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27221A - 佩戴结构、佩戴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佩戴结构、佩戴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27221A
CN115227221A CN202211026994.5A CN202211026994A CN115227221A CN 115227221 A CN115227221 A CN 115227221A CN 202211026994 A CN202211026994 A CN 202211026994A CN 115227221 A CN115227221 A CN 1152272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wearing
air
balloon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269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英超
李柏润
曾子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2699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2722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27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2722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03230 priority patent/WO2024041178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2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 A61B5/02233Occlud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007Bracel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ther functions or with means for attaching other articles
    • A44C5/0015Bracel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ther functions or with means for attaching other articles providing information, e.g. bracelets with calenda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 A61B5/681Wristwatch-type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02Details of sen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vivo measurements
    • A61B2562/0247Pressure senso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佩戴结构、佩戴组件及电子设备。所述佩戴结构,用于测量血压,包括: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气囊被配置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表面压迫测量部位;及佩戴件,所述佩戴件包括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位于所述第一气囊设有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气囊被配置用于适配所述测量部位。本申请提供的佩戴结构应用于电子设备进行测量血压时,可以确保不同用户的血压测量结果都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Description

佩戴结构、佩戴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血压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佩戴结构、佩戴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血压手表由于具有更小的尺寸、更轻的重量,因此能够长期被用户佩戴,满足长期且实时对血压进行检测的需求。然而,不同用户的手腕尺寸大小与形状都不相同,容易出现佩戴过紧或者佩戴过松的问题,而过松或过紧都会影响血压测量的精确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佩戴结构、佩戴组件及电子设备,所述佩戴结构应用于电子设备进行测量血压时,可以确保不同用户的血压测量结果都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佩戴结构,用于测量血压,包括:
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气囊被配置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表面压迫测量部位;及
佩戴件,所述佩戴件包括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位于所述第一气囊设有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气囊被配置用于适配所述测量部位。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佩戴组件,包括佩戴结构及连接结构,所述佩戴结构被配置用于连接所述连接结构。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主机以及佩戴组件。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于测量血压,包括:
佩戴件,所述佩戴件包括测压气囊,所述测压气囊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测压气囊被配置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表面压迫测量部位;
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被配置用于与所述佩戴件连接,且阻止所述测压气囊中的气体通过所述连接结构,所述测压气囊中的可充气部分的大小随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测压气囊的连接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压力传感器,被配置用于检测所述测压气囊中的气压值;
气嘴,所述气嘴与所述测压气囊连通,被配置用于为所述测压气囊充气;
主机,所述主机包括壳体和功能部件,所述壳体被配置用于一端与所述连接结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佩戴件连接,所述功能部件包括处理器、气泵,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气泵被配置用于与所述气嘴连接,并通过所述气嘴向所述测压气囊充气。
当本申请提供的佩戴结构应用于电子设备进行血压测量时,可以首先为第二气囊充气,以使得整个佩戴件与测量部位的尺寸和形状相适配,然后再为第一气囊充气,以压迫测量部位,进而实现血压测量。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设置了第二气囊来适配测量部位,从而克服了因不同用户的测量部位尺寸和形状不同而不能通用性适配进而导致的血压测量不准确的问题,换而言之,本申请提供的佩戴结构应用于电子设备进行测量血压时,可以确保不同用户的血压测量结果都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简化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的佩戴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主机与连接结构的配合形式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主机与连接结构的配合形式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主机与连接结构通过燕尾槽配合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的主机与连接结构通过T形槽配合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沿A-A线的剖视图。
图9为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沿B-B线的剖视图。
图10为不同于图9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气囊和佩戴件的配合形式图。
图11为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在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电子设备中佩戴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13为图11所示的电子设备隐藏网状层后的示意图。
图14为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环形件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环形件和抵接件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环形件、抵接件、佩戴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环形件、抵接件、佩戴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19为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内的部分器件的电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0为图8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22为图21所示的电子设备中测压气囊的示意图。
图23为图21所示的电子设备内的部分器件的电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实施方式及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佩戴结构、佩戴组件及电子设备,下面结合实施例具体描述。
请参照图1,所述电子设备100可以但不仅限于为手表、手环等可穿戴设备,其可应用在可穿戴医疗设备、日常监护设备等领域。所述电子设备100具有构成可穿戴环的佩戴状态,处于所述佩戴状态的所述电子设备100可佩戴于用户的测量部位,以检测用户血压。
其中,所述可穿戴环是指适合佩戴在用户某身体部位的环形结构,例如,可佩戴于用户的手腕、脚腕、腰部等位置处的可穿戴环。可穿戴环的形状可以但不仅限于为圆形环、椭圆形环等。所述测量部位可以但不仅限于为手腕、手指、脚腕等。
可选的,当电子设备100处于佩戴状态时,其弯曲度为第一弯曲量,如图1所示。所述电子设备100还具有伸展状态,当电子设备100处于伸展状态时,其弯曲度为第二弯曲量,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第一弯曲量大于所述第二弯曲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弯曲度可以为零。
所述电子设备100包括主机1以及佩戴组件2。其中,主机1为可实现一种或多种功能的机械构件和电子器件的集合体,其用于计算用户血压,当然,主机1也可以具备其它功能,比如,显示功能、触控功能、拍摄功能、通讯功能等。其中,佩戴组件2用于配合主机1共同构成可穿戴环,以实现电子设备100佩戴于用户的测量部位。
请参照图3,所述佩戴组件2包括佩戴结构20及连接结构10,所述佩戴结构20被配置用于连接所述连接结构10。所述连接结构10连接于所述主机1。其中,佩戴结构20用于包裹用户的测量部位,并感测脉搏压力。连接结构10用于实现佩戴结构20和主机1的连接,以使电子设备100稳定的佩戴于用户的测量部位。
所述佩戴结构20具有第一端D1和第二端D2。所述第一端D1连接于所述主机1远离所述连接结构10的一端。所述第二端D2连接于所述连接结构10。也就是说,主机1的一端连接连接结构10,主机1的另一端连接于佩戴结构20的第一端D1,而佩戴结构20的第二端D2通过连接结构10间接的连接于主机1,从而构成上述可穿戴环。其中,佩戴结构20可以通过充气来压迫测量部位,从而获取血压值。
目前的绝大多数手表都设置了两条表带,一条表带连接于表体的一端,另一条表带连接于表体的另一端,当两条表带相连时则形成可穿戴环。在本实施例中,佩戴结构20即可相当于一条表带。可以理解的是,若为两条佩戴结构20的形式,则需要两条佩戴结构20进行连接才能形成穿戴环,其连接处必定存在高低不平的情况,在充气时会顶压用户的测量部位,进而造成不适。同时,若设置两条佩戴结构20,两条佩戴结构20都需要独立进行充放气,这样会提升电子设备100的复杂程度,也会提高制造成本。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结构形式还可以减小电子设备100的设计复杂度,以及降低成本。
在相关技术中,一些血压手表有单独的表带和单独的气囊,一般气囊位于表带的内侧,与测量部位接触,这种设计使得手表的佩戴结构较厚,影响佩戴的舒适性,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气囊与表带的一体化设计,减少佩戴结构的厚度,提升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机1与连接结构10的连接形式可以为可拆卸连接。当然,佩戴结构20的第一端D1与主机1的连接形式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其中,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但不仅限于为磁吸连接、卡扣连接、螺纹连接、滑槽配合连接等。下面进行示例性说明。
请参照图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主机1包括壳体11和第一磁性体12,所述第一磁性体12固定与壳体11上。连接结构10包括环形件110和第二磁性体160,第二磁性体160固定于环形件110上。第一磁性体12和第二磁性体160可以相互磁吸,使得主机1和连接结构10形成可拆卸的连接效果。
请参照图5,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机1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的外侧具有滑槽X4。连接结构10包括环形件110,环形件110可滑动的插设于所述滑槽X4内,且环形件110可配合于滑槽X4的形状。其中,所述滑槽X4可以为燕尾槽(如图6所示)、T形槽(如图7所示)等。可以理解的是,燕尾槽、形槽的形式可以避免环形件110从滑槽X4沿垂直于滑动的方向脱落。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插槽的方式将连接结构10的一端的插销插入到壳体11的插槽中,壳体11内具有与连接结构10的插销相卡合的卡合件,用户可以通过设置在壳体表面的按钮按压卡合件,使得卡合件移动露出避让空间从而可以将连接结构10的插销从壳体11中拔出。壳体11中还设有弹簧等恢复器件,在用户不按压卡合件时恢复卡合件的位置,在用户将插销插入时通过与卡合件的配合部进行抵推,触发弹簧等形变使得卡合件移动露出避让位,在卡合件上的避让位与插销上的凹槽对应时,基于弹簧等恢复器件的作用卡合件移动使得配合部与插销上的凹槽进行卡合,从而锁定连接结构10与壳体11。当然还有其他连接方式,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100为用于血压测量的手表,所述佩戴结构20为表带,所述主机1为表头,所述连接结构10被配置用于固定与所述佩戴结构20的连接位置以适配用户的手腕腕围。可以理解的,用户可以通过调整佩戴结构20与连接结构10的连接位置来适配用户的手腕腕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测量血压的过程中,佩戴结构20与连接结构10的连接位置可以是保持不变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和图8,佩戴结构20用于测量血压。所述佩戴结构20包括第一气囊210和佩戴件220。其中,所述第一气囊210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M1和第二表面M2。所述第一气囊210被配置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表面M1压迫测量部位。所述佩戴件220包括第二气囊221,所述第二气囊221位于所述第一气囊210设有所述第二表面M2的一侧。所述第二气囊221被配置用于适配所述测量部位。
可以理解的,第二气囊221被配置用于适配所述测量部位可以理解为:第二气囊221可以用于压迫第一气囊210,给第一气囊210和用户的测量部位提供压力,而通过对第一气囊210中的气压值的检测计算血压值,由于第二气囊221可以通过充气给用户的测量部位施加压力,因此可以通过控制第二气囊221的充气程度来适配不同用户的测量部位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佩戴件220就是第二气囊221,也就是说第二气囊221既有压迫功能又有佩戴功能,以手表为例,实现了表带和气囊的一体化,从而使得佩戴结构更简洁,佩戴舒适性更好。
示例的,佩戴结构20用于配合主机1共同测量用户的血压。在测量血压时,佩戴结构20包裹且压迫测量部位,以感测来自测量部位的脉搏压力。所述主机1用于计算出用户的血压值,主机1将会在后续实施例中具体介绍。
佩戴结构20包含了第一气囊210和第二气囊221两个气囊,从第二气囊221的角度来看,所述第二气囊221具有相背离的内侧C1和外侧C2,第一气囊210设置在第二气囊221的内侧C1。其中,所谓的内侧C1是指,当电子设备100处于佩戴状态时,第二气囊221面向主机1的一侧,而外侧C2则是指第二气囊221上背离主机1的一侧。又或者说,当电子设备100佩戴于用户的测量部位时,第二气囊221面向测量部位的一侧,而外侧C2则是指第二气囊221上背离测量部位的一侧。第一气囊210和第二气囊221的材料可以但不仅限于为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PVC)、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TPU)等。
第一气囊210和第二气囊221均可独立充放气,所谓的独立充放气是指,第一气囊210的充放气和第二气囊221的充放气互不影响。第一气囊210和第二气囊221在测量血压时均为充气状态。当第一气囊210充气时,其通过第一表面M1直接接触用户的测量部位,以感测用户的脉搏压力。当第二气囊221充气时,其将压迫第一气囊210以及用户的测量部位,第二气囊221可以用于适配测量部位的尺寸以及形状。在用户需要测量血压时,可以通过给第二气囊221和第一气囊210充气,以使得整个佩戴结构20进一步与测量部位的尺寸和形状相适配,通过第一气囊210压迫测量部位的动脉(例如桡动脉、尺动脉)以及第二气囊221对第一气囊210及测量部位的压迫等结合压力检测传感器来进行血压的测量。
一般而言,不同用户的测量部位的尺寸大小与形状都不相同,若佩戴结构20不能适配测量部位,则容易出现佩戴过紧或者佩戴过松的问题,而佩戴结构20的松紧度将会影响血压测量的精确度。在本实施例中,佩戴结构20中的第二气囊221可以通过充气来适配测量部位,从而克服了因不同用户的测量部位尺寸和形状不同而不能通用性适配进而导致的血压测量不准确的问题。因此,本申请提供的佩戴结构20应用于电子设备100进行血压测量时,可以确保不同用户的血压测量结果都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囊210与所述第二气囊221可共用所述第二表面M2对应的气囊壁体。也就是说,第一气囊210和第二气囊221固连为一体,并且第二表面M2的所属侧壁为第一气囊210和第二气囊221共同的侧壁。如此设置,可以制造材料,进而减小生产成本,也可以减少佩戴结构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8,所述佩戴结构20还包括网状层222,所述网状层222包括第一网状部2221,所述第一网状部2221覆盖于所述第二气囊221面向所述第一气囊210的一侧,所述第一网状部2221用于贴附所述测量部位。
可以理解的,网状层222为网状结构,网状结构具有透气性佳的特性。网状层222可以通过热压胶,或者胶水等其他方式粘合第一气囊210或第二气囊221。当佩戴结构20佩戴于测量部位时,第一网状部2221直接接触测量部位,由于第一网状部2221为网状结构,因而测量部位不易出汗,使得佩戴结构20的佩戴舒适性较佳。需要说明的是,用户的测量部位可以是指腕部被佩戴结构20覆盖的部分或全部位置,并不仅指第一气囊210压迫的部位,例如用户的手腕佩戴手表的位置。
需说明的是,第一网状部2221至少部分显露于第一气囊210之外,如此以使得第一网状部2221可以接触到测量部位。此外,第一表面M1至少部分显露于第一网状部2221之外,如此以确保在血压测量时第一表面M1直接接触测量部位,提升测量的准确性。
可以理解的,为了使测量部位得以透气,因而使用透气材料包裹气囊,在佩戴时,透气材料直接接触测量部位。然而,血压的测量原理为通过气囊来感测脉搏压力,若第一气囊210(用于血压检测的气囊)通过网状透气材料与皮肤接触,那么,透气材料将将吸收部分压力,然后才将剩余的压力传递给气囊,这将导致最终测得的血压不准确。在本申请中,将第一表面M1至少部分设置为显露于第一网状部2221之外,使得第一表面M1直接接触测量部位,在进行血压测量时,第一气囊210则可以感测的获得脉搏压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9,可选的,所述第一网状部2221设置于所述第一气囊210和所述第二气囊221之间。也就是说,第一气囊210、第一网状部2221、第二气囊221依次层叠设置。如此设置,第一气囊210的第一表面M1可以直接接触测量部位,从而确保血压检测效果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0,可选的,所述第一网状部2221设有适配于所述第一气囊210外轮廓形状的容纳空间X1,所述第一气囊210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X1内。所述第一网状部2221具有背离所述第二气囊221的贴附面M3,所述贴附面M3齐平于所述第一表面M1或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M1。
示例的,所述容纳空间X1可以为贯穿第一网状部2221的通孔,也可以是未贯穿第一网状部2221的凹槽。容纳空间X1的形状与第一气囊210的外轮廓形状相匹配,以使得第一气囊210与第一网状部2221的形状相契合。若第一网状部2221的贴附面M3齐平于第一表面M1,则意味着齐平交界处无凹陷、凸起(这里主要指未进行充气时),从而使得用户具有良好的佩戴舒适性。若贴附面M3凸出于第一表面M1,当第一气囊210在未充气时,用户的测量部位则只能接触贴附面M3,而不会接触第一表面M1,这样则可以避免测量部位接触第一表面M1而引发出汗的问题,从而也可以使得用户具有良好的佩戴舒适性。可以理解的是,贴附面M3不论是齐平于第一表面M1,还是凸出于第一表面M1,当第一气囊210在充气时,第一气囊210将膨胀,第一表面M1进而可以凸出于贴附面M3,使得用户可直接接触第一表面M1,从而可以确保血压测量结果准确。需说明的是,图10所示的断面位置与图9所示的断面位置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9,可选的,所述网状层222还包括第二网状部2222、第三网状部2223、第四网状部2224,所述第一网状部2221、所述第二网状部2222、所述第三网状部2223、所述第四网状部2224依次连接且共同构成收容空间,所述第二气囊221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也就是说,第三网状部2223与第一网状部2221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二网状部2222与第四网状部2224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一网状部2221、第二网状部2222、第三网状部2223、第四网状部2224环绕第二气囊221,从而使得第二气囊221被包裹,这样可以对第二气囊221起到保护作用。此外,相较于通过表带和第二气囊221层叠设置而言,本实施例的形式可以减小佩戴结构20的整体厚度,使得佩戴舒适性更佳,此外通过网状结构对气囊进行包裹既可以较好的保护气囊,也可以随气囊体积的变化而变化,也可以对气囊膨胀有一定限制作用。需说明的是,第一网状部2221、第二网状部2222、第三网状部2223、第四网状部2224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结合图9和图10参照图1,可选的,所述第一气囊210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网状部2221的长度。换而言之,第一网状部2221在长度方向上至少部分显露于第一气囊210之外。如此设置,从而可以确保用户在佩戴件220的长度方向上接触到第一网状部2221。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9和图10,可选的,所述第一气囊210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网状部2221的宽度。换而言之,第一网状部2221在宽度方向上至少部分显露于第一气囊210之外。如此设置,从而可以确保用户在佩戴件220的宽度方向上接触到第一网状部222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状层222能够随着第一气囊210充放气而变形,也就是说,当第二气囊221充气时,网状层222会随着第二气囊221的膨胀而膨胀,从而共同来适配测量部位。可选的,所述网状层222为多孔织物。织物具有透气、柔软、轻薄的特点,且材料成本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1和图12,所述佩戴件2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区段Q1、中间区段Q3及第二区段Q2。所述第二区段Q2连接于所述第一气囊210,所述中间区段Q3可弯折,以使得所述第一区段Q1和所述第二区段Q2为层叠状态。所述第一区段Q1具有第一连接部223,所述第二区段Q2背离所述第一气囊210的一侧具有第二连接部224。当所述第一区段Q1和所述第二区段Q2为层叠状态时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223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24进行连接。
示例的,佩戴件220可通过中间区段Q3弯折,使得第一区段Q1和第二区段Q2层叠在一起。需说明的是,中间区段Q3弯折后,第一区段Q1位于第二区段Q2背离第一气囊210的一侧。其中,第一区段Q1具有第一连接部223,第二区段Q2具有第二连接部224。当佩戴件220处于弯折形态时,第一连接部223和第二连接部224相面对,并可以进行连接。第一连接部223和第二连接部224的连接形式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可拆卸连接可以但不仅限于为魔术贴连接、或磁吸连接。
其中,魔术贴又名粘扣带或吱啦扣,其可分为子贴和母贴,其母贴是细小柔软的纤维圆毛(LOOP),子贴是较硬带钩的刺毛(HOOK)。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223为母贴,第二连接部224为子贴。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223为子贴,第二连接部224为母贴。
其中,磁吸连接是指第一连接部223和第二连接部224可通过磁性吸附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具体来讲,第一连接部223和第二连接部224均为磁性件,且当佩戴件220处于弯折形态时,第一连接部223和第二连接部224的极性相反,两者从而可以吸附在一起。其中,磁性件是指具有磁性物质的磁性体,比如磁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1,所述佩戴件2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区段Q1、中间区段Q3及第二区段Q2。所述第二区段Q2连接于所述第一气囊210。所述中间区段Q3可弯折,以使得所述第一区段Q1和所述第二区段Q2为层叠状态。
示例的,佩戴件220可以折弯,折弯部位为中间区段Q3。折弯后,第一区段Q1和第二区段Q2层叠在一起。中间区段Q3弯折后,第一区段Q1位于第二区段Q2背离第一气囊210的一侧。第二区段Q2用于和主机1共同形成可穿戴环以围绕测量部位,从而使得连接于第二区段Q2的第一气囊210可感测用户的血压。
可选的,第一区段Q1和第二区段Q2的长度可以改变,当第一区段Q1的长度增大时,第二区段Q2的长度则减小,当第一区段Q1的长度减小时,第二区段Q2的长度则增大。也就是说,第一区段Q1和第二区段Q2的长度可以通过改变中间区段Q3的位置来调节,或者说,第一区段Q1和第二区段Q2的长度可以通过改变与连接结构10的连接位置来调节。
第二气囊221可以为以下三种实施形式,当然,还可以是其他形式。
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照图13,所述第二气囊221包括相连通第一子囊2211和第二子囊2212,所述第一子囊2211位于所述第一区段Q1,所述第二子囊2212位于所述第二区段Q2。也就是说,第二气囊221同时设置在第一区段Q1和第二区段Q2,并且位于第一区段Q1的第一子囊2211和第二区段Q2的第二子囊2212在自然状态下相互连通。其中,所谓的自然状态是指第二气囊221不受到外物的作用。需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结构形式为基础进行示例性说明。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请参照图13,所述第二气囊221包括相连接且非连通第一子囊2211和第二子囊2212,所述第一子囊2211位于所述第一区段Q1,所述第二子囊2212位于所述第二区段Q2。也就是说,第二气囊221同时设置在第一区段Q1和第二区段Q2,并且位于第一区段Q1的第一子囊2211和第二区段Q2的第二子囊2212在自然状态下互不连通。
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气囊221全部位于所述第二区段Q2内,所述网状层222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区段Q1且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区段Q2。也就是说,仅有第二区段Q2内设置了第二气囊221。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1、图13和图14,所述佩戴件2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区段Q1、中间区段Q3及第二区段Q2。所述第二区段Q2连接于所述第一气囊210。所述中间区段Q3可弯折,以使得所述第一区段Q1和所述第二区段Q2为层叠状态。所述第二气囊221包括相连通第一子囊2211和第二子囊2212。所述第一子囊2211位于所述第一区段Q1,所述第二子囊2212位于所述第二区段Q2。所述连接结构10连接于所述中间区段Q3,所述连接结构10被配置用于阻止位于所述第二区段Q2的所述第二子囊2212中的气体充入位于所述第一区段Q1的所述第一子囊2211内,且所述第二气囊221与所述连接结构10的连接位置在血压测量过程中不发生变动。
其中,连接结构10设置在中间区段Q3,其用于挤压中间区段Q3,从而使得第一子囊2211和第二子囊2212被隔断。第二气囊221在充气时,气体进入第二子囊2212,由于第一子囊2211和第二子囊2212被连接结构10隔断,因此,第二子囊2212中的气体不能进入第一子囊2211。也就是说,只有接触用户测量部位的第二区段Q2才被充气,而不与用户接触的第一区段Q1未被充气,这样可以减小充气时间,也避免了第一区段Q1因充气而体积变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段Q1和第二区段Q2的长度可以改变,当第一区段Q1的长度增大时(第一子囊2211的长度相应增大),第二区段Q2的长度则减小(第二子囊2212的长度相应减小),当第一区段Q1的长度减小时(第一子囊2211的长度相应减小),第二区段Q2的长度则增大(第二子囊2212的长度相应增大)。也就是说,第一区段Q1和第二区段Q2的长度可以通过改变中间区段Q3的位置来调节,同时,第二子囊2212的长度会随着第二区段Q2的长度的改变而相应改变,从而可以确保第二区段Q2始终能够良好的发挥适配测量部位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5,所述连接结构10包括环形件110,所述环形件110具有过孔X2。所述过孔X2贯穿所述环形件110,即过孔X2为环形件110上的通孔。所述佩戴件220被配置用于穿过所述过孔X2,且所述佩戴件220可沿所述过孔X2的贯穿方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形件110连接于主机1,其连接关系可以为可拆卸连接,也可以为不可拆卸连接。环形件110上的过孔X2为通孔,因而环形件110为环形结构。当用户佩戴电子设备100时,佩戴件220穿过环形件110上的过孔X2。佩戴件220穿过的部位为第一区段Q1,未穿过的部分为第二区段Q2,中间区段Q3至少部分在过孔X2内。用户可以通过拉扯第一区段Q1或第二区段Q2来调节可穿戴环的大小,从而可以进一步适配不同尺寸的测量部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6,所述连接结构10还包括抵接件120,所述抵接件120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过孔X2内,所述抵接件120被配置用于配合所述环形件110共同挤压位于所述过孔X2内的所述佩戴件220,以阻止所述第二气囊221中的气体穿过所述抵接件120。
在一些实施例中,抵接件120和环形件110分别抵接在第二气囊221的相背两侧,从而对第二气囊221形成挤压效果。虽然第一子囊2211和第二子囊2212在自然状态下连通,但是,在抵接件120和环形件110的共同挤压作用下,使得第二子囊2212中的气体不能进入到第一子囊2211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7,可选的,所述连接结构10还包括具有弹性的弹性件130,所述弹性件130的相背两端分别弹性抵接于所述抵接件120和所述环形件110,以使所述抵接件120可沿所述弹性件130的弹性抵接方向运动。所述弹性件130可以为弹簧,也可以是橡胶、硅胶等弹性材料。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可通过向第一区段Q1施加拉力或者向第二区段Q2施加拉力,来调节可穿戴环的大小,进而适配测量部位的大小。在该调节过程中,佩戴件220会向抵接件120施加第一预设方向的作用力,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为抵接件120朝向弹性件130的方向。由于弹性件130具有弹性,因而弹性件130将会被进一步压缩,而抵接件120则会往第一预设方向运动。抵接件120往第一预设方向运动后,佩戴件220受到的抵接作用则会减弱,用户从而可以轻松的调节可穿戴环的大小。当用户不再对佩戴件220施加拉力后,弹性件130自动伸长,促使抵接件120往第二预设方向运动,佩戴件220受到的抵接作用则加强。其中,第二预设方向为第一预设方向的反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5参照图17,所述环形件110包括依次弯折相连的第一边段111、第二边段112、第三边段113、第四边段114,其中,第一边段111和第三边段113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二边段112和第四边段114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主机1连接于第一边段111。所述弹性件130的相背两端分别弹性抵接于第三边段113和抵接件120。佩戴件220穿设于第一边段111和抵接件120之间,且第一边段111和抵接件120共同抵接佩戴件220。用户在向第一区段Q1施加拉力或者向第二区段Q2施加拉力的过程中,抵接件120往第一预设方向(即第一边段111朝向第三边段113的方向)运动,第一边段111和抵接件120之间的距离增大,用户从而可以轻松的调节可穿戴环的大小。当用户不再对佩戴件220施加拉力后,弹性件130伸长进而带动抵接件120往第二预设方向(即第三边段113朝向第一边段111的方向)运动,第一边段111和抵接件120之间的距离减小,两者进而共同夹紧佩戴件220。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未视出),所述环形件110包括依次弯折相连的第一边段111、第二边段112、第三边段113、第四边段114,其中,第一边段111和第三边段113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主机1连接于第一边段111。所述弹性件130的相背两端分别弹性抵接于第一边段111和抵接件120。佩戴件220穿设于第三边段113和抵接件120之间,且第三边段113和抵接件120共同抵接佩戴件220。用户在向第一区段Q1施加拉力或者向第二区段Q2施加拉力的过程中,抵接件120往第一预设方向(即第三边段113朝向第一边段111的方向)运动,第三边段113和抵接件120之间的距离增大,用户从而可以轻松的调节可穿戴环的大小。当用户不再对佩戴件220施加拉力后,弹性件130伸长进而带动抵接件120往第二预设方向(即第一边段111朝向第三边段113的方向)运动,第三边段113和抵接件120之间的距离减小,两者进而共同夹紧佩戴件22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7,所述环形件110具有连通于所述过孔X2的收容腔X3。所述抵接件120包括相连接的抵接部121和限位部122。所述限位部122设于所述收容腔X3内且被限定于所述收容腔X3内。所述抵接部121连接于所述限位部122且用于抵接所述佩戴件220。具体来讲,收容腔X3具有开口,并通过该开口连通过孔X2。限位部122设于收容腔X3内且限位部122的尺寸大于开口的尺寸,使得限位部122始终被约束在收容腔X3内,从而可确保抵接件120不会从环形件110上脱落。
可选的,所述抵接件120至少部分为具有弹性的弹性材料,且具备弹性的部分弹性抵接于所述佩戴件220。其中,所述弹性材料可以但不仅限于为橡胶、硅胶等。在本实施例中,抵接件120虽不能在整体上运动,但是可以产生弹性形变(压缩或伸长),从而达到上述实施例中抵接件120往第一预设方向或第二预设方向运动相同的效果,具体请参照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详述。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抵接件120可以全部为弹性材料制成,也可以是部分为弹性材料。举例说明,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抵接件120包括弹性部和硬质部,其中,弹性部具有弹性且弹性抵接于佩戴件220,硬质部的一端连接于弹性部背离佩戴件220的一端,硬质部的另一端连接于环形件110。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抵接件120包括弹性部和硬质部,其中,弹性部具有弹性且弹性抵接于佩戴件220,硬质部连接于环形件110,弹性部套设于硬质部的外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5参照图18,所述连接结构10还包括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过孔X2内的第一转动件140和第二转动件150。所述第一转动件140和所述第二转动件150间隔设置且均转动连接于所述环形件110。所述佩戴件220穿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140和所述第二转动件150之间,以使所述第一转动件140和所述第二转动件150分别抵接于所述佩戴件220的相背两侧。所述第一转动件140和所述第二转动件150被配置用于阻止所述第二气囊221中的气体穿过所述抵接件120。
示例的,第一转动件140和第二转动件150相对且间隔设置,从而形成一间隔缝隙,佩戴件220则位于该间隔缝隙内,从而使得第一转动件140和第二转动件150分别抵接在中间区段Q3的相背两侧,进而对第二气囊221形成挤压效果,使得第二子囊2212中的气体不能进入到第一子囊2211中。
所述环形件110包括依次弯折相连的第一边段111、第二边段112、第三边段113、第四边段114,其中,第一边段111和第三边段113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二边段112和第四边段114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主机1连接于第一边段111。第一转动件140的相背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二边段112和第四边段114,同样的,第二转动件150的相背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二边段112和第四边段114。
由于第一转动件140和第二转动件150对佩戴件220存在挤压效果,因而当佩戴件220运动时,佩戴件220将带动第一转动件140和第二转动件150转动,因此,用户可通过向第一区段Q1施加拉力或者向第二区段Q2施加拉力,来调节可穿戴环的大小。相较于佩戴件220在第一转动件140和第二转动件150表面滑动的形式而言,将第一转动件140和第二转动件150设置为可转动,可使得用户拉动佩戴件220的所需拉力更小,即用户更省力。
用户在拉动佩戴件220的过程中,当第一区段Q1的长度减短时,第一转动件140往第一方向转动,第二转动件150往第二方向转动。当第一区段Q1的长度增长时,第一转动件140往第二方向转动,第二转动件150往第一方向转动。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
可选的,在以上任意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10与所述主机1为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将连接结构10与主机1设置为可拆卸连接的形式,当用户需要从测量部位取下电子设备100时,则可以通过将连接结构10直接从主机1上拆卸下来,用户在下次佩戴时,则将连接结构10直接连接到主机1上即可,该过程不需要涉及到第一区段Q1和第二区段Q2长度的调节,从而有利于减少用户的佩戴时间。以反向角度进行说明:若连接结构10与主机1为不可拆卸连接,那么,用户在从测量部位取下电子设备100时,则需要调节佩戴件220的第一区段Q1和第二区段Q2的长度,在下次佩戴时,又需要调节第一区段Q1和第二区段Q2的长度,这将浪费用户的时间。因此,本实施例中,将连接结构10与主机1设置为可拆卸连接的形式,对于同一用户而言,佩戴件220的第一区段Q1和第二区段Q2的长度在调节为适合自己的尺寸后,则不需要再次调节,大大节约了用户的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9和图20,所述主机1还包括气泵13、第一压力传感器14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5。所述气泵13用于对所述第一气囊210和所述第二气囊221充放气。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4连通所述第一气囊210,且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气囊210内的气压。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5连通所述第二气囊221,且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气囊221内的气压。
所述第一气囊210包括第一气嘴211,所述第二气囊221包括第二气嘴2213。所述第一气囊210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气嘴211进行充放气,所述第二气囊221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气嘴2213进行充放气。其中,第一气嘴211的一端连通第一气囊210的内部空间,另一端连通气泵13,气泵13通过第一气嘴211向第一气囊210的内部空间进行充气。同样,第二气嘴2213的一端连通第二气囊221的内部空间,另一端连通气泵13,气泵13通过第二气嘴2213向第二气囊221的内部空间进行充气。
主机1还可以包括处理器16,气泵13、第一压力传感器14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5均与处理器16电连接。可选的,处理器16首先控制所述气泵13往所述第二气囊221充气,以使佩戴件220适配用户的测量部位。第二压力传感器15实时将第二气囊221内的气压信息反馈给处理器16。当第二气囊221的气压达到预设压力后,然后处理器16再控制所述气泵13往所述第一气囊210充气,以使第一气囊210压迫测量部位的血管,且第一压力传感器14实时将第一气囊210内的气压信息反馈给处理器16。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气囊210压迫血管时,血管的搏动压力将会传递给第一气囊210,因此,第一压力传感器14所获得的气压信息与血压相关联,处理器16对接收到的第一气囊210内的压力信号分析后,即可获得用户的血压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血压测量采用示波法。示例的,首先向第二气囊221充气,以适配测量部位。待第二气囊221完成充气后,再向第一气囊210充气,以压迫测量部位的血管。第一气囊210充气至血管被阻断,此时,血管的搏动压力为零。然后,以预设速度释放第一气囊210中的气体。在放气过程中,当血管再次开始搏动时的搏动压力值为收缩压,当血管的搏动突然减弱或消失时的搏动压力为舒张压。
请参照图14和图19,主机1还可以包括电连接于处理器16的显示屏17,显示屏17承载于所述壳体11。所述显示屏17可用于向用户展示相关信息。例如,处理器16控制显示屏17显示血压测量结果。显示屏17可以为触摸屏,用户能够通过显示屏17输入相关操作。例如,用户在点击显示屏17上显示的用于血压测量的应用图标后,处理器16控制气泵13向第一气囊210和第二气囊221充气,以开始测量血压。
请参照图21至图23,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用于测量血压,包括佩戴件220,佩戴件220包括测压气囊225,测压气囊225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M1和第二表面M2,测压气囊225被配置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表面M1压迫测量部位。
连接结构10,连接结构10被配置用于与佩戴件220连接,且阻止测压气囊225中的气体通过连接结构10,测压气囊225中的可充气部分的大小随连接结构10与测压气囊225的连接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压力传感器18,被配置用于检测测压气囊225中的气压值。
气嘴2251,气嘴2251与测压气囊225连通,被配置用于为测压气囊225充气。
主机1,主机1包括壳体11和功能部件。壳体11被配置用于一端与连接结构10连接,另一端与佩戴件220连接。功能部件包括处理器16、气泵13,处理器16与压力传感器18连接。气泵13被配置用于与气嘴2251连接,并通过气嘴2251向所述测压气囊225充气。
可以理解的,该实施例中,测压气囊225作为检测气囊同时作为佩戴件220,实现了检测气囊和佩戴件220的一体化设计,使得体积更为轻便,此外通过连接结构10来控制测压气囊225中充气部分的大小(该大小是指未充气状态下的大小),从而可以适配不同用户的测量部位(例如腕围),用户不会因为佩戴过松或者过紧导致测压气囊225的膨胀程度不同而对血压检测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因为血压值是根据测压气囊225中的气压值来确定的,而测压气囊225膨胀程度不同,测压气囊225的气囊璧对气压的反作用力就不同,因此可能会产生误差,而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方式,用户在佩戴时根据自己的腕围差异设置连接位置,从而测压气囊225中可充气部分的大小也会变化,一定程度上降低用户在血压测量时气囊璧膨胀作用对测量值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中的测压气囊225在结构上可以相当于前面实施例中的第二气囊,直接用第二气囊来做血压检测的检测气囊,也就是说,通过测量第二气囊中的气压值来确定血压值,本实施例与前面实施例的区别可以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省去了第一气囊,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测压气囊225可以不附着网状结构。本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引用前述一些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的解释,例如对主机1、连接结构10的解释,在此不再赘述。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23)

1.一种佩戴结构,用于测量血压,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气囊被配置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表面压迫测量部位;及
佩戴件,所述佩戴件包括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位于所述第一气囊设有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气囊被配置用于适配所述测量部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与所述第二气囊共用所述第二表面对应的气囊壁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结构还包括网状层,所述网状层包括第一网状部,所述第一网状部覆盖于所述第二气囊面向所述第一气囊的一侧,所述第一网状部用于贴附所述测量部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佩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状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佩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状部设有适配于所述第一气囊外轮廓形状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气囊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网状部具有背离所述第二气囊的贴附面,所述贴附面齐平于所述第一表面或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佩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层还包括第二网状部、第三网状部、第四网状部,所述第一网状部、所述第二网状部、所述第三网状部、所述第四网状部依次连接且共同构成收容空间,所述第二气囊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佩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网状部的长度,和/或,所述第一气囊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网状部的宽度。
8.如权利要求3-7任意一项所述的佩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层能够随着第一气囊充放气而变形,所述网状层为多孔织物。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包括第一气嘴,所述第二气囊包括第二气嘴,所述第一气囊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气嘴进行充放气,所述第二气囊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气嘴进行充放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区段、中间区段及第二区段,所述第二区段连接于所述第一气囊,所述中间区段可弯折,以使得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为层叠状态;所述第一区段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区段背离所述第一气囊的一侧具有第二连接部,当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为层叠状态时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进行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区段、中间区段及第二区段,所述第二区段连接于所述第一气囊,所述中间区段可弯折,以使得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为层叠状态;
所述第二气囊包括相连通第一子囊和第二子囊,所述第一子囊位于所述第一区段,所述第二子囊位于所述第二区段;
或,所述第二气囊包括相连接且非连通第一子囊和第二子囊,所述第一子囊位于所述第一区段,所述第二子囊位于所述第二区段;
或,所述第二气囊全部位于所述第二区段内,所述佩戴结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气囊的网状层,所述网状层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区段且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区段。
12.一种佩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佩戴结构及连接结构,所述佩戴结构被配置用于连接所述连接结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佩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区段、中间区段及第二区段,所述第二区段连接于所述第一气囊,所述中间区段可弯折,以使得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为层叠状态;
所述第二气囊包括相连通第一子囊和第二子囊,所述第一子囊位于所述第一区段,所述第二子囊位于所述第二区段;所述连接结构连接于所述中间区段,所述连接结构被配置用于阻止位于所述第二区段的所述第二子囊中的气体充入位于所述第一区段的所述第一子囊内,且所述第二气囊与所述连接结构的连接位置在血压测量过程中不发生变动。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佩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环形件,所述环形件具有过孔,所述过孔贯穿所述环形件,所述佩戴件被配置用于穿过所述过孔,且所述佩戴件可沿所述过孔的贯穿方向运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佩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抵接件,所述抵接件被配置用于配合所述环形件共同挤压位于所述过孔内的所述佩戴件,以阻止所述第二气囊中的气体穿过所述抵接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佩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具有弹性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相背两端分别弹性抵接于所述抵接件和所述环形件,以使所述抵接件可沿所述弹性件的弹性抵接方向运动;和/或,所述抵接件至少部分为具有弹性的弹性材料,且具备弹性的部分弹性抵接于所述佩戴件。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佩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过孔内的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间隔设置且均转动连接于所述环形件,所述佩戴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之间,以使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分别抵接于所述佩戴件的相背两侧,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被配置用于阻止所述第二气囊中的气体穿过所述抵接件。
1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主机以及如权利要求12-17任意一项所述的佩戴组件。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组件包括佩戴结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连接于所述主机,所述佩戴结构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主机远离所述连接结构的一端,所述第二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结构。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的壳体上具有滑槽,所述连接结构被配置用于插入所述滑槽中。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还包括气泵、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气泵用于对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充放气,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连通所述第一气囊,且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气囊内的气压,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连通所述第二气囊,且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气囊内的气压。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用于血压测量的手表,所述佩戴结构为表带,所述主机为表头,所述连接结构被配置用于固定与所述佩戴结构的连接位置以适配用户的手腕腕围。
23.一种电子设备,用于测量血压,其特征在于,包括:
佩戴件,所述佩戴件包括测压气囊,所述测压气囊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测压气囊被配置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表面压迫测量部位;
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被配置用于与所述佩戴件连接,且阻止所述测压气囊中的气体通过所述连接结构,所述测压气囊中的可充气部分的大小随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测压气囊的连接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压力传感器,被配置用于检测所述测压气囊中的气压值;
气嘴,所述气嘴与所述测压气囊连通,被配置用于为所述测压气囊充气;
主机,所述主机包括壳体和功能部件,所述壳体被配置用于一端与所述连接结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佩戴件连接,所述功能部件包括处理器、气泵,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气泵被配置用于与所述气嘴连接,并通过所述气嘴向所述测压气囊充气。
CN202211026994.5A 2022-08-25 2022-08-25 佩戴结构、佩戴组件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2272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6994.5A CN115227221A (zh) 2022-08-25 2022-08-25 佩戴结构、佩戴组件及电子设备
PCT/CN2023/103230 WO2024041178A1 (zh) 2022-08-25 2023-06-28 佩戴结构、佩戴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6994.5A CN115227221A (zh) 2022-08-25 2022-08-25 佩戴结构、佩戴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27221A true CN115227221A (zh) 2022-10-25

Family

ID=83681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26994.5A Pending CN115227221A (zh) 2022-08-25 2022-08-25 佩戴结构、佩戴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27221A (zh)
WO (1) WO202404117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1178A1 (zh) * 2022-08-25 2024-02-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佩戴结构、佩戴组件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00410A (ja) * 2011-03-25 2012-10-22 Omron Healthcare Co Ltd 血圧情報測定装置用カフ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血圧情報測定装置
CN202942100U (zh) * 2012-12-05 2013-05-22 丛晓伟 袖带式血压计
JP6172218B2 (ja) * 2015-06-24 2017-08-02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流体袋、血圧測定用カフ、血圧計、および血圧測定方法
CN208641235U (zh) * 2017-12-29 2019-03-26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一种专用于缺血预适应训练仪的卡式臂带
CN113520357B (zh) * 2020-04-17 2023-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血压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5227221A (zh) * 2022-08-25 2022-10-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佩戴结构、佩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9021172U (zh) * 2022-11-11 2023-05-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佩戴结构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1178A1 (zh) * 2022-08-25 2024-02-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佩戴结构、佩戴组件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41178A1 (zh) 2024-0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38397B (zh) 可调节腕戴式压力感测装置
EP1341436B1 (en) Device for monitoring blood pressure
US20200178812A1 (en) Pulse pressure conducting structure, portable blood pressure detection module, and smart wearable device
CN108324261B (zh) 一种智能血压腕表
TWM547950U (zh) 不具加壓泵的穿戴式血壓量測裝置
JPH03103228A (ja) 浅側頭動脈用縛帯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診断装置
US10952623B2 (en) Wearable blood pressure measuring device
CN108289625A (zh) 用于控制静脉血液流量、改进静脉扩张并实现血压测量的夹持设备、系统及方法
CN115227221A (zh) 佩戴结构、佩戴组件及电子设备
US11647912B2 (en) Blood pressure measuring device
JP2020500080A (ja) 手首式血圧計
US11653842B2 (en) Blood pressure measuring device
US5509423A (en) Pump band
EP1894523A1 (en) Living body data detector
CN211207101U (zh) 智能手表
KR101680197B1 (ko) 손목 혈압계
CN112336016B (zh) 智能手表及其表带装置
CN219021172U (zh) 佩戴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2842306A (zh) 一种血压检测手表
CN209826699U (zh) 气囊、手表式血压计、血压测量模块和生命体征监护仪
CN105700678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检测方法
CN211213157U (zh) 可便携式穿戴的呼吸频率监测腰带
KR101750063B1 (ko) 혈압 측정용 손목 압박기 및 이를 갖는 손목 혈압계
CN212630749U (zh) 一种手腕式监测仪
CN210582471U (zh) 一种多功能动态血压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