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88694A - 一种模块化射灯及其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块化射灯及其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88694A
CN117588694A CN202311862642.8A CN202311862642A CN117588694A CN 117588694 A CN117588694 A CN 117588694A CN 202311862642 A CN202311862642 A CN 202311862642A CN 117588694 A CN117588694 A CN 1175886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glue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626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吉地
许志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Latu Film And Televis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Latu Film And Televis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Latu Film And Televis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Latu Film And Televis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86264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886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88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886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2/00Systems of lighting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main groups F21S4/00 - F21S10/00 or F21S19/00, e.g. of modular construction
    • F21S2/005Systems of lighting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main groups F21S4/00 - F21S10/00 or F21S19/00, e.g. of modular construction of modular constru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9/00Lighting devices with a built-in power supply; Systems employing lighting devices with a built-in power supply
    • F21S9/02Lighting devices with a built-in power supply; Systems employing lighting devices with a built-in power supply the power supply being a battery or accumul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6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orced flow of gas, e.g. air
    • F21V29/67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orced flow of gas, e.g. air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F21V29/74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with fins or bla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F21V29/74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with fins or blades
    • F21V29/76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with fins or blades with essentially identical parallel planar fins or blades, e.g. with comb-like cross-s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9/50Cooling arrangements
    • F21V29/70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 F21V29/83Coo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passive heat-dissipating elements, e.g. heat-sinks the elements having apertures, ducts or channels, e.g. heat radiation hol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化射灯,其包括:支架、灯具装置以及操控装置。其中,灯具装置包括:外壳、发光部件、控制部件、基础散热模组、第一辅助散热模组以及第二辅助散热模组。基础散热模组包括:固定框架、散热风扇以及若干散热鳍片,若干散热鳍片并排设于固定框架内,散热风扇安装于散热鳍片的下方,且散热风扇面向若干散热鳍片之间的间隙。固定框架和散热鳍片上均开设有多个安装孔,第一辅助散热模组包括多个第一导热管,第二辅助散热模组包括多个第二导热管,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均穿设安装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模块化射灯的安装方法。该模块化射灯及其安装方法能够简化装配操作,实现方便快捷地装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模块化射灯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影射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块化射灯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在摄影拍摄过程中,通常会配备射灯等来充当造型光源,造型光源所发出的光与闪光光源的发光角度以及照射范围一致,在闪光拍摄前,利用造型光源提供造型光线,根据造型光线即可预知闪光光线的效果。
传统的摄影射灯仅依靠外壳导热进行散热,散热效果一般,使用一段时间后灯具的工作温度较高,影响灯珠正常工作。随着科技发展,现有技术已经有高散热性能的射灯,其主要是增设了散热装置(结构类似于电脑处理器散热器),比如,公告号为CN218213726U,名称为“一种摄影灯”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摄影灯,包括灯具主体和光源组件,灯具主体内设置有散热腔和安装腔,散热腔内装设有导热部件以及散热风扇,当光源组件工作时发热,导热部件将热量从光源组件传导至散热腔中,通过散热风扇将热量吹出。导热部件及散热风扇构成散热装置。
但是,在生产装配过程中发现,现有的散热装置存在装配不便的问题。具体的,导热管既需要与多个散热鳍片连接,又要与光源组件连接,装配时,导热管需要优先与光源组件连接,以确保有足够的操作空间,然后工作人员再将散热鳍片一片片套设到导热管上。并且在套设过程中,还需要在导热管与散热鳍片之间涂上导热胶水,以确保导热管的温度能够高效传递到散热鳍片上。这样的装配步骤较为繁琐,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为此,如何设计一种模块化射灯及其装配方法,使其能够简化装配操作,实现方便快捷地装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这是该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模块化射灯及其装配方法,使其能够简化装配操作,实现方便快捷地装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模块化射灯,其包括:支架、灯具装置以及操控装置,所述灯具装置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操控装置电连接所述灯具装置;
所述灯具装置包括:外壳、发光部件、控制部件、基础散热模组、第一辅助散热模组以及第二辅助散热模组;所述基础散热模组收容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辅助散热模组与所述发光部件连接,所述第二辅助散热模组与所述控制部件连接,所述第一辅助散热模组、所述第二辅助散热模组分别与所述基础散热模组可拆卸地插接配合;
所述基础散热模组包括:固定框架、散热风扇以及若干散热鳍片,若干所述散热鳍片并排设于所述固定框架内,所述散热风扇安装于所述散热鳍片的下方,且所述散热风扇面向若干所述散热鳍片之间的间隙;
所述固定框架和所述散热鳍片上均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第一辅助散热模组包括多个第一导热管,所述第二辅助散热模组包括多个第二导热管,所述第一导热管和所述第二导热管均穿设所述安装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部件包括发光板以及面罩,所述面罩盖合于所述外壳上,所述发光板收容于所述面罩内;
所述第一辅助散热模组包括灯板导热座,所述发光板贴合于所述灯板导热座上,且所述灯板导热座与所述第一导热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部件包括主板以及尾罩,所述尾罩盖合于所述外壳上;所述第二辅助散热模组包括主板导热座,所述第二导热管与所述主板分别安装于所述主板导热座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辅助散热模组和所述第二辅助散热模组分别分布于所述基础散热模组的两侧,在装配时,所述第一导热管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导热管的位置相互错开;多个所述第一导热管在竖直方向上并列排布,多个所述第二导热管在水平方向上并列排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控装置包括控制器以及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控制器的侧壁上,所述蓄电池为所述控制器供电,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灯具装置的控制部件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为可伸缩的三脚架结构,所述操控装置包括夹持组件,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夹持组件固定于所述支架的杆体上。
一种模块化射灯的装配方法,用于装配得到上述的模块化射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基础散热模组、第一辅助散热模组及第二辅助散热模组分别进行单独组装;
步骤二、将所述基础散热模组安装到外壳上,将所述第一辅助散热模组与所述发光部件连接,将所述第二辅助散热模组与所述控制部件连接;
步骤三、将所述第一辅助散热模组插接到所述基础散热模组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热管穿设所述安装孔,所述发光部件安装到所述外壳的一侧;
步骤四、将所述第二辅助散热模组插接到所述基础散热模组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导热管穿设所述安装孔,所述控制部件安装到所述外壳的另一侧;
步骤五、将所述控制部件与所述发光部件电连接;
步骤六、将所述灯具装置及操控装置安装到所述支架上,所述灯具装置与所述操控装置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临时治具,所述临时治具上设有多个套筒,所述第一导热管或所述第二导热管可滑动插接到所述套筒内,所述套筒可插接到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套筒上开设有若干出胶孔,所述出胶孔的位置与所述散热鳍片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散热鳍片的安装孔上开设有与所述出胶孔配合的藏胶凹槽,所述藏胶凹槽用于暂时储存导热胶水;
在步骤三中,借助临时治具,先在套筒内填充导热胶水,再将套筒插接到安装孔中,随后插接第一导热管于套筒内,然后再抽离套筒并等待导热胶水凝固;
在步骤四中,借助临时治具,先在套筒内填充导热胶水,再将套筒插接到安装孔中,随后插接第二导热管于套筒内,然后再抽离套筒并等待导热胶水凝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筒的内壁上开设有聚胶槽,所述聚胶槽的位置与所述出胶孔的位置相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同一所述安装孔上开设有多个藏胶凹槽,多个所述藏胶凹槽以所述安装孔的圆心环形阵列分布,且多个所述藏胶凹槽分别与套筒上的出胶孔相对应。
综上,本发明的一种模块化射灯及其装配方法,能够简化装配操作,实现方便快捷地装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模块化射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灯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灯具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基础散热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基础散热模组、第一辅助散热模组及第二辅助散热模组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6为散热鳍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临时治具与第二导热管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8为装配时临时治具与第二辅助散热模组配合使用的状态示意图;
图9为装配过程中第二导热管、套筒以及安装孔配合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0为套筒抽离后第二导热管与安装孔配合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1为另一实施例中套筒以及安装孔配合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2为图1所示的操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化射灯10,如图1及图2所示,其包括:支架100、灯具装置200以及操控装置300,灯具装置200安装于支架100上,操控装置300电连接灯具装置200。
其中,如图3所示,灯具装置200包括:外壳210、发光部件220、控制部件230、基础散热模组240、第一辅助散热模组250以及第二辅助散热模组260。基础散热模组240收容于外壳210内,第一辅助散热模组250与发光部件220连接,第二辅助散热模组260与控制部件230连接,第一辅助散热模组250、第二辅助散热模组260分别与基础散热模组240可拆卸地插接配合。
如图3及图4所示,基础散热模组240包括:固定框架241、散热风扇242以及若干散热鳍片243,若干散热鳍片243并排设于固定框架241内,散热风扇242安装于散热鳍片243的下方,且散热风扇242面向若干散热鳍片243之间的间隙。
而且,固定框架241和散热鳍片243上均开设有多个安装孔201(如图4及图6所示),第一辅助散热模组250包括多个第一导热管251,第二辅助散热模组260包括多个第二导热管261,第一导热管251和第二导热管261均穿设安装孔201(如图5所示)。
本发明的模块化射灯10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射灯及其散热装置装配过于繁琐的问题,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将灯具装置200的散热装置分为三个模组:基础散热模组240、第一辅助散热模组250以及第二辅助散热模组260。同时,灯具装置200也被分为三大主要模块,具体地:基础散热模组240和外壳210作为中部模块,第一辅助散热模组250和发光部件220作为头部模块,第二辅助散热模组260与控制部件230作为尾部模块。装配时,工作人员可以单独对三大主要部分进行拼装,以确保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打螺钉;然后,工作人员再将头部模块和尾部模块拼接到中部模块上,即将第一辅助散热模组250和第二辅助散热模组260插接到基础散热模组240上,如此便实现灯具装置200的快捷装配。具体的操作原理将在下文予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发光部件220包括发光板221以及面罩222,面罩222盖合于外壳210上,发光板221收容于面罩222内。并且,第一辅助散热模组250包括灯板导热座252,发光板221贴合于灯板导热座252上,且灯板导热座252与第一导热管251连接。工作时,发光板221发光发热,热量通过灯板导热座252传递给第一导热管251,最后由第一导热管251及散热鳍片243发散冷却。优选的,灯板导热座252可以采用铝基或铜基合金材质,这样的材质具有较快的导热性能。
如图3所示,控制部件230包括主板(图未示)以及尾罩231,尾罩231盖合于外壳210上。第二辅助散热模组260包括主板导热座262,第二导热管261与主板分别安装于主板导热座262的两侧。工作时,主板在通电情况下会发热,热量通过主板导热座262传递到第二导热管261上,再由第二导热管261及散热鳍片243发散出去。
在本发明中,如图5所示,第一辅助散热模组250和第二辅助散热模组260分别分布于基础散热模组240的两侧,而且在装配时,第一导热管251的位置与第二导热管261的位置相互错开。
同时,多个第一导热管251在竖直方向上并列排布,多个第二导热管261在水平方向上并列排布。之所以这样设计,一方面是为了使装配时穿设散热鳍片243的第一导热管251和第二导热管261不会相互干涉;另一方面是为了使装配后的第二导热管261不会抵持到灯板导热座252上,并且减小所需要占用的体积。同时,这样设计也是为了配合本发明特别的装配方法,具体将在下文进行说明。
下面结合上述结构,对本发明的灯具装置200主要的装配操作原理进行阐述说明:
装配时,工作人员先分别组装三大主要模块;
头部模块:工作人员先将多个第一导热管251安装到灯板导热座252的一侧上,再将发光板221贴合到灯板导热座252的另一侧,发光板221与灯板导热座252之间可以涂抹导热胶水,以提高热传递效率。随后,工作人员将面罩222与灯板导热座252连接,这样便完成了头部模块的组装;
尾部模块:工作人员先将多个第二导热管261安装到主板导热座262的一侧,再将主板贴合到主板导热座262的另一侧,并将尾罩231与主板导热座262连接,这样便完成了尾部模块的组装;
中部模块:先将多片散热鳍片243并排插接到固定框架241上,相邻的散热鳍片243之间均等间隔开(即散热鳍片243之间存在等距的间隙)。再将散热风扇242安装到固定框架241上,并且散热风扇242处在散热鳍片243下方,散热风扇242由下向上吹风,其能够加速散热鳍片243间隙处的空气流动。然后,工作人员将固定框架241安装在外壳210内,外壳210形成一个两侧开口的筒状结构。这样中部模块也完成了组装;
接着,工作人员将头部模块与尾部模块分别从两侧靠近并插接到中部模块内,如图5所示,第一导热管251从左往右插接到中部模块的安装孔201内,第二导热管261从右往左插接到中部模块的安装孔201内。待插接到位后,头部模块的面罩222盖合到外壳210的一侧开口,尾部模块的尾罩231也盖合到外壳210的另一侧开口处,此时工作人员拧紧螺钉将两者固定到外壳210上。这样,三大主要模块形成一个整体,即完成灯具装置200的装配;
工作时,发光板221会产生热量,热量通过灯板导热座252传递到第一导热管251和散热鳍片243上。相似的,主板产生的热量最终也会传递到第二导热管261和散热鳍片243上。散热风扇242由下向上吹风,使得散热鳍片243间隙内的空气加速流动,从而迅速带走散热鳍片243上的热量,实现冷却降温。为加速热量传递,第一导热管251和第二导热管261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填充冷却液的方法。
要说明的是,灯具装置200的三大主要模块是分别组装的,这样可以避免传统整体组装方式出现的操作空间的问题;同时这也就意味着三大主要模块是可以同时进行组装的,即由多名工作人员或者多台设备同时对三大主要模块进行组装,最后进行汇总,将头部模块与尾部模块插接配合到中部模块即可。相比于传统的整体组装方式,本发明的中部模块在装配效率上的提升尤为明显。具体的,在传统的整体组装方式中,需要先完成导热管与发光部件220连接,然后再将多个散热鳍片243逐一安装到导热管上,期间还需要涂抹胶水使多个散热鳍片243等间距的固定排列,之后才能继续安装其他零部件,这导致工作效率难以提升。而在本发明中,中部模块单独进行组装,工作人员可以依靠固定框架241将多个散热鳍片243快速固定;随后再将第一导热管251、第二导热管261插接到基础散热模组240内即可。这样便可以简化装配操作步骤,大幅提高灯具装置200的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热传递性能,使第一导热管251和第二导热管261的热量能够高效快速地传递到散热鳍片243上,可以在第一导热管251管壁与安装孔201之间、或第二导热管261管壁与安装孔201之间涂上导热胶水。但是,由于多个散热鳍片243并排,则第一导热管251和第二导热管261管壁在插接过程中难免出现剐蹭,这会导致出现以下问题:
其一,若直接在管壁上涂抹导热胶水,然后再插接到安装孔201内,则涂抹的导热胶水容易受到剐蹭而留在某一散热鳍片243的表面,而无法涂抹到每一个安装孔201的内壁上;
其二,剐蹭导致插接过程中容易出现卡滞现象;
其三,过度的剐蹭会导致第一导热管251和第二导热管261的表面受到严重磨损,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为此,本发明做了特别改进,具体如下:
在本发明中,如图7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临时治具270,该临时治具270上设有多个套筒271,第一导热管251或第二导热管261可滑动插接到套筒271内,套筒271可插接到安装孔201内。也就是说,第一导热管251和第二导热管261的管径小于套筒271,套筒271的管径小于安装孔201的孔径。
套筒271上开设有若干出胶孔272(如图7所示),出胶孔272的位置与散热鳍片243的位置相对应,散热鳍片243的安装孔201上开设有与出胶孔272配合的藏胶凹槽202(如图9所示),藏胶凹槽202用于暂时储存导热胶水。
接下来,对临时治具270的工作原理进行解释说明:
以第二导热管261为例,在插接第二导热管261之前,工作人员先将临时治具270的套筒271内壁涂覆适量的导热胶水,再将临时治具270的套筒271插接到基础散热模组240相应的安装孔201内。随后,工作人员再取出第二辅助散热模组260,在第二导热管261上也涂抹导热胶水;然后将第二导热管261插接到相应的套筒271内。要注意的时,在此过程中,套筒271的插接方向和第二导热管261的插接方向是相反的,如图8所示,这样套筒271便处在第二导热管261与安装孔201之间,三者在横截面上的配合关系如图9所示;
随着第二导热管261的插接,套筒271内的导热胶水将被挤压,并通过多个出胶孔272流出;流出后的导热胶水会进入到安装孔201的藏胶凹槽202中。此时,由于套筒271的存在,安装孔201内的间隙被填充,导热胶水能够暂时储存在藏胶凹槽202内。待第二导热管261插接到位后,工作人员抽出套筒271,此时安装孔201的内壁与第二导热管261之间形成较大的间隙(如图10所示),导热胶水便会因重力作用或毛细管效应进入到间隙内。这样,便将导热胶水有效涂抹到了安装孔201与第二导热管261之间,待导热胶水凝固后,第二导热管261既可以辅助固定散热鳍片243,其上的热量还可以快速高效地传递给散热鳍片243,从而提高散热性能;
第一导热管251的插接流程与上述相同,故不再进行赘述。
值得强调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临时治具270在灯具装置200的装配过程发挥作用,套筒271以及与其配合的安装孔201都是经过发明人特别设计的,其具备有以下特征和有益效果:
其一,解决导热胶水无法均匀涂抹到每一个安装孔201内壁上的问题。插接前先在套筒271内填充一定量的导热胶水,待第一导热管251或第二导热管261插接时,便可以将导热胶水挤入藏胶凹槽202内,随后抽出套筒271,导热胶水便进入到了安装孔201与第一导热管251、第二导热管261的间隙中。由于出胶孔272的位置与散热鳍片243的位置相对应,这样,导热胶水就可以被挤到每一个藏胶凹槽202内,从而解决导热胶水无法涂抹到每一个安装孔201的问题(当然,这种方式无法保证每一个安装孔201被涂抹得一样均匀,但是其误差处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而且,为了使得涂抹尽量均匀,在插接前,套筒271的内壁上以及导热管的管壁上要求尽可能地均匀涂抹。);
其二,由于设置了套筒271,则安装孔201的孔径可以比原本不设置套筒271时适当增大。这样,第一导热管251或第二导热管261在插接时便不容易与安装孔201发生剐蹭,安装孔201与导热管间隙配合,第一导热管251和第二导热管261便可以顺畅插接,从而不容易出现卡滞现象;
其三,同样因为安装孔201的孔径适当增大,所以在插接过程中,第一导热管251和第二导热管261的管壁上也不会被严重磨损。而且,为了避免套筒271磨损第一导热管251或第二导热管261的现象发生,套筒271的筒体内壁光滑,同时套筒271内壁涂有导热胶水。
优选的,为了使得插接过程中套筒271内的导热胶水能够顺畅地从出胶孔272排出,套筒271的内壁上开设有聚胶槽273(如图9所示),聚胶槽273的位置与出胶孔272的位置相对应。这样,在第一导热管251或第二导热管261插接到套筒271内时,被挤压的导热胶水会优先进入聚胶槽273,再从出胶孔272流出。同时,有了聚胶槽273的缓存,在进入聚胶槽273后的导热胶水能够尽可能地分摊到多个出胶孔272,从而避免导热胶水只从部分出胶孔272流出。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同一安装孔201上开设有多个藏胶凹槽202,多个藏胶凹槽202以安装孔201的圆心环形阵列分布,且多个藏胶凹槽202分别与套筒271上的出胶孔272相对应。这样,可以有更多的导热胶水储存在藏胶凹槽202中,当套筒271抽出后,导热胶水能够更好地填充出现的间隙。
在本发明中,如图12所示,操控装置300包括控制器310以及蓄电池320,蓄电池320通过卡扣结构311可拆卸地安装于控制器310的侧壁上,蓄电池320为控制器310供电,控制器310与灯具装置200的控制部件230电连接。蓄电池320设置在控制器310的外侧,这样,当蓄电池320电量耗尽后,工作人员可以便捷地进行更换而无需拆卸控制器310。
优选的,支架100为可伸缩的三脚架结构,操控装置300包括夹持组件330(如图12所示),控制器310通过夹持组件330固定于支架100的杆体上。操控装置300设置在支架100上,这样可以增加支架100整体的重量,从而降低支架100的重心,使得支架100不会因为顶端安装灯具装置200后而容易发生倾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模块化射灯10的装配方法,用于装配得到上述的模块化射灯10,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基础散热模组240、第一辅助散热模组250及第二辅助散热模组260分别进行单独组装;
步骤二,将基础散热模组240安装到外壳210上(形成中部模块),将第一辅助散热模组250与发光部件220连接(形成头部模块),第二辅助散热模组260与控制部件230连接(形成尾部模块);
步骤三,将第一辅助散热模组250插接到基础散热模组240的一侧,第一导热管251穿设安装孔201,发光部件220安装到外壳210的一侧;
步骤四,将第二辅助散热模组260插接到基础散热模组240的另一侧,第二导热管261穿设安装孔201,控制部件230安装到外壳210的另一侧;
步骤五,将控制部件230与发光部件220电连接;
步骤六,将灯具装置200及操控装置300安装到支架100上,灯具装置200与操控装置300电连接。
至此,便完成了模块化射灯10的整体装配。
期间,在步骤三和步骤四中,可以借助临时治具270以避免出现剐蹭现象,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具体的:
在步骤三中,工作人员借助临时治具270,先在套筒271内填充导热胶水,再将套筒271插接到安装孔201中,随后插接第一导热管251于套筒271内,然后再抽离套筒271并等待导热胶水凝固,这样便可以完成第一导热管251与散热鳍片243的连接;
在步骤四中,同理,工作人员借助临时治具270,先在套筒271内填充导热胶水,再将套筒271插接到安装孔201中,随后插接第二导热管261于套筒271内,然后再抽离套筒271并等待导热胶水凝固,这样便可以完成第二导热管261与散热鳍片243的连接。
如此,借助临时治具270,第一导热管251管壁与安装孔201之间、第二导热管261管壁与安装孔201之间均涂上导热胶水,使第一导热管251和第二导热管261的热量能够高效快速地传递到散热鳍片243上,从而提高了热传递性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模块化射灯10及其装配方法,能够简化装配操作,实现方便快捷地装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模块化射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灯具装置以及操控装置,所述灯具装置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操控装置电连接所述灯具装置;
所述灯具装置包括:外壳、发光部件、控制部件、基础散热模组、第一辅助散热模组以及第二辅助散热模组;所述基础散热模组收容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辅助散热模组与所述发光部件连接,所述第二辅助散热模组与所述控制部件连接,所述第一辅助散热模组、所述第二辅助散热模组分别与所述基础散热模组可拆卸地插接配合;
所述基础散热模组包括:固定框架、散热风扇以及若干散热鳍片,若干所述散热鳍片并排设于所述固定框架内,所述散热风扇安装于所述散热鳍片的下方,且所述散热风扇面向若干所述散热鳍片之间的间隙;
所述固定框架和所述散热鳍片上均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第一辅助散热模组包括多个第一导热管,所述第二辅助散热模组包括多个第二导热管,所述第一导热管和所述第二导热管均穿设所述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件包括发光板以及面罩,所述面罩盖合于所述外壳上,所述发光板收容于所述面罩内;
所述第一辅助散热模组包括灯板导热座,所述发光板贴合于所述灯板导热座上,且所述灯板导热座与所述第一导热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包括主板以及尾罩,所述尾罩盖合于所述外壳上;所述第二辅助散热模组包括主板导热座,所述第二导热管与所述主板分别安装于所述主板导热座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散热模组和所述第二辅助散热模组分别分布于所述基础散热模组的两侧,在装配时,所述第一导热管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导热管的位置相互错开;多个所述第一导热管在竖直方向上并列排布,多个所述第二导热管在水平方向上并列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装置包括控制器以及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控制器的侧壁上,所述蓄电池为所述控制器供电,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灯具装置的控制部件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可伸缩的三脚架结构,所述操控装置包括夹持组件,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夹持组件固定于所述支架的杆体上。
7.一种模块化射灯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装配得到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块化射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基础散热模组、第一辅助散热模组及第二辅助散热模组分别进行单独组装;
步骤二、将所述基础散热模组安装到外壳上,将所述第一辅助散热模组与所述发光部件连接,将所述第二辅助散热模组与所述控制部件连接;
步骤三、将所述第一辅助散热模组插接到所述基础散热模组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热管穿设所述安装孔,所述发光部件安装到所述外壳的一侧;
步骤四、将所述第二辅助散热模组插接到所述基础散热模组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导热管穿设所述安装孔,所述控制部件安装到所述外壳的另一侧;
步骤五、将所述控制部件与所述发光部件电连接;
步骤六、将所述灯具装置及操控装置安装到所述支架上,所述灯具装置与所述操控装置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射灯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提供一种临时治具,所述临时治具上设有多个套筒,所述第一导热管或所述第二导热管可滑动插接到所述套筒内,所述套筒可插接到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套筒上开设有若干出胶孔,所述出胶孔的位置与所述散热鳍片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散热鳍片的安装孔上开设有与所述出胶孔配合的藏胶凹槽,所述藏胶凹槽用于暂时储存导热胶水;
在步骤三中,借助临时治具,先在套筒内填充导热胶水,再将套筒插接到安装孔中,随后插接第一导热管于套筒内,然后再抽离套筒并等待导热胶水凝固;
在步骤四中,借助临时治具,先在套筒内填充导热胶水,再将套筒插接到安装孔中,随后插接第二导热管于套筒内,然后再抽离套筒并等待导热胶水凝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块化射灯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内壁上开设有聚胶槽,所述聚胶槽的位置与所述出胶孔的位置相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块化射灯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安装孔上开设有多个藏胶凹槽,多个所述藏胶凹槽以所述安装孔的圆心环形阵列分布,且多个所述藏胶凹槽分别与套筒上的出胶孔相对应。
CN202311862642.8A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模块化射灯及其装配方法 Pending CN1175886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62642.8A CN117588694A (zh)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模块化射灯及其装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62642.8A CN117588694A (zh)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模块化射灯及其装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88694A true CN117588694A (zh) 2024-02-23

Family

ID=89918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62642.8A Pending CN117588694A (zh) 2023-12-29 2023-12-29 一种模块化射灯及其装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8869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2793A (zh) * 2007-01-23 2008-07-30 杨然森 用于电子元件的热传导散热装置
JP3146512U (ja) * 2008-09-08 2008-11-20 奇▲こう▼科技股▲ふん▼有限公司 構造を強化した放熱モジュールユニット
US20090278460A1 (en) * 2005-03-28 2009-11-12 Jen-Shyan Chen System in Package High Power Highly Efficient Diode Lamp
US20210262653A1 (en) * 2020-02-20 2021-08-26 Aputure Imaging Industries Co., Ltd. Photography lamp
CN219016921U (zh) * 2022-12-01 2023-05-12 深圳市鼎道晶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风量cpu散热风扇
CN117267689A (zh) * 2023-09-28 2023-12-22 惠州市拉图影视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结构的射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78460A1 (en) * 2005-03-28 2009-11-12 Jen-Shyan Chen System in Package High Power Highly Efficient Diode Lamp
CN101232793A (zh) * 2007-01-23 2008-07-30 杨然森 用于电子元件的热传导散热装置
JP3146512U (ja) * 2008-09-08 2008-11-20 奇▲こう▼科技股▲ふん▼有限公司 構造を強化した放熱モジュールユニット
US20210262653A1 (en) * 2020-02-20 2021-08-26 Aputure Imaging Industries Co., Ltd. Photography lamp
CN219016921U (zh) * 2022-12-01 2023-05-12 深圳市鼎道晶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风量cpu散热风扇
CN117267689A (zh) * 2023-09-28 2023-12-22 惠州市拉图影视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结构的射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82879B2 (en) LED lighting apparatus having a plurality of light emitting module sections interlocked in a circular fashion
CN101392899B (zh) 具有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灯具
US9482395B2 (en) LED luminaire
CN101329054B (zh) 具有散热结构的发光二极管灯具
CN105927914A (zh) 一种led汽车头灯
JP2009032590A (ja) 多段層基板によって達成されかつ熱を即座に放散するledランプ
JP3196412U (ja) Led照明装置
CN101769521A (zh) 用于发光装置的散热装置及其发光装置
JP3165565U (ja) 散熱効果が高い灯具
CN117588694A (zh) 一种模块化射灯及其装配方法
CN107131455B (zh) 新型大功率led灯具灯体
WO2010066089A1 (zh) 用于发光二极管的散热组件和发光二极管及发光二极管灯
CN216790127U (zh) 一种大功率集成灯具结构
CN207648708U (zh) 具有便于组装的散热结构的车灯
JP6816996B2 (ja) 投光照明装置
JP2010182686A (ja) 多段層基板によって達成されかつ熱を即座に放散するledランプ
CN212178784U (zh) 一种自散热的汽车灯具
CN110848646A (zh) 一种高效散热器以及具有该散热器的灯具
JP7184579B2 (ja) 光源ユニットおよび車両用灯具
CN206145444U (zh) Led灯具及其散热套件
JP6813307B2 (ja) 投光照明装置
CN213453216U (zh) 一种筒灯用可拆式散热器
JP6624546B2 (ja) 照明器具
TWM562239U (zh) 車用固態光源燈泡
CN220205686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投光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