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46363A - 天线用夹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天线用夹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46363A
CN117546363A CN202280027730.3A CN202280027730A CN117546363A CN 117546363 A CN117546363 A CN 117546363A CN 202280027730 A CN202280027730 A CN 202280027730A CN 117546363 A CN117546363 A CN 1175463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motor
steering
pair
le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2773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仁昊
朴大明
洪瑛志
金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MW Inc
Original Assignee
KMW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2004390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603394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KMW Inc filed Critical KMW Inc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22/00523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2220524A1/ko
Publication of CN117546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463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用夹紧装置,尤其,其结构包括:设置支架部,用于介导天线设备与以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的支撑柱相结合;以及天线转向驱动部,与上述设置支架部相结合,以能够使上述天线设备的背面相对于上述支撑柱的长度方向进行转向转动的方式驱动,上述天线转向驱动部包括前端部与上述天线设备的背面相结合的一对移动杆,通过使上述一对移动杆中间隔着上述支撑柱移动相同距离或不同距离来使得上述天线设备的背面相对于上述支撑柱的长度方向倾斜转动或旋转转动,从而提供便于天线设备的方向调节的优点。

Description

天线用夹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用夹紧装置(CLAMPING APPARATUS FOR ANTENNA),更详细地,涉及如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即,在因天线从支撑柱过度隔开而产生的设置空间相关费用的同时,可在有限的设置空间内轻松实现包括倾斜转动及旋转转动在内的天线设备的转向转动。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是指在小区(cell)内对便携式终端的电波进行中继的系统。基站主要设置于建筑物的楼顶等来对便携式终端电波进行中继。因此,基站以小区为单位存在,这种基站除了在便携式终端与交换中心之间执行接口功能之外,还以小区为单位控制收发信号的发送、通话频道指定、通话频道监控等。用于基站的天线装置因有可使波束垂直倾斜或水平倾斜的控制天线很多的优点而得到普及。
随着移动通信服务大众化,营造可提供更稳定的服务的无线网络环境的天线装置的普及正得到扩张,移动通信服务从仅能实现有线通话的2G(2Generation)经过3G及4G、pre-5G发展到近期的5G,呈现出逐渐稳定到5G的趋势。用于这种5G移动通信的天线装置与现有的4G及pre-5G一同被安装来共享其设置位置。
但是,现有的基站天线装置需使得作为由多个制造公司的多种产品的多个天线装置集中设置于单个支撑柱,在此情况下,管理租赁支撑柱的管理者一方为了租赁数量更多的天线设置空间而要求尽量以靠近支撑柱的方式设置天线装置,若用于设置天线装置的空间达到预设空间以上,则会有空间租赁费用上升的问题。
尤其,为了有效应用波束赋形,需要以倾斜或旋转转动方式调节天线装置的方向性,由于需要确保进行这种方向调节所需的空间,因而存在空间使用费用进一步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其一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在支撑柱实现最小隔开间隔的方式设置天线设备的天线用夹紧装置。
而且,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便于设置在天线设备的支撑柱且便于进行包括倾斜及旋转转动在内的天线设备的方向调节的天线用夹紧装置。
并且,本发明的还有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即,由于能够以符合天线设备的设置场所的方式选择性地采用只能实现基于倾斜转动的方向调节的规格或可实现基于倾斜转动的方向调节及基于旋转转动的方向调节的规格,可很大程度提高设置适用性。
本发明所要实现的技术目的并不局限于以上所提及的目的,未提及的其他技术目的可由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以下的内容明确理解。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天线用夹紧装置可包括:设置支架部,用于介导天线设备与以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的支撑柱相结合;以及天线转向驱动部,与上述设置支架部相结合,以能够使上述天线设备的背面相对于上述支撑柱的长度方向进行转向转动的方式驱动,上述天线转向驱动部包括前端部与上述天线设备的背面相结合的一对移动杆,通过使上述一对移动杆中间隔着上述支撑柱移动相同距离或不同距离来使得上述天线设备的背面相对于上述支撑柱的长度方向倾斜转动或旋转转动。
其中,上述天线转向驱动部还可包括:转向驱动马达,以使上述一对移动杆中的一个(以下称作“第一杆”)进行轴旋转的方式驱动;以及马达壳体,与上述设置支架部相连接,用于内置上述转向驱动马达,上述一对移动杆能够在沿着前后方向贯通上述马达壳体的状态下沿着上述转向驱动马达的工作方向进行前后方向的移动。
并且,可在上述第一杆的外周面形成螺旋齿轮,以传递上述转向驱动马达的轴旋转驱动力,上述一对移动杆中的另一个(以下称作“第二杆”)在沿着前后方向贯通上述马达壳体的同时移动与上述第一杆的轴向移动距离相同的距离。
并且,上述天线转向驱动部还可包括:驱动齿轮,与上述转向驱动马达的马达轴的前端相结合;以及环形齿轮,设置于上述马达壳体的内部,以包围上述第一杆的外周面的方式设置,在内周面形成有与上述第一杆的螺旋齿轮啮合的内齿齿轮,在外周面形成有与上述驱动齿轮啮合的外齿齿轮。
并且,上述天线转向驱动部还可包括:转向驱动马达,以使上述一对移动杆中的一个(以下称作“第一杆”)及上述一对移动杆中的另一个(以下称作“第二杆”)同时轴旋转的方式驱动;以及马达壳体,与上述设置支架部相连接,用于内置上述转向驱动马达,上述一对移动杆能够在沿着前后方向贯通上述马达壳体的状态下沿着上述转向驱动马达的工作方向进行前后方向的移动。
并且,可在上述第一杆及上述第二杆的外周面形成螺旋齿轮,以传递上述转向驱动马达的轴旋转驱动力,上述第二杆能够在沿着前后方向贯通上述马达壳体的同时移动与上述第一杆的轴向移动距离相同的距离。
并且,上述转向驱动马达可设置有在上述马达壳体的内部分别朝向上述第一杆及第二杆延伸的第一马达轴及第二马达轴,上述天线转向驱动部还可包括: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分别与上述转向驱动马达的上述第一马达轴的前端及第二马达轴的前端相结合;以及第一环形齿轮和第二环形齿轮,设置于上述马达壳体的内部,以包围上述第一杆及上述第二杆的外周面的方式设置,在内周面形成有与上述第一杆及上述第二杆的螺旋齿轮啮合的内齿齿轮,在外周面形成有与上述第一驱动齿轮及第二驱动齿轮啮合的外齿齿轮。
并且,上述第一驱动齿轮及第二驱动齿轮可设置为相对于上述第一杆及第二杆的旋转轴正交配置的蜗杆,上述第一环形齿轮及第二环形齿轮可设置为通过与上述蜗杆啮合来与上述第一杆及第二杆的旋转轴同轴旋转的蜗轮齿轮。
并且,上述天线转向驱动部还可包括至少一个支撑轴承,配置于上述马达壳体的内部,用于对上述第一马达轴的前端及第二马达轴的前端和设置为上述蜗杆的第一驱动齿轮及第二驱动齿轮进行旋转支撑。
并且,上述天线转向驱动部还可包括:第一转向驱动马达,以使上述一对移动杆中的一个(以下,称作“第一杆”)进行轴旋转的方式驱动;第二转向驱动马达,以使上述一对移动杆中的另一个(以下,称作“第二杆”)进行轴旋转的方式驱动;以及一对马达壳体,分别与上述设置支架部相连接,分别内置上述第一转向驱动马达及上述第二转向驱动马达,上述一对移动杆分别能够在沿着前后方向贯通上述一对马达壳体中的一个的状态下沿着上述第一转向驱动马达及第二转向驱动马达的工作方向进行前后方向的移动。
并且,可在上述第一杆及上述第二杆的外周面分别形成螺旋齿轮,以传递上述第一转向驱动马达及上述第二转向驱动马达的轴旋转驱动力,上述第一杆及上述第二杆能够以使得各自的轴向移动距离根据上述第一转向驱动马达及上述第二转向驱动马达的工作时间而相同或不同的方式在沿着前后方向贯通上述马达壳体的同时进行移动。
并且,上述天线转向驱动部还可包括: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分别与上述第一转向驱动马达及上述第二转向驱动马达的马达轴的前端相结合;以及一对环形齿轮,设置于上述马达壳体的内部,以包围上述第一杆及上述第二杆的外周面的方式设置,在内周面形成有分别与上述第一杆及上述第二杆的螺旋齿轮啮合的内齿齿轮,在外周面形成有与上述第一驱动齿轮及第二驱动齿轮啮合的外齿齿轮。
并且,在上述第一转向驱动马达及上述第二转向驱动马达的工作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相对于上述支撑柱,上述天线设备的上端部能够以上述天线设备的下端部为基准沿着前后方向倾斜转动,在上述第一转向驱动马达及上述第二转向驱动马达的工作时间不同的情况下,相对于上述支撑柱,上述天线设备的上端部能够以上述天线设备的下端部为基准沿着前后方向倾斜转动并沿着左右方向旋转转动。
并且,上述设置支架部可包括:下部设置支架部,用于介导上述天线设备的下端部与上述支撑柱相结合;以及上部设置支架部,用于介导上述天线设备的上端部与上述支撑柱相结合,上述马达壳体或上述一对马达壳体可与上述上部设置支架部相连接。
并且,本发明还可包括:天线下部支架,与上述天线设备的下端部背面相结合,用于介导上述天线设备的下端部设置于上述下部设置支架部;以及天线上部支架,与上述天线设备的上端部背面相结合,用于介导上述天线设备的上端部设置于上述一对移动杆的前端部,上述天线下部支架可与上述下部设置支架部球窝接合。
并且,可在上述下部设置支架部设置万向球接,可在上述天线下部支架的下部设置朝向下方开口的球支撑槽,上述下部设置支架部还可包括防球脱离帽,以防止上述万向球接在上述万向球接的上端部收容于上述球支撑槽的状态下随意从上述球支撑槽脱离。
并且,在设置单个上述转向驱动马达的情况下,上述一对移动杆的前端部能够以各自的左右水平轴为基准来以能够相互自由转动的方式铰链结合于上述天线上部支架。
并且,在设置一对上述转向驱动马达的情况下,上述一对移动杆的前端部可与上述天线上部支架球窝接合。
并且,在设置一对上述转向驱动马达的情况下,上述一对马达壳体分别与上述设置支架部球窝接合。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一实施例可实现以下的多种效果。
第一,由于能够以所占空间最小的方式使天线设备靠近设置于支撑柱,因而可减少支撑柱的空间使用费用。
第二,在以可使天线设备的支撑柱的所占空间最小化且可为了有效应用波束赋形而进行远程执行天线设备的转向转动,因而便于设定天线的方向性。
第三,由于采用超轻量的转向驱动马达,因而将减少产品的总重量。
附图说明
图1a及图1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转向转动前的正面立体图及背面立体图。
图2及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转向转动后的立体图及侧视图。
图4a及图4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结构中的天线转向驱动部的立体图。
图6a及图6b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结构中的下部设置支架部的连接形态的剖视图及剖切立体图。
图7a及图7b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结构中的上部设置支架部的连接形态及天线转向驱动部的连接形态的剖视图及剖切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转向转动后的主视图及沿着A-A线选取的剖视图。
图9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转向转动前及转向转动后的形态的俯视图。
图10为示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转向转动前及转向转动后的形态的立体图。
图11为示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结构中的天线转向驱动部的立体图。
图12为示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转向转动前及转向转动后的形态的俯视图。
图13为示出本发明还有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转向转动前及转向转动后的形态的立体图。
图14为示出本发明还有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结构中的天线转向驱动部的立体图。
图15为图13的侧视图。
图16为示出本发明还有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转向转动前及转向转动后的形态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A:天线设备 10:支撑柱
100、1000、2000:夹紧装置 200:上部设置支架部
210:前方上部支架 220:后方上部支架
300:下部设置支架部 310:前方下部支架
311:支撑端 320:后方下部支架
335:万向球接 400、1400、2400:天线转向驱动部
410:马达壳体 410A:前方壳体
410B:后方壳体 412:结合铰链
413:铰链结合端 414:铰链贯通孔
415:旋转衬套 420:一对移动杆
420A:第一杆 420B:第二杆
423:螺旋齿轮 425A、425B:卡定帽
427:移动引导管 429:旋转轴承部
440:转向驱动马达 450:转动螺栓
510:天线下部支架 511:后方突出端
520:天线上部支架 535:球支撑槽
540:防球脱离帽 541:紧固环
543:螺旋紧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多个实施例。
需注意的是,在向各个附图中的多个结构要素赋予附图标记的过程中,即便显示在不同的附图,也尽可能对相同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过程中,若判断为对于相关公知结构或功能的具体说明有可能阻碍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的理解,则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要素的过程中,可使用“第一”、“第二”、“A”、“B”、“a”、“b”等术语。这种术语仅用于区分该结构要素和其他结构要素,该结构要素的本质或次序或顺序等并不限定于该术语。并且,只要未做其他定义,则包括技术术语或科技术语在内的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的含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相同。在通常使用的词典中所定义的术语应解释为含义与相关技术的文脉上的含义相同,只要未在本申请中明确定义,则不应以理想化或过度形式化的含义解释。
本发明的天线用夹紧装置100、1000、2000包括用于介导天线设备A与以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的支撑柱10相结合的支架部200、300。
其中,设置支架部200、300可包括:上部设置支架部200,用于介导天线设备A的上端部结合于支撑柱10;以及下部设置支架部300,用于介导天线设备A的下端部结合于支撑柱10。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天线用夹紧装置100、1000、2000可包括天线转向驱动部400、1400、2400,天线转向驱动部400、1400、2400与上部设置支架部200相结合,以可使天线设备A的背面相对于支撑柱10的长度方向进行转向转动的方式驱动。
其中,天线转向驱动部400、1400、2400包括前端部与上述天线设备A的背面相结合的一对移动杆420、1420、2420,可通过使上述一对移动杆420、1420、2420移动相同的距离或不同的距离来使得上述天线设备A的背面相对于上述支撑柱10的长度方向实现包括倾斜转动或旋转转动在内的转向转动调整。
以下,在所记述的术语中,“倾斜转动”意味着以使得天线设备A朝向前面方向与支撑柱10的长度方向形成规定角度的方式转动移动,在所记述的术语中,“旋转转动”意味着以使得天线设备A的左右两端部以与支撑柱10平行的任意轴为基准摇摆的方式移动,“转向转动”可以是包括上述倾斜转动及旋转转动两者的概念,将以这种术语为基础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
在设置一个天线转向驱动部400、1400的结构中的转向驱动马达440、1440的情况下,根据上述一对移动杆420、1420、2420仅参与到倾斜转动的转动驱动力或旋转转动的转动驱动力中的一个(以下,称作“一实施例”,参照图1a至图9)还是两个都参与(以下,称作“再一实施例”,参照图10至图12),可将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分为一实施例及再一实施例,在将天线转向驱动部2400的结构中的转向驱动马达2440A、2440B设置为一对的情况下,若一对移动杆2420A、2420B对倾斜转动的转动驱动力或旋转转动的转动驱动力都有参与,则可区分为还有一实施例(参照后述的图13至图16)。
作为参考,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100及再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1000中,后述的天线转向驱动部400、1400的结构中的转向驱动马达440、1440为单个,一对移动杆420、1420通过转向驱动马达440、1440的单一驱动力移动相同的距离,从而可仅实现天线设备A的倾斜转动,另一方面,在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2000中,后述的天线转向驱动部2400的结构中的转向驱动马达2440A、2440B为一对,一对移动杆2420A、2420B可分别通过一对转向驱动马达2440A、2440B的分别独立的驱动力移动相同的距离或不同的距离,因而区别在于,不仅可实现天线设备A的倾斜转动,还可实现旋转转动。
图1a及图1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转向转动前的正面立体图及背面立体图,图2及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转向转动后的立体图及侧视图,图4a及图4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a至图4b所示,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100中,天线转向驱动部400可包括:一对移动杆420;转向驱动马达440,以使一对移动杆420中的一个420A(以下,称作“第一杆”)轴旋转的方式驱动;以及马达壳体410,用于内置转向驱动马达440。
其中,如图1a及图1b所示,一对移动杆420能够以支撑柱10为基准来沿着前后方向大致正交配置。在此情况下,一对移动杆420可以中间隔着支撑柱10的方式配置。
并且,作为一对移动杆420中的一个的第一杆420A可从转向驱动马达440接收旋转驱动力来进行轴旋转,一对移动杆420中的另一个440B(以下,称作“第二杆”)可在第一杆420A进行前后方向移动时一同沿着前后方向移动相同距离,可起到相对于天线设备A的支撑柱10的长度方向引导倾斜转动的作用。
可在一对移动杆420中的第一杆420A的外周面形成通过齿轮啮合从转向驱动马达440接收旋转驱动力的螺旋齿轮423。可在一对移动杆420A、420B的各个后端部设置有卡定帽425A、425B,以在马达壳体410的后面部实现卡定,从而可限制一对移动杆420A、420B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距离。
这种一对移动杆420可在沿着前后方向贯通马达壳体410的状态下进行前后方向的移动。
在此情况下,如图1a及图1b所示,马达壳体410可与设置支架部200、300的结构中的上部设置支架部200相连接。尤其,马达壳体410能够以一对移动杆420的贯通移动不干扰天线设备A的倾斜转动的方式铰链结合于上部设置支架部200。
更详细地,如图4a及图4b所示,可在上部设置支架部200的结构中的后述的前方上部支架210的左右两端部形成分别沿着左右水平方向开口而成的铰链结合孔214,可在马达壳体410的左右两端部的下侧设置形成有与前方上部支架210的铰链结合孔214匹配的铰链贯通孔414的铰链结合端413,通过使结合铰链412贯通紧固在铰链贯通孔414及铰链结合孔214的动作,马达壳体410可铰链结合于上部设置支架部200。
而且,可在铰链贯通孔414设置引导结合铰链412实现顺畅的铰链转动的旋转衬套415。
其中,一对移动杆420中的第一杆420A从转向驱动马达440直接接收旋转力来进行轴旋转并在得到马达壳体410的旋转支撑的状态下进行前后方向的移动,起到使得与前端部相结合的天线设备A的上端部以其下端部为基准进行倾斜转动的作用,一对移动杆420中的第二杆420B在贯通马达壳体410的状态下沿着转向驱动马达440的工作方向进行距离与第一杆420A的轴向移动距离相同的前后方向的移动,从而引导天线设备A的倾斜转动。
图5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结构中的天线转向驱动部的立体图,图6a及图6b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结构中的下部设置支架部的连接形态的剖视图及剖切立体图,图7a及图7b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结构中的上部设置支架部的连接形态及天线转向驱动部的连接形态的剖视图及剖切立体图,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转向转动后的主视图及沿着A-A线选取的剖视图,图9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转向转动前及转向转动后的形态的俯视图。
如图5至图9所示,天线转向驱动部400还可包括:驱动齿轮441,与转向驱动马达440的马达轴的前端相结合;以及环形齿轮430,设置于马达壳体410的内部,以包围第一杆420A的外周面的方式设置,在内周面形成有与第一杆420A的螺旋齿轮423啮合的内齿齿轮(未图示),在外周面形成有与驱动齿轮441啮合的外齿齿轮(未图示)。
如图4a及图4b所示,马达壳体410可区分为前方壳体410A和后方壳体410B,可在前方壳体410A与后方壳体410B之间形成用于内置包括转向驱动马达440的上述驱动齿轮441及环形齿轮430的空间,第一杆420A及第二杆420B可沿着各自的前后方向贯通配置。
其中,可在马达壳体410的内部设置用于支持第一杆420A的轴旋转的旋转轴承部429,可内置用于对第二杆420B的前后方向移动进行引导的移动引导管427。
这种结构的马达壳体410可与支撑柱10的外周面中结合在相对上部的上部设置支架部200螺栓结合。其中,马达壳体410以可使得上端部相对于上部设置支架部200进行前后方向转动的方式与上部设置支架部200的上端部螺栓结合。这是为了便于天线设备A的倾斜转动动作。
如图1a至图4b所示,上部设置支架部200包括:前方上部支架210,包围支撑柱10的前方部外周面;以及后方上部支架220,包围支撑柱10的后方部外周面,前方上部支架210和后方上部支架220互相螺栓结合,从而可牢固地支撑包括天线设备A在内的重量体的负荷。
另一方面,如图1a至图4b所示,天线设备A的下端部能够以可使得天线设备A的上端部相对于支撑柱10的长度方向进行前后方向的倾斜转动的方式将下部设置支架部300作为介质结合于支撑柱10。
其中,如图1a至图4b所示,下部设置支架部300可包括:前方下部支架310,包围支撑柱10的前方部外周面;以及后方下部支架320,包围支撑柱10的后方部外周面,前方下部支架310和后方下部支架320互相螺栓结合,从而可与上部设置支架部200一同牢固地支撑包括天线设备A在内的重量体的负荷。
尤其,如图4a及图4b所示,下部设置支架部300中的前方下部支架310还设置有使前端部的一部分朝向天线设备A侧突出而成的支撑端311,在支撑端311设置有万向球接335,通过使万向球接335向在设置于天线设备A的下端部侧的后述的天线下部支架510的后方突出端511所形成的球支撑槽535插入,从而不仅可轻松转动支撑天线设备A的上端部的前后方向的倾斜转动,还可轻松转动支撑旋转转动。
如图5所示,一对移动杆420的各个前端部426可分别结合于在天线设备A的背面上端部所设置的天线上部支架520。其中,一对移动杆420的各个前端部426将转动螺栓450作为介质来以可将左右水平轴作为基准自由转动的方式铰链结合,可实现天线设备A的前后方向的倾斜转动。
而且,如图6a所示,可在天线设备A的下端部螺栓结合用于介导与下部设置支架部300的结构中的前方下部支架310之间的连接的天线下部支架510。天线下部支架510能够以使得在一部分与支撑柱10的外周面相结合的下部设置支架部300的结构中的前方下部支架310的支撑端311所设置的万向球接335放置于球支撑槽535的方式相结合,来实现球窝接合。
如图6a及图6b所示,万向球接335和下部设置支架部300的结构中的前方下部支架310单独制造,能够以朝向上部突出的方式结合在前方下部支架310的支撑端311上部面,可与下部设置支架部300的结构中的前方下部支架310的支撑端311相对应的结构形成为一体。
因此,如上所述,天线设备A使得背面上端部通过一对移动杆420两点结合,使得背面下端部与下部设置支架部300一点结合,从而可整体上实现三点结合。
其中,在天线设备A中,固定于前方下部支架310的万向球接335插入并放置于朝向下方开口的天线下部支架510的后方突出端511的球支撑槽535的内侧,因而有可能会在设置过程中因天线设备A突然被抬起而导致万向球接335随意从球支撑槽535脱离。
为了防止这种万向球接335从球支撑槽535脱离,如图6b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100还可包括防球脱离帽540。
防球脱离帽540可包括:紧固环541,以能够利用单独的工具(未图示)进行紧固的方式使多个紧固槽呈环状隔开形成;以及螺旋紧固部543,以与球支撑槽535的内侧面螺旋紧固的方式在外周部加工形成有未图示的螺旋形状。
这种防球脱离帽540形成环形,形成有内径小于万向球接335的球部位的最大直径的中空(未标附图标记),在以使得万向球接335的球部位在万向球接335与前方下部支架310的支撑端311相结合之前提前通过万向球接335的下端部位于上部的方式组装之后,若万向球接335的球部位插入于球支撑槽535的内部,则可通过利用单独的工具使紧固环541旋转的动作来使得螺旋紧固部543在球支撑槽535的内侧面螺旋紧固。
其中,由于万向球接335的球部位的最大直径大于防球脱离帽540的中空内径,因而可防止天线设备A随意被抬起。
如图5至图9所示,若单个转向驱动马达440被电转动驱动,则以如上所述的方式构成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100将驱动齿轮441及环形齿轮430作为介质来使得第一杆420A沿着轴方向,即前后方向移动规定距离,从而使得天线设备A的上端部将下端部的下部设置支架部300结合部位为中心进行前后方向的移动以形成倾斜转动,在此情况下,第二杆420B也以与第一杆420A相同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从而可引导天线设备A的倾斜转动。
其中,一对移动杆420以在沿着前后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使得前端和后端分别不会通过支撑柱10的中心的方式设置,可在使得天线设备A最大限度靠近支撑柱10的状态下进行倾斜转动,因而具备可使支撑柱10的设置空间最小化的优点。
图10为示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转向转动前及转向转动后的形态的立体图,图11为示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结构中的天线转向驱动部的立体图,图12为示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转向转动前及转向转动后的形态的俯视图。
在参照图1a至图9说明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100中,由于仅有一对移动杆420中的一个第一杆420A从转向驱动马达440接收旋转驱动力,因而有可能难以实现天线设备A的稳定的倾斜转动。
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1000用于解决上述一实施例中的天线用夹紧装置100的问题,一对移动杆1420都同时接收天线转向驱动部1400的结构中设置为单个的转向驱动马达1440的旋转驱动力,从而可使天线设备A稳定地进行前后方向的倾斜转动。
为此,如图10至图12所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1000可包括:转向驱动马达1440,以可使一对移动杆1420中的第一杆1420A及第二杆1420B同时轴旋转的方式驱动;以及马达壳体1410,用于内置转向驱动马达1440。
其中,如图11所示,转向驱动马达1440在马达壳体1410的连接部1415内部沿左右延伸配置,在转向驱动马达1440的左右两端部,马达轴(未标附图标记)分别沿着左右朝向第一杆1420A及第二杆1420B突出延伸,可将分别设置于马达轴的后述的驱动齿轮1441A、1441B作为介质来向第一杆1420A及第二杆1420B同时传递旋转驱动力。
另一方面,如图10至图12所示,天线转向驱动部1400还可包括:第一驱动齿轮1441A和第二驱动齿轮1441B,与转向驱动马达1440的第一马达轴的前端及第二马达轴的前端相结合;以及一对环形齿轮1431A、1431B(即,第一环形齿轮1431A及第二环形齿轮1431B),设置于马达壳体1410的内部,以包围第一杆1420A及第二杆1420B各自的外周面的方式设置,在内周面形成有与第一杆1420A及第二杆1420B各自的螺旋齿轮(未标附图标记)啮合的内齿齿轮(未图示),在外周面形成有与第一驱动齿轮1441A及第二驱动齿轮1441B啮合的外齿齿轮(未图示)。
其中,第一驱动齿轮1441A及第二驱动齿轮1441B可设置为相对于第一杆1420A及第二杆1420B的旋转轴正交配置的蜗杆,第一环形齿轮1431A及第二环形齿轮1431B可设置为通过与蜗杆啮合来与第一杆1420A及第二杆1420B的旋转轴同轴旋转的蜗轮齿轮。
而且,如图11所示,天线转向驱动部1400还可包括至少一个支撑轴承1450,配置于马达壳体1410的内部,用于对第一马达轴的前端及第二马达轴的前端和设置为蜗杆的第一驱动齿轮1441A及第二驱动齿轮1441B进行旋转支撑。
如图12所示,在以这种结构构成的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1000中,若转向驱动马达1440被驱动,则一对移动杆1420A、1420B能够在沿着前后方向贯通马达壳体1410的状态下沿着转向驱动马达1440的工作方向进行前后方向的移动,在此情况下,优选地,在第一杆1420A和第二杆1420B的外周面均形成如上所述的螺旋齿轮(未标附图标记),以可同时接收转向驱动马达1440的轴旋转驱动力。
因此,若转向驱动马达1440被驱动,则一对移动杆1420沿着前后方向同时移动相同距离,从而可使天线设备A更稳定地进行前后方向的倾斜转动。
图13为示出本发明还有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转向转动前及转向转动后的形态的立体图,图14为示出本发明还有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结构中的天线转向驱动部的立体图,图15为图13的侧视图,图16为示出本发明还有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转向转动前及转向转动后的形态的俯视图。
参照图1a至图9说明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100及参照图10至图12说明的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1000在天线转向驱动部400、1400的结构中设置有单个转向驱动马达440、1440,一对移动杆420、1420中的一个从转向驱动马达440、1440接收旋转驱动力或一对移动杆420、1420中的一对都从相同的转向驱动马达440、1440接收旋转驱动力,虽然可实现相对于支撑柱10的倾斜转动,但存在难以实现旋转转动的问题。
为了解决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100及再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1000的问题,本发明还有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2000设置有一对天线转向驱动部2400的结构中的转向驱动马达2440(参照图13至图16中的附图标记2440A及2440B),可向一对移动杆2420A、2420B传递各自的旋转驱动力。
即,如图13至图16所示,在本发明还有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2000中,天线转向驱动部2400还可包括:第一转向驱动马达2440A,以使一对移动杆2420中的一个(第一杆2420A)进行轴旋转的方式驱动;第二转向驱动马达2440B,以使一对移动杆2420中的另一个(第二杆2420B)进行轴旋转的方式驱动;以及一对马达壳体2410-1、2410-2,分别与上部设置支架部200相连接,分别内置第一转向驱动马达2440A及第二转向驱动马达2440B。
其中,与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100及另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1000相同,一对移动杆2420分别能够在沿着前后方向贯通一对马达壳体2410中的一个的状态下沿着第一转向驱动马达2440A及第二转向驱动马达2440B的工作方向进行前后方向的移动。
并且,与另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1000相同,在本发明还有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2000中,可在第一杆2420A及第二杆2420B的外周面分别形成螺旋齿轮,以传递第一转向驱动马达2440A及第二转向驱动马达2440B的轴旋转驱动力。
其中,第一杆2420A及第二杆2420B能够以使得各自的轴向移动距离根据第一转向驱动马达2440A及第二转向驱动马达2440B的工作时间而相同或不同的方式以沿着前后方向贯通马达壳体2410的状态进行移动。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还有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2000中,天线转向驱动部2400还可包括: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未图示),分别与第一转向驱动马达2440A及第二转向驱动马达2440B的马达轴的前端相结合;以及一对环形齿轮2430A、2430B,设置于马达壳体2410-1、2410-2的内部,以包围第一杆2420A及第二杆2420B的外周面的方式设置,在内周面形成有分别与上述第一杆2420A及第二杆2420B的螺旋齿轮啮合的内齿齿轮,在外周面形成有与第一驱动齿轮及第二驱动齿轮啮合的外齿齿轮(未图示)。
当然,也可在各个马达壳体2410-1、2410-2设置与在设置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100及再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1000的马达壳体410、1410内部所设置的环形齿轮430、1430相同的结构2430A、2430B。
如图13至图16所示,根据以这种结构构成的本发明还有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2000,在一对转向驱动马达2440A、2440B的工作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第一杆2420A及第二杆2420B的前后方向移动距离也相同,因而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100及另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1000相同,可仅体现天线设备A的倾斜转动,但一对转向驱动马达2440A、2440B的工作时间不同的情况下,第一杆2420A及第二杆2420B的前后方向移动距离互不相同,因而天线设备A不仅可实现倾斜转动,还可同时实现左右方向的旋转转动。
尤其,在本发明还有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2000中,上述天线设备A的旋转转动可使得一对转向驱动马达2440A、2440B的工作时间不同,在一对移动杆2420A、2420B分别沿着不同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也可实现旋转转动。
如图14所示,为了实现这种天线设备A的旋转转动,可在一对移动杆2420A、2420B的前端部分别设置万向球接2427,万向球接2427分别与在天线上部支架520所设置的球窝接合部525的球插入部527实现球窝接合,从而可不仅相对于支撑柱10实现天线设备A的倾斜转动,还可实现旋转转动。
并且,一对马达壳体2410-1、2410-2也在下端部分别设置有万向球接2450,相对于在固定于支撑柱10的外周面的上部设置支架部200的结构中的前方上部支架210所设置的球窝接合部215,万向球接2450可实现球窝接合,即便一对移动杆2420A、2420B为了旋转转动而分别按不同的角度进行旋转,一对马达壳体2410-1、2410-2也可分别相对于前方上部支架210自由转动,从而可实现天线设备A的旋转转动。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还有一实施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2000,能够以相同或不同的方式分别驱动一对转向驱动马达2440A、2440B,从而具备根据一对移动杆2420A、2420B的相同的移动距离或不同的移动距离轻松实现相对于天线设备A的支撑柱10的长度方向的倾斜转动或旋转转动。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天线用夹紧装置的多种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于以上多个实施例,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在多种变形及等同范围内实施本发明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本发明的真正的权利范围应根据发明要求保护范围来定。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提供如下的天线用夹紧装置,即,能够以具备最小隔开间隔的方式将天线设备设置于支撑柱,便于进行包括倾斜及旋转转动在内的天线设备的方向调节,能够以符合天线设备的设置场所的方式选择只能进行基于倾斜转动的方向调节的样式或可进行基于倾斜转动和旋转转动的方向调节的样式来采用。

Claims (19)

1.一种天线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设置支架部,用于介导天线设备与以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的支撑柱相结合;以及
天线转向驱动部,与上述设置支架部相结合,以能够使上述天线设备的背面相对于上述支撑柱的长度方向进行转向转动的方式驱动,
上述天线转向驱动部包括前端部与上述天线设备的背面相结合的一对移动杆,通过使上述一对移动杆中间隔着上述支撑柱移动相同距离或不同距离来使得上述天线设备的背面相对于上述支撑柱的长度方向倾斜转动或旋转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天线转向驱动部还包括:
转向驱动马达,以使被称作第一杆的上述一对移动杆中的一个进行轴旋转的方式驱动;以及
马达壳体,与上述设置支架部相连接,用于内置上述转向驱动马达,
上述一对移动杆能够在沿着前后方向贯通上述马达壳体的状态下沿着上述转向驱动马达的工作方向进行前后方向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杆的外周面形成螺旋齿轮,以传递上述转向驱动马达的轴旋转驱动力,
被称作第二杆的上述一对移动杆中的另一个在沿着前后方向贯通上述马达壳体的同时移动与上述第一杆的轴向移动距离相同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天线转向驱动部还包括:
驱动齿轮,与上述转向驱动马达的马达轴的前端相结合;以及
环形齿轮,设置于上述马达壳体的内部,以包围上述第一杆的外周面的方式设置,在内周面形成有与上述第一杆的螺旋齿轮啮合的内齿齿轮,在外周面形成有与上述驱动齿轮啮合的外齿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天线转向驱动部还包括:
转向驱动马达,以使被称作第一杆的上述一对移动杆中的一个及被称作第二杆的上述一对移动杆中的另一个同时轴旋转的方式驱动;以及
马达壳体,与上述设置支架部相连接,用于内置上述转向驱动马达,
上述一对移动杆能够在沿着前后方向贯通上述马达壳体的状态下沿着上述转向驱动马达的工作方向进行前后方向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杆及上述第二杆的外周面形成螺旋齿轮,以传递上述转向驱动马达的轴旋转驱动力,
上述第二杆在沿着前后方向贯通上述马达壳体的同时移动与上述第一杆的轴向移动距离相同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向驱动马达设置有在上述马达壳体的内部分别朝向上述第一杆及第二杆延伸的第一马达轴及第二马达轴,
上述天线转向驱动部还包括:
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分别与上述转向驱动马达的上述第一马达轴的前端及第二马达轴的前端相结合;以及
第一环形齿轮和第二环形齿轮,设置于上述马达壳体的内部,以包围上述第一杆及上述第二杆的外周面的方式设置,在内周面形成有与上述第一杆及上述第二杆的螺旋齿轮啮合的内齿齿轮,在外周面形成有与上述第一驱动齿轮及第二驱动齿轮啮合的外齿齿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驱动齿轮及第二驱动齿轮设置为相对于上述第一杆及第二杆的旋转轴正交配置的蜗杆,
上述第一环形齿轮及第二环形齿轮设置为通过与上述蜗杆啮合来与上述第一杆及第二杆的旋转轴同轴旋转的蜗轮齿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天线转向驱动部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轴承,配置于上述马达壳体的内部,用于对上述第一马达轴的前端及第二马达轴的前端和设置为上述蜗杆的第一驱动齿轮及第二驱动齿轮进行旋转支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天线转向驱动部还包括:
第一转向驱动马达,以使被称作第一杆的上述一对移动杆中的一个进行轴旋转的方式驱动;
第二转向驱动马达,以使被称作第二杆的上述一对移动杆中的另一个进行轴旋转的方式驱动;以及
一对马达壳体,分别与上述设置支架部相连接,分别内置上述第一转向驱动马达及上述第二转向驱动马达,
上述一对移动杆分别能够在沿着前后方向贯通上述一对马达壳体中的一个的状态下沿着上述第一转向驱动马达及第二转向驱动马达的工作方向进行前后方向的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杆及上述第二杆的外周面分别形成螺旋齿轮,以传递上述第一转向驱动马达及上述第二转向驱动马达的轴旋转驱动力,
上述第一杆及上述第二杆以使得各自的轴向移动距离根据上述第一转向驱动马达及上述第二转向驱动马达的工作时间而相同或不同的方式在沿着前后方向贯通上述马达壳体的同时进行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天线转向驱动部还包括:
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分别与上述第一转向驱动马达及上述第二转向驱动马达的马达轴的前端相结合;以及
一对环形齿轮,设置于上述马达壳体的内部,以包围上述第一杆及上述第二杆的外周面的方式设置,在内周面形成有分别与上述第一杆及上述第二杆的螺旋齿轮啮合的内齿齿轮,在外周面形成有与上述第一驱动齿轮及第二驱动齿轮啮合的外齿齿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转向驱动马达及上述第二转向驱动马达的工作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相对于上述支撑柱,上述天线设备的上端部以上述天线设备的下端部为基准沿着前后方向倾斜转动,
在上述第一转向驱动马达及上述第二转向驱动马达的工作时间不同的情况下,相对于上述支撑柱,上述天线设备的上端部以上述天线设备的下端部为基准沿着前后方向倾斜转动并沿着左右方向旋转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2、5、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置支架部包括:
下部设置支架部,用于介导上述天线设备的下端部与上述支撑柱相结合;以及
上部设置支架部,用于介导上述天线设备的上端部与上述支撑柱相结合,
上述马达壳体或上述一对马达壳体与上述上部设置支架部相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天线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天线下部支架,与上述天线设备的下端部背面相结合,用于介导上述天线设备的下端部设置于上述下部设置支架部;以及
天线上部支架,与上述天线设备的上端部背面相结合,用于介导上述天线设备的上端部设置于上述一对移动杆的前端部,
上述天线下部支架与上述下部设置支架部球窝接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天线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下部设置支架部设置万向球接,在上述天线下部支架的下部设置朝向下方开口的球支撑槽,
上述下部设置支架部还包括防球脱离帽,以防止上述万向球接在上述万向球接的上端部收容于上述球支撑槽的状态下随意从上述球支撑槽脱离。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天线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设置单个上述转向驱动马达的情况下,上述一对移动杆的前端部以各自的左右水平轴为基准来以能够相互自由转动的方式铰链结合于上述天线上部支架。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天线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设置一对上述转向驱动马达的情况下,上述一对移动杆的前端部与上述天线上部支架球窝接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天线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设置一对上述转向驱动马达的情况下,上述一对马达壳体分别与上述设置支架部球窝接合。
CN202280027730.3A 2021-04-12 2022-04-12 天线用夹紧装置 Pending CN1175463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47261 2021-04-12
KR10-2022-0043905 2022-04-08
KR1020220043905A KR102603394B1 (ko) 2021-04-12 2022-04-08 안테나용 클램핑 장치
PCT/KR2022/005236 WO2022220524A1 (ko) 2021-04-12 2022-04-12 안테나용 클램핑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46363A true CN117546363A (zh) 2024-02-09

Family

ID=89794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27730.3A Pending CN117546363A (zh) 2021-04-12 2022-04-12 天线用夹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4636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97138B (zh) 天线用夹紧装置
KR101804955B1 (ko) 다중 빔 형성 장치를 구비하는 이동 무선 통신 안테나
WO2018139896A1 (ko) 안테나 조립체
CN212626011U (zh) 天线用夹紧装置
US8237617B1 (en) Surface wave antenna mountable on existing conductive structures
KR101589580B1 (ko) 멀티 디바이스 제어 유닛을 갖춘 다중빔 안테나
CN217009530U (zh) 用于基站天线的夹持装置
KR101511888B1 (ko) 통합된 무선 주파수 회전 커플링을 갖는 케이블 릴 액슬 샤프트
US20080036670A1 (en) Antenna Control System
CN1212795A (zh) 便携式电话机用的可拆卸翻转盖组件
EP4016725A1 (en) Antenna clamp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JP7321301B2 (ja) アンテナ用クランピング装置
KR20130018226A (ko) 다중-빔 형성 장치
EP4002578A1 (en) Clamping apparatus for antenna
CN115315851A (zh) 天线装置
CN117546363A (zh) 天线用夹紧装置
EP4089832A1 (en) Base station antenna device and adapter thereof
CN112889184B (zh) 基站天线装置及其适配器
CN212626010U (zh) 天线用夹紧装置
KR102254217B1 (ko) 안테나용 클램핑 장치
KR102603394B1 (ko) 안테나용 클램핑 장치
EP4325657A1 (en) Clamping apparatus for antenna
CN212626009U (zh) 天线用夹紧装置
CN220652361U (zh) 天线用夹紧装置
WO2017145961A1 (ja) 屋外無線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