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27887A - 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27887A
CN117527887A CN202311440702.7A CN202311440702A CN117527887A CN 117527887 A CN117527887 A CN 117527887A CN 202311440702 A CN202311440702 A CN 202311440702A CN 117527887 A CN117527887 A CN 1175278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meter
instrument
information
subscrip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407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华军
杨志恺
高锐强
周政强
温宜明
周新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Kangjise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Kangjise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Kangjise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Kangjise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4070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278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27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278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08Bus network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bus standard
    • H04L2012/40221Profib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6Bus for use in automation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属于工业自动化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第一订阅信息,所述第一订阅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仪表在目标条件下反馈仪表信息;向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发送所述第一订阅信息;接收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在满足所述目标条件的情况下主动反馈的第一仪表信息。

Description

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如今,随着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仪表设备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内大规模应用,因此,对于智能仪表的管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并且社会对智能仪表管理的网络化、智能化等要求越来越高。
相关技术对智能仪表的管理通常面向现场总线接口,如基金会现场总线(Foundation Fieldbus,FF)、过程自动化现场总线(Profibus Process Automation,Profibus PA)和可寻址远程传感器高速通道(Highway Addressable Remote Transducer,HART)等接口。由于现场总线特性,通常采用周期性轮询的方式对智能仪表进行维护,而现场总线接口传输速度过低,严重影响到了智能仪表的维护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智能仪表的维护效率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包括:
获取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第一订阅信息,所述第一订阅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仪表在目标条件下反馈仪表信息;
向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发送所述第一订阅信息;
接收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在满足所述目标条件的情况下主动反馈的第一仪表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第一订阅信息,所述第一订阅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仪表在目标条件下反馈仪表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发送所述第一订阅信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在满足所述目标条件的情况下反馈的第一仪表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可以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第一订阅信息,所述第一订阅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仪表在目标条件下反馈仪表信息;向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发送所述第一订阅信息;接收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在满足所述目标条件的情况下主动反馈的第一仪表信息。如此,通过使用第一订阅信息,且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基于第一订阅信息在满足所述目标条件的情况下主动反馈第一仪表信息,而无需仪表基于现场总线传输的轮询信息进行反馈,可在降低日常数据通讯量的情况下及时获得仪表信息推送,进而极大地提高了大规模仪表数量下仪表的维护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另一种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特别地,适用于智能仪表的信息传递,可极大提高大规模仪表数量下的仪表信息传输速率,对于工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运维起到了积极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之前,可先参照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系统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仪表信息的系统可包括设备管理客户端、数据服务端、数据驱动端和仪表。设备管理客户端可以与数据服务端通信连接,数据服务端可以与数据驱动端通信连接,数据驱动端可以与仪表通信连接。所述系统可以为智能仪表设备管理系统,可通过开放性生产控制和统一架构(OLE for Process Control UnifiedArchitecture,OPC UA)协议及分布式数据采集方法,实现了仪表(例如APL仪表)的远程设备管理。
其中,数据驱动端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一个数据驱动端可对应于多个仪表。所述仪表可以为高级物理层(Advanced Physical Layer,APL)仪表。
需了解的是,设备管理客户端、数据服务端和数据驱动端可以集成在一台电子设备中,此时,此电子设备上可安装有设备管理客户端、数据服务端和数据驱动端。当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备管理客户端、数据服务端和数据驱动端也可以单独存在于两台或更多台电子设备上。举例而言,设备管理客户端可位于一台电子设备上,数据服务端可位于另一台电子设备上,数据驱动端可位于又一台电子设备上。又举例而言,设备管理客户端可位于一台电子设备上,数据服务端和数据驱动端可位于另一台电子设备上。又举例而言,设备管理客户端和数据服务端可位于一台电子设备上,数据驱动端可位于另一台电子设备上。当然,需了解的是,在数据驱动端的数目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数据驱动端可分布式部署在不同的电子设备上。
下面对设备管理客户端、数据服务端和数据驱动端进行进一步介绍。
所述设备管理客户端、数据服务端可安装于不同的计算机上,相互间采用网络通讯协议交互数据。所述数据服务端与各数据驱动端可安装于不同的计算机上,相互间采用网络通讯协议交互数据。同时,多个数据驱动端可分布式安装在不同的计算机上,每个数据驱动端负责若干数量的APL仪表通信。通过数据驱动端的分布式部署,实现大规模APL仪表的高效远程集中管理。
设备管理客户端用于提供用户对APL仪表的人机操作界面,通过与数据服务端连接间接与APL仪表交互数据。设备管理客户端可包含以下至少一项:仪表列表、仪表查找、故障信息一览、仪表远程管理、运维计划、以及仪表台账。
其中,仪表列表是一个所有纳入设备管理系统的仪表的罗列,可以通过表格、文件树等不同方式呈现。设备管理系统导入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的硬件组态后,自动生成仪表列表。仪表列表至少包含仪表名称、仪表在线状态信息。仪表查找提供快速查找待远程维护仪表的功能,可通过深入仪表名称关键字进行模糊查询,查询结果通过列表呈现。通过查询结果中的仪表可以快速打开该仪表的远程管理界面。故障信息一览提供当前存在故障的所有仪表一览,同时支持按照仪表故障类型分类过滤故障仪表。所述仪表一览至少包含仪表名称、故障信息描述、故障发生时间。所述仪表故障类型至少包含仪表通讯故障、仪表故障、以及其它故障。仪表远程管理是指对选定APL仪表的远程操作维护。仪表远程管理界面可通过仪表列表、仪表查找结果列表、故障信息一览表等界面,选择某一仪表快速打开。所述远程操作维护至少包含仪表制造信息、详细诊断信息查看、仪表名称修改、仪表当前采样值查看,可选的仪表校准、量程及其它配置参数设置等信息。仪表运维计划是指仪表维护日程管理功能。结合仪表维护周期、仪表历史及当前故障信息,按天生成次日仪表待维护列表。仪表台账是指所有组态的仪表一览表,以表格方式呈现,至少包含仪表名称、仪表通讯状态、仪表故障状态、仪表品牌(制造商)、仪表类型(如温度表、压力表、流量表等大类)、仪表型号信息。
数据服务端用于提供仪表信息交互的汇总服务,向上与设备管理客户端交互数据,向下则与各类数据驱动端建立连接。其中,与设备管理客户端交互数据包含以下至少一项:周期性的仪表状态信息获取(包含仪表名称、通讯状态、故障状态)、界面操作触发的仪表管理信息透传(仪表制造信息获取、仪表详细诊断信息、仪表服务枚举、仪表校准、仪表参数设置等)。与各类数据驱动端的通信连接包括,采用标准的网络间通信协议与不同协议类型的数据驱动端建立连接,以向其订阅或发送数据。
数据服务端可提供以下至少一项服务:仪表诊断服务、数据透传服务和组态管理服务。其中,所述仪表诊断服务包含响应设备管理客户端的周期性全部仪表诊断信息查询服务,以及向各数据驱动端订阅仪表诊断,并接收、解析数据驱动端推送的仪表诊断信息功能。向各数据驱动端订阅仪表诊断是指在通过组态管理检测到仪表组态更新(如增加仪表、删除仪表)后,根据新的仪表列表,向各数据驱动端更新仪表诊断订阅信息。所述数据透传服务可涵盖以下内容:接收设备管理客户端的管理信息透传下发,并将其转发给数据驱动端。同时,也接收数据驱动端的透传应答,并将应答消息发送给设备管理客户端。组态管理服务可包括仪表列表更新服务。可通过设备管理客户端手动添加仪表生成仪表列表,或者在设备管理客户端软件中导入DCS硬件组态文件、生成仪表列表。设备管理客户端可将生成的仪表列表信息通过组态管理服务更新至数据服务软件。组态管理服务还具备检测仪表变化,包括仪表增加、删除、修改等,并根据仪表变化,更新各仪表诊断信息订阅信息。
数据驱动端在为多个的情况下可分布式部署,每个数据驱动端负责若干台仪表的远程连接。数据驱动可提供以下至少一项功能:OPC UA协议APL仪表故障诊断信息订阅、通讯协议转换、仪表通信交互等。
其中,APL仪表故障信息订阅是指按照标准的APL故障服务接口,向APL仪表订阅故障信息。当APL仪表(例如充当OPC UA服务器)发生故障时,APL仪表将主动推送故障信息给订阅该消息的数据驱动端(例如OPC UA客户端)。所述通讯协议转换是指将通过标准协议下发给数据驱动的管理信息透传数据,转换成例如OPC UA协议格式的通讯命令,并存储至待发送队列。所述仪表通信交互是指与APL仪表的通信交互,包括APL仪表在线状态维护、APL仪表推送故障信息接收、发送管理信息透传数据、接收管理信息透传应答数据等。
所述APL仪表可以是具备APL通信接口的智能仪表,如温度表、压力表等,具备通信及内部故障诊断功能,支持远程校准及量程等参数设置,可内置OPC UA服务器,提供OPC UA协议仪表数据交互服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可以由目标设备执行,其中,目标设备可以是一台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多台电子设备。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可以由一台电子设备执行,也可以由多台电子设备相互配合执行。其中,所述电子设备例如可以为诸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和手机等终端设备,也可以为服务器。若目标设备可以为一台电子设备,目标设备可为数据驱动端所在的电子设备,或者,目标设备可为同时安装有设备管理客户端、数据服务端和数据驱动端的设备。
相关技术中,由于现场总线特性,设备管理系统通常采用周期性轮询的方式获取智能仪表的诊断数据,受总线传输速率制约,随着仪表数量的增加,仪表诊断数据的更新周期急剧增加,以包含5000台智能仪表的设备管理系统为例,更新一次全部设备的诊断信息的时间超过2小时,而更新周期太长也严重影响到了智能仪表的维护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传输仪表信息的系统(例如APL智能仪表设备管理系统)和电子设备,基于APL仪表高速率(10Mbps)、OPC UA订阅-推送特征(一旦发布某一主题的消息,所有订阅该主题消息的都会收到该主题的消息),不再使用轮询机制周期更新仪表诊断数据,在降低日常数据通讯量的情况下获得了及时的仪表故障信息推送,将设备管理系统以小时计的诊断信息更新提高到秒级更新,极大的提高了大规模数量下仪表的维护效率,对工业生产装备的智能化运维起到积极作用。
请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0:获取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第一订阅信息,所述第一订阅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在目标条件下反馈仪表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包括APL仪表。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可以为水表、电表、温度表、压力表或流量表等仪表。所述目标条件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条件:第一目标仪表故障、第一目标仪表故障后修复成功、第一目标仪表开始通信和第一目标仪表停止通信等。当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处于目标条件下时,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可以根据所述第一订阅信息反馈仪表信息。
所述仪表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仪表名称、仪表通讯状态、仪表故障状态、仪表品牌及制造商、仪表类型、仪表型号等,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10中所述获取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第一订阅信息,包括:获取以第一协议格式传输的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管理信息;将所述管理信息转换为第二协议格式的第一订阅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协议格式与所述第一目标仪表相适配。其中,第一协议格式可以为标准协议格式,第二协议格式可以为OPC UA协议格式。
步骤120:向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发送所述第一订阅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包括M个仪表,其中,M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M个仪表对应N个数据驱动端,步骤120中所述向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发送所述第一订阅信息,包括:针对所述M个仪表中的每一个仪表,执行以下操作:从N个数据驱动端中确定该仪表对应的驱动端;通过该仪表对应的驱动端向该仪表发送所述第一订阅信息。
步骤130:接收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在满足所述目标条件的情况下主动反馈的第一仪表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满足所述目标条件的情况下,根据第一订阅信息的指示,所述第一目标仪表会主动反馈第一仪表信息。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130中接收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在满足所述目标条件的情况下主动反馈的第一仪表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针对第二目标仪表的第二订阅信息,所述第二订阅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仪表在第二目标条件下反馈第二仪表信息;向所述第二目标仪表发送所述第二订阅信息;接收所述第二目标仪表在满足所述第二目标条件的情况下反馈的第二仪表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目标仪表与所述第一目标仪表不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第一订阅信息,所述第一订阅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仪表在目标条件下反馈仪表信息;向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发送所述第一订阅信息;接收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在满足所述目标条件的情况下主动反馈的第一仪表信息。如此,通过使用第一订阅信息,且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基于第一订阅信息在满足所述目标条件的情况下主动反馈第一仪表信息,而无需仪表基于现场总线传输的轮询信息进行反馈,可在降低日常数据通讯量的情况下及时获得仪表信息推送,进而极大地提高了大规模仪表数量下仪表的维护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订阅信息包括故障订阅信息,所述第一仪表信息包括仪表故障诊断信息,所述目标条件包括所述第一仪表出现故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个具体的目标条件,即所述第一仪表出现故障的情况,所述故障订阅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仪表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反馈仪表故障诊断信息,所述仪表故障诊断信息可以包括仪表名称,以及仪表故障类型、仪表故障信息描述、故障发生时间和仪表故障状态中至少一个。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订阅信息包括故障订阅信息,所述第一仪表信息包括仪表故障诊断信息,所述目标条件包括所述第一仪表出现故障。如此,通过故障订阅信息,可以在所述第一目标仪表故障时,主动反馈第一仪表信息。
请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0:获取以第一协议格式传输的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管理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管理信息可以为指示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反馈仪表信息的指令。
步骤220:将所述管理信息转换为第二协议格式的第一订阅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协议格式与所述第一目标仪表相适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考虑到所述第一协议格式不一定与所述第一目标仪表适配,将所述管理信息转换为第二协议格式的第一订阅信息,并强调所述第二协议格式与所述第一目标仪表相适配。同时,针对不同的仪表,所适配的第二协议格式也可能不同,所以,所述第二协议格式可根据具体的第一目标仪表调整。
步骤230:向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发送所述第一订阅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订阅信息为第二协议格式,所述第二协议格式与所述第一目标仪表相适配,故可向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发送所述第一订阅信息。
步骤240:接收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在满足所述目标条件的情况下主动反馈的第一仪表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以第一协议格式传输的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管理信息;将所述管理信息转换为第二协议格式的第一订阅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协议格式与所述第一目标仪表相适配。如此,通过通讯协议转换,可适用于不同协议格式的仪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包括APL仪表,所述第二协议格式为OPC UA协议格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APL仪表为具备APL通信接口的智能仪表。同时,所述APL仪表具备通信及内部故障诊断功能,并支持远程校准及量程等参数设置。在所述APL仪表中可内置有OPC UA服务器,可以提供OPC UA协议仪表数据交互服务。因此,OPC UA协议与所述APL仪表相匹配。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订阅信息包括故障订阅信息,所述第一仪表信息包括仪表故障诊断信息,所述目标条件包括所述第一仪表出现故障。
请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0,获取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第一订阅信息,所述第一订阅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仪表在目标条件下反馈仪表信息;
步骤320,向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发送所述第一订阅信息;
步骤330,接收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在满足所述目标条件的情况下主动反馈的第一仪表信息;
其中,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订阅信息包括故障订阅信息,所述第一仪表信息包括仪表故障诊断信息,所述目标条件包括所述第一仪表出现故障。
步骤340,获取针对第二目标仪表的第二订阅信息,所述第二订阅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仪表在第二目标条件下反馈第二仪表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目标仪表可以为新添加的仪表或者修改后的仪表其中一种。若所述第二目标仪表为新添加的仪表,则所述第二订阅信息为新生成的订阅信息;若所述第二目标仪表为修改后的仪表,则所述第二目标仪表为修改后的仪表,则所述第二订阅信息为基于修改前仪表的第一订阅信息修改后得到的订阅信息。
步骤350,向所述第二目标仪表发送所述第二订阅信息;
步骤360:接收所述第二目标仪表在满足所述第二目标条件的情况下反馈的第二仪表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目标仪表与所述第一目标仪表不同。
其中,所述第二订阅信息为所述第一订阅信息进行修改得到的订阅信息,或者所述第二订阅信息为新生成的订阅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二目标仪表为需要删除的仪表,则所述订阅信息可携带用于指示删除所述第二目标仪表的信息,所述第二目标仪表不再反馈第二仪表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针对第二目标仪表的第二订阅信息,所述第二订阅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仪表在第二目标条件下主动反馈第二仪表信息。如此,当仪表信息有更新时,可更新仪表的订阅信息,并实现更新的仪表也能在目标条件下主动反馈仪表信息。
请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包括M个仪表,其中,M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M个仪表对应N个数据驱动端。
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0:获取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第一订阅信息,所述第一订阅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仪表在目标条件下反馈仪表信息;
针对所述M个仪表中的每一个仪表,执行以下步骤420和步骤430。
步骤420:从N个数据驱动端中确定该仪表对应的数据驱动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驱动端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所述数据驱动端可以为软件,并以软件的形式分布式安装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即一个数据驱动端对应于一台电子设备。当然,所述数据驱动端还可以为硬件,例如所述数据驱动端本身即为电子设备,例如服务器或终端。其中,每个数据驱动端可以负责多个仪表的通信。所述仪表对应的数据驱动端的确定方式,可以为通过数据驱动端与所述仪表的通信距离来确定仪表合适的数据驱动端,例如,选择与所述仪表通信距离最近的数据驱动端作为所述仪表对应的数据驱动端。或者,可以根据各数据驱动端已管理仪表数量来确定,即,可选择管理仪表数量最少的数据驱动端作为仪表对应的数据驱动端。
步骤430:通过该仪表对应的驱动端向该仪表发送所述第一订阅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仪表与驱动端的对应关系可应用于向仪表发送第一订阅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订阅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该仪表在目标条件下主动反馈第一仪表信息,所述反馈的接收方可以为该仪表对应的驱动端。
步骤440:接收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在满足所述目标条件的情况下主动反馈的第一仪表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目标仪表满足所述目标条件的情况下,可基于所述第一订阅信息主动反馈所述第一仪表信息,所述第一仪表信息的接收方可以为所述第一仪表对应的数据驱动端。
需了解的是,在图4的示例实施例中,数据驱动端可以为用于执行数据驱动功能的服务器或终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所述M个仪表中的每一个仪表,从N个数据驱动端中确定该仪表对应的数据驱动端,通过该仪表对应的驱动端向该仪表发送所述第一订阅信息。如此,通过设置多个数据驱动端,并让每个驱动端负责若干数量仪表的通信,可以提高仪表的维护效率,实现大规模数量仪表的高效管理。
请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方法由第一电子设备执行,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0: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生成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第一订阅信息,所述第一订阅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仪表在目标条件下反馈仪表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一目标仪表的数据驱动端,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用于提供所述第一目标仪表的人机操作页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所述第一目标仪表的数据驱动端生成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第一订阅信息,且提供所述第一目标仪表的人机操作页面,所述人机操作页面可应用于设备管理客户端。
以下针对人机操作页面做详细描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人机操作页面可包括仪表列表、仪表查找、故障信息一览、仪表远程管理、运维计划、以及仪表台账等中至少一个。
其中,仪表列表为所有纳入管理的仪表的罗列,可以通过表格、文件树等不同方式呈现,可通过手动添加仪表的方式更新仪表列表。或者,可通过导入DCS的硬件组态,自动生成仪表列表。在仪表列表中,应包括仪表名称、仪表在线信息状态信息等中至少一个。对于仪表列表中的仪表,可进一步查看该仪表的远程管理页面。
仪表查找可提供快速查找待远程维护仪表的功能,可通过输入仪表名称关键字进行模糊查询,并将查询结果通过列表形式呈现。对于查询结果中的仪表,可进一步查看该仪表的远程管理页面。
故障信息一览可提供当前存在故障的仪表列表,同时支持根据故障类型显示查询结果,即可输入仪表故障类别,得到该仪表故障类别下的所有故障仪表,以及这些故障仪表的故障信息。所述仪表故障类别可至少包括仪表通讯故障、仪表器件故障以及其他故障,所述故障信息可至少包括仪表名称、故障类别、故障信息描述和故障发生时间。对于当前存在故障的仪表列表,可进一步查看该仪表的远程管理页面。
仪表远程管理可对选定仪表进行远程操作维护,可在仪表列表、仪表查找结果列表、故障信息一览列表中进一步打开仪表远程管理页面。所述远程操作维护可至少包括仪表制造信息查看、故障诊断信息查看、仪表名称修改、仪表当前采样值查看、仪表校准操作以及量程及其他配置参数设置等操作。
仪表运维计划可以提供仪表日程管理维护功能,可结合仪表维护周期、仪表历史及当前仪表故障信息,周期性生成次日仪表待维护列表。
仪表台账可以提供所有仪表的仪表信息列表,可以图片、表格形式呈现,表格中至少包括仪表名称、仪表通讯状态、仪表故障状态、仪表品牌及制造商、仪表类型以及仪表型号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条件包括人机操作页面上操作触发的仪表管理信息,在页面操作触发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生成第一订阅信息,所述第一订阅信息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在相应触发操作下主动反馈相应仪表信息。例如若仪表列表操作触发,则所述第一订阅信息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仪表主动反馈仪表名称和仪表在线状态信息。
步骤520: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发送所述第一订阅信息;
步骤530: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在满足所述目标条件的情况下主动反馈的第一仪表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生成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第一订阅信息,所述第一订阅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仪表在目标条件下反馈仪表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一目标仪表的数据驱动端,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用于提供所述第一目标仪表的人机操作页面。如此,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提供目标仪表的人机操作页面,通过人机操作页面可实现用户与仪表之间的交互以及管理,检测大规模数量的仪表状态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可提供数据服务功能,实现人机操作页面的仪表信息交互。例如,通过数据服务功能可周期性的获取仪表信息,例如,仪表名称、仪表通讯状态和仪表故障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数据服务功能可包括仪表诊断服务、数据透传服务和组态管理服务。具体内容可参照前文描述。
请参见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方法由第一电子设备执行,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10: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第一订阅信息,所述第一订阅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在目标条件下反馈仪表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一目标仪表的数据驱动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生成所述第一订阅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第二电子设备获取第一订阅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在目标条件下反馈仪表信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同,由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第一订阅信息。并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可安装于不同的计算机,相互之间可采用网络通讯协议交互数据。
步骤620:向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发送所述第一订阅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一订阅信息之后,向所述第一订阅信息对应的第一目标仪表发送第一订阅信息。
步骤630:接收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在满足所述目标条件的情况下主动反馈的第一仪表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第一订阅信息,所述第一订阅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在目标条件下反馈第一仪表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一目标仪表的数据驱动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生成所述第一订阅信息。如此,通过第二电子设备生成所述第一订阅信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可为不同的设备,可实现大规模APL仪表的高效远程集中管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可提供数据服务功能以及人机操作页面,通过数据服务功能可实现人机操作页面与仪表进行通信交互。对数据服务功能和人机操作页面的描述可参见上述对步骤510及其相关内容的描述。
请参见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另一种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10,获取以第一协议格式传输的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管理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数据服务端接收到人机操作页面的管理信息后,会使用数据透传的形式透传下发,并转发给数据驱动端。所述管理信息是以第一协议格式传输的,并且在传输过程中,数据不发生任何改变,数据驱动端会接收到以第一协议格式传输的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管理信息。
步骤720,将所述管理信息转换为第二协议格式的第一订阅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协议格式与所述第一目标仪表相适配;
其中,所述第一订阅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在目标条件下反馈仪表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包括APL仪表,所述第二协议格式为OPC UA协议格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采用标准的网络间通信协议与支持不同协议类型的数据驱动建立连接。所述数据驱动端可包括通讯协议转换的功能。以APL仪表为例,所述数据驱动端可将通过标准协议下发给数据驱动的管理信息透传数据,转换为OPC UA协议格式的通讯命令,并存储到待发送队列。
针对所述第一目标仪表中的每一个仪表,执行以下步骤730和步骤740。
步骤730,从N个数据驱动端中确定该仪表对应的驱动端;
步骤740,通过该仪表对应的驱动端向该仪表发送所述第一订阅信息;
步骤750,接收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在满足所述目标条件的情况下主动反馈的第一仪表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APL仪表为例,数据驱动端具备APL仪表故障信息订阅功能。按照标准的APL故障服务接口,向APL仪表订阅故障信息。当所述APL发生故障时,APL将主动推送故障信息给订阅该消息的数据驱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驱动端可以设置一个仪表通信交互单元,用于负责与APL仪表的通信交互,具体可包括APL仪表在线状态维护、APL仪表推送故障信息接收、发送管理信息透传数据、接收管理信息透传应答数据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详细描述了添加仪表和修改仪表的具体方法,如以下步骤所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设备管理客户端手动添加或修改仪表信息,或者在设备管理客户端软件中导入DCS硬件组态文件、生成仪表列表。数据服务端可包括组态管理服务功能,设备管理客户端可将生成的仪表列表信息通过组态管理服务更新至数据服务端。
步骤760,获取针对第二目标仪表的第二订阅信息,所述第二订阅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仪表在第二目标条件下反馈第二仪表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订阅信息为对所述第一订阅信息进行修改得到的订阅信息,或者所述第二订阅信息为新生成的订阅信息;所述第二目标仪表与所述第一目标仪表不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服务端中组态管理服务还具备检测仪表变化,例如仪表增加、删除或修改等,并根据仪表变化,生成第二订阅信息,用以区分仪表变化前的第一订阅信息。
步骤770,向所述第二目标仪表发送所述第二订阅信息;
步骤780,接收所述第二目标仪表在满足所述第二目标条件的情况下反馈的第二仪表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第一订阅信息,所述第一订阅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仪表在目标条件下反馈仪表信息;向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发送所述第一订阅信息;接收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在满足所述目标条件的情况下主动反馈的第一仪表信息。如此,通过使用第一订阅信息,且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基于第一订阅信息在满足所述目标条件的情况下主动反馈第一仪表信息,而无需仪表基于现场总线传输的轮询信息进行反馈,可在降低日常数据通讯量的情况下及时获得仪表信息推送,进而极大地提高了大规模仪表数量下仪表的维护效率。
需了解的是,图1至图7中对各个相同或相应步骤的解释可相互参照。例如,图3中步骤340和步骤350的解释可适用于图7中的步骤750和步骤760。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系统的结构框图。参照图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系统900包括:
获取模块910,用于获取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第一订阅信息,所述第一订阅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仪表在目标条件下反馈仪表信息;
发送模块920,用于向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发送所述第一订阅信息;
接收模块930,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在满足所述目标条件的情况下反馈的第一仪表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第一订阅信息,所述第一订阅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仪表在目标条件下反馈仪表信息;向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发送所述第一订阅信息;接收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在满足所述目标条件的情况下主动反馈的第一仪表信息。如此,通过使用第一订阅信息,且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基于第一订阅信息在满足所述目标条件的情况下主动反馈第一仪表信息,而无需仪表基于现场总线传输的轮询信息进行反馈,可在降低日常数据通讯量的情况下及时获得仪表信息推送,进而极大地提高了大规模仪表数量下仪表的维护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获取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第一订阅信息的过程中,所述获取模块910具体用于:获取以第一协议格式传输的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管理信息;将所述管理信息转换为第二协议格式的第一订阅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协议格式与所述第一目标仪表相适配。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910中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包括APL仪表,所述第二协议格式为OPC UA协议格式。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在满足所述目标条件的情况下主动反馈的第一仪表信息之后,所述获取模块910还用于:获取针对第二目标仪表的第二订阅信息,所述第二订阅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仪表在第二目标条件下反馈第二仪表信息。所述发送模块920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目标仪表发送所述第二订阅信息。所述接收模块930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目标仪表在满足所述第二目标条件的情况下反馈的第二仪表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目标仪表与所述第一仪表不同。所述第二订阅信息可为所述第一订阅信息进行修改得到的订阅信息,或者所述第二订阅信息可为新生成的订阅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订阅信息包括故障订阅信息,所述第一仪表信息包括仪表故障诊断信息,所述目标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出现故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包括M个仪表,其中M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M个仪表对应N个数据驱动端。在向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发送第一订阅信息的过程中,所述发送模块920具体用于:针对所述M个仪表中的每一个仪表,执行以下操作:从N个数据驱动端中确定该仪表对应的驱动端;通过该仪表对应的驱动端向该仪表发送所述第一订阅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由第一电子设备执行,在所述获取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第一订阅信息的过程中,所述获取模块910具体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生成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第一订阅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一目标仪表的数据驱动端,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用于提供所述第一目标仪表的人机操作页面。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由第一电子设备执行,在所述获取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第一订阅信息的过程中,所述获取模块910具体用于: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第一订阅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一目标仪表的数据驱动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生成所述第一订阅信息。
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0,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等。所述电子设备1000包括:处理器1010和存储器1020,存储器1020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1010执行时实现上文所描述的任一种方法的步骤。举例而言,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1010执行时实现如下过程:获取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第一订阅信息,所述第一订阅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仪表在目标条件下反馈仪表信息;向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发送所述第一订阅信息;接收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在满足所述目标条件的情况下主动反馈的第一仪表信息。如此,通过使用第一订阅信息,且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基于第一订阅信息在满足所述目标条件的情况下主动反馈第一仪表信息,而无需仪表基于现场总线传输的轮询信息进行反馈,可在降低日常数据通讯量的情况下及时获得仪表信息推送,进而极大地提高了大规模仪表数量下仪表的维护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的各个实施例的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该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第一订阅信息,所述第一订阅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在目标条件下反馈仪表信息;
向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发送所述第一订阅信息;
接收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在满足所述目标条件的情况下主动反馈的第一仪表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第一订阅信息,包括:
获取以第一协议格式传输的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管理信息;
将所述管理信息转换为第二协议格式的第一订阅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协议格式与所述第一目标仪表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包括高级物理层仪表,所述第二协议格式为开放性生产控制和统一架构协议格式。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在满足所述目标条件的情况下主动反馈的第一仪表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针对第二目标仪表的第二订阅信息,所述第二订阅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仪表在第二目标条件下反馈第二仪表信息;
向所述第二目标仪表发送所述第二订阅信息;
接收所述第二目标仪表在满足所述第二目标条件的情况下反馈的第二仪表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目标仪表与所述第一目标仪表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订阅信息包括故障订阅信息,所述第一仪表信息包括仪表故障诊断信息,所述目标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出现故障。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包括M个仪表,其中,M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M个仪表对应N个数据驱动端;所述向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发送所述第一订阅信息,包括:
针对所述M个仪表中的每一个仪表,执行以下操作:
从N个数据驱动端中确定该仪表对应的驱动端;
通过该仪表对应的驱动端向该仪表发送所述第一订阅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第一电子设备执行;所述获取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第一订阅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生成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第一订阅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一目标仪表的数据驱动端,且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用于提供所述第一目标仪表的人机操作界面。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第一电子设备执行;所述获取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第一订阅信息包括:
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第一订阅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一目标仪表的数据驱动端;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生成所述第一订阅信息。
9.一种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针对第一目标仪表的第一订阅信息,所述第一订阅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仪表在目标条件下反馈仪表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发送所述第一订阅信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目标仪表在满足所述目标条件的情况下反馈的第一仪表信息。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
CN202311440702.7A 2023-10-31 2023-10-31 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75278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40702.7A CN117527887A (zh) 2023-10-31 2023-10-31 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40702.7A CN117527887A (zh) 2023-10-31 2023-10-31 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27887A true CN117527887A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52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40702.7A Pending CN117527887A (zh) 2023-10-31 2023-10-31 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2788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01315B2 (ja) 遠隔デバイスをプロセス制御データにサブスクライブ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JP5558651B2 (ja) プロセスプラント、プロセス制御装置、及びデータ変換装置
JP5634151B2 (ja) 統合外部データソースを有するプロセス制御システム
JP4993330B2 (ja) サービスポータルが動作可能なオートメーション制御モジュール(acm)
KR20080064835A (ko) 산업 자동화 환경에서의 네트워크 통신
US20050228506A1 (en) Process data management
CN103312794A (zh) 基于移动终端的现场设备集成装置
US11500573B2 (en) Multiple interface data exchange application for use in process control
CN101221435A (zh) 消息引擎的搜索和分类
AU201730517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covering configurations of legacy control systems
US2002016980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orage space optimized memorization and generation of web pages
US20220030090A1 (en) Selective address space aggregation
US7120917B2 (en) Process for adjusting an operating interface belonging to process devices with an internet capability, along with an arrangement exhibiting such an operating interface
CN117527887A (zh) 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传输仪表信息的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JP7107047B2 (ja) 制御システム、検索装置および検索プログラム
KR20160044703A (ko) 웹 기반의 감시제어 서비스 제공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컴퓨터로 읽을 수 있는 기록 매체
US7656896B2 (en) Automation system with simplified diagnosis and rectification of errors
CN113291980B (zh) 一种适用于自动化起重机的多源故障报警系统
JP2003085109A (ja) 制御システム、そ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CN116028563A (zh) 一种基于opc ua的数据资产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03085110A (ja) 制御システム、そ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CN115776528A (zh) 工业设备数据采集方法、计算机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991681A (zh) 一种智能输入输出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JP2003085175A (ja) 制御用サーバ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KR20060013709A (ko) 웹 서비스를 이용한 plc 인식과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