线摆动、但不转动,故摄像头模组10在外管20转动过程中沿着一个圆锥摆线方向运动、但始终保持正立,既改变了摄像头模组10的视向角,摄像头模组10可以实现更大的视场,又避免了摄像头模组10的输出图像发生倾斜。
半柔性段310的实现方式可以为:半柔性段310包括蛇骨管体、以及套在蛇骨管体外周的热缩套,蛇骨管体是由薄钢管加工出蛇骨结构后形成,热缩套的近端和远端分别延伸至内管本体段39和摆向段38,热缩套起到防漏水的作用。或者:半柔性段310为柔性橡胶管或波纹管。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1)

1.一种远端柔性可变的内窥镜插管结构,包括外管(20)、装配在外管(20)中的内管(30)、模组支架(40)、以及安装在模组支架(40)远端端面上的摄像头模组(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套管(50),所述内管(30)的内空腔为轴向贯通的器械通道(60),所述内管(30)的远端处固设有本体管段(31)、以及与本体管段(31)沿内管(30)周向分布且自身可径向弯折的柔性管段(32),所述柔性管段(32)的远端与模组支架(40)相连,所述模组支架(40)位于器械通道(60)中,所述模组支架(40)面向本体管段(31)的外表面上设有能与器械接触配合的器械配合面(41),所述器械配合面(41)的延伸方向与摄像头模组(10)的光轴方向一致,所述器械通道(60)在本体管段(31)和器械配合面(41)处具有截面缩小的通道缩小段(61),所述弹性套管(50)包裹在本体管段(31)、柔性管段(32)和模组支架(40)的外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插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支架(40)面向本体管段(31)的外表面上还设有引导斜面(42),所述引导斜面(42)的远端延伸至器械配合面(41)的近端,所述引导斜面(42)以越朝向远端、越靠近本体管段(31)的方式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插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管段(31)和柔性管段(32)都从内管(30)的远端一体地轴向延伸出,所述内管(30)在其周向上开设有分布在本体管段(31)和柔性管段(32)之间、且都径向贯通的第一切缝(33)和第二切缝(34),所述柔性管段(32)上开设有径向贯通的第三切缝(35),所述第一切缝(33)、第二切缝(34)和第三切缝(35)允许柔性管段(32)相对于内管(30)和本体管段(31)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插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缝(33)和第二切缝(34)都沿内管(30)的轴向平直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插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切缝(35)包括数道都沿内管(30)的周向延伸的第一周向切缝(351)和第二周向切缝(352),所述第一周向切缝(351)和第二周向切缝(352)沿内管(30)的轴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周向切缝(351)的一端与第一切缝(33)接通、另一端近邻第二切缝(34),所述第二周向切缝(352)的一端与第二切缝(34)接通、另一端近邻第一切缝(3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插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管段(32)的远端一体地依次设有连接桥(36)和自由端(37),所述连接桥(36)的内壁与模组支架(40)的外表面贴合,所述自由端(37)的内壁与模组支架(40)的外表面粘接;沿所述内管(30)的周向,所述连接桥(36)的宽度、自由端(37)的宽度、以及柔性管段(32)的宽度依次增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插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管段(31)的远端与模组支架(40)的远端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插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内管(30)的周向,所述模组支架(40)的两侧都设有定位台阶部(43),所述定位台阶部(43)与本体管段(31)的两侧边缘抵接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插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0)和内管(30)之间可相对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插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0)和内管(30)之间的环形空腔、以及外管(20)和弹性套管(50)之间的环形空腔连通后构成进水通道或回水通道,所述外管(20)远端的管壁上开设有槽口(21),该槽口(21)与外管(20)和内管(30)之间的环形空腔连通;所述弹性套管(50)的近端嵌套在外管(20)中,所述槽口(21)分布在弹性套管(50)的近端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插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0)和内管(30)的材质都为不锈钢,所述弹性套管(50)的材质为硅胶、或乳胶、或塑胶。
CN202210964007.XA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远端柔性可变的内窥镜插管结构 Pending CN1176178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4007.XA CN117617865A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远端柔性可变的内窥镜插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4007.XA CN117617865A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远端柔性可变的内窥镜插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17865A true CN117617865A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23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64007.XA Pending CN117617865A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远端柔性可变的内窥镜插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1786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60179A (zh) * 2024-03-08 2024-04-12 深圳科思明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钳道内窥镜及手术系统
CN117860179B (zh) * 2024-03-08 2024-05-31 深圳科思明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钳道内窥镜及手术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60179A (zh) * 2024-03-08 2024-04-12 深圳科思明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钳道内窥镜及手术系统
CN117860179B (zh) * 2024-03-08 2024-05-31 深圳科思明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钳道内窥镜及手术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135561A1 (en) Medical device introduction system and associated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ES2627667T3 (es) Dispositivo hueco de articulación que se puede torcer
US20180199797A1 (en) Medical device introduction and imaging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
US20140316207A1 (en) Platform for Laryngeal Microsurgery
US20110046442A1 (en) Insertion path securing apparatus and mantle tube
WO2006085620A1 (ja) 内視鏡用可撓管及び内視鏡装置
JPH06197900A (ja) 管内マニユプレーター
KR20010031806A (ko) 비디오 직장 내시경
JP2004195037A (ja) 医療用処置器具の挿入ポート
CN218832725U (zh) 一种视向角可调的内窥镜结构
EP2428157A1 (en) Intuitive, multi-function, ergonomic endoscopic system with a sheath of varying elasticity and a tip which fits natural orifices
CN115444352A (zh) 宫腔内窥镜及系统
JP2014519925A (ja) 内視鏡システムアダプター
JP4383115B2 (ja) 内視鏡システム
CN117617865A (zh) 一种远端柔性可变的内窥镜插管结构
JP4499479B2 (ja) 内視鏡用オーバーチューブおよび小腸内視鏡システム
JP3325103B2 (ja) カバー方式の内視鏡
CN115969295A (zh) 一种内窥镜复合插入部的刚度调节机构及内窥镜
JP3537180B2 (ja) カバー方式内視鏡
CN111938559A (zh) 一种消化内科用新型肠窥镜
JP3342140B2 (ja) カバー式内視鏡
JP2006247287A (ja) 内視鏡カバ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内視鏡装置
JP4847175B2 (ja) 内視鏡システム、及び内視鏡挿入補助具
CN214804582U (zh) 一种鼻腔内窥镜
CN215605549U (zh) 一种水电气三通医疗用电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