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78638A -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设备的编址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设备的编址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78638A
CN117478638A CN202311824252.1A CN202311824252A CN117478638A CN 117478638 A CN117478638 A CN 117478638A CN 202311824252 A CN202311824252 A CN 202311824252A CN 117478638 A CN117478638 A CN 1174786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addressing
bms
equipment
clu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242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78638B (zh
Inventor
吴曼菁
黄沿锋
张美娟
谢智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Lingt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Lingt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Lingt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Lingt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82425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786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78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86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786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86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85Testing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设备的编址方法及系统,属于BMS设备编码的技术领域。包括:预先设计储能系统的内部结构,基于所述结构确定电池簇及电池簇内的电池模组或电池包的安装排布方式及线束的走线路径;对每个电池模组或电池包基于走线路径依次接入其BMS从控设备,接入的BMS从控设备的通信电源采用手拉手模式连接;对每个电池模组或电池包的BMS从控设备执行依次接入识别的步骤。其中,接入的BMS从控设备的通信电源采用手拉手模式连接。本发明无需额外增加控制电路,利用原有的储能系统结构方式,借用设备的通信电源线束来实现简单的设备编址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设备的编址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BMS设备编码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设备的编址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储能行业的发展,电池管理系统BMS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尤其在大型储能项目中,BMS的数量尤其多。为了准确得获得各个电芯的数据,需要对BMS设备进行一定规律的编址。
传统的编址方式是对确定位置的BMS设备提前一个一个进行编址后按照标记进行安装,这种方式效率较低并且需在不同生产工序严格按照步骤操作,较为不便。
现有较为先进的自动编址方式是在设备中添加额外的控制电路,在编址时先发送控制信号给第一个设备,设备接收信号后更改自身地址号,然后发送控制下一个设备的信号,下一设备接收信号后继续编址……这种方法需要在设备中加入额外的控制电路,增加了一定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设备的编址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设备的编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先设计储能系统的内部结构,基于所述结构确定电池簇及电池簇内的电池模组或电池包的安装排布方式及线束的走线路径;
步骤二、对每个电池模组或电池包基于走线路径依次接入其BMS从控设备,接入的BMS从控设备的通信电源采用手拉手模式连接;对每个电池模组或电池包的BMS从控设备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201、对接入的BMS从控设备进行编码:输入需编址的总个数N,查找出厂地址设备;按照所述走线路径给电池模组或电池包依次连接BMS从控设备的通信电源;
步骤202、每接入新的BMS从控设备,主控或编址设备识别出新的BMS从控设备的出厂地址,则执行步骤203;反之,执行步骤204;
步骤203、将识别到的新的BMS从控设备编址为n号设备,其中,1≤n≤N;并对下一个电池模组或电池包重复步骤202;
步骤204、超时未识别到新的BMS从控设备的出厂地址时报“编址失败”,可人工确认“继续”则重复步骤202;或确认“重新编址”则恢复所有已编址的设备为出厂地址,重复步骤201;
步骤205、如此反复,直至N个BMS从控设备接入完成。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电池簇内的BMS从控设备间及电池簇的主控设备的通信电源采用手拉手模式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电池簇内的BMS从控设备间及电池簇的主控设备相互之间采用单独供电。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走线路径的定义如下:将靠近电池簇负极的设备定义为1号,按照电池动力线的连接方向依次编号至电池簇正极设备N号。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设备的编址系统,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编址方法,包括:
至少一个电池簇;所述电池簇包括:至少一个电池包或至少一个电池模组,每个电池包或电池模组均配有一个BMS从控设备进行电池信号采集;每簇由一个BMS主控设备收集所有从控设备的信息,每簇的主控设备信息由一个总控设备统计;所述BMS从控设备的通信电源采用手拉手模式连接;
编址模块,被设置为对每个电池模组或电池包基于走线路径依次接入其BMS从控设备。
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如上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设备的编址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无需额外增加控制电路,利用原有的储能系统结构方式,借用设备的通信电源线束来实现简单的设备编址功能。
借用系统中原本的通信电源线束及线束的固定走线路径,在不增加成本和工作量的基础上对BMS设备进行了编址。可应用于绝大部分储能系统场景,有明显的经济性和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主控或编址设备的逻辑时序图。
图2为BMS从控设备的内部连接方式。
图3为电池簇连接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设备的编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先设计储能系统的内部结构,基于所述结构确定电池簇及电池簇内的电池模组或电池包的安装排布方式及线束的走线路径;
步骤二、对每个电池模组或电池包基于走线路径依次接入其BMS从控设备,接入的BMS从控设备的通信电源采用手拉手模式连接;对每个电池模组或电池包的BMS从控设备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201、对接入的BMS从控设备进行编码:输入需编址的总个数N,查找出厂地址设备;按照所述走线路径给电池模组或电池包依次连接BMS从控设备的通信电源;
步骤202、每接入新的BMS从控设备,主控或编址设备识别出新的BMS从控设备的出厂地址,则执行步骤203;反之,执行步骤204;
步骤203、将识别到的新的BMS从控设备编址为n号设备,其中,1≤n≤N;并对下一个电池模组或电池包重复步骤202;
步骤204、超时未识别到新的BMS从控设备的出厂地址时报“编址失败”,可人工确认“继续”则重复步骤202;或确认“重新编址”则恢复所有已编址的设备为出厂地址,重复步骤201;
步骤205、如此反复,直至N个BMS从控设备接入完成。
进一步的,储能系统在设计定稿后,电池簇及电池簇内的电池模组的安装排布方式即已确定,线束的走线路径也同步确定。
BMS从控设备的通信电源采用手拉手模式,内部如附图2所示。将输入的电源信号及通讯信号短接至输出,形成手拉手模式。当本设备未连接时,下一设备的通讯与电源信号自然也无法连通。则电池簇的连接方式如图3所示,走线路径的定义如下:将靠近电池簇负极的设备定义为1号,按照电池动力线的连接方向依次编号至电池簇正极设备N号。
换言之,所有BMS设备出厂时地址都是同一个出厂地址。在配置地址时首先断开所有设备的连接端子。开始编号,按照走线路径插上1号设备,主控或编址设备识别到新设备(出厂地址)后将其编址为1号,主控或编址设备提示可连接2号设备,再按路径插上2号设备,主控或编址设备识别到新设备(出厂地址)后将其编址为2号,主控或编址设备提示可连接3号设备,按走线路径依次编址至最后一个设备,主控或编址设备查询到预设的N个设备均已连接完成后结束编址提示编址完成。
输入需编址的总个数N,开始编址,查找出厂地址设备,找到后将出厂地址设备编号变更为1号,判断是否已全部编址,否的话提示“可连接下一设备”,继续查找出厂地址设备,找到后将出厂地址设备编号变更为2号,判断是否已全部编址,否的话提示“可连接下一设备”,直至判定已连接设备为N,则编址结束,提示“编址已完成”。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电池簇内的BMS从控设备间及电池簇的主控设备间的通信电源采用手拉手模式连接或单独供电。
分析其原理:由于通信电源采用的手拉手模式(在设备端子处采用一进一出模式),当本设备未连接时,下一设备的通讯与电源信号自然也无法连通,即使操作时由于失误未按顺序接插,也会由于前一设备未连接而导致后续设备信号未连接而编址失败,只有完全按走线路径依次接插设备才能正确编址,也避免了错误编址的产生。
本发明借用系统中原本的通信电源线束及线束的固定走线路径,在不增加成本和工作量的基础上对BMS设备进行了编址。可应用于绝大部分储能系统场景,有明显的经济性和便利性。此方法操作简单,不增加任何成本,只需在应用现场初次调试时操作一次即可。可推广应用至所有储能项目中。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设备的编址系统,用于实现实施例1所述的设备编址方法,包括:
至少一个电池簇;所述电池簇包括:至少一个电池包或至少一个电池模组,每个电池包或电池模组均配有一个BMS从控设备进行电池信号采集;每簇由一个BMS主控设备收集所有从控设备的信息,每簇的主控设备信息由一个总控设备统计;所述BMS从控设备的通信电源采用手拉手模式连接;
编址模块,被设置为对每个电池模组或电池包基于走线路径依次接入其BMS从控设备。
电池簇内的BMS从控设备间及电池簇的主控设备间的通信电源采用手拉手模式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储能系统在设计定稿后,电池簇及电池簇内的电池模组的安装排布方式即已确定,线束的走线路径也同步确定。簇内BMS从控设备的通信电源采用手拉手模式,簇和簇间的主控设备也同样可采用手拉手模式(也可单独供电)。
通信电源线束中至少包含BMS设备的电源信号及通讯信号,采取手拉手模式,即在设备端子处采用一进一出模式。
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电池管理系统设备的编址方法的步骤。

Claims (7)

1.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设备的编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先设计储能系统的内部结构,基于所述结构确定电池簇及电池簇内的电池模组或电池包的安装排布方式及线束的走线路径;
步骤二、对每个电池模组或电池包基于走线路径依次接入其BMS从控设备,接入的BMS从控设备的通信电源采用手拉手模式连接;对每个电池模组或电池包的BMS从控设备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201、对接入的BMS从控设备进行编码:输入需编址的总个数N,查找出厂地址设备;按照所述走线路径给电池模组或电池包依次连接BMS从控设备的通信电源;
步骤202、每接入新的BMS从控设备,主控或编址设备识别出新的BMS从控设备的出厂地址,则执行步骤203;反之,执行步骤204;
步骤203、将识别到的新的BMS从控设备编址为n号设备,其中,1≤n≤N;并对下一个电池模组或电池包重复步骤202;
步骤204、超时未识别到新的BMS从控设备的出厂地址时报“编址失败”,可人工确认“继续”则重复步骤202;或确认“重新编址”则恢复所有已编址的设备为出厂地址,重复步骤201;
步骤205、如此反复,直至N个BMS从控设备接入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设备的编址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池簇内的BMS从控设备间及电池簇的主控设备的通信电源采用手拉手模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设备的编址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池簇内的BMS从控设备间及电池簇的主控设备相互之间采用单独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设备的编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路径的定义如下:将靠近电池簇负极的设备定义为1号,按照电池动力线的连接方向依次编号至电池簇正极设备N号。
5.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设备的编址系统,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编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电池簇;所述电池簇包括:至少一个电池包或至少一个电池模组,每个电池包或电池模组均配有一个BMS从控设备进行电池信号采集;每簇由一个BMS主控设备收集所有从控设备的信息,每簇的主控设备信息由一个总控设备统计;所述BMS从控设备的通信电源采用手拉手模式连接;
编址模块,被设置为对每个电池模组或电池包基于走线路径依次接入其BMS从控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设备的编址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池簇内的BMS从控设备间及电池簇的主控设备间的通信电源采用手拉手模式连接。
7.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设备的编址方法的步骤。
CN202311824252.1A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设备的编址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74786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24252.1A CN117478638B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设备的编址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24252.1A CN117478638B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设备的编址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8638A true CN117478638A (zh) 2024-01-30
CN117478638B CN117478638B (zh) 2024-03-26

Family

ID=89631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24252.1A Active CN117478638B (zh) 2023-12-28 2023-12-28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设备的编址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78638B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4053A (en) * 1995-11-06 2000-07-2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electronic circuits in a distributed electronic system
JP2013034341A (ja) * 2011-08-03 2013-02-14 O2 Micro Inc 複数カスケード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へのアドレス割り当て
CN105847463A (zh) * 2016-04-07 2016-08-10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电动车单体电池采集模块的自动编址系统及其编址方法
CN205986973U (zh) * 2016-07-22 2017-02-22 浙江高泰昊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Bms系统从控设备地址分配系统
CN108604813A (zh) * 2016-01-29 2018-09-28 南特能源公司 电池系统中电池节点的自动寻址
CN109377700A (zh) * 2018-04-08 2019-02-22 九江精密测试技术研究所 一种软件自动编址方法及其系统
CN111083245A (zh) * 2019-11-22 2020-04-28 深圳古瑞瓦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台电池并网的地址分配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2193125A (zh) * 2020-09-30 2021-01-08 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分配bms地址的方法及系统
CN112217702A (zh) * 2019-07-11 2021-01-12 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 级联式主从模块的自动编址方法及主控模块、从控模块
CN112904757A (zh) * 2021-01-13 2021-06-04 深圳市科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管理系统的从控模块地址自动编码系统及方法
CN113037889A (zh) * 2021-03-19 2021-06-25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电池管理系统从机地址分配方法
CN113557165A (zh) * 2020-02-24 2021-10-26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及编址方法
CN113764748A (zh) * 2021-09-01 2021-12-07 江苏固德威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管理系统和应用其的多簇并联储能系统
CN114976313A (zh) * 2022-06-21 2022-08-30 东莞市华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电池包级联系统以及地址分配方法
CN115528327A (zh) * 2022-11-02 2022-12-27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及其自动编址方法
CN116915749A (zh) * 2023-06-29 2023-10-20 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bms并机自动分配地址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4053A (en) * 1995-11-06 2000-07-2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electronic circuits in a distributed electronic system
JP2013034341A (ja) * 2011-08-03 2013-02-14 O2 Micro Inc 複数カスケード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へのアドレス割り当て
CN108604813A (zh) * 2016-01-29 2018-09-28 南特能源公司 电池系统中电池节点的自动寻址
CN105847463A (zh) * 2016-04-07 2016-08-10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电动车单体电池采集模块的自动编址系统及其编址方法
CN205986973U (zh) * 2016-07-22 2017-02-22 浙江高泰昊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Bms系统从控设备地址分配系统
CN109377700A (zh) * 2018-04-08 2019-02-22 九江精密测试技术研究所 一种软件自动编址方法及其系统
CN112217702A (zh) * 2019-07-11 2021-01-12 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 级联式主从模块的自动编址方法及主控模块、从控模块
CN111083245A (zh) * 2019-11-22 2020-04-28 深圳古瑞瓦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台电池并网的地址分配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3557165A (zh) * 2020-02-24 2021-10-26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及编址方法
CN112193125A (zh) * 2020-09-30 2021-01-08 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分配bms地址的方法及系统
CN112904757A (zh) * 2021-01-13 2021-06-04 深圳市科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管理系统的从控模块地址自动编码系统及方法
CN113037889A (zh) * 2021-03-19 2021-06-25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电池管理系统从机地址分配方法
CN113764748A (zh) * 2021-09-01 2021-12-07 江苏固德威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管理系统和应用其的多簇并联储能系统
CN114976313A (zh) * 2022-06-21 2022-08-30 东莞市华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电池包级联系统以及地址分配方法
CN115528327A (zh) * 2022-11-02 2022-12-27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及其自动编址方法
CN116915749A (zh) * 2023-06-29 2023-10-20 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bms并机自动分配地址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8638B (zh) 202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55344B (zh) 用于对电池组中的多个从设置顺序标识的方法和系统
CN102118283B (zh) 一种对通信设备进行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CN110727255A (zh) 一种整车控制器软件升级测试系统及车辆
CN117478638B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设备的编址方法及系统
CN204406186U (zh) 一种现场总线控制器
CN218039399U (zh) 一种电池系统
CN116315168A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信息更新方法和装置
CN106004730A (zh) 汽车异构网络融合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汽车智能化设备即插即用的扩展方法
CN112988629A (zh) 数据记录装置及方法、存储介质
CN111403832A (zh) 一种可扩展电池保护方法
CN220501064U (zh) 一种多电池供电管理电路及无人机
CN103838191A (zh) 分布式控制系统接入方法和装置
CN211089837U (zh) 一种基于mqtt的模组化嵌入式边缘综合控制终端
CN116743792B (zh) 多通道工业物联网采集器
CN100451919C (zh) 将输入电源转换成所需充电电压与电流的充电装置及方法
US20240097212A1 (en) Apparatus for setting communication id of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217183032U (zh) 一种接口扩展板卡及馈线自动化终端通信系统
CN220933389U (zh) 一种车辆诊断装置及系统
CN218444478U (zh) 一种整车测试台架系统
CN102520986A (zh) 一种新型光传输平台设备软件升级方法
CN213482673U (zh) 一种超级电容通信控制器
CN216215989U (zh) 用于多格换电柜的控制电路结构
CN216671737U (zh) 后装均衡系统的供电逻辑电路
CN117013109A (zh) 一种自动分配从控单元id的电池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1200612B (zh) 一种配电网下行设备管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