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98676A - 血压测量方法、气囊组件以及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血压测量方法、气囊组件以及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98676A
CN117598676A CN202311356052.8A CN202311356052A CN117598676A CN 117598676 A CN117598676 A CN 117598676A CN 202311356052 A CN202311356052 A CN 202311356052A CN 117598676 A CN117598676 A CN 1175986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filling
diaphragm
wearable device
compre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560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杭
潘易辰
吴英超
曾子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5605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986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986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986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2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61B5/0004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hysiological signal transmit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61B5/0015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telemetry system
    • A61B5/002Monitoring the patient using a local or closed circuit, e.g. in a room or buil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108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from analysis of pulse wave characteris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141Details of apparatus construction, e.g. pump units or housings therefor, cuff pressurising systems, arrangements of fluid conduits or circui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2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 A61B5/02233Occlud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 A61B5/681Wristwatch-type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opera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Accessories for medical measuring apparatus
    • A61B2560/02Operational features
    • A61B2560/0204Operational features of power management
    • A61B2560/0214Operational features of power management of power generation or supp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02Details of sen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vivo measurements
    • A61B2562/0247Pressure senso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Physiolog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ntistry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血压测量方法、气囊组件以及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包括气囊组件,气囊组件用于佩戴在待测部位,气囊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填充气囊和压迫气囊;血压测量方法包括:响应于控制指令对填充气囊进行充气;获取填充气囊的第一压力信号,并判断第一压力信号是否到达第一阈值,若是则停止对填充气囊充气;并对压迫气囊进行充气;获取压迫气囊的第二压力信号,并判断第二压力信号是否到达第二阈值,若是则停止对压迫气囊充气;根据第二压力信号获取待测部位的血压信息。通过分时对填充气囊和压迫气囊分别进行充气,可以降低压迫气囊的膨胀体积,从而减小或者避免压迫气囊产生褶皱,进而可以提升血压测量精度。

Description

血压测量方法、气囊组件以及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可穿戴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血压测量方法、气囊组件以及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如今的人们也愈发重视身体健康。以血压测量为例,为了能够较为方便的知晓自身的血压情况,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佩戴便携性较高且具有血压检测功能的智能手表,以在日常生活中实时了解自身的血压信息。目前,常见的智能手表一般在表带上设置气囊,并利用气囊膨胀对用户腕部内的血管进行压迫,以实现血压检测功能。然而,由于气囊在充气膨胀后易产生褶皱,从而影响测量精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血压测量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气囊组件,所述气囊组件被配置为用于佩戴在待测部位以获取所述待测部位的血压信息,所述气囊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填充气囊和压迫气囊;其中,所述血压测量方法包括:响应于控制指令对所述填充气囊进行充气;获取所述填充气囊的第一压力信号,并判断所述第一压力信号是否到达第一阈值,若是则停止对所述填充气囊充气;并对所述压迫气囊进行充气;获取所述压迫气囊的第二压力信号,并判断所述第二压力信号是否到达第二阈值,若是则停止对所述压迫气囊充气;根据所述第二压力信号获取所述待测部位的血压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血压测量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气囊组件,所述气囊组件被配置为用于佩戴在待测部位以获取所述待测部位的血压信息,所述气囊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填充气囊和压迫气囊;其中,所述血压测量方法包括:响应于控制指令对所述填充气囊进行充气;获取所述填充气囊的第一压力信号,并判断所述第一压力信号是否到达第一阈值,若是则停止对所述填充气囊充气;并对所述压迫气囊进行充气;获取所述填充气囊的第三压力信号,并判断所述第三压力信号是否到达第三阈值,若是则停止对所述压迫气囊进行充气;根据所述第三压力信号获取所述待测部位的血压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气囊组件,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所述气囊组件被配置为用于佩戴在待测部位以获取所述待测部位的血压信息;所述气囊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填充气囊和压迫气囊;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被配置为通过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血压测量方法获取所述待测部位的血压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以及绑带机构;所述绑带机构包括绑带组件以及气囊组件,所述绑带组件与所述设备本体连接、并与所述设备本体围设形成佩戴空间;所述气囊组件设于所述绑带组件朝向所述佩戴空间的一侧上;其中,所述气囊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填充气囊和压迫气囊;所述可穿戴设备被配置为通过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血压测量方法获取待测部位的血压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压测量方法、气囊组件以及可穿戴设备,通过分时对填充气囊和压迫气囊分别进行充气,使得在初始加压阶段填充气囊通过充气膨胀以填充气囊组件与待测部位之间的缝隙,直至出现脉搏波信号后停止向填充气囊充气并对压迫气囊进行充气以进入测量加压阶段,可以降低压迫气囊的膨胀体积,从而减小或者避免压迫气囊产生褶皱,进而可以提升血压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血压测量方法中的波形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框图;
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气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实施例中气囊组件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6是图4实施例中气囊组件沿Ⅴ-Ⅴ向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气囊组件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8是图7实施例中气囊组件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血压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的气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中的气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血压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血压测量方法中的波形示意图。其中,该血压测量方法可以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可以满足用户对血压进行实时测量的需求,因而逐渐被广泛使用。可穿戴设备的血压测量部件主要由气囊、气泵以及压力传感器组成。在测量血压时,可穿戴设备控制气泵向气囊充气,使得气囊加压膨胀,压迫待测部位(例如用户的腕部等部位)的动脉。由于气囊与用户的动脉紧贴,因此,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气囊的压力实现对动脉附近压力值的检测,进而实现对用户血压的测量。
示例性地,气囊在充气升压的过程中,可穿戴设备中的压力传感器可实时检测到气囊的实时压力。可穿戴设备根据实时压力可以生成如图1中的原始信号。如图1所示,在初始加压阶段,气囊中的压力值与用户动脉的压力值还有一定差距,所以在原始信号中表现为平滑上升。而在初始加压阶段结束之后,气囊中的压力值与用户动脉的压力值比较接近,所以在原始信号中(如图1所示脉搏波出现阶段)就会出现细微但连续波动的脉搏波信号。可穿戴设备通过分析该原始信号,可以获取线性变化的静压力信号以及波动的具有特征信息的脉搏波信号,进而可以根据静压力信号和脉搏波信号的特征信息获取用户的血压信息。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的组成结构示意框图。可穿戴设备10可为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眼睛、智能手表、血压手表或血压腕带等具备血压测量功能的设备,本申请对其具体形态不作特殊限制。
可穿戴设备10可以包括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110、存储单元120、气泵130、气囊140以及压力传感器150。这些部件可通过通信线路160连接。可穿戴设备10还可以包括佩戴件170,用户可以通过佩戴件170将可穿戴设备10佩戴在待测部位(例如用户的腕部等部位)上。其中,MCU 110可以用于控制和处理信息,负责信号检测和对其他部件进行控制。
存储单元120可以用于存储预设压力值。该预设压力值是脉搏波信号出现时气囊140的可能压力值,预设压力值还可以是气囊140阻止局部脉搏搏动时的可能压力值,可根据大量用户的样本数据确定。可穿戴设备10根据该预设压力值可以确定脉搏波信号是否会出现或消失。
气泵130可以在MCU 110的控制下,对气囊140进行充气加压或对气囊140进行放气。
气囊140可以由聚氯乙烯或硅胶等材料构成。在不充气的情况下气囊140呈扁平状,一旦往气囊140中充气,气囊140就会慢慢鼓胀起来,压迫待测部位。此时,气囊140的压力值的变化与待测部位的脉动可以形成对应的关系。可选地,气囊140上至少设置有两个连接孔,其中,一个连接孔可以用于连接气泵130,以实现气囊140的充气或放气,另一个连接孔可以用于连接压力传感器150,以实现压力传感器150对于气囊140的压力值的实时拾取。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压力传感器150是通过连接孔与气囊140连接的,因此,压力传感器150拾取的压力值严格上来说是连接孔处气囊140的压力值。而气囊140中用于连接气泵130的连接孔附近的压力值较大,而远离该连接孔的区域的压力值则相对较小。但是,由于气囊140的尺寸比较小,气囊140中的压力值分布差异也不会很大,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认为气囊140中的压力值是均匀分布的。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认为压力传感器150拾取的连接孔处气囊140的压力值即为气囊140的压力值。
其中,MCU 110也可以称为处理器,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示例性的,MCU 110可以接收压力传感器150传送的气囊140中的压力值,并根据该压力值确定压力信号,如确定第一压力信号或第二压力信号。
存储单元120也可以称为内部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可穿戴设备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MCU 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单元120的指令,从而执行可穿戴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MCU 110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单元120中的指令,在接收到测量血压的操作后,作为对该操作的响应,执行相应的事件,例如,MCU 110可以根据气囊140中的压力值超过预设压力值之后采集到的初始加压阶段的原始信号的曲线来获取血压测量值。存储单元120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可穿戴设备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压力信号等)等。此外,存储单元1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storage,UFS)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示意的各模块间的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可穿戴设备的结构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也可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连接方式,或多种连接方式的组合。
另外,本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可穿戴设备的具体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例如,可穿戴设备还可以包括以下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充电管理模块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在一些有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可以通过USB接口接收有线充电器的充电输入。在一些无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无线充电输入。充电管理模块为可穿戴设备的电池充电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为可穿戴设备供电。电源管理模块用于连接可穿戴设备的电池。电源管理模块接收电池和/或充电管理模块的输入,为MCU 110、存储单元120、气泵130控制单元等供电。电源管理模块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也可以设置于处理器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和充电管理模块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器件中。
可穿戴设备还可具备无线通信功能,其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移动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天线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可穿戴设备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可以提供应用在可穿戴设备上的包括第3代移动通信技术(The3rdGenera tion Telecommunica tion,3G)/第4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4rd Genera tionTelecommunication,4G)/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5rd Generation Telecommunication,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可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可由天线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其中,调制器用于将待发送的低频基带信号调制成中高频信号。解调器用于将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解调为低频基带信号。随后解调器将解调得到的低频基带信号传送至基带处理器处理。低频基带信号经基带处理器处理后,被传递给应用处理器。应用处理器可通过可穿戴设备的音频设备(不限于扬声器,受话器等)输出声音信号,或通过可穿戴设备的显示屏显示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是独立的器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独立于处理器,与移动通信模块或其他功能模块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可以提供应用在可穿戴设备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 networks,WLAN)、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和/或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经由天线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还可以从处理器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可穿戴设备还可具备显示功能。例如,可通过GPU,显示屏,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显示屏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 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和/或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QLED)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可穿戴设备还可具备拍摄功能,例如,其可以通过ISP、摄像头、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
ISP用于处理摄像头反馈的数据。摄像头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物体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给ISP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ISP将数字图像信号输出到DSP加工处理。DSP将数字图像信号转换成标准的RGB,YUV等格式的图像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1个或N个摄像头,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处理数字信号,除了可以处理数字图像信号,还可以处理其他数字信号。例如,当可穿戴设备在频点选择时,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对频点能量进行傅里叶变换等。
视频编解码器用于对数字视频压缩或解压缩。可穿戴设备可以支持一种或多种视频编解码器。这样,可穿戴设备可以播放或录制多种编码格式的视频,例如:动态图像专家组(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MPEG)1、MPEG2、MPEG3、和/或MPEG4等。
NPU为神经网络(neural-network,NN)计算处理器,通过借鉴生物神经网络结构,例如借鉴人脑神经元之间传递模式,对输入信息快速处理,还可以不断的自学习。通过NPU可以实现可穿戴设备的智能认知等应用,例如:图像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文本理解等。
可穿戴设备还可包括外部存储器接口,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可穿戴设备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与处理器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可穿戴设备还可实现音频功能,如可以通过音频模块,扬声器,受话器,麦克风,耳机接口,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可穿戴设备还可包括指示器,如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以用于指示消息、未接来电、和/或通知等。SIM卡接口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或从SIM卡接口拔出,实现和可穿戴设备的接触和分离。可穿戴设备可以支持1个或N个SIM卡接口,N为大于1的正整数。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10可以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或者是袖带式血压计等等,下面仅以可穿戴设备10为智能手表进行举例说明。如图3所示,可穿戴设备10可以包括:设备本体100和绑带机构200。其中,设备本体100可以与绑带机构200连接,并能够与绑带机构200共同围设形成佩戴空间101,且用户可通过佩戴空间101将设备本体100和绑带机构200佩戴在待测部位上。同时,绑带机构200还能够在设备本体100的控制下发生膨胀或收缩,以在膨胀时压迫用户待测部位内的血管,并配合设备本体100对用户的血压进行测量。
在本实施例中,绑带机构200与用户待测部位相接触的一侧可以具有透气性高的优点,有助于减少用户待测部位和绑带机构200之间的积汗,从而提高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10的舒适度。
示例性地,当可穿戴设备10为智能手表时,设备本体100则可以为智能手表的表头,且设备本体100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诸如语音通话、视频聊天等沟通服务,还可以监测用户的日常运动情况、身体健康状况等数据指标。例如,设备本体100可以设置有诸如气泵、显示屏、摄像头、扬声器、麦克风、重力传感器、惯性传感器、PPG(Photo Plethysmo Graphy)传感器以及ECG(Electro Cardio Graphy)传感器等功能器件,以实现设备本体100前述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设备本体100内的气泵可以与绑带机构200连接,并能够对绑带机构200进行充放气,以控制绑带机构200膨胀或收缩。
绑带机构200可以与设备本体100的相对两侧连接,并能够与设备本体100共同围设形成佩戴空间101。
如图3所示,绑带机构200可以包括:绑带组件210和气囊组件220。其中,绑带组件210可以与设备本体100的相对两侧连接,并能够与设备本体100共同围设形成前述的佩戴空间101。气囊组件220可以设于绑带组件210朝向佩戴空间101的一侧上,并与设备本体100内的气泵连接,且气囊组件220可以在设备本体100的控制下发生膨胀或收缩,以压迫用户待测部位内的血管,从而与设备本体100配合对用户的血压进行测量。在本实施例中,气囊组件220与用户相接触的一侧可以具有透气性高的优点,有助于减少用户腕部和气囊组件220之间的积汗,从而提高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10的舒适度。
可以理解的,图3实施例中的气囊组件220可以理解为图2实施例中的气囊140,图3实施例中的绑带组件210可以理解为图2实施例中的佩戴件170,图3实施例中未尽详述的技术特征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
示例性地,当可穿戴设备10为智能手表时,绑带组件210则可以为智能手表的表带,且绑带组件210可以包括:绑带本体211和连接件212。如图3所示,绑带本体211的一端可以与设备本体100的一侧固定或可拆卸地连接,且绑带本体211的另一端可以穿过设备本体100另一相对侧上的连接环102,并弯折套设在连接环102上,使得设备本体100能够与绑带本体211共同围设形成前述的佩戴空间101。连接件212可以设于绑带本体211穿过连接环102的另一端上,且连接件212可以在绑带本体211的另一端弯折后与绑带本体211背离佩戴空间101一侧上的配合部213可拆卸地连接,以固定绑带本体211另一端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12和配合部213具体可以为魔术贴。或者是,连接件212和配合部213也可以分别是金属扣及扣位。当然,连接件212和配合部213的类型也可以不限于此,本实施例在此不一一赘述。
可选地,除了上述采用单根绑带本体211与设备本体100围设形成佩戴空间101外,也可以采用两根绑带本体211与设备本体100共同围设形成佩戴空间101。例如,设备本体100的相对两侧可以分别与两根绑带本体211的一端固定或可拆卸地连接,且两根绑带本体211的另一端可以互相连接,使得设备本体100能够与两根绑带本体211共同围设形成佩戴空间101。例如,两根绑带本体211的另一端上可以分别设有连接件212和配合部213,以利用连接件212和配合部213进行可拆卸地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气囊组件220可以覆盖于两根绑带本体211中任意一根朝向佩戴空间101的一侧上,或者是覆盖于两根绑带本体211朝向佩戴空间101的一侧上,仅需气囊组件220位于佩戴空间101内能够压迫用户腕部实现血压测量功能即可。
气囊组件220设于绑带本体211朝向佩戴空间101的一侧上,并与设备本体100连接有绑带本体211的一侧连接,且气囊组件220还与设备本体100内的气泵相连通,使得气囊组件220能够在设备本体100的控制下发生膨胀或收缩。
请结合参阅图4至图6,图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气囊组件220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实施例中气囊组件220的结构拆分示意图,图6是图4实施例中气囊组件220沿Ⅴ-Ⅴ向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气囊组件220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膜片221、第二膜片222、第三膜片223、第四膜片224。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示例性地,第一膜片221与第二膜片222层叠设置,且第一膜片221与第二膜片222共同围设形成有第一空腔2201。其中,第二膜片222开设有连通第一空腔2201的透气孔c。可选地,第一膜片221和第二膜片222的边缘位置可以热熔连接,使得第一膜片221和第二膜片222可以共同围设形成第一空腔2201,且热熔连接的方式还有利于提高第一空腔2201的密封性。当然,第一膜片221和第二膜片222的连接方式也可以不限于此,仅需第一膜片221和第二膜片222能够围设形成第一空腔2201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地,第三膜片223与第二膜片222层叠设置,并位于第二膜片222背离第一膜片221的一侧上,且第三膜片223还与第二膜片222共同围设形成与设备本体100相连通的第二空腔2202。其中,透气孔c分别与第一空腔2201和第二空腔2202连通。可选地,第三膜片223和第二膜片222的边缘位置也可以热熔连接,使得第三膜片223和第二膜片222可以共同围设形成第二空腔2202,且热熔连接的方式还有利于提高第二空腔2202的密封性。当然,第三膜片223和第二膜片222的连接方式也可以不限于此,仅需第三膜片223和第二膜片222能够围设形成第二空腔2202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设备本体100可以与第一空腔2201和/或第二空腔2202相连通,并能够同步对第一空腔2201和第二空腔2202进行充放气。
可选地,透气孔c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且多个透气孔c可沿气囊组件220在展平状态下的长度方向依次进行排布。其中,多个透气孔c的孔径可以相同或不同。可以理解的是,前述透气孔c的设置方式仅为示例性说明,透气孔c具体的布设方式及孔径大小也可以根据设计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空腔2201和第二空腔2202的形成方式还可以有别于上述实施例。例如,第一膜片221围设形成有第一空腔2201,第二膜片222和第三膜片223共同围设形成有第二空腔2202。又如,第一膜片221和第二膜片222共同围设形成有第一空腔2201,第三膜片223围设形成有第二空腔2202。
示例性地,第一膜片221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子膜片和第二子膜片,第一子膜片与第二子膜片共同围设形成有第一空腔2201。第二膜片222与第三膜片223共同围设形成有第二空腔2202。其中,第一膜片221的第一子膜片或第二子膜片与第二膜片222连接。当第一膜片221的第一子膜片与第二膜片222连接时,第一膜片221的第一子膜片和第二膜片222上分别开设有连通第一空腔2201和第二空腔2202的透气孔。该实施方式具体可参考图7和图8中所示的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结构。
示例性地,第四膜片224与第三膜片223层叠设置,并位于第三膜片223背离第二膜片222的一侧上,且第四膜片224还与第三膜片共同围设形成与设备本体100相连通的第三空腔2203。示例的,第三空腔2203与第一空腔2201、第二空腔2202不连通,设备本体100可以与第三空腔2203相连通,并能够对第三空腔2203进行充放气。可选地,第四膜片224和第三膜片223的边缘位置也可以热熔连接,使得第四膜片224和第三膜片223可以共同围设形成第三空腔2203,且热熔连接的方式还有利于提高第三空腔2203的密封性。当然,第四膜片224和第三膜片223的连接方式也可以不限于此,仅需第四膜片224和第三膜片223能够围设形成第三空腔2203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第三膜片223和第四膜片224可以共同构成填充气囊,且当设备本体100向第三空腔2203内充气后,使得填充气囊能够填充用户待测部位与气囊组件220之间的间隙。同时,第一膜片221、第二膜片222以及第三膜片223可以共同构成压迫气囊,且当设备本体100向第一空腔2201和/或第二空腔2202内充气后,使得压迫气囊能够进一步对用户的待测部位进行压迫,以对用户的脉搏波进行测量、并可以在充气到一定程度时阻断用户待测部位内的血管。
其中,压迫气囊在发生膨胀时可以配合设备本体100,使得设备本体100可以通过测量的数据计算得到用户的血压数据。
通过上述设置,将气囊组件220分别设置为呈层叠状态的填充气囊和压迫气囊,并利用填充气囊填充用户待测部位和气囊组件220之间的缝隙、以及利用压迫气囊实现对用户待测部位的压迫以及对用户脉搏波的测量,可以减少压迫气囊在压迫时产生的褶皱、以增大压迫面积,从而可以提高设备本体100通过气囊组件220进行血压测量的精度。换言之,填充气囊为单层气囊,可以较快速地发生膨胀以提升填充效率。压迫气囊为双层气囊,能够形成有效压迫。
举例来说,当用户需要进行血压测量时,设备本体100向第三空腔2203内充气,使得填充气囊发生膨胀,以填充用户待测部位和气囊组件220之间的间隙。当填充气囊膨胀到预设条件(例如,压力大小或时间长短等)后,设备本体100可以向第一空腔2201和第二空腔2202内充气,使得压迫气囊发生膨胀与设备本体100相配合对用户的脉搏波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的数据计算得到用户的血压数据,从而完成对用户的血压测量。同时,在压迫气囊膨胀的过程中,设备本体100可以停止向第三空腔2203内充气,并保持填充气囊的膨胀状态,以确保压迫气囊的膨胀行程在较小范围内,从而减少或者避免压迫气囊在压迫时产生的褶皱。
在一些实施例中,填充气囊和压迫气囊可以均为单层气囊。也可以采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测量方法。
可以理解的,上述仅示例性地说明了构成填充气囊和压迫气囊的膜片结构,但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膜片结构。
示例性地,为了实现第二空腔2202与设备本体100内气泵的连通,第二膜片222上设有第一延伸部2001,第三膜片223上设有第二延伸部2002。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延伸部2001与第二膜片222的端部连接,第二延伸部2002与第三膜片223的端部连接,且第一延伸部2001和第二延伸部2002可以层叠设置,并共同围设形成有与第二空腔2202连通的第一导气空间。同时,第一延伸部2001和第二延伸部2002可以直接或间接与设备本体100连接,例如可插入设备本体100上的导气结构(与气泵相连通),或供设备本体100上的导气结构(与气泵连通)插入,或者,与表带相连通,通过表带上的导通通道与设备本100的气泵连通,使得第一导气空间能够连通设备本体100和第二空腔2202,从而实现设备本体100对第二空腔2202的充放气。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可选地,第一延伸部2001和第二延伸部2002的边缘位置也可以热熔连接,使得第一延伸部2001和第二延伸部2002能够共同围设形成第一导气空间,且热熔连接的方式还有利于提高第一导气空间的密封性。当然,第一延伸部2001和第二延伸部2002的连接方式也可以不限于此,仅需第一延伸部2001和第二延伸部2002能够围设形成第一导气空间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气囊组件220还可以包括:设于第一延伸部2001或第二延伸部2002上的第一气嘴226。其中,第一气嘴226能够插入设备本体100上的导气结构,并分别连通气泵和第一导气空间。例如,第一气嘴226可以穿设于第二延伸部2002,以连通第一导气空间,且第一气嘴226还可以凸出于第二延伸部2002背离第一延伸部2001的一侧设置,使得第一气嘴226能够从设备本体100朝向佩戴空间101的一侧上插入导气结构内,以连通第一导气空间和气泵。同理,第一气嘴226也可以穿设于第一延伸部2001,以连通第一导气空间,且第一气嘴226还可以凸出第一延伸部2001背离第二延伸部2002的一侧设置,使得第一气嘴226能够从设备本体100背离佩戴空间101的一侧上插入导气结构。即,第一气嘴226具体的布设位置可以根据与设备本体100进行装配的方向和位置进行适应性调整,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此外,在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延伸部2001可以设于第一膜片221上,以使得第一空腔2201与设备本体100内气泵的连通。
示例性地,为了实现第三空腔2203与设备本体100内气泵的连通,第四膜片224上设有第三延伸部2003,第二膜片222还设有第四延伸部2004。第三延伸部2003与第四膜片224的端部连接,第四延伸部2004与第二膜片222的端部连接,且第三延伸部2003和第四延伸部2004可以层叠设置,并共同围设形成有与第三空腔2203连通的第二导气空间。同时,第三延伸部2003和第四延伸部2004可以共同直接或间接与设备本体100连接,例如可插入设备本体100上的导气结构(与气泵相连通),或供设备本体100上的导气结构(与气泵连通)插入,或者,与表带相连通,通过表带上的导通通道与设备本100的气泵连通,使得第二导气空间能够连通设备本体100和第三空腔2203,从而实现设备本体100对第三空腔2203的充放气。
可选地,第三延伸部2003和第四延伸部2004的边缘位置也可以热熔连接,使得第三延伸部2003和第四延伸部2004能够共同围设形成第二导气空间,且热熔连接的方式还有利于提高第二导气空间的密封性。当然,第三延伸部2003和第四延伸部2004的连接方式也可以不限于此,仅需第三延伸部2003和第四延伸部2004能够围设形成第二导气空间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第四延伸部2004除了可以设于第二膜片222上,也可以设于第三膜片223上,仅需第四延伸部2004可以与第三延伸部2003层叠设置,并能够与第三延伸部2003共同围设形成第二导气空间即可。
可选地,气囊组件220还可以包括:设于第三延伸部2003或第四延伸部2004上的第二气嘴227。其中,第二气嘴227还能够插入设备本体100上的导气结构,并分别连通气泵和第二导气空间。例如,第二气嘴227可以穿设于第三延伸部2003,以连通第二导气空间,且第二气嘴227还可以凸出于第三延伸部2003背离第四延伸部2004的一侧设置,使得第二气嘴227能够从设备本体100朝向佩戴空间101的一侧上插入导气结构内,以连通第二导气空间和气泵。同理,第二气嘴227也可以穿设于第四延伸部2004,以连通第二导气空间,且第二气嘴227还可以凸出第四延伸部2004背离第三延伸部2003的一侧设置,使得第二气嘴227能够从设备本体100背离佩戴空间101的一侧上插入导气结构。第二气嘴227具体的布设位置可根据与设备本体100进行装配的方向和位置进行适应性调整,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此外,为了提高装配便利性,第一气嘴226和第二气嘴227优选连接于设备本体100的同一侧上。
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气囊组件220还能够与绑带组件210可拆卸地连接,以实现气囊组件220和绑带组件210之间的可拆卸。例如,第四膜片224上可以设有连接扣228(图5示出),且该连接扣228可以凸出于第四膜片224背离第三膜片223的一侧设置,而绑带本体211朝向佩戴空间101内的一侧上可以设有与连接扣228相配合的扣位(图未示出),使得气囊组件220和绑带组件210能够利用相配合的连接扣228及扣位进行可拆卸地连接。当然,除了连接扣228及扣位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外,气囊组件220和绑带组件210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如魔术贴)。可选地,气囊组件220也可以通过熔接或者缝制等不可拆的方式固定在绑带组件210上。
如前述,当连接扣228设于第四膜片224上、并与绑带本体211配合连接时,填充气囊位于绑带本体211和压迫气囊之间。又如,连接扣228可以设于第一膜片221上,绑带本体211朝向佩戴空间101内的一侧上可以设有与连接扣228相配合的扣位,此时,压迫气囊位于绑带本体211和填充气囊之间。即填充气囊和压迫气囊的相对位置可变。
请参阅图7和图8,图7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气囊组件220的结构拆分示意图,图8是图7实施例中气囊组件220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气囊组件220还可以包括:气囊套229。气囊套229可以包覆气囊组件220远离绑带本体211的部分区域设置,以隔离气囊组件220和用户腕部起到透气防汗的作用。此外,气囊套229朝向绑带本体211的一侧还设有开口2291,且气囊套229能够发生形变扩大开口2291,使得气囊组件220能够通过开口2291从气囊套229内拆出。
其中,第一膜片221设于气囊套229内,并能够将气囊套229撑开,使得气囊套229能够在第一膜片221的支撑下保持平整,以降低气囊套229出现较大褶皱的概率。第二膜片222设于第一膜片221和第三膜片223,并位于气囊套229和绑带本体211之间,且气囊套229朝向第二膜片222的一侧具有开口2291。
示例性地,第一膜片221可以包括:第一子膜片2211和第二子膜片2212。第一子膜片2211与第二子膜片2212层叠设置,并位于第二子膜片2212和第二膜片222之间,且第一子膜片2211还与第二子膜片2212共同围设形成有第一空腔2201。同时,第一子膜片2211被配置用于与气囊套229具有开口2291的一侧相对设置,并能够通过开口2291与第二膜片222连接,且第一子膜片2211还开设有连通第二膜片222内和第一空腔2201的第一透气孔d。设备本体100则可通过第二膜片222和第一透气孔d对第一空腔2201进行充放气,以使第一膜片221发生膨胀或收缩。
在一些实施例中,围成第一导气空间的第一延伸部2001和第二延伸部2002设置在第二膜片222和第三膜片223上,因此气囊套229可以方便拆卸的安装在第一膜片221上,清洗更换时无需拆下气囊,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地,第一子膜片2211和第二子膜片2212的边缘位置可以热熔连接,使得第一子膜片2211和第二子膜片2212可以共同围设形成第一空腔2201,且热熔连接的方式还有利于提高第一空腔2201的密封性。当然,第一子膜片2211和第二子膜片2212的连接方式也可以不限于此,仅需第一子膜片2211和第二子膜片2212能够围设形成第一空腔2201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第二膜片222与第三膜片223层叠设置,并位于气囊套229设有开口2291的一侧上,且第二膜片222还与第三膜片223共同围设形成与设备本体100相连通的第二空腔2202。同时,第二膜片222对应开口2291的区域还与第一子膜片2211连接,并开设有连通第一透气孔d和第二空腔2202的第二透气孔e,使得设备本体100不仅能够对第二空腔2202进行充放气,还能够通过第一透气孔d和第二透气孔e对第一空腔2201进行充放气,以实现第一膜片221和第二膜片222的膨胀或收缩。
可选地,第二膜片222与第一子膜片2211对应开口2291的区域也可以热熔连接,使得第二膜片222和第一子膜片2211在开口2291内还能够共同围设形成密封空间f,且第一透气孔d和第二透气孔e均可以与密封空间f相连通。即,第一子膜片2211显露于密封空间f内的区域可以开设有第一透气孔d,而第二膜片222显露于密封空间f内的区域则可以开设有第二透气孔e。如此设置,有利于提高第一子膜片2211和第二膜片222连接处的密封性。
可选地,第二膜片222和第一子膜片2211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连接。例如,第二膜片222和第一子膜片2211对应开口2291的区域也可以通过密封胶进行粘接,并分别开设有第一透气孔d和第二透气孔e,且第一透气孔d和第二透气孔e可以同轴开设,以使第一空腔2201和第二空腔2202相连通。
可选地,第一透气孔d和第二透气孔e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且多个第一透气孔d和多个第二透气孔e均可沿气囊组件220在展平状态下的长度方向依次进行排布。其中,第一透气孔d和第二透气孔e的数量可以相同,且多个第一透气孔d和多个第二透气孔e还可以一一对应设置。此外,多个第一透气孔d的孔径可以相同或不同,多个第二透气孔e的孔径也可以相同或不同,且相对应的第一透气孔d和第二透气孔e的孔径可以相同。可以理解的是,前述第一透气孔d和第二透气孔e的设置方式仅为示例性说明,第一透气孔d和第二透气孔e具体的布设方式、对应关系及孔径大小也可以根据设计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前述,第四膜片224设于第三膜片223背离第二膜片222的一侧上,并与第三膜片223共同围设形成有与第二空腔2202相独立的第三空腔2203。同时,设备本体100可以与第三空腔2203相连通,并能够对第三空腔2203进行充放气,以单独控制第二膜片222发生膨胀或收缩。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空腔2201可以远离绑带本体211设置,第三空腔2203可以靠近绑带本体211设置,而第二空腔2202则位于第一空腔2201和第三空腔2203之间。
其中,第一子膜片2211、第二子膜片2212、第二膜片222以及第三膜片223可以共同构成压迫气囊,第三膜片223以及第四膜片224还可以共同构成填充气囊。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将气囊组件220分别设置为压迫气囊以及填充气囊,并利用压迫气囊和填充气囊分别实现对用户腕部的压迫以及对用户脉搏波的测量。其中,气囊套229可以包覆第一膜片221设置,并能够被第一膜片221撑开,以隔离第一膜片221和用户腕部,从而起到透气防汗的作用。气囊套229可以从第二子膜片2212背离第一子膜片2211的一面包覆至第一子膜片2211背离第二子膜片2212的一面上,并在第一子膜片2211背离第二子膜片2212的一面上形成有前述的开口2291,使得第一子膜片2211可以通过开口2291与第二膜片222连接。其中,气囊套229具体可以是编织物(如织带等),以提高气囊套229的透气效果,且为了能够扩大开口2291,气囊套229的编织材料还可以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使得气囊套229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以扩大开口2291将第一膜片221从气囊套229内拆出,从而实现气囊套229与气囊组件220的可拆卸连接。同时,气囊套229的可形变还可以减少气囊套229对第一膜片221膨胀造成的束缚,以降低气囊套229影响填充气囊压迫效率的概率。
可以理解的,图7和图8实施例中关于气囊组件220未尽详述的技术特征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故此不再进行赘述。
以下实施例中的血压测量方法均可在具有上述硬件结构的可穿戴设备中实现。以下以可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其中,在初始加压阶段,气囊组件中的压力值一般与用户动脉的压力值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原始信号中表现为平滑上升。此时采用对填充气囊进行充气并在原始信号中出现脉搏波信号后停止对填充气囊进行充气。然后对压迫气囊进行充气以获取连续波动的脉搏波信号,进而获取用户的血压信息。本申请通过分时对填充气囊和压迫气囊进行充气,使得在初始加压阶段填充气囊通过充气膨胀以填充气囊组件与待测部位之间的缝隙,直至出现脉搏波信号后再对压迫气囊进行充气,可以降低压迫气囊的膨胀体积,从而减小或者避免压迫气囊产生褶皱。
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血压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血压测量方法可以应用于前述实施例中的可穿戴设备。其中,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气囊组件,该气囊组件被配置为用于佩戴在待测部位以获取待测部位的血压信息。可以理解的,该气囊组件可为前述实施例中的气囊组件,即该气囊组件可包括层叠设置的填充气囊和压迫气囊。
其中,该血压测量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901、响应于控制指令对填充气囊进行充气。
示例性地,当用户需要通过可穿戴设备进行血压测量时,可以输入对应操作,进而使得可穿戴设备可以响应于用户的操作以触发可穿戴设备开始测量血压。即控制指令可为用户的输入操作所触发的指令。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控制指令还可以根据可穿戴设备的使用形态、或所处区域等条件自动触发。例如,可以根据可穿戴设备内部的姿态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等传感器感测到用户处于动态、或者静态等状态时,触发控制指令开始测量血压应感知用户生理状态。又如,还可以根据满足时间(例如指定时间)、温度(例如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或者气候等条件触发控制指令开始测量血压应感知用户生理状态。又如,当其他生物信号传感器检测到用户身体出现某些紧急情况(例如心率过高、体温过高)时,可以触发控制指令启动血压测量。
响应于控制指令控制气泵向填充气囊进行充气,以使得填充气囊膨胀并填充气囊组件与待测部位之间的缝隙。其中,填充气囊的充气阶段可以理解为气囊组件的初始加压阶段,初始加压阶段可以为填充气囊中的压力值小于预设压力值的加压阶段。
示例性地,预设压力值可以根据脉搏波信号出现时填充气囊可能的压力值确定。在可穿戴设备控制气泵开始对填充气囊充气加压至填充气囊中的压力值达到预设压力值的过程中,由于填充气囊给动脉施加的压力较小,对动脉没有明显的压迫效果。因此,在段时间内,在原始信号中是提取不出脉搏波信号的,则该段时间内的原始信号近似于线性上升。当然,脉搏波信号出现的时间因人而异,并不是一定的。但是,通过大量用户的样本数据可以确定,在某一特定压力值下,绝大部分用户测量血压时采集到的原始信号中是不会出现脉搏波信号的,则该压力值就可以被设置为预设压力值。
步骤S902、获取填充气囊的第一压力信号,并判断第一压力信号是否到达第一阈值,若是则停止对填充气囊充气。
其中,可穿戴设备在控制气泵向填充气囊充气加压的过程中,可以实时监测填充气囊中压力值的变化。
示例性地,在控制气泵向填充气囊充气加压的过程中,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获取填充气囊中压力值即第一压力信号,并上报给MCU,以便MCU对填充气囊中的压力值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压力传感器获取到的压力值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用于后续确定用户的血压信息。示例的,第一压力信号可为初始加压阶段的原始信号。
进一步地,可穿戴设备获取填充气囊的第一压力信号,第一压力信号是从气泵开始向填充气囊充气加压至填充气囊的压力值达到第一阈值的过程中,填充气囊的压力值随时间变化的信号。其中,第一阈值即预设压力值可以是预置在可穿戴设备中的,也可以是用户配置的。
示例性地,可穿戴设备可以从向填充气囊充气开始,检测填充气囊中的压力值是否达到第一阈值。当填充气囊中的压力值达到第一阈值时,可穿戴设备就可以将从开始向填充气囊充气直至填充气囊中的压力值达到第一阈值为止,期间检测到的原始信号作为第一压力信号。其中,当填充气囊的第一压力信号达到第一阈值时表征检测到脉搏信号。此时说明填充气囊已经贴合检测部位。
例如,第一阈值可以在20-30mmHg范围内。可选地,第一阈值可为20mmHg。则第一压力信号就可以是可穿戴设备从开始对填充气囊充气到填充气囊中的压力值达到20mmHg之间检测到的原始信号。在检测到填充气囊中的压力值达到第一阈值时,停止对填充气囊的充气并进入步骤S903。
步骤S903、对压迫气囊进行充气。
其中,当填充气囊的第一压力信号到达第一阈值时,即表明填充气囊对气囊组件和待测部位之间的缝隙填充已完成,可以进行血压检测阶段即测量加压阶段。此时,触发控制指令以对压迫气囊进行充气。
示例性地,在测量加压阶段,用户可以根据可穿戴设备的提示信息输入对应操作,进而使得可穿戴设备可以响应于用户的操作以触发控制指令。即控制指令可为用户的输入操作所触发的指令。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控制指令还可以在第一压力信号达到第一阈值时自动触发。响应于控制指令控制气泵向压迫气囊进行充气,以使得压迫气囊膨胀并压迫动脉以获取脉搏波信号。
步骤S904、获取压迫气囊的第二压力信号,并判断第二压力信号是否到达第二阈值,若是则停止对压迫气囊充气。
其中,第二压力信号是压迫气囊中的压力值随时间变化的信号。
示例性地,气囊在充气升压的过程中,可穿戴设备中的压力传感器可实时检测到气囊的实时压力。可穿戴设备根据实时压力可以生成如图1中的原始信号。在初始加压阶段,填充气囊中的压力值与用户动脉的压力值还有一定差距,所以在原始信号中表现为平滑上升。而在初始加压阶段结束进入测量加压阶段,压迫气囊中的压力值与用户动脉的压力值比较接近,所以在原始信号中(如图1所示脉搏波出现阶段)就会出现细微但连续波动的脉搏波信号。可穿戴设备通过分析该原始信号,可以获取线性变化的静压力信号以及波动的具有特征信息的脉搏波信号,进而可根据静压力信号和脉搏波信号的特征信息获取用户的血压信息。
进一步地,可穿戴设备获取压迫气囊的第二压力信号,第二压力信号是从气泵开始向压迫气囊充气加压至压迫气囊的压力值达到第二阈值的过程中,压迫气囊的压力值随时间变化的信号。其中,第二阈值即可以是预置在可穿戴设备中的,也可以是用户配置的。例如,第二压力值达到第二阈值用于表征检测不到脉搏信号,可以理解的,此时,被测部位的目标血管的血流被阻断。
在控制气泵向压迫气囊充气加压的过程中,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获取压迫气囊中压力值即第二压力信号,并上报给MCU,以便MCU对压迫气囊中的压力值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压力传感器获取到的压力值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用于后续确定用户的血压信息。示例的,第二压力信号可为测量加压阶段的原始信号。
可以理解的,第二阈值可以根据脉搏波信号消失时压迫气囊可能的压力值确定。在可穿戴设备控制气泵开始对压迫气囊充气加压至压迫气囊中的压力值达到阻断压力值的过程中,由于压迫气囊给动脉施加的压力逐渐增大,直至增大至阻断动脉中的血液流动,此时脉搏波信号会消失。因此,在这段时间内,在原始信号中可以提取到脉搏波信号的。当然,脉搏波信号消失的时间因人而异,并不是一定的。但是,通过大量用户的样本数据可以确定,在某一特定压力值下,绝大部分用户动脉中的血液流动会被阻断,使得测量血压时采集到的原始信号中的脉搏波信号消失,则该压力值就可以被设置为第二阈值。
示例性地,可穿戴设备可以从向压迫气囊充气开始,检测压迫气囊中的压力值是否达到第二阈值。当压迫气囊中的压力值达到第二阈值时,可穿戴设备就可以将从开始向压迫气囊充气直至压迫气囊中的压力值达到第二阈值为止,期间检测到的原始信号作为第二压力信号。例如,第二阈值可以不小于160mmHg。可选地,第二阈值可为160mmHg。则第二压力信号就可以是可穿戴设备从开始对压迫气囊充气到压迫气囊中的压力值达到160mmHg之间检测到的原始信号。在检测到压迫气囊中的压力值达到第二阈值时,停止对压迫气囊的充气并进入步骤S905。
步骤S905、根据第二压力信号获取待测部位的血压信息。示例的,脉搏波信号可以采用对原始信号进行滤波的方法得到,示例性的,可以采用巴特沃斯滤波器(Butterworth滤波器)或者有限冲激响应(Finite Impulse Response,FIR)滤波器对原始信号进行滤波以获取脉搏波信号。一般来说,提取出来的脉搏波信号的包络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单峰特性,但也有少量用户的脉搏波包络呈现双峰或者其它波形。可穿戴设备在获取脉搏波信号后,就可以从中提取相关特征信息,例如,该特征信息可以包括包络峰值压力、最大斜率静压力等。进一步的,可穿戴设备就可以根据这些特征信息确定用户的血压信息即血压测量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二压力信号获取待测部位的血压信息可以包括:根据第一压力信号和第二压力信号来计算血压信息,也就是说通过第一压力信号来进一步优化从第二压力信号中提取血压信息。从而进一步提升血压监测的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压测量方法,通过分时对填充气囊和压迫气囊分别进行充气,使得在初始加压阶段填充气囊通过充气膨胀以填充气囊组件与待测部位之间的缝隙,直至出现脉搏波信号后再对压迫气囊进行充气以进入测量加压阶段,可以降低压迫气囊的膨胀体积,从而减小或者避免压迫气囊产生褶皱,进而可以提升血压测量精度。
参阅图10和图11,图10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气囊组件220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中的气囊组件22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0和图11实施例中气囊组件220的区别在于:填充气囊和压迫气囊的布局位置不同。具体而言,气囊组件220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填充气囊220a和压迫气囊220b。在一些实施例中,压迫气囊220b具有相连通的第一空腔2201和第二空腔2203;填充气囊220a具有第三空腔2203。其中,第三空腔2203与压迫气囊220b不连通。
可选地,关于填充气囊220a和压迫气囊220b的具体结构特征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具体描述,故此不再进行赘述。当然,填充气囊220a和压迫气囊220b的具体结构不限于前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还可以为其他气囊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图10和图11实施例中的气囊组件在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时,均可以适用于前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血压测量方法。
如图10所示,填充气囊220a设于绑带组件210和压迫气囊220b之间,即在可穿戴设备佩戴于用户的一部位上时,压迫气囊220b位于填充气囊220a靠近待测部位的一侧。换言之,在测量血压时,压迫气囊220b与待测部位直接接触以压迫待测部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填充气囊220a可以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201和第二表面202。压迫气囊220b设于填充气囊220a的第一表面201背离第二表面202的一侧上,填充气囊220a的第一表面201被配置为用于相对第二表面202靠近待测部位,压迫气囊220b被配置为相对填充气囊220a靠近待测部位。压迫气囊220b被配置为用于压迫待测部位,并用于适配待测部位。示例的,填充气囊220a可以优选为单层气囊,即具有一个空腔(第三空腔2203)的气囊,在对填充气囊220a充气加压过程中可以快速膨胀,可以提升初始加压阶段的效率。压迫气囊220b可以优选为双层气囊,即可以具有两个空腔(第一空腔2201和第二空腔2202),在对压迫气囊220b充气加压过程中可以抑制压迫气囊220b膨胀过大,从而减少或者消除褶皱的产生,进而提升血压测量精度。可以理解的,在该实施例中,填充气囊220a和压迫气囊220b也可以均为单层气囊或多层(两层或以上)气囊。
如图11所示,压迫气囊220b设于绑带组件210和填充气囊220a之间,即在可穿戴设备佩戴于用户的一部位上时,填充气囊220a位于压迫气囊220b靠近待测部位的一侧。换言之,在测量血压时,填充气囊220a贴近待测部位以压迫待测部位。
示例的,填充气囊220a可以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201和第二表面202,第一表面201被配置为用于相对第二表面202靠近待测部位。即填充气囊220a被配置为用于通过第一表面201压迫待测部位,即在血压测量时,第一表面201贴近待测部位。压迫气囊220b设于填充气囊的第二表面202背离第一表面201的一侧上,被配置为相对填充气囊220a远离待测部位,用于压迫填充气囊220a以适配待测部位。
可以理解的,填充气囊220a可以优选为单层气囊,即具有一个空腔(第三空腔2203)的气囊,在对填充气囊220a充气加压过程中可以快速膨胀,可以提升初始加压阶段的效率。压迫气囊220b可以优选为双层气囊,即可以具有两个空腔(第一空腔2201和第二空腔2202),在对压迫气囊220b充气加压过程中可以抑制压迫气囊220b膨胀过大,从而减少或者消除褶皱的产生,进而提升血压测量精度。可以理解的,在该实施例中,填充气囊220a和压迫气囊220b也可以均为单层气囊或多层(两层或以上)气囊。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0和图11中,填充气囊220a的第一表面201均被配置为用于相对第二表面202靠近待测部位,即在可穿戴设备佩戴在待测部位进行测量时,第一表面201相对第二表面202靠近待测部位。
其中,基于前述实施例中所示的填充气囊和压迫气囊的布局结构,以图10和图11为例,其血压测量方法不局限于图9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
请参阅图12,图12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血压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血压测量方法可以应用于前述实施例中的可穿戴设备。其中,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气囊组件,该气囊组件被配置为用于佩戴在待测部位以获取待测部位的血压信息。可以理解的,该气囊组件可为前述实施例中的气囊组件,即该气囊组件可包括层叠设置的填充气囊和压迫气囊。其中,该血压测量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201、响应于控制指令对填充气囊进行充气。其中,步骤S1201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901,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步骤S1202、获取填充气囊的第一压力信号,并判断第一压力信号是否达到第一阈值,若是则停止对填充气囊充气。其中,步骤S1202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902,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其中,当填充气囊的第一压力信号达到第一阈值时表征检测到脉搏信号。
步骤S1203、对压迫气囊进行充气。其中,步骤S1203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903,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步骤S1204、获取填充气囊的第三压力信号,并判断第三压力信号是否达到第三阈值,若是则停止对压迫气囊进行充气。
其中,第三压力信号是填充气囊中的压力值随时间变化的信号。
示例性地,气囊在充气升压的过程中,可穿戴设备中的压力传感器可实时检测到气囊的实时压力。可穿戴设备根据实时压力可以生成如图1中的原始信号。在初始加压阶段,填充气囊中的压力值与用户动脉的压力值还有一定差距,所以在原始信号中表现为平滑上升。而在初始加压阶段结束进入测量加压阶段,填充气囊和压迫气囊中的压力值与用户动脉的压力值比较接近,所以在原始信号中(如图1所示脉搏波出现阶段)就会出现细微但连续波动的脉搏波信号。可穿戴设备通过分析该原始信号,可以获取线性变化的静压力信号以及波动的具有特征信息的脉搏波信号,进而可根据静压力信号和脉搏波信号的特征信息获取用户的血压信息。可以理解的,在完成初始加压阶段之后即进入测量加压阶段的过程中,填充气囊和压迫气囊中的压力值均与用户动脉的压力值比较接近,此时,可穿戴设备可以选择性地获取填充气囊或者压迫气囊中的压力值,均可在原始信号中出现连续波动的脉搏波信号。在本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获取填充气囊的第三压力信号,第三压力信号是从气泵开始向压迫气囊充气加压并压迫填充气囊的压力值达到第三阈值的过程中,填充气囊的压力值随时间变化的信号。其中,第三阈值即可以是预置在可穿戴设备中的,也可以是用户配置的。示例的,第三压力信号到达第三阈值可以用于表征检测不到脉搏信号。
在控制气泵向压迫气囊充气加压的过程中压迫填充气囊,压力传感器可实时获取填充气囊中压力值即第三压力信号,并上报给MCU,以便MCU对填充气囊中的压力值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压力传感器获取到的压力值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用于后续确定用户的血压信息。例如,第三压力信号可为测量加压阶段的原始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阈值可以根据脉搏波信号消失时填充气囊可能的压力值确定。在可穿戴设备控制气泵开始对压迫气囊充气加压并压迫填充气囊中的压力值达到阻断压力值的过程中,由于填充气囊给动脉施加的压力逐渐增大,直至增大至阻断动脉中的血液流动,此时脉搏波信号会消失。因此,在这段时间内,在原始信号中可以提取到脉搏波信号的。当然,脉搏波信号消失的时间因人而异,并不是一定的。但是,通过大量用户的样本数据可以确定,在某一特定压力值下,绝大部分用户动脉中的血液流动会被阻断,使得测量血压时采集到的原始信号中的脉搏波信号消失,则该压力值就可以被设置为第三阈值。
可选地,压迫气囊可以被配置为相对填充气囊远离待测部位,以配置用于压迫待测部位。即填充气囊可以位于压迫气囊和待测部位之间。
可选地,压迫气囊可以被配置为相对填充气囊靠近待测部位,以配置用于压迫待测部位。即压迫气囊可以位于填充气囊和待测部位之间。
示例性地,可穿戴设备可以从向压迫气囊充气开始,检测填充气囊中的压力值是否达到第三阈值。当填充气囊中的压力值达到第三阈值时,可穿戴设备就可以将从开始向压迫气囊充气直至填充气囊中的压力值达到第三阈值为止,期间检测到的原始信号作为第三压力信号。例如,第三阈值可以不小于160mmHg。可选地,第三阈值可为160mmHg。则第三压力信号就可以是可穿戴设备从开始对压迫气囊充气到填充气囊中的压力值达到160mmHg之间检测到的原始信号。在检测到填充气囊中的压力值达到第三阈值时,停止对压迫气囊的充气并进入步骤S1205。
步骤S1205、根据第三压力信号获取待测部位的血压信息。其中,步骤S1205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905,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三压力信号获取待测部位的血压信息包括:根据第一压力信号和第三压力信号计算血压信息。此处由于第一压力信号和第三压力信号都是填充气囊的压力信号,因此可以根据这两个信号来获取血压信息,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是通过在算法模型中输入第一压力信号来优化从第三压力信号中提取血压信息。
以上说明主要从可穿戴设备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可穿戴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这些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可以构成一个可穿戴设备。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可穿戴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请参阅图13,图13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的组成结构示意框图,该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控制单元1101、获取单元1102、确定单元1103。
控制单元1101用于在可穿戴设备被佩戴在用户的待测部位上时,控制可穿戴设备的气泵向可穿戴设备的气囊充气加压。示例性的,控制单元1101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血压测量方法的步骤S901、S1201,还可以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血压测量方法的步骤S903、S1203。
获取单元1102用于在控制气泵向气囊充气加压的过程中,获取气囊的压力值。示例性地,获取单元1102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血压测量方法中的步骤S902、S1202中的获取填充气囊的第一压力信号;还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血压测量方法中的步骤S904中的获取压迫气囊的第二压力信号、步骤S1204中的获取填充气囊的第三压力信息。
其中,第一压力信号是从气泵开始向填充气囊充气加压至填充气囊的压力值到达第一阈值的过程中,填充气囊的压力值随时间变化的信号。第二压力信号是从气泵开始向压迫气囊充气加压至压迫气囊的压力值达到第二阈值的过程中,压迫气囊的压力值随时间变化的信号。第三压力信号是从气泵开始向压迫气囊充气加压至填充气囊的压力值达到第三阈值的过程中,填充气囊的压力值随时间变化的信号。
确定单元1103用于根据第一压力信号确定是否触发控制指令、以及用于确定是否对气囊停止充气或者放气。
在一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还可以包括提示单元1104。提示单元1104用于在第一压力信号达到第一阈值时进行提示,以提示用户进行相应操作以触发控制指令或者停止向填充气囊充气。提示单元1104还可用于在第二压力信号到达第二阈值或者第三压力信号达到第三阈值时进行提示,以提示用户进行相应操作以停止向压迫气囊充气。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提供的血压测量方法,在不同阶段对不同气囊(例如填充气囊和压迫气囊)分别进行充气,以实现血压测量。其中,压力传感器作为获取气囊压力的传感器,可以在每一气囊中分别设置。即填充气囊中的压力传感器用于获取填充气囊的压力值,压迫气囊中的压力传感器用于获取压迫气囊的压力值。进一步地,还可以设置控制阀门以在不同阶段分别实现对压迫气囊和填充气囊的充气。例如,控制阀门可以为多通阀,在初始加压阶段,多通阀导通填充气囊和电子设备内的气泵以对填充气囊进行充气;在测量加压阶段,多通阀导通压迫气囊和电子设备内的气泵以对压迫气囊进行充气。当然,控制阀门不限于多通阀,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阀门,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用于执行上述血压测量方法,因此可以达到与上述血压测量方法相同的效果。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例如,控制单元、获取单元、确定单元、提示单元均集成于前述的微控制单元中),也可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血压测量方法、气囊组件以及可穿戴设备,通过分时对填充气囊和压迫气囊分别进行充气,使得在初始加压阶段填充气囊通过充气膨胀以填充气囊组件与待测部位之间的缝隙,直至出现脉搏波信号后停止向填充气囊充气并对压迫气囊进行充气以进入测量加压阶段,可以降低压迫气囊的膨胀体积,从而减小或者避免压迫气囊产生褶皱,进而可以提升血压测量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血压测量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气囊组件,所述气囊组件被配置为用于佩戴在待测部位以获取所述待测部位的血压信息,所述气囊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填充气囊和压迫气囊;所述血压测量方法包括:
响应于控制指令对所述填充气囊进行充气;
获取所述填充气囊的第一压力信号,并判断所述第一压力信号是否到达第一阈值,若是则停止对所述填充气囊充气;
并对所述压迫气囊进行充气;
获取所述压迫气囊的第二压力信号,并判断所述第二压力信号是否到达第二阈值,若是则停止对所述压迫气囊充气;
根据所述第二压力信号获取所述待测部位的血压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气囊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被配置用于相对所述第二表面靠近所述待测部位;所述压迫气囊设于所述第二表面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上,被配置为相对所述填充气囊远离所述待测部位,用于压迫所述填充气囊以适配所述待测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气囊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压迫气囊设于所述填充气囊的所述第一表面背离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上,所述填充气囊的第一表面被配置用于相对所述第二表面靠近所述待测部位;所述压迫气囊被配置为相对所述填充气囊靠近所述待测部位,所述压迫气囊被配置为用于压迫所述待测部位、以用于适配所述待测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气囊至少具有相连通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填充气囊至少具有第三空腔,其中,所述第三空腔与所述压迫气囊不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压信号达到所述第一阈值用于表征检测到脉搏信号;所述第二压力信号到达第二阈值用于表征检测不到脉搏信号。
6.一种血压测量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气囊组件,所述气囊组件被配置为用于佩戴在待测部位以获取所述待测部位的血压信息,所述气囊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填充气囊和压迫气囊;其中,所述血压测量方法包括:
响应于控制指令对所述填充气囊进行充气;
获取所述填充气囊的第一压力信号,并判断所述第一压力信号是否到达第一阈值,若是则停止对所述填充气囊充气;
并对所述压迫气囊进行充气;
获取所述填充气囊的第三压力信号,并判断所述第三压力信号是否到达第三阈值,若是则停止对所述压迫气囊进行充气;
根据所述第三压力信号获取所述待测部位的血压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气囊被配置为相对所述填充气囊远离所述待测部位,以配置用于压迫所述待测部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压信号达到所述第一阈值用于表征检测到脉搏信号;所述第三压力信号到达第三阈值用于表征检测不到脉搏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气囊至少具有相连通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填充气囊至少具有第三空腔,其中所述第三空腔与所述压迫气囊不连通。
10.一种气囊组件,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组件被配置为用于佩戴在待测部位以获取所述待测部位的血压信息;
所述气囊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填充气囊和压迫气囊;其中,所述可穿戴设备被配置为通过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血压测量方法获取所述待测部位的血压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膜片、第二膜片、第三膜片以及第四膜片;
所述第三膜片和所述第四膜片共同构成所述填充气囊,所述第一膜片、所述第二膜片以及所述第三膜片共同构成所述压迫气囊;
所述第一膜片围设形成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二膜片和所述第三膜片共同围设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空腔相连通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三膜片和所述第四膜片共同围设形成有第三空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膜片上设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三膜片上设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层叠设置,并共同围设形成有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的第一导气空间;
所述第四膜片上设有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二膜片上设有第四延伸部;所述第三延伸部和所述第四延伸部层叠设置,并共同围设形成有与所述第三空腔连通的第二导气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气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气囊被配置为相对填充气囊靠近所述待测部,所述气囊组件还包括气囊套,所述气囊套具有开口;所述第一膜片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子膜片和第二子膜片,所述第一子膜片和所述第二子膜片共同围设形成有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一子膜片与所述气囊套具有开口的一侧相对设置,并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二膜片连接,且所述第一子膜片还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空腔的第一透气孔;
所述第二膜片对应所述开口的区域与所述第一子膜片连接,并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透气孔和所述第二空腔的第二透气孔。
14.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
设备本体以及绑带机构;所述绑带机构包括绑带组件以及气囊组件,所述绑带组件与所述设备本体连接、并与所述设备本体围设形成佩戴空间;所述气囊组件设于所述绑带组件朝向所述佩戴空间的一侧上;
其中,所述气囊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填充气囊和压迫气囊;所述可穿戴设备被配置为通过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血压测量方法获取待测部位的血压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微控制单元、压力传感器以及气泵;
所述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气泵向所述填充气囊或者所述压迫气囊进行充气;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在向所述填充气囊或者所述压迫气囊进行充气的过程中,获取所述填充气囊或者所述压迫气囊的压力值。
CN202311356052.8A 2023-10-18 2023-10-18 血压测量方法、气囊组件以及可穿戴设备 Pending CN1175986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56052.8A CN117598676A (zh) 2023-10-18 2023-10-18 血压测量方法、气囊组件以及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56052.8A CN117598676A (zh) 2023-10-18 2023-10-18 血压测量方法、气囊组件以及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98676A true CN117598676A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43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56052.8A Pending CN117598676A (zh) 2023-10-18 2023-10-18 血压测量方法、气囊组件以及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9867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11889U (ja) 加圧ポンプなしの装着型血圧測定装置
WO2021063150A1 (zh) 一种血压测量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200178812A1 (en) Pulse pressure conducting structure, portable blood pressure detection module, and smart wearable device
CN112057065B (zh) 一种血压测量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1227696A1 (zh) 一种主动降噪方法及装置
CN110022763A (zh) 一种手表腕带
CN110069236A (zh) 一种头戴电子设备及其音频输出控制方法
CN113892920A (zh) 可穿戴设备的佩戴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2100407A1 (zh) 智能眼罩、终端设备、健康管理方法与系统
WO2022068650A1 (zh) 指示听诊位置的方法及设备
CN117598676A (zh) 血压测量方法、气囊组件以及可穿戴设备
CN113572957B (zh) 一种拍摄对焦方法及相关设备
CN201115664Y (zh) 电子血压计
CN115145527A (zh) 一种调节音量的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EP4282323A1 (en) Physiological detection signal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827197B (zh) 脉搏检测方法、终端设备和智能鞋
CN115227221A (zh) 佩戴结构、佩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6919367A (zh) 一种血压测量方法及装置
CN218552325U (zh) 可穿戴设备及可穿戴系统
CN116671884A (zh) 血压测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14845145B (zh) 动作提示图标序列生成方法、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203941A1 (zh) 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14587316A (zh) 穿戴式设备和生理参数测量方法
WO2023020420A1 (zh) 音量显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269281A (zh) 可穿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