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37275B - 双腔混输增压计量一体撬 - Google Patents

双腔混输增压计量一体撬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37275B
CN117537275B CN202410021723.3A CN202410021723A CN117537275B CN 117537275 B CN117537275 B CN 117537275B CN 202410021723 A CN202410021723 A CN 202410021723A CN 117537275 B CN117537275 B CN 1175372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oil
adjacent
mirror image
s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217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537275A (zh
Inventor
张安峰
孟照娟
赵珊珊
吴兆君
谢永东
吴兆强
张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Kexia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engli Oilfield Dayuan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Kexia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engli Oilfield Dayuan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Kexia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engli Oilfield Dayuan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zhou Kexia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02172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372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7537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372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5372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372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1/00Pipe-line systems
    • F17D1/08Pipe-line systems for liquids or viscous products
    • F17D1/14Conveying liquids or viscous products by pump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3/00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ng or controlling working operations
    • F17D3/01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ng or controlling working operations for controlling, signalling, or supervising the conveyance of a produc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5/00Protection or supervision of install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ipeline Systems (AREA)
  • Feeding And Controlling Fue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混输技术领域,具体提出了双腔混输增压计量一体撬。包括有撬座,所述撬座固定连接有进油管,所述撬座固定连接有镜像布置的第一过油管和镜像布置的第二过油管,镜像布置的所述第一过油管之间连通有镜像布置的第一中间管,镜像布置的所述第二过油管之间连通有镜像布置的第二中间管,所述进油管与相邻的所述第一过油管之间连通有第三中间管,所述进油管与相邻的所述第二过油管之间连通有第四中间管。本发明通过将第一过油管和第二过油管均设置为镜像布置的多个,以此在保证石油混输效率的前提下,降低对本装置转运和维修时的难度,从而提高装置整体的转运和维修时的效率。

Description

双腔混输增压计量一体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混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双腔混输增压计量一体撬。
背景技术
石油在开采后,往往需要对抽油机抽出的石油进行远程输送,从而将石油输送至相应的区域,现有的集输增压装置大都只是使用两个过液罐相互交替供液,以此使对产生的石油持续供压,由于现有的集输增压装置的过液罐体积大,所以在需要对集输装置进行转运或维修时不易拆卸,同时由于体积大还存在着转运或维修时不易操作的问题,从而有对集输装置造成损伤的风险,由于在石油的开采过程中通常伴随着天然气的产生,所以石油在现有集输装置一般是对油气进行同时输送,而油气在输送过程中难免出现相互作用力,此类相互作用力对使输送管道中的流体行为变得难以预测和控制,届时油气在输送过程中各自运动状态具有多样化的现象,并对输送管道进行冲击,影响油气的正常运送,严重时对输送管道造成破坏,从而使油气外泄,对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集输增压装置的过液罐体积大,在需要对集输装置进行转运或维修时不易拆卸,同时由于体积大还存在着转运或维修时不易操作,而存在对集输装置造成损伤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双腔混输增压计量一体撬。
技术方案:双腔混输增压计量一体撬,包括有撬座,所述撬座固定连接有进油管,所述撬座固定连接有镜像布置的第一过油管和镜像布置的第二过油管,镜像布置的所述第一过油管之间连通有镜像布置的第一中间管,镜像布置的所述第二过油管之间连通有镜像布置的第二中间管,所述进油管与相邻的所述第一过油管之间连通有第三中间管,所述进油管与相邻的所述第二过油管之间连通有第四中间管,所述撬座固定连接有出油管,所述第一过油管和所述第二过油管远离所述撬座的一侧均连通有第五中间管,所述出油管与靠近所述进油管一侧的所述第五中间管连通,远离所述进油管一侧的镜像布置的所述第五中间管之间连通有集气管,所述集气管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撬座安装有控制柜,所述控制柜与外界的数据终端电连接,所述撬座安装有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的混输泵,所述混输泵设置有循环机构。
优选地,所述循环机构包括有等距布置的三通管,等距布置的所述三通管分别连通于所述混输泵的进口和出口,所述第三中间管和所述第四中间管内均安装有单向阀,一侧的所述三通管连通有镜像布置的第一连通管,镜像布置的所述第一连通管分别与相邻的所述第一过油管和相邻的所述第二过油管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安装有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的第一电磁阀,另一侧的所述三通管连通有镜像布置的第二连通管,镜像布置的所述第二连通管分别与相邻的所述第一过油管和相邻的所述第二过油管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安装有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的第二电磁阀,靠近所述进油管的所述第一过油管内和靠近所述进油管的所述第二过油管内均安装有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的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五中间管内安装有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的第三电磁阀。
优选地,一侧所述第二连通管与相邻所述第一过油管的连通处位于相邻所述第一过油管靠近所述撬座的一侧,另一侧所述第二连通管与相邻所述第二过油管的连通处位于相邻所述第二过油管靠近所述撬座的一侧,用于使延长单次混输的时长。
优选地,所述第三中间管和相邻所述第一过油管之间连通处的高度与所述第四中间管和相邻所述第二过油管之间连通处的高度均大于所述第一连通管的高度,用于使通过所述第一连通管的介质始终为液态。
优选地,所述排气管内安装有第一计量器,所述出油管内安装有第二计量器,所述第一计量器和所述第二计量器均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所述进油管远离所述第四中间管的一侧设置有加热件,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加热件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用于对石油进行过滤的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设置于所述撬座远离镜像布置的所述第二过油管的一侧,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撬座靠近所述加热件的一侧,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有镜像布置的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固定连接有导油管,镜像布置的所述导油管均与所述进油管连通,镜像布置的所述导油管远离所述进油管的一侧之间连通有进油口,所述导油管滑动连接有过滤板,所述固定架设置有转换组件,所述导油管设置有泄压组件。
优选地,所述导油管为弧形管,用于使流经其内的介质顺利通过。
优选地,所述转换组件包括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安装于所述固定架,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所述导油管滑动连接有镜像布置的隔断板,镜像布置的所述隔断板之间固定连接有T形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相邻的所述T形杆固定连接,所述T形杆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固定架通过支架转动连接有齿轮,不同所述T形杆上的所述齿条均与所述齿轮啮合。
优选地,所述过滤板位于相邻且镜像布置的所述隔断板之间,用于使所述隔断板与相邻所述导油管的高压区域隔断。
优选地,所述泄压组件包括有排油管,所述排油管连通于相邻的所述固定壳,所述导油管靠近相邻的所述排油管的一侧设置有泄压口,所述导油管滑动连接有封堵柱,所述封堵柱设置有泄压槽,所述封堵柱与相邻的所述泄压口配合,所述封堵柱与相邻的所述固定壳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元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下述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第一过油管和第二过油管均设置为镜像布置的多个,以此在保证石油混输效率的前提下,降低对本装置转运和维修时的难度,从而提高装置整体的转运和维修时的效率;通过在镜像布置的第二过油管内使石油(气液混合物)中的气液分离,以此使混输泵抽取的介质均为液态介质,避免混输泵在抽取过程中存在天然气介入,从而出现天然气对混输泵造成气蚀破坏的现象,以此提高混输泵的使用寿命,同时保证混输泵抽取介质时的稳定性;通过使石油中的天然气作为加热件所需的燃料,以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热量对进油管内的石油进行加热,增大石油中沥青和石蜡的溶解度,从而降低混输过程中石油的流动阻力,以此提高混输效率;通过过滤板将石油中含有的泥沙过滤,提高石油的流动性,进而提高后续混输的效率,同时避免泥沙进入混输泵内而对其内零件造成磨损,以此提高混输泵的使用寿命;通过将镜像布置的导油管的其中一个进行局部封堵,并通过相邻的封堵柱进行泄压,使得在对过滤板进行清理时不必停止石油的混输,以此提高石油在混输过程中的连续性,同时避免在取出过滤板时导油管的间隔区域内由于高压而引起喷油且严重时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的情况,以此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撬座及其上零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混输泵及其上零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加热件工作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固定架及其上零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后侧过滤板过滤泥沙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导油管及其上零件的立体结构爆炸图。
附图中的标记如下:1、撬座,2、进油管,3、第一过油管,4、第二过油管,5、第一中间管,6、第二中间管,7、第三中间管,8、第四中间管,9、出油管,10、第五中间管,11、集气管,12、排气管,13、控制柜,14、混输泵,1501、三通管,1502、第一连通管,1503、第一电磁阀,1504、第二连通管,1505、第二电磁阀,1506、液位传感器,1507、第三电磁阀,16、第一计量器,17、第二计量器,18、加热件,1901、固定架,1902、固定壳,1903、导油管,1904、进油口,1905、过滤板,2001、电动推杆,2002、隔断板,2003、T形杆,2004、齿条,2005、齿轮,2101、排油管,2102、泄压口,2103、封堵柱,2104、弹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可关于特定应用或行业来描述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本发明的更广阔的适用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诸如:上、下、左、右等之类的术语是用于描述附图,而非表示对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范围的限制。诸如:第一或第二之类的任何数字标号仅为例示性的,而并非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双腔混输增压计量一体撬,如图1-图3所示,包括有撬座1,撬座1上侧的前部固定连接有进油管2,撬座1上侧的左部固定连接有前后镜像布置的两个第一过油管3,撬座1上侧的右部固定连接有前后镜像布置的两个第二过油管4,第一过油管3与相邻的第二过油管4呈左右对称布置,通过设置两个第一过油管3和两个第二过油管4,以此在不改变混输能力的前提下增多零件数量,进而降低转运和维修时的难度,两个第一过油管3之间连通有上下镜像布置两个的第一中间管5,两个第二过油管4之间连通有上下镜像布置的两个第二中间管6,进油管2与前侧的第一过油管3之间连通有第三中间管7,进油管2与前侧的第二过油管4之间连通有第四中间管8,撬座1上侧的右部固定连接有出油管9,第一过油管3的上侧和第二过油管4的上侧均连通有第五中间管10,前侧的两个第五中间管10均与出油管9连通,后侧的两个第五中间管10之间连通有集气管11,集气管11下侧的中部连通有排气管12,撬座1上侧的右后部安装有与外界的数据终端电连接的控制柜13,撬座1安装有混输泵14,混输泵14与控制柜13电连接,混输泵14设置有循环机构。
如图2和图3所示,循环机构包括有等距布置的两个三通管1501,前侧的三通管1501连通于混输泵14的进口,后侧的三通管1501连通于混输泵14的出口,第三中间管7内的上侧和第四中间管8内的上侧均安装有单向阀,且两个单向阀的流动方向均为自前至后,下侧的三通管1501连通有左右镜像布置的两个第一连通管1502,第三中间管7和前侧第一过油管3之间连通处的高度与第四中间管8和前侧第二过油管4之间连通处的高度均大于第一连通管1502的高度,用于使通过第一连通管1502的介质始终为液态,以此防止天然气进入混输泵14内,并对其造成气蚀而降低使用寿命,左侧的第一连通管1502与前侧的第一过油管3连通,右侧的第一连通管1502与前侧的第二过油管4连通,第一连通管1502安装有第一电磁阀1503,两个第一电磁阀1503与控制柜13电连接,上侧的三通管1501连通有左右镜像布置的两个第二连通管1504,左侧第二连通管1504与相邻第一过油管3的连通处位于相邻第一过油管3的下侧,右侧第二连通管1504与相邻第二过油管4的连通处位于相邻第二过油管4的下侧,用于使延长单次混输的时长,左侧的第二连通管1504与后侧的第一过油管3连通,右侧的第二连通管1504与后侧的第二过油管4连通,第二连通管1504安装有第二电磁阀1505,两个第二电磁阀1505均与控制柜13电连接,前侧第一过油管3内的上侧和前侧第二过油管4内的上侧均安装有液位传感器1506,液位传感器1506与控制柜13电连接,第五中间管10内安装有第三电磁阀1507,四个第三电磁阀1507均与控制柜13电连接。
如图2-图4所示,排气管12内安装有与控制柜13电连接的第一计量器16,第一计量器16用于监测排气管12内天然气的流量,出油管9内安装有与控制柜13电连接的第二计量器17,第二计量器17用于监测出油管9内石油的流量,进油管2的左侧设置有加热件18,加热件18为现有加热设备(以天然气为燃料,现不作过多赘述),排气管12与加热件18连接,通过排气管12将天然气传送至加热件18,加热件18再将天然气点燃,利用天然气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对进油管2内的石油(气液混合物)进行加热,增大石油中沥青和石蜡的溶解度,从而降低混输过程中石油的流动阻力,以此提高混输效率。
当需要使用本装置对石油进行混输时,工作人员先将两个第一过油管3和两个第二过油管4等相关零件组装,通过将第一过油管3和第二过油管4均设置为两个,以增加零件数量的方式来保证输送的效率,同时由于将常规的“大零件”通过增加数量的方式变成了“小零件”,从而降低对本装置转运和维修时的难度,以此提高转运和维修时的效率,待组装完成后,工作人员将进油管2和出油管9串联连接于外界的油管,随后第三中间管7和第四中间管8内的单向阀在外界油管内石油压力的作用下打开,然后进油管2内的石油(气液混合物)通过第三中间管7和第四中间管8分别进入相邻的第一过油管3和相邻的第二过油管4,然后石油再通过下侧的第一中间管5自前侧的第一过油管3流向后侧的第一过油管3,通过下侧的第二中间管6自前侧的第二过油管4流向后侧的第二过油管4,随着石油持续进入两个第一过油管3和两个第二过油管4内,第一过油管3和第二过油管4内的天然气开始向上方堆积,届时控制柜13启动后侧的两个第三电磁阀1507,后侧的第一过油管3内的天然气和后侧的第二过油管4内的天然气分别通过相邻的第三电磁阀1507和相邻的第五中间管10后进入集气管11,然后天然气再进入排气管12后排出本装置。
随着石油(气液混合物)持续进入两个第一过油管3和两个第二过油管4内,第一过油管3和第二过油管4内的液面不断上升,当液位传感器1506感应到第一过油管3和第二过油管4内的液面上升至顶部时,液位传感器1506将电信号传递至控制柜13,随后控制柜13关闭后侧的两个第三电磁阀1507并启动混输泵14、左侧的第一电磁阀1503、右侧的第二电磁阀1505和右前侧的第三电磁阀1507,随后前侧第一过油管3内的石油(液态,为便于理解,下述中的“石油”若不作特殊赘述,皆应理解为液态)通过左侧的第一连通管1502和前侧的三通管1501进入混输泵14进口,由于两个第一过油管3由两个第一中间管5连通,所以两个第一过油管3内的液面同步下降,两个第一过油管3的上部均形成负压,第三中间管7内单向阀在外界石油(气液混合物)压力和两个第一过油管3内负压的作用下保持开启,即进油管2内的石油(气液混合物)持续进入前侧的第一过油管3内,新的石油(气液混合物)在进入前侧第一过油管3后其中的气液开始分离,即天然气重新开始于两个第一过油管3的上部聚集。
在混输泵14工作过程中,混输泵14将其内的石油加压,然后加压后的石油自混输泵14出口排出,自混输泵14出口而出的石油通过右侧的第二连通管1504进入后侧的第二过油管4,届时由于前侧第二过油管4内的压力大于第四中间管8内的压力,所以第四中间管8内的单向阀关闭,随着加压后的石油不断进入前侧第二过油管4中,前侧第二过油管4内的石油通过相邻的第五中间管10和相邻的第三电磁阀1507进入出油管9,随后被加压的石油通过出油管9进入外界的油管。
通过在两个第一过油管3内使石油(气液混合物)中的气液分离,以此使混输泵14抽取的石油均为液态,避免混输泵14直接对石油(气液混合物)抽取时,天然气对混输泵14造成气蚀破坏而降低其使用寿命,以此保证混输泵14抽取介质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混输泵14的使用寿命。
随着进油管2内的石油(气液混合物)持续进入前侧的第一过油管3,两个第一过油管3上部的天然气越来越多(即两个第一过油管3内的液面逐渐降低),当左侧的液位传感器1506感应到第一过油管3内石油的液面下降至左侧第一连通管1502的上侧时,左侧的液位传感器1506将电信号传递至控制柜13,随后控制柜13关闭左侧的第一电磁阀1503、右侧的第二电磁阀1505以及右前的第三电磁阀1507并启动右侧的第一电磁阀1503、左侧的第二电磁阀1505以及左后侧的第三电磁阀1507,随后混输泵14开始抽取右前侧第二过油管4内的石油,然后经混输泵14加压的石油通过左侧的第二连通管1504和左侧的第二电磁阀1505进入后侧的第一过油管3内,随着混输泵14持续抽取前侧第二过油管4内的石油,两个第一过油管3内石油的液面不断上升并挤压上方的天然气,两个第一过油管3内的压力逐渐增大,随后第三中间管7的单向阀在前侧第一过油管3内压力的作用下关闭,然后两个第一过油管3内的天然气通过左后侧的第五中间管10和相邻的第三电磁阀1507后进入集气管11。
随着混输泵14持续抽取前侧第二过油管4内的石油,两个第二过油管4内石油的液面开始下降,两个第二过油管4上部形成负压,随后第四中间管8内单向阀在进油管2压力和前侧第二过油管4内负压的作用下重新开启,即进油管2内的石油(气液混合物)通过第四中间管8进入前侧的第二过油管4,进入前侧的第二过油管4后的石油(气液混合物)开始分离,天然气再次聚集于两个第二过油管4的上部。
随着混输泵14持续向左后侧的第一过油管3内注入石油,两个第一过油管3内的石油液面持续上升,当左侧的液位传感器1506检测到相邻第一过油管3内的石油液面上升至顶部后(即两个第一过油管3内的天然气已排尽),左侧的液位传感器1506向控制柜13传递电信号,随后控制柜13关闭左后侧的第三电磁阀1507并开启左前侧的第三电磁阀1507,随着混输泵14持续工作,两个第一过油管3内的石油通过左前侧的第五中间管10和左前侧的第三电磁阀1507后进入出油管9。
在石油位于出油管9内流动时和天然气在排气管12内流动时,第一计量器16和第二计量器17分别对排气管12内天然气的流量和出油管9内石油的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所得数据通过控制柜13传递至外界的数据终端,以此增加工作人员对混输过程中石油流量和天然气流量的了解,进而便于维系混输工作的正常进行。
在天然气进入排气管12后,天然气沿排气管12运动,直至天然气进入加热件18,控制柜13启动加热件18,随后加热件18将自排气管12排出的天然气作为燃料使其燃烧,并利用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热量对进油管2内的石油进行加热,增大石油中沥青和石蜡的溶解度,从而降低混输过程中石油的流动阻力,以此提高混输效率,随着混输泵14持续运行,两个第一过油管3和两个第二过油管4循环交替直至完成混输工作,然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柜13关闭混输泵14、两个第一电磁阀1503、两个第二电磁阀1505、四个第三电磁阀1507以及加热件18即可。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5和图6所示,还包括有用于对石油进行过滤的过滤机构,过滤机构设置于撬座1的左侧,过滤机构包括有固定架1901,固定架1901固定连接于撬座1左侧的前部,固定架190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前后镜像布置的两个固定壳1902,固定壳1902固定连接有导油管1903,导油管1903为弧形管,用于降低石油流经时的阻力,使流经其内的介质顺利通过,两个导油管1903均与进油管2连通,两个导油管1903的左侧之间连通有进油口1904,导油管1903滑动连接有过滤板1905,固定架1901设置有转换组件,导油管1903设置有泄压组件,利用过滤板1905将石油中含有的泥沙过滤,并降低石油的粘稠度,以此提高石油的流动性,进而提高后续混输的效率。
如图6和图7所示,转换组件包括有与控制柜13电连接的电动推杆2001,电动推杆2001安装于固定架1901,导油管1903滑动连接有左右镜像布置的两个隔断板2002,隔断板2002与相邻的导油管1903配合,过滤板1905位于相邻且镜像布置的两个隔断板2002之间,用于使隔断板2002与相邻导油管1903的高压区域隔断,相邻且镜像布置的两个隔断板2002之间固定连接有T形杆2003,电动推杆2001的伸缩端与相邻的T形杆2003固定连接,T形杆2003固定连接有齿条2004,固定架1901通过支架转动连接有齿轮2005,两个齿条2004均与齿轮2005啮合,通过相邻且镜像布置的两个隔断板2002向下移动,并对相邻的导油管1903进行局部封堵,使得在对过滤板1905进行清理时不必停止石油的混输,以此提高石油在混输过程中的连续性,即提高了石油的效率。
如图6和图7所示,泄压组件包括有排油管2101,排油管2101连通于相邻固定壳1902的下侧,导油管1903下侧的中部设置有泄压口2102,导油管1903的泄压口2102处滑动连接有封堵柱2103,封堵柱2103设置有左右镜像布置的两个泄压槽,封堵柱2103与相邻的泄压口2102配合,封堵柱2103与相邻的固定壳1902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元件2104,弹性元件2104为拉簧,利用四个隔断板2002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向下挤压相邻的封堵柱2103,从而对导油管1903的局部封堵区域进行泄压,避免在取出过滤板1905时导油管1903的局部封堵区域内由于高压而引起喷油情况,严重时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的情况,以此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保护。
在需要对石油(气液混合物)(为便于理解,下述中使用石油代替)进行混输时,工作人员将进油口1904和出油管9串联于外界的油管上,随后外界的油管开始向进油口1904内注入石油,随后石油通过进油口1904后进入两个导油管1903内,而此时由于前侧的导油管1903被两个隔断板2002封堵,所以石油自后侧的导油管1903内流动,当石油流动经过后侧的过滤板1905时,后侧的过滤板1905将石油中含有的泥沙过滤,提高石油的流动性,进而提高后续混输的效率,同时避免泥沙进入混输泵14内而对其内零件造成磨损,以此提高混输泵14的使用寿命。
随着石油混输时长的增加,后侧过滤板1905上堆积的泥沙愈来愈多,当需要对后侧的过滤板1905进行清理时,工作人员通过控制柜13启动电动推杆2001,电动推杆2001的伸缩端开始向上移动,电动推杆2001的伸缩端带动前侧的T形杆2003一同向上移动,前侧的T形杆2003带动相邻且镜像布置的两个隔断板2002和相邻的齿条2004一同向上移动,随后前侧的齿条2004带动齿轮2005开始逆时针转动(左视方向),齿轮2005带动后侧的齿条2004向下移动,后侧的齿条2004带动后侧的T形杆2003一同向下移动,后侧的T形杆2003带动相邻且镜像布置的两个隔断板2002一同向下移动,直至后侧的两个隔断板2002与后侧的导油管1903完全接触后停止移动,届时后侧的两个隔断板2002将后侧导油管1903的局部区域进行封堵(形成局部封堵区域,即相邻两个隔断板2002之间),同时前侧的两个隔断板2002将前侧导油管1903的局部区域原本封堵的区域打开,届时自进油口1904流出的石油开始通过前侧的导油管1903流向进油管2,然后工作人员将后侧的过滤板1905取出并进行清理,待清理完成后将后侧的过滤板1905在复位即可,通过将前后两个导油管1903的其中一个进行局部封堵,使得在对过滤板1905进行清理时不必停止石油的混输,以此提高石油在混输过程中的连续性,即提高了石油的效率。
当后侧右部的隔断板2002向下移动至与后侧的封堵柱2103接触后,随着后侧右部的隔断板2002不断下移,后侧右部的隔断板2002带动后侧的封堵柱2103一同向下移动,后侧的封堵柱2103开始拉伸相邻的弹性元件2104,当后侧的两个隔断板2002将后侧的导油管1903封堵后,后侧的封堵柱2103停止下移,届时后侧封堵柱2103上的两个泄压槽均与相邻的固定壳1902连通,即后侧的导油管1903被后侧两个隔断板2002封堵的区域与相邻的固定壳1902连通,随后后侧的导油管1903的局部封堵区域开始通过相邻封堵柱2103上的两个泄压槽进行泄压,并将后侧的导油管1903的局部封堵区域内堆积的泥沙和石油通过后侧的排油管2101排出,通过将导油管1903的局部封堵区域进行泄压,避免在取出过滤板1905时导油管1903的局部封堵区域内由于高压而引起喷油情况,严重时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的情况,以此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保护。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应给予最宽泛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的变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8)

1.双腔混输增压计量一体撬,其特征是,包括有撬座(1),所述撬座(1)固定连接有进油管(2),所述撬座(1)固定连接有镜像布置的第一过油管(3)和镜像布置的第二过油管(4),镜像布置的所述第一过油管(3)之间连通有镜像布置的第一中间管(5),镜像布置的所述第二过油管(4)之间连通有镜像布置的第二中间管(6),所述进油管(2)与相邻的所述第一过油管(3)之间连通有第三中间管(7),所述进油管(2)与相邻的所述第二过油管(4)之间连通有第四中间管(8),所述撬座(1)固定连接有出油管(9),所述第一过油管(3)和所述第二过油管(4)远离所述撬座(1)的一侧均连通有第五中间管(10),所述出油管(9)与靠近所述进油管(2)一侧的所述第五中间管(10)连通,远离所述进油管(2)一侧的镜像布置的所述第五中间管(10)之间连通有集气管(11),所述集气管(11)连通有排气管(12),所述撬座(1)安装有控制柜(13),所述控制柜(13)与外界的数据终端电连接,所述撬座(1)安装有与所述控制柜(13)电连接的混输泵(14),所述混输泵(14)设置有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包括有等距布置的三通管(1501),等距布置的所述三通管(1501)分别连通于所述混输泵(14)的进口和出口,所述第三中间管(7)和所述第四中间管(8)内均安装有单向阀,一侧的所述三通管(1501)连通有镜像布置的第一连通管(1502),镜像布置的所述第一连通管(1502)分别与相邻的所述第一过油管(3)和相邻的所述第二过油管(4)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1502)安装有与所述控制柜(13)电连接的第一电磁阀(1503),另一侧的所述三通管(1501)连通有镜像布置的第二连通管(1504),镜像布置的所述第二连通管(1504)分别与相邻的所述第一过油管(3)和相邻的所述第二过油管(4)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1504)安装有与所述控制柜(13)电连接的第二电磁阀(1505),靠近所述进油管(2)的所述第一过油管(3)内和靠近所述进油管(2)的所述第二过油管(4)内均安装有与所述控制柜(13)电连接的液位传感器(1506),所述第五中间管(10)内安装有与所述控制柜(13)电连接的第三电磁阀(1507);所述第三中间管(7)和相邻所述第一过油管(3)之间连通处的高度与所述第四中间管(8)和相邻所述第二过油管(4)之间连通处的高度均大于所述第一连通管(1502)的高度,用于使通过所述第一连通管(1502)的介质始终为液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混输增压计量一体撬,其特征是,一侧所述第二连通管(1504)与相邻所述第一过油管(3)的连通处位于相邻所述第一过油管(3)靠近所述撬座(1)的一侧,另一侧所述第二连通管(1504)与相邻所述第二过油管(4)的连通处位于相邻所述第二过油管(4)靠近所述撬座(1)的一侧,用于使延长单次混输的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混输增压计量一体撬,其特征是,所述排气管(12)内安装有第一计量器(16),所述出油管(9)内安装有第二计量器(17),所述第一计量器(16)和所述第二计量器(17)均与所述控制柜(13)电连接,所述进油管(2)远离所述第四中间管(8)的一侧设置有加热件(18),所述排气管(12)与所述加热件(1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腔混输增压计量一体撬,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用于对石油进行过滤的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设置于所述撬座(1)远离镜像布置的所述第二过油管(4)的一侧,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有固定架(1901),所述固定架(1901)固定连接于所述撬座(1)靠近所述加热件(18)的一侧,所述固定架(1901)固定连接有镜像布置的固定壳(1902),所述固定壳(1902)固定连接有导油管(1903),镜像布置的所述导油管(1903)均与所述进油管(2)连通,镜像布置的所述导油管(1903)远离所述进油管(2)的一侧之间连通有进油口(1904),所述导油管(1903)滑动连接有过滤板(1905),所述固定架(1901)设置有转换组件,所述导油管(1903)设置有泄压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腔混输增压计量一体撬,其特征是,所述导油管(1903)为弧形管,用于使流经其内的介质顺利通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腔混输增压计量一体撬,其特征是,所述转换组件包括有电动推杆(2001),所述电动推杆(2001)安装于所述固定架(1901),所述电动推杆(2001)与所述控制柜(13)电连接,所述导油管(1903)滑动连接有镜像布置的隔断板(2002),镜像布置的所述隔断板(2002)之间固定连接有T形杆(2003),所述电动推杆(2001)的伸缩端与相邻的所述T形杆(2003)固定连接,所述T形杆(2003)固定连接有齿条(2004),所述固定架(1901)通过支架转动连接有齿轮(2005),不同所述T形杆(2003)上的所述齿条(2004)均与所述齿轮(2005)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腔混输增压计量一体撬,其特征是,所述过滤板(1905)位于相邻且镜像布置的所述隔断板(2002)之间,用于使所述隔断板(2002)与相邻所述导油管(1903)的高压区域隔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腔混输增压计量一体撬,其特征是,所述泄压组件包括有排油管(2101),所述排油管(2101)连通于相邻的所述固定壳(1902),所述导油管(1903)靠近相邻的所述排油管(2101)的一侧设置有泄压口(2102),所述导油管(1903)滑动连接有封堵柱(2103),所述封堵柱(2103)设置有泄压槽,所述封堵柱(2103)与相邻的所述泄压口(2102)配合,所述封堵柱(2103)与相邻的所述固定壳(1902)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元件(2104)。
CN202410021723.3A 2024-01-08 2024-01-08 双腔混输增压计量一体撬 Active CN1175372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21723.3A CN117537275B (zh) 2024-01-08 2024-01-08 双腔混输增压计量一体撬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21723.3A CN117537275B (zh) 2024-01-08 2024-01-08 双腔混输增压计量一体撬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37275A CN117537275A (zh) 2024-02-09
CN117537275B true CN117537275B (zh) 2024-03-15

Family

ID=89796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21723.3A Active CN117537275B (zh) 2024-01-08 2024-01-08 双腔混输增压计量一体撬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37275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06482A (zh) * 2017-11-07 2018-01-19 荆门宏图特种飞行器制造有限公司 液化石油气卸船装置及其卸船撬
CN210977444U (zh) * 2019-10-08 2020-07-10 相动(天津)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计撬块管系系统
CN216556497U (zh) * 2021-12-23 2022-05-17 中节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混输集成装置
WO2022135110A1 (zh) * 2020-12-25 2022-06-30 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增压多级加注加氢装置
CN115059874A (zh) * 2022-07-20 2022-09-16 任丘市本溪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式油气混输装置
CN217843500U (zh) * 2022-07-25 2022-11-18 浙江金龙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计量混输装置
CN115853478A (zh) * 2022-12-13 2023-03-28 浙江亿汇未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田气液高效混输增压装置
CN219517879U (zh) * 2023-04-11 2023-08-15 新疆恒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油气水多相分离装置
CN219550274U (zh) * 2023-01-16 2023-08-18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油田原油外输增压计量撬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4433A (zh) * 2018-10-31 2019-01-01 官天日 双腔液体往复驱动多相流混输方法及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06482A (zh) * 2017-11-07 2018-01-19 荆门宏图特种飞行器制造有限公司 液化石油气卸船装置及其卸船撬
CN210977444U (zh) * 2019-10-08 2020-07-10 相动(天津)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计撬块管系系统
WO2022135110A1 (zh) * 2020-12-25 2022-06-30 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增压多级加注加氢装置
CN216556497U (zh) * 2021-12-23 2022-05-17 中节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混输集成装置
CN115059874A (zh) * 2022-07-20 2022-09-16 任丘市本溪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式油气混输装置
CN217843500U (zh) * 2022-07-25 2022-11-18 浙江金龙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计量混输装置
CN115853478A (zh) * 2022-12-13 2023-03-28 浙江亿汇未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田气液高效混输增压装置
CN219550274U (zh) * 2023-01-16 2023-08-18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油田原油外输增压计量撬
CN219517879U (zh) * 2023-04-11 2023-08-15 新疆恒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油气水多相分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37275A (zh) 2024-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10955B2 (en) Controlled gas-lift heat exchange compressor
CN102226390B (zh) 深井和高温高压井测试装置
CN201187684Y (zh) 液压式天然气汽车加气子站系统
CN117537275B (zh) 双腔混输增压计量一体撬
CN112228032A (zh) 一种可视化智能支撑剂脉冲注入的铺砂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13339341A (zh) 液压系统和液压支架
CN202970547U (zh) 单车装不卸压洗井车
CN202055817U (zh) 深井和高温高压井测试装置
CN217206403U (zh) 稠油举升装置
CN212716534U (zh) 一种调剖堵水系统
CN108505984A (zh) 一种油井液驱增压系统
CN208330317U (zh) 一种co2驱采出井高气油比多井井口远程自控注剂装置
CN109209309B (zh) 一种闭循环水力排液测试工艺系统
CN206000558U (zh) 矿用液压支架初撑力保持系统
CN100356062C (zh) 一种斜井液压抽油装置
CN219035158U (zh) 一种用于煤矿综采工作面支架液压系统的蓄能装置
CN104110337B (zh) 自动排气柴油滤座
CN214369311U (zh) 油气混输装置
RU99103802A (ru) Способ разработки нефтяных месторождений и блочная комплексная система установок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221006064U (zh) 一种能够平衡压强的气液分离式加热盘管器
CN105041603A (zh) 一种压裂车及其传动输送系统
RU2357099C1 (ru) Наземный силовой агрегат глубинного скважинного насоса, преимущественно гидропоршневого или струйного, для подъема жидкости из скважины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энергии рабочей жидкости
CN113757205B (zh) 一种金属屑成型机液压控制系统
CN106121705B (zh) 矿用液压支架初撑力保持系统
CN218563640U (zh) 一种地浸液注入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Anfeng

Inventor after: Meng Zhaojuan

Inventor after: Zhao Shanshan

Inventor after: Wu Zhaojun

Inventor after: Xie Yongdong

Inventor after: Wu Zhaoqiang

Inventor after: Zhang Ji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Anfeng

Inventor before: Meng Zhaojuan

Inventor before: Zhao Pan

Inventor before: Wu Zhaojun

Inventor before: Xie Yongdong

Inventor before: Wu Zhaoqia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Jing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